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

2024-05-26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精选9篇)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 篇1

《钓船归》古代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

(2)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解析】

(1)考查识记:桃花流水鳜鱼肥。

(2)考查炼字:结构、内容、主旨三点要答到位。

(3)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注意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 篇2

1.读懂题目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春夜”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洛城”点明了地点,“闻笛”是主要事件,这个标题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还有些诗歌标题中有“送”“别”之类的字词的,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体裁是送别诗。

2.了解背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到上了一定的时代印记。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因此,学习诗歌,首先应要求学生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诵读内容

诗歌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诵读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深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课堂上开展多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文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

4.体会意境

意境也称境界,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和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2453页)。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诗中所能描绘的寄托情思的物象,即艺术形象,只是意象。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在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杨柳”是诗歌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增加了深厚的离别情意。“月亮”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意象作为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对于领悟诗歌的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意象展开想象,从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5.领悟情感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诗歌中的情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都表明了作者的鲜明态度。诗歌中第二种情感表现方式是托物言志,即通过描写外界的自然物象来引发人的情思。这种方式《毛诗序》中称之为“兴”。如《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用“兴”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淑女”或者美好事物的渴求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通过对“雎鸠”这种水鸟的描写,引起内心的感发,联想到鸟可以成双,人何以无侣?这种幽深的情思不是直接诉说的,而是借物起兴,使情意更加幽深。古代诗歌中主要抒发的情感有: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以及坚守节操、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等。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篇3

(2) ①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之境。

②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2. (1) 作者用“浮云”从空间角度写二人漂泊不定、变化无常的感伤;用“流水”从时间角度写岁月如流、年华易逝的感伤。

(2) 首联回忆当初的交往,表现的是欢乐之情;颔联写十年的分别,表现的是伤感之情;颈联写别后重逢已是头发稀疏鬓角斑白,写喜悦之情,更写伤感之情;尾联写留恋秋山,喜悦中流露出一种恬淡之情。

3. (1) 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意之至,使人仿佛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

(2) 本诗通过写诗人恣情纵饮的神态,对朋友挥之则去、呼之则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刻画了一个恣情、率真、脱俗的诗人形象。

4. (1) 开始写杨柳渡头送别,行客已稀,境地凄清,充满伤感。继而写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基调顿时明快起来。

(2) 一是用春色比喻相思,以美景写别绪,把别绪写得优美无比的好处;二是用大江南北盎然的春色点出了对朋友的友情无处不在。

5. (1) 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的精华,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显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2) 衬托;用典。

(3) 不正确。分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对仕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6. (1) “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 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3) 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

7. (1) 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2) 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8. (1) “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了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了水天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语意相近即可)

(2)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史、朝代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9. (1) 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又因见归雁而生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2) 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达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10. (1) 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2) “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

11. (1) 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十分羞愧。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田园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

(2) 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

12. (1) 黄昏时分,疏疏落落的细雨打湿了空挂着的秋千,一个“湿”字将暮春、黄昏、细雨连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意境(或氛围),表现出词人感伤、凄清的心境。

(2) 这首词描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千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并通过对暮春风光(例“江梅已过柳生绵”)和闺室景物(例“玉炉沉水袅残烟”)的描绘,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惜春的情感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

13. (1) 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

(2) “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

(3) 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14. (1) 首先直写愁卧不眠及原因,一因“离家”二因“未达”。再写秋夜闻蛩,更易唤起为生活和前途而离家的游子羁旅之中的思乡之愁、沦落之悲。蛩鸣本无人事,但情能化境,境能移情,在离家未达之人听来,未免产生愁思,愁上加愁了。

(2) 他劝告秋蛩不要向朱门苦吟,因为豪门权贵满耳笙歌,尽情享乐,不会听你的悲鸣。物我相合,蛩由作者所咏之物已化为作者的自我。向蛩告语其实就是自警自诫,写出了自己决不向朱门苦吟乞怜的情怀。

nlc202309041322

15. (1)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行鲁山所见到的千山竞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抒写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写出了作者从容、闲适的心境。

(2) 尾联以设问收束。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16. (1) 写了南宋故宫被毁坏后的荒凉景象:曾经有武士严密防守的宫门,如今一片死寂;曾经是千官鹄立、花迎剑佩的地方,如今却台荒殿冷,落花满地。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2) 朱诗中描写两位宫女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但看见前头有鹦鹉,怕它学舌,因而不敢言说。作者通过“鹦鹉”含蓄写出了宫女心中的幽怨。谢诗通过燕子归来但连它的伙伴鹦鹉也找不着了,暗示南宋宫廷中从前人来人往,笑语声喧,引得鹦鹉频频学舌,而如今却是人去殿空,鹦鹉都无从寻觅。这写出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及亡国之痛。

17. (1) 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2) 这首小令看似否定了屈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消极低沉的情绪,而实际上,却是迂回曲折地表达了一个饱经宦海浮沉、洞察世事春秋而又无处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的读书人的无可奈何而又悲愤怨恨的心情。

18. (1)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借古喻今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19. (1)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 “长”或“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20. (1) 侧面描写,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用字生动传神。榴花能照耀人眼,而且使人眼睛一亮,那榴花的鲜艳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2) 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才华但不被赏识重用的慨叹。

21. (1)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2.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23.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4. (1) 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5. (1)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 ①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 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6. (1) 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得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7. (1)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 ① “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28. (1)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9. (1)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0. (1)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31. (1)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 .(1) 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 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nlc202309041322

33. (1)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依依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34. (1) 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漂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5. (1) 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36. (1)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作者当时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37. (1) 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烛青烟。

(2) 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38. (1)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39. (1)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2) 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40. (1) 此词的上阕用旷达之语写暮春景色和伤春情绪。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给人几分悲凉之感;二三两句把视线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自然舒畅;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扬,絮飞花落令人伤感,但结句旷达。

(2) 词的下阕运用“顶真格”使词意一气呵成。一二句的“墙外”与三四句的“笑”首尾相连。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篇4

古代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主要要掌握:表达方式(写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四大类。

【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写法)】

1、记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倒叙”和“铺叙”(铺陈叙事)。

2、议论: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卒章显志” 。

3、描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描写的角度);“工笔与白描”(描写的详略)、“渲染与烘托”(描写的用意)。

4、抒情: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借古抒怀”“寓情于景(物)”、“托物言志”四种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之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表达技巧之三——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对偶、对比、衬托(反衬)、夸张、借代、比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手法。

【表达技巧之四——篇章与结构】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附录)【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概念解读】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常见的提问模式】

⒈这首诗的某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⒉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这幅画面的。

⒊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一意象的?

⒌对第三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⒍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⒎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注意两点:A、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等)?B、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分析要清楚、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某句为虚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III)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题目不作要求,可略。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从“动静结合”的的角度刻画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全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案提纲】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 篇5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 篇6

殷利强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阅读训练:

1 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

2 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3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4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

1 阅读方法指导。

2 继续阅读心理培养。

教学难点 :

教师所指导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如何为学生所掌握。

教学设想:

要将最佳阅读心理的培养与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中一定要配合以最佳阅读心理培养,使学生的阅读在最佳的阅读心态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课前先进行阅读心境、阅读心绪、阅读心情、阅读心力、阅读心志、阅读心欲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最佳阅读心理。

阅读方法指导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中的字词句而体会诗歌的意境,在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意境的基础上判断诗歌所表达的主旨,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进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为主”方针。

要尽可能地体现现代课堂“平等、合作、发现、交流、共享”的精神。

教学设计:

本知识点用8课时进行完毕。第1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阅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2―4课时进行客观题的阅读训练;第5―8课时进行主观题的训练。

第3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培养最佳的阅读心理:纯洁的心境、安静的心绪、乐观的心情、专一的心力、坚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

指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读诗题、出处、作者、注释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

认真品读诗句,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根据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分析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技巧。

教学步骤 :

一 确定本节课的训练内容:

本节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诗歌阅读训练。

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很难忘的经历,如得到了很珍贵的礼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等,我也有自己很难忘的经历,那就是我第一次读到了几首古诗,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冷旷达之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孤寂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到如得至宝。我们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这伟大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这无与伦比的伟大的文化又为我们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这些弥足珍贵的至宝,珍惜她,发展她。

怎样才能读懂古代诗歌作品?

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学过这一类的知识,翻一翻看有没有这一类的资料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学生们阅读相关内容,并归纳交流总结读诗技巧。

教师引导总结:

1 品味诗题,看清作者、出处,利用好注释。

2 带着激情品读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3 培养最佳阅读心理。

二 进行具体的诗歌阅读训练:

(一)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 导 要求学生注意:

(1)采用品读的方法。

(2)应用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

(3)尽可能地翻译出来。

(4)完成诗后的习题。

2 读 学生品读诗歌,相互交流。

3 论 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宦游人”是什么人?

(2)大好春光,“宦游人”为何“偏惊”

(3)颔联和颈联写了什么?

(4)诗中的点睛之笔你认为是哪一句?

(5)如此看来,颔联和颈联是否属于败笔,因为它似乎与主题不一致?

4 结

(1)表现了什么主题?

(2)应用了什么手法?

(3)读诗要注意些什么?

(4)翻译诗句。

(5)对正诗后习题。

(二) 阅读《晚次乐乡县》

1 导 注意阅读心理的调适和所学方法的应用。

2 读 学生品读诗歌,相互交流。

3 论 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征”为何意,是否为征伐之意?

(2)荒烟为何断了,古木缘何而平?

(3)尾联与前二联从视觉抒写的角度是否一致?

4 结

(1)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诗中没有一句话里有“思乡”之语,却让人感触至深,为什么?

(2)句末为何写夜猿鸣叫?

(3)对正诗后习题。

(三) 阅读《早梅》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 篇7

一是读标题 (词牌) 。标题是理解文本的入口, 有的透露写作时间 (时令) 、地点, 有的呈现写作缘由与内容, 暗含思想情感, 更重要的是, 标题往往会提示诗歌类别, 弄清楚古代诗歌的类型化特点, 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

2011年和2015年全国卷Ⅰ选取了两首唐诗《春日秦国怀古》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标题中出现的“春日、秦国”“发、将赴”等文字, 呈现了诗歌写作的季节、地点、对象、事件、主题等内容;而“怀古”“留别”更是直观的出示了诗歌的类型化特性。

怀古诗往往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 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人事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表明心志;无论是送给行者 (送别) , 还是留给居者 (留别) , 送别诗表达的大多是离愁别绪。除此以外, 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物寄寓思想情感的写景抒情诗;对所咏之物进行描摹, 寄托思想情感、表达理想追求的咏物言志诗;缘事生发怀亲、思乡、念友情怀, 抒发内心感慨的即事感怀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 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情感的边塞征战诗;借路途艰辛表达际遇的早行羁旅诗等, 其类型化特征往往也能通过标题咂摸到。

近年来, (宋) 词成为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重点, 单从全国卷Ⅰ看, 近五年就有三年考了宋词。读词, 当从审读词牌开始, 因为很多词牌是可以兼做标题的。最近五年全国卷Ⅰ, 宋词三考, 都只有词牌而无标题。

词牌大多与最初的那首诗、词、乐有关, 其中的关键句后来就浓缩成了词牌。比如“忆秦娥”和“西江月”就来自李白的“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和“只今唯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其中的“箫、梦、月”等吟咏对象或意象, 决定了往后依此词牌填的词, 格调婉约。盛唐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是歌颂唐太宗 (秦王) 的英勇战绩的, 奏乐起舞时, “擂大鼓, 杂以龟兹之乐, 声震百里, 动荡山岳”。往后填词作乐, 无论是长调“破阵乐”还是短章“破阵子”, 写战事、抒豪情的内容居多, 其格调往往豪迈奔放。

同一词牌的作品, 在内容、情感、风格和写作技法上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 词牌兼作标题也就顺理成章。全国卷Ⅰ《思远人》中的“千里念行客”句和《阮郎归》中的“燕双归”句, 直接与词牌相照应。

如果词牌与作品本身没有了联系, 标题自然会出现。

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选取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三峡吟》《早发》《劳停驿》《残春旅舍》《秋夜纪怀》《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阮郎归·西湖春暮》《望江怨·送别》《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等, 无论是写景抒情、早行羁旅, 还是即事感怀、赠送留别等, 其标题揭示的诗歌类型化特征都非常明显。将文本“归类”, 能提高考场“快速阅读”效率。

二是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等, 有助于文意的理解。2011年全国卷Ⅰ《春日秦国怀古》给作者下注:“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从周朴的卒年能看出他生活在唐代晚期, “晚” (末期) 是衰败的代名词。2014年北京卷下注:“杜甫作此诗时, 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有了这个注解, “何时占丛竹, 头戴小乌巾”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不难理解了 (诗人内心复杂, 表面上看, 是因春色美景而心生隐居之情;流露出的却是求仕未果的苦涩) 。

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是王朝兴替、世事变幻和诗人命运的转折点。比如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出现的“韦庄 (约836-910) ”“韩偓 (约842-923)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秋天杜甫所作”“ (黄庭坚)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 ”等, 对文本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标注的时间看, 韦庄和韩偓生活在晚唐, 杜甫作《月圆》是在安史之乱后十余年的秋天, 黄庭坚雨后到皇城看望老友苏轼, 是在苏轼乌台诗案结束且重新得到重用之后。

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生转折事件绝对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唐 (618-907)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的兴亡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 755) 、靖康之变 (1126) 等发生的时间和事件, 以及发生在文人身上的重大事件如李白赐金放还 (天宝三年, 744年) 、苏轼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王安石变法 (1068年-1085年) 等, 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是读文本。通常情况下, 考场答题, 读文本不必“求甚解”。扣紧关键词、典型意象非常重要;其次是要突破文本难点。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2015年全国卷Ⅰ) 有两个难点, 一是涉及的地名多, 有临洮、北庭、轮台、疏勒、武威, 但题干下了注, 从“今甘肃、今新疆”等信息不难看出其距离之遥远;二是尾联“勤王敢道远, 私向梦中归”中的“勤王、敢”是深刻领悟文意的突破口, 知道它们分别是“勤于国事 (为国戍边) 、岂 (不) 敢”的意思, 回答“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有了眉目。

四是读注解。最近两年全国各地31套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 有24套下注。这些注解, 或作词语解释, 或说明文本内容, 或介绍作者、解释典故, 或交代写作背景。无论知人论世, 还是理解文本, 注解往往暗藏答题玄机。

2011年全国卷Ⅰ给了四个注解:“①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④萦纡:旋绕曲折。”注解①暗示作者生活在颓败的唐朝晚期, 注解②流露诗人的情感, 注解③照应标题, 注解④是词语解释。综合这四个注解, 文本的写作背景 (晚唐) 、思想情感 (哀愁) 、表达技巧 (借古讽今) 已“和盘托出”。

2015年天津卷的注解是:“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 , 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 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086年, 王安石变法 (1068年-1085年) 已尘埃落定, 苏轼也已走出了乌台诗案 (1079) 的政治阴影, 同样身居要位的黄庭坚雨后天晴去拜访重回帝都、官居要职的老友苏轼, 诗人会有怎样的情感 (第3小题) ?不就是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得意的欣喜之情和偷闲痛饮的愉悦之情嘛。

五是读题干。审读题干要能厘清提问要求, 理顺答题思路, 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点, 做到“点点”落实。

明确答题方向。2015年全国卷1第8题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的不同。描写角度指的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或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而不是描写方法或描写效果。

注意题型特点。不同的题型, 对作答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是概述题。概述题提问往往直截了当, 往往设在一道5-6分题的第一问, 分值止于2分, 一句话概括即可, 不解释, 不引申。2012年全国卷Ⅰ《思远人》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第一问就是一道2分概述题。

二是简述题。简述题的分值比概述题略高, 要在一句话概述 (1分) 的基础上, 略作陈述或解释 (2分) 。如《思远人》第8题第二问, 先用一句话概述其作用 (1分) , 再作简要陈述 (2分) 。

大多数省区市卷, 尤其是全国卷Ⅰ, 古代诗歌阅读题的惯例是设置两道题, 其中的概述题和简述题往往是“套题”, 一题两问, 第一问概述, 第二问简述。

三是简 (赏) 析题。简析题分值高。简析题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明确提出“简要分析”要求, 另一种是未明确提示, 但仅有一问, 且分值高。如2014年湖南卷第2小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 ”, 2011年全国卷Ⅰ第9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无论简析还是赏析, 必须根据分值, 揣摩答题点。“一问6分”暗含的基本要求是, 本题有两到三个“概述点”, 每点1分;结合文本作出对应的简析或赏析, 每点2或1分。

通观全国各地古代诗歌阅读题, 概述题、简述题和简 (赏) 析题在卷面的分布是渐进式的。

理顺答题思路。多套古代诗歌阅读题, 已不再使用名词术语 (如某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 提问, 设问方式变得“含糊”。

全国卷Ⅰ尤其如此。2012年第8题问“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014年第9题问末尾两句是如何表现词中人物情绪的。这些题干虽未明确提示需要从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上入手答题, 但从提问方式看, 题干还是出现了诸如“表达”“表现”等“要害”词。作答时, 先要仔细分析指定语句运用的技巧, 是用的什么表达方式 (描写、抒情、叙述、议论) 或表现手法 (赋、比、兴、象征、联想、想象、衬托、对比、用典、卒章显志、抑扬变化、虚实相生等) , 再结合题干要求, 就能找到答题思路。“红叶黄花秋意晚”是个写景的句子, 放在句首起兴;末尾两句 (翻身整顿着残棋, 沉吟应劫迟) 是动作描写 (表达方式) 。

浅谈怎样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 篇8

【关键词】 阅读;鉴赏;借古感怀;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原来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3)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三、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四、怎样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在这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古代诗歌只停留在在阅读和表面理解上,真正让他们体会诗人的写诗意境和诗词蕴含的深层含义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在不断学习和总结基础上,归纳出古诗鉴赏大致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抒情诗(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如果是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反复诵读,明白诗意。

通过读诗,读作者,读写作背景,读题目,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从整体上把握诗的内容。

【第三步】找诗的中心,即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一般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

【第四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这一步做到四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

④必看名句。

【第五步】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诗眼

诗眼往往指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处在诗的关键位置。好的诗眼能使全诗游龙飞动,熠熠生辉。

②赏炼字

我国古代诗歌历来重视语言的锤炼。

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是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

古人还注意炼数词和副词。

③析语法

诗歌语言常有语句跳跃、词语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现象,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④品风格

诗歌的语言往往因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不同,而在创作中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反映在诗词中就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辨析语言风格,如豪放派的气势豪迈,意境雄浑;婉约派的清丽含蓄,婉转缠绵;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清新飘逸;要了解各种题材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如山水诗的清新幽美,含蓄隽永;田园诗的冲淡朴实,恬静闲适;边塞诗的悲凉慷慨,雄壮高亢。

【第六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赏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

①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状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③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④情景交融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景中含情,情中含景,是诗歌常用的手法。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作用:在阅读中可以让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行文流畅。

⑤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托物寓意,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⑥象征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⑦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擴大或缩小的描述。

⑧比喻

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

⑨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 篇9

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溪桥晚立 [明]蓝智

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微。鸟栖当野树,人语共柴扉。岁月且云暮,乡关何处归? 邻家响机杼,远客叹无衣。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两句从远景起笔,借助“天”“云”“山”“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视野开阔又略显苍茫的傍晚图景,极富画面感。

B.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落日”来写,由远及近,写到了归鸟栖树和人的活动,也与前两句形成以动衬静的效果,闲适自然。...C.五、六两句即景生情,作者以反问手法表达了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情感与唐代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有相似之处。

D.诗歌前六句描景、写人、抒情相交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E.全诗起笔写景,落笔感叹,作者视线由远及近,描写了傍晚站立溪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应题目中的“晚立”二字。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①通过“邻家响机杼”来反衬自己“无衣”,抒发了漂泊天涯的凄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②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在外飘零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着强调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女冠子·元夕 [宋]蒋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 物。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虚写春风吹到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写随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的元宵节。

D.“江城人悄初更打”以静衬动,从灯市时间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

E.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流动,无一凝滞。对今夕元宵节的描写不惜浓墨重彩,直接间接叙写兼有,或以梦境再现。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答案】 1.D E 2.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E.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3 2.①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②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E 2.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15.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上一篇: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讲稿下一篇:课程中的典型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