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提问技巧(精选12篇)
语文课的提问技巧 篇1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 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 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 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 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 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 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4.提问没有新意, 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 “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 长此以往, 让学生生厌。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只顾优生, 忽略差生, 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 都是不科学的, 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 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 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兴趣的, 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 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 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 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二、提问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 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 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 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 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 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 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 在这个时候, 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 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 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 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变色龙》一文, 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 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 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 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问”, 让学生想得“深”, 想得“广”, 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 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的提问技巧 篇2
在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心里有数。顺序的确定和时机的把握要从认知规律出发,要能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防止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养成其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例如,在教《荷塘月色》这课时,部分学生很不感兴趣,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笔者及时采取了措施,抓住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设疑提问:“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不宁静’?结合背景说说何事导致作者‘不宁静’……”问题处处问到点上,诱发学生通篇阅读,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把“不宁静”问题讨论透了,也就把全文的抒情基调、作者的内心情感理解透了:“不宁静”方求“排遣”,方有荷塘,方有此篇文章。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文章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迂回设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3
关键词 重要性 症状分析 技巧
一、 课堂提问技巧的重要性
(一)课堂提问在教学上的作用
首先课堂提问是平时测试的方法,能在老师讲解之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其次,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回答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适度的紧张度,这也是学生锻炼胆量和口才的机会。
不仅如此,多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能有效打破师本教育的藩篱,还使学生摆脱被动思维的局限,而采取主动思维,课堂教学变得活泼。
为了真正发挥出教学论的实践指导作用,我们应加强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努力建设理解的、移情性的教学论,并致力于教学实践变革和新课改的落实。
(二)“教材二次开发”对课堂提问的启发
在教材观变革的影响下,“教材二次开发”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课堂提问和教材、学生需要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材二次开发”进行理性的分析,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教材二次开发”的角度,我们发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教材二次开发”不是教师毫无依据地滥用权利,更不会死舍本逐末地放弃教材,二是教师在把我课程标准和教材关系的基础上,去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需要,并吃透教材,进而对教材进行理性裁剪,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症状分析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症状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为之付出的努力,但我们也应正视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课堂教学现状所反映的课堂提问“量多质少”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以为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主体错误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所有235个提问只有一个主体——教师。这说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此现象反过来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质疑权已经被剥夺殆尽或被高度漠视。
2.从形式上看,课堂提问存在单向化倾向,是受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语文课堂“授受型”思想根深蒂固。语文几哦啊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历来强势。而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教师“讲”的深度和广度因为学习对象接受程度的限制而不能一讲到底,所以又“讲”异化为“问”,通过提问来分散难点,组织实施教学。
3.从目标上看,课堂提问存在狭隘化倾向,跟教师片面理解本体目标有关
语文课程肩负着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重要任务。但是,课改至此,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语文本体目标把握的缺失和实施目标的策略缺失。语文课堂还是以内容理解为终极目标,还是以感知、理解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缺失折射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上,就呈现出狭隘化的倾向。
三、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对策
(一) 加强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言语实践活动。教师要打破一味追求结果的习惯心理,搭建让学生用于质疑与解疑的自由平台。在这一平台,可以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语言、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训练。
(二)强化策略意识
优化课堂提问,就要优化提问策略。俗话说,不破不立。我们从两点做起,一是打破以师为主的提问模式。我们要加强生本意识。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确保学生的质疑权,确保学生参与提问、解答、评价的全过程。二是打破终端提问模式,不设标准答案,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发展思维和语言。
(三)强化课程意识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的现状,优化课堂提问,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高校课堂建设,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学科特质的认识,亟待强化三大意识:
(四)强化课程意识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的现状,优化课堂提问,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高校课堂建设,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学科特质的认识,亟待强化三大意识:
1.要加强实践意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言语实践活动。教师要打破一味追求结果的习惯心理,搭建让学生参与质疑与解疑的平台。要充分展开学生理解问题、解构问题、搜集信息、整合信息、提炼观点、表述思路等过程,在释疑的过程中伴随着阅读、思维、言语表达等的训练。
2.要加强解读意识。具有鲜明课程意识的教师,不仅仅把教材看作师生对话的“话本”,能够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有老师在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时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教材,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我们不少老师在阅读文本后受习惯思维的束缚,一开始就概括提炼文章的主题,人物的主要品质或事物的主要特点,文本解读就等同于重点词句的搜索,教学也常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一线贯穿。这样的额解读停留于文本的表层,就事论事,容易造成提问的琐碎,教学的破碎。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与学[J].2012,7.
[2]彭文耀,李智华.细节决定成败——语文教学中的细节[M].2009,1.
浅析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技巧 篇4
二、优化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不是随意地问、无节制地问。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提问不需要思考,学生只要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就可以了,看似热闹,实则耗费学生的时间;有的提问太多,仿佛连珠炮,几乎把学生问懵了。“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越高,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转移的速度也越慢”(《初中生心理学》黄煜峰、雷雳主编)。学生始终处在紧张气氛中,学习的兴趣就会被压抑。有的提问设计欠科学,缺乏梯度。比如我在教授《老王》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代表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愧怍”,整节课便以“愧怍”字为线索,来思考作者愧怍什么,为什么会愧怍。这样设计,可以达到破茧抽丝、化繁为简的目的。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提问设计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老王的同情,更能体现出下层劳动人民的闪光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而这样处理也与本专题“底层的光芒”更契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肯定是高的。
三、善于倾听
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是“三个维度”,其中要实现“过程与方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
然而据我观察,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3.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学优生,忽略后进生,很容易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这些提问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提问合理,问题获得解决,就能强化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提问不当,就会使思维受阻,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法”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倾听。只有善于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是不到位的,甚至是比较肤浅的。教师要沉得住气,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了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说到点子上来。对于错误的见解,教师也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而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特别要注意那些别具匠心,闪现创新火花的见解。要及时保护学生创新的火花,为学生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的见解而喝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一般我们谈《醉翁亭记》的主旨时,都认为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但一次我无意听到一位同学说了这一句话:“欧阳修真的是与民同乐吗?我看不见得。”为何这样说呢?我认真倾听了他陈述的理由:“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父母官,他常饮于此,整日寄情山水,哪有时间去处理政务?跟他一起觥筹交错的都是他的随从、宾客,哪来的百姓?他饮少辄醉,难道真的是为滁州陶醉,为百姓陶醉吗?恐怕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排遣由于被贬而产生的郁闷,以求得暂时的快乐。说到底他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他自己,而非百姓。”我当即对他这一番创新的见解表示赞赏,对他不人云亦云的勇气表示肯定。
四、注重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往往不找自现。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因为教学是“人—人”系统,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自我反思、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语文有效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效益,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必须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后学习。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李善瑞
(方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方城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接触过不少初中语文教师,通过研究发现,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应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养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尊重学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因此,“学生为主体”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落提问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问要把握时机,激发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情趣,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她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上课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提问,把学生引入积极思维的王国中去,教学就会达到最佳境界。
二、提问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摘到。对于提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顺序。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作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分层设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可依据学生“近期发展水平”的低、中、高把他们分层。在提问时,难问题由高层次的学生去“侦察”,一般性问题由中层次的学生去突破,易答问题由
实,造成在课堂上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生发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的过程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低层次的学生去完成。这样做,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学有所成,获取成功的体验,消除厌学、怕学情绪。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另外,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应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如让学生根据作品描写的内容对文中人物、情节展开想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总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实施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就一定能够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
摘要: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契约,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篇5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中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应有技巧要变直为曲,引人入胜;化难为易,化大为小;激趣创境,精心提问;创设情境,选择角度;注重培养,发散思维。这样方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深化理解的作用。关键词:语文;提问;技巧。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可见,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下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无味,妨碍了思维的发展。我们把问题变成曲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而后回答。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
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二、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住它的难度,应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轻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提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科研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
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深题浅问,要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
三、激趣创境,精心提问
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思维,所以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问题一多,答问时间必然缩短,那么即使教师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时间上也不允许学生深入思考,结果或者学生作出简单反应,或者教师代之回答,开启学生思维的目的不能达到。其次,所设计的问题要“精”。所谓“精”,主要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同学们进入到全篇课文中去的“大问题”,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脉络、人物、表情达意的手法等等。主问题就像一张网的总绳,总绳一提,就把课文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把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拎出来,提醒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自然爱护环境的文章。所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罗布泊的美丽与荒凉。一问激起千层浪,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经过对课文整体的研读提炼,学生找出过去的罗布泊: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湖上鸟儿飞翔,湖边绿树成荫,牛羊成群;而现在的罗布泊:土地盐碱化,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天空不见一只鸟。这样通过主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学习目的,把学生注意力牵引到了课文的重、难点上来,能让学生认真阅读,潜心思考。
四、创设情境,选择角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打开他们求知的大脑、个性的思维,从而带动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方式,改变提问的角度,使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以《变色龙》为例,教师都清楚作者把讽刺揭露的矛头直指当时沙俄黑暗反动统治。但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一点呢?孤立的人物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一点,而直接由教师指出又显得勉强。为此,我在学生讨论完人物性格特点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
1、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变)
2、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变得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蠢--理由荒唐)
3、他虽然“善变”,但哪一点始终未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变)
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警官既不变又善变的呢?(将军的权势)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逐步明白了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仅仅是指向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沙皇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学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积极思考,呈阶梯式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五、注重培养,发散思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
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课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可改变提问的方式,多方位提问。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教师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放开思想的野马,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驰骋,在发现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及时地发现许多站在教师角度不易发现的学生认识的问题,观察到学生具体的认识过程,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乐融融的学习气氛之中。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
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6
关键词:语文 层次性 启发性 目的性
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着眼于培养学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保持学生注意力稳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实有效的好形式。它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单向交流,而成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
那么,语文课堂提问如何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注意所提问题的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保证科学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全盘考虑,面向全体学生,不可偏废一方,注意提问的坡度,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辅性提问,即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因材提问,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吸引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用心回答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如果有些教师只爱提问少数“尖子”学生,不爱提问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过难,不能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那么就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就无从谈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要注意所提问题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乏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是不成功的提问。富于启发性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闸门,使他们有所领悟和发现,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在讲授中适时地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点燃他们的好奇之火,把学生引入求知的新境界。老师问题的答案,不是用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可不可以”之类的答案来回答,而要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过程、经历、经验坐支撑的描述性答案。使他们从单纯的“听而有得”的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移步到“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里来。
三、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要目的明确,设计问题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针对语文课学习的目的以及学生总体特点,提问目的应放在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上:
第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第五,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鉴别能力。
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根据所教课文的具体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提问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当然,以上是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充分准备,甚至是需要教师自身长期积淀锤炼的基本功。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深入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使所提问题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注意所问对象的主体需求
只有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才能在提问时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清楚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 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学生的思维现状和思维层次,甚至要看当时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情绪等才能定问题、定方式,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措施。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领悟学生的特点和欠缺,找到提问的思维切接点。而提出的问题一旦能切中此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给所问对象以足够的思考空间
回答教师提问本身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一个良好途径,提问后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掌握课堂提问的节奏和步骤,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后,应作适度的停顿后再指定学生回答,不能操之过急。这样可以使全班同学注意提出的问题;使全体同学都在心中拟一个答案,并因每个同学都有可能被问及而不得不作一定的思考;也可以使全班同学都对某一位同学的回答进行评定和补充。这种思考有时是要有一定的阶梯的,也就是说,教师提出问题可有一个中心问题并附带几个小问题作为思考的引导。如:鲁迅的《药》中的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蓝子。”教师可以“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为中心问题,设置以下问题为思考的阶梯: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进行描写的?(神情描写)是什么样的神情?(羞愧的神情)她为谁感到羞愧?(为死去的儿子)她的儿子是为革命而死的,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动)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思维活跃、思考能力加强、思考步步深入,积极性得到发挥。
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7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 针对相关教学内容, 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 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每一堂课中, 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穿插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又有多少呢?目前许多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
1. 提问过于频繁, 问题数量过多。
我通过调查发现, 一堂40分钟的课, 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 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 很少有时间进行思考, 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轰炸”下, “不假思索”地急于回答和应付。
2. 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地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 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如在一个很大的没有扩音设备或扩音设备不好的教室, 或是问题本身较复杂, 有多个层面, 就有必要重复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要避免这种无意义的重复。
3. 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走进学校, 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向几个 (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 学生提问的教师给了大多数学生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 老师不喜欢我, 也不会关注我, 尽管玩吧。”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 在课堂上开小差, 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4. 控制问题的答案。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没有, 就是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 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 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 而没有学生的观点, 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些都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行为。当学生发现老师不让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 他们如何学会思考、形成逻辑思维呢?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 学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 从而使学生消极地对待学习。如果确实是问题太难, 教师应该充分地启发学生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5. 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 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 “不对”, “不正确”。有些时候, 教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 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 以示惩罚。实际上, 这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 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此时,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细想想, 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不, 并不全对。”或“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吗?”这些不带任何消极感情色彩的中性语句。
二、课堂提问组织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这些做法, 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 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精心设计课堂, 抓住每个提问点。
(1)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 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 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教师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种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疑问, 渴望参与活动, 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问题情境的创设手段很多, 如故事、对话、投影、音乐、电脑显示等, 这要根据当时授课的时间和情境而定。比如, 导入新课就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悬念法、单刀直入法、出示实物法等, 当然, 这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
(2) 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 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 不断引导, 使学生恍然大悟, 留下深刻印象。
巧妙的提问, 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 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当学生真正有了阅读障碍, 需要帮助时, 教师的点拨式提问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 阅读仍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 他将阅读看成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期间包括了感知和理解两个部分的相互作用。
在阅读上, 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 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 因此, 了解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巧妙设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向课外知识迁移、拓展, 而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起不到如此效果。
2. 抓住提问时机。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要用教师灵感的火焰去照亮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常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并珍惜灵感出现的良辰美景。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追求的境界。
当然, 教师的教学灵感必须产生于博学多闻的基础之上, 即所谓“厚积而薄发”, 同时还随时让自己处于一种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 这样才能使教学灵感发挥到一种“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境界。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 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殊的任务。
3. 巧设提问内容。
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和重点进行整体考虑, 主要是有难度的综合性问题与细节性的局部问题相结合, 使课堂提问主次分明, 先后有序, 提出的一些问题前后贯通, 相互配合, 以利于促进思考问题, 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坡度或者梯度, 这样才能由浅入深。
最后, 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语文新课标指出, 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 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4. 精心研究学生, 做到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 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 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 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 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 转而推动每个学生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5. 精心引导学生, 学会提出疑问。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掌握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敢问”“会问”, 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 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教师更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 比如一句口头表扬,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 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 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 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于一种和谐、纯洁、疏朗的氛围中, 从而展开思与想的碰撞, 心与心的接纳, 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质疑、批判的勇气, 富于想象力的创意, 新颖的观点。
总之, 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 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 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 优化课堂结构,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 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参考资料: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 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得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 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 提问表述, 学生已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 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关键词:课堂提问,误区,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 2005, 7.
浅谈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技巧 篇8
成功的提问首先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准确把握, 其次重在讲究教学契机的掌控和问题的艺术设计。
一、在“失误处”巧妙提问
学生最真实的失误, 正是教师可以引发其深入思考的“突破口”。在发现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 不要立即指出, 而可以巧妙提问, 触发学生其他角度的思考。这样既可以纠正失误, 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例如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时, 我先要求学生具体找找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们找到了“积水、藻荇、竹柏”。在这个“失误处”, 我适时提问, 还有那些景物, 找得完全吗?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又找到了“月色”。进而又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 说没有积水、藻荇和竹柏, 只写了月色和竹柏。我趁机进一步设置问题:依据何在?学生们又低头仔细阅读文章, 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悟:文字中说“如积水空明”中的“如”说明此处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是形容月色像积水一样空灵澄澈的。还有一个“盖”字, 是“原来”的意思, 说明“藻、荇交横”也仅仅是形容竹柏的。接下来我又紧紧追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句话中一个“月”字都没写, 就能创设出如此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学生们恍然大悟:处处有“月”而无一个“月”字, 更可见作者写法的高明。能创设出如此美妙的效果, 归功于作者运用的精妙比喻, 还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一句仅仅18个字, 就描绘出一个澄澈空灵的世界, 并且历来被誉为描写月色的绝唱。
此例中问题的设置, 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还提高了他们更高层次的赏析能力, 并使之感受到苏东坡高超笔法下如此美妙的景色。
二、在“疑问处”巧妙提问
从学生角度生发的“疑问处”, 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在教师的引导下, 经过对巧妙的提问, 会很好地把握文本的意蕴, 将学生从“雾里看花”引导到了“柳暗花明”的境地, 会自然提升学生的评判、思辨能力, 使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提高。
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 我先抛出问题:通过情节的分析, 人物描写的品味, 我们总结出鲁提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纷纷回答:慷慨率直、不畏强暴、伸张正义、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我首先肯定大家概括得很准确, 接着进一步质疑: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 直接告他一状?学生们出现了疑惑, 但有些学生回答:如果递到衙门, 就不符合鲁达的性格, 他是一位疾恶如仇的侠士, 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 这是他血液里不可阻挡的力量。有的说他武功高强、不畏强暴, 所以想亲自教训这个恶人。于是我就趁热打铁询问:我们前面已总结过鲁达是个有勇有谋、伸张正义的人。衙门就是为民做主的地方, 他是个聪明人, 为什么不可以“以法制恶”, 省得自己“大动干戈”?
至此, 学生们豁然开朗:在那个封建社会里, 有钱能使鬼推磨, 郑屠有钱, 他早已与官府勾结相通。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 贫穷的老百姓是欲告无门的。在《水浒》里, 那些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是备受老百姓推崇的, 这是至今人们仍然对一百零八将的英雄事迹欣赏不已的原因, 也照应了当时“官逼民反”的历史必然性。
本段中几个巧妙的层层深入的提问, 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鲁达的性格, 也使其看清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三、在“分歧处”巧妙提问
学生的初步感受有其特别的先入性, 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在学生对文本理解有分歧的地方, 教师的适时提问可以让学生在“分歧处”获得启发, 在探究中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授《老王》一课时, 我让学生品读了有关老王的外貌描写的一段文字, 然后提问:你感觉杨绛对老王的这段描写 (他面色死灰……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写得如何?学生不假思索地说, 作者把老王描写太可怕了, 这段描写也许很真实地描写了当时老王可怜的病苦形象, 但总觉得作者对老王有所贬损。立刻就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这段描写很无情, 但作者描写的应该是真实情况。从整篇文章来看, 作者对老王是肯定和赞美的, 这段文字应该不算贬写。我立即抓住这个“分歧处”进一步质疑:老王的确丑陋可怕, 但仅凭一个真实的外貌描写, 是否可以判定作者对他们人格所给予的评价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小组交流时, 学生们的发言很精彩。一位学生说:“我突然想起《巴黎圣母院》里丑陋的撞钟人卡西莫多。作者也真实描写了卡西莫多的丑陋怪异, 但作者写他的丑正是突现了他的善良心灵。他的美与教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大家也如醍醐灌顶:写老王的丑陋, 其实正好突现他如金子般纯洁宝贵的心灵, 这样写更有震撼力。
的确, 作者在这种看似残酷的描写中, 淋漓地映照了老王真实的悲惨生活, 但正是在这种鲜明而又真实的对比烘托下, 老王人性的光辉才分外夺目且让人感动!通过教师在“分歧处”层层巧妙的质疑, 学生们逐层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理解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四、在“关键处”巧妙提问
作品的“关键处”, 有时是课文的重点, 有时是理解的关键处, 它是内容的蕴涵之处和情感的生发之处。教师抓住这个关键点来个因势利导地巧妙提问, 会让学生在酝酿品味中挖掘出文章丰富的意蕴。
在《我的第一本书》的课堂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简单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有学生回答说写的是“我第一本书”的来历, 有的说写了有关书的童年往事。我肯定学生们概括得很不错, 接下来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 你会用哪个字?有的回答:本。
我适时向深处引导提问:你如何理解的?学生说“本”指的是那本书, “本”蕴涵着与乔元贞本真的友情, 是情感的生发点。课文结尾写道:“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如果不写, 我就枉读了几十年的书, 更枉写了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即刻有学生补充:一方面指的是那本书;另一方面, 指的是人在成长中最本质最珍贵的东西———友情。我看时机成熟, 在这个“关键点”点拨问题:这种写法我们把它称作什么呢?大家齐声回答:一语双关!
本段正是抓住一个关键字“本”, 由“书本”导出了“人本”, 一步步趋向文本的内涵, 创造出情趣横生的教学韵味。
当然, 课堂提问的角度还有很多, 它的艺术性也很丰富, 上面举出的只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成功的提问更多地应体现在无法预设的细节中, 教师不露痕迹地巧妙引导, 将问题引向纵深,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辽远。成功巧妙的提问可以避免机械地重复学生的答案, 自然形成教学美妙的起承转合, 它集中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素养。应该说在具有艺术性的智慧提问中, 教师和学生都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 并互相影响, 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9
一、课堂提问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1. 从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提问。
所谓关键处, 是指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词、句、段, 抓住这些关键引导提问, 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詹天佑》一文, 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是学习全文的关键。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 然后围绕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 如“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以上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 都是围绕中心句引发的, 从而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2. 从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提问。
作者在写作时, 为了使文章的节奏有起伏变化和行文简洁, 通常将文章的某一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如《丰碑》一文, 有三处可供读者思考的空间: (1) 有人告诉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 将军愣住了, 久久站在雪地里。他这时他在想什么呢? (2) 军需处长牺牲前, 坐在光秃秃的树干下想到了什么? (3) 当红军战士穿着军需处长发的棉衣走过这座晶莹的丰碑时, 他们可能想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这些课文内容的空白之处提问。正是这些课文内容的空白之处, 给学生留下了创新思维发展的有利空间, 学生以此为源点, 不断地辐射式展开, 层层递进,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培养了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堂提问应体现问题的多元性
1. 问题的来源应是多方面的。
课堂问题可以由编者提出, 可以由作者提出, 可以由教师提出, 还可以由学生提出。精读课文在“预习”和“思考、练习”中设计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独立阅读课文在“阅读提示”中也设计了问题。这些问题有涉及课文内容的, 有涉及课文中心的, 是课堂讨论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不可忽视。
2. 提问的对象应是多层次的。
大多数教师喜欢把问题分配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的回答可以使老师满意。殊不知, 这必然造成课堂互动的不平衡现象, 使某些学生过多地受到老师的注意, 而忽视其他学生。而提问对象的多层次决定了问题的多层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要。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水平, 可对胆小、羞于回答问题的后进生设计一些简单、回顾性的问题,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中等生可设计一些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对先进生可设计一些有创造性的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作用, 让全班同学真正互动起来, 体现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层次性。
3. 问题的解决应是多角度的。
问题解决的多角度是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其答案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如对一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字典、查重点词的意思来理解, 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还可以通过演绎来理解, 这完全取决于问题本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课堂提问应控制提问的“度”
1. 控制问题难易程“度”。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学生的认知领域可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因此, 教师提问应遵循这一规律, 控制问题难易程“度”。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 可设计三组问题。第一组: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 对乌鸦讲了些什么话?乌鸦如何回答?这是一组记忆型的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第二组:狐狸凭借什么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觉得狐狸怎么样?这是一组理解型问题,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组:当乌鸦发现被狐狸骗后, 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组问题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这三组问题紧密联系,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2. 控制提问时间的“度”。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 要把握住两个时间的“度”。第一个时间的“度”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不要马上指定学生回答, 因为学生回答问题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第二个时间的“度”是指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不要立即评价, 要有足够的一段时间才去评价学生的答案。心理学研究表明:延迟评价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过早评价, 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 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
四、课堂提问应体现问题的创新性
1.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一系列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课堂求知气氛。学生在这种氛围下, 才能用自己的大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保护学生“幼稚”的思维。
小学生常常有一些“幼稚”思维, 因为他们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生活经验和定向思维。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幼稚”思维, 培养他们突破定型的提问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如教师提问:“雪化了, 会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雪化了, 是春天。”再如“花儿为什么会开放?”“因为花儿睡醒了, 想看看太阳。”这些稚嫩的回答成为创新的重要源头, 教师应加以保护。
也谈小学语文提问的技巧 篇10
一、依据课题内容设计激趣式导语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的学科具有内在的兴趣。”在教授新课伊始的启发谈话阶段里,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对学生的激趣导学给予高度重视, 因为, 面对摆在面前的一篇全新课文, 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接下来的成果性授学往往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丑菊》这篇课文, 依题目可设计出如下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花儿吗?菊花是什么形状的, 你觉得它们美不美?既然大家都说菊花是美的, 可这篇课文的作者却用“丑”这个不雅的字眼来形容它们?到底什么原因呢?菊花是美是丑, 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可分晓, 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显而易见, 通过老师对课前问题进行如此这般的精心设计之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在潜意识之中被普遍激起了。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普遍激起时,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便显得游刃有余, 而这种依据课题内容设计激趣式导语引出的解疑探索式学习, 必将使学生对“丑菊名丑实不丑”这个文旨的记忆持久而深刻。
二、紧扣教学目的要求与重难点的提问
提问题忌讳太简单、太抽象、太笼统。简单而笼统的提问, 非但不能起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反而会阻碍课堂教学。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太简单的提问就像演员背台词, 动口不动脑, 思考惰性由此产生;太抽象的提问无异于对牛弹琴, 并由此极易招来学生情绪化排斥与不合作的态度反应;而太笼统的提问则很难让学生找到“以问带学”切入点。鉴于此, 我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总是十分注重提问的具体指向性与重点针对性。如《鸟的天堂》一文, 文章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对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的叙写, 赞美了美丽而有生机的南国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于是, 我在课文分析探究过程中特意设计了如下提问:本文中的这棵大榕树与其他地方的榕树有何不同?为什么要用“卧”这个字来写这棵大榕树?这个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用“卧”这个词的好处在于采用了拟人化的描写手法, 让人感觉到好像是一位鹤发童颜、身体矍铄的老人正安祥地躺在水中一样) 。这样一来, 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热爱、赞美大自然情感, 也就在学生身上产生强烈共鸣了。
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思维想象力的提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 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 学生们对兴趣式提问也就变得活跃起来。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设计提问时要下意识地将年龄特点的定位与思维想象力的最大化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二年级《泉水》一文, 在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特点, 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这个中心时,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生活的肤浅与思维能力的稚嫩, 我特此设计了激趣式提问:现在, 我们要和清泉一起, 流过高山, 流过平地, 流向大海, 做一趟奇妙的旅行。小朋友们, 做好准备了吗?毫无疑问, 这种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激趣式提问, 必将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得到了张力性的开发。当然, 随着年龄的提升, 课堂提问的设计也应该体现由浅入深、由易进难的发展。
四、从课文内容细节处入手的提问
文章的细节犹如叶中的花朵, 拨开绿叶方可见到色彩纷呈的亮丽花朵来。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有时通过对课文内容中细节描写的深刻感悟, 往往能在整体讲读过程中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一文, 当讲到周总理通宵达旦工作后打算离开办公室而不小心地将椅背带歪这个细节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对周总理的高大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设计了如下提问:在日常生活中, 你们是否有过不小心用身体将椅背带歪的经历?如果有, 你们都是怎么做的?如果没有, 遇到时你们可能会怎么做?周总理将椅背带歪后是怎么做的?周总理将椅背扶正同时, 心里可能会怎么想?在这一系列对照引导、由浅入深的提问后, 结合老师适时性地对文章主旨进行下意识点拨, 学生不但深刻体会到“周总理生活简朴, 工作劳苦”这个中心, 而且明白了周总理其实也是做事一丝不苟的生活细心人。于是, 在学生脑海里, 周总理高大形象越发显得丰满可亲, 此时, 学生崇敬伟人、学习伟人高尚品格之心也就变得真实而强烈。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方式。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提问就是教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所以提问策略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然而随着人们对学生个体越来越深入的关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问策略也逐漸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1)空洞浮泛,使学生一头雾水。问题大而无边,抽象空洞,让学生茫然无措,提问后课堂一片哑然,冷场司空见惯。
(2)形式主义,让学生厌倦抗拒。有的老师有时上课就是演课、作秀,提问完全是形式,连问哪个学生答都已提前定位,这种提问根本无生成可言。
(3)浮光掠影,让学生浅尝辄止。教师从头到尾,一问到底,问题无深度,学生回答不假思索,一问一答,教师不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哪里。高耗低效,没有必要。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形式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内容要有原则
(1)目的性。提问必须为教学服务,为提问而提问无助教学,只能浪费时间。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突出重点,为总结归纳,为使学生精力集中,等将问题设计好。
(2)启发性。精选的启发性问题,教师加以引导,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设计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多项探测。不要提“对、不对”,“是,不是”,或者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出的问题,还有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
(3)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提高。提问不注意顺序,会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科学性。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 “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
(5)趣问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
(6)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7)鼓励性。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8)广泛性。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注意问题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
(1)提问要明白、准确。条理不清的提问是不能期待学生做出确凿的回答的。诸如“比较林冲与洪教头”、“描述红军长征”、“邓小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针对《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学的问题)等问题是含糊不清的。
(2)提问要让学生能够理解。除了问题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当地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外,“提问词”也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像“识别课文中所提到的案例所基于的主观假设”(针对某篇论述文所用的提问词)、“什么样的价值可能激发人们做出这样的牺牲”(如针对课文《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的提问词)、“一种新型的产品,有如下的特点……请评价它可能具有的价值”(针对某篇说明文的提问词)等,尽管可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但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试析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技巧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技巧,提问要点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既是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一座桥梁。作为教师,应该认真思考“问什么”和“怎么问”,让课堂提问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成功互动学习的最好体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教学提问。
一、依据课题内容设计激趣式导语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的学科具有内在的兴趣。”在教授新课伊始的启发谈话阶段里,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对学生的激趣导学给予高度重视,因为,面对摆在面前的一篇全新课文,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接下来的成果性授学往往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丑菊》这篇课文,依题目可设计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花儿吗?菊花是什么形状的,你觉得它们美不美?既然大家都说菊花是美的,可这篇课文的作者却用“丑”这个不雅的字眼来形容它们?到底什么原因呢?菊花是美是丑,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可分晓,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显而易见,通过老师对课前问题进行如此这般的精心设计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在潜意识之中被普遍激起了。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普遍激起时,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便显得游刃有余,而这种依据课题内容设计激趣式导语引出的解疑探索式学习,必将使学生对“丑菊名丑实不丑”这个文旨的记忆持久而深刻。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点
第一,启发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点之一启发性。启发性提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方式,启发式提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启发性中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只有发挥启发性的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二,明确提问对象。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全班学生,并且着重考虑中、差生的接受水平。提问时要讲究有先有后的原则,平时回答少的优先,回答问题胆怯者优先,回答正确率高的居后,回答正确率低的也居后。另外,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的回答会出现答不出、答不全、答不对的情况,对这些学生不能弃之不顾,而让其他的学生回答。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完成答问过程。
第三,重视提问的作用。有这样一句话“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非常必要;既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又要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勇于提出问题。
三、课堂提问应注意的方面
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大胆质疑。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与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2.积极提示,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3.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
4.由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按照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顺序依次发展的。提问设计也应遵循这一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打斗场面时,可设问:(1)找出描写双方打斗动作的词语;(2)模仿双方的动作打斗;(3)猜摩品评双方动作的优劣;㈣体会林冲的沉稳勇猛。如此抓住关键词语,启发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形象思维,使学生理解课文主旨,让学生的思维完成一次飞跃。
四、设置悬念,调整角度
设悬念为的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感悟。好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生疑,产生悬念,从而激发他们认真阅读课文,以求从中找到答案的欲望。同时,要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语以及句子,对其设置悬念,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课堂重点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有利于语文词汇的积累,提高语文的成绩。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偏离要点,久思不解题意,答非所问,或答语模棱两可,教师就要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调整提问角度,排除思路障碍,理清思路,从而畅通思维,拓宽思路,使学生瞄准最佳方位。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课堂提问,几乎属于教师或曾经站过三尺讲台者都不习自通,然而,真正具有艺术性并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课堂提问却着实不易。其实,好的课堂提问除了必须基于课文内容的个性特征进行类型式选择外,还应该立足于各地区、各学生群体、各年龄段的具体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确实做到开启学生的心智、锻炼学生的敏锐思维、陶冶学生的健康情操、增强学生的是非美丑判断力,从而有助于最终实现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人格品质得到最优秀化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语文课的提问技巧】推荐阅读: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10-03
小学语文提问的技巧06-10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06-21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技巧论文10-06
语文课的有效提问08-23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09-15
语文课堂的提问05-23
语文课堂提问的设置07-17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08-08
初中语文的提问教学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