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讲稿(精选4篇)
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讲稿 篇1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一)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专题讲座 老师们,大家好!
近年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为了适应新课改,我们每位老师必须首先从整体上搞清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等核心问题。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今天我为大家作“新课程专题”的讲座,下面和各位共同学习: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
2、语言技能;
3、板书技能;
4、教态变化技能;
5、演示技能;
6、讲解技能;
7、提问技能;
8、反馈强化技能;
9、结束技能;
10、教学组织技能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2、调控。
3、反思。
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二)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专题讲座
今天,我们接着来研究上一次学习的内容: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十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
5、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
6、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7、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三)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专题讲座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
(一)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二)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
首先,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生活对语文犹如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乃至社会和社会生活观的养成,均须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和生活携手共进,才能使语文课堂引进活水,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
二、教学设计的新策略
1、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的前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这就是说,教师本人要有对文本的解读、感悟、理解,以及对教学的构想。实际上,教参仅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所以,教师本人要从解读文本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
2、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延伸。
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因为,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所以,反思是教师取得特定实践成就、走向解放和专业自主的工具。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当强化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四)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专题讲座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设计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课堂上我们尽量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在了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这位小朋友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撞在了角上”。师:“生活中又许许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 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探究活动。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以必要的支持、帮助与指导,组织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发现数学的结论和方法。例如: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在《百以内加减法复习》课中有一教学片段设计:“大、小圆里的数有什么秘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和交流,在归类中深刻地感受和领悟百以内加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这样的探究活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让学生在探究、反思中有效地学习。
三 要有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要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还应当注重开展恰当有效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钱老师在《百以内加减法复习》的课上,他就着眼于“百以内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主要采用独立思考、相互议论、个人探究和对话交流等形式,使学生通过猜想、对话、倾听和互动,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四 让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
若能将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数学才是活动的、富有生命的,才能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怎样用数学,从而萌发数学应用意识,进而真正喜爱数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一位数乘除法时,可以把简单的计算题设计成日常生活问题——“妈妈买了6条鱼,每条37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学“长方形”周长时,帮木工师傅算一算做学校一个铝合金窗户需用多长的铝合金做框„„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形成自觉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内驱动力。
五 评价方式。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引进“质的评价”的方法,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一定要避免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就会令人心中很是不安。久而久之,这样的评价是没多大作用的。因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作为我们教师们应尽量做到: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老师们,要能在教学中演绎自己的独特,就要学会用心经营自己,如何经营自己,我们大家都静心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都安于现状,照本宣科,固守陈规,那你永远不会进步,甚至将远远落在别人之后。俗话说:人从书里乖,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学中我们不断要求学生要多读书,我们老师同样要把书籍看成是牛奶和面包。在这里推荐老师们去读读:《新课标解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当代教师教学创新的成功之路》等,书中的教育理念、案例分析等都是比较经典的„„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五)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专题讲座
语文中的“感悟教学”
目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引起了百家争鸣,新概念的存在和演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不合时宜的“双基”教学引发了语文界的强烈反响。如何依据新世纪的现实需要,聚焦“语言”核心,回归“语言”本位,重视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正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际中,我们立足“感悟教学”,进行现状反思、实践操作、辨证把握,来“感悟”浓浓的“语文味”。
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游离了主要目标。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成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
二是脱离了文本语境。有不少语文课,学生初读还不流畅,甚至读时还有停顿、颠倒的错误,增字、漏字的严重现象,教师就急于开讲,于是课堂上只能是多数人当观众,少数人当主角,教师讲得“痛苦”,预设的说写感悟学生几乎没有完成。
三是偏离了学习过程。培养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但课堂上差生没有亲自与文本亲密接触、与文字亲密触摸、与学习过程亲密探究,课堂上多数学生听优秀生说,教师评,不知不觉中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二、我们对感悟的理解
“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理解和感受,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整体性和形象性是“感”的基本特征。“悟”是觉察、顿悟和领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体察过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悟”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正确处理好“感”与“悟”的关系,就是要合理把握“感性、悟性、灵性”三个层面的教学。在“感性”层面上,教师教会学生用眼睛吸收语言符号,用想象将文字符号化为可感的画面,通过“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写什么”等浅层次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了解。在“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中介,是“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激思、动情、明理。通过提炼、概括、阐发、交流,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以传递情感、融通经验、唤醒表达,豁然领悟。“灵性”层面是学生产生悟性,开发灵气、鲜明个性的表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坚持真理-----通过“给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汉字思维内涵多样性、内容丰富性、阅读多解性、思维多向性的感悟。三个层次中,前者是基础,中者是中介,后者是归宿,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完善语言感悟的。
随着感悟的还有体验,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它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还泛指亲身经历,从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体验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与感受情感,感悟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与审美能力。体验与感悟是不一样的,体验更多指情感活动,而感悟则多指理性层面的,它往往是在体验基础上的一种超越。但体验与感悟又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成。
三、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教学策略
1.课前创设情境,教师以情动人。如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时,为了消除学生经历与课文的距离,笔者先出示一位妈妈的话:“我小时候想鸡蛋吃,我现在要孩子吃鸡蛋。”问学生: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然后抓住“想”和“要”两个字进行指导。妈妈想鸡蛋吃,是因为妈妈小时候生活不好,在妈妈心中,鸡蛋就是最好吃的了。但妈妈常常吃不到鸡蛋。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妈妈想让孩子多吃鸡蛋,有营养,长得好。但现在孩子不想吃鸡蛋。因为现在孩子比鸡蛋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接着,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引入新课:同学们,也许你们一时无法理解妈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但你们可知道,十年前,二十年前,直至五十年前,人们的生活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差距多么大。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来体验另一种生活。也许这会让我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课堂情境之中。
2. 主题拓展。新课程视野下的语文阅读,不再只是文本本身的阅读,应该拓展视野,补充内容,同时综合其他学科或多种手段,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学将尽时,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1950年9月——1956年,钱学森和他夫人是怎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吗?然后,幻灯片出示课外材料《在受困的日子里》,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学生深深地被钱学森夫妇顽强的精神与强烈的爱国心所打动。
3.朗诵与歌唱。教学时,如果恰到好处地引入一些歌曲或诗歌,会将教学推向高潮,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师紧抓住学生高涨的情绪,顺势利导,说也许有一首诗能代表钱教授表达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一腔热血。这就是《我的中国心》,幻灯出示歌词。学生一齐深情朗读。最后播放张明敏的CD歌曲,同学动情跟唱,课堂教学又一次掀起高潮,师生沉浸于一片感动之中。
4.多元解读与立体感悟。语文文本的多义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可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来形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境,以不同的心情去观望同一个句子同一情景,都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而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正是多元解读所能实现的主体条件。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多元解读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感悟。《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如“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学生会说是惊讶、赞叹等。如果我们刚好坐在这艘小艇上,我们会怎样?学生回答说我们会惊呼起来,会心惊肉跳,叫船夫慢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就是船夫,我们又会怎样?学生说我们会很轻松,很潇洒,谈笑风生,面对乘客的紧张很开心。这样,就从乘客、读者、船夫三个角度进行了多元解读,这样所得的感悟无疑是立体的、丰富的。
5.通过计算进行体验。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佬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明白是他们怕钱学森帮助中国强大起来。然后出示美国佬自己的话: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三个师。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太抽象了,学生一时还无法明白三个师是一个什么概念。于时备课时,笔者打电话询问了退伍军人相关情况,上课时出示部队普通编制:一个班12个人,一个排4个班,一个连4个排,一个营4个连,一个团4个营,一个师4个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钱学森到底有多少力量?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一个师约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钱学森抵得上三万多人。这多厉害!美国佬当然不能让他回国了。那么,钱学森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凭的不是力气,而是智慧、科学的力量!
6.假设情境,引导体验。阅读时,如果能够关注“可能性”这一主题,善于假设另一种结局另一种可能,会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体验,收到良好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教学中,重点是第12自然段: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朗读讨论后,改变结局,出示另一段话:第二天清晨,人们看到这位父亲,抱着孩子血肉模糊的尸体,坐在瓦砾堆上,喃喃自语:孩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结果可能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你还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实在是难能可贵。
7.感悟载体的设置主要有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补充文本语言的空白点,抓住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优美规范的富含情理意趣语言精品。或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节奏明快的排比,或工整有韵的对仗,或贴切传神的比拟,或拍手叫绝的词句,或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抓住这些语言的亮点反复品读乃至咏诵,不但能够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同时还能突出教学重点,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描写瀑布的六个成语:“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流连忘返”时,教师紧紧抓住这优美规范的语言精品,设置了“赞美瀑布”这一语言载体。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用了那些词句来赞美的? 生:(品读描写瀑布精彩语段)
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瀑布。
生1: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生2: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
这样设置的语言亮点,既感悟内化了文本中优美规范的语言,落实了工具性,又连着人文性,可谓“一石数鸟”。
四、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途径
1.朗读。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不少内容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语文课是以读为本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在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并以朗读来表达所体验与感悟到的,情动于中,而声传于外。如学生分别说了让他们愤怒的句子时,就先让他读出愤怒,再叫其他同学读出愤怒,读好了再来说原因说体会。其他让学生“惊讶、感动、高兴”的句子也一样,特别是高兴的地方,几乎不用讲,只读充分就可以了。先读后讲、以读代悟实在是一种很有语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2.读书时写批注。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先与学生进行有关读书方法的谈话,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后谈到读书应该注意感受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及心灵感悟,并及时地在文章的段落句子旁边写下来。接着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每一段课文的旁边写下表示自己读到此处时的心情的词语,及一些话。教师将黑板分成六块,因为这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再请读完课文的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这些词语。有不同的随时上来补充。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些词语,并根据这些词深入课文,展开学习,进行深层体验与感悟。
3.述说。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达的个体。当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就应该及时的说出来,说痛快,这是一种学习的快乐、表达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来说,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如讨论“愤怒”时,让学生体验“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掰的玉米?“实在饿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掰一棵玉米是为了什么?只为了这件小事,那家伙竟“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地追来”,从这又看出那家伙怎么样?让学生用多种多样的词汇、语句来说明,如“凶狠、残暴、吝啬、毫无人性、冷酷无情”等词语,把愤怒的原因说得很透,也体验得很真切、很深刻。
4.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一中对话。其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有明确的对象,有具体的内容。《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第一段时,先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敬佩、自豪、崇拜”等。接着出示钱学森的画像,让学生面对画像用一些词语来赞美钱教授,最后让学生面对画像说几句,表达对钱教授的敬佩之情。这种面对画像的对话,有身临其境之效,学生有如面对钱学森本人,感情真挚,言语恳切,足以打动人心。再如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可让学生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信。也可起来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
5.宣泄。有人读书时读高兴起来,会抱着椅子跳舞;有人看《水浒传》看得气愤,竟要把电视机给砸了。这是一种很投入的阅读,心有块垒,不吐不快。如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小时候的“馋”是因为“饿”后,问学生“如果你就是书中的小女孩,听到地主家的胖儿子叫你馋丫头,你服气吗?”学生都说不服气。于是我又问:你们想为自己辩护吗?怎样辩护?于是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我象你一样有鱼有肉有饭,谁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饿了三天三夜,你会比我还馋的!”等,异常兴奋与投入。再如读了令人愤怒的地方后,我又问学生“你们想骂人吗?骂谁?”同学们都说想骂地主。于是光明正大地骂,理直气壮地骂,骂得痛快,骂得尽兴。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得到尽情表达。6.想象。阅读过程中的的体验与感悟是间接的,不是亲历亲为的。主要靠移情、设身处地等方法进行。因此,想象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与感悟人物的处境与内心情感。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第五段,第一句“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是怎样的5年?”学生纷纷说这是“水深火热的5年”,“生不如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5年。这一段最后两句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体验,“1956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环抱。”教学时问学生“他在船上度过了几天?这是怎样的21天?”学生回答是“归心似箭的21天,是望穿秋水的21天,是百感交集的21天”等。以上两外例子一正一反,都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体验与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赤子之心。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六)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理念与课改实践专题讲座
新课改 新理念 新探索 新思考
新课改是指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展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改革彻底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亮点。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所以实施新课改,必须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传统继承、创新发展的关系。尽管新课改开展已有多年,但还是有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即是新教材,这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事实上,新课程不单是指新教材,还有新的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新的教育理念。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的活动,教师、学生的地位及角色如何确定、转换,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特别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一、什么是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三、新课改的灵魂是什么?
新课程与旧课程本质的区别是理念的不同,教师走进新课程,最主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1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指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①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②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
③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①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课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3)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①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②学生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③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认识(4)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①自主学习②小组合作学习③探究学习
(5)新课程改革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①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②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环境(6)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①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②教学交往的前提是平等 ③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交流与对话(7)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①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
②课程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 ③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8)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①要树立发展性评价的意识 ②评价标准应该多维化 ③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 ④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 ⑤以学论教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七)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理念与课改实践专题讲座
四、新课改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一)、满堂问答≠主动参与
现象: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听课,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闹,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仍
原因:
1、没有把握住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要领和实质。学生站起来发言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所有学生的思维是否参与,每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是不是主动、积极,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2、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评价标准不明确,缺乏操作性。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应该看参与的主动性;看参与的深度、广度如何;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活动情况、情感体验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
建议:
1、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
2、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现在,新课改实验区的许多教师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真切感受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课应该越教问题越多,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现象:走进中小学课堂,无论什么样的课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过一会儿用一次。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发言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许多内容选择的不够恰当,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多数问题讨论的不深不透。
原因:将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讨论。多数教师只知道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但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认为分若干个小组,有些内容放给学生讨论就是合作学习。教师们对合作学习的操作普遍感到困惑。比如,如何处理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低年级能不能进行合作学习?等等。
建议:
1、要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方法多样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也不是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个人学习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2、要掌握合作学习的要领。前提是要有分工、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即积极性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3、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三)、开展活动≠探究性学习
现象:在实验区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许多活动,做实验,搞小制作,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有的地方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出现了把探究性学习形式化的倾向。
原因:
1、有的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为了上好一节课,大包装,大容量,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不要说每天都这样上课,就是偶尔上一次,也够教师准备一番的。
2、有的教师把探究变成一种活动。粗看上去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到缺乏深入的思考。比如,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而有些教师的课只有读而没有感悟,没有欣赏。应当明确的是,读仅仅是一种手段,感悟、欣赏才是目的。而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展示的是手段,目的则显得不重要。
建议:
1、要深刻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要实现教学方式“中心”的三个迁移。要由“教”向“学”迁移,由“学”向“悟”迁移,由“悟”向“行”迁移。探究性学习要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2、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对于这一问题过于片面或绝对化,反而会丢掉过去传统中非常有价值的做法,教师追求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不应该是形式,更不应该做表面文章。新课程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它的许多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但是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它比接受性学习方式要多花很多时间,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于探究的方式。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八)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理念与课改实践专题讲座
(四)、重视能力培养≠淡化“双基”
现象:在新课程实验区,有的教师不敢讲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有的课堂变为“学生自学、互相讨论、教师总结”,学生学得好不好,好像不重要了。比如一节初中语文课 ,教师几乎没让学生接触到基本的字词以及写作方法。教师们普遍感到有些担心的是:重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但是“双基”目标的落实不如以前扎实了。
原因:有人认为新课程不重视“双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将基础扎实简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的堆积,而且这种狭窄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升级、强化,变成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新课程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是要删除的?哪些是要增加的?哪些知识是必须学的,哪些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双基”的 内涵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而人们的观念却停止不前,对“双基”的理解过于狭窄。
建议:
1、既要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又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基础知识,而且主要以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思维定势,不能跳出框框想问题。真正抓好基础,应该是将该学科中最基本的、最有用的内容讲深讲透,并且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应当打好的基础,这比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更为重要。我们要重点研究的是为学生打什么样的基础,用什么样的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而不是不要基础。
2、既要重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重视能力培养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应当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强调“同时”,就阐明了“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辩论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活动中获得的,两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五)、课堂活跃≠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现象:在很多课堂上,教师设计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们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始料不及,对学生的争论无所适从,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原因:
1、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没有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设计。有的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重点、难点问题简单化,甚至一点而过。
2、有些教师认为课堂越活越好。有人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你说,我说,大家说,热热闹闹一节课,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丢了不少,该掌握的内容又没掌握。
建议:
1、要把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熟读课程标准,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问一个为什么,思考自己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求实求真,摒弃“花架子”。在第一个班级上完课后,要及时地反思调整,和同行一起探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日趋合理和完善。同时,教研人员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应加强教学设计的指导,给教师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示范课例,帮助教师克服在教学设计方面遇到的困难。
2、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能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地思维,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只有经过了学生的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保持课堂的张力。
(六)、提倡教学民主≠不要教学秩序
现象:在实验区,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两手自由摆放,两脚随便活动,而且可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还可以找老师请教,他们有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还伴随着表达喜悦、遗憾、沮丧的动作和声音,课堂秩序有时比较乱,教师怕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敢进行管理。
原因: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然而, 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要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纪律?这几乎成为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
建议:
1、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评价标准。并不是有了安静的课堂,就意味着有了一堂好课,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因此,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要冲破某些不必要的约束,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 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并不是“不尊重教师”、“破坏课堂纪律”,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但是,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一定会出问题。因此,要重新给课堂纪律定个位。
2、要加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训练。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是进行正常教学的必要前提。新课程提倡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安全感,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加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训练。其一,每节课都反复强调,尊重他人、善于倾听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有关如何学会倾听、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其三,对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肯定,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其四,将学生的课堂行为列入学生日常学习评价之中。只要持之以恒,课堂必定变得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七)、提倡鼓励≠表扬越多越好
现象:在新课改实验区听课,几乎所有的课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几乎没有了批评和指责,变成了一味的表扬,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有节课老师表扬学生达40余次。虽然课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觉得似乎欠缺了点什么。
原因:一些教师认为: 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多鼓励学生。因此,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也要表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也要鼓励。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地评价。教师们普遍认为,笑一笑、点一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不够大,只有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们才会越积极。
建议: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赞赏也应该有个“度”,一节课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变成一种公式,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惰性,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一味表扬如同一味惩罚都不可取。而且,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岗底小学教育专题讲座
(九)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讲:李建成 主 题:新课程理念与课改实践专题讲座
(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每节课都用课件
现象:在我们所听的课中,80%以上的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据了解,多数还是自己做的课件,有的教师教学生学习生字用多媒体演示,有的把书上的公式、定理原原本本地用多媒体演示出来,还有的教师把课本上的图画做成课件,再用多媒体演示出来。
原因: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导。不少地方评优质课、上公开课,把教师授课是否用多媒体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似乎教师授课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好课,这完全是一种误导。新课程强调设置情境,但设置情境并不一定都要采用计算机技术,许多情境的设置是基于生活的,根本不需要昂贵的器材。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和启发性的问题来设置学习情境,根本没有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放在拓宽视野和教学的思路上,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图形,使学生生动、更丰富地了解教学内容。不管该不该用,用得好不好,做硬性要求,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建议:
1、要避免教师投人太多的精力开发一次性课件。鼓励使用多媒体,用得好的通过适当加分,可以以评促配,以评促用,加速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但不能搞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一刀切”。应当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对信息技术进行适度的应用,用的不恰当反而增加教师的负担,教学中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结合,不应忽略原有的技术设备和资源,技术的更新不应盲目攀比,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现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物投影仪、录音、录像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可以观察的、动手做的、该写的、该画的不能取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整合是促进以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教学评价≠只评价教师的教
现象:在实验区听一节初一语文课,课后30多名教师参与了这节课的评价,每位教师都发了言,但无一例外的是都谈的是这位教师教的如何、如何,没有一位教师关注学生学的状况,教师们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仍在教师的教上。
原因:
1、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不同步。教师们谈到新课改理念时,都能说出许多,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等。但把这些理念付诸教学实践并不是同步的,需要一个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变过程,过程的长短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难题。
2、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根深蒂固,教师思想上可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建议:
1、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习上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要看现代教学理念是否停留在宣言层面上,能否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能否转化成为师生具体的活动方式、活动特点与活动氛围;要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要看教师重点讨论、重点讲解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要看学生与教师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要看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对教学任务的全面认识及其落实情况;要看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总之,观察教学过程应该把观察的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从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重点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活动过程,教师的组织活动不是观察、考评的重点。只有把学生的活动与教师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评价教师的活动才对评价课堂质量有意义,否则,不论教师讲解得如何生动,不论教师展示了多少教育资源,只要没有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都是不必要甚至是无价值的。
2、在教学效果上突出效能意识。教育必须有效益观念,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习效能检查可以有四项指标,一是提出问题的质量和价值?二是问题解决的程度?三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如何,投入产出比例是否恰当?四是看能否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能否促进发展,能不能带来新的问题,能不能启动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活动?
3、鼓励教师上“失败”的成功课。一节好课,应该是体现出教师个人特点的课,是有某些创新尝试或灵感火花的课。要允许教师大胆创造,允许教师的探索有所失误、有待完善,鼓励教师在一般性要求中求突破,不一定每节课都上的有头有尾、几步几环节一个不缺,但每节课都必须有个性特色、有探索创新,新课改不鼓励“成功”的失败课,鼓励“失败”的成功课。
(十)、用教材教≠教教材
现象:在实验区听了一节英语课,教师紧扣课本,先学单词,然后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翻译,跟课改前没有什么区别。这节课介绍的是一个朋友聚会的场景,如果把场景、人物以及讨论的问题先给学生作大致的描述,让学生整体上感知以下课文内容,很容易把教材用活,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原因:教师习惯于依赖教材。多数教师还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明明知道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却还是离不开它,离开就教不了。目前,我们的不少教师只具备教教材的水平,也就是照本宣科的水平,但不具备“用”教材教的能力。
建议:
1、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新课程倡导课堂的开放性,那么,我们就要解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在新课程中,教材作为一种文本,已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了,教材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永远是有限的;教材受编写者认识的局限,永远是片面的;教材受编写周期的制约,永远是滞后的;因而企求完美无缺的教材,既不可能,也没意义。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教出不同的效果。一个思想僵化、学识匮乏、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再好的教材也会被糟蹋;一个有学识、有思想、有本领的教师,完全可以在有限中展现无限,在片面中构架完整,在滞后中开掘鲜活,久而久之,乃至他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教材。教材难度相对降低了,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还要掌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大量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
2、加强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凸显学校个性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性实施新课程都具有重要作用。要突出抓好单元集体备课,尽可能做到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等方面的统一,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青年教师要先听后上,把每节课都上好。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教学典型,通过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扩大优质课的影响,变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讲稿 篇2
根据市局(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在“七一”前上一次党课,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我想借这个特殊的日子组织大家学学党史,通过对党史知识的学习,让我们的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历史,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将从更新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概括性地讲一讲中国共产党这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愿我的发言对大家学习党史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我认为,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有过坎坷,也成就了无数辉煌。这90多年的无数辉煌,可以归纳为“三件大事”。说我们党干了“三件大事”,是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三任总书记分别在党的一些周年纪念日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
到底是哪三件大事?我想通过梳理这三件大事,让大家了解到党领导人民走过了三个不同的伟大行程,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的历史。所以,我想以这三件大事为线索展开我们党的90多年历史。
第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件大事)中国经历了什么大的变动,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我
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段中国近代史。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此,古老的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渐深重。一方面,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1883年开始的中法战争、1894年开始的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和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大肆掠夺中国的领土,践踏中国的主权,通过勒索“赔款”、强占租界等,把近代中国当成令人宰割的对象,中国被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另一方面,民族危机的加深不断加剧着社会矛盾,从而引发更为深刻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大清帝国已处于封建末世的危机之中。
举个例子说:1900年,中国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声势浩大的爱国反帝运动——义和团运动。但是由英、法、日、俄、德、美、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对义和团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义和团被镇压以后,1901年9月7日,11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单就赔款一项就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本息相加近十亿两白银,这相当于清政府12年财政收入总和。可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不仅接受了这样的苛刻条件,而且还感激涕落。感激什么?感激帝国主义列强还承认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慈禧太后公开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惜一切地讨好帝国主义。可见,清政府已经堕落到何等程度!
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双重压力之下的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为此,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我们知道比较大的救国运动有五次,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那时,率先奋起的是中国的农民阶级。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和皇权主义的束缚,不可能找到一条新的救国之路,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起步标志的洋务运动,是由晚清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内,它企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工业、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当时的危机和困局。但是,洋务运动既不能越封建专制制度的雷池,又不能摆脱对西方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依赖,无法在封建制度内找到自救之路,其最终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改良派和革命派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进行了戊戌维新的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最后也还是失败了。其中,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路在何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
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和中国的富强,孙中山仿照欧美的经验,实行三民主义,以为将中国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就可以使中国成为强国。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发展历程看,结果都是失败的。
所以,毛泽东在1949年6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当时的中国走资本主义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
总结学习西方屡遭失败的教训,并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下,一批爱国志士最终抛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幻想,毛泽东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批爱国人士从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中发现,俄国革命之所以胜利,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俄国的工农大众集合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二是因为俄国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于是爱国志士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上海成立。虽然当时没有任何消息见诸报端,但这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当时,中共只是拥有50多名党员的很小的党,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谁都没想到,到2015年6月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经达到了8779.3万名,是世界最大政党。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那是因为,中共一大的档案资料在延安时找不到,1938年毛泽东、董必武等在延安确定党的生日时,只记得当时是夏天,天很热,于是就把7月的首日即7月1日确定为党的纪念日。其实,经苏联早期的一些史书上记载,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改革开放后党史界经过考证,也认定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7月23日召开。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确定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从此,7月1日这个平常的日子,就具有了新的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我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回顾,讲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由于时间关系,要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问题来系统阐述,这样讲这是一个概括。
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初期领导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开拓中国革命新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为民族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初期领导
在大革命(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大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当时的口号叫“打倒列强除军阀”。大革命所以能迅速发展和取得伟大的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
党的“一大”、“二大”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在这些工人运动中,以1923年2月的“二七”大罢工最有影响。“二七”大罢工惨案之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二七”大罢工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生动的一课: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和武装力量,靠两手空空去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的。血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所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联合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建立起了统一战线。
可惜,当时的陈独秀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这使得蒋介石有可能制造了1926年3月的“中山舰事件”(蒋介石获得军权)、1926
年5月的“整理党务案”(蒋介石又获得党、政权力)等,让蒋介石垄断了党、政、军三大权。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动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1927年的大屠杀,使共产党员人数由6万人减少到1万人。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严重失败。
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开拓中国革命新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应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就是军队。所以,在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的半个月,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在中国人民面前树起了坚持武装斗争的旗帜。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创建了人民自己的军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
刚开始时,蒋介石对红军和苏区的扩大并不在意,把它当作是“地方事件”,但当他发现事情已经威胁到他的政权,就开始实施镇压。1930年12月至1933年3月下旬,先后对中央苏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围剿”,但都失败了。于是,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德国顾问李德和王明的错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于是被迫开始长征。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结束后,身患重症的鲁迅先生立即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来电报:“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全国民众期待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电报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信赖。
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成为民族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取得伟大胜利的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大家知道,为了抗战,1937年8月党中央的洛川会议后,我们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八路军)。为了抗战,红军战士摘下了多少年敌人想动都不敢动的红五星,戴上了国民党的军帽,千万个红军战士的心里是多么不平静啊!当时,刘伯承将军对战士们说:“我们是为了民族的生存摘下了红星的,我们的心里还是红的。”1937年10月,南方八省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
大家记得,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毅然捐弃前嫌,从民族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国民党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2月,日本天皇发布《大陆命令第241号》,指令侵华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正面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以共产党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处于主导地位。一直到抗战胜利,抗日根据地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始终是抗日的中坚和主要力量。
那时,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使日军难以自拔,最终丢掉了战略主动权。在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对日作战12.5万
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多人,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比如,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与围困的敌人战至弹尽粮绝,手挽着手跳入乌斯浑河的激流中壮烈牺牲,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比如,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共产党员杨靖宇,强忍饥饿和病痛的折磨,只身一人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残酷的敌人剖开他的肠胃,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
比如,日寇牢房中,女英雄赵一曼在走上刑场的前夜,怀着深情给自己的孩子写下诀别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赵一曼以31岁的年轻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比如,狼牙山巅,八路军五壮士舍身跳崖;白洋淀畔,八路军冀中军分区指挥员孔庆同只身掩护战友撤退,当敌人围上来的时候,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正是由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和受到共产党团结抗战深刻影响的国统区战场的共同努力,最终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军队128万人向中国投降并举行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人民取得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来第一次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八年抗战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屡战屡败的耻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围绕建立什么国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
较量,中国的革命力量与反革命的力量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
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当时,中国处在十字路口上。抗日战争期间躲在峨嵋山上的蒋介石,现准备下山“摘桃子”,抢夺抗战果实。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国民党进行斗争。
蒋介石在发动内战的同时,还发动了和平攻势,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重庆谈判后,蒋介石就撕下了和平的面纱。蒋介石自以为作好了消灭共产党的准备,因为他在1946年7月已经有430万军队,有当时比共产党优越的军事装备,控制着全国3/4的地区和3亿以上的人口,控制着城市和交通要道,并有美国的援助。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军当时只有120万人,其中正规军只有60万人,没有飞机、坦克,只有“小米加步枪”。但是,最后“小米加步枪”还是打败了“飞机加大炮”。从1946年7月开始,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英雄的战士扯下了南京总统府上的青天白日旗,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层楼上用洪亮的口音向人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分裂、割据、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空前团结和统一;推翻了“三座大山”的专制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成为了新社会、新中国的主人。
以上讲的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做的第一件大事。
但是,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那时已经彻底消灭,并不意味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已经十分巩固了。正如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所以,还必须继续革命,这就是第二件大事。
第二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完成这件大事,时间是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个时期的前7年,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年时间内,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了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之后,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到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就迫切地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所以,1952 年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到1956 年底,我国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接下来,从1956 年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制定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方针到 1976 年的二十年间,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二十年的前十年,也就是从1956年至1966年,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深刻地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地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方针和设想。在八大以后的实践中,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二十年的后十年,也就是从1966年至1976年,由于“左”的错误发展,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是,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最终在1976 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件大事的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共29年。这个时期有成功也有重大挫折,如果让我概括一下,我认为,我们取得了三个重大成果:
一是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政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二是建立了人类迄今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使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的伟大革命”这个时期的最显著特征是改革开放。其开端是1978
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从改革来说,首先是在农村创立并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那张“包产到户”契约,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
从开放来说,这一阶段首先是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从而打破了过去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
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由农村转向城市,从局部转向全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渐展开。从对外开放来看,这一阶段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放局面继续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年初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1992年10月召开)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1997年9月召开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
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推进、配套完善。这个阶段,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规模也继续扩大,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了加入WTO的过程(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成为第143个成员),由此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十八大这十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夺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正式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
想,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实现现代化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目前,全党同志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奋斗历史,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但我认为,最基本、最深刻的还是以下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个基本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艰苦探索。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一次次希望燃起,一次次无奈破灭。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各个阶级和政党,都无法实际人民解放、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
从上面提到的事实,我们都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农民阶级及其政治代表还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都不能充当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所以,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的选择,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翻身得解放。这一点,农民阶级做不到,资产阶级做不到,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所以,我们才会得出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无法建立起一个新中国!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其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仅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无法建立起一个新中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无法巩固新中国”。
这是我说的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基本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发展中国
60年前,新中国成立伊始,美联社一位记者在香港发出电讯说:“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乱,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还是共产党人。”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迅速将一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仅我国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够给中国带来这样的发展,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要怎么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中国”呢?这同样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理解的问题。我认为,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中国”:
1、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路子很重要,路子对了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大国干革命、搞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书本上不可能给出直接和完整的答案,照抄照搬任何外国的模式也不能成功。因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
90多年,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经验。
什么成就可以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中国”呢?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2、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经济是“一穷二白”。就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仅仅以6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二百年的路程,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撰文质疑《谁来养活中国》。他认为,到21世纪初,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大量侵蚀、破坏,加上人口的增长,为了养活10多亿的人口,中国可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甚至会把全世界粮食吃光。这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世界粮食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许多人还在饿肚子的今天,我们并没有将自己的饭碗放在他人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己养活了自己。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十二年增产(注意:是增产,而不是单单丰收)。大家不要小看粮食问题,它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能这么好地解决吃饭问题,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在科技方面,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之所以举世瞩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大步。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这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的又一个重大行动。还有,我们的高速铁路技术也是世界一流的。我们的杂交水稻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我国水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我还特别想说的是,我们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才取得的,没有任何“捷径”,而且干干净净。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设资金的积累,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辛勤劳动所创造的财富来提供。我们为经济发展筹措资金的途径和方式,与资本主义相比,是真正人道的、正义的、干净的和可以引以自豪的。
关于发展成就,现在有一个误解我想在这里说一说。有的人总以为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发展的很多方面好于中国,所以结论就是“中国不如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在全世界100多个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只不过20多个。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看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看不到绝大多数不够发达或属于不同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有不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处于政局动荡、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的状态。有些国家独立前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其经济发展中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同中国相比,仍然相形见绌。
以上讲的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给中国发展带来的伟大成就。单单讲到的这些成就,就可以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中国”。
3、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稳定一直是中国尤为强调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群体性事件也很多,但到目前中共成功缓解了国内出现的各种问题。
稳定的一个国家最大保障。如果没有强大的共产党,如果中国社会不稳定,那么混乱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而这与幸福生活是相去甚远的。
4、造就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拥有优势装备、异常凶残的国内外敌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解放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成为保卫祖国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现在,我们有了辽宁号航空母舰,有三沙市土石方填海工程。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将传统的“零和博弈”式外交转变为协作共赢式的新型外交。
我记得,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曾经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在60多年后,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的发展历程,回顾60多年来取得的“更值得骄傲的”成就,再重温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当年的预言,是何等亲切、何等振奋!
总之,9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才获得的结果。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花了大约1个多小时时间,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95年伟大历程,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中共党史的内容很多,我的发言难免挂一漏万,有讲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中学生上网危害专题讲座演讲稿 篇3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络成为了我们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网络存在着诸多问题,上网成瘾便是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
网络是人们各种信息交流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课本上学不到的文化知识,所以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走进网络世界学习知识、享受乐趣,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也有许多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学生,过度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上网成瘾也不知危害了多少年华似锦的青少年!那么,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有哪些危害呢?
一、首先,就让我们来了解下沉迷与网络的一些表现及其原因。
上网成瘾的主要表现是:
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逐渐发展成躯体上的依赖,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如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甚至上黄色网站,象着了魔一样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导至逃学、辍学、偷窃、伤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好奇心。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急剧变化发展的动荡不稳定时期,独立性、好奇心日益增强,青春期躁动烦乱,而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改变原有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向和秩序。青少年有一种天然、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网络游戏吸引、诱惑了一些人的好奇心,使其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其二是心理不成熟,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原因,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心理的苦恼期,上网聊天、交友、“网恋”,成为得以宣泄和求得理解的方式。其三是青少年的心理自控能力差,一旦上网成瘾,则很难戒掉。
二、网络是把“双刃剑”,首先,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沉迷网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甚至荒废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玩游戏,聊天和点歌等。有的上网时间长,休息少,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逃学、夜不归宿......这些同学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大好前途.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当把时间尽量都用在学习上,珍惜时间。
铜川市一位15岁的初中少年,不思学业迷恋上网,日夜流连于北关的“亨利网吧”,时间最久的一次竟2周昼夜不归。往往家长前脚从网吧将其找回,稍不留神他便后脚又奔网吧而去。近日,该少年因学业荒废被校方责令“休学”。我相信大家来学校的目的都是为了多学点知识,都不希望像案例中的少年一样被退学,所以大家应该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远离网吧。
2.影响健康成长.一个人如果沉迷网络,使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减少与人交流的愿望,容易患上电脑自闭症,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一些心灵单纯的中学生.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上当受骗,有的网吧来往人员鱼龙混杂,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专门欺诈伤害学生。
3.诱发违法犯罪。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极易诱使学生违纪违法甚至犯罪。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入不敷出,从而产生邪念,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打架斗殴,有的偷盗抢劫,从而走上不归路。
这里有一个列子,2005年3月,某市中学生为了上网抢走同学10元钱,被抢的学生约同学携带砍刀匕首前来抱复,他们模仿网吧暴力游戏中的场景对前来劝架的同学进行砍杀,最终导致了一死一伤的严重恶果。问其原因,这些未成年人竟然无法想像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比游戏中脆弱许多,也没有办法复活。
4.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上网,对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痴迷,有的达到了不吃、不睡的疯狂地步,心跳加速,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网吧空气混蚀,卫生、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
据各地报道,上网猝死者不乏其人。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整整8天8夜泡在网吧中不归宿,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8天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家,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当我们正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网吧玩游戏的时候,想想我们的父母,想想我们来学校的初衷,目的吧
5.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上网需要一定的费用,一般每小时两元左右,学生长时间上网或上网次数太多,就需要太多的支出,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有的学生每月上网费用在百元以上,家长苦不堪言,我们都是乡下的孩子,我们的家庭情况应该都不是很好,爸爸妈妈挣钱也都不容易,爸爸妈妈辛苦的挣钱供我们读书,我们应当感恩,应当珍惜。
6、存在大的安全隐患。有的网吧未请专业人员安装安全设施,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的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出进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许多社会的不法分子也都经常进出网吧,对我们的安全也存在着威胁。
三、网络的利有如下:
1.、网络可以开阔视野。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
2.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3.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4.拓展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帮助我们学习。
四、总结。
网络有利也有弊,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讲稿 篇4
(一)谁都会有过的尴尬
您的孩子是否曾经问过您:
●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妈妈却坐着尿尿?
●性病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强暴?
●什么是伟哥?
●凭什么班级里的女生可以有时候不上体育课?
●安尔乐是干什么用的?
●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睡在一起,而我却要自己睡一个房间?
您是否曾经:
●吃惊:良好的家教却培养出如此“下流”的孩子。
●震怒:大声呵斥孩子学习不上进,偏偏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面红耳赤地对孩子说“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
●推托:告诉孩子“这种问题,不要来问我!”
●欺骗:对孩子一本正经地说他们是山上捡来的或者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上面这些“曾经”,这些疑问和难堪,您小的时候有过,您的孩子现在有过,您的父母也有过。性,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是非常难以启齿的问题。想想您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是不是有很多特别想知道但又不敢问的问题,或者不知道该去问谁的问题?这样的尴尬几乎人人都有过。
随着一声啼哭,孩子降生世界,带给您的是无尽的喜悦。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您会发现烦恼也渐渐来临。这是因为孩子会观察了,会思考了,会提问了,甚至还常常问一些您不会回答、不爱回答、不敢回答、不好意思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的性提问,往往更令父母窘迫不堪。
(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阴茎被“箍”成了紫葫芦
120救护车接来了一名8岁急症男孩。男孩躺在就诊床上,父母哭喊着求大夫:“快救救我儿子吧,他那‘命根子’成了紫葫芦了„„您可要给他保住啊!”大夫掀开被单一看,吓了一跳。孩子的阴茎成了一个紫色的丫丫葫芦!开始以为是“包皮嵌顿”,但肿胀的不仅仅限于龟头,而是大半个阴茎。大夫仔细查了阴茎的凹陷处,发现一个金属环套在了那里,已经深深嵌入在肿胀的组织中。这可难住了医生,他们请来了钳工、管工,都摇头摆手而去。怎么办?肉里的“铜箍”既不能锯断,也不能钳掐,谁有办法取下来?最后,大夫会诊决定在嵌顿远端多处穿刺加切开、挤压、放血放水,好歹把金属环取了下来,但孩子的阴茎已经破烂不堪,虽然全力保住了没有坏死,但将要形成的瘢痕,也会影响未来的功能。
小男孩说,他总感到小鸡鸡一拨弄就硬,很好玩。他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红着脸骂他“不要脸!不许胡说八道!”。他又去问爸爸,爸爸狠狠踹了他一脚,骂道:“好小子,这么点儿的人就不想学好?!”
后来,小男孩到学校里去,听较大的孩子说,要是给小鸡鸡套上一个橡皮套,它就会变得更硬,也会感到很舒服,那天放学以后,他没有找到橡皮套,却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铜环。他在自己的房间里褪下裤子试了试,恰好套在了阴茎上,来会一滑动,觉得挺舒服,却不料阴茎硬起来却软不回去了。环的远端阴茎越涨越粗,再想拿掉已经不可能了。想告诉爸爸妈妈却又不敢,因此就忍耐了很久,直到阴茎发紫了才不得不告诉父母。
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在全国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孩子们再也不是过去父母眼里的小宝宝了,他们有了很多疑问和困惑,信息化时代的影视、网络、电子游戏,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与性有关的信息。他们对父母提出的性问题也越来越尖锐,越来越让父母接受不了。过去,孩子们可能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等简单、常见的问题,而现在,孩子口中出现了许多令父母都不好意思听的问题。
(三)孩子性提问的四个阶段
既然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给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性问题,那么,您知道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想问一些什么样的性问题吗?
婴儿长大成为幼儿,儿童变成少年,英俊青年变成成熟的中年人,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是多么伟大!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身、对他人不断探索的过程。既然人是这个世界上的精灵,人是创造世界的万物之灵,那么孩子对“人”本身发生兴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样,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对性的了解需要也是分阶段的。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性的了解需要基本分四个阶段。
1、身体认识阶段(0-4岁):大多询问身体器官的名称及区别等问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这时他们的性心理发育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发性,而是好奇性。尤其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性意识开始孕育,对性的愉快体验也开始从无意渐渐走向有意。因此,男孩会用手触摸阴茎,女孩会用桌子边角或者其它物体去触摸阴蒂。这种行为并不说明孩子有什么性目的,只是一种自发的现象。也有的孩子喜欢观看和触摸其他同性或异性幼儿的生殖器,或者裸体向异性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生殖器,甚至进行性接触游戏。这些都是孩子的好奇心驱使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产生,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尤其是当发觉自己和他人有差别之后,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表现出对性的好奇和关心,也就会不断地提出各种关于性的疑问。例如人的妊娠、人的出生、男女身体与特征的不同、与父母的关系等。如:
●为什么妈妈的乳房很大,爸爸的乳房很小?
●为什么男孩站着尿尿,女孩子坐着尿尿?
●为什么男的和女的要进不同的厕所?
●男人和女人应该在一起洗澡吗?
这时,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态度,使用科学的名词,告诉孩子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父母也可以参考一些专业书籍,利用图片让孩子认识男女身体上的器官及其不同,或者在与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帮助孩子了解人体各方面的构造。这样,孩子就可以从认识自己做起,慢慢地了解他人。比如,当一位儿童问妈妈自己是怎样住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解释说:“爸爸给了妈妈很多名字叫做精子的小生命,他们拼命向前冲,想到达妈妈身体里面一个叫子宫的地方。最先到那儿的精子就能钻进卵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就变成了妈妈肚子里的小生命。你就是那场比赛里跑了第一的小生命!十个月以后,你便可以离开妈妈了。”通过这番话,孩子从妈妈那里不仅获得了坦然的态度,而且学到了“精子”、“卵子”、“子宫”等科学的名词。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小,因此常常用幼儿语言对孩子讲话,把“屁股”说成“屁屁”,把大腿说成“腿腿”,把肚子说成“肚肚”,这样的话其实对幼儿认识自己并不好,因为这样的话语系统只适用于幼儿群体。当他长大一些以后,他就会发现屁股其实不叫“屁屁”,肚子也不叫“肚肚”。孩子会因为话语系统的不同而对以前所了解的知识感到困惑。
2、生命起源阶段(4-8岁):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生育等问题
此阶段孩子大多生活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低中年级,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对自己的归属感非常敏感,他们提问的重点主要是与“生命的起源”相关的一些问题。如: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怎么生出来的?
●爸爸怎么不能生孩子呢?
●生孩子是不是真的很疼?
这时,父母尽量不要以谎言称来应对孩子,如对孩子说“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爸爸妈妈在路上捡的”等,而应该让孩子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爸妈相爱结合而生下来的。
3、性知识阶段(8-12岁):大多询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
这个时期,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中高年级。由于智力快速发展,语言能力迅速增长,他们提出的纯粹与“性”有关的问题要远远多出前两个阶段。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能力增强,他们阅读文字读物、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登录网络的能力都比小的时候大大增强,他们所接触到的与性有关的信息也渐渐多起来。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这个阶段孩子有关性的内容提问往往又与孩子自身没有太多关系,他们的性提问大多是道听途说来的比较多一些。因此,有的专家也称此阶段为“发问阶段”。如:
●为什么男生没有月经?
●女生干嘛有时可以不上体育课啊?
●什么是性梦?
●小便发痒就是得了性病吗?
这个阶段孩子提出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是很正常的,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内容之一,就是科学地、大方地回答孩子的性提问。当然,也有的孩子发育相对早一些,虽然他们的性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性别意识已经萌芽。有的女孩对自己渐渐隆起的乳房感到不安,有的男孩害怕去洗澡,怕被同学看到自己开始长出的阴毛。为了及时做出恰当的回答,父母应该学习一点有关儿童性教育的知识。
父母还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回答孩子性提问方面,孩子能勇敢地向父母提出问题,首先说明他对父母的信任,说明父母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良好的基础。这时,父母应耐心倾听,有问必答。
4、爱的教育阶段(12-16岁):大多询问一些与爱情、婚姻、性相关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一般进入了青春期或者青春前期。这也是孩子发育最快的阶段,这时不仅孩子的身体迅猛发展,各种性征也渐渐出现,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即作为男人和女人的一些特征)明显发育为特征。女孩大多出现了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这时,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生理发育速度、第二性征以及生殖器的大小和形状等产生忧虑。也有的孩子除了发生月经和遗精外,还会产生其它性心理表现,如强烈的性感受和性幻想,男孩阴茎勃起速度会增加,女孩阴道分泌液增加,自慰行为的频率会上升。
因此,他们特别渴望得到性知识。但他们的提问已经不会再如同小时候那么直接,而是间接的、策略地提出来。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不涉及到“我”,但实际上往往与自身密切相关。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心理都会迅猛地发展,他们对爱情、性和婚姻的兴趣也在迅速增加。如:
●一个人老想看见另一个人,这就是喜欢他吗?
●为什么有的女同学乳房左右大小不一样啊?
●遗精是怎么回事?遗精是正常的吗?
●如果一个女孩的梦里老有一个男孩出现,这是不是不好的现象?
所以,除了父母要给孩子关怀和指导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应有性教育大纲,真正根据孩子的性生理、性心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知识水平的性教育计划,依据他们身心发展的序列,有目的、有顺序地确定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二、谁来回答孩子的性提问
(一)双亲的角色同样重要
1、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一位母亲曾经遇到一件难堪的事情:那次,我们在好朋友家里玩得很晚,就没有回去。晚上,好朋友夫妇安排我的儿子住在她女儿的房间里。她的女儿房间里摆放着现在比较时髦的那种上下床。这种床设计得很好,平时人可以住上面,下面学习、存储衣物等。如果来了客人,放开一些木板就是下床。那天晚上,儿子就是睡在下床上。而我们四个大人则挤在客厅和卧室里。
考虑到两个孩子都是10岁左右,我们大人也觉得住在一起没什么。可是第二天,那个女孩却哭着对她妈妈说,我的儿子晚上爬到了上床上,钻进了女孩子的被窝里。好朋友悄悄把我拉到一边说了这件事。她说她已经问过她的女儿了,我儿子并没有做什么,只是要和那个女孩搂在一起睡觉。好朋友说她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告诉我,因为这样对我儿子的成长会好一些。
回家以后,我问儿子昨天晚上在女孩的房间里都干什么了,可他一脸天真无邪地说“什么也没有干啊”。我又问他:“那你和女孩睡在一个被窝里没有?”他平静地说:“睡了!那样暖和啊。”我生气地问:“你为什么不睡自己的被窝,非要睡人家的被窝?你不知道人家是女孩吗?”可儿子却理直气壮地说:“您不是也和爸爸睡一个被窝吗?您们大人可以睡一个被窝,我们怎么不可以?”儿子的话让我几乎哑口无言。
我觉得我应该回答儿子的问题,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且我是母亲,和儿子讲那些事情是不是不太方便?是不是他的父亲对他讲这些事情更好一些?
事实上,这位母亲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当孩子向父母发问的时候,到底应该由谁来回答孩子的提问呢?
2、世界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觉得面对孩子的性提问时,女儿的问题应该由母亲来回答,父亲的问题应该由父亲来回答。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有些偏颇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与父亲、母亲的接触使他们对性角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他们了解了男人和女人的相同和不同,了解了男人和女人需要合作。同样,他们对一些性知识的了解也应该来自父母两个方面。父母双方一起回答孩子的性提问是比较合理的安排,因为在讨论性和爱的时候,父母双亲是爱和被爱的最亲近的典范。
相反,如果按照人们常规的想法,男孩的问题由父亲回答,女孩的问题由母亲来回答,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对性的认知也产生偏颇。女孩对性知识的了解只继承了女性对于性的认识,而男孩对性知识的了解只继承了男性对于性的认识,他们对性的态度也大多来自同性群体。这样,他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的认识也会相对片面,毕竟,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因此,我们说,父亲和母亲在回答孩子的性提问时,角色同样重要。
3、父母的意见要保持一致
儿童期的性教育主要在于家庭和父母,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亲要多和儿子接触,也要多和女儿接触,母亲也是同样,使孩子同时在父爱和母爱中摄取双亲气质中的良好方面,父母的良好“同化”对子女性的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
尤其是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父母双方更要保持原则和态度上的一致。这样,孩子得到的是统一的教育,同时他也从父母合作的态度中了解到男女应该怎样相处。如果父母态度有分歧,尤其是性道德和性思想方面想法不一致,那么就会成为孩子未来生活的“困惑”。一方面,他会陷入一种矛盾的教育状态,不知道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另外一方面,当他长大一些以后,他会利用父母的不一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无异于在孩子的生活里设下了障碍。相信任何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给孩子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二)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然,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并不一定要父亲、母亲同时给他们讲解,关键的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孩子年龄不同,他们对性的理解也不同。如果是年龄比较小一些的孩子,可能提问比较直接,也比较开放,他们不在乎在什么场合提出性问题,也不在乎谁来回答自己的提问。即使是异性长辈回答自己的问题,他们也不会觉得难堪。这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性意识。在孩子的心目中,谈论性器官、性问题就像谈论杯子、椅子一样正常;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性意识,那么他们一般不会特别直接地向异性长辈提问,他会觉得很窘迫。当然,也有的孩子,因为与异性长辈关系更贴近,与同性长辈存在沟通上的困难,或许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疑惑告诉异性长辈。当孩子向您提问时,不论是自己是同性角色还是异性角色,都应该泰然自若地承担回答问题的任务。
另外,父母还要尊重孩子提问的内容。即使孩子提出很尖刻、很让父母不能接受的问题,父母也要首先考虑孩子为什么会提这些问题?不要因为您自己不能接受就打击了孩子探索的好奇心和勇气。
(三)异性父母回答问题时应采取的态度
研究表明,就性角色的学习而言,同性的作用更大一些;而就性角色认同而言,孩子也可以从父母中的异性一方获得帮助。例如,当女儿面临青春期,需要了解与月经有关的知识时,母亲可能给女儿的帮助更大一些,母亲可以告诉女儿如何使用卫生巾,如何注意经期卫生,如果注意生冷饮食,如何调节心情等。这是因为母亲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可以给女儿做详细的知识讲解。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就不能给女儿以帮助。父亲对于进入青春期女儿的赞美、欣赏、关心、爱护,可以使女儿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这种性别角色上的认同,有时候父亲比母亲的作用更大一些。
同样,当儿子高高大大地立在母亲面前的时候,如果他询问一些与男性生殖等有关的问题时,父亲可以做更多的解答工作,毕竟父亲在这方面有些亲身体验,而母亲则可以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对儿子进行赞赏,让儿子感受到做男人的自豪。
所以,父母可以在回答问题方面做一些分工。比如,具体到相关的性知识,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他所询问的题目,由同性一方来回答;而在性别角色认同和理解方面,异性一方就可以多起些作用。
异性一方回答问题的时候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应力求做到大方坦然、神情平静。
一个女孩曾经问她的爸爸:“为什么您们男人没有月经?”这位父亲别扭了半天才说:“那都是女人的麻烦事,我们男人怎么会那么麻烦?”后来,虽然这位父亲还是讲解了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别,但是他的别扭的表情,却使女儿感到,女人不如男人,女人就是比男人麻烦,月经一定是不好的事情。这样的态度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甚至抵消了父亲所做的详细解答。因此,建议异性父母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加进贬低孩子、贬低异性的话语,应向孩子强调,无论哪种性别都是美好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同时,父母还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赞扬,这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四)单亲家庭该如何回答孩子的性提问
1、一位单身母亲的心结
王女士是一个单身母亲,丈夫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因车祸去世了,这些年来她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着。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发现儿子的举动越来越过分。有一次,熟睡中的王女士感到有人在掀她的内衣,并用手抚摸她。惊醒的王女士一看是自己的儿子,愣住了。儿子觉得自己的行为被母亲发现,也害羞地蜷缩在床角,不肯也不敢再和母亲对视。再后来,王女士又发现了儿子一些更加过分的行为:偷看母亲洗澡、把母亲的内衣藏起来等等。
对此,王女士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觉得儿子可能是患了什么心理疾病,于是就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却说,从目前看,孩子未必就是心理疾病,也许只是对女性很好奇。心理医生建议她先和儿子好好沟通一下,或者好好给儿子讲讲女性的身体结构等。
可是,该怎样给孩子讲解女性的身体特点等问题?王女士一筹莫展。作为母亲,她觉得在已经长得很健壮的儿子面前谈论女性身体实在有些难为情,况且她也确实担心孩子以后不好意思再面对自己。
2、寻求亲友团的帮助
单亲家庭在回答孩子的性提问方面的确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单身父母就无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性教育。
当孩子提出一些敏感的性问题时,如果单身父亲或母亲觉得确实难以回答,可以请与孩子关系比较密切的姥姥、舅舅、叔叔、婶婶等人来帮助解答,也可以直接找到前妻或前夫,请他们协助。有些问题也可以考虑请老师帮助解答。
三、什么时候回答孩子的问题好?
(一)及早开始
1、儿子真的想美人了吗?
一位母亲曾经焦虑地写信向专家们请教。她说:“我儿子现已5岁半了。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发现他在被窝里用手拨弄了几下小鸡鸡,小鸡鸡竟然硬起来了,我对性教育略知一、二,并未因此感到惊奇。但令我震惊的是,当我无意问了一句‘小鸡鸡怎么硬了?’的时候,儿子的回答实在令我害怕:‘想美人了!’我气得要命,问他‘是谁告诉你的?’他竟然说:‘谁也没告诉,它(指小鸡鸡)自己想,我也没办法’。我很担心,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把性器官的勃起与异性联系起来,是否有坏人教唆?他真的懂得想美人了吗?我想给孩子讲讲性知识,可是又觉得才五岁多的孩子,就对他讲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其实,儿童的性问题早就存在了。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从3岁开始性器官就开始感受到快感了。另一位心理学家马丁森氏也认为,女孩到了3岁,男孩到了两岁半,在摆弄性器官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快感。大多数儿童爱抚摩母亲的乳房,有些儿童爱扑卧使生殖器受到一定的压迫,这都说明儿童有一定的性感觉,儿童在抚摩母亲乳房、玩弄生殖器或扑卧时感到一种惬意。早期的儿童十分喜欢玩一些被动性动作的游戏,如让人摇晃或让人抛向半空。弗洛伊德认为机械性的刺激或者流动的空气扫过儿童的性器官时,可给孩子带来一种类似性活动的快感。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不仅有上述的性快感,还会有一些性行为。这些行为从幼儿园就开始萌发了。有的孩子常常会发生这样的行为:如相互拥抱、接吻;把对方抱起来;小伙伴与其他孩子成为好朋友就会嫉妒等,还有的孩子会对自己或同伴的身体器官感兴趣。有时,他们会独自观看自己的性器官,有时他们会与异性伙伴之间互相让对方看一看性器,或者用手摸一摸,其表现形式多为“模仿医生”、“掀裙子”等游戏。据日本名古屋市青少年问题协议会1970年对290名儿童的调查,其中做掀裙子动作的有201人,而在成人眼皮底下停止掀裙子的儿童占70%;窥视厕所者167人;从裙子下面窥视者164人;摆弄性器者108人。
各种感官上的体验和一些在孩子看来很好玩的性游戏,会使幼儿、儿童向父母提出性问题,但孩子提问和感受是两回事,提问对于他来时,就是在讨论问题,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因此,父母不要惊慌。有的孩子看到电视上的一些镜头,学习了电视上的一些语言,他也只是觉得很好玩,才特别爱说出来。
2、别把性启蒙阶段变成空白
既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性意识和与性有关的行为,父母不妨早点对孩子讲些性知识。尤其是当代的孩子,他们发育快,受媒体影响大,心智成熟早。这时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总是指望找到一个成熟时机,等孩子大些了再谈。这样,孩子童年的性启蒙阶段就变成了空白。
儿童期的性教育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今后的一生,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的性目标选择。所以,建议父母及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当孩子开始提问“我从哪里来”、“爸爸为什么站着尿尿”的时候,父母就要认真给孩子讲解,不要错过孩子的发问。
新加坡一位男性性教育专家在对7岁的女儿进行性教育时,便是裸体和女儿一起洗澡,当女儿看见父亲的生殖器并非常不解时,便对她解释男女生理的不同。这位性教育专家认为,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男女羞涩时进行性教育,是进行性教育最好的时期。不要以为,只有孩子大了才能开始性教育。当然,这位新加坡性教育专家的家庭性教育模式未必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但父母采取开放的态度,及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自然地获得性知识。
(二)随时进行教育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能够找一个单独的时间来和孩子谈谈性问题,认为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性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可以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来谈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例如,孩子小一点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间,自然地和子女谈起性器官发育,以及如何清洁卫生的问题;父母也可以利用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的机会,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对孩子详细解释生物如何由传递花粉及交配来繁衍生命。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等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和父母一起讨论的时候,父母还可以找到有关两性相处、青少年怀孕或强暴事件的新闻报道,讲给孩子听,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好自己。同时,您也可以听听孩子的看法。
因此,父母与孩子谈性问题是没有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的。建议父母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当看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都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探讨的话题。父母还可以找些书给孩子看,可以悄悄放在那里,当孩子想了解相关知识的时候自己去看,也可以推荐给孩子看。至于具体采取的方式,要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别全指望学校
1、学校教育“隔靴搔痒”
一些父母也知道孩子长大了,的确需要了解很多性问题了。但是,他们往往又认为:性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还是老师讲这些比较好。
据了解,目前在小学阶段,学校每周有健康课,但是涉及有关性生理方面的内容只有一个课时,且很多学校在进行性教育的时候经常让学生自修;在中学,一些学校把这方面的内容归在了生物课上,其中只有初三的《人体生理卫生》课专门讲授人体,生殖系统也只占一个章节。这种蜻蜓点水的性解答自然无法让孩子满意。
因此,有专家指出,目前出现的孩子性知识贫乏和性恐慌意识现象,与性教育开展得太晚,对孩子早熟来说显得滞后有关。而且,性教育开展得不够“透”,陈旧的内容,主要停留在健康教育的层次上,对避孕、性生活等知识遮遮掩掩。
2、性提问往往有很强的私密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一无是处,目前各方面也正在努力,希望能给孩子们更需要的性教育。比如,一些包含内容更全面、准确的青春教育教材已经出版。
但是,父母要认识到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性教育,光有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性提问往往有很强的私密性,他们难以把这样的问题放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学校进行的性教育面向大多数,回答大多数孩子的问题,对于学生们个人的具体问题,则未必能给与充分的解答。
况且,性教育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护等。父母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解答孩子的提问,会让孩子更加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这对提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质量也非常有益。
(四)别做“鸵鸟”父母
也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最好什么也不说,沉默或者打岔才是最好的办法。一位母亲说:“性知识并不是非‘启齿’不可。我不就这样过来了?我也不准备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
这样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驼鸟”式的教育,即当孩子提出问题以后,父母往往保持沉默,或者回避问题。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希望对孩子的提问保持沉默,在他们看来,对孩子讲多了性知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认为那是有意“惹”他们。但这样闭口不谈性,往往会使孩子觉得,性是不能谈论的话题,是丑陋的事情,从而形成对性持否定态度的价值观念。
渐渐地,孩子也会不再向父母提出性问题。亲子之间越是回避性话题和交流,孩子就会越觉得那是一件不该启齿的事,但是他们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一些性问题成了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越来越感觉神秘。
四、怎样回答孩子的性提问
(一)放松,不要紧张
有一位母亲苦恼地说:每当孩子问我一些性问题的时候我都特别紧张,不知道该和孩子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才算恰当,更不知道该讲到什么程度才是适合孩子需要的。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给我讲过这方面的事情,我也是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才了解了一些那方面的内容。
分析这位母亲的心理,她的紧张其实主要不是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是因为在她内心深处一直认为这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当孩子一提问的时候,她自然要紧张。
知识不足不会是父母回答孩子问题的主要障碍,心理上的障碍才会真正妨碍父母和孩子交流。在父母看来,要讲性知识首先是不光明的事情。其次,父母还往往认为要讲与性有关的问题,自己应该郑重其事、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但是,研究表明,性教育应该放轻松,应该在温暖的、随意的环境里进行,这样效果更好一些。
建议父母面对孩子的性提问时,要放松、放松、再放松。想想自己小的时候曾经有那么多疑问,如果现在自己能够正确地回答孩子的疑问,这将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这说明了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使孩子敢于把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告诉您。
(二)不打无准备之战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各种各样的性问题。这时,父母就要开始读一些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书籍了。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经常会问到的问题,父母更要有所准备。各种书籍在书店里都会有卖,只要您做个有心的父母,就一定能找到适合您读的书,也一定能在孩子提出各种常见问题之前有所准备。
父母并不是性教育专家,面对孩子各种好奇的提问,有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很正常的。每当这时,建议父母不要着急,可以先把自己的困惑告诉孩子。您可以对孩子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但是很抱歉,我现在还答不出来,不过我会和你一起想办法找到答案。”您还可以告诉孩子:“和你讨论这类问题,对我来说,其实也很尴尬。我的爸爸妈妈以前从来没有和我谈这类的问题,但是我希望你在这方面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和我们讨论”。然后,您可以和孩子在网络上、图书馆里、书店里找到您说需要的答案。这也是一个您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当孩子提出一些性问题的时候,父母最好用温馨的语气来回答,这样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一位母亲曾经科学、艺术地回答了儿子关于“我是拣来的吗?”这个问题:
明明问得那么迫切,那么认真,看得出,他内心对那种“拣来”的答案的恐惧很深很深。妈妈深受感动,忙把明明搂在怀里说:“明明是爸爸妈妈亲生的,一点不会错!妈妈还知道,别的小朋友也都是妈妈生的。”
“那为什么他们的妈妈要撒谎?”
“因为生孩子的事不好说。”
“妈妈,我们就是要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
“明明,你是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在妈妈肚子里长成的。你在妈妈肚子里住过10个月呢!”
“那我为什么不记得?”
“因为那时你很小很小,最初小到眼睛都看不见,只是一个细胞叫‘受精卵’,后来它开始分裂成2个、4个、8个细胞„„逐渐生长起来,这就叫‘胚胎’,再以后就长出了头、颈、身体和四肢,形成了‘胎儿’,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专给胎儿准备的‘房子’叫子宫,你就在那间房子里住了10个月,长成一个6斤多重的孩子才生出来。”
明明很惊奇,睁大了眼睛,似乎感到不可思议。可他最后,突然醒悟过来说:“妈妈,是不是我也像咱家的大猫生小猫一样,生出来的?”
这正是妈妈感到难以细说的地方,不料儿子用一个比喻给讲清了。妈妈忙说:“明明说得对,好多动物都是一样的,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叫‘胎生’;像小鸡、小鸟,由蛋孵出来的叫‘卵生’。”
明明琢磨了一会又问:“那我和爸爸有什么关系?你不和他结婚,不能生我吗?”现在的孩子实在太精了,马虎是过不了关的。
“明明的问题很有道理,没有爸爸是不行的。你最初那个单细胞,有妈妈一半,还有爸爸一半,才成了一个完整的受精卵,才成为一个新生命,开始生长起来。”
“爸爸怎么会给你一半?”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是为什么要结婚,结了婚,爸爸和妈妈就成了最亲爱的人,爸爸才舍得把那一半给妈妈;只有结婚,才说明两个人都决心把生下来的孩子共同养大成人。我和爸爸都有养育你的责任,你长大了,也有孝敬妈妈和爸爸的义务。”
明明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我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更爱你了!”
也有的父母会根据儿子的年龄坦率地说:“因为爸爸爱妈妈,所以在妈妈肚子里种下了你,等你慢慢长大后在里面呆不住了,就钻出来了,这就像大棚里的蔬菜小苗一样!”这样的解释生动有趣,充满温馨,让孩子懂得,是因为父母的相爱才有了自己,这使得孩子对家庭有信心,也会有助于孩子长大以后享受更有质量的婚姻生活。
(三)注重孩子的前几次提问
有的父母曾经担心地说:我可不想在孩子还没想到那些问题的时候就给他讲,那不是提醒他吗?事实上,孩子一般会主动发问的。在孩子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往往愿意把这些隐密问题告诉父母。这时,建议父母要好好对待孩子的第一次提问或者前几次提问。
性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对性别以及与性有关的问题都有某种潜意识。虽然那时候他们的性意识还不够强,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羞耻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对性提问没有任何感觉。孩子们往往是在下了很大决心以后才提问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第一次提出问题的时候就给他们以“严厉的打击”,或面红耳赤,或一口回绝,或闭口不谈,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对孩子拳脚相加,父母种种不正确的行为和态度都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
阴影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孩子觉得自己错了,性问题不能问,不能说,性一定是很丑陋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很有可能影响他未来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孩子还会因此而闭上了嘴,不再向父母提任何问题;另外一种,孩子会对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更加困惑,觉得性是很神秘的事情。这更增加了他的探索心理,会使他对性过分好奇,甚至演变成“恋物癖”、“窥阴癖”等变态性行为。
因此,建议父母要特别重视孩子前几次提问,不要找各种理由拒绝孩子,也不要敷衍孩子,而应该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用温馨的口吻与孩子讨论问题。同时,父母还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这个提问很好。
(四)有问必答
陈芸芸是一位工会干事,她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儿子回家以后怯生生地将《家庭联系册》递给她让她签名。她仔细一看,上面没有五角星。一追问才知道,原来老师说他上课不守纪律,要求家长签名。她说:我问儿子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儿子委屈地说,他们班的同学上体育课时,一女生因例假获准不参加跑步。他和另外几个男孩特别好奇,就向老师提意见:“为什么她可以不上体育课?!”年轻的男教师说不清楚,几个男孩却越发起劲地问,男教师一气之下叫他们统统站出来,给他们扣上了“不守纪律”的帽子。儿子还对我说:“老师有偏爱,这么热的天,逼着我们跑步,为什么女生可以不参加跑步?!”
我想了想,觉得孩子既然提出了问题,不管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该回答他。于是我就问他:“你说,男生跟女生有区别吗?”儿子点点头说:“有区别的。”这时,我就直截了当地把女孩的“例假”告诉儿子。他听了,脸一红说:“怪不得她们那么容易生病!”儿子找到答案后,就不再好奇了。作为父母,我觉得对孩子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要遮遮掩掩,现在的孩子成熟得都很早。
这位母亲的做法是对的。当孩子有了问题之后,父母一定要“有问必答”。孩子的任何提问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因此父母要给予及时解释。
(五)科学地回答孩子的提问
有些父母在孩子提出问题之后,觉得孩子还小,未必能理解自己的解释,于是就用一些儿童话语,或者是民间常用的俗语来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把“屁股”称为“屁屁”,把“阴茎”称为“小麻雀”,把来“月经”说成“倒霉了”或“大姨妈来了”。用这些词语对孩子做解释,不能给孩子科学的性概念和性知识,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性还是神秘的事情,或者性是很不好的事情,会让人“倒霉”、“不愉快”等。因为他会从成年人躲闪的话语中感受到您心中的忌讳。因此,父母要用科学名词来解释孩子的提问。
要给孩子科学的性解释,还要求成年人尊重他人,用尊重的口气谈论性问题。例如,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两个人在接吻,问父母“他们为什么要接吻”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认真地告诉孩子:
那是剧情需要,是导演想让观众知道电视里的两个人彼此相爱的。其实,接吻是两个人互相喜欢对方,表达爱意和亲密关系的一种方法。就如现实生活中的夫妇或恋人,他们经过长时间认识和了解,在双方同意下,便会用接吻来表达爱意。有时候,爸妈也会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深爱。但是,我们不能在别人不愿意的情况下,随便跟其他人或普通朋友接吻。
通过这样的解释,父母可以让孩子明白亲密行为是源自爱的,随着爱而来的是责任,做任何事都要以尊重别人为原则,绝不可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不仅如此,父母的解释也是从尊重孩子、尊重电视情节的角度出发的。
相反,如果父母解释说:“他们两个人是在接吻,这个女的真傻,肯定得上当受骗,不信你瞧着吧,有她哭的时候!男人都坏,他们专门欺骗女人!你可别跟着学啊,那都是干坏事,小心上当!”这样的解释不仅没有科学地告诉孩子他想了解的内容,反而不尊重孩子,不尊重人类美好的感情。
一位父亲在儿子出现遗精情况时,用理解的态度对儿子做了科学解释。他的做法或许会对男孩的父母们有所帮助。这位父亲记下了他对儿子的教育过程:
儿子小健满14岁了,本来天真烂漫,近来好像变样了:晚上上床时间越来越早,而早上迟迟不愿起床。后来,在为儿子迭被子时发现了秘密:儿子的床单上有几块“小地图”。
晚上,儿子做完作业,我来到儿子房间,就从床单上的“小地图”引出了我们的话题。
“小健,这床单怎么弄脏了?”儿子立刻紧张起来,脸红到了脖子根儿。
我忙说:“你不必紧张,你不说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以后可要穿着裤头睡觉啊!”
我告诉儿子,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女孩子大约11-12岁开始,男孩子13-14岁开始青春发育。这时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增多,男人不仅睾丸、附睾、输精管、阴茎等性器官迅速生长发育,同时第二性征显现,如体格粗壮、肌肉发达、喉结突出、嗓音变得低调而浑厚,胡须、阴毛开始出现等等;在女性,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增多。促使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腺、阴蒂等性器官生长发育,同时又促使女性的第二性征出现:体态丰腴、乳房隆起、臀部浑圆、肩窄臀宽、嗓音尖细圆润等。
“那为啥会流出液体?”我告诉他,当睾丸及附属生殖腺发育成熟后,除分泌更多的性激素外,还会产生精子、分泌精液;激素、精液的积蓄,都会刺激生殖器兴奋而勃起;并产生一种欲望,喜欢用手抚摩它。这种做法叫“自慰”。自慰产生欣快的感觉,达到一定程度,阴茎就会射出粘性液体即精液。
“有时我并没拨弄它,在睡梦里,它自己就流出来了。”儿子说。
“那就叫遗精。也是人成熟的表现。”
儿子听了以后,放心地笑了。
(六)循序渐进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总会有不同的性问题,父母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和他的理解程度来回答孩子的性问题,不必着急一下子把很多问题都告诉孩子,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
(七)多借助图片
一对父母面临12岁儿子的提问,有些束手无策。儿子最近给他们提了一大堆问题,全是在他们看来非常敏感的问题。比如,性交是怎么回事?生殖系统是什么样的?什么是遗精等。为此,这对父母深切感到该给儿子科学的性教育了。于是,他们到处去找课本和书,从书店里买回来的一大堆书籍都在讲解青春期性教育的“伟大意义”和“必要性”。可是,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想说的话?最后夫妻俩想了个好办法:多用图片,这样讲解起来就会省很多事儿。
母亲后来写道:几年前老公从美国带回几本大百科全书画册,这下派上用场。经过仔细斟酌,老公先找出了一张生殖系统解剖图,然后又咬牙翻出一幅性交局部解剖图,黑白线条的。画册上的图片都很喜气洋洋,男人女人从幼儿到成年,裸体的,但是拍得很美,大家都挺直身体,一脸灿烂,很为自己骄傲的样子。
我们给儿子讲解了男人和女人每个局部不同时期会发生什么变化,又讲了女性的生殖原理,月经是怎么回事;男性的生殖原理,勃起、遗精是怎么回事,精液流程图等。儿子像听一节数学课一样,并不专心致志,一边晃悠凳子一边玩儿似地听。
在讲到遗精的时候,儿子不好意思地说:“我前天晚上好像有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尿床了呢。”老公并不惊讶,接着说:“好啊,挺好的,这就是进入青春期了,说明你生长发育一切正常,人有早有晚,11岁到16岁都算正常。”
讲到恋爱的时候,老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海滩图片,浪花月光,搞得很有情调。“青春期如何建立更健康、更成熟的男女朋友关系:更强的理解;更负责任;不必回避,不要有敌意;也不要亲密得超过了理性的界线。恋爱不能太早,因为喜欢一个女孩子要为她负责任。相爱的人要亲近,亲吻、拥抱都是亲近的方式,最亲近的方式就是做爱,也就是性交。”
那幅令人担心的性交图片终于拿出来了。
儿子没看懂,老公简单地解释了一下那些黑白线条以及男女生殖器的位置,精液是怎么进入子宫的。儿子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不十分好奇,神情平淡,没有提出什么问题让我们难堪,并不比看一幅数学题的三维图多一些羞涩。
爸爸又说,结婚以前不要这么做,做爱要在结婚以后。儿子听了点点头。
真正的性教育也许这仅仅是开始,但是我们过了最可怕的一关。这一关不在孩子,在父母。也许儿子根本没觉得那幅解剖图有什么了不起,但他们至少获得了这样的概念:长大成人是可喜可贺的。性是正常自然的。性爱是美好的。爱情是珍贵的。人是要负责任的。
这对夫妻利用图片对孩子进行了很好的讲解,他们的神情安详,语气温馨,许多难以描述的内容都经由图片表达出来。无疑,这是一对聪明的父母。
(八)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更重要
多数身为父母的人总是担心孩子受到欺骗,担心孩子做出一些越格的事情,因此,父母往往爱在孩子跟前说“不要”,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还总是喜欢把问题说得极其严重。在父母看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放心。但实际上,父母的话反而给了孩子一些刺激,让他觉得那些“不要”很神秘,或者还会感到很有趣,他们会更想去试一试。因此,生活里才会经常发生“父母越不让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去做”的情况。
另外,一些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仅仅懂得了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却没有懂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样,孩子可能不会去进行不正当的性活动,但他们长大以后也往往不会去寻找或表现正当的性爱。这样的性教育同样是失误的。
建议父母在给孩子讲解各类性提问的时候,您可以告诉他“能做什么”,如可以和异性握手、与异性一起游玩等。当然,有些“不能”也是需要父母强调的,如上面那个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父亲就告诉儿子,恋爱不宜太早,结婚以前不宜做爱等。一些原则性的“不能”父母要很严肃地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在性问题的处理上,父母是有原则的。
五、回答性提问的几个原则
(一)不硬充专家
一些父母总认为自己当年没有受到很专业的、很系统的性教育,自己也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如今怎么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呢?
其实,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和焦虑。当孩子向您提问的时候,很有可能有些问题对您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您自己也存在疑问。这并不可怕,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不必紧张,您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就行。例如,您可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妈妈也没有弄懂,不如我们俩一起去查查资料吧?”“我以前还真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你的问题很好,我们俩分头去了解情况、然后再一起讨论如何?”
即使有些问题父母能够回答,但有些父母也会生出些担心来,生怕自己回答得不够专业,如前面那位母亲的担忧。实际上,父母给孩子的解答,虽然没有性教育专家的解释专业,但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态度和神情中获得一种心理的上亲近感和支持感,这是专家无法给予孩子的。建议父母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不要硬充专家,不要怕回答孩子的问题。
(二)不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向父母提出一些性问题,往往只是一种求知欲的反映,或者孩子心中存在某方面的疑虑,他才会说出来的。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回答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要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说明孩子在探索自己和他人,探索生活中一些他还不懂得问题。这种好奇心是值得鼓励的,父母如果斥责他,就会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从而影响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父母这样做,会使孩子慢慢形成一种有害的“性抑制心理”。专家认为,这种心理有的时候在某些孩子的心中很顽强地存在着,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女孩在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等性机能障碍,男孩则可能在成年以后出现阳萎等性障碍。
(三)不欺骗孩子
面对性提问,有的父母用假话欺骗孩子。这样做,也许可以蒙蔽一时,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他们慢慢会识破谎言,但成年人的做法却有可能让他们也变得虚伪、不诚实。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到,在性的问题上是不能说真话的。
另外,成年人一些不恰当的玩笑,也会使孩子对性知识有误解,这需要父母特别注意。2001年7月5日的《健康时报》曾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小强已经6岁,快上学了,可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在没有人的时候,喜欢玩弄自己的小鸡鸡。怎么办呢?大家让爷爷去做工作。爷爷问小强:“你撒尿不舒服吗?”“没有啊!”“那为啥常玩弄小鸡鸡?”小强沉默了好一阵子,有些害羞„„“爷爷,以前你常说,我的小鸡鸡是‘打种’用的,还说会下蛋,我总是不明白,所以„„”爷爷明白了,原来根源在自己这里。还在小强小时候,爷爷常逗他,说“摸个蛋蛋吃”,也说过“这鸡鸡可是宝贝,将来能‘打种’”。没想到这些玩笑话,却给孩子种下了疑惑。
为此,爷爷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他对孙子说:“对啊,你不要对自己的小鸡鸡奇怪。”爷爷说,“所有的男人都有,小名叫鸡鸡,真名叫阴茎,它的两个蛋蛋叫睾丸。小鸡鸡就像你的手和脚一样,是你身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阴茎的主要用处是撒尿,人哪一天不撒尿也不行;睾丸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它的作用挺大,管男人体格发育强壮、劲头大、成年后长胡子、说话声音粗等,它里面还能生产精子,将来和女人的卵子结合后,就能生育后代,爷爷说的‘打种’,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
小强琢磨了半天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是这么回事”。但接着他又说:“爷爷,我玩弄鸡鸡还有个原因,就是我一碰它,它就硬,感到好舒服,那是怎么回事?”爷爷笑着说:“这也没啥奇怪的,人身上不同器官都有不同特征,就像皮肤热了会出汗,冷了会起鸡皮疙瘩,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涎一样,阴茎受到刺激,就会变硬,叫做‘勃起’,也是它的正常反应。”
“爷爷,我现在全明白了。”
(四)不丑化与性相关的内容
一些父母害怕孩子对性产生好奇,习惯在言语和态度上丑化与性有关的内容,比如把性说成淫秽不堪、肮脏下流的事情,看到电视上男女主人公的拥抱接吻,就斥责为“不要脸”,看到邻居的孩子有早恋行为,就在家里用极其丑化的言语描述给孩子听。父母的本意是想杀鸡给猴看,但事实上却很可能因此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及他们对爱的憧憬,渐渐造成孩子对性的厌恶心理。有的人成年后甚至有可能形成对正常性行为和性反应的严重抑制。
研究发现,性教育观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人格形成,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接受的是错误的性教育,那么他很有可能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父母应给孩子科学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强烈并不是坏事,父母应循循善诱,不能一味地斥责或粗暴地拒绝。
(五)不过分担心尺度
有的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很担心给孩子讲到什么程度合适,既怕讲浅了孩子没理解,更怕讲深了对孩子产生副作用。其实,这是父母不必过分担忧的问题,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分层次的,因此他提出的问题也往往是符合他的年龄特点的,父母的讲解只要符合他理解的程度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孩子不会追根究底地去“打破沙锅问到底”。
父母讲解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进行,同时还要掌握好与孩子交流的技巧。要坦然面对孩子的提问,不要因为担心尺度问题而回避提问。当然,也有的孩子提出一些超出他年龄段的问题,这时父母不要因为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就不回答他,而要用简洁的、他能理解的话告诉他最基本的道理就可以了,不需要深入地去解释。
(六)不过分渲染
一位女孩子问妈妈:“您有两个大乳房,爸爸为什么没有?”对此,妈妈根据女儿的年龄,适当地解释说:“男人和女人虽然大体上长得差不多,但还是有许多差别。比如,男人往往长得又高又壮,说话声音粗大,吃饭也比我们吃得多。而且,男女的泌尿系统也不一样,因此,男人小便要站着,女人却要蹲着。长大结婚后,别的女人也像妈妈一样,能生孩子。生了孩子以后,就要给孩子吃奶,所以,女人的乳房就很大,而男人不能生孩子,也没有奶,所以,他们的乳房就很小。”
女儿仍不依不饶地问:“我也是女人,为什么我没有妈妈那样的大奶奶?”妈妈解释说:“因为你还没有长大,等你长到十四五岁以后,乳房也会慢慢长大的。可小男孩再长大,也不会有大乳房。就像男孩长‘鸡鸡’,女孩不长一样。”
“那我长大也会生孩子吗?”
“也会的,女人长大、结婚以后,都会生孩子的。”
“为什么男人不生孩子?”
“女人肚子里有胎儿生活的‘房子’叫子宫,孩子出生前要在那里面生长10个月;男人就没有子宫,所以也就不能生孩子了。”
母亲的解释是恰如其分的,她既给孩子解释了什么是结婚、男女身体的差异,也告诉孩子为什么男人不生孩子、女人生孩子,这些解释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的,没有过于详细的解释,又不含糊其词。
六、态度决定一切
(一)重要的是改变父母
回答孩子的性提问,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情,实际上却对父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他们获得信息的能力甚至高于父母,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渠道甚至比父母还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不及时改变自己,提高自己,那么当孩子将问题向您抛过来的时候,您面对的只能是尴尬,或许还会有孩子瞧不起的眼光。
据《特区青年报》报道:一些父母和教师对性的了解甚至不如小学生。深圳市南计生协会前段时间曾经对父母、教师和小学生联合组织了一次关于性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很让人感到意外。据市南计生协于瑞龙教授介绍,两份调查问卷,题目难易程度差不多,但想不到父母和教师的性知识调查问卷准确率却很低,如在回答“什么是性交行为”这一问题时,竟有很多答卷选择的是“拥抱”。
面对老师、父母性知识的匮乏,小学生是如何获取性知识的呢?从调查题目看,小学生在“对男女生殖方面”的知识上,获取的7项途径中,竟有40%的学生从和自己一样大小的同伴那里获得,另外是从上网、看书等途径,而通过父母、教师获得的却是寥寥无几。很多学生提到“无法”或“不敢”和父母、老师交流性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说,父母和老师对性知识根本不知道。
那么,少年儿童对性教育的态度是怎样的?调查表明,有56.9%的初中生明确反对“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懂得性,用不着教育”这一观点;有59%的初中生明确反对“性教育会导致孩子有更多的性行为”这一说法;76.6%的初中生认为,“如果孩子能在学校里接受好的性教育,等他们长大了会对性问题做出更聪明的决策”
就当代孩子的认知程度来说,如果父母给他们讲解性知识的话,孩子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孩子却很少从父母那里获得性知识。另外,父母对性的“无知”,也成为孩子接受性教育的障碍。因此,父母急需做的,是要先改变自己。父母可以多阅读一些与性有关的知识,了解孩子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把对性的了解、理解、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观念重于行动
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父母们的主要障碍不是来自知识程度,而是来自父母的观念。有些父母因为害怕孩子“堕落”,所以会谈性色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提出一些性问题就是“不学好”,所以才会勃然大怒;有些父母认为性教育结婚以前再进行也不迟;还有的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月经、遗精、手淫”,所以一开口就是对孩子的警告„„正是因为这些观念上的问题,才导致了父母在性教育方面的误区。
父母要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的观念:
●对性的好奇心人人都有,性教育是知识教育,也是情感教育;
●性教育不单纯是性知识的教育,还包括人们对性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观念;
●性教育的同义语是性学习,它需要全家一起去学习;
●性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您在家庭中培养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
当您具备了这几个方面的观念时,相信不论孩子对您提出什么样的性问题,也不论您的回答是否够专业,您的行动都不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的,因为观念是行动指南针,是行动的方向盘。
(三)性教育是终身教育
无论您的孩子已经多大了,对于一个家庭的建设来说,性教育是随时都需要的。一些不希望给孩子过早讲解性知识的父母,总是用“我们小时候没有进行过性教育,不是也长大了吗”做理由。事实上,反过来想,如果父母们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能接受系统的、科学的性教育,那么父母们性生活的质量会高于现今,而且对待子女的态度会有所改变,父母们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会狭隘理解或者否定,父母们还会听到孩子内心的呼唤。
当然,孩子的年龄不同,性教育的内容、方式都会有所改变。有的时候,无声的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当您和伴侣相亲相爱地一起聊天,当您默默地支持伴侣的工作,当您带着全家一起快乐游玩的时候,这都是在对孩子进行无声的性教育。孩子会从父母的亲密中理解性的丰富内涵。
同时,对于父母来说,尽管孩子已经长大了,仍然不要忘记自己也同样需要接受性教育。不了解自己的更年期,不了解配偶的心理状态,不会协调自己与异性的关系,不懂得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其实也是一种性无知。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是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
(四)补充营养和打预防针并重
性科学研究专家潘绥铭教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两个已婚的女青年,在她们的少女时代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母亲都比较详细地给她们讲了与月经有关的性知识和一些注意事项。但是,甲女的母亲对她说,有了月经之后,就意味着一个人成熟了,就有可能怀孕。因此,来月经意味着一个女人进入了“危险期”。母亲告诫她说:“从此以后你要更加克制自己。”结果,甲女在结婚之后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性冷淡,影响了夫妻感情。
乙女的母亲则把来月经看作是女儿开始成熟和独立的标志,她告诉女儿要接受和适应这种生理变化。结果,乙女婚后夫妻生活和谐幸福。
两个女人的不同生活告诉我们,父母在解答孩子的性提问时,不能仅仅输入知识,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培养。
许多父母都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多给孩子打预防针,预防孩子“别出事”。只要孩子不出事,不越轨,自己的性教育就是成功的。其实未必。
父母给孩子打些预防针是有必要的,比如,告诉孩子与异性过早进行性方面的接触可能会对性器官产生危害,从而感染疾病;告诉孩子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有可能会受到坏人的侵害,这些都是需要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绝不仅仅是给孩子打预防针。比较而言,给孩子一些营养比预防针更重要。
【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讲稿】推荐阅读:
课程改革专题总结08-28
新课程标准讲座10-12
党史课程培训讲座11-05
课程讲座开场白07-24
通识教育讲座课程心得07-05
教研改革课程改革09-05
EDA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改革05-09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09-04
专题研究课程论文05-21
感悟改革开放30年专题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