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

2024-09-14

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精选6篇)

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 篇1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 【发布文号】环环评[2018]11号 【发布日期】2018-01-25 【生效日期】2018-01-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

环环评[2018]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有关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持续推进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改革,在简化、下放、取消环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的同时,强化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一些地方观念转变不到位,仍然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轻事中事后”现象;一些地方编造数据、弄虚作假的环评文件时常出现;一些地方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落地,环评“刚性”约束不强。为切实保障环评制度效力,现就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总体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环评效力为目标,坚持明确责任、协同监管、公开透明、诚信约束的原则,完善项目环评审批、技术评估、建设单位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以及环评单位从业等各环节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加快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确保环评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用有效发挥。

(二)完善监管内容。加强事中监管,对环保部门要重点检查其环评审批行为和审批程序合法性、审批结果合规性;对技术评估机构要重点检查其技术评估能力、独立对环评文件进行技术评估并依法依规提出评估意见情况,是否存在乱收费行为;对环评单位要重点监督其是否依法依规开展作业,确保环评文件的数据资料真实、分析方法正确、结论科学可信;对建设单位要重点监督其依法依规履行环评程序、开展公众参与情况。加强事后监管,对环保部门要重点检查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检查情况;对环评单位要重点开展环评文件质量抽查复核;对建设单位要重点监督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在项目设计、施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使用中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及各项环境管理规定情况。

(三)明确监管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负责对环评“放管服”事项和技术评估机构、环评单位从业情况进行检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环境监察执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环境保护部和省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运用环境保护督察等工作机制,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环评制度情况开展监督。

二、做好监管保障

(四)依法开展环评制度改革。鼓励地方在强化环评源头预防作用的原则下,“于法有据”地出台环评“放管服”有关改革措施。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环评改革措施的依法合规性进行督导,对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要求纠正,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应综合评估承接部门的承接能力、承接条件,审慎下放石化化工、有色、钢铁、造纸等环境影响大、环境风险高项目的环评审批权,并对承接部门的审批程序、审批结果进行监督,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五)架构并严守“三线一单”。设区的市级及以上环保部门要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环境管控要求,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提出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保功能等调控策略及导向性的环境治理要求,制定区域、行业环境准入限制或禁止条件。各级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中,应按照《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要求,建立“三挂钩”机制(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项目环评审批不得突破变通、降低标准。

(六)实施清单式管理。落实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不得擅自更改和降低环评文件类别。严格分级审批,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环评审批应符合《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和各省依法制定的环评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下放调整审批权限应履行法定程序,对下放的环评审批事项,上级环保部门不得随意上收;环评文件委托审批应依法开展,委托审批的环保部门对委托审批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环境保护部分行业制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原则和重大变动界定清单。鼓励省级环保部门依法依规制定本行政区内其他行业的环评文件审批原则。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和重大变动界定要求,统一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尺度。

(七)做好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各级环保部门要将排污许可证作为落实固定污染源环评文件审批要求的重要保障,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查,结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和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核定建设项目的产排污环节、污染物种类及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等基本信息;依据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按照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评要素导则等,严格核定排放口数量、位置以及每个排放口的污染物种类、允许排放浓度和允许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自行监测计划等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发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应获得排污许可证,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的,根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条件有关规定,建设单位不得出具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意见。

三、创新监管方式

(八)运用大数据进行监管。环境保护部建设全国统一的环评申报系统、环境保护验收系统,并与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排污许可管理系统、环境执法系统进行整合,统一纳入“智慧环评”综合监管平台。强化环评相关数据采集和关联集成,制定环评监管预警指标体系,增强面向监管的数据可用性,建立源头异常发现、过程问题识别、违法惩戒推送的智能模型,实现监管信息智能推送、监管业务智能触发。各级环保部门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智能、精准、高效的环评事中事后监管。

(九)开展双随机抽查。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抽查工作,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随机抽查工作。抽查重点事项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及审批情况、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及承诺落实情况、环境保护“三同时”落实情况、环境保护验收情况及相关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等。各级环保部门以环评申报系统、环境保护验收系统等数据库为依托,随机抽取产生抽查对象。每年抽查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造纸、平板玻璃、钢铁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数量的比例应当不低于10%。对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环境风险高的项目应提高抽查比例、实施靶向监管。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惩处问责。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十)发挥环境影响后评价监管作用。依法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及时开展工作,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台账记录和自行监测等情况应作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强化技术机构管理

(十一)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管理。环境保护部制定环评文件技术复核管理办法,上级环保部门可以对下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开展技术复核。完善技术复核手段,采取人工复核和智能校核相结合方式,开展环评文件法规、空间、技术一致性校核。对技术复核判定有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的,要向审批部门进行通报,对影响审批结论的,应要求采取整改措施。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及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十二)发挥技术评估作用。各级环保部门可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委托技术评估机构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技术评估。技术评估机构要改进技术评估方式方法,完善技术手段,为环评审批严把技术关,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并对其提出的技术评估意见负责。

(十三)规范环评技术服务。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或者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能力的环评单位,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评单位应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环境保护部制定环评技术服务行业管理办法,规范环评技术服务从业行为,依靠全国环评单位和人员的诚信管理体系推动环评单位和人员恪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单位技术能力推荐性指南,提出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评单位专业能力推荐性指标。

五、加大惩戒问责力度

(十四)严格环评审批责任追究。严肃查处不严格执行环评文件分级审批和分类管理有关规定,越权审批、拆分审批、变相审批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建设项目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未达标且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采取的措施无法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或未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未针对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或者环评文件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等情况下批复环评文件的,要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对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试行)》所列情形的,暂停审批有关区域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十五)严格环评违法行为查处。依法查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不依法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未落实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建设过程中未同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或使用、未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等违法行为。对建设项目环评违法问题突出的地区,要约谈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十六)严格环评从业监管。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环评单位和人员的诚信档案,记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差、扰乱环评市场秩序等不良信用情况和行政处罚情况,并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部定期对累积失信次数多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进行集中通报。严肃查处环评单位及人员不负责任、弄虚作假致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失实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等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的,还应追究连带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级环保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和人员不得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一经发现应严肃追究违规者及所在部门负责人责任。

(十七)实施失信惩戒。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31部门《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6〕1580号)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及时将对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技术评估机构及其有关人员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信息纳入全国或者本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实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各部门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的有关单位及法定代表人、相关责任人员采取限制或禁止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或融资行为,停止执行其享受的环保、财政、税收方面优惠政策等惩戒措施。

六、形成社会共治

(十八)落实环评信息公开机制方案。各级环保部门应健全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依法依规公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推进环评“阳光审批”。强化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约束,落实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过程、全覆盖公开,确保公众能够方便获取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畅通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渠道,保障可能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公众的环境权益。

(十九)发挥公众参与环评的监督作用。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审批前,应采取适当形式,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各级环保部门应监督建设单位依法规范开展公众参与,保证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形成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七、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对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环评源头预防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环保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强化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处理履行监管职责与服务发展的关系,注重检查与指导、惩处与教育、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确保监管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属地监管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划分,细化工作内容,强化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强化工作执行力度。研究建立符合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特点的环境执法管理制度和有利于监管执法的激励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加强跟踪检查,切实把环评事中事后监管落到实处。

(二十二)做好宣传引导。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环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新媒体鼓励全社会参与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形成理解、关心、支持事中事后监管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措施、成效,引导相关责任方提高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坚守环境保护底线,健全完善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环境保护部 2018年1月25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 篇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治理复杂、开放多样的社会和经济形态来说,监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中已经指出政府“守夜人”的角色定位,后来学者们将其引申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从发展过程来看,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监管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从二战后的“监管膨胀”,到20世纪70年代的非管制化,再到80年代的监管改革,再到90年代的监管质量管理以及近些年的监管政策议程,人们对政府监管的认识和手段运用正处于深刻的变化中。

综上,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基于三个角度:第一,政府监管措施与市场信息的关系,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政府不断出台措施,以提高公民获得市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第二,政府监管与市场垄断之间关系,从政府效率水平的角度论证政府如何出台相关政策,保持市场的自由竞争状态;第三,政府监管的法律依据与效率问题。这些研究并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发现政府的监管有着相同的模式和力度,但对温州加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对企业监管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二是对政府监管体制的研究。企业监管研究方面,熊洋(2003)探索了我国公司法在价值取向上重安全而轻效率,实施中重事前监管而轻事后监管的原因和后果;吴庆玲(2008)对公用事业单位的监管体制改革进行了思考;孙宝娜(2013)对国有企业监管中的难点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刘少华和张赛萍(2012)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地方政府监管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政府监管体制研究方面,余晖(2007)反思了现行监管体制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政府以事后监管为主的战略对策和建议;席涛(2007)通过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对政府监管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赵息和路晓颖(2010)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政府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整体来讲,专门深入研究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思路和对策尚不多。

二、研究借鉴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国际国内经验和教训

(一)国际的经验和教训

研究将会针对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监管制度进行分析,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成员国(例如OECD国家)等。对这些国家的监管政策、工具、实施、监管机构设置、监管现状和政策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上海可以进行借鉴的政策方案。例如OECD成员国通常使用四种监管审查策略:(1)先破后立,全面审查和重建整个监管体制;(2)普遍性审查,依据一般性标准来评价全部监管规则;(3)登记与法规汇编,通过信息搜集、登记、汇编等过程开展监管管理体系的建设;(4)设置审查条款,也即事后性的审查,通过最初设定监察监管绩效,在固定期限后进行事后性审查。

境外的一些国家(地区)事中事后监管越来越普遍,如日本在1998-2000年的监管改革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事后监管的审查条款;英国于2000年采用了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要求监管方需做出必要的安排,以使得任何一项监管规则得到控制和审查;中国香港2012年公布的《公司条例》专门规定了“调查及查讯”条款,对企业进行事中及事后监管。国际上的这些监管制度对上海监管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在吸收其制度精髓的前提下,可有效设置符合上海经济地位的监管规则。

(二)国内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也会对国内一些省市出台的监管政策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河北省完善的事前组织、事中参与、事后监管的全过程监控机制;山东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入手,以质量为导向的监管方式等等。这些兄弟省市采取的一些政策改革,一方面值得上海讨论借鉴,另一方面可结合上海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采纳。

三、温州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现状分析

(一)温州加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形式和要求

温州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对目前的监管方式依然存在重大的影响,其表现就是注重事前审批及事前监管,轻于事中事后监管。这种政府干预过多,行政审批过于复杂的监管体系,已经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因此大量减少行政审批,把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已经变得势在必行。

(二)温州探索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存在问题

目前温州已经加大了行政审批的“瘦身”力度,经过了6轮审批项目清理,温州累计取消调整2237项审批事项,取消和停征368项收费项目,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管办分离”的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协同监管机制:(1)协同和联合的监管机制;(2)综合的执法制度;(3)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制度;(4)社会信用制度;(5)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协助审查制度;(6)综合评估制度。温州市政府大体包括了四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一,全方位监管,监管职能覆盖了多个监督部门;第二,协作监管,倡导各监管职能高度整合、集中统一;第三,监督手段信息化,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保证监管的安全高效和协调性;第四,监管与服务一体化,置监管于服务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监管和跟高水平的服务。这些监管手段在自贸试验区中已见初步成效,为监管制度的改革推向更大、更高的区域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也应看到,行政审批透明度和效率还不够高,监管制度尚不健全,尤其在事中事后方面,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甚至相互抵触,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制度执行困难。尤其是与国际高标准监管机制要求、通行惯例等有一定差距,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研究并出台监督管理措施和对策,参照国际条约、公约、协议等,变事前监管为事中、事后的监管,防止行政管理脱节,加快与国际接轨。

四、温州未来加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思路

根据温州市对监管政策改革的需求以及目前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综合提出温州加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思路和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在统筹考虑本市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设计事中事后监管政策,拓宽监管政策的应用范围。需要参照国际条约、公约、协议以及通行惯例与技术标准,监管质量高于国内现行标准,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在对企业(主体)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建立“外松内紧”的监管体系。

(二)构建立足于公共利益理性化的创新监管机构,恰当定位这些机构的职权和资源使用。对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需准确,根据监管需要,各职能部门要高度整合,形成一体化和协作性的联合监管机构体系。

(三)事中事后监管实践中解决监管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可采取一些准监管的措施等。例如以信息网络平台作为载体,实行基于大信息平台的网络化管理,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事前监管向事中及事后监管的转变。

(四)加强对监管政策、工具和机构的时候评价,对监管政策做出动态的评估。形成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监管绩效做出合理评价,为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提出依据。

(五)扩大政府咨询和独立机构的研究,适当的引入第三方监管职能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建立民间的或群众性的监管渠道,建立企业诚信综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的有效机制。

五、温州未来加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只有在对“监管政策”、“事中事后”、“监管质量”、“政府职能转变”等核心问题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应对措施。笔者在界定概念、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监管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融合国际先进的监管思路,设计基于事中事后的监管框架

笔者在充分研究发达国家政府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出目前国际流行的监管框架和思路。国际上对国家政府的监管政策的概念给出了界定,监管政策是指政府系统性的监管制度和工具的制定和实施,用于规定政府如何运用其监管权力,这些政策既要包含市场竞争的开放性条款,也要包括监管机构的文化倾向性。基于这样的概念,笔者对国际上通行的监管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例如在日本和韩国,主要的监管问题是过度监管和国家干预经济的问题,因此其重点就放在了通过解除监管削弱国家的经济角色上。在美国,大部分行业的准入壁垒相当少,但在社会政策方面,联邦监管结构的成本高昂,因此重点放在通过严格运用效益成本原则改善监管质量上。荷兰正从合作主义国家重新朝着更加市场化的关系迈进,其监管议程侧重于公众咨询和减轻行政负担上。同时这些国家都引入了监管影响分析,对监管绩效进行了全方位的审查,从而确保政府行动是否正当和适宜的,这样的机制设计值得上海乃至中国政府进行学习借鉴。(参见图1)

基于上述的一些国际经验,可以初步提出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政策的初步框架,应该是一个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监管逻辑在考虑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媒体要素、国际组织等相关因素之后,建立一个多组织的、全方位协同的监管体系(见图2),该研究框架需要实践研究中进一步细化和分解,进而提出符合实际的事中事后监管框架。

(二)结合相关理论和温州实际情况,提出事中事后的监管政策建议

事中事后监管政策面临的关键挑战是鼓励监管机构实现制度革新,确保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只有所有可用的监管工具被当作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才能具有效率和效力。这些方法很多来源于制度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如依据效率、效力、侵扰和成本的考虑,根据市场竞争理论,可以总结出事中事后监管政策的“型谱”,基于这些理论以及温州市发展现状可初步提出政策思路。

这些政策可包括(初步建议):

(1)做好行政简化,例如取消不合时宜或自相矛盾的规定,制定行政监管指南,引入衡量行政监管和减小影响的新方法;

(2)完善事先的规则制定,例如通过完善事先的规则制定,在推出新的立法或法规之前进行程序控制,避免造成行政负担;

(3)电子化的信息管理机制,例如有效推行电子政务系统,通过提高信息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打造更加整合、无缝的政府服务;

(4)实施监管透明度管理,透明度可以鼓励更好的政策选择的出现,帮助减少监管实施过程中独断决策的发生及影响;

(5)建立公众咨询机制,咨询可提高规则和计划的质量,也可改善合规情况,降低政府和受规则规管的公民执行成本。

摘要:中国改革的难点在于政府“自身”,政府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权力下放给市场、下放给社会,进行较为深刻的职能转变。对于温州市来讲,加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是温州市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新要求。笔者就温州政府事中事后的监管进行现状分析,在国际国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对温州未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思路。

关键词:政府监管,OECD,自贸试验区

参考文献

[1]孙宝娜.国有企业监管中的难点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3,(08):58-59

[2]刘少华张赛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地方政府监管对策研究[J].求索,2015,(05):31-33.

[3]余晖.中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30-35.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16-24

[5]赵息,路晓颖.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与政府监管的有效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4):33-38.

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 篇3

【关键词】 编制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存量编制

【作者简介】 赵晓红,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伦理、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 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12-02

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为使政府职能、现有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组就“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现有存量编制的影响分析”问题对一些省级重点经济、社会综合管理部门及相关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职能履行状况及相应机构编制管理、人员结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例,对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问题作一梳理。

一、省工商局管理部门所面临的“编制”窘况

1. 职能、机构与编制不能有机协调,编制人员效率不高

机构、职能与编制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三个关键节点,其中,职能管理是基础,处于中心地位。合理配置职能是搞好机构管理的基础。职能管理又是科学定编的依据。在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履职中的“越位”情况有显著好转,但由于职能不顺、权责不清所导致的“错位”“缺位”状况依然严重,直接影响现有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具体来看,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能“错位”导致机构不顺,责任主体偏移。职能是一个岗位任务和责任的具体体现。职能错位会导致政出多门,责任交叉错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的规定,一直以来由工商管理部门履行的流通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能划归给了食药局,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包括食品药品监管的许多职能履行面临着“有机构、有职能、无编制”的现状,职能、机构与编制的边界不清,许多部门人员兼任数职的状况不在少数。与此相似的情况在其他部门同样存在,如在企业上市管理、流通领域管理、城市客运出租车管理等方面,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重复设岗,造成人员、经费的浪费。

二是职能“缺位”导致编制空缺,监管乏力。俗语说“有为才有位”。机构编制作为一项严格的制度,其制定、颁布与实施与现实相比,具有一定滞后性。往往是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各级部门在各自岗位中“积极有为”,但是因为“无位”而引发了职能合法性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新兴市场的监管上,又有更多专业技术要求,经常陷入“管理违法,不管理也违法”的尴尬境地。

2. 层级结构与职能履行的矛盾造成编制资源浪费

协调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衡量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标。现行工商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直线职能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主要以法定职能划分部门,工作运行以条线为主。二是系统各层级所从事工作性质基本相同,上下层级之间基本对口。三是整个组织职能的有效履行是以部门为单位,而不是以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导向的。可见,这种典型的职能部门化倾向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引起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造成层级监管与综合监管的矛盾。一方面,处于层级上层的为政绩考虑,需要分解目标,并层层下达任务指标,最终传导到基层各部门中。各层级的业务部门因职责不同,各自为政,过分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不能有效形成整体执法合力。另一方面,各种临时性的任务和临时性的检查工作,让基层单位把大量工作精力放到这些时效性极强的工作中,对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对市场监管缺乏计划性、长效性。

3. 机构改革与编制调整难以同步

機构改革与编制调整的矛盾首先表现为省州地市之间的调整难以同步。省级机构经过几次机构调整,使省市级机关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下放和转移,但社会事务的增加对相应部门越来越多的职能要求,使得一些主要承担行政管理的部门,只能设为事业机构,造成了事实上的政事不分,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难以理顺。其次,也表现为部门内部调整难同步。每次机构调整过程中,省级部门由于已有较好的管理体系,做适当调整不会影响大局。但是许多基层部门,本就存在许多机构不完整、编制不合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调整过程中很难与省级部门保持一致,出现了机构倒置。即越是关乎执行的基层,越是资源禀赋薄弱,越是需要人力,越是难以留住人。这种状况导致许多下放权力缺少对接部门,权力转移不畅。

4. 社会发展对部门职能的需求与编制调整难以同步

“编制即是法律”。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维护编制工作严肃性的同时也难免面临实际操作层面灵活性缺失的尴尬。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职能需求的增多,对执法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执法职能的履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但是,在机构编制管理上,明显存在“以不变应多变”的状况。其中尤以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问题较为突出。

二、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职责关系,整合管理资源

一要科学调整职能,理顺职能关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机构编制调整的前提和基础。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政府组织机构,为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和人力保障。科学、合理、依法依规的机构编制,又是政府职能依法履行的制度保障。所以,要保障政府职能履行,必须将机构编制与政府职能统一起来考量,在动态调整中使二者达到最佳状态,才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科学履行。

二要厘清职能、权力、责任之间的平衡关系,充分激活基层编制活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重在基层。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需要按照“小局服从大局,大局照顾小局”要求,充分考虑县、乡等基层实际,既要放事权,也要给予相应的财权,做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避免出现“上层人浮于事,基层有事无人”的状况。只有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人越多,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是固本培基的重要工程,也是决策、规划的统一管理与执行、监管的分层管理的有机统一。

2.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理顺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机构职能关系

从总体上来看,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权力,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而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机构。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都是国家统管,高度集中统一,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了其独特格局。随着我国公共服务创新的推进,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但相对于行政机构改革,公共事业机构改革比较滞后,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挤占了公共资源,加重了财政负担,影响了公共服务的高效提供。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机构管理相协调,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3. 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强化编制监督

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是党政机关长期存在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也不例外。机构编制的审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严格审批才能确保机构编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才能有效保障机构改革成果。但是,审批之后,落实中是否有新的问题,同样需要审慎的态度适时强化监督。要对所审批的机构数与编制数进行数额监督,同样还要协调人事、财政等多部门,确保编制的严肃性与科学性。还要与政府监察、审计部门进行协调监督,保证编制工作合法合规。总之,要克服和扭转“弱监督、软监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的问题,加强监督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

4.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

编制管理的重點与难点工作都在严格控制上。一方面,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中,机关工作人员经常产生“人手少、编制缺”的想法,增编要求几乎在每次调研中都被反复强调。另一方面, 很多机构的内部控制上还可以做很多文章。这对编制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做数量文章,原则上严把“不增编”的关口,更要深入基层,与相关机构做好现有编制的质量文章,对机构和编制做内部调整,对相关职责进行协调配合等。总之,要盘活现有资源,充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编制,逐步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杨国栋.我国市级政府编制总量控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 杨兴红.地方政府行政编制影响因素及动态调整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篇4

(一)财政支出资金的监督检查

为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支出是否真实、完整、合规。

(二)资金使用有无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滞留、虚报冒领以及挤占挪用等问题。

(三)执行预算绩效评价、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支出管理制度是否到位。

(四)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银行账户设置及现金管理是否规范,有无私设“小金库”问题;资产的购置、报废、处置等是否符合规定。

(五)其他需要监管的问题。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监管。结合预算、会计等管理工作对财政支出事

项实施日常财政监管。

(二)专项检查。制定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和内容,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专项检查每年进行1次。

(三)重点监管。充分利用审计等部门监督工作成果,对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财政支出调查、检查结论,作为重要依据实施重点监管。

四、监督检查措施

实施财政支出监管,重点采取预算源头监管、预算执行跟踪和全过程绩效评价三种方式,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预算源头监管,就是在预算编制环节早介入、早审核,早编细编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强化预算执行跟踪,就是在执行中及时了解掌握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规。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就是按照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对财政支出各环节进行效果评价。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内容、时间和工作要求等,并成立检查组。

(二)实施检查。下达检查通知,告知被查单位检查内容和有关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核查单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资料,对被查单位预决算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做好检查工作底稿以及有关表格的填报并签字盖章。

(三)检查反馈。检查组向被查单位及主管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

(四)汇总报告。总结检查情况,形成检查报告,向组织检

查单位和领导汇报。

(五)整改落实。根据需要向被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要求被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

六、监督检查处理

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令第427号,2011年1月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山东省财政监督条例》(2008年11月通过)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对财政票据使用的监督检查

为规范财政票据使用,强化财政票据监管,特制订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本行政区域内涉及领用财政票据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领购和使用财政票据执行的文件依据是合法有效,是否存在使用财政票据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或罚款问题。

(二)是否按规定办理《财政票据购领证》,实际领购的财政票据种类及数量是否与《财政票据购领证》记录相符。

(三)是否专人负责财政票据、建立票据使用登记制度、设置票据管理台账,财政票据使用记录记载是否齐全。

(四)是否按规定填开财政票据,票面所开金额与收取金额是否一致。

(五)是否存在混用、串用、代开财政票据行为。

(六)是否存在使用财政票据收取经营性收费的行为。

(七)是否按规定及时清理、登记、核销、已使用的财政票据存根,并妥善保管。

(八)是否存在擅自印制、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销毁财政票据的行为。

(九)是否存在丢失财政票据现象,如有丢失,是否按规定

及时申请作废,并向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备案。

(十)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十一)是否存在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检查。结合预算、会计等管理工作对财政支出事项实施日常财政监管。

(二)专项检查。制定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和内容,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专项检查每年进行1次。

(三)重点抽查。每年对领用财政票据的区直部门、社团和其他组织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面10%以内。

四、监督检查措施

向检查对象询问情况,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资料,运用查询、查账、复核等方法进行检查,经批准可向与检查对象有经济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和对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先行登记保存。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日常检查程序。

对照用票单位所持的《财政票据领购证》核定的事项,按下列程序进行检查核销:

1.审核单位已用票据的收入金额和款项性质。

2.确认应缴、已缴、未缴财政专户的国库的资金款项。3.核实票据开具和结存数量。

4.检查票据使用有无违规。

5.检查填开的收入项目和标准是否合法。6.已用票据加盖“已核销”戳记。

7.结报核销的空白票据,剪去收据联上的“监制章”字样。8.核定票据购领数量。

(二)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程序。

1.检查(抽查)准备阶段:明确检查任务,配置检查力量,制定检查方案,下达检查通知书。

2.检查实施阶段:调查基本情况,检查内部制度,审阅会计资料并核查资产,收集检查证据,填制检查工作底稿。

3.检查处理阶段:提交检查报告征求检查对象意见,审理检查报告,下达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跟踪执行结果,检查资料整理归档。

4.采用重点抽查措施的,抽查面一般每年不大于10%。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财政票据管理办法》(2012年10月财政部令第70号)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对政府外债和清洁发展委托贷款项目的监督检查

为规范和加强对我区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外国政府贷(赠)款、清洁发展机制基金项目。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贷款资金的提取和支付情况。

(二)设备采购的到货和运营情况。

(三)贷款本金、利息和费用的偿还和支付情况。

(四)项目机构变更及实施内容调整情况。

(五)完工项目的验收交付使用情况。

(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

(七)财务会计核算的合规性。

(八)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检查。日常检查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相关财政部门、项目办及项目单位等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的经常性检查。

(二)重点检查。是指由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的全面、深入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日常检查主要针对在建项目。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分

工及时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报告、工程进度报告、竣工报告、招投标文件、商务合作、提款申请、支付指令等各类材料,全面掌握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情况,确保项目实施符合各项规定。财政部门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对正在实施的项目有选择性地进行专项检查。方式包括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申核会计账目、核查原始凭证、现场盘点清查、分析性复核、外部延伸检查等。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日常检查通常与世行等到国际金融组织的项目检查一并开展。

(二)重点检查通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专项检查。

(三)对检查内容、范围、安排等以文件形式下发给检查对象。

(四)财政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一起赴项目实施点进行现场检查等。

(五)形成检查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将报告按时报送省财政厅。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2006年7月财政部令第38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

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特制订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县级政府投资项目。

二、监督检查内容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主要检查下列事项:

(一)县发展改革局对建设项目是否立项;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概算是否批复。

(二)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是否纳入预算管理。

(三)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图预算(工程标底)是否进行审核。

(四)建设工程合同签订是否规范。

(五)工程变更审批手续是否符合要求;变更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是否符合要求。

(六)工程款拨付是否符合规定;资金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资金与进度是否匹配;资金渠道是否合理。

(七)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列支是否符合规定;财务核算是否规范。

(八)竣工结算审计是否完成;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审批。

(九)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监督检查事项。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监督检查。结合预算、会计等管理工作对财政支

出事项实施日常财政监管。

(二)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全年抽查不少于2次。

四、监督检查措施

对建设单位申拨资金时提供资料的进行检查,对工程变更现场踏勘,对建设单位每月上报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资料,检查会计核算凭证、会计报表。

(二)实地踏勘检查。

(三)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由两名以上检查人员参加。

(四)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人员的情况实施逐项检查并制作现场检查纪录,交当事人确认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五)发现被检查人存在违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制作《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令第427号,2011年1月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对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

为了加强会计代理记账的管理,规范代理记账业务,促进代理记账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全县会计代理记账机构。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代理记账机构保持设立条件的情况。

(二)代理记账机构变更和终止的情况。

(三)代理记账机构备案的情况。

(四)代理记账机构业务开展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书面资料检查。

1.代理记账机构上一工作情况报告(主要包括机构保持设立条件情况、业务开展情况、遵纪守法情况等)。

2.代理记账机构基本情况表。

3.代理记账机构全部从业人员情况表。

4.营业执照、办公用房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5.专职及兼职从业人员身份证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6.代理记账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7.财务会计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二)实地核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通过听取汇报,调取、查阅、复制监管对象有关内部财务管理的资料,核查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变更、备案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二)按相关要求核查代理记账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并制定现场检查记录由当事代理记账机构签字。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下达检查通知明确检查内容、需上报的检查资料。

(二)开展检查工作,按照规定的检查方法、内容形成检查记录。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四)将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存入档案。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会计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2005年1月财政部令第27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

为规范政府采购活动,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县内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采购人、采购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采购人。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活动实施情况;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情况以及其他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采购机构。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情况;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以及其他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评审专家。评标过程中是否存在倾向性或歧视性的行为;评标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的情况;评审意见是否违反政府采购政策规定情况以及其他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情况。

(四)供应商。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通过恶意串通谋取中标的情况;是否存在中标或者成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等与合同履约有关的行为;是否存在通过捏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的情况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监管。结合政府采购活动对政府采购事项实施日常财政监管。

(二)专项检查。制定政府采购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和内容,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专项检查每年进行1次。

(三)重点监管。充分利用审计等部门监督工作成果,对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财政支出调查、检查结论,作为重要依据实施重点监管。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要求政府采购当事人公开采购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要求政府采购当事人将政府采购需求、采购文件、采购预算、评审结果、采购合同和履约验收的全流程信息公开,将采购人、采购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承担的主体责任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对采购机构进行检查。积极开展采购机构检查工作,配合做好上级财政部门部署的对采购机构的检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其他的针对采购机构的检查。主要包括:采购机构自查、监管部门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等。

(三)受理投诉举报。通过对投诉、举报和复议处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逐步建立不良记录制度,并依法将查处的违规、违纪行为向社会通报。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监督检查方案。

(二)下发监督检查通知。

(三)组织监督检查实施。

(四)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五)督促整改落实。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依据《政府采购法》(2002年6月通过,2014年8月修订)、《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2014年1月国务院令第658号)以及《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2013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2号)等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作出相应处理。

(七)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

为规范加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体系,推进规范各项内部财务制度,督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贯彻执行,制定以下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县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法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县属地方金融企业,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使用财政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内容。

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执行情况。3.企业向财政部门报送月度、财务报告情况。4.企业按规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情况。5.企业收到财政资金的使用和财务处理情况。

(二)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内容。1.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2.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私设“小金库”问题。

3.会计核算及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会计人

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银行账户设置及现金管理是否规范。

4.资金使用有无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滞留、虚报冒领以及挤占挪用等问题。

5.执行预算绩效、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监督等等支出管理制度是否到位。

6.其他需要监管的问题。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配合省财政厅、市财政局专项检查。主动配合做好专项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结合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每年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三)对机关单位采取财务数据监控、督促、审核等方法,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要求监管对象按照要求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资料。

(二)调取、查阅、复制监管对象有关内部财务管理的资料,会计凭证和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账户信息,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结合会计报告编报工作,对监管对象报送财务会计报告情况及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结合国有资本收益核定和预算执行工作,对监管对象上交国有资本收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向与被监督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向金融机构查询被监督单位的存款。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下发监督检查通知。

(二)制定监督检查方案。

(三)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四)向检查对象反馈意见。

(五)下发检查决定和检查报告。

(六)督促整改落实。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预算法》、《企业财务通则》(2006年12月财政部令第41号)、《财政部门监督办法》(2012年3月财政部令第69号)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县级部门和单位预决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为加强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和决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和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县级部门和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各项收入是否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是否按规定组织收入,是否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缴有关规定,是否存在应缴未缴、拖延缴库等问题。

(二)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支出是否真实、完整、合规。

(三)预算调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和违规调整用途问题。

(四)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是否到位。

(五)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银行账户设置及现金管理是否规范,有无私设“小金库”问题;资产的购置、报废、处置等是否符合规定等。

(六)单位会计账簿与决算报表是否一致,决算编报范围与预算编报范围是否一致。

(七)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问题。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监管。对预算执行进行动态监控,强化日常监管。

(二)检查。制定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和内容,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三)重点监管。充分利用审计等部门监督工作成果,对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检查结论,作为重要依据实施重点监管。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要求被查单位提供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有关会计资料。

(二)将被查单位的决算数据与会计账簿中相关数据进行核对检查。

(三)与被查单位负责部门决算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掌握单位决算数据填报情况。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内容、时间和工作要求等,并成立检查组。

(二)实施检查。下达检查通知,告知被查单位检查内容和有关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核查单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资料,对被查单位预决算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做好检查工作底稿以及有关表格的填报并签字盖章。

(三)检查反馈。检查组向被查单位及主管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

(四)汇总报告。总结检查情况,形成检查报告,向组织检

查单位和领导汇报。

(五)整改落实。根据需要向被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要求被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令第427号,2011年1月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山东省财政监督条例》(2008年11月通过)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为加强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制止乱收费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收入行为,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各执收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是否滞留、截留、挪用或者擅自减收、免收、缓收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是否擅自扩大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

(三)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入过渡账户或者将单位基本账户和其他账户作为收入过渡账户征收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及时缴入人行国库的情况。

(四)是否存在隐瞒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不按规定科目上缴人行国库的情况。

(五)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是否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报表。

(七)隶属部门是否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规定;是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征缴管理程序;是否及时上报非

税收入报表和相关统计分析。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落实省财政厅、市财政局专项稽查和检查。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联合物价、审计等部门做好专项稽查和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二)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一般一年一次,每年选择有代表性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特定地区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三)根据有关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县财政局会同物价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各执收单位采取上报相关报表、实地调阅会计资料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落实财政厅、市财政局专项稽查和检查。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主动配合好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督导检查意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将落实整改情况反馈上级有关部门。

(二)专项监督检查。

1.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内容、时间和工作要求,成立检查小组,并将相关检查通知印发检查组和被检查对象。

2.实施检查。检查组通过听取被检查单位情况汇报,查阅相关管理制度、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相关会计资料,了解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执行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

意见。

3.整改落实。被检查单位对检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落实,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上报检查小组。

4.汇总总结。将检查出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建议,形成检查报告。

5.有关检查材料存档备查。

(三)根据投诉举报内容,组成相关调查小组,到相关单位进行检查。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令第427号,2011年1月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2000年2月国务院令第281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对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和国有资产

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

为加强对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和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规范地方金融企业的财务行为,防范地方金融企业财务风险,促进地方金融企业健康发展,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依法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地方金融企业,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一般财务监管。包括建立地方金融企业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内部财务管理报告制度、主要财务指标和金融监管指标分析报告制度、重要财务事项报告制度、薪酬方案和长期股权激励方案报告制度、绩效评价基础资料报告制度,以及监督地方金融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管理、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不良资产、呆账核销等情况。

(二)国有金融企业监管。包括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年金方案、监缴国有资本收益、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变更、核销)、监管产权转让和评估事项、制定负责人薪酬和履职待遇管理办法、审核长期股权激励和利润分配方案、指导并监督金融企业引入市场机制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等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监管。对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制度执行进行动态监控,强化日常监管。

(二)专项检查。制定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和内容,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三)重点监管。充分利用审计等部门监督工作成果,对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检查结论,作为重要依据实施重点监管。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包括配合上级财政部门的专项检查,以及每年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二)日常财务监管。通过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季报和决算,定期调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每季度向县政府报告金融财务信息。

(三)专项财务检查。根据上级规定,结合日常财务监管,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对地方金融企业财务执行情况等问题实施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委托中介机构,每年对地方金融企业实施绩效评价,颁发绩效评价等级证书,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党委、政府和金融业主管部门通报。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配合省财政厅、市财政局专项检查。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检查安排和工作要求,及时通知相关地方金融机构,做好准备工作。按照检查意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反馈上级财政部门。

(二)开展专项检查。

1.根据工作计划,制定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2.选取检查和评价单位,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价。

3.检查和评价结束后向金融企业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4.监督金融企业整改落实情况。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令第427号,2011年1月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2006年12月财政部令第42号)、《金融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2007年1月财政部令第43号)、《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10月财政部令第47号)、《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2009年3月财政部令第54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彩票市场和彩票资金的监督检查

为加强彩票管理,规范彩票市场发展,维护彩票市场秩序,保护彩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特制定如下监管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

彩票公益金的使用部门、单位,是否按照财政部门批准的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执行,是否挤占挪用彩票公益金,是否改变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

三、监督检查方式和措施

(一)每年下半年对彩票公益金、发行费使用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调度监督。

(二)每年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对彩票公益金项目开工、竣工、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实地督查。

(三)委托第三方对彩票公益金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财政投资评审监督。

(四)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四、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检查计划。

(二)下发监督检查通知。

(三)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四)向检查对象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五)督促落实整改。

五、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彩票管理条例》(2009年5月国务院令第554号)、《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2年1月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令第67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二)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的监督检查

为加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监管程序,维护县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权益,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处置资产的权属是否清晰,是否经过审核。

(二)资产处置程序是否合规。区分不同情况,检查单位内部管理流程、审核程序合规性,特定资产的处置按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有关情况。

(三)资产处置方式是否准确。检查单位是否按批复的方式进行处置。

(四)资产处置收入是否缴入县级国库。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专项审计检查。委托中介机构进驻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对单位资产减少情况进行检查,并跟踪反馈资产处置是否按规定报经批准、公开处置程序是否合理、已处置资产的收益情况、收益上缴情况等。

(二)常规监督检查。根据工作需要或临时发生的情况,对相关部门单位进行检查,对单位资产处置情况、处置程序是否合理、处置收入缴库情况等进行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听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可以提出质询。

(二)查阅处置事项的有关文件、资料、合同、账簿、凭证、票据等,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出必要的说明,取得或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三)现场察看资产情况,核实处置结果。向相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进行查验、取证、质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延伸调查、取证、核实。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资产处置审批事项监督检查方案。

(二)下发监督检查通知。

(三)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四)向检查对象反馈意见。

(五)下发整改意见。

(六)督促落实整改。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令第427号,2011年1月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三)对会计从业资格人员的事中事后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对会计从业资格人员的监管,制定以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全县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

二、监督检查内容

1、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持证人员)的人员基本信息登记情况;

2、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

3、持证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4、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

实地检查:单位会计人员是否持有会计做作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持证人员当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及考试情况。

核实取证:会计人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及时、完整、真实的进行会计核算。

四、监督检查措施

1、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24学时。

2、根据上级部门安排组织专项检查。

五、监督检查程序

1、下达检查通知明确检查内容;

2、开展检查工作,按照规定的检查方法、内容形成检查记录;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4、将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存入档案。

六、监督检查处理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73号)第三十一条规定持证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

(一)不参加继续教育或参加继续教育未取得学分的;

(二)未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办理调转登记的;

(三)未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进行信息变更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二)私设会计帐薄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附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做从业资格证书。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

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十四)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

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提高财政行政执法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财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执法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特制定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

一、主要内容

对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情节、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从轻、减轻、从重处罚等情形进行细化,并归纳、分类;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或并用行政处罚种类的,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和违法当事人主观过错、消除违法行为后果或影响等因素,确定适用该行政处罚种类的具体标准及单处、并处的行政处罚的标准;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处罚有自由裁量幅度的,根据上述因素,细化具体的行政处罚幅度。

二、标准规范

完善行政处罚事项自由裁量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省政府令第269号)、《山东省财政行政处罚裁量权指导标准》、将《临沂市财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作为行政处罚裁量的标准规范。

三、有关措施

(一)贯彻实施上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规范。按照《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要求,对《山东省财政行政处罚

裁量权指导标准》、《临沂市财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抓好贯彻落实,在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严格按照其确定的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执法。

(二)完善行政处罚事项自由裁量相关制度。着眼于构建规范完善的自由裁量基准体系,在执行上级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的基础上,本着有章可循、综合裁量、规范操作的原则,完善行政处罚事项自由裁量相关制度。

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 篇5

履行市场监管职责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2015〕62号),明确了“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为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原则。该意见提出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四个谁”的原则,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对在行政审批中事中事后监管的内容要求、措施方法、责任分工、责任追究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转变重心、转变方式、转变作风,推动市场监管部门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要把落实“四个谁”原则与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在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维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思维转变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行政审批部门以批代管、只批不管现象,主动监管的意识不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大量行政审批项取消后,一些行政机关不清楚管什么、不知道怎么管的问题普遍存在,出现了监管迷茫。过去传统的市场监管手段与现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早已不相适应。

该意见中提到改革后的“先照后证”是指从事后置许可经营项目的市场主体,先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许可审批手续。“先照后证“改革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市场主体可以更加便利,更加快捷地进入市场,有利于激发民众创业热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已经实施几年了,从以往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看,在落实“四个谁”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力度上还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监管理念滞后。“先照后证”改革后,大多数审批部门对于后续监管存在着“谁批谁管、不批不管”“无照无证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兜底”的模糊认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仍然在履行应由审批、监管部门履行的监管职责,很多行政审批部门习惯性的认为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主体的登记机关就应该负责监管市场的一切,未能正确理解“四个谁”原则,出现职责划分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二、监管职责不清,执法协作机制不健全。“四个谁”原则确立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层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对审批、主管部门的履职情况督查不办,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在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基础性保障。

三、审批、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监管依赖性。在“四个谁”原则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存在误解,认为协作监管就是联合执法,对市场监管部门存在较大的监管依赖性,在各部门间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相互协作方面欠缺。

四、基层监管压力大。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因人员退休、年龄偏大、知识更新慢等客观因素,导致执法队伍不断萎缩、人员少、任务重,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及检验场所、设备设施、检验检测能力弱,不能满足监管需要。

五、解决具体问题方案不明确。就目前在推行“先照后证”的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企业先领取了营业执照后办不到后置许可如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先照后证”改革措施为企业办理了营业执照,但企业在办理相关后置许可时自身并不符合从事该经营范围的条件,无法获得审批许可,按照规定企业就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损失,在领取执照后,往往会选择擅自开展经营活动,从而构成违法行为,增加了后续监管难度,这就成了一个难题。

“先照后证”改革后,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监管压力日益加大。由于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使市场主体快速增加,良莠不齐的市场主体有意无意的违法行为将会不断增加。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停留在过去的通过日常巡查模式开展监管工作,而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导致了基层监管部门处于长期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要理顺职能事权关系,建立监管清单,只有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规定,贯彻落实好“四个谁”原则,才能保障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

一、严格按照“四个谁”原则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的“先照后证”改革相关审批项目,对号入座,对有审批、主管部门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落实好“四个谁”原则,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二、转变执法观念,调整监管执法方向,细化政策规定。《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并配合审批部门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审批部门负责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按照优先适用上位法和特别法的原则,由审批部门负责查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规定的行业、领域的违反行业秩序法律、法规行为进行查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监管职责或规定不明确的,应由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推进统一市场监管,加强综合执法的要求,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

三、建立健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规定,要做到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贯通,支撑事中事后监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四个谁”原则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就举报受理、移交、调查、情况反馈、纪检监察、社会公开等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特别是对“四个谁”原则履行不到位的部门,要加强督查通报和责任追究,逐步在所有审批、主管部门养成及时监管的习惯,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情况发生。

四、做好统筹协调和督查工作。《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明确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该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改革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根据当前商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应发挥好市场监管牵头作用,加强对“四个谁”原则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通过严厉的督查以确保“四个谁”原则真正落到实处,进而有效推动各监管部门执法观念转型,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着力构建一个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构建社会共治的格局。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四个谁”原则贯彻的不断深入,市场监管工作的重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将从主体资格监管转移到经营行为监管上来,对市场监管方式和监管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市场监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要切实担当时代使命,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

一、抓好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

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是市场监管工作的组织保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当作首要的政治任务,把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抓住机遇、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确保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负责、行动上讲纪律。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抓好常态化作风建设,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简化审批程序,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提升服务价值。职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转变,监管范围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要把服务融进学校、厂矿、社区,切实加强对学校、幼儿园食堂和机关企业食堂的监督检查,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要紧盯民生难点和薄弱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护弱势群体,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

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发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让群众“不跑路”或“只跑一次路”,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方便企业和群众登记注册,使市场主体更加快捷地获得市场“入场券”,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商爱商环境。

三、规范监管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改革创新,以规范执法、严格监管来确保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平、公正。坚持市场监管工作重心转移,将市场监管工作由传统的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着力点,逐步构建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机制。

积极探索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监管等新办法、新措施,取得新成效。统筹执法力量,整合检验检测机构,将原食药监、质监、工商检验测试整合,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更好地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

四、严格执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突出市场监管重点,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严查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各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商品和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让失信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通过加强市场主体行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建立消费者维权体系,畅通诉求渠道。实行首问制度和赔偿先付制度,主动调解消费纠纷,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确保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五、坚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国务院部署的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双随机”监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政放权以来,审批事项不断减少,监管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双随机、一公开”成为市场监管的主要模式。“双随机”抽查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是对企业日常监管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有利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公平公正执法。

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工作机制,将各业务和职能机构全部纳入进来,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改变只由一个部门、一个业务条线“单打独斗”的现状,注重加强内部各业务条线的融合,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理念渗透到日常监管的各项工作中。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运用,规范市场主体信息公示,营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环境。同时要严格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列入、移出工作,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要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加强部门和地区间执法协作与信息共享,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做好企业信息归集、信息公示、双随机抽查和联合惩戒工作,利用登记注册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畅通举报投诉维权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场管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一系列与市场监管工作直接相关的新要求。新要求就是要市场监管部门更新监管理念,调整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手段,最大限度地为投资主体松绑,释放其投资创业活力。

总之,《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之“先照后证”目的就是要建立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制度,实施“先照后证”后商事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许可申请各自独立运行,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协同监管、社会共治。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共10项 篇6

第一项:建筑市场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辖区在建建筑工程(审批权限内,下同),包括在建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各方责任主体及相关人员。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检查建设、施工各项基本建设手续办理情况;

(二)项目施工班子、监理班子到位情况及有关责任主体和人员的资质和执业资格情况;

(三)工人工资支付情况;

(四)意外伤害保险办理情况等及企业是否存在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违法行为;

(五)超越企业资质范围承揽工程的违法行为等。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常规监督检查:对项目进行日常巡查;

(二)联合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参加局里组织各部门参加的综合执法检查,对抽查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

(三)专项监督检查:对有举报,或者有迹象涉嫌违法的单位和个人重点开展专项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对发现的隐患可以马上整改的立即要求落实到位,一时不能落实的,限定时间进行整改。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二)监督检查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三)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人履行建筑市场法定义务的情况实施逐项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签发整改通知书,交当事人确认签字,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执法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四)发现被检查单位或者人员存在违反建筑市场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处理,并对有关人员通报批评。

六、监督检查处理

被检查单位或者人员存在违反建筑市场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整改或者通报批评。

第二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事项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等责任主体。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建设手续(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办理情况;

(二)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常规监督检查:对项目进行日常巡查;

(二)专项监督检查:对报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对发现的隐患可以马上整改的立即要求落实到位,一时不能落实的,限定时间进行整改。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二)监督检查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三)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制作整改通知单,交当事人确认签字;

(四)发现被检查人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未批先建行为,报告上级行政机关,由上级机关依法处理。

六、监督检查处理

发现被检查人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未批先建行为,进行警告,责令整改。

第三项:房建市政工程质量监管

为规范建设行业各方主体行为,保证辖区内建设工程质量,强化政府监督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单位及人员。

二、监督检查内容

依法纳入监管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及人员的相关活动是否符合《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一)建设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未经过工程勘察设计就进行施工的或者擅自修改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2.施工图文件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情况下,擅自进行施工;

3.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4.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5.未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6.未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并保证原始资料真实、准确、齐全;

7.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8.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 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9.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10.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11.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未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

12.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未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即交付使用;

13.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二)监理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未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或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2.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3.未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

4.未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

5.监理工程师未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6.未按照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监理工作。

(三)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未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或者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或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或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2.未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3.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未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

4.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偷工减料;

5.未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未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7.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未

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8.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未负责返修;

9.未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

10.未按照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程施工。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全面检查:对依法纳入监管范围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开展执法检查。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检查现场等方式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

(二)专项检查:针对工程质量通病等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督查整改或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投诉举报开展执法检查。

(五)日常监督检查。由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四、监督检查措施

我局在实施监督检查中,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项目的相关单位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管理文件、原始凭证及其他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要求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

(三)对发现存在问题的有关单位、项目可责令限期整改,并视问题严重程度和整改完成情况依法处理。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安排、检查工作要求及具体检查细则,并正式印发部署。

(二)实施检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文件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等。

(三)检查结果汇总。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组将检查情况上报我局汇总。

(四)通报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的情况,对检查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六、监督检查处理

(一)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停业整顿;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或者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的;

2.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的,责令改正; 3.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的;

4.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

5.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

6.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7.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而未实行工程监理的; 8.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

9.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

10.未按照国家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有关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送备案的;

11.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

12.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13.验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14.对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验收的;

15.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的。

(二)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

2.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

3.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

4.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

5.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的;

6.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的。

(三)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

2.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 3.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

4.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或者有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其他行为的;

5.未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或者未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取样检测的;

6.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

7.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没有设计方案擅自施工的;

8.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退休等原因离开该单位后,被发现在该单位工作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仍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

为规范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行为,保障辖区内房建市政工程建筑施工安全,强化政府监督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从事房建市政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房建市政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单位及人员。

二、监督检查内容

依法纳入监管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及人员的相关活动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重点检查:

(一)建设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未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2.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或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3.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4.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设施和器材;

5.未按要求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或者拆除工程的有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6.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或个人。

(二)监理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查;

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

3.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三)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未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未依法取得相应等级资质证书承揽工程或者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2.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3.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

4.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

5.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6.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或者专项施工方案;

7.未按规定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规定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专家论证,施工时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8.施工前未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9.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10.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未实行封闭围挡;

11.未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不符合安全性要求,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12.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13.未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14.未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 15.未按照规定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后登记;

16.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

17.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未经查验或者查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

18.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

19.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

20.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作业人员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冒险作业;

21.未组织一线施工人员开展每次施工入场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2.取得资质证书后,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经整改仍未达到与其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全面检查。对依法纳入监管范围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开展执法检查。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检查现场等方式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

(二)专项检查。针对各类安全隐患、特殊气候条件、特殊时间段等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投诉举报开展执法检查。

(五)日常监督检查。对在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资质证书发证前检查、发证后开展监督抽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我局在实施监督检查中,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项目的相关单位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管理文件、原始凭证及其他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要求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

(三)对发现存在问题的有关单位、项目可责令限期整改。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安排、检查工作要求及具体检查细则,并正式印发部署。

(二)实施检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文件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等。

(三)检查结果汇总。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组将检查情况上报我局汇总。

(四)通报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的情况,对检查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六、监督检查处理

(一)建设单位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施工。建设单位未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或者拆除工程的有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的;

2.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的;

3.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的。

(二)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

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

3.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

4.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

(三)建筑施工企业未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的,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我局将建议上级行政机关给予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处罚: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

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8.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

10.有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1.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施工单位停业整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项:村镇建设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区辖各镇、乡、村及其项目建设。

二、监督检查内容

负责实施上级城镇化发展战略、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指导镇、乡、村庄建设;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农村危房改造,提出进城定居农民的住房政策建议;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组织辖区内村镇建设试点工作。

三、监督检查方式 现场检查、文件材料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现场检查、会议检查、抽样调查、年度或年中考核。

五、监督检查程序

了解相关情况,现场检查抽查,公布或曝光存在重大问题。

六、监督检查处理

总结工作成绩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向上报告,按照有关程序约谈单位领导,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第六项:房屋市政工程勘察质量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勘察单位,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的单

位及人员。

二、监督检查内容

依法纳入监管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及人员的相关活动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重点检查:

(一)建设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没有提供勘察工作必要的现场工作条件;未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压缩合理的勘察工期;

2.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设施和器材。

(二)勘察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1.工程勘察企业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勘察企业名义承揽勘查业务;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勘察业务;

2.未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未依法取得相应等级资质证书承揽工程;

3.勘察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 4.未按要求编制工程项目勘察方案;5.未按勘察方案布置孔位或勘探孔位数量不够、深度不够; 6.勘察文件没有责任人签字或者签字不全的; 7.原始记录不按照规定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的;

8.施工人员没有取得上岗证或施工人员与报告人员名单不符。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全面检查:对依法纳入监管范围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开展执法检查。我局对监管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实施日常检查。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检查现场等方式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

(二)专项检查:针对工程质量通病等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检查由我局自行组织开展。对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督查整改或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四、监督检查措施

对档案材料的审查和审批程序的检查。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安排、检查工作要求及具体检查细则,并正式印发部署。

(二)实施检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建设工程勘察成果报告的有关文件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勘察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纠正勘察施工中违反国家规范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等。

(三)检查结果汇总。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组将检查情况上报我局汇总。

(四)通报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的情况,对检查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

罚,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五)整改后处理。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落实整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报告我局。

六、监督检查处理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严重程度,对检查对象进行区分处理:

(一)违规行为轻微,可以及时纠正、规范,并对社会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轻微的,应对被检查企业进行口头或书面告诫,并要求立即改正、规范;

(二)违规行为较重,已经产生实际后果,可能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限期整改并要求积极补救,消除违规后果。

第七项 :保障性住房使用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辖区内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家庭及取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家庭。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经济适用住房只能自住,是否存在出售、出租、出借、赠与、闲置、抵押(除按揭外)、擅自改变住房使用性质等违规现象。

(二)公共租赁住房是否存在闲置、转借、转租、擅自调换、擅自改变用途、无正当理由不缴纳房租等违规现象。

三、监督检查方式

通过小区物业反映情况、抽查和收集举报信息等方式,对经济适用住房及公共租赁住房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对被举报或者有迹象涉嫌违规的住户房屋进行现场调查,责令存在违规行为的住户限时整改。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二)监督检查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三)监督检查人员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住户发出整改通知单。

六、监督检查处理

责令存在违规行为的住户限期整改,并视违规严重程度和整改完成情况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报告由其作出行政处罚或处理。

第八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辖区内取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家庭。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是否继续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

(二)保障对象缴纳的租金标准是否与其收入情况或群体类

型相符。

三、监督检查方式

通过小区物业反映情况、抽查和收集举报信息等方式,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及缴纳的租金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四、监督检查措施

对被举报、有迹象表明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缴纳的租金标准与收入情况或群体类型不相符的保障对象进行现场调查。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二)监督检查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三)对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的家庭,发出取消住房保障资格通知书;对缴纳的租金标准与其收入情况或群体类型不相符,但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作出相应调整。

六、监督检查处理

(一)对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的家庭,取消其保障资格。

(二)对缴纳的租金标准与其收入或群体类型不相符的家庭,作出租金调整。

第九项:对委托区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实施事项的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北海市铁山港区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二)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三)审批程序是否合法、有效;

(四)审批的权限是否属于委托下放的范围。

二、监督检查方式 抽查。

三、监督检查措施

通过档案材料的审查和审批程序的检查,监督检查区墙改办受委托实施审批的执行情况;开展行政约谈、加强行政指导。

四、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监督检查方案,组建监督检查小组;

(二)进行实地检查,或集中检查抽查档案。

五、监督检查处理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严重程度,对检查对象进行区分处理:

(一)违规行为轻微,可以及时纠正、规范,并对社会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轻微的,应对具体审批部门进行口头或书面告诫,并要求立即改正、规范;

(二)违规行为较重,已经产生实际后果,可能

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应通过书面和口头告知审批机关,限期整改并要求积极补救,消除违规后果;

(三)违规行为严重或属于

(一)、(二)种情况但拒不改正的,取消相关审批机关的受委托审批权限,同时要求其积极配合消除违规后果,不配合的通报相关监察部门。

六、监督检查处理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严重程度,对检查对象进行区分处理:

(一)违规行为轻微,可以及时纠正、规范,并对社会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轻微的,应对具体审批部门进行口头或书面告诫,并要求立即改正、规范;

(二)违规行为较重,已经产生实际后果,可能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应通过书面和口头告知审批机关,限期整改并要求积极补救,消除违规后果;

(三)违规行为严重或属于

(一)、(二)种情况但拒不改正的,取消相关审批机关的受委托审批权限,同时要求其积极配合消除违规后果,不配合的通报相关监察部门。

第十项:对委托北海市铁山港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管理站实施事项的监管

一、监督检查对象

北海市铁山港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二、监督检查内容

监督检查的范围是辖区内委托执法的范围:

辖区内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情况。

对工程实体有质量安全隐患、责任主体或使用者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依法调查取证并提出处罚建议上报我局处理情况。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

对辖区内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抽测情况。

对辖区内预制构件和预拌砼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情况。受理辖区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投诉情况。对建筑起重机开展产权备案和使用登记情况。

二、监督检查方式 专项检查和抽查。

三、监督检查措施

(一)指导和监督受委托方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方名义实施行政执法行为;

(二)对受委托方违法或者不适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予以纠正或者撤销;受委托方违法实施行政执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委托方可以解除委托行政执法;

(三)与受委托方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监督检查方案,组建监督检查小组;

(二)各监督检查小组分头进行实地检查,或集中检查抽查档案。

(三)根据投诉举报等临时开展专项检查。

五、监督检查处理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严重程度,对检查对象进行区分处理:

(一)违规行为轻微,可以及时纠正、规范,并对社会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轻微的,应对具体审批部门进行口头或书面告诫,并要求立即改正、规范;

(二)违规行为较重,已经产生实际后果,可能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应通过书面和口头告知审批机关,限期整改并要求积极补救,消除违规后果;

(三)违规行为严重或属于

(一)、(二)种情况但拒不改正的,取消相关审批机关的受委托审批权限,同时要求其积极配合消除违规后果,不配合的通报相关监察部门。

(四)引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由受委托方负责办理行政复议答辩、行政诉讼应诉的一切事宜,并承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相关费用(含案件诉讼费、相关差旅费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的,由受委托方对此承担实际法律责任和其他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赔偿、行政处分等责任)。引发国家行政赔偿的,由受委托方承担实际行政赔偿责任(筹资、支付及其他责任)。受委托方以自己的名义执法或者超越委托权限,乱施行

上一篇:中学生与社会获奖作文下一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