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

2024-10-15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共12篇)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 篇1

摘要:提问是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实施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优化提问技巧, 提高设问质量以激发学史兴趣, 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和培养学生探究历史规律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艺术,重要意义

一、把握问题的“度”

1.提问必须做到问题准确, 答案明确

提问必须做到问题准确, 答案明确, 不能歧路亡羊, 留有三岔路口。例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 “完成”“ 先后”四个字的运用,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若提问为“ 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含糊不清, 学生难以作出精确的回答。表达清楚的提问, 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 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尽量避免反问, 避免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 避免在课堂提问中出现了徒具形式、为问而问的现象。很多提问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的表达方式, 或者要求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读一段课文内容, 或重复教师刚讲过的话, 这种缺少思维性、创造性的提问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与动力, 感到历史学习枯燥乏味。

2.问题的设置应角度新颖,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的角度是否新颖,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因此, 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类问题味如嚼蜡, 易使学生感到厌烦, 难以调动他们积极思维。若一反常规地发问“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在英国爆发呢?”这类问题, 学生感到似懂非懂, 新鲜有趣, 能激起思维的波澜, 这就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3.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度, 否则, 过犹不及

通过设疑、解惑,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设计的问题过难, 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 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 多设计些不会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 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面向全体, 一视同仁, 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课堂提问时, 应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王夫之提出, 应该发挥学生的潜力, 在已知已能的基础上, 把学生推向未知未能, 以求上进。教师应该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不要只对少数学习好的、爱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时将你询问的、鼓励的眼神尽可能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利用马太效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控制等待时间, 把握时机

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的理想条件是要把新输入的信息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差距, 给以适当调整。这样, 新信息能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 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新的认知结构又作为高一级学习的基础, 这样, 认知结构就能得到逐级发展和提高。学生从理解问题, 提取加工信息, 形成答案到准备回答, 至少需要3~5秒钟的时间, 这就要求教师要留出恰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当然, 等待时间要视问题类型和学生反应而定, 教师要恰当地把握等待的时间。一般地讲, 如果在复习课上, 目标是让学生从记忆中检索有关的信息, 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的问题, 等待时间可较短些;如果问题的设计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并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等待的时间就应稍长一些。当然对不同的学生的等待时间也要不同。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创新精神

按照王夫之提出因机施教原则, 在课堂提问中应寻找最佳时机。那么, 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呢?教师提出问题后, 有时候学生对问题本身不理解而存有疑问, 学生或教师对问题作出回答后, 一些学生仍会对答案本身存在疑问。学生有疑问并想解决疑问, 这恰是教学的最佳时机。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创新精神。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 教师都不要讽刺挖苦或不预理睬, 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学生的质疑对我们教学也是一种启发和补充及纠错。正如《学记》所说:“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既然学生的质疑能使师生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彼此激励, 我们作为教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 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忌过难或过易、脱离实际;忌不看对象、强求一致;忌随心所欲、搞“满堂问”;忌只顾提问、不作评价;忌旧调重弹、枯燥无味。教师在设计提问时, 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 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 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课堂提问, 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 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银杰吴新华.“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2]许艳.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J].河南教育, 2004, (4) , 24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 篇2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是借助课堂提问来完成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理解对话的重要手段,掌握提问技巧为师生互动准备了一把钥匙。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是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有效的提问方式,就是在恰当的场合对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影响重大。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应科学,富有启发性

即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该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面对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是什么呢?”学生们很快就在第一段找到答案:“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其实,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问题很明确,很清楚,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学生稍加思考就可以找出来了,我也达到了“找观点”的教学目的。

二、问题应新颖,富有想象性

语文教材都是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都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更要讲究提问的艺术,要求语文老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式的鉴赏。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分析课文的中间部分,我让学生针对“维纳斯这么美,加上双臂之后岂不是更加完美?假如你是雕刻家,你会给她装上怎样的双臂呢?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为维纳斯加上美丽的双臂吧!”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课堂非常的活跃,学生们的思维也相当的活跃,我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应全面,富有公平性

有效提问必须确保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基本相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教师用行动明确表态,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也是新课标特别强调的,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因此,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多侧面,多角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权利。特别是那些害羞的、内向的、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还是以《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例,在分析课文的后半部分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认为复原维纳斯双臂的那些方案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这样的问题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文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问题应适当,富有层次性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当,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让学生找得到问题的切入点。著名的俄罗斯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他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保持经久不息的探索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所以,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时候,就按照“易――难――易”的方式依次提出问题。强调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就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五、问题应新奇,富有趣味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巧问”、“曲问”的方式提出,寻找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就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去探讨课文、研究课文。当然,教师也要讲究提问的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善问的老师,特别是其具有鲜明个人教学特色的“产婆术”,即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广为人知。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方法仍然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式教学,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 篇3

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进行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语文作为高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课堂上,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关于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具备一定的艺术性。

一、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性的界定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地设置问题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与提升创造力和理解力。在课堂上,如果缺少提问这一环节,就缺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理解的过程,也就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相应的内容妥当设置问题,问题的内容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符合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以避免问题的滥用,利用问题使绝大多数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从而发挥写作教学的最大价值[1]。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要使问题具备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特点并且具有由微到巨、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以使学生的思考得以持续和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具备艺术性的提问。

二、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的问题不够科学合理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教师随意、杂乱地提出问题的现象,而且提出的问题也过于封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教师将提问在课堂内容中强行穿插,将课堂置于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灵活自由的特点,从而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1.刻意提出问题的频率过高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很多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为课堂的核心,而是更加注重对课堂的整体带动。因此,课堂提问便成了教师带动整个课堂的重要手段,但是却没有摆正提问在课堂中所占的位置。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教师都会刻意地设置连续的问题,以此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这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忽视甚至是抗拒心理,使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2]。

2.缺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指导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环节中,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时会接着提问下一个同学,有的教师虽然也会对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大概的讲解,但是却仍然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以致于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而阻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策略

(一)由浅入深的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问题的难度过低或者过高,都难以发挥提问的最大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特点来合理地设置问题,并且使提出的问题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设置,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提问。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深层内涵,从而使提问的效用得到更好的发挥[3]。

1.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偏重于提出问题,并非是解决问题。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困惑,阻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随时可能产生的疑问,在对课程内容已经进行全面讲解的前提之下,通过设置悬念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以此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从而发挥提问的最大效用。

2.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目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与指导或者是鼓励其他同学来对该同学的回答进行分析,然后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并予以正确的引导。由此,才能使提问的效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使教与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通过上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界定的分析,可以得知,当前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的提问仍然存在着设计的问题不够科学合理、刻意提出问题的频率过高以及缺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指导等问题,并在充分认知到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前提下,提出了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等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艺术性提问的策略,以期对语文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书兰.试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能力培养策略[J].商,2015,(52).

[2]丁美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

[3]何雨虹.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提问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5).

语文教学艺术提问策略 篇4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 教师应当深入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种“冲突”时, 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如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 我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 一开篇就问“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 便很自然地驱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 当学生找出答案时, 我再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以此为突破口, 解决本文的教学重点——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可见, 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 设置的“矛盾”,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决不能故弄玄虚, 使学生陷入云雾之中。

二、问题新颖, 设疑巧妙, 激发情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强烈的好奇心是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他们思维的关键因素, 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之一。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就要讲究发问方式, 注重提问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 问得新, 发人深省, 情趣盎然。例如, 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时, 我问学生:“铭是古代具有颂扬或激励内容的文体, 而作者的这篇铭文却是写给‘陋室’的, 你想了解他的陋室吗?你能读懂作者的颂扬或激励之意吗?”这样设疑导入, 既创设了一种情境,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使我能很快将学生引入到重点之中, 顺利有效地完成本文的授课任务。

三、变直为曲, 问法灵活, 引人入胜

课堂中的提问如果直来直去, 没有迂回,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例如, 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课文《范进中举》。我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 让学生想象如果范进在酒店中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辱骂会怎样?孔乙己如果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 巧妙发问, 让学生换位思考, 一下子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便开始认真地品读文本, 分析人物, 很快就能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态度。所以说这种拐弯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问,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 老师要从整节课、整篇课文谋划, 设计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化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由易而难, 理解作品深度, 多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深度、广度。例如, 在讲解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时, 对名句“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学生历来是难以一下子理解的, 我便分层设问, 先从“坼”和“浮”字的字义入手提问, 当学生回答了“坼”是分裂, “浮”是漂浮时, 紧接着问学生:“吴楚大地被水分裂, 日月星辰如漂浮在水面之上, 作者极力地在描绘洞庭湖的什么特点?”学生自然能很快地想到“汹涌、澎湃、浩渺、广阔无垠”, 这时我因势利导, 创设情境, 让学生想象当年杜甫登临岳阳楼看到洞庭湖如此的气势时是喜悦还是哀伤, 为什么?当学生从诗中找到答案时, 我适时地对杜甫当时的生活背景及处境作了介绍, 然后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这样一组从易到难, 环环相扣的设问, 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赏析的境界, 理解诗的内涵, 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并让学生学到了赏析诗歌的方法。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探究 篇5

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炉山完全小学 唐 胜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够很好地诱发学生思维,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措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深入,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思维培养,重视语文知识的实践和创新,是文科知识的重要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够很好地诱发学生思维,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笔者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是教与学双方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实践运用。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却很难令人满意。“满堂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课堂提问质量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流于形式,问题过于模糊简单;二是缺乏思考时间;三是学生没有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四是对学生回答评价不足;五是缺乏师生交流,学生不主动问。

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措施

(一)问得“准”

问得“准”是指问题需要精心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效果的优劣,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提问的效果又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设计,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的基本就是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性。使课堂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问题设计准确。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程目标,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避免空问、泛问、随意问。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问题设计要注意适度,问题的数量和密度要适度,教师在一堂课中不宜设计太多的问题,部分语文教师上课提问太多,让学生应接不暇,也无法深入思考;我认为一堂课的问题应当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展开,最好不要超过10个。问题设计的难度要适宜,难度太大和太容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始终以全班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都有机会处于“探索者”的位置,使他们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2.提问时机要准确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注意教学情境,要真切掌握教学的环节,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如在课堂导入时,应该尽量激趣诱思。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课堂知识与生动的现实内容联系起来,形成问题悬念,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发问的语气声调要清晰,抑扬顿挫,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在关键词处要用重音读出,用词要准确,提问的句子应该做到文通字顺。教师发问时要一个一个问题提出,不要一口气提出几个问题,以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

(二)问得“变”

所谓问得“变”,指的是提问的形式要多样,不能太单一。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效果也不一样。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提问形式,既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各种文体的欣赏方法,又让学生在期待中主动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语文课学习的新鲜感,增强语文课教学的感染力。提问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方式的使用和效果,合理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增加提问的艺术性。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曲问,提有效之问,化直为曲。二是追问,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之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层层递进的追问下去,直到学生认识深刻为止。三是逆问,采取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来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四是深题浅问,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以对一些比较艰深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深题浅问”处理。

(三)问得“趣”

所说得“趣”,就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追求乐趣是人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是每个人的愿望。提问时创设情境,融入生活,语言幽默,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主动思考、自主寻找答案。如果运用夸张、犀利、新奇、具有娱乐性的语言进行提问,就会让普通的问题充满趣味,从而使学生在惊讶快乐中进行思考。

1.创设情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时代特点等因素,故意制造一个个让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机会,创设一些问题可能产生的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

2.融入生活

将生活引入课堂,同样会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课文和重点词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我提问学生:“人与人一般都是在家门口告别,为什么等到李白上船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别呢?”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经验来对照解读诗文的内涵。

3.幽默的语言

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佳境,保持持久的学生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在提问中使自己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幽默性,那么学生将会更主动的去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增加提问的艺术性。

(四)问得“活”

1.问题答案灵活

问得“活”是指问题答案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朗诵、辩论、书写、绘画等都可以。我们可以将各种活动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草船借箭》的故事性很强,如: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可以借到箭呢?文中的对话分别体现了几个主人公的什么性格?。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接受提问的学生一起将相关情节表演出来,其余的学生充当观众对他们的表演进行品评,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心理以及故事情节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思路多样

“活”还指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样而不是唯一的“活”还指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样而不是唯一的,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能够有理有据、忠实文本的回答,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篇6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提问

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只有根据学情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才能使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实用、有趣、高效,才能使语文课堂上的提问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切合学生的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讲《登泰山记》首段,“泰山之阴,汶水西流;其阳,济水东流”,这句话重点在于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我没有问这两个词怎样讲,而是让学生跳跃层次,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请指出泰山的具体方位。”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山之阳”和“山之阴”的地理位置,还要联系“汶水”、“济水”的具体方位,然后才能推算出泰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他们也较好地掌握了“阳”与“阴”在与山相关联表示方位时的讲法。

二、提问要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爆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有位老师讲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结果一连叫了几个学生都没能回答上来,这样老师着急,学生也着急,整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无可奈何之中,老师自己说出了答案,而课堂气氛直到下课也没能活跃起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这既是对被提问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同学的鞭策,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面对上述课堂情况,教师如果给学生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引导,结果或许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想看,杜甫是哪一年、在什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入蜀后为什么专程游武侯祠?入祠后为何不写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而只着眼于满院的萋萋碧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这样联系课前讲的有关背景知识,同学们自然会明白:杜甫此行绝不是一般的游览名胜古迹,做诗也绝不是一般的吟咏歌颂,而在于借景抒情,借武侯祠的荒凉之景抒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情、凄凉之意。通过老师这样的热情鼓励和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定会一点一点地被开启,逐渐深入,最后愉快地完成提问。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思维灵犀拨点通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祝福》的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为之一震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看后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的,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实在是立意深远,独具匠心。

四、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前苏联教育学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注意提问的策略

教师提问时的表情、体态、声音和言辞能帮助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特别是答案唯一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或体态提供足够的信息给学生,使学生能迅速地、准确地作出回答。

注意教师本身的态度及对学生的期望值,注意调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巧妙地“放”和“收”,因势利导,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使学生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六、积极评价,明确观点,提高学生思维

合理引导,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但是,老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审时度势,及时地、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也能及时调整、改变原有的欠缺的认知结构。

课堂提问,老师不仅要做到面向全体,而且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的指导也应有所差异。对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老师首先要表示肯定,如点头、给予表扬,或追问第二个问题等。当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不决时,老师要对答案予以肯定,然后帮助整理通顺,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完全正确时,老师应先肯定正确的部分,然后帮助学生改正不正确的部分。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根本答不出时,老师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并鼓励答不出的同学不要气馁,争取能回答下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因人而异,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的目的。

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孔维红.从语文教学谈课堂提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2.杨婵亚.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探索.发明与创新,2006-3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篇7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 今日悠悠上城来”, 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 (陈奂生) , 时间 (今日) 和事件 (上城) 。但细究“悠悠”一词, 内涵极为丰富, 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 (1) “悠悠”是心理描写, 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2) “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 陈奂生不急于赶路, 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 (3) 用语诙谐, 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 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 则效果不同。

二、发散性诱导。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 可打破定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 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 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 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 (2) 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 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 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 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感到“羞愧”。 (3) 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 连母亲都不理解, 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 学生不易理解, 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联系课文看, 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 (2) 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 (3)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 (夏瑜) 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 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 (4) 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 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 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 (希望) 。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 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 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 可作如下提问: (1) 结合课文, 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2) 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 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 为偿还债务, 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 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 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8

提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好的提问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 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能够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感情。总之, 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 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而设置问题则是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变幻的学情的驾驭, 是整个教学水平的展现, 所以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置。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教学手段, 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提问的普遍性, 关注每位同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 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教室里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 一些学生不会合作, 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 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 尚未进入讨论状态。老师提问时这部分学生就是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 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 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 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 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 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 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 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 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 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二、提问的层次性, 做到先易后难。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曾讲:“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 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 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 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 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 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 不同教学目的, 针对不同学生, 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 逐层发问,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因此要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例如在讲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总共出现几次?分别找出。———该问题可以提问水平一般的同学,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在文中分别找出。2、每次的“必要”分别是什么意思?———该问题要具体分析, 可以提问中上等水平的同学, 分别是有“必要”写文章纪念遇害的爱国学生, 有“必要”写文章控诉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 有“必要”写文章唤醒麻木的民众。3、文中多次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但最后又说“呜呼, 我说不出话”, 原因是什么?———该问题必须要综合全文分析, 需要联系反动当局的文字审查制度和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 需要深入思考分析, 因此就需要提问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这样分层次的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 先易后难, 避免了较难题目让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 挫败学习积极性, 也能让较好的同学在层层递进的提问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文章, 接受知识。

三、提问的激发性, 推动深层思考。

在讲授戏剧《雷雨》时, 在了解了创作背景, 理清了情节结构之后, 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我抓住时机发问, 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园的五千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 一种认为不能要。然后, 我组织他们辩论, 最后总结再回归到课文内, 通过分析人物台词, 对鲁侍萍身上体现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进行比较, 课文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 感情无价, 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 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 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辩探讨的兴趣, 激发出热情, 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 既学会了阅读, 又升华了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心里, 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 困惑之感。提问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 催动积极思考, 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答案, 最终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提问的研究性, 调动创造思维。

深度的问题在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 推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 或由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在讲授李商隐的《隋宫》时提问:全诗富于想象, 找出其中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 并说说它们的寓意。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深度思考、探究。既要注意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与写实性语句的区别, 而且要通过细心体会前者所蕴含的意味, 了解其艺术效果。“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这是推想, 是假设, 也是夸饰之辞, 但却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想, 而是把握了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 深刻表现了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后果, 而他还至死不悟。了解了这种假设语句的寓意之后, 我们可以重新去探究《鸿门宴》, 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了刘邦, 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 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 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 来寻找原因, 学生会更积极主动, 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1、对敌斗争胸无城府, 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2、沽名钓誉, 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 置范增多次举玉玦而不顾;3、狂妄自大, 受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 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9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2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3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1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2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1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2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 3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10

一.把握好设疑的度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 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力戒“疑而不难”或“疑过于难”。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设疑, 学生一看书本就能找到现成答案, 这是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反之, 设疑过于复杂, 深奥, 学生又会闻疑却步, 无所适从。长此下去, 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欲速则不达”。所以, 我们设疑提问首先要把握好设疑的度, 做到难易适中, 切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答案, “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学离不开设疑问难, 而设问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实际, 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 巧妙地提出疑问,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 在何处设问呢?

1.开讲新课时,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 就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兴趣, 用提问的方式来开设一堂课的“虎头”。引导学生去发现矛盾, 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

2.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处。《荷塘月色》为例, 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 我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 , 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我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 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 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 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 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我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 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 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 是“清香”。因势利导, 挖掘幽默, 巧设疑问, 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是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 教师往往需要对所学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 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 又可精心设置悬念, 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去解开疑底, 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 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晴的作用, 有助于形成一堂课的有效的“豹尾”。

三.把握好提问的实效

教师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应注重提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会白白地占用了讲课的时间, 降低了课堂的利用率。要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 除了精心准备外, 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三忌。

一忌不留余地, 突然发问。提问应留有思考时间, 不能让学生毫无心理准备。一般来讲提问前教师应有语言或行为上的表示。然后再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 应留有思考的时间, 比如说学生举手后再指定一人回答。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情绪, 又可避免未被提问的学生袖手旁观, 不去积极思考,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忌废话太多, 离题太远。教师合适提问, 应语言简炼, 表达清晰, 不应该反复解释。甚至由一句话使教师联想到其它问题, 然后滔滔不绝, 这样不会使学生本来已经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教师引开了。这样的话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思维偏离主题。

三忌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受错误思想支配, 少数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 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 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 造成学生当众难堪, 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 还会伤害学生自尊心, 破坏师生感情,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害怕提问, 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 切忌以提问来惩罚学生, 而应力求建立平等, 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技巧 篇11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做到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就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艺术性提问。

一、矛盾冲突式提问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语文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曲径通幽式提问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 、“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桔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 、“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曲问”,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冲开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三、环环相扣式提问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语文老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样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 、“反复无常” 、“蠢” 、“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問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举一反三式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既拓展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例如:《陆家客店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按情节可分为:开端:潘家酒楼上,倾听金氏父女血泪控诉;发展:鲁家客店里,帮助金氏父女逃离虎口;高潮: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结局:鲁提辖机智逃脱,按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除暴和安良。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2

一、中其“标”, 有的放矢

打靶要瞄准靶心才不至于放空箭, 设问也应如此。 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 我之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此处提出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不得, 则为讲明之。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来提问。一个关键问题的提出往往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 跳板”, 而这个问题就要求直中靶心。

如在执教《 阿长与〈 山海经〉》 一文时, 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 课后习题中也涉及到:作者先写“ 讨厌”“ 憎恶”阿长, 但在结尾却说“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 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情?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一时没了头绪。 这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 1) 作者为什么讨厌阿长? 生答:因为她有很多缺点 ( 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成“ 大”字姿势……) ( 2) 作者为何又怀念阿长? 生答: 因为她疼爱、关心我。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 这时我接着问: 阿长身上存在的这些缺点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吗? 学生恍然大悟, 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求其“法”, 管中窥豹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 往往能“ 四两拨千斤”, 通过“ 一斑”而引出“ 全豹”。 这里的“ 一斑”可以看作是整堂课的精华, 是最具营养, 最有嚼头的。 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提高学习兴趣, 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提问时切不可忽视。

如教学《 五柳先生传》 一文, 我对“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一句设问:既然家贫, 为何不戒酒或者少喝一些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 有的说:“ 这表现了五柳先生豪爽、率真的性格。 ”有的说:“ 五柳先生是‘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这时我提示学生结合陶渊明的身世背景来思考, 经过讨论, 学生最终达成共识———陶渊明是因不满现实而借酒销愁。 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率真洒脱并不是陶渊明的全部, 他们了解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掩映下的另一个陶渊明, 一个更为真实的陶渊明。 同时, 也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思考方法。

三、探其“疑”, 平中出奇

朱熹说过:“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可是学生读书, 往往一读而过, 不留印象, 究其原因则是不会“ 生疑”, 因而领略不到文章的“ 妙处” 理解课文就不深, “ 长进”自然也就不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生疑”、“ 质疑”、“ 释疑”,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在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似乎没问题时,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 “ 平中见奇, 一石激起千层浪。 ”

比如《 孔乙己》 一文中有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这句话, 学生很可能一掠而过, 不去领会其内在深意。 对此可以提问学生: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 根据何在?“ 大约”和“ 的确”是否矛盾? 学生经过琢磨, 讨论, 就能进一步明白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透其“表”, 化深为浅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小说《 范进中举》 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 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 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 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 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 可以化难为易。

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 教贵得法, 学无止境, 教也无止境,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就能把握课堂提问这门艺术, 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和魅力, 就能启开一扇扇心灵的门扉, 让无比绚烂的知识阳光装满年青一代的心坎。

上一篇:高校哲学课教学改革下一篇:公共信息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