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24-09-11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精选10篇)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1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最为普遍的便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只求表面的热闹,不讲求实效。结果,事倍功半,学生看上去忙的不亦乐乎,实际上却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认为创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应采取以下一些组织策略,有效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

2.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各课时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3.建立互赖关系

我们可以用“荣辱与共”来概括组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也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这种“生死与共” 的关系,即只有所有的成员成功,他才能成功时,才会自主地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个任务。因此建立多角度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建立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环境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积极互赖,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建立互赖的环境。

当小组成员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或达到了共同的目标时,优胜组内的每位成员便可得到同样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如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出一期介绍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或生活情况的黑板报,或奖励课外书籍等。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测试后,我给每个小组计算出总平均分。优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次测验比较平均分,第二次及以后的测验就按照平均分和提高分综合考虑,选出优胜的小组。优胜组内成员可以在本星期内减少作业量。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促进组内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从而增加小组的竞争实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时引导,参与调控。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展开。教师要及时的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5.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1)可以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的评比最佳小组,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1)老师要不断监控小组活动,做观察记录,及时对小组活动进行反馈,针对学生争持不下或思维受阻不能深入时,老师必须介入,及时点拨,排除思维障碍。(2)小组活动中,老师要告诉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老师可以把要注意的问题编成口诀贴在教室前面,让学生牢记。如:“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他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向前跑。”(3)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就是这种互动进行的保证者和组织者,因此要求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合作要求,培养合作技能。(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合作情况,发现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5)充分考虑学生的异质情况,科学分组(男女生、学习较好和学习有困难的、性格内外向互相搭配),避免小组不能很好合作,只有少数人发表意见或因为各组学生差异较大而讨论时间进度相差甚远的现象发生。(6)组织得力,控制时间长短和噪音,防止失控,浪费教学时间。(7)科学地摆放桌椅,以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如马蹄型、梅花型、半圆型等。(8)合作学习要实实再再,不能流与形式,搞花架子。有些老师上课,既不根据教学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简单地把学生围坐在一起。这能是合作学习吗?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作’,而不是“围坐”。围坐在一起的学生真的合作了吗?关键的问题是老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合作”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作为例子,从学会了到会学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达到由课内的获取到课外的提升。从而真实地体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问题有一定的探度,讨论也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求得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两大领域的目标,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

一、知识目标的确立、落实

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其他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和落实知识目标是首要的任务。

1、知识目标的确立依据

首先,教师应根据新的要求,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结构和谁知规律,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知识目标的落实

(1)重组、拓展教材知识,使其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结构相吻合,为学生实现知识的同化做好铺垫。(2)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创设的情景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以使他们能用现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

(3)强化自主探究,寻求问题解决途径,实现知识内化。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让学生有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客观事物。

二、能力目标的确立、落实

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其确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其中最主要的作为培养目标。

1、能力目标的确立

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确立框题能力目标。其次,根据教材知识,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最后,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

2、能力目标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应让学生亲历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1)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然后确定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接着收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关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

(2)重视课堂协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方法。

(3)在训练中提高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训练,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及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1)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学生的情感。(2)通过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3)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2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活跃课堂气氛

1. 老师平时有意识地把学生按学习

状况好、中、差搭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并给每个学生具体分工, 指定一名组织能力较强、学习基础较好、工作热情较高的同学当组长。

2. 对小组长进行培训, 让他们掌握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的基本方法, 明确工作职责。

3. 讨论时, 各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一起交流探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的过程, 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共同探索的过程。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 互相指点, 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既增加了信息的交流量, 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还为每个人创造均能发言的机会, 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把握合作学习契机, 提高课堂效率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 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 选择好讨论的内容, 使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 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1. 在知识的疑难处,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学中, 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因为学生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 还要知道为什么, 怎么做。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不是把这个定理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先引导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探索, 找到定理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对定理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掌握得更牢固, 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2. 在学生思维障碍点上,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当遇到知识中的难点、疑点, 学生的思维受阻, 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 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 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 组织小组讨论, 促使学生思考探究, 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 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合作探究, 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能做出多少条对角线;接着问, 受此图形的启发你能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吗?谁还能给我们设计计算N边形内角和的方法?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 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 学生思维有障碍, 这时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就可以得到多种答案。

3. 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大致有三种:条件开放、结论开放和方法开放, 这类问题可安排小组合作。例如,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按课标要求学生应掌握证明方法, 证明方法可以用实践检验, 也可通过推理论证。通过小组合作, 每个同学都能看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这就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 以及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4. 章节阶段总结时,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当一个单元或一章内容结束进行复习时可安排小组合作。例如, 学完反比例函数后, 前一天安排学生复习梳理全章内容, 独立列出知识框架图, 并出测试题。第二天上课时学生针对各自不同的框架图进行合作交流, 达到查缺补漏互助互补, 并通过互测互评, 进行互教互学, 达到整体提高的目标。

三、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创设课堂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 才能思路开阔, 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 思路狭窄, 思维迟钝。数学课堂中, 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敢说、敢想、敢怀疑、敢标新立异。因此, 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学习比较线段大小时, 笔者提出:今天请你们一起来和老师比比身高, 你们愿意吗?很快与学生拉近了距离, 为心灵的交流打下基础, 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通过合作学习得出一是目测, 通过观察发现;二是工具测量, 直接量出身高的具体数量;三是利用参照物, 既可以把老师作为参照物, 直接进行比较, 也可以利用其他参照物, 间接地进行比较。学生在讨论交流中, 相互补充, 相互提示, 激活了思维。老师再提出:如果把你的身高用线段AB表示, 把教师的身高用线段CD表示, 那么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吗?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寻找到答案。

对于小组讨论的共同智慧, 在交流中教师给予充分的分析和积极的赞许, 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技巧, 培养了能力, 发展了智力。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中学英语 具体运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共同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中学英语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大力推行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一、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要进行合作学习,就必须要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按照不同的需要正确划分合作小组

正确划分小组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心中有数,对于小组人数、划分标准等都要事先做好预案。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小组划分:一是指令性划分,即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性别、成绩、爱好等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这样就能保证小组内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间的平衡性与公平性。二是随机性划分,即教师将学生随机分组,小组成员关系不稳定,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进行随机划分,以便使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保持合作学习的新鲜感。三是自由划分,即允许学生自由结组,跟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学习,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不管是哪种情况的分组,教师都要经常进行变化,以保持合作学习的活力,使学生在优化组合中得到相互促进。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

在一个学习小组中一般都会有2-6人,组内成员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将会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以及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潜力,以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功效。如小组中要有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组长要统筹全局,掌控小组学习的方向;记录员要记录好小组学习、讨论的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督导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等。小组成员的角色要定期调换,使学生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得到锻炼。同时,教师要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師要鼓励学生进行个体独立思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只有具备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认识,才能在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取得成效。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在思想上愿意和同学一起学习,在轻松愉快、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交际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有自己的任务,因而学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明白自己在整个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机,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交际能力,才能解决好碰到的疑问或困难,组员之间的感情也得到沟通,相互谅解和帮助,主动交流,在不断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三、中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合作学习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设计小组合作结构和合作任务

教师在确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之前,首先应该设计小组合作结构,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建相应的合作学习小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好合作学习的任务,也就是小组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在完成任务中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做到心中有数。

(二)进行小组预习和讨论

教师要事先布置好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预习,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三)小组间进行交流与竞赛,教师进行适当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各小组要派代表发言,总结本组合作讨论的初步结果,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从各组的交流中综合大家的意见,最后得出完整的、理想的结论。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竞赛,从而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率。在此过程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疑惑的地方要进行指导、点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或者是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或者是教师评价等。评价的内容包括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测验)等。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一是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进行;二是评价不要笼统含糊,奖励不要太多、太频繁,以免失去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英语教学法, 尤其是合作学习理论的系统学习,以便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其次,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教学中的建议者、协助者、合作交流者及反馈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教师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从而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需要合理地布置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调控时间的长短,既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以便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最优化。

(三)注重合作学习中的责任与分工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组员都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该干的事情,必须要明确责任分工问题,这是确保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切实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知道学生的特点和特长,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珍.浅谈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新课程学习:上,2011(6).

[2] 邹书娟.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绩效研究.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 温平英.浅谈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2).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4

一、合作学习简介

合作学习(cooperative)于20世纪70年代初源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合作学习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方法,它不但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

合作学习视教学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这种互动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只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扩展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2、目标观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3、师生观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应当好“导演”, 学生要当好“演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

4、形式观

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实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情境观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情境中,合作学习是三种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时,这种形式的学习本身实际上就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方法。

6、评价观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集体合作达标。

(二)合作学习的优点

1、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别人提问,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

2、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或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为完成任务而自豪,或代表小组为展现小组的成果而骄傲。它使参与学习的小组成员人人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使“失败者”重新得到自信。

3、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合作

合作学习可以为组员奠定良好的友谊基础。在组员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勉励、共闯难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通过组员的互勉互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共同商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学生学会与不同背景、不同性别、不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

4、合作学习拓展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

曾经有人把课堂上学生座位的方式变化作为素质教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来研究,认为在较为宽松的学习空间学习,会增加交流的机会,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人际合作。比如,把目前学生全部对着讲台坐的方式改变成围成小组坐、或是围成讨论式方式坐。合作学习虽然没有要求座位上的变化,但都起到了这种调剂学习空间的作用。它不仅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且还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二、合作学习在《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大趋势,依据教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规划和面向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推出一套以初一为起点的中学英语教材--《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它是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中,合作是其中重要的策略之一。

(一)合作学习单词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的特点之一是词汇量大。第一册有词汇约700个左右,第二册约450个,第三册约450个,第四册约400个,第五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听、说、读、写并能综合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教师在学生预习单词后,检查部分学生的发音,然后组织四人学习小组学习单词,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纠正发音,寻找记忆方法,并运用这些词汇,最后组织朗读比赛、拼写比赛等。这样做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每单元的目标语言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每单元包括Section A, Section B和Self check。Section A为目标句型提供分步示例和指导性练习。学生在学习了目标句型和听力练习之后,根据课本上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进行合作操练。在合作操练中,又可以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使句型操练变成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一部分。

在各种课堂活动中,更需要合作学习。如Unit 6 Section A Activity 3中,表格只提供了部分Bob和Bill喜好,另一部分在Page 83列表中。一部分学生看33面的表格,另一部分学生看83面的表格。通过学生用目标语进行寻问,了解Bob和Bill 整个爱好。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有任务,有信息差,使学生感到有事可做,并能做这些事,在合作中使他们获取了信息,完成了任务。

(三)在合作学习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Section B部分是学生词汇的扩展、新旧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和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的各类课堂活动。

如Unit 6 Section B 1a中,让学生巩固已学词汇的同时学习新词汇。在合作巩固操练中,鼓励学生增加课本上没有的却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由于这些词汇和学生生活有联系,是常见的,常听的,有的甚至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或食品。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在各类课堂活动中,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争论、互动和竞争,使学英语的氛围达到高潮,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得到发展。

(四)英语学习中,还可以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课内外任务

如合作办手抄报,每小组每两周出一张手抄报。每期轮流由一名学生负责,每小组人尽其才,书写好的学生负责扳书,有美术专长的学生负责插图,知识面广的学生负责总体设计。总之,每个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手抄报的整体效果比单人完成的要好得多。

还可以合作听写单词、合作玩游戏、合作改正错误等。

三、合作学习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要分好小组

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等方面差异很大。教师必须安排好内向和成绩差的学生,否则他们将游离于活动之外,最终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小组的组成因任务不同而不同,但都要注意异质性,从而实现可合作性。

(二)教师应注意点拨和引导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不能当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学生有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三)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用在重点、难点上,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上。合作的数量上不应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四、结束语

新课标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在任务中学会合作,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对话中获得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它将使课堂任务活动所构成的多维度网络更严密有序,课堂资源更有效整合,希望之火将在交流合作中萌生、集聚、升腾!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英语(新目标)》(Go for it),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舒畅 许贵祥 “任务活动中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第5期;

4、官步芳 卢焕玲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5

摘要:随着篮球教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在不断探索更适合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合作学习理论是近年来最受欢迎也是综合效果比较明显的新型教学方式,它颠覆了传统的“以老师传授为重”的教学理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则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本文分为四部分,首先阐述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合作学习理论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应用的益处;最后提出合作学习理论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关键词:合作学习;高职;篮球教学

近年来,国家对国民身体素质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越发成为各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篮球是很多人都热爱的运动项目,组织好篮球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理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它的合作理念与篮球的性质有很多契合的地方。

一、合作学习理念的介绍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被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中一起学习探讨,每个人有明确的分工去共同完成小组的任务,评估方式为根据小组的成绩来给个人成绩的新型教学理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说过:“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的的方法。把学生分开的小组就相当于是一个社会基本组织单位,学生在这个组织里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来学习基本理论和更高层面的知识,同时完善了自己。”

合作学习理论能被广泛的应用并被不断的发展与它众多的理论支持是分不开的。例如:(1)社会互赖论。认为成员基于共同目标而互相依赖,使团体变为一个整体。而这种依赖又分为积极依赖、消极依赖以及缺乏依赖。(2)自控理论。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本身的需要是驱动人发生某种行为的原始动力。学生有三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3)发展理论。来源于维果茨基本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选择理论。换言之,是一种需要满足的理论。学校是满足学生三种需要的场所之一,所以,可以这样认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5)接触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等。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篮球是一项集体性的项目,所以对学习者的互相配合、协作有比较高的要求[1]。因此,这种要求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相符合,为高职篮球运用于合作学习理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而且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人类的交流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文化活动[1]。在参与篮球活动的过程中,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这在篮球的比赛和运动时更加明显[1]。篮球不是靠一个人的优秀就可以完成的竞技性的项目,它需要队员的合作,比如每位队员都自己的位置,后卫、前锋、中锋等,这就要求他们负责好自己的部分与队友合作。其次,当前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仍有多个地方亟待改进。教学方法单一不变,乏味无趣,容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足,其主体地位无法凸显[1]。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实现高职篮球教育,合作学习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高职篮球教学中的益处

(一)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合作学习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视为学习的重要途径,强调通过互动交流来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种互动过程的统一体,合作学习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求知欲就会得到激发和释放,学生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支配下就会乐于学习,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学习的技巧,做到善于学习,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2]。

(二)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质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会进行很多的交流,这就要求学生要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对交流交际能力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要共同完成一个大任务,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任务,而这些小任务又会影响大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及时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以免耽误大家的进度,以此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在一个组里的队员,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会做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对彼此信任、包容,尊重队友;对于团队里的“领头羊”来说,合作学习可以锻炼组织能力,协商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取长补短”来完善自己。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励高职学生

由于高职的新生在入学之前,学习情况大多数处于中下游的水平,在高中的单一的评价体制下,经过多次的学习失败、不如意,很容易形成一种自我概念:“我就是不行,我就是没有能力,我的缺点就是xxx。”,进而产生挫败式的自我效能感[2]。而合作性学习的评级方式是依托小组成绩获得个人成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团队的成绩一定优于个人的成绩,当自己的成绩提高,被压抑很久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也会苏醒,这就很好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合作学习理论对于教师提出新要求

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的创新型教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且注意各个细节性的问题。调整好合作、单独、竞争三种状态的教学比例,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以此同时也能够以提高个人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分析,之后从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学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监督管理等方面对篮球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为学生制定适合的合作学习方案[3]。这对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语:

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被学习关系的促进。就学生而言,学习首先是一个吸收知识的过程,其次是一个与同伴进行结构搭建并应用的过程,只有自主的去学习,才能更好的认知、更快的解决问题。而合作学习理论的成果则与这些要求完美契合。

参考文献: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6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我校开展,尤其在去年沙区的送教下乡的课改声中,我校的教师积极响应,也自然而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合理分组;授予方法;掌握方法;合理引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我校开展,尤其在去年沙区的送教下乡的课改声中,我校的教师积极响应,也自然而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这个乡村学校各个年级的课堂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我也积极地加入这个行列,我刚好教低段,所以首先确定了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利于交流

大概从一年级的上期十周左右开始,由最初同桌两人的合作开始,但必须是优生(或者稍微好点的学生)和差生(或者比同桌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各一个坐同桌,还要编号(优生1号,差生2号)。认字时,先请1号学生分配任务,2号说比较简单的字,1号说难点的字,数量上各一半,有单数时,1号多说一个,不会的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悄悄告诉你的同桌,你喜欢认哪个生字?你想怎么记它?交换过来再说,让他们养成表达的习惯。这样,一课的生字就在小组合作中认识了,省时省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我就在课堂中让同桌讨论:用什么办法来记这个字比较好?两人就会用?J读字的方法,分配任务,合作记住生字。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大约在一年级下期开始就分四人小组进行学习。按座位把学生前后四个人按成绩分成四个等次,然后根据成绩进行编号,1号成绩最佳,然后依次编成2号、3号、4号,1号是组长。就这样组成最佳、最基本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使用,我感觉四人小组能节约上课的时间,比较便捷。

二、授予方法,把握起点

我会根据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适当调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合作的实效性。对于课文中的生字,我在教学初采取的方法是在认识的字下打☆,不认识的下打△。

1.有针对性地学习

在教学《司马光》时,这一课中一共有这15个生字。识字时,我就让学生对着15个生字自己认读,并在认识的字下打☆,不认识的下打△。认读后发现“司、园、别、吓、块、叫”六个字多数人都认识,“假”是多音字也是认读的难点。我就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调整合作学习的内容,就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找出两个读音并分别组词。

2.分层次地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中,1、2号学生可以把自己认识这些字的办法教给同组3、4号同学,让他们更快地掌握认字、识字的方法。而且在1号的学生的带领下,也能引起学生的认知记忆,找出和已有知识的嫁接点,学会这些生字。学当“小老师”就是很好的方法。最好先让1号学生示范当小老师,过后再让其他会认会记的学生也轮流当小老师,因为能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平起平坐”,这样学生参与度高。如:我在教学生认读的生字时,和学生总结出了这样的方法:拼读生字――分析结构――用什么好办法记这个生字――给这个生字组词。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小组中,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掌握方法,提高实效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适时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识字的效果。

1.合作学习,解决字音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五》一课,生字量比较大,有10个。当中有后鼻音“绳、容”,前鼻音有“焰、斤、根、满”,翘舌音少,三拼音节多等。学生在字音上掌握有难度,因而就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帮助识字。主要让学生在小组内将生字卡一字排开,采取听音取字、听音排字、摸牌读字等各种方法,组内同学比赛竞争,也互当评委,找找有没有读错的字,纠正读音、教读字音等等。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合作,学生对生字的认读率大大提高。

2.合作学习,解决字形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时,这课的生字笔画都比较多,结构较复杂,我就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把自己认字的好办法说给组员听,学生想出了不少好办法。

字谜:“犬”字上面两个口(哭)“元”字掉在框框里(园)

“另”有立刀旁(别)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形声字认字:(砸、破)都跟石头有关,所以是石字头。

(假、使)都与人的活动有关,所以“假、使”都是单人旁旁。

学生通过讨论学习,掌握了生字,就可以把△换成☆。

3.合作学习,解决字义

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字义的教学一般都结合在课文中进行,以学生的感悟为主。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中,“宜人、壮美”都较难理解,我就让学生小组内讨论,试着给它们组组词或联系一下以前学的课文。组内学生就召开交流,“适宜、壮丽”等词纷纷出现,帮助理解了这两个词。

四、合理引导,强化合作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先确定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为小组长,他是小组中的核心人物,主要来组织合作小组的学习行为,负责分工,协调好组内同学的职责。小组在合作学习时,时常会出现争着说某一个字的认字方法,或者发言的声音太吵、太轻的现象,小组长就可以提醒组内同学及时调整。随着合作学习的开展,我还打算在小组内继续设立2号时间分配员、3号内容审查员和4号纪律维护员。让他们人人有事做,全力投入学习。

通过在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生字的习惯,不仅提高了识字的实效,也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合作学习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体操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本质的特点是与人体基本活动方式存在相当距离的非常规动作,体操动作技能的这种非常规性、复杂性,以及体操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普及等特点,使得在体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显得更为可能和直接。结合体操动作的特点,通过合理分组、师生分配任务、测试与反馈等一系列过程,将合作学习运用到体操技术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要求,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2. 合作学习在体操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1 合理搭配分组。

教师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指导合作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情况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要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使各小组的力量大致均衡。

2.2 教师任务分配。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但不作任何评价,只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免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与指导,但不要干预过多,以免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2.3 学生任务分配。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学习任务。

2.4 小组学习过程的要求。

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以下几点:只有小组的所有成员完成了规定任务,才算整个小组完成了任务;小组成员遇到困难时先请教同组同伴,不能解决的再向教师求助;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检查同伴的完成情况,并对错误的动作及时改正,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所学内容。

2.5 测试与反馈。

教师要通过小组竞赛等形式,检查不同小组学生或组间个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每次课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简单的小结与评价。教师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性教学,以求当堂完成教学任务。

3. 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

3.1 转变和突出教学主体。

从主体转变的角度来讲,教师必须掘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给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其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3.2 自主结合,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决定组成学习小组的成员。如此形成的合作小组可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使处境不利的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等不良心理,从而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发挥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3.3 构筑交流平台,和谐人际关系。

在体操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精心准备一些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的练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友好相处的合作精神。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到学习中去,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分享,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深化,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4 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体操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有时会出现掌握的动作暂时消退的现象,教师要告知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且不断地激励自我,直至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在学习体操动作时,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训练学生接受“他人见解”的技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培养其社交技能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4. 在体操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4.1 选择恰当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如新授较难技术动作等。而在新授简易技术动作、复习动作等过程中,则要进行合作学习,给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这样学生才会互相激励,互相促进。

4.2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表现。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使课堂上的个性冲突更频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既不能抹煞学生的个性,又得尽量避免学生的冲突,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要有所考虑。

4.3 保持有序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小组学习时常会出现嘈杂混乱的场面,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任其发展,不加干预,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从无序的混乱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注意观察小组学习的进程,逐步把握规律,使学生适应小组学习。

4.4 注重平等与合作。

在一些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单纯,往往不能从大局出发,只醉心于表现自己,不顾别人的意见和活动,难免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出现争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调整学生之间交流的方式,合理引导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宗新友.“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和应用[J].体育研究, 2006.2.

“合作学习”在小数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意境中。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让学生拿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测量课桌的面积。学生很快就测出大约40平方分米。趁学生在兴头上,笔者话锋一转:“请两位同学用面积单位测教室前墙的面积。”只见这两位同学拿着卡片,对着墙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下面的同学不停地指挥,他们急得满脸通红,最终也没测量成功。在学生不知所措时笔者提出:生活中有的物体面积在无法动手测量或测量很费劲时,该怎么办呢?给学生1分钟思考时间。对,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是“合作学习”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此模式的关键环节。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在有创设情境的前奏后,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归纳: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②学习了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

合作交流,寻找方法 为了不流于形式,在实施这一环节时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小组成员的搭配、组长的人选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笔者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组长挑选有组织能力、并能制约自己的人,还要做“岗前培训”。组长负责收发意见与建议、学具及评价表。组内成员在性别、学业水平等不一致。小组交流时组员在意见分歧较大时,只陈述自己的观点。为防止小组中个别参与活动。新课结束后每组评选出优秀组员4人和优秀小组。

一是分组操作,发现计算方法。材料:一张《小学生学习报》、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卡片若干张、1平方米纸片、米尺

师:要想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测量?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

生:用平方分米合适。因为平方厘米太小,平方米又太大。

师:都这样想吗?好,那我们就动手测一测吧。

组长1:我们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卡把报纸摆满,一共用24个,所以报纸面积大约24平方分米。(多媒体展示)

师:可以吗?哪些组也是这样的?不同方法的组有吗?

组长2:我们没有把报纸摆满。

师:那可怎么办?

生:我们只摆一行一列就可以。长大约摆6个小正方形,宽大约摆4个,6乘4等于24。所以报纸面积大约24平方分米。

师:为什么要6乘4?

生:一共摆4个6或6个4,就是6×4=24(平方分米)

师:原来如此,看来不用摆满也可以呀!(多媒体展示图)

师:有这种方法的组请举手。同学们真聪明。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

生: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师:长方形面积是不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做个小实验来验证。

二是分组操作实验,验证计算方法。材料:每组1个纸袋,内有6个不同的长方形。组长随意发给组员每人一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实验,展台展示表格。通过验证,学生总结的方法和数学家是一样的。探究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迎刃而解了。

在合作学习中,老师的监督和介入始终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如静观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给小组适当指导等。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老师绝不能越俎代庖。但也有小组无法有效运用这些技能,教师的及时发现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就能使讨论顺利进行。

应用性练习

学生通过合作、自主探究获得方法后,出示一些应用性练习,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在演变成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又引发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合作活动。

1.解决教室前墙面积问题。(两名学生用卷尺测出前墙的长和宽)

(1)求前墙的面积?

(2)前墙有一块长4米、宽2米的黑板,如果要粉刷这面墙,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2.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要想求玻璃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这一环节不仅仅是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而且也是师生对本次合作学习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9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化学; 合作学习;合作时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教学方式的切实转变是新一轮课改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具有如下的优点: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及全面发展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学习模式。

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心得:

一、小组合作时机的把握

1.在进行概念辨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引入以前所学的内容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思维导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完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全班展示,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操作比教师给出内容,学生记忆默写的效率要高很多。再比如在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一节教学,安排同桌互讲后全班展示讲,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但是互讲的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纪律工作,否则事倍功半。

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做一些稍难的计算题或实验探究题时,我总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最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争辩过程中互相启发,从而打开思路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做学生探究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一位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另一位学生可以准备蒸发装置,过滤出来的滤液,直接可以蒸发的操作,节省实验的时间,提高效率。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

4.在进行培养比较、归纳、类比等思维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我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实验药品、实验装置,然后进行比较、归纳,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再比如学生在学习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颜色、通过实验对比溶解性和加热分解性,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知、掌握这两种物质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1.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学生知识的获取并不都在课堂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并不都在课堂内。所以,课外合作学习也必定是课内合作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小组合作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有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工作,那么,合作学习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通过发挥小组中学优生的作用,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让他们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学困生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2.更新教学观念,精心备课。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精心备课,适应变化。勇于放手并精心钻研教材,设计典型的小组合作化问题,重视小组合作,对小组合作进行正确引导,重视生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缩小两极分化及个别差异,打造高效?n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合作化。

3.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为了避免学生凑在一起,讨论课堂之外的话题。教师应在这几方面下功夫:(1)研究分组的学问和艺术,科学合理的分组;(2)小组讨论时,教师该如何组织、促进和参与;(3)设计好施教方案,特别对教学目标,讨论话题一定要精心设计;(4)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树立集体的观念。

4.避免两极分化严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学习状态好点的学生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对于状态差的学生来说相当于走了一个形式,导致两极分化加剧。为杜绝这种现象,要从严格督促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并记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组内再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经过集体性的交流,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刻。

5.适当的评价与激励。评价要以小组评价为主,也要适当关注小组成员。评价小组学习质量和数量、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同小组的成绩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的观念,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合作互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应该成为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10

红旗镇中学 韩桂莲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究和运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究和运用。

在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老是以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为由,在课堂上教师表演“独角戏”,进行满堂灌,纯粹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违背了课标里提出的“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的要求,也与课标里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个特征不相符。实践证明:教师单独的行为或者学生单独的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本学期我校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我也在我所教的八年三班全力推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八年三班的同学们在课堂中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自主学习,都能大胆的展示自己,课堂热烈而有序,这样的小组合作课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进步较快,在本学期的月考测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分排在全校各个班中的第一位。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小组的组建

1、小组的组建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所谓的“组内异质”,是指组内的成员要搭配好,运用“异质”法,分出水平混合组,即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状况、心理素质、交往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将学习成绩、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掺合在一起,组成小组,力求做到学生的成绩好差、能力强弱要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要搭配;男女生要搭配,并在男生的活泼与女生稳重间找到一个最合理的支点。这样的组合可以促进同伴的相互指导、优势互补。成绩好的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增强自身的认识、推理水平和责任感;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并通过观摩同学的学习过程来获益,小组的同学希望他成功,使其尝试成功的动机更强烈。“组间同质”的意思就是每个小组之间的综合能力要相对均衡,否则就会出现整体素质高的小组合作讨论热烈,而整体素质低的小组连讨论都开展不起来的情况,这样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确定组员位置。根据班级人数分好小组,八年三班有30人,我就分成五个小组,平均每组6个人。每个小组的位置是根据组员特点来确定,并按A1、B1、C1、D1、E1的顺序编号,ABCD相向而坐,其中BC为小组干部,一方面可以把AD分开,保证纪律,另一方面也便于BC布置工作,开展合作过程,同时两两相对的两个人能力上要体现优势互补的原则,简单讲就是强弱组合,这有利于小组之前的互相与合作,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当然小组成员的位置不一定是固定的,要看各组员的表现再进行微调。

3、确定小组制度

确定好小组制度是保证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由各小组自行讨论决定本小组的名称,并选出本组的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司时员、声控员,并确定本组的口号;其次是由本组成员自己提出自己本小组的奋斗目标、制定本小组成员必须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本组成员共同遵守,相互监督。此环节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组长必须是很得力的,否则小组讨论组织不起来,组内的纪律等各项事务也没办法开展。

二、小组合作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需要具备的要素

1、通过导学案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

“问题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问题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首先提前一到两天把导学案发到各小组手中,让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案里要求自学完成的部分内容,在上课时先由各小组交叉检查各小组预习的情况,然后由各小组自由派小组成员按指定的任务来展示本小组预习的结果,并由另外小组的成员来点评加分。这个环节一般为五到七分钟。此环节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保证团队里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去预习。在授新课的过程中,都是要围绕着导学案提出的合作探究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展示---异组交叉点评的步骤进行,整个课堂基本都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得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引导、点拨、解疑的作用。通过学案导学,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选好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

讨论的内容非常重要,有一些内容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如果再拿出来讨论就没有意义了,也浪费时间。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1)、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非常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其中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如:“你有过挫折的经历吗?”、“作弊一次无关紧要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和“你怎样看待中学生上网?”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是极具交流价值的,合作学习的效 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

(2)、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学生意见不统一或有创新意见时实施合作学习,更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3)、涉及评判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较多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多种决策途径可供选择或权衡利弊得失的内容,这些内容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如“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哪些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悦纳自己就是自欺欺人吗?”等问题。

(4)、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而且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3、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有效控制

(1)、发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自主不等于自流。在教学中,每次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对活动开展顺利的小组,及时予以表扬;对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的小组,帮助学生 明确角色,使他们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对讨论偏离主题的小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他们引回到学习任务中来;对讨论时出现本节课要求深入理解的问题,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①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②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③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成果,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每次的检测中,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激励各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上一篇:落笔说再见随笔下一篇:学习《敬业才能有事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