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2024-09-28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共12篇)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艺术更是我国艺术海洋中一颗瑰丽的明珠。现代广告设计不仅要求设计者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设计理念,传达出广告内容,更要具备一定的美感、文化感和新颖性等。这就对设计者去深刻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而民俗艺术文化是设计者有利的选择。如何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运用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将成为设计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一、民俗艺术及民俗艺术文字符号

(一)民俗艺术的内涵。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约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音乐、舞蹈、 曲艺、杂技,以及绘画、剪纸、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艺术具有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民俗风情,表现民间百姓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而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

(二)民俗艺术文化符号的意义。民俗艺术文字符号是一种符号形式,是受自然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通过其字形、字义和字音等特征来表现民俗文化。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意象性:民俗艺术文字符号通过在文字中添加图形或进行其他方式的修饰加工,在表达原意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意境;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往往将世间万物的形象融入其中,生动形象;民俗艺术文字符号通常是对汉字的再创造,赋予了更多的美学意义;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可以看作是汉字与图画的结合,能够表达出特定的含义。

(三)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运用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意义。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发展,民俗艺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识和了解,并被设计者整合运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运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 有助于生动传达设计者的理念;2. 有助于增强广告的文化感和美感;3. 有助于发扬我国民俗艺术文化。

二、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一)以吉祥符号为主题。中国的民俗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民俗和习惯密不可分,因此能够长盛不衰,源远流长。 比如说龙的符号,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着权威、 吉祥和力量。当龙的意识和象征意义被运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时,它不仅体现出民族特色,而且表现出神圣、吉祥之意。中国结在古代经常被作为信物,以结表情,以结寓意。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中国结可以表达出人们对于祥和生活的追求。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即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 “八吉祥”之“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辅相成”之意。由此可见,民俗艺术中的吉祥符号已经是现代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以寓意联想为主题。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是将事物的美好寓意进行象征,人们通过对广告的揣摩,才能体会到广告中所运用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也经常采用寓意联想这一艺术手法:石榴和葡萄意味多子多孙,桃、 龟、松寓意长寿等。所以,在现代广告的设计中,设计者也常常发挥自己想象力,以寓意联想为主,继而传达出广告的设计理念。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愿望。“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三)以文字组合为主题。中国人民内心向往着吉祥如意,因此特别钟爱带有吉祥意义的文字,尤其是传统的 “福”“禄”“寿”“喜”等。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它们常被作为吉祥符号加以应用,其文化内涵也随之被不断地拓宽和丰富。设计者常常借助民俗艺术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国泰民安等吉祥语,表达人们内心急求吉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传达出广告产品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的普遍心理,也提高了商业宣传的效果。

三、总结

现代广告设计不仅是传达出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载体,也是实现对中国民俗艺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一种形式。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广告的文化内涵, 成为创意广告的精神支撑。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和现代广告设计结合,不仅有利于弘扬民俗艺术文化,也赋予了传统民俗艺术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雪.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文字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2):98.

[2]冷增龙.浅谈民俗艺术符号在当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5,(04):106-107.

[3]张燕丽.探析广告设计中的民俗艺术文字符号[J].包装工程,2013,(24):90-93.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2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活力,对生字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作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形象生动,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对初学汉字的学生讲解字义是件难事,往往是越解释越深奥、越解释越糊涂。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如教“休”字,屏幕上出现一个人,他悠闲地倚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身边放着他的行李袋。学生很清楚就明白了“休”的意思,那就是一人倚树,立足休息。这样学生既牢牢记住了“休”的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再比如“看”字,课件配有一人把手搭在眼睛上往远看的画面;这些画面,能使学生逐渐感悟出中国方块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记住了字形并理解了字义,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如:笆、法、级、地、眼等合体字,部首是红色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对比,会强烈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会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或者还可以利用动画,让部件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义,而且还记住了笔顺笔画。通过这样的演示,汉字的学习将变得更加简单直接。

二、文图并举,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由“要他学”变为“他要学”。有了兴趣,才有利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象、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的功能,为以声音、图象为主要媒体的科学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同时也使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更为崭新,更为广阔,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而信息技术操作,以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感知,它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课件为主要信息,对新授课的内容添油加醋地进行恰当而合理的加工处理,使其生动、有趣、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捧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这样利用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四、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的学生,每天遵循的是“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规律,没有时间能全身心地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的浅薄也为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后遗症,为了达到教学的预定效果,我们可以在上课前、上课后寻找一些机会让学生坐在计算机前,轻敲健盘,让计算机带领学生来到天南海北,让计算机这位“无声的老师”默默地传递知识。这非常适合用于一些名胜风景的课文的教学,如《“东方之珠”》、《九寨沟》、《西湖》等。

五、视听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中年级学生,由于其生活的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帐。计算机是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当然,计算机还能根据作文内容展示清晰的脉络,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查看资料,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作文评议时,通过网络的传送,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如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当同学在输入作文或计算机操作遇到难题时,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能者为师,共同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我相信,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更生动活泼,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更精彩纷呈,我们的教学效果将更显而易见,我们的学生将更具创造性,更具个性品质。但我们始终要牢记:整合不等于混合,整合不等于简单相加。信息技术是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服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3

【关键词】语文; 品德; 学科;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2-01

近几年,有效整合学科知识、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语文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品德学科(含《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两门学科具有广泛而又深刻的的共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巧妙利用品德学科的独特魅力,整合学科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实效。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有效整合品德学科的知识和活动,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主题内容相近,情深难割舍

语文与品德学科内容相近,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进行整合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语文学科与品德学科的课标仔细地研读,边阅读边圈划,发现两者之间有不少单元主题相近,从而在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有机地整合。

比如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册“诚实”主题单元与同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做诚实的好孩子”的主题类似。在教“诚实”这一单元时,我就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做诚实的好孩子”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而后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在上《可爱的娃娃》这篇课文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几位学生表演“做诚实的好孩子”这一主题中情景剧,之后再回到《可爱的娃娃》这个故事,提问学生珍珍后来又怎么做,为什么又能回到从前快乐的样子,如此交叉进行,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这一中心思想。又比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第七主题单元“地名”,我大胆尝试把《地名的来历》与品社四年级上册“我的家乡”进行整合,利用品社中的教学资源(家乡路线图、家乡的一角、家乡名字由来的调查报告)为语文服务。

二、融合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

课堂教育既是传授知识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德育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思想品德课这一门课当中,而应该渗透于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在融合品德教育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例如,在讲到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时,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坚强、勇敢,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讲到国旗、国徽、首都时,要给学生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立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在指导学生参加“文明礼仪”征文比赛时,结合了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规则”的主题对孩子进行一番思想洗礼——“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并且结合少先队大队部举行的文明礼仪情景剧比赛,指导学生一起自排自演出在“公交车上”的开放式课堂,然后再引导把作文写出来,这样写出的作文,主题思想鲜明自是不言而喻。另外,在教学三年级“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单元的课文时,我密切联系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的教材内容,把热爱祖国的“大爱”引申到对身边人的“小爱”来。通过两者情知结合点的交叉整合,一方面生动地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

三、激发学习兴趣,花重锦官城

语文学科整合和品德学科的知识与活动,从中可以发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元素,从而获得长久保持的创造能力,好比一朵朵长开不谢的花儿,重重叠叠地点缀在语文教学天地中。

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社《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身就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不失时机地结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往事”这一主题单元中的《荷塘旧事》一文,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先让学生回忆过去,因为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亲人的关爱、故乡的明月、儿时的趣事,都珍藏在他们的记忆中,翻阅自己的影集、日记、成长手册,仿佛又回到从前。回忆往事,可以使他们重温欢乐,也可以使他们认识生活,可以提醒他们珍惜今天,还可以鞭策他们更努力地创造明天。我组织了《难忘的童年》的故事会,在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和体会时,请同学们把自己最难忘的故事写下来。孩子们因为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洋洋洒洒地徜徉在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回忆中,一篇篇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美文呈现在我的面前,使我领略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四、提供作文资源,活水源头来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而品德学科则重在关注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可以说,品德课就是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品德学科丰富的内容是学生写话作文的材料,这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材料不足和无话可说甚至是作文内容贫泛与千篇一律等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学习品德课过程中产生的对具体的人和事的态度、情感有时是暴发式的,这更是激发学生作文、写话的动力!品德课中的好词佳句为作文、写话提供了语言的基础,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材料为学生引用或使用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语言再表达的难度;而语言再表达正是学习品德与社会过程中对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祖国、世界等的再认识,这种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也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的追求。

整合写话和作文的方式很多。可根据品德课内容假设、联想中表达情感,寻找当年历史事件解决办法;可看品德课中的插图生发故事;可以评论历史得失及人物功过,可以赞美美景和崇高的事迹;可以结合现实展现人间真情……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在无限广阔的教学资源之中,尽量挖掘其品德学科可以利用的知识与活动,通过有机融合,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军;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谈[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4期

[2]景慎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0期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4

一、课程整合的程式化、盲目性

在一次市级艺术教研活动中, 笔者有幸听了一节高中音乐课, 课题是《民歌欣赏》。其中, 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欣赏《茉莉花》后播出了一段春节晚会中“千手观音”舞蹈的视频, 学生观赏后, 教师要求学生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体验这一舞蹈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画纸进行创作舞蹈造型动作。评课时, 得知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实现音乐和美术课程的整合。其实, 这一教学环节完全就是形式主义, 而且对课程整合也有误解, 最终的效果并不好, 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若换成师生共同用身体语言、舞蹈动作来体验“千手观音”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再譬如, 有的美术教师为了能让美术和文学的综合, 竟把作家请进美术课堂。教师是花了不少精力来准备这堂课, 也有的教师很赞赏, 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被请来的作家在课堂上只是个摆设, 没有真正发挥课堂效益, 而且这一做法不切合教学实际。我们知道, 这是节美术课, 不是文学欣赏, 很显然这是盲目的举动, 是课程整合程式化的体现, 误认为课程整合就是1+1。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课例。

实际上, 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整合到美术教学中来, 而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 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将与具体教学活动有关的资源进行挑选和甄别, 选择优质的部分资源进行整合。这些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相适应, 否则必然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背道而驰。课程整合并不是课程资源的相加, 不能生搬硬套, 更不能搞形式, 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否则非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反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 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 影响教学的效果, 最终阻碍课程改革的进程。

二、课程整合缺乏统一性、主体性

一堂艺术课, 一个教学知识点, 与之相关的课程资源也许会很多。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激发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引用一些边缘课程资源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程资源的引用时, 必须进行整体的设计, 要有系统性, 要突出主体。一切资源在整合过程中要分清主次, 次要资源要服从于主要资源。否则会让我们走进“课程资源的混乱, 缺乏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误区。

如笔者听到的一堂高中美术鉴赏课, 教师在讲《画出荷花多样的美》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教材中吴炳的《出水芙蓉》、齐白石的《荷塘》及潘天寿的《映日》三副作品。三副作品均描绘的是“荷花”, 由此引出描绘荷花的诗词作品:“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教师的思路应该是很好的, 美术内容与文学内容的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有很强的关联性, 但可惜的是那位老师却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来提问、解释诗词作品, 似乎是上了一堂语文课了, 一堂美术课就没有“美术味”了。

后来, 那位教师在分析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时, 又引出多位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及其作品, 并对这些作品做了分析。此时, 我们听课者也糊涂了, 不知这堂课的重点是什么?更何况学生呢?

很显然, 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缺乏主次, 没有主体性。根据高中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安排, 在这一课中, 吴炳、齐白石、潘天寿的作品就是主体资源, 引用的诗词和现代工笔画作品应该是次要资源。次要资源只能是起衬托、延伸教学内容的作用, 要服从于主体资源。具体地说, 一般情况下美术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都经过本学科的专家选择、论证和加工, 其中的知识都是经过长期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证明, 是美术学科知识中最重要、最适合教学的部分, 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课程资源整合的具体操作中, 应该以教材为中心, 其他资源要服务于教材, 而不能本末倒置, 喧宾夺主。整个课程资源整合应该在艺术教师的整体规划之下, 有组织地实施, 使各种课程资源共同形成统一的、系统的、主体突出自然有序的课程资源体系。

三、课程整合缺乏一定的经济性、时效性

纵观今天的各类教学评优比赛课, 应该说主导思想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为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激发艺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并为同行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这无疑是好现象。而好的教学也常给予我们启发, 其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使听课教师受益匪浅, 并具有推广价值。然而, 有些教师却违背了这一初衷。如2004年12月, 在全国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会上的一节《让我也当一回服装设计师》美术课, 美术教师为了准备这节课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经济投入一万一千元, 上课那天“随从”就三个人, 上课的各种道具就五大箱, 看了这种情境真叫人觉得累。最后的教学效果暂且不说, 就时间和经济投入上来说就值得我们思考。在教学实践中这类的课例很多, 笔者就不一一列举。实际上这种教学行为并不符合教学实际。试问:在日常的教学中都能这样准备吗?不, 不可能, 这也不现实。一堂好课不一定非要大的投入, 简朴实用照样可以出奇制胜, 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把简单的教学变成复杂的教学不是新课程的理念。以尽可能少的经济、物质资源、时间和精力投入, 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才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资源的整合不是资源谁用的多、谁投入的多就是新课程新理念, 资源过多、过滥只能是资源的浪费, 甚至对学生在思想、学习上也会增加负面影响。因此, 在艺术课程整合教学时, 应充分考虑自己课程的实际情况, 讲究资源的时效性,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应有的拓展补充作用, 真正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四、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的滥用

现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 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应用到教学中, 有时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滥用这种手段。任何事物均有度, 一旦超越了这个度, 效果必会适得其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有的教师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甚至一堂课过分的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绘画课中, 原本完全可以由教师自己现场示范的绘画步骤却换成了计算机演示, 其实学生仅仅通过观看计算机演示是很难感受、理解绘画过程的。在音乐课中, 原本可以教师自己试唱的却播放影碟来替代。这样的效果并不好, 学生很难对这些艺术作品有深切的感受, 只能是被动地接收计算机的灌输, 从而出现机器代替人的情况, 这就是在课程整合教学中常出现的信息技术的滥用。这种单纯的把课件由投影机投射到屏幕上, 通过操作计算机演示给学生看的方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 只是用屏幕代替了黑板, 但是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 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者,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指出:“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叠加, 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艺术教学的“融合”, 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不易表述的内容, 这样才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不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教学行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能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 就根本没有必要把信息技术往上凑, 否则就是走老路, 换汤不换药。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而要明确整合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知识的感悟能力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 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活动。其次, 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都应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增长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

总之, 艺术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实施艺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手段, 而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 并将它们合理、高效地整合到艺术课程系统中来, 切实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文军, 李云淑, 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董毅, 邬旭东.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5

3.1 利用信息技术,能对句段中的文字,处理出语音的强弱、语句的连贯及停顿。

比如,在连贯的字词下面划线,在重点读的地方用颜色区分等等,这是教师用最简单、最鲜明的手段来帮助聋学生理解句段的意思。语音的强弱,读出了句的重点,语句的连贯和停顿,读出了句的逻辑关系,读出了句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经过长期不懈地这样做,聋学生对句子、课文思想的理解更加正确,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说话意思连贯,表达流畅。

3.2 利用信息技术,可将声音、图像与文字一一对应地呈现。

如对学生进行字、词教学,按偏旁部首将汉字归类。对于聋学生来说,教师很难用手语地把字各个偏旁部首准确地表达出来,而用电脑可以把相同的偏旁部首设计为突出的一种颜色,再用慢动作、慢镜头把字的偏旁拆开,组合,重复演示,突出强化,效果明显。使原本用手势难以表达清楚的字的偏旁归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在教学《北京》一课时,为了有效地达到课内训练学生朗读(背诵)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段MTV式的录像。画面上展现着北京城内:宽阔的天安门广场,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巍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漂亮的马路,飞架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汽车,鲜花簇拥的花坛……画面随着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录音)而闪现。学生陶醉在迷人的美景中和动听的配音(部分学生有残余听力或有助听器),思维活跃,教师一边动态地呈现这迷人的美景画面和动听的配音,重复闪现,学生们一边跟着画面的闪现,大声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在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感情,一个比一个读得流利的情境中,他们毫不费力地就把课文背诵下来。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灵活有效地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育心理学》,张楚廷、母庚才,警官教育出版社,

[2] 《聋校教育学》,王效贤、王明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3] 《聋校语文教学200问》,季佩玉、李宏泰,华夏出版社,

[4] 《聋教育入门》,程益基、赵锡安、雪湘明,华夏出版社,1993年

[5] 《现代特殊教育》第4期、第2期

[6] 《特殊教育》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第4期

[7] 《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第2期

[8] 《厦门特教》第1、2期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整合研究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整合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整个教育。它不仅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使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模式都将引起更大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是进行教学改革切人点。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进行思考。

1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优势

1.1促进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在信息时代,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也使得教师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备课、写教案、课堂流程及提问等方面,都与以前不同,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可以利用一些软件,譬如几何画板等形象地给学生演示以往很难解释清楚的抽象概念,其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教师在除了研究课程内容以外,也需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手段,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及水平。

1.2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教师讲解起来很费劲,特别是对一些抽象概念,教师讲起来很辛苦,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信息技术的加入,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其形象、直观加之可以动态演示等特点,极大地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简化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抽象内容,还能通过图形、声音等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使课堂更活跃。

1.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负责教授,学生负责消化吸收,整个过程都发生在课堂中,所以课堂上的效率显得异常关键。以往老师安排大量的内容,学生没有时间消化吸收,单纯地接收,这种单向的灌输,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掌握知识的时间也被拉长。而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大部分知识在课堂上就可以被接受吸收,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1.4信息技术相比老式教学有诸多优势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具有代数计算、几何作图、视频、音频及媒体流播放等多种功能,当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如Flash、几何画板等,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制作出诸如情景导入、概念教学、练习指导等教学课件,就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传统教学方法起不到的作用,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2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存在的误区

2.1不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很多教师可能都没有仔细去考虑过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是想到了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运用了高科技,就更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教得就更得心应手。更有胜者,他们不考虑数学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课件下功夫,把课件搞得花哨,图片,文字,声音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这样不仅达不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目的,反而起的是副作用。

2.2信息过多导致出现“迷航”现象

电脑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存储海量的信息。有些老师当然就不会放过电脑的这个特点了,他们将课本上的以及课本外的相关知识通通的都搬到课件上面来,但是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十分钟,所以就只能加快讲解的速度,结果是学生被缤纷多彩的信息包围着,然后眼花缭乱,根本就没有将知识由接受到理解,更不用说对所学知识的处理和整合了。

2.3过分注重技术,违背了认知规律

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的喜欢在花样上面下功夫,却不知这样是事与愿违。因为人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分散的,在文字和画面同时出现的时候,人更多的时候是被画面所吸引,这样难以达到教学所要的实际效果。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件新颖、奇特的效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课件的制作上面,而在教学方法上面用的时间却少了,这样就违背了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数学学科教学的本意。

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3.1以理论指导合理制作课件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首先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课堂设计是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以及信息技术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想制作出更加优质的课件,就离不开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为核心,变革教育观念,彻底舍弃传统教育观念。总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我们要采取积极和谨慎的态度来看待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3.2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前提,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各种教学情境更加的形象直观化,使得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就使得学生潜意识里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例如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实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仿佛走进多彩的图形世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3.3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是具体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呈现出的内涵却是无限的。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体会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具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地具体化,让学生能容易地领悟知识的难点,从而突破难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课堂的整合,是数学教学的延伸,给了我们无限的发展空间,只要合理加以利用,就一定会使数学教学发生质的飞跃。

4小结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课教学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这是艺术课标中制定的总目标。在实践中教师正朝着“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而迈进。人们已经毫不怀疑它的积极性, 以及新颖的理念。在各地、各学校轰轰烈烈开展艺术教学的同时, 也突显出了一些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比如:在一节课中如何处理激趣、知识发散、技能讲解的关系, 在时间比例安排上的平衡等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 艺术课无法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的知识, 也无法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提高。

二、理论依据

“艺术课的实践者, 应更多的考虑艺术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思考如何使学生的艺术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因此, 要重视教学的策略的选择运用, 防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过于简单化。要重视对学习规律的的研究。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升华认识, 使之获得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

三、实践经验

(一) 拟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应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本的编排体系, 制定出章 (单元) 、节、课时的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 (思想教育) 、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教师要把教学目标深化于教、学、练的全过程。对于目标的展示, 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一次性展示, 也可以多次展示;展示时间可以放在课初, 课中或课尾.

(二)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师的职责不是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 而是通过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创设有趣的模拟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将课堂教学变为亲身体验, 如《五角星》一课, 在了解各种材料的质感这知识点时, 我把学生们带到校园里, 利用同学们熟悉的校园, 使学生进入相关情境。树叶的有什么特点、树胶跑道有什么感觉、用手触摸双杠是什么感受, 不锈钢的饭盒有什么感受,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 利用现有资源, 学生通过动手摸, 用眼观察, 初步感知了各种材料的的特性, 又如, 如在《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的导入中首先学生看到的是曾侯乙编钟, 听到的是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楚商》, 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本主题的文化情境, 再由楚王问鼎的故事把学生引领到商周青铜艺术的教学中, 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衬以青铜古乐, 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教育氛围, 能激发学生内心的一种主动求知, 主动求发展的欲望。

(三) 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思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我想, 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新的课程标准, 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是各学科课堂教学都应承担的任务, 美术鉴赏课也不例外。所以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 由学生筛选和确定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课, 我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剪纸:研究一下剪纸的历史;剪纸如果按它的表现方式来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并举出具体的图片例子;列举各地比较有名的剪纸及其剪纸艺人, 并总结南北剪纸各有什么特色。皮影:皮影的起源发展与现状;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皮影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年画:什么是年画;年画的用途及艺术特色;, 把问题抛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来找到答案, 同学们查询了很多资料, 这节课我没有过多的讲什么, 学生们在引导下彼此交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度过了轻松愉快的一节美术课, 也得到了收获。我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在活动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在教学《瓜果飘香》时, 我用做游戏的方法导入, 大家围成一圈, 一人说一样水果的名字, 然后依次拍两下手, 两下肩, 两下腿, 再扭两下屁股, 以传递的方式重复做着, 学生的兴奋点一下达到高潮, 再进行下面的内容时, 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 为他们搭设一个展示的舞台, 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积极实践, 在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 重视留给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

美术的教学活动应该充满活力, 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头脑开放的创造性人才。教学中, 我发现开放的教学能够帮助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是材料上的开放。鼓励儿童随意选择材料和手法去表现, 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作画只能用蜡笔和水彩笔, 其实只要你愿意, 各种各样的实物材料, 像棉花团、厚纸片、透明胶纸, 还有我们常见的毛绒布料、树叶树皮、鸡毛蒜皮、各种废旧物品, 都可能是组成一个个美丽画面的最佳材料。如《玩偶大本营》一课, 学生就运用了很多生活中不同的材料, 做出了一个个精美可爱的玩偶形象。其次, 是表现方法上的开放。艺术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孩子观察和认识世界与成人不一样, 他们表现作品中的形、色、空间有其独特的创造。同时每个孩子根据个人的感受, 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 如《留住秋天》一课, 学生在创作时, 有的在纸上绘画, 有的用彩纸剪贴, 有的用彩泥捏, 有的用树叶拼贴, 还有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制作, 设计出了一副副美丽的秋景图。

围绕这一些理论, 在制定“高高的山”这一课的目标时, 明确的落脚在以美术为主艺术形式上, 提出了“让我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的山脉, 感悟壮丽、雄伟、巍峨和俊俏山的“品格”, 培养学生爱祖国和家乡山脉的爱恋之情。能用美术的形式画一幅表现山的图画”的目标。在开课教学引入时, 指导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 开门见山让学生进入对山的认识。在朗诵结束时, 不去问学生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而是问学生“这首诗中描写的瀑布为什么这么壮观”, 要学生感受到壮观的瀑布来自于高高的山, 在开课时, 没有使用过多的来自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手段。目的就是围绕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 环环紧扣山展开。如欣赏大山的诗歌, 观看大山的图片, 围绕山而提问“为什么站在庐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山的搏大、高大。在这些环节中, 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山进行。没有安排一些花梢的形式。为后面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创作想法、教师讲解画“高高的山”构思、构图要求留出了大量的时间。从效果上确实保证了大多数的学生有时间充分的思考构思、构图及表现画面。同时也符合中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是今天艺术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为过多的艺术形式和知识的牵移不能帮助你所切入的艺术形式的深入完成。在这一节以美术形式为主的艺术课上, 如果为了综合而去综合, 过多的“非学科因素”的价入, 会使美术迷失了自我。我认为在这节课中, 比较好的处理了学科独立性和相关性的关系。注重了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大量的山的图片使学生充分感受了山的魅力, 对于它的形、色、构图、线条的感受, 为学生后面的创作提高依据, 打开了眼界, 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理解。要“种好自家的田”, 就必须围绕“自家的田”设计教学活动。要紧扣美术的语言。在这节课中由于没有过多花时间在听觉、舞蹈上。因此也就没有削弱美术的语言。使学生自始至终在体会、感受山和了解如何表现山上面比较深刻。在一节课中, 由于环环紧扣对山的认识、感受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不同地域的山的特点。保证了教学目标的的顺利完成。

在努力钻研、大胆实践的过程中, 在无拘无束的教学活动中, 孩子们认识、操作了各种各样的材料, 尝试了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 受到了美的熏陶, 提高艺术素养。

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画家, 而是在于培养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创造力, 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 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 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 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所以, 我会继续用我的热情, 投身到今后的改革实验中, 不断探索美育教学新模式, 总结新经验, 创造新思想, 使美术教学活动有张有弛、有效有序, 成为每个孩子享受快乐的天地。

摘要:艺术课教学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画家, 而是在于培养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创造力, 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 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 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 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关键词:艺术课,综合素质,整合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

[2]〈课堂艺术〉

[3]〈艺术教育〉

整合中的艺术综合课程 篇8

从课程的内容的原则看, 课程除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外还具有整合性。整合性是在课程当中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 以整合因分割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 从而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换句话说,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 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的整合与科目的整合。

艺术综合课程是在音乐、美术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建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过程中体现艺术的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 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

一、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 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状态, 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即所谓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 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 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1.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艺术实践活动中, 引领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使得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 使得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宽松、民主、合作的教与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 一位教师结合抗日山建园六十周年的系列活动, 自编了“不朽的丰碑”一课, 介绍抗日山的历史, 让学生谈谈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的感受, 让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抗日山组歌》。最后, 选学了《赣榆日报》登载的歌颂抗日山的歌曲, 编演抗日英雄故事小品。以抗日山浓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感染着学生,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陶冶,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 从触摸中、从模仿中、从体会中学习。促进听觉、视觉、形体、言语这四大能力的发展, 从而形成互为补充的完整的艺术心理结构和综合艺术能力。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红灯停, 绿灯行》这首歌曲时, 我创设了一种看交通警察手势和红绿灯的指示过马路的生活情境, 一部分学生扮演交通警察, 另一部分学生则表演通过十字路口的行人, 而我则手持红色和绿色的纸牌表示红绿灯。在歌声中, 我跟着歌声举牌, 扮“交通警察”的学生则看交通灯的指示做交通手势, 另一部分扮演行人的学生看手势来行路。在活动中, 有的学生表演司机, 有的学生扮演骑自行车的人, 还有的学生则扮演骑摩托车的人或步行的人,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们既懂得了交通规则, 学会看交通警察手势, 也体会了歌曲的情绪, 培养了音乐表现力。

二、调整艺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以审美为核心

1.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揭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各种表现作用,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艺术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 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专业化倾向。

2.让学生能在教育教学中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达到感情上的艺术共鸣, 升华内心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反对说教方式。

3.注重艺术实践, 利用各种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活动, 在活动中实现自身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4.开发学生基本的思维范式和复杂的思维能力, 并教会学生们使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了解社会, 在交流中接受新知, 培养学生想象、发明和创新等能力。

5.艺术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两大类:从艺术门类上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 从学科内容上指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

三、以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 通过日常生活和艺术的连接, 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

比如, 一位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教歌曲《春天来了》一课时, 先选择几幅美术图案进行对比, 让学生形成重复和对比的概念。之后, 根据歌曲的意境及歌词内容, 选择语文学科中的画面和课文, 再配上《春天来了》的音乐,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景中, 从而用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春天。另外, 我还在网上选择了关于春天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文习作、关于春天的动画、不同国家表现春天的方式等, 编排到舞蹈中进行表演。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进行了重新建构, 形成了关于春天的各种知识的联系, 能准、广、快地把握春天的艺术形象, 完成自我教学的目的。

四、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多种多样

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和即兴创作, 表现的形式不拘一格, 多种多样, 有唱、奏、舞、相声、小品、诗歌、剪纸、绘画等。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 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比如: (1) 音乐、美术之间的情感结合, (2) 音乐、体育之间的律动交融, (3) 体育、美术之间的结构互动, (4) 音乐、语文之间的情景交融。

五、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适合的环境

在教学中, 注意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计算问题 篇9

一、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的理念将以往的计算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 已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领域, 我们已经很难再从新课程教材中发现单纯的计算或应用题了, 而随之接触到的却大多是包含了“算”与“用”的“解决问题”等类型的教材模块, 无疑对分散了应用题的教学难点, 增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策略思考的渗透和培养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 计算必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教学注重计算和问题解决的有机整合, 往往给计算教学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 有了情境计算就有了活力, 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感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才会把计算当作问题解决的手段。计算教学在生活情境的支撑下去理解算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我通过创设书店卖书情境, 并出示以下两条信息: (1) 《少儿童话》一套3本共36元。 (2) 《十万个为什么》一套2本, 每本15元。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情境去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 (1) 两本《少儿童话》共多少钱?36÷3×2; (2) 两种书一共多少元?36+15×2等等, 学生很自然地就用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时我跟着提出:100元买2套《少儿童话》够吗?还多多少?学生列式:100-36×2。我问:先求什么?36×2, 为什么?能结合图意说说吗?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这就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先算乘法, 再算减法了。我紧接着又出示:一套《少儿童话》和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要多少钱?一本《少儿童话》和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共要多少钱? (1) 36+2×15学生理解, 因为要先求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多少钱, 所以先算乘法。 (2) 36÷3+2×15让学生结合图意去说说为什么乘除可以同时计算?因为36÷3表示一本《少儿童话》多少钱?2×15表示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多少钱?所以可以同时计算。“算”与“用”结合那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这时让学生明白, “算”就是为“用”服务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数感, 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计算作为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反复的操练来加以巩固和形成, 但我们现在的计算教学往往又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进行, 先提出问题情景, 然后探究算理和算法, 接着加以应用, 最后来一个拓展或者延伸,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学生的有效练习已经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首先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一堂课基本上没什么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和巩固, 其次在层次上出现了问题, 我们很多学生在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 教师已经在运用和拓展了, 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适应这样的教学, 因为他有较好的基础, 但同样有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因为他缺乏练习, 这样要形成计算技能对他们来说无疑成了“空中楼阁”。计算与问题解决的有机整合教学, 是新课改的一个热门话题, 它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切实掌握计算的“双基”和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感悟。如, 一位老师在上“14乘2”的竖式教学时: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 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呢?

生:是图上右边的那两个筐里的8个桃子。

师:那么计算左边的两个筐里的桃子就是算什么呢?

生:10乘2等于20。

师:刚才我们先算了个位上的, 再算了十位上的, 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生:相加。

师:是啊, 要把右边筐里的和左边筐里的桃子相加, 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 (师逐步板书竖式)

师:像这样的一种算法, 我们称之为……

生齐答:用竖式计算。

从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化抽象为具体, 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这教学片断, 在教学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时, 教师没有一味的地讲计算方法, 而是紧紧地联系算理, 让学生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去学习抽象的算法。通过“刚才有位学生说4乘2等于8, 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呢?”, “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子就是算什么呢?”这两个设问, 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景过程中:14×2该分两步计算, 先算4乘2, 这其实就是算了右边两个筐里的8个桃, 然后算1个十乘2, 这其实就是算了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子, 最后把左, 右两个筐里的桃子合起来, 也就是把20和8加起来。这样, 把原来抽象的算理,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联系主题图, 很直观, 明了地理解算理, 由于教者注意把直观的算理与抽象的算法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生学得很轻松, 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篇10

一、运用现代媒体, 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兴趣

现代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强、声画并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 符合小学生好奇、喜新的年龄特征,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有意识心理活动的有机组合, 达到精神集中与愉悦并存的境界, 从而把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 又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 让学生感受这一陌生世界的奇异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时, 我一边放映海底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峡谷的多媒体动画, 一边播放模拟的声响和舒缓、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的视学、听觉都能感受这份奇异。在此基础上, 再让孩子们来朗读课文, 他们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那份激情和对大自然的那份热爱之情就油然而生。

再如, 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一开始, 我就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茫茫大草原一望无际, 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的背景动画。接着, 画面上出现牧民们跨上骏马, 追赶羊群的情境。那青青的大草原, 雪白的羊群, 伴着辽阔跳跃的《牧民新歌》, 优美的旋律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鞭子声:“啪——啪——”。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参与下, 进入诗意般的情境中, 唤起了他们强烈的审美情趣和参与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激情, 从而使他们在快乐中体验, 在感悟中学语文。

二、运用现代媒体, 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语文实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有许多写人的课文, 如《徐悲鸿励志学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在大海中永生》等。其中有些人物学生认识, 也有一些人物学生知之甚少。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让孩子们欣赏徐悲鸿的《骏马图》, 感受高尔基的《母亲》, 了解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与改革开放……经过一系列的自主操作和情感冲击后, 再来学习课文, 触摸人物的精神品质时, 孩子们的感情是真挚的, 感受是强烈的, 认识是深刻的。

再如, 教学《恐龙》一文时, 由于恐龙时代离我们很遥远, 使学生觉得恐龙的神秘, 于是渴望了解这种神奇的动物。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恐龙时代”的录像, 再配上教师平静的叙述, 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集中到画面上, 他们仔细地听, 认真地观察, 不时皱眉思考, 全身心投入到思维活动中。看完一段生动有趣的恐龙录像后, 孩子们兴趣盎然, 纷纷质疑:恐龙的种类有哪些?为什么会消失?地球上真的找不到一只恐龙了吗?……面对学生的盎然兴致, 我将学习内容往课本外拓展, 组织学生互相合作, 共同上网收集、查看、整理所需的信息, 及时交流、讨论所获得的资料。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亲自参与媒体的操作, 主动地探索、发现、归纳知识, 不仅对深化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而且还促进了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形成。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助于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性实践活动, 进而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

三、运用现代媒体, 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环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精美别致, 构图新颖逼真, 让人爱不释手。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 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课文中的主要情境。而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大量信息, 将无声的插图画面从单一发展到多元, 变静为动, 将复杂的过程以生动逼真的教学信息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读、背兴趣。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环境, 适时引导孩子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如在结合写景课文《烟台的海》开展“我是小小导游”语文实践活动时, 我用多媒体画面向孩子展示烟台的海的四季风景。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 孩子们被烟台海的四季美景所陶醉, 被烟台人的勤劳勇敢所感动, 于是个个跃跃欲试, 都想随着媒体画面镜头的定格变化, 上台过把“导游瘾”, 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烟台海的喜爱, 对烟台人的赞美之情。

这种借助于多媒体动画场景的欣赏, 寓语文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的形式, 能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表演欲, 彰显自己积极的创造才能。这样, 既锻炼了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又充分发挥了他们创造思维的个性优势, 还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再如, 教完《广玉兰》后, 要求学生完成“用先总写后具体写的方法写一种植物的片段”。我先让学生欣赏“广玉兰花”课件的动画, 播放时先采用分屏定格, 呈现动画特写的画面, 让他们欣赏到广玉兰含苞初开、盛开、凋谢时花瓣的不同特点;再让他们随着画面切换进行描述。这样, 学生既掌握了广玉兰花的特征, 又掌握了总分段式的写法。最后, 我播放几则植物的花、叶的生长变化动态, 并要求他们选择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仔细观察后进行写作。如此由易到难, 由扶到放, 由课内到课外, 由欣赏到写作, 拓展了孩子们展示才能的空间。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四、体验运用现代媒体, 激活学生习作思维

在当今时代, 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习作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 使学生乐写、会写、善改, 真正将“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使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如我所教的四 (4) 班学生, 虽然我平时时常提醒学生把目光引向大自然, 引向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现象, 指导学生善于观察, 做个有心人。但是一部分学生到写起作文时, 往往将这些要求抛之脑后, 总是无话可说, 无内容可表达。如教《烟台的海》一文时, 我就针对性要求学生仿写。体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自然界不同季节的景观带到课堂, 引导学生观察, 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进行描绘,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学校中的各类活动, 让学生去说, 去写片段。我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积累, 跟班一个学期,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增强。学生对平时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或认识的事物, 但因为不加注意人物而对其中的细节印象模糊, 以致于习作内容不具体、不生动。写作课上, 我借助投影、录像等再现生活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如指导《我的语文老师》习作前, 我设计一个“老师纠正我写字姿势”的多媒体课件, 展示老师指导学生写字坐姿全程, 利用镜头慢放, 把老师的动作、神态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为了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 我设计“回到家”、“离别”、“教育谈话”、“讨价还价”等不同场面的多媒体课件, 指导学生感知、描写。学生对再现的情境有了感知, 基本能抓住重点、把细节部分写下来。对学生写下来的习作, 选择“好”或“不好”的作文作为批改的范文。通过投影仪展示范文, 我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 从结构、开头、结尾、重点段、标点、字词句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1-068-01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对课堂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定位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对生字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作文的教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

一、形象生动,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对初学汉字的学生讲解字义是件难事,往往是越解释越深奥、越解释越糊涂。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如教“休”字,屏幕上出现一个人,他悠闲地倚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身边放着他的行李袋。学生很清楚就明白了“休”的意思,那就是一人倚树,立足休息。这样学生既牢牢记住了“休”的字形,又理解了字义。这些画面,能使学生逐渐感悟出中国方块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记住了字形并理解了字义,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如:法、级、地、眼等合体字,部首是红色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对比,会强烈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会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或者还可以利用动画,让部件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义,而且还记住了笔顺笔画。通过这样的演示,汉字的学习将变得更加简单直接。

二、文图并举,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的功能,为以声音、图像为主要媒体的科学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同时也使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更为崭新,更为广阔,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而信息技术操作,以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感知,它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课件为主要信息,对新授课的内容添油加醋地进行恰当而合理的加工处理,使其生动、有趣、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同时,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 便于理解, 突破了难点, 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四、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知识面

我们的学生,每天遵循的是“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规律,没有时间能全身心地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的浅薄也为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后遗症,为了达到教学的预定效果,我们可以在上课前、上课后寻找一些机会让学生坐在计算机前,轻敲键盘,让计算机带领学生来到天南海北,让计算机这位“无声的老师”默默地传递知识,这非常适合用于一些名胜风景的课文的教学。

五、视听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中年级学生,由于其生活的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计算机是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查看资料,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作文评议时,通过网络的传送,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如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当同学在输入作文或计算机操作遇到难题时,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能者为师,共同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论文 篇12

一、依据影视资源,创造情景教学

依据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并且是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依据。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不能将自己的关注点有效的放置在学习中。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氛围,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提升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影视资源与实际课本相对比,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依据影视资源创造教学氛围和环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定的视觉冲击下更为深入的了解文章,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依据影视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时期的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库,很多知识源于科学,又有一部分知识源自于学生,但也有一部分知识远远超于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明确很多教学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难,那么重要的就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要想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引进一些优质的、有效的课外资源,促使初中语文课堂可以获取更多的依据。影视资源的引用不需要收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特点将影视资源和初中课本知识更好的融合到一起,从而提升实际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通过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为依据,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农村山区教育的困难情况,以此真切的感受到电影中人物面对困难时得到百折不挠和坚定信心,从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三、依据影视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难点的突破,这对实际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是教学工作中重难点问题。影视资源的引进,有助于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有一些优质的古代影视作品,这些历史问题与现阶段的时代相隔甚远,学生没有办法明确其历史的发展历程,更无法从中获取自己的体验。但是引用影视资源可以有效的丰富教学课堂,促使学生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形式转向动态的学习模式,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观看影视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身的学习观念,获取有效的体会。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的两则新闻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据现阶段的历史影视资源向学生展示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横渡长江的场景,以此将学生的学习课堂转向全面化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依据教师的讲解、视频的展现以及自身的理解获取有效的信息,从而为自身的学习奠定有效的基础。

四、结束语

上一篇:转调分析下一篇:高校小学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