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

2024-07-07

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共4篇)

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 篇1

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 张倩 学科教学(语文)821611030063 文言文教学,曾经被钱梦龙老师称作“语文教改的死胡同”,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昔日了无生机的文言文教学也渐渐走出了“死胡同”,迎来了些许活力,但也只是些许活力。因为如果你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文言文教学”一词,显示有1186篇相关的研究文章,仅从数量上来看,也是洋洋大观矣。但是关于“教学内容”一词,就只剩12篇。课改这么多年,文言文教学研究基本上就是在教法上打转,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却是寥落晨星,其中个由确实值得深思。而事实上,内容决定方法,“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一旦确定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才是。

1994年在文言文教学的研究方面,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主要思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道:“我主张中学里不但要教文言文,而且要适量多教一些。”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2、重视诵读的指导,注重语感的培养。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指出,重视诵读指导“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种做法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3、重“文”而不轻“言。钱梦龙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于漪的《且说文言文》、韩军的《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等文章均不约而同地指出文言文教学应既重“文”又不轻视“言”的重要性。所谓的“文”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集合体,是一个整体,而在教学中很多教者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的探讨,违背了《课标》的要求,导致课堂上一味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因此很多专家学者不断地呼吁文言文教学应该回归到“文”上。但同时又指出,重视“文”并不代表可以轻视、甚至忽略“言”。于漪先生指出“对于文言作品,只有首先读懂,才能做更深入的领会和体悟。”

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的顾金,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里,对目前文言诗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文言诗文的教学目的重新进行了审视,并依据学习迁移理论提出了一些与文言诗文相关的教学策略。其论文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了教学策略上,并从好几个方面作了具体地阐释。在其教学策略上,没有从有效学习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策略也比较笼统。

2007年文言文教育史研究开始得到关注,涌现出一批新成果。

文言文教育史研究是现代文言文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新的特别是西方教育观、教学思想、方法的冲击,着一研究领域一直局限在中国古代欲望教育史,中国现代欲望教育史等领域,未能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但是考察文言文教育过程中的种种现象,有助于我们对文言文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文言文教育史的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07文言文教育史的代表性研究文章有两篇,一篇是易建平[1]的《从选文演变看当代高中文言文教材的发展》,另一篇是刘进才[2]的《国文教学中的文言与白话问题------以二三十年代“中学生国文程度”讨论为个案》。

“文白之争”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三四十年代,也出现了一场类似的“文白之争”,刘进才先生通过观照中学国文教学中文言与白话的此消彼长、理清国文教学讨论中的重大关节点,更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那一场文言白话之争。刘进才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就中学生国文程度展开的讨论,凸显了国文教学中的文言与白话问题,随着论争的深入,40 年代,国文与教学超越了文言与白话的两极对立状态,文言教学被看做是提高中学生文化素养所必要的经典训练。这时候所出现的“抢救国文”的讨论,其实呈现了一种语言观念趋向综合的思考特征。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刘进才对三四十年代“文白之争”的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征,较之今天的新“文白之争”,是何等的相似。他的这一研究,无疑对我们今天的文言文教育和建设问题,都有所裨益,有所启示。

易建平则考察了建国以来至今的文言文教材建设,他将文言文教材的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蒙昧期(1949年-1956年)、觉悟期(1956年-1966年)、迷失期(1966年-1978年)、探索期(1978年-2000年)和融合期(2000年至今)。他从具体的选文篇目出发,结合各时期的而历史背景,分析了建国以来至今的文言文教材的特点及缺陷,这对当下的语文建材建设更有借鉴意义。以上所述的2007年文言文教育的一部分成果,基本反映了文言文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动态和基本问题。纵观2007年我国文言文教育研究的概况,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问题已经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也已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并陆续发表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地以后的研究也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太多,如何建构一种切实高效的文言文教学新体系,使中学文言文教育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断和现实生活融合,成为当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或是今后文言文教育教学更应当关注的问题。

2008年,苏州大学的郁停捧的硕士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借助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分析了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并从文言文学习兴趣、教学的意义、教学手段等方面找寻出相应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方法策略。但仔细分析其策略还不够全面,注重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忽视了课前准备、课后有效教学的反思,及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后期培训与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大都是探讨文言文教育的地位和功效,可分为两大派,一派强调教材中文言文含量要加大,以便于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另一派则一再重申文言文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语文教育的高效,主张尽量减少文言文的比例:局部则围绕具体教法展开讨论: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诵读品味、感悟积累。相关著作有:张中行的《文言浸逮》、王昱昕的《文言文教学研究》、王裕关的《文言文教学研究》;通论性著作有:顾黄初、李杏保主编的《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单篇文章散见于一些学术期刊上,如:庄国民的《对于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思考》、《清末民初教育的发展对文言文的民族性思考》;罗威林《浅谈文言文语感的培养》,以上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和视角参照。但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改革研究也还存在明显不足;很多论著处在描述的层面,缺少针对性的调查。世纪初开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实施、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专著、论文有很多。新时期的文言文教学研究与时俱进,打上了新课改的时代烙印,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专著有:周振甫的《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2005 年)、付友梅的《怎样学好文言文》(2006 年)、朱正的《文言入门》(2008 年)、鲍善存《读古文入门》(2010 年)、李秀实的《文言文字词句教与学》(2012 年)张中行的《文言和白话》(2012 年)等。论文有: 刘艳荀的《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04 期)郑丽霞的《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取向》(《语文教学之友》,2005 年 05 期)卜令常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吴风芹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张东剑的《新课标体系下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郑青的《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刘文会的《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科教文汇》,2009 年 05 期)徐时趁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陈浩渊的《新课程环境下高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年)王丽霞的《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的低效现状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年)常慧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五大原则》(《语文教学通讯》,2011 年 12 期)黎文华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中学教学参考》,2011 年 22期)王维斌的《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浅谈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学教学参考》,2011 年 25 期)袁祯源的《那些拨动心弦的唯美文字——有感于<项脊轩志>的细节魅力》(《教育观察》,2012 年 01 期)孙云飞、何彦秋的《“有趣”与“有得”——高中文言文教学管见》(《语文知识》,2012 年 03 期)闫密霞的《浅谈新课标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 年 05期)邱晓文的《论新课程教育对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作用》(《现代阅读》,2012 年 19 期)等等。从所查阅的专著和论文来回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的领域,有研究文言文的选文、注释的,有研究情感道德教育即美育的,有针对具体的文言篇目进行教学设计的,有研究教学价值、课堂有效性的,有研究教学现状的,有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近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重实地调研高中一线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问题的症结,然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 彭蔚兰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廖碧的《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及学习指导》(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张海霞的《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焦翠霞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的调研和对策思考》(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钱国利的《高中教材文言文基础调查与教学探讨》(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01 期)王丹丹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赵鹏飞的《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现状、成因与对策》(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年)其中也有一些研究者,他们在调研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据此提出策略的时候,注意到了地区差异性或学段的差异性,比如:杨代瑾的《贵阳市非示范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王小燕《商丘市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与对策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刘灿的《高一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黄冈中学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这种研究具有针对性,与地区教学联系紧密,只可惜类似的研究比较少,从查阅的文献来看,仅有 3 篇。总的看来,大多数研究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教学对策的研究者,多是笼统地谈国内高中的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却忽略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地域差异、学校类别差异、学生学段差异。大多数研究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研究者,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的,还是只从教师的“教”或者学生的“学”一个维度进行研究的,都只看到存在的问题,都对教学现状极为不满,将高中文言文教学批评得一无是处,而未见长处。

教师教学目标的功利化(着眼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着眼于文言文的“言”,着眼于工具性,高考考什么就只讲什么)、教师教法的单一化(即一包到底的串讲法)、教师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先介绍作家和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等,然后读一遍,接着一句句串意思,讲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翻译等,最后学生抄笔记,从开篇到结尾都是如此)......却没有看到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的“教”实际上呈现出了多样化,我们教师的“教”又出现了新的状况,比如: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在教授高中文言文的时候教法单一化,也可以看到媒体化、表演化、活动化。又比如: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重工具性的“以言代文”的教法也可以看到只重人文性的“越言以文”的架空文本的教法......在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的成因时,多数研究者都关注到了文言文年代古远,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材选文存在艰涩的问题,多数研究者都没看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地域经济、文化的影响(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盛行的快餐文化、时尚文化的影响),学生特殊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等因素。即便在一些研究者的文章中也能偶尔散见上述一些观点,但是总体上来看,多都缺乏宏观分析和系统化的条理化的分析。在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出解决策略的文献中,由于研究者所归纳的教学现状及成因不尽相同,所以提出的策略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些既有理论架构,也有教学实践案例,值得借鉴;有一些却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的描述层面,没有理论架构;还有一些只有理论架构,而没有教学实践案例,或者从其教学案例来看,其策略矫枉过正。比如有人说高中文言文课堂存在满堂灌、满堂练、满堂抄的沉闷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要践行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是却未见谈及如何避免探究姿态的表象化。

近十年语文素养研究综述 篇2

“语文素养”一词是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共有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共计17处提到“素养”一词,其中“语文素养”共14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共计15处提到“素养”,其中“语文素养”共13处。在上述两个课标中,“语文素养”一词均是贯穿始终的重要词汇,而且分布在各个章节之中,由此可见“语文素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一、教学论层面的语文素养研究

教学论层面语文素养的研究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厘清语文素养的概念,准确界定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基本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针对语文素养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学者充分肯定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突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①。

也有学者创设了几条关于语文素养评价的标准,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语文素养的解释方案,探讨语文素养的内涵问题。②还有学者讨论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追求”,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开放性概念”。③

从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明确写入课程标准之日起,语文界就为此争论不休,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内涵、培养模式和争论根源等是学者们论争的主要话题。④在教学论层面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对在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准确运用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意义。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素养必须适应社会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并且把语文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以语言运用的角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描述,进而又分析了语文素养和语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⑤

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来使用,本应该有科学的界定和解释,但是十几年的时间里却鲜有高质量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和解释,而更多的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的模糊运用,于是造成了研究的混乱局面,各执一词,各出新解,概念迭出。正如有的一线老师所指出的“作为理想,‘语文素养还没有具体的蓝图描绘,仅停留在语文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解释和模型的建构上”⑥。

沈学珺和陆璟通过对PISA测试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的观点。⑦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上位概念,本应该得到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诠释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得到更好的落实,而在教学论层面上对语文素养进行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还有待学者们的努力。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而作为课程标准的落实者和执行者,一线教师在语文素养的研究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语文素养应该是指由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所带来的修养,其主渠道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⑧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上,一线教师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寻找有效的提高策略。有的老师提出了“借助成语,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和“品鉴诗文,提升创造力及想象力”的方法。⑨有的课题组通过具体研究提出了“以学生评价为主体”“评价的内容应以学习实践为重点”“评价以激励学习为目的”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策略”。⑩

有的教师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上,提出了“应该坚守语文教学的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动手的语文实践,真正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观点。也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如在语感中通过吟咏诵读、潜心涵泳、言语实践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有的研究者则是着眼于语文课程本身,提出了利用选修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构想。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利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实践层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关注的又一焦点问题。有的教师提出通过古诗词教学“领略古诗词中的民族文化智慧”“品味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美”“感悟古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点。有的研究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将新学与已学课文结合起来教学、拓展相关的文章或材料、突出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立足于课堂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被广泛认可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还有的教师是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倡导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构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巩固”等自主学习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的教师则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从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民主氛围的营造、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作业的精心设计等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张。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的执行者和语文课堂的导航员,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引领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语文课程的语文素养目标达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也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课程的设计和开展,语文素养目标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需要对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高中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理解和研究,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的关系,讨论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施渠道等问题。

综观近十年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更多的是来自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缺少具有理论高度的指导性研究,尤其是缺少能够从上位概念出发的具有理论高度和研究深度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研究者的加倍努力。

三、关于语文素养研究的讨论

综观近十年语文素养研究的已有成果,关于语文素养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着眼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建构,进一步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清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寻找对语文素养进行测量与评价的专业路径,探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等。

“语文素养的提出,正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还原,对民族精神的本能提升,对民族智慧的必然拓展。”在数量庞大、众说纷纭的语文素养研究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推动语文素养研究的进步和发展,进一步澄清语文素养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甚至价值论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王随仁:《论“语文素养”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②夏家顺:《“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新解及其教育含义》,《语文建设》,2008年第Z1期。

③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④雷良启,李重:《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5期。

⑤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⑥周玉凤:《再谈“语文素养”的研究》,《吉林教育》,2013年第23期。

⑦沈学珺,陆璟:《从PISA数据看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7期。

⑧范远波,刘世清:《论语文、语文素养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2期。

⑨张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22期。

⑩武汉市五里墩小学课题组:《小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评价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8期。

陆云峰:《在语感培养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35期。

欧阳芬,吴子兴:《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8期。

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4期。

王芳:《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周刊》,2015年第26期。

江丽:《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之鄙见》,《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S2期。

禹旭红:《“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基础教育》,2009年第5期。

张华,杨晓艳:《“语文素养”的话语祈望与精神诉求——兼论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近十年对词类活用的研究 篇3

一“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作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应该说,几十年来,人们对词类活用的研究与实践,成绩是很大的。

然而,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在词类活用研究与实践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词类活用的滥用。因此,近年来不少语言工作者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对词类活用提出了一些相反的意见。就笔者所见,自1982年以来,只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所复印的这方面的论文就有十多篇[(1)]笔者认为,这些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论者的观点,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是对这十多篇论文的归纳。

这些论文都提出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目前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文言文的注释和一些通行的书刊中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2)]。”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名词用如动词”方面,许多名词的动词意义本来是词的正常用法,人们却把它“误看作活用”。论者指出,大多数古汉语教材和专著中所列举的“名词用如动词”例,大都是误举。例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

《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三国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上例句中的“军”,即“驻扎”、“屯军”;“饭”即“吃饮”;“前”即“向前”;“将”即“率领”,这些词的动词意义,都是其固有的、常用的意义,根本就不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将其列入词类活用的范围,是对词类活用的滥用。因此有人指出,“名词用如动词”(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的提法不妥,甚至“应当否定”。

有的论者对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活用作副词”的提法也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在动词之前表处所、使用工具、依据等意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介宾短语省略介词‘以’、‘于’的省略式”,“不是词类活用”(笔者也持此论)。

二何以出现滥用词类活用,致使词类活用的范围过宽的现象呢?综合诸位论者的意见大体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一)因错解词义误作活用。许多人由于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确,误解其原属词类,而把词的正常用法看作活用。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如:

军:“军”为“屯扎”义,而各通行教材多释为“名词用于动词”。误。军,金文作jūn@①,字从车从勹(音bāo,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

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 篇4

论文关键词:性别 性别教育 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四、结语

上一篇:交车仪式演讲稿下一篇:无私的父爱中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