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2024-09-11

电工教学中提问的艺术(精选12篇)

电工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1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讲课中的提问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合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 开发学生智能,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电工课教学中, 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工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好提问呢?现在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兴趣, 保护积极性

教师上课提问, 一般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回答, 主要原因是许多学生思想上有两怕:一怕老师批评。有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心中无数, 思绪混乱, 害怕答错了受批评, 当众丢脸。二怕学生讽刺和讥笑。有的学生害怕其他同学说他在“出风头”“显耀自己”等等。这两怕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提问的拦路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言简意赅, 要求明确, 问题提出后, 可以先让学生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和启发, 或者阅读教材, 促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思考, 使学生感到有言可答, 培养学生回答课堂提问的习惯。其次, 要使学生乐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必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 提问时不要只局限于少数尖子生, 务必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回答提问的机会。对于积极争取回答提问的学生要鼓励, 当答非所问或者答错, 教师要注意引导, 解除学生的困窘状态, 不要使学生感到丢面子而难受。

提问有四戒:一戒对学生挖苦讽刺。当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 老师要耐心引导和启发, 不可严厉批评和指责;二戒临阵信口开河, 提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提问要有设计,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层层相扣, 步步深入;三戒提问大而空, 或细而浅。教师提问要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兴奋, 问题具有启发性、艺术性;四戒提问过分频繁, 只追求形式上的课堂气氛热烈。提问后, 应该让学生有思考时间, 并且不宜过多地采用全班学生齐答形式, 以免部分同学跟着别人随声附和。

二、变换方式, 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如果教师提问经常采用“什么是”“为什么”“什么叫”或“是不是”“对不对”等问法, 就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或未认真思考就随声附和等不良习惯。为此, 必须注意经常变换方式, 提的问题要有技巧、有艺术。

课堂提问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点、面结合。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 (2) 难、易结合。教学内容有难有易, 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分解难点, 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3) 曲、直结合。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 问题要富有启发性, 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 (4) 多、少结合。授课时不要滥问, 而要善问、巧问。提问过多过滥, 学生应接不暇, 没有思考的余地, 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 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势必造成学生厌倦懈怠, 效果必然很差。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素质、授课的内容, 变换提问方式, 这样提问才能获得成功。

三、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准确的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 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教师要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答案, 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了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的内容加以评价;依据学生答案联系其他有关资料, 引导学生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或追问其中某一要点, 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开拓引申, 通过对答案的重述、分析、修正、引申等, 使正确的答案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总之, 提问在电工课教学中要运用得好, 首先, 提问既要有灵活性, 又要能变换方式;其次, 提问要讲究策略, 要问到关键处, 问到点子上, 不能为问而问。当教学中能做到这些, 就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巩固、加深和能力的发展、提高, 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艺术性,评价

电工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2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

第 1 页 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第 2 页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多何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位老师利用“善问”十字诀;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

第 3 页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四、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1.热情.

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 2.期望.

第 4 页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 3.可信任感.

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

第 5 页 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2.提问方式转变.

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

3.有效教学设计.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

第 6 页 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浅析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3

一、精心设问,巧妙导入

要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用精彩的开篇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人”。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这样设计导语:一把普通的勃朗宁手枪,一位稚气未脱的中学生,用他那稚嫩的手指扣动了扳机,点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这其中都有哪些曲折和离奇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去感受它的热与火,体验它的痛与伤。这样,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让他们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深钻细研,挖掘教材

在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若仅就事论事,照本宣科,讲起来就显得平淡枯燥,味如嚼蜡。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精髓,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例如,我在讲美国内战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后,重新设计板书标题:扫道路再谋发展,除障碍二次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1.昔日并肩共抗英,今朝反目动刀兵。

2.颁措施力挽狂澜,扭战局乾安坤定。

3.帅星陨落魂归处,美利坚人同一哭。

4.抚今追昔情依依,美国人民怀念您。

再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历史时,我把中国近代历史按照历史发展线索,把它重新梳理,结合古典历史章回小说的写作特点,吸纳现代流行歌曲精华,编成如下标题:(1)孽深深雨蒙蒙(列强侵略史);(2)敢问路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3)东方升起不落的太阳(中共成立后的革命历史)。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突破了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抽丝剥茧,切忌过简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能过于简单直接,没有一点点难度,不能够为提问而提问,让学生不假思索,就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提出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我们在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时,把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让学生按照政治、经济、军事、领土、殖民地等方面进行归纳。

四、难易适度,跳起可及

课堂提问的终极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并提高思维能力。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深奥,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应本着难易适度的原则,让他们通过学习探究能够完成。如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这样直接问,就容易把学生难住,可以把它分解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斗争任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个人突破,组内合作

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遇有稍难的问题,应倡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地讨论,这样教师无论抽到哪一位同学,他的发言都代表全组的意见,不完整的再由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这样,不但有利于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还能够促进小组间竞争。

六、教师的点、评、补作用

学生回答时,教师应用心去听,听后要及时地点拨,应准确地说出该同学的答案好在哪里,哪里有不足,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不应一味地说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提高,成长与进步。

电工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4

《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路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分析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必要的理论基础,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性课程, 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它具有概念抽象、要点繁多、原理复杂等特点, 因此,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难学难懂, 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锤炼语言, 创造性的发挥语言艺术的功效, 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并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 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率和情感的提升。

一、《电工基础》教学语言的使用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的准确, 精练, 科学无误。所谓准确, 就是要观点明确, 语意清晰, 发音标准, 用语规范, 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简练, 是指语言言简意赅, 简明扼要, 逻辑严谨, 精辟深入。所谓科学性是语言的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 用词要正确, 表达要准确, 符合学习的思维规律。无论是概念的解释还是原理的阐述, 都要运用准确的术语, 正确的判断和严密恰当的措词, 不能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 更不能出现错误。因为《电工基础》是一门自然科学。传播科学知识, 就必须使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同时我们在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的时候不能片面地追求语言专业化, 要考虑到学生对专业名词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2、逻辑性原则。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是指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思路清晰, 语言具有说服力。《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中很多地方的逻辑性较强。我们的教学用语不仅要有思辨性还需要逻辑性。为使教学语言具有思辨性和逻辑性, 教师要依据思维的规律, 组织严密、完整的语言程序, 控制语言的表达范围, 避免口若悬河, 离题万里。

3、直观性原则。

语言直观是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语言的直观形象描述, 加以重新组合, 从而产生新的表象和想象。它是直观性教学的一种体现, 主要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4、整体性原则。

一堂《电工基础》课, 我们会讲很多语言, 这些语言要有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我们的教学语言要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二、《电工基础》教学语言艺术的作用

1、教师精彩的导言, 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的《电工基础》课需要精彩的导言, 精彩的导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起着引导、铺垫和衔接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调, 像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样, 将学生们引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这样才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如:我在讲授串并联谐振电路之前,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的台杂音大而有的台杂音小吗?收音机调台是如何调节的?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短短的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 学生都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2、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 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他们的想象力比较丰富, 动手能力也比较强, 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有许多奇思妙想, 但有时又不敢说出来, 怕说错。针对这一情况, 我在课堂中经常使用这样一句话:“请说出来, 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说错了也没关系, 教室就是你的舞台, 让我们一起努力!”。鼓励同学们说出自己心中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 并让他们自由地讨论、探究。由此在课堂上逐渐形成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 使每个同学都乐于畅所欲言。创造每一位同学施展才华的机会,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语言本身虽然只是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 但特定的句词却能使人们引起相关表象的联想乃至想象, 从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和形象性。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形象的语言, 当描绘人、事物或某一过程时, 既要赋予其栩栩如生的形象, 又要描摹出真实生动的色彩,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把思想性渗透在形象化的语言中, 把科学性融合在艺术性的语言中, 变枯燥无味为形象生动, 变单调沉闷为多姿多彩。例如:在讲授“电流”这一节内容时, 由于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同学们对电流的产生条件, “电位”“电位差”很难理解接受。我就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用“水”的流动来比作“电流”, 用“水位”来比作“电位”, 使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水”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东西, 通过日常的生活体验, 大家都知道, 上水位与下水位的差值就是水位差, 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有水流动。此时便自然引出电位差的概念:在电路上两电位之间的差值便是电位差, 有电位差的两电位就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导体内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必须有电位差。这些直观、具体的语言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学生能够看得见, 摸得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客观上还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

4、教师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作为《电工基础》教师, 如果在课堂上巧妙地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 去解决问题, 就能更加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学到更多, 更扎实的知识。教学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机智, 是教师闲熟地驾驭教学的一种表现。它以高雅有趣, 出人意料, 富含高度技巧于艺术的特点, 在教学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例如:在讲课时, 当需要强调某一关键问题或难点时, 我是边放大板书边说:“请同学们注意, 看看这个特——写——镜——头”。这样做, 既给课堂注入了阵阵清风, 也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记忆。

5、教师教学语言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因此必须从教学对象出发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各种不同的课型, 不断变换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调整教学语言表达的深度;同时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反应和学习情绪, 随时调节教学语言的节奏。如学生有些疲劳, 情绪低沉, 无多大反应时, 教师可有意加快语言速度, 提高语调, 以吸引学生注意, 调整学习状态;适时变换句型 (如疑问、感叹交替使用) , 教师课堂提问所涉及的问题可分为两类: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知道答案的问题, 而参考性问题则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展示性问题是为进行语言练习, 而参考性问题主要是促使学生参与交流, 在争论与探索中调整自己的语言, 使其更具可理解性。所以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宜采用参考性问题, 以此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认真听课。教师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形式美, 会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到语言的丰富多变, 知识的博大精深,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

6、教师教学中适当利用肢体语言, 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概念抽象, 原理复杂, 有时同学们理解起来较困难, 因此《电工基础》课堂难免枯燥乏味, 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由于肢体语言具有其形象生动的特点, 所以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中适当地利用肢体语言, 可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收到奇妙的效果。如:我在讲授电路的短路状态时, 学生不好理解。我就把一个教具当作电源, 然后两只手分别握住电源的两端, 立刻全身抽搐, 表现出被电死的状态。这时同学们哄堂大笑, 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 对短路的概念和危害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效果相当好。

总之,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 教师恰当、适时地施展自己的语言才华, 展现教学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 有利于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并不断地巩固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应用教学语言艺术, 作为教师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还要不断地加强自己语言艺术的修养,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时时创新, 与时俱进,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生动有趣, 达到“寓教于乐”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篇5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积极思维的起点,是开启学习大门的钥匙,是向智慧的领域深入进发的信号。

【关键词】:不可随意;精心设计;贵善引导。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过程,疑问与学生的认识活动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如果教学过程没有疑问,那么学生的认识活动也就不复存在。教学过程就教师来说,就是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地对学生不断提疑设问,并引导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解疑等认识活动,逐步求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各种品质,不断地从一个水平跃到另一个水平,从量的积累跃到质的转变。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创造愉悦适宜的教学情境。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三个不可:一不可未经认真思考即脱口而问;二不可在学生思维没进入问题情境时就频频发问;三不可以问代教,用“满堂问”来统领教学。

质量低劣、随心所欲的提问是十分有害的。它会涣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其学习情绪抑制其学习兴趣,阻碍其思维发展。课堂提问应做到五忌:

一忌浅。“是不是?”“能不能?”或“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写了哪几个人?”等,这类选择式或者填空式提问,由于过分简单、肤浅,即使学生对答如流,也只是表面热闹,无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忌深。教学李白、杜浦的诗歌就只是提问:“两位大诗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各有哪些艺术特色?”教学《阿Q正传》就要求回答:“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什么?”这类提问深奥难答,学生往往会被问得发楞,只能噤若寒蝉,哑口无言。

三忌空。教《白杨礼赞》提问:“课文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教《改造我们的学习》提问:“文章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这类问题空泛、笼统、大而无当,学生不知所对,难以回答。

四忌滥。有些教师误以为提问越多越能启发学生思考,于是提问“多多益善”,一堂课内发问如连珠炮,学生被问的晕头转向,难以招架。

五忌呆。每学一篇新课,提问总是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这种程式化的提问千篇一律,呆板单调;学生兴味索然,应对消极。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钻研教材是排列出来的诸多问题,要作认真筛选。关键问题非问不可的,要留;一般问题略去无用的,删。在提问的顺序上也要通盘考虑。有些问题可放在教前问,有些问题应放在教中问,有些问题要留作教后问。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思索积极性,还可设计一些无需回答的反问题,或没有定论的“悬问”。为使课堂提问更明确、具体、有针对性,教师在备课中必需要事先进行自我解答,测定提问的难度。

课堂提问设计要达到严谨、精练、新颖、有效的要求,就应具备

以下六个特性:①明确性。提问的明确,语意清楚,内容具体,思维指向集中。②激励性。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能激励学生认真思考,钻研课文,答案需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活动才能得到。③趣味性。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问形式多样,可设计一些多种答案题,以开拓学生思路。④量力性。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难度应与中等以上学生认识水平相符,让学生“跳一跳”确定能摘到果子。⑤联系性。提问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能联系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经过探究后而获得新的认识。⑥精要性。提问要少而精,能起到“问一”而“返三”、“答类”而“旁通”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还必须注意掌握“适时”原则。每次提问还要根据问题的难易深浅作适时“停顿”,给学生以思考时间。美国曾有人专门对这个“停顿”作过研究,认为至少要等三秒钟;因为停顿时间增至三秒后,迟钝的学生信心就会得到大大增强,理论思维的内容就会增多。在教学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活动情况,根据不同的信息反馈,适时调整提问的方法和尺度。

而善问就是要讲究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所提的问题学生能够答并且乐意答。善问就是要使提问变成一块电石,能够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多年来我在对优秀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和自身教学探讨的基础上,初步总结概括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问类型。

兴趣型。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导入新课时,运用兴趣提问可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习从哪里来》可在讲课前提问:“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是农民种出来的,鸡鸭鱼猪是人们饲养的,从生物学角度看能不能这样回答?为什么?”这一提问巧妙的拉开序幕,使教学双方尽早的进入角色。

反馈型。当学生接受知识一定量时,教师为探求教学效应而提问,通过学生答问所反馈的信息,来检验教学效率的高低施教方法的正误并以此确定量与质增加和提高的程度。

渗透型。提问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连续展开。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 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②移山这件事难吗?③愚公究竟笨不笨?④有人说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些提问渗透了文章的字词句篇,包含了课文教学的要点和关键。

比较型。将相同、相反或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提问,通过联系比较,辨异析同,温故知新。如教《小桔灯》时,可提问:“课文中的小姑娘与《夜走灵宫峡》中的小成渝和《最后一课》中的小费郎士,这三个少年的个性特征有什么不同?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各有什么特点?”

假设型。设想与课文内容不同的情境作推敲比较,以加深理解作者构思命意的匠心。教《孔乙己》可这样问:“小说为什么要选咸亨酒店为背景?如换成纸烟店行不行?请谈谈你的观点。”

悬念型。驾驶提问,引出悬念,以提请学生注意研究课文,寻求问题答案。教《驿路梨花》可在教前问:“本文主人公有人说是梨花

姑娘,有人说是解放军,也有人说是所有热心的照料小茅屋为过往行人送方便的群众,请你分析课文后谈谈主人公到底是谁?依据是什么?”

创造型。提问无定论,答案可让学生根据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自行创造。如《项链》一文,学后可提问:“请你为小说设计个结局,你认为是喜剧好,还是悲剧好?为什么?”

逆向型。故说反话,有意提出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的问题,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开展思想交锋。教《柏林之围》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小说内容明明写巴黎被围的情景而作者却以‘柏林之围’作题,题目与内容不符,应改成《巴黎之围》,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发散型。所提的问题灵活性强,具有多向性、发散性的特点,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作出回答。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提问:“你喜欢百草园还是喜欢三味书屋?请把喜欢或不喜欢的道理说一说。”

畅想型。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教散文《春》的提问:“作品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春景图。文中共藏有几幅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为每幅画题名。”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6

一、贴近学生实际,精选提问内容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提问艺术当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九寨沟》一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去过祖国哪些风景名胜?它们都有什么特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九寨沟的美景,你们觉得九寨沟与你们之前去过的风景名胜有什么异同点?你更喜欢哪一个风景名胜?通过学生自己的旅游经历为出发点,引出课文内容,再引导他们把自己游览过的景点与九寨沟作比较,从而有目的、有动力的去阅读课文,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问时避免废话啰嗦,问出的问题一定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把握提问节奏,分层设计问题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问环节,应该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递进的提问过程,达到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的境界。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用细腻传神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层次分明的向我们叙述了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放生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时刻遵守社会公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设计三个问题:汤姆钓到了怎么样的一条鱼?为什么要放掉这条鱼?汤姆最后有没有放掉鱼?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汤姆不想放掉大鲈鱼的心情;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关注汤姆和爸爸的理由,并讨论总结出一定要放掉这条鱼的原因;第三个问题也是最能体现主体思想的关键问题,通过汤姆放生大鲈鱼的举动,感染学生以汤姆为榜样,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孩子。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紧贴文本,贯穿课文主线,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而且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

课堂是大家的课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带有色眼镜,故意指定或回避个别学生回答问题。针对差生,教师可以设计类似“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类问题;针对中等生,教师就可以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类的分析描述型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可设计“有什么异同”、“有什么启迪、意见”这种比较创造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盟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的个性,完成高质量教学。例如,学习《我叫神舟号》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问:“如果要求大家用不同形式表达对本文的理解,你们会用什么方式呢?”这时学生肯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如画画、歌曲、情景剧等,这些活泼自主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

四、建立评价机制,重视教学反馈

提问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积极的提问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消极的提问评价,打击学生学习热情,降低课堂效率。一般,教学评价分文三类,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当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他自己说一说对自己的回答是否满意,原因又分别是什么,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互评或小组互评,抛出类似“你认为他的答案怎么样?”、“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如果是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师在评价时,要先明确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答案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给予学生以正确的答案示范,从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让其坐下紧接着就开始了另一项教学活动,让学生一头雾水,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

结语:

总之,“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然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熟练掌握的,教师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摸索提问艺术,打造出一套适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模式,为培养祖国明日栋梁奋斗。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7

一、牵一问而动全文

这“一问”即“主问题”。它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同学们进入到全篇课文中去的“大问题”, 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脉络、人物、表情达意的手法等等。主问题就像一张网的总绳, 总绳一提, 就把课文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 把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拎出来, 提醒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

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可设置主问: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一句中异在哪里?”以此问牵

动全文, 既触动了学生深层思维, 又把文章中岳阳楼一阴一晴的独特景象和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精神境界连缀起来, 迅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又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 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 所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全文中的笑。一问激起千层浪, 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把学生引入了课文, 引到了专心致志的阅读境界。经过对课文整体的研读提炼, 学生找出了十多次笑, 并把它分成了四类:一是咸亨酒店顾客冷漠、无聊的笑;二是咸亨酒店掌柜冷酷、自私的笑;三是咸亨酒店小伙计解脱、解嘲的笑;四是咸亨酒店小孩子们天真、幼稚的笑。像这样“一问牵全文”的主问, 是教学过程的开始, 是思维炸药的引线, 学生在这个“抓手”的引领下, 体会到了“笑”犹如调料, “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 “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 “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通过“笑”这个突破口, 读出了作者所揭示的主题, 强化了这悲剧带给人们的思索。

实践证明, 这些主问题的提出, 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学习目的, 把学生注意力牵引到了课文的重、难点上来, 能让学生认真阅读, 潜心思考。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 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 要尽力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穿起来的线, 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二、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种提问方式即“追问”。它是以深入为方向, 以思维走向为路线, 发挥老师主导性, 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具体地说, 就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时候, 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表面的,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 类似于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而再, 再而三, 让学生步步寻思, 将问题深化, 从而理解得更加完全、具体、透彻。

比如《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 我就采用了追问的方式。

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故事内容。

生: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

生: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师:那她姐姐为什么不去呀?

生:没她勇敢。

师:那从中可以看出木兰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生:关心国家安危, 体恤父亲年迈体衰;深明大义, 忠孝两全。

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且追问内容出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发展。

又如在《芦花荡》的教学中, 赏析老人这一形象时, 我设置的主问是: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 为什么?学生结合课文讲得头头是道, 可总是在一个层面上打转, 为了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索, 我又追问:老人有没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有学生心中原本就存有这样的疑问, 认为老人过于自信自尊, 还害得小姑娘受了伤, 由此课堂自然进入了更深一层的研读。随着研读的深入, 学生发现了三个“不怕”, 再联系“柔和”一词以及文中对老人的外貌描写, 学生由衷地感慨:文中的老人的确自信, 但真正使小姑娘受伤的不是老人的自以为是, 而是老人对孩子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点使老人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不但不应该成为让他们不喜欢的理由, 相反该是最让他们喜欢的地方。老师在课堂上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追问, 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 而人物也随着对话的深入显得更加丰满, 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总之, 采用“追问教学”, 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各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教师面对这种“意外”要迅速进行反思:这个想法是否更有价值?顺着这个思考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等等。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对这些“意外”进行“过滤”“整合”“追问”, 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推进教学。

三、另辟路径, 放飞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 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爱莲说》教学之后可以这样创造性提问;“作者非常喜欢莲,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某些花草树木特别偏爱, 也同样会有一定的原因,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喜欢野草, 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的喜欢腊梅, 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有的喜欢青松, 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 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的提问, 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又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想修养受到了熏陶。

又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 可以创造性地提问“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在《皇帝的新装》教学后, 可以提问“游行结束后, 皇帝回宫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在《斑羚飞渡》教学后, 可以提问:“飞渡场景中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幕?我们人类自身有这样催人泪下的情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和加宽, 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再造想象, 跳出课文, 走向生活,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8

课堂中的问答大致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二是教师激疑致问,师生共同解答。教师设置让学生产生疑难的情境,促使学生质疑发问,师生一起寻求答案。三是学生自发地提问。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陈述自己的困惑或不同看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而解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误区:1.习惯性地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如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表面性地提问。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急于求成地提问。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没有新意的提问。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令学生生厌。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6.惩罚性提问。发现某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

这些类型的提问弊多,甚至不如不问。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教师在应用提问技能时有以下要求:

一.提问要有“干”

“干”即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而设计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集中在重点、难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揭示薄弱环节。应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这样依次设问:百草园的生活怎样?三味书屋的生活怎样?二者在作者看来有无异同?三个支架性问题构成本节课思路清晰的探究结构,水到渠成地推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小结。

二.提问要有“序”

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为基础,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经过思考和努力就能解答的问题。

教师提问注意既可化难为易,又可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探究《皇帝的新装》一文,围绕中心词“骗”设计问题:是谁骗了皇帝?皇帝为什么受骗?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骗?最后探究出“私利之心才是受骗之源”的生活感悟。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现实,由文学形象到自我释放,既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着科学教育的本质。

三.提问要有“度”

文本探究既可以纵向延展至生活层面,也可以横向延展至有可比性的其他文本,而后者恰恰是广度意识的体现。如品味《背影》一文的构思之妙时,可设问:文本选取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视角———背影体现亲情,那么你了解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它们分别运用怎样的视角来构思?学生可比较学过的诗歌《游子吟》、散文《散步》等反思小结:既可以用人物肖像的某一部分,又可以用某一场景描写为视角体现亲情。这种同类题材的作品作比较进行设问,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写作特色的认识,而且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使文本探究言在此而意不仅于此,延展课堂探究和学生思维的广度。

四.提问要有“变”

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地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可以使用归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古文有许多识记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找。如“释义”这一环节,需积累的文言词汇有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如之、者、而等。学生对这些词汇掌握好了,自然也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了。

教学机智具体表现在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上,这主要包括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发性情况应变和授课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学生质疑应变。如我教《天上的街市》时,一位男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牛郎织女早就被王母隔在天河两岸不得相见了,诗中怎么又写他们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闲游’呢?”对于这样的质疑,教师一定要沉着。教师先表扬学生善疑的精神,之后解释:“这是诗人大胆扬弃了神话传说中爱情悲剧内容和统治者的恩威内容,重新构想了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境,借以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

在讲、练、读、议诸环节都可以问答或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活动;也可以在学生注意涣散或困乏时提出问题来集中注意,唤起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运用转入、点题、指引、沉默、暗示、查核、强化、引伸、更正等技巧,启发学生答问,推动学生参与。

五.提问要有“趣”

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因此要抓住兴趣点提问。如我在才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当讲到鲁达消遣郑屠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这个欺弱怕强的屠夫会有什么下场呢?此时的学生兴趣高涨,我却不动声色,让他们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求证,看谁说得对,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起书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提问要有“感”

感即感染力。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如对学生持支持的态度,在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用语方面学生都比较受欢迎,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期待、信任和鼓舞,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满怀信心的去学习去思考。

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与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二.台阶式

所谓台阶式即通过铺设台阶,减缓坡度,由易而难地提出问题,化“大步”为“小步”,使学生渐进式地但又是系统地获得知识。课堂提问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此时,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层层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点拨式

在教材的关键处或学生容易忽略而又重要的地方设问,往往能起指点迷津、引起警觉、预防错误的作用,好的点拨与指要式提问还能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引领学生寻幽探胜、进入佳境。例《故乡》一文第二部分闰土的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这些话看起来很简单,中学生一看就知道这是描写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的。但这时教师却提出一个问题,“第六个孩子几岁了?”学生原先没有注意到这点,查书后才回答“只有五岁”。连五岁的孩子都被迫参加劳动,但总不够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这些看起来并不难懂的字句里,包含着很深的内容。

一.置疑式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四.对比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比”中加深理解、掌握知识。“比”,既包括确定事物或概念异同的“比较”,也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对照。在课堂教学中,就易混、易错或相似、相对的词语、文章、概念、原理等进行比较或对照,提问的角度和表述可以说多式多样,应用也极为广泛。例特级教师于漪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这是为什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伟大思想家,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给人类留下了无可估量的珍贵的思想财富。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就十分明确地突出了伟大思想家的形象。

五.灵活式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

六.综合概括式

综合式提问是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弄清各个部分特性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将分析过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特性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较深入的整体性认识,然后对问题作出解答。

综合式提问必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抽象概括。由于分析综合都可能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因此,综合式提问的深浅层次是很不一样的,而分析综合的水平集中在思维概括的程度上。例在教《荷塘月色》时,为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可设计这样一组大问题:

1.标题《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这一设疑关系到对全文内容和文中所描绘景物特点的理解和概括。

2.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行踪、写景抑或感情的流露?此问题涉及对全文主旨和结构的理解。

3.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与下文哪些地方关联着?此问题能触及全篇的“文眼”,是理解全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钥匙”。三个问题的提出起提纲挈领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9

一、控制难度

课堂提问要又一定的难度, 才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但要注意难度适当, 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

如:教学《奇数和偶数》后, 要求学生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回答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 (生:奇数) , 2 (生:偶数) , 3, 4……x。当出示“x”时, 学生非常感兴趣, 经过讨论明白了x可能是 (1) 奇数; (2) 偶数; (3) 0; (4) 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偶数 (如:1.6, 1/2) ; (5) 最小的奇数; (6) 最小的偶数……。这样的问题比列出一些数判断奇数或偶数增加了难度, 学生通过探索又可以解决。

二、把握深度

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 如果不动脑筋就能回答, 哪这样的提问就没有什么意义, 当然也不能绞尽脑汁都不能回答。教师可以抓住某个知识版块的关键处来组织一组连续的问题。

如:区别面积和周长的的概念, 教师以图问:

(1) 图1中甲和乙的面积谁大? (生:S甲>S乙)

(2) “周长呢?” (经过讨论, C甲=C乙)

(3) “如果把图1变为图2, 谁的周长长? (乙) ”

(4) “长多少?” (这个问题设计好, 有深度) 有的学生马上回答长2厘米。有的学生反对。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发现C甲= (长-2) +宽+1/4圆弧;C乙=长+宽+2+1/4圆弧, C乙-C甲=4 (厘米)

三、巧设坡度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提问要又坡度。

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册教材 (人教版)

一个数除以分数 (第33页) 例2:

“一辆汽车2/5小时行使18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当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是:18÷2/5=?时,

怎样计算?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推导是难点, 在教学中老师很难讲清楚, 学生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 提出两组连续性的问题把推理这难点具体化。A: (1) 2/5小时行18千米是几个1/5小时行18千米? (2) 1个1/5小时行多少千米?B: (1) 1小时是几个1/5小时? (2) 5个1/5小时行多少千米?根据提问引导学生用如下板书进行推导。

所以18÷2/5=18×5/2

由此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甲÷乙=甲×1/乙) 〖乙≠0〗

四、创设情景

教师提问, 要讲究感情色彩, 艺术效果。努力创设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境界, 使学生蹦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如:学习了奇数和偶数后, 我说:学校组织看电影, 明明和星星是好朋友, 明明的电影票是13排11座;星星的电影票是13排12座。明明高兴地说:11和12是相邻的数, 我俩是坐在一起的。他们走到电影院才发现——同学们, 你们知道发现了什么吗?为什么?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奇数数列”和“偶数数列”)

五、增加适当的跨度

有价值的问题, 必须要有较大的思维容量, 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问得集中。为了增加跨度, 设计问题时可用合并、简化、取消等方式, 进行“浓缩”提高问题的容量。如教完“年、月、日”可提问:每年的7月1日是谁的生日?是谁的纪念日?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日子。同学们你能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告诉老师, 它是谁的头一天吗?这个问题的设计, 渗透了德育内容, 还考虑到了知识的内涵和综合性。 (即7月1日那天是七月份的头一天, 是七月上旬的的头一天, 是第三季度的头一天, 是下半年的头一天。)

六、巧选角度

在设计提问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联系学生的身边和生活中的问题, 从多角度提出合理的问题。

如在学习了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后, 可以采用做“学号”游戏练习。 (根据教师的提问, 符合题意的站起来)

(1) 学号数是奇数的同学。 (2) 学号数是偶数的同学。

(3) 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 (4) 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

(5) 为什么有一个同学没有站起来? (生:因为1既不是质数, 又不是合数)

(6) 学号数既是奇数, 又是合数的同学。

(7) 学号数既是合数, 又是偶数的同学。

(8) 学号数是偶数, 而不是合数的同学。

(9) 学号数是最小质数的同学。

(10) 学号数是最小合数的同学。……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10

关键词:教学,提问,引导

工程力学是一门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提问是工程力学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通过自己的头脑, 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组合、加工, 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启迪思维、发展心智的作用。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起到这种功效, 如何优化课堂提问, 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提问的作用、技巧、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提问的作用

1. 激发兴趣作用。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一些恰到好处的提问, 对学生无疑是一种兴奋剂, 使学生跟着教师讲课的节奏去积极思考, 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如在讲“梁弯曲的概念”时可这样提问:“同学们,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看到许多弯曲的现象, 说说看有哪些?”于是, 同学们兴趣来了, 列举出扁担挑水、风吹树、机车轮轴、房梁、跳水板等等弯曲现象。

2. 提示思考作用。

教学过程中, 有些题并不复杂难懂, 但是, 其中有些有思考价值的东西, 学生自己不容易发现;有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学生自己没有察觉。通过教师的提问, 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如在讲到“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时, 我就这样提问:“我们在家中用木梯子爬高, 这梯子是放陡一点还是缓一点, 哪种情况不容易滑倒?为什么?”

3. 检查掌握程度的作用。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 教师可以及时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找到薄弱环节,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4. 加深记忆作用。

有些知识比较难懂难记, 教师对难点和关键之处, 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来, 并引导学生思考,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 学生经过思考后听讲, 印象也要深刻得多。当讲到“提高梁的抗弯能力的措施”时, 可提问:“大家抬头, 看看我们教室顶上的梁为什么要竖搁, 而不横搁?两种搁法的抗弯截面系数有无变化?”

二、提问的技巧

问可以有正问、设问、疑问、反问、曲问等等。

1. 正问。

正问就是教师从正面提出问题, 让学生顺藤摸瓜。这是为引导学生某种思考而作的逻辑发问。这种提问法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直接寻求答案。如在学完“剪力、弯矩与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关系”后, 可这样提问:“哪位同学知道, 对弯矩方程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结果分别是什么?剪力方程的一阶导数是什么?”此问题的关键是分析弯矩方程、剪力方程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这样的提问一般用于复习旧课、巩固新课或归纳知识, 达到督促学习,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 并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 设问。

就是把讲授内容组成一连串的问题, 按照一定的线索, 用设问的语句一个个提出来, 又一个个地自我解答。教师设问的语气宜重, 答问的语气宜慢,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力, 在问题提出后, 教师可以设想各种各样的方案, 然后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最后导出必然的结论。如在上“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力学性质”新课前, 可这样设问:“让我们设想一下手里拿了一根软塑料管, 一手抓一端, 逐渐均匀用力拉伸, 会依次发生什么现象?”稍停后, 语气缓慢地回答:“塑料管会依次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局部突然变细、拉断等现象。”

3. 疑问。

就是教师用怀疑的不肯定的口气提出问题, 设置疑团, 使学生觉得有矛盾存在。然后教师再摆事实, 讲道理, 引证各种事例, 去获得正确的结论。这种问, 能使学生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中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 得到更牢固的基础知识。如在讲“剪切和挤压的概念”时可提问:“用小铆钉连接两块钢板, 两钢板分别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当外力足够大时, 铆钉能被剪断吗?为什么?”“让我们仔细想想, 可以发现有这样的特点, 作用在铆钉两侧面上的外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线平行, 且相距很近, 在这种情况下, 介于两力之间的各截面有沿着作用力方向发生相对错动的趋势。因此, 当外力足够大时, 铆钉是会被剪断的。”

4. 反问。

反问就是从反面倒过来提问, 让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挥作用, 或者当学生作出错误的回答或出现错误的理解时, 可抓住错误的症结所在, 组织反问, 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反省, 及时发现错误, 找出错因。如在讲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时, 一些不注意的学生会把物体的重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误认为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时可提出反问:“难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受力体可以是同一个物体吗?”

5. 曲问。

就是拐个弯, 委婉含蓄地问, 不直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 而是精心设计提出与此有关的其他问题, 然后托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讲到“提高梁抗弯能力的措施”时, 可这样发问:“为提高梁的抗弯能力, 从梁的强度条件公式看, 该采取什么措施?”

三、提问的程序

1. 提出问题。

简练明确使学生确切地明白教师的要求。

2. 稍停。

给学生以思考问题, 斟酌言语的时间。

3. 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

亲切指定学生, 使其针对所提问题, 沉着地将自己的认识有系统地表达出来。

四、提问的注意事项

1. 提问不要满堂问。

认为问得多, 答得多就是启发式教学, 这是对启发式教学的片面理解。如果不注意提问的针对性, 随心所欲地提问, 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单调, 致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影响大脑的思维活动, 影响教学的效果。

2. 提问不要“扫描式”。

让学生按座位一横行或一纵列有顺序地回答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先指名后提问, 这种问法往往会造成教师与少数学生的对话, 使大部分学生不再认真思考, 成了旁听生。

3. 提问不要过多重复。

教师在提问时, 应该选择新颖奇特的角度提问, 突破口要选准, 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抓住那些牵一发动全身之关节点、疑点进行提问。

4. 提问不要答不出或答错就换人。

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出或不完整时, 教师一般不要立即换人, 因为这个学生可能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情况。这时教师要善于借题发挥, 启发和帮助被提问的学生, 当学生经启发也回答不出时, 可先让他坐下听别人回答, 需要的话, 还可让他回答第二遍。不要回答不上来, 教师就皱眉, 不耐烦, 更不要随意批评。

5. 提问一般不要问“是不是”、“对不对”。

这些口头禅, 似在提问, 实则未问, 久而久之, 无形中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不从实际出发, 人云亦云的盲目从众心理。至于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提一些让学生判断的问题, 则可用“对不对”、“是不是”的问法。

6. 提问的难度要适宜。

问题太简单, 学生答得没劲, 没有启发性。问题太难, 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学生答不上来等于没问。难易程度应该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 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够回答上来, 这样的提问, 学生感兴趣, 才愿意回答。

总之,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提问应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引导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文兴.力学课程的启发式教学.高教论坛, 2004, (1) :57-58.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篇11

一、日常的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下问题:

1、提问随意性大,无目的性和针对性;

2、提问不断,提问内容简单,追求有问有答,课堂热闹;

3、提问过于笼统,琢磨不定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

4、提问后没有停顿,立即点名学生回答;

5、先点名,后提问,程序颠倒;

6、提问只注意结论,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7、对学生提问后得到的反馈仅仅形式上的反馈。

二、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鉴于以上认识,我就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一)、考虑好问题的跨度。设置问题时,既要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又要注意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在章复习时,知识点的跨度可适当加大。提出的问题要有较大的思维量,以教材的重点为中心进行提问。为了增强跨度,对设计的问题可考虑用合并、简化等方法,实行“浓缩”,以提高问题的质量。

(二)、掌握好问题的难度。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有启发性,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学习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小问题,搭好台阶,逐层解决。提问要深浅有适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

(四)、掌握有效提问的方法

學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例如:我在教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我利用“善问”十字诀;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五)、利用好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1、热情 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2、期望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

(七)、做一名有效教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2、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12

一.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1.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 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 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 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 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 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 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他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 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 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 把竹柏影比作藻荇, 从问 (2) 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提问,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 就是变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 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 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 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 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 品味诗句, 这一曲问的妙处, 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4. 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 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 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 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 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 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 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 然而它每况愈下, 失去自我, 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 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5. 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提问的繁杂细碎, 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问设计的不周, 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 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 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 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 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 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 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 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 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 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 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 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故乡》一课, 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 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 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 故乡的人也变化了 (闰土和杨二嫂) 。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 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 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 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 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 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二. 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 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 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评价定型呆板, 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 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 就是刁钻古怪, 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 答题时稍有不慎, 就受骗上当, 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 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 如果学生不肯“就范”, 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 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 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 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 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 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

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 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2. 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 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 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 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 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 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 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 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

上一篇:有效教学预习题下一篇:切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