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2024-06-16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精选5篇)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篇1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和中专语文教学特殊性的分析, 阐明了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就如何运用古诗词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倡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应加强文学教育, 通过古诗词诵读, 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髓, 使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丰富学生的词汇,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 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专业修养,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职业学校,古诗词教学,素质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但是, 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既要求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提高到普高那样的水平, 又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岗位需求的办学思想, 即功能定位不清。虽然, 通过这几年的教育改革,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课程设置贪多求全、偏深偏难的情况还是存在, 不能够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文化基础知识状况相互适应, 而且, 受教学设施等教学条件的制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施教学的现象也是很严重,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长期被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很自然地养成了依赖顺从的思维, 不愿也不会提出问题, 丧失了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也总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发挥。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形成学习的主体, 也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所以,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习现状

近几年,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在中学学习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在经过苦读后, 仍然是无望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由于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学习上的挫折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进取心。为了求职的需要, 有部分学生自愿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迫于外界某种压力, 如父母的强烈要求等, 而不得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还有一些学生, 是家长为避免其子女在社会上出乱子, 把孩子送到学校让老师管着, 学习知识则放在次要的位置。因此, 学生中潜在的被动学习因素偏多。另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降低门槛”的方式进校的, 这种做法使原本综合素质就不高的生源中, 又出现了新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 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都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由于学生入学时, 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 年龄小。因此, 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 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门数不断增多, 教学方法与中学有所不同, 教学进度也比初中快, 所以, 不少学生难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这些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为了上好一节课, 教师时常要先对学生进行一番纪律教育之后, 才能开始正常的课堂教学——这不但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造成了教学心理的不良循环。因此, 就现有学校的生源情况, 学生很难形成自觉的学习主体。

2、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我国是文明古国,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而且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 积淀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古诗文的语言, 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 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 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 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

古诗词的教学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热爱并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 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 形成健全人格。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 学习古诗词可以与专业知识很好的结合, 使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大量诵读古诗文, 大量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和前人的智慧, 让历史的灵魂跳荡在学生的胸膛, 无异于让学生们站到巨人肩上看世界, 必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画出一条更高的起跑线。

3、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 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使古诗词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古诗词的内涵。在古诗词教学中, 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大胆放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感性认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 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 为人处世之道,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1、反复朗诵, 探究古诗词之情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古诗词教学中, 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诵读, 通过诵读去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 在诵读中品味古诗词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 让学生放开朗读, 尽情投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古诗词的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溶入感情, 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不断的诵读中, 学生定能增强对古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3.2、发挥想象, 探究古诗词之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通感的心理功能可以使人产生新鲜隽永的意境。正是因为有了想象, 所以歌声才会有“甜美”, 颜色才会分“冷暖”, 声音悦耳宛如味觉之甜美, 视觉上的不同色调就像感官的冷暖体验。《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记载了孔子听到韶乐后, 三个月不知肉的味道, 把听觉和味觉联合起来。马融的《长笛赋》中的“尔乃听声类形, 状似流水, 又像飞鸿”, 用视觉形象或触觉感受来描摹听觉;宋祁的《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 一个“闹”字把静态的景物写得有声有色, 赋予了动感, 仿佛在视觉里有了听觉的感受, 视觉和听觉的沟通, 把春天百花竞放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由于通感唤起一系列的感觉系统共同作用, 产生反应, 欣赏者获得的往往不是单一的美感, 而是综合的美感, 因此审美感受的内容和单一的感官系统比较将更加丰富和强烈。

审美活动中的通感现象不仅限于感觉的转换, 还体现在联想和想象, 其中有感性的成分, 又包含了理性的内容, 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 贵在含蓄, 时空跌宕, 跳跃腾挪, 非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琵琶女的弹奏技巧有一段这样的描述:“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虽然是一段关于琵琶弹奏技巧的描述, 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 把直观感觉与听觉联系起来, 把大弦、小弦弹奏出的声音, 用“急雨”和“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多种器物发出的声音来比拟, 通过审美情感的相互联系和渗透, 形象地描述了弹奏的高超技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从闻见玉笛的声音飞满洛城, 听出是“折柳”的曲调, 联想到人们送别时相互赠柳枝以表示留恋之意, 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由此可知, 玉笛的声音一定是曲折悠扬, 荡气回肠的, 一定是如杨柳依依, 缠绵跌宕的, 从玉笛的声音能引发人的多少思乡情。

3.3、品读欣赏, 探究古诗词之内涵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感悟、积累、运用, 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古诗词教学中, 如何使学生自读自悟、欣赏品味, 领略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提高语文素养.那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赏析, 在自主学习中享“渔”而得鱼。在语言中品味古诗词的表现力。如《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空”是“空旷”之意, 正面描绘了鹿柴附近傍晚时分, 深山里寂静深幽、杳无人迹的景象, 展现的是大山幽静, 不闻人语的情境, 表现安静幽深的境界。一个“空”字, 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 表达了隐居者安闲的心境。在语言中品味古诗词的意境。马致远《秋净沙·秋思》把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两种不协调的景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造了一幅令人寻思不尽萧瑟苍凉的深秋图景和一个骑着瘦马的游子正在茫茫古道上艰难前行的形象。构思独特, 意境深远, 烘托了游子难以言状的彷徨凄苦的心情。在语言中品味古诗词的表现手法。《观沧海》, 要紧扣一个“观”字, 问是谁在观?他为何而观?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 有人说他为自己的前途而观, 有人说他可能为风景而观, 有人说他在为国家而观;有人说他为理想而观, ……学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只有对古诗词的语言深入品读, 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 让学生走进经典、与大师对话, 感受他们的学识、睿智、气度, 开拓视野, 开阔胸襟, 培养大气, 提升自我。

不断对古诗词的语言品味, 重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课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每首诗词前现有的一段短小的赏析语言, 让学生去写好赏析文字, 以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

3.4、加强合作, 探究古诗词之外延

古诗词教学中应注意合作和对话。以学习者的个体经验为出发点, 必定带有差异的色彩, 从自己的经验基础出发, 对同一言语事实, 选取的理解角度及理解的广度、深度会不尽相同。这些来自不同个性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 又补充了个体经验的局限, 从而推向合理与完善。而且, 学习主体对合作探索有着天然的要求和愿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对诗人词人的词风、流派、诗语风格等问题。借助合作的力量进行研究学习。从资料搜集、取舍和研究的方向、态度、方法等的指导。并把探究形成结果并进行交流。多肯定多激励不苛求。如让学生自己动手, 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 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 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 在生活中品诗, 在品诗中生活, 古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雅斯尔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探索、合作和对话, 在自主合作中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激发学生与古诗词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 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的进程中来, 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大海中遨游, 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也只有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的探究, 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顾建华, 张占国:《美学与美育词典》, 学苑出版社。1999.2。

[2]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获奖论文集》, 2003.10

[3]陈良运:《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

[4]王锤陵:《古诗词鉴赏》,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篇2

一、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情感,情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作家,也不会有文学作品。情感只能被情感所感动,读者鉴赏文学作品同样也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只有当文学作品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和兴趣时,作家在作品中输出的信息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作者营造的情感氛围再现于学生的脑海,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通过情境传递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重视情感的诱导,要善于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或学生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认知对象的体验上。

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此诗抒写的是诗人离开家乡京城出任宣州太守的途中,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谢朓这次出任宣州太守之前,京城建康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社会正处在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离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写了诗人对京邑眷恋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时势的隐忧。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接下来六句写景,六句写情,写情部分属直抒胸臆,比较好理解,可是怎样由对景物描写的理解过渡到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上呢?又怎样来看待这些景物描写呢?这是学生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也是教学的重点部分。此时,教师应从“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这两句入手,此二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认自己的旧居是不是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你离家时,是否也回首遥望,是否也有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屋脊,试图辨认家的经历?还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一下,如果离家时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十几年,抑或是几十年,你会不会想把家乡都装在眼中带走呢?”教师启发到这里,学生们的那种爱乡、恋乡、思乡的情感被唤醒,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和作者产生共鸣,也就很容易理解后面的诗句了。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在读者的鉴赏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作者的创作过程与读者的接受过程,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不是被动的,读者在受作品潜在影响的同时,又完成了对作品的再创造。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练性,表达含蓄,反映生活不是以广泛性和丰富性见长,而是以集中性和深刻性见长。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教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鲍照在他的描写边塞生活、反映征夫戍卒生活的《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中写道:“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砂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这是描写塞外恶劣环境的六句诗。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使学生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将士们长期不得卸甲,又由于天气的寒冷,盔甲上都挂满了霜,眉毛胡子上也一定都挂了霜,甚至结了冰碴。狂风肆虐的边塞上,还有沙籽石粒在不停地吹打着严寒之中的将士,就连抗寒的马都冻得象刺猬一样缩着毛,弓箭也因冻僵而拉不开了。但是,还不能局限于此,教师还应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想象,去想象诗中没有写到但通过想象又可以体会到的东西:在如此偏僻如此寒冷的塞外,将士们吃什么?住哪里?心情又会如何?学生们经过思考和想象,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将士们吃的也许是干粮、咸菜,或许就着雪水;住的是帐篷,睡在仅仅铺着稗草的地上;而站岗的哨兵则连帐篷也进不了。那么,长时间的驻军生活,将士们一定会思乡。虽有报国的赤胆忠心,但心情也一定有烦恼、郁闷的时候。这就不难看出将士们承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的痛苦,再想想战场上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一定是白刃相交、血肉横飞……分析到这里,学生的思绪早已飞到硝烟四起的边塞战场,也就走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中。

三、再现本文以外的审美想象空间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里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语言凝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启发,然后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体会诗中的场景和深意。教师可以详细地介绍作者写此诗时的处境及心态:公元697年,建安郡王武攸宜出征北契丹,陈子昂为实现建功立业的愿望而任随军参谋。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致使前锋军惨败。陈子昂屡次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遭贬斥,官降军曹。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纵观古今,俯仰天地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想到今世,心中充满了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大胆地去想象、讨论,就会描绘出这样的画面:一幅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在诗人的悲怆中,我们仿佛会看到昔日燕昭王在此招贤纳士的历史画面,会推想到唐王朝武氏专权的可怕世态,更会体味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同时,这也是诗人为读者开创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切都成了有形的图画,而透过这副图画,诗人那傲然独立的身影,悲愤痛苦的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脑海,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使古诗教学科学化,深入化。

综上所述,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古诗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古诗教学亦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古诗文想象力教学探究 篇3

一、古诗文想象力教学的重要性

讲解古诗文时开展想象力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精神境界。实践表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中对于人物或者景物的描写都较为精练,此时开展想象力教学,就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展开想象,主动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开展想象力教学非常关键。

二、小学古诗文想象力教学

1. 在画中展开想象

想象力教学与表象的关系密不可分,表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表象的表达形式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表象就是图画,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特点,运用图画来引导学生,如此便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教师可运用插图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学习古诗文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将插图与诗意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教师可挑选诗文中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展开想象。诗文与画能够结合就是因为两者具有相同的审美特征,诗文与画都包含了结构与意境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文都符合“诗中有画”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时,教师就可以以“愁眠”为主,引导学生对诗文的前两句进行想象,并且提问学生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看,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展开想象力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在阅读时展开想象

古诗文自身的特点是画面感较强以及语言精练,这就为想象力教学提供了素材。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古诗文资源,从多角度去挖掘教学的空间。可通过朗读来开展想象力教学。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理解诗文含义的关键。在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当起带头作用,带着感情去朗读,随后可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文,自己先体会诗文中的含义,一边阅读一边想象。教师在做朗读示范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还应当表达出诗文中的感情,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会,大致了解诗文的含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软件来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通过播放幻灯片呈现出色彩丰富的场景,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山行》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感受诗人描述的画面,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枫林美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在改写中展开想象

想象力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再造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意境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学习完古诗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学过的古诗文改编成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此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要求学生保持古诗文的原有内容,同时展开想象,将诗文中没有描写出来的景象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等补充进去,使文章变得更加完整。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应当先使学生按照诗文的内容展开想象,并适当地对古诗文中的情节进行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所见》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之后发生的事情等,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进行扩写,古诗词表述较为精练,短短几句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经过适当的想象后对诗文进行扩充,表达的意境应当与作者的意思相同。

4. 在品味诗文时展开想象

品味诗文就是仔细欣赏诗文,深入了解诗文的内涵以及隐含在诗文中的画面,在品味诗文的过程中,应当学会找出关键词。古诗文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形式,格式要求较高,且语言较为精练,在古诗文中,有一些字词的运用非常贴切,一字一词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含义,只有快速地找出这些关键词,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联想,了解作者表达的意境,达到想象力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暮江吟》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把“铺”作为关键词,从字面含义入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诗文中描写的场景通常代表了诗人的意象,而意象通常是建立在感悟的基础上,在《春望》中,作者用了花鸟以及草木等意象抒情,这些意象不是作者随意拼凑的,能够代表诗人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通过意象的组合来开展想象,感受诗人的情怀。此时学生就能够了解诗人的内心,体验想象再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感官就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文学修养也会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文想象力教学的开展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本文主要从在画中展开想象力教学、在阅读时展开想象力教学以及在改写中展开想象力教学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学生的特点展开想象力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凌森泉.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02).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篇4

一、古诗教学是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4版) 》的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之一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在论及分阶段目标时, 《标准》指出:“第一学段 (1~2年级)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 (3~4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内容。”由此可见, 语文界已经形成了古诗有助于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比较统一的认识。从中国古诗的特点来看, 中国古诗一般具有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的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了古诗教学是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 我们应当在日常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有所侧重, 把古诗教学从背诵默写的初级层次逐步提升至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更高层面。

二、完善小学古诗教学, 激发学生想象力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教学有必要改变以往以背诵默写为主的教学方式, 创设一种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式。

1. 诵读积累:夯实想象的基础。

中国古诗的格律音韵之美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于诵读, 这也是很多学校与家长在学生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引导他们朗读背诵的原因。我们认为熟读背诵古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古诗教学中, 应将诵读作为极其重要的一环加以落实, 因为只有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完成积累的过程, 并保证他们在展开想象的过程中决不至于受到阻碍。因此,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第一环节, 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

2. 理解领悟:满足想象的前提。

显然, 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熟读背诵是不够的。古诗毕竟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作品, 现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陌生的字词, 而这些字词往往成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绊脚石。因此, 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每一个字句, 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内容, 为进一步展开想象扫清障碍。如《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在这首诗中, 字词总体上非常简单明了。但是有两个关键词必须帮助学生明确理解, 一是“田田”, 二是“戏”。由于小学生很早就认识“田”字和“戏”字, 他们很容易将这两个词语忽略, 如果没能准确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就无法要求学生充分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景象。

所以, 对于诗句中词语的理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前提之一。田田, 形容荷叶相连遮盖, 层层叠叠的, 很繁茂。戏, 本指嬉戏, 娱乐, 在此是拟人用法, 以此描绘出游鱼之活泼快乐。倘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两个词语, 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画面。反之, 学生的想象要么是不准确的, 要么是不全面的。

3. 感受描述:注重想象的过程。

那么如何查验学生的想象结果呢?一般我们采用“描述”的方法, 就是要求学生将他想象出来的古诗中呈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描述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想象的过程, 还是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更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再举前例, 在学生熟读背诵古诗并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我要求学生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一:江南可以采摘莲蓬了, 荷叶层层叠叠的, 很繁茂。鱼儿在荷叶间游动, 荷叶的东南西北都有鱼儿在游动着。

学生二:江南又到了采摘莲蓬的季节了, 荷叶层层叠叠的, 很是繁茂。几条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游动着。

这时我就问学生二, 鱼儿为什么是欢快的?学生说, 鱼儿一会儿在东, 一会儿在西, 有时在南, 有时又在北, 这就说明鱼儿很活跃、很欢快。两个学生的描述不仅体现出他们想象结果的不同, 还表现出他们对词句的不同理解。学生一认为东南西北都有很多鱼, 而学生二则理解成同样的几条鱼在荷叶的不同方向游动。很明显, 学生二的描述中“欢快”一词的运用更切合诗歌表达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描述, 可以发现学生想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体验深化:提升想象的品质。

诗歌是古人情感的载体, 但凡脍炙人口的诗歌, 或清新隽永, 或情感真挚, 无不表达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古诗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引导学生慢慢领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丰富情感, 以此提升想象品质。

如唐朝诗人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中以动衬静, 以局部衬全局, 清新自然, 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 接着以“但闻”一转, 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 愈见其空;人语过后, 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 愈加触发人幽静的感觉。

但是, 如此理解仅仅是表层的理解。被誉为“诗佛”的王维, 其诗之禅意总能让人深悟人与自然之和谐, 进而体悟人类本身。当然, 要使小学生理解体验并表达这种境界是有很大难度的, 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导, 使他们在想象图景的同时对其中的况味有所体悟, 就能使他们的想象品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并为他们将来获得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再来品味本诗的意蕴提供极大的帮助。

5. 拓展延伸:扩展想象的区间。

有些诗歌的理解与领会是需要一定场景积累的。如唐朝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让学生去想象全诗当中描绘的整个图景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可以肯定学生能够想象出部分内容。“月落”、“寒山寺”学生可能容易想象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但是要结合其他诗中呈现的意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体验其中的情感意味就有很大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类似的场景体验, 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和延伸, 学习其它有相似场景或情感的诗歌来巩固这种体验。为此, 在学习《枫桥夜泊》之后我又推荐学习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两首诗歌都充满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也都出现了“寺”这一意象, 两者的互相印证对学生理解诗歌是有很大帮助的, 同时拓展学生的想象区间。

三、探索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想象力

不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 教给他们一些开展想象的基本方法, 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育。

1. 意象的组合。

意象的组合是学习古诗时展开想象的最基本方法。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是作者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 由情和景两个因素组成, 是诗歌抒情写志最基本的意义单位, 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志相统一的产物。“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 是诗人表情达意依托的客观物像, 也就是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 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 还包含作者的情思。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 初步的要求可以先抛开“意”而紧紧抓住“象”, 把诗歌中呈现的具体场景有机组合起来。

2. 经验的迁移。

经验的迁移是展开想象的重要方法。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 对古诗中出现的很多事物往往缺乏直观的感受, 所以经验迁移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方法。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对某一首古诗呈现的图景的语言描绘乃至画面展示, 这些语言描述和图片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想象。另一种经验来自学生自身, 他们可以将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诗歌图景加以加工重组再融入想象中。如诗句“大漠孤烟直”, 鲜有学生体验过其中描述的真实场景, 但是肯定有很多学生见过“孤烟”, 只是孤烟出现的背景不是大漠。如此, 学生就可以经验迁移的方式展开想象, 将自己所知的“孤烟”与从其他途径获知的“大漠”相融合, 从而组合出完整的画面。

3. 情感的融合。

诗歌图景的想象如果缺少了情感的融合必定是不完整的, 因此有必要强调在充分想象图景的基础上融入情感体验。但是很多诗歌的情感是深沉的, 是与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相关的, 很多大学生都无法深切领会, 更不用说小学生了。因此, 我们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大古诗的关联阅读与延伸, 努力帮助学生在类似的情感环境中逐渐获得比较深刻的体验, 以此帮助他们想象并构建出情景交融、意象完备的诗歌场景。

摘要:想象力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石, 而古诗教学是激发和培育小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创设一种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基于学生想象力开发的古诗教学一般应包含诵读积累、理解领悟、感受描述、体验深化、拓展延伸等几个环节。同时教会学生以意象的组合、经验的迁移、情感的融合等展开想象的方法, 逐步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想象力,激发,培育

参考文献

[1]刘章利.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4, (17) .

[2]苗红.古诗教学新探[J].天津教育, 2002, (06) .

[3]王振宇, 编著.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

[4]于溟慧.新理念下的古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03, (10) .

[5]曹利月.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审美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 2009, (08) .

[6]欧红淑.古诗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 (00) .

[7]曹贵康.小学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1.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篇5

(一)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的内涵阐释

通常, 我们所说的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有人说起房子, 马上就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样式的房屋形象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力, 古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流传于世。古诗词就是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 是古人在特定时期抒发感情或表述经历的文字载体。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强调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借助意象, 在头脑中重塑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 感知古诗词意境中作者所寄寓的特定情感, 引导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这不仅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还能促进中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塑造。

(二) 目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缺失现状分析

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 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直有所欠缺。尽管人们承认想象力的作用和价值, 然而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旧以“记忆型”知识为主。虽然我们把“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多元化解读”当作语文教学改革的口号, 但在“一考定终生”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式下, 学生对于答案标准化的追捧显得更具时效性,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想象力培养实则严重受限。

在古诗词教学中, 想象力的缺失尤为明显。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往往是含蓄委婉的, 单单通过翻译文本, 学生很难领会古诗词的深层内涵, 而且大多数中学生有能力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纠正字音。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 师生共同重塑课堂文化, 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去鉴赏佳作, 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爱上语文。而现实中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往往把一篇表里兼美的文学艺术品讲解成一堆干瘪的白话, 虽然有助于记忆却完全丧失了美感。在题型设置方面, 古诗词的考题仍以翻译考察为主, 过度重视语文评价的信度而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度。当学生通过无数次机械练习偶然顿悟到学习古诗词不过就是学习一堆翻译技巧的时候, 当中学生热衷于所谓考场法宝而不再用功读书的时候, 也就意味着想象力正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走向死亡。很多时候, 想象力不再被当作促进学生成长的创造性力量, 而被看成是影响教学秩序、威胁学生成绩的破坏分子。甚至有些学生家长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升学, 而升学必须要通过考试, 要考高分就得遵循各种考试标准和评分细则, 学生要做的只是按图索骥和反复模仿训练。由此可见, 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富有想象力的解答有时甚至会被标准答案所扼杀,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老师告诉学生雪融化了只能变成水, 却不能变成春天的故事。

二、古诗词意境解读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关系

(一) 想象力可促进中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解读

想象力对中学生解读古诗词意境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意象到意境, 学生的思维是从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在品读文本的同时, 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在自己头脑中完成文中情景的再造, 最终体悟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譬如学习名篇《卫风·氓》, 中学生很难通过文本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爱情观, 通过合理的想象,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 从而感悟古代那位男子的感情变迁和那位女子的痴情与无奈。再比方说学习李白的绝句《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这二十个字浅显易懂, 如果不经过合理的想象, 对文本字面意思的解释就显得很牵强, 学生便难以感悟到诗中蕴含着的诗人对世事、人生、历史以及时空变迁的深刻思索, 多重感情隐藏在字里行间, 创造出了一种苍茫而又超越时空的意境, 从而让这首诗意蕴深远。古诗词意境解读离不开想象力, 如果缺乏想象, 就难以理解“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壮阔;缺乏想象, 就很难理解“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人生苦短;缺乏想象, 就很难理解“怒发冲冠”的壮怀激烈。通过想象, 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文本的鉴赏解读, 还对中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以及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大有裨益。

(二) 古诗词意境解读可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

从认知发展水平阶段来看, 中学生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 也是最后一个认知发展阶段。年龄大约从11~15岁, 在我国正好处于中学时期, 在多数中学生身上具体表现为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并且不断成熟, 求知欲旺盛, 好奇心强, 富于联想想象。同时, 中学生普遍具有青春期的躁动情绪, 不善于有目的、有条理地展开思维, 遇到问题往往凭直觉和经验做出判断, 做一些“想当然”的推理。由此可见, 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要更大限度地将中学生思维的潜能转化成创作能力, 还需要学生实践的加强和教师的科学引导。

通过古诗词意境解读可有效地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是精选的名篇, 其中不乏激发想象力的因素, 这就为合理想象的展开提供了原材料。随着中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逐渐增强, 对古诗词中意象的把握会越来越准确, 再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工具书的帮助, 他们有能力理解古诗词中多个意象间的内在联系, 在整合各个意象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于是在头脑中就能完成诗词中情景的再现, 从而达到整体感知文本和深刻领悟作者情感的目的。此外, 由于中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个体化差异, 其想象力发展也是有差异的, 在古诗词意境解读中会表现在学生对文中情景再现的把握会有不同侧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解读, 但天马行空式的胡思乱想不可取。

三、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 古诗词解读中的语文情境教学, 主要指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学生从情境出发经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从而与古诗词中的意境产生共鸣。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预设的情境对学生解读古诗词的意境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 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首先, 可以用背景音乐渲染气氛。例如在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时候, 可以用激昂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 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想象之门。其次, 利用换位思考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 通过身临其境的想象来解读古诗词的意境, 将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 学习《书愤》一诗, 可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62岁的陆游, 被黜赋闲, 面对着山河破碎, 感受他那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凄凉。第三, 使用多媒体呈现情境。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感性材料的呈现, 让学生真切感受其中的意境之美, 但应注意多媒体材料的展示不宜过多, 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材料意境解读的个性化生成。

(二) 在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中启发想象

1. 灵活设疑, 正确点拨。

“学贵须疑。疑者, 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教师应在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 巧妙设置问题并做到有效提问, 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要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互动中活跃起来。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因此针对同一问题的思维和表现往往会千差万别。当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预设答案不一致时, 教师不应用预设的答案去否定学生充满想象力的回答, 要依据教学实际, 理清学生想问题的思路, 纠正其中不合理的成分, 肯定其中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来共同创建动态生成性的语文课堂。

2. 精讲名篇, 鉴赏佳句。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课上不可能把所有课本内容进行精讲, 但可以对古诗词中富有诗情画意的语句进行重点深挖, 来启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学习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开篇这两句是极富想象力的描绘, 诗人独酌太寂寞了, 为了打破孤独, 举杯邀月, 而诗人并没有邀到明月, 却把月光的投影想象成三个人 (三人指李白, 月下的李白之影, 酒杯中李白的倒影) , 看似减轻了孤独感, 实则增添了孤独的色彩。人人都知道影子自身是光照的作用, 如果缺乏想象力, 又怎能体会到“对影成三人”的完美意境, 更何谈诗人在朦胧醉意中的自由与豁达。我国的古诗词大多讲究意境美, 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许多意境优美的名篇佳句, 在古诗词意境解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能更好地促使他们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 注意适度留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1. 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中学古诗词教学如果将全部内容和盘托出, 往往会让诗词美感全无。引导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 经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 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 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解读古诗词意境的时候要适当留白, 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给学生留下想象余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补充空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相信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象储备是想象力的来源, 丰富的表象储备利于学生展开想象, 语文教学不可拘泥于教材本身, 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出课堂, 加强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纵情驰骋于想象思维的广阔天地。

2.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想象。

古诗词鉴赏教学不可急功近利, 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经过反复诵读与感悟, 并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积累, 由文入理地进行解读, 这样才能更深入地领悟文中之义。教学中, 如果课上时间不允许, 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主动感悟诗词的韵味。有些时候, 语文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 对古诗词意境解读的教学往往点到为止, 然后匆匆以定论的形式结束,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很低的, 学生的情感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富有诗情画意的想象也难以深入。

此外, 就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看, 古诗词在课文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 古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中考、高考的必考试题。要学好古诗词离不开鉴赏, 鉴赏的重点在于深入解读意境。培养中学生合理的想象力, 有利于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获得中华经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福灼, 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孔凡成.语境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锅炉二氧化硫控制系统下一篇:梁山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