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2024-10-19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精选12篇)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1

诗词以优美的语言、传神的形象以及深远的意境成为盛开在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诗词一向以短小精悍、韵律和谐, 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著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诗词审美教学,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情操, 更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感受到民族之魂, 对实现语文美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架设桥梁, 体会作者情感

文学审美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具有审美教育的学科, 教育要关心学生情感,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其审美意识, 提升其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富有感知的美育中获得创造能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传承下来的优秀诗篇数不胜数, 这些诗歌承担着美化人的精神使命, 同时以其独特的真理启迪世人。那么,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接受诗歌的审美情趣, 进而提升情感教育呢?

语文教材中的诗词作品, 都具有极强的美学价值和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在实际教学中, 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首先教师要领悟诗词情感, 并且教师的体验要尽可能地接近作者情感, 要在课前深度探究发掘作者的内在情感;随后, 将自己的体验所得融入到教学中, 让自己充当学生和诗词的桥梁, 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染力的带动下体悟诗词情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只有教师自身修养 提高了, 才能用丰富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开启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进而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 感悟其独特的情感魅力。

二、营造氛围, 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让人在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中体验美。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以恰当的情绪走进诗词的意境就是审美情趣培养的开 始。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必要手段, 而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是朗读。正如《毛诗·大序》“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情感人, 因此在朗读过程中要利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感朗诵出真诚, 借此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变化。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读就是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 要了解作者说了什么, 想表达那些情感, 只有与作者心灵相通才能有巨大的收获。”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要先引导学生增强语感, 加深对文本的感知程度。以《蜀道难》为例, 文章的主旨始终贯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已经彰显了诗歌的咏叹基调。朗读《蜀道难》首先要确定作者对蜀道的三叹:蜀道之高、蜀道之险以及战祸之烈。第一叹要引导学生平缓且稍作停顿地诵读, 借此明其主旨;第二叹要指导学生富有感叹色彩进行朗读, 略表意犹未尽之意;第三叹要读得平缓同时也要有感慨之意, 用以引人深思。当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诵, 语感自然被激发出来, 在心中也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情感。

三、揣摩意境, 感悟诗词魅力

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首先要从诗歌中感受意境。诗人对意境的描绘正是主观思想的表现。诗歌因为 其语言精练, 因此创造出来的内涵也相对深远, 在反映生活的同时能感染读者在美中泛舟。意境是诗歌最基本的审美要素, 情景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 也是诗人情感与事物的融合, 诗词艺术也是通过这种形神具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感受诗词艺术魅力, 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 想象思维是重中之重, 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推动读者揣摩意象, 在咀嚼文字的同时走进作者内心, 感受古诗词的美韵。

以《琵琶行》为例, 学生在读通文本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写景的句子, 教师如果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想象勾画找出来的句子, 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就走进了审美的重要环节。在诗的开篇, 作者用秋夜的江水、荻花以及枫叶这些意象后营造出清晰的意境。即, 秋凉袭身中感受到作者的愁惨凄凉之情。“别时茫茫江浸月”正给人一种景中含情的意境美。茫茫的月色, 茫茫的江水, 让世人满是离愁别绪的心慢慢融化, 与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感应。在写音乐结束的时候, 环境变得寂静无比, 作者又用了“唯见江心秋月白”来将情感扩散, 夸张地写江月也被音乐所打动。这种情景交融的令人回味的意境油然而出。当诗中的一切景物都变成了饱含 情感的意象时, 诗境就变得恍若忧郁凄美的月光。这时学生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不断丰满的美感中, 也能感受到作者自身真性情的美感。正因此, 王国维才会说:古诗词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真景物与情感所融合后的意境美。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审美情趣培养 的过程, 只有教师充分开发学生想象, 揣摩诗歌意境, 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诗词所蕴藏的美妙世界,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情感熏陶。

综上所述, 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学习诗词不仅能继承民族文化, 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掘诗词中的美育因素, 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实现心灵和谐与人格的完善。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2

古代诗词,是灿烂的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夺目的一席。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思想,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人的修养。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四学段中 “阅读”部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谈一下拙见,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品味美的意境

让学生对诗歌感知整体,串联意象,发挥想象,把握意境,是诗歌阅读教学的关键。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对象,是作者表达情致的具体载体。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是诗人选择意象和创设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古代意境优美的诗词,使诗歌既反映客观的本质真实,又有产生审美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如历其境,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的内涵,真正体味到诗词特有的意境美。具体方法如: 1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时要启发学生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2引音乐、美术入语文课堂

教学古诗词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和诗词相和谐的一段古典乐曲,或指导学生画出心中的那幅画面。多媒体的适当运用,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有助于重现、品味诗词的意境。如教学《秋词》,在充分理解诗的表面意思后,可指导学生画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尤其是鹤的“排云”的动作、诗人“引”的情态,一定要画出来。

3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在学生感悟、理解诗的意义、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品味鉴赏意境,相互启发,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挖掘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潜能。

二、鉴赏美的情感

诗词,以情感表达为主。在我国古代传统教学中也一贯注重诗歌情感的鉴赏。优秀的古代诗词中,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深味人生的理性思索,是我们的文学遗产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解释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实内心;体味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捕捉到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入仕心情„„;感受了屈原的坚韧,苏轼的豁达,李清照的纯情„„;更学到了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教学生学做文、学做人。古诗词中积极、蓬勃、昂扬的感情基调,激励着学生永远追求真、善、美,培养完整的、高尚的人格。因此,鉴赏古诗词中的美的情感,既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升华美的境界

诵读古代诗词,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感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实际运用,拓展美的领域,升华美的境界。具体方法如:

1归类积累法

如按作者分类,情感分类,内容分类,体裁分类„„学生的知识系统了,又可以充分领略古诗词的精妙绝伦,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了古文的修养。

2今曲唱古诗法

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然后唱诗。教唱、齐唱、轮唱、独唱„„以前枯燥的吟诗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活动。这样,真正做到了把教育寓于审美愉悦中。

3联系生活法

把“美”拓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中去,要求每天引用一句古诗词给自己,给朋友,给亲人。恰当的语境,优美凝炼的古诗词,催人积极、上进,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睦相处,这样的环境,会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研究 篇3

一、提高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要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教师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并让他们熟悉古典诗词中的格律、平仄对仗、语言要求等基本常识。除了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还应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意境,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诗中的意象来构造出诗词中的意境。古典诗词一般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诗人会在诗词中通过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来体会和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并且能够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再结合相关的知识体会诗词的美。

如在屈原《离骚》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屈原所要表达的思想。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展现出深沉荒凉的意境,表现了游子羁旅途中苦闷悲凉的心境。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认识古典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古典诗词的语言都非常简洁凝练,作者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简洁的词语来表达情感。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诗人通过碧草、黄鹂等表达出了自己愉悦的心情。对于古典诗词中的借景抒情、一语双关等表达技巧,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诗词的内容分析,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情感及哲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古典诗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性,但其蕴含的美需要由学生自己去细细体会。比如古典诗词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诵读,让他们体会到语言的音乐美,从而激发其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和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沉浸到诗词营造的意境中去,激发想象,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古典诗词带来的精神上的感染,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叠音词,学生在诵读时会从中充分地感受到词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并能清晰感受到词中所流露出的凄婉,体会到作者凄苦寂寞的心绪。

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结合作者的个性特征来体会诗词的意境及感情,意象是作者感情及物象的结合,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构造的深远的艺术境界。学生只有根据作者的个人经历及风格特点来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才能通过丰富的联想进入诗词的意境,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如辛弃疾的用典风格,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的奇特想象等,这些诗人词人的个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创作的诗词,以便于最终更加准确地理解诗词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让学生初步体会诗词的文字美。然后再通过多媒体音频、图像等方式来再现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进入到诗境中。教师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悟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及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三、采用多媒体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多媒体具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结合多媒体来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古典诗词所营造的美好意境,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诗词中的意象,引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诗词之美。教师还应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学生朗读古典诗词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优秀的诗词朗读录音,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示范作用,又能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感知力。还可以通过演唱或者配乐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并通过多媒体图像及音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古典诗词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及感知力的形成和提高,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美的熏陶下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实践 篇4

关键词:审美教育,元素,形式,策略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便是通过听、说、读、写、画等教学手段,以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育内容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关注并挖掘古典诗歌中的美学成分,使学生充分感知其中醇厚的美学气息,使古诗教学成为审美教育的一块芳草地,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不少问题:

1.古诗词审美教育缺失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很多地方和学校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评价过于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古诗词教育还较多地停留在会读会背会考试的层次上;教师包办代替严重,许多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在古诗词教学中习惯于嚼烂了喂学生;学生大都习惯了被迫学习,是被动的接收器、训练器,他们就词解词,死记硬背、题海训练,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彰显,缺少创造性,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想象的能力更是丧失殆尽。古诗词教学中根本顾不上审美教育,古诗词审美教育严重缺失。

2.古诗词审美教育形式单一、枯燥

很多古诗词教学气氛严肃,以致于学生拘谨、紧张,根本谈不上轻松、愉快;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朗读方法单一,缺少诵读的指导,学生情趣、兴致不高。审美教育的实效性更是差强人意。

3.古诗词审美教育方法不当

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不对,不注意从古诗直觉的形象切入。教师或者没有考虑依据教材设计典型的场景即情境,或者过于渲染情境。即使选择配乐朗读课文,也往往是古诗词和乐曲间的感情基调不相符合,选择的音乐不能做到恰如其分;音乐的运用也不注意把握合适的时间契机。写作与审美教育脱节, 将古诗词句改写成现代白话文,停留在写诗句的意思,缺少感受自然美、形式美,缺少对美的再造。

4.教师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不能下功夫、花力气,细读教材、精备学生,不能挖掘教材中美育的元素,不能设计安排好每一节课审美教育的点。有情朗读不够,朗读不能引起学生想象,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闻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注意通过师生的共同劳动创造美,教师缺少形象生动的描述,语言不够生动准确,示范不够精彩完美,板书不够精要整齐。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挖掘小学古诗词美育的元素

《课程标准》共推荐75首古诗。从创作时间上看,这些诗歌多集中于唐宋时期,这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到鼎盛的繁荣时期,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完美状态。

各种诗歌流派呈现出多样化的审美特质。教师要全方位地挖掘美的元素。从边塞诗到山水田园诗派,从李白豪放奔涌的浪漫主义到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他们共同构成了唐宋诗坛群星争艳的盛大局面。小学阶段所推荐的诗歌,有的含蓄、有的婉转、有的自然、有的平淡、有的雄奇、有的沉着……有山水田园诗。如《望庐山瀑布》《绝句》《咏柳》《山行》 等。这类诗多描写一些或壮观或恬静的自然风光,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字里行间透射出清新淡雅的生活情趣。有亲情、友情、乡情诗。如《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等。这类诗多寄寓作者深厚蕴藉的感情。有讽怨诗。如《悯农》《江上渔者》等。这类诗多借物抒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哲理诗。如《题西林壁》 《登鹳雀楼》《游园不值》等。这类诗重在明理,通过一件事、一处景触发作者哲理的思索,从而道出一个千古不破的真理。

“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因而诗歌的语言绝不是一堆枯燥的语言符号,诗歌中的形象也绝不是静止孤立的纯粹的事物,而是寄托着美、包含着美、传达着美的艺术载体。黑格尔说过,美就是把生气灌注于万物之中。因而诗歌又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性的艺术,这生气来源于作者的审美修养、精神气质以及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小学教科书所选古诗文质兼美、手法多样,给人以美感。如,通过具体事物抒写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咏物,《咏柳》;运用比喻、对偶、衬托等修辞手法,《清平乐村居》。所选古诗的语言美。这些名家名篇,都注重语言的锤炼,修饰,如,体现静态美:“万条垂下绿丝绦”,体现动态美: “飞流直下三千尺”;体现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颜色美:“一枝红杏出墙来”“复照青苔上”“接天莲叶无穷碧”;表现音律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建立小学古诗词美育的形式

引导小学生主动建立美的形式,是美育重要的基础部分。立美教育是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成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遵循美的规律,学生要得到全面而均衡的教育离不开美的形式。

赵宋光讲,对于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才是审美,实践过程是建立美的形式(立美),认识过程则是认识美之所在(审美)。必须先有立美的活动,创造美的存在这一物质前提,才会有审美活动发展审美意识这一精神成果。

美的形式,通过主体的感官引起主体的愉悦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要发展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组织学生亲身参与立美实践,还需要观照(鉴赏)活动。通过艺术手段进行观照活动以着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审美活动既然担负着审美意识的职能,就必须对美的存在进行复现与观照两项活动。复现是指审美活动总要在一定程度上复现立美活动所建立的形式。

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自觉养成和锻炼发现美的能力。教师要有“爱心”,才能有发现美的潜在慧眼,在课堂上,才会有溶溶泄泄的春光、求知向上的热流、充满智慧的欢悦。

立美教育要为学生的行为建立合乎规律的形式,使学生能动活动的形式具有合乎“真”的内容,为现实对象的规律性存在建立起合乎目的的形式,使所传授的知识系统具有合乎 “善”的内容而成为“美的对象”。如,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坐姿端正,读书有感情,注意押韵,注意节奏,声音响亮,模仿诗句练习等。

创设美的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小学古诗词课堂上利用图画、录像、投影、幻灯图像、板书或板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录音、音乐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制作模型、画画、吟诵、表演等,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三、探寻小学古诗词美育的策略

1.体悟作者心灵

诗歌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深层的心灵感悟或情感震荡。必须根据作品本身提供的意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驰骋想象,用心灵去品味其中深藏的特殊滋味,和诗人的心灵沟通, 使自己的灵魂受到震撼,获得美的享受。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静夜思》,用清新朴素的笔触勾画出一个通俗而又深远的画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透过这简单宁静的画面,我们能否聆听到诗人汹涌澎湃的心潮起伏呢?也许,诗人刚从梦中醒来,也许,他根本无法入眠。月是孤独的,又是永恒广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个有着丰富的情怀,深邃的理智,而又漂泊在外的羁旅诗人,面对这样的月光,怎能不思绪万千?也许, 自己和故乡相隔遥远,却被融进这同一片月光中,空间的距离和心灵的距离形成极大的反差,而使诗人不得不对月抒怀,来排遣绵绵不断的乡愁。在“举头”与“低头”之间,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表情安详,而内心却充满复杂的、难言的、焦躁的、痛苦的、超脱的情感历程的诗人形象,聆听到诗人心灵的每一搏动。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诗人的心理、动作甚至表情,在心中重塑一个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形象,一定会对这首诗有较为深切的把握。

2.感受诗词语言

萧统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意思是文章的内容 (事)是表现心灵(沉思)的,文章的意义(义)是由美的词句 (翰藻)来表达的。语言的美是为适应并传达作者心灵而存在的,感受诗词语言,把握好语言的美,便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诗人心灵的捷径,切身地体会到与诗人情感和谐的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感受诗词语言的文字美、视觉美、听觉美。 著名的篇章便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翠”“白” “青”点缀成一幅色彩艳丽、清新明亮的图景。“鸣”和“上”两字使画面充满了动感,鲜丽的景色和鸟儿婉转的叫声共同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早春争暖图。活泼美丽的鸟儿在柳丝中跳跃着、欢唱着、是那样迷你的眼、动你的心。在学习时,若能通过画图、着色、听音等多种方式,感受诗歌的色彩美和声音美,就会使学生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受到情趣的渲染,得到美的享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小学阶段的诗词,都是讲求声韵、对仗的。在诗词的句数,句的字数,诗词的用韵、平仄等形式方面的要求很高,使诗词具有抑扬顿挫、音律和谐之美。要使学生感受诗词内在的节奏美, 韵律美,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古诗的诵读教育。大声地读、充分地读、慢慢地品、细心地悟、认真地背,“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使得古诗的音韵、节奏进入到他们自己的节奏中,用心感受诗歌的声音之美。教师可采用表扬激励、比赛激励、欣赏激励等方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静态美、动态美, 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炼、独到。

3.再现诗词意境

我们往往是通过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是一种精神情感活动而非实用,是体现一种价值而非占有,伴随形象和情感的理性在性质上就不是一般的抽象理性,而是一种“诗情画意”,一种“诗情性”的观念。它的表现形态往往就是一种感觉、一幅画面、一个场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甚至只是一种朦胧感。如果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时,能够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抓住哪怕是一瞬间的气氛或感觉, 就会很容易地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畅游在美的画面中流连忘返。以王维的《鹿柴》为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小诗明白如话,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了解诗意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体会诗的意境。诗歌前两句写听觉,空山人语,后两句写视觉,林中夕照,而听觉和视觉的背后都透出一个字:“静”,这“静”又以一个“空” 字作为活动的背景。我们不妨闭上眼睛来想象,把自己置身在一个深山密林中。周围不见人影,只有人说话的声音响起在耳边,回荡在空落落的山谷里。夕阳透过密密的山林一道道地洒进来,在绿绿的湿湿的青苔上移动着光影。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也许会想起许多,也许什么也不想,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在运动,没有人来打扰你和你周围的一切。或者,连你自己也不属于那个画面,“空山”“深林”“青苔”“人语”“返景”,这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与外界脱离了联系又保持着联系的世界。处在这个世界之外的你来观照这个世界,不同的生活经验、文化阅历便会构成对这一世界的理解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不必将一个固定的理解硬塞给学生,而应通过解说、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甚至不需要学生用语言表达,心领神会、感情朗诵即可,从而感受意境美。

4.展开丰富想象

诗歌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概括性和跳跃性。诗歌往往只有一些简单的意象的罗列,而情感的强烈的跳动使之产生了艺术空白,这些空白是有价值的、有内容的,需要我们去填补的。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和唤醒。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教师应充当激励者和唤醒者的角色,在课堂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诗歌艺术空白的再创作中,用丰富的想象去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训练。如在学习 《望庐山瀑布》时,一位老师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试着用打比方的手法来形容瀑布,学生便说“瀑布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俯冲而下。”这便是想象。当然,这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可比拟,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创作,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瀑布摄人心魄的气势,也将体验到自我欣赏的审美愉悦。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5

甘肃省华亭县民族小学

马惠林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并对其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提纲: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

⒈音韵和谐,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婉转起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⒉题材、风格丰富多彩,意象、意境优美动人。⒊情醇意浓,思想意蕴丰富,高尚。⒋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不绝于篇,篇中有句。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

⒈向学生渗透古诗词意象、意境原型系统是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基本的美育功能。

⒉陶冶性情,诱人归善是古典诗词最基础的美育功能。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主要的美育功能。

⒊培养小学生对古典诗词语言的感受力和敏锐度,提升古诗词鉴赏水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最独特的美育功能。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⒈诗词教学中的“读”。⒉诗词教学中的“讲”。⒊诗词教学中的‘悟’。

正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了10条总

1 目标,其中在第二条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承担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部分。《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其中古典诗词推荐了70篇,现行教材中选编了74篇。从体裁上看,其中选编古词7首,其余均为五、七言古诗。从选编的朝代来看,其中汉乐府一首,北朝民歌一首,唐代诗词43首,宋代诗词18首,宋以后的7首。从选编作家来看,其中著名诗人李白7首,杜甫、苏轼各4首,白居易、王维、杜牧、王安石各3首,王之涣、王昌龄、刘禹锡、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各2首。可谓选编了诗词黄金时代顶峰诗人的极品之作,堪当传承文明的载体。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

从审美意义上分析,小学语文(以下简称“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典诗词,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音韵和谐,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婉转起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押韵”是汉语言的独特创举,是古典诗词最独具传世魅力的艺术特征之一。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诗词,切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虽风格各异,但都韵律自然,浑然天成,适宜颂读。有的读来,如秋叶飘落。怨妇夜泣,忧忧怨怨。如李绅的《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有的读来,如莺夜歌,山泉潺潺,韵味十足。如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有的读来,如兵铁交鸣,烈马长啸,慷慨激越。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典诗词,虽然题材风格各异,但它们从不同的旋律中,共同典型的表现出古诗词这一文学体裁可颂性强的艺术特征,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言感受力的极好材料。

2、题材风格丰富多彩,意象意境优美动人。

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诗词,从题材、风格方面可归为山水田园景物诗,咏物哲理诗,送别诗,边塞诗四类。基本上涉及了古诗词发展史上出现过的所有题材、风格、流派。而且选编的诗词,都是传世名篇,典型地表现出我国古诗词独特优美的意象系统和

2 情景交融的意境,意象绚丽,意境优美。如杜甫的《绝句》(小语7册)是描写景物诗的佳作。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岒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佳作,展现了一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绵绵的雪岭,就像是镶嵌在窗框里的图画。门外江边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色,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诗的后两行写的则是静景,“千秋雪”、“万里船”,从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宽阔的想象余地。全诗随着视线的转移,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景物不断变换,诗人愉悦的情感贯穿其中,四种复合意象构成一个和谐统一,鲜明优美的意境。再如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小语11册):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全诗突出了菊花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寄托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诗人从咏菊入手,摹写菊的意象,后由象及理,上升至一种人文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生哲理的感悟,一种个人品格的象征,联想奇妙,令人回味无穷。以上两例,虽题材不同,风格手法各异,但各自创造的意象和意境,给读者的艺术美感是相同的。

3、情醇意浓,思想意蕴丰富、高尚。

小语教材筛选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进步文人情感的浪花,是他们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索和感悟。历经千百年岁月长河的淘涤,至如今已凝结成一粒粒璀粲绚丽的小星星,镶嵌在文学的夜空中。它们如一杯杯美酒,醉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如一只只灵巧的小手,弹奏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感情之弦,使他们激动、欢乐、流泪、歌唱,引导他们善良、高尚、奋进、追求、同情。这些诗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们表达的感情是健康的、高尚的、真挚的。或倾吐对大自然景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情,或从边塞军旅生活中抒写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或从与友人的分别中感叹人生的无奈、岁月的蹉跎。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更为丰富高尚,予人以启迪。如乐府民歌《长歌行》(小语12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昭示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劝

3 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又如王翰的《凉州词》(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诗里极写将军要纵情痛饮却被催走上战场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喋血沙场的豪情雄风,也流露出对战争深沉的忧郁感伤。其情也醇,其意亦切,读来使人振奋,也发人深思。

4、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不绝于篇,篇中有句。

小语教材筛选古诗词,既考虑到了整篇诗词的意境,也考虑到了传世名句的美学价值。入选的作品,大多篇中有句。小语教材中的古诗词中,传世佳句不绝于篇,篇亦因句而增色不少。其句独立的审美价值极高。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入选6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入编4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入编4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入编1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入编2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入编2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入编5册)

二、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

1、向学生渗透古诗词意象、意境原型系统是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基础的美育功能。小语教材中的古诗词,是小学生传承古典诗词文化的桥梁,是向小学生渗透古典诗词意象原型的清泉,是浩瀚的古典文化向小学生打开的一扇神奇的门。古典诗词独特的原型意象系统,优美的意境原型系统,以这些入编的篇目为载体,向儿童们展示它美奂美伦的魅力,吸引他们去深入古典诗词文化的宝库,吸收古典优秀诗词的营养,初步理解认识古诗词的意象系统,领略古诗词所营构的一个个神奇的意境世界,逐渐在脑海中构建成一个个古典诗词意象、意境原型,从而提升古诗词的美学素养,丰富古诗词的文学积累。这是小语教材中古诗词部分所具有的最基础的美育功能。

2、陶冶性情,诱人归善是小语教材中古诗词最主要的美育功能。

诗歌是情感的浪花。古诗词所具有的情感熏陶功能,是其它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小语教材中编选的一首首古诗古词,情醇意挚,思想意蕴丰富、高尚。它们对小学生情感、思想、品格、情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特别大。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圣人感

4 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就是说诗歌是通过以情感人来达到教育的作用。清人刘开说:“诗者,先王诱天下之人而归之于善也。”(《论诗说》)小学生的品格、情操和情感可塑性很大,古诗词所具有的陶冶性情,诱人归善的功能,是它最主要的美育作用和任务。

3、培育小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感受力和敏锐度,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水平以及文化品位、审美情感是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独特的美育功能。

一定的古典诗词素养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应具备的国民素质之一。古诗词那独特的语感,优美的意境,深广的意蕴,都是培育小学生对语言特别是古诗词语言感受力和敏锐度的沃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只能主要靠小语教材中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古典诗词素养水平和鉴赏能力又是提升小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小语教材中古诗词对培养小学生的古诗词敏感力,提升古诗词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功能和作用是其它文学体裁无法替代、也不可替代的。

三、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1、诗词教学中的“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学诗的经验之谈。这里所说的“读”不同于古人的“读”。这里的“读”,仅指小语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古诗词本就是供“吟”、“唱”的文学体裁,诗中所蕴含的优美意境、丰富情感、奥妙哲理,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颂读,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朗读教学是诗词教学中的基础环节。

多数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字句意思的讲解上,对朗读则不重视,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会背诵即可,对朗读技巧不加指导,对朗读质量不做要求。其实,这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朗读是学生理解古诗词韵味,培养语言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要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加强朗读指导,并适时地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逐步提高“读”的要求,达到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的目的。如在教学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入选6册)时,“读”的教学可如下进行:

先进行朗读指导:(1)、交代这篇古诗押“i”韵;(2)、标示重音、节奏:春种/一粒

5 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然后让学生结合插图或投影进行想象,经过反复朗读大致了解诗的内容。朗读时辅以《江河水》忧怨的音乐,烘托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在脑子里浮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惨情景,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由此产生同情感。经过反复朗读和吟颂,达到背颂。背颂在课内进行。

2、朗读教学中的“讲”。

大多数教师都善于“讲”。由于多年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诗词教学中“大掉书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大到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小到一字一句的含义及字义的古今变迁,深到诗文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浅到一字一句的读音,都一丝不苟。其实想想,老师讲得再好,能好过原诗吗?老师讲得再透,能把诗中的意境、情感灌进学生的大脑吗?古诗词蕴含的情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处难与君说。只有通过学生的思索、体验、揣度才能领会。因此,诗词教学中的“讲”贵“精炼”,要讲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关键处,犹如暗夜中的闪电,使学生的思索突然恍然大悟,犹如大海中的指航灯,使学生的思想不迷失方向。在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掉讲风大盛的习气,要做到“画龙点睛”而不要“画蛇添足”。要变讲为“导”,三言两语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景之中,去体验、感受、想象,而不要让学生陷入枯燥无味的“书袋”之中不得要领。如在引导学生了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入编10册)一诗内容及艺术特色时,不要陷于枯燥的解词释句之中,可以通过描述事件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写的意境: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奏的景色,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空地上长满了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的敲了好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虽然最终没有等到主人回来带他进园欣赏,但从那一枝斜斜的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

讲到此,教者毋须继续罗嗦,只提出一个问题:请想象朋友园中的景色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放开想象,尽情描绘。最后教师画龙点睛的设问:为什么这么多美景,诗人不去描绘,却只写了“一枝红杏出墙来”呢?学生在前面的想象和描述中已进入了诗的意境,自然能很容易的悟出这种写法的奥妙之处,即:这种以大见小、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这比那些一览无余、面面俱到的描写景色,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

6 较大发挥读者想象的余地。教师这样子犹如一个“导演”,也要不知比那些面面俱到、枯燥无味的“掉书袋”高妙多少倍!

3、诗词教学中的“悟”。

“悟”指学习主体即学生在学习中的灵感。它是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对所学诗词蕴含的意境所达到的最高层次的体验,再生。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达到使学生“悟”的境界的。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使所有的学生达到“悟”的层次。“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先天“悟性”有关。但不能据此就否定教学艺术对学生达到“悟”的境界的能动作用。而且学生的“悟性”通过后天培育,也是会逐渐提高的。这里所说的后天“悟性”,主要指学生对诗词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意象意境的鉴赏水平。教师所要努力的,就是在诗词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使尽量多的学生对诗词的思想感情、哲理意境、艺术特色达到“悟”的境界,使学生的“悟性”得到发展。

影响学生达到“悟”的层次的因素很多,也较复杂。但前面论述过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多读,教师恰到好处的精讲,应该是使学生“悟”的基础条件。除此而外,创设与诗词思想感情基调相一致的“视听情景”或课堂环境氛围,也尤为重要。教育要利用视听媒介、信息技术和大自然风物等教学软硬件,创设出最佳课堂情景与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感悟、探索、发现,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出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取得最佳的美育效果。如教学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入选6册)时,可带领学生到实地表演,让学生体验“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情趣和意境。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启发他们喜欢古诗,并且在颂读、学习过程中体验情感,陶冶爱美的情趣,这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选编与教学的根本意图和目标。教“活”古诗词、“活”教古诗词,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尽管“教无定法”,但多读精讲,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感悟、欣赏、发展,是教“活”古诗词、“活”教古诗词的基本教学策略。希望瑰丽多姿的古典诗词,在我们辛勤园丁的努力下,在学生纯洁的心灵熠熠闪亮吧!

7 本文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七次印刷)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1~1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1~1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6、《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诗词教学中审美体验的操作策略 篇6

一、整体感知,体味诗词的形象美

在审美活动中,任何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感觉中必然是一个充满美感的整体形象。优美的诗词作品就是一幅优美的写意图,一曲悠扬的抒情曲。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诗词时,首先应帮助学生把握诗词塑造的整体形象,然后通过有血有肉入情入理地分析,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感情的共鸣,最终实现感知诗歌的形象美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以清新质朴见长的高情远意之作时,先以舒缓而深情的节奏朗读诗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思考问题:在这首诗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这幅画表现了作者怎样一种思想感情?你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美感?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神游于雨后山村的晚景图中,去感受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美,去感受村民那淳朴、安乐的生活美。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孤立地支解、分析,枯燥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那就破坏了诗词特有的整体形象美,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形象。这样,就无法使学生把握整体形象,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就难以激发。诗词教学中的美育也就失去了赖以进行的基础。

二、吟咏诵读,体味诗词的声韵美

诗词的遣词造句精炼优美,讲究节奏感,富于韵律美。节奏清丽明快的诗词,往往表现激昂亢奋之情;节奏徐缓凝重的诗词,常常抒发出一种沉郁忧伤之感。可谓“循声而得情”。因此,诗词所描绘的不只是客观景物,更倾注着作者的情思。只有反复吟咏诵读,才能真正地感知诗词的声韵美,从而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进行吟诵时应明确,吟诵练习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懂得恰当地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要领,也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音韵美的一般知识,如旋律、用韵、节奏等;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例如在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教学活动中,朗读训练时,可以指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诵读一二节,读出作者的忧虑、悲哀之情。“——祖国啊!”“——祖国啊!”要从心中流出,读音要延长,真情要倾泻。而诗的三四节要用急促、高亢的语调读出新生后祖国的蓬勃生机之象,读出一位热血青年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通过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的诵读,把“我”与祖国的血肉之情表露无遗。通过调动学生的目、口、耳的通感效应,以达净化心灵、塑造人格之效。

三、咀嚼赏鉴,体味诗词的含蓄美

优秀的诗词,其凝练的语言里面往往含有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捷径。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咀嚼体味,品味出其内在的含蓄美,必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感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的仙境和盛大热烈的仙人盛会的场景。只要我们结合全诗,细细咀嚼,就不难品味到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是因为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鄙弃,是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从中可以读出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果能悟透这层言外之音,那么它所传达给学生的美的信息也就明晰了。

鉴赏诗词语言的含蓄美,深深咀嚼其中的这种无言之言,还应重视那些会令人刻骨铭心的警句。它们往往是作者将丰富的哲理熔铸到精炼的词语中创造出来的。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隐含着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点睛之笔,既有对琵琶女遭遇的深切同情与理解,更有自己郁愤悲苦之情的流露。这些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咀嚼,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诗词表面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言外之音”的把握,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思想的熏陶。

四、再造意象,体味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词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能够使读者醉于其中的想象世界。这个想象世界既是诗词传情的客观依据,也是诗词教学中的美育的坚实基础。因此,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再造作品的意象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真切地感知诗词所创设的意境美。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波浪滔天的雄伟壮阔景象,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就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英勇奋斗的雄姿,脑海中浮现了一条历史人物的壮美的画廊,进一步领悟到诗句雄浑的意境美。再如姜夔的《扬州慢》一词,可以让学生描述展现扬州失陷前后的不同景象。如:扬州是长江北岸淮水东面的一座美丽的城市,当年杜牧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形容扬州的繁华。扬州又因盛产芍药而闻名天下。城北的竹西亭一带,景色清幽;城内,绿水萦绕,有二十四桥,青楼歌响,桥畔芍影。自金兵南侵后,而今却变成“荠麦青青”的荒城,那屡遭兵火摧残的古树,是战争的遗迹和见证,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对战争的厌恶之情。黄昏时分,悲凉、凄清的号角声伴随着凛冽的寒风飘荡在荒凉的空城之上,仿佛在诉说着亡国的哀痛。当年杜牧曾在繁华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锦词丽句,如今若是杜郎再来,面对荒凉、凄清的扬州城,恐怕再也难圆“扬州梦”,难赋“豆蔻词”了,因为昔日的管弦吹奏声、笑语声,如今已荡然无存了……这样的描述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美的境界中,此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指导学生感知诗词的意境美,其终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感知再造形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是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先决条件。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把学生逐渐带入诗词的意境;可以利用诗词音韵美的特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以增强诗词的感染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课堂气氛,指点学生“循景入情”,从而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

语文教学将美育自然地融于教学活动之中,创设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美感的教学情景,才能使教学本身成为一件较为完整的艺术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饮甘泉,如沐春风,如听仙乐,达到愉情悦耳、颔首心动、刻骨铭心的效果。

浅议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性 篇7

筅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李晓芳

我国是个泱泱诗国, 有着丰富的遗产和悠久的传统。“周之诗、楚之辞、汉之赋、六朝之骈体”[1], 唐诗、宋词、元曲乃至今之诗歌, 可谓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 明珠璀璨。其中, 不少优秀篇章, 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大有加以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必要。然而, 在当前古典诗词教学中, 却存在着重理性而轻感受的倾向, 诗词的意象、诗人的形象等, 根本无法在学生的心目中鲜活起来, 更不要说对课文更深层次的把握了。

其实,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诗词是最美的文学。古典诗词的教学, 也应是最美的教与最美的学。借用现代教育手段,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 让师生共同沉浸在诗歌美的享受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用于古典诗词教学, 是把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高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求知欲, 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 笔者试就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于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的所感所悟概括地发些议论, 以就教于专家与同仁。

一、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感受古典诗词意境之美

我们说, 诗词贵在构思。因为, 构思是诗词成败的关键, 构思的结果是意境的创造, 诗词生命的诞生。所谓意境, 是作者内情和客观外景相融合所产生的那种富有强烈感染力和无限启示力的美妙的艺术境界, 即“思与境谐”的境界。可见, 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诗的意境, 运用多媒体课件, 既可以化物象为意象, 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 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 又能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 收到“实者逼肖, 虚者自出”[2]的艺术效果, 使意境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通过多媒体课件营造的诗歌意境, 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 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音乐、图画和文字构成的诗歌这种奇幻的艺术境界中, 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 一同联想, 一同思考, 一同愤怒, 一同欢欣, 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 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 于是人们便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一句话, 没有意境便没有诗歌, 没有多媒体创造的最美意境就没有学生最美妙的意境感悟。因此, 我们又说, 意境是形象思维的结晶, 形象思维的奇花, 形象思维的图画, 是诗歌的生命。意境不仅很美, 更有其不尽的内涵供师生去感受和领会, 而这种领悟如能借助现代教育手段, 有意识地强化这种意境, 可使枯燥的文字化为生动美好的形象, 使死板的记忆与独特的思维及创造性的想象结合起来, 把空洞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光辉形象, 让人的感官得到满足,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典诗词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情感思考“为什么”, 才能领悟其精髓, 感受其真美, 得到诗情画意的陶冶。因为, 诗必言情, 无情不为诗。要走近诗人, 与诗人对话。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己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时, 学生对这种中年人的生离死别体会不会很深, 于是, 让学生去网上查看有关苏轼一生的资料, 或介绍诸如“品读苏轼”的系列讲座, 了解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同时, 还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课件呈现给学生时, 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难懂的夫妻深情, 而是在熟知的故事里, 更是在诗情画意的图片和缠绵悱恻的背景音乐中, 学生重新经历了感情的激荡, 认识了苏轼的词意。

诵读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词的意境。所以, 要想使学生进入诵读的最高境界, 还要巧妙地借助现代教育手段。

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品味古典诗词音律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最高级的文学语言, 要求精练, 大体整齐、押韵, 富于视觉美, 造成语感和谐与韵味浓郁的音乐美, 便于咏记, 以强化表达与吟读的效果。古典诗词则要求更高, 从声律到韵律, 都各有自己的特殊需求。我们教学古典诗词时, 一定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指导学生的朗诵, 重视师生共同品味这种音律之美、艺术之美。

古典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优美动听, 所以, 教学古典诗词师生必先吟诵。吟诵不可停留在一般的教师范读、个人诵读、集体齐读等浅层次上, 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如配乐诗朗诵, 把诗歌的音律美和艺术美完美地融为一体, 让人陶醉。在这种美的熏陶下, 再发自内心地美美地吟诵, 直至见诗意词意之美及诗人词人志趣所在。如解读《诗经·小雅·采薇》, 全篇从头到尾, 每一词、每一句、每一章都充满了音律之美, 想方设法地展示这种美, 是语文教师诗词审美教学的重要目标。《采薇》是《诗经》战争诗的代表作, 是一位戍边战士于归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 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这可通过播放名家朗诵录音带, 结合朗读指导训练来引导学生品味。欣赏课一开始就播放朗诵带即能先声夺人,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陶醉于《采薇》主题背景的氛围中, 接着教师可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及诵读指导把主旨加以巧妙展现。《诗经》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采薇》通篇皆采用四言句式, 排列整齐, 长短一致, 节奏鲜明, 为每句二拍, 间有押韵, 读来音韵谐洽, 有天然的音律美感。例如“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3]读一句便读出句内节拍、语气语调, 让学生一读就喜欢;读一章则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读一篇, 更要读出篇内节奏、情调。所以, 利用朗诵录音带引导学生从音律的角度体会词句的独特表意作用, 仔细解读诗歌的具体内容。再是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章法, 修辞上采用设问句、问答句、排比句、感叹句等, 增强了音律的动态美;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更是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韵律美, 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所有这一切音律美都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让学生一读就喜欢, 再读则知味, 三读更神往。总之, 是读出了古典诗词的音律美。

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理解古典诗词意蕴之美

为了更好地教学古典诗词, 我们认为, 还可以借用现代时尚元素来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词, 深化他们对诗词意蕴美的品味。时下, 有很多歌词都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如《月满西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学生都很熟悉, 怎样适时增进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是重点, 可先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旋律, 因为如怨如诉的音乐与原作中忧伤而旷达的意蕴往往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学生会在这种感性的自己喜欢的氛围中深化对原作诗词的审美意蕴。如在教学古诗《上邪》时, 可请学生回顾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曲《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点, 让学生集体朗诵诗词。《还珠格格》剧中多次出现过紫薇与尔康的深情誓言“山无棱, 天地合, 才敢与君绝”[4]。我们从正形正音入手, 从“义”的角度探究到诗歌的意境和主题:这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我们由此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此诗独特的构思及意蕴:诗的抒情———主人公一开篇就呼天为誓, 在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 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 这比平铺更有情味。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 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棱, 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 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荒谬、离奇, 根本不可能发生, 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意象组合及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的人所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 “短章之神品”。这里, 从现代时尚元素入手, 通过汉字的音形义辨析来解读诗意, 使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浓了, 理解更深了, 在此基础上,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配乐诗朗诵, 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诗言志, 歌缘情”[5]。从这个角度说, 古今诗歌始终都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主题。我们完全可以把领会现代诗歌作为对古典诗词教学的补充, 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 从而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综上所述, 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性, 既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又要引领学生共同感受古典诗词意境之美, 共同品味古典诗词音律之美和意蕴之美, 并从中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将单纯的字词用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音乐生活化地展示给学生。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 集声音、图像、字画动态显示为一体, 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 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 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中的感觉, 得到亲身的体验,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诗歌审美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若此, 必能强化古典诗词审美教学的效果, 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 以至使他们更加热爱中国古代文化, 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韧等.大学语文自学考试指导.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

[2]武汉师范大学中文系, 等.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3]邑丁.文章写作手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4]许华春.高职语文.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 篇8

一、小学古诗词的类型与学段分析

古代诗词根据有无故事情节, 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根据题材内容, 可分为写景诗、哲理诗、言志诗、题画诗、田园诗、边塞诗;根据形式演化, 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绝大部分是近体诗, 亦称格律诗, 即律诗和绝句。这些诗词语言凝练, 审美意蕴历久弥新。因此,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从审美化教学的角度,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文化心理需求, 从整体上对古诗词进行类型划分和审美特征分析,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共选36首古诗词, 按题材大体可分为写景、抒情、童趣、喻理和节令五大类, 其题材类型的学段分布情况如文后表所示。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 小学古诗词中写景诗篇目最多, 达12首。写景诗是通过丰满的美的形象来反映自然美和生活本质。编选写景诗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贴近大自然, 感悟生活美。童趣诗共选7首, 比前版教材多了3首, 其内容都是表现童真童趣, 体现了重视儿童生活的教育理念。和老教材相比, 还增加一首节令诗《乞巧》, 有增强民俗传统的意味。诗人在讲述“牛郎织女”的古老民间传说后, 又将乞巧节女子穿针的习俗着意刻画, 体现出民俗故事的审美意蕴。

二、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分析

1. 写景诗词的审美特征

写景诗亦称“即景诗”, 是一种通过描写客观景物来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一般来说, 古代大部分山水诗和田园诗都属于此类[1]。写景诗的审美重点是意象和意境, 即景物和氛围。只要抓住写景诗的意象, 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意境则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如杨万里《小池》一诗中, “泉眼”、“树荫”、“小荷”、“蜻蜓”四个意象都是那样细腻柔美, 富有情意。一个泉眼, 一道细流, 一池树荫, 几片荷叶, 一只小蜻蜓, 把读者带入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意境之中。这首诗的独特意象营造出高妙的意境, 生动、细致地描摹了初夏小池中富于生命和动态美的新景象。

2.抒情诗词的审美特征

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 这种诗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但更多的是寓情于景, 借景、借物抒情[2]。教材选了9首抒情诗, 有抒发友情、乡情和借物抒情三类, 可从离别情、相思苦和语言生动传神来进行审美。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中, 诗人借用静静幽深的桃花潭水, 暗扣挚友的离愁别绪。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山一程, 水一程”寄托了亲人的依依送别情;“风一更, 雪一更”写出夜深人静、风雪弥漫时, 词人由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辗转反侧, 卧不成眠, 仿佛让人触摸到作者真实的灵魂和人性, 因而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

3.童趣诗词的审美特征

童趣诗反映的是儿童的稚拙美, 其语言新鲜活泼, 浅近流畅, 近于口语, 字里行间浸润着孩提情趣。教师要重视描写儿童形象、动作、情态、语言和心理的诗眼, 突出儿童天真活泼、单纯幼稚的天性和可爱又可笑的生活情趣之美。如清朝高鼎《村居》,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个“忙”字充分表现出他们为放风筝而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匆忙动作和急切心情。吕岩《牧童》中的“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嬉戏的情趣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4.喻理诗词的审美特征

喻理诗词的审美在于抓住重点诗句及景、物、事的特点, 品味诗词的理趣之美, 进而联想社会生活实际, 感悟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如苏轼《赠刘景文》, 诗人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 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秋冬景色虽萧瑟冷落, 但也硕果累累、成熟丰收,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由此比喻人到壮年, 虽已青春流逝, 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三、小学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教材中36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三个学段, 各学段诗词数量、内容及侧重点不同, 即使是同类题材各学段要求也不一样。从表格中可看出,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是阶梯式螺旋上升的要求。第一学段以写景和童趣诗为主, 要求都不高;第二学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 占一半比例, 写景7首, 喻理5首, 抒情4首, 童趣和节令各一首;第三学段共6首, 但词占2首, 其难度有所增加。

1. 第一学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的学生只有6到8岁, 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较弱, 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该学段大部分是写景、抒情的诗词, 内容比较简单, 都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具有用词精美、语境生动、韵律和谐、抑扬顿挫的声韵美以及色彩艳丽、画面灵动的意境美的特点。因此, 第一学段的古诗词审美化教学应主要从诵读、画面入手感悟古诗词的音韵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1) 美读感知音韵美。“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 美读是孩子感知音韵美最重要的途径。不需咬文嚼字, 只要随口吟诵, 甚至摇头晃脑, 自我陶醉即可。古诗词抑扬顿挫的音律感、清晰明快的节奏感、琅琅上口的音韵感, 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

做好美读, 就得细细品味诗词的节奏、平仄及韵部。如杜甫《绝句》是七言节奏, 大致可分“二/二/三”或“二/二/一/二”的形式。押“an”韵, 韵脚“天、船”清脆响亮, 构成明快的基调。其平仄表示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般来说, 平声流畅舒缓, 仄声雄健挺拔, 平仄的高低错落, 自然形成情感的波动。这首诗对仗工整, 读来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 宛如乐章, 把孩子们带入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景图。

(2) 画面再现意境美。低年级孩子直接经验少, 人生经历不丰富, 让他们从跳跃、精炼的诗句中体会意境有困难。而以画面形式丰富诗句内容, 以直观形象理解诗词意境就是一种很好的弥补。何况第一学段“写景、抒情、童趣、喻理”四类诗中每一首都是“诗中有画”, 极富画意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看出一幅图画来, 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 就无从得到这种享用了。”[3]如杜牧《山行》, 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那高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每种景物有何特点?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秋色图, 再让学生动手把脑中浮现出的画面画出来, 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就将原本抽象的意象用自己的画笔再现, 从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会, 享受诗歌的画意美。

2. 第二学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第二学段的古诗词在数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该学段孩子们学习古诗有了一定基础, 思维也向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存阶段发展, 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 能初步读懂古诗词的意思。因此, 中年级古诗词的教学除了诵读、直观的方法, 还要从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入手, 在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词的情谊美和理趣美。

(1) 情境再造情谊美。情境再造就是情境的再现与创造, 反映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审美观点, 这里的“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场景和诗歌的意境[4]。这一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 鼓励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学习。第二学段选抒情诗3首,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感受形象, 进行联想与想象, 再现和创造诗歌的情境。对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要紧紧扣住“酒”字去再现当时情境, 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喝酒送别的场景, 把酒与诗与别离融合到一起, 感悟诗人用一个“酒”字表达的离别之苦。苦不堪言, 唯有借酒浇愁, 方能表达内心的苦闷之情。当然, 情境再造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 如表演、多媒体展示等等, 都可酌情采用。

(2) 紧扣诗眼理趣美。喻理诗是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 它的审美特征是理趣美。不少教师教学时重“理”轻“趣”, 把文化味很浓的喻理诗上成单向说教课。其实喻理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知趣和美感, 教学的重心在文化的感知, 而不是说理。教师教学时, 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即“诗眼”, 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之中。“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 诗眼巧增损。”对于古诗欣赏来说, 抓住诗眼, 可以说就抓住了全诗的灵魂精髓。如朱熹《春日》, 不少教师看成是游春诗, 其实它是一首喻理诗。教师要从“泗水”、“寻芳”、“万紫千红”三个关键词来突破。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 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 教授弟子。因此, “寻芳”是指追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指孔学广博丰富。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当学生理解这三个词后, 自然就知道这是一首喻理诗了。

3. 第三学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高年级学生已有学习古诗词的较好基础, 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课外延伸,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 赏读体会情感之美。第三学段学习古诗词, 除了初读、品读, 更要有赏读。赏读即是对作者的生活背景、时代特征、作品风格、诗词语言等鉴赏的环节, 也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平台。赏读的深度和广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规律, 教师不宜一刀切。如纳兰性德《长相思》, 一般学生在读懂词文后, 能有感情地朗读, 也知道诗人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同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一部分学生去探究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 更深一层理解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2) 扩展想象情趣美。本学段选了3首童趣诗, 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充满童年的纯真和欢乐, 符合学生的喜好。童趣诗语言精练, 充满情趣, 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趣, 如《牧童》中的嬉戏玩趣;《舟过安仁》中的童真稚趣;《清平乐·春居》中的稚童野趣。其次, 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对诗句跳跃形成的空隙进行补白。如“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就省略了诗人看到两孩子撑伞的事, 省略了诗人由此产生疑问的心理活动。“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时的季节、环境、动作、心理活动等, 使词语表象化, 人物形象化。最后, 还可以训练学生把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词改写成小短文, 形式不拘一格, 题材不限, 让学生在短小的古诗词所留下的巨大空间里自由驰骋, 充分张扬个性, 滋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金振邦.文章体裁辞典[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古诗词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9

一、创设情境, 唤起想象, 培养感受意境美的能力

意境, 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所谓“意境”, 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与诗句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也是能够让读者沉醉其中的想象世界。中国的古典诗歌往往以其美的意境令人遐想, 让人陶醉, 耐人寻味。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唤起学生的想象,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1. 借助媒体,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在此特指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借助于各种直观手段,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审美场景或审美氛围。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激发他们的审美渴望, 使他们完全置身于其中, 带着良好的审美心境去想象和联想, 从而进入审美的最佳境界。语言、文字、音乐、图画等均是可借助的内容。教师或借助于图画, 配以启发引导性语言将学生带入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或在音乐背景下用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去营造氛围, 创设情境。电教媒体最能展示形声光色的组合与变化, 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我精心制作了课件, 截取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伴着“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的歌声, 背景画面上出现了滚滚江水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及惊涛拍岸的壮阔图画, 随着三国人物头像的不断出现、切换, 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象起三国的战争场景, 不知不觉进入了教学情境, 为感受意境美做好了准备。

教师借助媒体而精心创设的审美化教学情境, 可以使学生带着相应的情绪进入作品, 使他们的思绪与要学习的内容相一致, 使他们的情感与诗人的认识相融合, 并很快进入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活动中。同时, 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拓宽教学空间, 增强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 展开想象, 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诗人凭借它, 可以“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读者凭借它, 可以在鉴赏古诗词的审美活动中,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想象的活动, 把古诗词中的具体形象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 而进入其意境。想象是进入诗歌意境、欣赏诗歌的翅膀。如果没有想象, 读者就无法进入审美的殿堂, 无法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写琵琶女演奏戛然而止时, 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其演奏效果, 营造出一种悄怆幽邃的意境。曲虽止, 情正浓, “悄无言”的寂静, 溢满了感情的潮水, 让人回味无穷。在教学中, 我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导学生想象琵琶女和听者特别是作者的心理、神态与当时的场景, 想象这幅情景交融的立体艺术画面, 入其境, 见其景, 观其人, 闻其声, 感受诗歌营造的特定意境, 达到与诗中人物心灵息息相通的境界, 获得了美的享受。

需要强调的是, 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名词可以直接拼合成句, 甚至于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也可省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 更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例如“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用的是平凡常见的词语, 写的是山村独特之景, 但是, 当这几个名词连缀在一起组成句子时, 便构成了一幅浸透着荒山早行人“羁旅之愁”的清冷图画, 一种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凄清幽静的意境。这一类的意象名词在古诗词中有很多, 如“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它们直接拼合在一起, 像一个个特写镜头, 较好地营造出特定的意境。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调动感知, 批文入情, 培养体验情感美的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词作为作者审美心血的结晶, 必然打上作者主观感情的烙印, 包含着作者的主观因素。读者要感受到古诗词的情感美, 就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式去接触作品, 批文入情。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古诗词, 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的审美能力, 打开学生思想感情的闸门, 充分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 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1. 听而体情。

教学时可播放配乐录音, 可配乐由教师泛读, 力求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充分融入到古诗词中, 和其中的人物一起去爱去恨, 去悲去乐。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教师都必须在听之前创设好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 以使学生带着相应的情绪学习作品。这样, 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很快深入课文, 触动情感, 拨动心弦, 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获得美的愉悦。

2. 读而体情。

朗读历来就是语文的传统教学方法。反复朗读, 能将无声却藏情的文字转化成有声而溢情的语言。通过对诗词的朗读, 可以体察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 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 获得美的满足。如反复朗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酣畅自由的节奏变化中, 进入意境, 充分感受诗人不事权贵的豪迈情感;反复朗读杜甫的《兵车行》, 随着音韵的不断变化, 三、五、七言句式的错杂, 情节的不断发展, 深切体会诗人满腔的怨愤情绪与浓郁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反复朗读岳飞的《满江红》, 在慷慨、激昂、悲壮的旋律中, 走近作者, 充分体验他的精忠报国、重整河山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3. 写而体情。

写就是通过想象的活动进入诗歌的意境, 把古诗词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具体场景用文字展示出来, 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学生若有绘画的基础, 还可鼓励他们画出来。

4.“理”而体情。

“理”就是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的线索, 包括时间、地点 (场景) 行文与情感线索等, 以便更好地培养其体验情感美的能力。例如学习晏几道的《鹧鸪天》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词中表明时间的词:“当年”—“别后”—“今宵”, 然后看这几个词写了情事怎样的发展过程:“相会—分别—重逢”, 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出了本诗的情感线索“欢乐—愁苦—欢乐”, 准确地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在学习他的《临江仙》时, 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用五个时间词带出两幅凄婉、缠绵的深情画面, 学生很快找到了表明感情基调的词“春恨”, 春日感旧怀人、伤离恨别的愁情也涌上了心头。

当然, 听、读、写、“理”是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更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情境, 让学生由文入情, 充分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 故在教学中要多多采用。

三、潜心玩味, 透析表里, 培养领悟内涵美的能力

古诗词既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又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 具有内在深刻的意蕴, 即内涵美。每一位读者在最终获得的对古诗词的审美愉悦中必然包含着揣摩、比较、认识、体验等理性活动, 必然蕴含着对古诗词所具有的社会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即对内涵美的领悟。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主旨, 淋漓尽致地领悟到它的的内涵美, 受到情感道德上的陶冶, “融美于心灵”,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潜心玩味、反复咀嚼, 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剖析理解。例如苏轼在《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中向亡妻诉说凄凉时这样说:“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短短三句包含了如下内容:亡妻有知、知而能逢、逢而不识:不识之故在于自己颠沛潦倒, 尘满面而鬓如霜。作者借表让步关系的“纵使”领起, 将感情表达得一层深似一层, 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被生活折磨, 受痛苦煎熬, 对人事的慨叹, 对亡妻的怀念, 尽含其中, 读者也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如果这样由内容到情感地剖析玩味, 学生就不难深刻领悟本词的内涵美了。

古诗词往往写得委婉蕴藉, 耐人寻味, “或句上有句, 或句下有句, 或句中有句, 或句外有句, 说出者少, 不说出者多”, 这增加了领悟内涵美的难度。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紧扣诗作的内容, 仔细体会, 反复咀嚼, 而且要“知人论世”, 寻根究里, 作进一步的剖析、探究, 以领略“象外之旨”, 倾听“弦外之音”。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诗眼“落花时节又逢君”含蓄而深刻, 对它的理解很关键, 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对内涵美领悟的深度。如果单从个人角度考虑, 可以认为是感叹从前被王公大臣宠幸、盛极一时而今流落江南的歌手李龟年已到了“落花时节”, 或感叹诗人杜甫自身遭遇的不幸;如果把两人合起来看, 那么此诗感叹的是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命运;但是如果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进一步分析, 就会发现此句含意极其深远, 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凝结着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巨变:在春光无限的江南风景中, 片片落花给人的不仅仅是说不尽的个人际遇变化的悲凉, 它还包含着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与说不出的悲怆, 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 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深沉与凝重不言自明。如此由表及里, 层层剥笋, 学生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内涵美的领悟, 更有精神的滋养与疗补。

四、反复咏诵, 揣摩词句, 培养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语言是诗人作诗的基本材料,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而诗是语言的艺术, 具有其他文学语言无可比拟的独特美。古典诗歌又恰恰洗尽铅华, 是语言中的精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咏诵, 反复揣摩, 字斟句酌, 含英咀华, 品味其独特的美。

1. 用诵读法品味。

诗歌的语言富有音乐性, 其平仄交错, 节奏鲜明, 音调和谐, 韵律流畅, 具有听觉上的美感。在朗读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如适当的停顿, 合适的速度、节奏, 语音的轻重, 语调的抑扬, 以及情感不同的诗词的朗读处理方法。恰当地运用这些技巧, 有助于增强语感, 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品味语言的音乐美。

2. 用推敲法品味。

古人作诗, 呕心沥血, 费尽心思。“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就是为了“一字传神”, “字字珠玑”。古诗词语言含蓄精辟、生动形象, 一字一词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具有凝练美。教师要抓住那些经过古人千锤百炼的动词和形容词, 带领学生来品味其表达效果。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把纷繁红杏的盎然生机渲染出来了, 有色, 似乎还有声;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个“弄”字把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姿写出来了, 景美, 情也美;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一个“瘦”字把为相思所苦的女词人的憔悴形象塑造出来了, 愁情浓, 形象更逼真。这类动词和形容词往往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而且带有诗人的独特感受与主观感情色彩, 一字一词都经过千锤百炼, 值得我们认真揣摩、体味。

3. 用替换比较法品味。

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原稿与修改稿中的词语进行比较, 或将不同版本的用词作比较, 也可通过替换词语来作比较, 还可将诗句改成其它文体以品味诗歌语言的独特美。在品味《春江花月夜》的语言时, 我采用了这种方法, 如用“升”替换“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生”字, 用“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待”字与一些不同版本中的“照”字作比较, 体会用词的不同表达效果, 并让学生把诗篇开头写春江花月美景的诗句改成一般的散文, 来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神韵。此外,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结合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心境、诗歌的语境, 调动生活体验来品味, 方法不一而足。有时几种方法并用, 效果更佳。

品味诗歌语言美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者要鼓励学生多诵读, 勤揣摩, 勤思考, 多积累。一旦品出了语言的味儿来, 那么, 对意境美的感受将更加到位, 对情感美的体验将更加深刻, 对内涵美的领悟将更加透彻。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一、创设诗境, 赏意境之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 形象的, 可感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里特征, 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 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 是审美化教育得以优化和成功的保证。教师动情的导语穿插, 必定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古诗词言简意丰, 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 带领学生穿越时空, 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在教学《村居》这首诗时, 课前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词串”:“金秋、烟波、水乡——”学生接着老师的话背诵:“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学生边读边想象, 课一开始, 江南水乡的景色美, 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就让学生陶醉了。师:看到“村居”你们想象到了什么?生1:我想象到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 夕阳西下时打鱼的船回家了, 渔村炊烟袅袅。生2:我看到了几间小茅屋, 还有一块田地,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生3:在一个夏天的傍晚, 夕阳西下, 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 一手抱着小孙子, 一手摇着蒲扇, 欣赏美丽的晚霞。……学生感受美, 鉴赏美, 与诗人、文本、教师一起进行美的沟通、交流, 从“村居”中读出了生活, 读出了诗情, 共同创造美的课堂, 陶冶美的心灵。

二、反复吟诵, 品诗词韵致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的过程是朗读者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给听众的过程。在朗读的过程中, 我们往往会运用语言的技巧, 辅以表情动作,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本中的美的内容的理解, 还能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会传递给读者, 也就是把美表现出来让人欣赏, 提高对美的表现力。古诗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 “诗歌教学最终要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语言, 留下形象, 留下情感和精神。那么, 这种积累, 我们最可依赖的手段就是读, 读读悟悟, 读中感悟, 感悟精神, 感悟力量, 感悟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迭印, 相融为一, 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美好的意境, 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教师根据古诗的特点, 运用范读、诵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诗, 让学生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从而加强对诗句的理解, 深化对诗人情感的体会, 深入感悟诗的意境。

三、启发想象, 感审美意象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 但审美层次的深化与提升, 依赖于阅读过程中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 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 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 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 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 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 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教学中, 教师提出教学要求,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作铺垫, 营造一定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审美联想与想像, 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条件。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与审美想像, 能够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形象,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 甚至产生亲自参与其中的心理体验。

四、拓展延伸, 促文化熏陶

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 它是不可传递的, 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学习古典诗词, 要让诗词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小学生对新生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当他对某一件事产生兴趣的时候, 他所爆发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因此, 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 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从各个角度, 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拓展、延伸,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活动, 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 在语文实践中进行再创造, 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体验中, 再一次走进古诗的意境, 体会创造的乐趣, 感悟创造的美。

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 篇11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化

审美教育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向,但如何去实现它却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和学习剖析所选择的36个古诗词,探索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性的和教学策略,目的是为解决小学古诗词审美教育这一难题。

一、小學主要古诗词的类型和学段分析

根据古诗词存不存在故事情节的基础,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哲理诗、言志诗、题画诗、田园诗、边塞诗,这是根据题材内容的划分;根据古诗歌形式的演变,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古诗词以近体诗为主,也被称为格律诗,或者是诗歌和绝句。这些诗语言简洁,永不落伍的诗意与美感让人留恋往返。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审美教育的角度,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文化和心理的需求,在整个古代诗歌分析的类型与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二、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分析

1.写景诗的审美特征

写景诗也被称为“即景诗”,寓情于景,是将作者的情感融入于客观景物当中的诗。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山水田园诗都在此范畴当中。写景诗的审美聚焦是象征和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景色和气氛。只要抓住写景诗所描述景物背后的象征意义,就能掌握诗的内在含义。意境是诗人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移动而形成的动人的艺术境界。正如杨万里《小池》一诗,“泉水”、“树荫”、“莲花”、“蜻蜓”四个意象的柔软细腻,充满感情。一股清泉,一条细流,一池树阴,几片荷叶,一枚小蜻蜓,把读者带入一个紧凑的,温柔舒适的意境里。

2.抒情诗的审美特征

抒情诗以诗人表达的情感为基础,这类诗词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但更多的是寓情于景,借景、借物抒情。人教版教材中选择了9首抒情诗,有的表达友谊,有的思念家乡,还有的借物抒情,都是从离别之情愫,相思的苦楚和语言的生动来进行审美。如“桃花池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要离别的诗人借用幽深的桃花潭水,暗喻亲密友人的离别伤感。

3.童趣诗的审美特征

童趣诗反映了孩子们质朴笨拙的美,他们的语言清新活泼,流畅浅显,接近口语,童年的乐趣融入了每个字句中。教师应注意的描述孩子外貌,动作,语气,语言和心理的诗眼,突出了天真活泼的孩子,和那自然美丽的,可爱有趣的生活乐趣。如清代高鼎的《村居》,“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忙”字,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为了放风筝的那种急切,与唯恐落后的渴望的心情。吕岩《牧童》中“笛声晚风三四声”一个“弄”字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笛音在风中悠扬婉转间歇断续,和孩子们互相嬉戏的场景。

4.喻理诗的审美特征

我们在评析喻理诗的时候关键是要抓住重点诗句和景、事的特征,细细体味诗歌中饱含理益的美,然后想到社会生活实际,挖掘出其中的人生哲学。例如《赠刘景文》中,苏轼抓住“荷尽”、“菊残”描绘了一个暗淡的秋末冬初的一幕。“已无”和“犹有”的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议论,秋天和冬天的景色虽然是萧瑟寒冷的,但也收获成熟丰收的时节,而这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而这也正是苏轼赠诗的目的。通过用青年到中年的人作比喻,虽然青春不再,但也有成熟的人生,而这也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鼓励朋友们珍惜美好的时光,乐观,勤奋的工作。

三、小学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策略

1.低年级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大部分是6至8岁的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图像化为主,抽象思维较为薄弱,形象直观,明亮鲜艳的东西很容易获得他们的注意。这一学段大部分诗歌是抒情诗,是相对简单的,大多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精湛的措辞,语言生动,节奏和谐,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还有五颜六色,鲜艳明媚的画面感的特点。所以,古代诗歌中的审美教育的第一学段,应主要从诵读、图画开始感知古诗词的情绪和意境,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感知。

(1)美读感知音韵美。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阅读令孩子感知音韵的美的最重要的方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无需一字一句的梳理,只要摇头晃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口诵读就好。古诗词清晰的旋律感,清脆的节奏,朗朗上口的韵律感,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做好美读,细细品味诗歌的节奏,平仄和押韵。就好像杜甫的《绝句》是七言节奏,大致可分为“B/B/C”或“B/B/A/B”的形式。它的平仄表示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声平滑舒缓,仄声苍劲挺拔,平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情绪上的波动。

(2)图画再现意境美。第一学段的学生,没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曲折的人生经历,强硬的让他们从精炼的诗句中感受其中蕴涵的意境是困难的。以图片形式来补充诗句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抒情、写景、童趣、喻理”四类诗中的每一首都具有高度图案的美感。杜牧《山行》,就要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描绘的场景有哪些?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每个场景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写了什么样的顺序?首先涌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秋季,接着让学生动手绘制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最后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于是,原本抽象的图像复制成了自己的画笔,从而提高对诗歌情绪的体会,享受诗歌的画意美。

(3)密切联系诗眼的理趣美。理趣美主要运用于喻理诗的赏析,目前的教学重视“理论”看轻“趣味”,许多教师教学上把具有强烈的文化隐喻的喻理诗上成了单向的说教课。事实上,喻理诗包含了丰富的乐趣、知性,和美感,教学应着重于对于文化的理解,而不是说教。教师抓住诗的“诗眼”,引导学生进入情绪。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对于诗歌鉴赏,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全诗的灵魂。

2.高年级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方面有了更好的基础,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有很大进步,因此,教师可以课外延伸,故意地地引领学生独立学习,提高自身的欣赏质量和审美趣味。

(1)赏读体会情感美。高年级学习古诗词,除了美读,更重要的是,赏读。赏读是对作者的生活时代,工作作风,诗歌和语言,生活背景上的赏析,是一个独立的学习平台。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赏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评析角度,教师不应该是专断的强加自己的思想。《长相思》中纳兰性德的情感,在一般学生读过之后,也明白这首诗要表达的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以及他对仕途的厌烦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2)扩展想象情趣美。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填补诗句跨度跳跃所形成的空白。如“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省略了诗人产生心理活动的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可以令学生想象孩子锄豆,“织鸡笼”的孩子以及剥莲蓬的季节,环境,动作,心理活动,这样的话外貌,性格就变得可视化。最后,还可以培养学生重写这些诗歌充满生机的小短文,题材不限,让学生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的古诗词中,培育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金振邦.文章体裁辞典[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学生审美心理在诗词教学中的构建 篇12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教师要让学生多接触诗歌艺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诗歌中的审美对象,并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深刻挖掘各种审美因素,达到“悦耳悦目”的初级审美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选用、自制一些挂图,或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欣赏诗歌书法,使学生能迅速感知图画美。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那一幅幅绝妙的图画,都可以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中,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要把握诗歌的音乐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美读,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拿什么腔什么调读都可以。只要积极性高涨,就可以读得慷慨激昂,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配乐朗诵、节日抒怀、吟唱会等均为较好的读诗方法,都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诗中的审美因素。

二、努力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一个支点,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聚精会神的体验时所感受到的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在感知基础上扩大、丰富审美对象,使对象审美化,使主体产生审美想象,进入“神思”领域,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想象总是联系着情感,想象移到对象上,对象融于主体。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优美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想象。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象;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象。没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就不可能体验众多的美好的艺术形象。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有唤起美感的作用,但它要通过想象再现生活和画面。如老舍济南的冬天、鲁迅的百草园的美,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但通过想象,就能“如临其境”,就能感受到美了。“想象是感情炽烈时的产物,总是出现在某种情境之中,常将自我融入其中,生出诗的意境美,陶情冶性”。可见,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象而呈现出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何尝不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欣赏诗歌时,也要注意审美移情,读者的感情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强烈共鸣,与诗中的意象融为一体。“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德·莱辛)。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脱去俗念,移动性情,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进入诗中的境界。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三、学生充分对诗词进行审美领悟

感悟,是审美鉴赏的一种理解方式,它是一种在对艺术作品品味、体验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如果说,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品味”环节使学生完全进入作品,物我同一的话,那么,古诗词教学中的“感悟”环节则是对艺术深层理性的揭示。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在疏通字、词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抓住“寒蝉”“杨柳”两词分析。“寒蝉”这一意象,表明了时间已是秋天,“文人自古多悲秋”,“寒蝉”生命短暂、志意落空的悲哀,加之与爱人的别离,对“秋士易感”的悲慨进行了高度的浓缩,生动地表现了词人作为失意文人的落寞之情。“杨柳”这一意象,在形态上给人以“如烟如丝”的美感,在古诗文中,它还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这样的审美联想,“杨柳”的意象就在单纯的形态美上逐渐丰富起来,更好地衬托出作品“多情自古伤别离”的主题。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只有讲透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意味,才能通过对字、词中所含意象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体会古典诗词的“蕴藉之美”,使学生的审美体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朱光潜语),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要想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要领悟意象之美。

古诗词审美鉴赏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诵读”、“品味”、“感悟”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精神气质,也会对诗词中的诗人的人生情感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上一篇:山羊球虫病诊治下一篇:煤炭企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