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精选8篇)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1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胡秀玉
一
《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必须的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职业学校中侧重于实践技能培养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态度的养成。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是电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又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电工基础》课程提倡实践教学,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因为按照技术哲学的观点,技术有“明言”和“难言”之分,技术知识有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之分,并呈现各自的特点。明言知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确定性等特点;难言知识具有非逻辑性、不确定性、主体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它是负载于人的,对难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须通过个体的行动并在行动中反复地模仿、长期地体验和不断地练习才能实现,更需要受教育者个体的尝试、顿悟、直觉和兴趣的投入。日常生活中,游泳、驾驶、弹奏乐器和计算机操作等许多技术活动就存在着诸多难以言表的技术知识。这类知识在技 1
术知识中所占比例和重要性更大。《电工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能适应相关岗位的电工技术。而按照传统《电工基础》课程的设计,它所能体现的都只是明言知识,而对电工技术所需要的更为重要的难言知识在课程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研究电工技术知识的特点,并据此在《电工基础》中开展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在如下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改进电类专业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众所周知,衡量职业学校毕业生业务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关键。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学生通过科学安排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形成专业(职业)有关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其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想素质,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实践教学中最为注重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可以对学生很好地进行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访问考察、生产实习等途径,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同时,学生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合作,增进集体主义感。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教学还是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
二
加强实践教学对提高《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现实教学中,因为各种原因,《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倾向,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过少;实践教学偏重于验证性实验,重视了对理论、定理和原理的验证,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偏重于校内的实践,忽视校外的实践;实践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衔接不上,相互脱节,教学效果差;实验、实习和实训设备不够,质量不高;对实践教学的科学、合理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陈旧、不明确,过于注重量化指标。针对《电工基础》课程中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以为,当前各职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亟需从如下方面得以改进:
首先,切实端正对《电工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一直以来是各职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实施的痼疾。一般而言,大多数职业学校安排优秀骨干教师从事理论教学,而对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的安排比较随意,合格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缺乏;在课时分配上,理论教学占有很大比例,实践教学的实际课时较小;资金投入、奖励以及职称评定向理论教学及其教师倾斜;对理论教学的评估比较规范、比较严格,而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则不甚重视,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一些不能克服的客观原因外,还与学校领导及教师主观上不能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规律、重知识轻技能的陈旧人才观有关。正因为如此,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包括实践操作技能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已逐步成为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切实端正对《电工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从各个方面努力改进和加强《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迫切性。
其次,要加强实验教学,做到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重。《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大多比较难懂,再加上大多数中职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式教学,他们是难以理解的。《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其中概念、规
律很多来源于实验,而且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因此,采用实验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然而,从当前的实验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们大多注重验证性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电工知识,而对强调综合性、创新性的设计性实验不重视。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确定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须做到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重。
再次,把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把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实践教学之中。比如在安全教育实训室里,除了对学生们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外,我们还要求每个学生对模拟人进行触电急救,要求每个学生将模拟人救活。这种训练摆脱了枯燥的讲解,学生们看着自己救活的模拟人,会产生成就感。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不仅懂得了安全用电常识,也学会了现场触电急救的方法。对中职生来说,仅在实训室里接一些电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个模拟的职业岗位环境,比如职业岗位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电工基本技能训练车间、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车间、安全教育室、低压配电车间等。此外,学校还应与很多公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建立一些校外实训基地。
最后,要提供有利于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各种条件。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各学校还应从课程计划调整、师资安排、实验实训室建设、考核评估等方面入手加以相应改革。这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2
关键词:电工技术基础,项目教学,研究
“电工技术基础”作为电工专业的一个基础课程, 它的应用很广, 与电子、机电等方面都有关系, 其知识的专业性非常强, 需要很强的数理化功底, 而中职的学生不少都是中考失败者, 文化基础差, 理论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 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不足, 便导致理论学不好而实践又不会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必须采用项目教学, 目标明确, 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更好的成效。
一、传统电工技术基础与项目电工技术基础的差异
第一, 在培养目标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工技术基础的教学也发生重大变化, 它不再把理论知识放在第一位, 而是更加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 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进行钳工技能操作;能进行登高作业操作;能进行各种导线连接;能安装家居用电线路;能安装工业电度表等。结合生活实际, 了解电工技术基础的认知方法, 重视培养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能力的发挥, 在技术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 在内容安排上。项目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融合了许多学科内容, 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项目目前流行的就是按照直流电路→电容→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的线索, 知识逻辑体系顺序都是这样安排, 很多都是大同小异, 有不同的地方只是内容上的多与少。
第三, 在体例结构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往的电子电工教材都是按章节来编写, 没有突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而项目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则按照任务目标、读一读、做一做、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的体例编写, 既注重理论教学, 也重视实践教学, 同时也把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
第四, 在评价方法上。项目电工技术基础更加把过程和反思放在重要的教学地位。而以往的测评方法就是用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突出考试这种评价方法的甄别、选拔、鉴定能力, 从而把评价的教育、改进、反馈与激励功能放在次要的地位。这种传统方法在我们的项目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当中是不适用的, 是过时的。根据职业学校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 评价可分为5个环节: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任务。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也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开展的要求
(1) 在教材内容组织上。一是教材应当把学生的发展当成一个重要的线索, 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成一个重要的源头, 以生为本, 项目和图文要非常简洁和精练;二是强化实践训练, 突出项目教学的价值和地位, 在学中做, 在实践当中深化理论的学习;三是要把教材资源放在重要的位置, 利用网络来拓展教材空间, 同时把新技术和新设备补充进教材, 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以服务学生为根本。
(2) 在教学模式的把握上。一是教学中应当把项目教学当成一个重要的内容, 紧紧围绕职业技能的提高, 把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当成重要的目标;二是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把握好本专业的新的发展动态, 把最新的教学设备充分用到教学当中来, 把学生学习的课堂搬到操作现场, 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可以推行产学合作模式, 建立学习基地、训练基地, 把学生的实验课程全部放到基地上进行, 也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下工夫, 进行现场教学, 把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放到首位。
(3) 在课程评价的运用上。一是要改变旧有的课程评价体系, 不仅要重视结果考核, 也要重视过程考核, 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二是把学生课堂表现、平时的作业情况, 以及平时测试和训练情况等进行统一的汇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把学生能力的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 既注意评价动手能力, 也注重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当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并且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方式, 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
参考文献
[1]李一平主编.电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电工技术基础 基础课 专业课 教学效果
虽说是技校生基础比较差,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缺乏兴趣,有畏难情绪,是被动学习所致。一旦他们缺乏兴趣,后续课程的教学,即使再好的教师,也很难改观。但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刚进校时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是有兴趣的,也是认真的。但到一个学期的电工基础学习以后,就有很多学生开始畏惧,再也激发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强电工基础的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一、加强概念、定理、定义教学的形象性
都说“电”看不见、摸不着、太抽象,因此难教、难学。事实上,有很多概念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通的,也是符合我们的常规思维的。有很多概念都是其内涵的缩写,只要将其内涵形象展开,就能得到清晰、深刻的概念。比如笔者给电流下的定义:电荷的流动,简称电流。它与看得见的媒质流动,如水流、气流、信息流、物流一样,变得形象,易于联想,易于理解了。既然电流也是一种媒质的流动,我们自然而然就要想到它的方向、大小,动力——电源,阻力——电阻等等。类似这样的概念还很多,如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容器,受控源——受控制的电源,相位——相对位置,等等。学生能这样轻松形象地理解概念,就更自信、有兴趣了,有时他们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
二、加强对知识逻辑结构的梳理、概括、类比
电工基础难学,不仅是概念抽象,而且概念、原理、定理多,学生抓不住主线,知识不具有结构性,因此觉得难学。我们应牢牢抓住知识结构的核心——电流,以电流为纲,可探究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结构,将它们联成知识网。
1.概念间的关系
电流的动力是电压,电压是电源提供的。电流的阻力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会有碰撞、摩擦等阻碍,还会有反电动势的阻碍。具体地说,有导体的电阻、电容充放电形成的反电动势、电感线圈中电流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反电动势、半导体PN结的死区电压等。元件中的电流就是动力(电源)与阻力(阻抗)的平衡,即元件的伏安特性。电流在电压作用下就要做功,即功率。电流通过负载就有电压损耗,即电压降。电流在电路中流动一方面要受阻抗的约束,另外要受电流连续性原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约束,回路电压要受电位单值性——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约束。其他概念、定理经梳理概括就能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
2.等效思想
等效电阻、等效网络、等效电路、交流电有效值等都是等效原理,等效思想是贯穿电类专业学习始终的。抓住了等效原理,对电路分析就能做到驾轻就熟。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转换、电路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都是等效原理的具体应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要分别阐述,也就是因为不同元件对直流电和交流电并不等效。经过梳理、概况、类比,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将零碎的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三、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实验、实训,激发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综合实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收获成就感。
1.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工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互相协调作用。如学习电容器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电容具有储能作用,可将一电容接入220V电源,然后将电容撤离电源,让学生用手触摸电容两极,人有触电感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情绪高涨,体验深刻。同时可以展示以电容器为核心的电子定时、延时开关等,并引导学生探索电容器在实际中还有哪些应用。再比如学习电磁现象时,可以展示的实物、模型就更多了。可用马蹄形磁铁在磁极上吸引硬币,然后用一铁片将磁体两极封闭,硬币将因吸力大大减小而落下,从而形象说明了铁磁材料具有将磁力线集中于铁磁材料这一知识点。还可用1.5V电池给变压器充磁,学生触摸变压器的另外两极,然后迅速切断电路,学生有触电感觉,从而加深对自感的理解。展示利用电磁原理制作的各种玩具、产品等。只要用心,总能找到诸如此类的直观教具。
2.注重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注重实训,培养综合技能,学以致用
笔者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安排了足够的实训课时。进行照明电路安装、低压配电板安装、常见低压电器拆装、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等。有时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解决学校出现的一些实际电路故障。这样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电这门课程时,就感到学电有趣,学电有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甚至是一群“双差生”,虽然他们各方面都比较差,但是都是社会的公民,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负责。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力争做到:
(1)热爱学生。给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做到以“唐僧”式心肠来培养教育学生。社会的问题很多源于教育,教育的问题一部分就是源于教师。师者,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被学生喜爱的优秀老师和社会满意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尽力做到教学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掌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4
对口单招是职业学校学生追求高等学府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电工基础》则是电子、机电专业学生对口单招大综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面对大综合中《电工基础》的复习,高三《电工基础》复习课怎么上?是在枯燥乏味的重复中煎熬,还是在漫无边际的题海中挣扎?这些问题是高三电工教师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三《电工基础》复习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抓住各知识点,深入理解,牢固掌握
近两年来的对口单招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无论是综合还是实际应用,最基本、最关键的就是要紧紧地抓住书本上各个知识点,不仅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的本意,还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这一点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可谓基础是关键。下面以“复杂直流电路”专题复习为例,在基础知识中如何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思维能力展开论述。
本专题有三条主线:一是以“基尔霍夫定律”为核心的支路电流法,进一步扩展到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位法;二是化复杂直流电路运算为简单直流电路运算的“叠加原理”,可以延伸到不仅电流可以叠加,电压也可以叠加,但功率不可以叠加;三是以“等效思维”为核心的戴维南定律和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举一些典型的题型,使教学内容由基础组成有序的问题,通过分析挖掘使知识点得到理解和掌握。
二、把知识点串成线,理顺关系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后,应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串连,通过点的互动使之连接成线。将每个零散的知识点串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使学生分散记忆,灵活分析,综合运用。如第六章电磁感应的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原因――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两种特殊现象――自感、互感,电磁感应的应用――涡流、磁屏蔽。第八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纯电阻电路,纯电容电路,纯电感电路,组合成: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电路;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电路,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第十章三相交流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重点是星形连接),三相负载的连接(星形和三角形),从而构成三相交流电路的两种电路:星―星连接和星―三角连接。
三、线动成面,构成知识版块,形成不同的专题
把各个条理的知识线索,进一步纵横联系,将不同的知识线索经过移动,扩展为专题讲座,形成一个个知识版块,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达到知其所以然的能力目标。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使一条条线索构成一个完整的面。这一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知识形成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深化理解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能取得对口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
根据复习的情况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组合,构成不同的专题。如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和第三章的复杂直流电路构成直流电路专题,第四章的.电容专题,第五章的磁场和磁路、第六章的电磁感应构成电磁专题,第七章的交流电路基本的概念和第八章的基本正弦交流电路以及第九章的相量法构成单相交流电路专题,第十章的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和第十一章的三相交流电动机构成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专题等。这样,让学生能顺藤摸瓜、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各种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四、针对考点精选练习,突破专题,重点和难点
针对考点精选练习。习题讲评是复习中常见的一种授课重要内容,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我在上课时,注意把相关或相近的习题精选或对比、联系、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设计出一个核心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5
1不良地基造成的不利影响
1.1抗滑性不达标,地基基础不稳定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软弱夹土层、岩体破碎带、古风化壳、节理裂隙带和岩石混凝土等物质组成的。其特点是承载能力弱,在高压压缩下容易变形,无法达到抗滑设计的规定值,而且不稳定。这种不良地基不稳定、抗滑性低,不仅无法满足水利水电工程上部结构方面的要求,还有可能造成上部建筑结构整体的剪切被破坏,从而影响主体建筑的安全。
1.2地基基础沉陷量超出允许范围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软弱土层、淤泥质土和膨胀土等物质组成的。其特点是承载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建筑的需求。由于土层物质的组成不同,受力强度不同,使其出现了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这种不良地基的强度不一,地基受外力负荷的影响导致沉陷量过大或是发生不均匀沉陷,进而使得建筑物变形,损伤建筑主体。
1.3地基的水力坡降或渗水量超过容许值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喀斯特渗水地质、砾石层和卵石层等组成的。其特点是土层松散、孔隙大,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这种不良地基极易导致水库扬压力超出限值,出现管涌和潜渗的情况,使得水利建筑遭到破坏而变形。
1.4地基的可液化性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少黏性或是无黏性的土砂层组成的。当这种地基受到振动力的作用时,会瞬间丧失强度,从固态变成液化状态,导致地基陷沉、滑移等,进而影响水利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
2.1软弱层的一般处理方法
由于软弱层的倾斜角度不同,可将其分为高中倾角软弱带和缓倾角软弱带。对于高中倾角软弱带,先要挖开软弱土层,在其中填入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挖掘深度是软弱土层1~1.5倍的宽度,两侧边坡度为1∶1~1∶0.5.当软弱土层比较宽且较为松散时,可以使用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拱让上部负荷传导、分散到两侧岩体。对于坝基软弱带,可先清除一部分软弱带,再填入黏土或混凝土,形成阻水隔板。当高倾角软弱带位于坝肩,特别是拱坝坝肩时,可设置混凝土传力墙、传力框架来进行预应力锚固。对于重力坝破碎岩体坝肩,当破碎岩体的自身稳定性没有问题时,可以在破碎岩体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对于缓倾角软弱带,可将软弱带挖开后用高压喷射装备清除软弱物质,然后回填混凝土砂浆。如果上盘岩体坚硬、完整,全部开挖工作量过大时,可以利用平硐或竖井开挖清除软弱带,再回填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并做好回填灌浆固结的工作。另外,也可以沿着软弱带设置钢筋混凝土抗剪键,或穿过软弱带设抗剪桩。
2.2淤泥土、膨胀土的处理方法
淤泥土的流变性和触变性比较大,容易被压缩,渗透性小,承载性能低。因此,可以主动挖出淤泥土,然后填入承载性能高的置换砾层,设置砾垫层排水。这种方法的施工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周期长、成本高。另外,也可以采取强迫换土的方式,比如抛石挤淤法。它主要是针对海、湖、沼、三角洲等河流冲积物形成的软地基所采取的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软弱的地面不能承受机械工程装备进入施工现场且施工现场石料充足的情况。将一定量的片石投抛入基底,将淤泥挤压出基底范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底的强度。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施工简单、迅速。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特殊,遇水会膨胀,失水会收缩开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鉴于此,具体的处理方法是:
①现场勘探、计算换土厚度,开挖清除膨胀土,使用非膨胀性材料或者灰土来换土。换土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基的工程性能,工期短,且能使地基获得更大的承载力。
②桩基方法。当膨胀土层的厚度比较大时,可以采用桩基来处理。桩基支承在非膨胀土层上,由桩基将载荷传导到非膨胀土层上。
③改良土质性能的方法。研究膨胀土的成分和性质,向其中添加一些非膨胀性材料或者添加化学制剂,以减少或去除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比如加入水泥、石灰等非膨胀材料,可以降低膨胀土的膨胀性。
④膨胀土遇水、失水都会膨胀收缩,而土内含水量的变化是影响膨胀土性能的根本原因。因此,可采用隔水法,采取综合措施切断膨胀土基底与外界的渗水条件,保证基底的含水量,进而保证地基的稳定。
⑤预湿膨胀。施工前,使土加水变湿而膨胀,并在土中维持高含水率,则土将基本保持体积不变,不会破坏结构。以上多种处理措施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
2.3渗水性强地基的处理方法
渗透性强的地基极易因为扬压力超限、渗水导致水利建筑变形。针对这种情况,在处理时,要先将渗水的空隙、裂缝填上混凝土――当渗水量太大,填堵无效时,可将水引入排水坑,填入砾石,之后抽水并浇筑混凝土封堵。另外,还要预留管道,方便后期回填灌浆。
2.4可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
液化地基会导致地面下陷、滑移,影响水利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在处理这种情况时,要清除可液化层,注入高强度、防水性能好的材料,用分层振动的方式压实或用冲振方式来紧密地基。同时,还可用混凝土加固、密封四周围墙,在液化层内设置灰土桩、砾石桩和砂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仔细勘探地形地质,对不良地基的处理也要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确保地基的稳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牛来福.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成因及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41).
[2]李春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18).
电工基础的教学计划 篇6
电工基础的教学计划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学好机电专业课的必要课程,为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本学期的计划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的将电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内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地位、性质: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作用:使学生掌握与机电专业相关电工电子的知识和基础技能。
二、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法
(一)课程特点
1.突出了基本理论、概念、技能;
2.体现机电专业特色,紧密联系实际;
3本课程知识联系面宽,涉及较多学科的内容,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学科。
(二)教学法
1.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2.适当的运用启发、诱导、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3.根据本课程逻辑性强,定性分析较多的特点,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本学科特点广
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加深学员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考试纲要求: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电工基础
1.直流电路部分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电动势、电位、电功率的概念;
(3)掌握电压、电流的概念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功率的计算;
(4)掌握电阻元件与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
(5)了解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及其特性、用途及选用;
(6)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
(7)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8)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9)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特点;
(10)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电功率的计算;
(11)掌握支路电流法,会求解二个网孔电路;
(12)了解叠加原理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13)理解戴维南定理,能求解一个或两个网孔的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14)掌握万用表、直流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及电阻。
2.交流电路部分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图及其相互转换(不要求画波形图);
(3)掌握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理解感抗、容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掌握其计算;
(4)理解RLC串联电路的分析计算,会判断阻抗性质;(仅限于理想元件串联);
(5)了解对称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6)了解三相对称电源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及其特点;
(7)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8)理解对称负载作星形、三角形联结时的电压、电流的计算;
(9)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10)掌握万用表、交流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交流电流、交流电压;
(11)掌握单相功率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有功功率;
(12)掌握单相电度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电能;
(13)会正确装接日光灯等单相照明电路;
(14)会正确装接三相负载电路;
(15)了解示波器的使用,会正确观测电路的波形。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实训的力度,联系实际注意多听、多想、多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
2、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积极培养学生兴趣,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位。同时贯穿思想道德建设,建构学生公德意识体系。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指导。以“课题”、“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2、学生采用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发挥“大师傅”和“小师傅”的作用,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知识。
六、考评方法
考评方法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各个课题中的实训内容为考核依据;二是终结性评价,为理论考核,主要体现为平时考试测试和统一模拟考核。
七、教学进度安排
电工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篇7
1 电工实验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电工基础实验是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所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量大面广, 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 学生在对电工基础学习的不理想状态下来进行电工实验, 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验教材中, 每个实验都详尽地列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 学生只要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 这样大大限制了他们做实验的积极性和探索意识, 不利于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一样, 电工实验课程作为所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要加以区分, 有所侧重。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一些验证性的实验, 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很好掌握书本知识, 实验教师还要重新讲解理论知识, 导致实际动手做实验的时间大大缩短, 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其次, 由于现在知识内容的扩充和学习时间的不足, 学生下一次进实验室已经忘记了上一次的实验内容, 使得学习没有连贯性, 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验教学环节在电工学教学中至关重要, 因此,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课程体系的建设
为了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 首先要与各个教研室沟通, 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 制定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 按照各个专业的学习重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的调整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电工实验在这里起到了辅助电工基础教学的作用, 通过电工实验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的知识点。其次, 要编写新的教材, 新教材要能够充分体现出电工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新教材应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保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 应该增加实验课时数量, 满足一个学期28 个课时, 以前实验大多由教师先讲,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或者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操作, 对实验的设计思路、方案的拟定很少考虑, 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网上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和方法, 自拟实验步骤和数据表格, 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性实验内容体现综合性、趣味性、实用性, 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实验内容。网上实验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 学生可在机房或自己的电脑上进行。
3 实验室建设的更新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 实验内容需要不断更新, 电工学实验设备及器材也需相应更新和添置。在该校目前使用的实验台是DGJ-1 型, 是属于插接模件式实验台, 其优点为安全可靠, 模件安装灵活, 缺点是由于电路是内部连接完成, 学生对模件内部封装结构环节不清晰。电路已经被连接完成, 学生只需要连接电路电源, 进行数据处理, 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此款实验台为智能型实验台, 由于学生的误操作, 容易发生短路, 烧坏模块内部的电路板芯片, 由于没有原厂器件, 实验室教师无法自行维修, 必须等待厂家技术人员维修, 使实验台空置, 影响实验课的正常进行。设备老化损坏严重, 维修成本过高, 建议选购新的实验设备, 具备模块与分散式原件的双重优点, 并且维修方便简单, 安全性高。
4 考核方式的更新
考核方式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类, 平时成绩为平时实验表现和出勤情况结合实验报告情况, 考试成绩为期末的统一实验考核情况。这种打分方式只能由教师自己掌握, 学生也很难明确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新的教学体系下, 考核方式要重新进行设定, 分为:
(1) 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30%, 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占平时成绩的50%, 实验报告占平时成绩的50%。 (2) 设计性实验成绩, 占总成绩的30%。由教师给出题目, 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教师根据各自的难易程度不同给出分数。 (3) 期末实验考核, 占总成绩的40%, 分为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 理论考核内容为仪器仪表的识别与选用, 以及实验的操作过程与结论等, 理论考试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内容附在实验考试的试题之上。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针对实验步骤进行打分。
在新的考核方式下, 对于平时勤于思考, 动手能力强, 勇于探索创新的学生, 鼓励其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规范的考核制度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逐渐显露出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需要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电工实验教学改革要积极地融入到现代化社会生产中, 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电工实验的改革探讨, 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摘要:电工实验是电子学类专业开设的面向大一学生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 实验类课程在电子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现代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下, 深化电工实验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研究电工实验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实验室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电工实验,实验改革,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东红, 王筱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10.
[2]成开友.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3]张亚军, 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C].实室会议论文集,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8
关键词:对口单招;《电工基础》;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91-02
一、《电工基础》复习教学的重要意义
古语曰:“温故而知新。”这就强调了复习的重要作用。在对口单招中,《电工基础》课程的复习更是重中之重。
1.《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它既依赖数学知识,又要以物理为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门难学的课程。
2.近年来的对口高考《电工基础》试题十分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理解知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考前复习中完成整个《电工基础》书本知识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吸收与运用就成了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不容忽视的要点
《电工基础》复习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不仅是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就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的。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鼎力配合,有效整合课堂时间与其它学习时间。因此,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教师应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
1.帮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影响很大,所以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调适。不同时期,学生表现出来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复习初期,学生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努力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提出了较高要求。保护和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第一阶段心理调适的主要任务。到了中期,学生进入了学习上的“高原状态”,学习热情有所减退,疲劳感不断加剧。这个阶段要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到了后期,高考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焦虑、烦躁、不安的心态表现出来。这时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放下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
至于课堂教学,如果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明确方向,确立目标,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填鸭式”的讲课,还应有自学、习题、辅导、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习题课时,组织学生分组出题,分组答题,在竞争中点评习题,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可以引进幻灯、投影、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2.教学上要求要“分槽喂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实施因材施教,尽可能做到使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使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求。实施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复习要求,安排不同的练习,并进行分类指导。对低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把基础知识弄懂,取得进步后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则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接触灵活性强的内容。具体到课堂上,可以将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
3.注意教学的反馈性,巩固解题能力。每个单元复习结束都应安排测验,在测验中才能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每次测验都要进行分析、讲评、总结,而不是单单对答案。测验要根据教材重点精心设计题目。测验要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不断开拓学生思路,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另外,建立错题档案是很成功的尝试,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学生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可以针对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的问题组织编写试题组进行系统训练,实施“快节奏、强校正”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略上,一定要强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好整个《电工基础》的知识网络。教师要在吃透考纲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让学生对每个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确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炒冷饭”,要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例如,在第三章中,教材上先讲叠加原理,再讲电源变换。笔者认为,先讲电源变换后,在叠加原理中可以出现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的电路,而教材中只有两个电压源共同作用的电路。
三、行之有效的《电工基础》复习课结构安排策略
对口单招《电工基础》总复习课的结构可以按如下思路安排:明确复习目标——形成知识体系——分析典型例题——概括思路方法——巩固练习提高。
1.明确复习目标。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复习内容。应尽量选择指导作用大、适应范围广、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教学班群体和个体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复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及评价作用。
2.形成知识体系。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较严格的知识体系。复习教学内容的系统可以重新组合,不必受教材体系的约束。教师应以新的体系来组织复习教材,学生应对每部分的电工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做出具有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必定对每部分知识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头脑里已经形成知识网络,为电工学科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分析典型例题。学生形成了知识结构后,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的过程不仅要有像概念、规律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掌握程序性知识,则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关键。现在的教材着力于陈述性知识的表述,对于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所用的步骤一般来说是强调不够的。如果单单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科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所以,在复习课中,必须强化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意识,要结合具体问题讲授程序的全过程。讲授中选择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典型例题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这是总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决定的;二是通过这种题目的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思路、方法、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
4.概括思路方法。概括思路方法就是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和规律。例如,在求复杂直流电路中某支路电流时,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六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明.新编电工学题解[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向东.电工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4]刘阿才.谈职高三电工基础课的复习教学[EB/OL].http://blog.dtjy.org/u/7811/archives/2009/10060.html.
【《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推荐阅读: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10-31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08-06
电工基础课程07-21
电工基础教学创新11-15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总结09-30
电工基础情境教学法05-28
电工基础课教学改革05-20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pdf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