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2024-09-12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精选12篇)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 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全民素质,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建设的具体创新精神的人才, 是教育的使命, 也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谓素养, 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一方面的一定的水平。语文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水平。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 它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 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志与个性等5个基本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使5个要素实现辩证统一, 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文肩负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使命。语文学习为以后的自学奠定了基础, 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

新课标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但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在考试的指挥棒的作用下, 出现令人堪忧的局面:对教材解读肤浅;教学过程淡而无味;教学内容空洞无物;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评定标准, 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目标单一, 考核模式惟一。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寻求新的出路, 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

一、影视艺术的特点

影视艺术作为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合称, 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 它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和特征, 在社会中发挥着日益广泛的作用, 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纪实艺术和表演艺术、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相结合也的艺术。影视艺术是在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了多门艺术, 融会贯通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 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审美特征的一门独立艺术。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经说过:电影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刻、建筑艺术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发声的语言结合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2. 逼真性

无论是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戏剧反映生活时都并受到各类艺术手段的局限, 使其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只有影视作品具有如实地再现生活的原貌, 恢复物质现实本性的艺术手段。影视艺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 用不断运动的连续影像来反映社会的真实生活。当然, 影视艺术反映的生活是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是对真实生活内容的升华。

3. 科学性

影视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明, 一部世界电影史或世界电视史, 既是影视发展史, 也是科技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从普通到3D立体,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成果被运用到影视艺术的创作和生产之中。

影视艺术具有综合性、逼真性、科学性的特点, 而且影视资源内容丰富, 知识面广, 所以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 弥补了语文教学中知识抽象枯燥的缺点。语文课文的知识信息, 通过影视艺术变得形象、具体、生动。而影视资源中的内容, 因为得到升华与延伸, 两者相得益彰,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习的空间, 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素质不仅表现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更应该表现在把课堂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影视艺术可起到互补的作用, 传统的学科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表现教学内容的形式方面, 无论是视觉效果, 还是听觉效果, 都无法挖掘学科知识本身的内涵。它对学生的感知情绪和体验存在着一定的缺憾, 这种缺憾恰好是影视艺术的潜在优势。所以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1. 将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学生受心理特征影响, 容易对书面语言产生厌烦情绪, 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精彩的影视艺术是对文学作品的有利的补充, 利用电影表现丰富的功能可弥补其学科教学的单调枯燥, 而课文内容又可补充与解释电影提供的精美画面。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艺术, 也会对其对应的文学作品产生学习兴趣。

2. 将影视艺术引入语文课堂, 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记

忆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形成独立思考的自我探究品质

影视是集图、声、光、色于一体的先进教学手段, 它直观生动、具体形象,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深刻的内容直观化, 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它是提高中学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通过影视把文学形象具体化, 学生通过影视内容直接感受各类人物形象特征, 结合影视背诵课本中的精彩段落, 对文学艺术、人物形象进行再认识与评价, 并能形成书面文字。

3. 将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平台

将优秀的影视片荟萃, 根据课程计划, 与语文课程整合, 展示于学校课堂之中。这对于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桌别具风趣的、极有品味的文化套餐。特别是对于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独特的功效, 对当前中学教育中的认知超载、心理超载、课业负担超载的客观现实也是一种极好的解脱。影视资源走进课堂可以陶冶青少年的心灵, 成为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的多彩园地。

三、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

1. 通过观看影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

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首次量化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 初中阶段不少于260万字, 高中阶段不少于150万字, 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然而现在大多数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繁重的学习任务, 尤其是高中生, 为了应付高考, 他们没有了周末, 更没有了寒暑假。仅有的课余时间也要来完成繁多的学业作业。第二是阅读兴趣。许多学生不喜欢看文字性的作品, 认为名著太长, 太“土”, 太难懂, 只钟情于漫画, 或是武侠, 言情小说。根据零点调查公司调查数据, 中学生最喜欢的小说家前十名是:金庸、席绢、琼瑶、冰心、巴金、张爱玲、鲁迅、凡尔纳、简·奥斯汀、三毛。这种阅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由于阅读量太少, 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低下, 语文水平尤其是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观看名著影片是个很好的方法, 在30部必读名著中, 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雷雨、围城、巴黎圣母院、复活, 老人与海等十几部都有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教学中, 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或影片的精彩片段, 通过精彩的影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 其复杂而繁多的叙事结构往往将学生搞得晕头转向。通过先观看名著影片, 理清情节发展顺序与人物关系, 再来阅读名著就轻松多了。名著的阅读过程也是对影视作品的补充, 读到名著的精彩之处, 学生必然会发现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的差别,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影评和名著赏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影视艺术与课文内容的整合, 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我们通过一个研究性学习案例来谈谈影视资源和语文课文的整合。在《边城》一文教学中, 我安排了以下活动:

(1) 先收集资源。收集有关湘西的背景资料, 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沈从文文集》, 乡土文学的作家台静农, 彭家煌, 废名等的作品, 截取电影《边城》《芙蓉镇》《那山那人那狗》;电视《湘西往事》《血色湘西》《湘西剿匪记》;纪录片《猛洞河》《凤凰古城》等影视资料的相关片段。

(2)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影视资料, 体会湘西的风土人情与人文背景, 感受湘西文化。

(3) 学习课文《边城》, 结合影视资源与文学内容, 分小组讨论:《边城》中少女翠翠的爱情观是什么?翠翠成熟的生命中到底缺少了什么?沈从文在他宁静超脱的作品中, 寄寓什么样的主题?如何看待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你眼中的湘西是怎样的一片热土?

(4)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就以上问题写出书面的评论, 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分析:这个研究性教学案例, 将影视资源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集图片、文字、声音、故事为一体, 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湘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提高了课堂效率,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将历史的指针回拨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让学生在影视与文学中搜寻湘西边城那一片淳朴而宁静致远的生活。

3. 通过影视艺术把语文知识形象化

许多说明性文章, 由于对象远离我们的生活, 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如学习《故宫博物院》时, 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参观过故宫, 课堂中, 老师先组织学生观看《故宫博物院》的纪录片, 让同学们对故宫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了课文, 最后让学生来当一当导游, 带领我们参观一下故宫, 在活动中记忆了课文, 也学习了写作手法。

4. 通过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为语文学习提供新的学习平台

影视艺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方式多样, 观看影视资源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改编课本剧、课本剧表演、为电影电视配音、写影评等方式来进行整合。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 我们将班级分为四个剧本小组来改编故事, 写作剧本, 比较哪个小组写的最好。再分别排演剧本。

四、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影视资源与语文整合是一个有机整体, 不能分割

开来, 观看的影视资源必须与语文教学目标相结合, 不能脱离教学内容, 要将此整合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纯粹的观看电影娱乐活动区分开来。所以选择影视资源时老师要特别注意, 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全越好。要解决好“度”的问题。

2. 影视资源的学习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不能将它代替课文的品读和课外名著的阅读。

在观看影视资源的前后, 老师要做好适当的点拨与引导。影视资源的量也要适可而止, 做到教学的主次分明。

3. 整合不同于制作课件。

课件教学仅仅是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变, 它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影视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 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情境, 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独立的思考。

摘要:影视艺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丰富的影视资源引入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与语文教学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结合, 将语文教学中抽象枯燥的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影视艺术融为一体, 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利用影视资源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可以加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影视艺术,语文教学,整合,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舒其惠.影视学教程[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宋秀丽.影视资源与高中语文的整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2

(08.12——09.6)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研究和反复论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艺术学科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已正式形成。本学期,课题研究将进入行动阶段,为保障课题有序、有效地开展研究,特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

一、期初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学习研究方案,研讨阶段计划,形成共同愿景。

二、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理论来指导实践。为此,我们组织教师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形成会议记录、读书摘记、撰写心得、论文等。

三、开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

语文教师经常与艺术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学校在听课上的要求是:每一周必须听同科外1--2节);对典型课例请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备课,然后推荐有特色的教师上课,最后进行交流,提高。

四、本学期研究重点:

(一)研究周期

半年,即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

(二)研究步骤分四个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9年2月,撰写开题报告。

2009年2月27日,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

2009年2月—2009年3月,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

2009年2月---2009年3月,调查问卷分析,形成盛堡初级中学课题调查报告。

2009年3月--4月,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对策报告。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2007年2月—2008年4月,实验阶段:对所调查的我校学生进行跟踪实验,制定实验报告,根据规划进行教学实验,形成初步材料。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08年5月,撰写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整理案例集。

浅谈生物教学与语言艺术的整合 篇3

一、语言生动、形象、讲究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往往喜欢上实验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无趣,尤其是在学习动植物生理生化变化的过程时。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来与学生交流,如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二教学中讲到生动有趣的适应现象时,保护色——“我不在这里”;警戒色——“我在这里,但不要碰我”;拟态——“我不在这里,我是××”。运用一些比拟讲解,既能使课本内容表达得形象、新鲜,又能使学生的思想产生跳跃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讲解“生物进化”学说中,讲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过度繁殖时,教师激情讲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野心勃勃,称雄称霸,想把地球占领。请看一组数据——家蝇每10天就能繁殖一代,每代产卵1000个,如果这些卵都能成蝇,那么一对家蝇在一年内的后代就能覆盖整个地球表面。一只草履虫一年内繁殖的后代可达7.5×109个,这个数量的草履虫用一个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直径的大空球也装不下……当学生听到这些形象直观的数据时,不得不对生物的繁殖能力惊叹不已。生动有力的数据集中了学生的精力。为了使学生对课本内容具有鲜明的印象,事实证明,通过我运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把生物学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语言富有感染力,学生听课津津有味,课后余味无穷,记忆牢固。

二、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可让学生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在生物教学中的我们可以采用“谐音”的方法来传授知识点,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微量矿质元素记忆法,“你猛踢朋(友),心痛目绿”(Ni、Mn、Fe、B、Zn、Cu、Mo、Cl);醛固酮调节钾钠的量,“甲醛一致”;微生物生存的最适PH值,“失窃防扒真无聊”(细菌的最适PH值为6.5~7.5,放线菌的为7.5~8.5,真菌的为5.0~6.0)。在讲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很抽象,更没有什么示例来给学生展示,只能依靠课本来传播知识,很枯燥乏味的内容。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整个过程用口诀的形式表达出来:“膜仁消失两体现,着丝点在赤道板,着丝点裂体平分,膜仁重现新壁成”。通过简短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很轻松的牢记并掌握知识。

三、设置故错,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在练习题讲解中,我偶尔可以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如教材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两反应方程式本不是可逆反应,在讲解时说是可逆反应,当讲到这一点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那正确是什么呢?学生就会翻阅、讨论,而很快的得到正确的答案。错误的语句活跃并启迪学生的思维,更能提高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4

一、转变教学模式

硬件有了, 只是一个基础, 而如何让硬件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服务, 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给作文教学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就是作文课教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 我们接触了许多作文实验课, 尽管课的主题不一, 设计思路不尽相同, 但大致的板块是相同的。归纳一下, 一般可分五个环节。情境造势:以直观的声、像资料导入, 放松学生的心境, 引其进入写作状态, 并引发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对比析题: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 以投影展示学生成与败两种类型的习作, 通过对比, 发掘出当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方法点拨:对某一训练点加以归纳, 总结规律, 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虚拟摹写:用影像资料, 虚拟和再现真实的生活, 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摹写的素材。修改展示:学生互批互改, 将批改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 大家公开评论。回想自己曾经上过的几堂公开课, 大概在不知不觉中遵循了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如《生动的人物细节描写》, 先播放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玛利亚与七个孩子见面的片段, 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然后展示自己的“下水”片段。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丰满、动人。接着, 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分解动作, 合理选择, “舍本逐末”。对这极易记忆的16字口诀, 进行详尽介绍, 并要求学生利用掌握的资料进行验证, 深刻理解其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际训练, 用以上方法尝试写一个片段, 最后充分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互议, 使作文课达到高潮。

二、超文本阅读

网络的普及确实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1) 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 查找有用的资料。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必须迎接三个挑战, 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空间, 成几何级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 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计算机给阅读带来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譬如我们想研究小小说, 如果按传统方式, 首先要搜集作品, 有关作家作品的评论、资料, 这种物质方面的准备占用了研究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而今天, 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 只需要键入“小小说”和“小小说评论”等关键词, 瞬间就可以完成按传统方式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另外, 现在的“大语文”观念除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之外, 还有一个更大的“第三课堂”, 即利用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日常交际中的语文学习、“影视语文学习”及各种文化活动中语文学习等等。网络进入平常百姓家中后, 还应开辟网络语文学习, 充分利用网上语文学习资源。 (2) 要努力使写作的内容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将学生的倡议书推荐到网上去, 就是想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最终意图:作文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 而是一种与别人交流的媒介, 是一种沟通思想的手段。要真实地表白自己的感情, 与别人去进行思想的交锋, 以我手写我心。释放自己的真实思想, 不正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不要忽略了语文的学科特点, 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 过多地使用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只有把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三、加强评改性

鲁迅曾说:“作文是改出来的。”作文的评改最容易和先进的媒体技术相结合, 使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直观, 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 通过网络向学生机传播有共性的例文。让学生围绕“用一件事反映人物的特点, 要求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这一习作要求阅读、点评例文,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明确而清晰的观点。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修改, 让学生用插入脚注的方法修改注明文章的优缺点, 并存盘。我们可以让学生交软盘, 然后在班级的背投上, 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改和被评改当中来;教师在网站给学生建立“电子作文本”, 优秀的作品还可以推荐到网站接受语文同人或学生的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得到评价的途径不再单一化。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而现在学生在论坛发表的作文习作, 老师、同学、家长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如果该学生能接收各方面的建议、赞扬、批评……就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

小学艺术课教学设计整合模式选择 篇5

一、艺术课科际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1)课程方面: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各学科领域紧密结合,艺术课不是为了综合而进行学科表现与活动,而是学生在审美感受、文化理解、能力发展等方面广泛涉及,相互激发、支持。

(2)教学方面:教师通过主题引领对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行唤起,使他们的旧有经验产生触动,主动产生联想与思考,引导他们欣赏、研究、表现和创作。

(3)教材方面: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孕育文化的温床,艺术是文化最精髓的表现,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体,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整合单元课题。

(4)评价方面:传统的量化评价不适合艺术教学,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将艺术学习档案夹和创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应用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多元化。

二、艺术课教学科际整合的设计形式

艺术课教学科际整合形式有多种,教师应根据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学理论,根据不同单元人文主题的需要,结合本地文化、学生、教学环境实际情况,将四个学科领域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教学策略连接构成,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整合的方式有:

(一)中心扩散式 启示:将课题的人文主题与教学的中心目标确立后进行发散式课程结构设计,艺术学科表现活动是与学生的不同智能发展特点相结合的。

(二)张网式

启示:在人文主题引领下,使学生的不同能力有一个比较多元的发展。

(三)串联式

启示:打破了习惯的教学思维和课程模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课题内容演绎出来,做到了对课程的创造性思考。

(四)资源共享式

启示:这一主题也可称蜂巢式。蜂巢结构本身是一种能够相互搭建在一起的建筑结构形式,由六个小蜂巢组合而成。六个蜂巢里可以整合美术、音乐、舞蹈等资源。

(五)学科表现活动式 启示:不同的学科活动可以照顾不同学生的艺术学科表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科表现选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有一定自由度。艺术教师可以在以下教学活动方面进行选择:

1、课题引入思路

2、课题的文化性深入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6

关键词 网络技术;网络艺术;网络教学;服装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99-02

Study of Using Network Technology Resolve Fashion Arts Teaching//He Jin, Ma Shichang

Abstract Net-arts based on the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t is digital information. It combine th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 The article using fashion model matching,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shion”, a sample of a teaching system on net, to introduce to design multi-medium educational software, and how to use the network to develop the study effect.

Key words net technology;net arts;web teaching;fashion

Author’s address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050016

2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91

1 引言

网络艺术是一种建立在新型媒体——互联网络上的新的艺术类型,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科学技术特色的艺术形式,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互动的开放式艺术形式。网络艺术品是机器生产与人的智慧交融的产物。网络用户既是艺术品的鉴赏者,也是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制造者。受众决定作品的发展,作品的结局存在不确定性。网络艺术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艺术,只存在于电脑空间,在传播上具有公开性,在著作权上兼具公共性与私人化的特点。这种开放式的传播方式,使网络艺术没有固定艺术规则的限制,展现在受众面前的崭新创意层出不穷,艺术创作呈现出异常丰富的景观[1]。

网络艺术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总体讲,其形态可分为3类:1)已经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目前互联网络上存在的艺术作品绝大多数属此类;2)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作品本身都是传统方式创作的产物;3)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进入互联网络的艺术作品。它们是通过一些特殊软件,由电脑自动“创作”的艺术作品。后2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艺术,它们具有技术依赖性、交互性和虚拟性3大特点,科学、技术与艺术3种因素相互交织、水乳相融,使网络艺术成为一门合作的艺术,网络艺术作品的创作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转化为技术人员,科学技术人员同时又成为艺术家”的过程。但更多的是艺术家与各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交流合作,他们共同成为新艺术的创造者[2]。

2 网络艺术教学软件的设计思想

在媒体艺术设计、动画制作、服饰化妆等课程的教学中,设计网络艺术教学软件。目前初步完成了“中国古代服装史”网络艺术教学软件。

目前的艺术类教学软件偏重于从教师的角度开发建设,偏重于对教师教学多媒体课件、教案资源的积累建设,偏重于教学资源数量的扩充建设,忽略了学习的主要方面——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缺乏交互式艺术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学生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角度去欣赏艺术作品,不能主动参与,更不能进行互动交流。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媒体功能的局限,传统媒介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1)信息的传递为单方向:信息的发布者控制着整个传播过程,起着主导作用;2)虽有反馈,但反馈是环状的,信息接收者的反馈到达传播者所需过程很长;3)接收信息者处于被动地位。

而基于互联网络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如图2所示。与图1不同的是:1)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可逆的、互动的;2)发布者传播的内容应取决于接受者的兴趣;3)接受者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加以选择;4)媒体的个体化传播。

基于以上思想,通过对“中国古代服装史”的艺术创作、教学设计与实践,探寻网络艺术的教学规律,为网络艺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和指导依据。

3 “中国古代服装史”网络艺术教学软件设计技术

3.1 使用高压缩技术,解决了大量视频文件的传输高压缩技术使图形、图像、文本、影像丰富的色彩过渡得以在小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细节。在“中国古代服装史”的软件设计中使用mpeg4高压缩技术,保证了“中国古代服装史”能够大量地使用活动影像资料和视频文件,增强了教学软件本身及教学环境的生动感。

3.2 智能化配色保证浏览者和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审美与兴趣调配出自己所希望的色彩专门的智能化配色软件使没有艺术基础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与兴趣调配出具有美感的色彩来。使用智能化配色软件可以任由浏览者调配服装颜色,增强交互性。

3.3 使用高质量音频处理技术,解决了音频信号的高采样频率,保证了高质量的听觉效果利用mpeg4高压缩技术和音频制作与处理技术,在保证流畅性的前提下,实现音频信号的高采样频率、高量化比特数,从而保证了高质量的听觉效果。在原有素材音乐的基础上,制作出符合“中国古代服装史”气氛的音乐,并可利用音频处理技术及交互技术,实现作品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调的处理。

3.4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给出一个虚拟实景、待着装人物和可选服式,学生在选择了配套服饰后,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实时的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实时观察服式搭配效果,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修改。

4 “中国古代服装史”网络艺术教学软件的实现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对图形图像的渲染是实时的,用户可以走进这一环境,通过鼠标控制浏览的方向,并操作场景中的对象,实现在虚拟场景中的人机交互性。三维建模可以将现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得以真实再现,使艺术创作由二维转向虚拟的三维空间,以被视物体为轴心,多角度地或运动地来观看对象,利用色彩鲜明的三维动画,达到三维视觉、立体听觉的最佳组合,为艺术创作提供一种新的平台。

利用3DS Max、MAYA等软件,通过多种造型手段,构造基本对象组合建模、网格建模、放样建模、面片建模、NURBS建模等。例如在3DMAX中通过多种造型手段,分别做出场景、待着装人物、服装等造型,这些造型为该软件中虚拟世界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服装史网上教学系统中,服式搭配部分的人物、服装、场景均采用写实手法虚拟现实。对于人体模型,在了解人体的外观特征和对人体肌骨结构及其表现手法之后,选择Edit Mesh网格编辑的方法,从简单的BOX物体着手,将其转为Editablemesh可编辑网格对象,并应用Meshsmooth网格光滑修饰器产生光滑轮廓,反复使用拉伸、缩放、旋转等命令对控制线框上的多边形进行操作,直到达到理想效果。对于着装人体,为表现衣服的面料质感及局部衣纹褶皱,Patch面片使得创作更方便、更真实。以一个方形或三角形面片为基础,视造型需要不断在其边缘处延伸出一个又一个面片,利用调整曲线的节点及焊接片与片之间的缝隙,使曲面之间的连接达到所需的光滑程度。

利用全方位、立体化地虚拟现实技术,观众不仅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还能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本课题中用VRML语言编程控制,其中包括Background、Inline、CylinderSensor、Anchor、ProxSensor、NavigationInfo、TouchSensor、TimeSensor、Audioclip等节点的使用,通过文件内联、造型空间位置控制、空间背景设计、空间视点控制、浏览者控制、传感器使用,构建网络多媒体软件“中国古代服装史”,更具真实感与交互性。

5 结语

制作的“中国古代服装史”网络艺术教学软件能实现真正的交互,浏览者可以做交互性欣赏,并根据个人的理解与审美,做个性化的人体与服装搭配,作品永远处于动态之中,充满了未知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充分扩张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服装历史的学习中,不仅仅感觉的是中国古代服饰的魅力,更主要的是学生们学会了把已经成为化石的东西重新建构从而创造出新的服饰艺术来。

参考文献

[1]许行明,杜桦.网络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80-90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7

在传统艺术教育中,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随着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应用, 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 (Internet) 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 当它们与各类艺术学科课程加以整合时, 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现代艺术课程的设置上, 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类艺术的沟通和融合, 它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参与者, 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通过校园网的建设,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在艺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学时间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等因素限制, 许多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都无法详细地进行讲授, 而各大网站和网页中都有内容极为丰富和专业的音乐知识专栏, 因此, 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作为信息作业布置, 使之成为课外艺术活动的内容。而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以视听结合的方式了解所欣赏的艺术作品的背景、风格、作者的生平、创作、演出、传播过程以及历史地位等。如《黄河大合唱》, 只要在百度或其它“搜索引擎”中键入“冼星海”或“黄河大合唱”, 就可以阅读到有关作者的各种情况、作品的历史背景和音乐风格, 甚至还能在线欣赏观看不同的演绎版本, 学生可以更感性全面地认识和学习音乐, 取得课堂欣赏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二、共享式教学模式

“共享”的过程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 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备课不再仅仅是看教参、写教案、背教材, 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师生通过无限广阔的信息技术资源, 多方寻找资料在课堂上一起分享。正是课堂信息的多元化, 使不同的思想相聚在一起,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习《梁祝》这首乐曲的时候, 学生们在网上找到了许多有关《梁祝》的传说故事, 也找到了《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知道了这首乐曲是陈刚、何占豪两位作曲家在大学毕业时的毕业作品, 还找到了根据这首乐曲改编的其他器乐协奏曲。学生将这些资料拿到了课堂上, 纷纷发言将自己找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不仅丰富了音乐知识, 还激发了他们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这种激情的带动下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合作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 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以课程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全体成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 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是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艺术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感知、体验、创造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教学的整合, 能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 主动发展”, 可以体验到成功感, 使课堂教学从单纯的教学生被动的学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提高。以音乐欣赏课为例:在4年级欣赏课《牧童短笛》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将课堂移到了计算机教室。在引入作者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环节, 教师在课前已经让学生们以“贺绿汀”为关键字去搜集有关内容, 学生们有备而来, 纷纷在网上发布自己查到的关于作家的生平、作品、背景经历、作品背后的故事, 有一个学生还下载了一篇散文《牛背上的童年》, 就是根据《牧童短笛》创作的, 此环节在课堂反响热烈, 课下师生们还在校园网和博客上就课上热点问题继续讨论。在这个环节中, 每个学生都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的素材与大家共享, 都为学习内容的充实赋予了积极的意义。在合作学习中, 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 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 反省自己的缺点, 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四、主体性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学最重要的是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它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 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我们根据对主体性课堂教学过程的认识, 课堂教学要素分析、媒体自身特点, 构建媒体介入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新型模式, 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通过自学探究, 同学之间互学、交流自学探究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师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探索中、在练习中总结规律, 构建知识体系、发展能力。以《劳动号子》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在校园网上发帖子明确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1) 收集我国民歌中优秀的劳动号子曲目和本地民间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号子; (2) 了解劳动号子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3) 学唱一首自己喜爱的劳动号子; (4) 进行劳动号子的简单创作。 (3) 、 (4) 项可以合作完成。学生开始在信息技术环境这样一个开放的情境中收集素材。如:在音像商店购买VCD, 网上搜寻民间艺人录音并刻成光盘以音像资料留存下来, 同时还收集到很多关于劳动号子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学生完全是自己活动方案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积极主动的材料搜集、准备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在学唱劳动号子和进行简单的劳动号子创作时, 学生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结组, 小组内成员之间各尽所长, 使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 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愉快地进行词曲创作, 并将得意之作运用多媒体灌制成光盘。

经过师生精心的准备, 课堂教学成为了劳动号子音乐特点研讨会。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劳动号子”的歌词、节奏、旋律、情绪及演唱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来进行相关的交流, 并伴以收集的声像资料为证, 学生们从《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与《拼命号子》的节奏和旋律的差异比较得出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劳动方式下劳动号子的节奏、旋律与劳动节奏紧密相连的特点;从《码头二人歌》和《黄河船夫曲》、《军民大生产》的演唱形式相比较得出劳动号子常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有时也采用齐唱和独唱等形式, 从《澧水船夫号子》和本地民间劳动号子的歌词内容相比较得出劳动号子的歌词内容可以与从事的劳动紧密相连, 也可以是由劳动展开的联想甚至与劳动无关等特点。这样的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课堂上是很难实现的, 充分显现了信息技术环境在实施主体性教学中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坚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 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使艺术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生动, 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对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培养了教师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 从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8

一、课程整合的程式化、盲目性

在一次市级艺术教研活动中, 笔者有幸听了一节高中音乐课, 课题是《民歌欣赏》。其中, 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欣赏《茉莉花》后播出了一段春节晚会中“千手观音”舞蹈的视频, 学生观赏后, 教师要求学生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体验这一舞蹈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画纸进行创作舞蹈造型动作。评课时, 得知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实现音乐和美术课程的整合。其实, 这一教学环节完全就是形式主义, 而且对课程整合也有误解, 最终的效果并不好, 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若换成师生共同用身体语言、舞蹈动作来体验“千手观音”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再譬如, 有的美术教师为了能让美术和文学的综合, 竟把作家请进美术课堂。教师是花了不少精力来准备这堂课, 也有的教师很赞赏, 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被请来的作家在课堂上只是个摆设, 没有真正发挥课堂效益, 而且这一做法不切合教学实际。我们知道, 这是节美术课, 不是文学欣赏, 很显然这是盲目的举动, 是课程整合程式化的体现, 误认为课程整合就是1+1。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课例。

实际上, 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整合到美术教学中来, 而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 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将与具体教学活动有关的资源进行挑选和甄别, 选择优质的部分资源进行整合。这些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相适应, 否则必然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背道而驰。课程整合并不是课程资源的相加, 不能生搬硬套, 更不能搞形式, 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否则非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反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 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 影响教学的效果, 最终阻碍课程改革的进程。

二、课程整合缺乏统一性、主体性

一堂艺术课, 一个教学知识点, 与之相关的课程资源也许会很多。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激发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引用一些边缘课程资源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程资源的引用时, 必须进行整体的设计, 要有系统性, 要突出主体。一切资源在整合过程中要分清主次, 次要资源要服从于主要资源。否则会让我们走进“课程资源的混乱, 缺乏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误区。

如笔者听到的一堂高中美术鉴赏课, 教师在讲《画出荷花多样的美》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教材中吴炳的《出水芙蓉》、齐白石的《荷塘》及潘天寿的《映日》三副作品。三副作品均描绘的是“荷花”, 由此引出描绘荷花的诗词作品:“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教师的思路应该是很好的, 美术内容与文学内容的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有很强的关联性, 但可惜的是那位老师却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来提问、解释诗词作品, 似乎是上了一堂语文课了, 一堂美术课就没有“美术味”了。

后来, 那位教师在分析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时, 又引出多位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及其作品, 并对这些作品做了分析。此时, 我们听课者也糊涂了, 不知这堂课的重点是什么?更何况学生呢?

很显然, 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缺乏主次, 没有主体性。根据高中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安排, 在这一课中, 吴炳、齐白石、潘天寿的作品就是主体资源, 引用的诗词和现代工笔画作品应该是次要资源。次要资源只能是起衬托、延伸教学内容的作用, 要服从于主体资源。具体地说, 一般情况下美术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都经过本学科的专家选择、论证和加工, 其中的知识都是经过长期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证明, 是美术学科知识中最重要、最适合教学的部分, 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课程资源整合的具体操作中, 应该以教材为中心, 其他资源要服务于教材, 而不能本末倒置, 喧宾夺主。整个课程资源整合应该在艺术教师的整体规划之下, 有组织地实施, 使各种课程资源共同形成统一的、系统的、主体突出自然有序的课程资源体系。

三、课程整合缺乏一定的经济性、时效性

纵观今天的各类教学评优比赛课, 应该说主导思想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为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激发艺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并为同行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这无疑是好现象。而好的教学也常给予我们启发, 其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使听课教师受益匪浅, 并具有推广价值。然而, 有些教师却违背了这一初衷。如2004年12月, 在全国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会上的一节《让我也当一回服装设计师》美术课, 美术教师为了准备这节课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经济投入一万一千元, 上课那天“随从”就三个人, 上课的各种道具就五大箱, 看了这种情境真叫人觉得累。最后的教学效果暂且不说, 就时间和经济投入上来说就值得我们思考。在教学实践中这类的课例很多, 笔者就不一一列举。实际上这种教学行为并不符合教学实际。试问:在日常的教学中都能这样准备吗?不, 不可能, 这也不现实。一堂好课不一定非要大的投入, 简朴实用照样可以出奇制胜, 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把简单的教学变成复杂的教学不是新课程的理念。以尽可能少的经济、物质资源、时间和精力投入, 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才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资源的整合不是资源谁用的多、谁投入的多就是新课程新理念, 资源过多、过滥只能是资源的浪费, 甚至对学生在思想、学习上也会增加负面影响。因此, 在艺术课程整合教学时, 应充分考虑自己课程的实际情况, 讲究资源的时效性,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应有的拓展补充作用, 真正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四、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的滥用

现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 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应用到教学中, 有时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滥用这种手段。任何事物均有度, 一旦超越了这个度, 效果必会适得其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有的教师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甚至一堂课过分的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绘画课中, 原本完全可以由教师自己现场示范的绘画步骤却换成了计算机演示, 其实学生仅仅通过观看计算机演示是很难感受、理解绘画过程的。在音乐课中, 原本可以教师自己试唱的却播放影碟来替代。这样的效果并不好, 学生很难对这些艺术作品有深切的感受, 只能是被动地接收计算机的灌输, 从而出现机器代替人的情况, 这就是在课程整合教学中常出现的信息技术的滥用。这种单纯的把课件由投影机投射到屏幕上, 通过操作计算机演示给学生看的方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 只是用屏幕代替了黑板, 但是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 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者,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指出:“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叠加, 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艺术教学的“融合”, 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不易表述的内容, 这样才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不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教学行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能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 就根本没有必要把信息技术往上凑, 否则就是走老路, 换汤不换药。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而要明确整合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知识的感悟能力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 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活动。其次, 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都应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增长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

总之, 艺术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实施艺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手段, 而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 并将它们合理、高效地整合到艺术课程系统中来, 切实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文军, 李云淑, 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董毅, 邬旭东.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语文教学的整合艺术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课教学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这是艺术课标中制定的总目标。在实践中教师正朝着“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而迈进。人们已经毫不怀疑它的积极性, 以及新颖的理念。在各地、各学校轰轰烈烈开展艺术教学的同时, 也突显出了一些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比如:在一节课中如何处理激趣、知识发散、技能讲解的关系, 在时间比例安排上的平衡等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 艺术课无法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的知识, 也无法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提高。

二、理论依据

“艺术课的实践者, 应更多的考虑艺术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思考如何使学生的艺术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因此, 要重视教学的策略的选择运用, 防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过于简单化。要重视对学习规律的的研究。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升华认识, 使之获得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

三、实践经验

(一) 拟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应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本的编排体系, 制定出章 (单元) 、节、课时的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 (思想教育) 、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教师要把教学目标深化于教、学、练的全过程。对于目标的展示, 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一次性展示, 也可以多次展示;展示时间可以放在课初, 课中或课尾.

(二)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师的职责不是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 而是通过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创设有趣的模拟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将课堂教学变为亲身体验, 如《五角星》一课, 在了解各种材料的质感这知识点时, 我把学生们带到校园里, 利用同学们熟悉的校园, 使学生进入相关情境。树叶的有什么特点、树胶跑道有什么感觉、用手触摸双杠是什么感受, 不锈钢的饭盒有什么感受,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 利用现有资源, 学生通过动手摸, 用眼观察, 初步感知了各种材料的的特性, 又如, 如在《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的导入中首先学生看到的是曾侯乙编钟, 听到的是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楚商》, 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本主题的文化情境, 再由楚王问鼎的故事把学生引领到商周青铜艺术的教学中, 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衬以青铜古乐, 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教育氛围, 能激发学生内心的一种主动求知, 主动求发展的欲望。

(三) 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思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我想, 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新的课程标准, 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是各学科课堂教学都应承担的任务, 美术鉴赏课也不例外。所以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 由学生筛选和确定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课, 我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剪纸:研究一下剪纸的历史;剪纸如果按它的表现方式来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并举出具体的图片例子;列举各地比较有名的剪纸及其剪纸艺人, 并总结南北剪纸各有什么特色。皮影:皮影的起源发展与现状;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皮影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年画:什么是年画;年画的用途及艺术特色;, 把问题抛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来找到答案, 同学们查询了很多资料, 这节课我没有过多的讲什么, 学生们在引导下彼此交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度过了轻松愉快的一节美术课, 也得到了收获。我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在活动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在教学《瓜果飘香》时, 我用做游戏的方法导入, 大家围成一圈, 一人说一样水果的名字, 然后依次拍两下手, 两下肩, 两下腿, 再扭两下屁股, 以传递的方式重复做着, 学生的兴奋点一下达到高潮, 再进行下面的内容时, 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 为他们搭设一个展示的舞台, 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积极实践, 在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 重视留给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

美术的教学活动应该充满活力, 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头脑开放的创造性人才。教学中, 我发现开放的教学能够帮助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是材料上的开放。鼓励儿童随意选择材料和手法去表现, 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作画只能用蜡笔和水彩笔, 其实只要你愿意, 各种各样的实物材料, 像棉花团、厚纸片、透明胶纸, 还有我们常见的毛绒布料、树叶树皮、鸡毛蒜皮、各种废旧物品, 都可能是组成一个个美丽画面的最佳材料。如《玩偶大本营》一课, 学生就运用了很多生活中不同的材料, 做出了一个个精美可爱的玩偶形象。其次, 是表现方法上的开放。艺术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孩子观察和认识世界与成人不一样, 他们表现作品中的形、色、空间有其独特的创造。同时每个孩子根据个人的感受, 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 如《留住秋天》一课, 学生在创作时, 有的在纸上绘画, 有的用彩纸剪贴, 有的用彩泥捏, 有的用树叶拼贴, 还有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制作, 设计出了一副副美丽的秋景图。

围绕这一些理论, 在制定“高高的山”这一课的目标时, 明确的落脚在以美术为主艺术形式上, 提出了“让我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的山脉, 感悟壮丽、雄伟、巍峨和俊俏山的“品格”, 培养学生爱祖国和家乡山脉的爱恋之情。能用美术的形式画一幅表现山的图画”的目标。在开课教学引入时, 指导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 开门见山让学生进入对山的认识。在朗诵结束时, 不去问学生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而是问学生“这首诗中描写的瀑布为什么这么壮观”, 要学生感受到壮观的瀑布来自于高高的山, 在开课时, 没有使用过多的来自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手段。目的就是围绕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 环环紧扣山展开。如欣赏大山的诗歌, 观看大山的图片, 围绕山而提问“为什么站在庐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山的搏大、高大。在这些环节中, 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山进行。没有安排一些花梢的形式。为后面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创作想法、教师讲解画“高高的山”构思、构图要求留出了大量的时间。从效果上确实保证了大多数的学生有时间充分的思考构思、构图及表现画面。同时也符合中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是今天艺术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为过多的艺术形式和知识的牵移不能帮助你所切入的艺术形式的深入完成。在这一节以美术形式为主的艺术课上, 如果为了综合而去综合, 过多的“非学科因素”的价入, 会使美术迷失了自我。我认为在这节课中, 比较好的处理了学科独立性和相关性的关系。注重了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大量的山的图片使学生充分感受了山的魅力, 对于它的形、色、构图、线条的感受, 为学生后面的创作提高依据, 打开了眼界, 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理解。要“种好自家的田”, 就必须围绕“自家的田”设计教学活动。要紧扣美术的语言。在这节课中由于没有过多花时间在听觉、舞蹈上。因此也就没有削弱美术的语言。使学生自始至终在体会、感受山和了解如何表现山上面比较深刻。在一节课中, 由于环环紧扣对山的认识、感受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不同地域的山的特点。保证了教学目标的的顺利完成。

在努力钻研、大胆实践的过程中, 在无拘无束的教学活动中, 孩子们认识、操作了各种各样的材料, 尝试了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 受到了美的熏陶, 提高艺术素养。

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画家, 而是在于培养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创造力, 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 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 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 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所以, 我会继续用我的热情, 投身到今后的改革实验中, 不断探索美育教学新模式, 总结新经验, 创造新思想, 使美术教学活动有张有弛、有效有序, 成为每个孩子享受快乐的天地。

摘要:艺术课教学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画家, 而是在于培养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创造力, 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 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 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 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关键词:艺术课,综合素质,整合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

[2]〈课堂艺术〉

[3]〈艺术教育〉

艺术灵感与技能的整合 篇10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只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传授, 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从而抵消和压抑了直觉的认识作用, 也抹杀了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天赋。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美术教育则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 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因此, 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 (灵感) 。但长期的美术教学使我们发现片面强调创意或技能一个方面, 都是欠缺的。只注重的灵感培养, 缺少艺术技巧的学生将无法很好地表现自己的艺术创意, 这样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而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就更不对了, 这与现代教育思想格格不入。由此可见, 美术教育的目标不能单一地定位在某一部分上, 否则整体必将受损。因此, 我们主张学生艺术灵感与技能和谐地发展, 只有使两者和谐地发展才能使其相互促进, 进而促进整体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绘画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艺术灵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生技能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开启创新思路, 培养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从来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它既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结合, 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 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形式。正如吉尔福特所说, “一种新产品、一种视觉艺术的创新都较多依赖发散思维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发散生成是创造力的精髓是不过分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具有独立的原创性的开放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尤为重要, 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及生存价值。在美术教学中这种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美术教师应创造出能打动学生心智, 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体验教学过程, 扩散他们的想象思维空间, 充分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艺术灵感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快乐体验法。

降低绘画技能技巧的难度, 突出趣味性, 培养学生个性和信心, 重视学习过程, 让学生快乐体验, 多感受, 从中去发现。本质是解放学生的一切感、知觉, 让学生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激励学生学习情感与兴趣, 拓展他们思维空间, 使其活跃、自然、多样地发展。

2. 反向思维法。

培养学生超越正常的思维习惯, 达到思维变通、开阔、灵活, 提出许多逆向科学幻想问题,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形成反向思维美术创新科技活动的方法。

3. 联想法。

是指由一个图像产生多种接近的图像的创作思维, 如在图纸上展示几朵鲜花或在画纸涂满绿色或蓝色, 让学生自由联想描绘出相关相联的图画;或者提供几个模糊抽象的图形, 让学生创造产生比较具象、意象的新图画;反之也可。这种联想思维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想象、创新空间, 使其灵活性与连贯性得到提高。

4. 小组讨论法。

围绕几个科技创新主题, 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思想和意见, 在相互谈论中形成科学想法和构图, 集思广义共同制作出风格各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科学想象力丰富的美术作品,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与能力。

5. 社会活动体验法。

美术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观各类企业、工厂, 观看产品生产流程, 请教专家、学者并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设计制作多种立体造型产品, 大胆想象解决某个或某种科技难点问题。这样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使同学们在结合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对科技创新思维的浓厚兴趣。

6. 自主探究思维法。

设计几个恰当、有趣的探究思维问题, 利用节假日或课外思考探究, 学会自主学习, 探究搜集素材方法, 把问题从各个层面表现出来。如:美术欣赏课谈到隋代赵州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画家达·芬奇时, 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意义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探究,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与培养。

二、改革技法教学, 培养创造技能

日本学者恩田彰指出:“创造, 仅仅产生新的思想观念还是不够的……对社会的有用性即社会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技法教学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 技法教学内容难以不适, 教学方法过于成人化, 冷暖失调, 导致实际教学无法落实, 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因此, 必须改革技法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

1. 平衡技法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技法教学包括表现性技法和再现性技法。长期以来, 我国美术教育中具象美术教育始终占优势, 相比之下, 再现性技法教学内容过多过难, 表现性技法教学相对较少较浅。因此, 要平衡再现性和表现性技法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以拓宽创造技能的领域,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具体表现的要求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在具体教学时, 再现性技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宜采取最低要求和标准。如:构图知识的教学, 只要求位置适当、大小适宜等。同时要适当增加表现性技法教学的内容。如:图式识别与运用;了解色彩的表现性及象征意义;质地、量感、肌理等。

2. 协调技法教学方法的冷暖性。

就技法教学的方法而言, 由于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偏于理性的科学学科教育, 致使美术技法教学方法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冷暖失调。因此, 在技法教学中要协调冷暖性, 加大美术教学的情谊性、自由性特点, 以发挥美术教学应有的内在魅力。在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新性。鼓励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讨论, 启发学生标新立异。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作为组织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训练中注意三点: (1) 增加活动。如小组相互观摩, 集体讲评作业, 开展小竞赛等; (2) 不要在学生练习中指手划脚, 更不要越俎代庖, 有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践, 并在实践中寻找方法; (3) 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技法教学生动、直观、明了、有趣。

3. 在技法训练中渗透创造性。

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告诉我们:任何孤立地强调单一目的的实现都是狭隘的, 因此, 在技法训练中不仅仅要追求技法价值, 还要渗透创造。如在手工制作时, 教师可只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与信息, 留出更大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设想, 并在学生训练时让学生大胆地探索, 在临摹训练时, 让学生“改变临”、“借题发挥地临”、“自由摹写”。在写生训练时, 有选择地进行艺术表现。在创作训练时, 广泛汲取传统和别人之长, 为我所用, 使学生的创造潜质, 从曾经被约束的心灵中解脱出来。

游戏与幼儿艺术教育的整合初探 篇11

什么才是艺术教育呢?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以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开展的教学都称为艺术教育。我们艺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具备些许的艺术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艺术教育要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具体的美的艺术形式,从而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如何有效地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有把艺术教育融入到游戏中,使各种艺术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艺术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对艺术教育与游戏的融合做一些介绍。

一、游戏与幼儿美术教学优化整合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以色彩、线条、结构等塑造艺术形象。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和形象性,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力。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手工、纸工、泥工和美术欣赏等。如果把幼儿美术教学纳入游戏范畴,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游戏式教学,使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而不再注重绘画的传授、手工技巧的學习和作品效果的评价,不考虑画得好不好、做得像不像,只注重美术游戏使孩子通过各种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来充分宣泄情感、发展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才能真正使幼儿美术活动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广阔空域。

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比如,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像小动物、花花草草、熟悉的人或事等。只要能提起绘画或制作兴趣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教学教材。

对所选择的教材,教师还要用心动一番心思,使所选教材具有游戏性。比如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会产生疲惫感,兴趣会慢慢减少,或者说对其持续性都不长。如果此时能够以此为素材,设计一个场景,编一个故事,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幼儿学习是否主动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游戏为幼儿创设出他们喜爱的学习氛围,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参与到活动中。丰富有趣的活动教学会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在各种有趣的美术游戏中,学生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着美术创作活动,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音乐游戏在课程中的整合应用

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是教师教孩子们唱歌,是否音准、节拍准、音色美。对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往往视而不见。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主张应该把孩子们从端坐静唱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感受、去把握、去创造一些从音乐中联想的形象。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根据这种天性,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排故事情节,创设动作,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在歌唱活动中配上相应的动作也就成为他们唱好歌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的教学是能够做到的,而且实际效果往往比教师枯燥的教学要生动得多。

综上所述,在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需要我们教师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适合学生活动的教学游戏,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优点,给予学生鼓励,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学习欲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整合中的艺术综合课程 篇12

从课程的内容的原则看, 课程除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外还具有整合性。整合性是在课程当中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 以整合因分割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 从而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换句话说,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 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的整合与科目的整合。

艺术综合课程是在音乐、美术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建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过程中体现艺术的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 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

一、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 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状态, 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即所谓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 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 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1.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艺术实践活动中, 引领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使得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 使得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宽松、民主、合作的教与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 一位教师结合抗日山建园六十周年的系列活动, 自编了“不朽的丰碑”一课, 介绍抗日山的历史, 让学生谈谈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的感受, 让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抗日山组歌》。最后, 选学了《赣榆日报》登载的歌颂抗日山的歌曲, 编演抗日英雄故事小品。以抗日山浓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感染着学生,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陶冶,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 从触摸中、从模仿中、从体会中学习。促进听觉、视觉、形体、言语这四大能力的发展, 从而形成互为补充的完整的艺术心理结构和综合艺术能力。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红灯停, 绿灯行》这首歌曲时, 我创设了一种看交通警察手势和红绿灯的指示过马路的生活情境, 一部分学生扮演交通警察, 另一部分学生则表演通过十字路口的行人, 而我则手持红色和绿色的纸牌表示红绿灯。在歌声中, 我跟着歌声举牌, 扮“交通警察”的学生则看交通灯的指示做交通手势, 另一部分扮演行人的学生看手势来行路。在活动中, 有的学生表演司机, 有的学生扮演骑自行车的人, 还有的学生则扮演骑摩托车的人或步行的人,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们既懂得了交通规则, 学会看交通警察手势, 也体会了歌曲的情绪, 培养了音乐表现力。

二、调整艺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以审美为核心

1.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揭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各种表现作用,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艺术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 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专业化倾向。

2.让学生能在教育教学中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达到感情上的艺术共鸣, 升华内心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反对说教方式。

3.注重艺术实践, 利用各种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活动, 在活动中实现自身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4.开发学生基本的思维范式和复杂的思维能力, 并教会学生们使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了解社会, 在交流中接受新知, 培养学生想象、发明和创新等能力。

5.艺术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两大类:从艺术门类上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 从学科内容上指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

三、以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 通过日常生活和艺术的连接, 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

比如, 一位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教歌曲《春天来了》一课时, 先选择几幅美术图案进行对比, 让学生形成重复和对比的概念。之后, 根据歌曲的意境及歌词内容, 选择语文学科中的画面和课文, 再配上《春天来了》的音乐,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景中, 从而用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春天。另外, 我还在网上选择了关于春天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文习作、关于春天的动画、不同国家表现春天的方式等, 编排到舞蹈中进行表演。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进行了重新建构, 形成了关于春天的各种知识的联系, 能准、广、快地把握春天的艺术形象, 完成自我教学的目的。

四、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多种多样

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和即兴创作, 表现的形式不拘一格, 多种多样, 有唱、奏、舞、相声、小品、诗歌、剪纸、绘画等。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 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比如: (1) 音乐、美术之间的情感结合, (2) 音乐、体育之间的律动交融, (3) 体育、美术之间的结构互动, (4) 音乐、语文之间的情景交融。

五、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适合的环境

在教学中, 注意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

上一篇:必然性和途径下一篇:幼儿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