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2024-09-22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精选7篇)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篇1

今年 8 月底,《预算法》完成了 20 年来首次大的修订,并将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对财政法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将为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法制保障。 学习贯彻新《预算法》,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完整性。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 《预算法》实施已有 20年,但其涉及的基本上是公共财政预算的内容。 这次《预算法》修订,明确了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对四本预算的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定,使四本预算成为有机衔接的整体。 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 16 条、第 38 条、第 52 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国务院规定上下级政府应共同承担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等,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保障财政健康运行。 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 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 35 条和第 94 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财政。 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依法理财、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 新《预算法》做出全面规定,对预算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的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拓宽预算审核重点,提高预算科学性。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新《预算法》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 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必须坚持以新《预算法》为蓝本,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为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现代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篇2

袁贵仁指出,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都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 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 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 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 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更好地激发学校的活力, 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

袁贵仁强调,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把握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把方向,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抓好“三爱”教育和“三节”活动, 突出诚信教育,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要切实改进体育、美育工作, 养成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要部署推进课程改革, 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 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 体现到课标、教材以及考试评价中。二是促公平,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兜底线, 研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发展规划”, 注重农民工子女教育, 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要保基本,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抓好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要上水平, 优化学校布局, 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比例, 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调结构,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四是抓改革, 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开展改革试点, 优化考试内容, 确保公平公正, 加强宣传引导。五是转职能, 改进教育管理方式。要简政放权, 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 统筹整合专项资金, 减少各种检查活动, 特别是要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加快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要加快教育立法步伐。要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市、区) 省级督查、国家认定, 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开展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六是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公办普通高校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民办学校、中小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等建设。要强化依法办学, 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要坚持面向社会, 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继续实施“2011计划”, 推进产学研结合。七是发挥社会评价作用, 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要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把行业企业的评价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强化专业组织评价功能, 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要重视社会公众监督, 主动加强政务、校务信息公开, 特别是加大高校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力度。

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对策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需求,我国就开始了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尝试。1994年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设置了中央、地方两套税务机构,确立了中央税与地方税二者的既独立又共享的关系。随后,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一直稳步推进,先后实现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在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上升,收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8197.86亿元,全国财政收入为5218.1亿元,所占比重为10.83%;1995年比重为10.27%,1996年是10.41%……2012年为22.57%,2013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2.70%。

由此可见,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利于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它除了能更好地调整社会资源、收入等在政府与人民间的合理配置外,还能带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如:通过对减免税制度的推广应用,企业将会大大获益,享受到减免税的待遇外,还能合理利用政策制度,实行跨行业经营,最大化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政府、社会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税收制度,收入规范不足

所谓的财税体制改革,是从中央政府放权让步出发进行的,在不断深入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统一的财税体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符合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财税体制还未真正完善的时候,加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限制,而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也不能立即摆脱原有财税体制的影响,承担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增加了财税体制改革的成本,逐步加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了缓解中央财政收入支付矛盾,中央政府在财政收入上倾向于地方、部门、单位通过收费的方式来筹集公共收入,这样的财政收入来源,不仅消弱了税基,增加了预算财政收支矛盾,还造成了严重的“乱收费”现象,加大了对税外收费的依赖。这样的财税收入使得相关的法律体制形同虚设,严重妨害了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权威性,使得真实财政收入来源混乱不堪。

由此可见,健全改革完善当前的财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中央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行为,这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社会尽快摆脱这样的财政收入怪圈,是刻不容缓的财税体制改革重点。

1.2 转移支付有待加强,资金使用率过低

通常政府间的财政收支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模式,即中央政府是整个收入结构的主体,而支出结构则集中在地方政府身上,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正是如此。然而通过大量实践事实证明,这样的财政资金往来存在不少问题,如:资金转移流程不规范、周期长,贪污违纪现象严重,资金使用率过低等。经过近年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分税制推广应用后,财政收入中央集中率进一步提高,1999年后多维持在50%~55%之间,保证了中央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来平衡地方财力经济的不平衡现象。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偷税漏税的途径,有利于中央政府对各个地方经济发展财政平衡的协调。

我国的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部分: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在真正的实际过程中,转移支付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善解决的问题。首先,在整个财政收支结构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偏小,2005年为10%,2007年在整个财政收入增长至32.4%的情况下,转移支付比例也仅有13.8%。相反的是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等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过大,所占比重偏重,明显有利于地方发展,这样往往造成地方配套项目过多、泛滥现象严重,难以进行统筹安排,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税收返还额度过重,还会严重影响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服务发展水平。其次,由于整个转移支付缺乏严格完善的监管体系,在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过程中,支出分散、不透明,财政截留严重,贪污腐败不断等问题层出不穷。甚至连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标准、理由、路线等都是模糊不清的,加大了转移支付的核查难度,导致地方的财力配置不合理,许多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财力吃紧的现象。

1.3 财政与经济关系处理不当,不利于良性互动

政府财政与社会各行各业间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关系,往往呈现的都是良性互动关系,利于实现双赢。然而通过对多年实践经验的分析,发现政府财政过多地接入了竞争性领域,通过投资、财政补贴等形式帮助一些国有企业快速发展。这样的互动关系,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国企自身的资源配置优化,大大地误解了公共财政目标,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公共财政脱离了社会进步的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实际,过度地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这样的结果更多的是只有经济的增长,却没有整个社会目标的发展。在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还要调整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中央与市场、中央与社会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地从根源上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2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对策路径探析

2.1 加快现代税收制度完善,确保税收来源规范

作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受到各方的关注,旨在兼顾组织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宏观调控等。同时,税收制度的完善,利于优化税制结构,加强对税收的监管,促进税收来源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税收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各种制度政策来实现。

首先,要加快对“营改增”、“消费税”的完善推行。其中“营改增”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大大避免重复征税的可能,对经济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行“营改增”还能进一步简化税率,实现消费型增值税,对地方主体税种和体系的重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而完善消费税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征收范围环节的调控能力,引导消费,消除税收来源范围不合理,环节单一等矛盾。同时,消费税在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征收环节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依次表现为有增有减、有升有降、有动有稳。

其次,资源环境“两型税”的建立完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环境大肆被破坏,资源浪费严重,使得税收制度出现了严重缺位问题。为了从公平效率原则出发,实现资源税的改革,必须加强相关的环境立法,将整个税收范围扩展至水、森林、草原等方面,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最后,在国税、地税征管等方面进行改革。2015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第十七次会议,并通过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旨在对国税、地税征管体制进行改革,发挥优势,解决征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强调了国税、地税机构的独立设置,促进了国税、地税间的亲密合作,为更多的纳税人提供了便利,这将是2016年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有效地推进了财税体制改革进程。

2.2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率

除了税收外,财政支出也是财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提高资金使用率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实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很好地解决缺位、越位等问题。建立财政法律体系,确保各项财政支出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能提高财政管理的法制规范及透明度,避免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贪污腐败、财政截留等问题,提升财政支出监管水平。

为了更好地强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增加社会大众的认同感及归属感,需要制定符合民众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规章制度。这样进行财政支出管理,可以通过合理分工,将所有措施真正地落实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将社会转移支付、福利支出作为重点,在减少政府支出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公务员的合法收入,确立了赏罚分明的公平机制。当然,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完善,也保证了对地方经济的调控,完善了中央政府对各个地方经济发展财政平衡的协调,利于资金使用率的提高。

2.3 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间的竞争关系,增加良性互动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还包括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方面面,需要通过综合指标来验证。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财政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不是体现在对国企的投资、补贴等方面,而是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要求,将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公共领域上实现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其他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这就可以清楚明白,财政与经济间通过良性互动竞争,更能促进社会公平,消除一切不良后果,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整体质量的提升。当然在财政与经济关系中,还包括了政府自身的简政放权改革、增加企业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总方案、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改革、城镇化经济结构优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公共实现。因此,在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竞争关系,增加良性互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 结语

总而言之,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繁复的工程,需要照顾的方面太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金融等都不可或缺,还要展现出政府与社会、地方、市场间的关系,因此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但财税体制改革又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整个过程中,结合国情找到突破口是关键,将其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才能坚定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真正地提高我国的税收水平,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淑翠,许正中.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原由、取向与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3(09).

[2]王海波.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展望[J].卷宗,2015(02).

[3]刘银燕.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篇4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县乡政府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 逐步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实现县级政府财力与保障责任相匹配;进一步改善县级财力均衡度,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县级财政管理, 在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原则。首先, 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由省级政府确定, 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责任主体为省级政府。其次, 动态调整保障水平。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既要确保县乡政府履行职责的基本财力需求, 又要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 动态调整保障范围和标准, 逐步提高困难地区县级财力保障水平。三是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予以表彰和奖励, 对工作滞后的地区予以批评和处罚。

基本思路。财政部统一制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国家保障范围和标准, 要逐步加大奖补资金支持力度,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引导和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工作。省级政府要逐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加大财力调节力度, 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监督和支出绩效评价, 确保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稳定增长。县级政府要加强县域经济发展, 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强化预算管理, 按照财政部、省级政府规定范围和标准落实保障责任, 切实履行基层政府职能。

一是明确责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根据《预算法》和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由省级政府确定, 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责任主体为省级政府,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二是健全机制,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通过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构建县级财政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 优化财力分布格局。三是强化管理, 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引导县级政府改进预算管理, 合理安排预算, 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全面落实保障责任, 切实履行基层政府职能;依法实施收入征管, 清理财税优惠政策, 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四是注重绩效,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绩效评价体系, 重点考核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县级财力均衡度和县级财政管理水平, 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予以表彰和奖励, 对工作滞后的地区予以批评和处罚。五是推进改革, 努力实现县级政府财力和事权相匹配。中央财政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合理划分政府间支出责任, 理顺收入划分关系,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为根本解决县级财政困难问题创造条件。六是保障民生, 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动态调整保障范围, 提高保障标准, 增强困难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重大民生政策, 把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篇5

一是坚持依法推进。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 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必然选择的基本方式, 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任务, 为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8月底, 《预算法》完成了20年来的首次大修, 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这对财政法治建设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也将为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各地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新《预算法》为蓝本,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 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二是合理界定政府活动边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 遵循市场规律, 对既有公共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进行一次梳理, 清理规范公共财政“越位”和“错位”现象 , 把该放的放掉 , 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和过多干预 , 做“有限”政府 ;同时 , 要立足国情省情 , 善于“查位”“补位”, 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加强市场监管, 把该管的管好, 做“有为”政府。

三是因地制宜谋划方略。因为各地的税收结构、财政收支、地方债负债率、民生保障水平, 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所以, 改革的着力重点、方法途径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片面追求整齐划一。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在中央统一领导下, 在国家统一制度框架内, 充分发挥主动性, 因地制宜, 坚持从自身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情况出发, 确定改革的方案、路径、方法和步骤,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改革。同时, 要树立全局意识, 破除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 维护好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篇6

一、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财政体制是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健全财政体制, 既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 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 通过深化改革, 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一步规范,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在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根据改革与发展需要, 适当调整各级政府的收入划分和支出责任。结合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和成品油税费改革, 理顺和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及新农合、新农保等重大民生政策实施, 按照东中西财政状况确定差别补助政策, 促进了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健全。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进一步加大归并和清理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调整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 逐步扩大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规模。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不含税收返还) 从2007年的1401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9912亿元, 年均增长26.9%。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 并由地方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财政支出, 有力地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探索建立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些年完善财政体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转移支付制度尚需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还未完全到位等问题, 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健全财政体制的主要目标是:围绕科学发展主题, 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优化收入划分和财力配置。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 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进一步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事权和支出责任清晰是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在合理划分政府职能范围和简化政府层级的基础上, 遵循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 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力争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尽快取得明显进展。同时, 结合推进税制改革, 按照税种属性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 研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 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二是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转移支付是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促进地方政府的财力与其事权相匹配。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基础上, 逐步做到属于地方政府事务, 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的, 中央财政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属于中央委托事务, 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属于中央地方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 明确各自的负担比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完善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 提高转移支付补助系数, 逐步补足地方标准收支缺口。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并从监管制度、技术操作等方面着手, 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这是实现省以下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客观需要。规范省以下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责任划分, 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 强化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责任, 提高民生支出保障程度, 促进省内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注意处理好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关系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强化乡镇财政管理, 因地制宜深化乡财县管改革。

四是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县级政府是落实民生政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责任主体。要把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 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和完善奖补机制, 全面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并随着经济财政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进一步增强县乡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

公共财政具有稳定经济、配置资源、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作用, 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 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七大以来,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财政体制逐步健全、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 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重点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 有力推动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公共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初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 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实施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逐步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初步形成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大力支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积极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 逐步形成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撑体系。

虽然近些年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但也存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力度需继续加大, 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 要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 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 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同时按照强化税收、规范收费的原则, 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 切实提高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优先安排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公共文化、农业水利、城乡社区、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投入,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地区人口等因素合理安排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是实施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

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利益补偿机制,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格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增强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 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 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 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 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健全科学规范、注重绩效的预算管理制度, 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透明度和有效性。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 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 统筹运用好公共资源。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 强化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完善预算公开制度, 健全公开机制, 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和程序, 促进预决算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增强财政预算透明度。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 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税收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 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完善税收体系, 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体现正确的利益导向, 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我国的税收制度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整, 税收收入组织体系不断健全。近些年来, 通过持续深化税制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 其他税种相配合的复合税制, 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规范, 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统一了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制度, 形成了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完善增值税制度, 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促进了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 进一步理顺了税费关系, 增强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 建立了依法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完善了能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推进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 发挥房产税调节收入分配、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作用。调整和完善了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税收制度。健全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收制度, 积极推进地方税改革。在经济发展基础上, 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虽然我国税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但现行税制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税制结构不尽合理, 地方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税收在促进科学发展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完善税收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健全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 财产税、环境资源税及其他特定目的税相协调, 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税收体系, 充分发挥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和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 促进结构优化和社会公平, 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 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 公平税收负担,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一是强化税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在实施和完善消费型增值税的基础上, 结合增值税立法, 稳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 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 最终实现货物与劳务税制的统一, 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 将部分容易污染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增加消费税应税品目, 充分发挥消费税促进节能减排和引导理性消费的作用。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 鼓励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 将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 其他矿产资源等提高从量计征税额, 并适时将水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 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是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 推进个人收入申报和财产登记、信息沟通等社会征信系统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将固定性、经常性所得作为综合所得按年计算征税, 将资本所得和临时性、偶然性所得作为分类所得按次计算征税,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消费税制度, 适应消费品升级换代不断加速、一些高端消费品向普通消费品转变以及节约能源资源的要求日益迫切等趋势, 适当调整部分消费品的税目和税率, 进一步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 构建合理完善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有效调节财富分配。统筹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 逐步改变目前房地产开发、流转、保有环节各类收费和税收并存的状况。结合其他方面的税制改革, 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的有关税种进行简并, 合理安排税收负担。认真总结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 研究逐步在全国推开, 同时积极推进单位房产的房产税改革。根据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级次的要求, 健全社会保障筹资机制。按照“正税清费”和“分类规范”原则, 继续清理整合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三是构建地方税体系。

结合上述税收制度的改革完善, 将财产行为类有关税收作为地方税体系的重要内容, 不断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进一步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安排使用收入的自主性、编制预算的完整性和加强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 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培育地方支柱税源。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税、共享税的立法权、税种开征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等, 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对于一般地方税税种, 在中央统一立法的基础上, 赋予省级人民政府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 并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实施办法。

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篇7

楼继伟指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的修修补补, 更不是扬汤止沸, 而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改, 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要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建立透明预算制度, 扩大公开范围, 细化公开内容;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 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强化预算约束, 完善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加强债务规模控制, 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第二, 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推进增值税改革, 完善消费税制度, 加快资源税改革, 建立环境保护税制度,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全面修订税收征管法。第三, 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 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上一篇:JAVA程序语言教学下一篇:双向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