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2024-11-06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共11篇)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篇1

摘要:在现实的语文教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重于试的教学理念, 即偏重认知的统教育观, 使得本该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在语文课堂教学里, 就应该创和谐的美的环境, 让学生在和的、宽松的、美妙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达到一种感的愉悦。以真情实现教师与生的心灵交融, 以文本实现学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以探讨促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 从而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心灵,交融,沟通,交流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重于应试的教学理念, 即偏重认知的传统教育观, 使得本该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如果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 融入到对美的欣赏体悟中, 将使枯燥乏味的“沙漠”变为美轮美奂的“绿洲”, 语文教学将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一片沃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就是要实现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 净化学生的情感, 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 运用情感的语言, 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 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让学生读书明理, 不但“知之”, 而且“好之、乐之”。教育是发展变化的, 观念在不断更新,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前沿就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如何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以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融, 进行情感教育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因此只有在师生间建立了平等、互尊、合作的关系后, 学生才会因此产生自尊、自重的心理需要。当学生的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 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 才会轻松地、愉快地努力学习。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对其所教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一位教师整日不苟言笑, 学生不敢亲近, 自然会降低对他所教授课的兴趣, 随之学习成绩下降;若是这位教师和蔼可亲, 真心的关心、体贴学生, 学生会从情感上喜欢他, 对他的课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成绩也会不断提高。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经中途接手一个初二的班级,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我发现班级中有一位学生整天萎靡不振, 课堂上老打瞌睡。课后通过询问其他老师, 了解到该生是初一时就有名的后进生, 平时沉迷于电脑游戏, 学习态度和成绩极差。我由此意识到:要教育好这位学生, 单一的批评训斥是无济于事的, 得深入解决这位学生的思想问题, 要用老师的真情去感化他萎靡麻木的心灵。我时常利用课间、午休时间和他谈心, 和他聊网络游戏, 聊课外生活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 该生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 向我吐露了他的心声。他告诉我, 他其实也想好好学习, 可是以前的老师总是打骂他, 于是他就故意和老师作对, 破罐子破摔, 才造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觉得我和以前的老师不一样, 对他很好, 关心他。所以他决定要好好学习, 争取把成绩提高起来, 不辜负我对他的关心。他向我承诺:每天晚上不再玩网络游戏, 认真做好作业后就睡觉。在课堂上该生的面貌焕然一新, 专心地听我的讲课, 每当他要打瞌睡时, 我就提醒一下他, 他就会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在鼻子下抹一点风油精, 重新抖擞精神认真听课。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质量也逐步提高。在期末考试中, 语文从没考及格过的他这次居然考了81分。批完卷的当天晚上, 他早早的在QQ上等着我告诉他的语文成绩。当我告诉了他的成绩后, 他给我发了一连串的“笑脸”。从这一连串的笑脸中, 我领会到了他的激动喜悦之情, 这可是他渴盼已久的喜悦。我也深深地感受到,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情感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

二、以文本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实施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情文并茂, 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 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 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 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 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 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 在阅读过程中, 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鲁迅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范仲淹在“岳阳楼”中抒写的忧国忧民之情;普通“枣核”中饱含着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满腔深情;“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甜甜的泥土”中蕴含的离异母亲对孩子的浓浓亲情;再加“李煜独上西楼”的一股难言的委曲愁苦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 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 让学生去做主动的感悟者, 敞开心扉,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最终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 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以探讨促使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 促成情感教育

由于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跨越时空的, 对话的另一方在事实上是缺席的, 因此这种沟通是依赖于想象的, 因而对话有时显得比较单调和抽象, 而基于文本的解读而进行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面对面的、现实的交流, 因而这种心灵的交流更真实、更生动、更直接, 更具互动性, 正好可以弥补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的不足。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 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 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 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学习过程中, 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 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探讨在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体之间在合作探讨中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一种以自主学习为前提, 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汲取知识、深蓄内涵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适合的教材内容, 引导和调控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因为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 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 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 心灵、情感的碰撞就会使每个学习者的体验更深一层, 达到情感的共鸣, 促成情感教育。

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 是不完整的教育, 也是不成功的教育。时代在不断进步, 教育要与时俱进, 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更新,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渗透情感教育, 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篇2

【摘要】: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讲读课上,还可以试探性地进行“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读书方法。在自读课上,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自我策动、自我受理”。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引导学生自读上狠下功夫

【关键词】: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应有一定量的学法指导,尤其是自学方法的指导。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利于学生思想,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与学本身是一对矛盾,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与学中,存在着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教师教的积极性,一个是学生学的积极性,而学生学的积极性往往被忽视了,我们要正确估价学生的能力,切不可把学生看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地听老师讲,一跃而变为课堂的主人,要通过自己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读懂文章。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低年级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字、词、句。如果文《画鸡蛋》申“用心”一词的教学,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运用“上挂下联法”。先让学生找出达芬奇学画鸡蛋前后不同态度的词,有“不耐烦”、“用心”这两个词。强调这两个词,是为了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后留下总的印象:达芬奇开始学画鸡蛋时的态度很不耐烦,后来却变得用心学画。究竟为什么?这个内容就是我们在读课文中要明白弄懂之处。当教到“用心”画这一段落时,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他“用心”画的词语来。

学生举出“许许多多”、“一张又一张”。这样的答案只能说明学生从数量上有所认识,我就接着启发他们联系前面第二段老师要求达芬奇要训练好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内容,找出体现达芬奇接受老师意见之后用心画的词语。这下,学生很快发现了“形状不同”这个至关要紧的词语。因为鸡蛋形状虽然每个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非常相似,差别十分细微,要能看出它们的差异需要很好的眼力。达芬奇之所以后来能画出不同形状的鸡蛋,说明他接受了老师的帮助,努力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才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推敲,学生不但理解了词义,而且掌握了揣摩词语的方法。

二、讲读课上,还可以试探性地进行。

“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读书方法。在进行课文教学中,通过“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放”让学生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如课文《狐狸和乌鸦》重点部分(狐狸骗取乌鸦嘴里那片肉的经过)教学,我采用摘句法,抓能表现寓意的关键句来挖掘寓意的分法。 教学这篇课文,难在如何引导他们认识狐狸对乌鸦所讲的话好听顺耳,但却都不是真心实意,甚至最后一次还说出奉承话。“奉承”该怎么突破?首先,示范性地讲清最后一次狐狸说的话(奉承话有两句)中的第一句内容。让学生说说乌鸦黑乎乎、麻雀羽毛上有花纹的`特点,麻雀与乌鸦外表相比的结果是乌鸦丑,麻雀美;认识狐狸的话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合;理解狐狸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乌鸦惊喜到得意志形,张开嘴巴笑后失掉嘴里的肉;明白这类的话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讨好人家,这叫作奉承。然后请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句奉承话的方法自己去分析理解第二句奉承话,弄懂了“明明鸟鸦嗓子不好,声音‘哇哇’叫难听极了,狐狸却硬要说乌鸦嗓子真好,叫声像歌声一样动听,大家都爱听”的原因,是要吃到乌鸦叼着的肉,就得让它再次得意忘形,张嘴高唱。使嘴里的肉迅速落地。狐狸真是个狡猾的坏东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既读懂了句子意思,理解内容,明白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它自己听信奉承话,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听奉承话。

爱听奉承话,会受骗上当;不听奉承话,就不会上当。又认识到抓课文重点句理解的学法,有助于领会文章中心,即文章所阐明、告诉人们的道理。

三、自读课上,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自我策动、自我受理”。

自修课,要求学生自己读全篇课文,一般运用联系法,即运用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和本领(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前后文的照应及对比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在书中找答案解决问题等等方法),把课文读懂,读有所得。《看企鹅》课文,是本学用第一次出现的自读课文。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接近儿童生活实际,还附有插图。读书时,借助拼音,边读书边观察图画,学生不难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光正看得起劲,为什么突然脸红了?以往都是老师提的问题或课后现成的问题给学生去思考,而这一课他们自己能发现、提出有关书中很重要的问题。围绕问题,从书中找答案,划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并展开讨论。课堂上还安排他们重点细读第三段有关企鹅吃食的情景,让两个同学分别上台摆出小光想象企鹅吃食的情景以及企鹅实际吃食的情景。学生个个兴趣高昂,都想争着上台摆一摆,这样一摆弄,检测出他们自读的理解程度,说明为什么要这么摆的原因,是因为扣紧书上的“抢、拥、一定”和“有秩序”的词语意思。甚至还课外设制一个情景,如果还有一只小企鹅在大家排队吃食时,它才来到,这时你们想它站在哪里呢?为什么?学生自觉说出这只企鹅虽然小,但是也会有秩序地排着队去等吃食,不会挤到前面去的。通过自读课的学习,他们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明白了上自读课,要自己不断反复、努力去读懂文章,可以边读边想边划(重要的字词句)边摆等。只有这样做,自己才会读懂课文或者看懂课外读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看似可怕的自读课的任务。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堂融入思路

1、引言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情感教育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越来越多的融入了许许多多科目的课堂之上。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情感教育越发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陶冶情操、密切师生关系、健全学生个性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小学生日常交流、写作、思考等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一直都是最频繁的。但由于过于重视考试成绩,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在唯成绩最重的层次上,而对于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则重视较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重要意义。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融入的主要思路

2.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

俗话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把握课堂进行的关键人物,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教师自身就需要提高自身素养,通过自己的良好素养,包括严谨的课堂教学思路,工整的板书与多媒体设计,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等等,通过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将情感教育工作溶于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正如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自身的修养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才能真正的以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促进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有很多种途径,比如锻炼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进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等很多方面。

2.2认真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找到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需求也是一样,他们每个人对于情感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不断的鼓励和赞扬,有的学生则需要的是教师更多的关注,有的学生则需要的是学生耐心的引导等等,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加有效的情感投入。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学生情感的投入点。具体操作时,可以结合不同年级教材的特点,在教材中找到和学生心理相通的篇章,通过文章的故事或者人物唤起学生对教师情感投入的反馈。重点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教材中寻找、检索、提取与学生情感需求相对应、甚至共通的信息,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引起心理共鸣。

2.3创设情感氛围,唤醒学生潜在的内心情感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得罗说的,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可以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且学习的每个过程都充满着潜在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知识的渴望。相比较其它科目而言,语文是最适宜利用情感环境,创设学习情感氛围的学科,很多文章,尤其一些故事、散文、古诗等都可以利用。比如学习《锄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几幅有关农民耕作的图片,创造“汗滴禾下土”的那种情景,让学生一瞬间就被这种劳动的场面所震撼,也就很快发自内心的产生了珍惜粮食的想法。学习写作时,比如写记叙文我的妈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妈妈劳动时的情景,照顾家人时的场面,让学生看看妈妈操劳的手,额头越来越深的皱纹,由此,来唤醒做为子女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氛围中,所写出的必然会更加情真意切。

2.4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本身,语文教育,就是一个情感与感性教育的集合体,而情感是语文的灵魂,要想学好语文,教好语文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情感融入其中。而这种情感的融入,需要教师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学生更多的投入,当然教师的投入是主要的,首先要有教师的投入,才能引导学生情感的投入。其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之外,不容忽视。本身,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际上也是教师增加对学生情感投入的过程,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因此,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尤其是哪些思想、生活、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的更多关心。正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情感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构成影响,启迪他们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之后再将这些应用到语文的学习之中,才会真正的推动整体素质的提升。

3、结语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之花 篇4

一.引发趣味, 创设情感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 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 在情境中运用, 在情境中发展。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 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 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 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我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 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 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 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 描写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 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二.借助朗读, 激发情感

“三分诗, 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 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 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越或悲伤, 它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 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 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雪》, 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 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 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 这样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喉音平静地叙述李公朴的遇难, 随之音量逐渐加大, 音速逐渐加快, 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 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 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良苦……

三.文以传情, 披文以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文章是心灵的产物, 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 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 乐其所乐, 悲其所悲, 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 在潜移默化上, 在情感熏陶上, 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 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 以及“讲文以入情”, 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这就跟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是一样的, 那么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进入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选择突破口和切入点, 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 让文中所写的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 猛烈叩击学生心扉, 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 受到情感熏陶。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 要注意从文本的解读当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脱离文本的说教不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特征。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 篇5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每一篇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其中很多运用贴切的词语,起到一字传情,境界全出的作用。我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关键词语的表现力量,使学生更加喜爱这些优秀作品。如教杜甫的《春夜喜雨》时,我满怀激情,引导学生作了这样的分析: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知”、“乃”二字,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雨,赋予雨以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了春雨善解人们的意愿,在春雨贵如油,人们盼望云霓的时候,适时而降。诗人仅用两个字就把对春雨的主观感受融合到对春雨的描述之中,表现了春雨的可喜,抒发了喜爱春雨的愉悦这情。尾联“晓春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个“晓”字,由夜雨到晓晴。“红”、“绿”、“重”三字进一步从视角到雨后景物,描写出雨后的花朵更加姹紫嫣红,艳丽奇目,为锦官城增辉的景象,把诗的意境地推进一步,深涵了着诗人喜爱春雨的丰富感情。

通过这样的引导分析,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愉悦的诗意中,身心舒畅,融情于景,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使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不仅清晰、强烈,理解也会更深刻,更加喜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二、教学实践融入“情感”

一篇文章,在课堂上分析时,能情景交融,充分体现文章的情感色彩,这堂课就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教《敕勒歌》时,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绪,进入角色。然后生动、形象、抒情的语言,将这首诗中所写的景物:平川、阳山、苍天、阔野、穹庐、微风、绿草、牛羊描绘成一组有声有色的大草原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通过极其简朴自然的语言,粗犷豪放的格调,大笔写意地为我们描摹勾勒出了塞外草原上的奇景美象,它结对大自然的色泽、光亮、音响、形状等方面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美的享受。片刻,同学们兴奋之至,禁不住院拍手叫绝:“哎呀,这草原太美了!”这样,无声的文字就可以变成有声的语言,就可以变成优美的画卷,就可以把课文教得有立体感。作者的思想感情发掘出来了,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悟其情,这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整个课堂洋溢着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浓浓感情。

三、师生交融,引发“情感”

课堂,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深思。如《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主题就饱含了极其凝重的爱国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改变旧中国落后状况而顽强战斗的精神。为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叩击学生的心灵,我教此文时引导学生对文中重要词句、关键段落作了着力推敲。通过学习了解到作者跨洋渡海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对清国留学生龉龊生活的厌恶鄙夷深寓其中,就可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此文关键段落“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在课堂上还有一个我”,我就组织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咀嚼,让作者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情感流入学生心田,这情感在语文课上荡漾,感动我,感动学生。

四、用“情感”塑有志少年

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课文生动感人之处锤炼,晓喻学生以理,振奋学生的斗志。让作者的情感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心中树起做人的目标,使学生终生受益不尽。如《岳阳楼记》流传千古永久不衰的原因,就是由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东”的思想境界高于常人,这种思想境界是中华优秀儿女崇高品质的反映。这样在教学中以情感激发情感,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天地里遨游,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教育,树立起了为国勤奋学习的志向,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得到了落实。

情感教育在物理课堂上的回归 篇6

那么,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情感认知与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入手,探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教育的弊端,对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价值观培养与情感认知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的发展进程中,高中物理教学的最根本任务便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而作为形成科学学习素养核心要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成为高中物理教师首要的培养目标。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我国的传统物理教学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没能用生动的情境教学、丰富的教学手段使来源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而是以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固定于狭隘的知识体系框架中,体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例如,学生在刚刚升入中学阶段,无不对物理学科充满了好奇心理,他们被丰富的实验器材、与生活贴近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因此在课堂中积极活跃、兴趣十足。随着物理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则被纷繁复杂、抽象客观的物理原理与公式所牵绊,一旦考试成绩欠佳,便会逐步丧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积极情感是需要培养与激励的,一旦缺乏精神食粮,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枯燥、充满了恐惧。因此,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唯有注重学生认知能力与情感发展的协调统一,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教育规范之下形成科学学习的价值观并以求实创新的自主学习热情促进自我的终身发展。

传统物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隘的唯知主义框架之中。许多中学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学生刚入中学时,对物理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堆堆繁杂抽象的原理、公式,他们原来的热情开始消退。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最终会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转而厌倦物理学习。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合理的教学过程,但给学生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此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新课程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在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阐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

二、价值观培养与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独立的教学环节,更不能抛开专业学科的教育内容,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只有将其与每一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融合,使科学的思想教育指导理论教学,通过对学生内心活动的调节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学习态度、科学求实的探究精神才能最终使学生形成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综合学习素养。

从认知培养入手,强化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态度。认知态度是人们基于评价思维形成的观点与信念,具体的表现形式为赞成认知与反对认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认知培养促进学生形成正面的、积极的、热情的认知态度,从而使之在物理学习中转变固有观念、增强学习信心,以敬仰与信服之情感认可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例如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常常出现学得容易、做得难;记得容易、忘得快的现象,久而久之他们面对困难的物理学习失去了继续探究的勇气与信心,产生了消极的抵触情绪。这时,高中教师应通过敏锐的洞察思维,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认知态度的差别变换,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通过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创新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的紧密对接,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认知态度。

从情感培养入手,塑造学生自我监控与调节意识的形成。情感培养是人们基于认知对象在认识态度基础上通过评价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例如赞同、喜欢、反对、厌恶等。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情感培养教育入手,使学生掌握对学习态度的自我掌控与调节能力,从而最终形成化被动为主动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能力。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解除学生的情感困惑

高中生的年龄段是其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的阶段,教师一定要在熟知学生情感困惑的基础之下,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要想改变学生对高中物理“学而无趣”的现状,除了对其要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两者合力,才会让学生产生“学乐俱得”的效果。在学习状态中,内因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达到“学用兼收”的效果。很多高中生自尊心极强,性格也显得孤僻,还经常抱怨同学不了解自己,父母不了解自己,教师也不了解自己,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教师就应该多与他们沟通,打开他们其封闭的心灵,鼓励他们多学习新知,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积极的情感取向。

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篇7

一、情感节奏之行云流水

一堂课45分钟,单纯的传授知识容易造成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沉闷窒息。据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在机械性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稳定性最多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这样的课严重违背生态课堂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倡趣味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5分钟的课堂十分紧凑,每一分钟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巧妙运用。首先是课堂导入,由于学生刚上课,一开始很难进入教学情境,用什么办法安定学生的心呢?我认为首选是音乐,罗马尼亚大音乐家文涅斯库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能够通过人的“耳闻”、“神听”感知于大脑,美好的旋律创造幽美的意境,使学生渐渐地被带入所学课文的情境之中。

《绿》的作者朱自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醉人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对绿的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教学这一课时,为了唤起学生对梅雨潭的绿的想象和联想,我用绿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绿”,让学生闭上双眼,打开轻音乐《绿袖子》,轻松柔缓的音乐在学生的耳畔轻轻响起。看着学生渐渐进入了无尽的遐想之中,我知道,虽然绿不在他们眼前,但已经在他们的脑海里、心里烙下了美好的“绿”印。此时的学生已走进课文《绿》的情境之中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中巧妙地引入与课文内容契合的音乐,不仅是学生课间十分钟兴奋后的休息,教师更能抓住契机运用音乐行云流水般地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育家斯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的了。兴致勃勃的学习,不仅是孩子的幸福,而且是教师们的幸福。”所以说一堂课的导入宜在“静”中展开,舒舒缓缓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情感节奏之激情四射

一池河水不可能一直波平浪静,微风徐徐吹来也会涌起阵阵涟漪,泛起微微的小浪。课堂亦如此,有舒缓也有激情。教学过程最忌平铺直叙、亦步亦趋,它应该有起有伏、高潮迭起。惟有如此,方能给人以错落有致的节奏美。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心雕龙》也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渐入佳境的学生在慢慢地对课文内容有所学习之后,具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各个感觉器官也会兴奋起来,思维的火花也即将迸发,属于“导演”身份的教师只要创设一个情境,提供一个平台,就能看到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下面是我在上泰格特的《窗》时的课堂实录,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魅力四射的激情时刻。

师:现在大家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能不能告诉我你最想评价哪一个?是靠窗的?还是不靠窗的?最好能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小组交流一下。(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靠窗的病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这个病人乐于和别人分享快乐,很无私。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的无私?

生:“这时,他开始为同伴描绘窗外所看到的一切……”还有下文中“栩栩如生的描绘”中,可见这个病人能描述美妙的景象,说明他很乐观。

生:我评价不靠窗的病人,第9段的“纹丝不动———仍然盯着”这些词突出了不靠窗的病人缺乏同情心。

师:大家找到这些词没有?你能不能把这几段读给我们听呢?按照你的理解读一读。

师:刚才他有一句话读得很有感染力,大家听出来没有?

生:“他凭什么……”

师:对!他把语气读出来了,这时候大家感受到这个病人什么样的心理呢?

生:妒忌。

师:刚才他在文中发现了一个词———纹丝不动。

师:你们从这个词中读到什么?

生:冷漠无情!

生:冷血!

生:没有人性!

生:见死不救!

生:麻木不仁!

师:大家还从文章中读出别的什么味道没有?

生:文章写不靠窗的病人写得十分真实,通过他的想法和行为写出了人的弱点:自私和嫉妒心。文章最后的结果揭示了自私心和嫉妒心遭受的结果多么残忍!

生:第6段描写了他一系列的想法,充分写出了不靠窗病人的心胸非常狭隘。

师:好,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 你看出这个病人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吗?

生:他最先是惭愧,后来变成妒忌,他巴不得那个病人早点死去。

师:当妒忌的念头第一次冒出来,大家读“为什么偏偏是他?”这时他———

生:惭愧。

师:他拼命想控制这个不光彩的念头,可是没有控制住,念头变成什么?

生:“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师:到最后面对病友的生命即将消逝,他还在想———

生:“他凭什么占据窗口的位置。”

师:上面这三句话,有区别吗?

生:程度越来越加深了,显露出人性的弱点:贪婪、自私、妒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刻得到突破,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热烈的探讨中,这时的我也是眉角飞扬,倾情其中,或点头默许,或击掌赞扬,或手势会意,或疑惑再叙,语调亦是抑扬顿挫。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对知识的领悟力最好,师生的感情交汇也最融洽。

课堂上流动着热烈的教师情、学生情和作品情,教师应怀着对语文和语文作品的深刻的领悟,怀着对学生的爱,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激动传神的表情,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课文所富含的语言美、情感美、人性美。

三、情感节奏之丝丝入扣

一幅山水泼墨画,亦有“疏可走马”的空间空白;一首动人的乐曲,总有骤然“休止”的时间空白。课堂教学亦如此。短暂而适时的“空白”实际上是一种“合理的链接”、“内容的升华”,是师生情感节奏的“伏”。

在兴奋地探讨课文重点难点之后,学生会有短暂的满足感,也会形成情感的倦怠期,可是课还没有结束,教师依然要“导演”,维系学生的情感交流。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在“冷”与“热”的交替中,教师能巧妙过渡到下一个相对平抑但能升华教学内容的环节。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只要教师的稍加点拨,即能“入境”,升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学习黄飞《甜甜的泥土》这篇课文时,我们一起感受了文中妈妈对小亮无奈却深挚的爱,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亲,虽絮絮叨叨,但蕴含深深的父母之爱。《枣核》中华侨们以一颗小小的枣核寄托对祖国的思念,故土的眷恋,学生通过学习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培养了深厚的爱国情感,立下长大后要报效祖国的宏志。

丝丝入扣的情感节奏渐趋平稳,深入人心的教育在情感上用心交流,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敢于竞争、感恩图报、善于合作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 篇8

巧妙入境是感知美的第一个环节。要想使学生巧妙入境, 教师应注意启动导入程序。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课堂的行为方式, 教师应采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 让学生披文以入情, 动情而入境, 带着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之中。例如, 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 描绘的是唐明皇为博杨贵妃一笑, 不惜动用千百兵马, 千里迢迢, 兼程飞骑, 从南方往长安抢送荔枝的情境。”接着展开一幅字画, 一边巡回向学生展示画面内容, 一边轻声吟诵:“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后来我国南方经济飞速发展, 一年四季鲜果不断。荔枝成熟时, 远远望去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 摘一颗荔枝在手,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这一段形象生动的导入语言, 一下子唤起了学生对荔枝的神往之感, 完全进入了“飞焰欲横天”的情境之中。教材是说明文, 但在如此精彩的教学情境下导入课文, 自然入理, 使科学性、情感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感觉交替是感知美的第二个环节。多方刺激感觉所产生的应该是多点透视般的立体形式, 单一的感觉刺激难以产生理想的审美知觉。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 那么, 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我在教授古典诗歌《雨霖铃》时, 恰巧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了, 当时我灵机一动, 抓住这一时机领同学们去为她送行, 分别的场景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潸然泪下。归来路上我打开了随身带的录音机, 霎时“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如泣如诉的歌声飘了起来, 学生仍被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愁感染。随后, 我话题一转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送别的诗歌,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 我总结:送别是一个千古传唱的话题, 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 还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都难掩“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啊!我们再去看那“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恋人之间的离别吧!回到学校, 我先让学生们听看视频歌曲《雨霖铃》, 然后一口气教授完诗歌, 接下来马上布置写作任务, 把与同学分别时的感受细腻真实地描摹下来。收起作文来的那一夜, 灯下批阅, 只觉一股清新之气迎面扑来, 很是惬意和欣慰。

联想体验是感知美的第三个环节。审美主体在再度审美时, 都必然自觉地联系原来的审美体验, 已经积累的审美体验使审美主体不因审美对象的变化而失去感知。因此, 当感觉被刺激起来时原来的审美体验也随之被调动, 并在新的审美对象的观照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学习曾巩的《咏柳》, 在作者的笔下, 乱条狂舞, 柳絮纷飞, 诗人借柳来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由诗中“乱条”, “倚得东风势便狂”稍加提示, 学生便会自然想起与之相反的“万条垂下绿丝绦”, 想起贺知章笔下那亭亭玉立、碧树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的柳树,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贺知章是借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这就是审美的位移。

小议语文课堂上的思想教育 篇9

一次,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有学生背诵了《弟子规》当中的“入则孝”部分,当他刚刚背诵完毕,就有人晃着头喊:“什么呀?听不懂!”于是,我请刚才的那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解释了一下。这位学生显然早有准备,非常流利地讲解了其中的含义,尤其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时,底下的学生更是发出了感叹声:“原来古人是这样孝敬父母的啊!”等学生落座后,我顺势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知道了古人对孝顺的理解和他们对父母是如何尽孝道的,那么,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也谈谈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和孝敬父母的。”

这时,教室里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我看见不少同学相互低声笑谈起来,不过很快又安静下来。我认真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发现一个学生微低着头看我,脸上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显出微微的红晕。我微笑着用目光鼓励他,他有些勇气了,坐得直了些,便请他回答。他说:“我,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觉得应该尽量让他们少操心吧。”这是个腼腆的孩子,虽然他还有些忐忑,说得也不够具体,但我想,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尤其是他的话语中透出朴实,我很高兴,表扬了他,他也很愉快地坐下。

有了好的开端,接下来进行得就比较顺利了。

学生中有一些跃跃欲试的,我就叫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女生王露。她流畅地说道:“我就讲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吧,那天周末我在家看电视,爸爸坐在床上边哼歌边洗脚,我听着他哼的歌,好像也被感染了,于是对爸爸说:‘我来帮你洗吧。’他显然一愣,思索了一会答应了。”一听到她说为爸爸洗脚,教室里发出一阵哄笑,她也涨红了脸。

这时,我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说:“这可真是我们没有料到的啊!是的,我们对生养我们的父母都怀有深深的爱和感激,但我们似乎总是羞于表达,真的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吗?(这时,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王露同学就找到了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对不对?”听了我的这番话,教室里又重归于安静,有的同学现出思考的神情来,王露定了定神接着说:“于是我就帮爸爸洗了脚,而且用毛巾给他擦得干干净净,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后来那几天,爸爸逢人就说:‘我女儿给我洗脚呢!’”然后她非常激动而且自豪地坐下,大家也都听得认真,并被这和谐的父女生活图景深深地打动,相互之间会心地笑了。

之后,同学们似受到激发和鼓舞,都活跃起来,积极地举手发言。

“记得父母的生日并且在那天送上自己的一份小礼物,哪怕是一句祝福的话语,这也是孝敬父母。”

“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锻炼了自己,也是对父母辛劳的分担。”

“出门时向父母说明,让他们放心。”

“信任父母,和父母交流,哪怕不一致也要尊重他们。”

“在学校不能回家时,经常给爸妈打电话,报平安,也问候他们。”

“农忙时到田间给父母端杯茶。”

“不顶撞父母,自己错了要勇于承认。”

……

我看着他们一张张欣喜又激动的脸庞,听着他们热情且真诚的讨论,非常欣慰。讨论结束时,我对同学们说:“孝敬父母和勤劳善良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文明如何进步,这一美德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之情,羊羔亦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是人?父母亲既有生养我们的恩情,又有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之恩,我们对父母就更应当义无返顾地报答了。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38岁的田世国,把自己的肾脏换给了重病的母亲,他一直隐瞒着这个事实,直到现在,这个秘密在母亲那里还没有得到破解。他说,他只是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生活在幸福里,哪怕那是个谎言……太多太多的人用自己的故事解读着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带给我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因此,我们在谴责社会上一些人不赡养老人、歧视甚至虐待老人时,也要不忘反省自己的行为。另外,我们也不要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在尊重敬爱自己的长辈的同时,也要关爱所有的老人,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同学们都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似乎意犹未尽,我也非常高兴,因为这样的延伸教学让他们体验到创造力的激发、情感的熏染、心灵的交融、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上,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教师要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的活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这样便能巩固课堂知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那种囿于教材,只重视课堂的老师,那种就文教文,只以传授知识为业的老师只是称为经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育人和教学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才被尊为人师。

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精神。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灯,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愿望,激活他们的创造精神,发展他们的独特个性。

语文教师应该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要从三尺讲台放眼世界,培养能为社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的人。

教师在教学中应时时体现人文关怀,把开放性作为语文教学的形式,面向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开放学习领域,让学生感受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魅力,使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灵气,让语文教学的天空永远新鲜亮丽。

摘要:语文离不开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教师要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的活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 巩固课堂知识, 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 篇10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造引人入胜的美境

好的导语,就像是一出好戏的序幕,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视听和心神,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授《鸿门宴》时,一开始可以用“垓下之围”的故事导入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诵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使学生置身于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的战场,感受项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的惊天动地的慨叹。然后结合课文,让学生探寻一下一代雄杰为什么落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结果?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接着再剖析课文所体现的情节跌宕之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个性之美,语言精练之美以及通篇笼罩的悲壮美、机智美等等。

二、创设美的环境氛围,领略动人的审美情韵

语文学科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有一位老师在讲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首先打开了录音机,让柔缦的音乐飘荡在教室的上空,学生们开始觉得很新鲜,而当那动人的音乐流入他们的心田时,大家都敛神沉静了下来,好像渐渐迷失在美妙的音乐中,而忘记了身在何处。突然,老师关掉了录音机,学生们愕然地回到现实中来。老师抱歉地笑笑,问学生:“音乐美吗?”“美!”几十个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又问,“还想听吗?”“想!”他们又一起用更大的声音回答。“但是,这一次,请同学们合上眼睛,仔细听,听完后,请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依然是轻柔的音乐,但在悠扬的乐声中,老师用舒缓顿挫、充满情感的语调把《天上的街市》朗读了出来。朗诵完毕,音乐又徐徐地停留了一会儿。许多同学依然闭着眼睛,仍旧陶醉在音乐中。当同学们重新回到现实,老师叫学生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同学说:“蔚蓝的天空中,丝丝缕缕的云朵如轻纱漂过,颗颗星星如点缀在屏嶂上的宝石,发出灿烂的光芒。美丽善良的织女和勤劳勇敢的牛郎在天宫楼宇银河间幸福地徜徉。”他的描述,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老师表扬了这位学生用如此美丽的语言创造了一个如此美妙的人间仙境。“可是,谁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真的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幸福自由吗?”老师引导学生去领会诗意,知道的学生都说,牛郎织女的生活很悲惨:他们被王母娘娘残忍地分开了。“可是,如此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写得那样美丽、幸福呢?这不是太不应该了吗?”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让同学们看《天上的街市》所创作的时代,让学生联想那个时代应该有的图景,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真实用意:用虚幻的幸福美好去反衬时代的不幸和人民生活的悲惨。这一堂课,在老师所营造的特殊的氛围中,在美与丑、喜与悲、亮丽与黑暗的对比中,学生体验到了作者沉郁悲愤的美,而在他们感受美的同时,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维的空间最大程度地扩展开来,从而达到了美育与教育的统一。

三、赏析课文,深入挖掘美的内涵

赏析课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在这方面,教师应着重以美的眼光从不同的层面上拈出美的亮点,深入挖掘美的内涵,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构筑的时空,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寓褒贬,别善恶”的本意以及作品在客观上所具有的更大的容量和张力,从而使学生不仅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感情上乐于认同,而且在思想上、理智上也能跃上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进而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善恶、真假、正邪、是非、得失等观念。

例如教《荷塘月色》时,教师一定要抓住作者所展示的景物之美以及美景的感人力量,还有作者对美景的倾心赞赏和对美的生活的追求。让学生领略自然景色之美与人的思想感情沟通、融合的意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修辞上欣赏作者所运用的新奇、精巧而美妙的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表现力和美的意蕴。如写荷叶像“舞女的裙”,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美人”,并分别用“一粒粒”形容、凸现“明珠”之耀眼,用“碧天里的”修饰、衬托“星星”之闪烁,用“刚出浴的”夸饰、赞许“美人”之娇艳,真可谓摇曳多姿,一态一变。还有“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触觉、嗅觉与听觉的沟通,是拟人、比喻的巧妙运用。只有细细品味,深入挖掘,才能全面地感受到景物、音乐共同交织成的令人神往的美。此外,“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这种富于动感的比喻,使画面呈现出可感可触可嗅可闻等多要素协调之美。这些比喻,无陈腐之迹,有清新之美。

四、撷取瑕疵,从辨误入手示范美

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蓠下”句中的“采”是个会意字,一般认为“采”字是“折”义,蒋德舜为课本画的插图就是陶渊明手拿一束菊花,1994年发行的“古代文学家”邮票上诗人也是此状。爱到“采”的地步,无论怎么说也是不美的,因为该字字义让人联想到粗野、自私、虚伪,这决不是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陶渊明所为!李渔爱荷,“夏季以此为命”;林逋爱梅成瘾,或早晚盘桓于梅树间,或品茶、饮酒于梅树下;陆游爱梅,“小亭终日依阑干,树树梅花看到残。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爱梅的人,无一采折者。因此,“采”字解释为“赏”,用眼去采,用心去采,才更为妥帖。通过辨误,学生既学会了欣赏美的方法,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然而,美又不是简单灌输所能奏效的。因为从教材中获得的审美感受既有主观性,又有社会性,师生间对美的认识差异性定会产生碰撞。碰撞中谬误服从真理,共性统一差异。教授《雄关赋》,学生有崇敬、振奋的壮美感;教授《窦娥冤》,学生有悲伤、愤怒的悲剧感;教授《荷塘月色》,学生有宁静、愉快的优美感:教授《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生有讽刺、喜剧感。达到这一步,可看作是语文课堂美育的初步成功。

五、教师要美言美行,用自身的美影响学生美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教育过程》第98页)。”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而且,学生不仅模仿教师的优点,还会模仿教师的缺点,所以教师必须谨言慎行,美言美行,严以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力求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化身。事实上,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社会的代表,被当作社会成人行为的模式,可以说,语文教师是树立在学生面前的最生动的美。因此,语文教师作为美的传播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自身示范是美育过程中第一位的要素。

走进语文课堂的教师,要经得起几十双眼睛的挑剔。《包身工》本是一篇愤怒揭露买办资本家残酷虐待包身工的血泪篇章,教师如果不注意以自己的表情确定基调,形成特定的课堂氛围,学生便会在阅读描写包身工起床情景的文字时发笑。学生表情是教师表情的折射,如果产生这种与课文内容不和谐的跑调现象,这堂课就很难上好了。所以,《绿》的表情是欢快的,《威尼斯》是抒情的,《壮士横戈》是悲壮的,《与妻书》是深情的。课堂虽然一样,教师的面孔则要千差万别,学生以教师面容的阴晴变化,把握学习内容的感情分寸,因此,教师的喜怒哀乐也是教师将正确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观潜移默化给学生的一种手段,不能不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师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利用其准确、恰当的手势。如“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体察杜甫的无奈心境;《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把”、“椹”,秦王的“惊”、“引”、“绝”、“拔”、“操”等动作的演示,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敌对双方沉着冷静和惊慌失措的对比,想见不可一世的秦王在英雄荆轲面前外强中干的丑态。所以,美的手势是一面猎猎招展的旗帜,学生随它而动,课堂随它而动。

现代教育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11

一、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媒体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 可以使纯描述化的语言文字转变为可观可感的画面图示, 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可以亲眼目睹, 亲身感受,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参与, 给学生带来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教育媒体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 打破了传统教育受宏观、微观、时间、空间的限制, 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用图象来显示情境, 用文字来诠释情境, 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信息量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媒体技术, 使生动逼真的音响、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可感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能在感情参与下进行智力活动, 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和集中的注意力, 促进记忆、思维、联想、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人进行过一项实验, 同样学习一份材料, 采取传统口授法, 让学生单纯地听, 三小时后能记住60%, 三天后能记住15%;如果教师不口授, 只让学生单纯地看材料, 三小时后能记住70%, 三天后能记住40%;如果采用视听结合法, 学生三小时后能记住90%, 三天后能记住75%。可见视听并用的记忆效率远远大于单纯的听和看。这表明, 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

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 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因素带入课堂, 使学生在得到大量信息的同时感受到美。还可以把学习和练习带出课堂, 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比如, 课堂教学很难使访问、报道、采访等实践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 而现代教育媒体则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练习运用访问、报道、采访等各种语言技能, 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课件往往注入了多名教师的心血。在制作课件时, 教师需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并通过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 制作出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形式的课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取得更多、更高层次的收获。录像机、录音机、电子计算机等教育媒体还可以记录、再现和存储教学信息, 包括教学实况、教学设计的资料等, 这也有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一个交流平台, 帮助教师之间交流经验, 互相学习, 有利于教师业务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些被完整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各种教育信息, 必要时可以完整再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优劣得失都能很好地得以反馈, 而这些反馈的信息又为教师提供了反思和研讨的依据, 教师不仅可以从中看出某一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而且可以发现新的教育教学规律, 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媒体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使用媒体技术时, 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前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 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 使得教学过程紧凑, 课堂容量大, 知识的时代感强。通过媒体教学, 学生可以多学到至少三倍的材料, 教师也可以节约大概20%的教学时间。但是, 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认识、记忆规律, 或者虽然运用了现代媒体技术却依然墨守着传统教育的陈规, 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灌输、填鸭之风依然如故, 这样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疲劳, 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课件都是都是在课前预先设计好的,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按部就班, 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 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该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 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运用, 使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的时间过少甚至没有, 这也会使语文的艺术性受到限制。中职阶段的教学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而且有些文章必须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 领悟到它的艺术价值。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就会破坏作者所要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视听活动时, 作为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诵读空间, 运用词语和文字进行讲解, 激疑设问,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激发想象和联想, 促进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飞跃。在媒体教学方式的影响下, 一些教师会把没有情感的大屏幕作为教学的主阵地, 教学行为明显减少, 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 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 忽视了教师的言传身教, 这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还有个别问题是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的。比如把讲稿变成电子教案;不加选择、改造的直接利用别人的课件;字体过小、数量过多、色彩花哨、屏幕背景颜色与文字颜色、图形颜色不协调, 人为地导致屏幕的可读性降低;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 缺乏条理性;一味追求动画及声音效果等等。

上一篇: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下一篇:SAT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