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2024-09-15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精选12篇)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1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单位时间内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能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因此,教师因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好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的提问具有技术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提问。

一、课堂提问要适度

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那怎样的提问才算适度呢?

1、从文章的题目着手,适度提出问题。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练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切入点,所以可紧紧抓住题目提问。比如《第一朵杏花》,引导学生发问,谁看第一朵杏花?怎么看的?为什么要看第一朵杏花?由此抓住了文章主要内容及主线。

2、着眼全文内容,适度提出问题。

把握住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写作方法,感受作者的感情。提问的适度就好像“篮球架的高度”。篮球架的高度非常科学,过低谁都能“入篮”,便失去了竞争的意义;过高,谁也不能把球投进去,使人丧失信心。同样,课堂中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到蓝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孔黎茵老师讲授的《白杨》一课中,在理解白杨品质特点时,教师机智地将问题转了一下,让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会怎样?遇到大雪会怎样?遇到干旱会怎样?遇到洪水会怎样?这样设计问题比直白的理解白杨如何坚强要高一层次,虽然难度增加,但学生兴趣盎然,理解深刻。

二、课堂提问要量力而行

就是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深入研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认识学生并科学地去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比如《燕子》一课,对于燕子的生活习性只做了解,让学生简单介绍,扩充知识面即可,不必过细追问。还要根据具体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象,提出具有诱发学习欲望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三、课堂提问要灵活

提问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其次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又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知。

四、课堂提问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鸟的天堂》一课,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其中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从而理解这两个鸟的天堂所指含义不同。

五、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及手势,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善意亲切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策的手段、劝勉温暖的言语,都会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总之,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去设计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累语言动机和积累学习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展示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了教学魅力。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2

摘要:无论是从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与要求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作为学生这一群体中的学困生,他们的成长多年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教师同样会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来审视新理念支配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果在新课程改革中闭而不谈这个问题,将使新课改研讨变得形式化。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的成因数学课堂上的学困生提问艺术转化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成因。

人们常说,孩子进入学校时就是一张白纸,该如何画,画得怎么样就要看老师们的绘画水平了。但真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学困生的形成应分为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

(一)学生层面。

1、先天原因。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平平或低下,乃至“弱智”,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

2、内趋力原因。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个别学生的心理发展滞后,表现在他们自制力差,注意涣散,难以集中,持久性差,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

3、滚雪球原因。这部分学生在综合因素下,往往知识基础缺漏多,巩固率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心理困难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生源原因。我校绝大多数是从偏远山区转学过来的,由于地区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的差异,他们之中出现了较多的“学困生”,不能适应本地发达教育环境下的学习。

(二)教师层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抓“学困生”有以下行为:

1、拼时间。为了“学困生”,用“起早贪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据为己有,剥夺了“学困生”课内、课外的时间,“学困生”也是苦不堪言,家长更是怨声载道。

2、压作业。有些教师,在作业“一刀切”的前提下,给学困生“加码”,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采用错一罚“几”的方法,更加重了“学困生”的负担,导致个别学生“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倒不干”,恶习也就此形成。

让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更加有效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注意提问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手段。问题的难易要适宜。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难度,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索然无味,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学《三个小伙伴》,师问:“三个小伙伴一起干什么?”“他们栽树的时候有没有工具呢?”这样的问题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但是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萎缩。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把问题改为:“三个小伙伴栽树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如果问题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置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实践证明,凡是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澜;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注意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穿衣服总要先找到衣领,找准了文章的切入点好比找到了衣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情况,课文中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设问句、反文句等具有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从这些句子入手设计问题。《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是课文中的一个过渡段,前一部分概括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后一部分是对下文的提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教学本课可以从这段话入手提问:在生活上恩格斯是怎樣热忱地帮助马克思的?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是怎样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学生如果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教学目标就基本上达到了。教学中找准了问题的切入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循序渐进

孔子曰:“循循然,善诱人。”课堂提问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棰,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围绕本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通盘考虑问题的主次和先后,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如我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问题:本课里的亲人指的是谁?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他们分别为志愿军作了哪些事?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步步紧逼,不但促使学生快速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变换角度设置疑问,拓展学生理解课文的空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是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五、预设好提问的内容,提问的难度、深度要恰当

提问的指向要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主要应指向上节课或本节课或本学时的重点、难点,要把问题尽量设计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处。问题的难易程度也要把握好,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大多数学生无从着手,无法回答,就会丧失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回题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从而使教学活动无法按照教师的计划正常进行;过易,答案就会显而易见,表面化,问题就没有了悬念,学生对提问的内容就不感兴趣,头脑思维处于被动状态,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课堂中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止心理,而适度地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入篮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深奥,或范围太广,作答时难度过大,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题、浅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

浅谈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4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课文本质意义

在当前课程改革进行得风起云涌的社会背景下, 在当前提问式教学得到多数教师与专家的垂青下,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有很多教师采用了一问到底的授课模式, 整堂课上教师不停发问, 学生不停地作答, 好像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与创造力, 其实深究之下, 并非如此。其一在于很多教师有着诸多数量的无意义发问, 如“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好不好啊”“行不行啊”这样的发问, 一定程度上, 这些发问都是没有意义的, 的高效课教学中应当坚决摒弃这些。其二在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只是针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的发问, 如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教师会这样发问, “一开始五位壮士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是怎样想的”“面对敌我力量的悬殊, 他们是怎样做的”诸如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我认为充斥于整个课堂并不科学, 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然心领神会, 文章中就有着明确的答案, 故而这些发问也都属于无效发问, 它们并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与学习积极性。更多情况下, 我们更应针对学生在理解文本本质意义上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 我们才能深刻了解发问艺术, 将有效课堂推向深处。比如, 我们可以针对“纵身”“冲锋”这样的关键词进行赏析提问, 进而体会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这样就能够有效引领学生思维与课堂走向,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高效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注重激发学生情趣

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有一句“言为心声”的术语, 也就是说, 文本中任何一种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作者的心理感受, 而我们要想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情趣, 首先就要利用文本中的情感与学生自己的体会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感受与教材文本内容的叙述产生共鸣, 进而激发学生情趣, 这样学生更容易通过自身体验理解文本内容, 升华文本情感, 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教学与我们的具体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际意义,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提高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其次, 针对教材文本中的同一事件、故事, 我们更多地要主张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有效解读, 这样就会积极践行开放性语文教学策略,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语文素养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提升。最后一项是笔者主张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积极注重我们的课堂评价, 坚决杜绝讽刺挖苦性的评价语言, 给学生更多的激励, 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 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了避免选择问题对象时带有惩罚性, 应切实注意以下三点:教师须具备良好的情绪自控修养, 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面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营造课堂和谐的氛围,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精心创设情境, 把握提问火候

所谓提问的火候, 在作者看来就是指提问的时机, 在语文教学过程提问艺术的把握中, 我认为提问时机的把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一种机缘的成分包含在里面。当然, 我们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总不可能被动地等待这种提问机缘的出现, 更多地我们应当积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强化自身能力, 提升自身素质, 这样才能在机缘出现的时候准确把握, 进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增光添彩。譬如, 在讲授《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调动, 精心创设了大地初春时的美丽景象, 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完美的课堂情境, 让学生沉浸其中。突然, 有一位学生问道:“老师, 河豚要漂上水面, 不是说明这是一条死了的河豚吗?”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 备课的过程中我远远不会想到自己作为一名父母也曾给孩子说道, 鱼儿漂上水面估计就是死了的经历。这时我变被动为主动, 动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并肯定了学生的种种想法,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尤其是其中一名学生说道:“这是一首题画诗, 从课下注释及题目中都可以体会得到, 所以诗中所描摹的景象应当是画中所画的固定画面, 本来是游动的一条河豚, 但在画家的笔下是静态了, 诗人的这种写法更体现了其实事求是的精神。”你说, 你要是一位老师, 能不为学生这么精彩的解释而由衷赞叹、叫好吗?

四、提问要成为学生思维的助推器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 特别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转向、总结处更要沿着学生思路精心设计, 让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助推器”。如《狼和鹿》教学提问片断, 导入提问:小朋友们, 在你们的心目中, 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生:狼是一种狡猾、奸诈的动物, 《小红帽》中狼假扮外婆把小姑娘吃了。生:狼是一种讲集体的动物, 我在《动物世界》里看过……课中提问:为什么说狼是功臣?鹿是祸首?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吗?生:有狼时草原生机勃勃, 没狼时萧条无比……生:没狼时, 动物濒临灭绝, 疾病缠身……结课提问:通过《狼和鹿》的学习,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提问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要尊重文本主旨, 将阅读提问变成一个充满创造和体验的活动。

总之, 高超的提问艺术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教师必须依照相关课改理论, 依据学情实际, 利用提问艺术来将我们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主导角色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有人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比作古时作战的先锋官, 我认为这个比方是非常合理的。不可否认, 合理的提问, 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启发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质量, 一定程度上, 它的有效与否引领着整节课堂的走向与趋势, 决定着一堂语文课的成败。

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提问法 篇5

一、语文教学课堂的理论

(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二)、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三)、亚里士多德“逻辑提问”法

(四)、“提问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

(一)、提问形式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二)、提问只为了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

(三)、从自己兴趣出发提问,随心所欲,远离文本。

(四)、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三、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思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四、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删繁就简原则

(二)、适时追问原则

(三)、循序渐进原则

(四)、充满趣味原则

(五)、启发性原则

(六)、鼓励性原则

(七)、适时性原则

(八)、适量性原则

(九)、适度性原则

(十)、科学性原则

(十一)、创造性原则

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做到有效提问的类型如下: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①根据学生的兴趣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①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

②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③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二)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

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

(一)于文本独特之处提问

(二)文本单元的提问分类:

一)与同单元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二)与同类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三)于文本矛盾之处提问

1.与文本内部矛盾处提问 2.与文本外部矛盾处提问

四)有效提问要关注学生学情

1、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提问

2、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提问

(三)根据课堂提问的水平分类

一)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二)理解水平的提问

三)应用水平的提问

四)分析水平的提问

五)综合水平的提问

六)评价水平的提问

(四)根据课堂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

一)总分式提问

二)台阶式提问

(五)根据课堂提问的具体方式分类

一)直问和曲问

二)正问和逆问

三)单问和复问

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及作用

(一)、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

(四)、获得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而学生只管一个字——答。但事实并非如此,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学生可以问课本,问同学,问老师„„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法的讨论分以下六个模块进行论述

一、语文教学课堂的理论

中外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有许多说法,以下是一些举例:

(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提问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提问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人们普遍都认为他对学生的教育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填鸭式的,这也每每作为后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孔子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曾与他的四名得意弟子畅谈理想,这应该是孔子实施提问教学的一个典型范例。

首先,它是一次平等的思想交流。孔子与学生们谈理想抱负,谈治国安邦的道理。上课时,席地而坐,不分尊卑,完全平等。性格开朗的子路率先谈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孔子只是微笑,不作任何点评。最后轮到曾皙发言时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时,孔子引导说:“何伤乎?亦各言志也!”于是曾皙放开心怀,谈了自己的理想是营造一个和平大同社会的思想。孔子便马上说“吾与点也。”孔子随和的开场白以及他与学生一样表达出自己的理想,说明他上课时与学生进行了心灵上的彻底沟通,真正融入到了学生当中。这次教学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平等的主张,是师生间一次平等的交流。

第二,它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的。孔子师徒围坐着,不分前后左右;从开场白看,孔子只是一位召集者的角色而已。因为从他的语气神态看,他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提出问题时,没有一点雕饰之痕,却是那么自然贴切启发善诱,浑然天成,最能启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课堂气氛就轻松活跃起来。一开始,子路就抢先发言,论治国安邦的方略。接着是冉有、公西华发言,各有论国之策。场面活跃,气氛热烈。中间是主持人孔子给每位发言者提示一句:“求,尔何如?”或“赤,尔何如?”或“点,尔何如?”而根本没有给他们出什么具体题目。真可谓是一场“自由谈”。

第三,它的课堂教学是寓教于乐。文中轮到曾皙谈志向时,这样写道:“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可见,曾皙一直在弹琴!孔子师生谈论理想、抱负时,第二章课堂提问的历史现状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孔子寓教于乐的思想。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最高境界,可以调节情绪,活跃气氛,是其它艺术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只有孔子这位精通音乐的教育家,才会在“漫不经心”中,取得寓教于乐、和谐真知的效果。

第四,它可以作为一次寓教于游的“彩排”。文中没有只言片语记述这次教育讨论活动是在郊外的游历中进行的。但从孔子认同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于沂,风于雩,泳而归”的理想来看,孔子又可谓是寓教于游的创始者。他带着几位学生游说于列国就是最好的印证。总之,全文记载了孔子组织的一次各抒理想、抱负的活动,参与者各自发挥特长,展示各自性格气质,达到了言志谈抱负的目的。这次提问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经典之作。

(二)、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西方的提问教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创立了一种提问式教育方法,他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产婆术”对后世的教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端。自它问世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学校广泛采用。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简洁明了,非常干脆。只能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己提出其他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互轮换提问,但须经过双方一致的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思想。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一是讥讽,就是不断地提问,令对方感觉自己的观点自相矛盾,从而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二是助产,就是在对方能够承认自己的观点错误的前提下,帮他找出正确的答案。换句话说,就是让真理产生;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把它的共性找出来,通过对某些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求出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而准确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事物中去。“产婆术”这种方法,实质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自觉地获得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都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只适于人们对已知东西的认识,而不适于未知事物的认知。

(三)、亚里士多德“逻辑提问”法

“逻辑提问”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常用于读书的的方法。他认为,采用逻辑的方法提出问题,常常可以使自己有深入一步的思想。例如:复习概念和定义时,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又是从哪些实际的问题中延伸出来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用于表达概念的定义改变没有等等。然后,你接着再对书中的判断和推理也进行一些同样的提问,通过搞清各个逻辑部分的组成,就能获得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理解,也就不容易忘记了。因为,任何一本书,要用于阐明一种具体系统的理论,都应有相对完整的几个基本要素——概念、判断、推理三个方面。

(四)、“提问教学”的基本特征

纵观中外提问教学的相关历史,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1.教学都以老师指导作为特征,通过提问学生、激励学生与引导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思考、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相关疑问和见解,从而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

2.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创设谈话情境,追求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老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在这种谈话情境中,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经验与所要探究以及要解决的新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

3.教学中都讲究提问的技巧方式,运用智慧,充满了高超水平,讲究辩证的提问艺术。

中外提问教学存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东西方人文精神以及语言不同所造成的。通过以上提问教学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循循善诱,精妙点拨,而且善于把握时机,给了学生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苏格拉底提问指向明确,提问时环环相扣,善于突破关键,充分挖掘对方思维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与严密性。亚里士多德注重从逻辑上提出问题,常常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深入一步。

二、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

尽管有许多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被否定后,问答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法便应运而生。然而,伴随着新的教法,一些问题也相继产生。比如问答式教法,课堂上,有的教师该问的在问,不该问的也在问;需要学生作答的在问,不需要学生作答的也在问;学生能回答的在问,不能回答的也在问;有价值的在问,没有价值的也在问。于是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们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讲着,但是台下的学生都是没精打采,目光呆滞地望着老师,一言不发,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问,任何印象,根本毫无所得。教师们繁琐的“满堂问”,让学生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课堂的热爱。乏味的提问体现出课堂上浪费时间,大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形式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追求表面化的形式,一问一答,虽热热闹闹,却华而不实。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过多地问,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3无价值,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语文的阅读教学都充满“问答”。尤其上公开课时,许多教师总是在幻灯片中准备了一大堆问题,总以为有这些问题牵引着学生,课堂气氛就会活跃,不至于冷场。

(二)、提问只为了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

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有些教师认为,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上课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案中所写的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学生就是掌握知识的。

(三)、从自己兴趣出发提问,随心所欲,远离文本。

受传统影响,总以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者,抓住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来提问,然后展开讨论,阐发、拓展,于是文本远远地被抛在后面。

(四)、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习惯性提问。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其次,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最后,提问没有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此以往,让学生生厌。这三种做法,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还有细节方面的问题也大量存在着,如: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惩罚性提问。教师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堂课下来,学生要么不知所问,没有任何印象,根本毫无所得;要么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只能保持缄默,课堂冷冷清清,既然学习积极性都已没有,那就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而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不良现状也正是由于教师存在以上的误区造成的。

三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提问成功的前提。在提问之前,教师不仅仅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应该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益,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课堂提问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激发学生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那些不假思索即可回答的提问或者说思性很差的提问,如:“白杨树平凡不平凡?”“不平凡!”“双喜和阿发他们白天去看过戏没有“看过。”“车夫真是自讨苦吃吗?”“不是。”这类提问就没有什么启发性,同学们机械地回答“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气氛活泼、热火朝天,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取到好的教学效果。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都存在许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责任就是要把这些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并培养他们独自发现矛盾、揭示问题的能力如《故乡》中有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明白如话,似乎一看就懂。正因为如此学生也就往往满此而不去注意挖掘语句里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但却可以在这个地方设了一个提问:“闰土的孩子几岁了?”学生原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听茫然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赶紧阅读课文有交代,只有五岁。教师又追问:“连五岁的孩子也被参加劳动,却又总是吃不够,是什么造成的?”通过思考和议论,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一幅旧中国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悲惨画面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更加认清了中外反动派残酷剥削压迫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对全文作理性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那样写,而不这样写?那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在提问设计时要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孔乙己》一课:作者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的?从小说对孔乙己衣着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乙己的什么性格特征?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用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分析性的提问,有的属于分辩性的提问,有的属于概括性的提问,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出。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设计有关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驿路梨花》:本文对驿路梨花作了多次生动的描写,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美的语言欣赏)本文的情节常常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安排情节的?(艺术构思欣赏)本文的标题为“驿路梨花”,结尾又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虽是老师的预设,但学生的回答还是有预期方向的,因此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教学双边是相互的,毕竟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与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其受益者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删繁就简原则

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的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的,就我们目前的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要删繁就简。这里的简指的是简约,而不是简单、随意、无为、无效。简约而不简单的问题设计源于文本细读,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比如,一位老师在上《狼》一课时这样设计教学问题:关于作者蒲松龄你都知道哪些信息?-一文章演义了怎样一个狼的故事?-一说说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一你知道哪些《聊斋志异》的相关文学常识?-一说说文中的屠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一介入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一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又比如《社戏》这篇课文,在充分地文本细读后,笔者这样设计教学:幻灯出示课 文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问:

1、文中哪些段落写看戏?戏真的好看吗?

2、请大家把目光投向看戏前、看戏后,找一找小伙伴对“我”的好还体现在哪里?

3、其实除了小伙伴对“我”好外,还有哪些人对“我”好?

4、这篇文章题为《社戏》,结尾又说“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么作者仅仅是在怀念“社戏”吗?除了“社戏”外,还有什么特别值得怀念?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怀念社戏,其实是怀念----

5、这个时候的鲁迅为什么如此怀念故乡?

(二)、适时追问原则

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

案例分析:《陋室铭》教学片段

(在朗读课文和简单疏通课文字词句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师:陋室到底陋还是不陋?为什么? 生1:文章题目是((陋室铭》,所以陋室是陋的。

生2:文章最后说:孔子云:何陋之有?说明陋室是不陋的。

生3:课文里有一个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说明陋室是陋的。

教师:同学们能从课文里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依据,这很好。

生4:我也认为是陋的,因为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这句当然也能看出陋室的陋,当学生4的回答出来后,老师犹豫了一下,后面坐着听课老师,万一改变原有的预设,收不拢怎么办?因此没有追问。学生继续在原来找出的几个句子上争来争去,打外围战,无法找到老师希望学生找的关键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时老师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教师:老师觉得陋室是陋的。这有资料为证。我们来看《刘禹锡三次搬家的故事》。个故事的哪个地方表明陋室是陋的呢?同学们找一找。

过了一会儿,一男生小声地说:“斗室”的“斗”,表明这是一间陋室。

教师:“斗室”是什么意思?

学生无语。

教师:斗室就是很小的居室的意思。这是从面积方面说陋室的陋。刚才找出来的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出陋室是陋的呢?

学生沉默。

虽然老师在做字词的疏通的时候,有意点了一下苔痕的生长环境,但是遗憾的是没能在学生心里留下痕迹,这个时候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来,因此老师只能自己说。

教师:陋室的陋主要体现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句子上,苔痕长在什么

地方?这里的草是盆景吗?

就这样,教师带领学生一问一答艰难地得出结论:陋室的环境是陋的,陋室的主人是清高的。

教师:陋室的环境是陋的,但因为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陋室又是不陋的,那些地方

表明陋室不陋?

教师希望学生能抓住找出的三句描写环境的句子来谈,但是学生好象很笨,就是不能抓住那三句话,一直游离在那三句话之外。

(三)、循序渐进原则

问题设计要形成由易到难的梯度,犹如爬坡一样,用点力才能上得去,又如摘桃一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比如一个原本较难的问题,可以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通过对问题剥笋式的讨论与分析,最终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因此,这样就会给全体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就会为教师教学营造出更加积极的教学情境。

案例分析:《猫》教学片断

(这堂课总共设计了三个主问题,在第二个问题结束后,老师这样小结。)师:第二只猫好象是大家的一个亲爱的同伴,好象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它是我们一家人生活中的焦点,集我们一家人的宠爱于一身。在我看来我们对于第二只猫是没有亏欠的,再说它的丢失也是因为别人:第一只猫的死是意外,三妹为了挽救它也尽力了;第三只猫我们是有欠于它的,我们平时对它不好,还冤枉了它,我觉得自己应该对它的死负责,为此我深深地自责。师:请大家找出写我因第三只猫的死而难过的段落。生找到第30段

师:大家觉得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缓慢低沉。

师:那大家试着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语调读一下。学生七嘴八舌读课文

追问:第三只猫的死亡跟作者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猫是被“我”打死的。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纷纷表示赞同。

追问:“我”打得轻还是重? 生:重 师:何以见得? 生l:“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悲楚”表明“我”打得较重。师:“我”只是打了一下而己,作者也没写打得是轻还是重呀,至于把它打死吗? 生2:“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这句话表明“我”对猫很生气。生3:“一时怒气冲天”也表明“我”对猫很生气。

师:第三只猫死于什么时候?为什么死了? 生:“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师:猫死在被我打了之后的两个月后,而且死因不明。因此,猫的死跟我没有直接关系。师:那只是一只流浪猫而己,我们家收留了它,让它吃得胖胖的,应该是有恩于它的,何况,猫的死跟我关系不大。你觉得“我”有必要如此难过、如此自责吗? 生异口同声说有。师:为什么? 生:猫的死跟我有关系,如果“我”没打它,它就不会逃走。不会逃走,也就不会死。师:难道这两个月猫一直在外面流浪? 生:是的。

师:看来作者深深打动了大家,大家都是作者精神的继承者呀。猫的死从理性地角度讲跟“我”是没有多大关系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自责? 师:我对自己的自责不仅仅是因为冤苦了猫,我觉得自己还冤苦了谁? 生默然。

师:文中还有谁像猫一样受到冤枉? 一生恍然大悟似地说:我知道了,张婶。

师:“我”真的永无补过的机会了吗?对于张婶我还有补过的机会吗? 生l:有,向她道歉,以后对她好点。生2:还可以给她加点工资。

师::如果我向张婶道歉,张婶会原谅他吗? 生:会的。

师:那么是谁不能原谅他? 生:默然。

师:不能原谅“我”的不是别人,是“我”自己。那么作者借此想表达的是什么? 生:默然。

师:当强势群体伤害了弱势群体时,这种心灵的伤害是永远无法补过的,就像钉子钉在木板上,即使钉子拔掉了,疤痕是抹不掉的。作者的作品中流淌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每一个人怀着深深地爱。综观古今中外,伟大的作家都有仁者爱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环:在金色的烛光中走向天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了心爱的人的幸福宁愿牺牲自己的海的女儿;在瓦蓝的天空下眼巴巴地看着风筝的小弟弟都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愿同学们能做古今中外伟大作家的精神继承者,做情情,情不情之人!

(四)、充满趣味原则

精彩的提问,使课堂教学魅力四射,能吸引每一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思考,快快乐乐地掌握知识、增长才干。提问的高明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问要有吸引力,要充满趣味,使学生感到有情趣而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案例分析:《猫》教学片断 师:猫有自己的语言吗? 生:有,“咪呜”。

师:猫会怎么说呢?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它。生1:为什么打我? 师:有疑问,有怒气。生2:很哀苦地痛诉。

师:有没有选择反抗?这是一种怎样的逃避? 生3:反抗,只能证明鸟是它吃的,主人会打得更凶,这样反而给主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如果反抗,会死去。

师:为什么是无力地反抗? 生:默然。

师:这是弱者与强者的对比。《家庭的故事》不是纪实,有虚构。写猫的同时,也是为了写人。有没有像猫一样,不能辩诉的人? 生:有,张婶。

师:张婶在怎样的情况下默默无言? 生:被指责没有看好鸟的时候。师:张婶是专门看鸟的吗? 生:不是。

师:张婶是什么身份? 生:仆人。

师:张婶并不完全是看鸟的,那么她有没有为自己辩护? 生:没有。

师:请大家为张婶辩护。生1:我不是专门看鸟的

生2:我还有许多别的事情要做。师:这些理由张婶能想到吗? 生:能。

师:张婶为什么不辩护? 生:张婶与猫都很善良。师:猫在家中是什么身份? 生:宠物。

师:张婶是什么身份? 生:仆人。

师:我和妻子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主人与仆人、宠物。

师:我和妻子是强者,猫和张婶是弱者。弱者面对强者的指责,只能选择沉默。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的问题:“培根和我们谈论了有关读书的哪些问题?”其实是一个很没趣味性的问题,而且学生如果没有参考书,很难一下子回答出来。第二个大问题:“下面浏览课文,根据这三方面给课文划分一下层次。”又是一个很直接、没有技巧、没有经过精心思考的问题。从课堂实录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喜欢。案例二中的问题“猫有自己的语言吗?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它”,专家认为这个问题是一词品读尽得风流,把人类的情感体验带了出来。这个问题确实很妙、很有趣,本来这堂课前面部分较沉闷,但是因为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上来了,课堂逐渐形成高潮。案例二中的另一问题“请大家为张婶辩护”也很有趣。这两个问题都比较感性,具有情境性,活动性,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觉得累。

(五)、启发性原则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才是好的提问,所以,老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启发性还表现在老师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和规律,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六)、鼓励性原则

鼓励性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一个平等、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思维表现出空前活跃,学习自信心十足,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思考的积极性显得非常高涨。求知欲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有了创造的意图和愿望,创造性的去学习,去掌握知识。

(七)、适时性原则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知识渴求的状态,老师适时提问和及时点拨,能使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老师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当学生自己解答出问题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八)、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是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要有疏有密地设置问题,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老师在一节课上不停地提问,学生就不能有效地静下心去思考问题,反而会破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这样考虑的问题就会全面周到一些。

(九)、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提问要精准,要有启发性。太过容易或难度过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或厌烦的心理。《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怎样的提问才是适度呢?正如有位教育家说得那样:“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准确而又生动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不动脑筋就能回答出问题。适度的提问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去思考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满意的结果。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喜悦和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十)、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的前提是把教材吃透,了解学生。老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充分了解,即科学地估计他们的认知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此外,对教材内容要掌握熟练,深刻理解其内涵。老师提问时语言要简明扼要,规范性强,有针对性。如果提问科学得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活跃,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提问不当,就会造成“启而不发”的局面,最后老师只能自问自答。

(十一)、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是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关注学生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反应,提出的问题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创造性应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求异思想的核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性的,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所提出的问题要带有假设性,能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提出自己比较独特的看法,同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求得思维的共鸣,实现思维的优化。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了有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1]有效的提问,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求知欲得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信息交流效益提高,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设置疑点、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桥梁,是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使信息得到输出与反馈,并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

做到有效提问的类型如下: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的课堂时机和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就是提问时机。所谓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需要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时候;二是学生不明确研究目标、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时候。而有些老师在提问后,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常常缺乏耐心等待,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地做出回答,老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或提出别的问题,根本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答案,做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在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更详细地给出答案;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回答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就会增加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他们会做出有预见性的回答,会有更多的依据为基础,也会明显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而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会有好的课堂反应。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唐宋八大家是谁?理解型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应用型问题——总结本篇课文的主题?分析型问题——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综合型问题——根据《邂逅霍金》的内容,谈谈你对当前名人该采取什么态度?评价型问题——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所以,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提问的方式。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①根据学生的兴趣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做到有效提问的类型如下: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①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②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让他们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中,成为“好知者”,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③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自由地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

二)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

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保持的主导者,老师应该努力做到:

①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良好的提问心境,应该是老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老师在提问时既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把为学生服务作为提出问题的出发点,使所提问题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当学生的回答欠佳时,老师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更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老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疑惑。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较弱,这些想法或疑惑一经产生,便急欲一吐为快,否则即会形成一个个思维干扰。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老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优化提问的思维氛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设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总有一点难度,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的答问积极性,老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学生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老师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可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老师还可用一些浅显的问题,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推动积极的思维。

②所提问题具有适应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学习成绩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无论哪个班级,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所谓面向全体学生,即课堂提问要求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不应该只针对少数尖子生,而要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使提问具有普遍性。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老师的提问要以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老师可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将某些问题分出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分别向优、差生提出。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时要提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对中等生提问时则以一般性问题为主,以帮助他们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对后进生提问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如简单判断性的、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③问题要有启迪性问题要有启迪性,即所提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言行有潜在的影响。老师不要讲完什么后都问“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这样的提问效果平平。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

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老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

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使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考。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老师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一)于文本独特之处提问

千人一面的文章是惹人厌的,同样千文一面没能彰显文本“个性”的课堂提问也是惹学生厌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曾有过风靡一时的新问题模式:“你最欣赏(喜欢)的语句是„„”,“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是„„”,“文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等等。此种问题模式因其开放性、自由性而一度被誉为“万能问”,引得众人纷纷效仿。然而如果每篇文章都这样问,不仅学生倒胃口,老师自己肯定也倒胃口。因此,通过单元内文章的比较以及同主题文章的比较,同中求异,读出文本的独特之处,并在这些地方设置问题,才是有效的。

(二)文本单元的提问分类:

一)与同单元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我们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人教版教材在七、八年级都是根据主题组织单元的。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成长”是这个单元文章的共同点,但是这个单元的任何一篇文章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价值,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应该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整体意识,把同单元的文章进行比较,比出每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并在文本的独特处提问,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比如说教《猫》这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明白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五篇文章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变迁,以及由于中外传统文化心理的不同,动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形象的差异。反映“人与动物的关系”是这个单元文章的共同点。那么郑振铎的((猫》与别的文章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什么内容是必须在篇文章中落实的呢?细读文本,笔者发现《猫》这篇文章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两次与第三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既有猫的地位的对比,也有“我”的态度的对比。前两次养猫经历都是为写第三次蓄势,为第三次做情感的铺垫。最后一次养猫的经历,者花了近全文一半的篇幅来写,写“我”的情感经历的变化:不在乎、可厌、发现错误、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深深自责,写出了作者对猫的独有情感。还有文中的一些表示法律的术语如“罪状”、“畏罪潜逃”等词语,大词小用,把“我”写得很可笑,这些是作者用语的独特之处。笔者认为本文情感的曲折动人以及用语的幽默诙谐,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是读懂作者的关键之处,也是单元其他文章所不能承载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地方设计问题。

二)与同类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除了与同单元文章比较,与单元外的同类文章比较也是读出文本的独特之处的重要办法。如老课文《荔枝蜜》,就可以拿来与秦良玉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比。同是写蜜蜂,两个文本表达的对蜜蜂的情感是不一样,前者表达的仅仅是赞美,后者除了赞美外,还有一种惋惜。这种不一样就是个性,就是时代烙印,就是艺术品的生命,就是文本的独特之处。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一篇写母爱的文章,与其他写母爱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哪呢?首先表现在作者用荷叶比喻母亲。根据我们的阅读积累,我们知道,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习惯于用荷来比喻君子的高风亮节,其中的经典之作是周敦颐的 《爱莲说》。用荷叶比喻母亲,是其他作家不曾写过的,是冰心的一个创举。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荷叶比喻母亲?荷叶与母亲的相似点在哪里?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这个比喻揭示母爱就像荷一样美好,像荷一样圣洁无私。作者借荷叶护红莲这么一个不经意、不必然的行为来写母爱的表达也是不经意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传达的都是不尽的母爱。作者用荷叶护红莲比喻母亲唤我来赞美母爱的美好,自然界与人世间崇高、感人的美感,在这里得到和谐统一。同时,荷叶保护红莲,使它免受风雨的摧残;母亲唤我,使我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母爱何其伟大!荷叶比喻母亲,这真的是一个绝妙的比喻,这既是意象的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创新。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激活自己的阅读积累,把与自己的阅读积累不同的地方紧紧抓住不放,并深究下去,文本的独特性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课堂提问就应该在这里设置。

三)于文本矛盾之处提问

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都借助了这一创造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从文本内部来看,作者往往通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矛盾对立,来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和谐统一;从文本外部来看,作家往往通过表达一种与常人或其他作家矛盾的情感,来达到彰显自己的 独特思考的目的。所以抓住文本的矛盾,就是抓住了文本的核心,找到了读懂文本的捷径。所以教师要在文本的矛盾之处提问。

1.与文本内部矛盾处提问

许多课文有很多看似自相矛盾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会被我们老师忽视,如果我们加以重视,并且进行质疑,好好探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凡看似矛盾的语句或看似不合常义的词语都应该引起注意,都可能是阅读理解的最佳切入口,由此可能直达文本的内核,在这些地方提问,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比如在课文《陋室铭》中,题目是《陋室铭》,文章的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有一个显豁的矛盾:陋室到底是陋的还是不陋的呢?课文中有现成的答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从客观角度讲陋室是陋的,但陋室又因作者的品德高尚而不陋。作者承认陋室是陋的,但从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绿”、“青”来看,陋室环境是清幽、美好的。如果这句话写出了环境的清幽、美好,那么陋室的陋体现在哪里呢?这是文本细节处潜藏着的一个矛盾:“苔痕”就是苔鲜,苔醉往往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根据生活经验老房子才长苔鲜。同时,我们都知道刘禹锡三次搬家的故事,他最后搬进去的是“斗室”,连家人都住不下,从这里再次印证陋室是陋的。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话里面我们读出了刘禹锡处境的凄凉,也读出了刘禹锡的境界:身居陋室不以为陋,当苔痕慢慢地爬上台阶,绿色也慢慢地充满刘禹锡的心间。刘禹锡是用自己的痛苦给别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所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句子是解读文本的牛鼻子,“绿”、“青”从词典语义看是写环境的清幽、美好,但从文本语义看是写刘禹锡处境的凄凉,这一点与平常的词典语义不合。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词典语义与文本语义的矛盾,但其实是高度和谐统一的。我想教学《陋室铭》时,抓住了这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地方,设置一个主问题:陋室到底是陋的还是不陋的呢?就能带领学生读懂刘禹锡了。

2.与文本外部矛盾处提问

唤醒读者的生活体验是实现文本智慧阅读的一条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在阅读时,总是有意无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使自己迅速进入文本。但是我们发现,有时我们的体验与作家的情感差别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家在创作时,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宇宙人生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是作家所独有的。如果我们在阅读时,唤醒自己的生活积累,找出自己与作家情感体验的不同之处、矛盾之处,并深入挖掘,可能会真正走入作家的内心,实现有效对话。比如王鼎钧的《那树》,我曾听到有人说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砍掉一棵树真的不算什么,这是一般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说法,是一般人对于那树的情感。那么作者对于那树的被砍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作者情感丰富吗?紧紧抓住这个矛盾,我们就会发现“那树”只是一种象征,作者想借“那树”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和忧虑,随着“那树”的轰然倒下,人们失去了诗意的环境,失去了诗性的情怀,也失去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经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就理解了作者对那树的独特情感,在我们一般读者看来有点不可思议、有点夸张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抓住作者对那树表现出来的独特情感处提问。

四)有效提问要关注学生学情

事实证明,不管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高明,如果你的解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你的提问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效的。学生是老师的上帝,有效的提问要关注学情,在学生读不懂的和读不好的地方设置问题。

1、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提问

对于一篇文章,学生能读懂什么,能读懂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读不懂的,是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教师应该心中有“数”,而这个“数”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设置问题。比如有位老师这样教《伟大的悲剧》:首先用美国在南极点建立的站点的名称导入;着要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最后要学生谈谈其中哪个人最让你感动,找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感动的理由。结果学生说的都是归途中的悲壮覆没。归途中的悲壮覆没以及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伟大精神是重点,但不是难点,稍加点拨学生是容易理解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盲点在于体会失败之悲和作证之悲。关于斯科特一行明知失败是否要继续奔赴极点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不再继续,也可能会说继续。但说继续的学生说的未必是真话,或者说他还没能真正体斯科特一行对探险事业的热爱程度,没能体会斯科特一行这一刻精神支柱的轰然倒塌。他们能继续是为一般人所不能为,这是他们的悲之所在,也是他们的伟大之处。关于作证之悲,学生的理解也是不深刻的,斯科特一行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呀,这个时候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就像被摔在地上一样,让人踩得咯蹦作响。在这种生不如死的情况下,忠实地为他人作证,也是常人所不能的。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心灵的无比高尚,他们是心灵的贵族。很显然上面这位老师的问题设计并没有指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盲点。也就是说这个文本中失败之悲和作证之悲是连许多老师都读不懂或读不好的,是连老师也需要反反复复地读才能读懂、读好的,所以,学生肯定读不懂或读不好。所以,我们就该预见到这点,并在学生谈了归途中的悲壮覆没以及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之后设计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他们解读文本的盲点。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一点,笔者再举一个例子。《端午的鸭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形散神不散。这篇文章的结构看似随意,从端午的习俗写到家乡的鸭蛋,再写到端午的鸭蛋,有人认为这正体现了汪曾棋散文闲适自由的文风,这没错,其实在看似随意的结构背后是大有深意的:开头作者一口气罗列了七种家乡端午的习俗,按照参考书上讲,是创造一种端午的氛围,细读却不止如此,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充满着一种自豪感,充满着对高邮人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赞美,正是因为大人们对待端午是如此的慎重、重甚至隆重,小孩子耳濡目染,对鸭蛋才会如此的珍惜,原来对生活的热爱是可以这样代代相传的呀。接着,作者写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写家乡人爱鸭蛋,写异乡人爱鸭蛋;写大人爱鸭蛋,写小孩爱鸭蛋,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种童年味、家乡味、生活味。鸭蛋不仅是家乡的特产、美食,更是传承文化的纽带。细读课文2至6段,我们还会发现那是作者在写自己对鸭蛋的感情是从小到大与日俱增的。小时候看书觉得鸭蛋比练囊好,成年后读书对他人夸家乡鸭蛋倍感亲切,作者对鸭蛋、对家乡的强烈感情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所以这篇文章看似闲散的结构是教学的核心所在,通过它既可以解读作者的情感,又可以通过它指向学生解读文本的困惑。所以我认为从文本体式和这篇文章的特点来看,本文的结构是教学的切入点。这篇文章的结构真的会成为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吗?我在上这篇课文之前,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说:“老师,这篇课文前面写了那么多端午习俗,像说明文,写得很平淡。”这个学生的言下之意就是他觉得这个地方写不好。另一个学困生这样说:“老师,这篇课文鸭蛋来鸭蛋去,写了那么多鸭蛋,很没意思。”班长说:“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借鸭蛋写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班长的回答无疑是令人惊喜的,但是整个班级中能够理解到班长这个程度的不多,再说即使是班长,也很难理解作者对端午鸭蛋的那份独特情感,所以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是理解不透的,对文章的结构是读不懂的。又有一个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学生很认真地看书,但是没有人举手。因此这篇课文语言的平淡有味也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以语言为抓手,最终指向文章的结构和情感。那么,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阅读这篇文章,能够读懂的是什么呢?端午的习俗、家乡鸭蛋的名声大、家乡鸭蛋的优点多、家乡鸭蛋的吃法多、端午鸭蛋趣味多,这些表层的东西相信绝大部分学生是能读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伊始,可以让学生谈谈这些他们读得懂的,然后步步铺垫,解决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文本的结构和情感。总之,老师在上课时,大讲特讲学生能懂的东西,而且讲得没比学生高明,那么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无力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值得怀疑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应该是问在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在这些地方重锤敲击,讲深讲透。

2、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提问

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为此而进行的设问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考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发散,在广阔的空间搜寻,从而有新的发现。当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思维禁锢不能拓展出去,不能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使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适时的提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使原本读得不好的读好。比如读《木兰诗》这篇文章,学生对木兰形象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勤快孝顺”、“谨慎机智”、“勇敢坚毅”、“淡泊名利”、“爱国爱家”,而对木兰刚柔相济、打破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缺乏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设问,帮助学生读好课文。例如一个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问:你眼中的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很快就明确了木兰是一个:勤快孝顺、慎机智、勇敢坚毅、淡泊名利、爱国爱家的女子。然而如果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似乎学生对木兰形象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于是,这个老师又问:这样的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比较有什么不同?于是学生开始思考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①柔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受欺负;②没有自由,一切都得听别人的;③古代的妇女要做到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根本没有自我;④古代的妇女身体也很不好,不动就生病,好像林黛玉;⑤没有社会地位,好像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有些还要被丈夫休掉。这个老师的机智之处就在于她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设置了问题,使得学生对木兰的形象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解读。

(三)根据课堂提问的水平分类

教育家特内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创设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这种提问模式中,“教学提问被分成由低到高六个水平”

一)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又称为事实性问题。这一水平的提问可用来确定学生是否已记住先前所学的内容,这是最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学生对这类提问的回答,通常用确或错误来进行判断,其内容不超出先前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例如:

1.作者抓住了春草什么特征来描写的?朱自清《春》

2.百草园的趣事有哪些?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小弗朗士为何在最后一课上感到学不够?都德《最后一课》 这类问题只要学生熟记课文就能回答,由于这类问题基本靠死记,因而它是最易回答的问题,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二)理解水平的提问

这一水平的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弄清它们的含义。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知识,能比较和对照知识或事件的异同,还要求学生能把一些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要使学生能够回答这一水平的提问,就必须事先把提问所涉到的必要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例如:

1.从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和行为描写中可以看出她的哪些性格特征?冰心《小橘灯》 2.老大臣、官员对皇帝的称赞分别表现他们怎样的心理状态?《皇帝的新装》 3.花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品格?《花木兰》

回答这类问题必须经过思维活动,其主要智力过程是综合与分析,即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找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学生回答第一题时,常用的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回答第二题同样要知道什么是心理描写等。

三)应用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把学的某些规则或理论应用于某些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选择,以确定正确的答案,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应用、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

四)分析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分析知识的结构、因素、弄清事物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资料,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

五)综合水平的提问

又称为创造性问题。这类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如:

1.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

2.《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这类提问必须以课文为本,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再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创造性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如上面的两个教例的答问必须符合小说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如游离了这两点,再创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课文

六)评价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材料的价值。它要求学生对一些观念、价值观、问题的解决办法或伦理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也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 1.蔡桓公讳疾忌医有无道理?《扁鹊见蔡桓公》 2.你最喜欢朱自清的哪一篇课文?朱自清《春》

3.你认为在《春》中哪一篇图画最美?是春草图、春风图还是春雨图或其它?

回答这类问题必须预先设立标准,其主要智力过程是选择与评判,所以是几类问题中最难回答的问题。与创造性问题一样,答案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有的需要先作限制。比如:回答三题时,就要有一定的标准。学生对几幅图画都有真实的感受,各人的喜好也不尽相同,那就要给予问题一定的标准,可以用色彩、意境等加以限制。评价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四)根据课堂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 按此标准可将教学提问分为以下几类:

一)总分式提问

又称牵引式提问。是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本身互不直接牵连,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合。回答了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其特点是“以大领小,从小到大”。如教《祝福》一文时,首先总的提出:“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祥林嫂的?”在这一总问题下又提出“怎样写祥林嫂的眼睛?每个时期的衣着有什么变化?”“祥林嫂的脸色表情如何?发生过哪些变化?”等一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脑海里首先呈现关于祥林嫂的肖像,并由此进一步探索的内心世界,把握鲁迅笔下这一受封建礼教迫害的中妇女典型的社会意义。这种提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各部分的作用,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故常能收到条理清晰、纲举目张的教学效果。

二)台阶式提问

又称层次式或递进式提问。是指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就像攀登台阶一样,步步升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鉴于小说主题的揭示难度较大,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便精心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在教学中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地逐层提出:

1.别里科夫的特点是干什么都有套子,他有哪些套子? 2.别里科夫只不过是一个穿着雨鞋、带着雨伞的希腊文教员而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3.他的婚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在柯瓦连科兄妹的一堆笑声中结束了生命,这又说明了什么?

4.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别里科夫死了,为什么“局面并没有因此好一点儿”呢? 6.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在当时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

以上问题组成了层次分明的台阶,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爬上一层台阶,问题解决完了,思维便爬至顶点,预定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四)根据课堂提问的具体方式分类

按此标准可将教学提问分为以下四组八种:

一)直问和曲问

1、直问。即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学生对此类提问可以直接做出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

2、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从‘矛盾’处设问,绕道迂回,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取得答案”。如分析《荷花淀》中水生嫂时,可提出:在作者笔下她是一个勇敢有爱国心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在“参军”一节,却写她的哭,这是否有损于水生嫂的形象?作者的用笔是否自相矛盾?这种问题就是“曲问”。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有效果。

二)正问和逆问

1、正问。即正面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正面提出问题,让学生顺藤摸瓜,在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逆问。即教师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比如:一般问题总是问: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提出假设: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这种问法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方法。如讲《左忠毅公逸事》时,这样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几个字去掉好不好?”这种逆问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用这种方式提问,老师要特别注意点拔引导。

三)单问和复问

这两种提问是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来分的。

单问的对象是一个学生,要求让其站起来或到讲台上板书回答问题。这在中小学的课堂中是最普遍最常见的提问方式。

复问和单问不同,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提问几个学生。具体做法一般是教师一次提问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有的去黑板上,有的在座位上进行口答,然后逐个总结评定。其优点是增多了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能使更多的学生经受锻炼,检查掌握知识质量的面较宽。但它的要求也相应要高些,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不易掌握,弄不好会搞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

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及作用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语言文字上的交流,也有眼神动作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的作用最关键,老师在课堂上要多一分善良和真诚给学生,多一点关心和亲和力,仔细呵护学生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方能显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走入他们的心里,架起一座彼此间心灵的立交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课堂提问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学习气氛不好,学生不积极、不踊跃,是什么原因?上课时,学生们无动于衷地坐着,这种气氛是难以忍受的,老师不妨在课堂沉闷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提问,幽默、机智地调节一下,多些鼓励,课堂气氛轻松一些,学生得到放松,也就敢说了。我们早已习惯滔滔不绝地讲,声色俱厉地训,往往喜欢不分青红皂白地下结论,不习惯倾听学生诉说,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许多学生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不肯轻易坦陈自己的心迹,那种游移不定的眼神,令你窒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倾诉的时候,能有人聆听。但许多时候,我们老师缺少的是一种真诚的耐心。提问教学中,老师要学会聆听学生讲话,这是促进师生交流的最基本方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是一个老师,也应是一个朋友,做一个忠诚的倾听者,给学 生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这不仅是一份理解,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一种期望。它或许可以点燃那即将熄灭的智慧之灯,或许可以唤醒那沉睡已久的心田。静静地聆听,真诚地注视,友善的微笑,听学生的言外之意,听学生的心灵呼唤,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多一些肯定性的微笑,多一些鼓励性的眼神,让自己与学生共享他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感到真正的关爱,真正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真诚理解热爱,在人格上彼此的平等尊重。爱的倾听可以产生一种动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问教学可以成为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民主气氛浓厚,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增广见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学起语文自然也就轻松。因此,在课堂上,有效地、重点地提问,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讨论的空间。尽量做到不再是鸦雀无声的气氛,不再是独脚戏式的表演。课堂气氛宽容民主,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唯唯诺诺的学生少了,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多了。总之,我们的提问教学,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真诚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善待他们每一点思想火花,只有与他们进行真诚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展示老师的风采,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春风化雨般地影响学生,滋润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升华他们的感情。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提问、思疑、解疑既能起到传授和巩固知识,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信息的作用,又能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和促进积极思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过程包括老师设疑,学生思考解疑,老师总结评价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倾向和反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做到有目的的启发提问,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心理。再结合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做到有目的的启发提问,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三)、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 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积极思维,是研究问题的内部动力,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是思维启发剂。课堂教学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没有提问,学生限于知识不足而不能提出问题,就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学习中遇见“疑难”也不认为是“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有几个,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解答问题时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 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创造,灵活地运用,这也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获得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课堂上的艺术 篇6

【关键词】语文课艺术;导语;质疑;讨论;学生;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龄时的我,不太喜欢老龄的语文教师,因为我害怕上课不是背课文、背词语解释,就是背课文的中心意思。从那时起,我就立志长大当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因为僵硬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要想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点燃“爆竹”的技巧,要使学生个性、创新的发展,就要有一整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上“活”语文课的方法。如何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去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参教以来,我总结经验,积极探讨,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导语要新颖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开课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手段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兴奋起来,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上《奇妙的对联》这个专题的时候,我用马季和郭启儒的相声《对春联》的导入,直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在笑声中开始了一个传统专题的学习,但他们学得很快乐,学习的欲望很强烈。再如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我用了一幅漫画来导入新课:说的是父母是棵大树,孩子先来摘它的果实卖钱获取学费,在树壮年的时候;接着砍大树的最粗壮的树枝,给孩子造房子,在大树中年的时候;再就是砍大树的树干,漂洋过海,在树老年的时候;最后在大树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已经是老年的那个孩子,靠在仅有的树桩上休息,这就是孩子和父母的一生。这样导入之后,学生出奇的安静,各个都在反思自己,父母确实是这样的大树,自己就是那一直不懂事的孩子,这为我的语文课营造了难得的课堂氛围,学生一直带着一颗感恩之心认认真真地听完了这节课,效果特别好。

二、质疑的讨论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一语点破“疑”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尽量地把“疑”设置在学生知识的智力最近发展区内,深浅适宜,让学生跳一跳就摸得着。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设疑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让他们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办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对课文深入了解基础之上,自己提出对课文的质疑,讨论解决,集中所有人的智慧,这能让学生的思维再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开启学生智能的宝库,达到最佳境地。

三、学生唱主角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首先是来自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者建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和正确的“学生观”,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学生也就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寓教于乐。相反,如果教师态度过于严肃,经常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臭架子,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学生听得淡淡如水,毫无味道,课堂气氛过于紧张,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话,想在课堂上讲得有滋有味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老师朋友”,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知识的迁移

语文课要上得活,从教学内容看,还要注重知识的迁移。有的教师在教知识时只局限于一篇课文,不善于把新的知识联系起来,以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这是课上得呆板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的内容条理化。讲授新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课中去,重视知识迁移,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是多样的,如文章体裁的联系、写作技法的联系、人物形象的联系、景物风情的联系、典型事例的联系、理论观点的联系、相关学科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时代背景的联系等。这些联系,可以使知识迁移,活跃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五、语言要优美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而是艺术家、创造者。”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神兼备的教学姿态去打动学生。

如何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富有活力,充满朝气,是一个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魅力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作者简介:李玮,女,1979年生,汉族,安徽马鞍山人,本科,中学二级职称,就职于安徽马鞍山八中东校区,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

简论物理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7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这个圆由问号组成,问号越多,则圆周越长,圆面积越大,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解意思,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2.随意无序。

教师课前似乎没什么准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说得入题,有时就跑题了,没有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学生不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课堂显得凌乱,缺乏整体感,影响课堂效率。

3. 贫乏无味。

教师语言能力不强,没什么可说,课堂平淡无奇,没有生机,学习内容单薄,教师失去了该有的引领和提升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 过渡语平淡无力。

教师没有激情,过渡语缺乏情感,缺乏生动感,吸引不了学生,激不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如平静的湖面,没有涟漪。

5. 激情无度。

在课前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师满怀激情,似乎在表演,学生无动于衷,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五、使用过渡语的注意事项

文章有了过渡语,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教师有“架桥搭梯”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统体皆活。使用课堂过渡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导与接上显能耐。

教师要注意过渡语的导引性和衔接性,在教学实践中要长期积累,精心锤炼每一句教学过渡语,注意得体自如,瞻前顾后,在“导”与“接”上显能耐。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必起到有益作用。

2. 简洁明了入正题。

一堂课时间是有限制的,应还学生学习的时间。教师的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问题意识不但会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而且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能得到发展。

3.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他们由此会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和发展。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

1.营造民主环境。

在现在的教育形势下,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总是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提问来学习。因此,我们应该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并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展现自己的问题。

2.创设情境,发掘问题。

物理实验是根据教学要求而创设的一个用于探索物理问题的最适当的物理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形成很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从而产生解开迷团的强烈愿望。此外,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现象与过程的实例或问题,也是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激过渡语要承前启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能让学生明白:我将学什么?该怎么学?明确学习目标,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富有感染入状态。

教师可以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文本的情境,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也不妨来点幽默,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活跃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4. 善于巧变抓实效。

呆板的语言容易让听者疲劳,教师的过渡语要丰富,富有变化,应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有助于提高课堂有效性。

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学习、领悟,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精心锤炼每一句教学过渡语,注意得体自如,瞻前顾后;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内容,巧设过渡语言,穿针引线,步步深入,最后就能达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课堂过渡语的巧妙运用将能实现调控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使教学环节之间紧密相连、自然流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使课堂教学增添艺术的魅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建国.会用善用教学过渡语.一叶泛舟网.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几点思考

王洪波

(铜山县棠张中学,江苏铜山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新课程中所谓“科学探究”,就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五个要素:(1)提出问题;(2)进行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5)评价与交流。当然某些探究过程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或者是几个实例,几句事实确凿的语言,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本文从科学探究六要素来看一下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五个问题。

一、问题提出要合理

科学探究的起点就是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它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物理课程标准》对提出问题的能力列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二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就这两点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且前者比后者更难、更富有创造性,因而前者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在我们教材中,教学的起点多数都以问题出现。如:人教版必修1引入“质点”概念时,利用一系列递进问题:科学家怎样描述物体运动?要准确描述物体运动困难麻烦出现在哪呢?物体要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话,问题和麻烦不就消失了吗?在某些问题下能不能忽发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的物理环境,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鼓励大胆发问。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如果对任何事物都能大胆地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揭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探究的突破口。

4.创建良好的“问题提出”式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情绪体验与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上的一致与否,情感上的共鸣或隔阂,行动上的协调与否,等等。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学生间关系和师生间关系上。一般的,表现活泼、行动一致、齐心协力的同伴关系有助于问题的提出与创造力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因素,课堂上或课余时间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具有发散性的疑难问题。学生在这样的互动式讨论中往往表现大胆,敢于发表意见,相互激励,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性。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要做一个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的平等中的“首席”,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在讨论中如与学生有分歧,则要以科学的态度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这种师生、生生互动的讨论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师生、生生互相激励的过程,正是这种激励的过程或许在不经意间就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思维火花,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三、“问题作业”的探索和实践

作业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布置作业不但能使学生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而且能使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能力。大部分教师对布置作业都已形成惯性,书本上有的、练习册上有的每题

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们看作“点”呢?科学家发明某样物体或者规律时,也都先根据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如: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之后,法拉第就紧接提出磁能否“生”电呢?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电磁波又是如何产生的?当然提出问题关键还要发现问题,如:卢瑟福之所以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问题,是因为发现了α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电荷有正电荷有负电荷,并且可单个存在;磁体有N极S极,但磁极总是一个整体,会不会存在单个的N极S极呢?因此,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源头活水。当然,教师不要简单把“能提出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最终目标,问题提出还要看质量,看有没有研究探讨价值。

二、猜想和假设要有据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假设要有一定科学基本思维过程,就是根据所观察、发现的事实,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该事实的成因或结果作出猜想和假设。因此,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要学会仔细观察、分析新的事实。

猜测和想象是物理教学中最活跃的过程,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讲“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时,我先让一个学生提起一个重物,在两个人提起这一重物。然后我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一个力和两个力的效果相同,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让学必做,缺乏选择,更缺乏把布置作业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联系起来考虑,缺乏创新。若从布置作业的目的、作用、意义上去加以研究,“作业布置”的探索、求新上也大有文章可做。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培养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衡量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问题意识具体表现在: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是否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能否对问题形成较完善的答案。其中以能善于提出,特别是有价值的,能诱发探索的创新性问题最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去探索,去思考,而且更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思维插上翅膀。

四、结语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他们又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才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然会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大昌.关于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析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技巧 篇8

二、优化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不是随意地问、无节制地问。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提问不需要思考,学生只要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就可以了,看似热闹,实则耗费学生的时间;有的提问太多,仿佛连珠炮,几乎把学生问懵了。“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越高,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转移的速度也越慢”(《初中生心理学》黄煜峰、雷雳主编)。学生始终处在紧张气氛中,学习的兴趣就会被压抑。有的提问设计欠科学,缺乏梯度。比如我在教授《老王》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代表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愧怍”,整节课便以“愧怍”字为线索,来思考作者愧怍什么,为什么会愧怍。这样设计,可以达到破茧抽丝、化繁为简的目的。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提问设计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老王的同情,更能体现出下层劳动人民的闪光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而这样处理也与本专题“底层的光芒”更契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肯定是高的。

三、善于倾听

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是“三个维度”,其中要实现“过程与方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

然而据我观察,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3.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学优生,忽略后进生,很容易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这些提问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提问合理,问题获得解决,就能强化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提问不当,就会使思维受阻,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法”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倾听。只有善于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是不到位的,甚至是比较肤浅的。教师要沉得住气,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了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说到点子上来。对于错误的见解,教师也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而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特别要注意那些别具匠心,闪现创新火花的见解。要及时保护学生创新的火花,为学生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的见解而喝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一般我们谈《醉翁亭记》的主旨时,都认为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但一次我无意听到一位同学说了这一句话:“欧阳修真的是与民同乐吗?我看不见得。”为何这样说呢?我认真倾听了他陈述的理由:“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父母官,他常饮于此,整日寄情山水,哪有时间去处理政务?跟他一起觥筹交错的都是他的随从、宾客,哪来的百姓?他饮少辄醉,难道真的是为滁州陶醉,为百姓陶醉吗?恐怕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排遣由于被贬而产生的郁闷,以求得暂时的快乐。说到底他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他自己,而非百姓。”我当即对他这一番创新的见解表示赞赏,对他不人云亦云的勇气表示肯定。

四、注重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往往不找自现。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因为教学是“人—人”系统,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自我反思、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语文有效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效益,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必须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后学习。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李善瑞

(方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方城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接触过不少初中语文教师,通过研究发现,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应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养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尊重学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因此,“学生为主体”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落提问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问要把握时机,激发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情趣,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她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上课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提问,把学生引入积极思维的王国中去,教学就会达到最佳境界。

二、提问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摘到。对于提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顺序。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作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分层设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可依据学生“近期发展水平”的低、中、高把他们分层。在提问时,难问题由高层次的学生去“侦察”,一般性问题由中层次的学生去突破,易答问题由

实,造成在课堂上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生发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的过程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低层次的学生去完成。这样做,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学有所成,获取成功的体验,消除厌学、怕学情绪。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另外,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应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如让学生根据作品描写的内容对文中人物、情节展开想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总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实施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就一定能够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

摘要: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契约,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

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问题 篇9

一、创设一个能够让孩子敢提问的良好环境

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好问”, 他们对于看到的新鲜事情都会提出“十万个为什么”, 对于这种刨根问底, 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总会觉得可笑, 殊不知, 这种嗤之以鼻的嘲笑很有可能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我们要依据孩子目前已具通的知识, 准备些与孩子已经学过的认知有冲突但又处于孩子的新发展区出现的问题, 让孩子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亢奋的求知好奇心, 这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

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提问, 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体

新课程规定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强调教育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老师的任务就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服务。在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是平等的。老师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而且要把学生看成自家的孩子去培养, 这样才能更有责任心, 也更能够充分地相信学生。如果老师能够虚心地听学生的提问, 发现每次的闪光点并且及时地表扬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们就能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受到老师表扬后的喜悦感, 这样的荣耀感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好问好学习惯的养成。

三、使教学延伸至课下, 激励学生发现课外问题

把问题留在课堂上解决, 坚决要在离开课堂后没有任何疑问。其实, 这种教学观念有些片面。从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来看, 解决了问题并不能保证达到了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给孩子怎么解决新的问题, 问题总会有很多, 单单教给孩子某个问题的答案, 而不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 不教给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根本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不但要激励孩子自主地提出新问题, 而且要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并设法解决。

四、时刻提醒孩子并督促他们善问

孩子能够提出问题, 证明孩子当下是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老师的授业目的以孩子讲出的新问题来教学, 肯定事半功倍。它是发展的起点, 没有了问题意识, 就没有了发展创造。

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艺术 篇10

有关专家学者称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家。那么教学艺术究竟指的是什么?教学艺术是指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知识、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及语言艺术的体现。一方面表现在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把形与理、知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思想品德得到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上。在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和对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教学形式和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全面顺利地实现教学的多方面目的。总之,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在教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广义上的教学艺术包括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等概念。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积累起来的、有普遍意义的,并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则是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技艺又较教学技能递进了一个逻辑层次,它是指教师熟练地运用系统理论知识、成功的教学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才能;而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师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性的才华。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努力探索,从教学经验发展到教学艺术后创造出的宝贵财富。

教学艺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以下功能。

一、增进激励的功能

教学艺术具有增进激励的功能,是因为教学艺术能极为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能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率。

1. 激励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的心理动因,是一种内驱力。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但是,并不是任何学习需要都能成为学习动机,只有当学习需要被引发出来,并指向某一目标、进而坚持追求这一目标时,才能形成学习动机,使之成为活动的动因。教学艺术便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中介,具有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功能。

实践证明,教师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这种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情感的形成,取决于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迅速提高教师教学艺术的综合水平,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 启迪智能

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能以形象生动的话语,风趣幽默的讲授,充满科学的逻辑推演,将学生领入艺术的大地之中。在聆听教艺精良的教师的启发性讲授中,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创造性想象得以充分激发,灵感得到较多机会的撞击,创造力得以大大提高,并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效率的功能

教学艺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注重研究和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知识容量,并能充分发挥其认知能力。

1. 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充分展现,具备较高水准的教师,在教学中能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准确精华的讲评,以及充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博得学生的好感与尊重,做到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并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不愿学到愿意学,由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注重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就能在教学中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反之,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以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为前提,因此,只有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教师才能使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

3. 有利于减少教学失误

在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教学中的“速度”问题,又要注意“强度”的问题;既要考虑教学中扩大教学信息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吸收消化,甚至进行必要的重复、提醒、适时“强化”,做到快慢适中。教学既要考虑一定的“强度”,表现出教学的激情,以引起学生注意,又要考虑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抑扬顿挫、高低适宜,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频率过快使学生不能吸收消化,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声音过低频率过慢,引不起学生注意;教学声音过高,刺激太强,学生容易疲劳,造成信息传递中误差或失误等现象。

三、增强审美的功能

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美感,进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教师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22-1

一、心尖儿上的呵护——源自明察秋毫、适时有度的评价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思维水平、道德行为、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的一种表达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起着推动学习进程的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赏识教育的兴起,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只要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学习活动,教师就会说:“很好!”“不错!”一节课中,诸如此类的表演不绝于耳。不可否认,赏识教育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适当体验未尝不可,但凡事“过犹不及”,应该“适时有度”。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对正确的行为每次均加以褒奖,只能导致强化的效果越来越差。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课例一:薛法根老师的《九色鹿》。

在苏州叶圣陶小学的江苏省名师名校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中,薛法根老师点就近的一个小男孩读乌鸦的话——“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小男孩的脾气实在是慢,一个字一个字的哼出来,对是对了,从头至尾都是有气无力的唱腔。薛老师提示他这样喊九色鹿根本醒不了,要大声喊,小男孩再读,分贝提高了,拖腔依旧。薛老师说:“哎呀,国王的军队是捉你来了,不是看你来了。”听课老师笑声一片。那孩子倒很从容,再读,还是不慌不忙的那个调。怎一个“急”字得了!无奈之下,薛老师只好另点一个学生读书,让该小男孩评价,同时也让其他学生说说这个小男孩和以前比是否有了进步。

此情此境,如何在济济一堂的听课老师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的眼皮下引导孩子读得更好,绝不是按部就班、一味表扬就可以做到。我们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通过适时有度的评价语言去点拨和启发学生。

课例二:低年级组词。

在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个学生给“停”组词时说:“亭台”的“亭”。学生哗然。可教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亭台的‘亭……”学生在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亭台的‘亭加上一个单人旁,就是‘停车的‘停了。”

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避免了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因此,我们反对教师评价语中的粗暴冷漠和急功近利,比如“答错了”“你真笨”“这个想法简直荒唐透顶”之类,因为那些语言会实在地伤害学生,消减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同时我们也拒绝形式单一、语言单薄的评价语,因为评价语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它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对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会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可以使一节语文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二、舌尖儿上的艺术——源自正确引领、点石有道的评价语

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但是语文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即丰富的知识蕴涵量。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评价语切不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如在课堂上遇到超越知识范围或不敢肯定的问题,我们有义务用一种真实的态度对待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等我课后去查阅资料,你们也去向别人请教,咱们下节课再讨论可以吗?”这样,在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每个人都是处于学习之中的,只不过水平和程度不同而已。

课例三:《苹果里的五角星》。

该位老师讲的是《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末提问:“你还能从哪些水果里发现五角星?”学生回答:“我横切了梨子,发现了五角星。”“我横切了香蕉,发现了五角星。”“我横切了橘子,发现了五角星。”“我横切了石榴,发现了五角星。”……老师又说:“石榴里大概不是五角星。”

课末的这一问题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学生的回答更糟,可见学生事前并没有实际动手操作,只是任凭想象的翅膀在课堂上乱扑腾而已。本来是提倡创造力的文本,却被“举一反三”演绎成了无效教学。而老师随后那句“石榴里大概不是五角星”,不但没有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正确的引领,反而还点头表示默认和赞同。

就本课例来说,切开其他水果,里面究竟是什么,老师需事前亲自尝试。假如暂时无法验证,那不妨留个尾巴,把问题抛给学生:“香蕉、橘子横切开真的是五角星吗?事实胜于雄辩,咱们还是回去亲自试一把再做结论。”教师的评价语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要正确引领,点石有道。

课例四:《海底世界》。

一位老师执教《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你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12

一、诗意的语言, 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一堂课是否能够让学生有大的收获, 不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刻的理解还在于对语文教学活动巧妙的设计。其中, 表现语文学科美和艺术美的最主要的媒介则是语言。一位语文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规范、简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是其是否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 于是沙漠就有了绿洲;它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 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它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 给人类带来文明之光。”

可见,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诗意的语言, 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而且意义深远的,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调动教材内容, 安排讲练环节, 有起有伏, 有鲜明的教学节奏, 促进大脑皮层产生兴奋。

如我在教学《春》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盼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探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醉春: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惜春。春天是抒写不尽的诗行, 让我们吟咏不尽、赏玩不已。而朱自清的《春》, 则又为春天写下了新的篇章……

在教学法布尔《绿色蝈蝈》时, 这样的设计思路, 这样诗意的语言, 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科学性) 。文学界尊称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文学性) , 请找出文中体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地方, 体会本文“科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特点;有人说法布尔是“一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 请找出文章体现人文性的地方。

在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我借用了一首诗歌作为结束语, 既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又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二、诗意的想象, 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何谓想象力?康德把它界定为是一种“先验诸直观的机能”。在审美活动中, 正是这种先验直观机能, “通过一个给定的表象, 无意识地和悟性 (作为概念机能) 协和一致, 并且由此唤醒愉快的情绪, 那么, 这对象就将被视为对于反省着的判断力是合乎目的的。”康德认为正是由于想象作用, 对象的某些表象特征才无意识地契合了某些悟性概念, 使人误以为对象是合目的的, 从而产生愉快, 导致一种审美判断。如果没有这种想象的中介作用, 表象特征与悟性概念之间就永远是一种割裂状态, 不可能生成人类的审美判断。或者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由此可见想象在审美中的地位。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直接观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 调动审美经验对审美对象进行认识的心理过程。自觉的美育实施者, 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后, 则要把握时机, 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 以实现自己设置的审美目标。要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就必须让课本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如影像一样播放, 那就必须得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中关键性因素———想象。

如教学《水调歌头》一课, 课文的第4小节是写苏轼躺在床上, 看着圆圆的月亮而埋怨。而课文把作者的思绪化作一个省略号。其课文意境优美, 我在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 配上一段音乐, 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 想象当时苏轼的内心。正是通过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 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 这就是想象美。

在语文教学中, 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结合作者的情感, 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 放飞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经, 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 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三、诗意的朗读, 培养学生美的感知力

读, 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把朗读称之为“美读”,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散文大师朱自清也多次撰文, 如《论朗读》、《诵读教学》等, 他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意义的获得, 一半在语言里头, “先由教师泛读, 后由学生跟着读, 再由学生练习着读, 有时还须背诵”, 真是“三分文章七分读”啊。

如在教学曹操《观沧海》时, 学生自读、齐读、竞读, 教师范读, 录音配乐读, 作曲唱读等,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在诗意的朗读中, 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情境, 还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力。

优秀的朗读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对于语文教师来讲, 朗读是基本功之一, 教师应掌握好朗读技巧, 处理好轻重缓急、节奏、韵律等朗读技巧, 使得具有视觉性的文学作品立体化, 转化为听觉艺术。教师不但要认真示范, 而且要导之以法,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体悟作者和作品所体现的感情, 达到“唯我”“忘我”的境界。

四、诗意的形象, 培养学生美的思维能力

普列汉诺夫说:“美是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 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 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 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 进而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启发他们去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五、诗意的写作,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鉴赏一篇篇佳作之后, 或朦胧或强烈地产生一种创作欲望, 这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正常反应,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 对于这种创作欲望的产生不但要努力保护它、引导它, 更需要借此时机发展它、利用它, 给学生设置良好的创作环境, 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感触点。

1. 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并指导学生对校园生活做

深层次的思考, 努力挖掘表现校园生活的活力美、团结美、严肃美、追求美, 从而揭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富有哲理美的格言。

2. 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社会, 使他们明白眼之所及, 脑之所悟;

耳之所听, 心之所思,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

3. 帮助他们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

还要训练他们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在进行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如一句话作文训练, 看图作文训练, 材料作文训练等, 学生思维很活跃兴趣也很高, 每次练笔都有令人瞩目的好作品, 读着那些美文, 不能不让人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美的感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产生创造美的意识和激发创作美的能力。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情感的激动, 让学生可以从情感的激动转换成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 去努力创造诗意的学习, 诗意的生活。语文教学美是多方面美学因素有机的统一。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 用不同形式的教学美来感染学生, 那么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当然, 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意, 必然要求语文老师有诗意的情怀。如果一个老师, 眼里只有分数, 手里只有教参, 心里只有分数, 那将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

诗意,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 就好比一片荒野没有鲜花的点缀, 苍凉而无生机。语文教学亟待诗意灌溉, 语文教师亟须诗意涵养, 让诗意成为一种生活。每一节课尽量寻找诗意的元素、诗意的生活, 是很多人的理想与追求。如果让生活充满了诗意, 那我们就真的是在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了。当然, 这种诗意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艰苦营造的智慧。若无决心, 我们自己首先把课堂折腾得硝烟弥漫。那么诗意就会遥不可及。不要让纷纷扰扰的琐事干扰自己对诗意的追求。而要让自己的心守住灵台的清明。这样, 才能在课堂上自由地挥洒诗意。

摘要:新时代让语文课堂都变得浮躁起来了, 一味地急功近利, 一味地追求高分, 忽视了学生自身情感的需要, 个性与灵魂日益缺失。对此, 大家呼吁: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与灵魂的课堂, 语文课就应该是精神花园里的一缕清风、一阵花香, 扑面而来, 让人毛孔张开、通体舒畅, 精神和灵魂得到洗礼。试从若干角度力求让课堂诗意起来, 让学生在美的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钱英.引导学生从朴实中发现淳美.语文教学通讯, 2004 (12) .

[2]于漪.让课堂精彩起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5 (6) .

[3]高万祥.语文的诗意.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外出就业动机下一篇:轮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