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

2024-07-04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精选7篇)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 篇1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主要构件。一篇经典的现代散文,语言必定呈现出下列美学特质:或优美,或凝练,或深刻,或质朴。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美学特质呢?

一、诵读美读,整体感知

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诵读是品味散文语言美的最基本途径。

1.把握轻重音,真情朗读

教学《画山绣水》时,我指定一名女生朗读文本中描写漓江水色的那个片段后,引导全班学生客观评价这位女生的朗读效果。一位男生评价道:“她在朗读时,将课文中的‘围’、‘平’等词语都读成了重音,读出了漓江水的平静之美与清澈之美。”这时,我随机点拨道:“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恬静。为了真切体味漓江水梦幻般美丽的山水画意境,充分体味人们沉醉于漓江美丽山水之中时所产生的平静心情,文中的‘围’、‘平’、‘淡墨色’、‘晕糊糊’、‘恬静’等不宜重读,而宜轻读。”学生按照我的指点再次朗读这个片段,收到了极好的朗读效果:充分展示出漓江山水的美丽。

2.捕捉形象,读出层次

以品味《紫藤萝的瀑布》的语言美为例。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整体感知文中描绘的紫藤萝花儿的美,而后引导学生重点朗读文本中描写藤萝花儿繁盛的语句,指导学生感知紫藤萝花儿美的不同形态时 ,必须读出紫藤萝花儿美的层次:“辉煌的淡紫色”的花色美;“活泼热闹”的花形美;“淡淡的芳香”的花香美等,以此传递出蕴含于文本中的紫藤萝花儿“紫色沉淀、泛着银光”的沉静与热烈之美,“宛如瀑布、船舱鼓鼓”的充盈与繁盛之美,“淡紫香气、梦幻笼罩”的梦幻与朦胧之美等。

二、由表及里,潜入心灵

入选语文教材的散文比如《藤野先生》等立意比较深远,语言比较含蓄,不少语句隐藏着深层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例如《藤野先生》前五个自然段的语言就别具匠心。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走进文本,继之走进作者的心灵:

1.课文开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其中的副词“也”、“无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2.作者是如何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 第三自然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独句成段,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作者为何会萌生出“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念头呢?其中的“如何呢”三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绪?

4.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去仙台途中难以忘记“日暮里”与“水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其理由是什么?

5. 第五自然段描写作者初到仙台时受到“优待”却认为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作者为何要采用这种调侃的语调描述这段经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后,我与学生一道总结归纳道:作者在课文前五段中通过运用委婉含蓄的笔调描述自己烦乱消极的心绪,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对作者有意无意的言行让一个弱国子民看到了藤野先生不同于清国留学生和多数日人的“人性曙光”打下铺垫:藤野先生在人格上毫无偏见,一视同仁;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同时,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比较、揣摩、咀嚼

教学散文时,我非常注重运用比较、揣摩、咀嚼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语言言的的美美,,收收到到了了良良好好的的效果。我常用的方法为:删除比较、添加比较、位移比较等。限于篇幅,只谈谈删除比较法。

删除比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故意删去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句等,然后引导学生将之与原文进行比较品味。删除的内容,往往是文本中极富表现力并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句子字词。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很好地运用了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美。

多媒体显示:东京也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像绯红的轻云,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油光可鉴,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将脖子扭几扭。标致极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多媒体展示的文段,与原文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生1:删去了“无非”、“确”、“也”、“但”、“宛如”、“还要”、“实在”等词语。

生2:这些词语除了“但”是连词之外,其余的全部是副词。

师:上述词语能够删除吗?

生3:原文中用了“无非”一词,表明作者对东京感到非常失望。删除后体现不出作者对东京的极度失望之情。

生4:原文中的“确”、“也”强调樱花的颜色与“绯红的轻云”极为相像。删除后语气显得平淡。

生5:原文中的“但”,表明文章由写景转到写清国留学生。删除,上下文意缺乏连贯。

散文因语言的凝练优美而享有“美文”之誉。入选苏教版初语教材的散文更是如此,其优美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或自然朴实或委婉深情等,值得我们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 篇2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的正确表达更是反映了说者的良好语言技能和对听者的思维影响。中国有句话很让人寻味,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让人跳,一句话的分量可想而知。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特殊的科学语言,他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和使用的。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认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幽默语言是语言使用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若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更好地减轻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压力,积极增强克服对数学学习惧怕的心理,促进师生关系,并对润滑知识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幽默语言能进入数学课堂的原由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阵地,语言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学生最渴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愉快地接受知识。1.现实社会,家长对子女期望过大,使得学生幼小的心灵背负沉重的压力。

幽默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意识为有趣或可笑的意味深长,它既包括诙谐的动作,又包括幽默的语调和语气。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压力日渐增大,这种压力也随着社会的影响传播给了孩子,他们缺少了应有的欢乐,他们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带着父母的嘱托和期望艰难地过着每一天。人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背后呼唤心灵的愉悦,每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国宝级”笑星赵本山赢得了亿万人的期待和掌声。在课堂上正确、恰当使用幽默的语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同样会赢得学生的期待和掌声。2.枯燥的数学语言,呼唤幽默教学用语。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种学科特性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很多经过学习历程的人都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过程。它的每一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一个定理都有确定条件。例如“形如ax=b(a、b为已知数且a≠0)的方程叫最简方程”的定义,要准确地阐明为什么a≠0,而且在每次叙述出“最简方程”概念时都不能遗漏a≠0的这个重要条件。这种数学的严谨性思维,让许许多多的人很难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乐趣,从而远离了数学。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幽默语言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超越其它任何一种约束的最大的力量源泉。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数学课以理性见长,由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语文、音、美、体等学科更易产生疲倦。我认为平时在数学课堂上,不妨适时适地来点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数学的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案例一:

在通过相似引入全等时,我与学生们作了如下交谈: 师:(故作神秘)今天,老师衣服口袋里装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大家都很熟悉。

生:(惊奇怀疑)啊!怎么装呀? 师:(幽默地):把人变小呀!生:真能把人变小?

师:能!想想看通过什么能把人变小? 生:„„?

师:(变戏法模样从口袋掏出两张自己的二寸照片)怎么样!生:喔!(继而大笑)

然后我从相似知识自然引入全等概念,看似简单交流,其实是课堂知识的过渡,并在笑声中消除了学生对老师和学习数学的紧张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简单的几句看似调侃的随意聊天,一下子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学好数学作了一次很好的“脚手架”。

一堂数学课是一个完整、连续的知识传输过程,教师是一个端口,而学生是另一个端口。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仅重视知识传输的“量”,而忽视了知识传输的“质”。教师就像是广播、电视的媒体一样,播出的声音作为听众或观众只能听与看,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在的数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去理解与感悟的。作为执教者要从教学的理念上更新,更要让每一位学习者对数学在思想上发生巨大的转变。1.一节新课开始的幽默

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下课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上,而没有或不能完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灵活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到乐学的境界。

案例二:

在教学《方程和方程的解》时,待学生们起立坐下后,我就说老师刚才在办公室感觉到有人在说老师坏话,(大家)比较惊讶!老师可神奇了,可以隔着肚皮知道你们心中正在想什么?这一下,大家惊呆了,要不试一试,我要求同学们心里想一个数(不要告诉老师),然后用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1告诉我结果,老师就知道你想的数是多少?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人说2,我“掐指”(很神秘)答6,又有人说101.5,我立即答205„„,在欢声笑语中进入方程的学习,我与同学们感觉都非常好。2.课堂教学当中的幽默

课堂教学中是一节课当中最主要的阶段,也是一节课内容呈现最多的时段,然而45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课中充分运用幽默,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涌现和保持下去。使用幽默的点拨,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让其松懈的情绪马上又转变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可以驱散学生的疲劳,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形象化。

在每一节课的例题讲解过程中,我有时用一句时尚的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了吗?”来激发与加深对例题的了解与吸收。又如在讲解《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学生普遍觉得十二个三角函数值难记忆,也对记这些特殊值感到很枯燥乏味,我马上灵机一动说了一句“一二三,三二一,分母都是二,分子别忘带帽子”。一下子就把正弦与余弦值记住了,学生们印象特别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三:

在《圆》的概念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导入: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神秘一笑)生:圆形(自信回答)。

师:为什么要做成圆形?难道做成三角形、四边形„„不行吗? 生:不行,它们无法运动。

师:那如果我非要做成这种形状呢?(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轮子的自行车模型)

生:(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会忽高忽低!师: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了?

生:(议论纷纷,最后探讨出结论)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教师自然地给出圆的定义。这样逐步精心设问又不缺乏幽默,让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思路豁然开朗,心情愉悦地掌握了知识。3.教学结束的幽默

教学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是教师娴熟地驾驭教学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它是高雅有趣的、出人意料的、富含高度技巧教学艺术的特点的,它在教学中散发出永恒的魅力。美国的乔治•可汗说:“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幽默式结束常能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有时来自于教师精心的设计,我常使每一节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常说“要知详情,请听下节分解,啪!黑板擦拍在讲台上——下课。”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三、使用幽默语言避免走进误区

语言幽默固然很好,很乐于被学生接受,但切不可盲目追求一味地幽默而忘了数学的本源,那样就走极端了。不可能每节数学课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数学是一个理论体系,这其中渗透了很多理性的东西还需要静心的思考。切不可追求课堂的轻松而思维肤浅;切不可追求课堂俏皮而实质内容单一;切不可为了追求幽默而幽默。

教师的幽默语言不可片面地追求生动通俗,避免低级、粗俗,应当文明、规范、高雅,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乳汁。要把握好幽默的“度”,幽默语言就好比炒菜时加的盐,适度则菜鲜美,多则很难下口。在教学中使用幽默语言,不能一味地搞笑取乐,这样就有粗俗、轻薄、油腔滑舌的感觉。如在七年级(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中,在讲到用一批纸做纸盒的设计方案的例题时,我把大家都成为设计师,叫张××回答时称张设计师,叫李××回答时称张设计师,大家很高兴也很乐意回答。但若叫皮肤稍黑的学生为“卖炭翁”,稍胖的女生为“琵琶女” „„虽然这种带有讽刺性的幽默把有些人逗笑,但也无形中伤害了不少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四、结束语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正如伟人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不能以幽默为终极目的,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浅谈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品味;方法;语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30-1

王尚文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语文教学只有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学习、感受和运用”,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语文教学的原点。

然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只注重整体的感知,而忽视对局部语言文字的细读玩味,导致出现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的退步。那么,如何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直面语言、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形式规律,获得语感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方法。

一、比较法

从特级教师洪镇涛、韩雪屏教授等人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最常用方法是比较法。比较法可以精辟地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咬文嚼字,从字词的比较中,带领学生思考作家为什么用这个而不用那个字,全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关乎作家的思想情感的流露。例如笔者在执教《春》一课中,当学生品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时,就采用比较法来玩味“钻”字的妙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师:“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为什么作者用“钻”字,不用“长”字呢?你认为有什么不同?

生:“钻”字用的好,生动地把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写出来了,而“长”没有这样的效果。

师:小草破土而出,难道就不能用“长”字吗?

生:“钻”字把小草从土层里面挤出来的一种力量写出来了。作者这样写想赞美它的旺盛生命力;而“长”字只是一般地生长出来,写不出力量。

师:你读到了“钻”字背后的力量,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用“钻”而不用“长”的原因吧。

上文通过对“钻”与“长”两个字的直观细致的比较,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语言文字本身所传达的形象和意味会随之凸显。其实是对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反思,一种站在语言之外看语言的方式。运用比较法,教给了学生直观深入地品味语言形式的拐杖,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的表达方式,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图式。

二、品读法

品读法,就是边读边品,品读相生,品重要,读也重要。尤其是朗读,容易唤醒读者的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对文本语言的洞察力。层层体验理解,层层朗读把握,是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笔者在教学张晓风的《春之怀古》时,运用品读法,带领学生走进了张晓风诗意的文字世界。

师:自由朗读描写眼前春天的文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句有感情的朗读,想想句中的哪个词最能打动你?

生:我最喜欢的文句是“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去吗?

生用情朗读,特别是重读了一个“撑”字。

师:你读的真好,尤其是一个“撑”字,你为什么重读?

生:因为撑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修辞,我想把春雪融化时的景象表现出来,想表达一种喜悦之情。

师:真好,你读到了文字背后的喜悦情感。

学生通过读,能够加深理解,理解又能提升读的质量,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感。对语言的审美,并不一定需要喋喋不休的讲解,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来品味。在反复读的实践中体会和汲取,语感的图式也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

三、还原法

还原法就是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体会作者的匠心。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就用还原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乐园”这两个字背后的妙处。

师:“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同学们什么叫“乐园”?

生:乐园,令人感到快乐的地方,风景极其美的地方。

师:很好,可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你不觉得矛盾吗?

生: 不矛盾,作者把荒废的园子称为自己的乐园,可见在当时读书生活枯燥,即使是荒废的园子也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地方。

生:不矛盾,把一个荒废的园子叫做了乐园,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正体现了一种童真童趣。

师:说的真好,这里关于“乐园”特殊理解,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的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是,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是和读者分享美好的回忆。

笔者抓住“乐园”有的放矢地还原它原本的意思,一还原就发现和具体语境中的“乐园”产生了矛盾,有了矛盾,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去探究语言文字奥秘的兴趣。这样的品味方法强烈地渗透着一种语文意识,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的警醒,使他们学会如何关注语言。还原法深化了语感的图式,是对语言的开掘和重建。

阅读教学中语言品味的引领之策 篇4

一.诵读赏析, 揣摩语言的意蕴, 培养语言品读的能力

朱自清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 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 “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 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 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 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 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 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领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

《雷电颂》, 这是一篇慷慨激昂, 铿锵有力的爱国之音, 屈原那声声咆哮, 那歇斯底里的企盼, 悲愤彻底的控斥, 字字都坠地有声。只有朗读, 反复的朗读, 我们才能与作者一起抛洒爱国之泪。如文中第二段: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 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为你翻波涌浪, 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当第一遍朗读后, 学生普遍感受到了风的力量, 屈原战斗的热情。当第二、三次朗读后, 学生能抓住“不能”、“至少”、“可以”, 体会到了屈原情感的变化, 由无奈中带着愤恨, 到萌生了希望, 有了信心, 直到最后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战斗的激情。

朗读让语言丰富了, 也让语文更多彩了。

二.经验迁移, 举一反三, 品味语言情韵

所谓迁移, 心理学对其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主要通过知识对比, 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原理、共同规律, 然后运用这些已掌握的经验去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使学生所学的新知与旧知发生联系,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同样在教《雷电颂》这篇课文时, 当同学们品读第一段: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学生读出了屈原对风的呼唤, 在反复排比的修辞作用下, 表达出了屈原强烈的情感。对于这样的回答, 我虽然肯定了他们能从修辞的角度来品读文章, 但还不够。首先这“强烈的情感”到底是怎样的情感?这样类似的开头我们在哪篇文章中也有接触?于是, 有同学想到了:“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另一同学马上抢着回答:“在《雷电颂》这篇文章中, 表达的是对风的急切渴盼之情。”紧接着再次追问:“这种情感的强烈, 除了反复排比的修辞, 还运用了什么方式达到这一效果?”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马上想到了《黄河颂》:“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感叹号的连用, 第二人称的使用, 让情感更强烈, 也更便于直接抒情。

知识的迁移, 经验的迁移, 让语言多了底蕴, 让语文多了情韵。

三.连环追问, 别有洞天, 感受语言魅力

要恰当设计开启学生产生思绪的“问题”。问题一步就指向教学目标甚至就能实现教学目标, 显然是不可能的。要设计“连环式”的问题, 并且还需一定的坡度, 由浅入深, 抽丝剥茧, 在这整个过程中, 来感受语言所带来的纷呈世界, 感受语文的艺术魅力。

《济南的冬天》是个名篇, 老舍先生在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中, 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 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中有一个内容必须引导学生去感悟:“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文句中, “更美的山的肌肤”怎样理解?

师:文中“山的肌肤”是什么?

生:“山的肌肤”是山石, 奇形怪状的山石。

师:“更美的山的肌肤”与什么相比是“更美”?

生:“带水纹的花衣”。

师:“带水纹的花衣”指什么?

生:薄雪中微微显露的草色, 一种春天将要来临的色彩。

师:如果光是美丽的山石构成的一座座秃山荒岭, 也不见得美呀, 那作者为何会认为“山的肌肤”为什么比起“花衣”来更美呢?

生:更美的“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 那满山的翠绿及点点彩花!

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为我们描绘一下更美的山的肌肤。

在一步步的追问下, 同学们打开了自己的思绪, 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如:济南的春天来了!四围的小山已变成一条绿围巾, 整个老城笼罩在一派大好春色之中。山上, 树木萌发了。山尖全绿了, 与蓝天融为一个整体。山坡上铺满了厚厚的绿草, 给山们穿上了一件绿裙子。山石上爬满密密的绿苔, 给石头们化上了一层绿妆。山花竞相开放, 这儿一簇, 那儿一堆。红的, 黄的, 白的, 花的……迷住了人们的眼睛。上上下下, 整个山简直就是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

连环追问, 在你带着好奇的探询下, 步步深入, 终于进入了语文这一洞天别苑, 折服在她的艺术魅力中。

四.比较替换, 揣摩语言的精妙, 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

比较, 是语言品味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 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 先颠覆语言旧的“平衡”态势, 形成“不平衡”, 然后再对颠覆前后的语言进行比较, 达到新的“平衡”,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 在体会“我”离开百草园的心情时, 学生都能感受到那份不舍, 但又觉得“不舍”两字不足以完全表达“我”此时的心境。于是我对文中“Ade, 我的蟋蟀们!Ade,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 将其改为:“再见, 百草园的蟋蟀;再见, 百草园的覆盆子和木莲!”通过反复、比较阅读, 学生能清晰地把感受到的说清楚:“Ade”是“我”此时的一声叹息, 一种无奈, 一种与亲密、快乐的玩伴分别时的眷恋、依依之情, “我的”两字, 也将自己融入百草园的一草一物中, 是难以割舍的, 对其的珍爱、热爱早已深深刻在心里。

又如《散步》中的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生1: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在田野上散步。

师: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可是, 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

生2:文中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 好像在强调一种责任。

生3:作者选用的句式突出了散步这件事在“我”心中很重要。

师:有道理。听老师这样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 我, 我的妻子和儿子。”语意有何改变?

生4:“我”这个字的位置一换, 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整句话, 把你朗读时的感受给大家说一说。

生5:我感觉这句话很庄重, 很严肃。作者郑重其事地推出了一个镜头。

五.抓关键词, 咬文嚼字, 感受语言的精深

关键词之所以“关键”, 就在于它能反映句子、文章的核心意义,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归语文本身。以词语作为抓手, 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独特的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同时, 语文关键词教学, 紧抓关键, 突破开去, 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需花哨的形式和无效的折腾, 就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

《端午的鸭蛋》中,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如没能抓住这一“扎”, 一“冒”, 一“吱”, 那份童趣怎能体会得了?《土地的誓言》一文中:“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 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 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显然, 抓住了“泛滥”一词, 就让人感受到, 这原本的贬义词, 却在此用得恰到好处, 仿佛让人看到, 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犹如洪水泛滥, 势不可挡, 一发不可收拾, 又如狂奔的野马, 无法驾驭。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一切都在咬文嚼字中得以慢慢体会, 细细品味。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94-02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品味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敲、揣摩、品味,是领会作者情感、体会人物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些做法。

一、推敲字词,品味语言

一篇文章由字、词、句、段所构成,文本中有一些特殊的形容词、动词,将人或事物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逼真,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够起到良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在文本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词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弄清楚每一个词语的含义,以及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敲这些关键性词语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从而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一篇文章中,不同的语境运用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在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上也不相同。以形容词的运用为例,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要理解句中“狡猾”一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敲,“狡猾”一词在文中是“聪明调皮”的意思,属于贬义褒用,体现了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的情感。通过分析,学生既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又领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在一篇文章中,运用动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较为常见,且极富表现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替换法推敲词语的运用技巧,能够起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比如,在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孔乙己》中,有一处是描写孔乙己买酒时付钱的动作,文中用了一个“排”字。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能不能用‘摸代替‘排?”同时请学生做一做“排钱”的动作,再做一做“摸钱”的动作,然后结合写作背景进行理解。通过思考和对比,学生就会明白:“排”钱的动作是强调把钱展示给别人看,是孔乙己在受到短衣帮的嘲笑后刻意做出的动作,既掩饰了自己的窘态,又故意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有钱,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虚荣和迂腐的性格。而“摸”钱则强调在钱袋里搜索钱的动作,说明孔乙己穷困潦倒,不能在短衣帮面前冒充有钱。用比较法、替换法来推敲字词,能够激发学生品味语言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语用能力。

二、揣摩句子,品味语言

揣摩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品味语言和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修辞手法是作者借助一定的语境,通过采用修饰、调整语句、对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表达人物的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揣摩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时,可以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问,如“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什么性格”,或者“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谁的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赏析,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都市精灵》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这句话描写得很生动,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学生通过揣摩句子,结合文中的语境和文章主旨进行分析之后,能够得出“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活泼和自由,流露出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同时告诉我们要保护好这些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精灵”的结论。

除了揣摩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揣摩句群也能够体会人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者在写作时对句式的选用非常讲究,有时候使用对称的结构,形成一种对称美;有时候使用长短句相结合,表现一种参差美。选择什么样的句式由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定,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或语境深入揣摩这些句群,是品味语言、领会作者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散步》一文为例,文中写散步时一前一后“母与子”的组合,所写的句子构成了一组对称句群,如“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些句群要告诉读者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突出句子结构的对称美吗?结合文章主旨和四个人的年龄特征来揣摩句子的含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的重任,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在不偏袒的情况下,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体现了中年人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中对称句式产生的对称美则处于次要地位,学生在揣摩文本中的重点句子时,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还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培养语感,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的过程是语感形成的过程,也是体会人物情感,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在口味语言过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文本中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层含意和优美意境。因此,在教学中,诵读是获得语感的主要方式之一。汉语言文字在表形和表意方面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发现文章的魅力,真正感悟文本的气势,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古诗词的语言文字极其凝练,一个字、一个词都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字、词进行品味,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沁园春·雪》为例,这首词的韵脚字分别是飘、滔、高、娆、腰、骚、雕、朝,押“ao”韵。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字时,要求学生做到口动、脑动、手动,边诵读边思考边做批注,想一想句子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诵读,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培养了语感。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表现景美,有的表现意境美,有的表现情意深厚,教师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掌握诵读时的语速、语调,使句子蕴含的丰富情感出于口、入于耳,能够在脑海中留下文本的“片断”记忆,这样才能悟出语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及其形象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知道狗的主人是将军家的时候,是否要读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性格呢?当知道狗的主人是一般人时,怎样才能读出警官貌似公正、威严的语调呢?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人,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沙皇政府的腐败。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再次诵读时就能够充分地读出作者的情感。学生只有多读、熟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品味出文本语言的魅力,领会文章的内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语言的特色,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子、诵读等方面去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用习惯,提升语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品味语言 篇6

一、掌握规律, 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规律, 就是“语言———思想、感情———语言”。其核心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弄明白, 这样的语言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而不用别的语言表达。”

如在执教《回延安》时, 我问学生:能否把“手抓黄土我不放”中的“抓”换成“捧”?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比较, 学生明白了“捧”虽然郑重, 但不能表现诗人迸发的激情, 而“抓”极富表现力, 是迅速有力的动作, 反映了作者珍爱延安土地的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因此, 要表现这份思想感情, 只能用“抓”, 而不能用“捧”。

在阅读教学中,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中重点字、词、句, 进行“增”、“删”、“换”、“调”、“改”等一番“咬文嚼字”的语言品味、思考, 学生就能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回到它的表达形式上, 就可明白这样的思想、感情需要这样的语言。可见, 这样的语言教学才是实实在在的, 人文性才算真正渗透其中。按照这样的语文教学规律去品味语言, 阅读教学才算做了“正事”。

二、整篇着手, 品味语言

要教好一篇课文, 首先要把握文章思路的特点。有时在一篇优秀的文章中, 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 只要用心寻找, 精心设计, 细心品味, 都会发现是作者在文章中思路的反应, 它们往往闪耀着全文的光辉, 闪耀着主题的光辉。

如《藤野先生》文中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作者怎么就劈头出现个“也”字?它能否去掉?为什么?笔者在简介写作背景和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结构后,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他们终于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了:鲁迅原先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 感到不太满意, 就到日本东京去留学。但是到东京后, 发现很多人都心不在焉, 有些男同学竟忙着打扮, 学跳舞。唉,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嘛, 所以我要到仙台去。因此, 一个“也”字, 表露出作者对在东京浑浑噩噩生活的中国留学生的失望、愤懑和厌恶的思想感情, 并在结构上, 为第二部分写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一个“也”字, 在整篇文章里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就要善于找出最能反映作者整个思路的, 体现语文味的那些字、词、句, 围绕本课重点、难点, 精心创设主问题的情境, 深入品味。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能上出实效。

三、出声美读, 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能否孤立进行?不能。我们要善于对文章中的精彩之处, 通过逐字、逐词、逐句、逐段的美读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因为语言的精妙之处往往在出声美读时才能发现。成功的美读, 往往是读准了字音, 读清了节奏, 读好了停顿, 把握住了重音、语气、语调, 甚至读出了情感。在此基础上, 再去品味语言, 就能把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感情、思想、感受更好地体验出来。

执教陆蠡的《囚绿记》, 在品味语言阶段,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最喜欢读哪些描写常春藤的语句?用波浪线在文本中画出来。发言时, 先从修辞方法、景物特点、关键字词句的表达效果或内涵及抒发的情感等角度阐释喜欢美读的理由, 然后美读出来。

生:文中说:“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这些写常春藤不愿被囚住的句子, 通过对它的细节描写, 赞美了它向往阳光的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其中“固执”一词, 贬义褒用, 抒发了对常春藤的尊敬之情。因此, 在美读时, “固执”要重音读, 才能更好地读出对常春藤的那份尊敬情感。

这位学生品析后, 再按刚才的理解美读一遍。

师:这位同学对此处语言的品味准确吗?请其他同学评点一下。

(其他同学试评)

师:大家认为该同学美读得怎么样?假如让你来读, 你又怎么读好呢?

(其他学生试读)

……

语言品味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7

关键词:品味语文;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7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出它真正的魅力。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言品味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的附属,徒有其表

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管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否优美,是否精彩,都在最后加上“语言品味”这一环节,为品味而品味。似乎有了这一环节,便有了语言味,语文味。教者为了尽快能完成教学预设的内容,花大量时间分析人物情感,主题中心,写作手法,只注重课文的人文性,作者的思想。对于语言品味,往往草草了事,伪品味,忽视了对语言的推敲把玩,疏忽了语言品味的生成性,其品味自然落空。如在品味《长征组歌》中《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战士双脚走天下”中的“走”字之时,学生结合资料一下子说出:“走”字用得好,表现出红军行军的艰苦。师者立刻肯定其品位到位。其实不然,文字尚未品,味何以来?教者应结合时代背景,将红军与敌人作对比,敌人有飞机,车辆等交通工作,可飞,可坐。而红军设备奇缺且多山路,只能依靠“走”,红军是依靠“走”打出天下,同时,“走”也更利于巧妙调动敌军,利用运动战摆脱其围追堵截。很显然,没有充分地理解时代背景与文本,浮光掠影式的品味则失去了语言本真的味道,它完全成了一堂课的摆设,成了教学的附属、装饰,毫无成效。

二、品味方法的单一,格式僵化

语言的品味需要学生用心去认知、感受、调动自己情感体验,生活经历,个性化的联想想象,阅读体验而来,而不是用任何公式推导出来的。许多教者在语言品味时,硬性地套上公式,缺乏有效的引或导。例如,“这句好,好在运用 修辞手法,表达了 思想情感。”多数是从修辞的角度来欣赏语言之美,多从应试的角度来强调,如比喻形象生动,排比有气势与张力,对比鲜明突出等等。语文应该是最没有公式化的,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不能像数学一样有个四步五步的。

教者往往认为语言品味为教学难点,从应试的简单角度来加以赏析,语言品味变成了公式背诵。孰不知语言品味应该尽量避免学生这样公式化的僵化的格式化的答题方式,应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欣赏,诸如炼字、节奏、句式、语气等,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比较替换、诵读赏析、结合语境等多方法品味语言,使语言品味贴合生活,符合情境,鼓励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地联想想象,抒发自己个性的理解与思考。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脱离文本,信马由缰,自由发挥。

三、品味范围的狭隘,疏忽失“味”

语言品味在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考试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语言品味体裁范围不广,重散文诗歌,轻古文,偏重于秾丽华美的篇章字句,喜从外在、色彩、动静、虚实等方面去分析,而忽视了对文章中心有着重要却看似平淡的虚词等的品味与把玩。例如《马说》一文,在品味语言时,应抓住“也”字的分析。第一段的“也”表现了无限痛惜之情,第二段的“也”则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推到了极致,第三段中的“也”,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食马者丑恶嘴脸形象跃然纸上,一个“也”字便会让你品味出“食马者”的形象和作者的心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忽视了这样的字,一味地强调关键的实词,未能很好地从语气词方面着手,感受人物形象,把握文本中心。

细节之处见精神,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是作者整个思路的反应,稍加细品,个中滋味,应运而生,让人为之惊喜。当然语言的品析,并不是求全求异,而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选择对文本有玩味价值的字词句进行品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文本,体会文章内在的深层意蕴、作者的行文匠心或内在情感,不至于文味变味。

上一篇:滥用行为下一篇:情景数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