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教学

2024-06-17

古代散文教学(共12篇)

古代散文教学 篇1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 闪耀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古代散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由乐至痛到悲的复杂情感。文章开头, 极力叙述渲染视听之娱, 发出“信可乐也”的赞叹, 这应该是集会兰亭的目的。那么, 作者因何而痛呢?又缘何而悲呢?从“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等语句不难看出作者的痛来自于乐境易逝, 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敏感感受。作者清醒地知道, 流光溢彩的生命、快乐自足的生活短暂易逝、不可挽留而无奈而心痛。古人总是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比照中产生慨叹, 对欢乐时光的容易消逝和美好事物的不可久留有异常敏感的嗅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呜乎!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的抒写, 感受是如此相似。人们因聚由乐生悲的感慨屡见不鲜, 王羲之却更掘一层幽思, 以今及古, 以今推来, 认为“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由己悲人, 产生“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的深刻而沧桑的悲叹。是的,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 世界怎么变化, 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是一致的, 作者正是穿越古今, 超越时代的界限, 淡去个体的形象, 得出普遍的情绪, 这种“千古同悲”的厚重, 怎能不引人共鸣?

同为山水游记类散文, 在《赤壁赋》中, 苏轼也经历了三种情感变化:乐—悲—喜。作者因“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 既是“七月既望”的良辰, 又有“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的美景, 更有“诵诗”、“纵舟”、“饮酒”、“扣舷而歌”的乐事而“乐甚”。但乐极而悲来, 作者巧妙地通过音乐的变化写出了情绪的转喜而悲, 并巧设对话体形式, 借客之口, 通过三组对比:历史人物的强大尚且“安在哉?”与自身渺小的对比,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 愿望美好与现实无奈的对比, 表达了悲伤的情感。《兰亭集序》中的情感是由眼前而历史、由个人而群体的层层深入的悲痛。而苏轼则不然, 一味伤感不是苏轼的风格, 他深邃的思想取法于自然, 从变的角度, 由水的“逝者如斯”, 月的“盈虚者如彼”想到人的生老病死;从不变的角度, 由水的“未尝往也”, 月的“卒莫消长”, 想到人的代代传承。从而辩证地看待人生的短暂和挫折, 达观地看待有无:“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超然地享受自然, 享受“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遥想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不断, 却始终政绩卓越, 即便是身处蛮荒, 亦能保持积极达观的心态, “能处富贵, 能安贫贱”能“也无风雨也无晴”。究其根源可能在于苏轼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兼容。南怀瑾先生对“三大教”有过妙喻, 他认为儒家是粮食店, 经营精神食粮, 佛家是百货店, 人生必需之物不可缺少, 道家则是药店, 给人带来精神慰藉与救赎。苏东坡通达的思想应该在于多种思想作用下的长期的自我调节, 儒家思想驱动他积极进取, 努力有为。一旦遭遇挫折, 道家的无为超脱、自然淡泊和佛家的静达圆通, 就导引他看淡功名, 自我解救, 包容宽宥, 走向达观和融通。

二、古代散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古代抒情散文名篇《归去来兮辞》饱受赞誉, 欧阳修更是大加赞赏, 认为“晋无文章, 唯陶潜《归去来辞》耳!”。在《归去来兮辞》中, 作者在交代了归去的根本原因“心为形役”之后, 就向我们展开了农村生活中景、人、情的自由放松、和谐美好的种种。途中、家里、园中、地上, 人与人、人与自然, 无不和谐美好、引人向往。作家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品陶渊明时认为:“中国历代辞官者, 数以千万计, 唯有陶渊明, 将朴素的欣悦, 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 官场内外, 朝堂民间, 所有尚存良知与美感者, 都会感谢他, 是他, 确立了人性的价值, 审美的价值。”是的, 山川大河固然壮阔雄美, 寻常农村的景物不也清新怡人?自然美景总能启人心智, 陶渊明深刻地感受到:既然“万物得时”“吾生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 何不顺从内心随心所欲地生活?既然“富贵非吾愿” (曾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表达过类似想法:“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又不像李白一样期待仙境, 何不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文章由景而情, 水到渠成, 卒章显志。陶渊明至此返本归原, 通达生死, 这一年, 他四十一岁。从他以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选入课本) 、《移居》、《五柳先生传》、《饮酒十二首》 (第五首初中应该学过) 等诗歌来看, 陶渊明确实“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 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陶渊明曾在《癸卯岁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写道:“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则是他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有人说陶渊明选择“归去”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我觉得都有失偏颇, 他四仕四辞, 四仕多为贴补家用, 四辞多为“无适俗韵”、“质性自然”、“心为形役”, 而从其辞官后的生活来看, 他的确还是“性本爱丘山”的。所以, 对本心的顺从也是原因之一。于丹品读陶渊明, 认为陶渊明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即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 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 以务本求实的品质, 冲破世俗的勇气, 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可以说, 道出了陶渊明的精神内核及意义。

三、解析古代散文精神的途径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应努力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 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而且可以较完美地展示文章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诗文意境,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如在设计古典散文名篇《爱莲说》的导入时, 在屏幕上展示出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在一簇美丽的鲜花上闪出四个成语———花季少年、花容月貌、花团锦簇、花好月圆。鲜艳美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 不住地啧啧称赞。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 人们常常用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们对花的喜爱也是各不相同。

2.典范诵读。

增强语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多读, 熟读, 反复体味, 才能读懂, 才能增强文言语感, 获得能力。起初, 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诵读, 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参照书下注释自读课文, 扫除文字障碍, 再反复朗读, 其他同学可以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挑出毛病, 提出见解和建议。长期坚持, 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明显增强, 读得既准确流畅, 又满含表情, 同时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还要根据课文内容不同经常变换朗读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 鼓励学生分角色读。

3.朗读———“自读、诵读、悟读”。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 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 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

4.翻译———明内容。

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 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 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此外, 还应注意, 要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 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不能由教师一人包办。

总之, 尽管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重、课时紧, 但思想智慧的传承与广大是不可放松的, 对作者思想精神的探索与知识点的传授积累并不矛盾冲突, 而是相得益彰, 而且这种探索既是把握文章内涵的钥匙, 又可以开阔、深刻我们的思想, 活跃、提升我们的思维, 滋养、丰富我们的情感, 潜移、默化我们的境界, 同时带给我们独特典型的写作素材, 万万轻视小觑不得。

摘要:语文课本所选古代散文皆为名家名篇, 其光华与智慧虽历经千百年仍然熠熠生辉。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归纳与推敲上, 作者们鲜明的个性, 广博的胸怀, 卓尔不群的思想, 独特而细腻的生命体验与参悟, 超越时代的眼光与觉悟, 以及曲高和寡的孤独, 都深深地浸透在文字中, 跃动在纸张上。学习这些文章不能忽略对作者深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关键词:古代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思想精神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本色语文”的探索与实践———对话语文名师黄厚江[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10) .

[2]饶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4) .

[3]孙东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其应试策略探究[J].学周刊, 2012 (09) .

[4]钟春晓.试谈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06 (10) .

古代散文教学 篇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散文“文”“言”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要鉴赏优秀作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散文,能使学生触摸先人们的思想,体验他们的情感,触摸他们的心灵,感受他们深沉的人格魅力,用古人健康的、智慧的心灵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心智,使之获得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有益启示。然而,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古代散文文体意识的缺失

入选高中教材的古代散文内容中等偏难,情感复杂,部分学生不喜欢选文或者认为注释偏少,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重“言”而轻“文”,恪守“字字落实、句句讲清”的八字真言,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疏通,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的特殊用法一一道来。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使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而且使情文并茂的古代散文变成了学生眼中的“天书”,令他们望而生畏。

文言文,虽然以“文言”呈现,却终还是“文”,“言”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赏识“文”。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尤其是古代散文,大都文质兼美,体现了或显或隐的文体特性,展现了作者个性化的哲思,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体意识缺失的教学,不仅会导致古代散文教学千篇一律,而且也会掩盖了一部分散文背后的文化内涵,难以使学生深入到文学和文化层面。

殊不知,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功能、语体和结构特征。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受到文体的制约。因为古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对特殊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文体中包含着社会环境和作者特殊的心路历程,有着各自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家借用这些文体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文体特征,联系作者的用意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的界定

古代散文的概念十分广泛,凡韵文、骈文之外的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可称之为散文。古代散文的文体种类有不少分法。根据散文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古代散文大致分为记叙类散文、山水游记类、议论类散文和抒情类散文。

记叙类散文源自于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是纪传体、国别体和编年体三类,而《史记》《战国策》《左传》被看作是古代记叙类散文的典范。记叙类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或以人为线,或以物为线,或以时空为线记叙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

山水游记类散文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类散文源自于先秦的诸子散文。议论类散文大多运用准确、概括、鲜明、连贯的语言阐释说理、分析议论,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说理通俗易懂。议论类散文能灵活调用一系列修辞手法,恰当穿插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技巧,并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或寓理于象,或融情于理,或缘事析理,使议论形象生动,新鲜活泼,深入浅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抒情类散文是古代作家对自己所处时代及个人生活境遇的观照、反思和表达,是通过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样式。优秀的抒情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而古代抒情类散文也大多具备借物、人、景等来抒情的文体特点。常见的抒情散文通常表现为托物言志。表面看来,作者所赞美或咏叹的是这种东西本身,实际上是借以比况或寄托自己的意志。

三.从文体特征入手,重设古代散文教学的尝试

《项脊轩志》中的“志”,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作者借记叙“项脊轩”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人、事连缀成篇,其中包括家道中落、母亲遗忆、祖母厚望、与妻情深以及自己少年苦读、科举不利、中年漂泊,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类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抒情,托普通之物寄情,处处不明写情,却满纸抒情淋漓,使人感慨万千。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抒发感情、表现怀抱才是作者建构文本的基础。基于对托物言志类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悟作者情怀,学习文中表达感情的手法。教学方法主要选用诵读法、涵咏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的设置主要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明确、归纳文言知识,并学会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学习作者借外物抒情、借细节抒情、借语言抒情、借对比抒情等表达感情的技巧和方法,体悟作者蕴含文中的复杂情感。

鉴赏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阅读古代散文,要把它当做一篇完整的文章来读,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古汉语材料来阅读,不是首先死扣字、词、句,而是要先整体理清文章的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在阅读本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本文的行文的情感线索“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梳理作者围绕项脊轩记载了那些“可喜”“可悲”之事,初步感知蕴含其中的感情,体会散文作品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点。

第二步是知人论世。古代抒情散文是作家依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而创作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抒情散文,必须了解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有不同的遭遇、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因而作品也就各有其思想和艺术特点。归有光自幼苦读,八岁能文,然而科举不顺,加之幼年丧母,妻子早逝,经历坎坷,所遭惨恻,这些人生影像会折射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仅如此,归有光从小爱读司马迁的《史记》。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而《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第三步是反复诵读。抒情散文的抒情性与散文语言的“情调”有很大关系,而散文语言的“情调”又与句式、韵律的选用紧密相连。作者根据文章感情的变化,句子或短或长,长短相间,整散结合。在教学中,选择范读、齐读、诵读比赛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句意,读出语调、读出顿挫、读出情感,尤其要体悟到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

第四步是品味涵泳、体悟情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和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在文中渲染了一幅“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的清幽境界,体现了作者醉心读书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2.借物抒情。作者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3.借细节抒情。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一个动作――“以指扣门扉”,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把母亲的关爱、呵护、问饥问寒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动作,一句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感人的细节中,也深深地浸润了作者早年丧母的伤痛和对亡母的深切思念之情。祖母看望孙子时的三个动作“以手阖门”“自语”“持一象笏至”,写出了祖母对孙儿殷切的希望,写出了对祖母的思念,更写出了自己一直科场不利、有负祖母希望的愧疚和痛楚之情。4.借炼字抒情。“明月半墙”中的“半”字生动再现了明月只照到墙的一半那种朦胧的美感;“小鸟时来啄食”中的“时”字写出了庭院的寂寂,更写出了小鸟对庭院的喜爱。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一句,“始”“已”“凡”“再”几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不仅再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叔伯隔阂程度由浅入深,家道不断衰微的事实,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悲慨、怨恨和无奈之情。5.借对比抒情。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平实的语言中,无限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溢于言外。

对古代散文文体的研究使我们发现每种文体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关注文体特征,重设古代散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文体知识概念的传授,而是进行语言的品读、整体风格的把握;重视文体意义,也不是僵化地进行文体教学,而是引导学生更多地领略到古代散文中的“美”,使他们爱上古代散文,从而完成古代散文文化的传承和积累。

古代散文教学 篇3

[关键词]美育理念 高中语文 古代散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15

美育不单是审美教育,美育是结合了多种美学元素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对学生可以起到整体性教育作用。美育的实质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将学生的智商发展与情商发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美育作为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导航,注重个体性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将美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以言简意丰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追求散文的语言美

在古代文学中存在两种重要文体:散文与诗歌。其中,古代散文主要是以简单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往往会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简洁有力、畅快淋漓的美感。高中古代散文大部分选用了名家的代表作,如《稚子候门》《松菊犹存》《僮仆欢迎》等,充分体现了古代散文语言的简洁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另外,高中语文古代散文言简义丰的语言,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启示:由于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说话啰嗦、词不达意的人,这类人语句条理不清,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古代散文这种“言简义丰”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主动追求散文的语言美,抓住说话重点,并通过简单的话,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在生活实际中表现出来,增强自身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以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学会充实写作技巧

古代散文中,作者为了丰富作品内容,增添文章色彩,往往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一方面可以为文章润色,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往往能够凸显所描绘事物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魅力,掌握修辞手法的使用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修辞手法包括:对偶,可以使句子对仗工整;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比喻、排比、夸张等,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场景和事物,有利于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散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深入研究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奠定相应的基础。

三、以真情实意的情感特点,带领学生体会和追求情感美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古代散文作品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不同的审美观点。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以引导者、组织者等角色灵活转换,带领学生体验和追求情感美。抒情类古代散文,拥有极其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思想,而作者通过描述场景或事物的方式,向读者传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并没有直接抒发自身情感,而是通过描述场景的方式,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高尚情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古代散文时,从作品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内容中,深入了解文章背后所表达的真情实意,从而学习其高尚品质,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四、以丰富多彩的散文体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古代散文中包含古代哲理散文、古代传记散文和古代抒情散文(上文已经提过)。其中,针对古代哲理散文,以庄子的散文为代表,这类散文往往由作者的人生经历加工而来,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哲理美感,而这种理性美是这类散文所独有的。教师应该利用其理性美,引导学生主动对真善美进行深入思考,学会分辨正误。古代传记散文主要以英雄事迹和故事叙述为主,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其具有明显的审美倾向,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扬善除恶的正确价值观。总的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深入讲解多种散文体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物,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散文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深厚的情感,教师应该将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关键学科,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言简义丰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追求古代散文的语言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真情实意的情感特点,带领学生认识、体会和追求情感美;以丰富多彩的散文体裁,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将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又一层面 篇4

一.文品与人品的关系

什么叫文品?文品指的是文章的品味、格调。散文尤重格调, 优秀的散文, 总是“妙发性灵, 独抒怀抱” (《梁书·文学传》) 的, 它是作家的性格、修养、才情的自然流露。作家人格之高下、趣味之雅俗、才力之强弱等在散文中的充分表现, 成为熔铸散文格调美的重要因素。散文是最亲切、平实, 最具有“个人性”, 最显作家本色的一种文本类型。什么叫人品?人品指的是人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

散文是最能体现人性、人格的文体。人有人品, 文有文品。中国古代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清代叶燮曾说:“功名之士, 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 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扬雄《法言·问神》中说:“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声画形, 君子小人见矣。”这段话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文论命题———文如其人。类似的说法, 在西方也很常见。法国的布封有一句名言:“风格即人格。”歌德曾说过:“想写出雄伟的风格, 必须要有雄伟的人格。”有闪光的思想, 才能写出闪光的作品。

二.如何由文品而到人品

第一, 了解古代散文的写作背景。

很多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不感兴趣, 是因为对古代的文化知识, 生活风俗以及散文的创作背景等不大了解, 没有审美欣赏的欲望。因此, 阅读时, 就不会投入太多情感。在古代散文阅读之先, 若能介绍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自主鉴赏, 这就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阅读审美能力。

阅读前, 首先要了解散文创作时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比如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先向学生介绍背景。王勃字子安, 唐初著名文学家。他少年时便很有才学, 6岁时就能写文章, 而且写得又快又好;14岁时, 已能即席赋诗。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 合称“初唐四杰”。他15岁应举及第, 曾经担任参军 (将军府的重要幕僚) , 后因罪免官。公元676年, 王勃去交趾 (在今越南境内) 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 (今江西南昌) 时, 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 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那里宴请文人雅士和宾客朋友。他的女婿吴子章很有文才, 阎伯屿叫他事先写好一篇序文, 以便到时当众炫耀。王勃是当时有名文士, 也在被请之列。宴会上, 阎伯屿故作姿态, 请来宾为滕王阁作序。大家事先都无准备, 所以都托辞不作。请到王勃时, 他却并不推辞, 当场挥毫疾书, 一气呵成, 写就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众宾客看了一致称好。《唐才子传》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 顷刻而就, 文不加点, 满座大惊。”阎伯屿读后也深为钦佩, 认为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写的要高明得多, 也就不再让吴子章出场著文了。了解这些, 学生自然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 转而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 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了解古代散文的写作背景, 学生能够在散文的鉴赏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人生启迪和熔铸在散文中的深层次的人格熏陶。

第二, 鉴赏散文的艺术氛围和审美倾向。

趣味的雅俗, 是显示作家独特文体风格的重要层面, 有意境的散文尤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艺术氛围, 是指作品中所笼罩着、洋溢着的一种特定的氛围与情调。它一方面形成于文本的特定环境和内容, 与作者选择的体裁、描述的生活场面, 以及独特的象征和意象组合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又是主体的心灵和客观对象相互交感内化而成的一种“情调”或情绪, 而后渗透到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 最后成为涵盖整个作品的生命气息和精神氤氲。艺术氛围尽管如蓝田日暖, 良玉生烟, 可以感受, 也能意会, 却难于把握和言传。尽管如此, 艺术氛围仍是古代散文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这样说, 没有艺术氛围的散文一般来说便没有意境, 而没有意境的散文往住也就缺乏艺术的感染力。

经典的古代散文都带有作者鲜明的审美情感倾向, 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柳宗元的散文谨峭精博如幽岩怪谷, 苏轼的散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的史论散文更是大露峥嵘, 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证, 形成了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和观点独特、极富创造性的审美倾向。欧阳修的散文, 无论状物写景, 或叙事怀人, 都显得楚楚动人。如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 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 层次分明、语言流畅, 抒发了一种解脱束缚后, 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怀。《醉翁亭记》连同他的《鸣蝉赋》《秋声赋》一样, 都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 散文句法的加入, 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简约有法的叙事, 迂徐有致的议论, 曲折变化的章法, 圆融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的语句, 构成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总体风格。

通过这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性的因素, 学生可以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领略散文美妙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

第三, 解读散文字里行间的情意。

抒发“性灵”的散文, 是作者主观情志的外化。袁宏道曾言:“世人所难得唯趣。”明代小品文的确处处体现出一种情趣。这些小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闲情;在观山赏水时充满着野趣;在描绘世态时透出谐趣;即便是写个人的癖好, 晚明小品也自有一种雅志。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情志, 构成了晚明散文风神摇曳、旨蕴淡远、妙处横生的美妙散文世界。因为有情, 理才可爱;由于有情, 味才有所依傍, 悟才玄妙空灵。

李密在《陈情表》中反复强调孝情, 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 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儿孤弱, 躬亲抚养, 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 作者才与祖母建立起深切的感情。同时, 作者还怀着怜悯之情, 倾述着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的境况。“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凡此都充分地表明一位晚辈对长者的关切与怜爱。李密在《陈情表》中摆给晋武帝的实情, 均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引致晋武帝感到李密强调的孝是真孝而不是不仕晋的托辞。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 让历代读者为之动容。解读散文字里行间的情意, 自然可以想见作者人品风神。

第四, 品味散文的词句之美。

散文的文辞, 还是显示一篇散文趣味的雅俗, 显示作家独特文体风格的重要层面。文字的触觉有细腻和粗俗之分。譬如岩石, 有的是高贵的大理石, 有的是普通的砂石, 优劣立判。一件制成品, 无论做工多细, 如果质地低劣, 总不值钱。同时, “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 必然有他自己专用的词汇, 他的衣服是定做的, 不是现成的”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 。从苏轼散文语言的雄健, 明畅, 可以看到他的放达与热情;从归有光散文语言的流畅, 朴实, 可以看到他的真挚, 自然;从姚鼐散文语言的古朴、雅洁, 可以看到他的纯正与敦厚。

优秀的散文家在语言运用上能见真见性, 而学生自然也能从作家的语言, 看出作家的趣味、风格和人品。比如《项脊轩志》的选景。白天, “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 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 则“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真正是诗一样的语言, 画一样的意境。皓月当空, 月色如水, 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 错落有致, 别具情味。微风过处, 顿见光影摇动, 但闻幽香阵阵, 更觉心旷神怡。这里作者写的是景, 但景中含情。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 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

再品其用词。“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 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 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 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 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 用“亭亭”。用双迭字, 摹声更为真切, 状物更为细致, 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 音节和谐, 更富美感。叠音词既写物貌, 兼写心情,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 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 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如“珊珊”一词, 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 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如“亭亭”一词, 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 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 这一笔中间, 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 读来富有余味。黑格尔说:“在艺术里, 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 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古典散文阅读中, 学生能够从作者语言运用中准确感受并捕捉散文的独特韵味, 从散文文辞之美的细致品味中准确把握作家的文体风格和人品气质, 而且, 从散文的阅读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美感享受。英国作家菲茨杰拉德说过:“作家要写好作品, 必须把心卖了。”叶圣陶也说:“要做文, 先做人。”通过古代散文的阅读, 从文品到进行人品鉴赏, 可以使学生从热爱生活做起, 在阅读中不断地铸造伟大的人格。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篇5

作者:朱湘前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教学目的]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教学重点]

1、重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2、难点:了解散文鉴赏知识。[教学时数] 一教时

一、作者简介

晓 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散文的特点及各种风格的散文。第二部分(3—7):认为《白鹭》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散文。

2、请把《白鹭》对白鹭独特的美的部分画出来。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讨论并归纳: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黛之一忽则嫌墨。”

“或许有人会感觉美中不足,„„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3、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讨论并归纳:

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期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用高度概括的话对《白鹭》进行评价。“非常”“极其”“独特”“独到”“绝妙”使用恰切。⑵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三段分别引了姚鼐、莱辛、《白鹭》中的话来评价这篇文章。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这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是一篇结构精巧,语言清新,见解独到,感受独特的好散文。

作者围绕中心,或举例、或引用、或议论。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最精妙处指给大家看,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小评论。

4、请依据学生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标题。讨论并归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结尾说:“《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实在”能否去掉?“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

“实在”一词不能去掉,它表达的感情比开头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要强烈得多,经过一番描绘之后,作者认为白鹭实实在在是一首诗,有诗一般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用“实在”一词表示不容置疑。“韵在骨子里”指白鹭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看了叫人回味无穷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美,它的美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人。

6、请选择两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例如:

⑴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该段句式整齐,对各位作家作品的风格作了概括,如数家珍,用词非常准确,词汇很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⑵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这是一幅非常清新的水墨画,作者想像非常大胆,描写十分生动有趣。确实给人像是在欣赏诗的感觉,非常的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三、和课文有关的网址

http:// http:// http://

四、布置作业

授后小记:

在诵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品味散文《白鹭》。着重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古代散文教学 篇6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在古诗文欣赏的教学中,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大体了解了李白的狂放,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感伤,王维诗的自然清新……从此对古典诗文产生熟稔亲近的感情,不再把学诗背诗视为畏途,反觉乐在其中,这样也就够了。我们教一首诗或一篇散文,根本目的不在于翻译、背诵,而在于熏陶、感染,在于人格的培养和审美趣味的提高。目前,选修课教学面临的困难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像必修课那样对各种知识点进行详细而充分的展开,因此,如果不能对选修课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很可能因时间紧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无法达成教学要求,更谈不上高效。为了解决好这一困难,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时,事先选择好每一个单元的切入点,从某一角度入手,把几个文本整合在一起读精研透,品精析透,同时把阅读鉴赏的方法贯穿其中,确保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

二、灵活调整教材,确定教学方法

古诗文欣赏所选篇目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应该是教师教着有劲,学生学得也有兴趣。但是如果机械地按教材编排顺序,相对集中地进行单一文学题材或体裁样式的教学,很容易让师生产生审美疲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型的多样性上下功夫,适当调整教材顺序,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具体做法是:

(一)起始课常识介绍到位

上选修教材伊始,应首先向学生说明教材的学习目标,进行学法指导,如诵读、诗文知识积累、学习鉴赏古诗文的方法、多动笔写等。可以简要地梳理中国古代诗歌和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简史,如风骚传统、魏晋五言诗、建安风骨、山水田园诗派、先秦散文、唐宋散文等,为后面的诗文鉴赏储备必要的文学史知识。每单元教学也要恰当地介绍一些历史常识。因为诗文与史相联,要想充分地准确地理解诗词文赋的内涵,教师讲授必须深谙知人论世之道,如讲李白的诗歌,如果教师不讲李白的诗风与盛唐气象之间的关系或讲不清楚,学生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体会就可能理解不到位;不把作者和作品置入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教师就不能带领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鉴赏作品。

(二)鉴赏课做好鉴赏指导

一要特别重视诗文的诵读。诵读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审美与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诵读的习惯。所以,要充分利用古诗文欣赏这本选修书,使学生养成读背的习惯。二要在尊重诗文、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鉴赏方法的指导。新课改决不意味着无边无际的盲目散放,要尊重古典诗文阅读的规律与本质。学生自我的感悟与生成的前提是与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文中的形象。三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示学生对诗文的合理理解与对诗文意境的想象。

(三)探究交流课指导读写结合

探究活动是选修课教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注重学生的参与,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此活动虽然以学生为主,但仍然不能缺少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指导要到位,要让学生动手去搜集材料,组织筛选材料,并能形成较为成型的研究性小论文,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次数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如小论文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对于学生展示的学习探究成果,师生要对此作出恰当评价,以更好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学生参与授课构建高效课堂

一般老师担心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不敢放手让学生讲课。其实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还是极有好处的。把过去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变成让一些文言诗文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来组织课堂的学习。具体安排如下:事先教师将要讲内容分配下去,并提供部分参考资料,而把备课、讲解、检查反馈等教学环节全部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及时地查缺补漏,最后予以全面的总结评价,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讲课的学生由于从以往听课的学生变成了讲课的老师,课堂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既怕讲不好,又担心讲得不如其他的学生,因此一定准备得都非常认真充分;而听的学生也听得格外认真,他们不仅要参与课堂的学习,还要评价讲解的情况,所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

宋代教育家朱熹主张,“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远者大者”(《朱子语类》)。古人讲授古典诗文之循序渐进之法,即使今日亦有借鉴之必要。

由于学生受自身学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蕴含于古典诗文本身深层次的人文问题缺乏应有的自觉,而这恰好也是古典诗文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使学生健康地迈入古典诗词的人文殿堂。《礼记·学记》上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以小鸣,叩之以大者以大鸣”,《孟子·尽心上》所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讲的都是启发设问的重要性。古诗文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志,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掌握引而不发的教学平衡,始终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动力状态。

四、把诗文鉴赏与写作结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的特点决定了这本书的落脚点应在提高学生的诗文欣赏能力上,需要在铺垫渗透—诵读鉴赏的基础上实现落实拓展—碰撞生成,并通过诗文写意(或素描)、文学小评论甚至仿写古典诗文等方式来感悟作者以及其艺术人生这种鉴赏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较为扎实的诗词鉴赏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仅使学生在选修中国典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于中国古典诗文的评价能力,提高了鉴赏水平。

古代散文教学 篇7

一、对古代散文教学内容的审思

(一) 未正确处理语言积累与文化熏陶关系

在古代散文教学内容中, 语言积累与文化熏陶同等重要。但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将字词句疏通、文言句式讲解以及文言现象归纳等有助于学生文言知识积累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而往往忽视了该语段、该文章所承载的深刻的文化、文学内涵, 导致学生只知“言”的知识, 不知“文”的韵味。如果古代散文教学内容不能正确处理语言积累与文化熏陶, 这将无法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 提升其整体文言素养。

(二) 重单篇散文教学, 轻分类散文教学

从单篇古代散文来看, 它是单一、独立的, 被编排在某本教材的某一单元, 有着自身的文学价值, 可借鉴、可挖掘、可欣赏, 是不可或缺的经典教学文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它由具有某种类的性质与意义。在古代散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注重单篇散文教学, 却忽视了其作为教材分类知识的教学, 这阻碍了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 学生在课堂所学内容往往不被关注

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关注教材内容。教师在散文教学过程中, 过分关注编者意图, 以及如何挖掘散文文章内所蕴含的多样、深层资源, 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期待等因素的考虑, 违背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接受规律。如在古代散文重难点教学方面, 对教材知识过分延伸、拓展、深化等导致学生充耳不闻、不加重视的学习状态。

二、优化古代散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策略

(一) 以“学生为本”优化古代散文教学内容

古代散文教学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教师在使用技术, 宣扬艺术的同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古散文教学理念, 选择更适合学生发展和提升的策略优化教学内容, 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好教学目标的设置。古代散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期待以及学习规律, 使目标既能巩固学生知识、提升能力, 又能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综合文学素养, 更能激发学生创作性。二是做好教学内容信息点的确定。要合理把握教材中的信息点, 在传递信息时选择最能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认知的教学内容。即信息点传递, 既要注重“量”, 更要重视“质”。

(二) 优化古代散文教学内容应做到“四立足”

优化古代散文教学内容, 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 即立足文字、立足文章、立足文学、立足文化。古代散文的两大主题, 一是语言, 二是人文。古代散文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它们或展示时代生活全景, 或书写内心情感, 或描写山川草木等等, 内容丰富多彩、思想深邃无边、语言精美有韵味, 这是古代散文对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的最好诠释。在古代散文教学中, 教师应立足以上四方面, 应克服以往“见言不见文”“因文废言”的教学弊端, 做到“文”“言”齐抓共管。在“言”方面, 教师应指引学生了解文意, 学习句式、文言现象等, 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在“文”方面, 教师应深入搜寻与挖掘古散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精华, 并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领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培养其个性与创造精神, 提升文化素养。

(三) 教师应增强课程意识, 确立高效教学内容

在高校古代散文教学中, 教师应有目的地增强课程意识, 克服“重单篇散文教学, 轻分类散文教学”的弊端, 确立科学、高效的教学内容。对于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古代散文与选修古代散文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必修课程, 教学内容应包括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 并能运用工具书进行字义、词义学习, 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语法、文言现象, 并学以致用, 懂得在实践练习中举一反三。对于选修课, 主要培养学生对古散文的鉴赏能力, 以丰富学生情感, 拓展学生知识等。其次, 在日常教学中要善用归类思想进行教学。例如, 在教授某一篇古代散文时, 要善于联系与之相似的知识, 让学生通过对比归纳进行研究性学习, 凸显文本知识的渐进性、联系性与系统性。最后, 在挖掘教材信息时, 应选择最能代表单元内容, 体现单元精髓的文章。

综上所述, 古代散文是中华民族瑰丽文化的精髓部分, 它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具有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 对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其积累文学知识, 提升文学素养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在高校古代散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在确定古散文教学内容方面手足无措, 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只有有效克服这些问题, 科学优化教学内容, 才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古散文素养, 使其获得极致的学习体验。

摘要: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集合体, 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对高校古代散文教学来说, 它涉及了“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是内容, “怎么教”是手段, 手段依附于内容并服务于内容, 故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弥足重要。本文对古代散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审视与思考, 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优化策略, 以飨读者。

关键词:古代散文,教学内容,审思,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晓蓉.接受美学与高中古代散文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古代散文教学 篇8

一、美育理念的概述

美育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教育, 而是结合了各种美学元素的艺术教育理念, 能够对人起到一种整体性教育的作用。美育理念的本质特征是关注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 协调人的情商和智商, 使两者之间优势互补, 从而促进人们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式。美育也可以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导航, 这种理念主要关注的是人本身个性的发展和自身的素质, 从而达到一种人文关怀。美育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伴随着学生成长历程的始终, 不是某一阶段中一个教育活动的举行就能够融入的思想理念。

二、美育理念在古代散文教育中的体现

(一) 古代散文中的形象美

散文中的形象往往是作者通过精巧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英姿, 文章《游褒禅山记》就是作者立足山上和山下以及远景和近景之中的一篇教育性文章。文章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描述了褒禅山的雄伟壮观。散文中的修辞好比美容学,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能够提高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 同时还能够提升审美效果, 从而体现文章的形象特征。

(二) 古代散文中的语言美

古代散文的语言往往令人回味无穷, 这种语言美往往表现为音韵美和简练美, 其中音韵美指的是语言的内在旋律和其自身的节奏所造成的美。作者在散文中使用一些层次错落的语句和回环反复的句式或者是使用重叠的词汇给读者一种朗朗上口, 读起来铿锵有力的感觉, 语言抑扬顿挫, 比较流利, 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美的旋律。而《滕王阁序》中许多语句都使用了这种美的句式, 文章以四六句式为主要句式结构, 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还交错使用了六四句和七字句, 此外, 还有三字句和二字句式等, 使得文章的节奏比较明确, 行文跌宕起伏, 同时给读者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文章中还采用了对偶句, 字面相对是一种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优势就是文章的音韵相对, 音律富有乐感, 从而使学者寓学于乐, 寓学于美之中。

古代散文中语文的简练美主要是利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完整的表达文章意思, 不仅能够让读者清楚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还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点, 避免语句的过于啰嗦, 从而起到条理清晰, 言简意赅的效果。例如荀子的《劝学》,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还有《左转》、《赤壁赋》、《陈情表》等这些文章中的语文都是简短的句子, 但是内容却不缺乏丰富性。因此, 人们常常说古代散文表现出的是简义丰的特征, 这对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 古代散文中的情感美

在散文阅读中, 每个人对文章的审美感受都是不同的, 学生往往对自身的审美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古代散文往往表现为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 尤其是一些抒情性散文中这些情感就会表现到一种极致。例如《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作者利用这样的语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引发读者的共鸣, 从语句中能够感受到陶渊明的追崇自然, 崇尚浪漫的情怀。又如《滕王阁序》中作者写道:“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时运不齐, 命运多舛。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文章中不仅有优美的文字, 更多的是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在对文章进行品读过程中, 能够使读者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作者的感情当中, 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 从而产生共鸣。

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逐渐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收获知识, 同时还能够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念。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学科, 善于借助于美育理解对学生的素质和审美观念进行培养, 能够促进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最终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摘要:散文是人类文明中存在时间较为长久的文学体裁, 其本身具有潜在的审美特质, 同时还具备多种美学元素, 将美育教育理念深入古代散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加强教学的特质,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本文就美育理念在高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深层分析。

关键词:美育理念,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体现

参考文献

[1]杜长明.散文的审美教学路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1, (11) :34-35.

[2]汪明霞.高中散文作品的诵读审美学习意义[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10) :33-34.

[3]李峰.审美视角下高中散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 (下旬·大语文论坛) , 2014, (11) :98-99.

古代散文教学 篇9

可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 许多语文教师往往表现一种“去散文化”的倾向, 也就是不把散文当成散文来教。其表现, 一是在散文阅读教学中, 整个课堂充斥的是字、词、句的肢解分析, 散文理论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过多讲授, 欣赏散文的手段和方法成了欣赏散文的最终目标;二是把学术性的散文或者文艺随笔当成讲究客观性、准确性的议论文来教, 或当成完全虚构的小说来教。其结果是散文教学处理浅表化、论文化、小说化倾向严重, 影响了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培养, 影响了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刊载在《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7~8期获得一等奖的《散步》的教学案例。其基本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 字词认读

(二) 快速抢答

1.散步的人有__________

2.散步的地点__________

3.散步的季节__________

4.记叙的事是__________

5.散步过程中发生了______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三) 全班交流, 亲情共赏

() 的奶奶 () 的爸爸

() 的妻子 () 的儿子 () 的家庭

(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的奶奶 (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的爸爸 (贤惠、孝顺、有家庭责任感) 的妻子 (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的儿子 (和谐、和睦、温馨、甜蜜、幸福美满、相亲相爱、尊老爱幼、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的家庭

总结:家庭成员间一定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 这样我们的家才能永远充满爱!

(四) 学以致用, 课堂迁移

如果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 爷爷奶奶想看戏曲, 爸爸想看足球, 妈妈想看电视剧, 你想看动画片, 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 你平时会怎么做, 学了本文后你又会怎么做?

(五) 深入探究, 挖掘尊老内涵

1.播放《感动全球母亲的勇气》视频

2.播放歌曲《父亲》

(六) 联系生活, 畅谈感想

1.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

2.你感觉到父母的爱了吗?

这是不是在教学生学习散文的阅读呢?肯定不是。这位执教者前半部分教的是小说的阅读, 他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上大做文章;而后半部分则是在教政治课了, 进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且前后是捏合式的, 这完全背离了散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教学原则或者说规律。

还有一类散文教学的课堂, 那就是将所教学的散文处理得肤浅化、浅表化, 对于作者独特语言的表述及其这种语言所生发的个人情意根本没有触及。例如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 有的教师是这么来教学的:

1.找出课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句话。

2.为什么我是幸运, 而老王是不幸的?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3.如果你遇到老王你会怎么对待他?杨绛一家人为什么会那样对待他?为什么还有愧怍?

4. 投影当今社会底层人生活的照片, 让学生说一说学了文章后, 怎么对待这些人。

这样处理《老王》的教学, 肤浅化、浅表化不说, 它与散文这一特定文体的教学相去甚远, 这样的散文教学, 无论你教学生学多少篇散文, 学生同样不会阅读散文,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抵达散文的内核。

要准确地把握散文的阅读教学,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当下散文的一个概念界定。

在20世纪60年代初, 也即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 散文实际上是普通文章, 它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形象的议论文。学生学习散文, 也只是学习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内容, 教师的教学也偏重于散文的实用性、工具性功能。直到今天, 1963年教学大纲的散文概念还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例如当代散文三大家之一的杨朔散文的结尾提升——提高思想认识, 仍是我们许多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模本, 学生无论写什么作文都要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们的文学界创作了大量人文气息、学术气息、知识品味浓郁的散文。如“闲适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女性散文”“絮语散文”“传记体散文”“哲理散文”“小品随笔”等等, 异彩纷呈。余秋雨、张承志、史铁生、张晓风、周国平、宗璞、刘亮程、韩少功、席慕容等的散文作品, 丰富了语文教材的散文面貌。这些散文作品的繁荣, 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散文。于是, 王荣生先生这样来界定散文。他说, 散文是什么?散文就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 心中的人和事, 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 一己之思”。他还说, “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 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 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

从王荣生先生的话里, 我们读出这样的信息:散文作品中所写的“眼里的景和物, 心中的人和事”即是散文写了什么, “一己之感, 一己之思”就是作者想了什么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 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就是你在散文的阅读中体悟到了什么。从体悟到什么出发, 再通过作者的语言、章法来咀嚼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作者是以何种方式来“自述”的, 作者这种“自述”有什么效果, 这才是散文教学的归宿。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写了什么?回忆自己的一位“朋友”。表达了什么情感?对老王不幸的同情和自己对他的愧怍。为什么要写这个?是作者的一种自我救赎、自我解脱、自我升华。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这就要体味语言的意蕴、句子的章法。为此,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篇散文作品中, 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的目的, 并不是向读者介绍这些, 而是为了抒发所思、所感, 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因此, “阅读散文, 不是仅仅知道作者写了那些人事景物, 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 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 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灵、心怀, 触摸作者的情思, 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王荣生语)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将散文教成小说, 教成政治, 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 教师的教学把作者的“言语”当成学生表达的跳板。比如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 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 并且还一定要说得感动流泪。第二, 教学时, 教师仅仅关注散文的所“指” (散文中的描写对象) , 而漠视散文独抒心机的章法、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比如教学《散步》, 只讲一家人的特征及其和睦相处, 对于语言的体味往往一带而过。第三, 教师在教学时, 把散文作者选取的章法、表达的方式与“独特的认知情感”割裂开来, 演变成教学散文就是教学这一课语言表达的“知识”和“技巧”。比如教学《背影》, 只讲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而忽视了作者如何个性化地来表达出这种情感。凡此等等, 都是散文教学的大忌!那么, 我们究竟怎样确定初中教材中散文教学的内容, 怎样来教学生进行散文的阅读, 就成为我们教师备课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怎样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呢?王荣生先生将选入教材的课文从确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成四类, 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例文”的材料要能够“足以例证知识”, 材料不一定要求完整, 可以是片断。“样本”的材料要注重典型性, “必须从学生现在在读的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真实取样”。“用件”材料的要求是适用, 提供足够的材料即可。

笔者仍以《老王》为例来说。如果教材作“定篇”处理, 即该单元全部的教材内容, 都围绕这篇散文组篇, 目的是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选材、结构、语言、章法等等。如果教材当作“例文”来处理, 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既定的知识, 也许是关于人物、事件、场面描写的知识, 也许是散文结构的知识等等, 而课文只是知识的印证举例。如果教材作“样本”处理, 也就是将这篇文章看成是现代散文的“样本”, 目的是解决学生在理解鉴赏此类文章时碰到或者应该碰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解决的过程中, 使学生学到读文、作文的“方法”。如果教材将它处理成“用件”, 那就是借此讨论“底层人精神”问题, 讨论“人与人关系”等等, 在讨论活动中展开, 进行相应或相关的听说读写训练和学习。但是这样的表述还是没有触及散文这一文体的个性特征。散文的个性特征应该是:

(1) 不拘一格——散文题材广泛多样, 写法自由, 体式不拘。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 散文不能讲规范, 一讲规范, 散文就死, 纯、正、高、雅, 每一个字都会将散文箍死。

(2) 张扬个性——作者张扬个性、独立抒写灵性、展示自我人格、释放内在情愫。

因此, 我们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散文语言的章法和节律美。譬如散文文字的连绵、叠韵、倒序会出现匀称、平衡又参差变化的节律美;散文遣词造句的意象之美, 或绘形, 或造境, 与音调、气势、修辞相辅相成的多端变化, 形成流动美、静态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建筑美等表现法式, 营造美的极致。《春》这篇散文用词丰富, 比喻迭出, 灵活地结构和安排语句, 由作者个性与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 使语言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应。

2.散文有组织的短语合成意境美。意境就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 是景物与主观意识相铸的产物, 情与景和谐的统一。例如《紫藤萝瀑布》, 从直观上说, 它形象鲜明, 如在目前, 且具有诗意而不肤浅;从情境上说, 它的字句之外, 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 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3.散文作者内在情思折射的理性美。一些富有哲理的现代散文常常以清晰的条理、严密的逻辑折服人, 《荷叶·母亲》《行道树》便是用“自然的人化”传达出蕴含的理性美;《热爱生命》具有警策动人的哲理美;《蝉》《贝壳》则具有形象透彻的说理美。

4.作者独具人格魅力的风格美。散文的壮美即雄奇、巨大、刚健、豪放, 这是一种阳刚之美, 比如《安塞腰鼓》。散文的优美即柔和、精巧、秀雅、和谐, 这是一种妩媚的美, 比如《济南的冬天》。

这样, 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散文, 对散文的内容, 能够辨别其真与假、美与丑;对散文的情感, 能够评判其同情与厌恶、赞美与抨击;对散文的情调, 能够分晓其亢奋与消沉、健康与庸俗。这才是阅读学习散文的功效。所以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不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 而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对象的描述, 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上, 通过作者的语言去体察描写对象内在的倾诉、折射的理性、作者的情思、人格的魅力。

那我们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些教学内容的落实呢?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教学散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寻路探情;二是还原想象。

寻路探情, 即寻觅作者的行文思路来发掘散文的内在情感, 包括作者的情思、散文的意蕴。例如教学《土地的誓言》, 我们可以围绕课文题目来寻觅思路, 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端木蕻良先生“面对的是怎样的土地”“发出怎样的誓言”“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誓言”等三个主问题, 理清文章思路, 解读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意蕴, 在深情的诵读中自然领悟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泛滥”的情感。例如教学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我们可以聚焦济南的“温晴”、老舍的“温情”来理会文脉, 体验情感, 体会老舍对于济南的一颗赤子之心。

还原想象, 即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还原到散文设置的情境中去体验, 感受散文作者内在的倾诉和情思。例如教学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还原想象。第一, 斯科特的日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是, “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还原体验这一改动的心理过程才是体验悲剧的过程。第二, 在现场体验可以抓住关键性摹状词还原所描摹事物的情态:关于“雪原”——荒芜人迹、无垠、冰原、白茫茫、毛骨悚然、皑皑;关于“风”——凛冽、呼啸不停、狂吼怒号、凶猛;关于探险人——坚持不懈、风餐露宿、精疲力竭、羸弱、蹒跚、疲惫不堪等等。通过这些词语想象还原情境, 体味探险之艰难。第三, 还原斯科特等人登上南极极点行动的意义——认识“伟大”。例如王君老师教学《老王》就是从“活命”二字入手还原想象, 通过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尽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为真实生活情境, 把学生驱赶进文本, 然后让学生欲出不能, 欲罢不休。让学生成为老王, 成为杨绛, 去亲身体验文本中的生活情境, 学生自然有阅读的收获。

由此可知, 散文教什么?散文就是教“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 就是教“作者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散文如何教?我们应该引领学生通过对作者叙写独特经历的语句、章法、意境、体味来接近、体认或分享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试想, 教学散文, 如果没有语言的咂摸, 没有入境的体味, 那就不是散文教学。许多教师之所以将散文作浅表化处理, 是因为他们对散文文本解读的低幼化, 或拘泥于教参的俗套化的解读, 或囿于浓厚的政治说教化, 甚或他们将散文的感情抽象化、概念化, 完全丢弃了语文的体验。

古代散文教学 篇10

一.创设活动,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创设一些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 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既让学生消化文言知识, 接受审美鉴赏方法, 也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使他们徜徉其间, 学会感动和欣赏。

如为了落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我借鉴“开心辞典”节目形式, 组织了几次知识抢答活动。由各小组出题 (题型为字词释义、语句翻译、句式判断等) , 然后以组为单位抽签决定主考官和应考者, 最后以组为单位记总分, 胜出者给以奖励。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热情, 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是“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为此, 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诗歌朗诵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诗歌单元中一首或几首诗进行朗诵, 可辅助以其他任何手段来突出朗诵效果, 更充分地表现诗歌情感与意境。结果显示, 学生的创造力超乎我的想象:

第一组选的是《将进酒》, 他们在朗诵中穿插演唱。用《Sand dream》来配乐朗诵, 富有激情;组员们自己依据《将进酒》创作歌词并进行深情地演唱。

第二组选用《虞美人》, 形式是歌曲串烧加小品剧。她们将《虞美人》配上几首流行歌曲的曲调, 并将它们串起来。之后她们还自创了李煜被俘后的小品剧, 再现当年沦为阶下囚的君王的凄苦境地。

第三组选的是《春江花月夜》, 采用诗画结合的形式。由一位同学配乐朗诵, 其他五位组员在要求观众闭上眼睛后开始在黑板上作画。当诗歌朗诵完时, 学生睁开眼睛, 看到的是一幅已经完成的“春江花月夜”粉笔画, 山水相间, 明月当空, 完全将诗中的意境展现出来, 创意非凡, 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第四组以配乐朗诵和情景剧的形式为大家重现了《琵琶行》中琵琶女与白居易的相识过程, 最出人意料的是扮演琵琶女的女孩用琵琶演奏了《十面埋伏》。他们的配乐与旁白、朗诵、表演搭配得很和谐, 将整个朗诵会推向了高潮。

这样将朗诵与音乐、歌唱、写作、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使学生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沉浸在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里, 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可谓一举多得, 效果明显。

二.因材施教, 用心取舍

针对这门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等特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即对教材的处理因“文”制宜, 用心取舍, 做到“详略”得当, 在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合各单元教学目标及各篇目内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方法。

比如第四单元教学重点在于从形象性入手赏析散文, 而《过小孤山大孤山》虽列为“赏析示例”, 但文章词句障碍不多, 所附赏析清楚, 所以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充分预习记忆的基础上要学生完成一套课内练习题, 达到“以练代讲”的目的。

而我把《庖丁解牛》列为精讲篇目, 从对庖丁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描写及与其他厨师的对比等方面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庖丁的形象特点、他独到的“解牛经”, 从而循循善诱, 让学生明白文本的思想内涵。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鉴赏分析使学生掌握鉴赏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项羽是学生非常熟悉且喜爱的一位历史人物, 再加上这篇古文文字理解上障碍不多, 难度不大, 我便布置了学生自学《项羽之死》。具体过程下文将详述。

这几篇课文的教学安排, 既传授了知识技能, 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突出。选修课教学要更多地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是教师备课的策略, 更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三.开设“百家讲坛”, 鼓励个性化解读

本课程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为此我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形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执教《项羽之死》, 我在班内开设学生“百家讲坛”, 让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 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平台。

我在上课之前先布置预习要求:围绕“项羽形象”这一主题每人写一篇鉴赏文章, 可以就局部的描写做深入赏析, 也可就全文对项羽做全面的分析评价, 篇幅、形式不限,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选出三篇左右在课堂上朗读。在后来的汇报课上, 学生的赏析不仅深入, 而且很多文章感情饱满, 对项羽或褒扬或贬抑或惋惜, 读来很有感染力。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文章, 使课堂高潮迭起。摘录几段文字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当漫漫长夜和着四面的楚歌送来末路的讯息,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吟唱出这首柔肠百转的《垓下歌》。勇猛无敌的大丈夫面对注定的结局, 面对忠心跟随的江东子弟, 面对最宠爱的女人, 他也会多情善感, 也会潸然泪下。悲壮而又哀婉的《垓下歌》, 为这位曾所向披靡的汉子增添了一份柔情, 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霸王豪气万丈中的刻骨柔情, 随着那一剑挥去的悲壮, 融入了乌江之水而流传了百年、千年。

叹英雄末路, 慷慨悲歌, 万丈豪气中星星点点的柔情, 让项羽离我们更近。

———沙诗怡《从〈垓下歌〉透视项羽的性格》

我们用现代人的理性去审视项羽:哈,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连分析内因外因都不会, 还想在乱世中独占一席?回家洗洗睡吧。诚然, 失败是决策的失误还是天意的捉弄, 答案不言而喻。但我宁愿相信, 他是不愿看清。试想, 曾经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叱咤风云的男人, 会承认如今的落魄吗?他只能把满腔的无奈与痛苦归咎于天, 以保存自己最后一丝骄傲:

你知道么, 虞, 我命不久矣, 我的江山, 我们的承诺, 都将化作尘埃。但我想在最后一刻打一场快战, 横扫千军威震四海。我曾经是英雄, 现在是, 将来也是。只有战场能撑起我卑微的骄傲, 我要让我的敌人在飞扬箭矢中为我折服。天黑了, 我们来打仗。即使我死了, 也要人会记起, 我曾经是王, 是那个英姿勃发、谈笑间灰飞烟灭的王。

——袁小也《天黑了, 我们来打仗》

我想, 他便是这样一个王者, 在生命的最后一缕血色滑入汹涌的乌江之后, 在漫长无止境的黑夜里用仅存的勇气去快战一场的王。

此次尝试的成功, 使“百家讲坛”成为了我教学中常采用的特色课堂形式, 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不同的学生极富个性的文本解读时常会给老师意外的惊喜, 给同学以智慧的启迪。

四.转换角色, 学生争当小老师

我的选修课教学大都以学生为主体, 大胆放手,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如诗歌单元教学, 放手让学生来讲, 先由学生申报所讲课题, 然后在充分备课反复修改教案的基础上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解诗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解《旅夜书怀》时写的“教案”, 节选两段如下:

天地间一只不屈的沙鸥

———浅析《旅夜书怀》的人物形象

胡学文

细草微风, 月朗星稀, 诗人漂泊寄居于一叶扁舟之中, 不得安睡。安史之乱未定, 国家时局未稳, 自己又失去依靠, 不得不再次离开安逸的草堂, 顺江漂流。星光低垂, 旷野无边, 江水奔涌, 冷月无声, 面对茫茫宇宙, 诗人归程无处, 悲愤难平。他曾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济世报国之志, 可是在生命的壮年之时便失去了问鼎功名的机会。即使因诗文超群, 声名远播, 但终不是诗人本意。“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与其说是写“生命的伟大、胸襟的旷远”, 不如说是突出诗人自身的渺小、前程的无依。尾联“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诗人以沙鸥自况, 这只沙鸥曾经有翱翔蓝天的梦想, 然而在这个旷野无边的暗夜里, 沙鸥失群, 漂泊无依, 天地何其大, 沙鸥何其小, 多么悲苦孤寂!可是透过全诗, 我分明看到的是诗人在孤独中的不屈。诗人此时已进入人生的暮年, 可他对自己无辜被黜始终愤难息, 意难平, 这冷嘲热讽中不正透露出诗人虽然被朝廷遗落于江湖但是大济天下的梦想他却从未弄丢过吗?

《旅夜书怀》浓缩了诗人一生悲苦却又时刻不忘梦想的不屈的高大形象。历史虽已远去, 但是因为《旅夜书怀》我看到了一个贫穷但“未敢忘忧国”的杜工部。

这份特别的“教案”足见学生态度之认真, 思考之深入, 见解之独到, 实在难能可贵。他探究思考的精神, 他对一个伟大诗人所倾注的满腔热情, 让人感动。听了胡学文这篇文章后, 其他讲诗的同学纷纷效仿, 使得这项教学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给我的启示是,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教师做好导演的角色, 给学生足够的舞台, 他们就能够演好“老师”这个角色。

古代诗歌教学浅见 篇11

讲一两个提挈全诗的词

着重讲一两个提挈全诗的词,便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中“破”“探”蕴含丰富情味,形象的表现了沦陷后长安城虽然已是春天,却令人感到无限的悲哀与伤痛。城破、国破、一片破败,昔日繁华已不见踪影,行人稀少,草木从生,令人心碎。讲清了这两个词,便于学生理解作者深深忧国忧民之情。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欲”、“才能”形象的写出了春在生长、在变化,动态的展现了花草的勃勃生机。学生理解了这个词,就能够准确的领会作者诗中所描绘的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

讲诗歌蕴涵哲理

许多古代诗歌中都有蕴涵哲理的诗句,讲清这些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并体会语言精妙。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意思是在沉船旁边有许多船竞相驶过,在枯萎的病树前头是万木充满生机的盎然春天。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不悲观,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表现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再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寄寓了站的高才能望的远的哲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假象迷惑。这些诗句语言精妙,富有哲理,学生懂得了其中所含哲理,就会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排除忧虑与困难,努力去创造美好明天。

讲诗人思想感情

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便于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从而受到感染、熏陶。比如《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虽然政治上遭遇挫折,但他始终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又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创造出一种宏伟的意境,表达自己有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学生领悟了诗人的这种情感,必然会受到感染,从而树立雄心壮志,奋发图强,不断进取。

讲艺术特点

讲诗歌术特点,使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便于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反映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感极强。这正如苏轼语“诗中有画”,诗人只十个字,抓住了塞外景色特点,勾勒出边塞辽阔壮观的景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学生领会了这意境,对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描写,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辽阔就容易把握了。再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流走灵动的比喻,使全句活了起来。而且将抽象的哀愁,幽怨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学生领会这些就不难把握整首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讲“互文见义”与诗歌中的用典

许多诗歌中都用到“互文见义”这种修辞手法,学生明白了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就能理解诗句大意,把握思想内容。如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意思是:秦汉以来即设关防御外敌入侵,明月临关景象依然如故。诗人选明月临关,蕴含边塞战争不断。

诗歌中的用典是必须向学生讲明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之中,何日遣冯唐”两句,作者用这样一个典故:汉文帝使,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多报六个首级而被削职。后来,汉文帝采纳冯唐劝谏派冯唐到云中赦免了魏尚。作者用此典故意在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新启用,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学生明白了此典故,对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

散文鉴赏教学探讨 篇12

散文被誉为“美文”。长久以来散文以记实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多少思索,多少探索。在此基础上,又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征的情思。因此散文教学与其他文章不同,散文是个性化的、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真正思考的结晶。它同小说比,同样写人记事,但人物不求典型,故事不必完整;和戏剧比,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但不受时空限制,行笔自如。它不靠矛盾冲突吸引观众,而靠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它和诗歌比,同样可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不受节奏、韵律限制,写法灵活。它不是诗,却具有诗一般的意境。由此可见,散文教学要注重美感,传统的分析法教学若运用不当势必会妨碍散文的鉴赏与学习。

二、关于散文的教学

1. 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与虚实。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但丰富的写作素材并非“散珠碎玉”,作者都会用线将其贯穿使其成为美文。这一线便是文眼,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捕蛇者说》的文眼是“苛政猛于虎”;“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文眼。只要抓住文眼,教学就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的效果。

有了文眼加以贯穿,散文还应做到“实”“虚”结合、因“实”出“虚”。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欣赏散文要看到它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有待虚(精神)的上升。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能够触发读者的“闪光点”的散文结构与虚实,才是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

2. 散文教学要注重品味语言与感情。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另外,还要从情韵上去推敲。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它和所写的内容自然有关,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或笔致。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像《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很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而《阿长与山海经》,开篇即出以谐谑的文笔,继之则庄谐并作,而最后竟变为谦恭而肃敬,这种诙谐而多变的笔墨,反映了作者对阿长自浅而深的认识过程,别有一种回甘余韵的情致;《紫藤萝瀑布》,颂赞生命的蓬勃向上,情致表现为热烈、奔放。只有当学生从情感入手品味语言,才能达到“知其美,又知其所以美”的境界。

3. 散文教学还要入意境,促思考。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且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教师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境”由“情”生,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情含蓄蕴藉、曲折深沉,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幅幅如梦境般美丽飘渺的画面。如果教者由形到神、从影到情,顺着作品中那一幅幅的画面,深情地引导,便不难把学生带进那特有的意境之中,使之在欣赏那幽僻的小路、多姿的荷花、微微的晚风、缕缕的清香、淡淡的月色、薄薄的轻雾中,品味作品迷离恍惚、深沉抑郁的情调,进而从这种轻松中夹着哀愁、恬淡中和着苦痛的独特意境中,明确作者那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彷徨、低沉、抑郁,这样就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写作的背景,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师生共入意境,在赏析中感受、思索,作品感染学生,学生领悟作品。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而对于哲理性散文而言,仅仅入意境是不够的,学生需要的是更进一步地鉴赏文章的哲思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般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青草却霎间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灾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浮躁的年代而益显独特,因其存在于作者的遭受厄运之中又似乎显得如此普通,只有剖析一个时代的追求,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力量之比,只有理解了史铁生的经历,他的梦想,才能明白那个发出亘古疑问的瞬间对他意味着什么,至此,“生”或者“死”对我们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问题,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而理解这些,需要开放的目光,广阔的视野。

当然,鉴赏散文的哲思美还应该还必须留意到它与散文的意境是魂体相依的,不可以孤立地抽离开来品读而妄自衍生出某种概念。

三、关于鉴赏的方法

在教学中,以自主阅读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创造,师生以文本为载体,主动探索,共同发展自我,二者都是文本意义的发现者和教学意义的生成者,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散文的鉴赏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诵读法。

散文不仅美在情思,还美在语言。美文需要美读,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一篇文章读好了,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就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可以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朗读可使教学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

2. 比较法。

可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春》、《荷塘月色》中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济南的冬天》与《春》中的写作技法进行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如把《生命%生命》(杏林子)与《生命%生命》(兑伦·沃森)就思想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美点。

3. 讨论法。

鉴赏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理解,澄清认识,激发起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散文是美文,它的美蕴涵在它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有抓住了散文的特点,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引发我们心灵的最深处对美的共鸣。

摘要:散文被誉为“美文”。长久以来散文以记实为本, 以史学为伴, 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 多少思索, 多少探索。然而传统的分析法教学运用不当往往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本文力求探索一条以美感为根基的散文鉴赏教学方法。

关键词:散文,意境,教学,鉴赏

参考文献

[1]郑绍龙.浅谈散文的意境美.读与写:教育教学学刊, 2007, (1) .

[2]顾英华.让美充盈于散文教学.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 2008, (8) .

上一篇:向日葵列当下一篇:通航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