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学创新

2024-11-15

电工基础教学创新(精选12篇)

电工基础教学创新 篇1

一、我国当前教育形势分析

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根本任务得以确立, 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得以梳理。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归纳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职业学校培养大批的创新性人才, 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是国家振兴的需要, 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专业课教学必须与时代相适应, 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教学创新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因此课程教学需要创新, 而且要将教学创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教学中要始终贯彻思想教育, 教学离不开教育

教学中始终贯彻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2、教学内容上要实现手段创新激发学生兴趣, 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加强直观教学, 重视教学实践, 激发学生兴趣,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 利用直观教具和实验教学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创设良好教学情景

结合教学内容, 设置研究课题,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结合学科特点, 设置研究课题, 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结合评价体系的改革, 充分突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克服传统教育评价存在的弊端, 把评价看作是促进教师改善教学, 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手段, 使评价完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即从“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 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重过程而轻结果, 通过学生平时的“所作所为”来综合评价学生。

4、运用比喻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

力和记忆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路, 调动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增强学生的记忆;比喻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 生活化, 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适当运用比喻,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死板呆滞的教学内容变活;比喻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 降低教学难度。

5、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将多媒体应用到电工基础的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电工基础的实验实训, 避免操作事故;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教学最优化。

三、加强电工实验实训课的创新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应用型的新世纪人才, 实践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电工实训教学现状的研究,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在现有条件下, 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利用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手段来达到提高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教学的创新是现代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 虽然在创新方面有所成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人才的要求将不断的提高, 因此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 最为重要的是实施创新教学, 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已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提高其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电工基础教学创新 篇2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13春电子班《电工基础》教学工作。

这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进一步加强转型,认真学习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有一定奉献精神。

下面是本人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教育教学方面:

1、课前认真做好“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虽然同学们的底子较差,但是在积极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方法也得到了转变和提高。

二、教学研究和继续教育方面

1、按时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平常多向前辈们学习,积极听课并参与评课;继续坚持到校外听课,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2、认真学习电子电工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为完成课改目标,我们电子电工备课组团结协作,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电工基础教学创新 篇3

关键词: 创新视角 中职 电工基础课程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人才的补给,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新世纪发展下,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培养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全方位人才。《电工基础》作为中职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成为电工所必须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由于自身的属性,理论知识繁杂,概念性理论较多,还有很多抽象的原理,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这方面课程中难度很大。但是学习电工基础课程,学生如果能够将这门课程学好,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就有必要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活动中的困难,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明确化,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操作

电工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的课程,可以说远离任何一方都是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很多,大部分还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明确,教师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难记、难懂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背诵的形式进行记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把握重点,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二)考评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的学习活动中,一门课程学习的好坏都是通过考试机制来决定学生学习的好坏,这一考评机制对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程而言是不适合的。本身这门课程实践性就很强,而考试侧重的都是理论化知识的解答,学生考试成绩高低根本体现不出实践操作能力是怎样的,因此,这一考评的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电工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三)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过于陈旧,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本身理论知识就很枯燥的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师的催化作用下更显得枯燥,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教师,学生参与和设计的机会是很少的,这样单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方法

从上述存在于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若干个问题可以看出,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呢?本文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电工基础课程,简单来讲,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创新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这一角度出发,主要针对的是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这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方面,在讲授过程中,针对那些理论性加强、难度系数大的知识点内容,教师要在掌握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删繁就简工作,也可以适当加入实际案例,促进学生对难懂的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而那些简单的、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节省课堂教学实践。其次对于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实践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将理论化知识的讲解融入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一直在提倡巩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应该从这一教育理念出发,才能培养学生的电工能力,因此,我们就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之间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板块,通过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来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更好的电工基础课程学习。

四、结语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对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有必要进行创新,以此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文环.《电工基础》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创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2]陆新怀.电工基础课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2010(06).

《电工基础》创新模式教学探究 篇4

一、教学创新

1. 把知识点归纳小结

《电工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直流电路、磁与电磁、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等。由于电路和现象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解题方法也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加以总结,使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1)把分析电路归类。

《电工基础》分析的电路简单分就是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可以划归正弦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的一种组合。或者说,单相交流电来源于三相交流电的其中一相。非正弦周期电是一个补充,让学生了解,电路不只是稳恒直流电和正弦交流电两类。

直流电路又分为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简单直流电可以用串并联知识及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直流电路要用基尔霍夫等定律解决。复杂直流电路几种分析方法,可以归结为把复杂电路化为简单电路来解决。

(2)掌握三个元件的特征。

三个元件是指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三个元件在直流电路中是什么角色,在交流电路中是什么角色,两种情况下它们的电压电流关系如何分析。

(3)掌握电磁部分的几个定则及三个定律。

磁与电磁的两手定则,是指右手螺旋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三个定律是指磁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要把几个定则进行比较,不能混淆。磁路欧姆定律是定性分析磁路的依据,楞次定律是判断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依据,电磁感应定律是确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依据。

(4)等效变换是整个学科最常用到的方法。有电阻等效变换,电源等效变换,星三角等效变换,电路等效简化(叠加原理等)。

(5)掌握分析线性电阻电路的三大类方法。

由线性电阻、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叫线性电阻电路。分析线性电阻电路有三大类方法:等效变换法、网络方程法、网络定理法,这三大类方法同样适用于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

等效变换法就是利用等效网络的互换,将电路简化来分析计算。

网络方程法就是选择一些未知量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包括节点法、网孔法和支路法。

网络定理法就是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来解题。

2. 教法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如何使学生获得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创新。

(1)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必须树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教学观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在《电工基础》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强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

如我在设计研究“楞次定律”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并通过猜想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步引导学生,电路产生感生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条件,独自进行验证并评价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创新,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认识。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教学手段诸如挂图、幻灯片、录像等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由于它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培养创新认识,特别在认知微观世界方面,它能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比如在“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教学中,可以用FLASH动画效果逼真地让学生感到导体切割磁力线时,电流产生的动态情景,比光用语言或挂图描述,效果要好得多,加深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真实理解。

(3)进行教学管理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

在《电工基础》绪论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究。做到启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建立直接的联系,从思维辨别中感悟学习。以思维训练为目的,提倡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

(4)进行教学评价创新,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我在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在多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个性行为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为评估依据,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在做学科成绩评价时,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学习时的行为表现、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是否积极完成作业等作出定性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考试总成绩,作为平时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成绩分数,以解除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心理上的后顾之忧,改变原来的“辛勤耕耘者未必有好收获”为“辛勤耕耘者一定有好回报”。

二、培养创新型学生

1.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人格。

培养创新人格的首要条件是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法气氛,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营造平等的气氛。

平等相处,做到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而且是“积极和创造性”的主体。如我在教授《戴维南定理》一节时,对于负载如何划定,为让分析过程更简单,让同学们先自己总结,再根据回答的情况及时鼓励、纠正、表扬,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围绕电路开动脑筋,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自然地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2)充分信任学生。

职业高中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教授《电阻的混联》一节等效电阻计算时,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爱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苗。

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多媒体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你不想学习,我逼迫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为“你不想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吸引你学”。

3. 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学生乐学的思想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利于成功,当学生在学习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获取了某些知识,懂得了某种道理,心理上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劲头就越高,思维也就更加活跃。教学中,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刺激其兴奋点,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求知欲在不停顿的探究心理中得到满足,人的体力和精力就比较充沛,思维能力也就比较灵活。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设置一种悬念或者设置一个“包袱”,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悬念相关的情况中,从而使学生注意力、思维力都凝聚到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要让学生把该课程的知识掌握好,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上下工夫。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把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的学生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不仅仅为了学生在对口单招中能取得好成绩。

摘要: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在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下, 教师要勇于投身创新教学, 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在《电工基础》创新教学实践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培养。

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篇5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审 核 意 见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表 篇二: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2014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计划 2014-9-1 《电工基础》是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此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系统、详略得当。根据本学期2014秋电工班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4秋电工班,班级总人数为56人,男生40名、女生16名,学生基本是初中毕业,但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差,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上,所表现出的难度和积极主动性较差。但由于是他们的电子专业主课,通过学习,对电学要有一定的基础,对课本身的兴趣比较大,喜欢动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电工基础》是采用中等教育出版社,张金华主编的电类专业通用类教材。此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二极管及其应用;

2、掌握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掌握常用的放大器及其分析、应用;

4、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5、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6、了解触发器的基本知识。

7、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与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趣味性。

由于学生基础差,教材内容覆盖面广,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尽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电路,从而去掌握复杂电路的知识。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为了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要通过实践、举例、讲解、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兴趣。我在给他们授课上尽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课的增加可以把学生的感官认识加强,适时通过实践学习,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理论的动力,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好《电工基础》的重要性。

3、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家中都是独子或是由爷爷奶奶带大,这就使他们在性格上和与人交流上比较偏执。由于此课程实践课上对学生要求较大,有很多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如果上课他们不能很好的听课在实践课上就做不出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会在课下和学生主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对《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课学习的的想法,并尽可能的把他们的想法用到实践课上。

4、从学生自身出发,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不一样,在学习上就会形成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让每一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成就感。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对于个别认知度较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多做一些课外的实验以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水平,并在实践课上单独留一些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电路,碰到问题我在给他们讲,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增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实践课。篇三:《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电工基础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能力目标:

1、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图

2、初步具备正确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力

3、初步具备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动势、电位、电能、电功率、电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开路、通路、短路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会计算简单的电阻混联电路

掌握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原理和直接测量的方法,了解扩大电流、电压测量量程的方法

了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方法,了解测量电阻的其他方法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能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一般电路

(二)正弦交流电路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波形法、矢量法

能正确分析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 掌握电阻与电感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

了解电感性负载电路并联电容器对改善功率因数的作用

掌握交流电流、电压的测量原理和直接测量的方法,了解单相交流电能的测量方法

(三)三相交流电路

掌握三相电源作星形联结、三角形联结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及相电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结、三角形联结的方法及电流、电压、功率的相互关系,了解中性线在星形联结中的作用

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电气设备常用的安全措施

(四)交流电动机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转子转动原理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基本结构和原理 实践性教学模块

1、练习使用万用表

2、电压和电位的测定实验

3、基尔霍夫定律

4、荧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提高功率因数的实训

5、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实验

6、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实验篇四:高一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高一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2011-09-2 为了搞好高一电工基础的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教学情况计划如下: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9.1----10.15)

教学难点:

1.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特点。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教学重点: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等概念。2.掌握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等基本概念。3.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尔定律,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10.16-----11.1)

教学重点:

1.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电位的概念。2.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3.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与并联分流关系。4.了解万用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原理,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5.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6.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教学难点: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与并联分流关系解决电阻电路问题、掌握扩大电压表与电流表量程的原理。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11.2----12.15)教学重点: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2.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4.掌握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方法并应用于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教学难点:

1.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2.运用戴维宁定理解决复杂直流电路问题。第四章 电容(12.16---期末)

教学重点:

1.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计算。2.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等效电容的计算。3.理解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规律及有关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篇五:电工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型)教学计划 2011年3月

一、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产业,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以及供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可从事一般电气、电子类技术管理、改造及检验工作,担任相应的中级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二、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 1.文化基础知识: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的知识水平(如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等)。2.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知识。3.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电机和电气控制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或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了解相关的本专业岗位上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4.相关知识:具有市场经济、生产和技术管理及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二)能力结构 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电气、电子cad软件。

3.具有正确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熟练的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

4.具有分析常规电工电子电路的能力。5.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能熟练阅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具有熟练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具有对常用电气控制设备、交直流调速系统、供配电设备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或学会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圈和工艺文件,能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1. 电工基础

本课程重点讲授电路和磁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电学基本知识、直流电路、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电路基本规律、基本定理、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并掌握电阻、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特性与作用。2.电工基础实验

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使学生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能熟练使用常用仪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接线、查线、处理简单故障)、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安全用电

主要内容为电气绝缘试验、过电压保护的基本知识、人身触电的防范措施和急救措施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熟悉安全用电规程措施,掌握触电急救及安全用电事故处理知识。4.工程制图

理解电子工程制图的投影原理,了解图样表达方式的种类和方法,了解《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了解尺寸标注、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三)专业活模块 ⅰ、电气技术活模块 1.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线路及分析方法。2.工厂供电

了解工厂变、配电系统各个环节及一、二次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用;能正确分析中小型工厂变、配电系统的一、二次接线图;具有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8.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了解一般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能分析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关键元件的作用;了解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常用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对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和变频器组成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初步能力。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培养敬业精神与职业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重要措施。

实践教学分为实习(实训)、课程实验、顶岗实习三大类。实习(实训)是指根据专业方向需要单独开设的技能课程。课程实验是指与课程相配套的包含在课程时数的或者为了加强专业技能而单独完成的技能教学。

顶岗实习是在第五、六学期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要而安排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安排时应选择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设备、设施较为齐全的对口单位,对学生进行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技能教学。学校在安排时要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指导书),要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在实习时注重环节的完整性,在电子电气、家用电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等项目上进行专门的训练,在内容上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选择一些模块进行实习,在结束时,要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作全面的考核,成绩

列入学生成绩册。有条件的学校为了加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结合开设的课程,鼓励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1、公共的实践教学内容:

《电工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实验》《钳工实习》1周、《电工与电子技能实习》

2、专业方向的实习教学内容

《电工基础》的复习教学 篇6

【关键词】复习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44-01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它既依赖数学知识,又要以物理为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無疑是一门难学的课程。

近年来的对口考试《电工基础》试题十分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理解知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考前复习中完成整个《电工基础》书本知识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吸收与运用就成了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不容忽视的要点

《电工基础》复习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不仅是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就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的。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鼎力配合,有效整合课堂时间与其它学习时间。因此,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教师应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

1.帮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影响很大,所以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调适。不同时期,学生表现出来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复习初期,学生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努力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提出了较高要求。保护和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第一阶段心理调适的主要任务。到了中期,学生进入了学习上的“高原状态”,学习热情有所减退,疲劳感不断加剧。这个阶段要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到了后期,高考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焦虑、烦躁、不安的心态表现出来。这时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放下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

至于课堂教学,如果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明确方向,确立目标,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填鸭式”的讲课,还应有自学、习题、辅导、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习题课时,组织学生分组出题,分组答题,在竞争中点评习题,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可以引进幻灯、投影、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2.教学上要求要“分槽喂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实施因材施教,尽可能做到使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使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求。实施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复习要求,安排不同的练习,并进行分类指导。对低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把基础知识弄懂,取得进步后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则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接触灵活性强的内容。具体到课堂上,可以将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

3.注意教学的反馈性,巩固解题能力。每个单元复习结束都应安排测验,在测验中才能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每次测验都要进行分析、讲评、总结,而不是单单对答案。测验要根据教材重点精心设计题目。测验要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不断开拓学生思路,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另外,建立错题档案是很成功的尝试,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学生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可以针对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的问题组织编写试题组进行系统训练,实施“快节奏、强校正”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略上,一定要强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好整个《电工基础》的知识网络。教师要在吃透考纲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让学生对每个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确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炒冷饭”,要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例如,在第三章中,教材上先讲叠加原理,再讲电源变换。笔者认为,先讲电源变换后,在叠加原理中可以出现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的电路,而教材中只有两个电压源共同作用的电路。

二、行之有效的《电工基础》复习课结构安排策略

《电工基础》总复习课的结构可以按如下思路安排:明确复习目标——形成知识体系——分析典型例题——概括思路方法——巩固练习提高。

1.明确复习目标。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复习内容。应尽量选择指导作用大、适应范围广、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教学班群体和个体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复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及评价作用。

2.形成知识体系。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较严格的知识体系。复习教学内容的系统可以重新组合,不必受教材体系的约束。教师应以新的体系来组织复习教材,学生应对每部分的电工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做出具有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必定对每部分知识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头脑里已经形成知识网络,为电工学科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分析典型例题。学生形成了知识结构后,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的过程不仅要有像概念、规律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掌握程序性知识,则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关键。现在的教材着力于陈述性知识的表述,对于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所用的步骤一般来说是强调不够的。如果单单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科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所以,在复习课中,必须强化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意识,要结合具体问题讲授程序的全过程。讲授中选择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典型例题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这是总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决定的;二是通过这种题目的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思路、方法、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

4.概括思路方法。概括思路方法就是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和规律。例如,在求复杂直流电路中某支路电流时,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六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明.新编电工学题解[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向东.电工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篇7

电工基础是大专院校电类专业必修的基础专业课程, 为学好专业核心课程构建基础知识体系。电工基础课程属于相对成熟的课程, 众多院校申请电工基础课程为精品课程。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使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发展建设得相当完善。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大专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近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开展, 针对电工基础课程如何适应新阶段的新要求, 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教学课题。

2 电工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目标的分析

电工基础教学目标比较注重学生对电工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 特别是对电工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习惯于对理论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比如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 叠加定理等等。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缺乏。电工基础课程传统教学目标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实际职业技能的提高。所以正确调整教学目标十分重要, 需要我们对该课程功能和培养方向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深入的剖析。

2.2 教学内容的分析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基本分为理论知识内容和实验操作内容两大部分。理论知识内容主要采用章节体系讲授电工学知识体系各个章节的内容, 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的电学定理的理解和记忆, 缺乏工程实际电学案例的分析内容。实验操作项目主要是典型的电学实验分析, 并侧重于常规实验的验证例如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叠加定理的验证, 戴维南-诺顿定理的验证等等。实验内容过于陈旧, 缺乏创新性, 实验操作内容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导致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效果不佳。对于学生掌握电学知识技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必须对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寻求改革的方案。

2.3 教学方法的分析

电工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授课和实验室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主要是对电学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实验教学是对电学理论的实验项目进行操作并测量相关电学参数并进行记录。这两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进度分开安排的, 常常造成学生上理论课时无法对电学理论中重点难点深入的理解, 对知识点容易忘记。实验操作时往往因为缺乏电学理论的理解, 所以做实验时比较被动, 没有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 造成实验过程的盲目。

3 电工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3.1 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的转变

现今的大专院校电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作为主流, 所以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目标从传统的知识理论型体系转变为技能应用型体系。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潮流下, 实现学院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要求我们制定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时, 要侧重实用性教学目标, 培养能够进行实际电类工程操作, 维护, 检修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电工问题的技能,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创新

电工基础课程内容应当遵循教学目标培养实际应用技能为依据来进行重新合理的配置, 理论性内容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 把理论性过强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删除。增加实际案例内容, 以适应发展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实验内容可以把一些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变成新型的实验设计项目。通过学生动手设计操作, 教师指导来达到掌握实际应用技能的能力。可以把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拿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析, 从而提高课程的内容广度和深度。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安排去企业进行参观, 短期顶岗实习。在企业的生产实践环境中, 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3.3 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探索

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 学, 做结合的“三明治”教学模式。把理论讲授和实验实训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采用边学边教边做的启发式学习,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适当引入项目案例式教学, 把实际的电学项目引入课堂之中, 让学生运用电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设备来进行创新式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评价和质量控制。让学生能从项目分析, 项目设计, 项目解决, 项目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中学习到真正的分析实际课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选择要合理, 不宜选择难度过大要求过高的项目。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还可以适当采用虚拟仿真实验设备, 拓宽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有相当部分电学实验实训现有的电工实验设备难以提供实际操作演示。在电脑上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能够对现有实验设备进行很好的补充教学, 拓宽学生的认知层面。还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请电气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来学校定期进行上课或讲座, 把生产中的电学实际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授, 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同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安排学生去电类企业单位进行参观式学习或是短期顶岗实习, 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环境中, 学习电类相关知识, 并记录实习的心得, 写成综合实践报告, 也是很好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3.4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优化

电工基础课程改革还在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把传统的卷面考试成绩评价体系改为多元化评价体系。并进行过程教学质量评价。将学生实际能力提高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把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总体表现作为重要依据。此评价体系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制定。

同时为了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对中青年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水平要求。可以通过送教师去电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学习企业的先进生产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际生产项目和案例作为教学资料。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4 结论

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是需要综合分析和认真实施并进行质量评价。目的在于符合大专院校电类专业培养要求, 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探索面临机遇和挑战, 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传统的机制和模式制约创新模式的开展, 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并坚持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摘要:电工基础是大专院校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 电工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需求, 就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 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新怀.电工基础课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 2010, 9 (6) :35-36.

[2]肖看, 尹仕, 严国萍.创新型电工电子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10 (4) :60-61.

[3]张晓翟.探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J].知识经济, 2011, 12 (4) :144.

[4]麻则运, 郑红平, 陈军.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8 (1) :152-153.

电工基础教学创新 篇8

西北工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是根据需要定课程, 根据岗位练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 弘扬“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 坚持走质量立校、以品牌强校、以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此我们针对各个专业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使职业教育和市场相适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 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 知识更新快, 教学学时少, 各学科教学重点不一。因此, 我们不断在试点教学班中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取得经验后在所有教学班中推广。在教学方法上, 采用项目教学法、讲、练结合一体化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 通过应用实物、挂图、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 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 项目教学法。

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讲授, 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精讲必须多练, 着眼能力培养, 注重讲、练结合, 保证练的比重, 加强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目的是以生产过程为载体开发教学项目, 整个教学围绕各个项目的解决而展开,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 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决策分析, 制定出计划, 并进行实施,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二) 理论、实践二位一体教学法。

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在电机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电机模型教具、实物教具, 提出本节所讲述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课, 并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电机拖动理论, 最后再通过实验、实习进一步加深印象,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 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 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 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 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 使学生在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激发其求知欲, 活跃学术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在专业知识教学中, 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 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 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 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 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 每一堂课均很好地“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课后都觉得值得回味, 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在实验和大作业中, 只设定题目或学生自己拟定题目, 对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提示。

(四)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克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 在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 还采用:一是基于兴趣教学法, 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二是基于问题教学法, 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的问题, 然后逐个加以分析, 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领会思路, 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讨论法,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讨论题, 学生课后分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 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使用目的是采用讨论式教学, 将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通过现场讨论发现自身的错误, 同时把别人已经出现自己也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 多媒体教学。

尽量采用实物、模型、音像和CAI课件等进行形象教学。采用有效的手段充分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制作电子课件网上资源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实验实训室没有的新型器件可以在网上得以了解。新知识、新资讯得以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不但将课堂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 而且有能力的同学还能学习并领悟到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

实践证明, 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络教学已成为电工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充分运用现代媒体, 建立网络教学与学习网, 提高单位学时理论教学的信息量, 切实解决课程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随着教学班人数的增加, 问答式教学难于开展, 学时很少的讨论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电工基础网络教学的开展, 将与课堂教学互补, 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 学习课堂宽广, 学习心情放松,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教学相长。

(六) 突破传统考试考核办法。

一是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 改革单一考核方式, 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 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 每完成一个教学项目中独立的一个任务, 就由学生和教师 (专兼职) 共同考核, 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 主要从制定、加工、实施方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核。

三、结语

运用职业教育有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理论, 联系电工专业教学培养目标,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提出了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的改革问题。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 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推行“双师型”确保教学最终能够实现为电工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本文旨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的具有实践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对策, 以便更好地解决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的种种问题。

摘要:本文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 贯彻以培养中职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 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力求实现精炼与实用, 对西北工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进行探讨, 就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付诸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电工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林, 梁萍.谈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2].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探讨 篇9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人们处在知识急剧增长、知识陈旧率加快的“知识爆炸”时代,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非常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知识差, 对学习不感兴趣,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职业学校学生具有性格开朗、外向, 思想比较开放, 胆子大、好动的特点。因此在电工基础实验实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其具体做法是:首先,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地方一定要让他们独立完成, 甚至可以采取措施“逼”学生独立完成。例如, 每做一个实验或开展一项实习活动时, 都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一要准备所需的知识, 包括数据处理上需要的知识;二要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和耗材, 并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 开始时对学生的要求要简单些, 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其次,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授之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 可解一生之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用提问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用比较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用综合归类的方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设疑, 课前预习时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课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反思和归纳, 从而改进实验方法, 减少实验误差。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强化技能训练促进动手能力的提高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职业学校学生喜欢动手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他们的这一优势, 通过加强动手技能训练促进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电工基础是一门对实验与实习依赖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 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一般照明电路的安装与维修”的教学过程中, 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启发教学增强师生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在教师启发诱导下, 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 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中职学生由于基础差, 他们往往不愿意表现自己, 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回答问题, 但他们的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和独立性是有一定的发展, 对一个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是教师有效进行科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条件。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 采用启发式教学极为重要。具体方法如下:

(1) 抓住重点, 制造“悬念”,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所谓“悬念”, 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抓住中心内容, 突出重点, 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 使学生在做练习时发现问题, 自己得出结论,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强化记忆, 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比老师直接给出结果效果好。如在讲电流源与电压源等效换时, 老师讲过变换的条件后, 提出问题电源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等效, 那么对电源的内部电路也等效吗?然后让学生做一道练习题,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经过认真演算, 对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正确结论,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应用迁移原理, 承上启下, 提高学习效果。

迁移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 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 经验, 通过综合比较, 分析, 对事物进行抽象, 概括, 充实扩大, 并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 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把握迁移规律,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 发展概括能力, 学会运用比较方法, 促进学生自觉地完成知识的迁移。如在电动机与变压器时, 应先提问学生电磁感应现象, 互感电动势产生学生会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回答, 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性后, 提出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很自然地将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上, 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电工基础》教学中, 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多, 而不仅仅是本文所阐述的几种, 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 结合学生的特点, 慢慢尝试、慢慢总结, 从而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更好的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效果提升。

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课, 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 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 对《电工基础》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云晓、郑新蓉主编:《走进学习》[M].时京出版社.[1]孙云晓、郑新蓉主编:《走进学习》[M].时京出版社.

《电工基础》教学点滴谈 篇10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也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对所教的课程钻研得越透彻、越深刻, 就能讲得越简单、越清楚。中职学校电工课备课的内容不仅包括教材的处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 还有实验、实习的安排以及采用的教学形式等。首先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针对现阶段中职生的实际情况, 有必要对电工基础教材内容增删取舍, 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适当降低难度, 减少运算量。在处理教材的同时还需结合实践进行补充、发挥, 设计出让学生容易接受且有兴趣的课程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实训课不仅要准备实验报告、表格, 还要提前补充所需的理论知识, 分析出现的实际问题。备课全面, 讲课游刃有余, 课堂感染力自然提升, 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电工课之前, 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对以后的电工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首先第一次课很关键, 学生对泛泛而谈的绪论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除了讲述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以外, 还要准备实物演示, 比如色环电阻、万用电表测教室插座的电压、电烙铁的使用等, 这些学生见过但不熟悉的电工工具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感受到中职学校专业课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学, 更重视做。有的学生虽然不是第一次课就能使他产生兴趣, 但第一次课很重要, 上好第一堂课能启发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探索力, 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所了解, 增强学习专业课的信心。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多采用实物、实验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 保持、发展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详细讲解实验、实训和目的、操作步骤, 提前补习学生欠缺的专业知识, 增强动手能力和信心, 边做边学, 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知识, 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教学内容。大量教学实践表明, 凡具备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的学生, 对解决问题、新知识的学习都充满了信心和把握, 思维活跃, 能够积极完成课程任务。另外,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中职生多半自我认识不足、自控能力差、对功课漫不经心, 容易遭到训斥, 这样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做到不嘲讽、不打击, 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只有在融洽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才乐于学习、敢于问问题, 逐步树立自信心, 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事实表明, 许多成绩不佳的学生并非是智力上的原因, 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致。作为教师, 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创造思维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三、技能的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应重视实训教学。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先做后学,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电工技能培训, 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系统的训练体系, 并不断融入新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针对电工基础的实训而言, 就是要合理地将理论和实习结合起来,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的实习, 循序渐进。教师按照各阶段的实习要求和培养目标,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习课题, 强调在实用方面掌握技能。也可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 减少学生对电工实习的畏惧心理,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而实际情况是, 实训受理论课进度、学校条件、学生掌握程度的影响, 不同专业的电工实训内容也不同, 需要灵活安排、因材施教, 不能用课件来代替实验, 也不能让实训变成简单的模仿。教师要下工夫设计好实训的各个环节, 学生搭配分组, 做好重点步骤的示范,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操作时分析解决, 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实训课的组织和顺利进行不仅要依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重视他们的共同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 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技能掌握较慢的同学不能轻易放弃, 尽量安排辅导;对掌握较快的同学可另外增加内容适当提高难度, 有助于他们技能的提升。课后的检查考核是必要的教学环节, 相对理论课而言, 实训课的考核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要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 保证学生学习兴趣长期有效,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很重要, 如可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和专业技能竞赛, 以强化和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了以上教学环节以外, 教师基本功也要扎实, 有高超的技艺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以上是我对电工教学的一点看法, 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中职教师, 我希望学生在集体学习中都能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 可以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周导元.有效培养中职个性生技能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3) .

浅谈《电工基础》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门学科不仅概念定律公式多,而且抽象,逻辑性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兴趣。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一些粗浅探讨。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及教学目标为准则,结合学生情况和该课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紧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难易适中,以实用为原则,把基本概念、原理作为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目标。如在电磁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初中物理基础,所以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分析现象上。而职校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磁场又是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教师的讲解应与实验相配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二、做好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个好的开头,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兴趣倍增。要想在一上课就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作好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客观条件而定。如,生活导入法:讲串并联电路时,可通过教室的电灯为什么一个坏了不会影响其它电灯照明来引出串联和并联的区别,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很近。类比引入法:讲解电位、电压和电流时,可把电位、电压、电流与水位、水压、水流相比,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演示导入法:讲磁场对载流导体作用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由实验现象产生疑惑,学生会主动地融入课堂氛围中。

三、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职校学生面对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该定律是电磁感应中的重点及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部分学生把“阻碍原有磁通的变化”理解为和原磁通方向相反,混淆了“阻碍”与“阻止”的含义。我尝试在教学中让学生作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索,逐步弄清以下一些问题:1、磁铁极性的变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2、磁铁插入(或拔出)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3、磁铁在线圈中停止不动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的关系等。在实验中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要求学生结合实验现象,用所学知识来判断磁场的变化与感生电流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弄清楞次定律的具体含义。实验中学生是主体,主动去观察、讨论、探索、思考、分析,领会实验现象,理解定律含义,把握“阻碍、变化”四个字,因此,学生对这种方式的教学兴趣很浓。

四、引入多媒体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化难为易、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处理某些教学重点、难点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较轻松地掌握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教师注重教学艺术

(一)教师要生动风趣,富有情感

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所讲的每句话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许多学生的进步都是从教师的期望和鼓励中产生的。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更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而不要用命令和训斥,与学生形成对立。只有师生心灵互动,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与学生间的平等相处,做到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对于学生提出一些有背于课本或教师观念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耐心地解释答复,不能因教学进度,课堂纪律或碍于情面而地冷淡压制他们的提问与行为。

总之,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针对该课概念抽象,逻辑性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积极对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好新课导入、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艺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电工基础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12

电工基础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的技术基础课程, 无论是老师的教, 还是学生的学, 一直都是教学工作的难点。本文以该学科的电磁原理部分为例, 阐述了对电工基础教学的实践研究。这部分内容抽象, 原理多, 定律繁琐, 知识量大。要使老师教得容易, 学生学得轻松, 则需在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上加以探索和改进。

二、实验对教学的帮助

教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它在理工类学科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 电工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电工基础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 实验常常被教师忽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 实验教学虽逐步得到加强, 但是总体来说,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 教学实验仍是薄弱环节, 极大地影响着电工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电磁原理部分, 磁场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如果抛开实验描述磁场、绘制磁力线等内容将很难用其他方法为学生讲清楚。通过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磁场中的偏转、铁屑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排布等试验, 则可以形象直观地将两种磁力线展示出来, 从而使该部分的教学变得轻松且富有成效。

实验是电工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 在电工基础教学工作中运用实验手段, 总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 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 从具体到抽象, 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便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加深, 掌握牢固。而且, 实验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能够创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环境,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当前, 我国教学工作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 加强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专业课教师, 必须真正理解实验的意义, 并形成善于利用教学实验的意识, 提升教学水平。

三、善于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分类

归纳总结可以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定律多、知识零散是电工基础中电磁原理部分的特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 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通电螺旋管的磁场方向、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等内容, 十分容易混淆, 判断的时候不知道该伸左手还是右手, 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善于用心总结并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 掌握了这些的规律, 就能化难为简。

左手定则:左手平展, 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 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 把左手放入磁场中, 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 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的方向。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对于通电直线电流的磁场: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 另外四指弯曲指的方向为磁感线的方向 (磁场方向或是小磁针北极所指方向或是小磁针受力方向) 。观察以上定律我们发现, 凡是涉及到电流的磁场方向, 需要用右手判断;而涉及到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则需用左手判定。通过总结、归纳、分类, 将复杂的磁场方向问题、电流受力问题、各种繁琐的定律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左右手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学得轻松, 记得牢固。

又如, 关于楞次定律, 其内容为: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总是企图使感应电流自身所产生的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 去补偿或者说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改变。当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加时,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量与原磁通量方向相反;当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少时,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量与原磁通量方向相同。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搞不清该如何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不知道磁通量该增还是减。其实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一知识点可以利用“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具有反抗的本能”。这一“原理”, 应用在电磁感应中就是:原磁通想增, 则感生磁通便阻碍其增加;原磁通欲减, 则感生磁通便阻碍其减少。牢记这一点, 所有难题迎刃而解。

四、通过生活中的常识来拓展学生知识面

科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而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又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在电工基础教学中, 有很多知识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找到根据的, 而且这些例子离我们很近。如果能将这些例子巧妙地和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留心生活学到知识, 教学也必将收到良好的成效。

比如涡流的问题:当块状金属处于变化着的磁场中, 或者在磁场中运动时, 金属体内将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电流会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 就像水流形成的漩涡一样, 所以把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涡流是电磁感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涡流的形成会使金属块发热, 引起能量损失。这部分知识, 如果靠单纯的理论讲授, 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一旦和生活中的常识相结合, 效果就截然相反了。例如, 为了减小涡流能量消耗, 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通常不是整块的, 而是采用涂油绝缘漆的高电阻薄硅钢片叠加黏贴而成的, 将涡流限制在狭窄的薄片内, 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再有, 利用涡流的热效应制成了电磁炉、高频感应冶金炉等。再如, 利用自感原理制成日光灯的镇流器。通过这些例子, 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以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牢固记忆的目的。

五、结合探究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在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前提下,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

比如, 电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后, 由学生自行分组, 结合简单的器具进行探究, 最终由学生得出结论:影响电感的因素有线圈匝数、磁心材质和匝间距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 学生学得愉快, 记得牢靠。

对于电工基础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十分显著。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 深入贯彻“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六、结语

通过对电工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探索,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结合教学实验, 注重归纳总结, 联系生活中的例子, 同时应用探究式教学, 使电工基础的教与学变得轻松简单。

摘要:在电工学科中, 通常教师依赖于课本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 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挫伤, 学习积极性被束缚, 创新能力难以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和创新, 将知识体系分类总结, 并结合教学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同时,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 采用书本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创新,实验,归纳总结,探究

参考文献

[1]陆荣.电工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 (美) 温鲍姆.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中考数学复习检测题下一篇:中医辨证施治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