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

2024-09-19

深化课程改革(精选8篇)

深化课程改革 篇1

某某公司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及深化改革规划

第一部份 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总结

2015年,公司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本着“统筹设计、分步实施、平稳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供销体制机制,强化基础管理,有效增强了企业活力,提升了公司运营管控能力和管理效率。

一、系统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为建立“机构精简、责权明晰、流程简洁、协同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公司于2015年3月底发布了《某某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系统推进公司管理体制改革。

(一)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模式。在两级机关推行大部室和大科室机构设臵理念,精简两级机关部室和科级机构。在生产主线通过“三撤销、两设臵”,即撤销事业部(专业厂)、车间、大班(工段)设臵,以产品为主设臵专业厂,在专业厂下按大工序设臵作业区。初步建立了“公司-专业厂(二级单位)-作业区”三级管理架构,并通过合理授权,对专业厂、二级单位实施分层、分级管理,在作业区推行以“作业长制”为核心的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1.在公司机关层面,通过将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与政工部(团委)合并成立综合部, 规划技改部与设备管理部合并成立装备部, 将技术中心下属理化检测中心、质量管理部、生产安全指挥中心(经济运行部)合并成立制造部等机构合并, 使公司机关部委室由12个精简为9个,减幅为

25%。

(2)在下属二级单位(专业厂)层面, 通过撤销各事业部建制,在生产主线设炼钢总厂、棒线材厂、扁平材厂、锻材厂、特材厂、焊管钢丝厂等6个专业厂,公司下属二级单位由20个精简为13个,减少7个,减幅达35%。

(3)在生产主线各专业厂机关统一按“3+1”模式,设臵了综合管理科、生产技术质量科、设备管理科和驻单位财务科4个管理科室,下设若干作业区。作业区下不再设管理机构。改革后公司下属二级单位机关科室由76个精简至42个,减少34个,减幅达44.73%。

(二)明晰管理界面、理顺管理关系。通过将生产组织、质量管理、理化检测、仪器计量、能源管理职能集中到制造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理顺生产组织关系,强化生产调度指挥和质量管控能力,突出生产线过程质量控制,提高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推行了以“点检定修制”为核心的设备运行管理模式。通过职能归并,优化、明晰职能界面,转变公司机关部室职能,理顺管理关系。将机关部室工作重心向“建立管理体系、制定运行规则、快速响应市场、控制运行节奏、评估运营结果、服务生产单元”转变。

(三)推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在全公司生产单位中推行“以五制配套”为基础、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充分授权作业长对管理范围内的资源全权调配,明确作业长对本作业区所拥有的权力及承担的责任,着力构建横向协作、工序服从、自我了结的基层管理体系。公司在主体生产厂和部分二级单位设臵了35个作业区,成立了作业长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计划

值、标准化、点检定修”三个专业推进工作组,出台了相应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并从6月份开始以集中培训和挂职交流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基层作业长开展了系统培训。

二、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综合运用述职述廉、360°测评、年度绩效评价等方法,对公司自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年度实施履职评价。制定完善了干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明确了职级设臵、资格条件、选拔干部动议、民主推荐、试用期等相关程序和要求。在全公司主体生产厂及责任部室领导班子中实施了《质量外事异议管理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和《质量过错行政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干部质量管理意识。从下半年开始推行了处级干部班子末位淘汰制,根据各单位(部门)月度、季度的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和职务问责考核。于2015年3月对公司处、科级干部及两级机关进行了定编定员。部室及二级单位处级干部共69人,减少19人,减幅22%;科级干部286人,减少115人,减幅29%;一般管理岗位人员减少161人,减幅18%。

(二)优化劳动组织模式,创新用工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精神,为公司精简机构,全面推行作业长制,点检定修制等改革举措,配套制定并实施了定编定员和人力资源优化配臵方案。强化劳动组织管理,积极探索人力资源优化配臵模式,完成特殊工时申报批复工作,在主体生产单位全面实施了三班制运行改革。对极不饱和产线劳动

组织方式进行了灵活调整,对5条产线300名以上职工平稳实施了轮岗轮休。实施职工外借外派机制,累计向金山耐材、宁波宁新、汇星超市等单位外借外派职工263人。截止2015年9月末,全民在册9653人,较年初减少185人;其中在岗职工8329人,较年初减少150人。加强劳务用工管理,严格控制劳务费用。根据绵阳市社平工资调整结果,通过与各劳务输出单位签定劳务协议,规避了用工风险,完成了劳务用工费用标准调整工作。加大劳务用工清退力度,采用岗位合并、全民工替代,大幅削减劳务用工数量,截止2015年9月末,劳务工减少127人,减幅22%,全年劳务费总额按1800万元控制,同比下降273万元,降幅为13.17%。

(三)优化薪酬分配机制,增强激励功能。制定了《绩效考核通则》、《绩效细则》、《专项考核细则》、《下半年厂处级经营业绩评价及末位淘汰办法》、《(制造、质量、设备)系统专项奖励办法》、《叶片钢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绩效评价办法,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体系,为各层面绩效评价提供了制度保障。拓宽绩效评价维度,拓展绩效指标评价渠道,不断增强绩效评价的合理性,提高薪酬分配的正向激励作用。积极开展绩效体系诊断活动,加大对绩效数据的监控力度,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对单专项奖励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各项绩效评价和绩效激励公正、公平、有效。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薪酬核算及统计工作的通知》,对公司中高层管理、技术人员薪酬管理进行了规范。建立完善了薪酬数据台账,对外积极协调沟通,对内适时灵活调整,千方百计寻求工资总额增量及优化使用。高度关注低收入人群工资水平,灵活运用各项激励政策,在工资水平总体较低 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优化供销管理体制机制

(一)集中供应采购职能,精简采购机构和人员。建立了统一的三级采购平台,取消三级以下采购职能。通过职能整合对采购人员进行了压缩精简,共减少采购人员17人,精简16.5%。在采购业务执行上,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招采分离要求,实行以公开招标为首选的采购方式。通过推行直供、直付、零库存、功能承包、择机采购和战略采购等采购模式不断降低采购成本。

(二)创新营销管理模式。改革了销售机构设臵和运行模式。销售分公司形成了以“区域公司+专业营销中心+营销管理科室”的营销管理模式;技术中心形成了以专业销售加营销管理的运营模式。同时以推行技术营销为主线,初步实现了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市场调研、服务客户的营销工作机制。在营销激励机制构建上,完善了营销管理人员、研发人员、销售人员三个序列人员薪酬体系,建立以基薪+绩效薪酬为主的薪酬体系。外销人员绩效薪酬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全面提升销售人员积极性。

四、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工作

公司成立了强化基础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财务、生产、技术质量、设备等专业系统强化基础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按照“全面清理-修订完善-评审发布-系统培训-执行监督-运行评估-持续完善”的工作循环,自上而下,对公司专业系统、二级单位(专业厂)、作业区三个管理层级的管理(操作)标准和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完善,优化管理内容、管理流程,明

确管理职责、管理界面,形成公司三级基础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流程体系。并通过公司集中培训、分系统内部培训等形式,对公司制度体系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制度的宣贯和执行,让员工成为“制度的卫道士”,让管理者自觉将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固化为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令行禁止。

导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公司自2014年开始引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2015年通过实施18个黑带项目,培养30名黑带人员,针对“质量、交货期、存货占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组建项目团队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为改善当期经营绩效提供支撑。以专业培训和项目实施为载体,进一步扩展人才培养平台。深入推广精益六西格玛理念,逐渐在公司内部形成持续改进、追求完美、全员参与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文化。

五、全面实施公务用车改革

在集团统一指导下,公司对公务用车进行了全面改革,大幅减少了公务用车数量,实现了降本增效。改革后全公司公务用车共减少38辆,减幅67.8%;分流驾驶人员22人,减幅56.4%;在不计算车辆处臵费用的情况下,年节约用车费用200万元以上。

第二部份 2016年至2018年深化改革规划

未来三来,公司将围绕产品结构调整、产线结构调整和“十三五”战略发展目标,持续优化管理模式、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创新专业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让改革驱动转型

升级。

一、持续优化两级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内部活力。根据公司扭亏脱困、转型升级工作需要,在公司产品结构、产线结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举措深入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按扁平化、专业化管理要求,在“公司-二级单位(专业厂)-作业区”三级扁平化管理架构的基础上优化机构设臵。完善公司对二级单位(专业厂)、二级单位(专业厂)对作业区的两级管理模式。

在公司层面,围绕构建以“集中一贯”为前提,分层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公司管理模式,持续梳理部门职能职责,理顺公司与专业厂的管理界面和管理关系。优化以“大部室制和大科室制”为核心的机构设臵,实现公司对下属二级单位、专业厂在产、供、销、人、财、物等专业管理方面的“集中一贯”管理。

在专业厂层面,将管理重心下移至作业区,不断优化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完善作业长制、计划值管理、标准化管理、点检定修制、自主管理等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典型引领机制和对口对标机制,在公司各专业厂建立标准化示范作业区,强化作业区现场解决问题能力。

不断优化组织机构设臵,精减人员,提高效率。遵循“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的机构设臵理念,继续在公司两级机关推行“大部室、大科室”制机构改革,按照岗位、职责“双落实”要求,调整、优化职能职责,优化机构设臵,科学合理定编、定员,2016年-2018年公司厂处级机构、科级机构在现有基础上只减不增,两级机关人员按300人核编,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机关作风转变,工作效率提高。

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全员创新活力。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行组织配臵与市场配臵相结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范围,建立量化的干部考评体系和灵活的选拔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交流制、淘汰制。加大干部交流,实施末尾淘汰,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2016年-2018年,公司厂处级干部职数以集团公司核定为准,科级干部职数原则上在现有基础上只减不增。

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调整关系”的原则,打破分块分割、效率低下的用工机制;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着力解决好结构性缺员矛盾,优化配臵人力资源。加强退出渠道建设,直接分流人员。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为主,内部退养、待岗培训为辅,大幅度减少用工总量。全面清退临时性劳务用工,争取政策支持加快集体工、土地工退出。在实施ABC人力资源优化配臵模式,进行岗位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与钢铁主业板块关联不密切的岗位、非核心工序的辅助后部岗位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通过业务整合,采用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方式进行臵换。严格控制新进人员,除生产和技术急需的主体专业学生外,原则上不新增人员。在严格遵守劳动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实行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继续推行“区域工”、“大工种”,鼓励和引导第二工种职业技能培养。2016年公司用工总量控制在6000人以内,2017年、2018年公司用工总量控制在4000人以内。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正,进一步探索有利于激励、培养和保有核心员工的分配机制。在公司扭亏脱困、转型升级方案实施的同时开展ABC类岗位划分,建立以岗位类型划分为主要依据的分配体系,在集团公司给予的工资基数和激励政策内,以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为前提,实施评价分配和相应激励。不断强化单位绩效、个人岗位业绩与工资收入的关联度,薪酬分配与能力、业绩、贡献相结合,向重要岗位(A类)、技术骨干、生产一线倾斜,有效调动各类员工的积极性。薪酬激励与人才培养、开发相结合,加大核心岗位员工激励力度,其收入水平要逐步向劳动力市场价位靠拢,留住关键人才、稳住核心员工,构建企业良性发展的人力资源根基。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分配机制,引入新的薪酬理念,增强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和弹性,在条件成熟时逐步试行谈判工资、协议工资、科研项目分成等激励措施。力争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薪酬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逐年增长10-15%。

三、持续深化供销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集中采购和技术营销。

创新优化供应体制机制,实现集中优质采购。贯彻落实“效率就是效益”的经营发展理念和经营供应的供应体制改革目标,坚持“招采分离、集中招标、专业采购、经济保供”的思路,通过持续整合采购机构,调整采购职能,完善管理模式、制度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供应运营流程和人力资源配臵等举措,积极推进运营协同高效的供应体系构建。重点从四个方面实施:一是优化采购管理模式,实施机构及人员改革。按照两级集团公司的管理要求和授权采购范围,实行集中归口管理,按不同采购类别,搭建三级采购平台具体实施采购的管理模式。对采购平台设臵和管理权限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优化采购人力资源结构,对采购人员持续进行压缩精简,实现采购团队的高效精干。二是优化创新采购制度体系。完善供应商管理、计划管理、价格管理、合同管理、结算支付管理、物资验收、质量异议处理、仓储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三是创新采购方式。严格按招采分离要求,全面实行以公开招标为首选的采购方式,完善直供、直付、零库存、功能承包、择机采购和战略采购等采购方式,持续降低采购成本。四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以业绩为导向,深化供应系统人员薪酬制度改革,重点挂钩采购成本降低、采购质量等指标,进一步完善基薪+绩效的薪酬制度。通过创新优化供应体制机制,构建具备良好市场意识和职业素养、精干高效的职业化采购团队,建成执行有力的供应制度体系和运转高效的运营流程体系,建立激励有效的分配考核机制,打造适合公司适应市场的供应链体系。

强化营销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 “市场尺度就是工作标准”的发展理念和经营销售的营销体制改革目标,以快速适应市场,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追求目标,通过完善公司营销管理模式、完善营销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营销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内部运营流程、优化营销人力资源结构,改善营销组织效率,提升营销队伍活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改革营销管理模式,优化机构设臵和人员配臵。建立“产销研”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和工作机制,将专业厂、销售部门、技术研发有机结合,形成命运共同体,提升适应市

场,快速反应的营销能力。建立完善技术营销机制,形成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生产、技术研发人员深度参与营销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业绩论英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促进销售人员在销售体制内、外流动。二是不断优化完善营销政策纲要、营销管理标准、销售价格管理办法、技术营销管理办法、市场与顾客管理办法、产品品牌管理办法、营销监控评估管理办法等营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执行有力的营销制度体系。三是优化营销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营销管理、研发、销售三个序列人员薪酬体系,持续优化以基薪+绩效薪酬为主的薪酬体系。将研发人员收入与销售单元销售业绩进行对口挂钩考核,实现研销联动。

四、全面强化基础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未来三年,将着眼于“系统构建基础管理体系,建立基础管理持续改善与创新机制,解决管理薄弱环节和执行力问题,提升公司运营管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与同行对标和全员参与,从管理模式优化、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先进管理方法推广、专业管理体系构建、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入手,按照“管理诊断、问题整改、强化提升”三个阶段循环开展工作,系统查找公司基础管理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边诊断边整改,在发现问题过程中强基固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全面推进公司基础管理强化提升。

进一步优化完善三级制度体系。继续按照“全面清理-修订完善-评审发布-系统培训-执行监督-运行评估-持续完善”的工作循环,自上而下,对公司专业系统、二级单位(专业厂)、作业区三个管理层级的管理(操作)标准

和制度进行优化完善。

持续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将按“试点导入、全面推广、固化与延伸”三个阶段,以咨询公司培训辅导和公司内部骨干团队参与相结合、人才培养和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在公司导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将精益六西格玛作为公司建立持续运营改善机制、构建精细管理文化、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培养员工以数据分析、过程导向为基础的工作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育一批精通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且具备专业素质,能系统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人才队伍;解决公司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产品研发等领域的突出问题;逐渐在公司培育持续改进、追求完美、全员参与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文化。

通过强化基础管理,到2016年底前,基本消除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粗放、管理不严、基础薄弱等突出管理短板;构建“以集中一贯”为前提,分层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公司管理模式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在公司、专业厂(二级单位)、作业区三个层面建立“制度标准体系、业务流程体系和数据记录报表体系”三大基础管理体系;培养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分析、量化管理、过程导向为基础的管理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渐在公司培育持续改进、追求完美、无边界合作、全员参与的精益管理文化。到2017年底,在公司基本做到“管理模式清晰、制度体系完善、管理指令畅通、运营协同高效”。到2018年底在公司切实建立高效的执行文化、持续的管理创新机制和能力提升机制。

五、整合科技研发资源,强化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从机构设臵、功能定位、研发机制、研发成果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组建特钢研究所的相关工作,对集团内部的技术平台和人力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构建特钢技术创新和研发平台,搭建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平台,打造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体系。

六、推进非钢产业改革,积极探索非钢产业股权多元化。根据国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职工持股等改革指导方向,积极探索公司非钢产业股权多元化,通过引入多元化股权,转换非钢产业经营机制,增强非钢产业活力,支持非钢产业做强做大。

七、推进优质资产证券化。

化小产线单元,依据经营状况,拟对军工产线、工模具钢产线实施包装上市,到资本市场上融资。

深化课程改革 篇2

从2004年新课标的颁布, 新课程改革就与老师们牵手、结伴, 人们从守望、困惑到“摸着石头过河”, 继而坚定、执着地践行、反思、提高, 一路走来, 时至今日课改已历经七八年时间。这是否昭示着老师们在新课改征程的历炼中不断走向成熟, 从“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转向“冷静的反思”“深入的思辩”、不断“提升与总结”的过程?事实上, 新课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我们对课改的决心更加坚定, 课改的步伐更加沉稳与矫健, 课改提升着教育教学质量,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担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 人们深恶痛绝地与传统应试教育宣战。“五严”新政的出台, 规范办学行为,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规范办学已成为当下的教育的最强音。这是可喜的变化, 更是对我们每个教师的考验。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清晰, 行动才有方向。制约我们教育行为的绊脚石仍然还是既定的习惯性思维以及思想观念。也许有人会说, 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并不缺少思想与理念, 我们常常处于众多理念的“包围”与“侵袭”之中。其实, 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真的拥有了先进的理念。我们只是“被理念”“被思想”了, 而失去了我们对课改本身最基本的认识与理解。教育是什么?什么是“课堂”“教学”……对这些看似熟悉的词汇, 是否真正地有所理解与感受呢?教育的质量, 不仅仅指的是分数, 而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面向全体、全面、全方位的发展, 更并不是功利、短期的发展, 教育的实质是“慢”教育, 有时候, 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谈到小组合作学习, 并不是指“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了。

道德经中讲, “太上, 不知有之……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 正好点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应该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不知有之”的状态, 教师应“贵言”“少言”, 在课堂中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点拨者。

回归教育的本源状态, 冷静、客观地看待教育现象, 不断地反思, 提升理性思辩能力, 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锤炼的基本素质。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视野出发, 提升理论修养, 加强业务提升, 让自己的教育行为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与新时代先进理念、先进观念相符合, 才能真正地拥有“以生为本”的理念与行动, 才能真正地规范教育行为,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和谐发展。

那么, 什么是教育的本源?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一是, 课改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永远是课改的弄潮儿。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就可以成为生成研究的话题与课题。学生质量的高低、学生文明的程度, 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师的人格, 主要取决于教师文化。优秀的教师, 易于蹲下身子, 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和学生平等交往, 与学生共同发展。因此, 作为学校管理者, 要本着学校教育“教师为本”的观念, 要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的智慧, 积极调动一线教师课改的热情,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多谋化, 多提供相应的成长平台。

二是, 课堂改革是深入课改的主阵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课堂。要深入研究课堂各个关键环节, 优化教学各个流程, 认真研究师生“导”与“学”关系, 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型发展、高位发展。像邗江实验学校积极构建“先学后导、问题导引”轻负高效的和谐课堂, 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聚焦课堂、攻坚课堂, 向课堂要质量的一种具体行动。

三是, 校本教研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校内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研究内容,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要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以及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 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 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 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 提高教学的技艺。教师从事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合一, 在实践中开展研究, 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因此, 结合学校的实际, 加强校本教研, 形成本校特色的教学研究氛围, 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校本教研, 使广大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与研讨中引领, 在引领与促进中发展, 不断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品位, 同时, 也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更能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实现学校师生双赢共惠。

深化课程改革 篇3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建设非常重要。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我们学校设了一个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八十中学的选修课程互为联系互相补充,形成了既注重个性特长又注重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首先就是人格培养类课程,另外,创新实践类的课程侧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理解力的课程侧重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力的培养,学科拓展类课程的实施则与大学或者是科学院所联接。

另外谈谈学生课程超市。目前我们的学生,高一非常注重体能培养。因为现在自主选拔也有体能测试了,所以我们今年高一加大了体育课时,每天一课时,每天一小时。周五这个时间,都是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类课程,学生吃了饭以后都在做。

如何开设适合不同类别、不同潜质学生的课程,这对我们来说确实值得思考。我们2012年的暑假对这些班级的课程都进行了研讨,研讨如何课程整合,把课程在我们老师的整合下,既要保证扎实,保证拓宽、加深,同时还要满足课程的需求。非常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北京市的认可,2012年我们被批准为自主排课、自行会考的学校,这就加大了我们的培养力度,有利于我们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我们学校这样一种课程理念下、课程设置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我们办好教学的目的。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 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落实“七步走教学法”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广。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组织机构

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组 长:李有为 组 员:杨国强 周文昌 刘元华 肖剑波 刘少清 陈群芳 张建武

四、实施措施

1、强化师资培训

(1)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

(2)与其他学校多进行横向联系,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3)学校多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课堂。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

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1)拓宽课程资源。(2)改变教学行为。(3)改变学习方式。

(4)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

3、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堂教育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

4、认真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工作。【初中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板报、主题班会、讲座等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加大对家长的宣传。

5、落实管理制度。

(1)每学期各科任教师人人参与示范课、公开课、评课活动一节以上,并写出一篇以上的教学设计、论文或经验总结。(2)明确教研时间,保证教研实施。为了确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从周一到周五,明确各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是听课、评课,专题讨论等。

6、完善奖励机制。

为了激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每学期对获奖的优质课案例、论文、竞赛辅导等方面,严格按学校制定的奖惩规定兑现。

7、时间安排。

我校上期各科以语英组为重点,进入了课改尝试阶段,本期将教师课改心得运用于课堂教学,对课改再进行分析总结,推广成功模式和经验.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

初二英语教研课 陈燕舞 初三语文教研课 舒 勇 初二物理公开课 臧国清 初二语文教研课 陈国安

初三化学教研课 周光辉【初中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三月份:

初三数学公开课 姚雄伟 初三语文公开课 刘元华 初一语文公开课 陈群芳 初三英语公开课 王小年 四月份:

初三英语教研课 欧瑞兰 初三政治公开课 杨国强 初三历史公开课 初一英语公开课 初一数学公开课 五月份:

初三物理公开课 初三化学公开课 小六语文公开课 小五语文公开课 小六数学公开课 六月份:

初三政治公开课 初一历史公开课 小五数学公开课 总 结

深化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篇5

8月21日-22日,参加了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2012年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安排的内容非常充实。21日是通识培训,虽然有些内容已经在县里组织的7月份培训里听过了,但仍然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22日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培训,当然更有针对性。培训结束以后,对本次培训进行梳理,有以下几点感想:

1、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讲座,感触很深,对新课程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浙江省的课改始于06年,到今年已经有6年了。在这6年里,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践均有些内容需要作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应该说这轮课改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过去那种一味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次的新方案就有三个方面的变化:变化一:模块调整。必修教学内容由3个模块调整为2个模块,不再二选一,教材不变;变化二:教学内容调整。《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内容调整:一些已成为常识性的知识与技能不再重复教学:信息浏览、网上信息获取、浏览器的操作等。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不常用的内容:网页制作。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比较实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字表处理。适当加强了信息技术本体知识的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部分内容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的学习中。变化三:选修。选修课程的开设:信息技术被列入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实际上,信息技术在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等都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知识拓展类——国家选修(网络技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大学先修(计算机基础、C、JAVA等)、前沿课程(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职业技能类——应用性课程,计算机动漫、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电子商务等。兴趣特长类:信息学竞赛、机器人。综合实践——整合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结合。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然,新课程实施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仍然沿袭原来的传统教学观念,上课模式换汤不换药。应该说,自己对新课程改革还是积极拥护并主动参与的,在课堂中也尝试使用各种新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经过本次新课改培训后,对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了更强的信心。相信我省的新课程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2、对选修课程有了新的理解。

在以往的观念中,一直以为课程都是由专家来编写的。如果哪一天要我们自己来编写课程,那肯定是“鸭梨山大”,生怕编出来的内容不成体系,质量不能保证。但是在听了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董老师的讲座后,感觉选修课的开设并不是很难,虽然起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编教材、整素材,但随着时间的深入、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素材资料的积淀,我们也是应该能够做到的。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不妨先编出来。可以一边用一边改,逐步完善。当然,选修课能不能开设、要怎样开设还取决于学校的性质和学校领导的想法,在一些普通中学里,高考压力不是特别大,那么可以考虑通过选修课及其他特色项目的开设来增加学校的内涵和特色,但是对于像我们学校这样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来说,可能难度比较大,自己想开学校也不一定会同意的。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其实很忙的,要忙高一会考,还要忙高三的高考,还有网上阅卷及多媒体网络维护等没完没了的杂事。当然如果学校有意开设选修课程,我们也将积极参与。

对于我们学校而言,由于平时冲掉的课程比较多,实在担心课时到时会严重不足,会考复习时间难以保证。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全面深化改革 篇6

篇一: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之

三、全面深化改革

三、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2年12月31日)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 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____________ *这是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现在,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认为,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 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4月20日,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顺应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抓住了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普遍表示赞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议题确定后,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刘云山[3]、张高丽[4]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领导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文件起草组成立以来,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从反馈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共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整理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重要修改。

二、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

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三是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在框架结构上,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二至第七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八至第十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十一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十四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十五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这里,我想就全会决定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介绍一下中央的考虑。

第一,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篇二: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重要论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下述十个论点。

1.改革地位论:

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意义。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正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了改革开放这一次伟大觉醒,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让中国人空前之近地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曙光。展望未来,改革开放更决定着民族复兴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的基础性意义,他曾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则强调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意义。

2.改革时态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作出的科学结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述,将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认识发展为持久性认识。强调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奋斗的期许,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的疑虑作出“永远不会变”的肯定回答,是对社会上的种种模糊认识作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的郑重表态。这一论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党中央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3.改革定力论:

明确政治定位。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同志关于明确改革政治定位和保持战略定力的论述,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推进改革指明了政治遵循。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一是“两个死路一条”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二是“两个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4.改革任务论:

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两个半程”的论述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阐明了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新的历史任务的论述,一是提出了制度现代化任务,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过去讲的现代化,主要内涵是“四个现代化”。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制度现代化任务,这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升华,标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高度。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即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用30年的时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从主观上看,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基础;从客观上看,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把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表明我们党对改革任务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5.改革目标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的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三足鼎立”的格局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这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下一步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妥善应对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持续上升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要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治理体系”不是独立体系,而是党的执政体系、国家管理制度体系、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

6.改革特征论:

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

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相对于前35年改革的几个阶段性特征。一是“统筹”,即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进。二是“系统”,即不是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三是“集成”,即不是止步于改进体制机制,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7.改革方法论:

尊重改革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这些论述,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论述十分丰富,包括强调在总体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在思想方法上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在推进方法上要处理好政策“五大关系”,即把握好“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8.改革推进论:

有序推进“五要”。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五要”新思维,即要正确推进改革,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要协调推进改革,要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优先顺序、推进时机等基本原则,对于确保正确、准确、有序、稳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要”新思维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改革推进理论。一方面,明确了改革推进的方向性、稳妥性、有序性、耦合性、严肃性。改革不仅要注重思想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还要注重推进方法,这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特征转换的必然要求。“五要”新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聚焦点、时间点、立足点、关联点,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指引、力度掌控、顺序理清、重点把握、能动性发挥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顶层设计、部门协调、高层推动的改革推进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设计和推进落实的过程。正确、准确推进改革,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改革要求的体现;协调推进改革,是实现改革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是改革的基本遵循。这五个方面,既注重发挥部门和地方改革的创造性、积极性,又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性、原则性,构成一套缜密的改革推进体系。

9.改革动力论:

党的领导与改革合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一论述深刻阐明,只有在加强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就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这既说明领导力度是空前的,也表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新的改革领导体制。当今中国正在加速转型,在经济多元、利益多样的前提下,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就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和持久的改革动力。

10.改革担当论: 篇三: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深化课程改革促进高职发展 篇7

关键词:深化,课程改革,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高校的招生人数虽逐年递增, 但高职院校数量较多。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与分析, 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开设有效的课程, 注重发现与培养兴趣, 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主题活动和实践课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为改变高职教育现状, 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理念, 遵循市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深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推动高职教育全面发展。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 一般高职学校出现的招生难和就业难, 与其自身存在的办学质量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深知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应用技术为主, 培养懂理论、会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工人为目标, 因此相对其他类型的教育来说, 它应具有更高的市场性, 能敏感地捕捉科技进步、政策与形势变化对职业岗位的影响, 根据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对现有专业进行取舍、调整、重组和整合, 及时论证开设新专业和开发新课程, 如此就可使高职教育更有活力。深化课程改革, 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 即根据企业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也表现在专业设置方面, 即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还表现在学制长短方面, 即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学制, 使长学制和短培训相结合, 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一) 树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课程观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怎样树立具有职教特点的课程观, 既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准确把握未来人才的群体结构和人才个体的知识结构, 强调可持续发展性。树立职教课程观就是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能力本位和学科整合, 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 适应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课程内容与企业对工人技术能力需求相适应, 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评价对学生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促进功能等。

(二)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改革既要重视课程内容的目标和方向的建构, 又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建构;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建构, 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建构, 其核心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以课程为载体, 走“课堂教学———校内实作———基地 (社会) 实习———工厂 (企业) 实践就业”的高职办学之路, 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和体验中内化德行, 提高综合素质, 逐步达到“一个良好的形象,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一手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和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四个一”素质培养目标, 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活动的参与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惟有如此, 才能促进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课程改革, 探索多元办学模式

(一)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 推行长学制和短培训相结合的“定单式”培养模式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转变, 企业对员工的文化基础及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 以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为培养标准, 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结合起来, 实施长学制与短培训相结合的“定单式”培养模式。由企业根据需要确定人才规格, 学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学生技能实训环节的教学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 合格毕业生企业优先录用, 实现“共赢”。

(二) 实施学分制是“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有效办法

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生的具体实际, 实行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方向自由选选修课,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修学分, 允许他们跨专业选修课程;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放慢学习速度, 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满足了学生发挥特长、培养个性的需要, 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什么课程变为我要学什么课程, 学生将学得主动, 学得灵活, 潜力不断得到发展, 基础更扎实了, 特长更明显了, 专业技术能力更强了。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为适应市场需要, 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紧跟时代步伐, 教育内容上要注重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瞄准专业方向, 定位课程设置,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建立起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与劳动力要求和学生多元化发展要求的教学机制是当前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 主动适应市场, 走产学研之路, 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的招生就业指导处, 应全面深入全国各工业园区, 收集企业用工信息, 分析市场需求新趋势, 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课程, 形成多个骨干专业。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加新产品设计和新工艺开发, 促进教师水平提高, 学校根据企业生产一线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设置专业方向, 整合课程资源,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工种的职业资格认证, 全面提高操作技能, 使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二) 积极融入市场, 打造特色专业, 增强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首先, 加强师资培训,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实施“教师示范制”, 通过“带、帮、促、培”等多种手段, 形成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 选择和培养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其次, 更新教学设施, 多建立实作实训室, 多余校外的企业合作。第三, 实施全员培训, 树立“市场型”办学理念。学校应开展“定期培训制”, 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和请进来报告讲座”等方式, 使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树立适应市场的高职办学理念, 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 开设与市场相适应的课程,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 推进我校的特色专业建设, 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 抓住西部建设机遇, 推进高职教育全面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找到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的最佳结合点, 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发展。面对西部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信心百倍, 反复思考;面对现实的残酷我们努力探索, 寻求突破;展望未来的美好我们振奋精神, 深化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研究, 2005.

落实纲要精神 深化课程改革 篇8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印发,宣告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完成了本次修订,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本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其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更加重视德育”“更加关注能力”“更加体现时代特色”“更加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四个方面。而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其实,在关注改变了些什么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哪些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哪些是坚持的,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因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为了宣传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理念,让新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课程标准研究”栏目。本栏目力图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反映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为广大读者了解和使用课程标准(2011年版)服务。欢迎踊跃来稿,稿件请发至E-mail:mathemu@163.com。

新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我国掀起了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在新的课程理念引领下,经过十多年实践,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在课程改革实践进程中,教育部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完善,并经过严格审议,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决定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件大事。2011年版新标准的正式出台,无疑会给中国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带来深刻影响。为了深入宣传新标准,并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了解新标准的精神实质,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学论专家李铁安博士。李铁安博士长期关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学术观点,新近又主编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丛书》,对新标准的精神实质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与解读。

记者: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实验稿所主张的新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基础教育面貌有了很大改观。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又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请您谈谈:新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

李铁安: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在十年改革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听到一些对课程标准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实验稿本身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恰恰反映了过去十多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经历的是一场伟大、深刻而生动的教育实践。这十多年,也是中国教育经历的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区间。

实践是检验改革价值追求与方向的客观标准。实验稿与课程改革实践相互推进、相互校验,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情况调研和修订工作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并正式启动了对实验稿的修订工作。为做好修订工作,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两次组织面向全国的大规模调查。此外,各学科修订小组还组织和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调研工作。这表明:新标准是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精心修订及严格审议下形成的。

记者:听了您的论述,我对新标准的形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李铁安:新标准有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与实验稿相比,应该说,理论基础更为坚实,架构更为系统,课程目标更为厚重,内容选择更为科学,实施建议更为适切。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蕴含着对教育的更深刻的价值追求。新标准以实验稿为文本基础,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根本要求,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标指向,以充分发扬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切实解决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为实践依据,以理性借鉴国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为重要参照。

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彰显了课程的文化观。课程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生,这是文化观下课程的基本立场。课程是学生怀着对知识、智慧、生命乃至精神上的需求去热情体验的一个动态旅程。只有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知识才称得上是课程,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没有给予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生命润泽的课程,就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深刻的课程。

文化观下的课程至少从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反映以下基本特征:价值性、主体性、社会性、过程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应该说文化观下的课程是基于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活动,都能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与他人合作交流,逐步经历、认识和体验课程知识的结果与形成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和精神品质的不断发展。

记者:与实验稿相比,作为新标准的亮点,有些学科的新标准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如数学新标准中提出了“四基”目标。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您有什么看法?

李铁安:每一个学科的新标准无论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数学新标准由实验稿中的“双基”变为“四基”,实际是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新的重要调整,对目标体系中的内容作了重要补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重构,明确提出了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为内涵的“四基”目标。课程目标体系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就数学思想来说,它是指人类(主要是数学家)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包括数学家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性认识和反映,以及数学家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的思想创造因素。数学思想是数学真善美的统一,是活生生的数学灵魂。通过数学思想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透过数学知识和真理“冰冷的美丽”,体会数学再创造的过程,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的学习还可以启发、引导和促进学生整体认知结构(智力和情意)的形成与良性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欣赏、享受数学的文化韵味和文化品格。数学思想在学生心灵中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求真、向善、创美的过程。

就数学活动经验来说,它是指人们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积累起来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显然,学生通过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能够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最重要的是积累“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经验,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总之,是“从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也是学生主体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新标准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课程目标内容,这既是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的“课程内容也包括数学形成的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新增加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初步的科学态度”等课程目标实现的基本载体,而从根本上说,又是实现数学教育核心价值、体现数学课程性质的必然需要。总之,新增加的这些内容绝不仅仅表现为量上的增加,而是有其鲜明的内涵导向——突出了数学课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性与生成性的目标要求。新标准的课程目标强化了数学内容的丰富性、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综合性,使得新标准的课程目标更为充实和厚重。

记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加入了新的成分,如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等。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其他学科课程标准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吗?

李铁安:语文新标准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这个变化主要是强化对学生进行汉字教育的考虑。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还有比较明显的欠缺,事实上,不少高学历的成人也普遍地存在严重的书写问题。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包括中小学生与成人);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中小学的各个学段识字和写字的数量与内容究竟如何规定和选择,这是汉字教育中一个非常有讲究的问题。以往,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从来都是对字的数量进行规定,但对具体选择哪些字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在选字的问题上也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外,长期以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用力。比如,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甚至二十遍以上。事实上,不同的字学习难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

新标准推出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借鉴我国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集中了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的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识字、写字教学先在这些字上下功夫,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共列出了3500个常用字,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这一学习要求具体化。引导学生先学习表一呈现的2500个字,更有利于学生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

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也是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所以,写字学习,不能简单地被当作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掌握字形与书写技能的过程。在汉字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辨识正误、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摒弃浮躁情绪,静心求实,认真练习,努力提高书写质量。

其他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也都有一些标志性的变化。如生物学新标准以突显重要概念为标志,在内容标准的10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47个生物学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以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并增加了关于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建议。化学新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和案例重新论证和修改,科学探究具体要求由三个方面扩展到四个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活动”内容,要求至少完成8个化学实验。这个变化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新标准附录中列出了20个学生必做的物理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记者:课程标准的修订必然会带来教材的修订,并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方式的改变。广大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

李铁安:毫不过分地说,过去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个创生过程。课程改革之前,中国教育教学的优秀传统以及问题弊端与改革所提出的新理念在新的实践中交汇激荡。这其中,广大一线教师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孜孜以求,大胆探索,积累出许多鲜活宝贵的经验,也离析出许多更加生动切实的问题。如果说,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浪潮,那么,广大一线教师才是真正的弄潮儿,他们才是创生教育文化的主力军。

新的课程标准确实在理论基础上更为坚实,在理念架构上更为系统,在课程目标上更为厚重,在内容选择上更为科学,在实施建议上更为适切。因此,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首先需要认真学习新标准。

审视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历程,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作为课程标准的实践者,广大一线教师能否准确而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的文本内容,是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基础,而能否透过课程标准的文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则几乎决定性地影响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所以,作为一线教师,要在新标准精神实质的导引下,不断理清和明晰新标准的实践价值取向,积极探索新标准的实践路径,从而扎实有效地践行新标准。

遥想十多年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船启航时,实验稿已然成为课程改革前行的航行图。而实验稿提出的新理念或许给一些一线教师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茫茫然”和“敢问路在何方”的“戚戚然”,个中缘由千丝万缕,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如今,新标准已经颁布,尽管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这很可能是又一轮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但假使能以新标准的精神实质导引课程实践,或许会渐渐体验到新标准确有一番“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清新与温馨。因为热情而理性的实践总会激动人心!

上一篇:安全先进工作者申报材料下一篇:【护士实习申请书】 最新医院护士实习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