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提问艺术(精选12篇)
语文教师提问艺术 篇1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 教师不仅要会教, 而且要善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问, 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不得, 即为讲明之。”可见,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 今日悠悠上城来”, 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 (陈奂生) , 时间 (今日) 和事件 (上城) 。但细究“悠悠”一词, 内涵极为丰富, 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 (1) “悠悠”是心理描写, 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2) “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 陈奂生不急于赶路, 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 (3) 用语诙谐, 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 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 则效果不同。
二、发散性诱导。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 可打破定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 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 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 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 (2) 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 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 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 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感到“羞愧”。 (3) 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 连母亲都不理解, 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 学生不易理解, 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联系课文看, 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 (2) 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 (3)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 (夏瑜) 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 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 (4) 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 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 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 (希望) 。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 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 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 可作如下提问: (1) 结合课文, 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2) 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 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 为偿还债务, 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 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 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3) 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 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同时, 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 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
语文教师提问艺术 篇2
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结果是启而不发;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作用,有些提问甚至根本没有效果。专家研究表明:中小学课堂提问有效的仅占56%,可见,提问要讲究效益,提问要讲究艺术。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四、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五、 提问要有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教《谈骨气》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连续性问题:⑴什么是骨气?怎样才算真有骨气?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⑵作者运用了那些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有什么共同点?⑶在今天,怎样做才算真有骨气?请举事例说明。通过这些连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六、提问要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
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那么,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1)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2)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 (3)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4)那么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又如讲授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
七、巧妙设问,变“死”为“活”
如《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所体现的哲理上。他们会通过一些巧妙的设问,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际生活中: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巧妙地应用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说中国人民头上也有两座大山,指的是什么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发问,那么现在我们面前有大山阻碍吗?若有,应是什么呢?让学生展开讨论。此时教师适时引导,我们坚信,只要像愚公那样,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奋斗,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这样学生的思想就不会被课文的圈子所束缚,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思维也不会沿袭前人的老路,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八、提问要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九、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十、 提问后要及时评价学生,评价要注意鼓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鼓励性语言,能起到“充氧助燃”的作用,尤其在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答案更是如此。 教师的评价用语要富有鼓励性,应该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如:“答得太好了”,“有创见”等。即使学生回答不够妥切,也应该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想想怎样回答更精彩”等等,学生的回答即使有悖于传统认识、有悖于教师设计问题的初衷,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予以肯定,予以鼓励。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发散思维、培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注意提问的艺术,从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出发,一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张楠楠
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3
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语文教师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层次性与量力性
对于提同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
首先,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序来构思提问,按照这样的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如果教师按段一字一句提问,学生按要求一字一句解答,得到那些必然是零散点滴的知识。知识如果没有串在一起,那必然印象不深且学生无兴趣,学习效率低。
其次,有的课文并不是由浅入深的构思,而且开头难以理解,后面却峰回路转,所以教师设计提问就要打破现有的序列。重新组成容易理解的序列,一般这种课文可以从结尾人手。
再次,有的文章难以看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段落之间大致是一种并列关系,有不少的共同点,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立一个核心。以此来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层层推进的提问和教学序列。如朱自清的《春》中全文有五幅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画都是抓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词语非常优美,历来是大家学习的典范。教师可以围绕品味语言这一重点,可按这样的思路设计提问:抓住最容易理解的“春花图”这一段,反复对比品位;接着利用品味到的“春花图”的语言知识,去描绘相似的景物,最后留下空白“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课后体会。
所以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既要考虑问题的深浅程度,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水平,设计好课堂提问的序,使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依次逐个解决,解决前一个问题为解决后一个问题打下基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是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搞好提问设计的顺序为课堂教学成功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作了一个有效的准备。
2普遍性与代表性
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3计划性与灵活性
教师的提问要有计划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堂课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扣紧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一个个准确、鲜明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与层递性。每堂课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结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要灵活,不拘一格。
三、教师课堂提阿的方法
课堂提问方法很重要,课堂上教师提问方法正确得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就取几种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介绍如下。
1抓住关键提问突破法
能否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提问突破,决定了教师这堂课教学成功与否。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缺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2蚕食鲸吞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大了难以回答,这时就要化整为零,提出一个个的小问题,然后各个突破,进行蚕食鲸吞。
3循序渐进提问法
语文教师提问要讲究艺术 篇4
一、抓住要点,有效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我常采取“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下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所提问题,联系课文内容来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利用该文独特的教育内涵以及鲜明的语言写作特点提出了一个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那就是在文章中作者写到马克思的去世时,并没有用到人体机能死亡时所出现的症状,例如呼吸停止,心脏不再跳动等,而是说这个人停止了思想。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都感到很有兴趣,都想知道作者这样表述的目的。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我便向他们提示作者在语言中所表述的情感入手,启发学生积极思索。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对于马克思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来说,他不同于一般人的离世,要想更加突出他的形象,用“停止思想”更为准确。
再如讲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诗人描绘了一幅仙人盛会的画面,可为什么不把自己融入美景呢?”一个学生答道:“诗人这样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学生若有所思,我趁机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这就是所谓‘残缺美’吧。”学生很兴奋:“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另一个学生也说:“我感觉诗人李白也很欣赏这幅画,他担心自己入画会惊动了神仙,破坏美丽。”“是。就如冬天的早晨,你推门一看,发现满地是洁白无瑕的白雪,你不忍心用双脚去破坏它,是吗?”学生豁然开朗,兴趣盎然。
二、巧选角度,激发疑问
学习语文,大胆质疑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备课中所设置的问题要避免一般化和观念化,还要注意问题不要落入模式,不要总是在文章的一些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上提问,要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其能力的问题,形式要新颖,角度要独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积极的思维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我在教《晏子使楚》一课时,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问学生:假如你是出使楚国的晏子,面临楚王在厅堂上的侮辱,你的感觉如何?你将如何加以反驳?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不甘受辱的出色使者。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晏子的印象。我在讲《苏州园林》一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从课文内容看,苏州园林的设计复杂,有现代气息,但缺少典雅、淡秀。作者是从游览者的角度写的,能不能从园林的四季来变化来写?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
三、掌握技巧,巧妙提问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选材更具有人文性、科学性,更具有人本主义理念,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如教林嗣环的《口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文章以准确、生动的笔触描述各种声音,再现了口技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和高超技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谈谈文章是如何来巧妙地运用衬托手法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做出答案:作者以道具的简单来衬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以听众反应来衬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以动景来衬托夜晚的安静环境。再如讲柏杨先生的杂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一文,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结合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采用歪理成串,歪理歪推的写法,使文章充满了谐谑之趣的。学生可以结合课文举例回答:“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该诅咒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这可以说是把歪理说到了极端。把占人之书为己推成有理,这是第一层歪理;上升到“进德修业,救国救民”就更歪了。教师巧妙的提问,既能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
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论文 篇5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提问的普遍性,关注每位同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老师提问时这部分学生就是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二、提问的层次性,做到先易后难。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曾讲:“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人深,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学生,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此要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例如在讲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
1、文中“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总共出现几次?分别找出。——该问题可以提问水平一般的同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熟悉,在文中分别找出。
2、每次的“必要”分别是什么意思?——该问题要具体分析,可以提问中上等水平的同学,分别是有“必要”写文章纪念遇害的爱国学生,有“必要”写文章控诉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有“必要”写文章唤醒麻木的民众。
3、文中多次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最后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原因是什么?——该问题必须要综合全文分析,需要联系反动当局的文字审查制度和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需要深入思考分析,因此就需要提问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这样分层次的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避免了较难题目让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挫败学习积极性,也能让较好的同学在层层递进的提问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文章,接受知识。
三、提问的激发性,推动深层思考。
在讲授戏剧《雷雨》时,在了解了创作背景,理清了情节结构之后,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我抓住时机发问,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园的五千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一种认为不能要。然后,我组织他们辩论,最后总结再回归到课文内,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对鲁侍萍身上体现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进行比较,课文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感情无价,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辩探讨的兴趣,激发出热情,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既学会了阅读,又升华了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心里,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提问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催动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答案,最终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提问的研究性,调动创造思维。
深度的问题在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推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或由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在讲授李商隐的《隋宫》时提问:全诗富于想象,找出其中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并说说它们的寓意。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深度思考、探究。既要注意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与写实性语句的区别,而且要通过细心体会前者所蕴含的意味,了解其艺术效果。“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这是推想,是假设,也是夸饰之辞,但却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想,而是把握了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深刻表现了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后果,而他还至死不悟。了解了这种假设语句的寓意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去探究《鸿门宴》,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了刘邦,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来寻找原因,学生会更积极主动,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
1、对敌斗争胸无城府,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
2、沽名钓誉,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置范增多次举玉块而不顾;
3、狂妄自大,受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诱导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艺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适量增加问题的难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有着重要意义。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应试的需要,我们往往把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无一遗漏地讲给学生听,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听起来平淡无味。为强化能力训练,发展学生个性,扎扎实实地落实语文素质教育,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设问教学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以下就课堂提问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有意设置疑难,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比较,进而达成共识,以此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如:例(1)在讲到《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引导学生在相互对比中鉴赏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因而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两个人进门都是先声夺人,但声音是否一样?(一个是说笑声,一个是脚步声)两人迟到的原因是否一样?(凤姐迟到是为了突出自己,是刻意的安排;宝玉的迟到是烧香迟归,事出有因)两人进门方式有何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凤姐是被众媳妇们围拥着进门,众星捧月,可见权势炙人,地位高人一等;宝玉是单身直入,仆在前面笑,主在后紧跟,气氛融洽轻松。)对于这两个人的进门,林黛玉的感受有何不同?(一为诧异、惊奇;一为猜测、想像。因惊诧,所以相见时不敢怠慢;因猜想引起内心震动;对前者敬畏有加,与后者灵犀相通。)例(2)在讲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提问:杜十娘和琵琶女都是青楼女子,但二者的性格、人生轨迹一样吗?
由于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因而学生必须运用旧知识深入阅读理解,寻根找据,并组织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必要时,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经过思考、比较和分析,最终不仅会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巩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而多得。
二、通过精心设问,启迪学生大胆想象
我们知道,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喜欢独立思考,求知欲特别强烈。教师根据教材精心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启迪他们大胆想象。例(3)在讲《套中人》时,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我精心安排了这样的问题:假如别里科夫没有死,而是同华连卡顺利结了婚,他们会生活得幸福吗?例(4)在讲《荷花淀》时,读完故事开端水生夫妇的对话后,我问:如果水生嫂不是一个很温柔贤淑的妻子,而是一个很泼辣、豪爽的女子,她会用怎样的口吻、腔调对丈夫说话?例(5)在讲完《项链》后,我发问:玛蒂尔德的项链如果没有丢,她的生活会怎样?如果佛莱思节夫人把多余的钱还给她,她又会怎样安排她的生活?……
这一个个问题犹如一把把神奇的万能钥匙,打开了学生想象力的大门,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康德说:“想像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也说过:“想像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实践证明,开发学生想像力,不仅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三、把争议大的问题留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思考问题。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争议较大、好学生也不能很顺利解答的。这时,切忌急于统一答案,而要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例(6)在讲到《阿房宫赋》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书中的注解是: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虽然对整个句子作了翻译,但这两句分别是四个名词连用,究竟哪个词活用了却没做详细说明。我问到这一细节时,学生们大约看到了“把……看作”就很轻率地回答说:“名词意动!”我问:哪些名词意动呢?班内议论纷纷,骚动起来。有人说:“看作铁锅,看作石头,看作土块,看作石子。当然是‘铛、石、块、砾’意动。”但这种看法很快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批驳:“如果是意动,也该是鼎、玉、金、珠,因为它们处在主语的位置上,而这样理解‘把铁锅当作宝鼎’等的做法显然不符合秦人纷奢的风格,肯定不对。”为此,她们还搬来了证据,找了些名词意动的例子:吾从而师之(《师说》)——师:把(他)当作老师;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客:把(我)当作门客;越国以鄙远(《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鄙:把(远方的郑国)当作疆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把紧跟其后的宾语当作某种人或物。经过争执,他们达成了共识,即“鼎、玉、金、珠”活用但并非意动,只是一般的名词动用,“铛、石、块、砾”词性意义不发生改变。为强化记忆,我趁势又找出了与此类似的句子让他们分析: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把破瓮当窗户,用草绳系户枢。瓮、绳:名词动用;牖、枢:词性不变。)
这样,学生们自觉积极地参与讨论分析,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质疑、解答的气氛中主动吸收、掌握知识,并强化了记忆,真是事半而功倍。当然,要想课堂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还要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答疑,同时,学生答疑过程中,不要轻易说“不”,而要热情地鼓励,巧妙地引导。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注意掌握要领,设计出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而不应该作过于繁琐或简单的讲解。
参考文献:
[1]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偃师市实验高中)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7
一.把握好设疑的度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 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力戒“疑而不难”或“疑过于难”。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设疑, 学生一看书本就能找到现成答案, 这是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反之, 设疑过于复杂, 深奥, 学生又会闻疑却步, 无所适从。长此下去, 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欲速则不达”。所以, 我们设疑提问首先要把握好设疑的度, 做到难易适中, 切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答案, “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学离不开设疑问难, 而设问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实际, 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 巧妙地提出疑问,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 在何处设问呢?
1.开讲新课时,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 就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兴趣, 用提问的方式来开设一堂课的“虎头”。引导学生去发现矛盾, 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
2.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处。《荷塘月色》为例, 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 我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 , 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我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 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 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 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 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我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 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 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 是“清香”。因势利导, 挖掘幽默, 巧设疑问, 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是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 教师往往需要对所学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 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 又可精心设置悬念, 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去解开疑底, 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 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晴的作用, 有助于形成一堂课的有效的“豹尾”。
三.把握好提问的实效
教师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应注重提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会白白地占用了讲课的时间, 降低了课堂的利用率。要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 除了精心准备外, 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三忌。
一忌不留余地, 突然发问。提问应留有思考时间, 不能让学生毫无心理准备。一般来讲提问前教师应有语言或行为上的表示。然后再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 应留有思考的时间, 比如说学生举手后再指定一人回答。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情绪, 又可避免未被提问的学生袖手旁观, 不去积极思考,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忌废话太多, 离题太远。教师合适提问, 应语言简炼, 表达清晰, 不应该反复解释。甚至由一句话使教师联想到其它问题, 然后滔滔不绝, 这样不会使学生本来已经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教师引开了。这样的话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思维偏离主题。
三忌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受错误思想支配, 少数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 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 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 造成学生当众难堪, 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 还会伤害学生自尊心, 破坏师生感情,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害怕提问, 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 切忌以提问来惩罚学生, 而应力求建立平等, 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8
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 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要有值
所谓“问要有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 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 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 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 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 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 发掘问题, 巧设疑问。要善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 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 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 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 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 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 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希望本是没有的, 只要我们为之奋斗, 便有了希望) 这样, 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 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 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 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文与反问相结合, 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 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诱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意, 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 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 通过它, 产生了“错综见意, 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 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 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 “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 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看见, 通过直问, 理清是非, 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 要独辟蹊径, 以曲求伸, 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 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 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当时机, 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 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释疑”, 这样, 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 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9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启发性,创造性思维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 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动脑去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问起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 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教师的责任应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顾茅庐》教师提出问题:刘备是堂堂的一国之君, 而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 然而, 刘备却三番两次、屈尊降贵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邀他出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悬疑,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吸引学生注意力
坡度, 就是提问设计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 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 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 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 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对那些需要想一想也应该想一想便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讲的是一位老师在“文革”后期上公开课,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七律·送瘟神》, 他为了使课堂活跃, 加强师生双边互动, 便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老师:“同学们, 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万千条!”老师:“对!那么六亿神州怎么尧呢?”学生:“尽舜尧!”听课者啼笑皆非。这位教师提问过于简单, 不该设问处设了问。
四、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些语文教师提问时, 如前所述, 只是想到通过提问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设计一连串简单的问题,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使用情景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通过音乐、图画, 把作者在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展示出来,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展示潜伏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情境, 以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篇课文、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语文教师提问艺术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在课堂教学中, 提问是学生开启思维之门的起点, 是诱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那么, 怎样问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的方式应当是灵活多变的
1. 悬念的方式
应用此方式, 能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 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的内容时, 通过课件展示以前罗布泊的繁华景象, 并呈现出现在罗布泊的荒漠般的景象, 由此形成强烈对比, 为什么罗布泊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学生本来就具有好奇心, 带着这样的悬念去看书, 具有针对性,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悬念心理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知识对象上来,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2. 诱导的方式
应用此方式, 所提的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层深入, 并能产生灵活运用的效果。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 通过诱导的方式来提问:假如现在你是导游, 让你介绍故宫博物院, 你会怎么介绍?学生必然会说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接着提问:课文《故宫博物院》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的?可见, 利用诱导方式进行提问, 可以使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求知识之间的前因后果和必然联系, 因势利导, 水到渠成, 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3. 比较的方式
运用此方式, 可以使一些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知识点, 方便有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中, 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绘 (托翁其貌不扬) , 对比托尔斯泰伟大的文学成就、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 提问:作者为何要如此煞有介事地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借用比较方式的提问, 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变换学生的思维角度, 通过比较, 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有新的发现, 对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4. 辨析的方式
运用此方式, 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所提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析, 让学生思维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 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比如, 人教版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敬畏自然》, 该文章主要内容是讲现代人过度开发自然, 不懂得敬畏自然, 因而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受这篇文章的影响, 学生自然会觉得人类过度开发自然是不对的。在此时, 呈现出著名学者何祚庥的这一席话:“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 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 该防御要防御, 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但并不意味着要敬, 要畏。”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哪种观点更正确?这两种好像截然不同的观点, 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困惑。通过这样辨析方式的提问, 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除此之外, 还有讨论、假设、反问、设置情境、故弄玄虚等多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巧妙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多, 不古板, 学生更易于接受, 课堂气氛活跃, 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是紧扣教材和学生的, “对症下问”
1. 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也应当是我们发问的出发点, 提问不能漫无边际, 毫无重点。提问应该设计和穿插在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上, 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具有思考价值。课堂提问切忌过杂, 过杂、过于琐碎的课堂提问,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引向知识的细枝末节, 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甚至会造成课堂教学程序的紊乱。因此, 提问必须紧扣文章的重、难点, 不能丢了西瓜, 抓了芝麻。提问, 必须在知识的重、难点上多做文章。
2. 把握教材的难易度,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难度过大, 学生的思维不知从何开始, 使他们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 犹如“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容易泄气, 造成“冷场”;难度过小, 平铺直叙的提问, 学生感到缺乏挑战性、枯燥无味, 不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 由表及里, 由易到难, 步步推进, 稳扎稳打地进行提问, 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应把握好分寸, 让学生的思维处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状态。因此, 提问应根据教学规律, 循序渐进, 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变化角度, 化难为易;简单易懂的题目要增设条件, 人为设置思维障碍。
3. 善于给教材补充新内容
语文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 才能保证其生命力和说服力, 答案要点多元化是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立足课本但不能受课本的限制。在讲授有关社会热点的问题时, 仅仅拘泥于书本, 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反, 及时应用新闻媒体上的人物举例、说明、发问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吸引力。通过提问, 适时补充教材, 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打破学生只读书本、思维狭隘的局面,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需要教师细心琢磨, 精心设计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1
一、巧问激趣,寓教于乐
问与答是课堂教学传递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借提问激起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带领学生进入求知的新境界。在教学《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拥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仗为什们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呢?这样的提问,会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教师加以巧妙引导,让学生轻松愉悦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灵活提问,启发探索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引起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 如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课文中写狼为了吃小羊而先后三次找碴儿的过程。“三次找碴儿”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什么叫“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2)狼为什么故意找“碴儿”?(3)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4)既然狼要吃掉小羊,那又何必故意找碴儿?在这一个个问题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弄懂了狼找借口的实质,小羊反驳的理由,明白了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通过这样的提问,把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熔于一炉,对提高学生透过字、词、句自然悟出中心思想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提问新奇,引导思维
新奇别致的提问,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思考,去想象,开发智力。
学习《灰雀》一课时,在学生熟练地朗读了课文之后,可出示这样两个问题:(1)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哪儿去了?(2)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小男孩,而偏偏去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动脑筋思考,纷纷回答:(1)灰雀被小男孩捉去了。(2)列宁不问他,是为了不让这个小男孩觉得难堪。(3)列宁是为了让这个小男孩主动改错。(4)列宁这样做是关心爱护这个小男孩。
四、创设情境,巧妙提问
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时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巧妙提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桂林山水美景的录像,引导学生由远到近的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你觉得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亲眼目睹了桂林的美景,心中有何感受?这些问题的提出,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各抒己见,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加深了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内心之中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提问适度,启迪思维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等层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规律,把握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可以先设计识记型的问题,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它对乌鸦说了什么话?乌鸦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再设计理解型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狐狸用什么方法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如何看待狐狸?最后设计创新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乌鸦发现自己被骗后,会想些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要急于评价,给其他学生留出评价的时间,然后再评价学生的回答
总之,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教师的提问要像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精心设计一堂语文课的提问,孩子们的生命潜能将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将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让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摇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在提问艺术的殿堂里潜心钻研,勇于开发这座神奇多姿的教学艺术迷宫,设计出新型的、具有可发展性的问题,千方百计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以达到更高的教育境界。
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12
提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好的提问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 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能够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感情。总之, 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 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而设置问题则是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变幻的学情的驾驭, 是整个教学水平的展现, 所以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置。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教学手段, 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提问的普遍性, 关注每位同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 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教室里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 一些学生不会合作, 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 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 尚未进入讨论状态。老师提问时这部分学生就是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 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 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 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 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 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 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 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 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 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二、提问的层次性, 做到先易后难。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曾讲:“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 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 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 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 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 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 不同教学目的, 针对不同学生, 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 逐层发问,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因此要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例如在讲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总共出现几次?分别找出。———该问题可以提问水平一般的同学,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在文中分别找出。2、每次的“必要”分别是什么意思?———该问题要具体分析, 可以提问中上等水平的同学, 分别是有“必要”写文章纪念遇害的爱国学生, 有“必要”写文章控诉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 有“必要”写文章唤醒麻木的民众。3、文中多次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但最后又说“呜呼, 我说不出话”, 原因是什么?———该问题必须要综合全文分析, 需要联系反动当局的文字审查制度和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 需要深入思考分析, 因此就需要提问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这样分层次的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 先易后难, 避免了较难题目让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 挫败学习积极性, 也能让较好的同学在层层递进的提问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文章, 接受知识。
三、提问的激发性, 推动深层思考。
在讲授戏剧《雷雨》时, 在了解了创作背景, 理清了情节结构之后, 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我抓住时机发问, 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园的五千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 一种认为不能要。然后, 我组织他们辩论, 最后总结再回归到课文内, 通过分析人物台词, 对鲁侍萍身上体现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进行比较, 课文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 感情无价, 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 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 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辩探讨的兴趣, 激发出热情, 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 既学会了阅读, 又升华了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心里, 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 困惑之感。提问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 催动积极思考, 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答案, 最终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提问的研究性, 调动创造思维。
深度的问题在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 推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 或由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在讲授李商隐的《隋宫》时提问:全诗富于想象, 找出其中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 并说说它们的寓意。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深度思考、探究。既要注意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与写实性语句的区别, 而且要通过细心体会前者所蕴含的意味, 了解其艺术效果。“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这是推想, 是假设, 也是夸饰之辞, 但却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想, 而是把握了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 深刻表现了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后果, 而他还至死不悟。了解了这种假设语句的寓意之后, 我们可以重新去探究《鸿门宴》, 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了刘邦, 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 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 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 来寻找原因, 学生会更积极主动, 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1、对敌斗争胸无城府, 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2、沽名钓誉, 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 置范增多次举玉玦而不顾;3、狂妄自大, 受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 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语文教师提问艺术】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08-16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08-08
语文教学提问艺术08-16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08-25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艺术10-13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10-15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07-07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技巧论文10-06
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06-13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