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2024-07-01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通用4篇)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篇1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古诗的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可见想象在古诗词赏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为教学实例,展开联想和想象,从了解诗人生平,想象诗词写作背景;读懂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场景;深入诗歌情境,想象诗人情感三个方面对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做以探讨。

一、了解诗人生平,想象诗词背景

诗词是诗人用来抒发自己情感、表达个人志向的一种载体,正所谓“诗言志”。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社会体验各不相同,由此激发出的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生平的基础上,试着从诗词中暗含诗人情感体验的字、词、句入手,对诗人当时的生活经历、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准确地解读诗词。

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书下注释标注了这样的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凉州,宣慰河西节度使。这样的写作背景仅仅点明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地点、担任的官职和出塞的任务,并没有涉及到时代政治背景。如果对诗人的生平缺少必要的了解,学生很有可能会进行错误解读。学生会认为,王维受朝廷指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从京城去边塞慰问是一桩幸事美事啊,但是从诗句中的描述又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何“中央特使”到荒远边塞去慰问,是“单车简从”出行?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那么诗中的“征蓬”是比喻王维这样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吗?此时尤其需要学生去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王维青少年时期就富于文学才华,21岁中进士。了解了王维个人经历、并结合诗中暗含情感体验的字词所透漏出的信息,笔者开始引导学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王维年少有志,很想干出一番大的作为,但是因受牵连而被排挤出京,他的理想抱负要如何实现?再加之他一向生活在繁华安逸的京城中,现在却要去往北方荒凉之地,他的心情又会是怎样?身为“中央特使”出使塞外,去慰问边塞打胜仗的将士,既无排场而是“单车”出行,又把自己比喻成枯黄的蓬草,身不由己,随风而飞。可以说,整首诗是在一种低沉抑郁的氛围中起笔的,出塞之初王维的心情是苦闷抑郁的。

只有在了解诗人的生平、结合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诗人还原到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去,才能准确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初步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

二、读懂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场景

了解诗人生平、把握诗词写作背景之后,笔者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懂诗句内容,并凭借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句中的空白,合理拓展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或场景,进而深入到诗词的意境,去感受诗词凝练语言的魅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堪称千古名句,但要深入地体味这诗句的妙处可不易。苏轼盛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借书中人物香菱之口评价此诗:“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不管是苏轼还是曹雪芹,他们的话都道出了一个方法:读者想要直观地去感受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场景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

在《使至塞上》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单独地理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个意象的意思,然后引导他们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拓展诗句中的意思,填补诗句空白,用形象思维去感受王维的“诗中有画”,想象苍茫大漠中“孤烟直”、长河边“落日圆”的雄奇景象。引导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诗句中的这几个意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在一个空旷无比的沙漠中,有冲天而起的烽烟、蜿蜒曲折的黄河和一轮圆圆的落日,然后把这些景物放置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上,天边有落日,空中有烽烟,地下有河流,形成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其次,让学生去感受画面中景物所呈现出的线条美,在一望无际的大漠背景之上,烽烟是纵的,长河是横的,落日是圆的;最后,再给这些景物添加上丰富的色彩,荒凉大漠中漫天的黄沙,黄昏时分橙红色的夕阳,泛着粼粼白光的黄河水,天空中升起一道白色烽烟。诗句中出现的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直观的画面,学生能形象地感受到王维笔下如画一般美的雄奇壮观的边塞风光,感受到古诗词凝练的语言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三、深入诗词意境,想象诗人情感

《使至塞上》这首诗,更多人的目光被诗中雄伟壮阔的大漠风光所吸引,而忽略了挖掘诗中隐含的诗人情感。实际上,这首叙事写景诗同样蕴含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其中的含蓄隐晦需要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去细细地品读。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带着诗人个人的生平印迹来感悟其内心情感。笔者用这样的一个开头引导学生开始这趟“边塞之行”:“我”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开始了此次出塞,乘着一辆车,带着几个随从。名义上察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我”伤心苦闷,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然后让学生结合诗句来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探寻诗人情感上的变化。颔联中,学生联想到诗人犹如“征蓬”一般,随风飘荡,身不由己,想象出当时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飘零。尾联中,从雄豪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句中想象出诗人得知战争即将胜利时的喜悦振奋。从首颔联低落苦闷到尾联喜悦振奋,诗人的感情经历了大跨度的转变,可见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人情感大扭转的关键语句,也是最值得深入品味的。“孤烟”“落日”本给人孤独伤感之情,但加上了“直”和“圆”,诗词的意境就发生了变化。诗人置身在广阔的荒漠之中,看到烽火台上燃起的“孤烟”和黄河边那轮“落日”,感受到了直上云端的孤烟的劲拔坚毅和夕阳落下时的亲切温暖,必定从中获得了人生启示,让他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心胸也变得开朗豁达起来,这恰好和尾联中喜悦振奋的心情顺畅衔接。诗人这种从苦闷孤独到豁达开朗再到喜悦振奋的感情变化过程,如果不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亲身感受诗景融入诗境,恐怕就无法准确深入地感悟出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历程,也就感受不到诗词中“景语皆情语”之妙处了。

让学生在凝练的古诗词文字中挖掘出最丰富的内涵,必须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解读文本,深入拓展诗词空间,品味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才能真正体验到古诗词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215000)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篇2

一、参与是被迫还是主观欲望:摘杨梅的启示

富阳新桐乡的陆家坞, 一向以盛产杨梅而闻名。到了5、6月份是杨梅成熟的季节。记得上半年我去陆家坞买杨梅时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杨梅种植园的果农们将摘下的杨梅堆放在路边, 招揽过往的游客和顾主。尽管他们个个疲惫不堪, 但是成筐的杨梅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 有一个杨梅园里的生意却特别的红火, 前来买杨梅的人络绎不绝。原来, 这个杨梅园的老农想了一个办法:凡是想买杨梅的人, 只需给他五十元人民币, 便可以在杨梅园里随意摘上一筐子杨梅。他觉得其他园主把杨梅摘下来, 再拿去卖, 既费时费力, 又无法满足游客尽情参与和自由选择的愿望, 可谓吃力不讨好。而老农只是准备了一些筐子, 坐在园子的门口收收钱, 然而他家杨梅园里的杨梅却是第一个卖完。

老农的经营策略正是抓住并利用了人们渴望参与的心理。试想:如果去路边购买杨梅, 五十元人民币就只是换回等值的杨梅而已, 钱货两讫之后, 只好提着杨梅走路。而同样是五十元人民币, 在老农那儿, 则可以自由自在地走进园子, 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购杨梅, 可以纵情饱览园里的风光, 这种经营方式让每一个游客在人格上得到尊重, 在采摘中体验到乐趣, 它的高明之处岂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能相比的!

这位老农卖杨梅的成功经验在于, 他多给了游客一个参与的机会。因为参与中有快乐, 参与中有满足, 参与不仅激发了兴趣, 叫人乐此不疲, 参与还唤起了人的主体意识。这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无启迪。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已经意识到, 如果教师把教育对象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 把教学变成一种简单的“告诉”, 一种单向的“给予”, 结果只会是教者谆谆, 听者恹恹。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 难免让人没胃口、打瞌睡。教学好比钓鱼, 我们的一些老师热衷自己的反复示范, 也乐于把钓到的鱼慷慨地赠予学生, 他们就是不想或不肯把鱼钩交给学生, 让他们也来亲身体验一下垂钓之趣吧!对于一个垂钓者来说, 鱼之多少以至于有无那倒是其次, 垂钓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没有学生的自觉参与, 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 没有师生间的合作互动, 这便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常识和体验的权利, 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收获知识的热情, 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课堂参与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需要给予充分展示的机会

1. 参与情境创设, 与学生互动共勉

新的课程方案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和提升, 应该在人性化和创造性的环境中积极自主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 保证新生代的“学习成长和人格成长”, 奠定一个终身发展的心理结构和人生态度。在此种理念中, 教学活动有了它全新的界定。教师不再以传授者的身份出现, 而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为学习环境提供支持、帮助, 教师在各方的思维成果之间进行协调, 以自己的倾情参与, 与学生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和成长社区。在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内, 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来, 切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在这里, 师生作为共同的参与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这里, 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凸显, 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在这里, 教师作用得到了新的诠释:不再是他人价值的强加者和传递者, 而是解释者和探讨者。

由此, 我们的教师无需劳神费力地去采摘、去叫卖“知识的杨梅”, 大可以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杨梅王国里, 由他们自己去采撷“智慧之果”。我们要做的是牵来阳光, 邀来春风, 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2. 参与再创造, 与学生互惠共享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 我们的教育不宜过多传输所谓的“定论”思想来钝化学生尚属稚嫩却四处延伸的思维触角, 而要着眼于帮助他们树立多思路、多角度、多元化的认识事物及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艺术,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扩大人生的视野、探索的方位和认识的领域。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篇3

一、了解诗人生平,想象诗词背景

诗词是诗人用来抒发自己情感、表达个人志向的一种载体,正所谓“诗言志”。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社会体验各不相同,由此激发出的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生平的基础上,试着从诗词中暗含诗人情感体验的字、词、句入手,对诗人当时的生活经历、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准确地解读诗词。

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书下注释标注了这样的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凉州,宣慰河西节度使。这样的写作背景仅仅点明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地点、担任的官职和出塞的任务,并没有涉及到时代政治背景。如果对诗人的生平缺少必要的了解,学生很有可能会进行错误解读。学生会认为,王维受朝廷指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从京城去边塞慰问是一桩幸事美事啊,但是从诗句中的描述又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何“中央特使”到荒远边塞去慰问,是“单车简从”出行?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那么诗中的“征蓬”是比喻王维这样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吗?此时尤其需要学生去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王维青少年时期就富于文学才华,21岁中进士。了解了王维个人经历、并结合诗中暗含情感体验的字词所透漏出的信息,笔者开始引导学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王维年少有志,很想干出一番大的作为,但是因受牵连而被排挤出京,他的理想抱负要如何实现?再加之他一向生活在繁华安逸的京城中,现在却要去往北方荒凉之地,他的心情又会是怎样?身为“中央特使”出使塞外,去慰问边塞打胜仗的将士,既无排场而是“单车”出行,又把自己比喻成枯黄的蓬草,身不由己,随风而飞。可以说,整首诗是在一种低沉抑郁的氛围中起笔的,出塞之初王维的心情是苦闷抑郁的。

只有在了解诗人的生平、结合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诗人还原到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去,才能准确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初步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

二、读懂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场景

了解诗人生平、把握诗词写作背景之后,笔者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懂诗句内容,并凭借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句中的空白,合理拓展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或场景,进而深入到诗词的意境,去感受诗词凝练语言的魅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堪称千古名句,但要深入地体味这诗句的妙处可不易。苏轼盛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借书中人物香菱之口评价此诗:“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不管是苏轼还是曹雪芹,他们的话都道出了一个方法:读者想要直观地去感受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场景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

在《使至塞上》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单独地理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个意象的意思,然后引导他们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拓展诗句中的意思,填补诗句空白,用形象思维去感受王维的“诗中有画”,想象苍茫大漠中“孤烟直”、长河边“落日圆”的雄奇景象。引导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诗句中的这几个意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在一个空旷无比的沙漠中,有冲天而起的烽烟、蜿蜒曲折的黄河和一轮圆圆的落日,然后把这些景物放置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上,天边有落日,空中有烽烟,地下有河流,形成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其次,让学生去感受画面中景物所呈现出的线条美,在一望无际的大漠背景之上,烽烟是纵的,长河是横的,落日是圆的;最后,再给这些景物添加上丰富的色彩,荒凉大漠中漫天的黄沙,黄昏时分橙红色的夕阳,泛着粼粼白光的黄河水,天空中升起一道白色烽烟。诗句中出现的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直观的画面,学生能形象地感受到王维笔下如画一般美的雄奇壮观的边塞风光,感受到古诗词凝练的语言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三、深入诗词意境,想象诗人情感

《使至塞上》这首诗,更多人的目光被诗中雄伟壮阔的大漠风光所吸引,而忽略了挖掘诗中隐含的诗人情感。实际上,这首叙事写景诗同样蕴含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其中的含蓄隐晦需要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去细细地品读。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带着诗人个人的生平印迹来感悟其内心情感。笔者用这样的一个开头引导学生开始这趟“边塞之行”:“我”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开始了此次出塞,乘着一辆车,带着几个随从。名义上察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我”伤心苦闷,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然后让学生结合诗句来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探寻诗人情感上的变化。颔联中,学生联想到诗人犹如“征蓬”一般,随风飘荡,身不由己,想象出当时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飘零。尾联中,从雄豪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句中想象出诗人得知战争即将胜利时的喜悦振奋。从首颔联低落苦闷到尾联喜悦振奋,诗人的感情经历了大跨度的转变,可见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人情感大扭转的关键语句,也是最值得深入品味的。“孤烟”“落日”本给人孤独伤感之情,但加上了“直”和“圆”,诗词的意境就发生了变化。诗人置身在广阔的荒漠之中,看到烽火台上燃起的“孤烟”和黄河边那轮“落日”,感受到了直上云端的孤烟的劲拔坚毅和夕阳落下时的亲切温暖,必定从中获得了人生启示,让他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心胸也变得开朗豁达起来,这恰好和尾联中喜悦振奋的心情顺畅衔接。诗人这种从苦闷孤独到豁达开朗再到喜悦振奋的感情变化过程,如果不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亲身感受诗景融入诗境,恐怕就无法准确深入地感悟出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历程,也就感受不到诗词中“景语皆情语”之妙处了。

让学生在凝练的古诗词文字中挖掘出最丰富的内涵,必须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解读文本,深入拓展诗词空间,品味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才能真正体验到古诗词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

白居易闲适诗词艺术魅力 篇4

白居易闲适诗词艺术魅力是什么呢?大家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领略到魅力。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把自己的诗词创造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然而仔细分析,除讽喻外,闲适、感伤和杂律实为一类乃闲适诗也。这三类作品,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但在内容上却互为贯通,都是诗人在四十岁以后被贬江州司马抑郁不得志时书写内心苦闷的作品。

那么是否白居易闲适类的诗作,真的只是其“独善其身”时的无奈叹息呢?

首先,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走过的创作道路来看。白居易主要生活在中唐年间。当时唐王朝已日渐衰弱,内则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外则回纥、吐蕃不断侵扰。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白居易作为一个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其作品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也必定是对现实的观照与反映。因此,就产生了他的作品中最具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讽喻诗、闲适诗。具体来看:

当他在“勿轻直折剑,犹胜曲金钩”(《折剑头》)、“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勇敢的战斗,不怕牺牲,敢于直言上书时,却遭到统治阶级的贬官命运。正如白居易自己所说:“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杂感》)他只得满怀凄楚的心情离开长安。一种壮志未酬,却“穷巷途尽,爱莫能助”的心情油然而生,转而不愿意在污浊中随波逐流而寄情言志于山水之中。也就在此时,他“兼济天下”无情批判的讽喻诗,转而被“独善其身”的闲适诗所代替。但这种闲适并不全像史家所说的超然脱俗之闲适,而是诗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无可奈何的闲适。也是诗人清廉自洁,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闲适之言,无声的呐喊之言!

其次,从诗人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在于——“为民”的文艺观来看。白居易认为文艺的作用,就在于它能“辅察时政”“泻导人情”、“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他认为“为君”和“为民”是一回事。且明确提出诗歌必须为人民说话,反映人民的疾苦。也就有了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观。他的诗不只是单纯的语言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其诗歌的内容不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还体现了人民的心声,因而他的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由此,乐天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为民”的高峰,也正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白居易才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诗作。虽然他的闲适诗的批判锋芒不及讽喻诗那样直率、辛辣,但是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传统手法的继承者,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无论其遭受到怎样的打击,现实主义始终是他创作的主要基调。

然而,同样为现实主义继承者的诗人杜牧,神韵领袖王士祯却对白居易的作品大肆攻击,认为乐天的诗或为“淫言”(指《长恨歌》《琵琶行》);或为“无神韵”。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诗作(讽喻诗除外)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价值都予以彻底地否定。

下面,笔者就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白居易的作品及他同时期的同类诗作试做进一步的探究:

一.书写坎坷遭遇 咏叹幽愁暗恨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遭小人排挤,被贬江州做了一名司马,照唐代官制,州司马是刺史下面的辅助官,实际上无事可干。作为一名急于“兼济天下”的诗人,白居易的心中充满了忧苦,然而“忧愤出诗人”,就在这郁郁不乐的岁月中,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唱绝千古的《琵琶行》。

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位昔日欢乐的歌妓少女,而今忧愁难解的商人少妇的形象。诗人对于这个歌妓由欢乐而悲凉的身世遭遇不仅同情,更重要的是联系到自己的贬谪生活做对照,看起来似乎比拟不伦,实为诗人想借这个歌妓的形象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同时也将自己不幸的遭遇和失意的心情倾泄出来,以示抗议!

诗人自己被贬谪在江州的寂寞生活,苦闷的心情,与琵琶女在感情上起了共鸣,虽然自己与琵琶女的地位不同,但是命运相同,都属于被封建社会抛弃的人物。诗人是在政治上被抛弃,而琵琶女则是在生活上被抛弃,自然使作者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既是当时封建专制下清廉、正直的中国文人悲剧命运,也是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下层妇女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如此坎坷的遭遇,如此太多的离别与苦闷,诗人才能在残酷与失败中,冷静地思考,深刻地反思;以一句唱绝千古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向黑暗社会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二.借景抒情 借事咏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潜归隐后所描述的田园之趣,如此恬静、祥和,确实是一个真正隐者淡泊心志的真实写照。然而纵观陶潜一生,却是时而出仕,时而归隐。每一次隐逸,却又是每一次出仕的前奏。这实乃中国文人普遍的文化心态:儒道互补,仕隐相随,兼济与独善交替。白居易作为一个现实主义流派的继承者,也不外乎如此,如唱绝千古的《长恨歌》。

诗中作者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在如痴、如嗔、怅恨不已的哀怨中,警世喻今。《长恨歌》从诗歌语言来看,流畅优美,通俗易读。在描写中,有时仅用一两个字,打上一个比方就把人物及场面写活了,如“回眸一笑”、“芙蓉如面柳如眉”。不仅写出了杨贵妃貌美多情,也写明和回答了“君王不早朝”乃唐玄宗作为人的本性———崇美的真实显现。再从文采和格律来看,文辞艳丽,对仗工整。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无论从思想和艺术价值来看,《长恨歌》在中国文学史的殿堂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又如他的《钱塘湖春行》无论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也值得令人称道。

此诗作于长庆三年,乐天被贬杭州游西湖时所作。西湖是中国文人描绘最多的景点之一,如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赞美,而乐天的《钱塘湖春行》却以西湖的春景入手,把冬尽春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描绘得恰到好处。使人在不事雕琢的刻画中,体味到了融合怡荡的春意。

但从《钱塘湖春行》的背景来看,乐天新近被贬,心绪难平,适游西湖春景,故借景抒情。诗中的湖光山色、新燕浅草等引发了诗人的兴致,但深入体会诗中的“行不足”、“最爱”,则感到自有其不同的兴寄。早春降临之际是大地复苏,万象更新,在这里岂止万物生机勃勃,人们亦将为之精神振奋,充满信心。“乱花”之后必然是姹紫嫣红,“几处”之后必然是处处莺歌燕舞……这种美好的前景,谁又不心向往之呢?因此在这首写景诗中,我们难道不可以理解为这是乐天借景所喻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乐天所要表达的主旨:借生机盎然的春意,表达自己虽遭被贬,但仍然乐观、积极向上,以及满怀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闲言中的忧伤感 闲适中的不平静

在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随着自己政治生涯的起伏跌宕,再加上儒、道互补的文化心态的积淀影响,诗歌的创作思想也沿着“兼济”、“独善”水乳交融的方向发展。入世是敢于直谏,勇于斗争;闲适时也仍以国家、人民的命运为己任。一种强烈的“济世之志”猛然撞击着“知足保和”的`独善,于是在祥和、宁静的困言中透出了作者为国家之前途而忧虑,为民生之疾苦而呐喊,不再甘于沉默的爆发。

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一诗中,诗人自四川顺长江而下,出巫峡,看到洞庭湖的泛滥,想到夏禹治水的功绩,因而有感而作。在诗中作者把传说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对湖水侵蚀农田的描写,对大禹的怀念与歌颂,斥责了唐王朝不关心人民的疾苦,只顾着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腐朽专制,从而把自己忧国忧民的心绪表现出来,充满了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

正当在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大声疾呼、勇敢战斗的时侯,历史的车轮又在其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悄然轧上了一道深深的痕迹。元和十五年,宪宗暴死,穆宗即位。这时李德裕、牛宗闵两个官僚集团互相倾轧。加之穆宗的荒淫,不恤政事。一时朝纲混乱,人心思危,政治清明之期遥遥无望。乐天多年“兼济天下”的抱负,在上下求索中被无情的现实淹没了。多年的谪居生涯,仕途上的腥风血雨,使他泯灭了对黑暗腐朽的统治阶级所抱的最后一丝幻想,终于在太和三年退隐洛阳。

当年“无轻直折剑,犹胜曲金钩”的壮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淹没在惧怕卷入党争的漩涡。然而一件偶然的变故,使乐天走出了思想的困惑,以昔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豪情,撕开了闲适中的寂静,以悲凉慷慨的风格,呈现出年华虽逝,壮志依然奋发。

武宗会昌二年(838年),白居易的知交加诗友刘禹锡病逝。为了纪念自己的老友和抒发此时的心绪,乐天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两首》悼亡之作,在诗中,乐天借对刘禹锡的怀念,抒发了时光易逝、圣贤易老的惆怅,在悲愤的气氛中流露出英雄落寞的孤寂。然而诗中“杯酒英雄君与曹,文章微婉我知丘”,写出了君即曹操,我即孔丘的豪迈之情。这是不甘沉沦于黑暗现实的昂扬之情,也是向黑暗发出挑战的呐喊之言。这就是白居易闲言中的幽伤感,闲适中的不平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给风娃娃的信下一篇:社区动力及资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