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作文运用

2024-07-03

古诗词作文运用(共8篇)

古诗词作文运用 篇1

作文中古诗词的运用

一、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了解引用诗词的类型,学习和掌握引用的方法,能够运用引用作文

学习重点:能运用引用增加作文的文采

学习难点:仿写

二、自主学习

1、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诗词文是相通的。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而古诗文名句是一座丰厚多彩的作文素材库,聪明的你若能将它们巧妙移植到自己的文章中,定能使文章文采斐然,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如何巧妙的移植古诗名句入文呢?

2、阅读下面优秀作文,试总结古诗文在作文运用中的规律

A《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 „„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B《季节》

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顾盼流转;夏,是热烈的灵魂,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与豪情;秋,是愁人的心绪,那是“满地黄花堆积”的愁情与怅然;冬,是勇士的信念,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义无反顾。

最爱是秋,并非她的萧瑟与惆怅„„

„„

我想这秋,正包含了四季,她有春的温馨,夏的热烈,冬的严酷,她是那四季最好的诠释者。

在四季的时光里,是我在边跑边仰望。

《季节》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当春来到时,就有“逃之夭夭”的景致;当夏来到时,就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气;当秋走近时,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冬走近时,会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韵致。

那该是怎样的乐趣,怎样的生活?有四季伴你而行,生活的路如何多姿多彩,一路蜂忙蝶舞,一路花香弥漫。

而如今?

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

„„

怀念从前,向往明天,希望明天季节在城市扎根发芽,开花。如歌般行吟。

《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伴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

还记得乌江边上的项羽吗?还记得他和虞姬的生死离别吗?„„

„„的确,他们都已逝去。然而,历史却将他们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伴随着时光流逝,他们依然闪耀夺目!因为他们面对自己的不足,并没有自怨自艾,而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步伐,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

C《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以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终于把我拉扯大了„„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

千百年前,南唐后主一声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整个诗坛开始震撼。千百年后,你可知道,大自然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

(一)流水,去也

流水仍在,可已不是昨日碧绿容颜,你竟不知,那躲躲藏藏的壮观的排污口,把成千上万吨黑水浩浩荡荡排入赣江,千百里白沫蔓延,触目惊心!你竟不知,那偷偷摸摸挖井取水的粗大“吸管”,正急速吸吮着地球的血液,地理学家看到了华北地区的地下漏斗,给华北盖上了“严重缺水的求救信号!”你竟不知,由于毫无节制的毁林开荒,大面积的引水灌溉,中华大地那最初强劲的大动脉,竟变成了共和国最难治愈的几字裂口!

你竟不知,不知,不知昔日清流碧水,去也!

(二)落花,去也

落花仍在,但也真的只能是落花了。那被二氧化硫污染的牵牛花,被环保人士定格在醒目的照片上,残破的花瓣,诉说着委曲的成长,刺痛盲人的心!那整整齐齐生长在路边的花花草草,又有着怎样的眉目和面容?烟尘凝结了光泽,尾气阻塞了呼吸,被折断的裂痕沾满无泪的愤怒,一年年,等待着衰老和死亡。人们的心将再次受到震撼,植物的弱小的生命,也将在忍无可忍之后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落花有意,人却无情,去也!

(三)春去也

掸去尘土,春天也会明媚起来!

青天高,黄地厚,三北防护林蜿蜒挺进,为东北、华北、西北缠绕绿色腰带,征途漫漫,它是大自然即将复苏的春梦;日落西山,牛羊归圈,满足而安详。留下一片茂盛的草地,啃过的嚼痕却仍有勃勃生机。人工草场像自然的眼睛,不再等待老天的怜悯,肥肥的牛羊,是自然感恩的赠礼;退了,退了,围湖的田地,还给原属于自然的明珠;退了,退了,伐林而得的耕地,还给自然本有的绿衣。我看到星光点点的湖泊,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我看到绿荫片片的森林,像一个个期待许久的梦幻。

141工程,吹响了新中国环保最嘹亮的号角。治沙、治水、治树,治疗地球的百孔千疮,抚平曾经留下的伤痕,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三峡出平湖,跨世纪的工程;南水北调,带来水的音讯;西气东输,让能源沿着动脉汩汩流动;酒精代替汽油,让空气变成希望精灵;秸秆还田,肥沃了当代,功利在千秋;滴灌喷灌,点亮节水农业的彩色虹霓,春末去,春末去,人人环保,让大自然起死回生。

艾青说:“为何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读到这句话,我的心被融化了。是的,现代的中国,最需要这样掷地有声的呐喊,因为只有这样的呐喊,才有如此厚重的热爱,只有真正热爱这片土地,才可能动容苍穹,化爱为行动!

千百年前的一声嗟叹,亡了南唐的大好河山,千百年后的一声嗟叹,却是地球奄奄的企盼。大自然以其宽厚广博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扉页,但大自然又以其粗犷暴怒向人类敲响黄色的警钟!

“流水落花春去也!”自然的呼喊!

“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我们的宣言!

D《打一场母语保卫战》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试问,那一种语言有这样灵动的气韵?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试问,那一种语言有这样绚丽的色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试问,那一种语言有这样恢弘的气势?法国作家都得说┅┅

„„

月上林梢,地面月影婆娑;微风渐起,吹皱一池春水。独坐在故乡的竹林间,山溪水怯生生地从脚趾缝间流过,耳畔缠绵着竹海的波涛不时夹杂着竹竿断裂的鸣爆声。捧本小册子,细细品读其清澈的文字,我在其间沉醉不知归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三、归纳总结

试从上面的例文中总结出古诗词在作文中运用的方法。

四、教师精讲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

2.以名句开篇, 先声夺人。

3.以名句对比, 突出见解。

4.以名句为料, 别致传神。

5.以名句穿插, 一气呵成。

6.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一、用题记,揭示主旨。

题记是指位于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独立段。借用古诗名句作为题记,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还能增添文采。如:“一个名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满分作文《伸出自己的手》片段)作者巧妙借用这一名句作为文章的题记,贯穿全篇,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给全文定下了一个诗意美的基调。

二、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开头就是文章的面孔。文章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就会给读者一个好的印象,就会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开好头,我谈两种方法。

第一,以兴的手法开头。“兴”即起兴,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手法。“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伴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满分作文《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片段)作者开篇不凡,引用孔子名言,在审视先哲贤达的历史地位的至高点上切入题目,令人赞叹。

三、穿插文中,诗意盎然。在行文结构中贯穿诗歌:

(1)结构是紧接着剪裁之后的一项整体构造工作,也称为”布局“"谋篇”。它的任务是使文章“言之有序”。莫泊桑说:“布局是一连串巧妙地导向结局的匠心组合。”柳青认为,写作中“最困难的是结构”,这是因为,“作品的结构不单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也是内容的问题。因为一篇作品既是描写一个事件,那事件本身就具备一个进行的规律,一个存在的规模。作者抓住这个规律,写出这个规律,使它鲜明,便是作品的基本结构。”(孙犁:《文艺学习谈结构》)如2004年湖南省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就是巧妙地结合了《琵琶行》的结构特色,选择了一些关键的诗句,构成了全文的脉络,辅之以叙述,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结构新颖

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如:“隆冬时节,雪花纷飞。到处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冬天是

寒冷的;‘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冬天是肃杀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是孤独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但冬天的脚步无论如何也无法束缚人的情致。因为冬藏的万物也许正酝酿着春天的梦想,它们心中有个不变的信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满分作文《走进四季》片段)巧妙引用大量的诗词名句,突出了冬景的特征,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抒发对四季的热爱,更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四、充当论据,支撑观点。

在议论文中,如果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翻开那绵长的历史卷轴,映入眼帘的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才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其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这不禁使人感到无限的振奋。继续向前追溯,回到越王勾践的身旁,我体会到了他那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鼓励着他卧薪尝胆,肯于寄人篱下,最终凭国人的力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满分作文《希望是力量之源》片段)文段所引用的两个名句,都能充分论证“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五、置于结尾,升华主题。

在作文中,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胜人者劲,胜己者强’,失败的英雄,坚强的人。阿赫瓦里,太棒了!”(满分作文《阿赫瓦里,太棒了》片段)引用老子的名言进一步揭示出失败英雄的可贵精神,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总之,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而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中考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定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

例文3的“所谓伊人, 在水之诶”, 言简意赅, 一语双关:既是屈原心中追随的“伊人”一一明主, 又是考生心中崇尚的爱国先行者--屈原, 可谓典雅传神, 韵味无穷。

2.以名句开篇, 先声夺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嫣然一笑竹篱间”“玄裳缟衣嘎然长呜”, 暗引苏轼的名句, 构成语意上的排比, 为正文论述“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苏轼做了极富神韵的渲

染, 引人入胜。

3.以名句对比, 突出见解。

明引北岛的“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和舒婷的“未来的一切, 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 通过绝望与希望的鲜明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聪明就是拥有平和心态的见解。

4.以名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暗引, 作为开头, 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 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 含蓄隽永, 别致传神, 虽不是主要材料, 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以名句穿插, 一气呵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为小标题, 既巧妙衔接三个片段, 又通过层层叠加, 使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性更加鲜明突出。

6.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以《论语》完篇, 强化了人生聪明的现实意义, 引文简洁明了, 短促有力, 虽戛然而止, 却引人深思, 以苏诗结尾, 进一步突出了苏轼的淡定潇洒、豪放旷达, 既照应开文, 又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作文就像方塘和镜子, 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就如天光, 而名句则如飘动的云影?亲爱的同学, 多用名句、善用名句吧, 它能让我们的作文更亮, 更雅, 更灵动, 更富有魅力, 你, 何乐而不为呢?

古诗词作文运用 篇2

一、浸润真情,忌讳堆放。

古诗词的引用要少而精,引用过多,会给人卖弄文采之嫌,引起读者的反感。引用古诗词,如果能做到让古诗词与自己的文章水乳交融、浸润真情,定会使文章读起来颇有韵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灵活运用古诗词。

(一)直接引用。

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引用:“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样的直接引用,语言凝练、意蕴深厚,恰到好处地在诗情画意中传达出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过的艰辛历程。

(二)仿用。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诗句,有位学生在写有关“月”的思乡文章时,把它仿成“月若有情月亦吟”。这样仿用,既有诗的韵味,又有自己的个性,读来让人浮想联翩。

(三)化用。

如以“乡愁”为话题的作文段落:乡愁是高斋传来的雁鸣(韦应物《闻雁》),乡愁是举头遥望的明月(李白《静夜思》),乡愁是举杯消愁的浊酒(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愁是洛阳城里散入东风的悠悠笛曲(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乡愁是长安街上更深夜静时铺满玉阶的晶莹霜雪(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朗读背诵,透彻鉴赏。

记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古人一直强调多读,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即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多读多背古诗词,不失为“下笔绣词,扬手文飞”的好方法。但是,在读背的过程中,透彻理解诗词内容,多鉴赏,多体会,准确把握诗词情感、内涵尤为重要。这样,作文时才可运用自如,使古诗词在作文中大放异彩。如李煜的《虞美人》,既可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也可用于思国思乡的悲情,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还可用于物是人非的沧桑,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更可用于绵绵不断的一腔愁情,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鉴赏之后,无论是朗读、背诵,都可做到有情有意,运用时更会得心应手。

三、分门别类,便于联想。

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内容庞杂繁多。就是全部记诵,所记内容零乱,运用时更是费时费力,不便于联想。所以,记诵古诗词,有意做到分门别类,运用时就会易于联想、信手拈来。例如:

关于“亲情”的古诗词:如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归家》,李清照的《菩萨蛮》,贺知章《回乡偶书》等。

关于“友情”的古诗词:如李白的《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如秦观的《鹊桥仙》,李之仪的《卜算子》,白居易的《长相思》,李白的《长干行》等。

关于“四季”的古诗词:如韩愈的《春雪》,杨万里的《小池》,白居易的《暮江吟》,柳宗元的《江雪》等。

关于“数字”的古诗词:如李煜的《渔夫》和《又》,杜甫的《绝句》,乾隆皇帝的《飞雪》等。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 篇3

关键词:作文;语言;古诗词;运用;举隅;单篇巧拌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71-01

高考作文之美在于语言之美,而语言的活水源头来自浩瀚的古典文学。课文中的文言诗词是在历史长河中淘冶出来的古典文学的精髓,是高考作文使用方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藏。本文就近年出现在高考作文中的相关素材运用进行梳理,以使你能从中得到教益和启发。

技巧一:单篇巧扮

素材展示:

“纖云弄巧,飞是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的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技法简析:单篇巧扮是作者直接对某一首诗词结合其产生的背景、描绘的内容和作者的生活体验等进行合理想象,编叙故事的一种技巧。选段直接将秦观的《鹊桥仙》原诗作为文章的题记,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引出父亲因工作需要被调到离自己很远的会下雪的城市敬守职业,犹如牛郎;母亲在家独守空房、任劳任怨、默默支持丈夫,犹如织女。文章用父母盼聚之事,向我们讲述了当代版的鹊桥相会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充满诗情画意。

点击高考:2008年福建省高三语文质量调研作文“过节”为题。适用话题:思 念恩爱 蓝天梦 七夕节

技巧二:妙语连珠

素材展示一: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技法简析:高考作文的特质是让阅卷老师眼球炫起来。选段从文学的角度罗列出李白、李商隐、苏轼、柳永等有代表性的诗句归纳其特点,得出文学因多彩而精彩的中心,扣题准确,不仅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且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不仅让人呼吸到了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而且为文章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

点击高考:2000年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适用话题:多彩 个性 时代与风格

素材展示二: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 ,内敛属于女子。

技法简析:作者巧妙地由诗词的所表现出来诗人不同类型的性格的归纳,从而得出“或许,张扬属于男子 ,内敛属于女子”的结论。为表现文章的论题“张扬与内敛”服务。

点击高考:200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看图作文:其一为标准的圆,其一为棱角的圆。

适用话题:个性 心灵解压 张扬与内敛

技巧三:意蕴深埋

素材展示一:

最爱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即使政治失意,也不忘叹出一句千古绝唱,任心中的喜悦自然流落。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撒手,忍不住心底的忧伤难过,悲痛之情是压抑不住的,硬是让其宣泄纸上,令千年后的人儿也哀伤到九曲心肠最软处。

技法简析:选段向我们呈现了苏轼的人生经历,通过他的生活传达着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价值观,即达观待世,自然为人,我们方能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借古人古事来表达今人的观点,是文段意蕴深埋的重要体现。

点击高考:2008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目:在自然中生活

适用话题:豁达 文学之美 语言之浩瀚 丰富多彩

素材展示二: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也许东坡读懂了。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颂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

技法简析:意蕴深埋还要对于诗词作者人生观的解读和认同。选段作者认为苏东坡读懂了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懂得了那远离喧哗的恬淡。

点击高考: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对诗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适用话题:恬淡 隐逸 潇洒 豁达

古诗词积累运用 篇4

一、成功秘诀

1、全面看待问题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注:事物是多面性的,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注;身处事件中心,往往不能正确判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注: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道听途说。(4)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5)“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注:每个人都不完美,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2诊惜时间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3面对困难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注:有信心。不怕困难,勇敢面对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遇到困难,态度乐观,相信总会有办法的。(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注:面对磨难,坚强 面对,当成自己的一种历练。4勤学苦练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3)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5实践出真知

(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2)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6团结互助

(1)人心齐,泰山移。

(2)要叶扶,人要人帮。

7志向远大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2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8有探索精神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9打好基础

(1)万丈高楼平地起(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谦虚 好问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师说》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1经常复习

(1)温故而知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 重承诺

(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2)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13要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14多积累多读书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苏轼 15静下心来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最后:

老师的祝福:希望同学们以后取得成功,好上加好。(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城楼

二、天地美景 1春天

(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村居 清•高鼎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 唐•贺知章

2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宋•杨万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3秋天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宋.苏轼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唐.杜牧 4冬天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宋)•王安石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5 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6 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7 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9风景名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三、人物百态

1、小孩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 吕岩 2兄弟

(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3朋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赠汪伦》(唐)李白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维 4母亲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游子吟 唐 孟郊

5老人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6、农民 1 农民辛苦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宋•翁卷(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悯农 唐 李绅 2农民淳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3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唐 李绅九 7老师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8 关于鲁迅的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四、人间真情 1思乡之情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唐.李白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2爱国之情 1 报效祖国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唐.李贺

2寻找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3生死度外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唐.陆游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文天祥

五、民风民俗

1节日

(1)春节(1.1)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宋.王安石

(2清明节(3.4--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唐】杜牧(3)乞巧节(7.7)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唐

林杰

(4)中秋节(8.15)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皮日休(5)重阳节(9.9)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2 神话传说

(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唐 李商隐。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六、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1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2拟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3比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

宋 杨万里 4对偶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唐 杜甫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5反问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6设问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 杨万里 7托物言志的诗词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明 于谦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 清 郑燮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七 环保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八,天气谚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九、歇后语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注:做事情,要取得成绩,往往不是短暂的功夫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长久的积累。2早开的红梅——一支独秀

注;非常优秀,特别突出 3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注:奋起直追,变化大,差生变得比优等生更好 4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注:不要骄傲。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注:见解深刻,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注:比喻双方甘心情愿地做某事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注:朋友之间,感情深厚。8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注:巧妙利用身边的客观条件取得成功

9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注;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10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注;:非常沉默,一句话都不说。

11: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注:一指没有用处。也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可想的地步 12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注:形容天气或人的性格变化大,不可琢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注;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4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注:心里慌张起来;一时失去主张。15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注:形容越多越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注;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看人不要看表面,每个人的体内都蕴含着别人所不知道的能力 17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注;人很正直!不徇私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注: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19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注;一切按以前的 方法去做。20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注;形容总是输,没有赢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注:一指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人非常清白 22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注;描述某个事物很好.23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注: 形容原本固定冻得很牢的物品动了,也能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24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古诗词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篇5

—六年级古诗词复习课

永定小学陈义胜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复习、积累古诗,提高诵读、理解、借鉴运用古诗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关键:

复习、积累、运用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由于战乱,他的生活非常窘迫。有一次,家里来了两个朋友,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和几颗青菜,但是杜甫并不着急,用这两样做成四道菜,第一道:两个炖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蛋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第三道菜:炒蛋白;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浮着几片蛋壳。杜甫根据几道菜作了一首诗,大家知道是哪首古诗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要到古诗园中漫游一番,再次去领略古诗独特的魅力。

二、知诗人美名

1、通过小学阶段对古诗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诗人。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能吟诵一首他的诗吗?

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课件出示)

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诗圣

飞流直下三千尺杜甫诗佛

青春做伴好还乡白居易诗魔

春来江水绿如蓝王维诗仙

预设:

1、如果学生都能说出诗人的美称,老师则无需多讲。

2、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师则作简介。

二、复习诗词知识

(一)、课件出示:

1、我们在搜集诗歌的时候可以按结构形式分类,还可以按、、等分类。

2、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3、被称之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的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的所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西江月”是。

5、《天上的街市》和《白桦》都是诗。

(二)、交流反馈

三、名诗归类

1、课件出示古诗类别,学生根据不同类别把所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归类,并且背诵相应的古诗词。

写春景的、写慈母情深的、写爱国的、写夏景的、写风景名胜的、写送别的、写秋景的、写节日的、写边塞的、写冬景的、借物言志的、写思乡的。

2、教师相机指导。

四、名诗接对

(一)课件出示:

1、(),要留清白在人间。

2、稻花香里说丰年,()。

3、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4、孤村落日残霞,()。

5、(),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6、洛阳亲友如相问,()。

7、(),不拘一格降人才。

8、白日放歌须纵酒,()。

9、(),总把新桃换旧符。

10、不识庐山真面目,()

11、明日复明日,()。

(),万事成蹉跎。

12、春风又绿江南岸,()。

13、(),任尔东西南北风。

14、路人借问遥招手,()。

15、(),化作春泥更护花。

16、本自同根生,()

(二)集体交流反馈

五、学以致用

(一)课件出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珍惜粮食。

2、梅花有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精神,此时你想起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

5、又一次竞选的失败,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呀!

6、()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7、叔叔小时候读书不用功,长大后一点文化也没有,连找份工作都很困难,爷爷叹了一口气说 :()

8、人们常用()来说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二)集体交流反馈

六、总结拓展

(一)、教师总结(课件出示赠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千多个日子转瞬即逝。在这里,我们遨游汉字王国,共同领略中华文字的无穷魅力;在这里,我们轻扣诗歌的大门,共同聆听充满诗意的语文之声;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希望大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名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9、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七、作业

衬托手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篇6

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释: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诗人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笔者依据现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来对学生在古诗词做题方面情况的了解,认为这个题目学生想答得很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道题能力层级较高,考生能答出“衬托”手法的应该是凤毛麟角。就着这个问题,笔者想从几个方面用宏观的角度对答案中的“衬托”法做一下厘清。

衬托作为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属于描写手法的一种,因而诗词鉴赏上对它的概念界定为“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这个概念中,要注意“描写”这个中心词,也就是说,衬托就是一种描写。而且广义而言,衬托也就是烘托,本身包含着正衬和反衬两种方式,属于描写手法的一部分。

这里面又产生了一个二级概念,就是什么是描写,怎么判断一段话是描写,描写和叙述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因为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作展开叙述,只提纲挈领地就描写和叙述提三点判断方法。

1.叙述的语言朴实简练,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只做简单准确的说明交代,而描写则语言鲜明形象生动,对人和事摹写刻画。

2.叙述不用修辞,而描写则广泛地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

3.叙述的目的是推动情节发展,而描写的目的是增强形象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在使用衬托这种艺术手法时,必须首先弄清楚诗词的语言是叙述的还是描写的。只有作者在诗词文学中首先使用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才可能会有衬托这种表现手法。

我们再回到这道题:前两句“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中,“等闲”是“轻易、随便、寻常、平常”的意思,其中“挥袂”二字不但有形,而且有意,试想诗人随便挥一挥衣袖的样子,多么洒脱、多么风流、多么轻松、多么疏散,而紧呈“挥袂”二字后的“客天涯”又把这种洒脱疏散发展成为“天涯闲适”的风流浪子形象,此句描写不但展示了一个风流洒脱的天涯浪子形象,而且也勾勒出这个天涯浪子无拘无束,了无牵挂,四海为家的浪子心态,可谓是形神兼备,水到渠成的描写。

从感情的`角度看,诗歌前两句已经深深含有一种对目前处境的闲适洒脱,作者如果顺着这样一种思路写完后两句,这首诗歌也就不奇了,可是后两句,作者在“灯前一觉江南梦”的叙述之后,笔端一曲,用了“惆怅”二字,将笔下描摹的“山月斜”景物渐染了自己“惆怅”的情怀,使斜月在空寂和皎洁中飘洒着冷寂孤独的惆怅。这样一来,最后一句的惆怅,就和前两句中的“惯别”和“等闲挥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歌前后描写的情感迥异不同。

做这道题时,我们再结合诗歌鉴赏题的“五必看”(看题目、看作者、看主旨句、看注释、看题干)中的注释信息,“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追寻诗中作者“惆怅”的原因,就不难得出:灯前一觉江南梦中,不可以理解为梦见江南,而是一定要解读成在江南做梦。梦见什么了才“惆怅”呢?很明显,第一句作者说“惯别家”,那在江南的“灯前一觉”一定是想家了,思乡了,思路到此为止,围绕着这首诗歌的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考答案所给的“衬托”手法是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因为这首诗首先是描写而不是叙述,因为在诗歌语言上对抒情主人公的刻画描写是细致的描摹而不是粗线条的勾勒,既有外在的神态又有细致的心理,同时对梦醒之后所见的山月也有“斜”的刻画。那么既然是一种描写,前三句和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感情又不同,因而就表现手法而言,只有是衬托,也就是说,前三句的描写越是表现自己内心的洒脱,后一句的“惆怅”之情就越重。

由于个人原因,笔者没能参与黑龙江考区高考试卷的评阅工作。但对这首诗歌要考查的手法问题,笔者除尊重高考答案的评分标准之外,还有如下答案供探讨交流:

1.可答对比手法。因为对比本身就是衬托,二者可共用,也可剥离单用,就本题而言,都可以。

2.可答虚实类。因为就诗歌本身而言,只有最后一句是眼前实景,余者皆为虚写。

3.可答情境。仍然是最后一句写景,包含着作者绵绵的思乡之情,因而可答情景交融,也可答融情于景。

如果从最佳的答案来看,命题组给的答案最符合诗歌要求,其他答案都是就诗歌的一句或几句来理解的,未免有失偏颇,但也能差强人意,最起码,不至于一分不得。

为了对衬托的手法有更熟练的体会,笔者再举一例以强化印象。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作者借咏秋日之柳感伤人生迟暮,清凄孤寂之感,然而却是从春天之柳写起。解答这首词的表现手法,首先应该明确这首诗是描写而不是叙述,在此前提下明确,前两句中作者笔下的柳越是迎风起舞醉怀游人,越能衬托出后两句的柳的萧条孤寂凄凉冷清。也就是说,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能显示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古诗词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 篇7

一、古诗词在广告中有悠久的传播历史

自从有了商品交换行为, 为了推销商品, 古人很早就开始有了广告, 如春秋时期“宋人有酤酒者, 升概甚平, 遇客甚谨, 为酒甚美, 悬帜甚高”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 这段精妙的文字不仅描述了酒家讲究服务态度, 用美酒待客, 还表明了他们已知道采用高挂酒旗的广告手段来招揽生意。有广告的诸多形式, 必定有广告文字和文案出现。中国的古典诗词具备了广告文案写作的诸多特点, 从中国广告历史发展来看, 广告文案确实从一开始就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们常用古诗词形式来宣传某件事物。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客中行中》云:“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也许可算我们至今能够确认的第一首广告诗。

宋代绍圣年间, 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州, 当地有一位孤老太太所卖的环饼非常好吃, 但因饼店处在偏僻的地方, 生意清淡, 难以维持生计。老太太仰慕苏轼的大名, 恳请他为小店题诗, 以之为生意扬名。苏轼十分同情老人, 为她亲笔题写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米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中将环饼的色、香、味、形做了生动的描绘, 使得该店声名大振, 生意兴隆。

苏东坡还有一首广告诗词“黄州好猪肉, 价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慢着火, 少着水, 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这是为了宣传他被贬黄州时所创的“东坡肉”所作。这首广告诗词通俗易懂, 针对的目标受众比较大众化和平民化。它将“东坡肉”的制作工艺的独特性突出表现, 而且美味经饱的利益点呼之欲出。更重要的是, 开篇名义, 好吃不贵是此产品当时独特的卖点。精简的文字, 明确的传播主题, 完美地表达了产品的独特信息和传播目标。使得东坡肉在今天依然有着的广泛的知名度和高度品牌价值。

清朝道光年间, 诗人杨静亭曾作《都门杂咏一百首》, 其中《水晶糕》一首为绍兴的“水晶糕”作了如下的广告:“绍兴品味手艺高, 江米桃仁软苦糕。甘淡养脾疗胃弱, 进场宜卖水晶糕。”

二、古诗词在广告中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之一, 作为一种千年流传的文化, 它与流行并不矛盾, 而正是因为这种强势的流行所以她有着永远的魅力。分析古诗词的传播优势, 首先它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 从音调、用韵和平仄三个汉语言特色角度进行的创作, 由于这严格的格律规定使得古诗词具有极高的诵读性, 富有音乐感染力。另外, 古诗词在平面构成上是形式非常工整, 蕴涵着建筑美学原理, 能由平面文字写出空间美感。古诗词的语言文字凝练精美, 字字生动传神, 极富表现力。古诗词具有营造意境的特性, 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达到言于此而意不止的效果, 充分激发人的想象力, 予人永久的回味与思考, 加深事物记忆。

因此分析古诗词的传播优势对广告文案的创作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独特的音韵

汉语在语音上的特点是:以元音为主, 每个音节都有四声。中国古代诗歌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 讲究节奏和押韵, 极富音乐感。抑扬顿挫, 平仄有律, 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 具有独特的音律美和节奏美。故其在传播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流行优势。因为古诗词的这个特性, 它通常能够和以曲调, 以音乐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 达到广为流传的效果。

相比较于古诗词, 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就缺乏这样一种音韵感, 故而它们不如诗词一样流行于大众。从广告文案的写作目的出发, 广告文案是为推销产品而服务的, 产品有广泛的知名度是衡量广告作品优劣一个方面。因此, 站在传播的角度上讲, 古诗词拥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大众化流行优势。

2. 工整的对仗

对仗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汉语中运用的历史非常悠久, 它也是充分运用汉语言语音的特性, 在韵脚, 平仄, 句式对称方面都非常的讲究, 而韵脚与平仄的对应则是为了使诗更富有音韵美, 便于人们朗读与记忆。在语言中体现音乐美, 能够有效的刺激到人们的听觉, 以到达良好的传达和接收效果。而句式对称还有一种视觉效果冲击, 给人一种工整有序感觉, 表现在纸质上的句式排列还有着建筑的美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汉字的构造特点的影响, 追求整体文本形式构造的优美。古诗词的这种形式美在世界文学苑地中是独具一格的。

由古诗词发展而来的对联, 是形式美的突出代表, 它把声调、词性、词义、和句式的巧妙融合,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极便于记忆和传播。经常有一联而名天下传千古的情况。比如说:岳麓书院, 它的名气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这一对联, 从传播角度分析, 此联仅八个字, 且押韵, 对仗工整, 记忆起来非常方便, 而便捷是传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另外, 一个“材”字点出书院的核心, 一个“盛”字言尽书院深厚底蕴。非常简洁明了, 富于表现力。北京市某条街上有家烤鸭店, 店外挂着一副对联“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吃烤鸭真遗憾”, 它的上联引用的是毛泽东的诗句, 下联则是表达了店里的经营项目, 对仗工整, 意思表达非常明确。长城与烤鸭是北京的两大特色, 你不能错过。而这些正是广告文案写作所努力追求的。

3. 精炼的文字

炼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注重的一点, 而古诗词因为要控制形式和音韵的要求, 炼字就尤为重要了。诗词写作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强烈的感情和最深远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 将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非常富于表现力。又“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语非常灵活, 使用的拟人手法, 仅一字便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完全展现在读者眼前。这等表现力正是广告人所梦寐以求的。将古诗词运用到广告文案创作中去, 增加的不仅仅是诗性, 更多的是广告的传播力度。

宋朝柳永一首《望海潮》中描绘的“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的景象, 令金主闻之欣然向往, 直欲攻下宋朝。这便是古诗词令人无法抗拒的语言之美。由此可以看出古诗词语言表现力的强势, 而这样轰动的传播效果则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拒绝的。当然其他文学形式也可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那是需要长时间的宣传。而从广告的角度言, 简、短, 快才是最佳的传播, 简洁, 便于记忆;短小, 信息不容易丢失;综合二者才能达到快速传播, 实现广告目的。古诗词则是集精、简和语言优美于一体, 成为强势传播的载体。

4. 深远的意境

意境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 受诗词格律的限制, 古诗词通常无法直白的为我们描述一个意象, 都是通过用词和语言来引发人的想象, 进入到作者想要表现的意境当中去。言已尽而意无穷就是古诗词所追求的意境营造手法。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先生说:“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 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兴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创造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广告是一种说服的艺术, 它是为了说服消费者前来购买商品。广告要有说服力才能发挥说服的功能。而广告作品要增强说服力, 创造广告的意境美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用巧妙的词语构造出深远的意境, 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事物的形象记忆, 还可引起人对事物回味和深度思考。如“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月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意境之深远, 时隔千年都能够让人们通过对意境的理解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感觉到诗中那个形象就是自己。从传播角度分析, 这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为对方考虑, 于是非常自然的就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这样在不经意间你就占据了受众的心智, 于是产品“寒山寺”自然而然的广为人知了。由此可以看出古诗词对营造意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故在广告文案中运用古诗词来营造意境是非常有效的。

古诗词与广告文案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的目标, 即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强有力的信息和最强烈的感情。广告文案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广告向受众传播的信息是以符号为载体的, 在媒体中表现出来, 受众从媒体传播的符号中, 获得广告信息的内容, 从而达到广告主要向受众—顾客—消费者传播的广告信息的目的。

三、广告文案中运用古诗词的方法

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经过科学测试得出:广告的效果50%~75%来自于广告文案, 这说明广告文案是实现广告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广告文案撰稿人可以尝试利用诗歌等文学修辞技巧, 使广告文案变得精彩夺目, 提升文案的品位, 增强广告的记忆度和消费者喜爱度, 产生良好的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

1. 直接引用

现代广告文案创作者在创作广告文案时, 在创作过程中要准确的把握产品特点和古诗词的内涵、把握目标对象的心理特征、深入探求商品特性与受众消费心理的切合点, 这样直接引用古诗词的广告文案就能把商品的价值诉求和艺术化形象有机融合在一起。

在岳阳市公交车广告上有一名为“白云边”的白酒, 它的命名取自诗仙李白的名篇“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其人酷爱喝酒, 这诗句也非常贴切的表达了这种欲望, 而“白云边”酒引用此古诗词, 借了诗和诗人的名气, 以达到迅速扩大产品知名度的效果。“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河南杜康酒广告。此广告诗是从曹操名作《短歌行》中摘录而来, 用在现代杜康酒的广告文案中, 给顾客一种文化熟悉感, 从中体会到一代英雄兼文豪的曹操的那种大气磅礴之势和观沧海时的那种豪迈的英雄气概。这样, 受众在看到杜康酒以及杜康酒的广告文案时能感受到杜康酒所代表的文化。古诗词的语言特性使其比现代语言更能从情感上感动受众, 所以在广告文案创作时要努力发现和挖掘隐藏在商品以外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因素和情感力量。

在广告文案中直接引用古诗词, 一是替产品借名气, 给产品的发展开道, 让产品在一开始推出就能获得广泛的认知并维持产品的高知名度, 同时还便于人们的记忆。二是给产品附上文化内涵, 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文化, 这是产品走向成熟必然要充实的。

2. 创新借用

古诗词创作的年代久远, 受时代的局限性, 它无法表达出现代特有的气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文案人员继续采用它, 古诗词流传甚久而没有淹没在历史长河就表明它有时代的共性,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每个时代对它都有不同的解读。从这点出发, 广告文案也可以对它进行现时代的解读, 加以灵活的运用。在创造性的运用古诗词时, 我们既要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又不能脱离广告目标。既要能宣传产品又不能歪曲古诗词。这样广告文案可以借助于创造性的运用古诗词将抽象的消费理念和具体的物质性诉求相融合。创造性的借用古诗词主要是通过解构重组, 改组, 更换主题等方式来体现的。

首先, 词语提炼加以重新组合, 从心理上看, 广告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唤起人们的注意, 在记忆中留下印象。经过创新的诗词名句, 在广告中的含义同原诗中的含义肯定不一样, 这在受众的心理上会产生新奇感。而从文化上看这种创新借用的广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如:恨不相逢未“驾”时 (台湾自动变速车) 巧妙地将唐代张籍《节妇吟》中的“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中取后一句, 将其中的“嫁”改为同音的“驾”, 诗的意思, 也从原来的表示悲悲切切的感伤情绪一下转为对变速车的喜爱之情,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方法突破了古诗原文的局限, 在借用原诗的基础上, 突出了商品的名称和性能。

其次, 改造古典诗词名句, 化用原诗文, 让广告显得有文化气息, 富有文采, 极具典雅风范。如:“众里寻她千百度, 你要几度就几度。”这是伊莱克斯温控冰箱的广告词, 它引用脍炙人口的诗文的上半句, 下半句用来阐述其产品的特点。让读者把诗文和产品联系起来, 突出产品的特点, 便于记忆产品名称, 并借此提升产品的品位, 促进销售。“春眠不觉晓, 还是‘兰萝’好。”这句兰萝牌床单的广告。广告词紧扣产品特点, 巧妙引用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 意趣顿生, 在诗的下句嵌入品牌名称, 从而使广告信息的传递准确到位。上下两句的结合浑然天成, 不但对仗工整, 且“晓”、“好”押韵, 音韵十足, 读来和谐悦耳, 韵味悠长。是为上佳的广告词。

最后, 解构原诗文。即是把著名诗句全部加以有目的的改编, 让读者在品读时联想到原文, 记住产品的名称或特性, 从而使其发挥预设的效果。例如, 旅店对联:茅店明月鸡唱早, 板桥雪滑马行迟。就是从古诗名句“鸡升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发展而来的。对联文风古朴清雅, 表达了旅店对客人的挽留之意。

3. 新作诗词

除了直接引用和创造性运用古诗词之外, 现代广告文案创作人员还通过自己新作古诗词的方式来撰写广告文案, 这样的广告文案具有古典诗词的音韵、形式、语言、意境的特征, 但内容表达上却是现代的气息, 这就是发挥文案创作人员的创造力将传统与现实完美的结合。

在白酒广告市场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语“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它非常巧妙的将白兰地这个白酒品牌名称嵌入到对联当中去, 以文学的角度评价, 这是一个绝妙的对联, 具有强烈的文学感染力。从广告角度而言, 它以完美的方式达到了广告的效果, 高度的文学价值衬托出这个品牌高雅不俗的气质。这句广告语刚一出现, 就为这个品牌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这是古诗词运用于广告文案经典范例。所以借助古诗词这一文学手段参与广告文案的写作是非常有益的, 因为广告能够借助古诗词语言将商品的具体价值诉求形象化, 将抽象的消费理念具体物质化、人性化。从而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 达到最终的广告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世丁.沟通秘境——广告文案之道[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2]杨先顺, 陈韵博.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

[3]柴少恒.广告文案写作与赏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4]徐智明, 高志宏.广告策划[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

[5]罗宣, 林亚斐.视觉冲击下的广告文案的唯美诉求[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2) .

运用全媒体,读懂古诗词 篇8

一、清障策略

生僻字词多、古今音义的改变及通假字多是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最大障碍。要让学生准确地读出或者理解这些字词,就要向学生提供它们在当时语境中的音和义。承担这个任务的通常是教材下面的注释,但注释往往过于简单,难以让学生真正弄清这种变化的来龙去脉。

这种情况下,电脑、手机、平板等手持网络终端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学生只要输入关键词或具体的诗句,需要的读音、意义及词义的演变过程就完整地显示出来了。比如:学生读到“儿童急走追黄蝶”时,认为这个字错了,应该是“跑”。于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ipad搜索这句诗,并得到了相关信息——这里的“走”与“奔走相告”中的“走”一样,都是“跑”的意思。再比如:读到“停车坐爱枫林晚”时,学生不理解“坐”的意思。看了课文注释后,学生仍然将信将疑,觉得这两个词的意思相差太远,之间缺少关联。于是,教师让学生到网上搜索。学生找到了下面这条信息

通过阅读“坐”的词义演变,学生不仅信服了教材后的注释,而且深刻地记住了这个词的含义。

二、还原策略

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第二大障碍是时空不同造成的陌生感。这种情况下,还原写作现场,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场景、生存状态等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用图画、动画、电影、电视等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还原诗人所在的时空,以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在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学生不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这句诗。教师解释说,“吴音,是吴地的方言,吴地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听了这个解释,学生仍然似懂非懂,因为学生既没有到过这些地方,又不熟悉地理,这几句话难以让他们形成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吴音为何媚好?仅凭讲述根本无法讲清楚。于是,教师用大屏幕播放了古代吴地的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吴地的范围。“相媚好”的“吴音”是怎样的呢?教师课前请江浙的同学录了一段他们的家乡话。绵软、柔媚的江浙方言辅之以夫妻二人的打趣,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情趣。

三、穿越策略

时空的跨度和生活阅历的不足,使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体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是古诗词教学面临的第三个障碍。

课标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悟。然而,学生如果没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没见过相似的生活场景,仍然很难真正体会诗人的心境。此时,全媒体的作用就充分显现了。比如,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冲击与壮观;截取电影中官吏强抓壮丁的镜头,让学生体会“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强横与悲苦;展示主题为“梅花”的水墨画,让学生体会“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孤傲与不凡;出示湖光山色的高清图片,让学生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空阔与辽远,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全媒体的参与仍然只是在作以境感人的表面工作,学生要真正体会古诗词的情感与意境,还有赖于漫长成长过程中的类似经历。

(作者单位:陶丰满,枣阳市吉河小学;习艳,枣阳市刘升中心小学)

上一篇:工程监理中文简历写作下一篇:学校教学评估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