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观古代文学

2024-09-07

经典观古代文学(共6篇)

经典观古代文学 篇1

中国古代作家和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浓烈的用世情结:希望在政治上为世所用, 以实现人生价值。从这一情结出发, 作家作品往往体现出两面性:得意时沿着封建社会的等级与秩序努力奋斗, 或金榜题名, 或边塞立功, 争取立德立功立言, 俯仰啸歌;失意时藏身于超脱功名利禄的精神家园, 或愤世嫉俗, 或逆来顺受、怡然自得, 憧憬于虚无缥缈的世外或来世, 骚歌低吟。中国古代文学由作家的同一脉用世情结分化出“达”、“穷”两个大方面的表达, 每一方面表达落实到具体作家, 则又因时空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缤纷多彩的独特风姿。可以说, 辉煌灿烂、绵长悠远的中国古代文学, 基本是由“达”、“穷”两个声部的合奏而谱成的交响历史长歌。

一、用世情结: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源流

中华文明既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及稍后的三大文明之一, 又是独立性、自足性很强的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厚重的历史文明是塑育古代文学之树风貌、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文学发育成长的独特生态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 漫长的历史环境。

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因此,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封建社会里的文学。中国封建社会最本质的属性, 是沿着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道路发展。国家权力支配下的小农经济, 以专制王朝为核心的庞大官僚系统, 森严的等级制度, 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诸多社会个性特质, 都对中国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最根本的影响,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之树生长发育的社会历史土壤。

2. 独特的意识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以儒为主、道佛为辅的思想体系。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儒家思想, 同时, 儒学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内容, 儒家典籍就是学校教科书。由儒士入仕途, 是中国官僚政权的常规。其他种种意识形态特征, 都由此孕育、引发、产生。这是滋养中国古代文学之树生长的社会文化气候, 它制约着创作主体的人生追求。

3. 重仕途重人格修养的价值观念。

古希腊重视人与自然之关系, 古印度重视人与神之关系, 中国则重视现实中人与人之关系。中国的史书上, 闪光的都是一些政治人, 是社会关系的成功者。“立德”在“立功、立言”之上, 科学技术则一向被忽视。中国人十分讲究人格修养, 重视“身、心、灵、行”的修养, 以“修、齐、治、平”为环节, 如陆九渊所说的“十字展开”, 以达到人格上的丰富完善。这是渗透其中并规范中国古代文学之树个性的遗传基因, 从深层次上影响着中国古代作家的性格气质和文学的特点。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和儒家道统造就的中国古代文化, 有着与欧洲古代文化明鲜不同的文化精神。君臣父子之关系、建功立业之观念、为国为君之思想, 莫不对古代作家的精神层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 在这样的精神母体中诞育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由此而展现出这样的共同特征:古代作家均有着强烈的报国济世思想, 反映在作品中, 无论表现的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避世, 其根源都在于浓厚的用世情结, 且一脉相承, 不易改变。

二、用世情结在创作主体中的体现

1. 出仕意识强烈。

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以儒为主、道佛为辅的思想体系, 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儒家, 由儒而仕, 成为中国文人最体面的出路。中国古代作家均渴望在政治上通过治世济世疗世以实现自我价值, 因而表现出普遍而执著的出仕意识。一是古代文人出仕的普遍性。北京语言学院编的《中国文学家辞典》, 共介绍古代作家1124人, 其中1000人以上有过科举出仕记录, 占89%。甚至有不少人是年过花甲才入仕。一些以极端鄙视功名而闻世的作家, 也大都有过出仕记录:老子当过守藏庋, 庄周做过漆园吏, 陶渊明当过彭泽令, 阮籍当过步兵校尉。二是古代文人普遍以仕途的成就作为成功的标尺。这特别表现在作家死后的文集, 很大一部分是以官职命名, 如《杜工部集》、《蔡中郎集》、《王右丞集》等, 或以官方追授的谥号命名, 如《韩文公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这些命名, 反映了中国文人普遍的人生拜官心理, 也是用世情结的明显表征。

2. 思想意识明确。

中国作家有强烈的“言志”“载道”传统, 重视文学对于社会的多种教化与功能, 实际上是借文学创作来实现用世理想。其一是创作目的十分明确, 有针对性。古代作家写作目的是为了兼济天下, 揭露黑暗现实, 也是为了引起当政者的注意, 其目的是为了济世疗世。他们绝大多数是为“载道”为“言志”而创作, 为审美为艺术而创作的作家吉光片羽、凤毛麟角。孔子有“兴观群怨”的提法;屈原坚持“发愤以抒情”的宗旨;司马迁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韩愈强调的是“文以载道”。其二是对文学功能的认识存在明显偏向性。古代作家特别强调文学的“济世教化”功能, 表现在对作品的分析上, 就是重教化、重济世, 因此多忽视作品的审美功能。虽然早在魏晋时代有作家开始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本质是审美, 但总体还是把思想标准置于审美之上, 像古希腊追求娱乐性重视审美功能的作家, 在中国鲜有发现。轻审美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文学价值取向。

三、用世情结在创作作品中的体现

1. 主体思想集爱国忠君亲民于一体, 其本为君。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世情结, 首先表现在作品的主体思想上。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思想里, 爱国爱乡土与忠君紧密结合, 忠于封建王朝与民本观念融合无间;抗争不合理制度、抨击黑暗势力与缺乏主体精神结合;积极追求理想、自身完善的入世与消极淡然的躲避出世结合, 这三个结合, 在中国文人身上得到了很奇妙的统一。从屈原开始的几乎每一位中国作家, 大部分作品是这两面性的三个结合的统一。他们的作品, 唱出的都是对祖国对故乡对人民的深沉的爱, 对黑暗势力对群小的恨, 具有最质朴的民本观念。

但是,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古代作家的这种民本观念又与忠君等观念搅和在一起, 无法剥离。中国古代作品表现出普遍的忠君思想。从某种程度来讲来说, 全部屈赋就是对君王的反复表白与倾诉。《离骚》在出世的表达上, 在想象、幻想、神游方面, 确实是高张了主体意识, 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伟大人格, 是很能打动人的;但在入世的行动上, 却是软弱的依附的, 失掉了行动主人公的主体性。爱恨的执著与强烈跟愚忠紧密交织, 无法分离。这种两面性, 同样延续到后来众多的中国作家身上。从阮籍嵇康, 李白杜甫, 范仲淹苏轼, 陆游辛弃疾, 乃至林则徐曾国藩的文章和诗歌中, 都能不同程度地看到这一点。这种高张主体的用世情结与失却主体的行动上的忠君附属性, 是在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很少看到的。归根结底, 中国文学思想观念上的民, 还是君的附属, 君王始终是中国古代文人至上的精神领袖。因为只有君, 才能决定其在用世的道路上走多远。

2. 主要体裁:实用性体裁居多, 以诗独尊。

释放用世情结, 使得文学首先服务于现实, 就产生了种种不同体式的文章, 作者把入世的情感都凝结在用世的文体里, 把它们都作为表现个性的文学作品, 以至于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名称之多, 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难以相比的。翻一下最早的诗文集《昭明文选》, 其体裁就有三十七类。它们是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南朝时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讨论的也有三十多种文体。后世的《文章辨体》区别的文体有59类, 《文体明辨》竟达127类。古代文学作品中, 很多名篇是应政治需要或日常交际实用而写的, 如《出师表》、《兰亭集序》、《岳阳楼记》、《讨武曌诏》、《谏太宗十思疏》等名篇都是实用性强而又文采斐然的传世之作。唐代传奇小说的最初目的是实用的, 用于温卷以证明作者的诗文写作能力。几套大型文集编选目的是实用, 《昭明文选》是为了提供写诗作文的范本;《文苑英华》是为当时的读书人提供考试作文、办公应酬的方便而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主要是为了举子考学而编的。为应用而创作占为表现而创作作品的相当比例, 实用文体众多, 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特色。

而在这众多体裁之中, 诗歌因其创作的快捷方便和抒情性质, 天然地成为文人表达用世情结的最佳文体。在很长时期里, 以抒情为宗旨的诗歌与其变体 (词曲赋) 等, 占据着中国文学的中心位置。诗, 不仅仅用于美学上的欣赏交流, 伐才炫艺, 更主要的用来社交公关, 改变人际关系。作家往往用诗明入世之志, 抒出世之怨, 让诗从很多方面发挥效用, 成为文化市场的必需品和畅销品。他们以诗明志, 用诗应考, 赋诗进谏;他们用诗来启蒙, 来传技, 来理家, 除了文学作品, 其他启蒙教材、道德读物、治家杂书如《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治家格言》等都用近乎诗的形式出现。诗歌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 推崇诗的结果是其他文学体裁在相当长时间里被视为诗的附庸, 小说戏曲等甚至被视为末技淫巧, 受到轻视和冷落。其他各类文体都被诗浸润。古代的戏曲, 所有的唱段, 包括定场诗, 都是诗歌的变体。《水浒传》含诗及其变体496处, 《三国演义》214处, 《西游记》284处, 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更是浑然天成地把诗与叙事散文熔为一炉, 达到了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高妙境界。可以说, 在叙事文体中掺杂、融入诗, 是中国文学独有的现象之一。

3. 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发达, 而现实主义贫弱。

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立“摹仿”说之后, 后来的“镜子”说、“再现”说、“复制”说几乎都是以客观真实为坐标, 一直沿着现实主义发展。而中国, 从诗大序的“言志”说, 到后来的“情态”说、“写意”说、“传神”说, 都强调表现作者心理, 强调内在精神和神韵神似, 强调对表现对象神韵、精神、生气的直观顿悟, 几乎都是以主体真实为坐标, 沿着浪漫主义发展。所以, 中国古代作家都应该属于表现型作家, 而很少有再现型作家。写实手法在中国一向被忽视 (历史文学除外) 。一般的文学史著作, 套用西方文艺理论, 认为中国一开始就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并且把《诗经》作为现实主义的起点, 这是值得商榷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 应该是作者以摹仿现实为目的而创作, 诗经中虽然有《七月》、《氓》等少数反映现实的诗作, 但其总的性质, 是抒情性的, 创作者怨怒的感情很强烈, 而且用夸张重复的方法表现, 绝大部分应该算浪漫主义的抒情诗。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 其诗有“诗史”之称, 也是值得商榷的。杜诗很少提供现实主义的典型细节, 即使公认的“三吏”“三别”等诗, 也大部以抒发主观情怀为主, 是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揭露现实, 表露情怀, 只能算带有一定写实成分的抒情诗。而像“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的壮美气魄, “羲和鞭白日, 少昊行清秋”的奇特想象, 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手法。另一个被众多文学史定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白乐天, 他的众多诗作, 也如其自己声明的,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 主要是抒情为主的, 像《秦中吟》等少数揭露现实的作品, 作者的倾向性往往在最后两句诗中体现, 比杜甫更直接。一直到明清以后, 《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出现, 中国才有严格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

四、“达”、“穷”两面表达:用世情结在中国古代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具有浓烈的用世情结, 但是具体表现在作品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分为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两大主流思想。这是因为, 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 儒家学说从汉以后一直是超级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但老庄学说也一直具有相当的影响, 东汉以来的佛教教义也不断获得广泛的信奉。儒家的入世与道家佛家的出世思想对于那些用世情结得不到很好释放的中国古代文人来讲, 无异于一剂心灵的良药。中国古代文人在飞黄腾达之时, 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是他们奉行不二的行为准则, 而一旦他们不为君王所用, 为世所弃, 道佛出世思想则成为他们困窘时的精神支柱。入世与出世, 两者构成了两千多年中国人奇特的心灵世界。一言概之, 即“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其根源还在于用世。从用世情结出发, 作家作品都体现出一种两面性, 辉煌灿烂、绵长动人的中国古代文学, 基本是由“达”、“穷”两个声部的合奏而谱成的交响历史长歌。中国古代文学从用世情结出发, 其两面表达都是以主观真实为标准, 讲求主体情韵及伦理学之真。因而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流是浪漫主义, 既有积极的浪漫主义, 又有消极的浪漫主义。

具有积极用世思想的作家作品, 其倾向和主流是积极入世, 在辅助君主关注民生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这些作家在爱的表达上是积极的, 在恨的揭露上敢于直面现实, 在自身的修养上也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以社会秩序维护者的身份出现, 把作品作为疗世除弊的良药呈献给社会, 奉献给统治者, 他们虽然怨刺、揭露, 但怨刺揭露的对象只是个别的部分的不合理现实, 目的是维护宗法社会秩序和思想规范。具体表现为铺张夸饰的大赋, 记载现实的志人小说, 高张蹈厉、壮美热情的边塞诗, 铁板铜琶、大江东去的豪放派, 众多同情饥者劳者的抒情诗歌和散文, 反苛政反徭役的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杜甫写出“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惨景, 是为了实现“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其用世情怀与愤世牢骚, 正是他与其他所有中国作家一致的地方。《水浒传》等小说,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戏曲, 都是积极浪漫主义占主流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因为其虽然有史实依据, 但强烈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又有许多的幻想与夸张, 应该也算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具有消极避世思想的作家作品, 其倾向和主流是出世的, 这些作家虽然当初也都曾要求在政治上实现自我, 但在现实黑暗中却不断碰壁, 于是他们不得不以怀疑派的面目出现, 他们从现实转向内心, 挑战传统, 适己任性、愤世嫉俗, 或返于自然, 或返于心灵, 或返于幻想。他们否定现有秩序和规范, 呼号怨愤。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用世精神的张扬和对个体生命、人生价值的尊重。表现为抒情小赋, 带有幻想的志怪小说, 魏晋间的文人诗, 细致精炼、凄冷孤峭的山水田园派, 细小精美的婉约派和淡雅寂寞的隐逸派, 众多受到神话影响的小说。然则归根结底, 均是作家用世理想破灭而不得已所为之。

还有一种现象, 就是一些顶尖级的作家, 知名度高, 影响广泛, 笔力雄健, 虽然怀抱用世情结, 心态却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出入而又不受拘束, 因而两面表达融合, 兼备两种思想特色。他们的创作, 如鱼游沧海, 鹰翱云空, 似天马行空, 鲲鹏展翅, 两种思想交相辉映, 表现得自然洒脱, 如屈原之《离骚》, 如青莲之诗歌, 如苏轼之诗文, 如曹雪芹之《红楼梦》。他们天才浪漫的创作, 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常绿之树上最鲜硕的果实、最娇艳的鲜花, 成为古代文学天河里最璀璨的明星, 成为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上自豪和骄傲的亮点。一部《红楼梦》, 以古代最受忽视的形式, 继承了古代文学的全部优秀成果, 集大成地发挥汉语特长, 它以抒情诗和叙事散文炉火纯青的结合, 以新的形象体系和双重悲剧, 创造了解读作品的新境界, 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巨著, 第一部在长篇小说领域体现系统关系的巨著, 具有永远的召唤魅力。它既有消极的厌世心理, 又有深刻的用世情结, 那块石头即是被女娲所弃不得用世的一块顽石, 它的产生, 便是作者入世与弃世的心态的矛盾的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1]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8.

[2]中国科学院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3]吕慧鹃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1—6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4]北京语言学院编.中国文学家辞典.古代分册 (1—4)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5]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

经典观古代文学 篇2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言必信,行必果.

4. 君子跟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 巧言令色,鲜亦仁!

1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好学也已.

1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8. 有教无类.

19. 道不同,不相为谋.

经典观古代文学 篇3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关教育是中国人性中的重要保障, 它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有重大作用。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一定精神意义上的“民族性”, 它的教育决不局限在各种课堂上, 而是全民族必须担当的文化责任, 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精神物化倾向已引起我们警惕的今天,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能够最大限度地帮我们寻回和保持灵魂的安宁, 它昭示着人们的道德高标, 是民族的审美简史, 也是典籍之中历史叙事的重要组成, 有着含蓄蕴藉的人生意味。

1.道德高标。

“道德”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贯穿性主题,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沉叮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铿锵誓言,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生动图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高度, 都在推己及人的神圣思考中传承下来, 并将传承下去。

2.审美简史。

文学经典中一以贯之的“穷达观”深刻影响了甚至标定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审美取向和人生抉择。“屈子袭兰芷之奇芳, 怀琬琰之丽质, 抱匡济之高志, 遭流放之幽忧, 行吟荒泽, 眷念宗邦。其不能自已之情, 与无可告愬之语, 一托于文辞以见。遂能乘风人之续, 开辞家之宗, 而为百代之仪表焉”[1]。从《诗经》对庞大青铜礼器的歌赞到魏晋山水诗与唐代田园诗的脱胎, 再到宋人为一块端砚半亩方塘而生出的哲性低吟, 无不标志着传统士人思想的转变;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审美理想也一变再变, 从具体作品中亦不难看出女性审美标准从“德言容功”到“琴棋书画”的重心转变;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中唐大历诗风也显示了唐人与政治兴衰密切相关的从宏大到纤巧的审美流变。

3.人生意味。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相关时代的生动镜鉴, 单是从一部《诗经》就可寻到先民人生华彩的各个章节。“听到‘关关雎鸠’的鸟鸣, 就引发了对‘窈窕淑女’刻骨铭心的相思;看到‘蟋蟀在堂’的场景, 便生发出‘岁聿其莫’的时光流转的悲凉;田间劳作, 描绘的是秀野上‘薄言采之’、‘薄言掇之’的劳动畅快;战场厮杀, 抒发的是内心里‘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的慷慨豪迈;乡人聚会, 是‘朋酒斯飨, 曰杀羔羊’的欢天喜地;宗庙祭祀, 则成了‘惠我无疆, 子孙保之’的庄严虔敬。男女相约, 记录着‘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的活泼与俏皮;夫妻对话, 表现出‘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的诙谐与幽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歌声即生存。’正是在远古先民的歌唱中, 诗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深处, 形成了中国古代以诗为核心的文化风范”[2]。 可见,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尤其是那些抒情性十分强烈的文学经典仍是我们灵魂的天籁, 它让我们保持清醒、从容, 并一步步走向完美。

4.历史叙事。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对中国人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的忠实记录, 虽然不是正史, 却始终背负着与史家相似的人文使命。文学史上有“诗史”之称的并不只有历来为人称诵的杜诗, 白居易、杜荀鹤和更多将历史写进文学的诗人诗作都可补史之不足。就连《长生殿》与《桃花扇》这样于舞台上常演不衰娱乐大众的戏曲作品也都取材于史实, 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 孔尚任更是直言自己的作品是在“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源, 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素材。《水浒传》、《三国演义》直接以历史为题材, 《西游记》虽为神怪小说, 仍据一些历史事实展开。而《警世通言》中依托历史事件或假托为历史掌故的竟占2/3。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直接载体,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客观表达, 而大学中文学科的基础课程中也从没少过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讲授与传播。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产生的时代与今天相距较远, 其具体教学难免会遇到诸多困扰。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教学就应该首先强调其无可替代的精神属性, 并全面探寻其现代转型的可能路径, 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能够真正地被现代人接受, 并能够切实地为时代服务。

二、现代转型的可能路径

为了实现“古为今用”的伟大理想, 多年来我们已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比如, 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教育的过程中引入教改理念, 在重视对象因材施教的同时强化该课程的思想性与实用性;持续进行新路径、新方法的探究, 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坚定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角度、重塑自己的形象,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还有依据社会文化现状、人才需求现状与大学生思想实际, 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上入手, 力求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具体为:一是坚持双重视野, 重视世界文化的大气候, 同时重视中国文化形成的鲜明个性;二是运用多种理论武器, 把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心理学等多种理论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此外, 仍有一些关键措施易被忽视但却不可或缺:

1.借重教学优势, 宣扬“国学”地位。

“国学”主要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但主流之外的《老子》《庄子》以及魏晋玄学也同样意义非凡。在传统文化与学术中处于相对“通俗”地位的文学经典在人群中分布最广, 最易于被人接受, 也有能力成为宣扬国学地位的最佳手段, 它们也因之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重点推介的对象。

2.加强经典品鉴, 发掘“多育”功能。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往往要依赖于多种学科和多项教学内容的共同作用, 而文学经典就是其中一条至为便捷的路径。从《论语》开始的至圣先师的教诲就是德育与智育并重的,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指称带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却也与他现实中的跋涉至为切近;谢灵运、王维的山水诗和田园诗中总也少不了屐痕处处的身轻体健和心旷神怡;陶渊明“戴月荷锄归”的人生意趣里也自有躬耕垄亩的别样所得……在诸多经典之中, 文学自身不可或缺的审美属性与更多的教育属性、社会属性相融合, 成为具有多用功能的教材, 对受教者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3.坚持本土策略, 弘扬“批评”传统。

20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使太多的人形成了“言必称西方”的学术习惯, 却忽略了外来的手段有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中国古典诗学范畴、批评形态、理论体系都已相当成熟, 也早被运用自如, “它既是一门实学, 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 ‘钻之弥坚’, ‘其味无穷’ (颜渊、程颐语) , 可以给人带来洞幽烛微、鉴影度形的知识与智慧;同时, 它也是一门理论, 呈开放的态势, 能容纳多种现代思维”[3]。说起杜诗没有人会忘记富于批评精神的《戏为六绝句》, 早于它的《文心雕龙》, 略晚于它的《诗品》, 甚至更晚的《姜斋诗话》《人间词话》等一系列批评之作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高度, 也彰显着中国人的思想高度。

(四) 提倡学以致用, 尝试“古诗文”写作。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共同主编的《中华腾飞的百道难题》一书提及:我国大学毕业生不会写文章早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 写作已成为中华腾飞的一种阻碍。曾几何时, “对案至不能就一札” (郑板桥语) 在古代文化人那里, 决不单是一个人能力的匮乏问题, 而是直指他道德、人格的一种巨大缺陷, 是件极其丢脸的事情。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其1981年创作的小说《徙》中借主人公高北溟之口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 是把文章写通。”这个目标我们显然还没有实现。写作, 事实上已成为中国能力的一块短板。在港台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还有写作这门课, 可视难易程度引入对联、绝句、律诗、词、赋之类多种文体形式的写作。但在我们的身边, “口占一绝”的功夫似乎早已成为过去, 我们实在不敢指望连写作白话文都深感艰难的大学生熟悉旧体诗词和文言文的写作, 而这种写作能力又恰恰是现代教学应该培养和具备的, 这种能力可以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回到古人的文学创作语境中去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作品。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并且特别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还进一步强调一定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从文学史和人们灵魂深处脱颖而出的瑰宝, 有着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灵史等诸多维度的崇高意义, 但在当今全球化的形势下, 在与国际接轨的新的文化格局中, 在消费文化语境里,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教学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力量的冲击, 所以我们必须应对得法、应对得当、应对有力、应对有效。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当代,教学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M].北京:中华书局, 2007:73.

[2]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 2010:354-355.

经典观古代文学 篇4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至今,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轰轰烈烈故事的《水浒》,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传统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所以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这些审美意识的积淀,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用语、用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评判意义非凡,这种审美意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重“品”情结。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的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其次是重“情”的追求。对情感的审美与追求,包涵了对人伦之情与对自然之情的理解与追求。这种尺度就是历史文化的水平线,它自动履行起评定经典裁判的职责。这种尺度动态的平衡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那些在这种尺度之下建构起来的、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读者的认同并产生心理与情感共鸣的作品,最终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作品。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中国文学经典之‘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中国经典文学之道就是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B.文学经典之道是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外化在文学作品的表现,通常是作者内在精神的体现与追求。

C.文学经典之“道”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与感染读者,成为读者评判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D.文学经典之道,就是经典生成和变化过程中由潜在的内核变化成的一种准则和范式。

E.文学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与历史的考验的,所以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审美的特质。

13.下列选项不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描写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成为文学经典体现了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

B.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批判无不受沉淀在人们内心的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追求的影响。

C.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是评定经典的重要条件。

D.中国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主要深受儒家好学、行仁和人群和谐思想的影响。

14.按顺序分点列出源于儒道家的审美意识成为评判文学经典的重要准则要经历哪几个步骤?(4分)

15.根据文意,说说《水浒传》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学经典。(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2.AE(A中国经典文学之道不是是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是“犹如” E 因果倒置)

13.D (还有道家思想影响)

14.(1)这种审美意识影响了文人审美人格境界的建构(1分)

(2)文人对这种审美意识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1分),

(3)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乃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1分)

(4)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文学经典作品创作、接受与评判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1分)。(每层意思一分,共4分)

经典观古代文学 篇5

为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人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古文学习已经渐渐受到了重视,小学阶段要求必背古诗70首,每册课本中也涉及了古诗词的学习。

纵观整个小学教材,除了古诗词,还有很多文章涉及到了古代的经典文学,如文包诗、名著改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价值让古文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从初涉古文到走向经典,实现与中学学习的衔接呢?

一、多元激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古文离学生的生活已经遥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用古文导入阅读教学岂不南辕北辙?其实不然,一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没有采用常用的解题或介绍人物的方法导入,而是请大家猜谜。老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上面摘录了《三国演义》中对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描写,老师边念边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当老师念道:“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哪里还顾得上举手,争先恐后报出了“诸葛亮”。学生对这个人物太熟悉了,而且对他的智慧充满了崇敬。老师还不忘相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进行介绍,为学习课文打下伏笔。当老师再读“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时,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是关羽、有人认为是张飞,老师不置可否,紧接着又读了一则“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了答案。谜面用略显通俗地古文形象地描绘了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学生很容易就猜测出了谜底。这是教师第一次将经典阅读中的文字以游戏的方式出示,既显得简单,又十分有趣,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经典阅读中这一类文字的表达魅力。

二、回归原文,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受到学生身心特点的限制,如果说中年级还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经典、走进经典的话,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会更主动,收获也会更多。如在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一位老师只是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但在课堂伊始,学生在介绍背景资料时运用了大量的典籍文献,阅读了《报任安书》,并引用了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后的一段话:“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局则忽若有所之,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来表达他的生不如死,有的同学又用自己的语言对这段古文进行了讲解。

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是好奇的,特别是读到作品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呐喊、愤懑、不平与痛楚时,共鸣油然而生,于是更急于、乐于、善于阅读文中的故事。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穿插进《报任安书》中的相关描写,并在反复品读中发现文章以第三人称来写,而这段古文是第一人称的直接表达,其更真切可感,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对司马迁后来的所为产生敬佩之情。

三、拓展迁移,让古文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

小学生的记忆库中至少有必背的70首古诗,但没有多少机会让他们吟诵,更不要说运用了,于是一首首经典诗歌在背颂后又被渐渐遗忘。那怎样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时刻帮孩子回顾那些经典呢?一位老师在教学郑振铎的《燕子》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篇课文的第二节描写春景的句子很美,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头脑中都留下了一幅幅春景图。老师这时话锋一转:读着并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句诗歌呢?谁想起了,谁就是小诗人,请大声吟诵。这一说,学生的诗库被激活了,有的直接背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将课文与古诗结合:二三月间,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真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孩子们俨然变成了小诗人,一首首诗歌脱口而出。老师又即兴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了几首,学生们吟诵得更欢了。

在这样反复的阅读文本与吟诵诗歌相交替、融合的过程中,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在孩子的眼中更具画面感,学生对文字的体验也更丰富了,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节课如诗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节课中,学生会背文章了,复习与运用了古诗,想象力、感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探究典故,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到了高年级,学生都喜欢读历史,究其根源,历史故事除了让学生了解过去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独特的文学魅力。为了降低小学生的阅读难度,小学阶段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文章是通俗易懂了,但却失去了原来的韵味,也缺少了文化的底蕴,故事仅仅就是故事了。中国的古文与历史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同的文化渊源,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历史故事的价值?如果只是教了改编后的课文总觉得意犹未尽,但古文对学生来说难度又太大了,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呢?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的《螳螂捕蝉》时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这篇课文通俗易懂,老师在学生读懂、读透的基础上,最后出示了原文:“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学生只读了一遍就理解了,而且有滋有味,他们发现古文别有一番韵味,语言简练,字字珠玑。学生很兴奋:这么长的一段古文,他们居然毫不费力地读懂了。想来是这位老师出示古文的时机太好了,这篇古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让学生接触了古文并进行品读,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经典观古代文学 篇6

近年来, 文房雅玩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股新崛起的力量, 占据了市场重要一席, 笔墨纸砚、竹木牙角、玉石琴棋……这些文人雅士的案头小品、把玩之物再度进入了时人的家居, 成为当下经典与生活品位的象征。然而, 关于艺术品家居陈设的介绍类文章却不多见, 相反在古代文学经典中却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描述, 我们不妨从古人的描述中感受一二。

2.唐颜真卿墨迹局部2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 有两部经典之作, 一为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为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两部经典中都有多处涉猎到家居陈设方面的文字, 我们不妨从这片羽吉光中感受一下, 古人是如何看待文房雅玩的陈设, 从而了解今人该如何陈设家居。

院落陈设与正房厅堂陈设: 移山借景大璞不雕

在《西厢记》中, 崔莺莺一家返乡路上, 入住佛寺, 有这么一段精彩内容形容崔家即将入住的院落情况:

“踏进大门, 入目是一座四合大院, 坐北朝南, 院后一座三开间三层小楼, 小楼四周, 也有砖墙围绕, 整个院子又处在一座大花园之中, 四周佳木葱笼。花草繁茂, 奇石假山, 曲径通幽, 足可供怡心养性。

进得四合院来, 迎面是大厅堂屋, 左右是厢房, 又都带着耳房。天井里有一条碎石小径, 路面都是彩石铺就的回字花纹。大厅前面有两株龙槐, 苍虬挺拔, 生机盎然。室内窗明几净, 陈设典雅。迎面是落地大屏门, 屏门正中悬一幅张僧繇画的白衣观音像。两旁挂一副虞世南写的对联, 上联是‘西天既许分东土’, 下联是‘南海当移住北方’。前面有一张红木天然几, 上面安放一只博山金香炉, 两边一对白铜蜡台, 左手里一个三彩大花瓶, 中插白玉柄拂尘, 右手一架大理石天然山水紫檀木底座大插屏, 佛像前一方红毡毯, 上面放一个蒲团, 大概是为住客礼佛准备的。大屏门之后开有一门, 通向小楼。”

在这段描述中, 虽然讲的是佛寺中一个四合院的布置, 很多地方都是以佛学文化来布置,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院落家居布置的几个重点:

院落布置中首先要有奇石、假山。奇石假山不管是在故宫、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 和珅恭王府这样的贵族园林, 还是江南一代苏州园林, 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移步换景、借景造境的设想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当然山石也有讲究, 如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山子、昆山石等四大奇石, 奇石讲究“瘦、漏、皱、透”, 现在人们还加了一条审美“丑”, 这种格调与传统中国文人画审美也是一脉相承。

室内陈设中, 最重要的厅堂中要悬挂“中堂”, 文中的中堂悬挂的是“张僧繇画的白衣观音像”, 这与主人的性情爱好有关系, 同时, 中堂两侧要配有对联, 对联内容要与主人性情爱好、中堂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讲究匹配。

然后是家具陈设布置, 中堂下面要有桌或几, 两边配椅, 分别是主人和客中尊者的席位, 桌或几上要有陈设饰品, 也要体现主人意趣, 也表达出了家具摆设的几个原则, 如对称, 物件也要有讲究, 朴素中见奢华等。文中“一张红木天然几, 上面安放一只博山金香炉, 两边一对白铜蜡台, 左手里一个三彩大花瓶, 中插白玉柄拂尘, 右手一架大理石天然山水紫檀木底座大插屏”, 可以看出物件都是对称摆放, 中间是“博山金香炉”出自汉代“博山炉”, 然后左右是“白铜蜡台”, 最外面是最左侧唐代三彩花瓶, 上插白玉柄拂尘, 最右侧是大理石天然山水紫檀木底座大插屏。

3.院落布置之奇山古石

1.中堂陈设

书房陈设:朴素简洁幽静文雅

在《西厢记》中, 有这样一段文字, 描述张生借得佛寺一处雅室, 有点儿类似现在的书房陈设, 虽然小, 但是特别有文人气质, 这一处所在叫做“容膝山房”, 屋子虽然小了一些, 可布置的格局却很有雅趣。也就是说书房不一定空间大, 但布置要有品位。文中如此描述“容膝山房”:

“室内窗明几净, 水磨方砖铺地, 一尘不染。绿纱窗下放一张紫檀木书案, 案上文房四宝, 一应俱全。旁边紫檀小茶几上放着一盆清供, 小巧玲珑的清虚石上长满了绿苔, 还长着一棵小小的苍虬古朴的五针松。小佛龛里供一尊白玉鱼篮观世音, 法相庄严, 佛龛两旁有一副对联, 上面写着“紫竹林中观自在, 白莲坛上现如来”。佛前小巧的馏金香炉内青烟袅袅, 香气氤氤。白粉墙上挂一张立轴, 乃是当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达摩禅师《一苇渡江图》, 两旁配一副颜真卿写的对联, 上联是“室雅何须大”, 下联是“花香不在多”。很切合此室的实情。推开绿纱窗, 小栏杆外是个小庭院, 院内青草铺满地面, 有两三棵倒垂柳, 四五棵小桃树, 真是一株杨柳间碧桃。近墙角有一堆太湖石叠就的假山, 叠得玲珑剔透, 巧夺天工。环境十分幽雅, 到处都令人感到舒畅满意。”

在这段文字中清晰地描述了一个文人书房布置应该有的东西, 如:紫檀书案、文房四宝、五针松和清虚石的清供盆景、立轴国画作品、立轴配对联一幅、香薰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这里没有提及的, 那就是藏书和书架, 书房中除了书架和书要讲究之外, 还有就是要有符合主人心性的绿色植物, 当然文中的盆景也算是绿植了。在现代的书房中除了以上内容估计还会有茶艺家具一套, 适合会客, 茶文化也是书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然后就是香文化, 香文化在近年来的市场上也是颇多传承, 对于现在都市生活的人来说非常必要, 熏香可以让人沉静、放松, 目前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还有更多见的就是博古架, 陈设主人喜爱的把玩之物。

2. 米芾《春山瑞松图》

3. 宋代汝窑瓷器

卧室陈设:温馨雅逸因性而设

卧室陈设, 最好要与主人的兴趣爱好和心性相结合, 这一点又可以与传统的家居风水学类似。有的人倡导简约朴实, 实用就好;有的人讲究富丽堂皇、品质至上;有的人讲究情趣;有的人讲求安逸,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趋向, 也就有不同的针对每个人性情的卧房陈设。当然, 卧房是相对私密的区域, 陈设也就因人而异。这一点上, 在《红楼梦》中, 分别有作为画家的探春和作为宝玉梦幻中秦可卿的卧房, 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心性, 符合每个人各自的风格。如探春身为女性却讲求女中豪杰, 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 而卧房布置更是强调“男性化”;而秦可卿作为宝玉梦中警幻仙子的影子, 更追求女性化;两者大不相同, 我们不妨看看其中的描述:

探春的卧室描述:“当地放着一张花梨木的大理石大案, 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 并数十方宝砚, 各色笔筒, 笔海内插的笔如同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 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 左右挂着一副对联, 乃是颜鲁公墨迹, 其词云:‘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 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 旁边挂着小锤。”这哪是一位小姐的卧室, 分明就是某个公子的书房!米芾的烟雨图、颜真卿的书法、汝窑花囊、水晶球白菊、娇黄玲珑大佛手、白玉比目磬……这室内的每一件摆设都活脱脱地写出了探春高贵的性情、独特的风格, 一个干练豁达的“知识女性”或者女强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从探春的居室, 我们也读出了曹雪芹的似乎有些叛逆的价值观。在曹雪芹的眼中, 女儿是清纯的水, 男人是污浊的泥。这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否定, 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呼吁。

1. 米芾《秋山烟雨》

2.笔墨纸砚

3.文房四宝

上一篇:非在职员工下一篇: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