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精选12篇)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 篇1
诗被称为是“文学中的文学”, 是语言的艺术, 是文学作品中的贵族。诗歌以极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信息, 语言凝练, 意蕴丰富。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诗歌教学有效地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诗言志”、“诗缘情”, 读诗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于其情思教育大有裨益。初中古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教学的重心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并对其进行情思教育, 从而真正实现“教有所得, 学有所获”的良好效果。那么, 如何组织教学初中古代诗歌教学呢?
1 重视阅读和朗读
诗是什么?诗是“指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1]诗歌具有如下特征: (1) 语言凝练。诗歌以最少的语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2) 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诗歌具有浓烈的感情。“夫诗者, 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使人读之无所感动, 非诗也。”[2] (3) 诗注意意象和意境的构造。 (4) 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这是由诗歌讲究格律、注重压韵等因素决定的。“凡乐辞曰诗, 诗声曰歌”[3]特别是我国的古诗, 大多可以唱咏。诗歌的这些特征, 很适合于将其变成“声音的艺术”——阅读和朗读, 这样既富有音乐美, 又便于情感的抒发和节奏的体现——读诗能给人美的享受。武汉大学龙泉明教授认为“读——诗歌教学之魂”, 他在《访谈录》中说:“语文学科提倡素质教育, 就是以读为本, 回归文学的本真,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素养, 通过读获得精神的感悟、陶冶, 有利于奠定精神的根基。文学教育是整个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它可以获得一种美感和美的享受, 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事件、处理事件的一种能力。”[4]由此可见, “读”在文学教育乃至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十分重视阅读和朗读。
在本文中, 阅读和朗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是以了解文本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而朗读是指“清晰响亮的念文字材料, 从而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成诉诸听觉的更有表现力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1]二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是明显不同的:阅读重在理解和吸收, 处于知识接受层面;朗读重在感受和创造, 处于欣赏审美层面。阅读是朗读的基础, 朗读是阅读的深入。
1.1 阅读教学
“从阅读过程来看, 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5]可见, 阅读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认知理解诗歌的过程。它是学生与诗歌的“第一次会面”。古人曾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一语便道破了阅读的重要性。那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呢?
(1) 批注。“批注”是一种传统简便的读书笔记样式, 是在读物上勾画圈点并加以评判、诠释, 来辅助阅读的方法。批注是融阅读、思考、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笔读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让他们在阅读认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2) 创造性复述。复述是对课文内容按一定要求处理后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阅读训练方式。创造性复述是改组原文的复述, 将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作一些变更, 甚至反映自己的独特感觉和见解。这种复述具有创造因素, 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比较阅读。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只有经过比较, 区分异同点, 才能识别事物, 把它归到一定的类别, 获得认知。比较可以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是从一种已知事物的特殊属性, 推出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的推理过程, 重在寻求相似点。对比是将两种事物的属性相区分, 重在寻求相异点。类比和对比的过程都是探求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可以说, 比较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方式。
1.2 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是再创造过程, 它“不仅是照本宣科, 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 “必须给听众更多的东西, 是他们用眼睛阅读文字时所得不到的东西, 使听众跟随着朗诵者, 更快地、更直接地进入作家提供的情景, 进入作家敞开的内心世界”[6]。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 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如此, 则诗歌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因为“读书足为怡情, 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培根语) 。当然, 朗读同时也能起到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激发文学兴趣以及陶冶其情操等作用。那学生怎样进行朗读呢?
(1) 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训练美读的进程, 既是提高朗读技能的过程, 又是有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2) 课文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朗读教学必须重视课文欣赏的训练, 以便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总之, 在初中诗歌教学中, 我们既要重视阅读, 也要重视朗读, 这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的需要, 更是发展学生智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需要。
2 诗歌的鉴赏
讲析诗歌, 切忌面面俱到, 而贵精讲——启发点拨, 贵融情于教, 激发学生的情思和想象。具体说来如下。
2.1 启发点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凝练是其语言特征。讲析诗歌, 不在于讲得全面, 而在于讲得精。一般来说, 每一首诗都有若干奇妙措词和巧妙笔法, 而这些措词和笔法所传达的信息往往就是诗歌的灵魂, 我们只需把这一点讲清楚即可, 其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做, 最重要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从已知中推出未知, 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同时, 诗歌语言精炼的特征也正好适合启发点拨式教学。例如, 讲析杜甫的《望岳》:
代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在讲解近望泰山时, 我们只需抓住关键字“钟”和“割”, 重点把这两个词讲清即可, 其他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因为“钟”和“割”两字是品味泰山神奇秀丽、雄壮崔嵬特点的关键之所在:“钟”名词动词化, 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泰山聚神秀于一身的美景奇景, 还将此神秀赋予了另一种人性的温暖情感。在大自然的眼中, 泰山俨然一个最被宠爱的孩子, 母亲微笑着把所有的礼物糖果和甜蜜的小惊喜都给了他。然后静静地站在身后, 看他漂亮的眼睛里闪烁出的欣喜光芒。这里又有一种侧面的烘托了。“割”字一出, 泰山迅速由母亲怀里的小孩, 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壮小伙。脚踏齐鲁大地, 头顶日月星辰, 举手一挥就是一个晨昏。“割”这个词带给人十足的动感和震撼, 泰山的雄气霸气在这里十分已有了九分。整首诗的意境也在此铺垫形成, 后文就不难理解“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了。
2.2 融情于教
这里的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动情, 二是学生要动情。众所周知, 抒情是诗歌的特质。“……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 最具有感情色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7]可见, 教学诗歌, 实际上就是教者与学者对作者情感流程的重新体现或新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对读者 (教者与学者) 而言, “……离开感情, 我们就很难捕捉诗的形象。自己充满激情, 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有很重要的意义。”[7]因此, 要想成功地进行诗歌教学, 就必须融情于教, 通过“情感”这一纽带, 实现作者与读者 (教师与学生) 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
怎么做到融情于教呢?首先教师要先“走进”诗中, 被诗感染;其次,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使他们能积极地进入诗的意境中。这一点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例如, 可以介绍创作背景将学生引进诗的氛围, 可以实地设置相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直接进入“角色”, 等等。具体说来, 以教学李白的《行路难》 (其一) 为例: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创作的《行路难》, 植根于现实生活, 深感自己被迫赐金放还的处境, 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并以姜尚、伊尹为例抒发了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 为统治者信任重用, 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教学该诗, 可以通过介绍创作背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从而实现融情于教。因为若不介绍背景, 学生就不容易体会到诗中失望离别的感情以及从中体现的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因此, 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李白少有大志, 胸怀“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 想辅佐帝王, 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 蔑视权贵, 不容于朝。天宝三年, 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但是李白就是李白, 除去天生的才气, 他还有一股豪气。虽是“行路难”, 但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不仅要走, 还要走得潇洒。“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终于冲破了前进路上的冰川雪山。
以上, 以“介绍创作背景”为例阐明了怎样才能做到融情于教。其实,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兴趣, 使他们自动产生一种亲近文学的“内驱力”。这样, 恐怕教师还没煽动, 学生早就已经“心潮澎湃”了。
2.3 感悟能力的催生
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不是凭空而得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在这方面加以训练和培养。下面试就此提几点教学建议。
(1) 要使学生了解诗中的基本情境。例如《次北固山下》, “次”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行经地, 到北固山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出去:此时正值岁末, 人们大都回家团聚, 而他依然在外奔波。这就是基本情境, 了解这一点, 对诗的内容才能有所感悟。
(2) 对某些重要的诗句, 要提供一些背景常识作为感悟的基础。例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四句, 就要告诉学生: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 现在又打跨了袁绍残部, 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 他就可以荡平宇内, 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 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 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
(3) 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理解诗句。例如“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 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无妨让学生在理解诗人本意的基础上, 说出自己的联想, 要相信学生中总有说得好一些的。联想, 也是有感悟的一种体现。有联想, 才能把诗读“活”。
以上不过举其大要而言, 培养学生感悟古诗的能力有多种途径。只要教师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必能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更新、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来。
摘要:古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就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从理论层面作一初步探讨,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和朗读,启发,点拨,融情于教,鉴赏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598, 162.
[2][元朝]刘祁.归潜志[M].中华书局, 1983, 6 (第1版, 第13卷) :145.
[3]刘勰.文心雕龙乐府[M].齐鲁书社, 1984:24.
[4]中学语文教学, 2001 (12) .
[5]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华夏出版社, 1995:3.
[6]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7]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北大四教授广西讲学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57.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 篇2
作者
陈定云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中国,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璀璨的文化瑰宝。古代诗歌就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现状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极不相称,也与中学生这个最应该拥有梦想与诗的青少年时代极不和谐。古代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精粹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不能被充分发掘、继承和弘扬,这是语文教育的盲区,是语文教师的失职,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罪过。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国家持续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重视古代诗歌教学。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既要继承和吸收我国古代的诗教传统,从语言艺术、道德修养上着力,又要学习和借鉴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的精神超越。尤为重要的是,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立足课堂,辐射课外,不断创新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舞台,构建诗意校园。
2、主要概念的界定
根据中国文学史分期的研究,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文学史的开始,而之前则为古代文学史。古代诗歌指的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古典诗歌样式,区别于后来不拘形式的白话体的新诗。
本课题中所述的古代诗歌,首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歌,它们的出现形式主要是课文和诵读欣赏,另外就是教材内容中引用的诗句。其次,我们更要努力将学习的视野扩展到古代诗歌的全部,去感受和领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彩。初中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基本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古代诗歌是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和思想内核,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养成健全人格的最优化教材之一。
3、目前国内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十分推崇诗教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并且把他整理的《诗三百》作为教材之一,用来培养塑造“温柔敦厚”的君子。科举制下,《诗经》成为儒学经典之一,是求取功名的必考科目。另外,《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诗歌教材也盛传不衰,就连蒙学读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采用了诗的押韵歌咏形式,以便于孩童的诵读识记。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2003年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许多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标、新理论及教学新手段对古代诗歌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实践价值的成果。如吴彩霞在《新课标下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模式研究》中,归纳和倡导“读、品两步”、“感知、诵读、比较、扩展等四步”、“朗读与翻译、质疑与思考、评价与总结、诵读与记忆等五步”几种教学模式。张利芳在《古诗词有效性教学模式浅探》中提出了“专题式、比照式、导引式、延伸式”等课堂教学模式。李正兵等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构建了“教诗以诗”的模式,主张从阐释名句、比照阅读、转借生发、指点迷津等方面切入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在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上,孙清武提出了“溯源、比较、描摹、玩味”等八种方法,对于激活学生兴趣、提高文学修养和审判鉴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对于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论述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和思考,特别是诗歌诵读欣赏的方法和模式值得借鉴,但我们认为古代诗歌和中国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联系,读诗、品诗、写诗也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还可以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4、研究的理论依据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在过程中展开”,提出“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钟启泉教授强调:“教师需要聚集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因为,课堂教学占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大部分。”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在课堂教学策略部分集中讨论了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实施和教学后的评价,认为课堂教学研究是指现代教师工作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的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探究性的行为,现代教师要从“教书”转向“教人”,教一个活生生的、具有整体生命性的人,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或处理具有不确定的教育情景。黎奇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根据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的深入研究,侧重于实践活动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的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特别是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具体呈现。区培民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例的评述,特别是在论述语文课堂教学部分提出了构建21世纪的新型课堂的思想,并从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对语文课堂实施的模式/方式进行了评介。
因此,我们对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重点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以古代诗歌为载体,努力将古代诗歌鉴赏的理论研究融入到现实的课堂教学当中,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探究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任务、要素及策略,从生命成长的高度,关注学生需求,设计并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
5、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反对古代诗歌教学的应试化倾向,反对那种以量取胜和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反对把古代诗歌的教学与语文教育断裂开来。古代诗歌是语文教育的载体,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教育特点的落实,要注重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有效性和普适性,积极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魅力课堂,构建诗意校园,使古代诗歌教学在回归初中语文教育中准确定位,成为改革语文教育的切入点和语文教育发展的生长点。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古代诗歌教学的课堂实践,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关注教与学现象,运用教学心理、接受美学、构建主义、情境教学等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从课程论的层面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学的层面上重视古代诗歌教学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感染熏陶和人格养成,从社会学、文化学的层面上突出古代诗歌教学对民族精神、人文价值的追求,希望通过切实的研究总结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塑造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机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
(一)中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考题摭议
通过搜集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中考试卷的研究,发现古代诗歌命题趋向、考查与教学的关系影响,探讨古代诗歌考查的合理有效形式。
(二)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1、对诗歌和诗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误
诗歌教学,首先就要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对诗歌的认识,有“诗言志”,“不学诗,无以言”等观念,可以说我们的古人,是把诗歌看作个人思想和知识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然而现在,我们却似乎不再去追问诗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了,一提到诗歌,只是简单认为诗歌就是抒情的作品,是高雅的艺术之类。另一方面,对“诗歌教学”这一教学活动,也存在某种观念上的偏误,这就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层面上。”无疑,这种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是仅仅只着眼于对诗歌语言和知识层面的一种狭窄认识。确实,诗歌的字词或是诗歌的内容,我们不可忽视,我们对名篇名作也需要诵读、识记,但是,在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更多的还应是关注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因素,应更注重诗歌的涵咏功能。
2、诗歌教学的科学分析化倾向严重
人们不愿自己去谈诗,就是不愿把诗歌意象分解开来,然而我们现在的现实状况是,诗歌教学中的“分析”“分解”已经变得无孔不入了,有老师这样总结:“捉住真情,分析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捉住意象,分析诗歌意境,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可以说,“应试教育”是诗歌教学越来越向技术化、分析操作化的方向迈进进而导致诗歌功能异化的根源所在,正因为此,不少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多从纯理性的角度进行注解,只注重字词的剖析、句子的梳理以及平仄、押韵辞格等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很少引导甚至完全忽略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美的感受。
3、诗歌教学太过局限于教材本身
诚然,诗歌教学关注诗歌本身、关注诗歌的审美层面,注重文本内容,确实必不可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能力”的作用,但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与文本、读者、作者、教师等多元对话的过程,文本的内容是已经成型的、固定的,它的内涵却是依据不同的读者的个人情感经验来发掘和接受的,它与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息息相关。而如果只是学习课本的内容,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会否定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无法调动自己更多的经验来感受文学作品,因而这无异于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打折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事诗歌还是别的题材,都不能一味地以文本为中心,不能过分局限于教材内容,把梳理完课本内容就算完事,它还需要注重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本以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丰厚的积累过程中,提升认知与感悟能力,这样才更能够更好地去发掘出文本本身的多重内涵。
4、诗歌教学方法显得有些单一
诗歌教学方法的过于单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是讲授法,诗歌教学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成了对现成结论简单记忆的过程,在这样的诗歌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没有兴趣,完全没有那种心潮澎湃的情感体验,因而出现昏昏欲睡,或是偷偷在那津津有味地看小说或漫画的状况,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了。
5、诗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现行诗歌教学的评价机制,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一切都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运转,会不会解题做题、会不会考试成了绝大部分人对学习诗歌成效的评价标准!而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中,因为诗歌所占考卷题量和分值的比例相对偏低,而在写作要求中,又往往会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规定,诗歌写作被排斥在考试范围之外,因而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仅读不懂诗歌,更别说对诗歌的创作尝试了。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评价、考量机制,才导致了对诗歌教学的重视不够。
(三)初中生古代诗歌鉴赏方略 结合古今诗歌鉴赏理论,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实际出发,有选择地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品读诗歌,窥探诗歌鉴赏的门径,在读有所感、悟有所会中品尝到古代诗歌的情韵旨趣,从而不断强化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笔者根据自己在不同年级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古诗歌教学的三种境界“入诗·入境·入情”,古诗歌教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知人论世——诵读感知——文本解读——想象体验——文本还原”。
第一重境界:“入诗”。“入诗”就是让学生初步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这需要完成前面的三个步骤:诵读感知、知人论世和文本解读。步骤一:“诵读感知”。“诵读感知”就是先由老师范读或学生根据课本注释初步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一般可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查阅不理解的词语和典故的意思,然后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在此基础上自由朗读几遍。步骤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介绍作者概况及和文本密切相关的文史知识、写作背景。现在的资料十分丰富,选择和甄别十分重要。资料介绍要力求贴近史实,从作者生活的大背景和大多数诗作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怀,而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在一首诗中顾头不顾尾地无限放大某个方面。要介绍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学生没有条件查找资料,需要老师进行筛选甄别后提供给学生参考。背景资料选择得好对学生理解古诗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步骤三:“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怀。很多老师对古诗歌的文本解读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沉不下去,深入不了;或细微艰涩、旁征博引,贪多求全,找不到切入点。还有老师把古诗歌当古文来教,逐字解释、逐句翻译,弄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让一首韵味十足的古诗变得味同嚼蜡。因此,古诗歌的文本解读一定要贴近学生——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文化积累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只在小学的时候背诵过少量简易的古诗,对古诗的认知程度基本上还停留在句式整齐、容易上口的层面上,对诗歌的内涵和意蕴不容易理解,因此文本解读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感受炼字、修辞、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到了八年级,有了一定的积累,要多让学生自己体验古诗的语言美(如节奏、语调、修辞等),要开始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验逐步学会由“入诗”到“入境”、“入情”,感知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作品的内涵。到了九年级,随着学生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古诗积累也逐步丰富起来,因此要在前面的基础上给学生适当增加古代文化素养的滋润,逐步学会通过古诗描绘的意境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提高对古诗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初步感受古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为高中阶段进行古诗歌鉴赏打下较好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入境”。“入境”就是要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情景,让学生有“设身处地”之感。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入境”手段。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联想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把诗中的意象切分成若干个画面,再把若干个画面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变化的情节。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具体可感的感知空间。第三重境界:“入情”。“入情”是指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是作者进行精神沟通。这需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文本解读一定要到位,二是“入境”一定要到位。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重要词语和典故的理解,关键句子的把握来探究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这就是在“入境”的基础上“入情”了。“入情”的过程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深入体验的过程,这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的境界,但是能让少数学生体验这种与古人的心灵交流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步骤四:想象体验。“想象”是“入境”的主要手段,“体验”是“入情”的主要手段。“想象体验”涉及到学生对古诗歌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把这个步骤合并在一起,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之间密不可分,而不同学生在这一步骤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的效果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只能“入境”而很难“入情”。步骤五:“文本还原”。“文本还原”是指在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意象组成的画面和情节还原出诗歌的原文,也就是一种在联想和理解基础上的背
(四)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积淀,教学中不可或缺地理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通过感悟祖国语言文字,努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全面和谐发展。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在研究方法上,本选题将采用:
1.文献研读法
学习借鉴古今关于诗歌鉴赏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拓展研究思路,开辟研究天地,坚持走科学化、理论化的研究道路,力求研究成果的普适化,提高选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2.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调查分析,了解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总结得失,寻求古代诗歌教学的切入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古代诗歌教学的效益。
3.活动激趣法
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营造更加宽阔的学习古代诗歌的天地,从“诵、歌、画、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沉潜入古代诗歌,在活动中理解诗意、体悟诗情、涵泳诗趣,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为学习成长的生命增添诗歌的底色和文化的底蕴。4.经验总结法
在探究中有反思,在实践中有创新,要真行动、真思考,从研究过程中发现最原始的个性化材料,从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切近处进行教育设计,努力使自己总结出来的研究成果真实、鲜活、可行、有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设计和完成预期两年完成,分为四个阶段,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第一阶段(2012年2月~课题立项)
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完成课题申报、评审书的填写。
2.第二阶段(课题立项~2012年7月)
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立足古代诗歌教学课堂实践,疏理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向,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开展“经典诵读”、“诗意班级”等活动。
3.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紧密结合初中古代诗歌教与学的实践,通过教师的鉴赏指导和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技能,让学生在古代诗歌学习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彩。
4.第四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深入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认真撰写研究报告,力争如期完成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结题。
五、课题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种:课题成果报告与资料汇编
1、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2、教案、案例研究汇编
六、可行性论证
1、本课题在校领导内、教科室内已通过多次商讨,非常重视,已初步有了一定的研究方案,并取得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为下一步的论证和研究打下基础。
2、学校“有效教学”系列探讨与研究活动的开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对教科研活动的不断重视与推进,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与鼎力支持,为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实施与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有实践积累和深入研究,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有较高的教科研热情,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多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施良方 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5.张利芳:《古诗词有效性教学模式浅探》,《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3A。6.孙清武:《古代诗歌教学八法》,《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6月。
初中古代诗歌鉴赏课的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 古代诗歌 朗读 感知 入境 吟咏 出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70-02
艾特略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我国的古代诗词曲常常以短小凝练的形式,形象含蓄的语言,表达诗人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活。古代诗歌离现在年代久远,而且初中学生的感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古代诗歌鉴赏课上,同学们依然觉得意蕴较难把握,因此构建一定的课堂模式很有必要。
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觉得阅读诗歌的目的在于引起共鸣,体验情绪,丰富情感,构建精神底蕴。另外,诗歌凝练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的方面。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说:“我们所创造的优秀课型,要表现出我们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初中古代诗歌鉴赏课的效率,我在实际教学中围绕课程标准不断地尝试、反思和积累,归纳了“朗读——感知——入境——吟咏——出境”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为例,谈谈我对初中古代诗歌鉴赏课课堂模式的一些认识。
余映潮老师在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收录了《<律诗二首>教学实录与评点》这一内容。整节课以“读”为线索,一诗四读,包括“吟读、译读、背读和说读”四个板块,但是我觉得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余老师安排的第一个环节是“吟读”,我认为还是“朗读”比较合适,“吟读”这个环节应放在后面进行。吟读的要求比较高,古诗的创作遵循一定的声律格式,吟读时要有节拍,而且这个节拍要在准确揣摩作者的心思前提下才能准确读出。学生在对诗人、诗歌不了解的情况之下就开始吟读,效果不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个环节还是以“朗读”为佳,包括最基本的读准字音,把握明显的节奏,而细致的感情暂时不用很准确地把握。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生要留意的字词有“赋”“翻”“畔”;《赤壁》中要留意的是“戟”“销”“郎”“雀”;《过零丁洋》要注意“汗青”的字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要注意“阙”“绮”“缺”“婵娟”的字形;《山坡羊潼关怀古》要注意“踌躇”“宫阙”“做”等字词。让学生按照律诗节奏划分的方法划分节奏,然后初步朗读。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是七律,《赤壁》是七绝,大致就按照“二/二/三”的节奏划分。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师生间隔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等,以初步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归纳出的第二个环节是“感知”。感知这一环节包括知人论世和概述内容两部分。初中学生虽然在小学背诵了不少古诗,但据我了解绝大部分同学对各位诗人的人生经历还是知之甚少的,因此在深入赏析古诗词前,教师还得较详细地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作品的背景。这个细节看似普通,实际上很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人论世,更进一步去体味作者的情绪和诗歌的意蕴。例如同学们比较熟悉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词句,但是有的同学不知道子由是谁,不清楚苏轼为什么要写词给子由,也不知道“婵娟”的含义。我补充了苏轼在散文、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和写这首词的背景后,不少同学称更加仰慕苏轼了,也明白了他写这首词的缘由,再次朗读就渐入词境了。
感知环节的第二个部分是概述内容,让学生对作者整体情绪的判读做准备。我请学生思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词、曲)叙述的事情。抒情总离不开经历见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作品所叙之事、所绘之景,对作家的创作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情随事迁,把握感情就比较容易了。同学们概括出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叙述了刘禹锡讲述自己被贬流落外地多年后回乡的感慨以及自我鼓励的情怀;《赤壁》叙述了杜牧在赤壁之战的遗址那里拾到了一把锈蚀了的折断的戟,由此联想到当年的战况,发出感慨;《过零丁洋》叙述了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经过零丁洋时追忆过往经历,抒发壮志豪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叙述了苏轼在中秋月圆之时,望月怀人,浮想联翩,最后遥寄祝福的情景;《山坡羊·潼关怀古》叙述了张养浩路过潼关的所见所想,抒发忧虑国计民生之情。
古诗词赏析课的第三个环节是“入境”。袁行沛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一文中写道:“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赋予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词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防止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的阅读体验。学生可结合创作的背景,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诗人,自己就是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和张养浩,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意境,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这个环节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译诗,即余映潮老师提及的“译读”法。不过,余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把古诗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力求押韵;用解释拓展的方法来翻译。我认为初中的学生能够达到余老师的要求固然很好,但是把诗歌译为文已经是足够的了,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
第二部分,我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写这个作品要表达什么感情呢?你是怎样传达这种感情的?这两个问题起到引领的作用,既能让学生思考和表达,又不会游离主题。例如在了解了相关写作背景后,学生说如果自己是文天祥,那么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要表达的情感就是坚贞不屈、以死报国。接着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谈谈怎样传达感情。例如有同学谈到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出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巧妙地把地名和心情联系起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旧友、感慨物是人非的情感。学生讲到哪一点,教师就应该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归纳,例如《过零丁洋》中心情和地名联系起来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汗青”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也是一种技巧。刘勰《文心雕龙》有“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抓住典故所涉及的事件和意义,对把握诗歌的艺术境界,理解诗人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点拨,学生本来觉得很难把握的表现手法如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渲染衬托等也比较容易判断和掌握了。
古诗词赏析课的第四个环节是“吟咏”,也即余映潮老师所提的“吟读”。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也能有真切的感受,因此能较快地进入诗境,自然地吟咏诗歌。关于诗歌的朗读吟咏,我一向主张个人发挥,只有在疏通字词、明辨读音的环节可以进行集体朗读,其它环节应由学生个人吟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节奏地把握,按照思维的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感受吟咏出来,这时候教师和其他学生就是听众,不要否定吟咏者的朗诵,要从分享艺术的高度来欣赏。
最后一个环节是“出境”。我认为出境即跳出一首古诗词的范围,引导学生开阔眼界,从懂得一首到接触一批,从了解一位诗人到了解多位诗人。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赏析古代诗歌是一个陶冶性情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遵循思维的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一定的模式下欣赏古代诗歌,有利于使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性的行为,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古代诗词常识》刘福元.杨新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谈初中古代诗歌的赏析教学 篇4
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定性, 学生实际, 以及诗歌自身的特点, 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古代诗歌赏析教学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一、从内容与形象的角度赏析
古人云:“诗缘情”、“诗言志”, 是说诗歌是用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思想的, 它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在内容上的特征。诗歌要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思想, 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 都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实现的。由此可见, 形象是表现作者情感思想的一个工具, 是作者情感思想的外化;反过来, 这种外化的工具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 因此我们可以从比较容易理解的形象入手去赏析诗歌。诗人在诗歌中描绘的形象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或几个孤立物象的集合。这种文学上的形象, 不仅包括人、事、物、景等具体可感的形象, 而且包括情感、氛围、情境等较为抽象但可以感知的形象。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很多古诗中的形象描绘有时并不是有具体形态的, 如陆游的《示儿》, 诗中并没有描绘什么具体有形的东西, 主要是表达了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感, 是一种情感意绪, 却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悲壮的爱国主义者的形象。因此, 在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时应该从广义上去理解它。明白了以上这些, 我们就可以知道, 在赏析诗歌时, 只要准确地把握住了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另外, 中国古代诗歌在内容的表现上还有一个虽然称不上规律但也并不少见的现象:结尾处往往有那么一两句是直接抒情或言志的, 它对前面的形象描绘 (即写景、状物、叙事等) 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明该诗所要传达的情感思想, 这对我们赏析诗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在实践中, 根据古代汉语的表意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 采用先局部入手后整体把握的方法来分析诗歌内容, 进而理解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及其意义, 是赏析诗歌的基础。所谓先从局部入手, 是说当面对一首古诗时, 不要急于从整体上去感知它写了些什么内容, 表现了什么情感思想, 而要先把每一句拆分成若干表意单位的词或词组, 在弄清了每一表意单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把握该句所传达出的信息。所谓后整体把握, 是说在理解了每一句诗的意思的基础上, 对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思想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从而在整体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 这种表意单位和诗歌的平仄规律是两码事, 表意单位强调的是诗歌的内容, 平仄规律强调的是诗歌的韵律;第二, 表意单位的大小划分并不固定, 以易于理解为原则, 可以是一个字构成一个表意单位, 也可以是多个字构成一个表意单位。
下面以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为例具体介绍这种方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用“/”将每一句分解成若干个表意单位后结果如下:“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一句中:“烟”———烟雾;“笼”———笼罩;“寒水”———寒冷的水面;“月”———月光;“笼”———笼罩, 这里引申为“照着”;“沙”———沙滩。这句的意思是: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 月光照着水边的沙滩。这一句是写景, 描绘了一幅月下江边迷蒙寒凉的景象。第二句中:“夜”———夜晚、夜里;“泊”———船停泊;“秦淮”———秦淮河;“近”———靠近、临近;“酒家”———酒店。这句的意思是:夜里船停在秦淮河边, 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这一句是叙事, 交代了泊船的时间、地点, 也暗示了上句景象的时间和地点, 同时也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正是因为离酒家近, 才有可能听到歌女唱歌。第三句中:“商女”———歌女;“不知”———不知道;“亡国恨”———亡国之恨, 国家灭亡的怨恨。这句诗的意思是: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这是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议论了, 但这句诗的意思看起来有些唐突, 怎么好端端的就突然指责歌女没有爱国之情呢?当时唐王朝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也还并未亡国, 又何来“亡国恨”的说法呢?这里就存在疑问了。第四句中:“隔江”———隔着秦淮河;“犹唱”———还在唱;“《后庭花》”———南朝陈后主 (陈叔宝) 所作的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 因其后不久陈为隋灭, 这首歌也就成了亡国之音的代称。这句的意思是:歌女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读到这里, 第三句的疑问就烟消云散了:作者是因为隔江听到酒楼里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这首亡国之音才说歌女“不知亡国恨”的。显然, 这里的“亡国”就是指南朝陈的灭亡, 因此, 第三句更确切地讲应是“歌女不知道南朝陈亡国的怨恨”之意。三四两句综合起来看是作者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字面上看是在指责歌女不知亡国之恨, 还在这里唱亡国之音, 但实际上应当是另有所指。“商女”只是卖唱的歌女, 她们不是想唱什么就能唱什么的, 而是要完全听凭在座的官僚豪绅的“点唱”的。因此, 在作者看来,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不是歌女, 而是那些只顾自己享乐, 不顾国家安危的“点唱人”, 他们才是应该真正受到指责的对象, 这里采用了曲笔的写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思想。
在理清了每一句意思的基础上, 再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诗人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在月色朦胧、寒雾迷蒙的秦淮河边的酒楼上, 一群官僚豪绅们正在听《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这是作者在诗中为我们描绘的形象, 他要通过这个形象传达一个什么意思呢?从后面两句的议论中可以看出, 作者在这里批判了那些醉生梦死, 不以国事为念的官僚豪绅, 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诗是只有描绘的形象, 而没有直接抒发情感思想的语句,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 只是作者的情感思想表现得比较间接, 需要我们从形象中去分析概括出来, 这一点也是应该领会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运用前面所讲的分析方法, 可以知道作者用写实和想象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雄奇的庐山瀑布图。它要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呢?诗中并没有直说, 但通过这幅画面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蕴含于其中的作者的情感思想:从小处讲, 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从大处讲, 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由衷赞叹。
运用上面所讲的方法来赏析诗歌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 有的古诗中用了旧章典故, 在遇到这类诗时一定要小心。即使在划分表意单位时划对了, 也不要望文生义, 要去查相关资料以正视听, 否则在诗歌的理解上就容易出现偏差。如上面《泊秦淮》中出现的《后庭花》, 如果对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而后亡国这一历史故事不了解的话, 就不会把它认为是亡国之音, 这样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因此, 我们在赏析诗歌时, 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而且要多读书, 读好书, 勤查资料,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赏析水平和审美能力。
从内容与形象的角度来赏析诗歌, 是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运用这一方法, 我们可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在理解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再从其他角度来进一步赏析诗歌就比较容易了。
二、从关键词的角度赏析
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 诗歌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 语言锤炼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炼字, 好的诗歌常常是因一字而尽传精神, 因此,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并品味诗中的关键字。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情感艺术中去, 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1], 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颈联“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 是描写大漠风光不可多得的经典, 这与其中“孤”、“直”、“圆”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是分不开的。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紧接着一个“直”字, 却又表现了一种劲拔、坚毅之美。落日, 本来给人以伤感的印象, 这里用一个“圆”字, 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和“直”, 不仅描绘了沙漠浩瀚无边的景象, 而且深切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情绪, 可谓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三、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修辞是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提高语言品味的有效手段。在古诗赏析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注意修辞, 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诗歌丰富的意蕴, 感悟诗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从而提高自己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水平。例如,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以“春风”喻“北风”, 以“梨花”喻“雪花”生动形象;“千树万树”言数量多。这里的比喻和夸张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北方的雪来得急, 下得大, 千万棵树上已经积满了, 像盛开的簇簇梨花, 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 对这两句可以这样赏析:一夜北风呼啸, 清晨开门见大地银装素裹, 玉树琼枝,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到来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洁白梨花, 这是一幅多么壮丽奇特的边塞雪景图啊。
对诗歌进行赏析的角度当然不只上面介绍的三种, 比如还可以从意境、艺术构思、写法等其他许多角度来进行赏析。文中介绍的三种方法通俗易懂, 与初中诗歌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是在教学中可以频繁使用的赏析教学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就弃而不用, 在条件许可时另外的方法还是要向学生介绍并在赏析中进行学习的, 只是它们或许不占据主要地位, 只起补充和配角的作用。总之, 不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诗歌的赏析教学, 都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 有利于学生赏析诗歌, 有利于学生提高水平, 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 《语文课程标准》描绘的诗歌教学愿景才能实现, 初中诗歌教学才会更上一层楼。
摘要: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习它, 既是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 又是自身的需要。教师应在兼顾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定性, 学生实际, 以及诗歌自身特点的前提下, 从内容与形象的角度, 从关键词的角度,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进行诗歌的赏析教学, 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赏析诗歌。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代诗歌赏析教学,三个角度
参考文献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 篇5
诗歌教学探析
[摘要]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诗歌的特点入手,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知人论世是前提,品味语言是核心;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重、难点,吟咏诵读是基本途径。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吟咏诵读 途径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通过阅读鉴赏诗歌,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
一、诗歌的特点
1.抒情性
西汉《毛诗序》中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明了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抒情性。写诗不管是用来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抒发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2.凝练性
诗贵精炼。古今中外的诗人几乎都甘愿在语言的锤炼上下苦功夫: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刘秉忠“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这些文学家都极其注重炼字炼句,求得语言凝
练,以精炼的笔墨展现最丰富的内容。
3.形象性
诗歌虽然也重理趣之妙,但是一般不以严密判断或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写愁绪多,多到“白发三千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雪花大,大至“燕山雪花大如席”;写乐声,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言悲伤,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和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鲜明的艺术感受。
这些艺术形象往往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注在一起的,即达到客观的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这便形成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它本身蕴涵着丰富独特的情感信息,如“折柳”、“孤帆”、“长亭”等往往和离愁别恨、相思离别有关,“秋雁”“明月”、“飞絮”、“断肠”等则和思乡情怀联系在一起。
4.音韵性
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不入乐的诗其语言也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古典诗歌讲究格律,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一般来说,五言诗三个音步,七言诗四个音步,构成行与行之间的节奏的匀称,同时读的过程中,停顿长短错落,轻重强弱配合,产生奇妙的音乐美感。现代新诗在格律上不像古典诗歌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但却强调
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
二、诗歌教学策略
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须根据诗歌的个性与特质,循其规律,鉴赏和解读诗歌。
1.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的前提
诗歌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追随诗人的思想轨迹,领悟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共鸣。《孟子•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如此,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
2.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必须从语言入手,只有从品味语言开始,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1)“诗眼”、“警策”
“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警策”也称之为“秀句”,它是诗人思想感
情高度浓缩的结晶,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
(2)用典
典故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常使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
(3)词性活用
诗人常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化词语的词性,从而使语言更具活力。在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词中不乏此类词语活用。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名词用作动词,意为“视万户侯如同粪土”,表现了诗人对万户侯的蔑视之情。
(4)句法变换
诗歌句法变换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倒装等。成分省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依据上句可以发现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句式倒装如杜甫《秋兴》之八中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人有意颠倒主谓,通过稻米的富足和桐叶的茂盛来反映开元、天宝之世的承平气象。
(5)修辞手法
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诗人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比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如李白说愁,愁到“白发三千丈”;对偶最为常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此外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很多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3.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意境与意象一样,也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因此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着手。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4.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新课标对诗歌教学任务的要求,而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吟咏诵读是必然的教学途径。
吟咏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把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从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只有通过吟咏诵读,才能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学生才能感受
到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诡异浓丽、李商隐的残冷清婉。
三、结语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如何搞好中学古代诗歌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韵律美 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71-01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诗歌,体会到诗歌中的词句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古代优美的词句中体会到诗词的意义,下面,本文就从三个方面分析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
古文常识
字形、字音的变化。文化随在历时长流中一路奔波下来,光阴的巨大力量不可避免的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谈到古诗文,我们不可避免的要碰到通假字。例如:《钱塘湖春行》中“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的“阴”就就通假字,通“荫”,取树荫的意思。其实通假字还是比较有规律性的。一般来说,通假字所通的都是其同音字,只要根据诗文意思就可以轻易推断出来。当然,也有不是同音字的。例如“见”就在古诗文中多通“现”,但是像这种情况也就数量不多的几个,完全可以记忆下来。当然不仅是通假字,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字上,读音也会发现改变。例如“斜”在古代诗歌中就很少念xie而多读xia.在初中学习阶段,这都只需引导学生整理一下基本上就可以轻松的掌握。
诗人的生平、性格。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多在借景或借自己多描述的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高兴、或寂寞、或踌躇满志、或黯然失落。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与性格对诗歌的理解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如李白的诗风就多为豪迈的,充满想象的浪漫主义;杜甫的诗风就多为忧国忧民的写实主义。再如李贺、陆游就是典型的怀才不遇的例子,所以他们的诗歌多就抒发报国无门的凉苦感慨。又如边塞诗人王昌龄,因为其长期身处边塞,寂寞寒苦,他的诗也就多表现的是自己怀恋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了解了诗人的资料之后,一般即可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理解上来即便是有个别字义错误,方向上也不会很大的偏差。
诗人写诗的背景。上述所说的了解诗人的生平多能够先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但是要想更加准确的了解诗文感情基调,还是要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就如李白生涯应当属怀才不遇类型。虽说他的诗歌多豪迈,很少直接抒发悲苦心境,但是也很少抒发踌躇满志之义。而他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就是抒发一种踌躇满志,怀有大抱负之心。其原因无非就是其写这首诗之时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入京之时。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也是学习诗歌之所必须的环节。
韵律美
古代诗歌之所以魅力无穷,其美之主要的组成部分就在诗歌的韵律美上。古代诗文多短小精悍,并且都有严格的音律要求以及押韵要求。无论是读还是呤都是朗朗上口。而古诗文多为五言七绝。而五言的音律一般为“字字/字字字”或“字字/字/字字”;七绝的音律则为“字字/字字/字字字”或“字字/字字/字/字字”。而韵脚上就在于第一、第二、第四句,第三则多无要求。同时在对仗上还有其他更为严格的音律要求,例如平仄相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严格的要求才有了古代诗歌这种其它语种诗歌无法超越的美。
意境美
古代诗歌韵味的重头戏还在于其回味无穷的意境美。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完美的意境。它们或者唯美、或者雄壮、或萧索、或悲凉。还有的展现一股生机勃勃之境,当读者能够充分感受这份意境的时候,也就融入了诗中。当然意境的美妙多在于诗人无与伦比的炼字炼句的功夫。就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一字就被万千人捧为经典,首先它是用痛感的修辞手法,将不易传神表现的的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春风拂过的江南水乡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得淋漓至尽,据说但这个“绿”诗人就炼了十次有余。又如有“孤篇压倒全唐”美誉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就堪称字字珠玑,诗人先是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景,其实恢弘。又一个“生”赐予了皎皎白月与潮水无限的活力。后来再由景转入自己的人生感悟,虽感伤生命,又不颓废绝望。因而全诗“哀而不伤”,堪称绝唱。再回到意境上来,一个意境的生命,都是由全文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赋予的,只有抓住那关键的一点,才能完美的感受那无可挑剔的意境之美。所以说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到那个点,那个突破口。而不是自己给学生点出来,要他们学生的是自己挖掘到那个点,领略到那份美妙的意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古代诗歌之妙处,从而真正的喜欢上古代诗歌的学习。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初探 篇7
1.读懂题目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春夜”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洛城”点明了地点,“闻笛”是主要事件,这个标题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还有些诗歌标题中有“送”“别”之类的字词的,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体裁是送别诗。
2.了解背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到上了一定的时代印记。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因此,学习诗歌,首先应要求学生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诵读内容
诗歌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诵读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深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课堂上开展多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文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
4.体会意境
意境也称境界,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和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2453页)。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诗中所能描绘的寄托情思的物象,即艺术形象,只是意象。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在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杨柳”是诗歌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增加了深厚的离别情意。“月亮”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意象作为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对于领悟诗歌的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意象展开想象,从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5.领悟情感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诗歌中的情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都表明了作者的鲜明态度。诗歌中第二种情感表现方式是托物言志,即通过描写外界的自然物象来引发人的情思。这种方式《毛诗序》中称之为“兴”。如《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用“兴”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淑女”或者美好事物的渴求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通过对“雎鸠”这种水鸟的描写,引起内心的感发,联想到鸟可以成双,人何以无侣?这种幽深的情思不是直接诉说的,而是借物起兴,使情意更加幽深。古代诗歌中主要抒发的情感有: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以及坚守节操、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等。
谈谈古代诗歌意境教学 篇8
一、因声求气, 感受诗歌的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 七分读”的说法。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 尤其要重视诵读, 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 流传至今, 虽然乐曲失传, 不能再演唱了, 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 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汉《毛诗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有什么样的感情, 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 诵读诗歌, 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 进而“进入角色”, 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
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该小令以十种景物组合构成凄凉晚秋的意境。总的来说, 朗读的时候, 语速稍舒缓, 音调低沉。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要讲究情感的跌宕起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中九个事物均为前偏后正结构, “正”是叙述的事物, “偏”是对所叙述的事物加以最简洁、最鲜明、最生动的描绘, 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 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在朗读时, 应强调反正的部分, 适当延音。最后两句可说是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苦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朗读时应注意体味这种情感的宣泄, 音调要低沉, 表达出愁苦之情。这样反复地吟咏诗句, 在整齐、和谐的韵律中, 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情感的音符, 诗歌的生命力跳动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品析诗的含义、体验诗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咬文嚼字, 领悟诗歌的意境
“古人不废炼字法, 然以意胜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沈德潜)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一首诗往往用一些关键字词———诗眼来透露诗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 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 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 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 抓住诗眼, 细细咀嚼,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领悟诗歌的意境。如“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中“坼”“浮”二字最精练传神, 是诗句中的“关键词”;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一词也是诗中的“关键词”。关于“关键词”这一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的确, 这“闹”“弄”二字, 用得准确生动, 表现了鲜明的形象, 使词中境界全出, 是词中的关键词。
可见, 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 对全诗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另外, 诗眼多为名句琅琅上口, 我们还能从中感到审美愉悦。
三、分析意象, 走进诗歌的意境
意象, 就是情意 (思想感情) 和物象 (物体的形象) 的组合。当一个意象进入诗歌作品之后, 已被作者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内涵, 往往寄托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种种意象, 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更是一次生命的原始感悟。所以在教学中, 必须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 结合意象原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身世、生存环境、写作背景, 展开想象去理解作品。如杜甫的《春望》, 让学生找出意象, 学生马上找到了“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等, 这些意象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国破家亡的惨淡画面。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可以看到, 在这一幅惨淡的画面中有战乱时叛军焚烧留下的残破, 有草木丛生, 失去往日锦绣的皇城, 有睹物伤情、悲怆溅泪的风雨鲜花, 有凄凉婉转, 表达离别之恨的孤鸟, 更有一位白发怆然, 忧国忧民的诗人。作者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 满目萧条之景融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展现出来,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构成了一种感情凝重、情景凄凉、沉郁顿挫, 饱含悲怆之美的开阔意境。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并且善于借助意象来想象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从而走进诗歌的意境。
总而言之, 古诗词的意境, 要放手让学生感悟, 而不能搞“填鸭式”的授予。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品”、自己去“析”, 是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 是能够让学生逐步走进绚丽的语文审美殿堂的。
古代诗歌教学创新一法 篇9
一.案例呈现
让学生改写的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学生热情高涨, 跃跃欲试。经过反复尝试, 多种形式的交流, 形成的电影剧本整理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01.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秋风摇撼着树枝草叶, 天空晴朗高远, 此时传来猿猴悲哀的啼叫声 (画外音) 。
02.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远处, 澄澈的秋水中有一片绿色的小洲, 洲水相接处是白色的沙滩, 那儿有一群鸟儿在上下翻飞, 盘旋打转。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03.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近处, 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树林, 此时, 在劲吹的秋风中, 落叶纷纷扬扬, 像漫天卷下大雪, 细听去, 有萧萧的落叶声。
04.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远处, 不见其发端的长江奔涌而来, 势不可挡, 然后, 滚滚向东流去, 流去,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05.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诗人杜甫独自一人, 侧身站立在高台上, 秋风将他的衣袖和长衫的下摆高高地吹起。此时, 他从眼前的秋景中收回视线, 转入冥想…… (闪回) (叠映) 杜甫留滞夔州前流亡颠沛的一些镜头:“安史之乱”开始, 社会动乱, 人民纷纷逃离家园。杜甫也历经离乱, 备尝艰辛。先寄身于秦州、同谷等地, 后携妻儿入川, 辗转漂泊于梓州、阗洲、夔州诸州县近十年。他此生忧国忧民, 想“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但如今垂垂老矣, 壮志难酬。
06.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又一阵风起, 年老体弱的诗人一阵咳嗽。 (闪回) (叠映) :杜甫因患肺病生病卧床的情景, 咳嗽被老妻阻止喝酒的情景。镜头回到高台上杜甫的身上。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07.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镜头渐渐推向杜甫斑白的鬓角。杜甫, 头发凌乱, 两鬓斑白, 面容瘦削枯槁, 神情衰颓失意。
08.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镜头转向杜甫的正面, 只见他仰起头来, 慢慢闭上双眼, 眼里慢慢溢出两滴浊泪。镜头渐渐拉远, 诗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周围的秋景中……风不知何时已停下。
二.方法点拨
由于影视作品是学生课余最多接触的东西, 他们对影视常识有较多的自然习得。加之改写的目的是服务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 而非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电影剧本。因此, 关于电影剧本写作的特点, 只需稍加点拨即可。
首先, 了解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格式。电影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不尽相同, 按照《辛德勒名单》的格式, 第一行要求写上:镜头序号内外景地点时间。
其次, 掌握电影剧本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是它的视觉造型性。所谓视觉造型性, 指的是电影剧本的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 是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的。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
再次, 约略懂得几个概念。
“镜头”: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电影摄影机每开动一次机器所拍摄的一段连续的画面被称为一个“镜头”, 一部电影便是由许多不同摄法和长度的“镜头”衔接组成的。写电影剧本, 就是对一个个“镜头”的描述;对一个个“镜头”的描述, 就是对一幅一幅画面的呈现。改写《登高》, 分镜头时, 既要考虑时空转换, 还要考虑诗句的结构, 甚至它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镜头。
“画外音”:电影中处理声音的一种方法。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 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 都称为画外音。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猿啸哀”用画面不好表现, 就可以考虑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处理。
“闪回”:通常指在一定的场景结构中插入另一场景或片断。它可以是情绪性的, 也可以是叙事性的;可以是较长篇幅的, 也可以是瞬间的意识表现, 目的是使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思维、情绪或了解事情原委。《登高》中, 站立在高台上的杜甫, 有对自己长期漂泊生活的回忆, 有对自己韶光已逝、壮志难酬的凄怆, 还有对自己眼下老病孤愁情形的联想, 这些都是适合运用“闪回”手法来表现的。
“叠映”: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画面在银幕上重叠显现, 省去了画面间的过渡和衔接, 表现剧中人物的回忆、想象及梦幻等, 或构成并列形象, 使观众产生联想。《登高》中的杜甫, 其内心活动极为丰富复杂, 可谓“五味杂陈”, 绝非一二个镜头可以表达, “叠印”的手法正可以大派用场。
“蒙太奇”: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表示对电影镜头的剪辑和组合。蒙太奇除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外, 也包括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登高》中, 就既有画面与画面的组合, 也有画面与声音的组合。
三.收获思考
这次带有创意的古典诗歌教学, 有如下的收获和思考:
其一, 可以变平面静止的文字画面为多维立体的视听形象。
诗歌创作运用的是形象思维, 诗人是通过创造形象、描写画面来表现生活、抒发感受和思考的。因此, 古代诗歌的教学, 最紧要的环节便是设法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形象体系, 感悟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但在日常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发现,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 学生总好像和诗作隔了一层, 难以真正掌握诗歌的形象, 融入诗歌的意境, 因此要求他们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 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变得生硬牵强。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的教学, 多半停留在对诗作中的画面作平面的静态的视觉欣赏上。而改写成电影剧本后, 情形就不一样了。虽然一部电影剧本也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但对于电影剧本的写作者来说, 构思的时候运用的是视听思维, 除了画面具有视觉的、造型的特征之外, 还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 将音响组合到画面中来, 这样, 电影剧本呈现出来的就是多维立体的、有形有声的视听形象。这种生活场景的还原再现自然非诗歌阅读鉴赏中传统的画面欣赏可比。比如《登高》的首联, 通常我们在鉴赏时, 说它是由“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六幅画面组成, 但在电影剧本中, 它就变成了两段由不同元素构成的带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和季节特征的秋天的一幅幅实景, 仿佛是自然风光片呈现在阅读者的眼前, 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以及审美体验。
其二, 可以变一幅幅独立的画面为一段连贯的原生态的生活片段。
诗歌的画面是独立的, 跳跃性的。将其改写为电影剧本, 就必须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进行大量的填补, 连缀, 进而还原出被诗人撷取到诗作中的生活片段。在这个过程中, 改写者必须认真感悟每一幅画面, 并研究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 尽可能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甚至社会与自然的环境等等, 然后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加以大胆地想象, 联想, 揣摩, 判断, 推理等, 才能完成对诗作中生活片断的原生态还原和再现。如改写《登高》, 就必须仔细揣摩诗作中的每一幅画面, 并了解杜甫相关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然后再仿佛和杜甫一同登上高台……只有这样, 才能原生态地还原出诗作所表现的诗人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生活片段, 才能逼真深入地再现诗人彼时彼地的所见所闻和万千感怀。改写成电影剧本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一个改写者由少及多、由有及无、由表及里地深入诗歌意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其它的阅读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其三, 可以让改写者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感触到诗人跳动的情感脉搏。
诗歌形象的特点是含蓄蕴藉, 诗人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了典型而又精约的形象中, 因而增加了诗歌阅读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将诗作表现的生活原生态地还原出来, 改写者真正走进了这段生活, 与人物共经历、同感受之后, 了然诗人此时此刻的见闻感受就变得简单得多, 深入解读诗人的情怀, 并与之产生共鸣也就变得容易得多。其实, 改写诗歌的过程就是改写者和诗人两个生命的逐渐靠拢与交融的过程, 是心与心相印相通的过程。改写《登高》时, 当独立高台、年老体弱、两鬓苍苍的杜甫出现在我们身边时, 他那在静穆、壮丽、寥廓、恢弘的大自然中潮水般涌出来的凄怆情怀, 一定也会潮水般地涌入我们的胸中, 激荡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他那浓烈的沧桑感、无助感、悲愤感一定会重重撞击我们的心灵。
综上所述, 采用这种视听冲击、还原生活、把握情脉的方法来进行古代诗歌教学, 既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氛围, 又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从而设身处地, 感同身受, 主动走进诗人的生活世界, 探究诗人的精神遭际, 领略诗人在炼字、炼意方面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意境, 体悟诗人在身心俱惫的状态下, 对宇宙与生命的叩问。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 篇10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 但归结起来, 常见有反战抗战、忧国伤民、理想壮志、爱情闺怨、山水田园归隐、黍离无常、仕途官场、思乡怀人、朋友离情、赞美高技、托物言志、自安自慰、伤春感时等主题, 每种主题的诗歌都有章法可循, 有规律可依。本文仅以伤春悲秋主题的诗歌举隅来探究诗歌教学“授渔法”和学生课外诗歌自主阅读“点读法”。
首先明确诗歌 (包括现代诗歌) 四要素:语言、意象 (景象、物象、人象、事象) 、表现手法、思想感情。阅读一首诗歌, 只要能读出以上四点即可完成阅读程序, 也就是“读懂了”该诗, 而其中主要的读出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其实, 高考设题也主要是从这两点入手) 。读伤春感时诗也是如此。
伤春感时诗在景象营造、手法运用、情感表达上都有章法可依, 有规律可循。
一、景象营造上的规律:常写两类景物
①初春 (盛春) 景象:景象特点是万物蕃息, 生机勃勃、春和日丽, 少如“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风透春衫, 雨透春衫”“樯燕呢喃, 梁燕呢喃” (无名氏《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满院东风, 海棠铺绣, 梨花飘雪” (蔡伸《柳梢青》)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蝴蝶乱” (严仁《木兰花·春思》) 、“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弱草半抽黄, 轻条未全录。年芳被禁籞、烟华绕层曲” (沈怀《伤春诗》) 、“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 (秦观《浣溪沙》) 、“黄莺乱啼门外柳, 细雨清明后”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春思》) 。
②暮春景象:部分诗歌整首或后续流程也写到暮春景象, 其特点是花谢花飞、春意阑珊, 如“冰池晴绿照还空, 香径落红吹已断” (严仁《木兰花·春思》)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 、“三月光景不忍看, 五陵春色何摧残” (韩偓《伤春》)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
二、表现手法运用上的规律:常用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
①衬托:初春 (盛春) 类伤春感时诗一般用反衬, 以万物蕃息、生机勃勃、春和日丽景象来反衬感伤低沉的情感, 我们俗称“乐景写哀情” (如上述提及的周邦彦《苏幕遮》等) ;暮春类伤春感时诗一般用正衬, 我们俗称“哀景写哀情” (如上述提及的严仁《木兰花·春思》等) 。
②虚实相生:即将眼前景、现实景与想象联想景、梦景等结合写。如周邦彦《苏幕遮》上片实写眼前景, 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则是以现实手法虚写梦景;阮阅《眼儿媚》上片“楼上黄昏杏花寒, 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 两行征雁, 画角声残”写征人所见眼前景:由感觉冷而看斜月而听燕雁声残, 自然就过渡到下片想象“绮窗人在东风里, 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 盈盈秋水, 淡淡春山”的示现虚写;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上片“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 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 万绿西泠, 一抹荒烟”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 下片“见说新愁, 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 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 怕见飞花, 怕听啼鹃”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其他如晏殊《浣溪沙》、刘威《伤春感怀》, 等等, 大抵如此。因此, 联想、想象、示现等也是伤春感时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表达上的规律
伤春感时诗诗歌结构流程也有规律可循, 一般是今景——往事——发情, 具体说来, 就是眼前景——过去事——抒发感情。其情感表达规律一般两种流向:
今景→喜春 (美好春天和自然的喜爱) ——伤春 (感伤春光的美好及消失) ——感时 (感伤年华韶光流逝, 美好容颜憔悴, 青春岁月难再) 。
往事→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发情→伤春感时诗根据诗歌主人公性别的不同, 情感流向便在此“分叉”为女性和男性两类。
女性:伤幽情。诗歌主人公是女性, 其情感流向伤幽情:内心凄楚孤寂及对远方人的怀念, 如刘方平的《春怨》、贾至《春思》、严仁《木兰花·春思》、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春思》、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错误》等;有的诗歌进而流露出女性愁恨怨绪, 如王昌龄《闺怨》、晏殊《浣溪沙》等。这类诗歌就基本上叠合我国古代的“爱情闺怨诗”。
男性:叹身世。诗歌主人公是男性, 其情感流向叹身世:感叹身世沧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 典型的以周邦彦《苏幕遮》、无名氏《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等为代表;有的诗歌因感时进而上升到对自己人生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个人命运的思考或对时运不济、国运衰落等国家命运的担忧。比如蔡伸《柳梢青》“自是休文, 多情多感, 不干风月”则感叹身世沧桑, 仕途波谲;韩偓《伤春》“穷途得志反惆怅, 饮席话旧多阑珊”“野棠飞尽蒲根暖, 寂寞南溪倚钓竿”表达世事艰难、志向难伸而闲居遁隐的无奈;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以春天景物的空寂衬托自己个人命运的孤寂,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蜀相孔明的“未捷”“先死”来衬托自己志向抱负的无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生发国家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抒发才高被妒忌被排挤以及对朝廷命运的担忧;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含蓄委婉地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这类男性类伤春感时诗基本上就与理想壮志诗、黍离无常诗、忧国忧民诗、仕途官场诗、思乡怀人诗等形成交叉。
附带说明, 伤春感时诗出现这种情感的不同其实与我国古代社会男女角色不同完全吻合。在古代, 男外女内, 男动女静。古代男子或从军或游学或远仕或羁旅奔波等, 再加之立功建名、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 大多把儿女情长摆在次要情感地位, 而古代女子足不出户, 相夫教子, 纯粹以男子为中心, 大多把儿女情长摆在首要情感地位。时代、社会和性别的不同决定了伤春感时诗主旨情感本质的不同。
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思考 篇11
《考试大纲》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列为高考必考内容,以必考内容的形式来反映选修的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从“选修”变成了“必修”。那么应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有效合理地完成教学呢?
我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下面就“诗歌之部”这方面内容谈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高中课程教学的整体意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是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的。选修课的开设,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必修课程注重基础,而选修课程就必须体现出其在基础之上的能力的拓展与提高,在目标训练和能力要求的层级上还是有所区别,不能是老师作为决策者强加于学生的选择。
二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整体意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每个时代,诗坛都涌现出众多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在教学时可首先借助教材《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漫步在诗歌的历史画廊中。
三是单元教学中“授之以渔”的整体意识。入选篇目很多,可编者在选篇入书时还是有一个整体构思的,那就是分单元编辑。诗歌散文各有三个单元,而每个单元都各有训练的侧重点。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部分,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方面入手,从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抓住跟诗歌本质属性相关的要点,以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所以,既然课本是按单元编排的,那么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单元的特点,每个单元只突出一个训练的重点。
比如第一单元,它的训练重点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在自主学习《书愤》时,可以由“愤”入手,思考作者为何而“愤”。而要了解这背后的原因,只要我们翻开陆游的人生履历,深入探究他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走进作者的心灵,可以发现此诗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此时年已六十二岁,被黜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内心的郁愤之情自然明了于心。
教学中还要有局部意识。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每个单元内部编排也很有特色。单元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功能各有不同。“赏析指导”部分是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赏析示例”从该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举一篇而概全章;而“自主赏析”围绕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推荐作品”则是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补充材料,供课外阅读之用。明确了这每个局部的特点,老师不必为了“宁可错讲一万,不可漏掉一篇”而篇篇讲到,只要抓好示例,解剖一篇,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就行了。在处理每个局部内容时,老师要懂得“放手”,尤其是在学习“自主赏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读,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比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品读诗歌从“景”入手,缘“景”明“情”的方法。此单元“自主赏析”及推荐作品部分的诗歌让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方法是:其一,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确定所讲诗歌;其二,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分小组收集资料;其三,抽签决定讲解人。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对资料的掌握和运用到位,资料来源也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和听课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那些讲课的同学迈过了“胆怯”这个坎,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处理教材的方式使老师以参与融入“自主赏析”的课堂之中,充当气氛调解员和迷津引路人,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真理的火花。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挑战。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思考、创新、提高,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步入一个新境界,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探微 篇12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 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所以课前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及其生平经历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人创作意图和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所作的必要的铺垫。那么, 该从哪儿入手来了解诗人呢?
首先, 简介诗人的诗风。不同时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诗人, 写作的风格肯定是迥然不同的。古典诗歌大致分为“田园山水”、“大漠边塞”、“豪迈奔放”、“婉约缠绵”、“浪漫奇崛”、“现实沉郁”等等。比如, 在教学杜甫《登岳阳楼》时, 我先从复习初中所学《春望》, 通过感性体验诗歌中奇特的夸张和想象, 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具体, 这样带着已有的认知进行学习, 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就会不断深化。
其次, 注重他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 我除了让学生从其他诗人或诗歌的评论了解外, 特别强调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 写过许多不朽的诗篇, 艺术造诣很高。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李白在《赠孟浩然》中写道:“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不仅如此, 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不惜溢美之词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能得到“李杜”赞誉的诗人, 他的诗歌肯定不同凡响。但同样是文学大家的苏轼却用“浩然诗韵高而才短, 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来评价, 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带着疑问学生很快能进入角色去文本中寻找答案。
再次, 创作背景不可缺。由于古典诗歌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遥远, 所以, 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对诗人创作背景的了解和认知则显得非常必要。如研读李煜《虞美人》时, 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到作者是南唐后主, 在位十五年中, 政事不修, 纵情享乐。国亡为宋所俘, 封达命侯, 过了三年囚犯般屈辱生活, 文本就创作于此时。因此, 在之后的赏析中, 学生对文本中用春愁秋恨写亡国哀伤就不难理解。
二、解读诗题
古典诗歌的诗题往往是诗歌内容的浓缩, 如果解读了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内容就大致掌握了, 此外, 从诗题中还可以了解写作的对象和场景。所以解读诗题就不能过于简单而一定要做到前后延伸和拓展, 多角度了解。如陆游《书愤》, 教师提问:诗人看到书就愤怒吗?如果不是, 那么“书”是何意?既然“书”是“写”的意思你能从文本中找到诗人写了哪些“愤”?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很明朗, 兴趣也就随之而产生。
三、创设情境
(1) 散文描述。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 让学生用写散文的形式对诗歌进行扩写, 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 大胆运用联想和想象, 并要有强烈的情感流露。这种方法不仅对诗歌的学习有帮助, 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可谓一举两得。
(2) 趣味引领。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境来演绎古典诗歌。制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媒体课件, 把辽阔无边的大海和汹涌澎湃的海浪, 通过动感十足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身临其境, 帮助学生理解苏轼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的复杂内心世界。这种方法做到了寓教于乐, 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四、鉴赏诗句
古典诗歌以其语言凝练, 音韵优美, 含义深刻而源远流长。学习古诗除了理解内容、领悟意象外, 赏析诗歌中的好词和名句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常用方法如下:
(1) 寻找准确动词。“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中“坼”和“浮”字, 写出了洞庭湖波涛万顷, 巨浪千层, 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 刹那间乾坤摇动, 天崩地裂的景象, 洞庭湖包容着整个大地万物, 主宰它们的沉浮, 日月星辰都随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伏。
(2) 不放过形容词。“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青草自绿, 无人光顾、黄鹂好音, 无人聆听”意境,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3) 名句内涵品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诗人通过对人类在宇宙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 明月常在:而生命呢, 就个体而言, 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 则又是代代相传, 无穷无尽, 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通过这些句子让我们听到了盛唐的时代强音。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08-02
初中古代诗词的教学05-13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09-29
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07-19
古代诗歌课堂教学09-21
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7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06-23
古代诗歌表达试析10-05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05-15
古代爱情诗歌赏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