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2024-05-09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精选12篇)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篇1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必修课之一,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功底, 也是对学生继续实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要途径。古人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对于导游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 通过汲取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水平, 将在学生们的就业和成材的道路上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语文是传播民族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汇集了中华民族文明之大成, 它闪耀着先人智慧的光芒, 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庞杂。每一个优秀的作品都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那里有美丑与善恶的对抗, 有中华大地美丽而壮观的景观。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无穷无尽美的宝藏。然而, 用于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高职院校语文安排的课时又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 要淡化理论系统的内容, 加强人文、艺术性, 侧重于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优秀作品。教材内容体系主要以古代文学中诗歌散文中的代表作品为主体, 辅之以中国现代文学中精品。通过继承中华文化遗产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中精髓, 努力挖掘他们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价值。

高职语文教材的选定内容向学生们展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美的风格:湖光山色的美、人物形态的美、诗情画意的美、精神世界的美等;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审美形式和审美的范畴:西子湖畔的柔美意境、长江三峡的险峻奇峰、名山大川的深厚文化底蕴、荷塘月色的宁静优雅等, 处处显示了自然美景。在意境悠远、韵律优美的古代诗歌散文中, 更加感受到了先人们无穷的聪慧, 增强了文学鉴赏品味, 进一步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使学生们受到心灵上的洗涤, 精神上的熏陶。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根据不同特点的课文, 努力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形象展开分析,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使他们感受美, 热爱美、渴望美, 寻求美, 从而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 激发他们的生活热诚。

二、以审美教育促进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各类实用型人才为已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审美教育为契机促进学生们职业素质的培养。文学鉴赏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认识过程。学生通过文字和语言的描述, 对文学艺术作品塑造各种人物形象与情感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 并引发思想上的共鸣反应, 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对日后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奠定了基础。例如, 北京大观园景点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耗巨资打造的外景基地。通过不断挖掘红楼文化, 如今这个景点已经将服务项目从单纯的景观游发展到红楼宴、红楼宴舞等形式的文化游, 使其国内旅游业界的一个知名品牌。在学习教材中《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一文时, 教师可以讲解《红楼梦》中之间的错综复杂人物关系和宝黛钗爱情悲剧的根源。学生只有体会到了这部优秀文学巨著中的美, 才能将文学作品中内容加以消化吸收, 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职业素质。

三、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

由于实际生活中的学生人生阅历、个性特征、知识构成、智力能力各不相同, 往往造成他们对事物的注意焦点、审美角度和审美体验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待学生的这种差别, 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真情流露, 教师必须采取尊重、宽容、接纳的态度。首先, 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发表独特的观点, 以便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 实现学生的审美个性的发展。其次, 学生的阅读活动表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对于切合实际的意见, 教师在鼓励其成绩的基础上, 指引学生的审美思想向更深一层的方向发展;对于以偏概全的观点, 教师在指出他们观点中的合理性的同时, 重点指导学生使用辩证、全面、发展的思维进行审美观的深刻教育;对于情感不健全、态度有失偏颇和价值观念的错位的观点, 教师应对其加以纠正, 努力指导他们在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摈弃的错误的观点, 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合作者, 在他的能力培养上积极把握导向性教育。正是在不断的情感体验、态度修正、价值升级的过程中, 获得学生的思想培养与实现人格升华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继才等:《课外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1]刘继才等:《课外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

[2]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2.[2]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2.

[3]刘米红:《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职教通讯, 2004, (2) .[3]刘米红:《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职教通讯, 2004, (2) .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高职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9SJD880022)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金项目“西方格式塔理论与高职审美化教学”(项目编号:JSJM2010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61-03

审美教育是在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借助于语言、艺术品等媒介,依靠形象力量,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形成对事物的一种鉴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高职学生的个体感知觉发展正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高职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因此,尽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三、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效应

(一)审美共鸣

审美共鸣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感时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质是人与审美对象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使主体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鸣”。

1.实现思维共振。所谓思维共振,指在教学艺术交流中,师生双方的思维时时合拍,达成共识,一起进入教学内容的高潮迭起中。要达到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关键靠教师去创造条件。首先,教师要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依据纹路,设计教路,才能创造出师生思维同鸣共振的教学境界。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实际,了解学生平时思考的问题、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态度、倾向以及思维的准备状态。注意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路的合辙合拍,于关键处恰到好处地拨动学生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

2.创设“召唤结构”。创设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认知的“兴奋点”。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凝聚到教学活动上来。

比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可以先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课,为学生渲染一个“与命运苦苦抗争”的审美氛围。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作背景音乐,把学生导人到“荒凉、萧瑟又有生气的”的地坛

二、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

狭义地说,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就是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作品内容形式、种类体裁的影响,使主体的欣赏过程呈现纷繁多样的状态。大量对各心理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显示,语文审美教育的心理活动大体要经历初始阶段(准备阶段),高潮阶段(实现阶段,或发展阶段),心理效应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互为因果关系。概括说来,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组成的:

1.初始阶段。主体进入审美注意状态,伴随这种注意状态是情感上的某种期望。注意和期望共同构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

2.高潮阶段。此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审美知觉以及由知觉活动造成的感性上的愉悦;二是审美的特殊认识(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共同展开)以及由这种认识造成的精神上的愉快。

3.心理效应阶段。包括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高的审美欲望(需要),更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更丰富的情感生活,是审美活动的“超越”和“升华”。

为了更清楚地总结这一过程,特用下图表示出来。情境中,通过对地坛沧桑变化的景物描写的品读和再现,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初步感受到作品中深沉却又不低沉,悲怆但又不悲伤的情感基调。之后让学生明白,史铁生的文章表面看来颓废、消极,实际深藏着对人生命、生活的强烈留恋和执著。史铁生从蜂儿的飞舞、蚂蚁的疾行、瓢虫的飞升、露水在草叶上的滚动,忽然感悟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短短的几个字,展示了作者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领悟到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其中所表露出人的期望、坚韧、意志和思索等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要理解和把握的重点:珍爱生活,珍视生命。诚然,“召唤结构”的创设,对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体味作者的感情,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审美通感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作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一“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诸如此类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关系的新奇性,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又都合乎于审美规律,闪烁着审美创造的光彩。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缥缈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借助通感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其中一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歌声是听觉,清香是嗅觉,“渺茫”是视觉,用嗅觉、视觉来写听觉,用隐约而动人的歌声来写清淡醉人的荷香,用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来写光与影的和谐,是用听觉写视觉。这些通感的运用新颖别致,教学时要抓住事物的性质、色彩、声音、气味等与人物的气质、精神之间的相似处,让学生借助感觉的挪移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清幽淡远的歌声、迷离朦胧的景物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莫名的伤感和“颇不宁静”的思绪,情与景高度融合。如此分析,学生借助感觉的复合,就能真切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为何总是蒙着“浸肤之凉”的原因。

2.借助通感揣摩自然事物的情状。《老残游记》中有对声音的描摹.将声音化成视、触、味、嗅等各种感觉形象。这样,声音的形象就更丰富、更强烈、更立体化,也更能揭示出事物的特征。比如描写听完歌女歌声后,感觉她那歌声宛如一条飞蛇,绕着黄山盘旋穿插,顷刻周匝数遍,就是把听觉形象挪移为视觉形象,声波感转移为光波感。再如,《水浒传》中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堪与《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相媲美,不过这段文字是借听觉、味觉来表现视觉形象:第一拳把镇关西打得鲜血直流,似开了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流了出来(味觉);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似开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视觉);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似做了一个金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听觉)。这段文字充分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这场拳打场面描摹得有声有色,大快人心。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握事物的情状,体味通感的妙处。

3.借助通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以诗歌为例,在诗歌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意象的构成。诗人凭借着通感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具特色的美感。

诗歌通感艺术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在荷马史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在这一诗句中,把属于听觉的知了的“声音”转化成“百合花”这一视觉形象,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领域同时刺激欣赏者的感应力,扩大了欣赏者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范围。 从诗歌的审美创造来看,通感艺术有助于表现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从而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审美意象,酿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诗的韵味。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就把杏花盛开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转化成波动的声音;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以听觉上的“静”来描写视觉上的清深的水色;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来描写听觉上的清远的磬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的“哀响馥若兰”,将听觉上的哀婉朱声转换为嗅觉上的“馥”。诸如此类的通感句,无不表现出诗人对事物的新颖而细腻的感受,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主观情感在通感心理的基础上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赋予审美意象以无穷韵味。这些运用通感构成的绝妙诗句,体现着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亦渗透着诗人特有的审美创造。

再从诗歌的审美欣赏来看,诗的通感艺术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范围,而且有助于欣赏者从不同感觉的联系中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的理解。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了更强烈的美感愉快。学生作为欣赏者,首先是感觉上的活动,感官接受艺术形象的刺激,并引起美感,然后便会在想象的作用下进入审美再创造的境界。所以,诗中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才能使学生在产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进入审美再创造的高层次。而诗中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艺术形象,就具有这种唤起欣赏者审美意识,从而推动欣赏者审美再创造能力的提升。通感艺术提供给欣赏者的审美观照对象,刺激欣赏者多种感官,(fwsir.com)沟通欣赏者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感觉,再创造新的形象,并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韵味。

(三)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或指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甚至整个自我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由我及物,使原本无生命的自然具有思想、情感、意志,或指客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由物及我,使审美主体受到感染,获得共鸣。

移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是物的某方面的性质与人的某种特定的情感相契合。如拿柳条来说,古诗中常称它为伤心柳,这当然与古人折柳离别有关,所以李白有诗云:“春风识别苦,不遣柳条青。”二是主体的情感、态度、心境成为影响移情的主要心理因素。同是花,在心境愉快的宋祁看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可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杜甫眼中,那花因“感时”而“溅泪”,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这正是情感不同之故。移情作用虽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美丑的性质,但在学生的审美欣赏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感的性质和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己度物,人化为物的投射和联想能力,是调动和触发学生审美情感的极好办法,也是促使学生情感的丰富性、敏锐性的极好措施。比如看到嗷嗷待哺的小鸟,仿佛感到自己饥饿的滋味,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似乎听到亲人的絮语。尽管,以己度物,人化为物,这只是联想,只是一种心理的虚拟,但正是这种心理的虚拟、悬想,才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审美的能动作用。

★ 浅析高职院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 高职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 项目驱动教学在课程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学中的运用的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 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论文

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

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的人并使个性得以完美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得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受社会欢迎的人。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高职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这样势必影响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倾向。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折射出其审美的严重缺失。因此,将高职大学语文课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

人们往往会误解美育只是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任务,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的综合教育标志,应贯穿于一切学科及其教学的全过程。大学生在精神、感情、智力上越是充分发展、其审美意识就越是丰富,他们所感知的美就越能唤起各种联想,对他们的发展也就越具有意义。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引起学生对事物的愉悦之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教学安排、精湛的课堂教学设计等均含有美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引向崇高的美的意境,使其如身临其境,融入教材,诱发他们去联想、去深思、去探求。使年轻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授语言文学知识时突出美的形象成分,加强审美意境的培养,比简单、机械地灌输教学内容具有更多的优势。

二、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发现美。欣赏美

我院选用的任公伟的《大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篇目,其中大部分篇目学生都很熟悉。这些优秀的篇目蕴涵了许多美的因素,如《哀郢》中屈原的人格美、《蒹葭》的意境美、《山居秋暝》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美、《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语言美、《林黛玉进贾府》的服饰美及人物语言的艺术性等,无一不流露出美之所在。对待这些文章如果只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作者介绍、背景分析加上翻译课文泛泛的讲授,当然显示不出更多的美的内涵,学生听起来也昧同嚼蜡。因此,要以“美”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上课时,可结合课文内容欣赏音乐,或是配乐录音,或是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整体性的直观认识。随后,教师再针对文章的中心内容及体现美的内容,从各个角度提问、讲授,从而启发学生对美的领会。

笔者在教学《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课时,让学生欣赏了《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被伯牙与子期间的深厚友谊深深地震撼了,当读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一句时,教室里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学生都沉浸在对友谊及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中。《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名诗,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伊人”的形象,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讨论,最后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著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她像蒹葭那样柔美修长,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但他那执著的追求及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失望之情笼罩着全诗。在欣赏全诗优美意境的同时,学生也萌发了一种体验:在追求一种美好的事物时,越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可能就越喜欢。越喜欢,那种得不到的失望感也就越浓重。朦胧也是一种美。这样,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意蕴美的种种表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

1.引导学生学习说话的艺术。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要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到知识的启发,并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掌握行为道德规范,最终才能培养成为君子。为让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百家讲坛》的“金正昆谈礼仪”,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从个人角度来看,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有助于美化自身型象、美化生活,更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如果人人讲礼仪,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得体与否关系着交往的功效。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结合《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笔者通过重点分析王熙风语言的艺术,使学生领悟了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懂得要做到说话有品位、有分量、有感染力,就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知识丰富了,修养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事物、表达思想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说出的话才能有水准、切中要害,才能让别人人脑人心。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养成习惯,说出话来,才会思维缜密,才不会言语偏激,伤害对方的感情。最后,还要学会“剪辑”,话出口前先想一想,这样说能不能让别人接受,会不会给别人带来消极影响?经过大脑的过滤和剪辑,三思而后出口,这样说出的话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领悟服饰、色彩搭配之美。服饰美是人的外在形体与内在素养的共同展示,享有“日本超级设计师”美称的高田健藏认为:“一个会打扮的人不介意自己身上穿的服装值多少钱,而是讲究怎样通过服装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恰当的美的服饰应更多地考虑到自身的年龄、性别、气质,职业、身材、时间、地点等因素。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都有着对美的追求。一部分学生片面追求时尚,但选择的服饰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不但不能彰显个性与气质,反而显得俗气。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之美,对学生进行服饰美教育。还可通过分析,剖析服饰美的其它因素,使学生明白面对五花八门的服装,不应求奇、求怪、求名牌,而要正确地对待服饰美,通过和谐的服饰和整洁的仪表来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形象。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了着装的品位。

3.学习毕业自荐书的设计。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组织他们进行毕业自荐书的设计,从封面色彩的选择、图案的搭配、内容的设置、毕业自荐信书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设计了许多别开生面的毕业自荐书,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尝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选用了玫瑰花与小动物图案作封面,虽然美观可爱,但与自荐书的内容不符;有些学生封面色彩的选择过于艳丽,有些色彩则过于灰暗;有些自我介绍的内容过于简单,有些则过于复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逐一点评,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在美的享受中得到了提高。

四、审美教育的优势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篇4

在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是公共课, 该课程以具有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发散思维性的文学作品为依托,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 能带给学生文化上的熏陶, 精神上的启迪, 审美上的享受, 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提高情商和职业道德。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认识, 审美感受, 完成审美创造。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已经脱离层面上说教, 应该是立足文本, 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编者的编排意图, 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本人通过实践, 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紧扣教材, 赏析作品, 感受文本表层美

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 表现了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美”:从形式上说有文字美, 意境美, 从内容上说有外在美, 内在美, 语言美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鉴赏, 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首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紧扣着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 以“月”为重点, 写不同时间、环境下月的变化, 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恬静。诗歌中描写了月夜下充满诗意的景:月光下的江流, 芳甸, 花林, 飞霜, 沙汀, 白云, 青枫, 扁舟, 高楼, 海雾, 江树。云雾弥漫下的江、天、人浑然一体, 朦朦胧胧, 这样一幅神话般迷人的月夜图, 令人无限神往。沈从文《鸭窠围的夜》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带有湘西地方和民族色彩的特异人生, 全文具有原始的天然美。如散文第三段沈从文眼前的水上人日常生活我们都很熟悉“饭焖熟后, 又换锅子熬油, 哗的把菜蔬倒进热锅里去。各人蹲在仓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饱后, 天已夜了。”“好事好玩想到岸上去烤烤火谈谈天的, 便莫不提了桅灯, 或燃一段废缆子, 摇晃着从船头跳上了岸, 从一堆石头间的小路径, 爬到半山上吊脚楼房子那边去, 找寻自己的熟人, 找寻自己的熟地。”生活过得非常踏实, 毫无矫揉造作。所有这些白描的素朴文字, 始终保持一种纯真、天然的元素, 一切都还带有“原料”意味, 具有高度生动的自然性, 原生态, 充溢着生命的张力。这种美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的、环境的美。

2 品位语言, 深入探究, 体味内在传统的美

大学语文教学重在赏析作品, 通过文本内在的联系, 如作者经历, 写作背景, 关键词句等, 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达到对学生的人文培养,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以《鸭窠围的夜》一文为例, 文中有说:“陌生人自然也有来到这条河中来到这种吊脚楼房子的时节, 但一到地, 在火堆旁小板凳上一坐, 便是陌生人, 即刻也就可以称为熟人乡亲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毫不设防, 让人们觉得很放松。作者在文本中重在再现了湘西物质、精神的“原生态”,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倾向, 物质的贫乏不算悲, 水手、妇人们精神上的贫乏才真正应该哀戚。长期单调、枯燥的生活, 使得这里的人们思想特别单纯, 再现了自然纯真的美。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懂得“自然就是美”, 才能长久, 中国有古话说, 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现有部分学生的审美观稍有偏颇, 穿吊带, 描眉涂腮, 装扮成人化, 还有攀比心理, 心思花在外表上, 而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 这样的审美观虽然不能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 但至少代表一部分。

在《春江花月夜》的讲解过程中, 紧扣15个写“月”的句子, 4个写“春”的句子, 12个写“江”的句子, 2个写“花”的句子, 2个写“夜”的句子, 在“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明月相思楼”“落月摇情满江树”诗句里, 可望见明月的处升、高悬、西斜、下落过程, 看到长夜不眠的思妇, 以及漂泊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 这份执着的纯洁真诚的爱情令人感动。舒婷《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现对女性自身的独立与幸福的大胆追求。泰戈尔《在黄昏的时候》, “爸爸, 我把自己丢失了”一个天真、纯洁、可爱的女孩形象, 让作者不由把现实、想象、人世、天空融为一体, 诗人的笔, 惊人传神。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继承了印度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 汲取了孟加拉民间诗歌的营养, 创造出自己的清新、优美的诗歌风格。

3 学以致用, 结合实践, 传承传统美德

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 我们应该以中国人的特有民族性心理和文学自悟力, 拥有“很中国”的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统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要继承精华, 发扬传统, 大学语文可以作为最具传承性的工具, 可以把国语介绍给世界, 同时也打开一扇窗, 让国人了解世界。国际化, 全球化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保留自己的东西, 体现审美创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善良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文化传统。一句话, 一个动作, 一个笑脸或是一声问候都可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这些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 矢志爱国, 善待自然, 宽以待人, 尊师重道的事迹数不胜数。

冰心的《笑》, 被称作中国现代“最初的美文”的, 美就美在她捕捉了人类常见的神情——微笑, 张扬了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爱。人与人之间一个发自肺腑的微笑, 什么矛盾、恩怨都可化解, 社会也就和谐了。余秋雨《都江堰》中大智大巧、造福万民的专家郡守, 都江堰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地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般的风险精神, 都蕴涵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北岛《回答》, 透过文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深厚的美学特质, 无畏的挑战精神让青年人热雪沸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字字铿锵, 昂扬进取的气概,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冒险敢闯的精神, 激励着青年人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

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5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初中毕业,年龄较小,尚处于发育阶段,其知识水平也处在积累阶段。随着学生思想的日渐成熟,语文教育对其影响也逐渐增强。最近有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积极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存在一定出入,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是一门辅助性的课程,无须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其他专业课程才是中职教育的重点,所以应以专业课为主,由此产生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不高的现象。可见只有提高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才有利于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因此在中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培养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本文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防止学生盲目追求美而误入歧途,教师可以将美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品鉴能力。教师应注重将课文中的美好景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美好的感受中增加对审美能力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对于优秀的文章,应加强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捕捉文字中的美好。并加强对文章的语言措辞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通过意境之美来逐渐提高其审美情趣。实现由外在美到内在美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短片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融入课文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一道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哲思美”及“修辞美”。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语文素材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渴望从多角度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为此教师必须增加阅读量,广泛收集各类语文审美教学相关的素材,同时要重视积累知识,并掌握要点。将相关素材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充实,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在课外,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喜欢的书籍以及平时的兴趣爱好,从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提高其审美的切入点,并以此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刊物,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审美情趣。

三、协助树立正确审美观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完毕后开始中职教育的,由于阅历较少,且正处在人生观的建立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排除各种不良因素。促使学生从积极的一面出发,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语文课本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资源,教师应学会加以应用,对于错误的审美观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女主人借项链,丢项链以及还项链的整个过程,从而走进女主人公的生活,理解其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过分的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样的人生观要不得。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女主人公卑微但恪守诚信,不屈服于命运的人性之美。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人格

每篇文章都有其情感主题,为了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感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理解了作品创作的背景与所表达的情感之后,更易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送友人》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应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的主题,即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分析景物以及送别时的环境,如“孤鹏万里”,表现漂泊不定的心情,委婉含蓄,情深意切。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结语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净化学生心灵和陶冶学生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本文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文素材,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情感与人格,达到提高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从审美教育中感受美,增强对美的感知与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感性和理性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中职语文审美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有效运用教学资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近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德育效果不佳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素很多,但德育价值认识的缺失和德育理念的落后是两个重要因素。“当前道德危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校道德教育从整体上摆错了方向,迷失了它的终极目标,成为一种‘失真’的教育。”若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分析,就是因为高职院校在理念上缺乏美的精神,在实践中缺乏审美观照。

一、德育与审美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德育与审美教育的内在一致性不仅在于以美的精神观照德育理念,而且还在于让美的精神渗透到德育过程。道德认识常诉诸理性,而审美感知多借助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以美好的形象、优美的意境等使学生的心灵在形式感受、价值体验以及舒畅的心情下获得兴趣,从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德育的理想境界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履行社会道德要求是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是出于某种外在功利的考虑,而是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因此,两者的根本目标都是塑造理想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二、当前高职德育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高职德育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传统德育忽视了德育中的人文品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德育中的情感因素等。首先,传统德育突显功利价值,缺乏对德育本真的追求。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常常片面强调工具理性,其结果是有用性成为评价德育的标准。其次,传统德育强调规范管制,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以来,德育实践往往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忽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再次,传统德育重视知性灌输,漠视情感因素,知性德育对概念、判断等理性因素的过分强调不免忽视了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导致智力与人格相分离,限制学生道德的自主发展。

三、高职院校德育与审美教育结合的途径

要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加强审美教育,就必须在德育活动中进行审美渗透,从审美维度出发,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德育的各个环节,从而让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在美的观照下得到发展。

1.转变德育观念

高职院校德育要用美的精神来观照,树立自主、创造、超越的精神,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观念,确立科学的德育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按照美的规律促进个体自主发展,充分体现德育人文关怀的特质。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自我的充分发展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此外,要从单纯依靠外在规范向自主内化转变。德育对象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于道德之中,理解运用着道德规范,从而实现道德人格的提升。

2.重视德育中的情感作用

在德育中强调人的情感是德育追求审美意蕴的重要旨趣。一方面,德育必须诉诸人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把学生看做有感情的主体,促成其情感参与,使德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求最佳支点。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实践性,注重与社会的接触,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主体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塑造完善的人格。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并在其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

3.建立积极、平等的师生关系

积极、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直接影响着德育效果。教师不仅要明确自身身份,也要明确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教师应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交流者、倾听者,学生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师生双方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4.创建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德育活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一定的行为规范一旦成为学校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就会通过暗示、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少数反集体的行为受到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高职德育要努力创造条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使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成为德育工作的坚实后盾。

总之,高职院校德育对审美的重视拓展了德育的内涵,丰富了德育活动的形式。审美观照下的德育突出了精神性价值的诉求,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追求审美教育是高职德育工作的内在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责编:许何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篇7

高职教育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体现的是实用性与时效性。但是,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存在练习技巧复杂、学生学习程度浅等问题,因此,在三年制的琵琶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在系统学习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等音乐基础课程,与音乐史、艺术概论、美学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联系琵琶的技术特点与民族音乐的动机发展模式,融入到琵琶教学中,从而引导基础技法的练习,实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

一、琵琶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琵琶,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流传下来很多优秀的作品。20世纪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入又给琵琶音乐的演奏与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从形制的改变、演奏技法的革新到利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的新作品,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传统文曲、武曲、现代作品百花齐放的同时,如何将多种风格的乐曲演奏好,如何让学生学习、领会每首乐曲的精髓并融入自己的情感演绎出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把握,只有对美有自己的认识与追求,才能对作品有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悟传递给听众。

1. 传统琵琶乐曲的艺术魅力与学习把握。

传统琵琶乐曲根据格调与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文曲、武曲之分。不同类别、风格的乐曲有不同的审美特质。

文曲行云流水、意韵深长,注重情境的描绘,如《月儿高》、《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等,讲究气韵生动。气韵是中国文化的范畴,是中国文化内涵的表现。要求情感细腻,着重抒情写意。琵琶属弹拨乐器,声音是点状的,初学者容易出现音色不统一,演奏不连贯等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与理解,正确划分乐句,利用气息,将乐句内的音连贯在一起,感觉乐曲的韵味,最后在练习的时候通过左右手的配合,将点状的声音连成流畅的乐曲,实现婉转流动、情境交融的艺术特点。

武曲苍劲有力、雄浑厚重,注重重大事件的写实与叙述,如《十面埋伏》、《霸王御甲》、《海青拿天鹅》等,尽显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乐曲往往根据情节内容发展连续叙述,类似章回小说或分幕戏剧。结构上比较庞大,绘影绘形,层次分明。在学习时,必须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历史事实,分析每个乐段所表现的场景,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体会每种技法的运用所要还原的声音效果与情感表达,才能完整演绎乐曲。

2. 现代创作乐曲的多元性特征把握。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作曲家对西方作曲技法与音乐元素的借鉴与融合也在不断进行着各种尝试,从移植、改编与传统创作手法结合,到完全运用西方创作技法进行创作,涌现出多部优秀作品,如《查尔达什》、任鸿翔教授创作的《渭水情》、刘德海先生创作的《天池》等。创作体裁也呈现出多样化风格,从中小型独奏乐曲、重奏到协奏曲、室内乐等,无不体现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如吴厚元先生创作的《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王承植教授、田春明教授创作的双琵琶曲《戏火》、赵季平先生创作的《祝福》等。由于现代人音乐欣赏观念的改变,琵琶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所追求的演奏效果也在不断丰满,演奏家们开创出许多新的演奏技法,如上弦音,即在品的上方发音,音色透亮,刘德海先生在他创作的《天鹅》、《春蚕》中有应用;弦槽音,即右手在弦槽位置拨弦发音,在《春蚕》中配合左手打、带音和上弦音使用,产生纷繁的声音效果;中指拍弦,即左手按弦、右手大指压弦、中指击拍琴弦三个动作相结合,发出嗒嗒的声响,如《天鹅》中描绘天鹅翅膀击拍水面的优雅景象;假泛音,即小指抵住弦根食指弹弦,弹后小指同时离弦,如《天池》,这种泛音更显柔和甜美,展现出纯朴而又富有诗意的气质;还有将传统演奏技法以新的方式运用的,如刘德海先生创作的《一指禅》等,利用大指挑、扣与左手抓、打、滑等技法相结合,充分表现出大指的魅力,展现了宁静之心、质朴无瑕、恬淡安宁的禅意。

在练习、演奏现代乐曲时,要结合曲式、和声知识,分析作品的动机、乐句、乐段以及和声织体,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乐曲所要表达的情境,结合自己的体会,将乐曲的风格、特点充分表现出来。

琵琶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在欣赏、理解乐曲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不要被技法上的一些传统固有观念所限制,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心灵领悟去发掘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建立音乐发展的思维方式,体会音乐内在的律动,以自己的方式、感悟把乐曲呈现出来。

3. 基本功的练习也应有审美要求。

琵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乐器,不仅需要左右手完美的配合,还要求每个手指对音色的控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高职阶段学生普遍存在学琴时间短、基础差、演奏技法不规范等问题,再加上只有二年半的课程安排,时间紧,任务重。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认识到演奏技巧应服务于艺术审美的要求。先知道什么是美的,在练习中慢慢向这种美靠拢,有目的地练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其次,不管是空弦、音阶还是练习曲的练习,都应该注意感觉与气息,通过乐句的正确划分,完整演绎,一气呵成。第三,在练习时,要时刻注意音色的控制,指尖触弦要根据琴弦的震动规律,使琴弦充分震动,不能盲目用力,避免因用力造成的肢体紧张,只有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有最好的声音。

二、课堂外如何培养音乐的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美的对象,是需要人去感觉,去体验的,对于演奏者来说,还要将这种审美感受传递出去。因此,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审美就尤为重要。

首先,带着感觉去颂唱乐谱,体会旋律的走向,以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使旋律具有歌唱性,再将这种歌唱性带入呼吸及演奏中,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人琴合一。其次,除了练习与欣赏专业作品外,应多听一些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声乐、弦乐、交响乐等,体会作品的歌唱性与旋律线的走向,以弥补琵琶本身点的特质给初学者带来的不连贯的感觉,培养对乐句、气息的把握。第三,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抛开复杂的技巧与过多的思考,注重节奏韵律的要求,以全身的肢体运动来同音乐产生共鸣,更容易领会作品情感意蕴的真谛,有助于音乐感觉的培养。

三、结语

本文既是对过去六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几年研究生学习的感悟,我会继续学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本学科相结合,探索一条更加适合高职教育学生的学习之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研习专业的道路上与学生共同进步,做一个合格的琵琶事业的传承人。■

摘要:审美反映的是音乐本质,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音乐专业的学习和训练,首要的就是挖掘自己对音乐的艺术魅力的感知能力。在高职教育的琵琶教学中,由于存在练习技巧复杂、学生学习程度浅等问题,与高职高专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特点相结合,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审美情趣,琵琶教学,乐曲欣赏

参考文献

[1]吴蓉.琵琶文曲审美中的情感情绪问题.文教资料.2008,5.

[2]杨文欢.论传统琵琶文曲的审美特征.歌海.2010,6.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 篇8

一、当前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现状

所谓“审美情趣”, 就是指通过某一艺术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 倡导审美教育既可以让学生体验美和创造美, 同时又可以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思维, 进而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尽管当前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但因其发展缓慢, 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以选修课形式开展, 其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 我国教育界十分注重美术教育, 尤其是近些年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变动较大, 美术不再成为一门无所谓的学科, 而逐渐列入了必修课的范畴, 其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也得到巨大的改进, 进而提高了教育效果。但是, 高职美术教育却并非如此, 很多学校都将这门课以选修形式开展, 对其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而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或学分, 忽略课程过程, 以此造成审美情趣培养的缺失。

2、课程体系落后, 课堂教学形式化

美术教育是指教师通过讲授艺术特点、内容、流派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 使学生们掌握不同美术流派的内涵, 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 进而形成审美情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各种画作中了解不同时期或地域的美术思想与文化, 不断拓宽他们的美术知识面。然而, 当前高职美术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较为落后, 致使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形式化。

3、教学方法陈旧, 课程内容局限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发展, 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美术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但现实却与之相反, 其教学方法保守陈旧, 课程内容局限, 都未能得到及时更新。此外, 大部分高职美术教师沿袭了传统教学内容, 侧重对国内外知名画作进行鉴赏与讲解, 尚未涉及到建筑、园林、设计等其他行业的审美概念, 并严重与美学发展相背离。高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 理应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宽知识视野, 而不应只依赖于教材开展强制灌输教育。

二、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具体对策

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应注意如下几点要求:①引导学生建立稳固的美术概念框架;②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不断完善审美思想结构。而且, 针对上述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笔者提出具体的培养对策进行改进, 以此增强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

1、努力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及兴趣, 快速吸收并消化专业知识, 同时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情趣。首先, 通过引导高职学生洞察日常生活, 让他们从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大自然、社会、艺术、历史等众多领域中的“美”, 改变被动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其次, 应换位思考, 从学生角度出发, 认真规划教学内容, 与学生们保持密切沟通, 并且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启发;最后, 在新课导入环节上, 高职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国内内大文豪们对美术画作的文字描述 (如培根的《谈美》等) 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奇性, 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创新课程教学

在传统美术课程教育中, 由于陈旧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内容, 加之教师通常仅开设鉴赏类课程, 简单地罗列美术作品, 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探讨。鉴于此, 高职美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及审美能力, 风趣幽默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巧;采取小组合作形式, 开展课前预习活动, 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如在讲授文艺复兴阶段的美术作品时, 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将全班划分为7到8个小组, 要求各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的背景文化、思想动向、社会背景等内容, 开展组内交流和讨论, 并派组长上台总结本组观点。此外, 各高职院校还应设置一些创新型课程以此辅助美术教学, 比如服装设计、美学设计、艺术欣赏等,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美学认识, 而且还可以提升鉴赏水平。

3、积极组织高职学生参与校园考察活动

除上述对策以外, 高职院校还应担负起对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职责:①举办校园艺术活动, 如画作比赛、作品展览等, 并号召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考核评估工作之中, 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②安排学生前往市美术馆和博物馆, 参观名家画作, 创造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们深受艺术洗礼与熏陶。诚然, 审美情趣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形成, 亟需师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 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而且存在诸多问题。为此, 高职美术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创新课程教学, 积极组织高职学生参与校园考察活动, 从而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03)

[2]许远忠.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J].科技信息.2009 (29)

[3]韩剑南, 钟芸梅.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03)

语文审美教育策略探究 篇9

一.巧妙设境, 体会意境美、画面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 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以直觉感知为主来认识事物的,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们更是缺乏生活经验, 欠缺形象思维。因此, 若要培养学生美感, 则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图文并茂、声形合一的方式将文章中的形象、意境直观而生动的呈现给学生, 使其如临其境, 直接感知, 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使其体会意境美、画面美, 并在美的氛围中领悟文本主旨。如教学《东方明珠》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上东方明珠与上海建筑等全貌图, 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与课本, 用自己的话介绍东方明珠的位置。而后多媒体呈现示六种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 要求学生讲讲看到了哪些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并从中选择一张最喜欢的图片, 说说你原因。

二.注重朗读, 体悟文本语言美、情感美

在语文学习中,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可细细品味文本语言, 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发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更深切的体会文本主旨, 获得情感熏陶, 形成美感。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朗读方法来巧妙渗透美育教育, 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如教学《三亚落日》一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现形象, 并在形象中细细品味文本诗意, 受到美的熏陶。 (1) 导读三亚美景。以学生提问“三亚景色如何?”切入, 引导他们浏览篇章, 寻找描绘三亚美景的第二自然段, 细细品读, 思考:若想将课文中描写的美景变为一幅图, 需要画什么景物, 有什么样的色彩?交流讨论。 (蓝天、蓝色海、洁白海鸥、金色细沙、碧绿椰树) 然后再读一遍, 讲讲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些景物?说明原因。同时, 指导他们读出喜爱的情感。这样, 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变为生动形象, 可唤起学生情感, 使其产生喜爱的情感。2) 导读落日美景。 (1) 全面感知落日特征。提问:“落日时是什么情形?”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词语“美妙绝伦”与“真有诗意”, 使其整体感知落日形成。 (2) 品味落日过程。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要求他们讲讲落日过程是如何的美妙, 然后学生自由朗读, 并想象画面, 并指导他们注意朗读的语气:活泼、快乐。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有情感的朗读, 想象画面。这样, 脑海中呈现相关画面, 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描绘的日落, 呈现动态过程:从快乐、活泼转向平静温和, 最后入水, 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深切感觉, 并将文本意象形象化与具体化, 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三.培养想象,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

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若要真正调动学生情感, 教师则需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 运用想象, 在头脑中构建鲜明独特的形象, 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如学习古诗《洞庭湖》时, 当分析“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 听配乐朗诵, 想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并用几个形容词加以说明。于是学生静静想象, 踊跃发言。有学生讲述道:一个秋天的夜晚, 我漫步于洞庭湖边, 柔和月色与湖水相融合, 湖面如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 君山就如一个放在白银盘中的青螺, 我深深的陶醉于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还有的表述道:月明星稀的秋晚, 我登山岳阳楼, 远望洞庭湖, 银色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 月光如水水如天, 朦胧之中, 君山仿佛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 非常惹人喜爱。

浅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篇10

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 其目的是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 从而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趣味, 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主要是通过审美活动来进行的, 而人的审美活动又是具有可感的形象和情感的激发作用的。

如张爱玲写小说, 一定程度上就是在“秀”她凄艳苍凉、深具魔力的文字。张爱玲极善于选用动词, 比如“眼角弯弯的、撇出两道鱼尾纹”, “眼角向上剔着”, “ (高领) 斜斜地切过两腮”, 这些句子中单音节动词如散金洒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 似玻璃般脆亮, 掷地有声, 使平板的句式充满动势。每每读了这样的文字, 我就会仔细咀嚼, 深深为其中所折射出的美而陶醉。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艺术性极强, 文字优美,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希望与各位同人共勉。

一、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审美接受能力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中说:“美不完全在外物, 也不完全在人心, 她是心物婚媾所产生的婴儿。”他还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这就是说审美是需要情景的, 再美的东西, 如果不让其出现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中, 它的美也不能凸显出来。而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美的情景氛围, 教师就要用优雅的语言, 渲染出美的氛围。

例如,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 作者先站在千里之外的东鲁, 借越人之口, 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大神奇, 用五岳、赤城、天台与之相比, 烘托其雄伟巍峨, 以抒发其对天姥的无限神往, 此为“物我相对”。神奇的天姥强烈地诱惑着他, 于是, 由多情湖月相伴, 一夜飞渡万水千山, 目睹渌水荡漾, 耳闻清猿长鸣;于是乎, 登青云, 赏山花, 倚奇石, 既而电闪雷鸣, 乌云四合, 云气弥漫, 天崩地裂, 神仙洞府, 尽现眼前。

此时, 作者完全融入其中, 远离万丈红尘, 摆脱世俗的羁绊。这些如梦似幻的景物描写, 展示了作者那种略带伤感的豪放之美, 展现了作者那压抑的蓬勃激情。

因此, 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采用诵读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诵读是语文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重视诵读不仅能把文章表达得淋漓尽致, 也能使听者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这是激发学生美的情趣、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因此声情并茂的范读 (录音) 是必不可少的。

二、放飞联想和想象,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 离不开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的课堂, 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就要让学生放飞联想和想象。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特定的审美情感, 从而产生一种与教学内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审美效果。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 更能深入对象, 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 便遇上了想象。”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通过想象, 利用文章的艺术空白和学生的阅读期待, 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学生的思维“杂树生花, 群英乱飞”, 生成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如《琵琶行》中作者写琵琶女自述身世时, 忽而写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 想到自己由长安谪迁浔阳, 产生了怜惜感叹。琵琶女昔日在京城,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这和诗人被贬以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之处, 所以诗人才有感慨今昔之叹。

学生感觉很敏锐, 想象也很丰富,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文章中所描绘的东西呈现出来。这样, 学生在感受美和发现美的同时, 心灵得以净化, 审美鉴赏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培养学生审美理解能力, 用心灵去创造美

理解是审美的因素, 它是一种理性的直觉, 具有规范和导向的功能。要指导学生通过渗透在美感直觉中的“理解”即“领悟”去获取作品中蕴涵的意蕴、理趣,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李白的《将进酒》, 我们除了要理解它隐含的豁达之美和豪放之美外, 也要明了它另外一些含义。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 一“悲”一“愁”遥为呼应, 余韵甚远, 强化了整首诗悲愁愤激的氛围。李白本欲借酒浇愁, 但“斗酒难消心中愁”, 正像他自己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无奈之下只得“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综观全诗, 围绕一“酒”字, 借题发挥, 感情跌宕起伏, 一波三折:悲观—乐观—狂放—愤激—更狂放—惆怅。如此, 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受到那潜藏在酒话底下的不平之气, 如黄河之水, 奔流翻腾, 不可阻遏。

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 篇11

一.内容的形象性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美,总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唤起人的美感的。离开具体的感性形象,审美过程就无从谈起。审美过程,实际上就是审美形象对审美主体产生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的形象性是基本特征之一。语文审美教育尤其如此。

语文审美教育过程,是通过许许多多的鲜明的形象的展示来完成的。有美的人物形象,有美的事物,还有美的风光。当然,在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用语言来抒情叙事,既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创造视觉形象,也不能像音响艺术那样直接创造听觉形象,它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人或物或景的形象。所以,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但这种形象性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打开语文教科书,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而是一行行的文字。比如,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少年闰土和对杨二嫂的描写,作者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环境等方面,把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这两个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这些生动的描写初到学生眼里,不过是一行行的文字。只有了解了文字的意义,再经过联想和想像,才能在头脑中出现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

语文教育中审美形象的间接性特点,虽不如电影等艺术形式那样直观,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特点却使语文教育中的审美形象可以包罗万象,可以超越时空,可以是人们在想像中“看到”的一切立体的、新鲜的、美的东西。

二.过程的情感性

美学巨匠蒋孔阳先生说过:“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世界上任何一种美的形态,都有情感性的特点。美的对象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时,首先就是打动人的情感,就是使审美主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之偕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满足和享受,使情感变得纯沽、高尚、充实、丰富,成为力量和创造的源泉。因此,情感性是语文美育的又一特点。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的情感活动以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感性形式的感知为前提。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激发情感的诱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像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既要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中景物形象的描绘,更要引导学生用身心去感受浸泡在这些景与物中的作者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育中,语文美育的情感性与形象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情感和形象作为动力或中介而成为审美活动的基础,并且伴随和交织在整个审美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形象引起的。没有美的形象,就不可能产生美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审美时,要注意把形象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把握形象中感受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体味形象,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有位教师教朱自清的《春》,开课就以一段开场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渲染“春”的美好意境,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春”的形象与蓬勃向上的、欢乐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紧密结合,启发学生丰富的想像,从而把学生引进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情绪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三.作用的效应性

效应性指语文审美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整合,多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形成“审美场”,产生整体效应。“审美场”正如“场”这个概念一样,由多种引力和斥力构成。语文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制约,这是形成“审美场”的外部因素;语文教育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师生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文章形式,不同的时空条件,是形成“审美场”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相斥、相济、整合构成语文学科的“审美场”,受教育者在这个“场”中接受美育,产生总体效应。例如,朱自清的《春》写得很美,学习中学生调动了自身的经验,感受到作品中的自然美。善教者当引导学生去发掘文章固有的多种美的形态,形成智育、美育的综合效应。语文审美教育的场效应是整体效应,其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果互变,形成整体。

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篇12

一、高一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高一阶段, 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 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 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 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 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 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 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二阶段重点培养审美能力

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 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 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 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 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 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 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 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 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 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 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 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 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切入点, 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 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 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 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高三阶段重点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 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 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 智能发展上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 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 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 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 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上一篇:诗言志下一篇:小学体育的趣味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