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2024-09-14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通用8篇)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1

古代文学课程实践分析论文

宋代的朱熹说:“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答吕子约》)清代的王夫之也说:“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尚书引义》)意思就是“离开行必然不能获得真知。”“知”是“行”的结果,对“行”具有指导作用,但必须回到“行”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高,“行”是“知”的源泉,“知”“行”合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古代文学教学之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表现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教书轻育人,学生的发展与所学内容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联系。近些年来,尽管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始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对于技能性、技术性课程而言,实践教学不在话下,但是像古代文学这样的人文类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课程的实践性,论者大多语与不详。要使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对古代文学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还必须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察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以及古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情况,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有观察实践、阅读实践、赏析实践、表达实践、教学实践以及人文实践等六大环节。这些环节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古代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是观察实践。观察是人类最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那些具有突出才能的人都是观察能力特别强的人。高职院校古代文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向他人学习。

古代文学的观察实践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是教师课堂上的授课,这种授课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学习古代文学,怎样分析作家作品,如何将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等等,如果是学习的有心人,完全可以从教师的言行当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二是聆听讲座,无论是本系教师、本校教师还是外校专家的讲座,必定是讲者关于某个主题的研究或者整理的成果,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讲者的学识、水平,而且还能从中窥见讲者的研究方法、表达方式、分析方法等等,不清楚的地方还能与讲者面对面近距离地对话与交流;三是影视观摩,这里观摩的影视都是由古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最大的特点是可视性、形象性,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形象地接触到部分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影视本身已经包含了编剧、导演的理解,学生在观摩时更多的也是在接受一种现成的结论,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四是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既可以是把中小学教师请到高校做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公开课,也可以是学生到中小学去具体观摩教师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观察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教学突发事件,如何有效使用教学语言等等。无论何种观察实践,教师事先都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讲清观察的角度,怎样得出观察的结论,如何利用观察的结果等等。第二是阅读实践。阅读是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连作品内容都不甚了了,那么古代文学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肯定都是在做无用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了。阅读是古代汉语所学内容的实践,也是自己多年所学习的阅读方法的`实践。

就古代文学而言,阅读实践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浅层阅读,追求读通、读懂,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要弄清楚,整个作品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主题,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要大致知道;二是中层阅读,追求对作品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引导学生读“情”悟“理”,“涵咏体会”,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三是深层阅读,是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化”的境界,获得思想智慧的启迪,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感染,得到语言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借鉴,成为自身文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对于经典作品,不仅能够达到读懂、理解,更重要地是要能够背诵,做到张口即诵。第三是赏析实践,主要就是鉴赏分析,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文艺理论的具体运用。古代文学中优秀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对作品的鉴赏就是要发现和甄别古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思想美、情操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而这些美存在于栩栩如生的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健康向上的情趣、优美动人的形式之中[1]。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建立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识别标准,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分析和鉴赏密不可分,鉴赏的过程也是分析的过程,赏析实践不仅要对作品本省进行鉴赏,还要联系作品出现的年代与作者的身世背景、创作理想和创作风格对其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进一步的欣赏美文,陶冶性情,抚慰心灵,善待人生。第四是表达实践。观察、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表达是信息的输出过程。表达实践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实践。口头表达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故事复述、师生问答、课堂讨论、专题辩论、读书报告会等。

故事复述主要是培养学生抓住故事要点的能力和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这种实践形式在教学中应用时间长(小学已经开始),在大学教学中不常用。师生问答是最为基本的口头表达实践,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正确回答,或者给出合乎情理地分析,再进一步,学生能够在师生问答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课堂讨论一般都是分小组进行,有两种形式:临时小组讨论和正式小组讨论,临时小组讨论就是根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临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小组推荐代表报告讨论结果;而正式小组讨论是事先就布置讨论的问题,划分好学生小组,由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资料查阅,课下组织讨论,上课由小组代表报告讨论结果。专题辩论主要根据教学需要设定,先根据辩题把全班分成正反双方,由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推选主持人一名,推荐正反辩手各四名,按辩论赛的组织程序组织辩论,组织专题辩论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敏性和团结协作意识。读书报告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向读书报告会,由教师事先公布阅读篇目,规定好时间,由学生向全班汇报读书心得;一种是非定向读书报告会,由学生自行确定阅读篇目,并在约定的时间向全班汇报读书心得。这两种读书报告会的参与人员最为广泛,报告人既可以事先确定,也可以临时确定。书面表达实践有两种类型:一是研究论文,包括专题论文、学期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二是创作尝试,包括诗词创作尝试,小说创作尝试,剧本创作尝试。

专题小论文一般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如讲《三国演义》,要求学生写统计报告:第一,统计曹操的笑、刘备的哭,写出具体回目、事件过程;第二,叙述西蜀“五虎上将”的一生事迹,写出具体回目、主要事件;第三,统计三国主要战事的谋略、得失关键。第五是教学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基础教育所需要的教育者,教学能力就是合格师范生必备的能力,教学实践是一种综合实践,它基本上可以包括以上所有的实践。教学实践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试讲;二是试教;三是实习。试讲中,学生面对的是自己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这种教学带有模拟性质,主要是实战前的演练,其目的是让老师和同学帮助即将实习的学生在出校门前进一步地查漏补缺。试教就是尝试教学,是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尝试。实习生到了实习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班听课,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就需要走上讲台,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将自己所有学习和掌握的古代文学的教学技能技巧进行展示和练习。实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经过指导老师的引领,慢慢地自己逐渐熟悉了各种技能技巧,而且开始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第六是人文素质实践。人文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情感素质、心理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素质因素,我们通过阅读实践、赏析实践,已经能够与正确地理解这些素质,并且能够对这些素质进行恰当的分析,也能把这些素质正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即使学生在这个层面上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人文素质没有与学生本人发生联系,没有对学生有所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我们讲文明、讲道德,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情感素质要求我们心中有爱,爱国家、爱人民、爱家人、爱环境,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心理素质要求我们积极进取、珍惜时间、善于计划和安排人生,正确地面对人生不利的局面和人生逆境,知足常乐,时刻保持健康和快乐的心态。这些都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人们的为人处世的具体细节之中。其实,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我们都身处人文素质的实践活动当中,关键是要将相关的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学习者本人以及当下的社会语境结合起来,感同身受,不断地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以上这些实践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实践环节,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直观接触、现场感悟、开展表述,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文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理论分析与作品鉴赏的互动。”[2]

而且这些实践活动大多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截然分开的,我们这里将其分开,纯粹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古代文学教学在开展这些实践活动的时候一是要考虑实践的整体性,要做到通盘考虑,合理安排,比如各个实践环节开展的形式、开展的次数都要考虑进来;二是要注意实践的层次性,这是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决定的,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每一次实践教学完成之后,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要看实践目的、教学目的是否完全实现,要看各个环节是否顺利,有无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实践的水平,从而提高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2

关键词:姜夔,黍离之悲,《扬州慢》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一生清贫自守,诗、词、散文、书法、音乐都很精通,是继苏轼之后难得的艺术全才。虽终身布衣,却名震一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扬州慢》是姜夔名作之一,为宋孝宗淳熙三年( 1176年) 冬至过扬州所作。

扬州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城市。早在汉代就很繁华,到了南宋,经过金兵两次烧杀抢掠,已残破不堪。姜夔来扬州,距离金兵焚毁已经过去15年,但仍有废池乔木之感,可见破坏之惨重。

词前小序语言精练,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动因均作了交代。作者感慨劫后扬州生机不再,因作此词,小序精心结撰,不失为一篇精美的小品文。这也是姜夔词作的特色之一。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在淮水东岸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有着名胜竹西亭的绝妙去处———扬州,词人解鞍小驻,结束了他的第一段行程。今天,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词人看到了什么?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出自杜牧《赠别》。杜牧的春风十里,是描写昔日扬州的生机盎然,此处反用其典,意在衬托扬州今日的破败荒凉,昔日的春风十里,今日的荠麦青青,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纵目所见全是荠麦,别无他物,楼阁屋宇早就荡然无存。此情此景,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当年,扬州沦陷,强虏肆虐,景象之惨自不赘言。距离金兵第二次南侵已十五年过去了,而残破的城池和残存的大树,仍然在诉说着有多么地讨厌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将人们对战争的切齿之恨刻画得入木三分,也体现出词人的别出心裁,所谓清空,正是如此。

接下来,词人又推进一层,用渐字领起,写角声、城景。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李商隐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见黄昏给人的感觉是幽冷悲凉的。号角吹出的声音本无所谓寒暖,然而人们的心在战争后却是无比寒冷的,故而号吹声也有了感情色彩,着一空字,境界全出,突出了战后扬州城人民幸存无几的衰败。正如小序中说: 余怀怆然。

下片作者宕开,写杜牧史事,再起波澜。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里用了假想,杜牧即使有出色的鉴赏能力,有着横溢的才华,如若重游扬州,面对今日的萧条破败,也应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借杜牧的吃惊来写自己的惊叹,笔路变化,构思炼意颇下功夫,现出骚雅之风。故而: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杜牧的《赠别》和《遗怀》两首诗,都是写他在扬州的生活,均文辞工巧,姜夔在此化用其诗,用与扬州有密切联系的大诗人杜牧之典,设定一个假想的情景。今昔对比,说杜牧即使有豆蔻词、青楼梦的才华也难赋深情,实则是说扬州城今昔的巨大变迁所引起作者内心深处的强烈震动,同样是在虚处着笔。

接下来用杜牧诗翻出另外一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处暗用此诗意。可见姜夔运用语言的功夫,借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用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诗风来改造词的语言,凝练而不失本义,清刚醇雅,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使得语言进一步雅化。

二十四桥这一风景名胜仍然存在,可它现在的境况怎样呢? “波心荡,冷月无声。”只有桥下河水,微起涟漪,月光默然,把其清冷洒向人间,月色本寒,而倒映在水里,又更增加了其寒意,故言冷月无声。这三句写凄清之景,历来传为名句,荡字点出动态,实乃传神之笔。《词洁》说:“所谓一字得力,通首光彩,非炼字不能,然炼亦未易到。”

这句是下片里唯一写实景的一句,下句又转入了假设虚写。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冬至日本不是红芍药开放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日的红芍药花开放了,可如今的扬州已是空城,年复一年,又有谁来欣赏它呢? 此句作者不直接说,而是反问道出“年年知为谁生”,以花的无意来衬托人的有情,韵味浓厚,显得清空骚雅、饶有意致。

一般说来,知为谁生的意境在诗歌中常见,杜甫有“细柳新蒲为谁绿”; 陆游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刘希夷则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手法大体相近,用花开依旧,来反衬人事已非。以上三人都是在花开放之后来写,而姜夔以联想来写,纵使来日花开,也只是徒添空城的感伤而已。花愈绚烂,人愈哀愁。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3

关键词:诗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49-02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古老民族的一部心灵史。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其设置为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因其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以及作品所涵盖的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实用性和功利性思想和快节奏生活对大学生影响很大,而在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理论开拓而忽略原生态作品的积累感悟,强调创新而忽略了对基础文本的学习和审美感悟。浮躁心态情境下的古代文学渐失天生丽质,教学也失去了灵性,变得越来越枯燥,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要走出困境,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探究和实践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套路,即回归到古典文学的本质,实行诗意教学。

一、诗意教学的内涵及实施的必要性

古代文学的诗意教学不是狭义的诗歌教学,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诗意教学观。诗意教学首先表现为诗歌教育,以诗意的目光欣赏古代文学;其次表现为哲学意义上的教育,只有从文学意义上升到哲学意义才能把握住真正的诗意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意教学应是人性的教育与生命的教育,更是灵魂的教育,是更高层次的心智活动,其独特的诗意思维能够激发出大学生内在的诗性智慧。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强调知识性、专业性,却忽略了它最本质的一面——诗意本质。古代文学课程本身典雅涵咏、天生丽质,它不仅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更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大漠孤烟的雄浑,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诗意教学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系列诗意的教学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达到自由和谐的统一。

实施诗意教学不仅需要而且必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诗意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创造性,一流的高校犹如高品的大诗,古代文学的诗意教学是高校奔向一流的开始。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诗意思维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的情绪结构。高考应试模式下的大学生,中学时代大多无暇顾及文学的魅力,艺术之门还未打开就进入高校大门,而大学时代学生有了自由的空间,正值青春焕发追求诗意美的季节,诗意教学使学习变成一次追求知识之美的人文旅程: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诗意、体会诗意,在诗意的氛围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最后,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诗意教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

二、诗意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诗意素养。(1)自学积累。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自身的诗意素养高低决定一所大学的精神品格,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及接纳程度。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是自主提高的动力和源泉。首先,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品诗获得的美,这种美就是诗意。对充满诗性的知识积累,尤其对古典文学本身的钻研,经典作品达到烂熟于心,对相关经典哲学书籍也有深刻的了解,领会其精髓,厚积薄发,在研读作品中提高自己的诗性修养及诗性水平,才能使教学深刻。另外,要向学者型智者型教师学习,向大师级的人物看齐。于丹老师的灵性优雅、马瑞芳教授的诙谐幽默、周汝昌先生的渊博智慧、周思源先生的缜密深刻都是古典文学教师应当具备的。广泛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增加教学的底气,才能形成教学的软硬实力。(2)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改是保证质量的手段。与中学不同,高校应占据文化制高点,引领学术潮流,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学术研究能提升教师的学术层次,开拓教师的学术视野,能使教师形成深邃的思想、更加高尚的人生态度以及更加广博的诗意审美意蕴。因为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往往围绕一定主题进行,有的是当前的争鸣热点,有的是古典学科的前沿问题,能够推动学术进步,使诗意教学的底蕴更加坚实,而不流于肤浅。同时不断更新教学理论,汲取最新学术成果,并应用于实践。利用访学进修的机会,通过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进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打造诗意课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课堂的宽度深度有了无限拓展的可能。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能使得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巧妙利用多媒体,或直接引入,或间接穿插,或视频交流,进行诗言、诗情、诗境三方面的教学,能够大幅度提高诗意教学质量。(1)诗言,用诗意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诗意语言是诗意思维的外在表现,是诗意教学的桥梁。古典文学或诗情画意,或宛转流长,“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意语言最能体现古典文学的学科特点。例如《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最具诗意的小说,它所追求的境界,就是诗意恋情、诗意栖居和诗意生命永存永在的梦。《红楼梦》发现了一个具体的就在每个人身边的诗意源泉,这就是女儿身上所负载、所蕴含的诗意。贾宝玉、林黛玉、妙玉、香菱都向往诗意栖居,丰富细腻、立体复杂、优美动人的红楼世界。对于这部小说的讲解,除了要深谙曹雪芹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之外,更重要的是把握流淌在字里行间的优雅的诗意,并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对人生终极意义进行思考。(2)诗情,用诗意的情怀营造诗意的课堂气氛。荀子曰:“麻生蓬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巨大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润物细无声”如春风化雨般,充满诗意的灵气韵致,自觉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性发展的规律,使大学生在诗意涵咏中得到启发,在多种情感交织中提升能力。(3)诗境,培养诗性之思。教师的引导不能停留于字句段的层面上,而是要着眼于天地大境界。古典文学中不乏这样大心胸大境界的人物及情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魅力四射,光彩照人,他是具有大智慧、具有超凡力量的人。《中庸》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这种人生境界,进入这种具有哲学意蕴的诗境诗情中,使人胸襟开阔,气吞山河。endprint

(三)拓展学生课内外活动空间,感悟践行诗意人生。(1)构建经典阅读模式。朱永新说过:“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书面阅读却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设备,更多的是快餐式文化,很多学生陶醉于视觉的享受中,很难进行深入思考,对古典作品经典原创真正潜心研读者少之又少。建立书香校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推荐经典必读书目,建设古代经典阅读体系,并制定监督机制,让经典与学生相伴相随,每天读一篇,日积月累,小流终会聚成大海。(2)打造一流水平的古典诗词小说等社团,并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积极开展文学经典讲解和阅读活动。在形式上争取多样化,如古典诗词吟诵社团,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音长、音高、节奏以及古音吟诵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吟诵中感悟古典的魅力。建立古典小说演讲社团及各种文学社,比如《三国演义》学社、《红楼梦》学社、《水浒》学社、《聊斋志异》学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比如经典讲堂、经典沙龙,既提高了阅读水平又促进了师生交流和沟通。利用多媒体拓宽研究领域,有效利用网络优势,努力争取与北大清华等一流院校学社联合,取长补短,向一流院校看齐。

(四)改传统考试模式为“引导、体验、提升”三位一体的诗意考核评价模式。现代古典文学课堂依然是“上课记笔记,课后对笔记,复习背笔记,考完丢笔记”,依然是传统的一试定终身模式。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小说戏曲,风格迥异,仪态万千,可以尝试打造一台晚会,包含诗词表演,重温经典片段等;也可借鉴央视节目成功模式:变“直通春晚”为“直通经典”,变“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为“梦回大唐”“古典音韵”;或是采用答辩形式——“大学生百家讲坛”,由学生亲自导演设计,亲自参与,参与即是考核的开始。变理论讲授为理论实践相结合,变平面为立体,使枯燥乏味的答卷考试实现华丽转身。

生命的本身就是诗,大学的教育应该是诗性的教育,大学精神应该是诗意精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应该走诗意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席勒,F.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何云波,等.大学教育应该是高品的大诗[J].现代大学教育,2012,(4).

〔3〕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J].河东学刊,1999,(4).

〔4〕李如密.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5〕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6〕吴小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4

一、课程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A(2)》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隋唐五代文学至近代文学。这门课程分作品选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内容。作品部分有诗、词、曲、短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理论知识部分以文学知识为主,适量地介绍了古代汉语、古代文化等有关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及诗、词、散文,宋代文学概述及诗、词、散文,元明清文学及戏曲、散曲、小说,近代文学及诗、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A(2)》开设一学期,2学分,36课时。

二、教学资源

1、文字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为《中国古代文学》,由沈惠乐(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辅导教材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下),由冯克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视频资源

配合文字教材,我们还借用了首都师范大学录制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36节录像课。其中有对文学史的整体归纳,也有对具体作品的详细分析。

3、网络辅导文本

本课程按照章节次序编写了章节辅导,可登陆湖南电大在线平台下载阅读。

三、教学支持服务

本课程的省校课程主持教师是曾永胜老师,课程责任教师是王栋老师。

联系电话:0731-82822587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电子邮件:147481601@qq.com1、网上交流学员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省校、分校的实时交流栏目与教师交流,也可以通过湖南电大教学平台中“课程论坛”直接与本门课程的责任教师交流。(省电大的网址为:)

2、电话答疑

学员也可以通过电话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来电请拨0731-82822587;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课程教师直接交流,邮件请发送至:147481601@qq.com3、期末复习

本门课程在考试前3周会在网上发布复习指导。

4、相关学习网站介绍

(1)诸子百家

(6)中国作家网(文学史料)http:///wszl/wszl.asp

四、教学环节与教学方式

1、教师的职责

省校课程责任教师制定、修改教学文件(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发布章节辅导、平时作业。分校教师依据教学文件对面授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学环节监控和网上辅导,面授教师按照分校要求开展面授教学。

2、教学环节与教学方式

(1)面授辅导

各分校应根据学员的学习基础开设一定课时的面授辅导课,教师应侧重于重点作品的分析,介绍各类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以便学员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各部分的概述部分,应简明扼要地讲清各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

(2)录像(音)课

本课程有36节网络视频课,建议以学员自学为主。

(3)答疑与讨论

本课程的学习答疑主要安排在日常的“课程论坛”中,分校教师应在分校教学平台开展这一网络教学活动。

(4)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自2010年以来采用100%过程性考核,即采用3-4次网上综合测试替代期末考试,学员完成3-4次网上测试,即获得学习成绩。作业由省电大教务处统一发布在作业平台:http://zy.hnrti.com/。作业题型有不定项选择、判断、单选等题型。分校教师应督促学员完成。

五、学习方法

对于学员的学习,我们有以下建议:

1、了解本大纲在各编概述中所提及的文学史知识;了解先秦及元明清各代文学发展的大体趋势。

2、重点学习精读作品(凡在篇名旁标有“*”号者),对作品的作者、创作时代、所属文体及其主要特征都要有所认识,能够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表现手法。

3、掌握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了解对诗、词、小说、戏剧的分析方法。

4、背诵教材中指定要求背诵的篇目。

5、在教师辅导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以提高分析鉴赏能力为主,制定个人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计划。

6、积极参加网上教学活动,对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与分校、省校教师交流。

六、平时作业

本课程自2010年以来采用100%过程性考核,即采用3-4次网上综合测试替代期末考试,学员完成3-4次网上测试,即获得学习成绩。作业由省电大教务处统一发布在作业平台:http://zy.hnrti.com/。作业题型有不定项选择、判断、单选等题型。

七、课程实践与小组活动

本课程没有安排课程实践环节。面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展撰写小论文、文献调查、作品赏析等方式提高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小组活动、协作学习可以考虑用以下方式进行:

1,读书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分组讨论,提交读书报告,集体交流。

2,分组收集当地可见的古体诗词、戏曲、小说(如楹联,碑刻,地方志中见载的诗歌)或本土古代诗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

八、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遵照教务处的有关规定进行核定,本课程无单独特殊考核要求。关于平时作业,指导老师应每学期布置四次。省电大老师在网上发布的题目可供选择参考。

九、考核方式:

1.本课程自2010年以来采用100%过程性考核,即采用3-4次网上综合测试替代期末考试,学员完成3-4次网上测试,即获得学习成绩。作业由省电大教务处统一发布在作业平台:http://zy.hnrti.com/。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5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都需要加以重新考量。传统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丰富的网络资源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研究性教学转变。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正处于一个内外环境急剧错位的时代,这是自该课程产生之日_起从未遇到的变化和挑战。该课程具有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与此不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变。对于高校教学的作用也很明显,至于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与社会变化保持距离的中国古代文学,对其触动也是极大的,它必须要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网络,面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面对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接受网络环境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冲击。

一、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个体应该是知识、思考能力以及人格的提升。在当前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就业竞争增强的情况下,大学教育的目标与大学教育的本质发生偏离。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变化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不能低估功利化思维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固守原有的教育理念与毫无原则地迎合社会需求都是缺乏思考和不负责任的方法。

“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者在思想上都已经认识到教学目标调整的必要性,很多人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改变教育理念。培养能力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哲理思辨能力,以及近年大家关注较多的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基本能力,也是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目标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能力。我国应试化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在大学之前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自然居于应试能力之后,大学教育没有应试的需求,是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阶段。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无疑要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已经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和保障。

教学模式无疑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调整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重新定位需要对教学目标的深入了解,更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形式和特殊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优化了教学内容,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与当前世界流行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很少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突出的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有所欠缺。以讲授先秦文学中的楚辞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背景知识,课堂上按照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书过程、主要作家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赏析等顺序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以上内容,备课时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掌握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讲解时提供给学生,并能够作出自己的个性化判断。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跟随教师系统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目的要求,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够掌握。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和解答,但是国内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更少对教师的讲解内容提出疑问。显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没有学生发挥主动性的环节,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也没有把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不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差距较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检索十分便捷,原来课堂上教师精心准备的大量介绍性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非常容易检索到,并且网上的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很可能远远超出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量,很多新的观点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如果教师不时刻关注网络、更新知识,很容易落后于学生。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的介绍性知识,对学生而言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学生需要的是建立在这些知识背景下的深入分析、讨论问题。在现有的古代文学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出于授课习惯和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等方面的问题,不愿意进行调整,还是希望通过增加讲课激情、感染力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改进教学模式。

三、建议采用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

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在其他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其中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能够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研究性教学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重新调整,从知识点确定、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整等,都需要加以认真梳理,使教学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和主动参与,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提前的知识准备,课堂之外的大量阅读与相关材料的查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充分的知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与同学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为研讨问题的主持者。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在课堂讲授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问题的设计、学生发言的评价、课堂讨论的组织上,教师作为主持者,要引导学生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而不是停留在材料和观点的陈述上。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和各类学术观点更加丰富,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时时把握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以保证对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评判。

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自主式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诗经》,在学生掌握《诗经》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借鉴已有的赏析评论文章分析《国风》中一首诗,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后,教师可以归纳出分析诗篇的一般方法和角度,对这些不同的方法取得的效果加以评析,让学生掌握分析诗篇的正确方法。课后布置学生自己选择《诗经》中的一首诗分析,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会逐渐熟悉如何去研究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有讨论价值的教学内容中.如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中,对于老子、庄子、孔子、荀子等人的哲学观点、文学性等教学内容,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问题具有认真研讨的价值,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体发言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集中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教师提出的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先由学生加以评价,教师再作出回应。三是借助Blackboard等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世界各国的高校中使用较多,国内很多高校也已经购买并在教学中大力推广。该平台具备的讨论、在线问答等多个功能可以为研究性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学生利用该平台可以完成知识准备、内容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等环节,教师可以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此类教学平台对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很高的价值。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6

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发展进程,其主要形态大致有以下四种,也就是从最早的史前文明,发展至古代农业文明,再发展至近代工业文明,如今则已发展为现代文明。不管是哪一种文明形态,均为当时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生活于其所在时代人们所作出的一种理性抉择。与此同时,文明形态又会反过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绵延万年,古代先民们一代代均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极大影响,这样就会产生对于在农业文明下诞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审美观的一种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体现社会生活实际状况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为此,需要通过分析农业文明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探究我国文学丰富多彩的审美特征。

1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庸与和谐共存的审美观

良好的气候条件、自给自足的农民生产方式,造就了华夏民族的突出个性,也就是既中庸又和谐的审美观。笔者认为,文明之起源和气候条件之间具有无法分离的重要关系。被称为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中国都处于北纬30至40 度的区域之中。比如,中华文明诞生地点就在北纬30 至37度之内,该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季风湿润以及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时高温且多雨,冬季时低温且少雨。依据著名学者陈代光先生所著《中国历史地理》的描述,我国曾经先后经历了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其中的四个温暖期为从仰韶文化延续至商代、从春秋延续至西汉末、从隋代延续至北宋之初、从南宋中期延续至元代中期。以上四个温暖期正好是我国农业文明产生、发展并且步入高峰期,这也是华夏民族儿女敦厚的集体性格之产生期,而且还是审美主体由觉醒进入到发展,再走向成熟的过程。春秋时随着铁器与农具的产生,让农业劳动发展至个体化耕种的时代。百亩之田与五口之家就十分自然地组成了一个家庭,而家庭又会逐步繁衍出庞大的家族,在家族当中会有长、幼、尊、卑之分,这就要求家族成员们彼此用忠恕之道相互对待,由此而来,家、国与天下就构成了统一关系。在该价值体系之下,尊重君主就如尊敬父兄一般,爱他人之女子就如爱自家姐妹一般,所以,所说之话,所作之诗、所写之文,都应当要让读者有乐而不淫和哀而不怨之美感。《诗经》可以说是最能够展现中庸与和谐审美观的一部诗集。比如,《召南·江有祀》这首典型的弃妇诗,表现出对抛弃其的丈夫所具有的怨恨,但是全诗并无感伤与哀怨的情绪,整首诗显得既温润又中庸,体现出非常可贵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如,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批判主义诗人,除创作了诸多反映普通劳苦大众民生困苦的诗之外,同时还创作了诸多具有中庸与和谐情调的诗歌,“天下朋友皆胶漆”与“晴看稚子浴清江”就是如此。

2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功利与诗性共存的精神属性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之中,实用可以说是所有生产活动之目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业可谓是衣食的源头。在农耕社会之中,务农的人们最关心的是农产品产量之多寡,农产品是不是能够切实满足自身家庭生存之所需。这样一来,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就具备了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务实性。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迥然不同于游牧民族活动以及商业民族的活动。农耕的.特性要求其一定要做到务实,从农产品的播种到耕耘、收获,不能有一点虚假之处,也不能依赖于什么投机取巧。正所谓只有一分耕耘,才能够有一分收获。游牧民族的牧民只要能够找到了水草肥美之地就能提高经济效益,在商业性活动之中只要找对了投资的市场,加上自身所拥有的商业操作能力,也容易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上两者均具备了某种机遇性。正所谓国以农为本,农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的立国根基,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而是真正地增加于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应部门。因为我国的农业人口为数众多,广大农民往往完全依赖于其所耕作的土地,极少会进行流动,这样一来就能促使社会结构更趋向稳定,所以,农业文明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特点就能够展现出来了。因为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深刻影响,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通常均会带有相当浓郁的功利色彩,十分倡导思想上的教化,要求文化创作应当做到有为,要有益于当世,内容上应当充实,形式上应当和内容保持统一,要通过惩恶与劝善来实现当时社会的和谐。同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所处的大环境是大自然,其中的青山绿水会不由自主地让广大劳作者在身心上经受美感之熏陶,从而触发人类感受美与欣赏美之本能,进而融合到诗意化的情境之中。

虽然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劳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劳作于其间的劳动者们的物质生活通常也是十分困顿的,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希望之心却不会消逝。一旦劳动者把自身的目光投往生机盎然的农作物之时,就会从自然事物当中萌发出全新的希望,其所能够得到的安慰以及和对当前痛苦之超越,会让其对于以后的生活产生满怀诗性之幻想,比如,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有鉴于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人和物通常都保持着息息相通的意味。文学作品当中并不会有完完全全、彻彻底底让阅读者悲痛欲绝的悲凉情景。德国文学大师歌德曾经说过,虽然中国人在思维、感觉上与我们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又存在着迥然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那里的自然外境往往是与人物的形象彼此相互关联的。即便是在人物一直在经历着悲剧的命运之时,其所看到的景物在表面的悲情之下,依然能够看见一抹鲜亮的色彩。比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其所居住的潇湘馆显现出一种凤尾森森、苍苔满布的景象,体现出主人公的悲剧气息,就在其死去的夜里也是充满了凄凉冷淡之感,但作家在让阅读者看到红颜薄命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她进入仙界之后由此而脱离世俗情愁纷扰的新希望。正是通过在悲剧中略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展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与诗性品格。

3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

我国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养育出朴素而又清新的审美情趣。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一带气候十分温和,在湿润中又多雨水,植被十分茂密,生态环境显得极好。比如,杜甫就曾经在其名作《望岳》中描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情景,当代读者可以想象到当时的齐鲁大地展现出来的是一片青葱、苍翠的场景,显得一望无际。人和环境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二元化统一体,人创造出了环境,而环境则陶冶了人。如果人能够尊重自然环境,那么环境则会给人带来意象和想象,这一意象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人在内心深处所具有的审美结构。我国北方地区的山川十分雄伟,平原又极为辽阔,容易产生既质朴而又粗犷之性格,体现于诗文之中就有了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之苍茫雄壮。我国南方的山形非常秀丽,河流密布且绵长,容易产生既纤细又柔婉之个性特征,这样一来就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意境。唐代孟浩然所作《过故人庄》中则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象。可以说,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创建了古代文学的审美文化体系,所展现出来的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把审美格调放置于非常高的平台中,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4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的鲜明特征。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下广大民众所生活的空间尽管十分广袤,但实际上所生活的圈子却极为狭小,大多是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而以庭园则是其最为重要的活动与休闲场所。和游牧民族以及商业民族的人们比较起来,农耕民族民众的生活空间具备了极大的封闭性。但是,人们探求未知之本能又促使其十分希望能够进一步突破自我封闭的枷锁,尽可能地拓展自身的眼界。我国古代文学因为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极大影响,在空间的处置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封闭性和开放性共存与矛盾统一的鲜明特征。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庭园往往是主人公们进行活动的重要场所,通常都是用个体家庭之兴衰以折射出全社会的变化。这一点从《诗经》当中的诸多怀人诗,至汉代所创作的《孔雀东南飞》,再至唐代所创作的《长恨歌传》等、元代戏剧《西厢记》等,其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均在庭园当中活动,到明清时期,那些才子佳人作品更是遵循着才子佳人在后花园偶遇之模式,以至于我国古典小说经典名著《红楼梦》也成为了一部典型的庭园小说。

显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庭园和外国文学当中广袤无边的大海、森林或者大型庄园等比较起来,空间上显得极为封闭。为了能够切实突破这一封闭特性,拓展自身视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登高望远的场景,古代文学家们利用登山或者登楼等形式,在制高点上遥望远方,体现出空间上的开放特性。比如,先秦时期的学者荀子就在《劝学》中提出“登高而招”,魏晋时王粲登楼时则创作了《登楼赋》,到唐代时王之涣又创作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登高望远主要是从垂直的方向来拓宽自身视野,而通过园墙为隔对各个场面实施同步描写,则主要是在水平的方向上拓宽古代文学反映出来的空间。通过把墙内与墙外同时并行开展的人物动作形态加以描述,就能够让文学作品的内容变得愈加丰富,而且还能够让读者们在接受过程中更有立体的感觉,从而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让读者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5 结 语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7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改革,策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以下简称作品选) 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必修课, 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在熟悉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和分析具体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由于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后续课程, 是对该课程的丰富和完善, 而且选本中大部分篇目学生在中学阶段或文学史课程中都涉及过, 那么如何处理好本课程与文学史及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关系,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使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得以真正提高, 是上好这门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一、明确教学思路,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 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具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和清晰的教学理念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保证。根据作品选的课程特点和教育教学目标要求, 在讲授过程中, 我首先明晰并处理好以下几层的关系:

1. 关于与文学史的关系。

作品选读是文学史的后续课程, 讲授时一定要体现出连续性。其目的, 一是回顾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 不至于使其被淡忘或生疏。二是为将要讲的作品做铺垫。如讲《逍遥游》之前, 一起回顾《庄子》文学特征中“三言”并用的表现形式, 了解《庄子》散文多以寄托的方式析理和上至天, 下至地, 随目所见无所不取, 一片天机烂漫的“汪洋恣肆”、“恢诡谲怪”之风。有了这样的铺垫, 在分析《逍遥游》时, 才能更好地悟解其寓言的含义, 更好地辨析其事例、说理中重言前后的差异, 以及片断与片断的跳跃间难寻的意脉。讲乐府名篇《陌上桑》前, 先从是否可以歌唱的角度, 将汉代诗歌分成诵赋和歌诗两类, 从而梳理出汉代诗歌由汉初流行的楚歌向以娱乐为主的新声流变的轨迹。进而分析促进这一变革的原因, 是汉帝国的统一强盛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为新诗体产生注入的活力。有了这样宏观的背景, 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局限于作品本身, 而是彰显出其透显出的时代内蕴。另外, 文学史课程学时有限, 对于一些内容不能完全展开, 那么作品选课正可以是个补充。如在选讲魏晋南北朝辞赋名篇———王粲《登楼赋》时, 可以先把骚体赋这一体式的渊源流变加以梳理, 再与原初的屈骚和汉代骚体赋加以比较进行分析, 同时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典范意义进行评定。

2. 关于与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关系。

作品选教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篇目都是中学学过或文学史课程中涉及过的作品。那么如何才能突出作品选课的课程特点, 使学生获得与以往学习中不一样的收获呢?我认为重点篇目讲全、讲透, 熟篇讲出新意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更高要求, 也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关键。如像《离骚》、《逍遥游》、《项羽本纪》中学、文学史都讲过或涉及过。但中学所讲均为节选:《离骚》、《逍遥游》都是只选取第一部分;《项羽本纪》选“鸿门宴”一节。而文学史课涉及到这些篇章时也只是作为例文为所讲内容服务。那么对于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在作品选读课程中就要讲全、讲透, 以体现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地位。如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对《离骚》的解析重在对其情感脉络的梳理。通过勾勒出屈原禀赋美好, 满怀理想, 遭群小排挤, 君王疏远, 理想受挫, 退而自修———就重华陈词, 坚定了信念, 明白过错不在自己, 而是不遇时, 无明君———上天寻求遇合之君、理想同志, 以失败告终———向灵氛、巫咸求告, 劝他离开楚国, 到理想国度实现人生目标———周游四方, 但最终不可能离开楚国, 陷入极度悲痛———在进退艰难、矛盾难解之时唯有从彭咸之所居这一情感脉络, 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 这是一首屈原用血泪凝成的诗篇。它把作者一生所有理想、追求、痛苦、挫折、矛盾尽情表现出来, 因此说它达到了抒情诗的最高境界。熟篇能否讲出新意更是这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像《陌上桑》、《行行重行行》这些篇目, 同学们很熟, 甚至能够背诵。但它们确实又是汉乐府和文人诗的精品, 不可回避, 而且其影响力和典范意义又很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把篇章的讲授放在汉代诗歌创作, 甚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去解析。如关于《陌上桑》我设计了“好女”与时代基调、“采桑”与桑间濮上传统、“夸夫”与汉乐府叙事特征三个问题作为切入点, 以对此篇的主题特征、历史文化蕴含及其带有汉乐府叙事特征的不求细节真实与情节完整, 突出对理想特征的描绘及夸张、排比与铺陈等手法进行总结归纳。而《行行重行行》篇的分析重点则放在其内蕴阐释上。通过其与《诗经》相思伤别类作品的比较, 得出其并非传统题材的重复, 而是增加了更为深沉的内容, 即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的结论。同时再结合儒家诗教传统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说《十九首》中男女相思之情等世俗情怀的袒露, 为文人抒情诗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样一个贯穿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的问题。

这样以选篇为基点, 再深入到本阶段诗歌创作乃至整个诗歌发展进程去理解、分析该诗作价值地位的方法, 会使我们的作品选课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实践,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1998年10月, 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 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1]作品选课程教学大纲涉及选讲篇目很多, 而教学时数有限。因此, 只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或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充分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1. 课堂讲授与学习探究相结合。

古人云:《诗》无达诂, 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于科学计算, 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 而是根据鉴赏者身份、经历、情感、水平的不同得出各异的认识。因此, 在课堂讲授中, 我设置一些有争议或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和讨论交流的方式,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诗经·东山》篇写的是一位久从征役的士兵在归途中思家的诗, 属于《诗经》战争与徭役诗的范畴。而《诗经》这类作品在情感趋向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思乡怀归, 据此, 我设置了“《诗经》中的征战诗为什么多表现思乡怀归主题?”这样一个问题。屈原的《离骚》“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 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 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2]同时, 屈原又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文人, 因此在梳理《离骚》篇情感脉络的基础上, 设置“如何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的爱国与后代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思考题, 请同学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到, 《诗经》战争徭役诗中多思乡恋土情感的表达, 是与周人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观念相关。屈原能把自己真正和整个国家融为一体, 与当时楚国还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封建宗法意识有关。这种极强的家族血缘意识, 使氏族成员对自己国家的眷恋, 远远超出于一般公民对国家的情感, 也使屈原永远也不能把自己和楚国分开。楚国就是他的家, 楚国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这种把自己和国家完全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没有第二人的。有了这样的讨论和交流, 同学们就会达成一个共识性的理解, 即今天我们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 并不是说要像他那样去爱楚国, 而是要像他那样, 执着于对我们今天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爱, 对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因此,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个体或小组学习的目标更明确。这对于深化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2. 课堂精讲与学习指导相结合。

为了既突出讲授重点, 又涵盖大纲内容, 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采用了课堂精讲和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形式。精讲即教师利用课上的时间对重点篇目及具有典范意义的篇目进行深入阐析, 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不同文体样式和题材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掌握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学习指导即是对大纲中其他篇目采用发放学习指导材料的形式, 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下发的学习指导材料包括了选篇的主旨、思想蕴含、艺术表现特征、思考题、参考书目等内容, 这既保证了学生对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有明确的认知, 同时, 也可引导他们在拓展阅读或思考探究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改革考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途径又具实操性的考评方式, 是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采用了个人平时成绩和小组集体成绩相加两种考评方式。个人平时成绩意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包括课堂上对所留思考题回答的踊跃和准确, 也包括展示个人学习水平的知识竞赛。如对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诗歌, 学生熟悉度较高, 自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我设置了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写一个时代诗歌的作者、诗名、诗意的竞赛内容, 以写得最多最准者为胜。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取胜愿望, 同时, 也使学生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得以提高。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对现代学生而言也是诸多学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 我尝试将激励机制与群体互动方式引入教学, 以激励学生为团体荣誉而努力。对此, 我将班级中的同学分成学习小组, 根据大的主题要求, 让每组自定题目、自做策划方案、自行准备, 同时, 由学生推举出主持人、评委、计时、计分等成员, 在课堂上集中展示汇报各组的学习成果。如在“走进司马迁, 重读《史记》”实践教学活动专场, 各小组分别设置了一站到底———《史记》知识竞猜;对话史哲;“鸿门宴”新片发布会;“渑池会见”新片发布会;司马迁与《史记》专题学术研讨会;《史记》原稿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关于司马迁民族观的形成;史记中女性人物形象纵横谈等主题活动。各组成员积极准备, 实践教学活动现场精彩纷呈。他们采用的知识竞赛、新片发布、新书发布、学术研讨等形式, 再辅之以现场表演和场外录像, 丰富了教学内容, 也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同时, 让学生评委进行点评, 并为每小组打分的活动设计, 也使学生个人潜力和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总之, 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 强化的实践能力训练, 多渠道的考评方式, 是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与改革过程中的实施方略, 也是本门课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4) :54.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教育 当代化 以人为本 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专业的核心与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是分析中国文学从先秦到近代在不同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发展、繁荣与演变情况,具体包括经典作家与作品、文学流派及其艺术表现规律、文学运动与思潮、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旨在培养、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鉴赏、解读等综合能力。这些教学内容和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维度:一、认知维度,即要求学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迁现象相关的各种具体的文学知识;二、审美教育的维度,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中净化和升华师生的精神和心灵,以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认知维度是审美教育实现的知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通过文学艺术来进行审美教育是最好的途径之一。高尔基曾说:“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以同样的强度既作用于思想,又作用于感情。”

审美教育是美学在人们人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审美功能的最终体现;在教育领域,审美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中如何发挥我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和功能值得我们去关注、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理念要实现当代化

如何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涉到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研究教学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化”问题,而今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为古代文学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自身的价值与目的。如果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为古代文学而古代文学,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会失去当今学生和读者的热爱,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失去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的生命力。本课程目前的教学实践已经面临这一挑战。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教学教育手段的当代化,如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之价值取向与目标要当代化,要能有效应答学生和读者在当下现实中所面临种种困惑和不安,塑造他们的心灵,净化他们的情感,吁求理想人生境界。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那么,古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但是古典文学的当代性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命题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在当下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实现对古典文学的创造性诠释与“误读”。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充分理解时代要求,发掘古代文学资源,并能运用后者来阐释时代命题。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下的时代困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物质匮乏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人之异化、生态环境等命题,这些命题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回应、介入这些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命题。在《诗经》中、在诸子百家散文中、在汉赋唐诗宋词中、在元曲明清小说中,在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种种精美的意境中,充满着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集中体现着古代中国特有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文学既有必要也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面对日益严重的人之异化与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文学有足够的文学及相关文化资源储存,可以大有作为。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对当代人们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虽然该诗语言浅白通俗,但意境清新优美高远,颇具哲理性;诗人没有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在。更重要的是这些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话语与意境塑造了一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的人之形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人之本真存在”的向往与践行。

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具体内容与意境完全可以结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生态阐释。这样类似而又独特的诗句、意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学生和读者就是在这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境界、审美中实现了生态教育,在对古典文学进行的审美享受中重塑、重建、重构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实现对时代现实生活中生态危机的回应与介入;同时也实现古代文学自身价值的当代化,实现了“古为今用”,展现古代文学的勃勃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目的

文学始终是人的文学。文学应该、必然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存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辅助方法或艺术效应,其本身就是实证和实现人的生存理想的重要途径。美育目的在于人本化,即美育既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同时也以人的生存为目的。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充分肯定审美的人本主义取向,强调审美对于人的生存幸福和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尺度。马克思认为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

审美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性、人格的完善是其最高理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为人按照其本质来说就是审美的,人的本质和审美本性在本体上具有统一性;主体(人)的审美状态时人的自由本质的充分体现:“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和“自由地对待产品”是人作为“自由自觉”的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不能处于审美状态,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就是非人的存在。这样,美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而且更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历史成果;审美就不仅仅是一种额外的享受,而且是人的自由的类生活本身的特性,是人的自由生存的必要充分条件。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也莫能概外。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如此充分如此优美精致地再现着古人的欢欣悲喜、忧伤困惑和豪迈豁达,如此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古人的种种情绪与情愫。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窥探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着,生存着: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感受古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中体验古代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情怀;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领略古人对生命的眷恋,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感受古人的深沉与慷慨,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体会古人的建功立业的豪迈,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想象古人的家国情怀……,在这样的优美动人的意境中,读者、学生、当今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古人进行着对话,在体验古人情绪和生命的同时感受自己的人生。

的确,审美教育不能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与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去创造美的环境,但能逐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建构美的心灵。以此为基础与前提,审美教育无疑会对读者(学生)的行为实践和人生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实现了以“以人为本”,以“以今人为本”;也就践行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让历史引领现在,让历史照亮未来。”

三.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审美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西方马克思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及艺术审美内在的含有政治与革命的潜能,其实质是强调通过艺术及其审美改造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包括感觉、情感、判断、认知等等,从而最终改变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学艺术审美也势必内在的含有教育功能。但是必须要强调,虽然审美必然引发一定意义上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审美。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点颇为关键,就是要处理、把握好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文学审美要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就必须遵循美的规律,必须首先给予学生(读者)以美的享受和乐趣。

审美愉悦和享受是文学艺术之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和充分条件。很多学者都曾论述过审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古罗马的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又对生活有帮助。在你教育人的时候……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有使他喜欢,才能符合众望”。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而简练地把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归结为“寓教于乐”。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雄辩的目标是说服,历史的目标是教导,诗歌的目标是用移情动魄的手段给人快感。”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指出艺术作为教育的有益手段不是简单生硬的说教,“诗人、小说家、演员,他们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打动人心,特别是当心灵本身舒展着迎受这震动的时候,就更准确有力地打动人心深处”。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仅仅存在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艺术作品直接的政治性越强,就越会弱化自身的一再力量,越会迷失根本的、超越的变革目标。”本杰明也曾说:“只有当一件文学作品以文学标准看是正确的时,才可以认为它的倾向在政治上正确的。”所以,文学艺术的教育潜能也仅仅存在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即其文学性、审美感越强,其教育潜能才可能相应越强;反之亦然。

文学审美教育具有人文性、感受性、情感性、直观性、形象性、音乐性等特点。审美教育不是像德育那样以“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推导”、“说理”、“说教”,而是通过诗人创造的种种美的形象、意境,潜移默化,渗透于人的感官和情感,在感觉、想象、体验中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心理和喜好,从而实现文学艺术审美的教育功能。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来说,其审美教育实践的基础在于师生要充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性,即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认知、体会其文学表现形态的华夏民族古典特色,包括传统的文学观点(言志说、虚静说、文以气为主、赋比兴、文已尽而意有余、神思说、缘情说、妙悟说),古汉字的象形特点和古汉语音韵独特表现(双声叠韵对仗押韵等)。在中国先人所创造的富有感情的富于声律辞采美的古典语言形态中,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境中充分实现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四.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特有的审美教育载体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最高范畴,是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学概念,深得儒、道、释三家学说的滋养,是古代先贤以华夏民族传统思维的独特方式,对文学艺术审美特质的理论把握。一般认为,“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方面,是艺术辩证法的充分体现。它的更为空灵与高妙的美学意蕴则是将有限的生命境遇与无限的宇宙图景相互交融。从汉朝的刘勰,到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再到宋代严羽,清代王夫之、王士祯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丰富、深化了传统的“意境”论。直至近代,接受了西方文艺哲学而又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王国维完成了古典美学已经论的探讨,提出了理论化的意境论。中国古代诗人无不在创作、欣赏中鲜明地体现出对意境的审美追求,并在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中显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诗人之思和诗化的感觉方式。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一般不提倡激烈感情的直接流露,而强调情感必须通过可以感知的对象(景)呈现出来,使情成体,化无形为有形,将作者情感渗透在、弥漫在、投射在景物上,使率直表露的情感变得含蓄蕴藉,并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召唤着读者,激发他们的直觉、想象、情感,读者可以把玩无极,回味无穷,即所谓“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一切景语皆成情语。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但“意”中必含有情,情是已经的基本要素,无情不能成意境。杜甫在其名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完美,真正做到了情境交融的效果。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天地和世界,自然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事、人等综合构成的“境”,和作者所要表达之“意”浑然一体,含蓄而又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前人曾云:“古人卫士,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春望》被后世认为是表达“国破家亡”悲愤忧伤之情的典型意境,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经典之作。

总之,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审美教育载体和抓手。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认为文学审美教育具有突出的形象性、体验性、情感化、生动化等特征;而意境所具有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正契合了这一要求,使得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容易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意境使得相应的文学审美教育在实践过程达到了较为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宁,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是湖南省教科项目〔2011〕(492)“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当代意识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上一篇: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下一篇:批准逮捕决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