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谐的音符在语文课堂上奏响

2024-06-24

让和谐的音符在语文课堂上奏响(通用4篇)

让和谐的音符在语文课堂上奏响 篇1

“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的状态”。 在新世纪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在语文课堂上奏响和谐教学的音符,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上互动交流充分,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培养,能动性得到激发。使课堂成为学生唤醒自我、张扬自我、成就自我的阵地,使课堂成为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

一、创建师生关系的和谐

和谐是教育的追求,和谐产生美,就象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的构图、色调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教育要和谐,首先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让教师尊严变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在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究。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劳动的成功与否,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教师首先应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允许他们对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的感悟、体会和结论。例如,我在上《丑小鸭》时,天真的学生向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鸭窝里的蛋到底是鸭妈妈的蛋还是天鹅蛋?它是怎么来的?”我坦然相告:“我不知道!”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有说粗心的天鹅妈妈弄丢的,有说是鸭妈妈下的,有说基因变化的……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在多元认知的冲突及体会中,不断发现探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样自主探究得来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

二、创建课堂情境的和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课堂情境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要潜身心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然后借助语言、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合本课,且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于是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声音与图像的融合,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被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亲耳听到了海底的“窃窃私语”,真切地感悟了课文所描述的意境。看完后,我提问:“你觉得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又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教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戴着头饰,争先恐后地抢角色表演,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一一展示,非常出色,将小蝌蚪的成虫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既强化了记忆,又使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还有许多,只要教师能在教学中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教学情境,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就能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建学习内容的和谐。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的传统地、表象地分析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阅读量,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形成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与课文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能让学生把学得的形式举一反三,由课内到课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在有限的课堂内,为学生拓展出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课堂是师生精神的天堂,师生徜徉在这样的课堂文化中是愉悦的、充实的、幸福的、成长的!

四、创建学习方式的和谐

“和谐” 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让学生鲜明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甚至求新、求异的思维。例如:在《赤壁之战》教学中,谈到曹操用“铁锁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

[让和谐的音符在语文课堂上奏响]

让和谐的音符在语文课堂上奏响 篇2

一、彰显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 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回应教师, 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因此, 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 并且尊重学生的选择, 与学生平等对话,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和谐互动。

二、设计和谐具体的教学目标

创建和谐的三维目标是和谐数学课堂的基础。数学课程目标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更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能力等, 促进其全面发展。我在教学一年级《上下、前后、左右》中, 出示两个小朋友上下楼梯的画面 , 一个背对我们准备上楼, 一个面对我们准备下楼, 他们都要靠右行, 怎么走?通过讨论, 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左右的相对性。这时老师一边出示两个小朋友上下楼梯的动态画面一边问:都靠右走有什么好处?学生纷纷说“不会相碰撞”……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我国的交通规则就是车辆行人都要靠右行, 就不会发生碰撞了。所以公共汽车的车门都在右边, 方便大家上下车。你们平时可要遵守交通规则呀!本课中, 笔者寓安全教育于数学知识的传授中, 让学生在解题中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生命安全教育,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

三、设置和谐趣味的教学情境

所谓情景设置, 就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情境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 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故事中创造情境, 设置游戏性情境, 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活动, 引导他们亲自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 使他们手脑并用。使学生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又能提高操作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四、培养和谐有效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 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 获得知识, 激发情趣, 掌握程序与方法。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 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之间通过制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来接受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 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教学效益最大化,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和谐。

五、融会和谐丰盈的课堂课外

课堂内外的融会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知识在非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深化和加强, 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评价多元的特点。我执教《数学活动——合理安排时间》一课时, 在总结新课时, 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合理安排, 想想你以前做到了吗?课后请大家设计一张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安排表, 并请爸爸妈妈提建议让你的学习与生活更科学。当然按照安排表执行更重要哟!”这样的课外延伸, 就把课堂内外、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让和谐的音符在语文课堂上奏响 篇3

一、创建师生关系的和谐

和谐是教育的追求,和谐产生美,就象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的构图、色调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教育要和谐,首先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让教师尊严变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在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究。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创建课堂情境的和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课堂情境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要潜身心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然后借助语言、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合本课,且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于是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声音与图像的融合,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被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亲耳听到了海底的“窃窃私语”,真切地感悟了课文所描述的意境。看完后,我提问:“你觉得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又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教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戴着头饰,争先恐后地抢角色表演,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一一展示,非常出色,将小蝌蚪的成虫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既强化了记忆,又使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创建学习内容的和谐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的传统地、表象地分析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阅读量,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形成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与课文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能让学生把学得的形式举一反三,由课内到课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在有限的课堂内,为学生拓展出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课堂是师生精神的天堂,师生徜徉在这样的课堂文化中是愉悦的、充实的、幸福的、成长的!

四、创建学习方式的和谐

“和谐” 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让学生鲜明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甚至求新、求异的思维。例如:在《赤壁之战》教学中,谈到曹操用“铁锁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候战起来了几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原先的分析太片面,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实施人文管理 奏响和谐音符 篇4

一、人文管理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人文关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同时,他们对于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种民主和谐的宽松环境,对教师多一些关怀、多一点信任、多一点激励;少一点强制,少一点怀疑,少一点指责。学校实施人文管理不但体现了学校领导的素养和能力,而且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实施人文管理,首先可以让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平等和谐地相处,领导不再会粗暴简单地命令教师,不会无理由地苛责教师。唯有领导和教师的关系和睦融洽,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其次,人文管理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促进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如今,我校每一次的集会已不再是领导发言、训话,而是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个平台,提升自己素养或者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有时请一些专家如心理学专家来开讲座,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请一些礼仪专家为教师讲授平时的着装、色彩的搭配等。多一点关怀,这样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2.人文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束缚了学生就不是成功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中注入了人文因子,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强调人文管理,凸显人性化,这是对学生个体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尊重。当学生获得这种人格尊重的时候,他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以及存在的喜悦,正是这种生命的价值感和存在的喜悦感让学生有了更多创新的动力。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实施人文管理,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想法,全方位地进行指导,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研究潜力。每学年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汇报,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着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这份快乐让他们拥有着无限的创新动力。

3.人文管理有利于学校制度的推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机制的有效运转需要合理有效的制度。制度如果过于机械僵化的话,就无法保证各项工作能夠有效地开展,就不能使各项工作统一协调地施行。但如果僵化的制度中只有束缚,没有人情,只考虑结果,不讲关怀,那么,制度只能留在纸面上,无法在现实工作中真正推行。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必须考虑到在这种制度中注入人文关怀,考虑到教师、学生的个体利益与需求,在制度中渗透情感,可以保证制度与人的和谐统一,保证学校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推行人文管理,以科学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在推行学校制度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又能以情为主线,在充满人文气氛的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心情愉悦地工作和学习,努力地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我校创新班级管理制度,学校提供总的规章制度,每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如有的班级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温馨化管理,只要学生有进步就给予奖励,有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则需要为班级的学生做一件事情或者诵读一篇文章。通过这样的人文化管理,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以及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制定合情合理的制度

制定合情合理的制度可以使学校这个有机集合体获得高效的办学效益。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利益与需求,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多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激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制定激励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激励制度既面向教师,也面向学生。其次,制度的设定谋求人的全面、个性化发展。制度设定在审视学校全面发展的同时,把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尽可能地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再次,要培植群体意识,协调好学校内部各种关系。教育并不是个人的事情,更不是某个学校管理者的事情,而是群体的事情,是需要大家来共同完成的。在我校,对于教师,只要他们有突出的表现,就给予奖励。比如在教学表现、论文发表、学生管理等方面有所成就,都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如果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给予奖励。在学生方面,施行奖学金制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创造发明。这些激励制度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制度文化,让学校彰显着人性、人文的气息,这种气息环绕在学校周围,飘荡在学校的上空,让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人性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所以,一个良好的制度是能够让所有的人都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把所有的同事当作志同道合的人,当作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共同经营好学校这份沉甸甸的事业。

2.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制度是学校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校园人文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物质条件。学校人文环境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对学校的人文景观作出合理、巧妙的设计,对于学校花草树木的布局,尽可能利用学校的场地合理安排,通过人文环境的布置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我校设置了植物园,让学生通过植物园来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性;还设置了光荣榜,宣传学校一些杰出的校友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力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学生在每时每刻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学校文化的力量、学校的人文气息。每个班级按照自己的特色来布置自己的教室,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空间。通过人文环境的建设,为学校的人文管理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其次,营造书香校园,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读书启迪心智,读书滋养心灵,读书涵养人性。在校园中,我们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书的魅力,让学生在书籍中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熏陶,素养得以提升。通过开展“读书节”、“书香之班”、“读书明星”等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再次,开发校本课程,提升人文内涵。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一个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建设校园品牌文化,凸显学校的特色,彰显学校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

3.构筑和谐的人文关系

构筑和谐的人文关系是人文管理的重要内容。校园里的人文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这四个方面。首先,和谐的领导和教师关系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学校要有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也需要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两者之间要密切配合,和谐相处。校领导管理事务要淡化权利意识,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为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给教师一个尽情发挥才能的舞台。教师也要有主人翁意识,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领导和教师团结一致,为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而努力。其次,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构建平等融洽的合作关系。每一个教师都要记住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这里奋斗,而是大家一起努力,是一个集体。同学科教师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交流教学经验,对于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来沟通交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再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育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育还是一份心灵的事业,最佳状态的师生关系应是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我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健全的人文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在这个健全的人文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下,教师和领导一条心,共同致力于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教师把艺术教育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一件件艺术作品,认真地培育、雕刻。学生与教师关系融洽,经常同台演出,演绎着师生间独一无二的创新艺术作品。对于他们的艺术创作,学校都会给予大力的鼓励与支持。这样,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关系。

4.开展鲜活的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是人文管理的具体途径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鲜活的人文活动可以达到快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文化是一种潜藏在所有社会活动者背后的凝聚力量,人文管理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我校的人文活动特别丰富,比如学校设置了“温馨茶吧”,在这里,领导、教师都可以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读读报纸,让茶香融洽着彼此的关系。再比如,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室网名叫“温馨园地”,听到名字就让学生有种温馨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我校力求以“德育高质量的投入获得智育高质量的产出”,以特色德育活动为载体,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每年都举办一次读书节,每年的讀书节都有着不一样的主题,但每次的主题都彰显着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团委指导学生成立了不同的社团,如文学社团、摄影社团、漫画社团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作为一名学校领导,需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需有执着坚毅的办学精神,需有兼容并包的办学态度,引领学校在人文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从而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宋运来.做有策略的校长:经典寓言与学校管理智慧.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祁团,丁莉莉,朱永新.大夏书系·学校管理的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小学艺术节钢琴比赛方案下一篇:安全主管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