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2024-06-24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共11篇)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1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摘要:想象是人类愿望的高度延伸,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所以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没有一切文学艺术,就没有发明创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通过教学的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科学精神的人。本文就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写作以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写作态度和习惯的活动。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很重要的方式,而想象能力作为培养学生智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之逐步得到提高,自觉地运用到作文及其生活中去。

一、想象的特点及其作用

所谓想象:即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前者是根据语言的表达或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后者则是不依赖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例如,作曲家写了一支新的乐曲,工程师设计了一部新机器等。创造想象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和独创性。创造想象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又指导具体的创造活动。

(一)、想象的特点

创造性想象的实质至今并无一致的认识,但一般认为与再造想象的关系最为密切。再造想象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例如,让学生在作文时写出砖块各种可能的用途。这时,学生需要沿不同的方向思考,根据课题的条件重组自己的知识经验,回答出各种用途:砖块可用来盖房、筑墙、修路、压纸、支撑床等。再造想象有下列三项特征:

1、变通性,善于变通的人,思维灵活,不拘泥常规。如一个儿童只能说出砖头 1 可以盖房,而另一较为灵活的儿童则还能说出砖头可以打狗、支撑书架、压纸等。

2、独创性,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独创性高的人想象新颖,不同寻常。例如有的儿童说圆形的东西有水珠、老鼠洞,这种回答就有一定的独创性。

3、流畅性,流畅的想象,使人能迅速联系许多观念和原理、原则,并作快捷的取舍。例如:创作一部小说,若为一字而苦思,则文思易被打断,反之,文字联想招之即来,文思既能持续,也便于选字用词。

创造想象富于学生的特征;除想象具有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外一般尚有以下特征:

1、独立性,这类学生喜欢独立自主,独立性较其他学生高。有些创造性想象很强的学生,对一般的学习目标和标准缺乏兴趣,甚至有自行其是的表现。

2、智力特点,创造想象强的学生,智商一般比较高,但智商高的学生则未必富于创造性的想象,研究表明。创造性想象较强,而且智力较高的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表现比一般学生好。

3、喜欢新奇与复杂,如果让学生选择一项作文,富于创造想象者常选择新颖和具有挑战性的作文写作。

4、幽默感,富于创造想象者一般也富于幽默,这可以从他们的言谈和写作中看出。

想象的主要特点是:想象中有很强的情感因素。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想象出的意象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主观感受上的差异性。这是由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个人特点的差异形成的。人们在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后,对其基本特征的认识大致一致,决不会把他想象为福斯达夫,也不可能把他看成堂吉诃德。但是不同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总是会有差异的,所以才有人说:“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认识也会大致一致,她总是仔细的女孩、弱不禁风,决不会把她想象为《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或者想象成排球名将郎平;弄清这一特点,有利于在作文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的想象差异性。

(二)、想象的作用

想象在人类的生活和创造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整体智力发展中 2 的作用。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蓝图;文学家可以通过想象塑造出优美动人的文学形象,画家可以通过想象画出流光溢彩的图景,音乐家通过想象可以创作出动人心弦的优美旋律,科学家通过想象可以创立前所未有的理论。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智力发展,虽然是自身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发展的结果。但想象力在其中有相当大的作用。

观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的观察是不细致、深刻而丰富的;记忆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的记忆是不完整而牢固的;判断离不开想象,例如:公安人员在调查案情的过程中,最初往往是根据歹徒作案的蛛丝马迹想象出歹徒的各种作案方式,从而进行侦破工作;分析、综合也离不开想象,人们在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中,每次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想象,使之准确而严密。归纳起来,想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其一是补充作用。例如学生可通过学习地理,了解到祖国及世界各地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等;通过登月宇航员的介绍,可想象月球表面的形象。

其二是替代作用。例如:小学生在游戏时扮演各种角色、模仿成人进行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的游戏中,许多实物都是通过想象来替代的。

其三是超前认识作用。例如学生常常凭借想象来勾画未来理想生活的蓝图和预见事物未来的状况。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性

作文是学生的一项综合性能力训练。它的“个体劳动”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在作文训练中常常起着重要的独特的作用。而想象力则是个性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小学生或中学生,他们都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注意保护并有目的地引导诱发联想、激发想象,就能拓展他们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智慧。

想象是作家创作的基本素质,对学生来说也是他们理解课文、提笔作文的基本素质。从作文的思维过程看,任何一篇文章如果要想写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无不深深地烙印着想象的标志。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里说:“文之思也,其神运矣。故家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客,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 3 风云之色。”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抓住这一思维特征,把握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的神思合符情理地飞翔,巧妙地将知识灌输其中,不断地把学生思维推向新高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出了一道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历的作文题目的时候,由于拨动了学生个人的感情之弦,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的闸门,学生的作文水平常常会有较大的提高,有时连一些平时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出使教师动容的习作。

三、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一个十分复杂和重要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在于想象力由于其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培养方法也因而各异。例如,对小学生而言,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都很重要,而创造性想象又是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想象。它们的特点导致了不同的培养问题。此外,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它始终同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密切相关。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双基”的教学,而“双基”形成又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这里讨论这一问题,并不是要割裂两者,而是指出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自从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妞斯首创班级授课制以来,曾经在世界上风行了几千年的“一对一”的课堂形式的私塾逐步被淘汰,这自然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班级授课制也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有其不可避免的不足,那就是常常用划一性教育压抑甚至代替个性化教育。试想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统统要求按同一题目在规定课时完成作文,但这种划一性的教学模式违背写作规律却是显而易见的。叶圣陶和夏丐曾两位老语文教育家就明确地说过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但是,如前所述,由于想象的个性差异大,不易接受这种划一模式的限制,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重视并尽可能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就十分必要了。

(一)、激发想象的兴趣。学生的想象积极性是其展开想象的重要条件,换句话说,学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愿意想象,必须有起码的思考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否则,再有逻辑性的教材,再高明的启发也难以凑效。要特别重视兴趣推动学生展开思维的巨大力量。因此,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和想象。当学生对某种作文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企图探寻、积极思考。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动学生求知和好奇的欲望,变“要我想”为“我要想”。

(二)、转变思想,努力创造一个利于学生发展想象的环境。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解放的新的文化环境,使学生面对开放窗口,迎接八面来风,他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五光十色的生活图景,五花八门的知识信息,丰富着他们的头脑。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促进他们想象能力“自由发展”的优越条件。但是学生想象的充分发展还需要学校和班级这个小环境。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首先应该摈弃“注入式”教学和“以我为主”的单式性思维方式,应自觉的主动的提倡民主教风。因为教师在师道尊严的大旗下,学生在心理上必然产生一种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威压感。提笔作文时为了适应教师的要求,为了争取高分,就会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敢讲真话抒真情。久而久之,纯真的天性被扼杀了,充满想象的灵感被窒息了,主体意识和青少年蓬勃的朝气被消磨了。在这种气氛下,不但学生的想象不能发展,创造性逐渐消失,而且会思维迟钝、僵化。

(三)、变“套”为“导”,因势而导,因势利导。学生普遍怕作文,总把写作文当作包袱。甚至公开说“学语文不写作文就好了”。学生怕作文除自身惰性心理作怪外,与我们教师指导不得法,“败了味口”有关。那种千篇一律的题目,大同小异的内容,八股式的写法使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愿说。只得说套话,说假话、说空话、结果怎么不使学生厌烦作文呢?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百花齐放,才会有新意。

在这种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变“套”为“导”。在四川方言里,“套”、“导”二字读音并无差别,可是内容却迥然不同。其一,出发点不同,“导”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套”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其

二、过程不同,“导”要根据学生实际命题,尽量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而“套”则是老师按自己主观的要求,设计好题目,规定学生去完成,不管学生实际。其

三、效果也不同,“套”的结果,越是逼学生就范,学生越“败味口”,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引导、诱导、开导和指导,才能逐渐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导”的根据什么?“导”的根据是势,这里所说的“势”,指的是学生的想象,老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想象力的差别,打破思维定势,扩展思路,即所谓因势而导。但学生的想象不一定都符合作文的要求,教师的另一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的想象向正常 5 的轨道发展,不能漫无边际,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为此,要变“因势而导”为“因势利导”。“而导”与“利导”差距就在一个字上,“利者,力也。”“利导”即是有力的指导、引导。

(四)、尊重学生的想象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教师对学生的想象过程及结果,哪怕是“不合常规”,也要尊重,避免立即否定或嘲讽。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避免事事苛求一致,要求整齐划一,常常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众议,容忍不同意见。这样,学生就勇于思考、大胆想象,乐于创造,对于错误“思路”,教师也要以理服人,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

(五)、与课文相联系。语言是表达美的主要手段,借助优美的语言形象去启发想象,从观文而入情,以入情而发思,进入刘勰所说的那种“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的境界,是打开想象大门的基本步骤。

例如,教师如果要让学生写一篇叙事散文,可让他们与朱自清的《背影》联系起来,让他们从优美的文字中看出一幅有形有声有色的图景来,产生联想。父亲为儿子拖着臃肿肥胖身体过铁道,“蹒跚”、“攀”、“倾身”去买橘子的形象就会催人泪下,使学生自然想到自己的父亲。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父亲种种爱子之情,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又如,让学生写一篇以物喻人的抒情散文,可引导学生先回顾杨塑的《荔枝蜜》。作者在广东从而尝到鲜美荔枝蜜,又在蜜场观察了解到蜜蜂辛勤酿蜜,自己要求甚少,贡献给人类甚多的现状后,联想到了人的精神品质,进而产生了创作激情。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跟踪作者思路,步步联想,突出重点,从而发现作家先写茂密荔枝林,是要推出鲜荔枝;写荔枝美味,是为了引出荔枝蜜,写荔枝林、鲜荔枝、荔枝蜜是为了联想写蜜蜂;写蜜蜂是为了联想写人的品质,最后甚至联想到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层层联想,一波三折,反射蜜蜂精神的写法,使人感动至深,学生一定会从中悟出一些抒情散文的写法,而不至于写得平铺直叙。

(六)、与生活相联系。可以断言,任何一个有写作成就的人,都是一个善于联想转换的妙手。当遇到一道作文题目,他能灵感一动,把在生活中听到的一些事迅速纳入自己思维中,内化吸收,联想转换为充满自己主观意识的另一篇文章。比如《纸 6 船》这首儿童诗,诗人依照儿童的心理,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特别是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丽花平安地到达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坐在船里。这些想象与现实生活都相联系,通过这些天真离奇的想象,却形象地写出了儿童的童真稚趣。这就是想象离不开生活。又如一句名言,在一些人眼中仅仅是名言,作文时总不能拓展思路。而在善于联想转换的人心中,名言已化成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早就有的其他思想材料。这不是抄袭,也不是模仿,而是巧妙的联想转换创作。

(七)、按学生的年龄阶段,按想象的高低层次培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想象会有很大的不同。小学生的想象活跃、范围广泛,生活阅历浅、深度不够,内容不集中,持续时间短,比较模糊,不易用语言表达出来。中学生知识和阅历有所增加,想象力有一定发展。想象比较新颖、奇特但主体的积极思维状态不够,不能把想象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有效的配合起来。高中生思维趋于成熟,凭着观察的广博、生活经验的丰富,能使想象向纵、深方向发展。想象目的明确,有所取舍而显得集中。教师只有认清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之后,才能很好地进行培养。低段的学生,可采用实物(包括图画、照片等)等,进行诱导、启发他们想象与之有关的事物。比如,教师制作一只小木船,或拿一个鸡蛋,或教师在讲台上做出某个动作,某种表情,让学生进行想象。高、中段的学生,宜采用情境、语言(包括影视等)等手段进行诱导。比如,引导学生根据鲁迅在《孔乙己》中所描述的孔乙己的特点而头脑中形成孔乙己的形象。这种想象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有极大的意义,它使人可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的限制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同时,教师应知道,想象有层次高低之分。虽然希望学生作文时能进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想象境界,但不希望他们“胡思乱想”,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但形成再造想象必须依赖两个条件: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存,正确理解语词和图象所标志的意义。其次,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要达到学生进行创造的目的,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 7 状态,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比较一些事物与另一些事物的异同,从而有利于从这些事物中获得启发,创造出新的形象。

结语

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作文教学中担负着重任,但决非屈指可数的作文教学时间就能完成的,它还依靠其他课堂教学以及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的共同培养。所以,每一名教师都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朱绍泉《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冰洁、张莉、李恒荣《心理学》高等师范教材 [3]刘永康《中西合璧的语文教育观》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4]《教育科研论文选集》四川科技出版社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2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是从事写作的前提,更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基础。因此,要坚持让学生写“每天一记”,让他们把每天发生或观察到的事物记下来,每天把优秀的范文读给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去留意身边的事物。同时我还通过“班级趣事”小栏目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把看到、想到的事自由发挥的写出来。“每天一记”是一种被动的形式,“班级趣事”是一种主动的方式。这便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更好地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观察事物的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再如,让学生围绕“未来 ……”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建筑,一旦完工,它便定型了,可以引导学生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 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这就大大的扩充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

二、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如续写 (续尾),在上 《凡卡》 一课时,课文中最后写到凡卡把信投进了邮筒,然后回到住所满怀希望地熟睡了,他梦见爷爷收到了信之后到莫斯科接他回家。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最后这一段话,我拟出了故事的开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续写故事的发展,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写出了内容很丰富的结尾。如有的写凡卡盼呀、等呀就是不见爷爷到莫斯科;有的写爷爷经过长途拔涉终于来到莫斯科;有的甚至写到了凡卡等不到爷爷的到来,悄悄地离开鞋铺出走等。续写还可以拟出事情结尾,让学生想象事情发展的经过。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

三、运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是灵活多变性的。老师可充份利用周围所有能用到的如声音、景物、文具等事物来创设情景。人的大脑总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作文教学中,设计能马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情景,用老师活灵活现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情景中,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想象就会喷发而出。例如,在课上我出示一幅公交车的图画,车上写着醒目的“开心小公交”几个字,我简单地 说明了图 意 , 便对学生 说 : “同学们,我们班准备要上一节中队课,老师想在活动中请几位同学表演一个小品,可是老师到现在还没想到这个小品该怎么演,只好请同学们帮忙编一个故事了。这可不是普通的公交车呢,它为什么会叫着‘开心小公交’呢?你们仔细地看看图,想想他们会发生什么事,会说些什么呢?” 接下来就是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 他们可以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情景,有些同学还能把车上乘客的各种言行都能按他们的思维方式清楚地想象出来。本来是一次平淡的看图写作,因为老师的创设了情景和激趣,充分提高了学生想象的积极性,结果各种版本的“剧本”创作出来了。我从中选出了一个好的“剧本”进行排练,在 “小编剧”们的帮助下,小品表演得非常成功,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学生们对编故事就更感兴趣了。

四、播放动画片拓展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深深的吸引着广大的少年儿童,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听神话和童话故事。因为这些故事里面,有很多情节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而又恰好是孩子心中的梦想。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一味压制孩子们的兴趣,反对孩子们把时间浪费在课本学习以外。 事实上,在这些看来荒诞的故事里, 有很多是在循规蹈距的现实生活或成人世界中所不能看到的美好、丰富的创造火花,而孩子们更能勇于冲破常规,大胆想象,创造性地幻想出现实生活世界中没有的东西。因此,不能一味的反对学生观看动画片,应注意引导学生看一些内容健康、想象奇特的动画节目,如 《蓝猫淘气三千问》 《海尔兄弟》 《猫和老鼠》 《白雪公主》 等。这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形成奇特的科幻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 观察力;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的社会的进步。”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要想挖掘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就要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取“临摹—写生—创作”的教学思想,不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按照既定的模式去绘画,缺乏了创新精神,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得不到提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主要从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一、在想象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有这样的一则母女对白,让我重新领悟了孩子们的想象:女儿站在雨中,正淋着雨。妈妈问:“怎么不找个地方避雨呀?”女儿说自己正在“晒雨”。大人只知道晒太阳,从来没有听谁说过“晒雨”。妈妈又指着一幅画问:“羊群在干什么?”一家人吃饭呗。女儿回答。妈妈又问:“蓝天下高昂着头的长颈鹿在干什么?”女儿忽闪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说:“吃天。”我的天!多么有趣、多么大胆的推想啊!“晒雨“和“吃天”。可见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感知。正如谚语所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独特的理解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不会独立思考自己想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目的就是要学生自己去交流、想象、实践。比如:在《会变得花、树、叶》一课中,教师先以故事激趣:春姑娘托我给小朋友捎来了许多美丽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信封,看,猜对了吗?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你收到的是一片怎样的树叶?颜色怎样?外形有什么特点?用手摸摸树叶的正面与背面,一片小树叶给你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欣赏、比较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与春姑娘给的礼物有什么不同?很美吗?美在哪里?最终让学生自己设计出一组图片。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花卉图案,激发学生的想象的潜能;《画嗅觉、画味觉》一课中教师出示一小瓣大蒜,问: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勇敢,谁敢走上讲台,咬一点大蒜?学生品尝,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老师这里还有几瓶液体和气体,想请一些小朋友来闻一闻,猜猜他们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尝一尝、闻一闻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通过自身对事物的感知运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对嗅觉、味觉的理解。

二、在观察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观察美的眼睛”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势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都会感到无比的新奇,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这样求知欲望的作用下,美术教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观察力 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1.以故事激趣,激发学生的想象灵感。现代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小视频,小短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兴趣浓厚。比如在《我是动物明星》一课中,教师通过熊宝宝和熊妈妈之间的对话把学生带到大森林中,形成一个大的环境,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这片大森林中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老师把走的、跳的、跑的、飞的等种小动物的图像贴在黑板上,播放小动物的叫声,感受声音的长短、强弱、音色变化。

2.以演示激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上一堂手工课《染纸》一课中,教师首先先拿出一张已经染成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好奇心会驱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去学习去制作。每个染指纸作品上的图案都是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仔细观察并得出每个染指纸的折叠方法不一样所呈现的图案也就不一样了。根据这个结论,教师演示了2个不同折纸方式再用颜料染成颜色,这样一个染纸作品就完工了。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涨知识的主要手段,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美术造型技能提高的基础,并且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发展想象力

想象力是新世纪着力强调的小学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它是能发散学生思维创造力,创新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画风。正如谚语所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绘画也正是如此,在基础练习的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对所画对象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分析的想法,通过这些想法再来表现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在经过较长时间训练的基础上,有些悟性较高的学生会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这就是创新出属于他们自身的东西,而不是像在初始阶段一味地临摹他人画法,没有自己理解的东西在里面。

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在每次的作业展示、绘画比赛等活动一些优秀的作品会被展示在校园里的墙廊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当学生每次路过展示廊,看到五彩缤纷、色彩亮丽的画时,学生都会驻足停留几分钟观察、欣赏这些美好的事物。这也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4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如用“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坐宇宙飞船,揭开宇宙之谜;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的医生,攻克癌症等其他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生活、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教师可问:“同学们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同学甲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

同学乙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暇。”

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总之,想象力光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私立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课标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3、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5

专业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摘 要: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有意识地利用课本中优秀作品的“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配插图、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创设情景训练以及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仔细观察体会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101-02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基本思维能力。辞典中对“想象力”一词的解释是:“在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1]。因此,想象力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言文学中,想象力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课本中优秀作品的“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想象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们是文中以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的层面上,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这样的“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对于这样的“空白”,教学的重点是“导”,引导学生自觉地构造出一个个审美对象,从而提升审美视野和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字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例如,在乐府诗《陌上桑》、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中,作者并没有具体的描写主人公的肖像,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文中的实写内容为依据,想象其肖像,增进对人物的全面认识。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是能够发现“空白”的。但是学生通过想象力对它进行“填充”,则是难点。老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填充”,更应该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激起学生积极地比较、反思、交流、选择,这样就既能够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的能力。此外戏剧中的潜台词、小说中的省略号、破折号,诗歌中的一些语句都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在学生对课文有较深理解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配上插图

文学与绘画两门艺术历来相通,自古以来,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材料,因为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的语言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因此,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中的抽象文字符号与平时积累的记忆表象重新组合,即根据文章内容给课文配图,这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宣泄他们创新原动力的最好途径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此可进行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如《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斑羚飞渡》中斑羚飞渡时的悲壮图;学生心目中的《苏州园林》;《爱莲说》中的花中君子――莲花;《从百草园到三味节屋》中生气勃勃的百草图;《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依依惜别图;《背影》中的父亲的背影;《核舟记》的核舟„„寥寥数笔出神入化,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学生就能在咫尺见方的黑板上或小小的作业本上开拓出无限广阔的形象世界,每一幅图都是学生的得意之作,每一幅图都能凝聚其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与此相对应的,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日益加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创设情景训练

课堂就是训练场,教材就是训练源。课本知识反映的生活尽管是间接的,但往往能够展示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而教师一旦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学生的想象的闸门,把他们带到一个驰骋想象的新天地,就会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一)续写训练。这种训练适合在教学叙述类文学作品时进行。因为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艺术性地设计情节结构,戏剧性地反映人物的命运。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编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将来的命运,学生自已也享受了“虚幻”的乐趣,有了作家们的自豪感。如在作文课上,可以让学生阅读童话《皇帝的新装》,然后按照各自的设想去安排皇帝游行结束后会怎么做?学生们兴致勃勃,很快落笔成文:有的同学设想皇帝回宫后思自己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虚心纳谏,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皇帝;有的同学写到皇帝非常生气,杀了说真话的小孩,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等等。

(二)扩写训练。这种训练适用于记叙文、叙事诗等作品的教学中。扩写训练只需提供一段简洁的记述性文字,对人和事、景和物有一个基本的交待,然后由学生通过想象,借助各种描写手段,去充实内容,完善情节,使人物形象丰满、景物生动鲜明。如刘义庆写的《周处》中有这么几句:“周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可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采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突出其粗暴强悍、好争斗,勇敢坚韧的性格特点。

(三)改写训练。这是一种大开大合式的训练形式。改写训练是就一篇课文,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构思,另拟题目或另选体裁,再造新篇。它的难度较大,尽管离不开原文提供的意境,但在人称、角度、重点的确立上,又与原文很不相同。例如,乐府诗《陌上桑》就可以改写成《秦罗敷的故事》;《天上的街市》也可以改写成《逛天上的街市》等。

(四)创设情景,进行片段训练。情景,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创生情景,把学生带入所教课文的特殊意境之中,让他们充分体会彼时彼地彼人彼景彼物的感受,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如学完《孔乙己》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孔乙己排出九文钱的情景,之后布置:对孔乙己排钱的过程进行一段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我曾经在课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上创设过这样一个情景:“有一位汽车司机,开着满载货物的卡车爬行在一段人烟稀少的山路上,行之路的拐弯处,突然发现一个人躺在路边,身上似乎有血迹„„如果你是这位司机,你怎么想、怎么做„„”没想到学生激情很高,人人都有话说,课堂气氛也显得很活跃。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相得益彰。

四、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自然

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生而目盲的人,无法想象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何种景象;生而耳聋的人自然无法想象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响,无法体味“余音绕梁”是何种感受。可是当我们读着马致远在 《天净沙 秋思》中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头脑中就会展现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这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储存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记忆表象。读着马致远的词句,借助这些表象的重新组合,便产生一种充满苍凉气氛的情境。可是我们头脑中的这些表象,单靠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完整准确地感知到的,要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仔细观察体会,以此丰富表象储备,这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观察并不能盲目地无层次地进行,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虽然自然界一年四季都在不断变化,但在观察时,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因素会影响观察者,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表现在:第一、观察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一天的朝暮晨昏,一年的春夏秋冬,景色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分别写出加以比较;第二、观察的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苏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也可以借助想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第三、观察时的心情不同,则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一,忧郁则阴霾满天,欣喜则阳光明媚,同样是写秋天,在毛泽东的笔下就洋溢着雄健之气,充满生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和活力,但在欧阳修的笔下却是一派萧瑟景象,抒发了徒然忧伤的喟叹。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还有不少,如看照片作文,观舞蹈作文,听音乐作文等等。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的习惯,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6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任课教师

1、在课堂中,教师运用美术作品引导想象,你感觉()。A很好

B太麻烦

C一般

2、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做游戏来上课,你()。A主动参与

B参与但不主动

C不参与

3、你喜欢小组合作讨论吗?()A喜欢 B还可以C一般

4、你的美术作业中充分发挥了你的想象力吗? A 很充分

B一般

C不充分

5、你最感兴趣的美术上课形式是什么?()

A示范活动讲解型

B实地参观考察型

C动手活动探索型

D全都喜欢

6、美术学习中,遇到喜欢的内容你是如何处理的?()

A学习相关资料

B请教探讨掌握

C条件不好作罢

D上网搜索学习

7、美术学习对你的能力培养有影响吗?()A有一定帮助

B没有影响

C可能会有帮助

8、现阶段的美术活动你有时间来完成吗?()

A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完成B偶尔完成C不愿意完成D抽空也要完成

9、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美术相关现象会自觉探索研究清楚吗?()A一定搞清楚

B好像遇不到相关现象

C看心情看情况

D遇到过只是不去想

10、你觉得在美术学习及动手操练中能提高自己哪些能力?()A形象思维能力

B整体观察能力

C应用技法能力

D创新想象能力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7

一、想象力在小学生中高段语文作文写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1.提升学习和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对于一些尚不能理解的事物常常通过自身的想象进行描述,他们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个阶段进行的写作教育恰好给了小学生表达的出口。想象力不仅促使他们对于写作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也使小学生享受用文字表达的快乐。通过写作表达的同时又丰富了自身的想象力,给了小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达场所。而小学生也在这个阶段逐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更加愿意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写作能力也随之得以提升。

2.写作风格和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尤其对于尚未形成思维定式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写作是一种让小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我想象的方式,在不同的想象力的推动下,小学生的写作风格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发展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提升,丰富多彩的想象为写作找到了各式各样的表达。将一件件平凡细微的小事描写为承载着自身情感与想象的故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提升写作能力的过程;将事物与自己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最终成为富于感情的文章。

二、在小学中高段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1.增加小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社会现象的原始积累

想象力也需要有现实中的原型作为基础,小学生的自然视野和社会经验都比较少,难以为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知识进行原始积累。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亲身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看竹笋在春雨中成长,落叶在秋风中飘扬,雪花的精致和星空的美妙,让他们在自然中发展自身的想象力,自然的力量不自觉地便会体现到他们的作文中,为更多的描写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大自然的景观下飞翔。其次,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多观察、多思考、勤记录。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会将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结合到自己的想象中,使平凡无奇的生活具有新鲜活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积累,小学生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写作素材,想象力在不断地写作训练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鼓励学生阅读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大师运用自身想象力的方式。看到大师笔下的社会和自然,学会多样的表达方式,了解文学艺术作品中展现的文学大师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并逐渐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中。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真善美”,在思维发展活跃的学龄期,将想象力运用到美好的事物中,向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3.巧设作文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调动学生的自由思维,通过巧妙地设计作文题目,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将生活中不同方面的事物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例如,让小学生自己编写童话故事,只需要设立某一环境,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想象和创造,同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学会根据一件事物联想到其他的事物,是一种有效的指引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深度,使想象力不只浮于表面。例如,让学生在特定的科幻场景中,进一步想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细节,扩展想象深度,促进小学生自由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小学阶段是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小学中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写作过程中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加强,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可以锻炼其独立思维,它们与想象力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想象力的培养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引导,辅以不间断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展。

摘要:想象力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能力,儿童阶段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小学中高段语文作业的写作训练正是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从想象力在小学生中高段语文作文写作中的作用谈起,进一步提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杨西容.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亚太教育,2015(19):25.

[2]刘祥琳.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88.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力;物象;储备;表达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缺乏独到的见解,缺乏真情实感,空话套话连篇。笔者从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作文缺乏想象力,是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接触、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

一、通过物象丰富想象

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哪来的?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经常观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然后聚神凝思而来。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一个人,晴天和下雨天的衣着不一样,开心时和烦恼时的表情不一样,对长辈、领导与对晚辈、朋友的态度也不一样;同一个地方,春天和夏天的景物千差万别,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生活习惯明显两样……这些不同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文章也不困难。因此,我们要提高作文水平,增强想象能力,就要随时随地细致地观察,广泛地认识生活,从细微处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我们要像那些作家一样,身边时时刻刻有一支笔和一本簿子,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果能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储备丰富的物象,想象就有了生活之源,作文就会有说不完的新鲜话,也就“灵气”十足了。

二、通过储备丰富想象

想象的内容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人的想象是在广泛的感知、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一位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叫艾伦·坡,他掌握大量侦破案件的新闻资料和有关知识。有一次,纽约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杀人案,警方侦破不了,而身在费城的艾伦·坡只凭报纸报道的几篇新闻,运用他的经验和知识,以惊人的想象力,设想了案情的很多具体细节并把自己的想象写成了侦探小说。后来案件破获了,人们发现实际案情与艾伦·坡的小说惊人的相似,致使侦探家们也为之惊叹不已。可见丰富的知识是想象的基础。没有知识基础,毫无科学根据、漫无边际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想。

所以,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朱熹有一首《读书》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千万不能断了学生头脑里“活水”的来源。这“活水”,对学生而言,除了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体会,更多的来源于阅读。

三、通过表达丰富想象

虽然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表象的储备,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难以表达丰富的想象。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1.运用扩展法写作文片断,多练续写,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扩写,要求学生要有描绘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我们可以任意给学生一个题目,或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让他们用扩展法写作文片段。如:给学生一个题目“云”,学生可层层扩展:云——白云——飘浮的白云——飘浮的白云像一只只白天鹅——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像一只只白天鹅,像透明的羽翼,还有的像一堆堆棉花,真令人浮想联翩。这种用扩展法写片段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续写,是一种再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材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如“望着天上飘浮的白云……”,学生联想到了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想到了小小少年肩上沉重的书包,繁多的作业,渴望一种自由活泼的生活。如果教师能经常要求学生进行扩写、续写,就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佳作。

2.运用常用的修辞格,训练想象能力。学生最常用的修辞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几种。别小看这几种看似简单的辞格,运用得当,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郭沫若的《石榴》之所以能使石榴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如,“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种连续运用比喻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之情。学生在作文中经常运用这些修辞,既使作品增添了文采和情趣,又能训练想象能力,一举数得。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根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

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1.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

3.What questions could you rais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4.What would you write about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

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如:

-

教高一 Unit 9 Computers Lesson 34时,可问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our future life?

-

教高二 Unit 5 Charlie Chaplin (2) Lesson 19时,可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California at that time? Why?

-

教高二 Unit 9 Saving the Earth Lesson 33时,可问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opulation and pollution?

-

三、课文复述法: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 、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如:

-

教高一 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可以不断更换人称让学生复述:①Suppose you are Mr.PattisMr.Little.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Ms King.②Suppose you are Ms King. 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yourself.还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改为四个短剧,然后进行表演。

-

教高一 Unit 22 Lesson 86-87 Britain and Ireland,教高二 Unit 1 Lesson 1 Disneyland, Unit 7 Canada Lesson 26等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为游客作介绍 :Suppose you are a guide. Please make an introduction of BritainIrelandDisneylandCanada to a group of visitors.?

四、读后续论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的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如:

-

教高一 Unit 18 The Necklace Lesson 69-70时,可提出:How was Mathilde when she heard the necklace was made of glass? What would she do? What could you do if you were Jeanne?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和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课后还要求学生续写剧本的 结局篇。

-

教高一 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时,可提出:Would Ms King stay at Mr.Little's company? Why or why not? Please imaging the end of the story.

-

五、作业开放法: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 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如:

-

1.每上一个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时新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将这些词汇和句型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或对话中。

-

2.对于一些连词和句型,也可设计半开放型的题。如,Yesterday evening I was about to go out when .

-

3.经常布置一些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相当有益的。

论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篇10

[摘要]: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中国将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必须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学生作文中,想象瑰奇,富有灵气的作品凤毛麟角。不少文章人云亦云,不是立意陈旧,构思呆板,就是选材俗套,语言平淡。想象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扼杀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想象能力 培养

一、牵动记忆表象,诱发想象

想象是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或对眼前没有的事物进行推测,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的记忆表象活动起来,才能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这样,学生便凭借诗中的农村儿童牵动记忆表象,点燃思维的火花,兴起想象,感受到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

二、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表象积累

想象是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个人的记忆表象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先有可供“加工改造”的丰富表象才行。可以说表象积累是想象的前提条件。而引导学生多作观察,感知则是丰富记忆表象的重要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小河边,让学生面对大自然中的景物作观察,展开理想,编创故事等,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即可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童话、寓言故事。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也利用星期天领学生到野外捉虫、摸鱼、练长跑、打雪仗,在活动中让他们观察、思考,积累了丰富的表象,连班上语文较差的几个学生都写出了想象力丰富的文章。当然在引导学生作文观察、感知时需要带着情感,要融情于物,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因为只有在观察、感知时充满感情,我们才能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生发出瑰奇的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想象的翅膀。

在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前提工作后,我们究竟通过怎样的具体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感到以下几种方式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

1、品味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这些句子往往包含着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这些高水平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激发他们创造新形象的欲望。例如《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荷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后,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情态各异的荷花展开充分的铺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真是想象奇特,形神兼备。这里,可启发学生,在对特定事物的形象或动作叙述完整后,再对事物的未来或背景作充分的联想,并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就可构成想象丰富的文字。可见,分析教材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多作追加拓展练习,对培养学生想象力非常有帮助。

2、描述词意境

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以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等特征。练习描述诗词意境,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安排学生对一二两节作描绘意境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杜甫的生平遭遇和思想性格作出较为合理的想象描绘。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做这种意境描述练习,既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三、运用生动的语言,激发想象

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合后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如果仅有丰富的想象而无生动的语言,学生的想象则将永远停留在直观、表面的水平上。如教学《麦哨》一文,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第4自然段描绘的田野景色的“美”,我用轻快柔和的语调诵读,以声音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听读中感受语言美,脑中浮现出:金黄的油菜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雪白的萝卜花、麦田、麦芒„„对于某些抽象的材料难以用语言描绘时,我尽量运用比喻、比较,使学生能较轻松、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用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文” 更是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使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在作文教学中,拓宽思路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想象作文,有效地增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学生写作更离不开想象,因为写作活动是运用具体感性材料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全过程,所以需要想象的配合。有了想象力,就可以使作文思路活跃、开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事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反之,思路迟缓狭窄,词语贫乏,写人写事平平淡淡,不能感动人。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作文最能激发和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体现其创造力的一种训练方式。但令人悲哀的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因为我们没有设计出好的题目,给他们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营造出一种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很好地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悟,大胆放飞想象,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创造的秘密》(美国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小学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79-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的想象的突出特点。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如用“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坐宇宙飞船,揭开宇宙之谜;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的医生,攻克癌症等其他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生活、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教师可问:“同学们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同学甲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

同学乙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暇。”

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总之,想象力光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私立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课标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

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3、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

上一篇:公司电工应急方案下一篇:系生活部4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