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2024-09-10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精选12篇)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篇1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围绕教学目标, 把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设计出一个个问题, 由此组织教学的问题教学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得当, 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的。鉴于此, 教师要注意优化课堂提问策略,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围绕教学目标, 依据文本, 紧扣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问题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只有目标明确, 问在学生 需要学习的核心内 容上, 问在能使 学生提高 能力的关 键点上, 才能使阅读教学的提问更有效, 语文课堂才会更高效。“对学生来说, 课堂知识的重点, 往往也是他们学习的困难点、疑点, 也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攻克难点, 他们会充满快乐、满足和自豪。”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依据文本, 紧扣教学的 重难点设计好问题,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处提问, 便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 掌握应该掌握的内容, 同时, 通过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分析知识的重点, 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会找寻重点,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故都的秋》一 文的教学, 紧扣散文 教学的特点, 确立教学目标 为: (1) 学习掌握 抒情散文 的选材特点; (2)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以情选景, 在景物的细致描 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第一步设计以下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全文后思考探讨: (1)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为表现什么情感而写?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 郁达夫眼中的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之后思考探讨以下问题: (1) 作者捕捉了哪些意象来描摹故都的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 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通过探讨这些问题, 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再引导他们理解怎么样以情选景, 怎么样以情驭景, 怎么样以景显情, 从而突破重点。

二、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问题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问得平直, 太浅易, 学生想都不必想就 答出来, 这种问题 的用处不 大。问得太 迂曲, 太深奥, 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 这像猜谜语, 也没有什么好处。”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要有效, 问题设计就要合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在授课中运用、展现学生尚不能理解的事物, 使学生感到惊讶、疑惑或矛盾, 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求知欲。并且这个问题也是学生经过探究能够解决的, 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兴趣, 有信心。反之, 所提问题太简单, 学生轻易就能解决, 就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太难, 学生的思维受阻, 就会失去思考 的兴趣, 丧失学习的信心。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根据杰尔·布洛菲和汤姆·古德对问题进行的研究, 确定课堂提问的难度,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出不同的难度层级, 要能满足不同个性、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求, 能为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条件, 从而使课堂更高效。

例如, 教学李煜的《虞 美人·春 花秋月何 时了》一词, 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 的事物, 作者为什 么希望它结束呢?

(2)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只是朱颜改”中的“改”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4)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 流”一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四个问题, 前面两个问题只要认 真阅读, 联系作者写这一首词时的背景, 大多数学生都能解答出来;第三和第四个问题相对稍难, 需要学生借助诸如语言、修辞、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积累, 但经过“跳一跳”是能解决的。因此, 这样设计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都有所收获。

三、根据文本的特点, 从整体上设计问题, 注意问题的相关性和渐进性

阅读教学中, 有效提问必须是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文本, 整体把握文本, 确立教学目标和重点, 然后依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 把有关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 最后设计成问题的。整节课所提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链条式的整体, 要考虑问题在全文、全课教学中的整体化、立体化效能。同时, 要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 的相关性和渐进性, 讲求问题编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使提问更有效。

例如《鸿门宴》一课的教学, 依据教材、学情、培养目标确定“品味语言, 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语言运用之妙”为教学目标之一, 在疏通了文意, 分析了故事情节后, 着重分析人物性格。在分析项羽的性格时, 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 (1) 读了课文之后, 你对项羽的性格有何评价?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 (2) 在学生读了第一段之后, 再提出:宴会前, 项羽大怒:“旦日……为击破沛公军!”项羽“怒”的原因有哪些呢?“破”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3) 这段话是在什么背景、场合下说的?这三个问题中, 第一个问题是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子问题, 这两个子问题其实体现了渐进性, 因为“破”字体现了“怒”的不可遏的程度, 也体现了“击”的结果, 这两个字充分体现了项羽的自负、狂妄、轻敌。第三个问题把思路引向深入, 再次指向 人物性格的分析这一目标和重点。这三个问题既从整体上设问, 又注意了问题的相关性和渐进性。

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文体、问 题提出所 处的教学环节等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使同一类问题可以采用多种 问法的变 式, 尽量避免 老用“是不 是”“为什么”“是什么”等刻板的句式设疑, 注意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提高答问的积极性, 从而使提问更有效。比如, 可以用故设悬念的技巧来吸引学生, 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可以用情境式提问,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根据内容设置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 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的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还可以用点拨式提问, 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 加以重锤敲击, 从而激起共鸣, 碰撞智慧。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 让 学 生 学 会 自 己 提出问题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美国 学者布鲁 巴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有了强烈的质疑精神, 才会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 才会突破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式的局限。因此,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促进学生思考、质疑、提问。在教学 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自己解读文本,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范例, 让学生学会面对文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 从哪些角度发问。具体来说, 要让学生明白, 不管怎样 的文本, 问题源都会涉及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 从这两大方面发问, 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在内容方面, 教会学生就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发问, 可由整体的探讨再向局部、细节发问;在形式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从“怎么写”这一角度, 着眼文章的语言、表现手法、结构思路等方面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就“为什么要这么写”提出问题, 探讨形式怎样为表现内容服务。

总之,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紧 扣课堂教 学目标, 围绕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学会提出问题, 不断优化课堂提问, 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篇2

传统的教学是注意课堂提问的,但提问的目的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突出基础,围绕规律设计提问

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从而在不断的复现和深化中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三、目标指向学生,以调动学习主动性

设计问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自己要尽可能少讲一些,循序渐进地运用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注意那些虽然认识但从未深入研究的现象,并用问题引导他们自己作出教师想作出的结论。

四.提问的语言语气,要温和有些挑战性

以前的有这么些问题,语气比较生硬,没有什么引导性,学生站起来之后就是有些害怕,大脑转动的不是到回答问题上去的,以后要学习其他老师提问的技巧性,生动性,让学生主动大胆的回答。

语文课堂巧提问 篇3

一、分层次提问

一个班级里几十名同学,能力差异很大,提问尖子生回答很简单的问题,他会感到很无聊,没劲,提问能力低的学生回答高难度题他会感到力不从心、害怕,所以,提问时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比如讲《寡人之于国也》,我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分为三个层次题:1. 孟子在文中提出了其“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2. 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3. 孟子在论述“五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最简单,在课文中可以找到原文,不需要概括、引申,所以我找了一个水平稍低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需要在原文基础上做对比,需要一定的认识水平,我找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需深入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民本思想”,带有探究色彩,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阅读层面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所以我找了一个语文素养高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被照顾到了,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班级的几十名学生,我提问的原则是在一个学期里,每个学生都应有被提问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的空间,所以每次上课前,所讲内容需要设计几次提问,这些问题适合哪些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我都会做好标记,这样提问就有针对性。

二、让学生充分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提问学生,要么他说:“不知道”,要么他说“我还没想好!”即使是很优秀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回答,这说明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答不出问题,而是思考时间不够,有些问题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空间,他很难清楚的表达观点,也只能以“不知道”、“没想好”来应付老师的提问,比如讲屈原的《离骚》,课文讲完之后,我问学生“屈原人格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当时离下课只有几分钟时间,提问后来不及让学生思考,我随即就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结果他们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我又提问课代表回答,没想到他低着头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一个很简单而又很有价值的问题就这样在尴尬中草草收场。后来在讲《苏武传》时,我吸取了教训,事先在课下布置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谈谈“苏武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由于准备充分,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苏武也作为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被学生牢记在心。

三、多鼓励,少指责

高中生自尊心特别强,好面子,很容易受伤害,学生回答问题时,展示了自身的形象,如果他回答失误自己会很难堪,如果老师再对他横加指责,会让他更为羞愧,心中会留下害怕回答问题的阴影,甚至会对老师记恨在心,所以,老师要保护学生自尊心,维护学生形象,多肯定优点,有一次,讲《劝学》这篇课文,我先找一个嗓门大的学生来朗读课文,没想到他根本没预习,一连读错了好几个字,到最后甚至变得结结巴巴,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自己也羞愧难当,我没有批评他预习工作做得不好,而是表扬他声音哄亮,富有感情,随后我纠正了他读错的字,又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再读一遍,结果,他赢得了全班的掌声。

四、恰如其分地引导点评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要做出及时准确的点评。正确的答案要给予肯定,错误的回答要予以纠正,这样,学生思考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它学生也从老师的讲解中加深印象,更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篇4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 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层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1)唤起学生注意;2)鼓励学生参与;3)发动学生回忆,运用有关知识;4)检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5)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6)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7)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8)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9)诊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10)调控教学进程;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作出色表现。

2.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分散在课文里、蕴含在课文内容中的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性质的问题,如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真伪,找出原因,并作创造性回答。

又如阅读教学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来实现,即阅读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阅读前提问一般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来实现的,所设计问题应使学生既能轻松自如地复习旧知识,又能了解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如在教SEFC第三册Losson 34“Gymnastics”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现著名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同图片,并设计以下问题:

(1) Who is your favorite gymnast?

(2) In which type of exercises did he/she win a gold medal?

(3) How many types of exercises do you know?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体育明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再慢慢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Gymnastics上,这样既科学又自然,学生容易受感染。阅读中提问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并捕捉信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阅读后提问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引向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发表不同的见解。

3.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既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又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故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就会失去积极性而放弃深入问题情景。

4. 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新颖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中学生的求异心理特别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的问题就应既考虑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面,又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如在学习SBⅡ,Lesson 58—59A“Famous Detective”一文中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二、课堂提问的实施

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中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流利的表达及言语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教师提问时,不仅要对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坡度、广度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提问的时机、灵活性,适当地等待时间和追问,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展开思维,踊跃地回答问题。

1. 抓住提问时机。

课堂教学之初,学生的思维还没启动,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本堂课程有关的问题,由浅入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分散,这时再巧妙设置新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转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不失时机地安排提问,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2. 提问时要有灵活性,及时调整对象。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选定某个对象,但是由于教师主观判断的误差及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教师判断失误,即原来认为某个对象能回答的问题,却问而不答。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察言观色”,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绝不能言辞粗暴、横眉冷对,甚至埋怨学生说他在家没复习、上节课不注意听讲等。否则将损害学生自尊心,使他产生反感、对立的情绪,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感,从而失去提问的意义。

对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不能为了使提问快速进行,把提问都集中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而把中、差学生变成“遗忘的角落”。为此,教师一定要随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回答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风气,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还能使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

3.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发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减少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4. 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延伸、扩展的提问。

学生在回答部分趋异性问题时往往会缺少一定深度,这时教师应再追问一些问题来引导他们,驱使他们进一步思考,提高学生阐明观点的能力。如:“Can you explain your idea more exactly?”“Why do you say so?”“Are you sure what you say?”等。当然,在追问中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思想程度、难易程度及学生个性,讲究提问的策略。我们知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追问要因人而异且不宜过多。适度的追问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长知识;过于简单、过于困难或过于频繁的追问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感到乏味。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扬,应该毫不吝惜地对学生说:“You are great!”“You are clever!”“Excellent!”

5. 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也要讲民主、人权,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可以设置错误问题,提示并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善于紧扣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进行解惑。这样学生不仅接受到来自教师的知识信息,同时还接收了来自同学间的知识信息。而学生自己的语言所传达的知识更符合学生已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更容易被吸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而且通过质疑提问,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高厚, 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罗晓杰.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2, (10) .

[3]雷水蓉.关于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 .

[4]李芳.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J].中学英语教学参考, 2003, (2) .

中语文课堂提问论文 篇5

传统课堂中都是师问生答的形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在围绕老师的问题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长期形成的固化课堂形态导致学生已经没有了主动探究的热情,大脑思维静候老师来唤醒,甚至老师提问之后也不去积极思考,等着老师把答案讲出来。

老师也习惯了做课堂的“主角”,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沉醉于自己的预设和讲解中。

所以,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首先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疑问。

只有老师给学生足够的底气,学生才有胆量去质疑。

如在七年级的一个班级课堂上,学生都乖乖坐好,等着老师投放问题去讨论学习。

老师此时要和学生一起转变思想,面对一篇文章,老师可让学生来问。

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敢举手发问的学生很少老师对发问的学生要给予表扬,无论问什么,只要和学习内容相关,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在《散步》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文中描写的事件很感兴趣,很喜欢那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老师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感受文章中透出的亲情,并鼓励学生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只要是与文章内容相关,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提问。

当然,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质疑文章的矛盾点:“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从而引出问题:文中哪一个段落描写最细致?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老师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正是老师备课时预设的.问题,也能把握文章重点,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营造气氛,帮助学生“能问”

老师不但要鼓励学生“敢问”,更要帮助学生“能问”。

学生已经习惯了“被问”,如果老师泛泛地让学生面对一篇文章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学生反而会不知所措。

老师可以为学生的提问营造出平等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质疑时没有任何思想负担,这样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能够多角度解读课文。

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结合课文内容,诱导学生有疑而问。

当学生开动思维问的时候,便会一发不可收,甚至会生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

老师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解读文章的突破口,这样学生对文章的挖掘会更加深刻。

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一文,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营造出符合学生心理的情景,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提法。

有的学生把重点放在文章的内容上:“主人公”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有的学生则能够跳出文章内容提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无论哪种问题,只要与文章相关就可以问。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家长与学生之间也存在无法沟通的地方,学生还可以从自身的感受提出问题。

老师只要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就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三、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善问”

老师把“问”的权利力还给学生还不够,还要教会学生“善问”。

语文学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从字音、字形、字义以及文学常识等基础内容入手,然后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读完一遍要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解读课文细节时要从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

每一篇文章都有最感人的地方,或者运用修辞手法感染或者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这些地方应该作为学生质疑的重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好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进行逐项落实,形成能力以后对文章的解读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如朱自清的《春》整篇文章都很美,老师在教学时总是先让学生美读课文,然后体会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对“春”的描写。

指导学生细究课文内容,从细处着笔提出问题。

如文章第一部分的“盼春”,开篇“盼望着,盼望着……”就把作者急切地“盼春心”情表达出来。

下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需要学生仔细赏析,所以问题可以设置为:文章第二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效果。

学生可以模仿这种问法,对下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描写也进行相应的提问。

学生在解决也可以学会“提问”,有了问题意识,语文学习就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是对学生的信任,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学生质疑的过程是思维积极发散的过程,学生只有“善问”才能“会学”,才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学生发问的基本条件,老师要努力营造出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问,指导学生会问,引导学生敢问、善问,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不断走向成功。

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19

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借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策略和技巧,利用恰当的问题和适当的问题组织方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其课堂注意力只能维持在10到20分钟,而提问这一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是一种延长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巧妙利用提问促进教学呢?

一、恰当设计设问问题

设问是教师根据自身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内容分析而制定的教学问题。设问既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是教师依据教学实际情况需要灵活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提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的激发性。问题设置的一个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能在学生的答案里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最好包含“为什么”“怎么做”,让学生对问题能够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其次,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教师的问题是依据教学内容来制定的,以及教师希望通过问题的回答考查学生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经验,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目的设置问题,增强问题的针对性。最后,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和选择性。一篇课文会涉及到多种知识点,其中包括重点、难点等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的问题也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进行选择。比如说,教师应该抓住关键点进行设问,抓住那些貌似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进行询问,抓住那些容易引起误解的知识点进行询问,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将问题提前准备,并在教案中明确注明,避免课堂教学出现随机应变导致的教学混乱现象。

二、掌握发问技巧

发问就是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向学生提出的过程。虽然发问这一过程从形式上看只是教师简单的提问,但是,其中隐含着许多需要教师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发问的技巧。比如说,教师选择在什么时候将自己准备的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因此,这就涉及到了发问的时机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提问时机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当然,当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课堂气氛开始沉闷时都是比较适合提问的。前文已经提到过,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而提问题就是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巧妙通过提问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需要注意灵活变换提问的方式。一般课堂提问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但是,依据课堂学习气氛和问题类型,教师也可以把问题分配给小组或是全班,变换回答问题的对象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把握叫答策略

如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体现公平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遵循公平的原则,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在叫答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均等的回答机会。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叫答策略呢?其一,教师可以按座位依次进行叫答。自然这样的叫答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获得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依据座次进行提问就无法有效通过问题获得学生的情况的反馈。因为,学生依据教师的叫答顺序也许会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教师就无法从学生的随机应变中得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容易造成需要回答的问题的难度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水平不相配的情况。其二,教师可以通过点名让学生起来回答。教师点名方式能够有效保证需要回答的问题的难度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水平相匹配的情况,从而有助于增加对所提问学生的检查,增加问题解决的针对性。自然,教師在运用这一个策略时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回答机会,不能单纯只把问题抛给适宜回答的学生或是尖子生或差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问题的难度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等灵活的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

四、科学的进行听答

教师对问题的设问、问题的提问时机以及选择学生回答问题都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同时,听答也是影响提问效果达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听答的规则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耐心。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喜欢打算学生的回答。这样一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学生在课堂回答的过程中本来就十分紧张,而如果教师又再接着发问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停滞,影响学生答案的组织和后面问题的回答。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要巧妙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帮助回答者明白自己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其他同学对此问题进行补充回答,从而有效提高问题解答的质量。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以后教学提供借鉴,并以学生的回答为依据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认识,为将来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篇7

一、精心设计, 目的明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在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一个既能体现文本的主要内涵, 又能紧紧吸引学生眼球和思维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吧。上课一开始, 王老师在与学生谈话的同时, 用粉笔轻轻地在课题的“深”字下面画了个着重号, 之后便抛出了整堂课的第一个问题:为何要在“深”字下面画个着重号呢?这个“深”字要表达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既有效地把握了文本的教育目标, 同时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指向明确。

二、难易适中, 逐步深入

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处在学生已有知识系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几乎所有名师都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尺度, 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不断寻求文章内涵。来看看蒋军晶老师的《生命的药方》一课吧。课堂伊始, 蒋老师就很直接地在学生读文时提出了一个能帮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的问题: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学生读文、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提出来的, 我觉得非常适宜。只有了解了全文写了几件事, 才能进一步地深入课文, 最后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明知吃药不管用为什么还要很高兴地吃药?明知去新奥尔良不可能为什么还会欣然同往?明知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还要玩死亡游戏?问题难度逐步提高, 层层深入, 最终明确了课文的重点:是希望、快乐、友谊围系了这一切。

三、新颖别致, 充满情趣

一样的话, 通过不同方式说出来所达到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在语文教学中, 问题的提出也是一样。好的方式, 新颖别致, 会让学生情绪高涨, 乐于参与, 这样我们的语文课上起来就容易多了。就如周益民老师的《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一课的教学中, 周老师的一个问题紧紧地吸引了学生:月亮, 月亮, 究竟有几个?这个问题充满情趣, 刚开始的确让全场师生惊讶。是啊!月亮究竟有几个呢?哦!原来是有多少首诗就有多少个月亮;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轮自己的明月。如此精妙的提问为后续教学作了一个很有力的情感铺垫, 接下来周老师就很自然地引入了一首首有关月亮、饱含思念深情的诗。

四、循循善诱, 曲径通幽

不经历风雨, 又怎能见彩虹?名师大家们的课都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问题刚提出来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 可经过一番引导之后, 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永正老先生的《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习作教学就很有利地诠释了这一点。教学伊始, 于老便用课件展示了两段优美的短文, 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大家读一读这两段,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地在短文中寻找着, 找到了相关内容的词语之后, 于老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什么词?学生立即回答:拟声词。于老随机就说:“在这样的短文中, 我们不仅看到美丽的景物, 还听到了一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既写出了看到的, 又写出了听到的, 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有声有色。”如何“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是个多么抽象的问题, 可经过于老的简单分析之后, 它便迎刃而解。

五、因势利导, 灵活多样

好的提问, 总能启人心智。那么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呢?我认为, 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既要适用于学生, 又要适应于教材, 还要富有变化。因为学生的思维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 我们的教师也要能跟上这样的变化。曾听过窦桂梅老师上的名著导读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窦老师从古诗和中国四大名著入手, 引出《西游记》,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西游记》中的人物, 提出小说的三要素 (环境、人物、情节) 。在分析小说内容时, 窦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骨精一共变化了几次?分别变成了什么人?在揭示完变化之后, 窦老师转而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孙悟空打了几次?结果如何?分析到这里, 课文似乎应该就此打住。可窦老师却富有变化地抛出了第三个问题:孙悟空三打之后, 唐僧的态度都起了哪些变化?引出唐僧对孙悟空评价的话 (无心为善, 有意为恶) , 升华了课文蕴含的主题内容———善与恶的关系, 同时也延伸了课文内容, 起到了名著导读的作用。

好的提问, 总能让人深思, 发人深省。而我们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 更要紧密联系每一个学生。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大师无不体现做为一个师者的示范作用, 让人望而叹之, 望而羡之, 更应望而学之。

摘要: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课堂教学技能, 但流于形式的虚假提问无任何意义。因此, 为人师者要掌握提问的要领, 精心设计, 循序渐进, 使得问题新颖且具启发性, 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篇8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 今日悠悠上城来”, 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 (陈奂生) , 时间 (今日) 和事件 (上城) 。但细究“悠悠”一词, 内涵极为丰富, 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 (1) “悠悠”是心理描写, 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2) “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 陈奂生不急于赶路, 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 (3) 用语诙谐, 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 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 则效果不同。

二、发散性诱导。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 可打破定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 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 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 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 (2) 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 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 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 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感到“羞愧”。 (3) 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 连母亲都不理解, 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 学生不易理解, 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联系课文看, 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 (2) 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 (3)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 (夏瑜) 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 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 (4) 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 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 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 (希望) 。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 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 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 可作如下提问: (1) 结合课文, 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2) 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 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 为偿还债务, 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 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 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篇9

一、设疑新颖, 激活思维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有的人》一文, 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两个‘活’与两个‘死’分别有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番提问, 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 当学生理解了“死”与“活”的不同含义及产生这样的原因时, 也就深入理解了作者对两种人不同感情与态度的原因。本来一篇看似抽象难懂的小诗, 却能使学生觉得饶有趣味, 关键就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 抓住突破口, 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需要一提的是, 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 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故弄玄虚, 把学生弄糊涂。

二、巧用曲问, 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直来直去,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觉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如我们把问题改为“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转个弯”才能回答。如《一面》一文中写道:“我结结巴巴的, 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 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 我向四周望了一望, 可没有蹦出来。”如果让学生分析“我”话没说完的原因, 可以这样问:“‘我’话没说完就停住, 是不是‘我’忽然记不起来这个男人的名字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继续问:“既然‘我’知道这个男人的名字, ‘我’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 在这个时候, 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我’, 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 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我”是由于置身狼犬密布的黑暗环境里的警觉, 表现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护。所以说,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三、化难为易, 化整为零

诚然, 要上好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从整节课、整篇课文的高度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只有这样, 提问才有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四、好风借力———发散性提问的妙用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 对一篇课文段落划分, 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方法的, 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 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 就会明白: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自然会举一反三, 灵活变通。

五、注重实效, 个体与全体相结合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 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 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问题, 因势利导。

语文课堂呼唤绿色提问 篇10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状

1、随意的零碎的粗放式提问

语文课堂最忌讳的就是完整的一篇课文被教师破碎的提问搅得浑浊不堪, 全无铺垫的碎问只能导致教学目标的流失。随意提问, 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 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 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

2、呆板的生硬的机械式提问

对话的沉闷主要在于教师对问题的预设意识不强, 问题的预设应具有生成性特点, 要注重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不问而问, 寓问于过程, 寓问于学生的阅读情感表达, 这应该是提问的艺术之道。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导致的后果令人堪忧。在语文教学中, 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 会质疑, 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二.课堂绿色提问的主导意义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提问设计。“优化”一词最早见于前苏联教育家班巴斯基的“优化”理论, 其最基本的内容, 指的是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取得最大的效率。借用环保低碳一义, 笔者姑且把那些去除冗杂随意模糊生硬而变得纯净低耗有效的提问设计称之为“绿色提问”。

绿色提问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 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要与学生提问同时考虑,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 问人之所未问, 发一问带动全文, 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三.绿色提问的实施策略

1、把握学生主体。把握学生主体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 即教师要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尚需知道什么或急于了解什么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教师还要主动寻找与学生思维的契合点。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建立在长期了解、熟悉学生的前提下, 能想学生所想, 思学生所思, 从学生的神态动作、言谈口语中了解学生的疑惑, 从而选准突破口, 瞄准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的交汇点, 然后巧妙设问, 一定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因材提问, 区别对待。因此,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长、弱点设计出一套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组合题”, 也称分层设问。

2、把握课堂节奏, 做好起承转合。

(1) 创设情境, 激疑成趣。初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不强, 但思维活跃, 想象力丰富。这时, 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面、画面, 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就能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的提问,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2) 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 为此, 教师应当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 也就意味着思维在进行,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 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 我们读《孔乙己》, 眼泪却流不出来, 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 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 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 《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 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使学生形成“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 孜孜以求, 加速思维。

(3) 曲直相间, 引人入胜。古人云“为人贵直, 为文贵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于设问, 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换个方式, 让学生体会曲径通幽之感。在《绿色蝈蝈》质疑细读这一环节中, 笔者设计:普通的蝈蝈真的有那么完美吗?针对蝈蝈同类相食的事实, 有人认为法布尔对蝈蝈的喜爱甚至到了偏袒的地步, 你是怎么看待?引导学生细读第10、11节, 体会了作者对蝈蝈同类相食的现象的确是相当包容的, 在他的笔下它们似乎是他的孩子, 作者对它们充满着包容、理解和喜爱。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启发引导;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而课堂提问作为互动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过去简单的提问式教学、简单的课堂互动已经不足以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有效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本文将从迂回设问,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巧设阶梯式问题,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借助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适当点拨,多点鼓励五个方面就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迂回设问,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

此种提问技法改变了以往的提问方式,即不以正面提问作为问题的切入点,而是依托问题的侧面进行发问,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问题的全方位思考,同时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拓展,使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再别康桥》一诗时,考虑到传统的解读方式均将诗中的“柳树”这一意象用来指代同亲人、朋友分离时的不舍之情,此种解读尽管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对“柳树”的意象及其寓意形成认知,但对于理解徐志摩的这篇诗文仍稍显不足,因而笔者为学生巧妙的设置了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诗文,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湖边的柳树在夕阳的映衬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表皮,在晚风的吹拂之下,柳树的枝条如同热恋中的少女在向即将离去的恋人不舍地挥手道别。其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其想象出的这幅画面中的情景,去理解诗人蕴藏在诗作之中的深厚感情与离别的哀愁,进而帮助学生深化了对“柳树”意象的认知。

二、巧设阶梯式问题,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

通过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因学生初次接触到文章内容,故而难以在短时间对文章的主旨与中心思想形成全面的掌握,鉴于此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巧妙地为学生设置阶梯式问题,以便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戴望舒的名篇《雨巷》时,为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什么形象?诗人为何要在诗篇中凸显出这位姑娘?诗人是否在这位姑娘身上寄托了某种情感?从前述问题间的联系来看,这几个问题存在递进关系,即后面的问题需要前面问题为之进行铺垫,借助这样的阶梯式问题设置,将帮助学生抽丝剥茧地使学生领会到诗人在视作中表现出的真挚情感。

三、借助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通常文章中均会出现一些总领句、情感句、诗眼等关键词、句,如果语文教师能够依托有效地加以利用,则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为学生讲解《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将文章中出现的“他也真怪”一句为切入点,设置了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对别里科夫的怪异之处加以归纳,学生对笔者的这一安排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兴致,并在阅读文章后归纳出别里科夫举止怪异的多种表现,进而为后面对别里科夫性格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

四、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

部分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往往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要求学生直接作答,尽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但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快乐。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提问后,必须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问题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并给出答案。当然,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在提问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后进行作答,这样既能够确保教学时间安排的紧凑性,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过程,不断丰富答案,使作答更具准确性。

五、适当点拨,多点鼓励

回答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影响了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有些教师会不耐烦地再请其他同学继续回答,也有些教师会直接给出答案。其实,这都是不科学的,学生可能仅仅是思维卡壳,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适当点拨,就会直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答题顺利进行。因此,在遇到卡壳的问题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不要简单地让学生放弃,或者转去提问别的学生,这样子容易让学生受挫。适当用举例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如果学生能成功答出问题,老师要及时肯定,那他必将受到无穷的

鼓舞。

六、结语

课堂提问是每一堂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还能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应该认清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提高提问的效率,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提问真正实现高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盛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5(1).

[2]陈菊香.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5).

[3]张丽莉.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董爱君.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2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2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3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1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2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1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2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 3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上一篇:人性化资源库下一篇:我国电视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