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监督报告

2024-10-13

事后监督报告(共9篇)

事后监督报告 篇1

银行事后监督人员述职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事后监督人员述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银行事后监督人员述职报告1

时间转逝,20xx年接近岁末,在村镇银行工作的我无论 在思想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积累了工作经验,这为以后能 更好的工作提供了捷径,通过对事后监督细则的不断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我取得了进步也有许多感悟。

一、事后监督工作对监督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好,需要掌握 非常全面的业务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审核每一笔业 务。从开业以来到现在共装订传票 43 本,发现差错 37 笔,大部分为一般性差错,主要为大额存取未授权、支票未及 时销号、大小写金额不符、漏盖名章等,发现差错及时下 发了差错整改通知单,营业部及时的作出整改。没有违规 现象。

二、作为一名事后监督人员,必须认真监督每一笔业务,主 要是在重要空白凭证、大额授权、挂失、冲账、抹账等 加大力度监督,将风险隐患降到最低。经过几个月的努 力,我们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反 映,及时纠正,对于重大问题需要及时上报行领导。防 范风险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正常运行。

三、强化执行,加强学习。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不论从年龄 上还是工作经验上对我都是一个考验,在一些工作的处理上和业务的操作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存在一定的盲目 性。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要学新的 知识,掌握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应该不断的学习,虚心的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在 以后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 心、指导和帮助中提高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银行事后监督人员述职报告2

时间转逝,银行工作多年的我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 都积累了工作经验,这为以后的更好的工作理清思路、加快发展提供 了捷径。通过对事后监督细则的不断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我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有着很多的感悟。

一、事后监督工作中对监督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掌握非 常全面的业务内容,这样才可以认真审核每一笔业务。因此,强化业 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认真 学习省联社下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其他会计法规法则,在 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于实践并不断的总结工作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和解 决问题,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各种自我学习和集体学习的 活动培养我们的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我们本着应知应会和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全面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内 容主要包括:储蓄、会计、出纳、信贷、安全保卫等基本专业知识和 技能;各专业核算、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制度;学习各专业业务操作流程;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学习上机操作技能,二、重点监督特殊业务,作为一名事后监督人员,认真监督基层 网点的每一笔业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的职责所在,围绕上级及银 监局风险排查方案等精神,我们主要是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大额授权、抹账、挂失、联行等特殊业务上加大监督力度,将风险隐患控制 在最低。事后监督要把好会计核算的质量关,监督业务处理依据是否 合法,账务处理手续是否合规,并且纠正会计核算中的差错和问题。经过我们事后监督人员近几个月的努力,基层网点的账务质量有了相 当明显的改善,而我们的工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明确,那就是紧紧 围绕总行下达的各项文件精神,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中心,认 真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坚持把监督工作 做好,监督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及时处理和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及 时纠正工作中的差错,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保证网点工作的正常运 行。

三、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力度,全面规范操作规程。强化执行,完善各项制度,认真阅读学习上级文件,严格按照上 级文件指示规范操作。随着银行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要求我们作为 一名普通员工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优秀员工,也让自 己的职业生涯没有遗憾。当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和操作上我还存在 一定的欠缺,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以银行的理念 完善自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提高自己、更加严 格要求自己,为银行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银行事后监督人员述职报告3

20xx年全年,我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当然这也为以后的工作理清思路、加快发展提供了捷径。事后监督中心正式成立的几个月中,我们成功的适应了事后监督系统上线以后第一年的过渡期,使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有诸多工作经验需要总结。

一、事后监督工作中对监督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掌握非常全 面的业务内容,这样才可以认真审核每一笔业务。因此,强化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省联社下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其他会计法规法则,由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而这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领导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不断在业务上对我进行指导,而且还在思想上帮助我树立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开展“大学习大练兵”活动。按照培养造就一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的要求,本着应知应会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全面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储蓄、会计、出纳、信贷、安全保卫等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各专业核算、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制度;学习各专业业务操作流程;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学习上机操作技能,二、重点监督特殊业务,作为一名事后监督人员,认真监督基层网点的每一笔业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的职责所在,20xx年第四季度围绕省联社及银监局风险排查方案等上级精神,我们主要是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大额授权、抹账、挂失、联行等特殊业务上加大监督力度,将风险隐患控制在最低。经过我们事后监督人员近几个月的努力,基层网点的账务质量有了相当明显的改善,而我们的工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明确,那就是紧紧围绕省联社下达的各项文件精神,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中心,认真按照联社领导提出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力度,全面规范操作规程。

强化执行,完善各项制度,根据省联社的各项管理制度,今年我们及时修订并印发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各项会计出纳实行细则管,对去年来制定的相关办法和细则进行了修订,使制度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

随着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要求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优秀信合员工,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遗憾。当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和操作上我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以企业文化的理念完善自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提高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信合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事后监督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会计事后监督,防范风险

2 0 0 8年1 0月我行会计事后监督O C R系统全面上线, 以“集中、统一、规范”的会计事后监督模式正式运行。一年多来, 该系统已逐步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与传统事后监督以手工输入每笔前台产生的流水核对帐务的做法相比, 该系统以先进的O C R图像处理技术和OCR识别技术, 极大地提高会计事后监督的工作效率, 从而减少了事后监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事后监督工作人员人数, 在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保护客户利益、提高核算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会计事后监督作为我行控制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已发挥了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但由于OCR系统刚刚起步, 目前仍存在一些管理上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会计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事后监督机制不健全, 执行不到位。

近年来我行相继出台了一些内控管理制度, 对内控制度在操作过程中仍出现操作性不强, 执行不力等问题, 有些基层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 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就是建章立制, 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控机制, 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 有了这种动态监督机制并不能保证不出问题, 而是通过它的制约作用少出问题,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执行乏力主要表现在会计事后监督概念模糊, 岗位职责、权限有待明确。目前事后监督仍然只是注重规范化检查, 却未能加强对资金风险的防范监督, 使事后监督处在重视规范性监督重于防范风险监督的状态。

(二) 对会计事后监督认识还不到位。

事后监督是风险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规范被监督单位业务操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会计业务核心系统已全部上线, 实现了数据集中, 各支行网点不再是独立核算主权, 相关的重大会计事项由总行统一处理, 各网点是对外服务的窗口, 各支行网点负责人只重视各项业务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对事后监督中心发送的差错、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不重视, 不认真执行, 整改不及时, 整改不规范, 对整改问题的本质未作更深的原因分析和追踪, 致使业务差错无法杜绝, 屡查屡犯现象仍然存在。

(三) 部分支行对事后监督发现的差错未制订相应的通报和奖罚措施。

事后监督差错排名每月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支行, 各支行管理人员仅对全行差错在总行中的排名引起重视, 而未把各网点柜员差错报通给所属网点并作出差错分析和后续跟踪, 使柜员无法了解在支行中差错排名情况, 差错排名通报不能有效地得到延续。OCR系统差错查询及凭证动态都已延伸到所有网点, 而部分管理人员未能每天主动地去了解柜员的每天差错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绝大部分柜员仅靠主管会计的电话通知差错, 使事后监督发差错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整改, 产生了差错信息的时间差, 及时有效控制风险的时间差。同时部分支行对事后监督发现的差错未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 使产生的差错重复出现。

(四) 监督人员综合性素质偏低。

监督人员目前仍偏重于会计规范化监督, 检查的内容较多是凭证要素, 对会计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较少, 特别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 如重大事项的授权审批、暂收暂付科目的使用、信贷、票据、结算方面等接触少并缺乏全面的了解, 对业务操作不能实时有效的监督, 未能对组织机构控制, 基本制度控制、业务核算控制、授权岗位负责控制等内控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二、加强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 构造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及事后监督机制。

根据本行的实际情况, 制订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 明确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过失责任, 使柜员操作与事后监督建立一个互动有效的控制环境,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及时解决, 把操作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让每个重点监督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发现问题能更深地去了解去分析, 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同时与会计检辅工作相互渗透, 对发现的风险差错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充分发挥检查辅导与事后监督的相互作用。

(二) 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把它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加强其领导, 在强化管理中, 必须把会计制度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把会计监督人员行为管理作为重要事务来抓, 成立会计事后监督领导机构, 分管领导第一责任人, 分管部室是具体抓制度、程序落实的执行人, 坚决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产生。

(三) 督促各支行建立相应的有关事后监督差错反馈制度及奖罚措施。

各支行主办会计每月应对事后监督发送的差错进行分类分析, 找出属所网点的差错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突出对风险性差错的处理和防范, 并反馈给支行负责人。同时加强差错整改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部分柜员无论发生何种差错都以一纸柜员承诺书代替, 并未对存的风险引起重视和消化。要加强操作人员对省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操作风险的培训, 促使操作人员加强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化解。制订相应的差错奖罚措施, 进一步减少差错, 控制操作风险。2009年4月份总行开展会计创优活动, 其中事后监督差错率作为一个活动项目, 由于奖罚分明, 4月份的事后监督全行平均差错率仍为今年的最低, 可见相应的奖罚措施对差错的控制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四) 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水平, 规范事后监督的操作行为, 完善奖惩办法。

首先要通过竞聘选拔一批熟悉核心系统业务, 责任心强的会计事后监督人员, 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的再确认, 及时发现隐患, 减少差错, 有效避免风险, 为会计核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是对监督人员不断进行业务教育, 纪律教育, 法制教育。只有熟业务、懂制度才能从监督中发现问题,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要不断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和内控管理制度, 全面熟悉业务,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另外, 领导要关心监督人员的切身利益, 绩效挂钩, 不同岗位不同风险, 相应地拉开绩效差距, 打破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同时还必须经常性地对监督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督导, 缺什么补什么要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事后监督的机制、优化会计事后监督流程、深化会计事后监督的内容, 以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的效率和质量。要逐步从以规范化监督为主转移到以资金风险监督为主的监督模式, 切实发挥会计事后监督的风险监督职能和案件防范职能。以确保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初探武汉金融2008 (2)

[2]、李慧、潘文凯会计事后监督滞后的表现及对策

[3]、周进会计事后监督亟待完善金融会计2001 (5)

[4]、周涛、陈萍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设计金融电子化2006 (2)

[5]、丁云莲实现事后监督全集中、增强操作分项掌控力浙江农村合作金融2008 (8)

事后监督报告 篇3

一、事前监督机制的效能分析

顾名思义,事前监督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以前的准备阶段所进行的监督,事前监督能防止和避免企业重大财务决策出现失误,提高资金效益。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委派财务科长的事前监督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事前监督机制首先表现为经营者经营责任的自动履行机制

经营者自我履行既是普遍的,又是有限的。经营者履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声誉,声誉的损失有损于经营者的今后利益,因此,声誉是一项无形资产,可以大大降低由于市场投机行为带来的费用。

经营者的自动履行机制是保障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但在一些企业却不尽完善。究其原因,是自我约束机制和声誉机制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严格的自我约束一般很难成为经营者的首要选择,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铤而走险放弃自我约束,造成经营失败。而现行的法律中,投资者难以起诉经营者的经营失败,并且在《破产法》中投资者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鉴于此,有必要从法律上规范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

在当前,声誉机制尚未起到约束作用,经营者往往不顾声誉受损,甚至以牺牲声誉为代价,换取私利。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程度低,也使得经营者不重视声誉资产,国有企业不如集体、私营企业的原因之一是经理人的声誉机制不完善。因此,目前通过委派财务科长的监督,使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财务预警分析机制

企业营运稳、财务风险低的经营者,即使利润率较低,通常也比企业营运冒进、财务风险高的经营者有利,这样才会使经营者的履约有可靠的保障。委派财务科长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类型等不同实施监督,求得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营运顺畅、风险最低、收益最大。委派财务科长不但要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预警分析,而且要对企业主要经营项目及经营项目组合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

(三)限制经营期限

一般而言,经营期限的长短,对企业而言意味着经营风险的大小。因此,对经营期限作出限制,可以控制经营风险,如果经营期限短,经营者考虑的是流动性强的资产投资,风险就比较小,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价值不至于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利于委派财务科长对履约风险的掌握。而经营期限超过一定的限度,往往意味着委派财务科长对履约风险的失控。

(四)对经理人的目标控制和年薪制

目标控制也叫随动控制,目标控制中的目标确立及控制系统建立属于事前监督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经理人自我履约,其实施结果与目标比较为事后监督奠定了基础。在目标控制中,系统行动的方案,是按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而决定的,受控系统可以根据干扰的作用不断改变行动方案,它具有在变化着的环境下发挥最佳功能的适应性。

年薪制与目标的实现程度相结合,是随动控制的关键。年薪标准的确立既是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按绩效兑现的尺度。年薪的形成可以由工资、津贴和股权等构成。

(五)限制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委派财务科长介入企业管理,限制经营者条款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对提供贷款保证、债务担保、资产抵押的限制,二是对大额现金提取的限制,三是对转账支付款数额的限制,四是对处置不良资产的限制,五是资本性支出的限制,六是对经理人收入的限制,七是对特殊事项的限制等。当然,对经营者行为的限制作为一种所有者权益的保障机制,是建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博弈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一些苛刻的限制条款,并不是所有者单方面就能确定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再通过艰苦的谈判而形成的。委派财务科长限制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介入企业日常管理,一方面保障了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促进了经营管理层的职业化、市场化。

从所有者的愿望来说,委派财务科长的监督范围应大一点,而从经营者的愿望来说,委派财务科长的监督范围应小一点。在公司内部,《公司法》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远没有发挥作用。在这样的特定条件下,财务科长介入企业日常管理,把所有者的监督及时传递给经营者,把经营履约的情况反馈给所有者,对经营者产生制约,运用法律手段,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权力制约的机制。

从上述五个方面看,委派财务科长的事前监督,其目的可以概括为:避免和减少决策和经营失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二、事后监督机制的效能分析

事后监督是指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衡量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事后监督机制首先是履约评价机制。委派财务科长从财务角度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来评价履约情况。委派财务科长将履约情况向其委派者报告,并视其履约程度改变监督方式及监督力度。若评价中发现失职、违纪等,应分别不同强制性程序,失职按约定惩罚,而违纪是依法裁决。

目前,在一些企业的业绩评价中,存在着重财务指标评价,轻非财务指标评价,并且以对企业的业绩评价代替对经营者评价等缺陷。由于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被评价者就在财务指标上做文章,粉饰业绩,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这是业绩评价机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评价对象上,应区分对企业业绩评价和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另外,评价指标也不可一成不变,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评价主要指标应包括利润指标、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等。

其次是清算与重组机制。现代企业解散或破产具有高度风险,相比而言,企业破产而产生的风险要更高于企业解散而产生的风险。在企业解散时,投资者只能以其投资份额参与企业剩余资产的分配,以获得投资的一些补偿。在企业破产时,投资者只能按顺序最后参与企业剩余资产的分配,有时会造成血本无归,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相对于解散或破产而言,重组可以减少损失,保障投资者利益。委派财务科长从监督结果产生的清算与重组,能够比较有效地保障投资者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评价发现业绩差、产品前景暗淡的企业,要实施破产制度。要克服对经营处于临界的企业先拯救、后找重组,如找不到重组的企业再破产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破产带来的就业、资产流失等问题。委派财务科长应根据评价结果,预警分析,运用破产清算重组,直接制约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再次是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监督机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中,经理人掌握着很大的决策权,由于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经理人的经营行为的难以观察性进一步增加了经理人对企业的影响力,所以指望经理人不折不扣地服务于投资者目标,履行契约是不现实的。相反,经理人会凭借其经营权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导致经营效率低下,财务状况恶化。经理人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必然会影响公司财务情况,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抑制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经营者年薪有限的情况下,存在着经营者占有、使用资产的过度化,甚至挥霍浪费、转移资产等,导致经营失败,企业破产。因此,委派财务科长必须要能够有效地监督经营者逆向选择,这也是保障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重要机制。

委派财务科长的监督机制,无论是事前监督,还是事后监督,都能产生相应的作用。但是不能采用单一的机制,应该将机制配合运用,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制衡手段,抑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保障所有者权益。

事后监督业务处理流程 篇4

事后监督系统根据影像处理子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事后监督,包括事后流水文件和差错文件,记载事后的分户帐、科目发生额、总帐,事后帐内部的发生额借贷平衡、余额借贷平衡、总分平衡,以及事后帐与临柜帐之间的流水帐逐笔勾对,分户逐笔勾对和总帐的逐笔勾对。

该系统在业务种类上支持对公、储蓄、信贷、而且还监督交换业务,凭证管理业务。处理方式上以流水批量处理为主,也支持单笔的手工录入。

事后监督的目的是发现临柜业务的差错,因此差错的管理是事后监督非常重要的功能。事后与临柜帐务不一致时事后跟临柜,但将所有发现的差错记录下来。该模块录入监督票据的非计算机差错信息,如票据残缺、假票、字迹模糊、金额涂改等差错信息,以及经计算机监督后的差错信息如流水核对不符、分户核对不符、总帐核对不符等。由差错信息产生差错通知单通知临柜修改,并产生差错报告供上级部门分析及考核。

事后监督操作员与监督网点的对应关系由计算机随机生成,监督任务每天都由计算机进行随机的平均分配,操作员以组划分,操作权限分配到小组。这样就保证了事后监督的安全性与严密性。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不仅有帐务数据的查询,还有差错数据的分析和信贷数据的统计。

◆ 银行业系统应用模式

集中处理模式

此模式将凭证统一收集到事后监督中心,进行电子影像处理和事后监督,拍摄和扫描两种录入方式均适用。

分布处理模式

在中心城市建立主中心,其下属县市地区支行建立分中心。这种方式适用于传票无法及时传递到市行,而由支行采集票据图像并且通过远程网络传输到市行。主中心集中中心城市市内支行所有凭证,可根据业务量采用扫描或拍摄录入方式进行集中录入和集中监督。下辖县市地区支行中心处理模式有两种:分布采集分布监督和分布采集集中监督。

(一)市行中心

分布处理模式的中心行处理与集中处理模式相似,只是若下辖县市支行凭证需集中监督,则需将下辖县市支行上传的凭证图像进行监督。

(二)下辖县市地区支行中心

1、分布采集集中监督

在支行配备高档中速扫描仪,扫描录入所有的传票数据;或者配备摄像设备,摄像录入所有的传票图像。将图像数据通

过银行内部网络或电话网上传到市行后,由市行根据图像数据逐笔进行事后监督和影像处理。

2、分布采集分布监督

支行设有事后监督中心,在录入凭证图像的同时完成事后

银行事后监督个人总结 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卫生局分管副局长田利国为组长,县卫生监督所所长吴红梅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制定了《道县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发动

我们通过电视台、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三个月来共在电视台播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专栏三期(每期五天),设立咨询台两次,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监督检查

银行事后监督工作总结 篇6

2014年8月6日,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时间过得真快!我来到三峡银行虽工作时间不长,却收获颇丰,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在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及帮助下我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现将本工作做如下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一、强化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认真学习了《事后监督管理—》,《》,《》,通过 对这些细则的不断学习和总结,在理论方面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有着很多的感悟。紧紧围绕总行下达的各项文件精神,认真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坚持把监督工作做好,监督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及时处理和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在工作中的差错,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保证网点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作为一名事后监督人员,必须认真监督每一笔业务,事后监督工作对监督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掌握比较全面的业务内容,这样才可以认真审核每一笔业务,发现问 笔,发现差错 笔,其中,重大 笔,违规 笔,主要为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现在已跨入了2015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挑战,首先,作为一名党员,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已。其次,明年的工作要以“细”为起点,对本职工作做题必须及时反映,将风险隐患降到最低,本共计业务量 精做细,做到细致入微,向工作要质量。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稳健中不断地追求进步。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 篇7

多年来, 内部审计工作普遍采用谁审计谁负责的方式, 这样就导致负责人工作量的增加, 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审计, 虽然此种方式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连贯性, 但是由于审计工作的繁重, 使得审计负责人没有多余的精力做好事后整改监督, 这就是导致目前重审计轻整改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的审计整改流于形式, 使得权威性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让被审计单位的侥幸心理逐渐增大, 导致了审计工作发挥的作用大大折扣, 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工作能够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 减少违法犯罪的同时, 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内部审计事后整改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 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前面的工作只是发现问题, 审计整改才是将问题彻底解决掉的阶段, 若整改落实不到位, 则难以实现审计的效果, 审计工作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现阶段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是审计工作生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把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才能使得审计工作真正生效。

二、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审计工作是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价活动, 其目的主要是评价经营活动的有效性, 双方的配合能够有效的促使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即:软环境与硬制度相统一的、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三个原则原则, 三个原则是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的基础, 审计部门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的遵守这三个原则, 方能使得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得到落实。

(一) 软环境与硬制度相统一的原则

软环境的目的是使得审计执法更加的个性化, 同时创作有利于审计整改的氛围。为了保证审计的平等性与权威性, 需要建立相应的硬环境, 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的过程中要建立检查原则, 规范审计, 使得软环境与硬环境相结合。在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的基础上, 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确性, 以此促进被审计单位主动更改的自觉性。

(二) 坚持标本兼治原则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需要充分认识到审计整改的重要地位, 同时注意利用边审计边整改的方式, 双管齐下将审计整改切实的落到实处, 并对审计整改的结果进行考核, 达到量化的标准。在审计的过程中, 需要对主要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以便做好审计监督工作。通过纠正、整改、完善三个步骤, 来促使审计整改落实, 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原则

监督审计整改工作的长效机制, 是落实审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长效的机制能够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 可以发挥分工协作的能力, 同时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也是审计发展的趋势。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的情况下, 还需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

三、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了内部审计的功能没有彻底的发挥出来, 很多的审计工作还仅仅存在表面上, 没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其主要问题有:认知不到位、发展不平衡、整改不彻底、做法不科学, 执行有障碍等方面。只有彻底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能够发挥整改监督的作用。

(一) 认知不到位

目前很多的企业、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 认知度不够, 普遍存在抵制整改的现象, 这种认知不到位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领导阶层身上。企业领导对审计整改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整个公司至上而下对审计整改的忽视, 长久以往, 审计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二) 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是指审计过程中的重视度存在偏差, 审计部门较为重视的企业、单位, 审计部门下派的审计人员的能力较高, 且派遣的人数较多, 审计监督力度就大, 相对的整改工作的效果就好, 反正整改效果就差。这种发展不平衡直接使得某些单位存在侥幸心理, 万一自己被盯上就多加大力度整改一下, 若没有被盯上, 则对审计整改的态度就是可有可无, 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审计过程中的腐败的重要原因。

(三) 整改不彻底

在整改的过程中, 少数的单位存在敷衍了事的做法, 或者拖延整改、选择性整改等, 对要求整改的项目不进行落实。例如只整改对其有利的部分, 或者只整改被审计单位认为对其目前发展有利的环节, 其他整改环节则忽略或者敷衍了事。当要求加强内部管理整改建议的时候, 单位往往做得很好, 但是当要求纠正以前年度发生问题的时候, 被审计单位的落实情况往往较差。

(四) 做法不科学

审计整改做法不科学主要体现着其他部门单位不配合上面, 其他相关部门的不配合, 使得审计工作往往都是审计部门一家的事, 这就是使得工作的难度较大, 因为仅仅靠审计部门的力量是难以监督好众多的问题的落实情况, 没有科学长效的机制, 就难以发挥审计的作用。

(五) 执行有障碍

执行有障碍主要体现在被审计单位的拒绝整改和故意拖延整改, 因为审计部门针对这些情况的处罚不明确, 所以不能起到强制性效果, 这就导致执行起来往往遇到很大的困难。

四、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了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工程,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解决目前整改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即: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审计监督整改工作制度化、切实加强审计执法力度、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把审计整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进被审计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 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较大程度上的对整改监督进行推动, 下面针对这些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一) 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是加强审计事后整改监督的前提条件, 能够提高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效率, 从而达到预期的整改效果, 这需要被审计单位加强自身的教育培训, 让全体人员知道审计整改是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好处的, 使得全体人员明白审计的重要性, 以自觉的配合审计以及审计整改。

(二) 实现审计监督整改工作制度化

审计监督整改工作制度化是审计工作长期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完善的制度主要包括:明确审计整改工作责任、相关整改工作范围的负责人以及整改的具体时间、处罚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审计整改检查制度, 责任追究到人, 尤其要建立相应的整改报告制度, 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的向审计部门递交整改情况报告, 健全相应的制度, 能够使得整改监督规范化。

(三) 切实加强审计执法力度

加强审计执法力度能够保证审计监督的强制性与有效性, 对被审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审计整改的, 审计部门需要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并进行跟踪审计, 对跟踪审计落实不到位的, 需要加大惩罚力度, 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人, 以树立起审计部门的权威, 加强审计执法力度, 能够有效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审计报告发出后, 需要进行跟踪, 保证整改落实的情况, 同时纪委、监察可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需要进行督察, 对没有执行的单位要做好披露惩罚工作, 使得审计整改工作的透明化。构建相应的整改监督联动机制, 并构建相应的实施细则,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检, 推进审计整改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 审计整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将审计整改纳入年度考核, 是落实审计整改的重要措施, 它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审计单位需要按照整改内容的重要性以及难以程度, 建立合适的考核指标, 并将此作为年度考核的标准, 以此来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进行。并且可以更加规范企业的管理, 使得企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能够有效的保证整改工作的效率以及其质量。

五、结语

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工作能够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 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个原则”是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工作的基础, 只有在此原则的基础上, 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审计工作。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矛盾, 强化审计整改监督势在必行。

摘要: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对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事后整改是对审计单位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的过程, 其监督是实行审计整改记录的重要内容。目前, 大多数的公司都特别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但对于审计整改却相对忽视, 所以要保证内部审计整改落实到位, 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文章从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的必要性出发, 简要分析了强化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并详细地探讨了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的具体措施, 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整改,监督,原则

参考文献

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 篇8

(职权名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事项事项监管)

单位:下花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管理,推进我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施工许可行为,特制定如下监管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责任主体。

二、监督检查内容和指标

(一)监督检查内容

1、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发生变更的,是否重新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2、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应当与依法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一致。

3、施工许可证应当放臵在施工现场备查。

4、施工许可证是否伪造和涂改。

5、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三个月内未开工的,是否按规定申请办理延期。

6、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一个月内的,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向发证机关报告。

7、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一个月内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向发证机关报告及恢复施工前是否向发证机关报告。

8、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是否向发证机关申请核验施工许可证。

(二)检查指标

1、日常巡查:不定期对工地进行巡查。

2、全面检查:对全区工程至少一次全覆盖检查。上述指标与上级下达监督检查指标不一致的,以上级下达监督检查指标为准。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不定期的质量专项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重点督查;

(二)飞行检查:对违法违章突出的工程进行飞行检查。

四、监督检查程序

1、指派执法人员对施工许可证批后情况进行巡查、检查;

2、执法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3、执法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并制作整改通知单,交当事人确认签字。

4、发现被检查人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制作《责令立即停工通知书》。

五、监督检查措施及处理

(一)发现被检查工程市场、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除责令限期改正外,应当依法采取补救措施;

(二)发现被检查工程市场、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整改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不良行为列入市场与现场联动;

(三)发现被检查人存在违反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行为,制作《责令立即停工通知书》,移交执法大队进行行政处罚。

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

(职权名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事项监管)

单位:下花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建设各责任主体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制定如下监管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全区在建建筑工程,包括在建建筑工程建设、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各方责任主体及相关人员。

二、监督检查内容及指标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1、各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情况;

3、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行为落实情况;

4、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情况;

5、监督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情况。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检查内容

1、检查施工、监理企业和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度、机构建立情况,安全监管人员配备情况;

2、工程项目各项基本建设手续办理情况、核查有关责任主体和人员的资质和执业资格情况;

3、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主体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情况;

4、施工现场实体防护情况,施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情况;

5、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防护和临时设施等情况。

(三)监督检查指标

1、日常巡查:每个项目一般每2个月不少于1次,必要时对原材料等进行抽样监督检测。

2、专项督查:每年不少于2次,起重机械、保障房等应重点督查。

3、全面检查:每年组织1次,起重机械、保障房等应重点督查,必要时,对原材料等进行抽样监督检测。上述指标与上级下达监督检查指标不一致的,以上级下达监督检查指标为准。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常规监督检查:由区质监站监督员对所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

(二)专项监督检查:每年组织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整治,特别是对起重机械、保障性住房等实施重点督查;

(三)抽样监督检测:对钢筋以及钢管、扣件开展日常抽样监督检测。

四、监督检查程序

(一)区质监站负责人指定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监督检查;

(三)监督检查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四)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人履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定义务的情况实施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签发整改通知书,交当事人确认签字,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执法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五)对施工现场钢筋等原材料等进行抽样检测或者监督抽查;

(六)发现被检查人存在违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制作责令整改通知书。

五、监督检查措施及处理 对检查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应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停工改正。

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

(职权名称:廉租房、公租房监管)

单位:下花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加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特制定如下监管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申请我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个人和家庭。

二、监督检查内容和指标

(一)监督检查内容

申请保障个人或家庭的户籍、婚姻、房产及收入等情况;

(二)监督检查指标

1.受理审核:每期申请受理期间,对每户家庭成员进行准入资格审核。

2.续租审核:每年1-2次(以低保证有效期限决定),对在保的货币补贴、租金核减、实物配租家庭进行审核。

三、监督检查方式

对申请、在保家庭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并通过房管、收入核定等部门核实。

四、监督检查程序 1.对申请人受理情况进行检查。

2.对申请人的家庭基本审核情况进行检查。3.对社会公示情况和群众监督举报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五、监督检查措施

1.要求申请人提供家庭成员身份、户籍、婚姻、房产、收入等材料复印件并校验原件;

2.年审时需申请人或配偶亲临现场,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需委托他人(出具经公证处公证的委托书)办理; 3.对群众的投诉举报,要做到有报必查、每查必果。

六、监督检查处理

对经续租审核,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家庭,停止货币补贴发放或租金核减;对经年度审核,不符合实物配租条件但特殊人员类别变化的家庭,相应调整租金标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取消其配租资格。

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

(职权名称:商品房预售许可核准审批事项监管)

单位:下花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维护商品房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我区商品房预售行为,特制定如下监管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预售商品房的各房地产开发公司。

二、监督检查内容和指标

(一)监督检查内容

商品房预售市场各方主体从业行为、商品房预售方案、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备案、预售资金监管账号情况、商品房明码标价情况等。主要检查以下几项内容。

1、房地产开发公司资质、营业执照等情况;

2、办理预售证后,是否及时在网上办理预售合同备案等情况;

3、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情况,有无按规定将预售房款直接打入监管账户,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工程形象进度等情况;

4、对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商品房经营者是否在交易场所的醒目位臵放臵标价牌、价目表或者价格手册。

(二)检查指标

1、日常巡查:每季度1次,对全区预售商品房项目进行预售监管资金审查,要求企业报送每月工程进度、预售资金情况。

2、专项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会同区物价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参加的市场联合执法,开展对全区预售商品房项目进行重点项目检查。

三、监督检查方式

开展执法检查:每季组织一次预售商品房资金监管材料审查;对重点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

四、监督检查程序

1、区住建局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检查组;

2、监督检查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3、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材料、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并制作整改通知单,交当事人确认签字。

五、监督检查措施及处理

(一)开发企业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房预售款项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但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

(二)开发企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售商品房的,按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处罚。

(三)开发企业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执行。

银行事后监督会计论文 篇9

一、会计核算发展对事后监督的影响

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促使事后监督重心转移。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并重的核算管理,实施安全、效率、效益的核算改革,会计核算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会计核算质量稳步提高。一是会计核算差错明显减少。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下称“福州中支”)为例,辖内会计核算业务差错数量和差错率始终保持在极低水平,并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辖内会计核算差错数量分别为20笔、17笔、14笔、10笔和6笔,差错率分别为万分之0.28、0.27、0.24、0.23和0.21。二是会计核算差错程度较轻。福州中支辖内近年会计核算差错均属规范性问题和账务处理差错,未发生资金损失或性质严重的核算事故。如会计凭证填制不规范、会计资料要素不完整、记账串户或重复记账等,此类差错都可通过纠偏或账务调整整改,对会计核算资金安全影响程度低。会计核算质量的不断提高,促使事后监督重心转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合规性监督,停留在单纯的查错纠偏上,事后监督重心应转移到防控核算风险、防止资金损失上,应加强对日常监督结果的分析应用,通过开展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和预警,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会计核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事后监督工作内涵,提升监督工作层次。

二、事后监督转型实践

事后监督转型是顺应会计核算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提升事后监督效能的必要途径。近年来,福州中支坚持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绩效提升为根本,在事后监督转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探索监督工作机制

针对事后监督部门未实行条线管理、业务指导分散于不同部门的现状,建立福建省人民银行系统事后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是加强协作、交流经验、共享信息的议事组织。确定联席会议学习培训、风险防范和发展规划等十个方面的议题,充分发挥省会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业务指导和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事后监督联席会议,组织省内各事后监督部门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履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全省事后监督工作的建议及措施。开展全省事后监督业务竞赛,将把好核算质量关、加强资金风险防范作为竞赛目标,以监督水平提升为根本,鼓励事后监督管理及手段创新,通过竞赛推动全省监督水平的整体提升。不定期举办事后监督专题业务培训,邀请支付结算、国库等业务主管部门介绍会计核算业务发展及风险防控重点,增强事后监督部门对核算业务及相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适应会计核算业务变化后监督工作需要。

(二)创新风险监督手段

以防控会计核算资金风险为核心,探索构建风险导向型监督模式。按季发出事后监督风险提示,收集省内事后监督中发现的`核算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性质、发生频率及对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将问题分为事故、核算差错和规范性问题三类,分别以红、橙、蓝三色标识风险等级,向省内各中心支行分管领导、核算与监督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提高事后监督风险管理水平。每半年开展事后监督业务分析,总结监督情况,分析核算差错特点,探讨差错产生的原因,运用同期对比、发展趋势预测等方式,加强对监督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排查核算风险隐患。推动核算业务分类监督,将监督对象按办理的业务范围、业务量大小分类,将监督内容按资金风险程度划分,将监督时点按月(年)末、节假日前后、一般工作日区分,明确监督标准;对重点账户、特殊业务和重要时点实施监督与再监督,对资金风险较小的业务进行合规监督,促进监督工作由合规监督向风险监督转化。开发国库支付业务监督软件,对国库会计核算风险较大的拨款、退库等资金出口环节实施电子监督,并将EX-CEL应用于国库核算平衡关系及操作日志的监督,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提升事后监督效率。

(三)促进监督成果运用

加强横向部门间业务交流,定期召开福州中支事后监督联系协调会议,业务管理部门、核算部门和事后监督部门参加。通报事后监督情况,并就监督中发现的风险性、制度性、操作性问题进行探讨。近年来,通过联系协调会议提出50余条完善会计规章制度、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大多数被业务管理部门采纳,或据此明确相关制度规定,或及时向总行反映,有力地推动会计核算规范、安全开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结合当前事后监督工作特点,依托福州中支内联网,建立《事后监督业务工作平台》,及时登载工作动态、分析报告、会议纪要和风险提示等信息,促进全省事后监督资源共享。建立会计核算差错案例库,收集2009~20全省事后监督发现的差错,界定差错类型,描述差错情况,形成电子监督成果,供全省监督部门与核算部门借鉴参考,提高监督信息转化运用的效果,有效地发挥了事后监督的综合反映作用。

三、新形势下事后监督转型探讨

近期,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关于地(市)中心支行内设机构调整的意见,地(市)中心支行不再保留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职责按业务条线分别交由相关核算部门履行,即由跨部门监督改由部门内监督。无论事后监督部门如何调整,事后监督职责仍将履行。面对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的发展变化,事后监督只有通过转型才能适应更高的新要求。

(一)监督机制转型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将“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改为“会计核算监督”,体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监督理念。目前事前、事中监督由核算部门负责,事后监督职责由事后监督部门履行,会计核算风险控制相互关联的整体被人为分割,易形成重复监督和监督不到位的格局。应通过顶层设计和底层推动,建立起适应会计核算业务发展,符合资金风险防控需要的监督机制。一要理顺事后监督管理机制。将各级分支机构事后监督职责回归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核算部门,在管理机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条线统一管理,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于一体,统筹规划会计核算各环节风险防控,避免管理协调不畅、信息沟通脱节,重复且无效劳动等现象,有效整合监督资源。二要构建大监督机制。会计核算事后监督要与业务管理部门现场检查、内审部门内控检查实现信息共享,职责互补,加强监督交流、沟通、反馈力度,发挥事后监督成果独立性、及时性、全面性等特点,为业务管理部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要运用事后监督结果,确定会计核算检查方案,突出检查的针对性;要结合现场检查情况,调整日常监督重点,促进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督互动互补,切实发挥监督合力。

(二)监督模式转型

目前,事后监督仍停留在合规监督层面,较多注重微观差错的检查,忽视对会计核算业务的风险评估与判断,以及对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在合规监督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系统的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模式,建立风险识别、评价、预警和处置办法,充分发挥事后监督防控会计核算风险的作用。一是日常监督与风险分析相结合。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关键业务、特殊时点和要害岗位的监督,坚持从动态、全面的角度出发,分析核算过程、内部控制、资金流动等风险防控环节,开展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二是差错纠正与管控措施相结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核算差错要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分析,及时反馈和落实整改,促进会计核算规范操作;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问题,要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堵塞漏洞,排除隐患。三是监督结果与质量评价相结合。依据日常监督结果,对核算过程、核算结果和核算管理持续跟踪、监测,定期评价会计核算状况,针对人员配备、岗位设置、核算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要提出加强管理的具体建议,实现由真实性、合规性为主的监督向以资金风险防控为重点的监督方向转变。

(三)监督手段转型

相对于不断升级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事后监督手段滞后,特别是占整个事后监督业务量70%以上的国库会计核算,仍以手工监督为主,缺乏层级控制、自动识别和全面涵盖。借助科技力量,改进事后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效能是推进事后监督转型的必然选择。一是开发监督系统。改变目前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手工式、粗放式监督状况,探索监督系统与核算系统的有效对接,从核算系统提取原始数据,将人工核对、计算、校验等基础监督功能以监督系统替代;依托系统功能,从日常业务监督、风险环节监控、重要事项审批等不同角度,实施重点、实时、动态监督,并对各类核算数据进行监测与统计分析。二是优化监督系统功能。ACS监督子系统,不仅具备对特定业务的实时监督功能,还通过设定监督条件对一般业务比例监督,前移监督关口、突出监督重点,相比原有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复核式比对的监督模式前进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如ACS凭证受理与账务处理前后台分离,营业网点与总行业务处理中心各负其责,该模式下核算资金风险隐患理论上只存在于凭证影像的真实性与合规性,地(市)中心支行监督职责调整后,凭证从核算到监督环节的即时传递成为可能,应将凭证影像监督由事后监督调整为实时监督,避免监督时效滞后在风险防控上的局限。同时,对核算系统能自动校验、核算环节已实施控制的业务,如商业银行通过ACS前置系统办理的财政存款、电子对账业务等,可调整事后监督频率,将按旬、按日监督改为按月监督,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监督效率。

(四)监督队伍转型

上一篇:五年级写人作文及作文点评下一篇:我们美丽的校园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