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通用8篇)
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 篇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都是不可思议的。”具有创造力的审美设计, 会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如沐春风, 美在其中, 乐在其中。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带领学生进入美的殿堂, 就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聆听语言的音乐美, 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把握整体的风格美, 捕捉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美。其中, 首要的一环是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巧妙入境是感知美的第一个环节。要想使学生巧妙入境, 教师应注意启动导入程序。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课堂的行为方式, 教师应采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 让学生披文以入情, 动情而入境, 带着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之中。例如, 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 描绘的是唐明皇为博杨贵妃一笑, 不惜动用千百兵马, 千里迢迢, 兼程飞骑, 从南方往长安抢送荔枝的情境。”接着展开一幅字画, 一边巡回向学生展示画面内容, 一边轻声吟诵:“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后来我国南方经济飞速发展, 一年四季鲜果不断。荔枝成熟时, 远远望去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 摘一颗荔枝在手,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这一段形象生动的导入语言, 一下子唤起了学生对荔枝的神往之感, 完全进入了“飞焰欲横天”的情境之中。教材是说明文, 但在如此精彩的教学情境下导入课文, 自然入理, 使科学性、情感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感觉交替是感知美的第二个环节。多方刺激感觉所产生的应该是多点透视般的立体形式, 单一的感觉刺激难以产生理想的审美知觉。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 那么, 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我在教授古典诗歌《雨霖铃》时, 恰巧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了, 当时我灵机一动, 抓住这一时机领同学们去为她送行, 分别的场景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潸然泪下。归来路上我打开了随身带的录音机, 霎时“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如泣如诉的歌声飘了起来, 学生仍被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愁感染。随后, 我话题一转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送别的诗歌,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 我总结:送别是一个千古传唱的话题, 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 还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都难掩“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啊!我们再去看那“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恋人之间的离别吧!回到学校, 我先让学生们听看视频歌曲《雨霖铃》, 然后一口气教授完诗歌, 接下来马上布置写作任务, 把与同学分别时的感受细腻真实地描摹下来。收起作文来的那一夜, 灯下批阅, 只觉一股清新之气迎面扑来, 很是惬意和欣慰。
联想体验是感知美的第三个环节。审美主体在再度审美时, 都必然自觉地联系原来的审美体验, 已经积累的审美体验使审美主体不因审美对象的变化而失去感知。因此, 当感觉被刺激起来时原来的审美体验也随之被调动, 并在新的审美对象的观照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学习曾巩的《咏柳》, 在作者的笔下, 乱条狂舞, 柳絮纷飞, 诗人借柳来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由诗中“乱条”, “倚得东风势便狂”稍加提示, 学生便会自然想起与之相反的“万条垂下绿丝绦”, 想起贺知章笔下那亭亭玉立、碧树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的柳树,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贺知章是借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这就是审美的位移。
中学语文课里蕴涵着的美学因素很多, 语文教师如果忽视了审美能力, 就会成为一个蹩脚的教书匠, 只有以高尚的审美观指导教学, 语文课堂才会“美”从中来, “趣”从中来,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妙趣横生, 其乐无穷。
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 篇2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感知、理解和鉴赏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的名篇,有浪漫豪迈的诗篇,这些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个的美的世界,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审美成果和审美对象,它们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切实做好审美教学,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间接性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提供的物象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次我们在审美教育时就带有了间接性。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是现实存在是直接性,而“三千尺”却主观化了是间接性,诗歌在直接性的基础上做了夸张的描写,如果将“三千尺”改为“三十尺”,直接性就突出了,但间接性却没有了,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鲜活灵动的美感,艺术的趣味也就消失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是表现直接性,而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中“泻”字用的最妙,境界全出,赋予月光动态,无形化为有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月光”的间接审美想象远远大于它的直性。中国的文章讲究“神”与“形”、“虚”与“实”的统一,“神”与“虚”就是离开了直接性二进入了间接性。为什么审美的间接性要大于直接性?因为只有艺术的间接性才能表现出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概括性特点
在谈到艺术特征时,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必然引出审美的概括性大于个别性的特点。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对积累在脑海中的无数表象进行概括。经过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揭示出审美对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抽象出最有代表性、特征性的东西,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某一个更有血肉、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这种概况性,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里“孔乙己”概括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贫苦知识分子的某些本质特征,《祝福》里“祥林嫂”概括了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善良劳动妇女的某些本质特征,《药》里“华小栓”概括了被封建迷信夺取了生命的受害者的某些本质特征,《阿Q》里阿Q则概括了被封建压迫残害得麻木不仁的.贫困农民的某些本质特征。所谓艺术审美的概括性就是之艺术内涵所提供的无限丰富性,它不等于科学思维中的概念,它体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
三、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内涵性特点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起‘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态度。李白的《行路难》是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在《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虽遭困境却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苏轼;在《荷塘月色》淡淡的哀愁和喜悦里了感到朱自清不满现实向往光明,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人们欣赏艺术,总希望从艺术中明白些什么,感受什么启示,得到什么鼓舞,在对形式美欣赏的同时,更着重对艺术的领悟。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读这首诗,看到红绿相映、烟雨楼台的景色异常美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但是,当我们了解诗文写作背景再去进一步体会,才能深入领悟诗歌内涵。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皇帝及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而梁武帝尤甚。《南史郭祖深传》记载:“时帝士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神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这说明诗中“楼台”是指寺院建筑。面对江南春景,诗人的心境迷茫,如今佛寺楼台处处尚存,可当年南朝那些笃信佛教的人又何在呢?唐代君主也崇信佛教,晚唐时期佛教也在恶性发展,杜牧诗歌的的弦外之音,以借凭吊南朝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审美教育呢?那就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人类具有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当人们在进行美的创造时,就有可能对表象资料加以选择,调整,以及重新组合,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感性形象,及美的形象。如欣赏白居易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水、码头、枫叶、饮酒、弹奏琵琶等图式这些储存在脑神经中的表象图式,在特定语言描述的刺激下重新排列组合,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尤其是诗人对琵琶女弹奏技巧的生动描写,更是精湛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它把难以名状的琵琶声,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写的不仅有声韵的抑扬顿挫而且有形态的瞬息变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陶醉其间。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形态,它是与创造性思维密切联系着。
小议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篇3
其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挚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这些都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学科教育所难以企及的。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抓好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感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学生的心灵。比如,在教《故乡》一课时,我就设置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二、扣住“文眼”,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且在思想上有所启迪。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段落,即“文眼”,有层次的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小巷深处》的阅读教学,应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盲人母亲从一个泼辣的妇女转变为一个对捡来的女儿极富爱心、无私奉献的慈母的过程,以及女儿情感的转化和心路历程。课文的后半部分对母亲的肖像描写是关键段落。其中有一段:“在风中,她无助的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抓住“苍老”“深凹”“枯竹”这些词语让学生想象盲母亲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的学生回答因为她女儿好久没和她在一起了,为思念所致;有的回答因为她年纪太大是必然的结果,每个老人都有她的那些特征;有的学生回答说她家条件太不好了,营养不足所致。其实这些都可以引导归结为体现了盲母亲为了女儿愿意忍受一切,对女儿浓浓的母爱之情。针对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问:我们都看到了母亲为生计所迫、为女儿着想而倍受折磨,那女儿以前是否了解到这种情况呢?学生异口同声说:“不了解。”在这里盲母亲的鲜明形象通过对神态描写的分析就跃然纸上了。学生从这段肖像描写中了解到一位残疾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这样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学生也对母爱有了认识体会。
三、憎恨分明而充满激情,机智幽默而富于同情心,气势流畅又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教学语言要低沉而悲愤,把作者对刘和珍在反动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女性勇敢坚毅的赞扬和敬仰之情,对反动派的无耻、残忍地屠杀爱国学生的愤怒之情,以及对学生请愿行动的深刻反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在讲授刘和珍被杀害一节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在讲述反动派的暴行时,课堂气氛异常严肃而凝重。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以“尊严”为话题进行写作时,学生感到这个话题比较抽象,我就用下面一段教学语言来诠释“尊严”:林则徐把英国的一箱箱鸦片倾入石灰水中,这就是尊严;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畏惧,英勇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这就是尊严;中国人民奋勇抗战,迫使日本侵略者在投降书上签字,这就是尊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就是尊严;2008年8月8日,亿万目光聚焦鸟巢,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典拉开帷幕,扬我国威,壮我豪情,这就是尊严!我讲到这里时,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掌声如潮。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应注意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促进语文与情感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联系,授业与传道的结合,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能力,思想上也得到长进,品德受到熏陶。此外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蕴藏的情感教育因素应做到在教学中自然流露,而不应刻意地去追求德育渗透,那样就使语文变成一节枯燥的政治说教课了。
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 篇4
一、读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古诗文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欣赏一首诗,读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在抑扬顿挫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才能再现人物和意蕴,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的哲理,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朗读
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可以体悟古诗文的含义、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在课堂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朗读时如果再选用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读,学生不仅会产生新鲜感,而且能在音乐或雄浑激越或婉转悠扬或幽怨低沉的乐曲中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把握文句所传达的情意。
(二)品读
在古诗文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品读, 可以继承传统的“老夫子”读法,摇头晃脑,忘乎所以,“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在反复品读中,感知诗文节奏、韵味, 体味语句中的含义,咀嚼文字中的意蕴,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思情。另外还可以把两首艺术手法、风格流派相同或相反的古诗文放在一起对比着读。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再把张志和的 《渔歌子》与之比较阅读。两首同样是写渔者的诗,可通过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两位文人的不同心境, 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二、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以疑促思,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让学生思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时的哪些要素 ? 这对于表达词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习《陋室铭》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刘禹锡不愿意与白丁来往呢?简单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在思考时体会诗人的感情。这样深挖内容,积极思维,自然就可以收到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悟
诵读的过程也是赏文析字的过程。教学古诗文,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文的内在涵义。
(一)感悟关键句
解读文本时要抓住诗眼分析关键句。关键句最能引发鉴赏者的情思,余味无穷。如鉴赏张先的《天仙子》,只要抓住“云破云来花弄影”这一句具体感悟,作者运用拟人修辞,将云、月、花人格化,用“破”“来”“弄”等动词,写出了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 抒发了作者伤春、孤寂之感。又如,《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 但只要抓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关键句, 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二)感悟关键词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词。例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碧柳、春色、黄鹂本是春光美景; 但这些表达美景的词汇前,却明明白白地嵌着“自”“空”等字眼, 点出其景色虽好,却无人踏赏,写出了英雄的寂寞,更写出了诗人的孤愤。感悟古诗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三)感悟关键意象
意象是诗歌最为基本的元素,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诗歌作品。如陶渊明的《饮酒》 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意象,将菊花素雅、 淡泊、超凡脱俗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的联系在一起。
四、想
吟读古诗文,进行联想、想象具有帮助学生生成形象、深化形象,深刻感受诗文的意蕴,体会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展开大胆、合理想象,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的形象画面,体味诗情画意,感悟作者的情感。如诵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时,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这样一个景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一道孤烟直直升起,长练般的黄河托起一轮圆圆的太阳,这横与竖,直与圆,线条单纯,相互映衬,使画面变得那样雄浑开阔, 和谐明快,光彩夺目,此景被誉为“千古壮观”。 而诗中一个“圆” 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把诗人出使边塞途中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了。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5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探究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审美表达 篇6
【关键词】 审美表达;主体;差异;自我体验
一堂美术课,无论学习了什么内容,采用的是何种表现方法。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审美表达来展示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发展,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认识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在课本内外欣赏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但他们却不善于对艺术作品进行表达,这给美术作品评价提出了问题和挑战。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现状呢?下面我将先来分析其原因,再来探究改善审美表达的方法。
一、小学生审美表达的现状与原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人物装饰画》一课中,书本中有一幅毕加索的油画《人像》。我抛出了问题请大家来对这幅作品进行分析,某位同学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这幅画画的很好。多么苍白无力的一句话,我陷入了反思中:他们欣赏了不少优秀的美术作品,也知道达芬奇,梵高这样的大师级的人物,有了一定的眼界。但是他们对画家作品并不熟悉,让学生描述一幅他们不了解的作品时,答案是可想而知的。面对这些美术作品学生表现出一副毫无兴趣的姿态,试问又怎么能够从美术作品感受到美。所以,在谈论美术作品时,往往只是泛泛而谈,如“这幅画给我感觉很宁静”、“我喜欢这种风格”等这类浅显的感受,如果让学生进一步详细介绍或谈谈个人见解时就非常困难了,特别是面对近现代抽象的作品时,他们往往表现的不感兴趣,不理解。甚至有同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什么呀,我画的都比这个好。”这样的话语,这就让我们美术欣赏陷入了一种尴尬的状况。
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学生的思想,情感是很丰富的,一首动听的歌曲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样一件动人的美术作品也会引起学生的响应。我们不能把原因归咎于学校和家长的不重视上。那么造成学生在面对美术作品时,不善表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正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潜能。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主要以“注入为主”,而非“唤醒为主”。学生方面则以“接受为主”,而非以“获取为主”,学生没有自己去体验,自然不能找到合适的语境使其言辞达意、言含心声、言有深度。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系统的知识,对于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求名画鉴赏,那么美术课堂中审美表达的效率当然会十分低下。学生对美术作品没有完善的了解,那么又从何谈起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改善审美表达的方法
首先要在课内课外丰富学生对美术史的知识面。国内有上至五、六千年前的原始彩陶;有历朝历代的绘画、雕塑、工艺品和建筑艺术;还有反映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各种美术作品。国外有古希腊、古罗马气势磅礴的雕塑;有文艺复兴时期 “三杰”的传世之作;有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以及异彩纷呈的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这些值得去欣赏,去探讨,了解这些风格和流派,也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备课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如城市与乡村,校与校,班级与班级之间,不同的学生之间,能力也是不同的。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备课,才能知道采用哪种教学手段。
其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美术课堂应当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反之,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美术课堂不必面面俱到,教师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发现什么,而是作为一名引导者,把最甜的甘蔗留给学生自己品尝。抓住大的主线,四两拨千斤,给学生留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自我体验,从而产生自己的独特认识。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情韵,抓住作品动情之处,一旦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因此,我们应抓住动情处,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激发其表达冲动,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便会有话要说,有感可发,也会抒发肺腑之言。
最后,我们知道学生个性上的差异、智商上的差异以及生长环境所造成的差异等等。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正常的完成学习和掌握知识。对于较好的学生呢,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只是小菜一碟并且他们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了。较差的学生呢?他们在美术课堂上,不能够及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这时要兼顾到那些跟不上的学生,给他们制定较低的要求。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来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其发表自己的意识情感。作为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意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能力和知识的水平,把知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更快乐更积极。
【参考文献】
[1]张玉能.西方文论的发展及其规律.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2]马文全.从美术欣赏课中的常犯的误区中走出.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3]徐玮玮.美术欣赏课应注重的几个教学环节.新教育.教育科研论坛,2009(7)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创新教育 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 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 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字牢牢地注入教学过程, 使青少年进入创新性的学习, 拥有创造的欲望, 学会选择、批判地吸收。
当前教育战线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力求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刻不容缓。
一、精心设计———诱发创新的灵感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应当设计出可引导学生创新的教学,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教育素材,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调动他们独立思考、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如《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它告诉我们: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并从中获得启示, 可问同学们, “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人们从动物或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呢?”学生思考片刻, 就会各抒己见, 有的会说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有的会说从小草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锯;有的会说从蜻蜓、鸟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飞机, 等等。“前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做出了很多发明, 造福了人类, 同学们是否想过要从哪些物体身上得到启示, 发明些什么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发言:
学生甲:从螃蟹的脚掉了又能生长出来的事得到启示, 我打算研究制造人体器官生长剂, 以减少断手、脚人的痛苦。
学生乙:从磁铁身上得到启示, 我打算发明吸星石, 把它放在月亮上, 当流星要与地球相撞时, 它能吸住流星, 以保护地球和人类。
学生丙:从壁虎能灵活地在墙上爬行上得到启示, 我打算发明电子壁虎脚, 使消防队员能迅速地爬上高楼去灭火、去救人, 使公安人员能轻松地爬上高楼去侦察、去追捕。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体现出一种创新意识。人的大脑作为一种思维器官, 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孩子们天真活泼, 需要我们去诱发想象力, 让他们大胆地去观察、分析事物, 认识事物的本质, 悟出创新的角度, 促进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
二、激荡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
教师要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丰富的创新潜能, 使他们感觉到
湖南道县●朱小英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 教师说:“小朋友, 我们学完了课文, 知道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 所以上了狐狸的当, 现在乌鸦吸取了教训, 变聪明了 (板书:聪明的乌鸦) , 你们好好想想, 乌鸦怎样把狐狸嘴里的肉拿回来?”此问犹如一石击水, 片刻后学生举手跃跃欲试。此时教师不要心急, 示意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回答。
学生甲:狐狸叼起肉, 刚想钻到洞里去, 忽然乌鸦飞到狐狸的头上, 用尖硬的嘴巴啄狐狸的头, 狐狸疼得直叫, 嘴巴一张开, 肉就掉在地上了, 乌鸦连忙把肉叼住, 拍拍翅膀, 又飞到树上。
学生乙:狐狸叼起肉, 刚想钻到洞里, 乌鸦真的唱起歌来, 多么动听的歌声!狐狸忍不住跑回来, 说道:“再唱一个好不好!”“好!”狐狸一说, 肉就掉在地上了, 乌鸦马上把肉叼走。
学生丙:狐狸叼起肉, 刚想钻到洞里去, 只听乌鸦大叫一声:“不好啦!这块肉有毒!”狐狸一听害怕极了, 马上把肉甩掉, 乌鸦又把肉叼起, 飞走了。
看似童语, 却闪烁着亮丽的创造之光。课堂上, 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掘教材中的求异思维内容, 巧妙地提问,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养成求异创新的习惯。
三、捕捉契机———发掘创新的潜能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技能问题, 而提出一个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孩子们能发现问题, 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带有创造性的见解, 是很宝贵的。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让学生分析周瑜斗智失败的原因, 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诸葛亮神就神在他能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 想出了别人所意料不到的向敌方借箭的方法。这时候, 一位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冷不防提出:“老师, 依我看, 课题改为‘草船骗箭’更好, 因为诸葛亮是用欺骗的手段从曹操那里骗到的箭。”课堂里顿时像沸腾了的油锅, “草船骗箭!”此提法很有意思, 有价值, 值得探讨, 教师反问道:“究竟用‘借’还是用‘骗’, 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后再来讨论。”
几分钟后学生们陆续举手答问。一位学生说:“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句话可以看出, 应该是‘借箭’, 因为骗箭不言谢, 借箭才言谢。”另一位学生说:“我也认为是借箭, 因为到赤壁之战时, 诸葛亮不是把借的箭还给曹操了吗, 这就叫有借有还。”
经过讨论、分析和辨别, 同学们理解了用词要辨清感情色彩, 不能离开课文中心这个原则。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多想, 善于质疑, 大胆发问, 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应随机应变, 及时引导,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从更新、更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四、善待童真———忌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在小学生充满童真的言行中, 往往迸发着智慧的火花, 隐藏着大胆的想象和新异的思维。童言无忌, 对于孩子们不合常理的思维或标新立异的行为, 绝不可大声训斥, 而应欣赏童心, 珍惜童真, 剖璞见玉, 鼓励孩子们自幼养成善于联想、乐于想象、求异思维的好习惯。
有一次, 作者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我长大了干什么?”, 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写到“我长大了挖一个大湖, 湖底和湖边使用保温
摘要: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保证,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突出标志。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学工作。本文主要从做好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行动导向三个方面, 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职业道德;技工院校;教育
技工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 培养出的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 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使学生将来毕业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技能人才。
一、做好为人师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 教师的举手投足, 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嘴里常带脏话, 你如何批评不懂礼貌的学生?如果教师衣冠不整, 又如何教育不穿校服的同学?如果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打手机、迟到, 如何令违纪学生信服?所以,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爱因斯坦认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书本的知识, 还有职业道德。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行, 在教育中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使学生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笔者与学生共同商讨, 定立了几条大家都要共同遵守的条款:不讲脏话, 上课不打电话, 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为了公平, 采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考核。要学生做到, 教师自己必须做好:平时, 教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坚守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衣着得体, 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尊重学生, 尊重家长。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笔者会列举一些案例进行说明。如某学生在面试过程中, 因为手机响了两次, 导致面试失败;某学生与人交谈, 因为说了脏话, 导致打架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引起学生的重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理解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校大多数学生都是90后, 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 从小就倍受父母的溺爱、宠爱, 小部分学生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连最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 更不要说拆装机械了。这些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怕苦、怕累, 上课不认真, 懒动手操作, 追求享受, 总是异想天开, 总想着不劳而获 (希望通过作弊, 考试能合格) 。如果放任自流, 后果将会是科科不合格, 不能毕业。面对这样的学生, 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 不仅给家庭、学校带来巨大影响, 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作为老师,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育这些“边缘”学生。
记得教物流021班, 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在拆发动机附件时, 用纸巾包住扳手来拧螺栓。他告诉我:“扳手上很多油, 很脏。”我把扳手放在柴油里把表面清洗一遍, 告诉他“已经洗干净了”, 叫他捞材料, 夏天让太阳把湖水晒热, 然后用一个大盖子盖好, 冬天里我好去洗澡游泳”。“我长大了造一个宇宙飞船, 飞到太阳中心去看一看, 太阳里面燃烧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人一天吃三餐饭太累了, 我长大了发明一种营养物质, 像喝水一样, 一天喝一杯就够了, 多省事。”对这些有创新意识的文章我都给了高分, 激发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理想中遨游。对少年儿童来说, 只要是合情理的“异想天开”, 都是他们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 “若没有胡思乱想, 就没有创造性的成就出现。”
广东广州●黄顺好
上来用。当时, 他不大愿意, 但在其他同学的一再鼓动下, 还是伸手在柴油里把扳手捞上来, 并且很卖力地拆螺栓。课后我找这位同学谈话, 了解到他因为家庭环境好, 从来都不参加劳动, 父母要求他只要在学校不参与打架、赌博, 三年后就安排他到自己的公司工作。我告诉他:不要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庇护下, 父母总有老的一天, 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人要自强, 要靠自己, 只有不怕苦, 不怕累, 才能学到东西, 将来到工作岗位, 别人才会看得起你。实操中我帮助他建立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对他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心与他交流、沟通, 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后来他操作不再拈轻怕重, 而且掌握了很好的实操技能, 还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技能竞赛。
教师只要做到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日常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做到既教书, 又育人。
三、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培养团队精神
部分学生, 因家长过分的疼爱, 事事都包办代替, 使他们逐渐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习惯, 缺乏必要的与人协作的原则和方法。对这些学生, 教师要进行教育、引导,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 比如行动导向教学, 它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制订学习计划、确定方案, 解决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在修理实习的理论教学中, 有很多故障内容,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很难用语言描述故障, 而且枯燥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精力分散, 造成学生厌学。学生虽然学完了, 但对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却是一知半解。如发动机冷却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师会让学生分组起动发动机, 进行动态演示操作, 并引导他们对发动机进行观察, 思考、讨论、总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小组讨论, 最后能把故障排除。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相信只要在教学中, 我们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 从平时的点滴抓起, 有机渗透, 让学生耳濡目染, 就一定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录波.加强道德教育, 还孩子一片蓝天[R].中国素质教育报告,
[2]杨全和.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想思考[R].中国素质
教育报告, 1994~2009.
(广州港技工学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型, 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要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 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孜孜不倦地探索, 坚持不懈的实践, 一定能培养出一批批创造性人才。笔者坚信, 只要我们真正坚持创新教育, 我们的教育就充满希望, 我们的国家就充满希望, 我们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把“创新”注入教学过程, 通过课堂精心设计, 激荡思维, 捕捉契机, 诱发创新的灵感和点燃创新的火花, 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现代教育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8
一、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媒体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 可以使纯描述化的语言文字转变为可观可感的画面图示, 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可以亲眼目睹, 亲身感受,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参与, 给学生带来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教育媒体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 打破了传统教育受宏观、微观、时间、空间的限制, 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用图象来显示情境, 用文字来诠释情境, 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信息量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媒体技术, 使生动逼真的音响、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可感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能在感情参与下进行智力活动, 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和集中的注意力, 促进记忆、思维、联想、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人进行过一项实验, 同样学习一份材料, 采取传统口授法, 让学生单纯地听, 三小时后能记住60%, 三天后能记住15%;如果教师不口授, 只让学生单纯地看材料, 三小时后能记住70%, 三天后能记住40%;如果采用视听结合法, 学生三小时后能记住90%, 三天后能记住75%。可见视听并用的记忆效率远远大于单纯的听和看。这表明, 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
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 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因素带入课堂, 使学生在得到大量信息的同时感受到美。还可以把学习和练习带出课堂, 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比如, 课堂教学很难使访问、报道、采访等实践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 而现代教育媒体则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练习运用访问、报道、采访等各种语言技能, 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课件往往注入了多名教师的心血。在制作课件时, 教师需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并通过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 制作出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形式的课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取得更多、更高层次的收获。录像机、录音机、电子计算机等教育媒体还可以记录、再现和存储教学信息, 包括教学实况、教学设计的资料等, 这也有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一个交流平台, 帮助教师之间交流经验, 互相学习, 有利于教师业务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些被完整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各种教育信息, 必要时可以完整再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优劣得失都能很好地得以反馈, 而这些反馈的信息又为教师提供了反思和研讨的依据, 教师不仅可以从中看出某一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而且可以发现新的教育教学规律, 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媒体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使用媒体技术时, 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前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 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 使得教学过程紧凑, 课堂容量大, 知识的时代感强。通过媒体教学, 学生可以多学到至少三倍的材料, 教师也可以节约大概20%的教学时间。但是, 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认识、记忆规律, 或者虽然运用了现代媒体技术却依然墨守着传统教育的陈规, 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灌输、填鸭之风依然如故, 这样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疲劳, 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课件都是都是在课前预先设计好的,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按部就班, 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 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该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 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运用, 使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的时间过少甚至没有, 这也会使语文的艺术性受到限制。中职阶段的教学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而且有些文章必须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 领悟到它的艺术价值。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就会破坏作者所要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视听活动时, 作为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诵读空间, 运用词语和文字进行讲解, 激疑设问,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激发想象和联想, 促进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飞跃。在媒体教学方式的影响下, 一些教师会把没有情感的大屏幕作为教学的主阵地, 教学行为明显减少, 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 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 忽视了教师的言传身教, 这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还有个别问题是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的。比如把讲稿变成电子教案;不加选择、改造的直接利用别人的课件;字体过小、数量过多、色彩花哨、屏幕背景颜色与文字颜色、图形颜色不协调, 人为地导致屏幕的可读性降低;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 缺乏条理性;一味追求动画及声音效果等等。
【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11-06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12-02
语文教育的审美形态09-04
语文课堂上的感动06-24
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09-30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学05-30
语文课堂上的心灵碰撞07-22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09-15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8-31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