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共8篇)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篇1
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教学目的]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教学重点]
1、重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2、难点:了解散文鉴赏知识。[教学时数] 一教时
一、作者简介
晓 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散文的特点及各种风格的散文。第二部分(3—7):认为《白鹭》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散文。
2、请把《白鹭》对白鹭独特的美的部分画出来。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讨论并归纳: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黛之一忽则嫌墨。”
“或许有人会感觉美中不足,„„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3、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讨论并归纳:
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期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用高度概括的话对《白鹭》进行评价。“非常”“极其”“独特”“独到”“绝妙”使用恰切。⑵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三段分别引了姚鼐、莱辛、《白鹭》中的话来评价这篇文章。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这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是一篇结构精巧,语言清新,见解独到,感受独特的好散文。
作者围绕中心,或举例、或引用、或议论。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最精妙处指给大家看,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小评论。
4、请依据学生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标题。讨论并归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结尾说:“《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实在”能否去掉?“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
“实在”一词不能去掉,它表达的感情比开头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要强烈得多,经过一番描绘之后,作者认为白鹭实实在在是一首诗,有诗一般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用“实在”一词表示不容置疑。“韵在骨子里”指白鹭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看了叫人回味无穷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美,它的美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人。
6、请选择两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例如:
⑴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该段句式整齐,对各位作家作品的风格作了概括,如数家珍,用词非常准确,词汇很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⑵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这是一幅非常清新的水墨画,作者想像非常大胆,描写十分生动有趣。确实给人像是在欣赏诗的感觉,非常的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三、和课文有关的网址
http:// http:// http://
四、布置作业
授后小记:
在诵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品味散文《白鹭》。着重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散文,文体特征,教学内容
在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多的。同样,语文试卷里的阅读材料,散文也少有缺席的时候(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语文学习怎么成了散文学习”的质疑)。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
散文到底是指哪些文章
什么样的文章称为散文,一直有争论,莫衷一是。
散文真的是个大箩筐。散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理》)“散文”的定义,向来用排除法,例如除去“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以及“实用文章”,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当代,“散文”的地盘被进一步挤压,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能指明文学特征的文章,逐渐从“散文”中分离出去,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词、科普小品、寓言、童话、儿童故事等。有些亚文类,例如回忆录、采访、序言、杂文等,尽管依然“赖”在“散文”这个框里,但因其文类规范和特征越来越明朗,往往也被当作散文中的另类来看待。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散文”这种文类都还没说清楚,散文研究尤其是散文教学就更欠缺了。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建构,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才逐渐形成的。“从整体上看散文研究还处在文学研究滞后的位置,亦步亦趋地跟随小说与诗歌研究艰难前行。”中小学散文教学可资参考的,主要是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等在解读一些散文文本时所显现的解读方式。一方面,散文是主导文类;另一方面,散文理论研究缺位,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几乎没有人说清楚过,在散文大家族内部,由于亚种类繁多,差异性巨大,使得人们煞费苦心地对散文特征进行的种种概括描述,都显得漏洞百出。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笔调灵活”,可是有的散文却写得老老实实,有的还刻意写成流水账的样式……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可是许多经典散文的“形”并不见散,结构严谨,体式俨然……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可是偏偏有的散文通篇直抒胸臆,有的通篇写景,没有半点情感抒发……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含蓄”,可是有的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是导致散文教学设计缺乏制约性的先天缺陷。散文这种文体从整体上说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规定性。
当我们对散文很难界定的时候,和其他文体作个比较,是个好方法。但是跟寓言、童话等比较,距离太远。跟诗歌、小说比较,或许能看出些问题。
看这张表格,你当然也可以找出个例来反驳它的科学性,但是,你不能否认散文大体上有这些特点。
散文是有叙事性的,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说理,都要有例子,都要有事件,都有局部的叙述。
散文表面上是在写所见所闻,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而且是很个性化的感悟、思想,这些主观的感悟、思想反过来也影响着客观的见闻。这就是主客观融合。
散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构思最多的是句子,对句子的谋划多于咬文嚼字,多于谋篇布局。
一篇好的散文凸显的是“意境”,意境是什么?要么是知趣,要么是理趣,要么是情趣,要么是志趣。
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
关于文本解读,有几个词汇越来越深入人心,例如“多元解读”,例如“作者死了”。读解理论发展得非常快。整理一下中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脉络,可发现文学读解理论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由作者中心论发展到文本中心论,再到现在的读者中心论。所谓“读者中心”,就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读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多元解读”,主要是针对小说、诗歌而言的。我们在读小说、诗歌时,感悟无论怎么“深入”,都不为过;观点无论怎么“新奇”,都不为过;体验无论怎么“多元”,都不为过。但是,“多元解读”并不适合散文。为什么?
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所呈现出来的个性。什么意思呢?散文中的所思所感,是作者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那么有人问了,我不喜欢作者的抒情,不同意作者的思想怎么办?没关系,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我们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它们所论述的道理,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如所言?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有公认的判别依据;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但是,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散文,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秋天,但读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我们首先要感受郁达夫心中的秋,典型的文人眼中的“秋”有独特别致之处。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杏林子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关于“生命”的感悟。
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的感想,但读朱自清的《匆匆》,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朱自清24岁时写《匆匆》,究竟想表达什么?
追寻作者的原意要注意什么
有教师可能要说了,我教散文一直在强调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这非常好,但是这里可能有几个误区。
不要太快太早奔向主题。我一说追索作者原意,很多人会联想起关于散文的认同度很高的一种说法“形散而神不散”。对于如何理解“形散而神不散”,一直有争论。但是,这句话的过度认同也导致散文创作和教学一度走入误区。在创作上,形成了主题先行、单线推进、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的固定创作套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60年代的“杨朔”模式。在教学上,导致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概念化为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例如,有很多教师教《一夜的工作》,早早地就得出一个结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整节课就是寻找理由证明这个结论。这是典型的“主题先行”,就是在“整体感知”阶段,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肤浅化、标签化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散乱地去找哪些语段、词句表达了这个主题。
不要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王荣生教授描述过一种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说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在课堂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这样的课实际价值不大,“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比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额外的东西,学生也“向外跑”,讲一些课文以外爱惜生命、珍惜生命的例子,没什么意思。其实讨论生命可以,不用长时间跑到文本外。《生命生命》里写着“我”看到飞蛾求生,看到瓜苗生长,听到心脏跳动非常震惊,那种震惊是擎天撼地的震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没有“我”这样的震惊?“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从文本里产生的不一样。补充了解杏林子的身世背景以后,我们再回到文章中去解答前面的疑问,去感受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感动。
散文教学,走到文本之外,其实就是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
追寻作者原意的具体方法
但是,要追索作者的原意,也难。
因为语文教师乃至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也正因为经验之独特,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能够通过其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是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的。散文教学难就难在要通过“文字”感受作者的独特经验。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概括一下,阅读散文,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选材”上。例如,冯骥才写维也纳,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冯骥才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里都写了些什么呢?他写鸟鸣,写花钟,写小路,写老汉。更奇怪的是,他写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却仍让我们一次次想到“音乐”。为什么会这样?“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再比如,冯骥才写鸟叫,为什么不多写婉转、嘹亮、悠长的鸟叫声,而去写那些难听的鸟叫声?冯骥才写酒店里的人,为什么不写小伙、姑娘、孩子,而要写老人?深入研读冯骥才选材上独特的思量,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冯骥才想表达的:在维也纳,人们热爱音乐,他们有很好的音乐感觉,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他们听到生活中的声音,能联想到音乐;他们看到生活中的景物,能联想到音乐。在维也纳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都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威尼斯的小艇》在选材上也极具“教学价值”———“选取典型”。写小艇的样子时,作者选取了外形上的三个典型特点:像独木舟,像新月,像水蛇;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作者选取了三种特殊情况:极快时,极挤时,极窄时,船夫是如何处理的;写小艇和人们关系密切时,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写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时,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场景:白天、夜晚。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陌生化的表达”上。一位语文教师对文章中那些有特点的语段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并想办法带领学生去感受。《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可以追问一下自己。
梁晓声在《慈母情深》里这样描述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情景:“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将一个主谓结构的连动长句一分为三,为什么都将主语后置?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萧红的语言是稚拙的,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也谈散文教学 篇3
【关键词】气氛;体验;点拨;赏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散文教学:
给学生一个自觉的习惯。教学中,相当一些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甚至是强迫的也是不自觉的,这样,效果肯定不会好,只有学生自己立志读书,才能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低到高,反复实践,反复琢磨,最终顿悟,真正学到知识技能。阅读散文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这个“我要读”的自觉性乃至热情,换言之,是要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一定的读书时间。读书学习,需要理解,需要记忆,这虽是一种内化的劳动,但外界干扰肯定会打乱思维。在课堂上,很多老师要求学生分组朗读、齐声朗读,在一片沸腾书声中,学生到底思考了多少呢?理解了多少呢?他们可能看到的是一个个方块汉字,至于汉字所带来的形象、情趣、理趣,没有机会去想象,去品味,大都停留在表面,自然领略不到散文的真谛。古人读书,讲究净手焚香,默坐遐想,神接千载,思通万里……听上去有些玄,但正表明了环境安静的重要性。宁静以致远,适当留给学生一个静思的空间吧!
在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做的事,“好心”的教师却不断干扰,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这样往往占用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很多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完,教师就突然开口大讲,面对教师的狂轰滥炸,学生只好是一头雾水,其效果不言而喻。所以,面对一篇新课文,教师让学生至少读三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一课结束,还需留有时间,让学生再读课文,仔细玩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应提倡多读,读中品,品中读,散文如茶,是要慢慢品味的!
营造合适的气氛。散文近于诗歌,它是有灵性的,更是有情味的。散文的创作一定是作者感情的喷发过程,但喷发是有缘起的,这就要教师必要的交代创作背景、写作契机,来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一个遐思的虚拟空间。如教《我与地坛》这一课时,可事先介绍作者英年残疾、极度苦闷、母亲早逝、摧肝悲哀的相关资料,作者化不开、理不去的情感自然能引起学生共鸣。另外也可以播放音乐,激发学生想象。如教《胡同文化》时,可以放《胡同歌》,再配上适当的画面,于此,学生已对老北京的胡同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再读课文自然能领会得深透一些。
从“头”读起,整体把握。这里的“头”指的是文章的题目。题目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它或交代内容,或交代主旨,或交代背景,或交代对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题目交代了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荷塘月色”这个题目交代了文章要写月色下的荷塘;“胡同文化”这个题目是偏正结构,“正”在“文化”。有些教师在教《胡同文化》这一课时,就忽视了“文化”这个中心词,重心放在胡同上。再说,“文化”这个词是个多义词,在这里应该是“北京胡同这一特殊地域所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一课正是要通过写北京胡同来体现那儿的民风民俗。还有郁达夫《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处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所以解读题目,对理解文章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散文形散神不散,这“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物发展的片断或一些场面或景物组成。因此鉴赏散文时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无论是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它都有行文线索,比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物件线索、情感线索、逻辑线索等等,抓住了线索,吃透了思路,就从总体上抓住了文章的纲,把准了文章的脉。
体验作者的情感。著名学者童庆炳所说:“我感到忧虑的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正确运用自己的笑和哭。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当语文课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泪来的时候,那么语文课就成功了。”一篇散文,字里行间几乎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指导学生首先要读懂他的情感。是褒扬,还是贬损?是热爱,还是厌恶?是昂扬向上的,还是低沉伤感的?是淡淡的,还是浓浓的?是爱情,还是友情?是离愁别绪,还是伤古吊今?……只有读懂了情感,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散文。
适时点拨,从仿写的角度解读。散文重在品读,重在感悟,这样的事,最终要由学生完成,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去作支离破碎地讲解,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对学生的点化要抓住时机,视点要高,设问要精当。如《胡同文化》这课,教师可以这么设问:文中多次提到“方方正正”,由“方正”,你想到什么?这样写有何用意?学生由“方正”自然想到“规矩”,想到“顺民”,想到“忍”的处世哲学,文章写作意图已知大半矣。学生要“悟”得好,关键是教师要“点”得好。
课本上的每一篇散文都应该是学生的习作范文。所以,在上课之前,先出示课题,让学生思考这个题目该怎样写。要求学生列列提纲,谈谈写法,当堂发表意见,互相评议,教师最后作总结。再读课文,看看作家是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结构的,与自己作对比,寻找差距,总结经验,这样做还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学习《背影》,先让学生写一篇习作《我的父亲》,然后再看朱自清是怎样通过点滴琐事,体现父爱,表达深情的,通过对比学习,既理解了文章,又提高了写作能力,真乃一举两得。
欣赏名段与语言。经典散文往往是有名段的,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间三段可谓散文描写中的精品。作者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远及近,由上到下,从里到外地描绘了荷塘月色的无边风光。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面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味,细细品读,真正体会其魅力所在。再如《我与地坛》里有一段写作者在极度郁闷时在园子里苦苦度日,除了读书就是静静地思考,思考生命,思考人生,园中的一切生灵都是他感触的对象。这个语段写得细腻,逼真,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去思考,领会其好处。对散文教学就要有侧重(如名段欣赏),不要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什么都讲,结果什么都没有讲透。
浅谈初中散文教学方法总结 篇4
本学期,湖北荆门市龙泉北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问题是:你对作文感兴趣吗?为什么?在回答“感兴趣”的同学中,他们的理由有(1)从小喜欢(36%);(2)老师精心指导(35%)。可见,尽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精心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去做,主动去做就会成为练作文的有心人,他的作文练习就一定会有成效。在我刚接这一届的新生时,我就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写周记的兴趣。起初,大多数学生害怕写,觉得无话可说。为了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我让他们大胆去写,我们在一周内总是会做或见到许多事情,或有许多想法,大家可以随便写。但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写实话,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要学生态度认真,不管长短,我都给予表扬。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不害怕写周记了,于是我提高要求,让学生选择有价值、有意义、有思想内涵的事去写,我每个星期一早上将周记收上来,下午就去讲评,评讲以赞扬为主。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对写周记有了深厚的感情。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周记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成长变化,而且为作文打下了基础。
二、读写结合
中学作文教学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写结合,以课文为写作范例,模仿借鉴,以期实现对范文的超越,最终走向创造性作文。如何做好以读促写的工作?首先,要对课文读懂、读活,加强思维火花的点拨。学习《故乡》一文后,我以《变》为题要求学生模仿鲁迅写杨二嫂和闰土的方法来写一个相隔多年后才相见的同学。我引导学生思考:(1)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有什么变化,语言有什么变化,动作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这两个人物会有这样的变化?(3)作者这样写要揭示什么主题?如果没有这 些问题作基础,学生就会走入机械模仿的误区,而让学生读懂、读活教材,并加强思维训练之后,学生在借鉴时就会渗透了自己的思想。这样练下去,学生要不了多久就会抛开课本,走自己的路,用最适当的方法,写自己最想写的话,他们的作文能力必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加大阅读量
1、学习最新期刊,打开学生灵感之门
写作最怕脱离时代,缺少新意,千篇 一律。这种现象固然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周围活生生的事缺乏思考。从学生初二时起我就让他们每人订一份中学生期刊,并且每周专门用一节课指导他们课外阅读,努力使学生读有所获。这些最新的期刊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写出了他们的同龄人的思想和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出自同龄人之手的文章启开了他们的灵感之门,增添了他们写作文的信心。在这些活动后不久,我的学生就有作文在《作文周刊》、《荆门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还有有学生在作文竞赛上获得了一、二等奖呢!
(二)读名著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至100万字不够多”。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开卷有益不仅仅表现在阅读期刊上,更要在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上得到体现,因为名著、名篇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结晶,这些作品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作用不是几本课本就能取代的。把那些自己认为的佳段妙语,或生动的描写,或生动的对白摘录下来,经常读一读,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因此,当学生刚上初中时,我就让他们准备了摘录本,三年来,有的已经积累了三大本材料,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日集月累,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写作时,自然有路可循,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受可发了。
四、强化课堂作文的练习
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关键还在于“练”。如何练?简言之,一是要多练,二是要限时练,三是让学生会练。
浅谈意象在散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篇5
目录
【关键词】散文写作意境意象
„„„„„„„„„„„„„„„„„„„„„„„„„„„„„„„„„„„1
一、什么是意象
„„„„„„„„„„„„„„„„„„„„„„„„„„„„„„„„„„„„„„„„„2
二、意象的作用
„„„„„„„„„„„„„„„„„„„„„„„„„„„„„„„„„„„„„„„„„3 1.联想的触发点
„„„„„„„„„„„„„„„„„„„„„„„„„„„„„„„„„„„„„„„„4 2.形散神不散的线索
„„„„„„„„„„„„„„„„„„„„„„„„„„„„„„„„„„„„„„5 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载体
„„„„„„„„„„„„„„„„„„„„„„„„„„„„„„„„„„6
三、如何选取意象
„„„„„„„„„„„„„„„„„„„„„„„„„„„„„„„„„„„„„„„„7 1.从文化积淀中选取意象
„„„„„„„„„„„„„„„„„„„„„„„„„„„„„„„„„„„„8 2.从生活中选取意象
„„„„„„„„„„„„„„„„„„„„„„„„„„„„„„„„„„„„„„9 3.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创设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意象 „„„„„„„„„„„„„„„„„„„„„„„10 4.通过想象,营造自己心目中的意象
„„„„„„„„„„„„„„„„„„„„„„„„„„„„„„„11
四、如何运用意象抒情言志
„„„„„„„„„„„„„„„„„„„„„„„„„„„„„„„„„„„„12 1.触景生情,引出自己的情感
„„„„„„„„„„„„„„„„„„„„„„„„„„„„„„„„„„13 2.通过意象的变化,感受世事的沧桑,人间的真情
„„„„„„„„„„„„„„„„„„„„„„„„„14
------------------正文
涂勇东
【摘要】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文并茂是时代对散文创作提出的要求。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它是由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因此,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抒情散文写作的突破口。
【关键词】散文写作意境意象
一、什么是意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散文名篇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杨朔《荔枝蜜》中的蜜蜂等,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时,散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背影便是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二、意象的作用
散文创作为什么要用意象?意象在散文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在散文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如果从散文创作的一般原理出发,则可以对意象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
1.联想的触发点。在有多个意象的散文中,前面的意象往往是联想到下一个意象的触发点。如杨朔《荔枝蜜》中,“一开瓶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由荔枝蜜甜香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2.形散神不散的线索。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做到神不散,这就必须有一条线索。从初中上来的学生在写散文时,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时,对于要写几件事的散文,往往结构混乱,不仅形散,神也散。而有的意象往往能起到线索的作用,串起文章的故事,使得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文章围绕背影,表达了深深的父子之情。
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载体。文学忌讳直白,往往借助外物抒发情感、表达志向,这个外物就是意象。如茅盾《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文章通过白杨树这一载体,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三、如何选取意象
1.从文化积淀中选取意象。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积累和创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意象,如用月亮抒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用柳树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并引发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用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选用这些意象运用在散文中,往往很容易引是大家的共鸣,如彭荆风的散文《驿路梨花》通过洁白的驿路梨花,赞扬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深挚的友爱关系和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2.从生活中选取意象。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就会发现许多感人的意象。如有一位学生在她的作文《回味》中,选取母亲的头发作为意象,通过母亲头发由美丽的秀发——有几丝白发——花白,写出了多年来母亲对自已的关爱,多年来的辛苦的操劳。又如张洁的《挖荠菜》以挖荠菜、吃荠菜为线索,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新社会的幸福生活。写出“我”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揭示了旧社会穷苦人受穷的原因,殷切地希望年轻人能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3.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创设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意象。托物言志就是借用与所抒发的理想或所赞扬的事物表达志向,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从描写黄土高原,交待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到描写从干、枝、叶、皮等方面具体描述白杨树之形,有力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品质,最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4.通过想象,营造自己心目中的意象。意象不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时是作者想象构思出来的事物。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这个地方可以在美丽的海边,可以在无人的沙漠,也可以在自家的古井旁。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所需要的避风港也就自然会不同。在《我的空中楼阁》里,作者营造了一个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竞争的压力,只有美丽安谧舒适的小屋,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找闲静,从明丽质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如何运用意象抒情言志
1.触景生情,引出自己的情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国家破灭,看到花、鸟都会悲伤。又如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开篇写道:“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嘴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作者由眼前的榕树想到故乡的榕树,由眼前景引出浓浓的故乡情。
2.通过意象的变化,感受世事的沧桑,人间的真情。“文似看山不喜平”,许多优秀的散文往往通过对意象感情的变化表情达意。如杨朔的散文名篇《荔枝蜜》开头写道:“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开始的时候,作者并不喜欢蜜蜂,中间部分作者的感情起了一些变化:“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通过对蜜蜂生活习性的了解,作者在结尾由衷地赞美蜜蜂:“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并升华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对蜜蜂这个意象感情的变化,由不喜欢,到想去看看,最后到由衷地赞美,先抑后扬。
------------------
能用试题:散文家谈散文 篇6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长喙()②铿锵()()③镶嵌()④嗜()好⑤赦()免⑥为难()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一种是()。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3、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检测] 阅读《白鹭》,然后回答问题。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⑩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文章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 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 则太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把第⑦段的内容概括为“白鹭望哨图”,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 样概括不对。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 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关于散文<白鹭>》,然后回答问题。
《关于散文<白鹭>》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隽永()②liáo廓()③绮丽()④睿()智⑤冷jùn()⑥恬淡()
2、请你仿照下列语段的表达形式再写两个短语,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3、第⑤段引用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散文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第二段中的这些作家的作品吗?请列举一到两例并讲述你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白鹭是一首诗,《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视野]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山的呼唤 琼瑶
①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②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
③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④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⑤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⑥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⑦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⑧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⑨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憧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⑩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
1、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①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答:
②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答:
2、.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①白天的玉山: ②夜晚的玉山:
3、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
4、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答:
5、试概括本文的主旨。答: [我的收获]
十三、散文家谈散文答案 [请你思考]
1、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2、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3、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4、“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5、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6、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最后总结: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合作探究] 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尝试训练]
1、略。
2、c3、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美丽、精巧、如诗如画;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是因为白鹭的美寻常、朴素、自然天成,这种美需要人们去寻求,在寻求中理解这种美。
4、本文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自主检测] 《白鹭》参考答案:
1、精巧适宜
2、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3、没有标准答案。参考:乙同学有道理,因为作者并不认为白鹭是望哨。理由:(1)文中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是反问,否定了“望 哨”之说;(2)文中还有“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放哨的哨兵是不可能 悠然的。
4、(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 以美感;(2)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刻画出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 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关于散文<白鹭>》参考答案
1、略。
2、略。
3、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郭沫若“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种散文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白鹭》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4、略。
5、略。
6、略。[拓展视野]
1、①对未来充满憧憬,富于幻想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对“山”的那份感觉②不懈追求自己所确立的奋斗目标。
2、①光影变幻,迷离神奇,如构如幻②山籁唱和,清幽朦胧,威严肃穆
3、童年登家乡的山是游球松林,编织梦想;后来登上玉山是欣赏美景,感受自然魅力,寻找和体验对“山”的感觉,实现自己的心愿
4、示例:①绘形、绘声与绘色相结合,既突出了山上景物的特点,又体现出个人登“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形象生动,趣味盎然(举例略)②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既概括出了所见景物的总体特征,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种景物的突出特点,凸显出“高山”以及大自然的巨大魅力(举例略)[若从其他角度如调用多种感觉器官、先总写后分写、变换人称等方面举例分析且正确、通顺亦可]
例谈散文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7
一.以诗解意
以诗解意, 就是在教读一些诗意氛围浓厚的章节时, 先请同学把这一小节仔细品味, 反复涵咏, 继而根据这一小节文字所创设的情感氛围联想想象整幅画面, 再根据脑海里的画面形象去迁移联系所熟悉的具有相似情景的诗歌, 以诗歌的触觉沟通这一小节所带来的诗意感觉, 从而达到顿悟、愉悦、审美的效果。比如笔者教读《我心归去》下面这节文字: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引人回望。
这是一节思念家乡妻儿的深沉绵远的文字, 其中作者创设了一种温馨安谧的氛围, 尤其是“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这句话, 通过想象家人模样的方式把自己深切真挚的思乡之情热切的表达了出来, 由此笔者启发学生联系不久前补充的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相似的情境, 人在他乡;相似的情感, 思念亲人;相似的方式, 想象对方的样子。这样一启发, 学生顿有所悟, 思乡情感是古今相通的, 由此散文的境界全然而出, 散文创设的诗意的氛围便漫漫延宕开来。
以诗解意不仅可以用名家诗词来打通相关散文文段的意境, 还可以启发学生依据文字创设的情境自己写诗填词, 用自己所创作的诗词消解文意, 解读文字本身创设的诗意情境。同样笔者在教读《我心归去》 的下列文段时: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那也是带泪的笑。
这段文字本身就选用了一些意象加以巧妙组合来展现故乡的样貌, 由此便启发学生从自己的诗词文库里搜寻借助几个意象的巧妙组合来抒写游子羁旅之愁的诗词。学生脱口而出集体背诵出了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笔者便在黑板上工整写下了这首小令, 并帮助学生详细分析这首小令的格律和意象组合的规律, 要求学生按照这首小令的格律依据上面文段的情境填写出另外一首《天净沙·归思》 (不要求压“a”韵) , 几经修改最终达成了共识:
小径草坡迷羊, 犁耙乡曲月光, 深堡绿林异邦。夜月光中, 归思人在他乡。
实践证明, 以诗的形式来解读散文的教学设计, 是增强学生人文情怀、积淀学生人文素养, 激发学生诗意想象、培养学生情趣人生的最佳途径。
二.以画解意
以画解意, 就是对于画面感很强的散文文段, 先着手让学生多加品读、仔细回味而后充分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用自己的纸笔画出这些画面来。通过反复描摹线条、着染色彩的过程去涵咏文章的韵味, 领略散文文字深处蕴涵的美。进而借助自己对绘画的感知力达到对文学艺术的感知效果, 从而达到顿悟、愉悦、审美的效果。比如笔者教读《江南的冬景》下面这节文字:
你试想想, 秋收过后……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在这里, 郁达夫挥毫泼墨, 借助他反复的想象力, 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 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 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 因而写此处的景致时能够运用温暖的色调、浓淡适宜的写意, 用笔用文字绘出了这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面对文字绘出的江南雨景, 欣赏之余, 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达到契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绘画。在学生反复品味涵咏这节文字准备素描画面的时候, 为了激发他们最敏感的情思和活跃的艺术创作力, 教者适时播放古筝曲《梦江南》。在柔美婉约流畅清幽的音乐的激发下, 学生情绪完全放松了下来, 缓缓着笔, 细细勾勒, 静静揣摩, 悄悄点染。由此在这种古典乐曲创设诗意的氛围中, 在拿着笔进行浓淡相宜的写意绘画中, 一幅幅小桥流水、淡烟疏林、暗窗黄晕的写意画便一一绽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之后, 老师依据文段的情境用诗意化的课堂语言一一点评, 运用绘画带来的审美感受感染带动领略文字带来的美感, 由此达到不同艺术领域相通的那种审美快感。
冯骥才曾说:“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 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 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 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绘画是用笔墨写作, 画中一点一线, 一块色调, 一片水墨, 都是语言。”文中有画, 画中有文, 这种诗意的境界、诗意的享受带给读者的美感是何等的快乐!
三.以乐解意
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 它的特点是幻想性, 而散文的语言, 尤其是诗意化的语言也同样具有幻想性。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相应的音乐鉴赏力, 依据自我对散文语言的鉴赏领悟力来为这段文字配以情境相似、基调相吻合的音乐, 让学生在相应的音乐基调的激发下, 展开想象, 让自我的情思随着音乐缓缓流淌, 让自我的情感在音乐基调的感染下渗透到文字中间去, 从而达到音乐与文字的完美融合, 在品味文字带来的趣味的同时, 品味音乐的感染力。在欣赏音乐幻想带来的境界的同时, 也欣赏到文字背后那深远绵长的意境。笔者在执教《月是故乡明》 这个专题的序言时, 用歌手刘欢的《弯弯的月亮》作为音 乐背景, 再配以抒情浓厚的歌词来强化乡愁的绵远深沉, 尤其是最后几句, 可谓催人泪下: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呜———
在这种忧伤绵远的乡愁氛围中, 笔者深情缓缓地诉说:在人类的情感世界里, 乡情是永远难以割舍的,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它是人生的出发地, 也是人的精神归宿。人在江湖漂流, 身在旅途, 但精神与心灵却永远在故乡那里回旋缠绕。
在执教曹文轩的《前方》时, 为了创设诗意的氛围, 笔者用歌手许巍的《那一年》导入, 这支歌曲的旋律充满了人在外打拼的沧桑感、茫然感、无助感, 但结尾却又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这种旋律正适合文章《前方》 所创设的情感基调。
那一年你正年轻/……在寻找你该去的方向/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 再寻找你曾拥有的力量/
教者在解读歌词和旋律的同时, 其实也把《前方》这篇文章的主旨和内蕴初步解读了出来。这 样, 通过乐曲通过歌词创设的诗意烂漫的氛围, 运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 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地就轻松地把握好了文章意蕴。这种鉴赏不需要老师多加指点和讲解。打通音乐和文字的相通处, 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效果。
除此之外, 《江南的冬景》朗读时, 配以古筝曲《梦江南》, 教读《十八岁和其他》时, 配以《亲亲我的宝贝》导入, 朗读课文时配以《秋日私语》, 文章鉴赏结束时, 配以《一封家书》来激发学生给父母亲表达感情的欲望。执教 《我心归去》配以费翔的《故乡的云》 导入, 鉴赏结束时配以满文军的《望乡》来使学生久久沉湎于乡愁难 舍, 归心难罢的情境中。执教《西地平线上》时, 以具有浓烈西北气息的民谣把学生带入天高地远、荒凉偏远的西北地区, 继而在鉴赏三次落日的描写语段时,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力想象不同的落日的或静美或死寂或辉煌或灿烂的画面, 配以相应的落日乐曲来激发来调动来感染。在执教《像山那样思考》 时, 以腾格尔的《苍凉大地》导入, 渲染出一种悲凉浑厚凄怆的基调, 在出示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时, 配以哀婉凄迷的《忧伤的旋律》, 哀婉凄迷的旋律曲调软化了学生冷漠的情思, 触痛了他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引发了他们最深沉的悲悯情怀, 由此很成功很诗意地完成了此课时的教学目标, 最后结束时再配以齐秦的《北方的狼》, 以: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这几句歌词来提出值得人类深思的话题“无垠的旷野”“漫漫的黄沙”是谁之过?“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美丽的草原”为什么现在变成了传说中的, 难道现实中不能有了吗?课上完了, 但留下的有关生命生存的悲凉感和寂寥感却在乐曲中沉淀在读者的心灵深处。
这就是诗意, 这就是音乐魅力带来的诗意。
诗意存在于生活中, 诗意蕴藏于文本中, 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采矿工, 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 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 呈现于学生面前, 从而激发生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一篇篇优美的诗文, 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 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 去体悟。教师领悟了, 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 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味人类文化的精典, 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 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 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浅谈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散文 设计 新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散文往往是用优美的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它分类很多,语言精美,结构精巧、意境优美、内涵丰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丰富学生语言、熏陶学生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文体。课标规定其教学目标为“学生要能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提高散文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教学之前做出精心独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篇目大多也是“老篇目”,而且,也被许多语文界老前辈多次多角度地上过,有些设计和创意甚至被用烂了,许多老师,甚至在备课时懒得再动脑子,只需要“拿来”用就是了,但是,很多老师发现未经过自己思考、未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独到的解读,未结合自己班上具体的学情的名家“优秀设计”并不好用。要想引导学生很好地走进经典,必须得在“新”字上动心思、想点子。教学设计的关键还是让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自己体验。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文字看似朴素,文意也似乎浅显,有老师甚至说,让学生自己看看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名家则独具匠心,不断翻出新意。印象特别深的是王君老师从模拟作者和老王路上“闲话”入手,引导学生触摸到老王生活的凄苦与精神上的孤独无依,感受到作者善良以及对老王的同情。
笔者在备《背影》一课时,从深情朗读引入,让学生“披情入文”,再找寻最能让我们动情的“细节”描写,从细节描写的赏析中引入对人物情感的体悟——父之慈,子之孝。(不慈,无此细心;不孝,体会不到父爱之细),在欣赏体悟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仿写练习。(内容上,写亲之爱;写法上,描之细)。因为舍弃了那些对“几次写背影、几次写流泪”等等琐碎的肢解与分析,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深情,读出了感悟;写得精彩,写得细腻,写出了新意,课堂效果就比预设的更好。
要使教学设计出新,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放弃陈旧的课堂结构,放弃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和干巴的分析,依据每一篇散文的具体内容和文章特点,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力来设计教学。
如何使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既能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效率最大化呢?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全新的情景导入教学。“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良好的开端。”新课导入的目的是把“教”的目标最终转化为“学”的目标。巧妙的导入,犹如投石激浪,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设计新的情景,更能使学生迅速入情入景。如《观舞记》,笔者导入设计为:
播放一段杨丽萍的《雀之灵》,在学生惊叹舞姿的优美神奇之时,以谈话导入。
“古人曾这样描摹舞蹈之美——‘南国有才子,轻巧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那么,我们怎样来形容杨丽萍的舞蹈之美呢?舞蹈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动态造型艺术,要描摹出来其实很不容易。语言大师冰心在观看了印度舞蹈之后,也曾这样感叹,‘我怎样来形容印度卡马拉姐妹的舞蹈?冰心说,‘我只能用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艺术。她到底是怎样写的呢?如何理解这句话里的“贫乏”呢?学习了冰心先生的文字,我们也要像她一样,用我们的生花妙笔,来形容《雀之灵》的惊人的美。
2.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格局,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子在自主、合作、交流、探讨中学习。一是教师根据课文特点设计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达成学习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一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解决问题并发现问题的规律,从而达到完成学习目標,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目的。
3.拓展延伸,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习引向更为深广的空间。现行人教版的教材以主题作为单元编排的依据,而每一课的文章相对独立,很多时候,我们学完一课,就放下了这篇文章,若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拓展延伸,或以主题阅读来延伸,或以作家作品系列阅读来延伸,就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若能设计更为深广的问题,将其思考引入更深广的“远方”,则更为有益学生的身心,这样,也就更好地开拓了我们的学习资源。
4.强化中心环节,简化教学步骤。散文因其“形散神聚”的特征,因其富于想象联想的写作特点,文章内涵大多丰富深厚。在设计教学时,很多教师追求面面俱到、在课堂结构上又追求环节齐全,这样往往就将课设计成千篇一律、不分轻重、机械繁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若能吃透教材,抓准重难点,选准切入点,简化教学步骤,强化并细化中心环节,必能打破束缚教师手脚的条条框框,解放学生的固化思维。如《春酒》的设计,可以从结尾处“究竟不是地道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一句切入,提出主问题:“地道的家乡味”是怎样的?为什么找不到“真正的家醅”?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这个主问题的探究,就可以简化其他许多环节步骤,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感知、对写作背景的了解,对深刻的思乡、思母、感怀岁月流逝、感叹认为阻隔的深沉、细腻而复杂的情感有更为深切的体悟。另外,教材中一些自读篇目,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更便于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也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07-22
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谈06-30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定稿08-17
能用试题:散文家谈散文06-12
浅谈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07-21
谈森林散文07-03
谈油菜花散文06-19
谈无路可走的散文06-18
以谈诚信为题目的散文09-09
谈文学一些见解散文欣赏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