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2024-10-02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精选10篇)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1

2002年, 延庆县最早在北京市进入课程改革实验, 2005年教育部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如何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是“十一五”以来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我县学校规模小且布局分散、三级课程开设不规范、优质资源相对匮乏、课堂教学方式陈旧、学校评价不科学等是制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围绕制约因素, 我县以全面落实教育科学质量观为主题, 以教育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为主线, 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 提高规模办学效益

“十一五”初, 我县有小学67所、初中30所、高中6所。80%的学校分布在川山区, 规模均偏小, 规模办学效益低;相当一部分教师跨学科兼课, 学科教师少, 难以按学科科学合理地配置师资;教师互助的校本教研难以开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是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 我县按照“撤并村小, 初中出山, 高中进城, 三教统筹”的基本思路, 对全县基础教育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 撤并学校38所, 教育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总体稳定、局部调整、中学宜撤则撤、小学宜留则留”的基本思路, 在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及广泛征求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意见的基础上, 制订了《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聘请专家充分论证, 并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确定了以“一城五镇” (延庆城区、永宁镇、千家店镇、康庄镇、旧县镇、张山营镇) 为重点的整合工作目标, 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 撤并学校12所, 整合后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北京市均衡验收标准, 学科教师配置更加科学。

通过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 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 规模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

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它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 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的问题,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不断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素质全面、均衡、特色发展的需要, 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对升学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颇, 表现为重国家级课程, 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中高考考试学科课程, 轻非考试学科课程;重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轻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不断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级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我县把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级课程设置标准纳入学校评价, 规范国家课程开设,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 不随意增减课程, 不随意增减课时, 多开应考科目课时, 少开甚至不开非考科目课程, 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起, 我县规范落实北京市地方课程设置要求, 依据我县具体情况, 开发了《妫川文化》地方课程, 经过修改完善, 2011年, 被北京市审定通过为北京市地方教材, 《妫川文化》分旅游篇、地理篇、历史篇, 分别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开设, 全年开设13~16课时;开发了《延庆县生态教育读本》作为延庆县地方实验教材, 分为小学册和中学册, 分别安排在小学四~六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开设, 每年级一个单元, 每学年8课时。上述课程可由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及地理、历史、生物教师担任课程, 与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学, 有效保证了地方课程按标准实施。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关注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实践性;关注教师的主导性, 注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拓展;关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形成学校特色, 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学校特色形成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地位。

中小学校依据新课程要求, 对学校教师资源、学生需求、学校地域特点等进行认真分析, 均开设了一门以上适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91.2%的小学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并将其编辑成册, 有64.7%的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校本课程, 35.3%的小学只在部分年级开设校本课程, 体现了因校制宜的特点;开设形式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的占70.6%, 其他29.4%的学校以成果转化或引进教材为主。初中开发形成校本教材的学校占94.7%;19所初中校开发了72门学科拓展、文学素养、社科素养、艺术素养、兴趣素养、体育健康六大类校本课程。在课时安排上, 小学、初中分别有88.2%和70.4%的学校每周安排1课时, 其他学校安排每周2课时或0.5课时, 课时安排相对灵活且科学合理。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 我们着力打造凸显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了精神食粮, 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均衡、个性发展。

三深化开放式办学, 优化教育资源

延庆县地域广阔, 相对封闭,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影响着三级课程的有效实施, 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十一五”初, 延庆县教委提出了开放式办学, 把开放式办学作为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期间, 主要着眼于与县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对接和有效利用。建立了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基础, 以首都师范大学、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为重点, 以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美国、加拿大培训机构等为补充的干部、教师培训基地, 形成了一支由专家、名师组成的较为固定的培训者队伍。通过国外、国内和县域内集中组办培训、与教学同步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建立县内研训基地、专家深入教育教学指导等方式, 开展分层分类全员培训, 县域内外组班200多个, 聘请专家讲座指导2000多人次, 提高了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 县内各中小学与市区优质学校开展广泛的手拉手活动, “十一五”期间与市区129所优质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围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开展广泛的干部、教师、学生双走进活动。

“十二五”初, 县教委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办学, 着眼于从全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 聚焦合作内容, 形成合作项目, 精选合作对象, 采用项目合作的推进方式, 以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引领和指导, 以县内干部教师为操作主体, 以整体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形成我县一定数量的干部教师个体和集体优质教育资源, 逐步融入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目前, 形成了培训、管理、科研、教研、德育、教学、信息等方面的系列合作项目。

同时, 我县强化区域内校际间的开放与合作。“十一五”期间, 主要采用联片教研的形式, 以解决川山区学校校本教研难以开展的问题。“十二五”初, 在联片教研的基础上, 开始进行“学区化管理”的实验探索。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 以“既求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 更求优质师资的均衡使用”为手段, 以“协作区”为载体, 最大限度地实现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根据我县中小学地理位置的分布、学校规模大小和城乡学校的层次差异等多种因素, 分学段选择城、川、山若干个学校分别组成协作区, 小学组成五个协作区, 中学组成三个协作区;建立协作区领导小组和学科大教研组, 围绕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师使用、教研科研、德育活动、信息资源等方面, 努力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

通过不断深化“开放式办学”, 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整体提升, 逐步实现融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

四聚焦课堂, 转变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十一五”以来, 我县教委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把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异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着眼于以知识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主体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的转变, 本着“研训教一体化”的原则, 致力于体现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按照现代课改要求, 依据教育学关于主体实践的观点, 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学习工具、方式、方法, 遵循一定的学习程序, 作用于学习对象, 并获得预期的学习目标, 满足个体一定需要的主体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划分为主体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主体意识等) 、对象 (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 、目标 (三维目标) 、过程 (教学环节和细节) 、工具 (肢体工具、物化工具和文本工具) 、方式 (课堂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方法 (思维方法、学科方法、学习习惯) 、反馈等基本要素, 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着眼于学生知识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师对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的研究探索, 提炼知识点、能力点, 以落实“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强调对知识的伦理价值和评价反馈方式的研究, 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习工具、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研究, 以落实“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基于上述思路, 我们制定了学期教学设计方案、章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教学设计研究》一书。

为了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2010年开始, 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分工合作, 进行了专题课型的教学研究探索, 依据学科特点把各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分为不同专题课型, 如概念课、实验课、推理证明课、阅读课、写作课、字词课, 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 探索不同学科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 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5册《专题课型研究》。

通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 整体提升了区域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使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 缩小了校际之间的质量差异。

五加强三个质量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从而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引导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促进延庆县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县以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三个质量体系建设为基本框架, 以实现学校评价工作导向的科学化、常态化为目的, 制订了《延庆县中小学校发展评价方案》。方案的实施, 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 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差异。

我县城乡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定差异和中考城乡及格率差异逐年缩小, 高考录取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小学、初中完成率基本达到99.5%以上, 中小学体质健康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2009~2012年, 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公布的北京市各区县及燕山地区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延庆县总分在全市连续四年排名第一。2012年, 荣获全国“双基”先进单位, 并高质量地通过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十一五”以来, 着眼于我县教育可持续发展, 我们精心谋划, 形成了贯彻始终的较为科学的发展思路, 针对制约延庆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稳步落实推进, 逐步形成了远郊农村区县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些特色和经验。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长期性工作, 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以后还会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结合区域发展特点, 在更高层次上落实课程改革, 实现我县区域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2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1日出席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高校要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神聚力深化综合改革,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作出贡献。

刘延东强调,要增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高校要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优化专业结构,防止“同质化”,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确保公平公正。要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发挥高校在国际合作、人文交流方面的独特作用。高校领导班子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敢于担当、积极有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推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3

郭生练肯定了我省教育系统2013年取得的成绩:服务观念进一步强化,教育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风评议取得超乎预期的成绩。

郭生练要求,力争到2020年,使我省教育信息化进入全国前列,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职业教育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刘传铁指出,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二是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刘传铁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发扬优良传统,不仅要做深化教育改革的设计者、担当者,更要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在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中善谋事、勤做事、做成事、不出事,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黄冈市、潜江市、十堰市茅箭区六个地区教育局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4

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背景

国家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的实施, 为基础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华东师大二附中理应发挥在教育综合改革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作用。当前, 教育综合改革正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教育目的由为生活做准备转向生活本身, 教育改革由技术层面转向体制机制层面, 学校定位由教学型转向服务型公共事业, 学生培养由追求升学转向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由统一转向丰富、多元与个性化等。在此宏观背景与发展机遇下, 学校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凝练卓越教育内涵, 以卓越教育推进自身的整体转型发展。

卓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应当主动对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时代要求。卓越, 是学校经由多年发展所累积的社会声誉, 更是学校勇于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追求。关于卓越教育的本质特征, 叶澜教授将其提炼为“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 具体表现为志向不狭窄、人格不依附、思维不趋同、言行不虚浮、自我日清晰、反思成习惯、人生会选择、发展能自觉。[1]卓越教育的实践路径就是发现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激活每一位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欲望, 引导全体学生在自我超越中实现生命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其目标追求是为卓越人才的终身发展奠基, 使学生在追求卓越中成为卓越人才。

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而形成, 也非反乎本性而形成, 而是自然地接受了他们, 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2]因而, 从小就养成习惯“比一切都重要”。英国思想家培根在《论习惯与教育》中也谈到, 最好的习惯是在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的, 实际上教育就是培养早期习惯。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 • 柯维 (S.Covey) 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的混合体, 融合这三个基本要素是通往卓越的最扎实的途径。华东师大二附中就是通过教育教学基本要素的融合, 让追求卓越成为一种习惯, 为学生日后成为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要实现卓越发展, 培养卓越人才, 学校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普通高中教育功能定位、教育特征等问题的认识。

第一, 普通高中教育姓“基”。近年来, 关于普通高中性质、功能定位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规定,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这既明确规定了普通高中姓“基”的属性, 又确定了其功能与定位——“奠基”作用。因此, 普通高中教育要着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要着重把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基本体验之间的关系, 持之以恒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 把握高中人才培养的学段特征。高中阶段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关键点, 它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连接, 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阶段的学生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 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从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而言, 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卓越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需要重点研究各学段的阶段特征, 尤其是学段间的衔接。作为衔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 普通高中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合高等教育的身心结构和人格特征, 包括求知欲望、学术理想、生命活力、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

第三, 坚持各学科、各学习领域融合发展的“全人教育”。普通高中要开展“全人教育”, 使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包括价值观的传递、思维方式的训练和人格的塑造。笔者认为“, 全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前者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首要目标。在教育改革实践中, 要避免按照传统工业化生产模式制订人才的“规格”和培养“流程”, 避免仅仅关注“人才”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功能”。教育的本质属性应当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发现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在不断追求卓越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全面发展和幸福发展。这要求学校坚持以德为先, 注重各学科和各学习领域的融合, 注重引入工程和新技术等内容, 注重将“非直接高考学科” (如艺术、体育等) 建设成为共同育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学科, 以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

开展卓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需要着力破解以下难题。

(一) 如何将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与立德树人目标有机结合

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都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同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党的十八大等都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为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基的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 普通高中担负着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任。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 过度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而忽视德行与人格发展以及将知识技能体系与价值体系割裂的现象, 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为谁培养人, 培养怎样的人, 这是教育自诞生起就要回答的问题。将创新人才培养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如何坚持“德育引领创新”, 促进德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德育如何“引领创新方向”“塑造创新人格”“营建创新环境”;如何从学生特征、培育要求、培育策略等方面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重探索。

(二) 如何形成科学的拔尖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

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和选拔至关重要。探索并形成人才的早期发现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与普通人相比, 拔尖人才往往个性更独立、心灵更自由、好奇心更强、观察力更敏锐、思维更独特、意志更顽强、批判精神与超越欲望更强烈。基于此, 普通高中需要关注以下两点。首先, 在选拔生源时应注重研究和借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的人才发现和选拔方式, 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质, 使在某领域具有浓厚兴趣或潜在才能的学生获得被发掘的机会。其次, 进入人才培养平台后, 要完善动态流动机制, 加强全程、全方位的跟踪和评价, 关注评价方式的导向性,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鼓励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兴趣和个性特长。

(三) 如何基于学生的基础性发展奠定“追求终身卓越”的目标

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与终身追求卓越的统一, 是当前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热点问题。《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的“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核心理念以及围绕“奠基什么”“怎样奠基”展开的探讨, 推动了全社会关于基础教育与学生终身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普通高中需要在此基础上, 深化对基础性发展与终身卓越发展的认识, 帮助学生和家长处理好升学的当前利益与终身发展的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追求卓越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持之以恒的习惯, 也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追求。

(四) 如何促进高水平素质教育与高质量升学的高度统一

“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 (1) 是华东师大二附中多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华东师大二附中以“追求卓越、发展潜能、奠基终身”为核心理念, 以创新普通高中学校育人模式为目标, 将国家层面的素质教育战略要求转化为学校生动具体的办学实践, 努力破解长期以来素质教育如何“着手”“落地”与“实施”的困境和难题。学校根据国家思想道德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结合实际构建了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基础, 以立德、创新为重点, 体现德、智、体、美要求的“六个百分百”育人载体和实施体系。

如何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卓越发展为目标, 以高考综合评价改革为切入点, 在构建“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的基础上抓住高水平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和重点环节, 努力探索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式, 实现高水平素质教育与高水平升学的统一, 同样是学校未来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

(五)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联动式发展

以国民教育的宏观视野对大中小学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和一体化思考, 是国家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呈现的重要趋势。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贯通, 将改变传统教育中各学段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

普通高中教育是居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关键阶段, 既需要从义务教育学校发现和选拔符合高中阶段学校需求的优秀生源, 也需要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输送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优秀人才。因此, 普通高中教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在未来应更加注重三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联动式发展。这就要求普通高中创新与不同学段之间的联动机制, 既要注重借鉴和利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优质教育资源, 也要注重自身内生性发展, 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衔接与互动。

三、实现教育创新的主要举措

(一) 加强德育的一体化建设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 既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华东师大二附中要进一步发挥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传统优势, 在形成的学科德育、德育课程化、中学理科德育、德育引领创新等重要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 注重“三个衔接”, 即普通高中阶段德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德育的衔接, 普通高中阶段各门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衔接, 学校德育和校外教育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衔接。同时, 学校深入开展学科德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转化、细化为学校德育的内容体系, 充分开发学科德育内在固有的德育功能;通过社会实践、经典阅读、晨晖讲坛等富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发挥德育在基础性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和奠基作用。

(二) 构建以立德创新为重点的育人模式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

卓越教育育人模式, 是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在当前形势下, 学校在实施卓越教育育人模式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 坚持把促进卓越人才的全面发展与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二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把创新教育作为全面推进、拓展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三是充分发挥包括艺术、体育在内的所有学科的育人功能;四是注重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丰富育人内涵, 创新育人载体, 为构建和实施卓越教育育人模式创造有利条件。

在构建和实施卓越教育育人模式中, 华东师大二附中需要在原“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基础上, 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时代需求, 丰富“百分百”的育人内涵, 拓建“百分百”的育人载体, 如增加百分百的学生参与“晨晖”讲坛、百分百的学生赏析推荐名著、百分百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 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姿态优化“N个百分百”的育人模式。

(三) 开发多元丰富的系列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多年来, 华东师大二附中已经形成了四大类校本课程。一是大文化课程。这类课程超越具体的学科文化界限, 贯通政治、语文、外语、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 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素养, 使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认识、健康的文化行为、宽广的文化胸怀和深远的文化视野。二是STS课程, 即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和社会 (Society) 课程。这类课程反映高新科技的发展前沿、追溯科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聚焦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尤其关注现代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三是社团课程。这类课程是由学生兴趣取向而自主形成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 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学生自己给自己开设的课程。四是荣誉课程。这类课程是为了满足部分理科见长的智优学生而设计的超越普通程度的理科课程, 有些是拓宽与加深了中学数理化知识, 注重与大学课程的衔接, 有些则是大学先修课程。这类课程对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以及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提供了探索试验的可能, 尤其是体现了学校科技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从卓越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的要求出发, 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的建设在前瞻性、创新性、特色化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密切关注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 加强对国家最新修订的课程教材的校本化研究, 结合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和综合评价改革导向开展课程教材建设的校本化实践。二是注重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比较研究。学校要瞄准世界教育前沿, 借鉴国际优秀课程的成功经验, 尽快开发具有前瞻性的校本课程。三是加强艺术、体育课程建设。校本艺术课程建设要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 如通过多样化艺术社团、特色化艺术活动, 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艺术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来。校本体育课程的建设, 要积极参与上海“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的探索, 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中, 形成以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等构成的高中体育体系, 激发学生对体育专项的兴趣,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为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良好基础。

(四) 建立因材施教的“学院制”模式

卓越学院是学校融合理科实验班、科技创新实验班等办学经验推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创建“卓越学院”, 本质上是探索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 即通过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来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卓越学院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 开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探索总结卓越学生的成长规律;第二, 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发优质课程, 构建一套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第三, 建设一支符合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校内外结合的导师队伍;第四, 研究构建大中学校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联动机制。

卓越学院实行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体现“高水平共同基础+个性化需求选择”的培养特色, 采取个性化学程和荣誉学员制度, 开设特色营和实验班。2015 年暑期, 卓越学院开设的奥赛营、科技营、博雅营、体验营深受学生欢迎, 也引起了同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五) 筹建华东师大二附中科技创新教育中心

成立华东师大二附中科技创新教育中心的宗旨, 是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以及浦东新区关于科技创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搭建专业实施载体, 全面实施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使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中心成为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和服务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人才孵化和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 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后备力量。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大学与中学的衔接, 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规律, 激发和引导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能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思维, 使卓越学生在参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创新实践中成为未来国家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改建基础实验室, 新增工程技术实验室, 扩建创新教育实验室;完善卓越学院运行, 建设多元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专项创新项目基金, 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构建“数字化”多功能平台, 建设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教育中心将成为学生创新实验、学术交流、素质拓展、实训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等的重要实践平台。

摘要:国家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的实施, 为学校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推进卓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普通高中教育功能定位等问题的认识, 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将立德树人目标和创新人才战略有机结合,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发展, 使学生在终身追求卓越中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卓越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晓文.卓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45-49.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5.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策略步骤 篇5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策略步骤

作者:刘自成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2013年第06期

教育领域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在向多领域拓展,向深层次推进。既应该借鉴其他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教育不同于其他事业,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性。

第一,加强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认真总结推进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统筹好、谋划好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科学确定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重点领域、配套政策措施以及路线图和时间表,不“翻烧饼”,不瞎折腾,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第二,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发挥好改革的试点效应,才能扩大改革的效果,回应社会的关切,提振改革的信心。教育改革必然导致原有格局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先在点上取得突破,获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推广,才有助于减少和消除因主观认识的局限和判断而带来的失误以及各种阻力,并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最终确保改革风险最小化,改革收益最大化。

第三,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关键环节,才能抓纲带目,攻克重点,突破难点。改革千头万绪,必须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找准改革的穴位。经常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规律上去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一定要从体制机制上去找原因。只有充分把握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从着眼于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教育改革才能实现整体推进。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6

《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袁部长强调要统筹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之魂。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通过德育激发学生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成长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紧密联系。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以促进公平为重点,缩小教育差距。重点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多措并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众所周知,考试招生制度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环节。《决定》明确,“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并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提出了众多措施:“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等。”袁部长指出,这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与成长途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针对《决定》提出的“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袁部长指出,这些政策凸显了改革的创新性,坚持了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重道远。新的发展突破呼唤着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也要求我们聚焦新一轮改革突破口,沿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7

袁贵仁指出,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都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 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 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 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 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更好地激发学校的活力, 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

袁贵仁强调,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把握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把方向,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抓好“三爱”教育和“三节”活动, 突出诚信教育,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要切实改进体育、美育工作, 养成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要部署推进课程改革, 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 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 体现到课标、教材以及考试评价中。二是促公平,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兜底线, 研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发展规划”, 注重农民工子女教育, 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要保基本,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抓好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要上水平, 优化学校布局, 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比例, 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调结构,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四是抓改革, 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开展改革试点, 优化考试内容, 确保公平公正, 加强宣传引导。五是转职能, 改进教育管理方式。要简政放权, 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 统筹整合专项资金, 减少各种检查活动, 特别是要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加快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要加快教育立法步伐。要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市、区) 省级督查、国家认定, 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开展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六是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公办普通高校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民办学校、中小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等建设。要强化依法办学, 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要坚持面向社会, 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继续实施“2011计划”, 推进产学研结合。七是发挥社会评价作用, 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要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把行业企业的评价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强化专业组织评价功能, 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要重视社会公众监督, 主动加强政务、校务信息公开, 特别是加大高校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力度。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8

一、当前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理念落后。总体上,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没能得到充分的结合,难以产生倍增效益。具体来说,对强身健体与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目标及学生的技能培养训练之间的育人关系缺乏研究。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思想上不予重视,在时间上就没有保证,在师资上就可以随意,对教学设备就不会在意。

第二,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资源保障有限,体育与艺术教育专业师资量不足、质不高。体育艺术活动和教学场所严重不足,长期缺乏体育艺术教育的器材装备、专项资金和专用经费等,致使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当前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遇到的突出困难。

第三,教育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受传统的关门办学思想的影响及封闭的体制机制桎梏,区域内教育资源没能得到盘活,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治理能力和利用水平低下,优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存量难以适应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既缺钱,又浪费”的怪现象,这是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瓶颈。

二、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在省级层面和高等学校需要顶层设计

第一,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地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法制化,使得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对这项工作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完整的决策、执行、监督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

第二,增强高等学校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自主权,通过自主、开放办学,促进相关资源有效整合,创新平台和集散载体(包括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工程中心或兴办体育艺术产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其支撑作用,使之成为引领全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第三,创造条件,主动搭建政府体育、文化、卫生、广电、传媒及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体育团队、知名人士、文化传承人士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立交桥”,将高雅艺术和竞技体育引入大学校园,进而扩展到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园,成为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例如,目前在西北师大建立的“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已经担负和发挥出了整合师大音体美舞和传媒五大学院专业力量面向全省中小学的技术支持团队作用;省文联主动深入学校调研,并邀教育厅开展“艺术家进校园”活动;省语委办组织的“语言文字文化大蓬车”,将朗诵书写、摄影欣赏和语言文字规范校创建等内容引入以中小学为主的边远地区;甘肃省舞蹈家协会通过“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对移民区民族乡镇中小学“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的农村教师进行技术支持培训。这些活动都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作为教育职能部门,我们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开放的意识和宽广的胸襟,牢牢把握住历史机遇,抢占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三、市县层面和中小学校是体育艺术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一,要本着“省市联动,以县为主”的原则,指导和支持县级政府真正承担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责任。在县域内促使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和谐共振”,真正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存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中,要保障投入,完善基础条件,重视和发挥中小学校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力军”和主阵地的作用。

第二,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体育艺术教育的关键。首先,要调剂编制、放宽政策和调整结构,帮助并支持学校及时选拔和补充体育艺术类专业教师。其次,要科学统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方面实行“音体美教育资源纵向配置体系”,以生源供给的利益驱动方式,由高中向提供生源的初中,初中向提供生源的小学向下支持,通过“资源支持中心”和“训练活动基地”等方式和平台给予体育艺术教育的师资、教学和教研支持,以满足各类学校的体育艺术教学和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实行“音体美教育资源横向配置体系”,即以行政推进的需求驱动方式进行横向交流,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学(片)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调配下,将人、财、物的调配权限下放到学(片)区内,在保证专业教师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使区域内体育艺术类课程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调配,标准统一考核,绩效统一评价。同时,提供专项保障和政策支持,依托母体学校为区域内具备特色专业技能的音体美教师提供发展空间(教师工作室、活动中心、俱乐部或训练基地),真正实现专业教师与学(片)区形成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四、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实验

第一,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组建一个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专门处室具体负责实施、相关处室参与配合、各有关单位协调统一的专项工作指导小组,从顶层设计、省市联动、选择实验、科学指导和标准评价上为实验提供有效支持,充分发挥省教育厅体育和艺术教育两个指导委员会的助手作用。

第二,实行管、办、评分离,依托西北师大设立的甘肃省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实验室和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等第三方,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改革实验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研究报告;同时,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对改革实验状况进行跟踪监测,提供分析、反馈和指导。

第三,由相关处室负责提交改革实验的方案设计,审核获准后,按规定程序提交厅务会审定实施。

1. 体艺处要深刻领会改革的精神,努力提升自主发展的谋划能力、协调配置的驾驭能力和抓主抓重的治理能力,真正承担起全省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谋部”职能,调动起全体参与者的智慧和积极性,从多方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到计划制定、态势预判、资源配置和效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并组织实施。

2. 要科学仔细地遴选实验区。改革实验区需具备五个条件:一是教育部门要具备强烈的改革意识、创业激情和敢于担当的勇气;二是教育领导者具备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寻求体制机制突破的科学谋略;三是改革者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的需求出发,从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出发;四是区域内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达成愿意成为改革成就的获益者和改革风险的担当者,主动同改革荣辱与共的共识;五是当地政府应具备强有力的决心,这样改革实验和资源配置才能统筹到位。按照应具备的五个条件,建议以省市联动、以县为主的原则,在全省通过主动审报的方式,选择一个已经具备先期改革成效、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开展实验。

3. 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效时,可选择适当形式面向全省中小学召开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现场点评指导,并通过专题报告、论坛等形式,进一步明确深化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同时,在省级层面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强与体育局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设;主动联系文联在“艺术家进校园”活动中,本着“积极支持、正确引导、切合实际、巧纳资源”的原则开展合作;与省内专业演出团体和艺术院校合作,争取财政立项,做大做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教育体协第三方组织的作用,开展多模式多形式的学校体育赛事,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育技能。

第四,充分发挥媒体的引领和监督功能。由教育媒体牵头,积极调动起各主流媒体的宣传热情,围绕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领域改革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向社会、家庭和学校传播和谐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推进各方力量关注、支持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9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贵州、辽宁、湖北等22个省市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校、理事单位、地区协作体以及各地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及学科教师代表等4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连同参加分会场和分论坛的成都市20个区 (市) 县教育局代表、成华-大邑互动联盟学校校长代表、成华区区教研员、学校干部教师等, 参会人数累计达2200余人次。

会议邀请著名教育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 教育部法规司司长、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等10位教育专家做学术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改专委会理事长傅国亮,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浩,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志成、左华荣, 成华区委常委、副区长曹晓琼, 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张绪培、中小学整改委秘书长吴国通、陈定凡等6位副理事长, 北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等8位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出席了开幕式、闭幕式。

本次会议, 代表们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主题, 立足理论与实践、区域与学校, 就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推进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碰撞。共组织开展了3场主题报告、6场专题报告、1场区域主题汇报、6个分论坛专题汇报以及6所学校现场展示、学术论文评选等活动。

专家报告区域交流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策略研究》为题做主题报告。教育部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北师大博导褚宏启、南师大博导杨启亮、北师大博导余胜泉、天津教科院院长张武升、华东师大博导杨小微等在6个分论坛分别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当代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引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创造教育》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代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以《教育现代化, 我们在路上——成华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为题, 从“历史的回声——政府主导、区域一体, 在全域统筹中走向均衡;时代的潮汐——学校主体、聚焦质量, 在内涵提升中追求优质;理性的探索——依法办学、协同共治, 在整体优化中铸就和谐”三个方面, 阐述了成华建区20余年来特别是近年来, 立足区情实际, 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 以统筹促均衡、以内涵促优质、以改革深化治理助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区域探索与实践。

双林小学、成华小学、电子科大附小、石室小学、树德小学、石室初中、华西中学等7所学校分别以《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及评价导向的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内部治理体系构建的研究》、《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重构新空间, 服务学习者的现代性研究》、《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与现代科学人文素养的研究》、《构建现代学校“新学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题阐述了学校的现代化办学实践。6个分论坛承办学校还开展了学校文化展示、教师课堂教学、学生特色活动观摩等活动, 到场专家进行了点评, 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互动, 现场气氛热烈, 反响强烈。

硕果累累明确目标

1.历练了队伍, 展示了干部师生的风采。此次年会, 从申办到筹备, 从主题设计到论坛展示, 从论文征集到成果评选, 从大会开幕到圆满闭会, 历时一年, 承办方成华区实现学校参与全覆盖。局机关干部、进修校教研员、学校干部、学科教师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参与其中, 可以说是对成华区干部教师队伍的一次大练兵、大比武、大阅兵, 展现了全体干部教师勇对挑战、富于创造、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全体参与者在学习中思考, 在交流碰撞中获得启迪, 在体验分享中实现了成长。在论文评选中, 成华区选送参评论文59篇, 获一等奖14篇, 占比23.73%。6个分论坛、7位校长的精彩发言以其鲜活的办学实践和充满自信的叙事表达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及代表的高度肯定。

2.展示了学校, 扩大了区域教育影响力。大会期间, 6个分论坛学校均设计了“学校风采展示”和“论坛主题交流”两个环节。在“学校风采展示”环节, 6所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学校文化展示、教师课堂教学、学生特色活动观摩等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素质、个性特长、人文素养、教师风采得以精彩呈现, 全面展示了学校改革、现代化建设成果和校园风貌。“论坛主题交流”环节, 7所学校进行了专题发言, 系统阐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现代化办学实践, 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省教育厅何浩副厅长充分肯定成华区是“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蓝本”;中小学整改专委会理事长傅国亮称赞树德小学的办学章程堪称学校管理的“基本法”;博导杨小微盛赞科大附小的“新学堂”研究是“全体参与者考察、调研、观摩学校改革的最佳样本。”

3.促进了改革, 推进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我们把本次会议定位为:以年会为契机, 助推教育改革, 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近一年来, 各学校聚焦“现代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增值评价”等积极开展现代化办学实践, 形成了40余万字的实践成果--《思想引领行动行动成就未来》。区教育局以年会为载体, 梳理成华教育现代化探索与实践历程, 总结经验, 谋划未来, 先后组织干部、校长赴山东、上海等地开展专题学习调研, 2次与中小学整改专委会协同召开区域教育现代化办学实践的专题推进会, 多次聘请教育专家及高校教授进行专题指导, 形成了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4.引发思考, 明晰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这次学术年会, 各地参会代表通过学习成华区的经验, 聆听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的报告、与专家教授的讨论, 进一步引发了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的新思考, 明晰了地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代表们表示要吸收大会成果, 借鉴专家智慧, 结合国家及各地区教育改革要求, 把想法变成做法, 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建设。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篇10

一、评选范围的确定回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

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其综合改革应体现在资源配置、考试招生、治理结构、育人模式、教学改革、教师管理、督导监测等方面的改革上,尤其强调改革的综合性,使各项改革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耦合。

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次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将申报范围确定为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有三个维度,一是所属基础教育阶段,分为6个方面,即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其他;二是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具体分为14方面,如幼儿园保育教育、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小学教学方式、特殊教育改革研究等;三是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具体分为35个方面,如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小学学科教育、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等。成果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这样的设计,体现的就是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

二、成果形式的物化凸显教学研究注重实践的价值导向

2014年9月9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上,授予1320项“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定位,既不同于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评选,又不同于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的评比。《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的呈现方式是“教育教学方案”,教育部规定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主要表达形式为“成果报告”,同时辅以论文、案例、视频等材料的支撑。将教育教学方案、成果报告作为成果的物化形式,有助于避免教学研究与实践“两层皮”。也就是说,教学成果奖所奖励的并非“教育科研成果”,而是“教学成果”,具有显著的实践导向,旨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

我省201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紧紧把握实践导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果要针对现实中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探究与解决的价值。例如,本次获特等奖的哈尔滨市燎原学校申报的成果《培智学校拼音教学“医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就是针对智力落后学生语言存在严重障碍的问题的。据研究,在培智学生中有86.7%的学生存在语言障碍,其主要原因是构音器官异常发育或运动异常。为此,燎原学校利用7年的时间对近300名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研究中提出的教学流程和干预策略有效解决了学生构音清晰度不高和补偿特教教师康复技能不足的问题。二是成果要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必须“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 强调了方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上文提到的哈尔滨市燎原学校“医教结合”的经验将康复干预手段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按照“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医为教辅、教为生用”的原则,为培智学生提供适合其生理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的“医教结合”教学新模式,并在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的近40所学校进行推广试验。三是成果要取得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必须直接“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如本次获一等奖的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报刊社申报的成果《小学语文“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教学改革》,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寓识字于读写之中,促使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1992年3月,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教改经验推广工作座谈会。到20世纪末,全国28个省份的几千所小学开展这项实验,参与学生达400多万。

三、评审主体的委托体现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政府职能转变

2015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背景和意义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教育规划纲要作出的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其实,早在201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关于印发《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及《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该通知可谓教育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前奏曲,通知明确提出要切实措施推动简政放权、政事分开和管办评分离,其主要举措,是取消和下放部分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委托直属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精简规范评审项目,减少议事协调机构,理顺职责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以中小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例,其具体工作和成果推广,由教育部转移、委托给中国教育学会承担。

基于此,省教育厅在去年年底落实教育部上述通知要求时,提出了委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中小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和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具体工作”的具体措施。之所以选择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因为其定位为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和指导实践为主要任务,能够系统开展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德育研究及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全省教育科研科普中心。不仅承担着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而且多次组织“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的评比、鉴定工作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科研实践经验。

nlc202309011522

转移、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具体工作,体现了省教育厅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决心和信心,也提高了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评审程序的优化突出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拥有完善的专家管理系统和专家库,当中包括基础教育领域的191位专家,他们是本次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的评委主体。为落实交叉评审和回避制度,还需要增加基础教育领域的评审专家,为此,去年9月,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遴选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的通知》,面向全省各市(地)、省直管县、农垦森工系统、厅直属单位及有关高校教育科研部门遴选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共遴选专家227人,专家领域涵盖了科研、教研机构和大中小学校幼儿园等,体现了丰富的层次性和广泛的代表性。通过合并重复人选、剔除需回避人选,本次共选出352位专家组成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库。

同时,我们设计了三级评审程序,即由市地教育局负责初评,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复评(通讯评审)和终评(会议评审)。每级评审都有不同的专家评委。其中通讯评审又称“盲审”,是借鉴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将不署成果申报人的材料送给申报人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给出的评价,应该是最为客观、最为真实的。为此,我们设计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专家盲审表》,将申报人的成果做了匿名处理,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专家评委,最终,192项成果通过通讯评审,通过率60%。

在会议评审阶段,我们抽调专家组成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专家组,专家组又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学前与特殊教育组、综合组等5个小组。为确保评审质量,每个专家小组严格按工作程序开展工作。一是学习《关于开展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和《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会议评审标准》;二是专家对“盲审”通过的成果进行复审、评议、讨论;三是专家采取主副审组合方式进行确认;四是专家小组将拟入选成果报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委会讨论。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委会通过合议、投票,最终确定152项成果进入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并进行公示。这样的评审程序确保了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五、教学成果的表彰提出中小学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的新要求

不久前,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确认152项成果获得2014年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哈尔滨市燎原学校张联弛等申报的《培智学校拼音教学“医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1项成果被评为特等奖;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申报的《“分领域优化课程资源供给方式”的实践与探索》等41项成果被评为一等奖;绥棱县长山中学李贵军申报的《“导学议练”的研究与实践》等60项成果被评为二等奖;嫩江县第四小学申报的《“三三六”和谐互助导学模式打造生命课堂》等50项成果被评为三等奖。在这些获奖成果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幼儿园承担的项目70.4%,与教育部评选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时提出的“不少于推荐总数的70%”的要求一致。但相对于320项成果的申报数量,152项成果获奖的获奖率只有47.5%%。获奖率不足50%,体现了省教育厅确立的“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同时也反映出我省中小学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近来相继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师、校长标准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倡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二是认识教育、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提声的成果;三是提高自我,获得学校、教师发展的成果。但本次成果奖评审反映出的我省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一些成果申报人将教育教学研究作为装点门面的道具,很多成果依据课题作为研究基础,但这些课题研究很多还停留在开题、论证的初级阶段。二是一些成果申报人的教育教学研究脱离实际,重科研轻教学,一些研究停留在“空对空”的层面,研究方法也不够科学。三是一些成果申报人有弄虚作假之嫌,或研究题目大而空,或研究内容不明晰,或研究过程不落实,或研究成果物化薄弱。上述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得到持续改善。

今后,我省中小学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研究成果总结能力。一要准确把握教学成果的基本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学问题和教学辅助问题的关系、教学成果与非教学成果的关系、分学科、分领域成果与综合性成果的关系以及教学成果与教育成果的关系。二要全面熟悉教学成果的物化形式,努力实现从现实形态到文本形式、从论文专著到教学方案、从工作设计到模型建构的转变。三要塑造充满“教育智慧”的“行动研究者”的教师新形象,不断发展批判性自我反思意识,拓展专业自主,增强研究能力,丰富教育智慧。

上一篇: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下一篇:社会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