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2024-10-16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共12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化,初中语文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最终形成较强的口语表达综合能力。而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充分体会文言文经典之美。因此加强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谆谆教诲,到《愚公移山》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思想启迪等,无不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洋溢着古人对美好精神的追求。

然而,当前文言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讲清字、词、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仅了解即可。学生学习过古文之后,对其意含糊其辞。就本质上来讲,每篇文言文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标志,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表现,如果不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的糟粕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文言文教学应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正确地评价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1. 立足于题目,找到文章主旨

一些文言文题目能够将作者的观点直观地表述出来,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是整篇文章的论点。孟子围绕着“艰苦环境能够造就人才”这一主题,鼓励人们不要畏惧艰苦环境。而在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题目开宗明义,强调“仁政”的重要性,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思想,然而深入分析后,能够发现作者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仁心”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将“释题”作为关键点,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言文主旨,为后续深入文言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加强对重点语句的研究,把握文章内涵

古人在创作文言文过程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感叹、世道的评价等凝练成一句句经典的句子,传诵至今。而理解文章的内涵,与这些重点语句存在紧密联系。如《陈涉世家》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王侯世袭的反对等。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加强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研究,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

3. 深度揣摩,体会思想意义

纵观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能够发现很多文言文作者不但能够运用精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且在写作技巧上也具有独到之处。如《愚公移山》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这一掷地有声的语言中,能够看到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宁静理想社会的向往。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通过文章描写手法、句子成分等方面,深度揣摩文言文中的思想内涵,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人的智慧。

4. 充分利用材料,加强对学生古文学习的引导

对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研究,能够发现文言文设计具有合理性,由阅读提示、针对性练习等构成,由点及面,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文章内涵、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如《出师表》有一段阅读提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哪些语句解释了作者写作原因?”等,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阅读并思考,为下一环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此外,课后习题具有针对性,能全面地突出文章的重点、难点,具有极强的启发性,教师在讲读过程中可适当穿插进行,以思促读。联系文后的补充材料,也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明确文言文教学目标,采取多元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深度解读其中的内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2

一、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

预习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课堂的学习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充分的课堂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跟随教师讲课的脚步,良好的吸收课堂知识。针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起就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的做法,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查阅资料,学会独立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和重点。布置预习作业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提出一两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并标注出疑点难点,留待课堂一一回答。

二、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四、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作业训练、作文训练、单元测试或月考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能“日日清”(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月月清”(当月的单元测试或月考发现问题当月解决)。

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周成荣.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82+219.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兴趣;诵读;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显、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培育中学生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怀有着现实的意义。可是,由于从小学接触的都是现代文,学生到初中刚刚接触文言文,学生读起来吃力,理解上费心思,再加上有些语文教师教授文言文时只注重翻译,教师要求学生枯燥记忆。因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气氛也不活跃,结果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似懂非懂,同时使文言教学和现代文教学完全脱节,使得文言文在学生眼中成了语文中的另类,躲之不得,厌恶之至。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文言文,是文言文成为开阔学生语文视野的因素,让学生通过文言文更好地学习现代文,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更需要培养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真正专心学习,课堂上也不会对老师讲的知识入心入脑。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时就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把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讨、互助学习,打破教师讲,学生死记硬背的老模式。在教学中我注重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课件。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音乐、动画、配乐朗读等等手段提高课堂趣味。在教授《陋室铭》一文的教学中,首先用配乐朗读,再加上视频“陋室”画面,然后再把课文中描写的场景用动画展示出来,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然后再设计问题:“从哪里能看出陋室不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二,对于篇幅较大和理解上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我调动学生按照文章内容改编成剧本,采用文章中的语句表演出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第三,可以从文言文的写作背景和相关故事入手。教师通过将和文言文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解文言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学生诵读和记忆文言文中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培养初中生热爱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操。如在讲解《岳阳楼记》一文时,讲解范仲淹的生活经历和他为官为人故事以及作者写此文的原因和目的,既能使学生理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情怀,又能对学生进行积极乐观精神和爱国情感教育,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此文的兴趣。

二、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能使初中生提高语文修养,为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语文基本功。

反复诵读后的记忆成为反复诵读的目的,初中生的记忆力好,记东西快,教师在讲解文言文之前先让学生在预习中反复诵读,授课时教师指导记忆和背诵。初中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诵读,八九年级学生可以留作预习时完成反复诵读。初中生的潜能不可估量,经过课前的反复诵读大部分学生都能流利地朗读文言文了,教师再讲解文言文时,学生就把重点放在了学习实词很疏通语句上了,这样学生理解课文的压力小了,老师轻松了,学生也轻松了。

三、讲解文言文时与现代文结合

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至关重要,不要把文言文和现代文孤立起来,如果教师把讲解文言文与现代文孤立起来,学生自然就会把文言文当成语文中的另类,学生就会不爱好学文言文,老师的授课也会受影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修养,不断积累文言文方面的知识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把文言文与现代文以及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去讲解,要善于举一反三,同时严格按照文言语法和课下注释实词解释进行讲授,不要臆造和歪曲文言课文,做到准确无误、语句通顺、词语规范,合乎现代文语言规范。还要求学生记忆文言文中的特殊东西。比如:通假字、古今意思不同词语、名词和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知识。其他词汇,要与现代文中学过的词语比较,让学生明白现代文中的词语就是从文言词语中延续下来的,让学生知道因为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才有了现代文中的一词多义。把积累文言文实词和现代文中词语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觉得文言文好学了,积累的词汇多了也有利于现代文阅读,也为学生以后阅读课外文言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上是我在教学文言文中总结的一点点“经验”。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 篇4

文言文和我们生活中的用语差别很大, 对学生而言, 文言文属于陌生的语言, 加上教师枯燥的串讲, 一味地让学生背诵、翻译和默写, 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的心理, 因此, 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 他们才能有效地学习文言文知识。

(一) 感悟意境, 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涵丰富, 典雅简洁, 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深厚醇美,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意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 在学习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文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人隔两地, 难以相从而以月念友的凄美意境;再如, 学习《春夜洛城闻笛》一文后, 学生可以体验到夜深人静、闻笛思乡的意境。通过对文章意境的把握, 学生可以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也有助于他们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二) 通过开放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 通过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让学生了解岳阳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历史价值及人文价值。在学习完后, 再让学生去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 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爱国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再如, 我在讲述《唐雎不辱使命》和《杨修之死》的内容时, 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改编成剧本, 并让他们用文言对白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还能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掌握和巩固相关的知识。

二、加强诵读, 培养语感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 还是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语言特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 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都能唤起学生的合理想象。此外, 有效的朗读还能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并使他们全面地体会作品。

(一) 美文美读

有人说:“读古人文字时, 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 一吞一吐, 皆由彼而不由我。”古人一般用吟唱的方式对诗文进行朗读, 因此文言文和现代文相比, 更注重韵律。对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 真正读进去, 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因此, 教师在范读文言文的时候要进行美读, 有感情地读出文章的神韵, 让学生不仅能听出语气和情感, 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 朗读文言文的语气要到位

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 有陈述、疑问、感叹语气, 以及声调的高低、强弱和语速的缓急等, 朗读者应依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进行具体的设定。语气到位就能很好地将文章中的韵味表达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 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掌握这种方法, 并体验文言文的美。例如, 在教学《出师表》一课的时候, 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 且长短句结合, 构思条理分明, 朗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读多了, 就能理解大意, 达到文言文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创新教学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学, 针对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设计教学方案, 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丰富, 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 进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 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 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实践的主体, 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可以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古诗文吟诵及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 来丰富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让学生不断地积累和掌握文言文知识,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 注重课文拓展, 丰富想象

语文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 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学习完《石壕吏》后, 可以让学生排演戏剧;学习完《论语十则》后,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对知识的体会。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又能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弘扬了民族文化, 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的胸怀, 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还能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 教师在教学文言文 (包括古代诗歌) 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古代诗文的内涵, 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切实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 2009 (1) .

[2]韦义平, 沃建中.教学策略研究的趋势:主体教学策略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3]祝小珍.积极学习心理:有效学习的基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3)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索论文 篇5

一、学生学习古文畏难情绪严重。

古文在今天遭遇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其一是白话文改革之后,古文离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语言离开了日常的交流使用,自然会失去活力。现在的学生在理解学习古文方面,就会感觉那些词句拗口、语法艰涩。其二,当前的汉语本来就遭到了冲击,学习外语的热潮一直蛊惑着很多人趋之若鹜,而自己的母语则被大家忽视了。这样一来,古文更是没多少人学习了。其三,从运用和实用上来讲,学生现在学习古文最大的动力来自升学考试,这本书就是一项缺乏持久性和根本性的动力,只是外在的一个因素。因此,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不高。第四,古文教学容易陷入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等技术性问题上,使得古文的魅力无法充分地展现出来,学生没有领略到古文的美,于是产生畏难情绪。由此,学生放弃了大量诵读古文这个传统的学习方法,疏于积累,遇到困难不能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等解决。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古文的畏难情绪日增。

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日减。

古代私塾里教孩子读古书,是启蒙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经典,反复诵读的好处就在于将古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和词汇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里。

但是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特别是理科难度一直在增加,外语在考试、就业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家长有一窝蜂地给学生增加特长技能的培训和训练,留给学生诵读古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基本不去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培养起兴趣爱好的。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学生通过突击复习等方式就将古文应付过去了,根本没有将学习古文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古文兴趣日减,基础越来越差,对古文的理解和赏析也打不到初中生、高中生应有的水平。所以,教育制度和社会对教育的压力是有责任的。但是,是不是我们就不去努力改变这样的状况了呢,是不是就让学生这样敷衍着把古文这样糊弄过去了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育一线开展语文教育来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面对这样的状况更应该想方设法加强对学生古文的训练和阅读、赏析古文能力的培养。

第一、恢复诵读古文的习惯。虽然学生学习时间紧张,但是也要计划出一部分时间来帮助学生养成诵读古文的习惯。每天的早读时间,老师可以带动学生读一篇古文,朗诵一首古诗词。老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吐词断句就需要很好的语感,老师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培养起语感,对比较难一点的文章多读几次,鼓励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吟诵、个人读、集体读等方式读古文。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背诵一些名篇,增强学生诵读的兴趣。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了起来朗朗上口,文学的形式美和音乐美体现的淋漓尽致。老师可以利用一节早读课,与学生一起诵读该篇课文,在一个比较好的氛围里,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古文的热爱。

第二、注意课文讲解方法,带动学生学会自学古文。对古文教学这个问题,很多老师的处理方式都是文章背景、字词释义、篇章翻译这三个方面。当然,这三个方面是基础,是学习理解古文的基本步骤。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教。也就是说,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能够学习,而不依赖老师的教。那种老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一字一句记录的方式不但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古文的语感、意境并没有真正展现出来,文章的整体性被割裂了。就我的经验来讲,在文章背景介绍之后,顺接而来的是对文章的一个赏析。读懂文章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每一个字都要理解准确,只要将整体的意思读懂,然后理解文章的思想、体会文章的形式美和意蕴美,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体会文学的魅力才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结合课文的注释,辅以古汉语等学习工具书,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进行必要的说明和提醒,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翻译,同学和老师进行补充。这样学生的参与性就得到了加强,并且在他们自己疏通文意、翻译的`遣词造句过程中,领会了古文和今文的差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只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才能真正锻炼学生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才能提高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6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问题;策略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教学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或多或少的畏惧,导致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普遍偏低。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文言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相关的策略,以大幅度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章看不懂。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汉字之间的组合,不懂得断句,甚至还有不认识的字,读不准的音,导致学生看不懂文章表达的意思,严重影响学生文言文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2.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在大部分学生的心中认为文言文学习不重要,因为现在社会没有人用文言文进行交流,所以对待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总是存在懈怠心理,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严重阻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3.教師教学方法的单一,课堂气氛的紧张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在明确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提出相应的策略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的质量。

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多读

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之一,多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能够在多读中理解文本大意,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文言文的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陈涉世家》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组织学生在断句之后进行反复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正确的断句后逐步形成语感,并能够分析出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谓宾”,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小组翻译

翻译是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心思想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在以往的文言文学习中,翻译这部分教学的主体都是教师,都是教师一字一句的翻译,然后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重点字词进行翻译背诵,以实现掌握的目的。但是,这种活动给学生带来的课业压力太大,也不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翻译,并在相互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质量。

还以教学《陈涉世家》为例,在学生反复阅读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自主翻译,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翻译方式、翻译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强化学生的认知。比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组织学生将这些句子进行翻译,并从中发现问题,比如:“诈”字的翻译,有学生翻译为“假”;有学生翻译为“骗”;还有学生翻译成“凭借”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要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将抽象的文言文知识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一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冲击下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而,逐步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依旧以《陈涉世家》的教学为例,在进行翻译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陈涉起义”的动画视频,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文本描绘的世界,引导学生去先了解文本的大意,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对“翻译”的畏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文言文课堂的实现。

文言文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确保文言文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申君.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 篇7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由于文言文语言与当前我国使用的语言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 导致文言文教学效率比较低。在当前我国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的教学障碍有以下几点:第一, 文言文教学形式陈旧。目前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全文, 然后逐句进行注音、翻译, 学生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字词。第二,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难懂, 而且不实用, 所以在教学中不好好学习;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 也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第三, 文言文教学不注重学生情感。初中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只要理解字词, 会背课文就行, 对文章中的情感和深厚蕴涵没有深入的体验, 不能引发学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 提高学生兴趣

虽然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瑰宝, 很多文言文也极具教育意义, 但是由于与当前语言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得比较吃力,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畏惧感。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有效性, 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只要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才能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文言文内容向学生讲述一些小故事或者是开展一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上《论语》之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耳熟能详的孔子语录, 在课堂中以竞赛的方式让他们说出来, 并且要对这些语录的意思作出解释, 然后教师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修正, 并且引入本文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 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相应提高了。

(二)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其中就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学生要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必须先对整篇文章进行诵读,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进行全文诵读。一方面, 在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能对一些字的读音有所了解, 因为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 所以教师首先要范读, 然后指导学生自行诵读。例如:在《陈涉世家》之中, “将军身被坚执锐”这句中的“被”字, 并不是读现代的读音beì, 而是读pī, 可以通过诵读帮助学生了解字词的准确读音。另一方面, 诵读还能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因为文言文中的断句、朗读语气等都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断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诵读帮助学生掌握断句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语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当前文言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主要是教师领读, 然后学习字词、通篇翻译, 最后学生背诵。这种教学中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地位, 主动性不强, 教学效率也不高。所以,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水调歌头》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这首歌曲, 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如:《口技》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些现代的口技表演, 然后学习课文, 让学生了解文章描述的口技技艺, 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 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的时候, 教师可以开展“愚公移山精神值不值得宣扬”的辩论赛, 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

(四) 积极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得比较多, 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多媒体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在学习《三峡》的时候, 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三峡的视频资料, 尤其是对文章中一些特殊的细节要重点展示, 然后结合文章, 让学生通过画面和文字的对照, 感受文章的魅力和情感。又如:在学习苏轼的文章时, 教师应该对苏轼生平进行介绍, 可以利用当前的电视剧《苏东坡》进行, 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五) 提高教师文言文修养

对初中文言文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语文教师的素质。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因为日常的工作比较重, 所以没有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文言文知识缺乏, 教案没有新意, 大大降低了文言文教学实效性。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素质, 加强对古汉语的研究, 掌握深厚的文言文知识, 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 教学中遇到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进行查证。

三、结论

探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性, 因文言文采用古汉语的语言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 如文言句式, 通假字, 词语的古今异义等等。因此, 目前中国的语文教学中依旧是以文言文的“文章实词”教学作为重点, 忽视了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文言篇目的诵读, 使文言文的教学形式过于僵硬沉闷,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存在不足。在此, 笔者将结合所学, 查阅相关资料, 并根据自身工作的多年经验对文言文的相关教学情况进行阐述。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重难点

1.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重点

对于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重点就是对于文章脉络的把握以及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 一篇文章的精髓并非是华丽的辞藻和复杂多变的句式, 而是作者所传达出的丰沛的情感, 和蕴含的人生哲理, 这才是学生应主要学习的。

2.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

文言文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等实词虚词的翻译上。因为只有理顺词语的解释才能够理解文章内容, 进行文章的深入学习, 此外, 由于文言句式的复杂多变如倒装句, 被动句, 定语后置句等等, 会影响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因此也被列为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文言文教育模式僵化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只注重教授考试中的考点涉及的内容, 而忽视了文言文本身存在的艺术美, 韵律美。其次一点问题就是老师“重词语”“轻情感”, 就是说现在老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只重视对词语句式的讲解, 忽视了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式改进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讲授法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 也是最直接, 有效地手段。

试举一例, 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第十节《木兰诗》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花木兰相关影视剧作的导入来系统讲解《木兰诗》这篇文章。首先, 教师可以对文章实词进行梳理, 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脉络;其次, 老师要抒发文章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更加深刻的体会花木兰在替父从军时的无奈和决心, 借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最后, 老师应组织学生对花木兰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和研究, 使学生对文言文篇目达到理解巩固的效果。

2. 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 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 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试举一例, 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十节《论语》十则中, 老师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让学生找出最喜欢的论语句子, 并自行解释, 说出喜欢的理由以及自身的感悟, 让学生开动脑筋, 以学习主体的地位开展学习。或者老师可以采取辩论赛的方式, 寻找一个论语的论题,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这使学生在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口语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 促进其全面发展。

3. 诵读法

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诵读法也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新发光发亮。

试举一例,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马说》, 老师就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教学, 例如, 进行首遍阅读, 学生思考文章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并对文章脉络进行分析;第二次阅读, 找出对你影响较深的句子, 并说出选择理由;第三次阅读, 深入体会作者传递出的丰富情感, 以及文章蕴含的哲理。以层层递进的诵读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篇目的积极性,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文化素养。面对现在文言文教学方式僵化和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偏差, 教师应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 增加创意, 在个人教学能力上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对讲授法, 讨论法, 诵读法相关教育方法的设计,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理解和探析, 在行文中也许还存在不足之处, 希望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翔.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篇9

一、拓宽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可以突破常规,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在教学中, 要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 提问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前一部分, 答问则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后一部分。如果总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机械地回答问题, 那么学生的整个思维活动就是在教师控制下被动完成的, 谈不上自主发现、解答问题, 谈不上进行发散性思维。

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 课外阅读。

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 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 学习作家如何创作, 培养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利用各种机会,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二) 兴趣小组活动。

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 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 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三、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进行文言文审美教育

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文学教学。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 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劝学》是所谓的议论文, 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仅仅教给学生纯文言知识, 还是因为此文的议论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鼓舞人心, 催人上进。在文言文教学时, 我们应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 想象文中之景, 感悟文中之道, 感悟文中之雅。

四、走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一)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单一性, 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 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 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要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 正确评价作品, 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 理解思想内容, 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 学到语言表达技巧, 提高读写能力。

此外, 还要结合课文内容, 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教育学生防微杜渐, 虚心听取意见, 及时克服缺点, 纠正错误。教《岳阳楼记》时, 启发学生效法古人的精神, 热爱祖国, 报效人民。

(二)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 一灌到底, 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 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 仍是母语教学, 不是从零开始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 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 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 如果注释充分, 学生在阅读上就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

五、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讲究方法

文言文教学要综合运用诵读法、贯讲法、评点法、译注法、综合练习法等方法。

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 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 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 带有明显的声音美, 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 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 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 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 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 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 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 做到灵活记诵。

比较法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可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两位作者虽然都被贬, 两篇文体基本相同, 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 《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归纳法即贯讲时能上连下挂, 归纳总结, 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教《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之后, 要归纳说明, “说”是古代文体名, 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 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 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 叙为议设, 议由叙生, 议是核心。

总之,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 每个语文教师都要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积极探索, 勇于改革, 从而吸收文言文的精华,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10

通过近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活动, 我曾不断地勇于创新和尝试, 深深地领悟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所以,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词的教学。通过这一教学环节, 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也实现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 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瓶颈”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文言词的积累, 应分门别类, 切入文意, 立于语境作以理解和积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通假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通假类型。

1)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强”通“僵”) (七年级上册《童趣》)

2)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3)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 (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4)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唱”通“倡”)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古今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古今类型。

1)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爱士卒,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2)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今义:表示谢意, 感谢)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一天天;今义:指太阳)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对于古今类的文言词, 既要理解、积累古义, 也要理解、积累今义。

多义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多义类型。

对于多义类的文言词, 有的多义类文言词义项可供选择。根据当时的语境, 即可选择性确定。例如:

之———

1) 用为第三人称代词, 代人、代事或代物。是“他们”、“她们”、“它们”。

2) 用为指示代词。是“这”、“这样”、“这种”。

3) 用为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得”。

4)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没有实在意义。

5) 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 作为宾置动前的结构标志。例如:

1)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属于第一种) (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属于第二种) (九年级下册《公输》)

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于第三种)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4) 孤之又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属于第四种)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5) 孔子曰:“何陋之有?” (属于第五种)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称谓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称谓类型。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指刘备)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2)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指刘禅)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 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 (指刘备)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指秦王)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疑问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疑问类型。

1) 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 (“为什么”的意思)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2)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能”的意思)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3)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哪一个”的意思)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语气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语气类型。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吗”)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2)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表示限止语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3)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表示感叹语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啊”) (七年级上册《论语》)

4) 与臣而将四矣。 (表示陈述语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了”)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对于语气类文言词, 是要根据句式特点来判断, 就表示何种语气。有的语气词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语气词。

活用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活用类型。

1)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妇拍而唔之。 (“喂乳”的意思)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七年级下册《口技》)

2)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远离”的意思)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 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 (意动用法) (七年级上册《伤仲永》)

4)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使……发扬光大”) (使动用法)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5) 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 (“像狐狸一样”) (名词用作状语)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对于活用类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 应根据文言词所处的语境理解和积累活用的意思。

其它类。根据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理解与积累文言词的需要, 有侧重点的积累一些文言词。主要是一些陌生、重点难点的文言词。

另外,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 其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唯一的。例如:“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如……何”, 是“把……怎么样”的意思。

以上九种类型的文言词, 是我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掌握和积累的。其类型是切入文言文文意和当时句子的语境而划分的, 也是文言词归类积累的需要和学生便于识记积累的要求。但不是唯一的, 应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灵活对待即可。源于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是按分散到集中, 少到多, 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科学性的顺序编排, 我们初中学生一定要学好文言文, 也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必须从理解和积累文言文的文言词做起!

摘要: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 (字音确读、断句、熟读) ——练说文言文 (用自己的理解性语言翻译) ——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 (体会文言文的人文性) ——品读文言文 (体会语言美) ”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其中, “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 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文言词

参考文献

[1]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焦翠霞.高中文言教学状况的调研和对策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情境;拓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79-01

长期以来,由于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方法)、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的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足,学习状态不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我们能够有效的运用文言文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渗透教育,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这对于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与学生兴趣相符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与文字相关的一些课外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例如著名歌手腾格尔的《桃花源》就是一首以“桃花源”为背景的歌曲,歌曲中还有一些民族民乐融合在其中,通过歌曲或者视频的播放就能够引导学生去通过实实在在的情境感受去认识桃花源的美,之后教师再进行课文教学,就能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这对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了解作者的表达目的、认识作者的处世态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样在的在教学《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截取《新还珠格格》里面的小燕子与四大护卫、四大才子、四大美女合唱的音像资料,这样既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记忆深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的知识积累

文言文与现代文有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一些通假字、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等,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会话中很少遇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困惑,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知,这样才能够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进入初中之后,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进行有效的知识整理,以便能够进行有效的对比记忆。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以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逐句的翻译,之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点、课文的背诵,简单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体会与感悟,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比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情境还原”,将课堂作为唐雎与秦王会面的大厅,鼓励学生分别“扮演”唐雎和秦王,通过二者对话过程中语气、言辞的运用来重现历史的经典片段,看哪些学生表演的最到位,选出表演的比较好的一组上台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则可以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判:哪些地方演的不像?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让大家在参照课文内容与同学表演的同时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对于两人的对话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控制能力,另外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又比如在教学《狼》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屠夫,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创新教学模式,敢于改进教学策略,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晓茜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周刊:B,2011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12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势必会提升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对语文文言文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一般学习积极性较高,成绩较好,反之,成绩不太理想。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来说,很多的内容、创作背景、语法知识,学生都不甚了解,结果在糊里糊涂中学完,也不知文章的寓意和主旨所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或者是阅读一些白话文,或者观看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在熟知的知识环境下学习,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提升,也会促进他们的学习。比如观看《贞观长歌》、《聊斋》、《西游记》、《于丹论语讲座》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通过影视作品和视频讲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学习兴趣的激发,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精心导入,巧妙设疑,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美等。就拿巧妙设疑来说,初中生好奇心较重,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文言文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把以往的教学模式来了一个颠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一定的震撼,实现了知识的完美转化,把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具体直观的动态化知识。初中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如果他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很难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初中生天生好动,对于灌输性的知识提不起兴趣,如果把知识穿插到图片、视频等形式上,就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CAI课件的使用实现了知识的动态化,知识呈现的方式学生也比较喜欢,初中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激发,有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实现了乐学乐教的目标。初中语文讲授的内容很多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但是对于一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对于这些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如果采取机械式记忆的方法,效果肯定很差,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就会出现,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对于初中语文文言文而言,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有重点难点之分,为了完胜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在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的人物关系,这样就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的教学。

三、革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认为,开展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处理文言文相关试题的能力,往往忽略了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教学的误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通过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由于学情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中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灵活丰富,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鸿门宴》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的时候,可以实现分组学习,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为负责“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的故事发展路线进行知识点的梳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分别请优秀生来点评和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这样在大家合作的基础上,小组之间又是竞争的关系,势必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普及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表达、理解和鉴赏能力的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语文文言文部分,蕴含着大量的语文知识,也包含着很多的优秀思想和文化精髓,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材料的教学中,文言文占有的比例非常大,并且极为固定,在各类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相关的知识点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居高不下,所以无论是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上还是在应付考试上,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文言文学习能力。本文中,笔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理念,探究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文言文的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改进目标下一篇:教师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