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人文教学

2024-07-26

高中文言文人文教学(通用10篇)

高中文言文人文教学 篇1

大多数情况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仅着眼于实词、虚词、句式的讲解,而忽略了文本思想内容的挖掘, 重工具轻人文,久而久之,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连缀, 文言文在学生眼里成为食之无味的 “鸡肋”,失去了兴趣,甚至望而却步。怎样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认为文言文阅读不仅重视“言”的教学,更应该挖掘“文”的内涵,即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精神价值, 给“之乎者也”插上思想的翅膀,让学生感受字里行间的人文魅力,让学生借助这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一、调动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 让学生在前人思想光辉的滋润下,去体味、感悟,重塑灵魂的高塔,让生命之花灼灼其华。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引导学生用心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明代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其中的真情。 《项脊轩志》 拨动一代代人的心弦,为何?细节传真情。 描写祖母情时,写道“比去,以手阖门自语 曰 : ‘ … 儿之成 , 则可待乎!’”“手持象笏曰:‘…他日汝当用之!’”通过动作、语言等细节表现了祖母对孙儿关怀、期望、赞许。学生产生了共鸣,联系生活中饱含着浓浓爱意的细节,去用心体会父母的殷殷关切、师长的谆谆教诲、朋友的声声鼓励,发现拨动心灵的琴弦的细节,用心捕捉生活中的感动,学会感恩,并把这种感受诉诸笔端,写出饱含深情的文字。

再次 , 让学生明 白做事之 理 。 《庖丁解牛》,欣赏庖丁精湛绝伦出神入化的解牛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文惠君通过庖丁解牛明白了养生之道,自己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为人处世之道?“了解规律,掌握规律”“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莽撞,谨慎行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等。 《佝偻丈人承蜩》 中佝偻丈人承蜩之所以 “犹掇之也”,正是因为他能“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成功必须要专心致志。这些人生哲理对于学生的人生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挖掘文本,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 活泼地流 个不停 ”。 由于高中学生时间紧,没有更多的机会去直接体验生活,写作时经常陷入 “无米下炊”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挖掘文言文本,挖掘文本素材,增加他们的间接人生阅历,并注意积累,只有如此才会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的境界。

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容忍廉颇对自己的冒犯,以国家大义为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可用于“宽容”“人性的光辉”“眼界”“示弱”等话题。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用于“担当”“知错就改” 等话题。如 《伶官传序》,庄宗接受遗命,夺得天下,而后宠幸伶人,身死国灭,阐述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可用于“挫折”“财富”等话题;如 《游褒禅山记》,作者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告诉我们要想至常人之所不至之处,需要经历磨难,需要有志与力。可用于“更上一层楼 ”“意志”“目标”等话题。文本中潜藏着无尽的写作素材,用心挖掘,让文言文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立足现实,挖掘现实意义

唐玄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的文言教学,不要关在字词的笼子里,穷经皓首,还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挖掘教材,体会其对今天的现实积极的指导意义。

《种树郭橐驼传》 中讲的是“种树之道,为官之理”,我们可以联系生活思考家长的“教育观”。现在很多家长主张“早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 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使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这其实也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发展有害而无益 。 “ 爱 , 有时就是 一种伤害 ”。 《阿房宫赋》 中秦始皇起宫室、广声色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导致了“一夫作难”而“身死人手”的可悲结局。 由此可知只有“爱人”“爱民”才可以“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这样的情节也在现实中上演,安徽阜阳 “白宫书记”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为建政绩工程,修建豪华办公楼,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必然会被百姓打下马去。“将百姓的利益时刻装在心上,扛在肩上”,是为民者为政者的人生之道。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关注人文 性。要从有限的文本中,挖掘出无限的人文内涵来。

高中文言文人文教学 篇2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人文教育 课堂

教育,是对人进行有目的地培养,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取向和良好品德的人。在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品德方面,我们运用的媒介——教材课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文言文课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文精神中蕴含了人的精神、教养、素质、人格,注重对其的培养能够使人成为更健全、更有人性人情的人。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篇目就基本都包含了这样的精神内涵,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人物传记类。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对英雄人物进行刻画,从不同角度彰显了爱国义士的人格魅力。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这些人物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可歌可泣,对当代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学习类。《劝学》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外界环境对人性的重大影响;《师说》则体现了老师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学习如此,做人亦如此,不知不觉间,文章不但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也教会了他们如何为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要尊师重道,懂得用社会的规范法度来约束自己,时时处处乐于学习,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精神灵魂类。《逍遥游》强调注重内在精神,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超越。在庄子眼里,世界万物都是齐等的,生与死没有界限,无所区别,因此也就没有能够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因素,一切都顺应自然,于心只需逍遥处之。庄子的这种超越名利乃至生死的追求为我们营建了一个天籁般洁净的精神世界。

(四)情感类。《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从沉溺爱情到最后觉醒,她用最宝贵的青春给我们上了一课。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爱情,正确对待青少年时期萌生的情愫,摒弃早恋的念头。而《陈情表》中李密对其祖母的依恋与孝顺也值得学生对亲情进行反思和努力。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治国理家的文章,强调以德治国,施行仁政。比如《寡人之于国也》讲到对百姓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等则借古讽今从反面论述了不施行仁义将会招致灭国之祸。这些讲的虽然是治国要旨,但也体现了儒家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学生而言,今后的路还很长,拥有良好的品德情操,懂得以仁义之心、宽容之心对人对事,是人生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法宝。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

文言文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有如宝藏,虽然灿烂多姿,却需要善于挖掘。而纵观如今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忽视甚至无视人文教育的弊端。大部分文言文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所讲授的知识都是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而对于文本蕴含的思想内容却忽视甚至无视,其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和珍贵的人文内涵在不知不觉中被乏味枯燥的语法知识所取代,湮灭在一次次训练和一场场考试当中,实在可惜。

三、如何将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课堂

首先,传统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要真正意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字词句等语法知识的教育工具,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精神上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完成语文教育对社会和历史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职责。

其次,生动的课堂环境需要创设。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互动,把话语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平等的教学环境。比如在《陈情表》的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理解李密对祖母的深厚亲情,从而内化为自己对父母亲人的亲情体验,可以用移情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想想自己跟亲人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情感的体验都自如多了,课堂也活跃了,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美的教育,也受到了人文情感的熏陶,不知不觉间,学生的人格不断健全,人文精神得到提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次,古板的教学方法需要适时改进。改变以前那种全场由教师“满堂灌”,只注重教授文言知识而忽略了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教授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课下预习、教师课上点评的办法,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课堂,针对文本的人文内涵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多说多谈,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如此,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领会了人文精神,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创新、领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生命质量、拥有正确高尚的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拥有众多优秀的作品,更应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挖掘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且引导学生去领略其间奥妙,让学习文言文成为一种有趣、幸福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中语文(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中语文(必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高中语文(必修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让人文情怀走进文言文教学的课堂 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人文情怀,吟哦讽诵,精妙点拨,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阅读要求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试卷上,课内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是必考内容之一。与五花八门的开放性试题相比,这类古文考查题,只要花功夫讲、读、背,就能100%得分。因而很多文言文的教学,都向三个“中心”看齐,即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在这种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文言文时确实很累,身体累,精神也累。

要走出这种尴尬,我们就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注入更多人文情怀。

一、以吟哦讽诵感染学生

首先,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是由吟哦讽诵带动的。韵味是从吟中体会的,兴趣是从吟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中积累的,素养是从吟中培养的。因为生活年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经历的不足,学生很难理解古人的情怀。在这种情况下,吟哦讽诵是他们走进这些作品的最直接方法。当我们注意把自己的音色、语调同诗文的内容协调地进行朗读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安闲自在将被想象;“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的豪情壮志将被激发;“温故而知新”的睿智将被引导。

其次,文言是白话极好的基础。白话的词汇、成语、典故、章法多从文言发展而来。读文言正是提高白话的品位的极好途径。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写作、与学生交流中妙用已学或将学的文言名句,一方面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背诵、记忆的动力和兴趣。古文凝练典雅的风格一旦融入自己的语言,语言风格就会引人入胜,产生无穷的魅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他所参与的事情与他的切身利益有关,他的内驱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学生而言,只有当他认识到文言文学习于他的成长有益,能帮助他获得生存智慧的时候,他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从听读开始,为学生营造文言环境。

文言文单音节词多,句子短,遣词造句的精微程度高,同时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感。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范读或听录音朗读给学生营造一种文言环境。如果是教师的范读,则朗读语速应更慢一些,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更长一些,甚至可以可以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努力找寻一种“文言腔调”。正如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所表现的:“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外,现在很多媒体对经典文言的朗读演绎很精彩,课堂上采取这些配乐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哪怕学生对一些字词暂时不懂,也能从中感受文言环境所带来的冲击,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和激情。

2. 从记读入手,带学生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要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首先必须读懂文字。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既能读懂文言文,又有益于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读为突破口,一方面凭借诵读能达到识记、积累文言词汇的目的,奠定学生文言阅读和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多读,坚持到底,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古人用于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能让记忆变成一件自然、愉快的事情。

3. 从品读深入,引学生再现文言意韵。

由于学生离文言作者和创作时代较远,学生从语感中获得的认知往往很粗略。这时,就应该结合作品仔细揣摩,研究文本提供的一切信息,重要字词背后的意蕴都要一一认真品读,得其真味,真正将其美读出来。以读带析,以读带品,美读升华,这样不仅教材处理会轻松,而且切入教学内容的过程也会十分快捷,学生的思维活动会非常活跃,教师不讲,学生也自能明白。

二、以精妙点拨引导学生

今天的中学生已经生活在中外文化交融的时代,既没有文言的语境,又很少有“书读百遍”的时间,当学生在语文课上有了充分的吟哦讽诵,对所学文言文有了充分的预习基础上,老师的精妙点拨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层次就更显引领的价值。

首先,教师应对必要的文言常识、常见句式、古今异义等作一些精要的点拨。文言文是一种语言教材,它的句式特点、虚词用法甚至很多实词的意义,对现代的学生而言都是不知所云的。当然,在教材、教参,尤其是泛滥的教辅用书上是有很多解释的。然而这些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不可轻信。即使是正确的,不少译文也是韵味全无,不堪卒读。因此,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句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合甚至锤炼,这比照本宣科地解读有利得多。

其次,教师应对文言文语言风格、内涵意蕴作精妙点拨。文言文不仅是语言材料,而且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经过大浪淘沙的过程而显现出永恒的价值和魅力。从时间来看,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典型性认识,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教师应通过点拨带领学生努力挖掘作品本身的文化因素。

1. 尝试拓展相关的知识、背景,使课文丰厚起来。

比如,教《陈涉世家》,把它当文学作品读,就要始终抓住人物形象做文章,从人物描写的知识点入手,通过言行揣摩心理,理解最终为王的只能是陈涉而非吴广。教《小石潭记》,就要联系历史背景、人物际遇等相关资料,才能理解为何小石潭景生机勃勃,而作者却深感寂寥凄凉。

2. 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思维,点拨学生深入阅读。

提问可以是学生阅读中疑惑的呈现,也可以由老师主导。在教授《木兰诗》时,在学生听读、自读、独立思考后,我让学生提问题。学生的问题从内容开始,深入到写作艺术,到主题。这些问题都由全班同学先思考,先回答。他们能明确、统一的,我就不再多说。但是也有同学提出了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作者是否说将军都死了,士兵活了,这怎么解释?通篇写木兰,为什么文末出现兔子,有什么用意吗?木兰以“代父从军”而名垂青史,影视作品都对其军旅生活作了大量表现,为什么原诗写得如此少?……这一系列含金量相当高的问题涉及文言文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些疑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适时出现就显得非常必要。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木兰代父从军,只是出于孝心,但后人多评价她为民族英雄。这种评价是否高了,为什么?这种用提问引领学生品读作品内涵的点拨形式,使学生充分挖掘了思维潜力,在走近时代、走近经典中提升阅读和审美能力。

三、以情感体验激活学生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因而,加入了学生知识与生活体验、融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文言文阅读,才是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意义的品味和鉴赏,理解也才会深刻。

例如,在教《桃花源记》时,讲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很多学生认为“悉如外人”之意是“与外面的人完全不同”。这一方面有对字词理解的不足,另一方面,从他们的生活体验来看,不要说几百年,就是几十年,人们的生活、衣着也不可能相同。在这种关键时候,教师能做的就是联系他们的生活体验,请他们交流想象中的成功人士、幸福生活,由此引导他们明白:一切想象皆源于现实生活。陶渊明正是因为对现实不满而虚构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但他不满的是社会体制,是腐朽官场,而非普通百姓的衣着和安乐的农耕生活。因而,在他的想象中,现实社会里的成功成熟之处,也即他认为的美好之形是会被保留的。因而,安乐的农耕生活和温暖舒适的衣着服饰应是与外人一致的。

我们不能因为注重文言文学习的结果而忽略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注入更多人文情怀,在文言文学习中努力创设学习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困惑给予及时而精妙的点拨,使学生获得情感的真实体验。这些方面的不断尝试,能让文言文所承载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成为托起现代学生成长的一对有力翅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梁滨.以“读”为纲, 迈向文言教学的康庄大道.语文教学通讯, 2010.11B.

高中文言文人文教学 篇4

一、以文诠言,准确理解文言知识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对字、词、句能有准确的理解,从而更深入地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涵。然而词义的确定往往与句意的把握密不可分,而句意的把又往往与整篇文章的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弄清作者写了哪些人,叙的是什么事,表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何,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又是什么,然后,再来引导学生诠释文言文的言。

比如:《兰亭集序》中的“引以为流觞曲水”,课文注释为“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又注“曲水”为“引水环曲的渠,以流酒杯”。本人认为这两个注释很可商榷。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渠”是人工开挖的水道。按照课文注释,“引水环曲为渠”,就是说为了这次文人的聚会,要开挖一条水渠,而且要挖得弯弯曲曲的,把水从别处引过来,这符合情理吗?所以,本人认为这个句子应该翻译为:利用弯弯曲曲的溪流来漂传酒杯。可能有人会问,你把“引”解释为“利用”有什么好处?我的回答是,没有。但是按照情理,把这句话中的“引”灵活地理解为“用”“利用”是最符合当时的情景的。

二、立足于“言”,探究文言文的“道”

在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是共通的,是一致的。要想把文言文教学到位,就不能割裂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必须立足于言进行教学,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关键字词句的辨析与推敲,引导学生达到对文章、文学、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而触摸文本的精神内涵,获得精神的成长。在名句的鉴赏分析中,体验艺术魅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养成高雅的气质。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富于智慧的文言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古汉语的独特魅力。我们通过解读“文言”领悟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能准确捕捉文言作品的象外之意与弦外之音。譬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这么一句描写兰亭周围的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句中,“修竹”一词就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呢?中国文化素来讲究天人合一。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的竹,千百年来因有清雅淡泊的品质而被赋予了特点的审美情感。兰亭有竹为伴,不正是君子贤士聚会的美好环境吗?这还不够,王羲之还以“修”修饰了“竹”。教学中,如果我们只简单地将它译为“长长(高大)的翠竹”,恐怕会有“暴殄天物”之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以“修”修饰“竹”其意不尽在“竹”,而是要竹之坚韧挺拔,清雅淡泊表现作者修身自好的志趣。

有些文言文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的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在《陈情表》一文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无以”一词的理解分析来探究李密的“孝情”。“无以”是“没有用來……的办法”,李密在幼年的成长过程中究竟缺少什么呢?他的祖母又为什么不能安度晚年呢?由前一句的“无以”,可以结合上文引导学生进一步联想到李密幼年父丧母嫁的孤苦无依,瘦弱多病,无依无靠的悲苦身世;由后一句的“无以”,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李密孤苦伶仃,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家境,祖母卧床不起,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的情境。

李密幼年全赖祖母抚养,此时,祖母卧床不起,李密又怎么忍心离开呢?这种血肉相连的亲情关系,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两个“无以”道出了李密当时的实情,而且蕴含着深深的人情味,读之,令人遐思悠远,品之,令人回味无穷。晋武帝见了,又怎么还忍心逼迫李密离开他的祖母呢?

三、激活学生的想象,加强“文”与“言”相融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必须透过“言”把握文章表现的情感脉搏。为此,学生必须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之本,让他们借助想象和联想解读课文文本。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描绘阿房宫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描绘阿房宫非同凡响的句子,想象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可以通过想象实现“文”与“言”的相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文内容,加深审美体验。显然,这样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更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

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就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一座神秘的宫殿,处处绽放着美丽的花朵,处处蕴藏着古人丰富的文化思想,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立足于文言文的“言”,以作者的思想价值观作为指路明灯,沿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在一词一句的诠释理解中,步入古代文化的殿堂。从而熟悉古代文言知识,深入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索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中文言文人文教学 篇5

一、整体感知与局部细研相结合

整体感知应在学生预习环节就做出要求。每一篇古文都有一定量的注释, 要求学生预习时结合注释及有关提示、思考练习等, 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教师要落实好目标导学, 进行有意识的点拨, 并注意督促检查。课堂学习第一步, 可以请学生对每个知识点分组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他人作补充, 这样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 而且这种良好习惯一旦养成, 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对文章的理解过程中来, 由此更容易引导拓展。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课文, 更便于学生把握,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等。

二、诵读与语感培养相结合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文言文教学更需要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词句的基础上, 反复诵读课文。正如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对文言文熟读, 才能有效地进行词语的学习和记忆, 才能增进对课文的理解。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受到文中的人美、景美、情美。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 猿则百叫不绝。”这整齐的句式, 有韵律的节奏, 更适合学生朗读。在朗读中, 我们仿佛感受到一曲和谐的大自然交响乐。这优美的声音可让学生沉浸其中, 乐而忘返。

三、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具备阅读文言文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 这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主导作用, 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活动起来。例如:1.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就词语、句子、文章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提出疑问。同学们可相互解答, 还可对难题、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讨论, 再在教师指点下得出结论。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如抓关键词语的含义, 抓文言句式, 抓修辞, 根据上下文推断, 补充省略成分等。3.让学生作口头翻译、分析评价, 或做书面翻译、写感想等。4.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 尤其是成语, 包括典故。这些词语言简意赅、独具魅力、更值得学习。

四、严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文言文年代久远, 要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其中极深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华, 并且让学生乐在其中。首先, 对某些基础知识的把握必须严谨有序, 对思想内涵的启发、挖掘也必须准确到位;但是,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要让学生真正好读文言文、会读文言文, 还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尽可能多体会其中魅力。1.突出叙事类作品的故事性, 让学生进入故事角色, 感受身临其境的乐趣, 必要时还可让学生发挥想象, 去补充情节的空白。2.说理类或其他类文章,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 使其尽情地感受古代优秀篇章语言的魅力、构思的精巧以及思想的闪光点。3.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刻板化, 要根据不同篇章的特点选取相应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有新感觉。学生只有亲近文言文, 体会文言文的妙处, 才有可能真正学好文言文。

五、进入历史情境与对照现实相结合

文言文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每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 有它特有的文化底蕴。因此, 背景内容不能仅在课前几分钟介绍, 不能将它孤立起来, 而应该贯穿于整篇文章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入历史气氛, 可用联想与想象等手段进入情景、进入人物内心, 乐其所乐、哀其所哀, 充分理解作者或主人公当时的思想、情感、立场、态度等, 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处理文章。其次, 在进入特定情景仔细研读之后, 还要能跳出来, 不局限于当时当地, 而要能与现实生活广泛联系, 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审视历史。“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衰”, 许多文言文的思想意义是久远的、广泛的, 他们不仅可以给读者个体以启示和教育, 而且对国计民生也颇有作用。应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 并常常用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比较阅读与思维规律的探寻相结合

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能起到明辨特性、提高认识、归纳共性的作用, 这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同样不可缺少。这种比较可以是字词句的比较, 还可以是构思、主题的比较。他既可在类比中加深对相同属性的认识, 也可在对比中分清不同属性的特征, 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很有好处。例如“绝”字在“群响毕绝” (《口技》) 中意为“停止”, 在“率其妻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中意为“隔绝”。

高中文言文教学管窥 篇6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学生的情绪问题。由于文言文的结构形式与白话文有太大差异, 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低下, 形成了低沉的学习氛围, 为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无形的压力。针对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作为唯一未曾断绝的文明,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传承传统文化。语文, 作为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个传承文化的媒介, 每一个学生都有将语文学好的责任和义务。文言文, 是学生直接与古代先贤对话的媒介, 对学生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 文言文也有助于学生汲取传统经典中的精粹部分, 用以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社会, 学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而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形式,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教师在班级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 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熏陶, 对于文学便有了自己的感悟, 有自己的解读, 这样才是成功的文学教学, 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二、怎样改进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 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语文是高考的重点考察科目, 然而其文言文教学却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有许多差异, 加之教学方法不当, 导致学生对文言文教学逐渐失去了兴趣。笔者认为, 兴趣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来看, 教师的方法过于简单且缺乏变化, 这是影响学生情绪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从文言文的多元教学着手, 以此作为吸引学生兴趣的因素。除此之外, 高中生普遍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过度依赖教师也是影响文言文教学的因素之一。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 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语文教学的要求, 独立学习也是学生今后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师和学生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 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虽然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已经有一定的数量, 但仅能满足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传承我国文化精髓,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是有必要的。笔者认为, 课外阅读应与教材中的内容相结合, 也就是教师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作为课外拓展的出发点。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会对这些课外的书籍产生一些熟悉的感觉, 课外阅读的效率有所保证。除此之外, 这部分的课外阅读对教材的学习也有反馈作用, 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阅读的方向。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的时候,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司马迁的《史记》,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其他类似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文章特点。这种类比的方式也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三) 教师注意引导的方法

前文提到, 教师要在课堂中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然而,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 由于学习能力有限, 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够充分。若是解决不了问题, 便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这种情形中,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些帮助。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会发生一些转变, 引导学生的任务会加重。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困难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方式。

首先, 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信心。面对问题的时候, 考验的是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既要让学生得到锻炼, 也要避免学生受到负面影响。当学生遇到困惑, 教师不必急于提供帮助, 一定要注意提供帮助的时机。除此之外, 教师不能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比于直接告知答案,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对学生有更大的帮助。

(四) 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究 篇7

二、重视课前的预习

古语云:“豫则立, 不预则废”, 预习相当重要, 因此, 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预习关,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重视诵读

“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朗读得好, 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 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 “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例《蜀道难》, 多读, 便可疏通文意, 体悟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而达到这一点, 就成功了一半;《祭十二郎文》, 通过诵读, 文中的悲郁之情便了然于胸;读《六国论》, 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便清晰可见;读《齐人有一妻一妾》, 品味其中的语言“骄其妻妾”、“施施从外来”, 齐人的形象便鲜活起来……

2. 放手让学生抄、查、译

首先是“抄”。“抄”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俗语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这样做, 既疏通了文意, 又加深了印象, 且便于以后复习。其二, 查。要求学生对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 查阅相关工具书, 记录在册;对相关的文化常识, 文言常识等, 查相关的资料, 进行疏理。这样的做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其三, 译。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功底。这里, 主要提倡学生课前直译, 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听课时便可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通过译,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意会”之外可以“言传”。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

1. 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

最近20年来, 文言课堂上教师絮絮不止、学生鸦雀无声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课本规定要熟读背诵的篇 (段) 大多作为课外作业处理。这种做法往往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把诵读看成负担, 不到临考不读书, 实际上等于放任自流, 所以诵读的成绩很不理想, 尤其不利于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把课堂的大半时间让给学生练习诵读, 读到基本成诵而后止, 如此则学生必定乐于在课后用少量时间进行巩固。要知道, 学生本来就喜欢诵读, 更希望读得动听, 能因势利导, 使课堂上书声琅琅, 即可提高他们诵读的积极性。

课堂大半时间既属学生, 自然要求教师少讲。少讲, 不仅可行, 而且势在必行。理由是:高一学生已诵读过七八千字, 有初步的积累, 而所学课文又非佶屈聱牙之文, 且有详细注释, 认真读几遍, 十之七八可以读懂, 真正需要讲解的并不多, 此其一。其二, 从训练的意义讲, 如果一词一句要由教师来讲解, 适足以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 一切死记教师的现成结论;相反, 如果把学生在诵读中能够领悟到的留着不讲, 倒可以促使学生勤于思索而力图有所发现。二者孰得孰失, 岂非洞若观火!

过去我们讲得多, 主要是因为怕高考, 一旦考题中有自己没有讲到的, 便以为责任在己, 无可推卸。而现在侧重考能力, 不再使用课文中的句段, 我们大可不必怕下去。当然, 少讲不是图省事, 该讲的还是要讲, 要讲到点子上。

2. 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诵读上来

翻译和古汉语语法之所以成为教学的立足点, 是因为有些人把它们视为学文言的捷径。然而事实证明了它们不是。许多在中学受过这种训练的人依然不懂文言。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是从古汉语口语发展而来的, 相同的地方很多, 有不少文言句子只要更换或增加二三个字就成了现代汉语, 完全没有翻译的必要。硬要翻译, 无非是让学生记下一篇完整的译文, 大家都放心。殊不知这样一来, 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译文上, 对原文倒不怎么下功夫了。一旦离开译文, 原文的内容就变得模糊起来。这哪里是学文言文呢?至于语法常识, 笔者认为凡句意已明者大可不讲, 尤其不可使用“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之类的术语;否则你不讲我明白, 你一讲我倒糊涂了。我们的原则是:坚决反对那种从头到尾翻译课文、大量引用语法术语的做法;只有在特殊必要的情况下, 才可以把翻译和语法当作排疑解惑的补充手段来使用。我们的立足点不在这里。

我们的立足点应当在指导诵读上。指导诵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学生读错了字, 要给他们正音;读破了句, 要针对其原因 (如误解词义或句意等) 作一点解释;为了读出语气, 要提示学生注意虚词的作用;为了突出重音, 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的意图———这些都是初步的工作。在检查学生背诵的时候, 遇到背不出、丢句、上下文颠倒等情况, 还应当讲讲作者的行文方式以及文意的连属, 即所谓“理路”。至于课文中的至理名言、警策和抒情色彩很浓的句子, 用三言两语加以点拨,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索, 恐怕也是必要的。这种指导方式跟教师从头到尾讲解课文的方式相比, 似乎显得“零碎”一些, 但它是有效的, 因为它有的放矢, 不从“本本”出发;而且课堂既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 也只能这么办。如果一定要给它寻找理论根据, 那就是过去宫廷教师所用的教学方式正与此相类, 称为“伴读”。当“伴读”, 并不简单, 需要相当高的教学艺术。我们能给学生当好“伴读”, 应当说是很不错的了。

经验证明:要指导学生诵读, 教师必须首先自己读好。榜样的力量无穷。教师能作示范朗读乃至示范背诵, 学生刻意效法, 收益必定更大。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 篇8

中国出现得最早的文章, 从体裁上看, 多属应用文;从语言形式上看, 则全为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定义, 有人概括为“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 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 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 我以为这也不无道理。我们知道, 所谓文言文, 决不仅仅是由它所产生的时代来划定的, 更重要的是它的语言形式, 就像旧体诗和新诗的差别一样。

对于语言形式的使用, 古人确实受了太大的局限。他们没有像今天这样通俗易懂且丰富多变的白话语言, 也无从知道今人使用的词汇、语法系统, 只能创造性地使用他们那个时代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并逐步加以完善的旧的语言形式, 即使用他们所独有的那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所以, 无论是古代的骈文、散文, 还是诗、词、歌、赋, 也不论古人的文章多么富有文采, 语言多么富有独创性, 他们都无法摆脱文言这种凝固定型的语言形式。今人则不同,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 我们的前人就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我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语言习惯的全新的语言形式, 规范了我们自己的新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又加入了我们自己的创造, 于是, 我们的词汇更加丰富, 语言更加灵活, 表意更加明晰。但在实际的书面语言运用中, 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和使用白话形式的新语言,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适时地使用文言形式的旧语言, 这就是今人优于古人的地方。

二、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 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单以第一册教材为例:全书共六个单元, 文言文和现代文均占三个单元;而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章段落, 现代文仅占16.7%, 文言文则占66.7%。教材《说明》中也明确指出:“……现代文课文, 约占课文总数的30%”;“全套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 约占课文总数的40%, 其中, 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 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 在继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 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理解词句的含义, 读懂课文, 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足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近几年来,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部分的考试题型、难度、比例也几乎形成模式。明白这些, 对于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高中阶段, 虽然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认识,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 但总的说来, 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首先, 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学什么;其次, 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怎样学。鉴于此, 在高中低年级, 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弄清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 必须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前面已经说过, 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 它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在客观上拉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与它之间的距离。无论是对语言的体验程度, 还是语言本身的适用环境,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就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但我们要学习文言文, 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 而是“穿过”。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

第二, 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在文言文的教与学的活动中, 很多老师和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点上, 即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 能够将其提高到感受语言、培养语感上来的只是少数, 至于这里所谈到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则常常被忽略掉了。而笔者却认为, 学好文言文, 第一点固然重要, 但它毕竟只是基础, 是前提, 第二点、第三点才是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和能力体现。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剖析, 完成了第一点也仅仅是完成了“教书”, 完成了第二点、第三点才算完成了“育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上看, 第一点仅局限于知识的吸收, 第二点、第三点则更体现了德育的渗透。因此, 学习文言文, 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语文人文教学策略刍议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在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也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与党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人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书本中作者的真实感情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继承历史文化名人流传下来的人文精神,面对生活中的万物能存感激怜悯之心,感受文章中的真性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在学习文本时,能够联系实际,获得身心的洗涤,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来说,这样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能够入选语文课本的篇章都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品,这些文章形质兼美,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方面的发展与语文教学的目的密切相关,作为人文学科,弘扬人文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工具性的使用上提升档次,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育人功能的发挥,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健全心智、净化灵魂,了解人生存与奋斗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人生的定位,这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系列诗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人要保持真性情的重要性,通过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发现美好的、善良的品格情操,实现精神上超越,尊重万物的个性和尊严,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传授。

二、目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本质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语文课堂都是以这一点为宗旨的。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却渐渐偏离了这个轨道,我国的语文教育只看重技术教育,对人文教育重视的不够,语文教学的成果也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对于学生人文内涵的提高没有一个系统的衡量标准和提高规划。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教学方法正危害着人文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改革之后,评判孩子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还是分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观念下,高中语文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为了应试的语法知识,基础语言知识,和按格式硬套的作文范文赏析。语文的工具性属性被无限放大,人文属性的空间原来越小,最终导致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严重缺失,使得人文底蕴极为深厚、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学科,沦为应付应试教育的工具。而对于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则被摆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只要学生能做的了题,拿得到分,就算语文教学任务完成了。这样的后果导致学生对枯燥的语文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

三、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紧跟课改的新形势,大力倡导人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要首先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一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在注重工具性训练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语篇的情境美,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当然,这对于教师的水准也是一个考验,如何将枯燥的语文课堂上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们主动的吸收知识,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

(二)扩大人文教育的空间。教师首先应该从教材中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都是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作品。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把包含人格塑造与培养的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天,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以定论为标准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除了在课堂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下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出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各类书单。

从语文课堂的一个点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一个立体范围内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倡导人文化评价。实施人文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与一定的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真正将人文教育落到实处。目前我国所实行的评价方式显然不适应人文教育,人文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发展的内部动力得到增强,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人文教育从本质上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意识形态,在高中阶段重视人文教育,学生的一生都将受益无穷,这种人文素养会渗透到今后的阅读、写作、做人的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文教育其实就是对人的教育,这样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在学生思想情操方面多下功夫,把人文精神内涵的挖掘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蔡玲.让高中语文教学走出误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2).

[3]刘宏亮.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培养[J].中国教师,2009,(S2).

[4]杨爱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应着重培养的几个习惯[J].教育革新,2009,(07).

高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篇10

第一, 读理解, 提出质疑。课前布置学生反复诵读和使用工具书理解文章, 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以小纸条的形式反映给老师。

第二, 根据质疑, 再次备课。老师集中学生的疑问进行二次备课, 并以这些问题串起整篇文章的内容, 推动课堂的进程。

第三, 思考问题, 翻译积累。课堂上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这些问题, 然后再请同学翻译这些句子, 在翻译的过程中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特殊句式和文学常识。在此过程中, 老师教给学生推断词语和翻译句子的方法。

第四, 总体把握, 品味语言和技巧。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品味语言。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 感受语言神韵、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老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词、句、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怯。

第五, 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文章。我认为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 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 学生对这些已经背诵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揣摩, 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 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强。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下面就以《伶官传序》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运用上面的方法来完成这篇文言文的教学的。

一、布置预习

布置学生反复诵读, 教师适当点拨诵读的要领, 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 动脑思考, 并将自己不懂的内容以小纸条的形式反映给我。学生在预习中产生大量的疑问, 有字词句方面的问题, 如“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这句话怎样理解?也有关于文章内容方面的, 如欧阳修是宋代人, 他写《新五代史》的目的是什么?从提出的问题来看, 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挖掘, 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为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二次备课

综合学生的疑问,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文中写了几件事? (2) 根据文下注释, 这几件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908年、912年、923年、926年) (3) 从几件事中可看出,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五年, 而仅仅在三年之后就失去天下了, 欧阳修用这样的例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4) 作者最终要得出怎样的结论? (5) 欧阳修是宋代人, 他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几个问题的设置就将整篇文章的内容贯穿起来, 又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三、思考并回答

以上五个问题既概含了学生提出的疑问, 又理清了全文的行文思路, 把握了全文的结构。学生引用文中的原话进行回答, 同时要求学生翻译这些句子, 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诵读情况, 又在翻译的过程中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特殊句式和文学常识。如在回答请三矢的事件时, 学生在诵读了第三段的内容, 积累了虚词“以”的用法:副词, 表示祈使语气, 相当于“应当”“一定”。可以指导学生继续积累“以”表示语气词的其他用法。

四、赏析语言和技巧

学生在诵读和回答问题的时候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我只是作适当引导和点拨。如学生在诵读第二段时, 感受到一系列动词的妙处, 像“受”“藏”“追”“告”“请”“盛”“负”“驱”“纳”等词, 生动地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 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 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准备。关于表达技巧方面, 结合第五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我趁机介绍了当时北宋的情况:北宋建立后, 一直是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 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 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 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 反而忍受屈辱, 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 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所以欧阳修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告诫当时的统治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 要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 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五、背诵课文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 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 其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强调的诵读并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反复读, 通过口、眼、手三条渠道, 使字词句和内容意旨自然而然地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回答, 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 可以化整为零进行背诵。对于文中的几个名句“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满招损, 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当堂请同学到黑板上默写, 增强了记忆, 收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六、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 都是借古讽今之作, 又是同时代的作品, 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比较阅读。

因为是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学生能够踊跃发言,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场面。这种预习、质疑、互动、赏析、背诵、探究的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在知识的探讨中发展智力和能力, 提高了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预习、质疑、互动、赏析、背诵、探究的教学方法, 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提高了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农村高中教育下一篇:初中新生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