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4-08-13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1篇)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1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石家庄市第四十九中学

李风香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本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世界各国研究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及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美国,“合作学习”与“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一起被人们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两种教学策

并将逐步发展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它基于“人多智广”(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一哲学思想。在美国教育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合作学习理论深受欢迎并广为应用。美国教育家帕克(Park)就是这个时期合作学习理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声望与成功来自于他把鲜明的革新精神引入了课堂,并使课堂充满了真正合作与民主的气氛。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儒学大师在教育实践中就己重视合作并将用于教学情景中,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合作的观念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已十分淡薄,所存无几。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表述不一,下面是

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合作学习概念的表述。

1.美国明尼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D.W Johnson & R.T Johnson)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2.我国台湾的教育学者林生傅先生在论及合作学指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效关系到团体的荣辱。

3.合作学习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梅瓦里克(Z.R.Mevarech)女士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合作学习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但从中可以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综上所述,可以将合作学习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并不难理解,但是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把强调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化学习的课堂转到以合作学习为主

流的课堂上来,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把这两个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学理论或教学经验来看,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任何教学都不能成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外语课堂中我尝试了合作学习理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在小组里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兴趣大增,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成绩。

下面是我在英语课堂会话(Conversation)教学中所实施的合作学习。在会话教学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仅仅掌握了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并不等于在交际场合恰当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交际法理论告诉我们:交际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语言学习的手段。合作学习所倡导的相互作用观正是一种将交际作为语言学习手段的多边活动,在会话教学

中,我采用了3S(Situations, Structures,Sentences)的教学模式,通过班机授课讲清语境,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并运用。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会话内容,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找出 Structures(初学者,老师给出Structures)这便是合作学习的开始,然后围绕Structures进行会话。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的任务就是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完成老师在限定时间内分配的学习任务,但学习任务必须由每个小组共同完成,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各有具体的分工,有计时员,提醒同伴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有答疑员,由一名学习好的同学担任,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为使会话完成的快,正确率又高,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与差一点学生积极配合,提高了学习效率。在 Role play表演中改变了以往上课只是几个好学生能完成会话表演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差的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原来上课张不开嘴,现在能在课堂上自编对话并流利交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还有一个收获是改变了课堂教学人数多的格局,通过分组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的探讨和摸索,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2

1 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动机理论是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约翰逊等人认为,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这种共同体可以通过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扮演、团体奖励和认可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是动机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互助性学习,他们之间恰好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

2 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理论有一定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大多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无法使全体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由他们互相合作完成某项任务,这样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激发了学习热情。

2.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在上大学英语口语课时,一些口语能力较薄弱的学生往往因为害怕在老师面前答错而保持沉默。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且都是自己相熟的同学,这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和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紧张情绪得到缓和,他们就能畅所欲言。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做到开口说英语,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练习说英语的次数多了,自然语言运用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2.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学习的个体。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他们需要共同努力完成某一项特定的教学任务,各成员之间就会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这样,那些学习积极性较高、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主动去帮助那些相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为了不拖整个团队的后腿,那些平时不爱开口说英语、口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也会自觉地融入到小组活动当中。他们各尽其能、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引入合作学习理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关于合作方式

关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3.1.1 问题式合作学习

问题式合作学习的本质是提问和解答。这种学习模式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早已经得到应用,但大多局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在实施教学时,还可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老师回答以及抢答等形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2 表演式合作学习

所谓表演式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进行表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讨论购物这一话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罗列出一些在购物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英语表达方式,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当中的情境作Role Play,或是节选一段和购物有关的影片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或是配音,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同时检测学生对所涉及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3.1.3 讨论式合作学习

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完成某项教学任务。例如,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环保的公益宣传片,然后让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讨论,最后让他们选出一个代表对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想法。

3.2 关于学生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所以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具体来说,就是同一小组内的成员的性别、性格以及英语水平等方面都应具有差异性。英语水平高的应与英语水平较低的同学合作,性格外向的应与内向的同学合作,同一小组内的男女同学比例也应均衡,这样才更有利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此外,由于有些课堂活动是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的,为了公平,不同的小组之间应该做到成员的英语水平以及参与活动的热情相对一致。当然,采用不同的课堂活动,分组形式也可做一些相应的改变,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并同时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优良机制。

3.3 关于教师作用

学生在教师安排下在小组内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这就把学生摆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辅导和引路的作用。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在合作学习运作中,不能只是通过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还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考虑整个教学过程,选择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这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应该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特点的合作练习口语的方式,学生才会有热情参与其中。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各小组之间走动,仔细聆听学生的交流情况,并适时予以指导。例如,有些小组可能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小组的局面,这就使得内向的或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些懒惰的学生干脆保持沉默。此外,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小组为了交流方便干脆使用汉语。当发现这些现象时,教师可及时予以提醒,同时鼓励那些较少开口说英语的同学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可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予以相应的评价。当然,评价最好坚持赞扬和鼓励为主的基本原则,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热情。

4 结束语

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是为了让学习者通过对文字材料、有声材料及口语交际策略的小组合作研究,完成由教师指导下的口语练习最终过渡到自由口语输出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使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卞秀静.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常态化教学策略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

[2]刘桂媛.合作学习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

[3]刘素萍.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122.

[4]孟凡菊.基于合作学习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73-175.

[5]孙莉.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

[6]王瑞芬.导学群服务体系下的合作学习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8-9.

[7]肖巧玲.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科教文汇,2007(16):76-77.

[8]刑新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3

摘 要:为了提高教师在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再让大学英语教学盛产“高分低能”的英语学习者,具体深入地研究了合作学习理论,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结果表明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可观的指导意义和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分组;合作学习

中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培养出来的英语学习者都是会考试而不会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谈的机械英语学习者。他们有的听力不错,有的阅读好,有的英语作文不打草稿出手成章的,更有学生的语法比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还好。可作为语言学习者来说,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一缺点足以掩盖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其他亮点,那就是不会开口用英语与人流利地交谈,甚至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的提问他们也只能磕磕巴巴地用简单英语词汇来回答。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通过学习、研究、投入实践教学等一系列过程,验证了合作学习理论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促使学生开口大声说英语的可操作性。

一、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介绍

合作学习理论的发源地是美国,当时的约翰逊极力倡导合作学习理论并将该理论投入实践,最后取得了可观的实验结果。该理论是指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活动来教学的一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再分配的一种表现——在重新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和在学习时扮演参与角色的再分配。研究表明,这种通过教别人学习而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二、有关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介绍

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总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能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流畅的交流。有的教师手拿课本照本宣科,学生会认为这样的课堂没有意义,因为他们通过自学就能完成教师的授课内容,甚至花费更少的时间,于是他们就在课堂上表现出懒散的态度。这一懒散的态度又传达给授课教师一种消极的印象,授课教师会认为学生不爱学习英语,因此更加放松对英语课堂的要求,这一系列过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并且这个恶性循环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理论能有效地针对这个恶性循环提出改善措施。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理论的分组格外重要。该理论需要教师在分组时保持小组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即组内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旗鼓相当,但逻辑思考上又各有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已学英语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英语的能力,进而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其分类。

2.合理选派任务给各个小组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既定课时,教师可提前做好安排,安排不同的具体任务给不同的小组。以精读课文为例:上新课之前要求A小组成员收集不同的有关精读课文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小故事;要求B小组重点预习这篇精读课文的结构,待上课时主要进行课

文的结构分析;要求C小组提炼精读课文的主题并深入挖掘主题

的价值,等到上课时进行讨论环节,学生就不会产生紧张感,因为他们之前都有所准备,恰恰相反的是他们会更加自信;要求D小组听课时做好听课笔记,待下节课对上机课进行点评,让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能扬长避短。

3.具体案例实施

A小组上台介绍之前查阅的相关背景资料和单元话题Preview板块来抛砖引玉,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进而积极展开讨论,让学生大胆在课堂上说英语;即A小组上台展示之后B小组上台开始课文结构分析和语法的讲解,学生对于B小组讲解不

懂的地方可及时在课堂上提问,因为同为学生阶层,他们可能会更加大胆提问;等B小组的环节结束后,将舞台交给C小组进入主题探讨环节,此时C小组的学生可分角色扮演课文中角色,让其他学生在现场观看后,通过扮演者的表演来具体感受,从而使主题认识更加深刻。最后D小组在课后进行总结,等到下次上课时对此进行总结和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这样一来,整个教学过程都由学生自导自演分组完成,相信经过他们亲身参与之后能大幅度提高他们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经过亲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确实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还能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1)小组课前分配的不同任务能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到英语;(2)角色转变后作为演讲参与者,迫使学生开口说英语是对学生口语练习的一次机会;(3)学生之间都很熟悉,不存在距离感,在这样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总之,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雪.浅谈基础英语教学中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语篇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陈汉良.大学英语认知教学探讨[J].教育评论,2010(06).

[3]唐明凤.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活动的设计和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9(29).

[4]陈蓉.大爱精神与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书育人,2010(21).

(作者单位 黄青:江西省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胡昆:江西省新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合作学习在大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4

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改善课堂学习气氛,促成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形成,还能够使大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因此被誉为最近数十年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之一。

在合作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中,隐含着一种力求促成独立、竞争与合作并存并且能够共同进步的教育思想,而这种思想的最终目的则是实现教育的平等。

在大专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减少由大班教学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和增强。

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力求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1.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富有创意的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它是利用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作业和活动,并且尽可能促进共同学习,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再以小组的总成绩来进行评比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借助组建小组和团队的过程使学生之间能够彼此信任,彼此交流,彼此影响,互相帮助,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主动、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另外,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使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更为充分、顺畅,团队中每个人的学习热情也随之提高。

应当注意到,合作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当引导,而且教师也是参与者,虽然合作学习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

所以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在于学生对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行为,将被动变成主动,在一定的环境中借助外界的帮助,利用收集的资料去积极主动地构建相关知识体系,从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第一,相互依存性。

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负责,也要兼顾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效果。

第二,面对面交流。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当面探讨的方式,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组员的成就感。

小组成绩来自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小组成绩同样也是小组成员成就感或挫折感的来源。

第四,小组合作默契。

借助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能够通过交流和相互理解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建立相互信任和解决小组内部矛盾和摩擦的过程。

第五,成员自我评价。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5

大学英语互动课随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其教学方法尚在探索阶段,而互动式课程与合作学习精神相契合,因此合作学习策略自然运用在了大学英语互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注意技巧的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必然会使大学英语互动课的.教学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

作 者:李小艳 刘丽娟  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河北,唐山,063000 刊 名:海外英语 英文刊名:OVERSEAS ENGLISH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G642 关键词:英语互动课   合作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  

★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中专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 大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探讨

★ 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网友来稿)

★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中专计算机自我鉴定参考

★ 计算机中专求职信

★ 计算机中专求职信

★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双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6

——以《秦兵马俑》教学

阅读是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四大模块之一,语文阅读是发展小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小学的语文教学似乎太过于注重识字写字的教学,比如字词的记忆、文段的背诵等,而比较忽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思想性。而对于阅读的整体性和思想性,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教”,也容易流于“技”的层面,突出的也是支离破碎的分析。鉴于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借用合作学习的理论,既让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了语言基础,又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进行教学实践的产物。

在教学中,我借用这一理论,在班级集体教学的背景下,将班级里的50多位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整体接近的原则分成13个由4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教师针对某一课文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然后组织引导或者巡视辅导,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互补和学习,差优互补,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共同的的学习任务。同时,小组之间相互的竞争可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真正的发展。没有好的学习合作的伙伴,就没有学生活动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小组人员分配时应注意学生水平的搭配,这样才够达到学生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让学生主动探讨、合作互助、在兴趣和欢乐中成长。起初,我在怀疑,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会不会限制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实践中发现,这其实正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让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积极性。

而另一方面,对于本就有限的词汇量,学生对义项掌握也不多。汉语的字词往往是多义的,而我们小学生对某一字词的理解往往是最初学习的意义或核心意义,对一些引申、比喻的意义缺乏了解,这也需要在阅读中去充实,以免误解或费解。最关键的就是,阅读的文章,它的结构、思想是连贯统一的。很多学生缺乏全局意识、语境理解的习惯而导致理解能力不强,阅读质量不高,篇章理解能力低,而合作学习能比较好地保留学生个体头脑思维的完整性,整体涵咏,整体阅读。教学苏教版5年级下册课文《秦兵马俑》时,我这样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

1、合作学习生字词。

生字词是小学生进行阅读课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将生字词掌握牢固,方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真正意义。如此,方能提高小学生整体探讨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老师引导,带领学生学。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也积累了一些掌握了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学、合作的学习能力。我认为,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生字词,只是老师讲解、学生读背,我感觉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效果寥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去玩、去碰撞,时间可能略多花点,但印象是深远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在尝试正确流利地阅读《秦兵马佣》之前,我明确:

①圈出课文中你认为好的、不懂的词语。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看是否能够自行解决。②尝试理解生词。对画出的生词,先尝试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前后的课文进行思考,小组内求助、求证;如果联系上下文有困难,可以查字典、词典后再回到上下文中去理解。③学会书写和使用。能够正确,掌握清楚字形。小组同学可以用听写、默写、小组挑错的方式进行巩固④老师从“字音、字形、意思、运用”四个方面去检查,结合课下习题,并投影“把词语补充完整”:惟()惟()、绝无()()、南()北()、昂首()()、所()()靡、()()无双、()()欲试、扶()老携()。学生再补充、整理。学生比较好的理解了标题:

秦指秦朝;佣,是古代陪葬的像;秦兵马佣,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与像。也较好地理解了课下习题“钢笔描红”、“体会‘举世无双、所向披靡’等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2、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字词的障碍扫除之后,就该整体理解文章的意思了,我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①划分段意;②体会课文中“兵马俑的宏大的规模、类型的众多及兵马俑形态各异”的特点;③理解和感受中国丰富多彩与广博的文化以及广大人民无穷的智慧。独立阅读思考后交流,小组整理后直接实物投影呈现,全班讨论后达成一致:

①1段总领全文,2段写规模(三个俑坑的总面积、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与工艺,3-5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6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结合段意划分发现,文章从“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二者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来连接,很明显,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③看到兵马俑——感到气势恢宏、工艺高超——折服——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自豪。(对于第三个任务,我还创设情境,看兵马俑的视频来强化印象、刺激感受)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整体阅读的注意点:

理清结构,注意概括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等。最后让学生带着整体理解去尝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次教学尝试,让我深切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7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是以现代教育学等为理论基础,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全员多边互动为基本动力, 以班级授课为基本结构,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根本目标, 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统一。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 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 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 是权威, 是课程的主宰者。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 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很少。其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对学习之外的事情缺乏兴趣, 对他人的需求和社会问题缺乏敏感和关切。目前更有不少学生厌学政治, 政治课甚至成为他们的休息课。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合作学习的目标

与当前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相适应, 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功能目标为: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互动合作、互相帮助、积极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技能,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的兴趣,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 布置预习任务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合作学习, 必须是一种有准备的学习。这种准备不仅指政治教师的准备, 学生在运用合作学习之前也要有所准备, 特别是牵涉到理论性较强、又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时, 则更需要学生做好相应资料的准备。在这里, 对于一堂课而言, 则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这种预习, 有别于平常我们备课中的预习, 它需要学生在仔细看书的同时, 还必须找出你不清楚的问题来, 有必要去找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看法。

(二)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影响合作学习运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政治教师在高中运用合作学习之前必须做好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4~7人。每个小组成员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 它需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和单科学习成绩进行混合编组, 使学生之间形成差异性和互补性, 各小组之间的合理竞争, 保证公平性。

(三) 小组讨论学习

小组讨论也是合作性课堂常见的学习活动。但是, 在小组讨论中各成员也应处理好倾诉与倾听的关系, 尤其不能歧视差生的观点或错误。如教材中有关“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关系”的表述, 教师在教学时可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四对关系: (1)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3)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4)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通过学生分组讨论, 进一步归纳出对以上“四对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 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合作学习不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 不能盲目、随意进行, 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因此, 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注重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中, 教师也是合作者, 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 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难以深入时, 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指导,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理论课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吴剑珊(1980-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广西 桂林 541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广西高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53-01

一、高校理论课教学效率受到制约

“与经济学和工程学类似,教学法常常必须尝试各种技巧,去探明这些技巧是否起作用,怎样才能使它们起作用。”①高校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是提升本科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本科教学中,理论课占据很大的比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就美术学专业而言,由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法课两类组成,其中理论课占总课时的46%。其他专业如政治、历史等没有技法类课程的学科,理论课的比例更大,所以本科教学大部分就是学习理论知识,准备将来就业的时候进行运用。因此,本科教学中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高校理论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多、课程多,每门课程课时少,理论课的知识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其次,在有限的课时里,理论课缺乏实践环节;再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考试的工具,课堂不听课,课后不学习,大学时间等同于消遣时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化;最后,基础教育中“保姆式教学”让学生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不能主动地学习及思考。这些问题导致理论课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理论课是为了应付考试,完全达不到教学效果。

夸美纽斯提出“教师应当知道使理解力变得敏锐的一切方法,应当熟练地将它们付诸实践”。②要想真正学习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让理论与实践互相验证。但是理论课授课时间非常有限,想要抽出一些课时进行实践操作有很大难度。另外,实践操作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理论指导,进而引导学生完成个人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学习。可高校理论课上课的学生人数普遍多于70人,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本无法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逐个指导。虽然很多学校在理论课授课的第二学期专门开设几周的实习时间,但是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被拆分,形成缺乏实践验证的理论知识教学、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小组学习的理念最早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一个教师怎样能同时教不论多少名学生……如果按如下方式安排工作,一个教师可以容易地对付大量学生,即是说:(1)如果他将全体学生分成班级,例如十人小组……”③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倡的课堂的一个有效学习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把握学生学习进度,还能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帮助、鼓励或监督的学习氛围。这个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等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全班学生按每组6~8个人分成等分的几个小组。小组的人数根据实际人数进行调整,但是为了不影响小组工作的分配,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学生根据教师的主题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灵活进行安排,如根据学习主题,以小组组员之间进行比赛、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或者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由教师从旁指导,学习小组具体操作学习主题。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小学的美术科目中非常流行。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有点像圆桌会议一般。所有的学习活动都以小组这个依托来进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

笔者希望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引入高校理论课的授课中,借此提高教学效率。高校理论课学生多,教师精力有限。如果把全班学生分成等分的几个小组,并设立联系人或者小组长,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让小组主动寻找学习的课题,或者教师直接布置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完成任务,再根据课题完成的进度、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等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应该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学生分小组,根据主题进行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把全班分成等分的几个小组,可设定联系人或者组长,根据教师理论课授课进度,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主要解决理论的授予,在每次理论课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授课人数分组,让各小组自主选择学习的课题,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课题进行实践操作(包括调查、研究、讨论、交流),最后完成指定的作业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首先安排好理论的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和操作性实践学习的时间搭配,及时了解小组实践操作的进度及所需要的理论性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刺激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进行知识的延伸。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讲解关键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预先的学习或预先的信息搜集已经熟悉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就能很快理解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设立监督机制,保证每位学生的参与。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一定参与小组活动,以免让小组成员过于依赖教师。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设定研究主题的同时,必须给每个成员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题中来。当然“如果要将注意力指向并维持在某一任务上而不受其他事物的诱惑,那么就应当建立某种外显的约束”。④为了保证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效果,需设置监督方式。如成员互相评价或者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或者采取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考核、教师随时检查等手段,从侧面观察小组各成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组合作模式的正常运转。笔者在实施时针对监督措施,设计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评价表,提供评价指标给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如“活跃、积极发表提出方案及修改意见”“不太积极、随大流,但至少参加活动”“一点也不积极,甚至不想参加活动”或“其他评价”,达到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学习的效果。

3.注意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性。理论课内容包含理论的规律性知识学习和操作性的实践学习。理论学习不能脱离实践的操作,实践操作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对所教的学科没有经常的合适的反复练习,教育就不能彻底”⑤,所以笔者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思路也由理论结合实践展开。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主题需考虑到实践操作练习的针对性,针对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布置相应的实践主题,有效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练习,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理论知识,让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证实理论。

经过笔者实践操作的验证,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在理论课中的运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同学在小组学习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变得更积极主动。

[注释]

①④(美)Jerome S.Bruner.教学论[M].姚梅林,郭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8,101.

②③⑤(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2,153,144.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9

摘要:将合作理念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小学生只有通过语文学习才能获得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才能获得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并进一步进行交流、解释和记忆。同时,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语文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自主思维的一门学科,是学习其他各科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小学教育界时刻关注的问题。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基于此引入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模式

将合作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参与、点拨、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互助性的学习活动和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实现合作小组的各个成员共同发展目标的学习。学生和教师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一)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构成了合作学习的空间。小组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率高低。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本,强调生活课程的自主体验,根据课程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划分学习小组,设计教学过程。常用的分组主要有自由组合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小组,以及固定式小组等,小组成员人数以3-6人最为适宜。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力倾向、性格等相结合,合理选择分组方法。

(二)学习。

语文是有生命的`,其气息贯穿于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之中。与此相对应,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百川汇聚。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的确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首先,确定合作学习的论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契机,针对教材或相关资料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入合作学习的内容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初步合作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对其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及时纠正,进一步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和分类,最终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体悟为基础,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其次,让学生进行自由、广泛的交流,参与各种活动,落实合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教材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在交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应该随时掌握交流的范围和进度,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予以必要的指导,既要保证每个学生交流的活跃程度,又要对学生交流的内容和时间加以适当控制,不能让学生浪费时间,随意乱侃,甚至脱离学习的主题。此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如不定时组织学生辩论、演讲,参与语文知识小游戏,编辑设计黑板报等。

二、合理地运用合作技能

小组学习也需要有一定的合作程序,否则效果并不好。我们可以分五步进行。

提出目标(问题):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完成哪些任务。

个体自学:学生自学有关内容,对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的内心需要,并为参与讨论做好准备。

小组讨论:这是小组学习的中心环节,内容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直至找到问题的满意答案;二是围绕问题结论的运用进行尝试性练习。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中,要求每个学生人人参与讨论,并懂得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讨论开始,组长把发言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每个同学的实际水平、特长等合理分配。在讨论过程中,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先懂的帮助后懂的,互教互学,尤其是为后进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内参与机会。通过讨论,开拓了思路,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集体意识、合作精神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

组际交流: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作汇报,或由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交流内容包括讨论的结果或小组学习的体会等。通过组际交流,进一步拓展了思路,纠正了带有共性的错误,并将小组的认识转化为全班的共识。组际交流后,为把学习引向深入,有时教师可有意地挑起对同一问题不同意见的争辩,组织思维撞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课堂气氛。

集体评价:当各小组的学习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展示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各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标准评定成绩,当众揭晓,以使小组之间互相比较,开展竞赛;另一种是口头评价,表扬好的,推动中间的,鞭策差的

三、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接触书面语言的初期,在语文课堂上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理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应立足于文本知识。

合作的重要依据是文本。好的文本体现了知识性与思想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凭借。因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应该以文本知识为中心,拓展资源也应该围绕文本知识而进行。

(二)合作分组学习应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而进行布置和设计。

班级人数较少时,分组比较容易,管理相对简单,每个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控制。如果人数过多,则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实行,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减少,也容易给一些参与度不高的学生造成可乘之机,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教师指导起来也比较困难。

(三)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要掌握教授的文本知识之外,还要深刻领悟合作学习的本质和要求,如对合作内容的准确定位、合作学习教案的合理设计等,同时要具备控制合作学习全局的综合能力,确保合作理念按照正确的轨迹实行。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研各种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合作学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如: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如何分组、组员如何分工,合作内容的设计,时间的调控),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大班额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问题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来研究和摸索。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要掌握教授的文本知识之外,还要深刻领悟合作学习的本质和要求,如对合作内容的准确定位、合作学习教案的合理设计等,同时要具备控制合作学习全局的综合能力,确保合作理念按照正确的轨迹实行。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研各种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文汇出版社3月)

【2】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在当今这个科技与信息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不断应用,使得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200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在十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阶段目标:“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模式的发展”,“2005年前,所有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计算机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和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体系已有许多新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在2001、2003年相继颁与实施,《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法整合的地区指导纲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2005年相继贯彻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已经逐步渗透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

二、合作学习的理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年代,人们在竞争的同时越来越需要合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作为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利益结起来,最终促使学生组织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认为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的学会共同生活,实质上就是要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对我国中学生尤为重要,城市中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独享”,在集体中,或者孤僻、害羞,或者霸道、独断专行,严重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和习惯,他们没有机会体会“拧成一股绳”的力量,也不会领悟到众志成城的道理。新课标积极提倡合作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另外,合作学习的应用还有利于:同伴间提供的经验,通常易被接受;同伴间的交往活动,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种;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本人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以来,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小组构建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一、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活”起来。例如,讲解在Word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时,先给每一位同学发一份经过教师编辑好的材料(基本上包括了应掌握的内容),材料上有文字,并在文字中插入几种形式的图片,最后提出要求。比如说,文章标题设置为什么字体、字形、字号及正文的文本格式、段落格式是什么?第1个图片设置大小为多少?环绕方式是什么?第二个图片设置位置、颜色和线条;第3个图片设置图形格式等等。任务一给出,学生立即进行小组讨论,在各抒己见之后,就立即自己上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先把文本格式、段落格式设置好,让学生首先尝到成就感,又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再根据以前上课一直养成的自学的习惯,边看书,边根据题目要求,边上机操作,确实完不成的作好记录,供下一阶段向老师提问。这一阶段下来,其实有很多同学已经“大功告成”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互相帮助,巩固新知

学生问答,教师讲解。在这一阶段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首先叫其它同学来解答,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教师予以提示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加以讨论直至斧正,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用鼠标改变Word图片大小时,很多同学都举手回答都认为比较简单,几个同学都说成:将鼠标移至图片旁边的“小方块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来调整大小”,他们都知道图片旁边有8个“小方块”,但都不知道这些“小方块”就是“尺寸控制句柄”,而“尺寸控制句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个名词。这时及时地纠正错误,并同时提醒学生在注重实践操作时不能忽略理论的知识。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解,解决完学生未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自学的东西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教师最后再系统讲解一遍,补充一点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三、师生合作,完成任务

这一阶段,学生根据自学的东西和老师讲解的内容把任务完成,老师还可进一步指导。有了自学与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再一次来完成任务,可谓是“轻车熟路”了。完成任务后与教师给的材料相比较,学生再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喜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产生了“我也想来试一试”的强烈的欲望。

四、相互促进,创造发明

教师设计新任务,学生创造完成。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课堂内容,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3至4人的小组,然后将新任务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且以比赛形式进行创造完成。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互相取长补短。比如说给学生一个新任务:利用本次课所学的内容,自己写一篇小报导,在文章中加入几幅图片,要求版面新颖大方、美观。最后评选几篇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供全班同学欣赏。甚至可以把设计的新任务延伸到课堂以外,比如说班级手抄报的编写。还可以举行电脑手抄报的评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我校每学年都以级为单位举办一次电脑小作品比赛,低年级举办“小抄报”比赛,高年级举办“网页制作”比赛。这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独立完成,至于别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与班上其它同学合作完成。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学生都会在编排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问题就自学教材,或互相请教。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书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及“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字] 合作学习 理论基础 形式与功能 实践探索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当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一词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热门词汇。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经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策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英语课堂实效。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初兴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一般可表述为: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在培育学生非智力因素,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品质各方面有着显著的实效,具有最大程度上实现学习群体间互动和缩短群体间差异的特点,已成为当前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三、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的形式多样,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小组合作(group cooperation)。顾名思义,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聚集在一起。可根据班级人数的具体情况,把四至六位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当然分组时要注意全面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业成就、学力水平、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诸方面,还要考虑性别、身高、民族及家庭背景等非学习因素,以符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成员应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从多个视角、多种层面扩大信息量,丰富思维。对于已组建的小组还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控全班的整体情况,便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在同一班级中组建几种小组,让学生拥有不同的身份,在不同小组充当不同角色,在学习不同材料时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发展达到最优化。

2、师生合作(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即在师生之间进行合作。这是就传统的英语教学而言的,目的是改变过去的那种课堂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做法。教师在课堂的作用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外,更多的应充当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合作形式,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在课堂里是班级的一个成员,与学生进行平等而有效的对话。在课堂任务明确后,教师在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自己也可以加入一个小组,作为小组的一个成员,参与小组讨论等活动。当然,教师不能只加入同一个小组,而要根据主题(topic)和任务(task)的不同参与不同小组的活动,否则会引起小组之间的争论和误会。师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从而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同伴合作(cooperation between two)。班级授课制使得学生容易形成以个较为稳定的班集体,从而使学生有自己的同桌或朋友,即形成同伴关系,这种关系在教育中的影响非常大。作为教师,外貌应该善于把握这一点,可以充分利用同伴合作关系,或者前后桌合作关系。对于同伴合作关系,学生最好能与班主任以及学生多交流,以期能够达到“近朱者赤”的共赢结果。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

1、设置争议性话题,培养探究能力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置争议性话题,因为这样做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发表见解。笔者在一次讲解主旨为青少年是否可以使用手机的阅读题时,设问:“Is it good or bad for teenagers to use mobile phones?”然后由学生自行组成正反两方。两组成员分别按搜索论据、组织语言、发表陈词等步骤进行分工,充分保证小组合作有方向、有目的。以下是笔者对学生观点的归纳:

Pro: I think there are a lot of advantages. We can talk to our friends on the phone because it’s quicker than writing letters; we can make a call to our parents in case of emergency; what’s more, we can send short message to each other.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alking face to face.

Con: It is bad. It has a bad effect on our study. Some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some students even send short messages in class; others make use of it to play games. Mobile phone not only influences our study, but costs us a lot of money.

在小组活动中,两组学生各持己见,不甘示弱。我则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交流探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小组荣誉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nlc202309051049

2、采用猜读、配音,提高课堂效率

要上好一节课,从理论上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并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有效地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笔者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What about…?时,提供实物教具:a glass of water, a box of milk, two bottles of orange等等,采用猜读、配音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先安排学生在组内表演,然后请一个小组上台,以“哑剧”的形式表演,即只有动作和口型,不发出声音,并要求“演员”们语速稍慢,说话时尽量让全班能看到他们的口型。台下各个小组也分配好成员的角色,与台上的角色相对应,为台上的表演配音。于是,台上上演一出“演剧”,而台下以小组为单位也在上演一出“语音剧”。这样一来,台下的学生不仅仅在观看了,他们带着配音的任务观看表演,因此特别专注。由于新对话中的句型是刚学过的,而其中的词汇又可以通过实物或“演员”们的动作猜读出来,所以在没有配音稿的情况下,台下的学生也能快速猜读出“演员”们说的话,能够通顺、流畅地配音,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熟练掌握本课新授的单词和重点句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创设探究情景,提高写作能力

斯波斯克(Spolsky,转引自林崇德,2001)认为,外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精神。因此,教师应重视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探究欲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词汇是写作的最基本要素,词汇匮乏,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利用语义场策略(就是把词汇按某个主题进行分类)积累词汇,不仅弥补了按字母表或按单元顺序枯燥记忆单词的不足,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例如,在教学以Friends为主题的课文时,笔者提出问题:“What kind of friends do you want to have?”然后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一组探究有关“good friends”的特性,另一组则相反。学生由此可以联想到loyal, brave, honest, lovely, wise, smart, helpful, funny, energetic; helpless, dishonest, lazy, ugly, cold, cruel等,紧接着,让学生以My friend为题,进行写作训练,然后在组里互相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搜寻到了合适的写作词汇,分享了合作成果,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马兰(2004)指出:合作不只是教学方法,还是一种学习内容;不只是师生交往,还是一种资源共享。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转化为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01

[2] 林立、王之江.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5

[3] 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 教材 教法,2004(4)

[4] 林崇德.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5] 胡洁元.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2)

上一篇:高一信息技术教案:1.1 信息及其特征下一篇:文明工地验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