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财政改革

2024-05-12

深化财政改革(共12篇)

深化财政改革 篇1

胡锦涛日前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 当前, 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立足我国国情,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深化我国现有财政体制具体有如下几个建议:

一、财税改革必须由“放权让利”走向“制度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道关卡, 因此, 改革的第一步务必是“放权让利”。在农村地区应大力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充分扩大农民劳动积极性, 并实行农副产品的竞争定价, 使农民真正得实惠, 除此之外, 还应调整农业税收结构, 减少农民在税收方面的负担等等。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 应在适当的情况下提高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 促进他们在发展经济、组织招商引资、扩大地方生产等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地方财政的“承包制”, 也就是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和职权, 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反之, 由于职权和责任过度集中, 导致宏观经济调控无法落实, 这就限制了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史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因此务必长期贯彻执行, 不断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水平以及前进步伐。

1994年开始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分级财政体制的试行经实践检验是与市场经济并行不悖的, 应继续大力推广。下一步工作中, 要继续加强税制改革, 强化职权与利益的分配关系, 继续推进分税制, 规范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二、财政职能的转换必须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同步进行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 在初步划分中央与地方各自事权的基础上, 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尽管为了使改革顺利推进, 不得不保持了地方的既得利益格局, 在存量上依然存在包干制的痕迹, 但在增量的安排上, 则倾向于向新的体制过渡, 这标志着财政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鉴于市场和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财税体制的作用方向和政策效应, 主要是解决所谓“市场失灵”, 而不是实行过去那种排斥市场、替代市场、政府配置包打天下的管理和政策。与政府角色的这种转变相适应, 财税体制和政府的财税政策, 也必须从旧体制下那种政经角色不分、职能不分, 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为己任的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转到切实分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所有者职能, 以宏观调控为重点, 以弥补市场缺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本着眼点, 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类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为全社会提供必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 以充分体现政府的“社会性”和政策的“公共性”, 体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有的经济角色职能和地位, 这样, 分税制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三、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收入机制必须规范化

由于改革是从放权让利起步的, 在改革向前推进的同时, 随着大一统的财政体制的逐渐淡出,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公共财政模式并未及时建立, 故收入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汲取收入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而在支出方面, 政府并不能立即从旧体制所界定的职能中退步抽身, 并且还要承担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新职能, 承担改革成本的巨大需要, 致使财政支出节节攀升。为缓解收支矛盾, 中央政府只能默许各地方、部门、单位以收费方式筹集公共收入。而这一默许又进一步削弱了税基, 加剧了预算内财政收支的矛盾, 从而更强化了对税外收费的依赖。“乱收费”大面积地制度化, 使相关的法定制度形同虚设, 社会陷入一个令人欲退不能的体制怪圈, 严重地损害了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和收入行为的权威性。

近些年来, 在非税收入绝对额及其增长速度均高于税收收入增长额度及其增速的情况下, 政府真实收入来源的混乱。因此, 认真分析这种状况, 尽快改革现存的费税体制, 规范各种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 就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也是我们应该总结的一条经验或教训。

四、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长期以来, 政府财政过多地介入竞争性领域, 以直接投资或财政补贴形式资助国有企业发展, 这不仅无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导致财政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巨大浪费, 而且也扭曲了公共财政的目标, 无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 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 它是一个伴随着社会成员整体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过程, 是一个综合性社会指标。公共财政过度注重经济增长, 忽视其他的目标, 可能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格局。为此, 从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来看,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不应体现在财政对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 对国有企业的补贴, 而应按公共财政原则的要求, 体现在如何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品领域, 如何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各经济主体的公平有序竞争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消除二元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 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结构优化和整体质量的提高, 形成财政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恩胡, 铁卫: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9

[2]胡钟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现代经济信息.2009

[3]陈东琪: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4]贾康赵全厚:中国经济改革30年:财政税收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5.

深化财政改革 篇2

深化改革

着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关于全面深化乡镇财政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要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广东省财政厅率先出台了《广东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方案》,明确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和途径。作为最基层的财政单位,如何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找准全面深化乡镇财政改革的瓶颈问题,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适应全省财政改革新形势新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以近2年来XXXX工作情况为实例,谈谈对乡镇财政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近年来XX财政改革的亮点

(一)强化统筹收入支出,运作管理更顺畅。坚持千方百计做好收入全镇财税工作,全力以赴投入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领导分区分片分村抓收入制度,乡镇联动配合,不断推动落实涉税信息上报机制;按照公平税负原则,加大存量税源监控力度,加强抓点、扩面、挖潜“三手齐下”严抓税收征缴。特别在取消农业税后,我镇财税收入一度跌到增幅“谷底”的时候,县委县政府连续召开多场财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财税征管工作,综合施策,采取一揽子财政优惠政策,有效推动了财税收入工作,有效确保了全镇收支平衡。坚持厉行节约,加强预算管理,从严从源管控

一般性支出,确保了近两年全镇全年“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在收支矛盾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预算统筹管理,统筹有限资金,重点改善民生,保障了一大批县委县政府项目建设投产。树立预算法定权威意识,夯实加快支出进度责任,加强结余结转资金清理,盘活乡镇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统筹调度能力。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扭转了取消农业税以来财税收入一路下行的不利局面,收支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的缓解改善,县委县政府预定重大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把顶层设计和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财税体制改革在调节利益分配、支撑发展大局的基础性作用。结合XX镇改造升级的形势任务,把握时机,探索推进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坚持建立统一完整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公共财政预算所有科目细化到“项”级,转移支付列至具体项目,对涉及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的大额项目进一步细化编制;深化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完善财政预决算批复和公开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公开内容,细化公开内容,进一步透明镇政府“钱柜”。深化集中支付改革,完善规范拨款流程,提高财政资金拨付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时效性;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强化支出绩效评价导向功能,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工作,支持城镇重点公共设施向社会购买服务,推动政府公共资金逐步向社会组织让渡,创新公共 资金公平配臵新机制。

(三)突出抓好群众利益,保障惠民齐突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全县民生类支出两年同比增长10%以上,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以上。一是支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镇教育经费支出3.85亿元,增长15.3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74%,保障教育经费“连年增长”。二是支持加强底线民生保障。建立健全底线民生长效保障机制,稳步提高我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全镇拨付各项底线民生资金逐年增长,资金总量为XX县全县第一。三是支持稳定扩大劳动就业。支持健全完善社会就业保障政策,加强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工作。

(四)着力加强财务监管,财政秩序更规范。强化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落实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研究和重大决策法律咨询论证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突出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强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罚、及时督促整改,及时堵塞漏洞。不断完善内控监督体系,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凭证资料管理,配套完善监督措施,加强业务流程衔接性和监督制衡力,提高资金拨付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抓好整治镇政府“小金库”、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党政领导多占办公用房等专项行动,把开展专项整治和严肃财政纪律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财政监督从源头整治和预防“四风”问题的 职能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乡镇财政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和农民群众,在巩固基层政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面深化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钱”的职能淡化,“管钱”的职能强化,“发钱”的职能凸显,其工作任务和运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在全面深入改革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收入职能明显减弱。取消农业税后,多数地方乡镇财政固定税收收入大幅减少,仅剩下契税和耕地占用税两个税种,税源有限,涵养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不高。乡镇非税收入中,社会抚养费占较大比重,有的占到80%左右,而乡镇要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需依靠村(乡)级组织的协助,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奖励,扣除征收成本后乡镇自留结余较少。由于乡镇税务所按片设臵,征管人员少,加之税务人员经费实行垂直管理,增加了乡镇财政所的协调难度。

(二)科学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从过去的传统手工记账的核算方式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财政管理系统,财会精细化管理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网络信息平台操作规范不够精细,信息不能做到实时、全程、全面监控,项目设施不够合理,硬件配臵标准较低,财政信息丢失或涉密的风险性较高;财政管理工作关口没有歉意,有的还是被动地核算记账,尤其是“村账乡代理”,大多数村级单 位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会计核算内容的真实性有待加强,财务公开制度常态化、透明化缺失。

(三)财政监督管理严重滞后。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会计核算、补贴资金发放、民生民本支出、项目资金的管理职能均需要逐步加强,但财政监管职能的弱化已成为“众矢之的”,转变迫在眉睫。由于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对民生支队投入加大,上级下达资金不断增多,但分属财政、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资金分散、多头管理,乡镇财政“看得见、摸不着”的现象普遍。项目资金检查一般由本部门组织,存在只重工期,应付上级,不闻不问、不查不告等现象。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应派员全程参与,但技术和人员方面的原因,多数沦为“看客”,事后跟踪问效,由于人手不足,评审工作全面细致开展较难。

(四)预算管理职能严重削弱。县财政统揽了乡镇干部职工和教师工资发放、组织财政收入、代为编制预算、专项资金项目储备申报和分配下达等业务,乡镇财政只承担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工资申报、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报账核算和涉农专项资金的兑现落实等具体业务,收支管理工作单纯、业务局限性强、范围狭窄,缺乏统筹调控余地。乡镇财政实际上仅相当于县财政的一个预算单位,成为县财政的报账单位和“出纳员”。

(五)队伍建设问题制约发展。当前乡镇财政所队伍建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管教支持较少,缺乏专业指导。省、市两级财政部门没有专门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县级财政部门大多是由预 算、综改等科室负责业务部署和工作指导,极少数县财政局成立了乡财科。总体上看,乡镇一级(对上挂县,对下挂村)监管什么和如何监管,财政工作如何开展,缺乏上级财政明确的指导和支持。二是干部人数不足,队伍人心不稳。许多乡镇财政所人员较少、分布均匀,与实际担负的工作任务不匹配,部分财政所只有2、3名工作人员,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乡镇财政干部中,行政、事业、聘用人员并存,长期混编混岗,身份模糊,造成人心浮动,不利于工作。三是缺乏业务培训,整体素质不高。乡镇财政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

一、老化,有些还不会使用计算机,长期得不到财政政策和业务知识等正规培训,形成基层财政干部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的局面。

(六)机制不全影响改革深入。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上移到县财政后,乡镇财政只能维持保工资、保运转,没有财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一些经济发达镇缺乏统筹城乡发展的财力基础,对县区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强,与县区经济发展的形势不完全适应,财政保障能力较弱,急需进一步完善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财政的工作指导。

(七)基础建设滞后亟需解决。从总体情况看,乡镇财政办公用房条件较差,工作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以XX多镇财政所为例,与乡镇政府机关合署办公占多数,无独立办公场所,虽已全面实行电算化,但硬件设施落后。据调查,有的财政所7个工作人员挤在一间办公室,个别财政所还有租用民房办公的,办公桌 椅、电脑设备大都多年没有更换,一些边远山区根本没有配备现代化办公设施,且绝大多数乡镇财政所尚未配备公务用车,相关财政工作极难展开。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对策

针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乡镇财政所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对准焦距、抓住要害、找准穴位,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才能真正使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应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乡镇财政指导统筹。1985年4月和1991年12月,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乡镇财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乡镇财政的性质、职责、任务、收支范围、管理体制。今年来,财政部围绕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干部培训等相继出台了指导性意见。我们要趁着广东省率先开展财税改革的东风,抓紧抓快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对深化乡镇财政改革的重要性、职能定位、机构设臵、人员配备、干部培训、硬件建设等提出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指导,为逐步建立起“职责明晰、机构统一、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乡镇财源建设力度。发展经济,壮大乡镇一级财政实力,是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铺开财税改革后,乡镇财政所一定要更新理财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新体制提出的要求,大力培植财源。一是调整思路。加快乡镇企业改革改制力度,重新构造适应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财源结构,把乡镇的资源优势转变为财源优势。二是务实基础。要因地制宜,着力做大做强农业和工业,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共同致富,促进财政增收。三是壮大财源。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其提高技术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努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

(三)加快乡镇机构体制改革。要打破部门利益、条块分割格局,全方位下放人、财、物、事到乡镇,使乡镇真正成为一级实体政府。对具有经营收费性质的乡镇“站所”实行市场化运作,强化财政来源。适当合并现有的乡村学校,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对教师队伍在确保教学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整顿和压缩,以便开源节流。要按照政企分开,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裁撤、合并乡镇机构。要在合理划分县乡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区分不同类型,实行有所区别的乡镇财政体制。

(四)加大乡镇财政管理力度。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坚决贯彻执行“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精神,坚持依法治税,以税聚财,强化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一级金库,真正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金库。二是强化预算管理。各乡镇财政所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决算制度,坚决转变过去预算管理形同虚设、乱支滥用、随意开增支口子和提高支出标准的不利局面,逐步使乡镇预算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三是完善零户统管。坚持 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原则,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财务的监管,建立工资直达专户,实行乡镇干部、教师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

(五)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对乡镇财政所的办公、人员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科学合理再分配。有条件乡镇可建立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级次式审核,柜组式作业,一条龙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对惠民政策咨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管理、一站式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要按照现行的财政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制定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办理流程、公示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以标准化的流程设计各项财政业务的管理。

(六)加大乡镇财政基础建设。要加大投入资金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工作的开展创造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将乡镇财政所的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部省财政补助、市县加大投入”的办法,奖补结合,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尽快完成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改造任务。要将县财政局垂直管理的乡镇财政所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局的部门预算,一律集中支付、集中核算、集中管理。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3

关键词:财政税收;深化改革;思考

我国施行财政税收体制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上升。财政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其不但能够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良好的调配,也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收支平衡做出贡献。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整体实力的上升,但是在改革的同时,其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要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现状存在的矛盾,制定良好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的财政部门良好的运作和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我国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能够提高我国财政部门的有效管理和政府部门的选购管理体制,我国不断制订和建立全新的政府财政收支政策和措施,在加强我国财政部门监管的前提下,对财政结构进行良好的变更,并根据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进行财政部门的管理,促使我国政府部门向服务型变革,提高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进步。我国对农业税收制度进行不断改革,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投资,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财政部门的预算体制的健全,提高了我国财政部门的监管质量,并使财政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有了大幅的增加,促进我国财政预算体系的良好发展。另外,我国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完成了我国增值税的改变,成为流转税的形式,并且建立的完善的分税体系,充分实现了我国各级的财政税收的良好分配,我国政府在提高财政税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宏观调控对社会和经济的良好发展进步。我国政府财政部门对税收制度的转变,促进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税收制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转变,确保了我国财政部门的收入不断升高[1]。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存在局限性。我国政府财政部门的税收制度不完善,在社会当中依然存在有些非税收入没有收到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管,税收种类不全面,财政税收之中并不存在调节税收的种类,这就彰显不出财政部门税收制度的调节作用。我国财政部门对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设定不完善,对创新理念的运用产生阻碍作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人民的收支不均衡。在分税制当中,各级政府对收入的规划不合理,对我国生产要素的分配产生影响。

(二)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不适应。政府职能划分太过僵硬,难以适应变化的财政事务,所以,出现了财力与职能不匹配的现状。转移支付不合理,有明显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色彩,没有做到纵向和横向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制度主观性大、效率低,无法体现横向公平。

(三)预算体制不完善。由于财政预算覆盖范围小,所以,挪用资金现象严重,不重视中长期的预算,不利于长期发展与国家规划的实施。预算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审核失去了本来的意义[2]。

三、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各级财政体系进行良好的分配,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对我国各级财政的收支进行良好的调控,在我国总体财政税收增加的前提条件下,提升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出能力,对小地方的财政支出进行帮扶,减轻小地方的财政压力,稳定其财政税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深化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我国应将财政税收体制建立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之上,制定完善的财政计算制度,满足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能够长期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国策。制定全面的财政税收制度,并保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算具有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总体财政税收收入的增加。对财政预算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建立社会监督制度,使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得到全面的、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三)财政体制应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我国人民的财政收入程度非常不均衡,并且存在极端的现象。我国设置个人所得税有助于减缓我国人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增加我国财政收入。依照我国人民家庭组成成员的多少和实际收入设定资金的扣除体制,并在原先体制的基础上增加扣款项,并将扣款的税率进行设定标准,并建立健全的居民收入控制制度,有效的解决人民收入不均衡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保障资金来源的可靠稳定,促进税收返还制度的改革,以及增值税分享制度的改善。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付职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3]。

四、结语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有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其中,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前进,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对我国财政税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是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更加健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良好发展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充实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东琪,赵全厚,王恩胡.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8).

[2]汤鹏主.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07).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4

一、当前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的规模偏大

由于对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我国的财政收入在总体规模上要大于国际水平,与国际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相比,我国的统计口径偏小,这样就造成大量的非税收入存在于财政收入在税收收入之外,因而形成了财政收入覆盖范围广,规模偏大的局面,整体上来看,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发展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大规模的财政收入对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削减财政收入规模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二)财政税收的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中,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所占比例不够协调,其中,税收收入的结构更是不尽合理,依据正常的税收原理来看,所得税和财产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力量,理应在当前的税收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营业税、增值税等流转税作为筹措资金的主要手段,其比重应小于前者,但是,就目前的财政收入状况来看,我国税收收入的比例结构却恰恰相反,这样,税收在改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就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再加上重复征税及税种功能模糊等问题,财政税收体制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三)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在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涵盖范围过小和体制不够健全,前者造成的后果是财政资金非法挪用现象严重,后者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预算体制中没有全面包含年度预算和长期预算,难以服务于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另外,地方政府的预算体制改革严重落后于税收体制改革,预算制度难以完全融入政府财政收支工作,同时,监管机制的缺失也影响了预算体制的全面性,对于预算体制的改革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财政税收制度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适应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扭转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落后的局面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增强了政府财政税收的稳定性,改变了政府财政收支不均衡的现状,便于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增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政府职能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能够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进而促进经济体制优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而长远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优化财政税收结构

合理的财政税收结构是健全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重要支撑,为此,面对我国财政税收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我们有必要适当降低流转税的征收比重,提高财产税和所得税的征收比重,精简重复税种,明确不同税种的功能和征收范围,例如,在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中,为了减小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应当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在资源税方面,可以通过拓宽资源税的税收范围及提省税负水平来制约资源的过度浪费等,这些针对财政税收结构的改革措施适应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对于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各项财政税收制度的建立正是为了对合理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支持国家的各项经济建设,但是,就目前的财政支出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失衡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此,有必要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就目前的经济局势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对于服务型的公共行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重点工程的支出力度,例如,农村教育机构的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发挥财政税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加强预算体制改革

预算体制是合理分配财政税收的基本手段,为了实现财政税收的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健全的预算体制是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针对于预算体制现存的问题,加强预算体制改革需要成立独立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在预算编制方面,适应于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增加财政税收的中长期预算,拓展预算的覆盖范围,使预算涵盖全部财政税收,在预算管理方面,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加强对预算合理性的审查和监督,确保预算体制的建立对于财政税收的合理使用发挥积极作用。

(四)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关系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关系的平衡有利于各自充分发挥对于财政税收的支配力度,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各级地方政府缺少对于财政税收支配的自主权,急需得到中央的适度放权,另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应当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划分,以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分配,缓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与此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财政税收收入的增加与监督的有效性相结合,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责任与财政收入不相符现象的出现,确保各项财政税收收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四、结语

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是国家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经济建设的全面繁荣有赖于财政税收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顺应于时代发展趋势,经济建设局势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对于财政税收体制不断地提出新要求和高要求,尽管就目前的改革现状来看,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恒久发展,继续不断地深化财政税收体制势在必行。

摘要:财政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保证,作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为国民经济的恒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执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社会发展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伴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顺应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继续发挥和加强财政税收的作用,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力度是势在必行的。文章将在分析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认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进而积极思考和探索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勇.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08).

[2]崔绍光.关于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4(18).

[3]任瑞莲.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区深化七项改革强化财政管理 篇5

孝南区深化七项改革强化财政管理

开年来,我区财政部门继续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国资监管规范化。区国资局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宜都市国有资产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上半年对中小企业局、建筑业管理处等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了规范处置,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二是预算编制精细化。不断细化支出科目,着力改进和完善区本级部门预算报送内容和形式,将全区70个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信息在网上予进行公开;全面实施综合预算,不断增强政府的宏观调空能力;认真完成了3000万元区政府债券的发行管理工作,确保发挥转贷资金使用效益三是非税征管网络化。积极推进非税收入征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上半年,全区纳入财政非税专户管理资金为103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7万元,增长3%。非税收入累计划、缴 110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5万元,增长22%;四是集中收付自动化。区国库收付中心充分发挥综合处理平台优势,继续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以财政局为试点积极探索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全年共受理业务 122884笔,支付财政性资金 103645万元,拒付660笔,金额825万元;五是政府采购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采购规模和效益。上半年共办理采购业务337批次,采购金额4953万元,同比增

长92%,节约资金40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7.4%;六是农村综改模本化。区综改办以“规范工作形式、规范业务流程、规范文档管理、提升整体水平”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农村综改模本化管理,顺利通过省考核评估组的验收,并积极督办和协调了全区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工作,5月下旬提前完成了“普九”化债任务;七是网络建设便捷化。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财政业务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社会优抚资金信息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系统、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拨款和总预算会计系统和用友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深化财政改革 篇6

3月24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新任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发表演讲说,过去30多年,财税体制改革一直是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未来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走艰巨的改革之路,财税体制改革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7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今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力争有实质性进展。财税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推进。

业内人士如何建议政府推进财税制度改革?我们特邀全国人大代表、财税专家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来谈谈她的看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核心。财税体制改革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改善民生、调节社会群体的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如何分享改革红利,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是广大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可以说,没有财税体制的改革,就没有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很难建成一个“公平、正义、人民满意、美好、幸福的国家”。

30多年来,我国的财税体制进行了包干制和分税制二次重大的改革,在财政收入改革、财政支出改革、政府间的关系这三个领域进行改革。

目前,主要的问题和建议是:

1、财税立法权、执法权混淆,建议尽快将财税立法权回归全国人大

西方国家称“财政权是掌握钱包的权利”。从1984、1985年全国人大二次授权国务院,国务院交由财政部自己立法。财政部自己立法,自己执法,带来较大问题。如当年的证券印花税,财政部发言人半夜鸡叫,晚上12点说不开征证券印花税,到凌晨即宣布开征印花税、百姓措手不及,舆论一片哗然。到本次两会前,提出的“扩大房产税征收试点范围”讨论十分热闹,但从法理的角度, 这一重要的税种,并非通过全国人大及其?立法程序来征收,来的也是如此突然,导致各地房产中心排起长龙。其合法性在法理上存在较大争议。这种法规出台的随意性,对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了很大负面的影响。当时是“暂行”授权,却被延续了30年之久。这30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构成,但事关公众利益的税收立法权,仍游离于全国人大立法权之外,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基本属于“大权旁落 ”。这种立法权与执法权混淆,使人大的监督权也难以到位。

建议尽快将财政立法权回归人民的代议机构——全国人大,由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这一权力。因此,对新一届人大来说,是一个契机,寄希望本届人大收回这一权力。

2、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比较薄弱,加强对公共财政的监督。

一是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问题。

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就30家。2012年财政收入为117209.75亿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仅上交970.83亿元,大家可以算一下上交的百分比。掌握着垄断资源的中央企业少交、漏交的有多少?没有将统计数据交到代表手上。作为代表不禁要问央企国有资本金多少?上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财政预算收支管理的有多少?这些数据应该对应起来看,这笔账有没有算过?一方面某些央企高管拿着千万高额的年薪,一方面没有足额缴纳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这个问题关系到打破垄断坚冰,让人民分享公共财产利益,因此要强化人大权威,保持预算监督的完整性和约束力。

国有资本是全民的资产,全民收益理应让人民享受。建议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可以借鉴基层人大的做法,将20%作为公益金和公积金,留存企业。80%上交,而不是全部留存国资委,提取10%上交财政收入。因此,适当提高央企国有资本收取比例。现在对央企上交是按四个标准:免交、5%、10%、15%。建议央企至少提高到5 %的标准,同时扩大提高的覆盖面。

二是转移支付的问题。2012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二项合计为 40262.70亿元, 占当年财政总支出125712.25亿元的30%。份额之重,增长幅度之高,至今却没有一部相应的法规和条例来指导,对这部分无偿划拨的资金,立项和审批还存在着随意性、以人的意志和感情因素替代程序的状况,转移支付的补助资金和使用管理都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效益评估,导致转移支付的效率性、公平性和透明度都存在很大问题。据悉财政部已启动《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暂行条例》的起草,人大在干什么?人大应参与其中,否则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三是强化人大对预算的法律地位和强制力,不批准的坚决不能拨付。一方面预算编制要提前介入,改变各级政府代编预算的尴尬现状。其次对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方案要进行审议和批准,要求超收收入更多的向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倾斜,而不是弥补坏账和亏损。再次认真做好跟踪督办,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重点问题,督促政府及财政部门及时提出整改方案,限时跟进。根据《监督法》规定,政府应按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报告,并要及时细化。

3.税制结构不合理,税赋偏高

建议提高劳务报酬起征点。从1980年—2011年31年中,我国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调整了4次,由800元提高到3500元,而劳务所得至今没有调整,抑制了底层务工人员收入和自由择业者劳动的热情。同样是3500元,由于起征点不同要多交540多元,33年来没改过。建议提高劳务所得起征点,与工资薪金同步,从而推进个人所得税的综合配套改革。

小微企业赋税成本高,用工成本也高。去年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对小微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小微企业与它提供的就业贡献和实际所得不成正比。建议对小微企业,借鉴西方成熟国家经验,采用非正式、差异化的用工制度。目前上海小微企业的税收比重约5%,建议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或者免税。

4.人大应设审计部门,独立于政府审计之外

近年来,审计风暴刮得很大,老百姓还是认为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审计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不是独立于政府之外。我们且不探讨这种设置的合理性,但是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个人观点应该设置审计部门,互不影响,互为作用。我们把审计署作为政府的“内审”,先拧一把,把水整干了,再交人大审计。等于两道屏障,又加了两把保险锁,投资虚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现在这种理念逐渐被社会接受,很多国有、外资、甚至民营企业都设置内审部门进行审计,我们把它叫做“内审”。再请第三方审计。上海政府在这方面起了引导性的作用。如在建设部门,对建设工程审计,过去社会审计一般核减20%—15%都很正常,社会审计是按核减金额作为收费依据的。核减越多,收费价格就越高。但现在上海的建设行政部门核减5%范围之内的,作为对国有企业甲方支付审计费的部分,超过部分,带有惩罚性措施让施工企业付费。引导市场规范结算,严禁高估冒算,有效控制了成本、杜绝浪费。

建议完善审计署作为政府部门内审,适当引入社会第三方审计,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大审计全方位的公共资金审计系统。人大也可应用内审结果,并且将审计结果和部门诚信作为下一年编制预算的激励和惩罚措施。

同时可借鉴英国的做法。英国较早的建立了审计制度。1861年英国议会下院设立的决算审查委员会。作为唯一的独立的审计机构,1983年英国国库和审计部都更名为“英国国家审计署”,是一个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外部审计机构,对议会负责并向议会报告工作。审计长由英女王任命,为下院的法定官员,非经议会上、下两院同意不得免职,其工资由国家统一基金支付。记得最早审计长,英女王还任命了一位无党派人士、女性担任,不受任何党派利益干扰,既有独立性又细致理性,只对英女王负责,对国家负责。

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及审计相关的独立性,是国家审计监督权威性的合理要求,是不受地位不受归属关系所制约,监督的权限不被任何的利益关系所局限,作为社会监督不可缺少的国家审计,随着监督权力的提升,必将要健全和完善。

对国家推进财税制度改革有两点担忧:一是财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财政部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应跳出财政部改革的圈子,否则改革将失去根本的意义。二是财政部在与各种利益的博弈中,改革会遇到妥协,改革将不彻底。

深化地方公共财政改革的实践探索 篇7

一、积极培养主业, 构建公共财政的基础

“以收定支”这是理财的基本原则。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目标的确立, 政府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 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 如社会保障需要健全、教育需要发展、农业需要增加投入等等, 这些都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来保障, 而财力来自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培养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是公共财政的基础, 否则, 公共财政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但由于没有主导产业和主体财源, 不少地方的公共支出难以保障, 而公共支出能够得到保障或保障得比较好的地区, 往往是主导产业和主体财源培养得比较好的地区。

在地方公共财政的构建过程中, 财源的培养尤为重要, 否则, 公共财政的构建无从谈起。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培养财源, 壮大财力其关键是要培养主业, 建立稳固的财源。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 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自然历史和资源禀赋的区别, 各地发展经济的条件和基础是不一样的, 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都可以寻找到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 培养出地方的主体财源。一般来说, 经济发达地区有先发优势, 财力雄厚, 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好, 有了一定的积累, 经济发展可以走高端之路, 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产品, 培养主导产业和主体财源;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后发优势, 一般集中在资源和生态源头地区, 资源相对丰富, 可以通过资源开发, 发展资源型和资源深度开发型经济, 或者开发生态经济, 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同样可以培养主导产业和主体财源。在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 各地必须不遗余力地培养主导产业和主体财源。有了主体财源, 公共收入就有保障, 地方公共财政构建才有基础。

二、推进综合改革, 奠定公共财政的框架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核心, 预算不改革, 公共财政的改革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减政放权和财政体制的“分灶吃饭”的推行, 我国财源出现了多元化, 而我国的地方预算并没有作相应的改革, 一直存在预算不完整的问题。从预算收入看, 我国的财政收入通常指一般预算收入, 但我国地方政府的收入除了一般收入以外, 还有大量的预算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尤其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 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 不少地方预算外的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是并驾齐驱的, 而这些预算外收入不少地方是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 财力的分散导致了预算的不完整。从预算盘子看, 也仅仅将一般预算收入纳入预算盘子来编制, 大量的预算外收入没有纳入预算盘子, 以至部门之间“苦乐不均”, 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 财政的保证水平高, 而没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 财政资金往往得不到保障, 导致财政预算管理的紊乱。从预算支出看, 由于预算外收入没有纳入预算管理, 使得大量的政府性资金失去人大的监督, 不仅造成政府资金使用的绩效无从考核, 而且容易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

构建地方公共财政必须从改革公共预算着手, 建立起完整的公共预算。公共预算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 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政府的财力来看, 无论是一般预算收入, 还是预算外收入, 都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性收入, 都是政府的可用财力, 都应该而且必须纳入预算来管理。在此基础上, 将预算内外收入统一纳入预算盘子, 编制预算盘子要打破长期形成“基数+增长”的简单预算编制方式, 采用因素法, 按照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的要求, 编制部门预算。同时, 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 采取集中支付或授权支付的方式, 由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支付, 以避免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和单位、部门截留。只有这样, 通过综合的公共预算改革, 才能将分散的财力变成集中的财力, 将张开的五指变成紧握的拳头, 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 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促进民生转型, 确立公共财政的本质

我国虽然把公共财政作为财政改革的目标, 但有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思想并没有完全确立, 对修路造桥、对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 总是千方百计能筹集到资金, 而对改善教学条件、增加医疗投入、扩大社会保障总是捉襟见肘, 缺少资金, 以至老百姓“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难以解决, 以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时有发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建设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民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为地方公共财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公共财政必须向民生转型, 把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用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让老百姓上得起学、把困难家庭纳入社会保障、建立起全民医保等, 使公共财政真正用于改善民生, 实现以人为本, 使城乡居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四、坚持城乡统筹, 发挥公共财政的效应

建国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牺牲农村发展工业”的道路, 国家主要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 把农业的利润转移到工业, 在这段时期内对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的确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以至形成了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同样, 国家的财政主要是城市财政, 主要为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农村和农民很少能够享受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城市, 提供公共服务 (如教育、医疗、图书馆、公用交通、消防、绿化) 时, 一般不会要求民居负担费用;当城市兴建公共投施 (如道路、桥梁、学校、公园) 时, 居民根本不必承担任何费用。而农村则不然, 不仅公共服务十分有限, 公共设施十分落后, 而且是最必要的服务和最简陋的设施也要当地农民负担。城乡二元结构, 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短缺, 地方财政实质是城市财政。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 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公共财政加快了向农村覆盖的步伐。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 各地先后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地方公共财政的阳光。但是, 这种公共财政的制度仍然没有摆脱城乡二元结构模式, 如我国的医疗制度, 对农村有新型合作医疗、对城市有城市居民医疗;我国的低保制度有农村低保, 也有城市低保, 等等。公共财政改革的制度是碎片化的, 仍然人为分割成两种制度、两种身份, 仍然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按理说, 公平提供公共服务与公用设施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应尽量为所有公民 (包括居住在城市和农村公民) 提供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城乡两种制度、两种身份显然不符合地方公共财政发展要求的。在我国13亿人口中, 60%生活在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和城市是一个整体, 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 构成社会的整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 城市和农村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和谐。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 而这个社会不仅仅指城市, 而且包括农村, 是整个社会。在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 必须摒弃城乡割裂的做法,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设计公共财政制度, 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弥补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欠账, 以改善农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科技等公共服务, 农村的交通道路、用水用电、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农机农具等农业生产条件, 使农村和城市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五、实现资金和资产联动, 激发公共财政的功效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仅存在大量经营性国有资产, 而且存在大量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体现。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殊性, 如何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国家虽然明确政府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体, 但实际上各地财政部门普遍没有或没有真正管理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仍然由各个部门和单位自行管理、自行使用、自行配置和自行处置, 以至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分配上的“苦乐不均”,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更新快、配置水平高, 占有的国有资产多、闲置不用的国有资产也多;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更新慢、配置水平不高, 占有的国有资产少、使用紧张。在使用上有些单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有些单位斤斤计较、勤俭节约。在处置上, 有些单位随意处置, 有些单位既是按规定处置, 也随意性大, 这些都造成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浪费, 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从理论上说,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 不仅不能生产出新价值, 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由政府性财政资金购买配置形成的, 即政府公共消费形成的, 可以说是财政资金的实物表现。同样,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以后, 形成的也是财政资金, 从财政资金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再到财政资金, 虽然中间的价值发生了变化, 但这是财政资金使用的一个过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理应由财政部门来统一管理, 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财政部门的职能和职责所在, 我国也明确了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各级财政部门必须承担起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职责, 按工作需要和使用标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配置;按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按使用年限和损耗程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处置, 并把处置后的收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 等等。总之, 从各地的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统一, 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 才能发挥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六、保持平稳有序, 规避公共财政的风险

我国《预算法》规定, 地方政府财政不能实行赤字预算, 不能发行债务。但从省到市县到乡镇,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 甚至村级自治组织都不同程度存在债务问题, 地方政府负债是不争的事实, 无非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地方政府负债, 客观上由于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政府财力逐步向上级财政, 尤其是中央财政集中, 而国家的公共支出政策不断出台, 这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负债。从主观上看, 由于我国的土地收入归地方政府所有, 地方有潜在的收入来源, 地方都认为未来的土地收入是能够偿还债务的, 地方负债也有恃无恐、理所当然, 这导致的结果是地方债务日益扩大, 有些地方甚至到了无以偿还的境地。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 到2010年底全国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 甚至超过了全国财政总收入。

债务不同于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取得的收入,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是不需要偿还的, 而债务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 需要偿还的。去年以来, 从希腊开始, 波及爱尔兰、冰岛、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欧洲债务危机, 不仅严重打击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而且导致了政局的动荡。我们对债务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 债务是一把“双刃剑”, 管理使用不好是要出问题的。在当前的我国, 要地方政府完全不负债或完全消灭地方政府负债是难以做到的。既然难以做到, 堵不如疏, 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债务的控制和管理。一方面, 要加强债务的源头控制, 明确政府财政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使用的主体, 以避免多头负债或债务不清。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债务使用项目的管理, 债务应主要用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等方面的支出, 以弥补政府财政收入的不足。同时, 要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 确保地方政府财政的安全,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

摘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公共财政改革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发挥了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但是, 公共财政改革是个系统工程, 地方在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财力紧张、基层财政困难是不争的事实。要摆脱地方公共财政目前的困境, 必须转变财政的职能, 全面深化公共财政改革, 以实现财力和事权的统一、城乡的统筹、区域的协调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关键词:公共财政,改革创新,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财政厅课题组.浙江省财政预算“三分离”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 (J) .财政研究, 2010 (5) .

深化财政改革 篇8

一、土地财政的积极作用

土地出让 收入是土 地财政最重 要的载体。2011年至2014年,全国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的比例均在30% 以上或接近30%,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0% 以上,发挥着一般公共财政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地方政府通过大量供应土地,一次性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吸引外来投资,增加税收收入,提高就业水平,带动当地群众收入水平提升,加快本地经济发展。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2010年和2011年,地方政府直接安排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当年土地出让净收益支出的比例最大,分别是26.92% 和16.78%。三是加快社会事业的进步,促进民生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教育资金,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向“三农”倾斜,统筹城乡发展。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快推动“三农”建设步伐,征地拆迁等成本性支出也大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土地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

土地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不可能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土地利用的根本方针。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使得可供应土地日趋减少,带来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

(二)经济发展周期影响土地财政的持续性

土地的供需关系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明显,经济下行很可能导致土地价格的下滑以及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进而使得地方政府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

(三)土地融资带来的政府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抵押融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收储,形成了大量政府性债务,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偿还债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长期看,在债务风险临界点不好把握的情况下,此举具有一定的隐性风险。

(四)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近几年的审计结果显示,市、县级政府在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未完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虚增财政收入、调节财政收入进度、平衡预算、超范围使用等。

三、全面深化改革对土地财政的影响

土地财政的成因涉及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多项改革措施,将对土地财政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1.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上市交易、不能抵押。《决定》的一个亮点,就是进一步扩大了土地的权能,不仅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而且赋予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能,可以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土地一样享有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待遇。这一举措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保障,迈出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大步。

2. 改革征地制度。《决定》明确了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任务,提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通过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逐步减少强制征地数量,减少征地纠纷,使被征地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真正实现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

3. 改革完善土地市场。《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纳入国有建设用地市场交易平台,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还要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使市场在国有建设用地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财税体制改革

1.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决定》提出要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其规模和比例,同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这些举措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避免习惯于向土地财政“伸手”的现象。

2. 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及风险预警机制,《决定》对政府债务管理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地方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行地方债,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土地融资,以防范和化解土地融资带来的债务风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中,对地方债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发债规模后,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券,这是我国政府债务管理的新突破。

3. 完善税收制度。《决定》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培育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完善地方收入体系,相应减少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地方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将得到缓解。

4.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决定》提出了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改革方向,通过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明确事权划分,提高中央支出责任、减少地方支出责任 , 缓解地方的财力困难。

(三)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革

《决定》提出,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突出科学发展导向,综合评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的全面成效,不再仅仅把GDP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体现了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绩考核工作的鲜明导向,“以GDP论英雄”将成为历史,领导干部片面追求政绩的现象将得到缓解。这些措施有助于促使地方政府官员“看淡”土地财政,不再过分追求土地财政。

深化财政改革 篇9

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使预算执行审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总的目标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公共财政。在原有的财政管理中, 存在着诸多与建立公共财政不相应的突出问题:一是重决算、轻预算, 财政预算编制准备不够, 导致编制较粗、不够科学、合理与细化。二是预算编制多年来遵循“基数加增长”的方式编列, 没有更好地关注部门预算单位情况的变化, 导致一方面固化了财政基金在部门单位的分配格局, 同时也加剧了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三是预算约束不强, 部分应当纳入年初预算的财政收支没有纳入, 预算调整不够严谨, 年底追加预算比重较大。四是预算收支科目分类欠科学, 导致编制的预算内行说不清, 不利于人大和有关只能部门的预算监督, 也不利于预算的公开、透明。五是财政资金分散, 流转环节较多, 基金调度的力度不够, 挤占、挪用财政专项基金的现象屡禁不止。六是财政转移支付还存在政策不够透明、操作不规范、转移支出种类过多的等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 财税部门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完善财税体系、增强财政实力等方面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

(一) 收支分类改革。

收支分类改革遵循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有利于预算的公正、公开、细化和透明, 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的原则。进一步为深化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透明度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改变了过去收支体系设置不全, 涵盖范围较窄, 支出按经费分类, 不能准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弊端。改革后的收支体系更趋完整、准确与清晰, 为预算执行审计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有利的契机。

(二) 部门预算。

当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向人大做的预算草案报告, 普遍较粗, 只编列到收支大类;二是政府根据人大通过的预算而下达的财力安排计划则相对较为详细, 但普遍存在上级补助收入为打足、部分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收入未纳入年初预算, 执行中仅以政府抄告单或政府领导签字代表;三是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虽则最为详尽, 基本依据政府财力安排落实, 但编制时部分收入未完全纳入的先天不足, 导致年中执行中随意性较大, 年终追加支出比重普遍过高。

(三) 国库集中收付。

国库集中收付即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同时, 所有财政支出必须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的一种制度, 概括起来就是“六个直达”, 即预算收入直达金库、预算外收入直达专户、工资直达个人账户、专用经费直达项目单位、政府采购直达中标供应商、基建支出直达施工单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实行全过程监督。由此使得财政资金账户更加集中, 财政资金调度更加频繁, 资金流向更加复杂, 国库集中资金流量加大。这些特点, 都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出另外挑战。

(四)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机制。当前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管理部门对执行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有的甚至合二为一, 无监督可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采购过程不够规范、透明, 容易出现舞弊行为;政府采购批复不及时;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标准不一, 不能全面评价政府采购实际产生的效益等等。政府采购是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政府采购的规范运作是审计监督法定的职责, 也对今后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深化对财政支出的审计提出新的挑战。

(五) 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不够透明、操作不规范、种类过多。为使这项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应当进一步深化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切实将转移支付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视野, 促进转移支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执行过程的规范。

二、当前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对审计期望值不断加大和审计部门自身的不断摸索与积累,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实行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 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的进一步深化, 主要表现在:

(一) 现行审计体制的局限性。

我国的审计实行的市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双重领导体制, 体现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上, 实际上就是本级人民政府的内部审计, 必须体现本级政府的意志。预算执行审计对某些特定问题的查处与报告, 政府为了减轻负面影响, 审计在向人大报告和向社会披露时, 要求审计部门只能点到为止,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执法力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同时, 由于现行审计管辖体制的局限, 造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不够完整。按照现行审计体制的规定, 国家税务局在地方的各级机构不属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 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对国税机关征收中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不能进行核实, 另外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显示, 国地两税的经费收入一半以上来自于地方本级财政, 并且已纳入预算,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也囿于审计管辖体制的约束, 不能进行审计, 这些都势必影响审计工作成效。

(二)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依据的法规滞后。

随着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种财政配套改革的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更新, 原来依据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比较原则, 操作性不强, 而配套的文件不能及时、完整的掌握与运用, 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作用的更好发挥。

(三) 审计机关内部条件的制约。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人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的综合考量。当前审计机关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 受到一些内部因素的制约:一是审计人力资源缺乏, 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并且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不均衡, 而面临的审计对象太多、审计任务太重, 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财政、地税、地方金库的审计, 以及延伸预算单位及纳税户的审计调查, 非常困难。二是财税部门自身电算化水平较高, 而审计部门这些年来虽然从上到下已将计算机审计作为审计质量的生命线来抓, 但还没有开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软件, 积累的计算机审计经验还不多, 利用计算机查账能力相对薄弱, 不利于审计向深层次发展。

三、深化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几点思路

适应财政预算改革, 服务于公共财政意识, 认真总结《审计法》实施以来预算执行审计的经验, 研究今后发展趋势,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目标, 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一) 准确定位, 强调服务, 严格执行“两个报告”制度。

在现行审计管理体制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情况下, 审计机关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应准确定位, 服务于本级政府进行的各项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 服务于人大对本级预算的监督。“两个报告”制度的建立, 使审计工作纳入了国家预算管理和监督体系, 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这一制度, 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两个报告”应该针对报告对象的不同讲求策略。审计工作报告遵循有利于人大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监督, 有利于政府管理财政的原则, 在报告内容和重点上既要有所侧重, 又不能只反映财政税务部门内的问题。

(二) 改进方式、加强协调, 构建财政一体化审计。

财政审计是审计永恒的主题, 要充分发挥好财政审计的作用, 应当改进审计方式、方法, 调整好审计重点和工作思路, 使审计工作有的放矢。每年年初财政预算批复后应及时取得相关资料, 年中注意跟踪了解预算追加和调整情况, 第四季度着手搜集分析预算执行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 根据预算资金分配的方向、规模和结构, 结合历年审计发现的苗头性和普遍性问题, 综合分析研究, 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作为制定下年预算执行审计计划的依据。在审计机关内部, 构建财政一体化审计体系, 统一协调预算执行审计。审计组织上, 打破内部分工界限, 统一调配力量, 协调一致的运行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强向政府、人大的汇报和财税部门的沟通协调。

(三) 适应财政改革,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内容。

预算执行审计是推动财政改革的重要手段, 围绕财政改革, 不断深化审计内容。应当而且可以在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范转移支出、推动政府采购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务实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

部门预算是预算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也是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石, 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科学, 执行是否准确, 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成效。预算执行审计应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 重点审查:一是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与完整。单位预算外资金是否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并全部列入本部门的综合预算;政府提供给各部门、单位履行职责所需必要的经费标准是否合理;财政部门是否预留机动指标。二是部门预算执行的真实、合法性。审查预算批复是否及时, 预算拨款是否按进度、按级次有序拨付;各部门、单位是否隐匿收入, 预算外收支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

2、把握国库账户审计关键。

公共财政下对财政性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规范收入收缴和支出拨付程序, 实习国库单一集中收付制度, 为预算执行审计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审计应当把监督的关键转到“集中收付”上来。首先要审查有关部门、单位各项非税收入、预算外资金是否进入国库统一账户, “收支两条线”制度是否切实执行等。其次, 要监督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 检查有无不按预算和程序支付, 有无一方面集中支付、另一方面一些资金又分散管理, 账外循环。通过对国库集中收付的审计, 促进此项制度健康运转。

3、推动政府采购的规范化运行。

政府采购是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政府采购的规范运作是审计监督的职责, 对政府采购的审计, 首先, 要对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审查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程序是否合规, 是否报政府批准等;其次, 要按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 审查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编制的采购目录, 确定其采购范围。通过政府采购审计,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促进政府公共财政下的采购制度更加合理、合规、合法。

4、促进转移支付向规范化发展。

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当前的预算执行审计存在对转移支付政策掌握不够全面、及时, 审计内容不够深入的不足, 而基层县市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在财政收支中的比重较大, 甚至大多已超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转移支付应当成为今后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关注的重点。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将税收返还和结算补助作为审计重点, 审查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专项转移支付, 应对每笔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跟踪审计, 从资金源头、渠道、投向等多方面进行审查, 严防这些资金被截留、挪用或出现损失浪费, 以保证转移支付资金的安全并发挥最佳效益。

(四) 积极探索财政绩效审计。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后, 预算执行应以建立财政预算绩效体系为契机, 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多年来的财政审计一直以合法性审计为重点, 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 财政部门已着手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一是对部门经费审计时, 重点检查事业经费是否保证以较高的行政水平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事业效果如何;二是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时, 不仅要进行投资项目决算审计, 还要把审计作为一种制约环节贯穿在项目从招投标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 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发挥;三是开展对专项资金审计时, 应重点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按预算安排使用, 揭露是否因项目安排不当造成专项资金滞留或损失浪费, 以及是否截留、挪用项目资金, 或者弄虚作假骗取项目资金, 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无效益的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结合当前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适应财政体制改革, 变革预算执行审计目标、方式、内容和技术方法, 深化本级预算执行审计, 促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关键词:财政改革,预算执行审计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干部知识读本》1994中国审计出版社

[2]、陈清玉《.围绕财政制度改革深化预算执行审计》2003财税与会计

[3]、朱哲《.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几点思路》2006铜陵学院报

[4]、陈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思路》2005审计与经济研究

[5]、陈练.《因应国库极致支付变革财政审计工作》2006近日海南

[6]、桂忠才《.关于预算执行审计的几点思考》2003广西审计

[7]、郑中淮《.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2005审计与理财

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10

1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的具体成就

1.1 在税制转型方面的成就

在改革所得税方面, 将内资企业的所得税制度进行高度的统一, 在原有所得税办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充分展示了税收原则的公正、公平, 为企业提供了良性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促进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快速发展, 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1.2 在增值税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已经建立起新型流转税制度, 该制度主要是以增值税为制度主体, 以营业税与消费税作为补充。增值税的建立是我国计划经济税制向市场经济税制进行转型的重要体现, 促使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与国民GDP实现稳步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结构转型。同时2016年营业税将作为增值税进行推广, 扩大了增值税的主体内容, 营业税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不再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

2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

2.1 税收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税收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税收体制还不够健全, 一些税种还没有纳入到税收体制当中来, 包括以环境与资源为代表的税种、一些支持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税种、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税种, 这些税种在税收体制外, 对我国财政预算与支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财政收入损失严重的情况, 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缺少资金保障, 以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分税制改革工作没有做到位, 分税制改革存在着中央财政权利与地方财政权利分配的不均衡、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划分不均衡问题, 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缺乏自主的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主要向中央进行集中, 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不仅制约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 同时地方政府还承受着一定的债务压力, 最终使分税制改革的实施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2 财政预算体制不完善

财政税收改革制度实施以来, 在税收体制的改革方面与财政收入的分配方面率先做出实质性改革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促进了我国财政税收改革工作的发展, 但是在财政预算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方面, 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预算管理体制在管理的范围方面覆盖较小, 存在着管理缺陷问题, 而地方政府推行预算管理体制工作的力度不够, 导致没有紧随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工作的脚步, 也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制约机制与预算监督机制, 有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做到透明的财政预算管理, 在地方的财政管理工作中, 依然存在着资金挪用以及资金浪费的现象, 这些现象大部分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乏严格的财政预算审批制度, 同时还缺乏严格的监督审核制度, 在开展地方财政工作前, 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计划年度财政预算。

2.3 缺乏合理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在分税制度的基础上,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 其主要是指由中央将财政收入进行集中, 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财政支出, 用来协调地方经济发展不均的问题。转移支付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财力、实行体制互补。转移支付工作中存在着资金利用率较低、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 中央向地方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时, 由于资金流转的周期长与流转的环节多, 极易出现资金截留与漏损的情况, 使资金严重缩水, 滋生严重的腐败现象。除此之外, 转移支付的类型与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 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而税收返还与体制互补所占的比重较大, 这样的转移支付制度结构, 很难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公共性。

3 深化改革财政税收体制的具体办法

3.1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利

深化改革财政税收工作, 有利于不断创新发展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根据财政税收推行过程中遇到的权利协调不平衡问题, 需要充分结合我国财政税收发展的现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的基础上, 有效地协调中央财政权与地方财政权利。在进行财政权利的协调工作时, 需要合理分配中央财权与地方财权、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 降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 为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一部分压力。在深化政府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时, 以财政支出责任与事权为切入点, 加大改革的力度, 做好协调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利工作, 及时解决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财政权利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进行权利的分配时, 需要不断地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强从上至下进行的财政支出分配工作, 完善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资金跟踪管理制度, 保证财政资金下放的过程中, 不会出现私自进行挪用以及滥用的行为。将财政支出的责任明确落实到各级政府, 充分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资金支出的比重,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中央财政权利的下放, 可以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财政自主权, 充分发展当地的经济, 完善地方政府的公共设施建设, 但与此同时需要中央加强监管地方财政的力度, 做好约束地方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 加大对地方财政工作的管理, 使其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工作。

3.2 健全财政预算的管理体制

财政预算体制是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在财政预算体制的推行中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预算管理机制, 来保证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可以得到科学的、严密的运作。在进行预算监督体制方面, 需要政府合理规划短期的预算工作与长期的预算工作, 实施复式预算管理体制。在健全复式预算管理体制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国家预算管理范围, 将经常性财政预算与资本性财政预算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 同时要将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社会保障预算归纳到预算的管理范围中。为了更好地保障预算体制的实施, 要成立预算管理部门与预算监督部门等机构。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的监督管理, 建立群众监督体系, 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为群众提供监督举报途径, 包括开通网上监督举报窗口, 设立群众举报部门, 重视群众监督的作用。要求地方政府将财政预算中非核心、必要的预算内容进行公示, 实现政府财政预算的透明化、公开化以及公共化。政府需要做好财政预算的审批工作, 对于需要进行财政拨款的项目, 要做好相应的审查工作, 对于预算项目中涉及的大资金投入项目, 要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 严格把控财政预算的审核工作。

3.3 完善转移支付体系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需要健全并完善政府转移支付体制, 政府需要将转移支付的结构与比例进行不断的完善, 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据中央财政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进行合理的提高, 完善增值税与税收返还制度, 全面保证政府平稳地进行财政资金的转移与支付。政府在开展财政资金的转移与支付工作时, 要根据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地方的人均特点等,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案, 协调好资金分配的比例。

3.4 对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财政税收体制,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还需要不断地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完善财政税收体制。在对财政税收进行管理时, 需要将分权管理与集权管理税收工作进行落实, 完善税收的管理体制, 彻底改变重税收轻管理的现象。充分利用法律与制度进行管理与约束,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形成规范化的税收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扣除标准, 将累进税率进行统一, 建立双向的申报与交叉稽核的税收征管制度。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还需要不断提高地方税种的地位。利用相关的财政管理法律法规对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进行精简与完善, 加强对乡镇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需要合理地利用地方政府下放的财政权利, 给予地方政府在进行建设投资工作中一定的自主融资权利与地方财政权利。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防止地方政府出现债务问题。针对已经出现的债务问题, 可以采取分类处理的办法与分流处理的积极措施,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的执行与管理制度。

个人所得税可以有效缓解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 财政税收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上进行制定并完善的, 为了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 需要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 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推行综合申报与分类扣除结合的办法, 减少工薪阶层的赋税。增加资源税与环境税收等税种, 完善财政税收体制, 促进社会实现税收公平。

地方政府还需要根据相关的财政税收的政策法规规范纳税人与相关的财政税收职能部门, 做好依法纳税的宣传工作, 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提高税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依法纳税是每位纳税人的基本义务, 在进行纳税的同时其还享受相关部门的服务, 由此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对税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使其提供优质的税务服务。

4 结语

我国已经建立并完善财政税收体制, 也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深化改革。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需要及时改善财政税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做了简单地介绍, 并针对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税收体制、预算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论述, 并根据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意在为深化我国财政税收改革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廖玮.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4) .

[2]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9) .

[3]崔绍光.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4 (18) .

[4]赵霞.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1) .

[5]刘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赤子 (中旬) , 2013 (07) .

[6]张思佳.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01) .

[7]李俊.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4) .

深化财政改革 篇11

一、乡镇财政的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乡级财政的收支矛盾一直十分突出。税费改革后,收入的大规模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基层财政的运转,成为农民负担反弹的一个隐患。基层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更是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在当今对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收入增长乏力。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已没有主体税种,除少部分城关镇和建制较大的重点镇以外,大部分乡镇只有税源分散、征收潜力小的一些小税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但从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上级要求的财政收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背离,由此产生了一些违反税收秩序的行为,既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无法真实反映乡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

2.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乡镇财政困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税取消后,虽然由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弥补,但由于乡镇经济发展已远落后于当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大部分乡镇的收入将处于较低的增长水平。而现代社会事业发展迅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开展,乡镇的社会责任日益增多,其财政支出增幅也将出现迅速增长。因而在上级转移支付较固定、农村税收增长乏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需求旺盛的基础上,乡镇财政的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

3.财政债务包袱过重.据农业部1999年的清查资料,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村级负债面高达83%,债务总额高达2138.5亿元。全国村级债务1999年比上年增长17.5%,2000年增长11%,平均每个村负债20万元。乡镇债务成因极为复杂,化解起来难度也非常大,但大部分乡镇债务形成时间并不长。一方面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财税体制使乡镇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上级财政在财力集中的同时却将应由上级财政负担的支出部分或全部下放给地方,目前乡镇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很多方面替上级政府承担了很大责任,造成事权与财政的严重失衡,迫使乡镇脱离实际举债建设。另一方面是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其具有权力高度集中并缺少约束和权力制衡,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扩张惯性的特征,乡镇干部为争先进显政绩,在各种达标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形成债务。

4.吃饭型财政比较普遍。取消农业税后,绝大部分的乡镇财力主要为上级转移支付,这些财力对于保障乡镇政权运转和基本要求来讲,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其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资金捉襟见肘,很难支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作为一级政府,不办社会事业,不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其政府的职能作用将会极度弱化。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并不是农村税费改革所引致的,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才显现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有的是农村财政体制自身的弊病,更多的表现为整个财政体制的不健全。因此,有必要从根源探求其成因,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税费改革之路。

二、乡镇财政困难根源

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将主要的税种增值税的75%划分为中央收入,而对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没有给予充分的保障,特别表现在县乡级收入明显下降,在财力无法得到保证的同时,却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公共支出,从而导致基层政府陷入财政失衡的困境。然而从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背景下分析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滞后。乡镇财政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辉煌时代后,乡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倒下,乡镇财政重要的增长源逐渐消失,而随之推动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财政的贡献仍然较小。并且农民的经济收入低,消费力不强,小城镇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力不强,绝大部分农民仍然依靠出外打工增收,在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农村经济呈现的却是“江山依旧”的局面。

2.财政体制不合理。现行的财政体制,比较突出的是体制上划不断增加,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两税”增量中央得大头、地方得小头,由此产生财政总收入增长越多,上级收入占的比重就越大,地方收入占的比重就越小。而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基本上没有大的固定收入,其自给能力降低了。同时,乡镇财政的事权并不是减少,而是不断增加;其承担的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工资等支出增长仍然较快,财政困难程度不断增大。

3.转移支付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我国的转移支付虽具有均等化意义,但资金规模偏小,犹如“杯水车薪”,并且有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是通过专项的形式转移给地方,一方面将资金分散,由十余个甚至更多部门管理,一方面又要求地方财政给予配套,这又给财力单薄的县乡增加了刚性支出。

4.财政人员负担重。乡镇财政人员负担重,一直以来都是普遍关注的问题,除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负担占去乡镇主要财力外,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征,虽经多次机构改革,都不能很有效地解决。反而在以减少编制的改革中推行的一些鼓励政策如:离岗退养、提早退休等,造成减人反增资、随后又进人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口是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因素。

5.乡镇债务逐年增加。乡镇政府职能越位,乡镇财政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乡村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乡镇领导为了政绩优异,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大举借款搞建设,最终形成负债。一方面各类升级达标的硬性要求,使乡镇借债配套完成。同时,部分乡镇财务管理混乱,不精简节约,随意性强,白条支付现象严重,招待费用过多过滥,人为加重了乡镇债务负担。

三、体制创新,乡镇财政跳出困境的金钥匙

几年来,乡镇财政的困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就乡镇一级财政的存在与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笔者认为,乡镇财政的存在是必须的,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和更大决心的制度创新,转变思路,使乡镇财政再现活力。

1.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乡镇财力实力。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发展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新机制,直接带动和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创出农业的绿色名牌产品和“新、优、特”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鼓励和吸引乡村的能人创业兴办乡镇企业,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使农民富裕、财政增收。

2.明确各级政府职能范围,明晰政府间事权划分。按照“不越位、不缺位”的原则重新界定财政的职责范围,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的事权划分。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事业的投入。在各级政府之间确立公共政策的责任原则,即“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则,各级政策决策者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都要严格遵守。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乡镇社会事业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加大对乡镇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应切实考虑乡镇的实际困难,逐年增加,还财权于基层,对专项拨款的管理,应进一步简化转移支付形式,压缩专项拨款比重,归并项目,尽量不要求配套,使财政资金最大限度真正的发挥效益。并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从机制上调动基层财政发展经济、加强征管、自我约束,自求平衡的积极性。

4.严控支出,切实减轻财政负担。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当前应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政策,真正做到减事、减人、减支,并对分流人员提供必要的金融、财税等政策支持,切实保证分流人员“分有出路,流有归宿”。在此基础上,可探索实行机构人员编制立法,这是防止“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循环的有效办法。在转变政府职能、县级统筹收支的同时,通过制定实施机构编制法规,确定乡镇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权限,减少机构设置的随意性,防止财政供养人员过度增长。也可将乡镇人员招录权统一由省、市人事部门上收,统一进行招录。

5.加强管理,化解乡镇债务。加强债务管理,首先,要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底数,核实情况,健全账目;其次,明确性质,界定责任,根据历史资料和相关凭证,确认责任归属,为妥善处理奠定基础;再次,区别情况,分类处置。应由政府承担的债务,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消化;属于公益性的债务,要“一事一议”,分别化解,属于企业行为且企业已级破产的债务,要通过法律程序依法办理。对因国家政策而造成的债务,比如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和“普九达标”欠款等,国家应该负责偿还大部分;对因借用财政周转金而形成的债务,上级财政部门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可对部分周转金按有关程序予以报销或转增国家资本金。

深化财政改革 篇12

一、深入贯彻落实 9 号文件,全面深化林业财政体制改革

2014年4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央财政林 业补助资 金管理办 法》( 财农[2014] 9号) ,明确提出了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预算管理的程序时限、各类林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办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9号文件,林业部门会同省财政厅认真研究,组织专人制定了《甘肃省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根据9号文件的精神,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重点开始了以下工作。

1. 会同省财政厅共同开展林业项目库建设。针对近年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联合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林业财政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指出申报项目由林业、财政部门联合逐级上报,凡申报的项目一律经过筛选进入项目库,滚动安排实施,避免了项目重复申报或选题不准、上报时间紧张等诸多问题,建成了我省首个林业财政项目库,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为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建立了林业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库和省级专家评审制度,在全省遴选出111名不同林业学科的专家入选专家库,集中开展重大项目论证,特别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据统计,全省项目库已储备林业科技推广等7大类534个项目,2014年组织申报235项,有效提升了林业建设投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促进了全省林业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 加强计财队伍规范化管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求,我们要求厅直各单位一把手不再分管财务,全面调整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由班子副职分管财务,党政“一把手”负责监督检查的新机制。对厅直各单位集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清理工作,要求未取得会计资格证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得在会计岗位上从事会计工作,全面落实了会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针对全省项目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8月上旬召开了全省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培训会,邀请省财政、审计、纪检部门的专家领导,就如何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做了专题讲解,特别突出了警示教育的内容,使全省林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3. 强化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的监管。针对国家和省级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年初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在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的监督职能作用,建立纪检、审计、稽查联动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更新监督检查理念,将监督工作始终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组织2个稽查组对2011—2013年全省的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稽查,对项目进展缓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了全省通报,并责成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近期组织督察组对近三年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全覆盖督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和督促改正,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4. 组织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实际,为实现林业计财工作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化管理目标,我们在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着手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通过项目库建设、项目资金进度实时督查等功能的发挥,确保林业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二、财政林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对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支持有待加强。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务院去年底审议通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省林业厅认真研究制定生态屏障规划编制大纲,组织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咨询会,谋划建设方向,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争取将生态屏障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但因国家没有安排专项投资,试验区建设只能依托现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尚不明显。建议国家林业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对甘肃省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不够完善。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家是效益补偿的投资主体,但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是不够的,也难以激发受益者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全社会对公益林实施补偿。除各级政府投资外,生态受益的各个社会群体,也应投入到公益林保护上来。从面上看,中东部省区要对西部省区的生态保护实施补偿; 从线上看,大江、大河中下游生态受益群体要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单位实施补偿; 从点上看,对森林、湿地、水源地周围的群众要实施补偿。建议国家从法规层面上明确,逐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同时,根据我省对单位管护成本的调查显示,以国有林为主的白龙江林管局、祁连山保护局、庆阳市林业局所属林业总场等天然林区管护成本分别为38. 8元/亩、20元/亩、17. 52元 / 亩,以集体和个人为主的庆阳市、天水市、陇南市管护成本分别为42. 23元/亩、28. 4元/亩、22. 3元/亩,与目前补偿标准差距较大。为此,建议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分别提高到15元/亩、25元/亩。

3. 森林抚育补贴范围亟需扩大,补贴标准有待提高。一是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区内有大面积亟需抚育的中幼林,特别是采伐迹地、初植密度较大的中幼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相当严重,建议按照森林正常的经营活动,将自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纳入抚育范围。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确权到户的集体林急需抚育但缺少资金。建议在加大抚育任务的基础上,增加试点单位和试点范围,扩大到集体林和个人林。三是河西地区主要以灌木林为主,绝大多数灌木林急需抚育更新。目前灌木平茬更新复壮成本较高,没有国家投入难以实现灌木及时平茬更新复壮。建议将灌木林纳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范围,发挥灌木林的生态功能。四是由于社会劳动力价格日趋增长以及林区运输成本增加,森林抚育成本逐年增长。我省多数地方抚育成本稿达300元/亩以上,远高于现有的抚育补贴标准,加之抚育间伐出材及抚育剩余物材质差,销售价格低,成本冲减少,而随着森林抚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难度大,成本高,投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峻。建议国家将抚育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300元。

三、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

1. 制定林业自然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并实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 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确定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及有关规范标准。在有关省份试点搭建林权交易平台,探索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森林资源安全的途径方法。

3. 实行森林资源增长目标考核制度,考核评价各地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完成情况。

4. 制定湿地和沙化土地征占用补偿办法,逐步健全林地、森林、湿地和林木、沙生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有偿使用制度。

5. 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湿地、沙化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管理,逐步修复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6. 探索建立碳汇项目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林业碳汇技术支撑体系和林业碳汇交易制度。

四、对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有关建议

1. 认真总结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经验,明确国有林区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国有林场性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2.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创新机制体制,按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公益性林场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同时理顺国有林场基本建设投资渠道。

3. 剥离移交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按属地管理原则,将国有林场承担的学校、医院、社区等社会职能整体移交当地政府,国有林场不再承担办社会职能。

4. 着力完善国有林场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国有林区社会人员保障制度,实现国有林场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

上一篇:敬畏教育下一篇: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