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2024-08-16

语文教学提问艺术(共12篇)

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篇1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 教师不仅要会教, 而且要善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问, 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不得, 即为讲明之。”可见,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 今日悠悠上城来”, 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 (陈奂生) , 时间 (今日) 和事件 (上城) 。但细究“悠悠”一词, 内涵极为丰富, 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 (1) “悠悠”是心理描写, 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2) “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 陈奂生不急于赶路, 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 (3) 用语诙谐, 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 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 则效果不同。

二、发散性诱导。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 可打破定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 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 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 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 (2) 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 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 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 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感到“羞愧”。 (3) 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 连母亲都不理解, 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 学生不易理解, 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联系课文看, 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 (2) 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 (3)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 (夏瑜) 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 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 (4) 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 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 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 (希望) 。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 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 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 可作如下提问: (1) 结合课文, 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2) 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 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 为偿还债务, 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 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 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3) 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 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同时, 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 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

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篇2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是借助课堂提问来完成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理解对话的重要手段,掌握提问技巧为师生互动准备了一把钥匙。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是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有效的提问方式,就是在恰当的场合对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影响重大。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应科学,富有启发性

即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该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面对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是什么呢?”学生们很快就在第一段找到答案:“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其实,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问题很明确,很清楚,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学生稍加思考就可以找出来了,我也达到了“找观点”的教学目的。

二、问题应新颖,富有想象性

语文教材都是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都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更要讲究提问的艺术,要求语文老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式的鉴赏。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分析课文的中间部分,我让学生针对“维纳斯这么美,加上双臂之后岂不是更加完美?假如你是雕刻家,你会给她装上怎样的双臂呢?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为维纳斯加上美丽的双臂吧!”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课堂非常的活跃,学生们的思维也相当的活跃,我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应全面,富有公平性

有效提问必须确保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基本相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教师用行动明确表态,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也是新课标特别强调的,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因此,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多侧面,多角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权利。特别是那些害羞的、内向的、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还是以《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例,在分析课文的后半部分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认为复原维纳斯双臂的那些方案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这样的问题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文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问题应适当,富有层次性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当,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让学生找得到问题的切入点。著名的俄罗斯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他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保持经久不息的探索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所以,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时候,就按照“易――难――易”的方式依次提出问题。强调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就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五、问题应新奇,富有趣味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巧问”、“曲问”的方式提出,寻找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就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去探讨课文、研究课文。当然,教师也要讲究提问的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善问的老师,特别是其具有鲜明个人教学特色的“产婆术”,即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广为人知。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方法仍然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式教学,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提问

“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看出来。如果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可见,提问不仅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非常注重提问艺术的,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引导学生理解“孀妻”、“遗男”两个词语的含义;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时,问学生“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学生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的关注。

教师艺术地提问,能让学生迅速明白教师的教学目的,便于有效地把控课堂进程;艺术地提问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认真品味、用心感悟。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艺术地提问呢?艺术提问的原则是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策略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问题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要找准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要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教师扣住重点引导点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难点是既让学生头痛又令教师揪心的知识点,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要突破难点,教师得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释疑办法,巧妙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特级教师王君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提问“文中哪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学生经过阅读找出“痴”字。释义之后,整节课教师便引导学生围绕“痴”字展开学习:观其痴行、赏其痴景、探其痴心。这样纲举目张,整堂课师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积极主动的探讨中解决了疑难,获得了知识。

其次,问题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宜,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所提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无论是因文解道,还是因道悟文,都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既不宜過于简单,问题太简单,激不起兴趣,起不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又不宜高深莫测,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望而生畏,就会失去兴趣;更不宜无确定性,外延过宽、学生不知所云。王君老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为引导学生理解于勒的形象,让学生研读于勒的第二封信。她这样提问“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多年的希望。现在,请你仔细研究这封信,你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活跃了学生思维,她顺势引导学生发现信中破绽,又进一步分析于勒撒谎的原因,进而发问“你怎么评价于勒?”从而让学生看到一个心软而又善良的于勒。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问题要有曲折性。课堂提问要曲径有致,避免直来直去。要让学生“挑一挑”才能摘到树上果子。课堂提问要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余地,要善于使用“曲问”。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为让学生理解“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这样发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是将近的意思,愚公还没满九十,是将近九十,这样学生就轻松掌握了“且”字意义。“曲问”能巧妙激发学生兴趣,开动脑筋,产生“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第四,问题要有发散性。课堂提问要注重训练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书本知识和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可取吗,你愿意做他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从而让学生明白陶渊明消极避世是不可取的。在以“小议班门弄斧”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批评班门弄斧就是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的举动,一点都不谦虚的态度,从而得出做人要低调的论断。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班门弄斧需要勇气吗?”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班门弄斧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应为班门弄斧者点赞。

最后,问题要有主导性。繁杂细碎的提问是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设计“主问题”,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题”。“主问题”是对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出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又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这样的问题设计能使课堂教学一线串珠、张弛有度、高效紧凑。

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4

提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好的提问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 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能够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感情。总之, 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 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而设置问题则是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变幻的学情的驾驭, 是整个教学水平的展现, 所以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置。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教学手段, 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提问的普遍性, 关注每位同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 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教室里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 一些学生不会合作, 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 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 尚未进入讨论状态。老师提问时这部分学生就是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 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 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 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 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 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 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 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 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 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二、提问的层次性, 做到先易后难。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曾讲:“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 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 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 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 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 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 不同教学目的, 针对不同学生, 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 逐层发问,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因此要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例如在讲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总共出现几次?分别找出。———该问题可以提问水平一般的同学,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在文中分别找出。2、每次的“必要”分别是什么意思?———该问题要具体分析, 可以提问中上等水平的同学, 分别是有“必要”写文章纪念遇害的爱国学生, 有“必要”写文章控诉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 有“必要”写文章唤醒麻木的民众。3、文中多次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但最后又说“呜呼, 我说不出话”, 原因是什么?———该问题必须要综合全文分析, 需要联系反动当局的文字审查制度和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 需要深入思考分析, 因此就需要提问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这样分层次的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 先易后难, 避免了较难题目让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 挫败学习积极性, 也能让较好的同学在层层递进的提问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文章, 接受知识。

三、提问的激发性, 推动深层思考。

在讲授戏剧《雷雨》时, 在了解了创作背景, 理清了情节结构之后, 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我抓住时机发问, 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园的五千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 一种认为不能要。然后, 我组织他们辩论, 最后总结再回归到课文内, 通过分析人物台词, 对鲁侍萍身上体现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进行比较, 课文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 感情无价, 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 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 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辩探讨的兴趣, 激发出热情, 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 既学会了阅读, 又升华了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心里, 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 困惑之感。提问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 催动积极思考, 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答案, 最终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提问的研究性, 调动创造思维。

深度的问题在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 推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 或由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在讲授李商隐的《隋宫》时提问:全诗富于想象, 找出其中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 并说说它们的寓意。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深度思考、探究。既要注意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与写实性语句的区别, 而且要通过细心体会前者所蕴含的意味, 了解其艺术效果。“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这是推想, 是假设, 也是夸饰之辞, 但却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想, 而是把握了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 深刻表现了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后果, 而他还至死不悟。了解了这种假设语句的寓意之后, 我们可以重新去探究《鸿门宴》, 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了刘邦, 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 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 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 来寻找原因, 学生会更积极主动, 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1、对敌斗争胸无城府, 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2、沽名钓誉, 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 置范增多次举玉玦而不顾;3、狂妄自大, 受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 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探究 篇5

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炉山完全小学 唐 胜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够很好地诱发学生思维,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措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深入,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思维培养,重视语文知识的实践和创新,是文科知识的重要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够很好地诱发学生思维,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笔者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是教与学双方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实践运用。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却很难令人满意。“满堂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课堂提问质量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流于形式,问题过于模糊简单;二是缺乏思考时间;三是学生没有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四是对学生回答评价不足;五是缺乏师生交流,学生不主动问。

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措施

(一)问得“准”

问得“准”是指问题需要精心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效果的优劣,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提问的效果又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设计,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的基本就是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性。使课堂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问题设计准确。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程目标,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避免空问、泛问、随意问。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问题设计要注意适度,问题的数量和密度要适度,教师在一堂课中不宜设计太多的问题,部分语文教师上课提问太多,让学生应接不暇,也无法深入思考;我认为一堂课的问题应当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展开,最好不要超过10个。问题设计的难度要适宜,难度太大和太容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始终以全班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都有机会处于“探索者”的位置,使他们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2.提问时机要准确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注意教学情境,要真切掌握教学的环节,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如在课堂导入时,应该尽量激趣诱思。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课堂知识与生动的现实内容联系起来,形成问题悬念,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发问的语气声调要清晰,抑扬顿挫,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在关键词处要用重音读出,用词要准确,提问的句子应该做到文通字顺。教师发问时要一个一个问题提出,不要一口气提出几个问题,以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

(二)问得“变”

所谓问得“变”,指的是提问的形式要多样,不能太单一。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效果也不一样。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提问形式,既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各种文体的欣赏方法,又让学生在期待中主动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语文课学习的新鲜感,增强语文课教学的感染力。提问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方式的使用和效果,合理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增加提问的艺术性。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曲问,提有效之问,化直为曲。二是追问,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之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层层递进的追问下去,直到学生认识深刻为止。三是逆问,采取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来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四是深题浅问,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以对一些比较艰深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深题浅问”处理。

(三)问得“趣”

所说得“趣”,就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追求乐趣是人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是每个人的愿望。提问时创设情境,融入生活,语言幽默,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主动思考、自主寻找答案。如果运用夸张、犀利、新奇、具有娱乐性的语言进行提问,就会让普通的问题充满趣味,从而使学生在惊讶快乐中进行思考。

1.创设情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时代特点等因素,故意制造一个个让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机会,创设一些问题可能产生的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

2.融入生活

将生活引入课堂,同样会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课文和重点词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我提问学生:“人与人一般都是在家门口告别,为什么等到李白上船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别呢?”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经验来对照解读诗文的内涵。

3.幽默的语言

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佳境,保持持久的学生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在提问中使自己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幽默性,那么学生将会更主动的去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增加提问的艺术性。

(四)问得“活”

1.问题答案灵活

问得“活”是指问题答案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朗诵、辩论、书写、绘画等都可以。我们可以将各种活动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草船借箭》的故事性很强,如: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可以借到箭呢?文中的对话分别体现了几个主人公的什么性格?。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接受提问的学生一起将相关情节表演出来,其余的学生充当观众对他们的表演进行品评,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心理以及故事情节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思路多样

“活”还指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样而不是唯一的“活”还指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样而不是唯一的,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能够有理有据、忠实文本的回答,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6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课堂; 问题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23-001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中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跟着教师的思路发展。因此,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探究问题,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与败。如何设计问题和怎样问是课堂提问的关键。

一、提问要遵循教学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设问要有技巧,要能抓住学生的三心:“好奇心”、“好胜心”、“责任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学生的思维自然会紧紧地围绕着老师,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起学习的责任心。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必须遵循教学原则,不得背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不能背离科学去凭主观臆造,随意发挥,信口发问,满堂问或无目的问都不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

提问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因此,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一个都不能少”

教师施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提问时应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较难的问题要求优秀学生回答,中等问题由一般学生回答,这样做到因材施问,使课堂不至于出现尴尬或冷场的局面。

4.“一刻都不放松”

即思维流程环环相扣,要让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在教《祝福》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把课文浏览一遍,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是一个善良的人”、有的说“是一个老实、安分守己的人”,还有的说“是一个呆板、麻木的人”,甚至有同学说“是一个让人烦厌的人”,答案很多,我对同学们的回答都做了肯定。接着,我加重语气,郑重的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哄的笑了起来,“老师,你这个问题提过了”。我笑着说:“真的问过了吗?注意我的语气,没有任何不同吗?”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之中,进一步结合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同学们发言之后,我再次郑重其事的对大家说:“请注意听好我的第三个问题,要注意我提问的语气。”同学们哄的又笑了,纷纷说:“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笑了,通过一个巧妙的提问,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时刻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挖掘、对人物的理解、对主题的认识,课堂氛围自然也搞活了。

二、提问艺术的思路

恰当地选用提问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既要掌握问的主动权,又要掌握问的艺术,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一要掌握问的时机,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二要注意变换问的角度,善于“曲问”,故设迂回,以激发兴趣,开拓思路。

1.开门见山法

这种直截了当的提问法在于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加强记忆,了解预习的情况,同时也可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课文《赤壁赋》时,可提问:以前我们学过苏轼的哪些作品?同学们能背一背吗?唐宋八大家是指哪八大家?通过提问,教师能快速地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和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很自然地进入课文角色。

2.情境启示法

语文教学重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在教学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愫,创设新的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示其思维,使其投人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在《我与地坛》一文:为什么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了地坛之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设问:假若你们是“史铁生”,会有怎样地感受?这样使学生进入角色,让他们置身于当时的情境,在心理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就不难理解作者那种复杂的心情了。

3.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逐步引导,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从现象到本质昭然揭示。例如,我在讲授鲁迅的《祝福》一文时,设置了系列问题:课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怎样理解?为什么这样写?和全文的中心论点有什么联系?这样提问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层层理清,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对比区别、求异设问法

即将相类似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我在讲授《阿房宫赋》一文时,设置问题:《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以分析国家灭亡原因为题材,两篇文章的论点是否也相同呢?这样一问,就使学生在对比中弄清了两篇文章论述国家灭亡的不同原因,达到触类旁通解疑析理的目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7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2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3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1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2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1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2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 3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8

一.把握好设疑的度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 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力戒“疑而不难”或“疑过于难”。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设疑, 学生一看书本就能找到现成答案, 这是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反之, 设疑过于复杂, 深奥, 学生又会闻疑却步, 无所适从。长此下去, 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欲速则不达”。所以, 我们设疑提问首先要把握好设疑的度, 做到难易适中, 切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答案, “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学离不开设疑问难, 而设问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实际, 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 巧妙地提出疑问,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 在何处设问呢?

1.开讲新课时,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 就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兴趣, 用提问的方式来开设一堂课的“虎头”。引导学生去发现矛盾, 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

2.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处。《荷塘月色》为例, 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 我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 , 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我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 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 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 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 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我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 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 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 是“清香”。因势利导, 挖掘幽默, 巧设疑问, 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是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 教师往往需要对所学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 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 又可精心设置悬念, 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去解开疑底, 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 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晴的作用, 有助于形成一堂课的有效的“豹尾”。

三.把握好提问的实效

教师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应注重提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会白白地占用了讲课的时间, 降低了课堂的利用率。要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 除了精心准备外, 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三忌。

一忌不留余地, 突然发问。提问应留有思考时间, 不能让学生毫无心理准备。一般来讲提问前教师应有语言或行为上的表示。然后再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 应留有思考的时间, 比如说学生举手后再指定一人回答。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情绪, 又可避免未被提问的学生袖手旁观, 不去积极思考,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忌废话太多, 离题太远。教师合适提问, 应语言简炼, 表达清晰, 不应该反复解释。甚至由一句话使教师联想到其它问题, 然后滔滔不绝, 这样不会使学生本来已经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教师引开了。这样的话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思维偏离主题。

三忌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受错误思想支配, 少数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 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 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 造成学生当众难堪, 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 还会伤害学生自尊心, 破坏师生感情,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害怕提问, 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 切忌以提问来惩罚学生, 而应力求建立平等, 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9

一、中其“标”, 有的放矢

打靶要瞄准靶心才不至于放空箭, 设问也应如此。 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 我之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此处提出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不得, 则为讲明之。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来提问。一个关键问题的提出往往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 跳板”, 而这个问题就要求直中靶心。

如在执教《 阿长与〈 山海经〉》 一文时, 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 课后习题中也涉及到:作者先写“ 讨厌”“ 憎恶”阿长, 但在结尾却说“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 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情?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一时没了头绪。 这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 1) 作者为什么讨厌阿长? 生答:因为她有很多缺点 ( 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成“ 大”字姿势……) ( 2) 作者为何又怀念阿长? 生答: 因为她疼爱、关心我。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 这时我接着问: 阿长身上存在的这些缺点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吗? 学生恍然大悟, 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求其“法”, 管中窥豹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 往往能“ 四两拨千斤”, 通过“ 一斑”而引出“ 全豹”。 这里的“ 一斑”可以看作是整堂课的精华, 是最具营养, 最有嚼头的。 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提高学习兴趣, 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提问时切不可忽视。

如教学《 五柳先生传》 一文, 我对“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一句设问:既然家贫, 为何不戒酒或者少喝一些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 有的说:“ 这表现了五柳先生豪爽、率真的性格。 ”有的说:“ 五柳先生是‘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这时我提示学生结合陶渊明的身世背景来思考, 经过讨论, 学生最终达成共识———陶渊明是因不满现实而借酒销愁。 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率真洒脱并不是陶渊明的全部, 他们了解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掩映下的另一个陶渊明, 一个更为真实的陶渊明。 同时, 也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思考方法。

三、探其“疑”, 平中出奇

朱熹说过:“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可是学生读书, 往往一读而过, 不留印象, 究其原因则是不会“ 生疑”, 因而领略不到文章的“ 妙处” 理解课文就不深, “ 长进”自然也就不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生疑”、“ 质疑”、“ 释疑”,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在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似乎没问题时,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 “ 平中见奇, 一石激起千层浪。 ”

比如《 孔乙己》 一文中有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这句话, 学生很可能一掠而过, 不去领会其内在深意。 对此可以提问学生: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 根据何在?“ 大约”和“ 的确”是否矛盾? 学生经过琢磨, 讨论, 就能进一步明白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透其“表”, 化深为浅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小说《 范进中举》 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 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 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 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 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 可以化难为易。

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 教贵得法, 学无止境, 教也无止境,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就能把握课堂提问这门艺术, 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和魅力, 就能启开一扇扇心灵的门扉, 让无比绚烂的知识阳光装满年青一代的心坎。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启发性,创造性思维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 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动脑去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问起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 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教师的责任应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顾茅庐》教师提出问题:刘备是堂堂的一国之君, 而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 然而, 刘备却三番两次、屈尊降贵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邀他出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悬疑,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吸引学生注意力

坡度, 就是提问设计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 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 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 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 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对那些需要想一想也应该想一想便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讲的是一位老师在“文革”后期上公开课,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七律·送瘟神》, 他为了使课堂活跃, 加强师生双边互动, 便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老师:“同学们, 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万千条!”老师:“对!那么六亿神州怎么尧呢?”学生:“尽舜尧!”听课者啼笑皆非。这位教师提问过于简单, 不该设问处设了问。

四、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些语文教师提问时, 如前所述, 只是想到通过提问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设计一连串简单的问题,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使用情景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通过音乐、图画, 把作者在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展示出来,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展示潜伏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情境, 以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篇课文、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1

首先,课堂提问的艺术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

1 问题要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教材本是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的,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更有别的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吸引力。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不少老师的“钻研挖掘”,使本来颇具魅力较为完美的一件艺术品的教学,变成了一次冷冰冰的解剖,使学生得不到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兴致索然。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注意用教师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时,首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画师,他有三个徒弟。有一天,他要考考他们。让他们在一张纸上画骆驼,谁画的多谁胜利。但是,画的最少的三徒弟却胜利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兴趣盎然,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这

时我说:“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今天要学的《想别人没想到的》就能给我们解开这个谜。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这样,学生在心里所思,口不能言”的情况下,产生了急欲看书的念头,此时,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这种起始阶段的兴趣激发,使学生进入了亢奋的精神状态,为进入新境界蓄了势。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问是激发学生认真求索的动力和关键。因此要采用激励式的提问,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带着一种欲望去自主学习。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教学《大森林的主人》后,同学们都为猎人面对逆境和困难,而能想方设法,自如地应付,最后做了森林的主

人而产生敬慕之感。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同学的思维热点,提出这样一道口头作业题:我们的家乡,也在林区,谁能假设几种险境,并开动脑筋想办法,说说如何对付这些险境困难。结果同学们跃跃欲试,假设出一个个险境:如在山上砍柴,忽然被森林大火包围了,该怎么办?被毒蛇咬伤了要怎么办?遇到:犬雷雨应怎么办……有一些同学则根据这些假设题说出对付的办法,大家的办法都很新奇。这些问题的解答,大大超出了课文的内容,许多知识都是课外所得。事实证明,注重提问激发兴趣的作用,给学生营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字习。

2 问题要有针对性,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课堂的教学中,不宜提“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学生不需深入思考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轻易答对的问题,而应设计一些有思考余地的提问,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让他们各抒已见。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只有这样的问题,学生才有讨论的余地,才有合作的愿望。我在教《燕子》一课时,为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文章抓住了燕子的哪些特点来写的7.2.你从哪里感受到燕子的可爱?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勇起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而学生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也就需要进行合作交流。另外,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肯定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多得多,也就需要开展讨论,合作交流,发挥群体的优势。对于一个难题,让学生在思维的多向流动和撞击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他们会在多流向思维的交流中,或校正、或补充、或选择,从而找到正确的答粟。比如教学《跳水》一课,教师可这样提问:孩子已经遇险,船长却举枪逼其跳水,用这样的办法救孩子应不应该,说说为什么?有学生赞同这个方法,也有学生不同意,认为应该想出更安全可靠的办法。此时,教师乘势追问:你能想出哪些更好的办法呢?然后再把学生想出的办法与“跳水”对比,使其明白“跳水”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而深刻领悟船长的机智和果断。这样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进一步理解到课文的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问题要有启发性,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施瓦布说:“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生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学校教育必须重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以及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国际社会比较认同的学习方式,它在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特别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思维往往比较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表达能力。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设计了这样…个问题: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里的水,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动脑子想想还有哪些方法能让乌鸦喝到水?这样一问,激活了学生思维,全班学生纷纷发言,学生想出一系列办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领域。另外,课堂提问的艺术也表现在把握好提问的对象和时机上。

3.1 课堂提问要因人而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这是把问题提得准、捉得富有启发性的关键。还要根据具体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对象加以提问。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夕_,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而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很好的,从而真正实施素质化教育。

3.2课堂提问要营造宽松的气氛。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或讲台上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及手势,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善意亲切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簧的手势、劝勉温暖的言语,都会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适时适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对学生回答的失误,教师或者可超前性追问或冉次递进提问,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误恍然大悟,感到“柳暗花明”。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小议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12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问要有目的。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漫无目的、信口开河的, 应该是目的明确、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 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这样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 使无目的、无价值的问题不提, 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不提, 没有思考力度和张力的问题不提。其实, 设计提问的依据是:对达成教学目标, 突破难点, 凸显重点, 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提、必须提;反之应该舍、必须舍。这样, 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

二、提问要有切入点

1.课堂提问要新颖。所谓“新颖”, 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 出乎学生的意料, 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 教学《花钟》一课时, 教师改变了原文, 问学生:“每一种花都用同一个动词‘开花了’, 你喜欢吗?”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喜欢。”紧接着, 教师就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生动的句子, 帮花儿改一改。这样一来, 学生迅速行动起来, 积极开动脑筋, 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2.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 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 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探索, 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 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

3.课堂提问要有包容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 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 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 一节课要有1~2 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 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 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常有疑问, 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 才能常有创新。因此, 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海底世界》是老教材中一篇常识性的课文, 当讲到此文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 针对课题来提问。这样,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 会比教师先提出问题, 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学习效果更好。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

1.所提问题的层次性。提问=陈述语气+疑问语缀, 所提问题要由简到难, 由普遍到特别, 逐层推进。如, 学生初读《跳水》一文后, 教师可以提问:“你感觉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震撼点、动情点后, 教师可继续提问:“本来有趣的事情怎么会变成扣人心弦的险情?船长为什么能化险为夷?”, 问题层层加深, 以此激发学生探索情节发展的脉络, 矛盾激化的焦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2.答问对象的层次性。有的心理学家研究, 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一般说来, 根据“解答距”的长短, 提问可以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 属于初级阶段, 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 就可以回答, 这样的问题属于“微解答距”的范畴。第二级, 属于中级阶段, 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子”可以依傍, 但不过是现成“套子”的变化与翻新, 这样的问题属“短解答距”的范畴。第三级, 则是高级阶段, 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而不是简单的依傍或变通, 属“长解答距”的范畴。第四级, 则是高级阶段的发展, 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 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属于“新解答距”的范畴。教师应合理调配提问中四个等级的问题的坡度, 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努力, 做到拾级而上、步步升高, 直达知识的高峰。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才能事半功倍, 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在线决策下一篇:农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