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2024-08-23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精选12篇)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1

这几年听了不少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教授的内容就以散文居多,包括不少同题异构课。专家的评课常常围绕“怎样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来展开。这往往是众口难调,颇有争议,很难定论的问题。理清该问题是我们一线教师正确把握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基本的前提,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师生对话互动、共同成长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在听课之余,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总结出以下几项原则。

一.尊重教材文本,把握思想主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高中生处于身心成熟、情智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迫切的价值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 提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散文教学由于其所具备的特点,恰恰具有将阅读与鉴赏功能发挥到极致的独特魅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尊重教材文本、挖掘教学内容、把握思想主旨做起。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题组元”,尽管其问世以来,争议不断、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无论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视角来看,“主题组元”的编排体系是相当有益的。新教材中的散文都按专题来编排,专题内涵丰富多彩,每一专题前都设有主题阐释栏目,对扩展学生视野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比如必修一中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必修二中的“真爱生命”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 一花一世界” 板块; 必修三中“祖国土”专题中的“江山多娇”板块等,其中的选文几乎都是散文。因此在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必须尊重教材文本,尊重编者意图,根据主题阐释来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比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笔者以主题阐释中“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来确定本专题散文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体会家园之思这种人类共有的珍贵情感,根据每篇文本主旨的侧重,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学习 《想北平》 时,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学习 《我心归去》 一文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情外,更让学生理解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才拥有心灵回归的幸福,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学习 《乡土情结》 时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乡土情结的新时代内涵,即把作者对家的思念情结上升到对国的热爱情怀。学习 《前方》 一文时侧重引导学生体味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即运用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运用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漂泊感受和对理想的追求。学习 《今生今世的证据》 时,引导学生理解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发掘乡村日常平凡生活的意义,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间的冲突。以上选文虽属同一专题,但表现作者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对于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高中生来说,尤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丰富着每个人的情感体验。

二.体悟文本语言,培养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散文的魅力,既缘于作者的真人真事、真知真情,又来自散文的优美语言、和谐色彩和自然节奏,且具有平淡而隽永的韵味,故散文具有很强的审美特质。散文作者努力讲求语言的优美,常常反复琢磨、推敲字句,达到完善、精粹的地步。因此体悟文本语言,感悟审美特质应是散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散文语言之美各有不同。

其一是语言凝练生动,在简洁中载有传神的形象,具有描写之美。比如 《我心归去》 中有这样一段:“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这一夸张的细节描写,极强地表现了背井离乡人心灵的孤独与无聊。

其二是语言自然深刻,在平易中寻求深沉的情韵,具有含蓄之美。比如老舍在 《想北平》 一文中把爱北平比成爱母亲,用了两个平易但非常细腻的爱母亲事例,语言自然,不事雕琢,传递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自然情感,就用微笑和落泪这样的平易词汇表达出他对北平的爱已到了想说而说不出爱的境地。

其三是语言音调和谐,在流畅中淌漾出抒情的节奏,具有音乐的韵律之美。比如 《听听那冷雨》 中写作者在日式古屋里听雨的那段文字,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从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体味出了其美妙的神韵,把传统文化与古典韵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若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

其四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具有修辞之美。比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 《荷塘月色》 中写月下荷塘的一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句,一个通感句,三个拟人句写荷叶、荷花、荷香及流水,使静态的荷塘充满动感,使普通的荷塘变得灵秀,令人神往。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博喻的运用,使句式整齐,气势贯通,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会感受鉴赏,促进思维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就感受鉴赏提出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也要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出发。

散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所描述的对象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丰富的意境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大有好处。比如学习 《西地平线上》 一文中描写落日的那段时,教师就可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发散思维。在梦境般的景象中,落日显得这么亲切,落日如同要远行的人离去,对我们依依不舍,格外依恋,格外慈爱。人与自然似乎在此时此刻和平融洽地相处在一起。通过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定西高原上落日的柔美和温情,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思维训练还可通过“问题解决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实现。或由教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或由教师预设一组递进式的问题串,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条探究作者主旨的思维链。比如在学习 《前方》 一文时,笔者预设了如下一组问题串。

师:结合全文思考人类离家的原因有哪些?

生:人类迁徙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人的眼中、心里,都有一个前方。

师:如何理解题目“前方”?

生:“前方”在文中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师:通向前方的是怎样的一条路?

生:苦旅。

师: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生: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问题串围绕主题,环环相扣,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步步深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归纳总结“作者是如何理解‘家’的概念的”,最终得出家园的人文内涵: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家园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教师通过搭建思维之桥,引领学生感受鉴赏散文的美,促进思维发展,发展智力,形成语文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散文是语文新课程教材的重要选文,散文教学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最能贯彻新课标理念、促进师生对话互动和共同成长。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有原则可循的。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善于搭建灵活多样的思维之桥,引领学生在学习散文中学会感受鉴赏,发展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2

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 夏继清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卜平

【摘要】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从教材选文的数量来看,苏教版高中的教材选文,尤其是现代散文,几乎占据语文教材选文的半壁江山。在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有不少教师仍然不知所以。笔者从黄厚江《葡萄月令》教学内容的确定受到启发,试着从立足文本、关注学情、文章体式、编者意图等方面来反思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散文教学;写作思路;文章体式;学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散文

要明确语文教学中散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散文是什么,才能进而确定散文教什么。散文是除去小说、戏剧、诗歌之外的所有的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最容易辨识的特点是其“松散”的结构,散文是运用普通语法结构,不讲究排比,不讲究音韵,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的文字梳理方式,也正因为散文松散带来的自由,散文内容表达出的思想通常有着丰富圆满的特色。

二、散文教学的现状

(一)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对散文体式缺乏清晰的认识,进而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将散文教成了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教学的重点偏离了散文的本质。

(二)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习惯性的将“情景交融”“形散神不散”“托物言志”等没有错但又不适合的套话添加到散文教学课堂中,而忽略了教师当下要讲述的散文文本的具体特性,对散文的本质特征没有讲解。

(三)还有部分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课堂中,为了教学设计的新颖,教学方法的特色化,或者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等情况,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分析散文内容中所涉及的人和事以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等方面,而忽略了向学生讲解作者在散文中所蕴含的独特的

情感。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对于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

1.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就应该弄清楚作者在作品中是如何将“形”写的散,又是靠什么串联起作品的“神”。了解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了明晰的了解,对于课文的讲解,便是游刃有余了,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不同的散文各自有着不同写作思路。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阅读与鉴赏的各项阐述中,“整体感知”以及“整体把握”还有“理清思路”都是多次出现的,并且是位置比较居前的,这就明确的指出它们在理解文本内容,实现有效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与学生的学情符合。陈隆升博士把学情定义为“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情况”。我们所说的“学情”,是指普遍的学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课堂上学习过的课文在脑海里经常是残缺不全的画面,这种现象在散文教学中更为突出,在小说戏剧学习结束后,在学生的记忆中,可能还会留下几个内容较为精彩的情节,而对于散文的印象却像一盘乱沙。归根究底,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平时教学中教师不注重作者写作思路的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注重作者的写作思路,将会导致虽然学生学过课文,但对于课文内容仍然印象模糊,更别说对散文设计思路的理解了。

4.以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散文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散文共性的深入认识,也可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个性。我们散文教学的目的,是在弄清一篇散文文章思路的呈现状态、方式等的基础上,以此为新的学习支点,去进一步追问文章的思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追问,来慢慢理清文章在材料的处理、情感的抒发、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点,最后再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写作思路应该说是一篇散文最具个性的地方,同时也最能体现出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思维以及作者表达风格的独特性。

(二)依据散文的文章体式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认为,依据散文的文体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根据之一。散文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叙述或描写人、事或景,在叙述或描写中表达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着眼点应该是:第一,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及其特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二,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散文语言的风格和魅力。

(三)依据学情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依据学情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毋庸置疑的。学情包括了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对作品及作者的熟悉程度、质疑问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应该选择学生有阅读困难、有疑点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散文的教学内容,而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经历过、没有阅读过的不熟悉的、有陌生感的材料,也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确定为散文的教学内容。

(四)从散文的教学价值出发,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对于同一篇散文,放在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单元中,教材编者对其教学价值的设定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师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散文教学内容也应根据散文的教学价值来确定。

(五)郁达夫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是作者个人化的对独特的人和物的独特的情感认知的体现,因此散文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也要以作者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自由随意的语言风格为出发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1(01).

[2]李金云.例谈散文教学内容的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3]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9).

[4]钟伟建.《想北平》教学课例——兼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J].教学研究,2015(02).

[5]陈文德.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J].教学大参

考.阅读教学,2015.

作者简介:程秀梅,女,1991年7月生,汉族,甘肃临夏人,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例说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4

在各种体裁文章的教学中, 我个人觉得散文的教学内容更难确定, 这与本身的文体特点有关, 学生平时对这类文章兴趣就不大, 所以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教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 引导他们沉浸在文本中, 发现这类文章的美。下面我就以《谈生命》为例谈谈自己对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点滴感受。

一.根据课标、单元要求和文体特点等确定教学目标

《谈生命》是九下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 要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心领会写作意图, 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研讨, 共同探究有关生命的问题, 互相启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课标》规定:在7-9年级, 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 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依据这些要求以及课后练习,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

(1) 自由速读散文, 整体感知全文作者围绕“生命”这一话题所谈的内容。

(2) 精读课文, 探究文中两个隐喻展开的联想和想象, 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境界。

(3) 朗读全文, 联系实际, 感悟关键语句含义, 认识生命的规律, 豁达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二.依据学情, 确定教学流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养尊处优, 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认识缺乏理性。环顾身边学校学生接二连三地不善待生命的事例, 本文应该可以是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我们初三的学生生活阅历, 人生经历还很浅, 学习本文这样描述抽象内容的课文还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文章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而且我所面临的这些学生阅读能力不是很好, 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兴趣, 创造一种氛围, 采用启发和联系实际的方法, 并且要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 听课文, 配音朗读, 整体把握文章围绕“生命”所谈的内容。教师配音朗读课文, 引领学生浸润到文本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倾听配音朗读, 整体感知, 划分段落。

(2) 理解作者为何用“一江春水”形容生命。教师指导学生自读理解春水流动的几种状态和生命充满力量、丰富多彩间的相似点;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读后的感受;示范板书关键词,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勾画, 感悟总结。学生自由读课文, 用心体会联想春水流动的几种状态;自由发言, 说自己的感受;根据老师的板书勾画重点词语;再朗读文段, 尤其是勾画的关键词语, 感悟体会生命的力量。

(3) 理解为何用“一棵小树”来形容生命。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寻找二者的相似点, 自主发表感受;示范摘录关键词语。学生通过诵读、联想, 想象小树和生命间的相似;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勾画关键词补充板书。

(4)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根据自己的体会, 再次感受两个鲜活的形象。学生自由诵读, 自由选段, 在班级示范朗读。

(5)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来为生命写一段话。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 仿照例句写写生命还像什么。

(6) 学生自由选读第三层次, 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独特的感受。

(7) 学生研讨课文。教师结合学生对关键语句的感悟, 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主旨。

小学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5

诗歌,我国文化的瑰宝,语言的精粹,文字的升华,其堪称艺术的结晶。抑扬顿挫,平仄起伏,诵读时,朗朗上口。然而,诗歌文字的高度凝聚力和表现力才是其精华之处。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算成功的诗歌教学。所以,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一定要抓住这两点!

诗歌的文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关键字词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把诗意掌握了,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比如《泊船瓜洲》,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意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愿望。

学生对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点,能够理解。但是,王安石的政治抱负,还需教师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讲解、分析给学生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罢相后,曾任金陵太守,住在金陵附近。现又泊船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在感叹中眺望江南,怀念金陵,吟诗。

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宰相,进行变法。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税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这首诗歌是作者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当时,作者由江宁奉诏进京,坐船沿长江南下,泊船瓜洲,再由瓜洲沿运河北上,赴汴京任职。

一个在政治上欲大展拳脚,报效国家、造福于民的人,却郁郁不得志,伤感之余却没有磨灭重回政治舞台的希望,写下这首诗以表心迹。相信在学生了解了这层含义后,对整首诗都已经消化了。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所著,在教学时,我们要介绍庐山以及李白的写作背景,庐山,在今江西省龙江市南,崇岩叠蟑,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瀑布是它的奇妙景色之一。本诗大概是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时作。原诗二首,这是第二首。在这首诗中,李白以磅礴的气势、奇特的想象描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奇丽,是李白诗中传诵最广的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庐山瀑布诗中的绝唱。

在教学时:我们要抓住“生”字,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从而指导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学生找出“生”字后引导学生说出“生”字的妙处:一个“生”字写出了云烟飘浮的动态之美,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仿佛看到了紫烟那飘飘悠悠、缠缠绕绕、娉娉婷婷,袅袅升腾的样子。再指导学生进一步有感情读诗句时,要引导学生品味“挂”字的妙用,知道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想像到此时展现在诗人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如果学生能品出这种味道来,他们就一定能够读好这句诗。

然而,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我们没有亲身接触庐山,游历庐山的机会和经历,教师的语言表述也只能让学生朦胧认知庐山。尤其是“班班通”开办以来,我们更应该借助这一资源,将优美的庐山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庐山磅礴的气势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散文教学内容的理性选择与确定 篇6

一、散文教学中的两个“注重”

(一)注重散文文本自身的特点

散文是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一种比较散漫、自由的文体,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流淌,和其它文体相比,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灵活而富有变化,它重在抒发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传达作者真实的个性与情感,不论是叙事、写景、抒情还是哲理散文,其实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谊和志向。作为读者,我们品读散文的关键在于体会作者的独特感悟及情感的微妙变化。所以,对散文文本的解读必须和作者本人联系起来,通过作品感受作家,通过作家来鉴赏作品,如果忽视文本背后的相关内容,必然会影响到读者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王荣生教授曾说对文本的解读可以从体式入手,把分析视角逐层“下移”,从散文到某种类型的散文再到某个作家的某种类型的散文,在逐步下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文本中最值得教的地方,找到文本解读的关键点,这样解读散文文本,才能品读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情感。比如在解读朱自清的《绿》这篇文章时,通过采用“下移”的方法分析,可得这是朱自清的一篇游记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美文,在此基础上来选择教学内容时就不可忽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对比的运用、想象与联想、人称的变化、动作的描写等多角度进行赏析。

(二)注重对散文语言的品读与体悟

王荣生教授说:“为了使散文的情感更能打动读者,作家一般要采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对偶、通感、夸张、借代等等,来增强散文语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散文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1]这是由散文的语体特征决定的,从文本的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应是散文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朱自清先生在他的写作和国文教学中都提到要“不放松文字”,在他的《<文心>序》中讲到“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新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放松了文字,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来理解文本的主旨,也只是浮光掠影,因此散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能够沉入词语中,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比如《绿》这篇散文,作者最着意和用力的地方就一个字——绿,因此必须重点分析和“绿”相关的词句,如“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这些词语都是全文的关键词,需要仔细琢磨。比如,声调的选择,“油(顿)、油(拖长,扬)的绿(顿)意(顿)”“闪(顿)、闪(拖长,扬)的绿(顿)色(顿)”。又比如词语的搭配,用“醉人、奇异”和“绿”相连,引起我们的疑问与好奇,值得仔细推敲。

二、散文教学中的四个“关注”

(一)关注学情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技能、技巧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对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但无论教学内容如何精彩它都不能违背学生自身的学情,因为教学的对象不是教材本身而是一个个独具个性、活生生的学生,太容易、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内容不需要教,太难、教了学生也难以理解的内容不能教,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兴趣、疑点和难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看文本能够提供哪些教学内容,又要看学生能够接受哪些内容,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预设目标过高或过低,应依据现实学情及时调整,要把“学情”作为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

(二)关注意旨

“散文是抒发个人情思的文类,是作者抒发自己对事物看法、态度、情感的文类。散文中会写到一些事实,即人、事、物、景,但写事实不是目的,通过它们表达出作者的态度、看法、情感,才是写作的意旨所在。”[2]因此,散文阅读与散文教学应关注人、事、物、景背后作者对它们的态度、看法、情感等,要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要和作者的心灵相互碰撞,触摸作者的心灵和情思,体会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也就是深入领会作者创作的“意旨”所在。由此可见,“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而是放在通过对对象的描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上,通过作者的语言体察描写对象内在的倾诉、折射的理性、作者的情思、人格的魅力。”[3]把“意旨”,也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等作为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内核,同时也要处理好文本事实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例如:《绿》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只停留在对梅雨潭“绿”的美丽描写上,必须关注美丽背后作者对梅雨潭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对生活及生命的热爱之情,但也不能只关注情感,也要学习文本中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三)关注个性

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关注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规律,而忽视了对文本的个性化追求,对所教的每一篇散文都把重点放在“神”上面,所谓的“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有怎样不同的见解,教师都会把学生引入到自己所预设的主旨当中来。方智范先生曾说:“任何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都是以牺牲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为代价的。”在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念引领下,对同一作品的解读,不同时代的读者与同一时期的不同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篇文本的理解也会大不相同。我们之所以要学习一篇篇的文章,正是因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和独特价值,因此散文教学不能“千篇一律”,只顾遵循所谓的“规律”,而不考虑文本特有的个性,将一篇散文教成一类散文甚至将所有的散文都教成一类散文,必须处理好文类共性与文本个性之间的关系。

(四)关注内外

“文本的‘内是指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客观存在的文本,以及这种文本的‘思想和艺术;文本的‘外是指离开这个客观存在的文本向前追溯(如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背景等)与向后迁移(对作者思绪所作的引申延展等)”[4]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目的及当时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要深入解读《绿》这篇散文,我们需要知道“朱自清曾把他的散文分成两类。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如《背影》和《给亡妇》;另一类却是废了力气磨成的,是一个有意的尝试,如《春》和《绿》。”[5]因此,面对这样一篇费了力气琢磨而成的、具备古典美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不可忽视对文本语言美的品味。但在散文教学过程中要分析主次,文本的“外”在理解文本过程中只起到辅助性作用,散文教学必须“让文本自己说话”。比如《绿》的解读,作者已经是第二次到梅雨潭了,为什么还“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作者到梅雨潭的时间——秋季,并且是个阴天,一般情况下到了秋季植物的叶子可能大都已经发黄,失去了初春的嫩绿、盛夏的翠绿,但梅雨潭却有着“醉人的”、“奇异的”、“碧玉般”的“女儿绿”,作者在“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这样一个季节,似乎又发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作者才会“惊诧”,也才会在下文把梅雨潭的“绿”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

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必须注重散文文本自身的特点及散文语言的品读和体悟,关注学情、作者的创作意旨、文本的独特性及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通过对作者独具质感的、精致语言的分析,深刻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及文本意蕴。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4]李冲锋.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构[J].中学语文,2013,(1):18.

[3]范维胜.摒弃初中散文教学的“去散文化”课堂[J].教学月刊,2013,(5):49.

[5]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2:206.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7

一、散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的散文, 通常以抒情散文为主。抒情散文通常作者借助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表达独特的情感认知。作者利用景或物为依托, 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的手法, 或情景交融, 或托物言志, 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但对于学生来讲, 并没有丰富的阅历, 很难体会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

(二) 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大部分老师教学重点并未放在教学内容的准确, 恰当, 更多地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考虑教学。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内容的途径, 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确定。一篇课文有多种教法, 意味着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变化。正所谓巴班斯基说的:“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 而不是其相反。”因此, 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选择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散文教学中, 教师出现用小说的方式教散文的现象。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时, 有些老师将分析老王的形象作为教学内容, 这已经将文体混淆;有的老师更多注重知识化教学, 从字词句段到内容结构, 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散文所蕴含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 课程目标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前提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提到, 课程目标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 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 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紧扣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审视教材, 明确编者的编写意图, 使教学课堂最有效的指向教学目标。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不只是颂秋, 更表达对祖国的挚爱和眷恋, 但有些老师把五副秋景图作为重点。

(二) 学生学情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

学情, 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选择散文的教学内容,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自己能弄懂和预习后可以弄懂的知识点不必重复讲解, 学生存在疑惑, 领悟不深的地方进行引导讲解,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课前观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途径分析学情, 结合学生情况明确教学内容。

(三) 文体特征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散文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征。散文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为“文学性散文”, 题材广泛, 笔法散逸。散文主要分为叙事, 抒情, 写景等, 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 它虽然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但是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老师在讲授胡适《我的母亲》时,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让学生讲自己的母亲, 有的对母亲致以感谢, 有的向母亲表达愧疚, 却未真正体会到作为散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四) 作者情感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

“阅读散文, 不是仅仅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 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 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 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 触摸作者的情思, 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散文教学内容的核心, 重点并非是所描写的客观对象, 而是透过客观对象传达、灌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老王》的关键点不在老王的善良, 而在作者能看出善良的心肠;《安塞腰鼓》的关键点不在西北汉子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 而是作者为威武雄壮的场景所迸发的激情!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上文中对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 下面我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谈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作为老舍先生从英国归国后在济南执教时所写的散文名篇, 充满诗情画意的色彩。文章不惜笔墨通过对济南冬天细致明丽的描写, 抒发对济南冬天浓浓情思和赞美之情。全文以“温晴”二字为主线, 文章开头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地方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特点, 接着从阳光下的济南, 小雪后的小山以及济南的水三个方面具体描写, 最后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文章看似花大量的笔墨在写景, 写冬天济南的“温晴”, 其真正意蕴作者对济南的持有的那份特殊的爱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文字表达。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一) 雅俗兼具的语言之美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其语言亲切自然, 娓娓道来, 质朴无雕琢之感。但在平易朴实之中透露出作者精湛的语言能力。在《济南的冬天》中, 老舍先生对济南山水的一往情深, 汩汩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二) 修辞之美

老舍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济南冬天人性化, 同时也寄托了老舍对济南的情意。文章在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 突出济南的冬天优于其他地方, 自然而然的突出“温晴”的特点。接着“济南城”变成了“小婴儿”, “小山”当起了“摇篮”, 新鲜之余给人一种安全、踏实之感, 济南城变得可爱, 温暖, 与温晴相吻合。作者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把矮松上的一髻儿白花比作日本的看护妇。“看护妇”的贴切比喻表现小雪过后矮松的秀美姿态, 赞美之情呼之欲出。作者在写冬天水色时用拟人的方法写出“水也不忍得冻上”, 把水写的含情脉脉, 给人一种不是春天甚是春天的温暖之情。

(三) 炼字之美

“小山”“小雪”“小村庄”“小水墨画”, 老舍用“小”字贯穿通篇景物, 给人一种疼爱, 亲切的感觉, 表达作者对济南包含的深情。再如“真”字, “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一个“真”字, 体现作者对济南的情感, “真的,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唯恐读者不相信济南冬天的美好, 又用“真的”强调。“水藻真绿, 把中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真”字使用的频率之高, 渗透着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满满的爱。文中大量动词的出现, 既赋予变化又准确传神。例如“卧”字,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 逼真的描绘了村庄和雪的姿态。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 深入体会躺、卧、睡等字的差异, 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样, “镶”字的运用准确生动, 同样是雪, 落在树上是“顶”, 落在山尖是“镶”, 落在山坡则是“露”,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特点, 又避免用词的重复, 一幅灵动的雪山图跃入脑海。

其实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个性化的语言还有很多, 文章句子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那水呢”“呀, 吧, 呢”等语气词的出现, 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济南的喜爱, 让人感觉亲切, 舒服。“圈儿”“小口儿”等儿话词的使用, 为文章增添了京味儿, 使文章更口语化。

(四) 蕴含温晴的意象之美

在抒情散文中通常透过文章的意象或意境, 引领学生深入分析, 追寻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分析, 首先将其还原为原生态的人物和景物, 其次将它与具体意境加以比较, 从而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独特情感。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笔下是完美的, “没有风声”“响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济南像是婴儿有小山保护着, 睡在舒适的摇篮里, 感受到的是一片“温晴”。然而, 事实并非这样, 从地理常识的角度来说, 小山在北边缺这点口儿, 这个口就是冬天北风的入口。冬天的济南时常会有冷空气的入侵, 月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零度以下。这样看来, 济南的冬天并没有作者笔下的“温晴”, 文本和现实产生矛盾, 形成了反差。这就证明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他心目中的, 主观化, 理想化的, 正是这种主观的情感, 让济南的山、水也变得“温晴”。

接下来文章写雪后的小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作者通过大量笔墨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雪后小山的秀丽景色, 并在段末写道“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与开头相照应, “最妙”“就是”等关键词体现小雪后的小山是作者最爱的景象, 事实上冬天也有下大雪的可能, 但是作者专门描绘的是小雪后小山的景色, 排除了其他现实情况, 是为了表达对济南冬天喜爱的表现。

作者在写济南的水, “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也不忍得冻上”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实际上零度以下的天气水怎么能冒着热气, 所以是作者排除了冰天雪地的另一番景象。正是这些“扭曲的事实”体现他对济南有特殊的情感, 深深地着上了老舍浓重的个人色彩。

(四) 独特真实的情感体验

散文是作者在自己独特的情境中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体验, 其最大的特点是表达创作主体自身的情感以及如何表达情感。要深入领悟作品内涵, 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走进文本,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济南的冬天》中, 体会济南冬景“温晴”背后“作者的温情”成为核心, 这就应结合老舍的生平经历体会他对济南难以割舍的情感。在老舍25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 后来赴英国任教, 饱受辗转之苦, 在多雾的伦敦旅居七年后回国定居山东, 在齐鲁大学任教, 在此期间老舍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 起名为“舒济”, 足以看出他对济南那份特别的爱。在老舍先生一生中几乎没有写过关于英国, 美国的散文, 关于故乡北京的也少之又少, 可唯独济南, 写了许多。老舍在《济南的印象》中写过随着事物联系, 人情交往, 济南留下他快乐与痛苦的印痕, 时短情长, 济南就成了作者的第二故乡。通过对老舍先生的生平背景有所熟知之后, 再阅读文本, 济南没有北京的风沙, 少见伦敦的雾气, 新加坡的艳阳也是少之又少。对于济南的山, 作者投入很深的情感, 仿佛勾勒一幅水墨画, 如山坡上卧着点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充满了韵味。对于济南的水, 不但不结冰,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热气, 澄清的和谁像块空灵的蓝水晶, 无不表现济南的柔情。老舍先生对济南那份真诚的情感都倾注在文章里, 所以在他的眼中“济南的冬天最特别”。

总之,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行描写, 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特殊的情感。散文作为表达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文体, 其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表达情感两个方面, 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语言, 蕴涵深意的意象和作者独特的情感确定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2]李军.抓住特点教散文[J].学语文, 2012 (1) .

[3]陈隆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4]王希文.《济南的冬天》教学价值刍议[J].语文建设, 2012 (02) .

[5]余志明.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9) .

[6]丁之境.《济南的冬天》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4) .

[7]王荣生.依照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 2010 (09) .

[8]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8

身为教师,他们反映,此类课文在教和学两个环节中都很不容易把握,究竟教师怎么上,学生怎么学,心里没底,所以想来听听课。对于这堂课,我思考的重点是如何处理好类似《永恒的敌人——古埃及文化随想》这类文化气息浓郁的游记,由于这类散文文本信息多、思想容量大且作者表达更具哲理色彩,语言更富思辨性,故课文内容不太好理解。

这一点在课前发给学生要求完成的《导学讲义》中已有充分体现,学生预习中留下的疑问主要集中在对文章不少语句的理解上。由于对文章的部分核心句子及其承载的思想内涵无法理解,导致通篇阅读上存在较大障碍。细细想来,要上好这类文化游记,笔者以为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课前预习环节必须充分

预习环节这一点在教习这类课文中尤为重要。因为课文内容本身就比较艰深,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很可能一堂课下来,他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难于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

同时,《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选择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提高学生预习质量,关注学生自身对文本的解读、研究和理解能力,这是基于“文情”“学情”和课程标准这几个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前学习呢?我以《导学讲义》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讲义中既有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规定项目”,也有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选择性完成的“选择项目”,还有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的“主体项目”,即“质疑”部分,并且强调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且有一定质量的疑问,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总之,课前阶段我主要让学生完成如下几方面的预习工作。

1. 仔细研读课文

要求学生必须仔细研读课文,随时把研读中的点滴思绪记录在书本上,抓住瞬间出现的思想火花。因为人的思维习惯和对课文的理解,都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课前预习中,我们没必要要求学生通篇理解,融会贯通,这是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若学生做到这些,那教师还有教的必要吗?所以,教师应先学会抓住思想上的点滴和片断,再连缀成篇,这才是正常的学习和思维过程。

2. 即时记录学习中疑点

这是一个很多师生都忽视的方面。其实,学生如果能提出一个有质量的、有深度的疑点,本身就说明学生是在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预习中“记疑”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乃至教师的教都会有促进作用。

3.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解析课文

这应该是预习中的最后一步。让学生在充分研读、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查检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索。因为个人的资料和思维能力总是有限的,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借助别人对文章的评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这一步骤建议应该是最后一步,否则,别人的思想观点很可能把学生的思想“同化”,以致学生在预习中很难再产生新奇的思想火花。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即便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人往往是从错误中学得知识和经验的。同时,这样的习惯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删繁就简,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指的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形成无声胜有声的场景。而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留白”同样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留白”有利于对课文教学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对此,我的想法是“俯视”课文,“舍末逐本”,删繁就简,适当“留白”。对于《永恒的敌人一古埃及文化随想》这类课文,作为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对通篇课文的思想内容都能理解得通透彻底,而是应本着抓大放小,不斤斤计较于学生对个别语句甚或个别段落的阅读障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全文思路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学习和把握上。

因此,我把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分解成两个具有相当容量的问题:一是对文章开头作者所说的“心头的问号”的展开与深入上二是对标题的解析。以这两个问题为抓手,可以对全文主要思想内容有基本把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以为,“俯视”可以让我们帮助学生抓住文章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而对于文章中“枝叶”部分,能放手时则放手,让学生课余自己去体会理解,也未尝不可。中国绘画不是也讲究“留白”吗?一堂课下来,如果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那种文无巨细、事必躬亲的讲课方式,那种暴风骤雨、密不透风式的课堂信息量,既增加教师的备课负担,学生也容易得“厌食症”,每次都吃到要撑死,能不厌食吗?每堂课都是狂轰滥炸,能不犯晕吗?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轻松心态下的学习,现在的学生大概是难再有了,但是“不求甚解”的态度还是可行的。毕竟,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同比成长的。现在的“不甚解”不等于他们会永远“不甚解”,对于同一部书、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里,他们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一下子完全读懂一篇文章或一部书,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实不可取。

三、注重实时交流,不拘泥于预设

由于《永恒的敌人一一古埃及文化随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语言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思辨性,在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往往会擦出新的思想火花。作为教师,就应该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关注教学进程中的鲜活语言与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即时的探讨与分析。

以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中出现过一句话:“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和轰鸣着的过程。”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应该乞求流水线式的机械作业或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为目标。毕竟,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一个“灿烂和轰鸣着的过程”,而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如何让这个过程“灿烂和轰鸣”,这是考验每位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试金石。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动态,作出让课堂“灿烂和轰鸣”起来的正确选择。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教完就了事。这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

就以课堂上的一个问题为例。我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个问号呢?一个看似无理的问题背后,蕴含的是古今人类生命观的差异。学生乍一看,不知该如何作答。在形形色色的答案中,有学生提到了“宫殿”这个词。这个词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却启发了我如何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暂时性迟滞。我随即问道:“让我们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胡夫法老,你动用如此大的人力财力,你会造什么呢?”学生的答案很多,有说造园林的,有说建长城的,有愿意拿来换吃的,有愿意拿来换穿的……林林总总,不外乎是自己生前享受所需要的。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今人不会再造一座金字塔。”于是,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我们不会再造一座金字塔呢?”我建议学生再读一读文章的第二节。

于是,通过这样加阅读,加思考,加分析,一个看似无理,让学生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就逐渐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课堂,应该多一些这样的随机应变,而不必太拘泥于教案。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智慧吧。教学智慧,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起勤加修炼吧。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9

何谓课程意识?肖川教授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的教学, 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 么样的教育经验, 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等。”⑵也就是说, 课程意识强调的不是技术性、操作性行为, 而是深层次的价值应答, 更多地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课程意识观照下的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需要追问的就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具体到对一篇特定的现代散文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时, 笔者以为我们起码要追问这么三点:1.“为什么”要进行散文阅读教学;2.“为什么”要教学这一篇散文;3.“为什么”要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

1.“为什么”要进行散文阅读教学

这一追问的实质就是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 共性价值的探讨, 即关注散文教学究竟要达成什么目标的问题。这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已经以国家意志的形式, 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在于要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文学阅读教学”的目标又强调要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此看来, 作为“文学阅读教学”分支的“散文阅读教学”, 其目标自然就是要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文本的能力, 学会阅读散文,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问题的关键之一是,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们知道, “理解能力”是学界公认的阅读能力的核心。而“理解”, 就是要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要弄清这些, 就必须要理清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思路。“理清文本的思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⑶所谓的阅读方法, 无非就是得文本分析之门而入的策略, 也即孙绍振教授所指出的“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 恰恰从‘意脉’开始”⑷的会把握“意脉”, 孙教授所说的“意脉”也就是文本的层次结构及作者的深层心理结构。因此, 文本思路的梳理 (或曰“意脉”的把握) 自然就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

第二个关键的问题则是, 鉴赏散文与鉴赏诗歌、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吗?或者说散文文本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的美感特征呢?这一问题, 时至今日, 无论是从事散文写作还是研究的人, 仍在不停地追问着。即使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对现代散文给了个狭义散文的概念, 指出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 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问题也未能得以根本解决。散文虽“定体则无”, 但“大体须有”。笔者以为古耜先生的“文体彰显自我”“取材基本真实”“叙述自有笔调”⑸等观点不失为当前对散文美感特征较为令人信服的概括。要评价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 就要着重考察他 (她)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因此, 具体到散文阅读教学, 就要将感受并学会感受散文“有我之境”、体验散文作家特有的思想感 情乃至性灵气质、品味并学会品味散文笔调、探究散文文本言语形式作为散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并通过适宜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使之得到实践, 进而养成相应的散文阅读鉴赏习惯。

2.“为什么”要教学这一篇散文

对“‘为什么’要进行散文阅读教学”的追问与回答, 仅仅是为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宏观的视域与背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散文,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散文文本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必须借助一篇篇具体的散文文本的教学才能得以实现。但是由于散文这种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彰显自我”的文体特性, 使得此作家与彼作家, 此散文与彼散文, 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存在。当然, 那种认为“阅读‘这一篇’散文积累的经验, 不一定能被直接运用去阅读‘另一篇’散文, 这种阅读经验不完全复制性, 让我们的散文阅读并不一定能够举一反三, 更不必说以一当十了”⑹的观点则走向了“绝对化”的深渊。不过, 我们在考量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时, 的确有必要追问“为什么”要教学这一个作家的这一篇而不是另一个作家的另一篇散文。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科学、合理地确定一篇散文的阅读教学内容, 就必须能够充分发掘“这一篇”散文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准确把握其个性。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的教学价值, 是扬弃了文本原已基本实现了的“信息传输价值”, 而形成的“语言信息处理”的新价值。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应该着眼于怎样对信息进行“接受 (读、听) ”、“加工 (内化) ”、“传达 (写、说) ”的语言信息处理历练上, 进而发展其言语智能。⑺具体到散文文本, “这一篇”散文文本的核心的本质的教学价值就在于它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哪一篇”散文的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范型、空间、机会和过程。

那么, 如何发掘“这一篇”散文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准确把握其个性呢?笔者以为, 细读是唯一的出路。笔者所谓的细读, 不是死抓住文本不放, 而是要学会打开解读的视角。具体说就是用读者的视角来发现文本, 用作者的视角来还原作者。

用读者的视角来发现文本, 就要求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 要十分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预期保持在开放性的姿态。在对文本表层的显性人物言行、事件过程、事物情态等不断的感知中产生连续的问题, 沿着这些问题, 你往往有可能进入文本的隐性深层, 发现“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 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正是因为发现了《背影》中“我”对父亲母亲式的爱从公然拒绝到偷偷被感动的“意脉”, 孙绍振教授解读出“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与冰心的不同, 冰心的亲子之爱是心心相印, 而朱自清的亲子之爱是有隔膜的”, 达到《背影》解读的新高度。发现了《背影》这篇抒情散文的的个性就在于“到高潮处, 却不用抒情散文常用的渲染、形容、排比 (比如《荷塘月色》中那样) , 而是用了朴素的叙述”, 进入文本的更加隐秘的层次———“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 还有文体的流派和风格”⑻。有了这样的解读, 我们自然就能发现“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个性与教学价值, 找准可教点并确定相宜的教学内容, 达成教的有效性。

用作者的视角来还原作者, 就要求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 首先要走进作者独特的心灵 世界“识人断文”, “判断某一个作家散文的风格特点”, “发现一篇散文的具体特点”⑼。台湾散文大家王鼎钧“先后经历七个国家, 看五种文化、三种制度”⑽, “他的散文呈现出很强的小说化倾向, 他善于讲故事, 善于在讲故事中给你阐述道理。”⑾他的名作《那树》就具有强烈的小说化叙述特点, 它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 叙述, 冷静的叙述, 把作者的情感态度收敛起来了, 凝成了潜藏于文字之下更加深沉的情感暗流, 随时准备在细心的读者心头, 掀起情感的巨波和思想的浪涛。当我们发现小说化的倾向的叙述方式是王鼎钧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 体会作者“节制而含蓄”的表情达意的教学内容也就随之得以 确定。

用作者的视角来还原作者, 还要求我们要学会对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 我们更容易看出“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个性及优缺点。比如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的母爱, 我们可比较冰心、胡适笔下的母爱, 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个性各异, 多种多样, 进而理解史铁生笔下的母爱的“艰忍”。陈剑晖教授在《<解读散文文本的两个方法>———第四届两岸三地语文教学圆桌论坛暨散文教学主题报告之三》中从题材、题目、“背影”描写、感情表达、哲理意蕴、文字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朱自清《背影》、龙应台《目送》、林非《离别》的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 在比较中使我们发现了《背影》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和其经典所在。⑿

总之, 文本细读是准确把握“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个性并发挥其核心教学价值的唯一途径。

3.“为什么”要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

问题是, 一篇文章初中可教, 高中可教, 甚至大学还可教。比如朱自清的《春》, 如此美文, 现行统编教材将其作为初一学生的积累性阅读教材, 当然是可以的, 但放在高中也未尝不可。因为该文至少隐含了如下古典诗文的艺术意境:“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子规声里雨如烟”;张志和的《渔歌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等。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初一学生恐怕难以把握, 高中学生乃至大学学生读来倒可能饶有兴趣。那么, 一篇散文“为什么”要放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呢?答曰:教科书编者要这样编排, 问他去。这样的回答虽有些意气的成分, 但确实为我们探求“这一篇”散文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的价值指明了方向。

其实, 教科书编者从选择文本开始, 到组成教学单元, 再到编写每篇课文的助学系统, 都熔铸了编写者对该文本核心价值的认识和教学元素的筛选, 兼顾了文本个性和学情的考量。可以说文本一旦被编入教材后, 它就附加进了教科书编者对文本的理解和价值取舍, 文本就成了教科书编者用来承载“语文课程目标”的媒介, 而不仅仅是文本自身。文本的这些教学价值, 或隐藏在教材的编排体系或有选择地呈现在助学系统里。因此, 教师一旦把握了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 就能科学高效地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 内容。

具体到散文阅读教学实践, 一线教师在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 就必须把文本回归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发展体系之中, 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去进一步研判哪些内容是教科书试图通过该文本进行教学的, 哪些内容是需要反复训练与发展学生能力素养的, 哪些内容是学生在该学段已经掌握的或能够掌握的, 哪些内容是需要留待今后学生在更高学段继续学习与掌握的。

首先, 一线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的“单元导读”确定该单元文本的基本教学内容。要知道导读不仅提示单元文本表现的主题还指明这组文本教学要着重训练的语言点, 是对单元学习的引领。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是这样写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 讴歌生命, 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 它们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阅读这些散文, 可以开阔视野, 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欣赏散文要反复朗读, 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有些精美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通过对“单元导读”的准确解读, 我们可以确定本单元基本的教学内容如下:⑴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感悟和沉思;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揣摩, 品味文章的情思和意蕴;⑶通过对文章的情感揣摩,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次, 一线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来确定这一课的核心教学内容。“‘阅读提示’虽然简短, 但它往往包含了编者对文本特质的解读, 对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挖掘, 渗透着编者对教学的希冀, 不但对学生有导学的功能, 还对教师具有导教的功能。”⒀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那树》课前“阅读提示”是一段十分抒情的文字:“那树, 是大自然的强者, 茂盛繁密;那树, 是人类的朋友, 给人类浓浓的绿阴、心神的慰藉。但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 它倒下了……这一切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考。”这一个短小精悍的提示, 不仅创设情境, 让学生提前进入文本的意境;还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同时还对文本内容是文明发展与自然的冲突作了提示,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 更是指向教材编者认为的“教学内容”。否则何来“研讨”“练习”巩固的必要。《那树》的课后“研讨与练习”有三题:“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那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 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对那树, 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 你是怎么看的?请就此展开讨论。二、品味下列语句, 探讨括号中的问题。三、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 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 但是在今天, 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 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 你面对人类, 有什么话要说?”揣摩“研讨与练习一”, 我们可以确定这篇散文应有如下教学内容:⑴感受那树的美和树之命运之悲;⑵体会作者一种被压抑的痛惜、愤懑之情。从“研讨与练习二”的中, 我们又可以基本确定:品味作者“节制而含蓄”的表情达意的言语形式, 感受文字背后深沉的痛惜与愤激 的教学内容。从“研讨与练习三”中我们还可确定该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 是时下语文教学研究界讨论的热点, 笔者承担的FZ2013GH012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研究》旨在探索一条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 具有较强操作性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新途径。笔者企望这种“课程意识观照下的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方法, 能在这方面有一点突破。

参考文献

⑴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1版

⑵肖川《教师的课程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9日

⑶边永朴《加强文本思路教学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5年2月

⑷⑻孙绍振《序:读者文本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J]》《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⑸古耜《散文的边界之争与观念之辨[N]》《光明日报》2014.03.17

⑹贾龙弟《走向思想和情感的深处——例谈散文教学的浅表化倾向及其改变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9月

⑺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版) 》1999年第2期

⑼戴荣里《王鼎钧散文的原生态质地及其写作特点[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月

⑽庄伟杰《王鼎钧散文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⑾王鼎钧《有诗[M]》台湾尔雅出版社, 1999

⑿http://nyw.fhedu.cn/Html/5/Menu/8/Article/377/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10

散文教学要聚焦什么?因为散文是作者个人化的情绪情感的本真流露,所以,散文的阅读教学就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也就是说,散文教学,重在理解感受作者在“这一篇”中所流露的情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言语形式,如何聚焦呢?

一、整体聚焦情感: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谓整体聚焦,就是教师依据学情,在深入把握文本个性的前提下,对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聚焦为一点或一线,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聚焦就是理解感受作者在这一篇中所流露的情感,那么肖老师在《春酒》中是如何聚焦这一情感的呢?

琦君的文字,质朴如水,平淡无华;琦君的乡愁,浓而不烈,非深潜其中不能感受其情深。肖培东老师深入文本带着学生们于碧波深处探珍奇。从“整体感知,初探情感”“品读标题,明确情感”“品读语言,加深情感”“对比阅读,深化情感”等几个环节紧扣情感进行教学。

初读课文,肖老师以“文章都写了些什么”设问,了解学生阅读《春酒》的初感,并以此为起点,不着痕迹地深化对散文阅读路径的指导。当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在状态时,肖老师一方面不断地明确问题指向,“还写了什么事情”“课文还写了什么”“全文都是在写做春酒吗”“我们围绕春酒,大家来说说看”。从这些词句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的问题指向,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春酒》一文是否仅仅在写做春酒?进而明确散文的文本特性,散文不仅仅是在写事,更主要的是在写我的感情。

其次,肖老师通过学生对“标题”的不同朗读,深入把握作者复杂的情感。

师:想想看,这个标题只有两个字,我该怎么读呀?

学生根据自己对初读课文的理解,有说要饱含着思乡的情感来读,有说要读出一种自豪的感情,有说要读出甜蜜、快乐的感情,有说要读出对母亲的思念,有说要读出怀念母亲的悲伤,有说要读出做不出家乡春酒的遗憾,有说……

师:大家感觉到了吗?标题的本身其实是作品全部文字的凝聚,真的不能忽略对它的感受,好,请坐。那么,我们发现《春酒》这个题目的朗读中,凝聚了我们同学对文本的很多情感。归归类,感情分为几类呀?两类,一类是回忆时候的那种陶醉、甜美、享受,还有一种是什么呀?是回忆起亲情以后,找不到春酒的那种惆怅、忧愁,是不是呀?因此,我们试着用两种语感来读读看。来,陶醉的,预备起———(生齐读);来,忧伤的———(生齐读)。

通过题目的品读,体味文本中的两类情感,至此,教师完成了两个教学任务,一是文中的事,二是由事带出的情,上面的两项任务,都是属于文本内容方面的,属于“意”。

再次,教师由意转入表达这一“意”的语言形式,“支撑你这种情绪的文字”即“言”,探究言意之间的转化规律,学习作者运用语言遣词造句的达意途径。

师:接下来,再想一想,这么多同学都提出了《春酒》的情感,那么请你再到文章中找找看,支撑你这种情绪的文字在哪里?我们先来找找看,那种总很快乐的、很甜蜜的,哪些句子能够读出这种味道来了?

生: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发现这句话里面有我的快乐,有乡亲们的热情好客,有母亲对我的爱,所以,一句话就变成一篇课文了。把整篇课文的内容聚焦到一个点上,从一个句子品读出这么多的味道,几乎涵盖了整篇课文的思想情感,从“我”到“乡邻”到“母亲”步步深入。

肖老师在学生品读回忆春酒的甜蜜、快乐、陶醉的句子后,话锋一转,很自然地过渡到对第二类情感的把握。

师:在这个“也”字上加强力度了,同学们真好!真聪明!那么再想想看,哪一句话最有一种惆怅的感受呀?那句话就有一种忧伤的感觉。找到了吗?课文中情感陡然一转的,你来说。

生: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在此肖老师引导学生重读“真正的家醅”,读出作者寻不到春酒的悲伤、惆怅之情。从而理清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忆春酒—怅春酒—找春酒。

最后,为了很好地把握这一情感,体会两类情感的落差,肖老师设计的对比朗读形式很好地诠释了这种落差,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因为散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情感,所以整个教学都聚焦于情感,因为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流程灵动而顺畅,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对春酒的喜爱、陶醉、甜蜜之情,同时也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做不出家乡酒的悲伤和找不到家乡酒的惆怅。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学生也一定有了被课文唤起的情感体验。

二、局部聚焦语言:锤打出语言的真味

于漪老师说:“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关键词句,重点词句,教学时注意把握这些词句,引导学生用重锤敲打,使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局部聚焦,就是在整体聚焦的指向下,聚焦到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并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品读,去理解表达这种情感的语言形式,去更深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和作者产生更深的共鸣。

在《春酒》的教学中,肖老师就在整体聚焦的两类情感的统领下进行局部聚焦。

首先聚焦在作者回忆春酒时的陶醉、甜美、享受。引领学生找出支撑这些情感的句子。

师:特别喜欢喝春酒,在哪个词上面?

生:比如说“偷偷”,我就是不想让母亲知道,但是又特别想喝,就是每次都偷偷把手指头伸到杯子里。

师:嗯,为了表达对春酒的喜爱程度,作者还特别写了几个词,“好几回”“多少个”。那你觉得“偷偷”怎么读?

生:应该很轻的。

师:轻轻地,千万不能让母亲感觉到了,你不能读得那么响,一响,母亲就知道了。来,你试试看。

生读: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整个句子读得很轻)

师:唉,这个“好几回”你不能这么给忍住了。小孩子哟,好几回,那是太得意了。

生:好几回(得意)。

师:这句话里的情感对比是非常明显的。“偷偷”要让别人不知不觉的,“好几回”要向大家炫耀!对!瞧,我好几回了你都不知道是我做的。好,就这句话,你再读读看。

生: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轻重对比明显)

师:有了,“好几回”你都不知道。一起读读看。

生齐读这句。

师: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所以,作者对春酒真的是一种爱,一种喜欢,一种甜蜜,一种陶醉。还有吗?哪些句子?

该片段的教学中,肖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偷偷”“好几回”“多少个”等关键点、紧要处进行聚焦,重锤敲打,达到以点带面、以一当十,让文句中思想情感的火花照亮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教师针对学生朗读的情况,相机指出其对关键词的理解,引导学生读好,并且指出情感的“对比”形式,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其次聚焦在回忆清醒以后找不到春酒的那种惆怅、忧愁。

生: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这句话里为什么有这么浓浓的悲愁与惆怅呢?

生:因为作者身在异国他乡,自己酿的“分岁酒”没有了任何的家乡味,就有了一丝丝的惆怅。

师:再怎么酿酒都不是“真正的家醅”。我们一起来读这五个字。贴了心去读。

生(齐):真正的家醅。

师:尤其这个“家”字,要读得温暖亲切,无比的思念。

生(齐):真正的家醅。(很有感情)

师:茫然四顾,望穿秋水,眼光跳跃了千山万水,去找家乡的春酒。所以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一个字?

生(小声):找。

师:找,唉,她在找,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即使时空的海峡隔远了距离,这种找家醅的感受永远在心里藏着。无论身体在哪片土地上,琦君从来就没有放弃寻找家醅的愿望。所以,同学们,这样一想,我们就知道了,这篇文章写了忆春酒、怅春酒,还有找春酒。

该片段的教学中肖老师把作者悲愁与惆怅的情绪聚焦到“真正的家醅”和“找”字上,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对家的思念,寻不到家醅的悲愁和惆怅。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忆春酒的甜蜜和寻春酒的惆怅,肖老师将读起来快乐的语句和惆怅的语句聚焦在一起对比朗读。

师:你只有把前三句读得越欢乐,你才能体会作者的那种失落与惆怅,听懂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看,现在肖老师读一句话,你们马上接上去,听懂了没有?

师读: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生读: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儿。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读: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生读: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儿。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读: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学生在对比朗读中看到琦君,她的回忆,她的惆怅,她也在寻找。在对比朗读中大家发现前三句都是以一种小孩子的口吻来写的,用孩子般的语言表达出她所有的欢乐,而最后一句琦君变成了写文章时候的那个大人。以成人的视角来表现此时的那种失落和那种希望中的寻找。对主题的深化是肖老师经常使用的,在这里从“孩子”生发开去,在“寻找”上做文章,使得学生对文中作者的情感把握得更加透彻。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11

一、读——有感情地朗读

散文是美的——有景物的美、人性的美、思想的美等,不读无以领略;同时,语文最能体现与其它学科与众不同之处的神韵,也就是它能“以声传情”“以声动人”,让人赏心悦目。

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丢失语文学习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朗读”——不是指默读、速读,而是指大声地朗读——也就丢失了语文学习中最“赏心悦目”的东西了,导致了现在的语文(课文)教学成了“哑巴教学”,语文教学近乎趋于数理化教学的设问、例析、答题的“训练模式”,失去了语文学科应有的“美感”“韵味”了。尤其是散文教学,把朗读贯穿于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是必须要有的意识。这其中又可根据文体的特点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不同,分可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读”。

1.了解文本的读。一般地说,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是要读通——熟悉基本文字,粗识文本;其次才能了解内涵,揣摩情感去真正意义上的朗读。散文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步骤。

2.表情达意的读。在熟悉了文本之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思想,揣摩情感地朗读。在老师的指导或示范之下,引导学生学习表情达意地朗读,在创设这种“读”与“听”的情境中,去感悟散文的语言的情、情感的真,使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种沐浴,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文章疏通水渠。

3.品赏语句的读。在具体赏析文章的过程中,仍可紧密结合读。比如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在朗读的基础上作赏析,边读边赏是最佳的散文教学方式,犹如配上伴奏音乐一样,使学生易沉浸于其中。

4.培养能力的读。会朗读,是一个人的一种语文能力。借助散文教学来培养这种能力,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可选取一些适合朗诵的经典散文,进行专门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比如《海燕》一文,历来是朗读的范文,可专门就此安排朗读训练。可能一开始只能把“文字”读出来了,情感没有体现,语气、语调也把握不准,没能体现“文章”的韵味来。教师要指导,适当示范,并注意创设课堂气氛,再继续进行课堂训练,并不断鼓励与鼓动。在这种氛围感染下,可能会激发一些有一定潜力的学生们跃跃欲试,朗读的效果会逐渐出来,甚至达到了能登台表演的声情并茂朗诵的层次,让人感觉到精神上的享受。

即使一篇美轮美奂的散文,不去朗读出来,也感受不到它的美来。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种阅读训练的材料来进行“肢解”式的教学,那简直就是在为我们的语文自掘坟墓!

二、赏——赏精美语言

“读”是一种整体上的感知,是一种引读者入胜境的途径。而“赏”则是进一步引导读者“深入内部”的阶段了——对文章进行仔细地揣摩、把玩。

1.赏字词的准确、传神。散文作者的功力,往往体现在炼字、炼词之上,有时仅一个字、一个词的使用,会让读者拍案叫绝,从而让全篇文章增色。这在初中教材选取的散文中随处可见。比如《春》一文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让人似乎感觉到了小草的劲头那么大,突出了春草初生的勃发。《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中的“卧”字,那是多么甜美的睡态啊,突出了大山依托着的小村庄多么恬淡与安适。《背影》中“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的“聪明”,实则是一种褒义贬用,突出了自己的一种愧疚与自责之情……像这样的品味,不仅能让文章增添绵绵悠长的韵味,也能让学生们在欣赏它们之余,增加自己炼词造句的能力。

2.赏语句的生动、精美。散文的美一般体现在景美、情美和思想美的三个方面,而这些又都是通过语句描写传递出来的。

对于“景美”,侧重于通过语言描写,创设出一种意境来,大多是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来使语言生动。这在写景散文中尤甚,是我们在欣赏这类散文时仔细把玩的重点。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对藤萝的精彩描写。“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略带夸张的比喻,再加上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藤萝开得旺盛,充满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让读者似乎听到了花儿们拥挤争吵的声音,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朵开放的热烈。“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张满的帆,让我们形象地感觉到花开得那个饱满程度;而“忍俊不禁的笑容”,更比“人面桃花”生动一层——都看出了花开得娇羞的神态了,这个比喻,细写出藤萝花开的情态……这些语言,极富感染力,会让每位读者好似眼前就开满了花,沉浸在一种优美的想象当中,这就是文学语言的魅力。

对于“情美”和“思想美”的散文,虽不是以语言描写见长,但也有融入真情与思想、充满睿智的语句出现,选取并加以品赏,不仅会为之情动,还对深刻理解文章大有帮助——这些句子往往都可谓是“文眼”。比如《走一步,现走一步》中的“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着眼于眼前,善于分解困难,一步步努力,最终战胜整个困难而获得成功,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一句话中揭示出文章的“内涵”,而且这种生活启示也很有现实意义。还比如《散步》一文中,“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背负着的是两代人,也寓示着中年人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一一照顾父母,抚养孩子,这是中国家庭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一句话,暗示了我们应当继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悟——感悟真情与哲理

假如说“读”是一种停留在外表的直观感受,“赏”是一种挑选“细节”、寻求“曲径”的话,那么“悟”就当是深入内心的“通幽”了。

对于抒情性较强的散文不消说其中融满了真情实感,需要我们沉浸其中,享受感情的熏染,就是写景、记人记事的散文也都与“感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散文,都值得去细细揣摩文中的那份感人之情。比如,《蝉》《贝壳》两文,都有对生命执著的赞美;《行道树》中对无私奉献者的歌颂;《春》中对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欣喜。还比如《风筝》中对表达出对自己粗暴行为的深深自责;《土地的誓言》中喷涌着的是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失去的故土的依恋,以及对获得解放的必胜信心;《台阶》中对“父亲”充满辛酸一生的冷与勤劳朴实品质的敬;《老王》中形貌猥琐但朴实善良,虽然地位低下,但也让人常常怀念……

对于侧重于生活思考的哲理性见长的散文,则需要感悟的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在初中教材中,这样的散文并不多,主要有《走一步,再走一步》,表达的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可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逐一克服,达到最终战胜而获得成功的目标。《人生寓言》中的《白兔和月亮》,讽刺了人类的贪婪,告诫人们不要渴望拥有不该拥有的财富,否则会有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给处在艰苦环境当中的人以激励:承受艰苦其实是人生的一种财富,面临厄运反而会促使人坚强起来。

读散文,或能让人清静,或能让思想净化,或能让人获得激励,就是因为散文中有真情,感动、滋养着人,散文有哲理,教育、启迪着人,这当然是散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中小学生们,最值得品读的,也是人生中最值得读的,就是散文,不仅短小,而且精美,最适合阅读。

四、练——精美表达的摹写

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最有实效的方法就是借鉴“范本”的临摹。而在学习课本中的那些精美的散文时,其语言正是难得的范例。所以,在学中仿用,学以致用,也当是散文教学中的其中任务之一。

当然,不是所有散文都可当语言的范本,或都需要进行训练的,这要有选择性。比如《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适合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的训练;《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背影》可选择进行准确的动作描写的训练;《土地的誓言》《观舞记》可进行排比句式的训练;《那树》《地下森林断想》可进行抒情性语言的训练,等等。这一方面,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12

一、依据课程标准, 明确课程目标, 把握教学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 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 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 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来制定。

确定课程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 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教师应明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目标要求。《半截蜡烛》属于第三学段的教材, 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 品味文章的语言, 体会其表达效果,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据此, 确定的《半截蜡烛》一课的课程目标为:

课程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掌握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3.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了解文章表达顺序, 体会人物情感, 受到情感熏陶。

4.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5.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能根据需要, 主动运用其表达方法写作, 发展书面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落实, 学生不仅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人物情感、领悟了表达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情感受到了熏陶。总之, 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语文”课, 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用心解读文本, 确定基本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

如果把课程目标比做远航的目标, 那么对文本解读就是一艘航行在浩瀚大海中的航船, 教学目标就是一座座灯塔。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 熟练地把握文本特点, 娴熟地驾驶这艘“航船”, 然后据此确定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在一座座“灯塔”的指引下, 乘风破浪, 最终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 落实课程目标。

基本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通过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 准确、精当地把握文本特点, 依据文本提供的具体内容, 根据已确定的课程目标各项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 即以“读者”的身份解读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 以“教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什么, 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怎样学。深刻把握文本特点, 再结合编者的意图, 借助《教学参考用书》等资料, 认真钻研教材, 用心解读文本。然后确定详细、具体而又全面的教学目标。根据对《半截蜡烛》一课文本的解读, 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基本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熄、厨、芯、嘛、梯”, 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厄、奎”只识不写。

理解生词“厄运、烛芯、摇曳、镇定”。

3. 了解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能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和

心理活动, 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5. 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步领悟并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基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 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措施、方法和方向, 达到了用教材教, 优化了教学内容, 经过具体准确的语文实践活动训练,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充分了解学情, 制定有效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 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 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 审视制定有效教学目标。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预习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即预习学案, 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检查预习学案、学生交流汇报, 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确定教学的有效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达到哪些目标, 确定教学的起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作为本课教学内容,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指导, 确定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认为的难点是什么, 课堂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确定教学的重点;哪些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实效。根据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确定了《半截蜡烛》一课的有效教学目标为:

有效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 理解生词“厄运”。

3. 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 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主动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师根据了解的学情, 进一步确定适合学生需要的有效教学目标, 再设计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能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下一篇:现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