文言文审美教学(精选8篇)
文言文审美教学 篇1
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在总共140篇课文中让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其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文言文的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3、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读”是文言文神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极为不利。这里,有三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正因为这样,学生也许精于词性活用的分析而拙于优美语言的鉴赏品味,也许熟记段落层次的已有分析而对思想内容的深度难于把握,也许搬来了人物形象的现成定位而流失了自己充分的理解感动。
鉴于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一、要使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审美愉悦
文言文教学从其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白话文兴起之前,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教学形式主要是官学制、私塾制、书院制,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读法、吟诵法、讨论法、讲座法等。二是从“五四”到1949年全国解放之前,教学形式转为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学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延续了前人的做法,虽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冲击,但对文言文精华佳作的教学还是处在较高水平,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和现代文学巨匠们(例如鲁迅、胡适、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郁达夫、老舍、冰心等)大都有着十分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有许多人在古代文化、古典文学方面还独有专攻成就不俗。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文言文的教学时而完全淡化,时而点缀一二,且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干预过多,文言文的教学,从篇目入选到形式的分析,到内容的定评、人物的定位,均处在一种大一统的格局之下,尤其是“文革”期间的.“批孔”“反儒”“倡法”,不仅使文言文教学面目全非,而且给“文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留下了很坏的影响,遗毒至今,没有根除。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学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审美愉悦很神秘吗?不,它不是水中月,雾中花,因为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正在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正在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
任何一种美的存在,都不会是空洞的、虚无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总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惟其如此,真正的美才经得起时间大河的冲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熠熠生辉千古不朽的美丽 篇章。任何一篇美文佳作,都是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深入人心、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因此,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采撷形式美的花朵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令人恍如置身至境,目其迷也。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语言之美,恰似那清流,那急湍,滋养过多少中华儿女,当然也应该滋养当今的华夏子孙。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在总共140篇课文中让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其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第一册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两汉魏晋散文,第二册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这些入选篇目,均是真正的“古文观止”,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特色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
文言文审美教学 篇2
第一.采撷形式美的花朵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 有“风骚”并举, 有百家争鸣, 有汉赋铺陈, 有唐宋古文, 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 或律或绝, 五彩斑斓, 绚烂多姿。步入其间, 令人恍如置身至境, 目其迷也。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 语言之美, 恰似那清流, 那急湍, 滋养过多少中华儿女, 当然也应该滋养当今的华夏子孙。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 在总共140篇课文中让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 从语言特色来看, 这些文章, 或音韵谐调, 或整散结合, 或写实朴素, 或比拟夸张, 或气势磅礴, 或隽秀优美, 或情景交融, 或直抒胸臆, 等等, 不一而足。在教学中, 把准文体特点, 挖掘语言特色, 引领学生自主感悟, 倾心陶醉, 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美”味。
第二.进入人物美的长廊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 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 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 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 也是其魅力所在。尤其是历史散文中, 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例如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 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 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 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 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 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 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 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 我们的教学, 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第三.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文言文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让学生通过文言文教学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 去走进作品, 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 更进一步, 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 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 产生共鸣, 产生向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王羲之兰亭赋诗作序, “仰观天地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魏征直谏太宗十思, 只为求得为上者“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的清明政治;杜牧构思《阿房宫赋》, 为的是告诫后来者, 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 “多可喜, 亦多可悲”的人之常情;张溥写就《五人墓碑记》, 五人之从容就死, “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也”……这些情感之美, 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第四.感悟思想美的光华
文言文审美教学“三部曲” 篇3
【关键词】文言文 审美教学 品鉴
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文言文阅读中融入审美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审美需求,必须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因为,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条情感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老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才能唤起师生的审美共鸣。
如教学《陈情表》一文,这篇散文以特有的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文章叙身世之苦,亲情浓郁,往往令经历过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青春年少、未谙世事的学生却难以动容。
我首先用苏轼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导入课文学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并且介绍了晋武帝读完《陈情表》后的反应:也为其孝心感动,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以此不再强征他做官,并赐他奴婢二人,令地方官供养他的祖母。这样看来,李密何以以区区五百字之文,感动帝王、感动后世万千之人呢?这毫无疑问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我以现实生活中的手足之情、母子(女)之情等生活体验作为情感纽带,把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我们有父母拉扯长大,还是一只只并未离窝的鸟。或许没能感觉到一直在我们身边,伴我们成长的爱。因为父母之爱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在被爱被给予中长大,是否考虑过在感恩中成长?或许我们并没想过,但我们必须具备看到爱的本领,具备感恩之心,具备一种报答之情。
二、诵读联想品味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教师理智的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联想,才能揣摩其内在意蕴,提高审美情操。
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征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王羲之的“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反复诵读后便会感悟到这些名句于质朴无华之间,闪烁着无比动人的情感之光。另外,对于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些精彩的或写人或记事的文章,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例《项脊轩志》中通过老妪追忆母亲,写母亲只用短短的两句,“儿寒乎?欲食乎?”用又轻缓又急促的语调朗读,那因儿而哭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由回忆往事、怀念亲人而体现出的极为悲痛的心情,也能体会到作者用生活琐事用真情感编织成文的特点。
讲授《鸿门宴》时,可以用昂扬急促的语调朗读樊哙闯帐的一番话,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樊哙的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通过反复诵读,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诵读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还能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并产生审美的共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三、主体参与创造美
由于认识的主体(学生)不同,各自从语言中获得的形象就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这就形成了审美的差异性。因此在文言作品的审美教育中,应允许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发现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感情,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的高级享受。
我在教学《屈原列传》一课时,正分析着屈原的爱国思想,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屈原是爱国的,他应该与恶势力斗争到底,与国家共命运,而他的投河自杀是一种懦夫的行为,是对现实的逃避。于是,我设计了一道题目“我对屈原投江行为的认识”,让全班同学准备下节课的大讨论。我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资料给学生,比如《屈原列传》、《楚世家》、《哀郢》、《怀沙》、《渔父》等。第二节课,学生在研读课文及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考证的基础上,发表了以下几点看法:①屈原投江源于愤世。屈原主要是因为痛恨朝政紊乱、世事昏浊而投江。例如《怀沙》中说“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莫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更为明显的是《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②屈原投江是为殉国。宋朱熹《离骚经序》云:“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屈原眼看郢都沦陷,国都已破,于是不忍国亡而投江以殉国。③屈原投江由于洁身。屈原为了保持清白峻洁的操守,庄严宣告: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恨,怀石自投于汨罗江中——这就是诗人在绝命前的《怀沙》中,对于自己为何沉江所作的愤懑自白。
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提高了对屈原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得到情感美、形象美、思想美的熏陶,从而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变成审美的主体,教师就要成为审美的导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累丰富的美学知识,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美、创造美,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口岸中学。
祝福审美教学教案 篇4
语文组
吴刚
《考试说明》目标对接:
1、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小说艺术表现力,提高审美鉴赏力。
2、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做出审美判断或对小说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考具体考点分析:
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着重从小说的情节、高潮、人物形象、语言、结尾、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考查。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课程标准解读
1、文化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融化,使他重新奔涌的情感之流,汇进我们的生命长河;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使文学作品这抔“美的土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2、本文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中的第一篇。小说以“我”为穿线人,通过回忆,将祥林嫂一生的两次婚姻遭遇展示出来,刻画出受封建思想和礼教摧残的劳动妇女悲惨形象,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特别是毒害人们心灵的罪恶。
3、小说采用顺叙、倒叙相结合的结构方式,通过叙述视角的变化,将丰富的内容熔铸到短短的篇幅之中。冷峻、简洁的叙述语言。传神的白描,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多样灵活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艺术技巧。
课堂教学目标
1、分析、把握、理解祥林嫂的形象。
2、思考祥林嫂悲剧的历史意义。
3、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现实意义。
4、对国民性的深度揭示
5、小说的艺术启示。
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
梳理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而深入认识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环境,从而认识人物悲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与教学方法
课时设计:
拟用2课时完成课堂学习内容,外加0.5课时预习,0.5课时复习巩固,共计3课时。1
其中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和情节梳理、结构艺术、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问题;第二课时即本课时主要解决较为深入的审美体验、审美鉴赏以及审美判断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
概述和复述
分角色品读
自主探究讨论
语言表达训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视频材料
预习导学案
复习学案
课堂教学过程
一、细品人物遭遇命运,体会人物命运的悲剧美
1、分析、把握、理解祥林嫂的形象。【先请学生概括情节。】 拟设问题:
(1)祥林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祥林嫂最本质的性格是什么?(3)祥林嫂身上有哪些弱点?
(4)祥林嫂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祥林嫂的人生遭遇与她的追求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思考祥林嫂悲剧的历史意义(时代性)。拟设问题:
(1)在那样的社会制度下(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祥林嫂的悲剧是不是必然的?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从维新运动到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祥林嫂的悲剧是不是必然的?
(2)祥林嫂的悲剧是什么性质的悲剧?
(3)在祥林嫂的悲剧中,她个人的因素到底占多大的比重?
3、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现实意义。拟设问题:
(1)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学习《祝福》?【我们必须试图发掘出小说对我们现世生活的参考意义,或者说是我们可以从祥林嫂身上得到什么现世生活的启示。】(2)我们应该如何拉近与《祝福》、与祥林嫂的距离?【我们必须试图发掘出小说及其人物的现代性或者当代性特征。文学作品的永恒性价值正在于此。】
(3)我们现世的社会中、生活中还会有祥林嫂吗?小说中的其他人物还在吗?他们还活在现在这个世界上吗?
4、对国民性的深度揭示【“小人物”(旧中国国民)的灵魂秀场】
鲁迅是把文学作为启蒙的工具来唤醒民众的。因此他作品的主题大都是批判封建思想的,而不是针对哪一个人甚至哪一类人的。
小说设计塑造的“小人物”巡礼:①“我”;②短工;③卫老婆子;④鲁四婶;⑤祥林妈;⑥贺老六;⑦镇上的人们:男人、女人们;老女人;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⑧柳妈;⑨庙祝。
5、点评人物
点评人物是为了让学生跳出浅层次的单纯的同情,理性地审视人物的命运,将同情上升为悲剧美感,进而上升为审美体验。这样既能产生审美同情,又能做出审美判断,既是悲剧美的审美体验者(分享者),又是悲剧美的评价者(旁观者),最终使对人物悲剧与时代悲剧所形成的审美判断进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事实上,学生已经不只停留在真对祥林嫂个人悲剧的评价上,而且认识到这样的悲剧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心灵的伤痛,更有时代性的思考。
6、深层探究讨论
让学生思考:祥林嫂是不幸的,她的命运如此悲惨,可是,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是什么态度?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这一步是由对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情转入对其悲剧命运的沉思,从悲剧美的领略转入对世态丑的揭示,从而获得对时代意识形态的深刻认识。
在回答后一问时,学生们脱口而出“世态炎凉”。这样的回答显得简单肤浅。这时需要适时引导,世态炎凉的背后是什么?是人们头脑里腐朽丑陋的思想意识。那么,到底是什么观念支配人们的冷漠甚至仇视?封建伦理,封建道德,封建秩序,封建迷信。具体说来,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理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是人性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序,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因此,人不能“灭理穷欲”,应当“存天理”而“灭人欲”!而“天理”的核心又是什么?“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它是每个个体必须遵守的必然要求和规范。正是在这样无形的思想意识的统治下,学理学的老监生固然是坚决的捍卫者,即就在那些不自觉地受到教化的人们头脑中,这样的思想也早已根深蒂固。因而,当四叔在恶毒辱骂甚至诅咒祥林嫂时,那些随时可能遭受同样命运的自身都难保的弱者们竟也由同情发展到嘲笑,实在令人不寒而栗,真是可悲之极,丑陋之极。更有柳妈之类愚昧且满脑子充斥着残酷的宗教迷信意识的“好人”为此推波助澜。如此“丰富”、沉重而又暴虐的封建意识形态加于一个弱女子身上,她又怎能承受得起?
二、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剖析其悲剧的人性意义 【活动设计】
祥林嫂一步一步被逼上了绝路,而在临死之前她却极神秘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于是引出本部分的探究活动:探究祥林嫂在问这句话时的心理状态及成因。
学生:“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具体地说——有,那么死后就能与家人团聚,享受到在人间不能享受到的天伦之乐,过在人间过不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女子在绝望之时的微茫的希望;无,那么也就没有地狱,就不会在死后因为她在人间所犯的“罪孽”而受到被“锯成两半”的残酷处罚。
这样的矛盾心态对于祥林嫂来说无疑是合理的,但是,越是合理越能反映出主宰她的不自觉的思想意识的毒害之深。这正是祥林嫂矛盾心理的根源所在。大家都认为她是有罪的。她自己也深感罪孽深重,以致听从柳妈的建议捐门槛以赎罪。其实,她何罪之有?她反抗过,但那反抗并不是因为婆婆逼她改嫁到山里赚取财礼钱,根本的原因是她不想犯“罪”。因为埋藏在她潜意识里的不自觉的封建理学的贞节观告诉她,守寡终身的女子死后可以立贞洁牌坊,而改嫁则是不守妇道的,是有罪的。
这样看来,祥林嫂的悲剧就不仅是那个社会的,那个时代的了,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人性的意义。女性解放的话题由来已久,鲁迅的这篇小说则从思想意识解放的角度,为后人提供了核心意义上的方法。因为女人的思想意识一旦被戴上枷锁,她就不能形成正确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就无法弄清所要抗争的对象,更不懂得如何去抗争,也就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是祥林嫂悲剧的自身根源所在,也是所有女性争取自由的核心目标所在。
我们无意苛求祥林嫂,但是祥林嫂的悲剧却可以给后人以警示。我作为教师,也无意苛求我的学生,但是学生们也应该可以从祥林嫂身上得到关于人生关于追求和关于抗争的启示。
三、鉴赏艺术技巧,把握艺术形象塑造的审美价值 【活动设计】探究小说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之源。这一活动设计,以问题引领的模式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储备自主赏析,自主探究,整体感知把握文本。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可以概括出几个方面:
第一,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能够近距离与小说人物亲密接触,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因为是耳闻目见,开拓了小说的视野,看得更丰富更广阔更深入更细致,也就更加生活化,情境化,更能引领读者迅速入境。
第二,极具震撼力的环境描写,对于祝福氛围的渲染更加反衬了人物命运的悲惨。祝福的浓烈的喜庆气氛中,洁白的雪地里蜷缩着主人公的尸体,形成白与黑的色彩对照,成为小说园中永恒的悲剧美画面。偌大的世界容不下一个弱女子,这世界何其残酷!这样的画面,比血腥的场面更具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第三,近乎静态的肖像描写——“画眼睛”是鲁迅小说艺术最重要最突出的手法。作家以传神之笔,将眼睛的变化与人物的命运紧紧相连,成为小说艺术园中经久不衰的永恒风景。
第四,语言艺术,细腻而且深沉的人物语言以及客观冷峻略带尖刻讽刺意味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体现作家的语言风格,人物语言则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有非常浓烈的心理学意味。
【说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形有选择性地解决其中的一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
语言艺术鉴赏示例:
1、祥林嫂最后的疑问
★瞪着的眼睛。→心虚。为什么“我”会心虚?预备祥林嫂来讨钱。★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希望。什么希望?为什么心存希望?与家人团聚;摆脱苦难的生活。
★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视为私密的事。心情急切。为什么祥林嫂不愿意为人所知呢?
★悚然,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惶急。„„→莫名其妙!“我”的思想实际!“我”真的“向来毫不介意”吗?
★疑惑。→祥林嫂为什么会疑惑?她疑惑的内容是什么?只有相信有没有鬼吗?还有什么呢?是希望?希望什么?希望其有还是其无?——“末路的人”?像她这种“末路的人”的苦恼是什么?“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说“有”就是为她好吗?什么才会对她好?“我”根本不明白。
★也许有罢。→“也许”是万能仙丹,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人推卸责任的万能借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自古代不乏人。知识者其实很多不过徒有其名而已。“我”还有一个知识者的基本良知,所以他才会“吞吞吐吐”。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祥林嫂的逻辑思维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不是回光返照,那就可以肯定,祥林嫂是一个健康的人,所以她不会自杀!再加上纠缠她很久的这一疑惑,她做出自杀的抉择是相当困难的!
★阿!地狱?„„→“我”作为知识者,思维混乱,支离破碎,前后不连贯。为什么?这是一种思想冲突带来的迷惘。他被弄糊涂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形势对一个年轻知识者的影响,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又想又怕。
★“我”事后的想法。→①有一定的良知,有一定的预感,有起码的判断力。②自我慰藉,表明责任感不强。
★“说不清”。→联系上文的“也许”。★“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成熟,长大了的思想与精神,一种别样的文化的积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谓的成熟、老练、练达、聪明、智慧,多是自私之念,于己有利与 4
否是一切判断及言行的唯一标准!
★“我”的不安。→规律性的事件又一次如我所料地出现。社会的经历使“我”的认识发生好了许多变化。
★打听祥林嫂的事。→担心祥林嫂的“死”。负疚感。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依然是习惯性地自我慰藉。→活脱脱一个自身难保(思想上难以自给自足的人)不负责任其实也不能够(没有能力)负责人的人。
2、卫老婆子
★卫老婆子喝得醉醺醺的来鲁镇鲁四老爷家拜年。
A、到鲁四老爷家拜年。——精明;老于世故。B、“高兴”祥林嫂“交了好运”。
——改嫁贺老六于祥林嫂未必是坏事,但卫老婆子是否真做是想呢?值得深思。C、对祥林嫂婆婆的态度。
——暗含对比:大户人家的太太VS小户人家的祥林妈。【理解祥林嫂婆婆逼嫁的做法】 赞赏祥林嫂婆婆“好打算”。【性格共鸣】 D、对祥林嫂抗婚的态度。a、“这有什么依不依”。——祥林嫂没有这个权利。b、“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怀疑祥林嫂真的会抗婚;不认为祥林嫂能够抗婚成功。
c、“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 ”“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没想到祥林嫂抗婚会如此“出格”。有点不可理解,所以最后“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
d、“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女人幸福的条件有三个:没有婆婆;男人好;有自家的房子。这确实是非常现实的条件。卫老婆子确实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对祥林嫂改变了的境遇的总的感受和评价是:“她真是交了好运了。”【思考题目:旧社会与新社会的“婆媳关系”。】
e、“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靠嘴吃饭的卫老婆子确实嘴上功夫了得。
四、结语与课下作业
一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必解决所有问题,只要能让学生真正走近作家与人物,感受小说的悲剧美及精湛的艺术美,并在审美鉴赏中得到人性与艺术的洗礼,就可以算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冬季体育教学的审美教学探索论文 篇5
冬季体育运动大多是借助一些运动器械,通过人对器械的熟练驾驭来完成的。每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可循,练习者通过不懈努力,不断练习,逐渐掌握到其技术、技能和技巧,从而自如、优美地完成动作,美就会无时不刻地体现在冬季体育运动的各项目之中。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赞叹,“啊,体育,你就是美丽!……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冬季体育中的各项运动突出地体现出运动员的力量、速度、高超的技艺和耐久的意志力。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高山滑雪更多地体现出速度的美感;冰球运动、北欧两项、冬季两项以及雪橇运动,则体现出冬季体育的力量、速度和体能的结合美;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的诸项运动则表现出冬季体育的动作优美、精彩、高超技艺水平的综合性美感[10]。高校的冬季体育教学课中,学生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上,仅仅注重如何通过考评,如何拿到学分。教学中学生会对运动技术难度以及寒冷的气候环境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尽情享受在美的冬季体育运动当中,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冬季体育的运动之美。
1.2冬季体育教学过程缺少美的运用
教学过程首先体现在教学形式方面。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课,严格地按照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要素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依旧沿袭着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只关心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区别对待,学生们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导致体育审美无从谈起;其次是冬季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们简单地把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作为课堂评价的唯一手段,不能将冬季体育中蕴含的美展现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真正让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导致冬季体育审美教育价值被忽视;在冬季体育教学中,依旧采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课堂纪律的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无形中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是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11],由此可见,冬季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缺少美的贯穿和运用。
1.3冬季体育教学环境欠缺美的体现
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探究论文 篇6
所谓的审美教育,即以美作为对象,然后开展一系列的审美实践活动,在此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实现审美教育目标,有效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1]。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主要是基于审美这一视觉,根据古筝教学的实际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一、古筝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引导学生感受美
由于古筝采用五声音阶定弦,旋律优美动听,因此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美,使其在鉴赏古筝乐曲的过程中深刻地领略到古筝所创造的优美意境,能够体会到古筝发出的优美旋律,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美的存在。
(二)帮助学生鉴赏美
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开展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美,掌握古筝弹奏技术,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鉴赏美。所以,在古筝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的开展,要合理地加入鉴赏美的课程,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提升其鉴赏美的能力,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启发学生创造美
古筝的演奏者主要是借助于情感共鸣创造出优美的乐曲,塑造良好的音乐形象,进而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地表达出个人的情感。这样不但能够带给人们视觉及听觉上的享受,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情感的发展。因此,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古筝乐曲的欣赏、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的交流与表达,可以有效地美化人们的心灵,更好地培养人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对美的追求,提升其创造美的能力[2]。
二、古筝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为学生讲解古筝音乐的文化背景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欣赏古筝音乐,准确地把握古筝音乐的内涵,在古筝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古筝演奏的技艺,而且还要为学生讲解古筝音乐的文化背景。例如,音乐作品是何时何地产生的、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音乐创造者的个人简历如何等。这是由于对于每一个音乐作品而言,其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假如没有充分地了解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那么演奏者只是能够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却是无法充分、准确地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对古筝音乐文化背景的了解,不但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能够了解到音乐作品的内涵,了解到作者在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且也能够使得学生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投入情感,有效地提升演奏的表现力。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寒鸦戏水》这一古筝作品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此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为其介绍潮州音乐文化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够大概了解此古筝作品的表现风格,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更好地控制个人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音乐自身所具有的魅力。
(二)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当前,在古筝教学过程中都比较重视对审美教育的渗透,这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个人的引导作用,能够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审美教育的渗透。作为一种抽象艺术,音乐是无法得以形象具体的参观以及模仿的。所以,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演奏示范,要能够恰当地展示出节奏的力度以及音色等[3]。如此一来,才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演奏技巧,例如滑、按、颤、勾等。所以,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的技巧,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在古筝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审美教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筝学习的热情,有效培养其身体的协调性。而且在多次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人的演奏风格,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合理渗透,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通常,在古筝教育教学中所设置的与审美教育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音乐欣赏及技术原理等。这些课程的合理设置不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审美的要点,培养其对古筝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其情感的丰富与表达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古筝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采用更加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实现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合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全面地提升审美教育。如此一来,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筝弹奏的技术,使其充分体会到古筝音乐的美好,而且学生也能够结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合理地选择一些古筝曲目,根据个人的思想情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古筝音乐。
(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由于在古筝曲目中会塑造出许多不同的自然景色以及人物形象,每个形象都是一种意象,是一种情境。古筝艺术是抽象的,然而在每部古筝作品当中都会体现着作者的一些思想情感,因此在开展古筝教学时,教师要充分重视音乐语言,要将一些无形的东西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要借助一些具有特性的音调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感受其中所存在的意境[4]。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古曲《渔舟唱晚》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此乐曲的意境,即:夕阳西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民满载着丰收的喜悦荡浆归舟,这样就能够刻画出一幅渔舟唱晚的情境。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演奏的技巧处理方式:在最初时,要以较慢的速度即“慢板”,从而以一种抒情的方式,合理地使用左手的颤以及滑音,进而能够发出优美愉悦的情调;在进入“快板”后,表达的情绪要欢快,旋律要活泼,具有层次感;尾声部分要能够充满着向往以及回忆,要带有一种含蓄深远的情绪。通过如此的指导,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乐曲的内涵,可以在实际弹奏中更好地表现出乐曲的色彩与旋律,准确掌握演奏力度以及节拍等,恰当地表现出音乐之美,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帮助学生感受意境美与仪态美
对于每一首古筝曲目而言,其都具有良好的意境。这不仅能够充分地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考方面,而且也会表现在艺术创造方面。所以,许多年来,中国传统艺术也是一种“意象”的过程,我国哲人们都会将其思想体系认定为“境界”。在古筝曲目的演奏中充分地重视“境界”以及“意象”,能够有效地提升艺术的表现水平。所以,在古筝教育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例如,在古筝乐曲《渔舟唱晚》中,其表现出的是一种恬美,即“落霞与孤鹜齐飞,七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美景是恬静的安逸;而在《战台风》当中所体现出来“风狂雨暴,波浪滔天”是一种壮美。两首曲目都是描写水面的美,但是其意境却是不同的。所以,在具体的演奏中,也要根据曲目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意境感受其中所存在的美,进而能够抓住曲目的内涵,表现出曲目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在古筝弹奏的过程中,想要真正地感动他人,那么演奏者必须要首先感动自己,这样就必须要用“心”地去感受与表达在乐曲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演奏者要真情流露。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不要点头晃脑或是身体僵硬,而是要在真正地掌握乐曲的意境之后,在实际演奏中做到心随情变,能够动作自然,体现出良好的仪态美。例如,在演奏《战台风》这一古筝乐曲时,为了表现出其中的气势磅礴,那么演奏者的身体动作幅度也要自然而然地加大,进而充分地体现出演奏仪态的自然美,更好地表现出曲目的内涵。
(六)实现古筝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古筝教学的水平,那么教师就要将审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充分体会到各种事物的美,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培养其对古筝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所处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其更好地了解人际关系的美好,了解劳动的美好,有效拓展其审美视野,提升其创作欲望,进而帮助其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古筝音乐作品,体会到古筝音乐的美妙[5]。而且在古筝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实现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其音乐创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演奏古筝音乐作品,充分展示其弹奏技能,如此一来就能够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音乐修养,帮助其感受美、创造美,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古筝演奏有着优美的意境以及旋律,其不仅能够有效地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而且对人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也具有良好的培养价值。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古筝的审美价值,就要在古筝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以此来有效地发挥古筝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文言文审美教学 篇7
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就其内容来说,从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到秦汉赋文,从魏晋南北朝的小品文,至唐宋古文,直至明清散文,涉猎极为广泛。古典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又精华的精神食粮。文言文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点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人格魅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审美能力差,缺少审美感知能力,缺少正确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缺少审美想象和情感。通过文言文教学,就可以弥补学生的这一不足。
文言文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传承了中华民族唯美的思想精神,充分发挥文言文作品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尤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是文言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言文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指观察周围事物美的能力。现在的学生书本可以背得很熟,但眼力和听力都不够,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周围现实的能力就更差。文言文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一篇好文章应是内容充实,思想正确而富有启发性的。
文言文教材提供了许多经典的优秀的人物形象,从他们身上,可以让学生感知到我们民族的那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合作精神。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信陵君、《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所表现出来的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捍卫国家生存的爱国主义精神;《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的那种不畏艰苦,克服困难,拜师求学的自强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那种不计个人荣辱,以国家利益为重,与廉颇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精神等等,都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我们民族精神,认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正确地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提高审美素质和对美好思想感知能力。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思想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感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得到洗礼和荡涤,这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尤其在历史散文中,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例如《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体味。刘邦的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善于用人,项羽的刚愎自用、英勇善战、儿女情长,表现得淋漓尽致。《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等,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心往神驰,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感受到人文艺术之美。
二、发展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德国美学家莱辛说过这样的话: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这就是说审美想象是构成审美能力的要素。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叶老这里所强调的艺术想象力,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很明显的、突出的。
因此,我们要通过文言文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经验,丰富情感,以发展审美想象力。名篇佳作中充满各种变幻无穷的又是合情合理的想象。如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描写鲲鹏变化、鹏鸟高飞。其构思之奇幻,场面之雄奇、鲲鹏化体一怒擎天之动人心魄,都令学生在心灵震撼中产生神奇的想象,一种对于壮美的强烈感受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再如苏轼《赤壁赋》中“苏子”的回答,“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以明月江水作喻,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既有悲情又有执著的人生,有悲情垫底的执著,那就是超脱。既以一种平常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又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三、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也就是对周围事物进行情感评价的能力。现在的学生缺乏情感表达的能力。甚至会有这样的情形,该哭时哭不起来,该笑时笑不起来,该愤怒时愤怒不起来,幽默、反讽就更不会了。文言文中恰好充满了各种感情的生动表达,这是作家感情自由活跃的结果,也就是读者获得审美情感的时候。上世纪末,西方学者曾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尚且有如此高的评价,中国人对此更应深思。《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教材编写建议方面,课标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也说过:“文言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感和历8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在浩翰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学习文言文,引导学生细致领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的确,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其中呈现的情感之美,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充满睿智的哲理之道。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吴王,重整山河;苏州的五位壮士因反对阉党被杀,断头置于城上却脸色不变;兰亭集会中的吟诗唱和,流觞曲水,游目骋怀的盛况,展现了热爱自然、畅快愉悦的文士生活;项脊轩中的宁静温馨的环境,关切期待的浓浓亲情,和谐恩爱的夫妻生活;烛之武、邹忌、触龙等为国家社稷、人民生活安定,不惜冒死游说敌方,上谏君王;苏轼夜游赤壁,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勇敢求真的精神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的情感。从而形成正确辨别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孙春成.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5]黄良.现代美育范畴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浅析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 篇8
【摘要】审美教育可以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语文教育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特点和功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心灵美与心性善相统一的审美精神;追求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审美途径;关注与思考人类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审美体验;第四物与我同一的审美境界的审美融合。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0-02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特点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即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不断提高审美内涵的能力,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形成和谐的人格和自由的追求;从审美教育视角分析,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审美教育活动,运用各种艺术和美的素材作为媒介,充分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结构,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智慧,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循序渐进重构和完善学生心理结构,是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人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到,美先于自由,只有通过美,才能达到自由,才能恢复人性、和谐和完整。”[1]
审美教育的特点首先是情感性。最本质的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以情感人,注重强烈的情感体验。其次是形式的多样性,注重非强制性的自由教育方式。第三,具有娱乐性,即审美教育“寓教于乐”。审美教育可以促进感性的解放、擺脱异化状态下单纯占有的欲望,解救人性的贫困。促进人类感性情感的形成,使生理情感逐渐升华为社会文化情感。“它还可以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培养人们美好、和谐、完整的心灵、情操和个性。”[2]
二、审美教育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3]文言文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经济、军事、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包括历史的传承以及这其中所包含做人所具备的的独立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美好愿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等等,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是无法估量的。这些作品言简意赅,微言大义,音韵和谐,内涵丰富,文质彬彬,让我们在这其中领略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审美体验。看到这些富有极高价值的文言作品,便可清晰的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审美教育是很重要的。尤其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如何运用文言文学习体会审美教育的特点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重要任务。
三、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
1.心灵美与心性善相统一的审美精神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中强调美的理论作用于道德之上。强调美与善的和谐统一。这两者的统一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人行为表现的外在形式,善是人行为表现的内容。孔子大力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就是“文”与“质”相结合的一种美。传统儒家的道德思想理论是“仁”,对传统教育中的审美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人云:“何为美,夫善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善”。孟子从人格修养的角度讨论了善于美的问题,“可欲之谓善,有褚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即人格修养满足了人的合格欲望,就达到了善的境界;在行动中处处都以自己的本性所固有的仁义等原则做指导,言行一致而不背离它,就达到信的境界;在古人的眼中,美即善,善即是美,美和善是内在统一的,是和谐而不可分的。例如《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就可以通过他朴实、简单的语言中体验到,桃源明就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真君子。陶渊明最终辞官归隐,用具体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格价值,“五柳先生”这一称呼,也真实地体现了诗人彻底与世俗决裂的观念。真正地达到心灵美和心灵善的合一。
2.追求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审美途径
审美要与情感相依托,传统美育强调情感审美途径时,提倡情与理统一。儒家思想力求文人通过文艺作品在情感与表现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努力创造出情与理相统一的审美境界,意在透过文艺作品发挥对人的情感陶冶、精神净化的作用。中国传统美育也讲求审美的真实性,是人情感的真实与合理,情与理的统一使理渗透到个体的内心世界之中,使情与理融汇为一个整体。例如《小石潭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静,借此抒发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作者为什么选择普普通通地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是有过人的艺术胆量的;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把自己的身境,情感驾驭自如地融进景物中,景随情迁,情随景动,浑然天成地形成凄情的艺术境界,柳宗元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与那一份心境,一拍即合,融为一体,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情与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3.关注与思考人类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审美体验
人的审美与人对科学的认识是有区别的,人对美的欣赏与创造也不单单等同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改造。中国传统美育提倡用感悟的方法去对人类的生存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美进行欣赏,这是区别于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与其认为人生论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基石,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花与果,艺术是对生命的一种外化,对象化,另一种呈现方式生命的气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从来就主张取自“生命图式”以人的生命为参照习构建理论框架。
4.物与我同一的审美境界的审美融合
宗白华认为:“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副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庄子早就提出“神合”说,即“物我同一”的境界,庄子自己将这一境界称为“身与物化”。这种物化双向交流形成的知觉意象,是“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审美意象。例《醉翁亭记》,作者笔下,醉翁亭的左右远景皆是一幅幅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统一,宴饮之乐也在滁州的土地上与滁州的老百姓一起宴饮的这种乐趣,使作者勾勒出“滁人游乐图——太守宴——众宾欢乐图——太守醉”的游乐风习画。欧阳修在谪居时期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他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整篇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的体会出自然中的物我相融合的完美的审美精神的融合。
从审美教育的概念和特点中,看出所用的文言文有其一定的审美教育特点。即心灵美与心性善相统一的审美精神;追求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审美途径;关注与思考人类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审美体验;第四物与我同一的审美境界的审美融合。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应真正使新时期的文言文审美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感知生活美,享受生活美,成为一个具有真、善、美心灵境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鼎国,王杰 主编.西方思想3000年·下.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577
[2]李淮春 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