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共12篇)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1
摘要:当前,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加速向前推进。作为建企历史较长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突破, 瘦身强体, 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解放思想,产权多元,治理结构,敢于担当,党的领导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推动新一轮改革得到持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之后, 党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 确立了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笔者认为, 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解放思想是前提。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发展的总开关, 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 理念的每一次提升, 改革的每一次突破, 发展的每一次提速, 都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认识、凝聚了力量、打开了局面。没有思想的解放,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就不会取得目前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巨大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绝大多数国有煤炭企业建企以来, 都先后完成了从矿务局到公司制改造、从国有独资到多元产权、从厂矿管理到公司管控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在产权制度改革上, 有的企业立足长远发展, 从延伸产业链做起, 解放思想, 先行先试, 积极与央企和优秀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掌握了主动权、赢得了发展先机, 取得了重大成果。实践证明, 这些企业的思路和做法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企业实际, 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都源于解放思想的重要实践与积极探索。因此,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旋律、主基调, 掀起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的热潮, 通过氛围营造、制度设计、导向激励等手段, 最大限度激发全体员工参与改革、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创新创造的活力。
(2) 产权多元是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牛鼻子”, 主要内容是股权多元化。改革不涉及产权, 就不是真改革。就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看, 过去很多方面改革因为没有涉及产权、触及筋骨, 不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沦为空话, 而且留下的矛盾更加复杂。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核心是要发展混合所有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从外部成功经验和企业内部实践看, 在完全市场竞争领域, 适当降低企业国有股权比例, 更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释放创新发展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因此, 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把国有资本主动减量与盘活存量、做好增量结合起来, 除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企业需要绝对控股外, 其他行业都要逐步主动降低国有股权比例, 新建企业一开始就做好股权多元化, 宜控则控、宜参则参, 最大程度把国有资本回拢、变现、盘活, 更加有效地投向重点发展领域, 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3) 治理结构是关键。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是解决“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的关键所在。没有科学、高效的制衡机制, 决策上的失误就难以避免。反思国内外企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 搞好一个企业往往需要几代人、几届班子的努力, 而搞垮一个企业只需一代人、一届班子, 甚至是一个错误决策。避免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办法, 还是要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党组织等治理主体关系, 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要规范“三会一层”运作。加强董事会建设, 确立董事会、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 法无授权任何政府和机构不得干预。要落实经理层经营自主权, 公司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 执行董事会决议和决定, 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加强监事会监督, 保障监事会的事前知情权、建议复议权、事中跟踪调查权、事后责任追究建议权, 使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监督落到实处。二要精简企业管理层级。当前,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管理层级过多、运转效率不高、资产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造成国有资产低效运行, 实际上是很大的资源浪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必须压缩企业层级, 实行扁平化管理, 提高决策运行效率。三要健全公司法人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建立统分结合的公司管控体制, 科学界定出资人与出资企业的关系。出资人对出资企业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 让出资企业享有独立的法人权力, 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4) 敢于担当是根本。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 迫切需要大力发扬敢想敢干、大胆探索的优良传统, 打造一批锐意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促进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引导各级领导人员从思想上放下包袱、去掉顾虑, 凡是看准了必须改的, 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 重用那些愿改革、敢改革、会改革的同志, 激励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要建立鼓励探索、实践、创新的容错机制, 旗帜鲜明地为改革者撑腰鼓劲, 让真正想干事的同志没有后顾之忧, 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改革事业中。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注重挖掘培育改革典型, 及时总结新鲜经验, 大力表彰改革先锋, 着力营造敢闯敢试、锐意改革的浓厚氛围。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 带头做解放思想的先锋, 争当勇于思考探索、勇于改革创新的闯将, 敢趟“深水区”, 敢啃“硬骨头”, 只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就勇于尝试、积极探索, 在深化改革中想新招、出鲜招、用活招, 走出一条新路子, 干出一番新事业。
(5) 党的领导是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当前, 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 党的领导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 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 保证党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 各级党组织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的关系, 加大改革成本筹措,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既要保证企业减员增效, 又要防止和避免员工下岗造成生活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政策宣讲力度, 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引导广大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 坚决守住人心稳定、安全生产稳定、经济运行稳定、企业大局稳定的改革底线。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2
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在不断更新、积累、实践中的学习,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学习在于更新。要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它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因此,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不能固守早已过时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群众的态度,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而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理论,用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方式,真正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砥砺人格、丰富人生的重要需求,挤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党员干部学习积累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扩展知识的广度。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既要学精本职的,又要大胆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不经意间擦起绚烂的火花。二要延伸知识的深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只重视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于迷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那么,党员干部要面对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的改革时,只能是束手无策。
学习在于实践。“知”与“行”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知和行的关系表述为“知行统一”。“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因此,我们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根本目的是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推进好、处理好收入分配、行政体制、民生保障制度、医药卫生和户籍制度等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3
新看点1:建立“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决定》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例.(2012年高考江苏政治卷·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社会结构类型的转变为背景,考查有关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说明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加大,低收入人群减少。排除①项,因为改革税制是调节过高收入的主要手段,不会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项正确,因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③项正确,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④项错误,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会改变收入差距,当然也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新看点2: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
《决定》提出,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明确了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内容。
例.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参考答案: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中的作用。但财政收入的增长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最终将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能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②财政收入增加有两个原因:一是GDP增加。因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自税收。GDP增加,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自然就会增加,于是财政收入就会增加。从这方面来看,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因为财政收入越多说明GDP越高。二是国家实行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等。在紧缩财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但是财政政策应根据一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从这方面来看,不能说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新看点3: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
《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资本作为基础性资源,在配置中更应凸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近一两年来,市场对实行注册制的呼声很高,监管层也多次透出未来要推行注册制的信号。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股市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国家对股票发行的过度行政干预,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中央文件,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必将释放资本市场活力。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股票发行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并不意味着发行标准的降低和监管的放松。相反,注册制对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更加严格的监管维护市场健康运行。虽然注册制的真正实施还有待证券法的修改,但注册制蓝图带给资本市场的变革已经可以预期。理顺关系,该市场的归市场,该监管的归监管,资本市场的活力将由此得到释放。
新看点4:民资办银行由“探索”变“允许”
《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例.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2013年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从社会再生产方面分析民办银行设立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②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对于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③把民办银行的作用放到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中,当然要将其与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理解。
新看点5:政绩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决定》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例: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其佐表示:“在考虑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包括环境、生态、安全生产甚至新增债务等指标,任何以牺牲环境、人民健康等为代价创造的‘GDP,再不能成为官员升迁的‘垫脚石。”
为什么中国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今后将不能再唯“GDP”论英雄?
参考答案:①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做法是片面的。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②中央此次明确在增长导向上“纠偏”,特别是加大了除GDP增长以外经济、社会、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综合发展的考核指标权重,这一新的“指挥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③一个地方的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治安状况、人民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贫富差距状况、公平民主程度等才是政府官员政绩水平的真正体现,而这些单单通过GDP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地方的发展成果、考虑干部的升迁,再不能将GDP作为唯一标准。要既看当前,又着眼长远,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ndprint
新看点6:力促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例:《决定》指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支出责任?这对我国公民提出了怎么的要求?
参考答案:①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突出强调支出责任,实际蕴含了“钱由谁来花更合理”的意思。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政就是全国人民的财产。国家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资金,归全国人民所有。通过财政预算的再分配,为全国人民的利益服务。国家通过预算支出的安排,把税收集中的资金用于巩固国防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国家经济建设,用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新看点7:自贸区不断“扩容”
《决定》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例.中国是贸易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的增长极。从这个角度看,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面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答案:①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互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③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④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看点8:从“16字”到“20字”
《决定》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专家认为,《决定》中涉及的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同过去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相比,《决定》新增了“环境保护”要求。)
例.(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参考答案:(1)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关注民生,尊重民意。②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职能,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2)观点一: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经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
观点二: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②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3)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4)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
新看点9: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例.目前,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统一,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基本被排斥在土地市场之外。改革现有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哲学依据。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4
思考之一:要把终年活跃在乡镇、社区、企业、校园、军营等各个领域的群众文化, 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规划。
创造的伟力深蕴于民众之中。来源于百姓、由百姓参与又为百姓服务的群众文化, 才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支持者和推进者。
当前, 在有条件的专业艺术 (表演) 团体、传媒产业集团等逐步进入市场的情况下, 蓬勃开展甚至自发竞争的群众文化组织与活动, 已然成为事业性文化常态运作的重要力量。但目前, 在整体发展情况、发展规模、发展体制等方面, 由于缺少总体规划、没有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致使这些分散的群众文化血液, 无法形成更具规模、影响力、示范性、牵引性、扩散性的力量。因此,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 要积极借助当前有力的方针政策, 把这些终年活跃各个领域的群众文化, 纳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规划。笔者认为:首先, 要对这些星罗棋布、各呈异彩的群众文化类别、种类、形式和样式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普查, 全面掌握现有的活跃的各地的群众文化力量, 形成详细的数据资料;其次, 要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 以市或县为单元做出区域性的、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规划;再次, 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出面组织和协调管理那些没有办公地点、没有人员编制的集合点、辅导站, 要为它们争取适当的物力、财力支持, 要在社会力量的介入和支持下, 对各个领域的群众文化团体与活动, 特别是其中的骨干进行必要的进修培训、组织会演、成立协会等。
思考之二:要把群众文化作为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引领者与参与者。
文化市场产品的消费者是广大民众, 文化市场产品的供应者也是广大民众。那些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众精心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尤其是那些传统技艺、乡艺社火、原生态演出, 都是文化市场上最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发挥好群众文化市场的作用, 才能给群众文化生活注入长久保鲜的活力, 才能更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才能更好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 因而, 必须加强群众文化市场的积极引导和规范管理。一是方向上, 要引导群众文化创作开发积极、健康、正义、高尚的文化项目, 要结合市场需求, 引导群众创作出满足时代要求、贴近生活实际、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二是组织上, 各级文化部门要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便于群众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健康成长;三是群众文化是最具群众基础、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 在展示中国魅力, 提升中国形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 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 还需要把群众文化作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重要动力和资源。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色鲜明的群众文艺节目都已经而且将不断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依托这些优秀的群众文化资源, 加强对优秀群众文化项目的创编、经纪、运作和包装, 有效在市场大潮中, 把那些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十分浓郁的原生态作品, 打造成海外陌生人的眼中的精灵和神异, 把斑斓多姿的中国群众文化充分展示给世界友人, 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此提升群众文化在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占有率和叫好率。
思考之三:要把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是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那些不以赢利为目的, 真正发自民心的群众文化活动及其组织, 更是社会正能量鲜明的载体, 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阵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特别是目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明确提出“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 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 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因此, 各级文化部门特别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要立足群众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强化公共服务功能。一方面, 要立足深入群众、扎根基层, 切实通过开展群众急需、覆盖面广、受众多的系列辅导培训、展演等方式, 送文化、送服务、送知识到群众身边, 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另一方面, 要诚心诚意地吸纳甚或邀请群众文化的代表人物参与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 、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的规划发展和顾问管理工作, 提升群众参与文化事业发展的力度, 切实把群众的需求和意愿体现到工作中去, 把人民的精神追求落实到文化部门的具体举措中去, 以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效提升和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思考之四: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5
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7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
(一)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体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出发,探索建立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管辖制度。到2017年底,初步形成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确保公正的司法管辖制度。
1.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划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调整跨行政区划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的级别管辖制度,实现与最高人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有序衔接。
2.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以科学、精简、高效和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为原则,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构建普通类型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特殊类型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的诉讼格局。将铁路运输法院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主要审理跨行政区划案件、重大行政案件、环境资源保护、企业破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案件、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和原铁路运输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
3.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审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专门程序、管辖制度和审理规则。
4.改革行政案件管辖制度。通过提级管辖和指定管辖,逐步实现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行政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规范行政案件申请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5.改革海事案件管辖制度。进一步理顺海事审判体制。科学确定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建立更加符合海事案件审判规律的工作机制。
6.改革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管辖制度。
7.健全公益诉讼管辖制度。探索建立与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相衔接的案件管辖制度。
8.继续推动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统一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理顺案件管辖机制,改革部门、企业管理法院的体制。
9.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二)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尊重司法规律,确保庭审在保护诉权、认定证据、查明事实、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到2016年底,推动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促使侦查、审查起诉活动始终围绕审判程序进行。
10.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强化庭审中心意识,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发挥庭审对侦查、起诉程序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坚决贯彻疑罪从无原则,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和排除程序。
11.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彰显现代司法文明,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强化控辩对等诉讼理念,禁止对律师进行歧视性安检,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便利。依法保障律师履行辩护代理职责,落实律师在庭审中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12.健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立法机关的授权和监督下,有序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
13.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明确被告人自愿认罪、自愿接受处罚、积极退赃退赔案件的诉讼程序、处罚标准和处理方式,构建被告人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的分流机制,优化配置司法资源。
14.完善民事诉讼证明规则。强化民事诉讼证明中当事人的主导地位,依法确定当事人证明责任。明确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条件、范围和程序。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发挥庭审质证、认证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核心作用。严格高度盖然性原则的适用标准,进一步明确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条件和范围。一切证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后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的重要证据都必须在裁判文书中阐明采纳与否的理由。
15.建立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机制。加强科技法庭建设,推动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建立庭审录音录像的管理、使用、储存制度。规范以图文、视频等方式直播庭审的范围和程序。
16.规范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明确人民法院处理涉案财物的标准、范围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推动建立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涉案财物信息公开机制。
(三)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健全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一审、二审和再审的不同职能,确保审级独立。到2016年底,形成定位科学、职能明确、运行有效的法院职权配置模式。
17.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
18.完善分案制度。在加强专业化合议庭建设基础上,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建立分案情况内部公示制度。对于变更审判组织或承办法官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公示。
19.完善审级制度。进一步改革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制度,科学确定基层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辖范围,逐步改变主要以诉讼标的额确定案件级别管辖的做法。完善提级管辖制度,明确一审案件管辖权从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转移的条件、范围和程序。推动实现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和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20.强化审级监督。严格规范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的条件和次数,完善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文书的公开释明机制和案件信息反馈机制。人民法院办理二审、提审、申请再审及申诉案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指出一审或原审存在的问题,并阐明裁判理由。人民法院办理已经立案受理的申诉案件,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法定形式的结案文书;符合公开条件的,一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
21.完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废止违反司法规律的考评指标和措施,取消任何形式的排名排序做法。强化法定期限内立案和正常审限内结案,建立长期未结案通报机制,坚决停止人为控制收结案的错误做法。依托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发挥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对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服务、研判和导向作用。
22.深化司法统计改革。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改革司法统计管理体制,打造分类科学、信息全面的司法统计标准体系,逐步构建符合审判实际和司法规律的实证分析模型,建立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和全国法院司法信息大数据中心。
23.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指导方式,加强司法解释等审判指导方式的规范性、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改革和完善指导性案例的筛选、评估和发布机制。健全完善确保人民法院统一适用法律的工作机制。
24.深化执行体制改革。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加大司法拍卖方式改革力度,重点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模式。完善财产刑执行制度,推动将财产刑执行纳入统一的刑罚执行体制。
25.推动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明确司法救助的条件、标准和范围,规范司法救助的受理、审查和决定程序,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推动国家司法救助立法,切实发挥司法救助在帮扶群众、化解矛盾中的积极作用。26.深化司法领域区际国际合作。推动完善司法协助体制,扩大区际、国际司法协助覆盖面。推动制定刑事司法协助法。
(四)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严格遵循司法规律,完善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和审判管理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审判责任制,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到2015年底,健全完善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27.健全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选拔政治素质好、办案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司法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担任主审法官。独任制审判以主审法官为中心,配备必要数量的审判辅助人员。合议制审判由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合议庭成员都是主审法官的,原则上由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完善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担任审判长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合议庭工作机制,明确合议庭作为审判组织的职能范围,完善合议庭成员在交叉阅卷、庭审、合议等环节中的共同参与和制约监督机制。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
28.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主审法官、合议庭及其成员的办案责任与免责条件,实现评价机制、问责机制、惩戒机制、退出机制与保障机制的有效衔接。主审法官作为审判长参与合议时,与其他合议庭成员权力平等,但负有主持庭审活动、控制审判流程、组织案件合议、避免程序瑕疵等岗位责任。科学界定合议庭成员的责任,既要确保其独立发表意见,也要明确其个人意见、履职行为在案件处理结果中的责任。
29.健全院、庭长审判管理机制。明确院、庭长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审判管理职责。规范案件审理程序变更、审限变更的审查报批制度。健全诉讼卷宗分类归档、网上办案、审判流程管控、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内部督导机制。
30.健全院、庭长审判监督机制。明确院、庭长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审判监督职责,健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主审法官会议、专业法官会议机制。规范院、庭长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监督机制,建立院、庭长在监督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文书入卷存档制度。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主审法官、合议庭行使审判权与院、庭长行使监督权的全程留痕、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确保监督不缺位、监督不越位、监督必留痕、失职必担责。
31.健全审判管理制度。发挥审判管理在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行为、严格诉讼程序、统一裁判尺度等方面的保障、促进和服务作用,强化审判流程节点管控,进一步改善案件质量评估工作。
32.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合理定位审判委员会职能,强化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的宏观指导职能。建立审判委员会讨论事项的先行过滤机制,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和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外,审判委员会主要讨论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审判委员会会议材料、会议记录的签名确认制度。建立审判委员会决议事项的督办、回复和公示制度。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履职考评和内部公示机制。33.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拓宽人民陪审员选任渠道和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确保基层群众所占比例不低于新增人民陪审员三分之二。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改革选任方式,完善退出机制。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职权,完善随机抽取机制。改革陪审方式,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加强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的经费保障。建立人民陪审员动态管理机制。
34.推动裁判文书说理改革。根据不同审级和案件类型,实现裁判文书的繁简分流。加强对当事人争议较大、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审案件,以及所有的二审案件、再审案件、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的一审轻微刑事案件,使用简化的裁判文书,通过填充要素、简化格式,提高裁判效率。重视律师辩护代理意见,对于律师依法提出的辩护代理意见未予采纳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刚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裁判文书说理的评价体系,将裁判文书的说理水平作为法官业绩评价和晋级、选升的重要因素。
35.完善司法廉政监督机制。改进和加强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和廉政监察员工作。建立上级纪委和上级法院为主、下级法院协同配合的违纪案件查处机制,实现纪检监察程序与法官惩戒程序的有序衔接。建立法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规范法院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
36.改革涉诉信访制度。完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明确诉访分离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健全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依法规范涉诉信访秩序。建立就地接访督导机制,创新网络办理信访机制。推动建立申诉案件律师代理制度。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增强涉诉信访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五)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到2015年底,形成体系完备、信息齐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立覆盖全面、系统科学、便民利民的司法为民机制。
37.完善庭审公开制度。建立庭审公告和旁听席位信息的公示与预约制度。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理,且受社会关注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已有条件范围内,优先安排与申请旁听者数量相适应的法庭开庭。有条件的审判法庭应当设立媒体旁听席,优先满足新闻媒体的旁听需要。
38.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推动全国法院政务网站建设。建立全国法院统一的诉讼公告网上办理平台和诉讼公告网站。继续加强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网站建设,完善审判信息数据及时汇总和即时更新机制。加快建设诉讼档案电子化工程。推动实现全国法院在同一平台公开审判流程信息,方便当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在线获取审判流程节点信息。
39.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加强中国裁判文书网网站建设,完善其查询检索、信息聚合功能,方便公众有效获取、查阅、复制裁判文书。严格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实现四级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统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
40.完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整合各类执行信息,推动实现全国法院在同一平台统一公开执行信息,方便当事人在线了解执行工作进展。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力度,充分发挥其信用惩戒作用,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完善被执行人信息公开系统建设,方便公众了解执行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41.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公开制度。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案件办理程序,确保相关案件公开、公正处理。会同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推动网上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对执法办案和考核奖惩中的重要事项、重点环节,实行网上录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从制度和技术上确保监督到位。建立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实现三类案件的立案公示、庭审公告、文书公布统一在网上公开。
42.建立司法公开督导制度。强化公众对司法公开工作的监督,健全对违反司法公开规定行为的投诉机制和救济渠道。充分发挥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的监督功能,使公众通过平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审判监督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43.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制度。加强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平台、12368司法服务热线。建立网上预约立案、送达、公告、申诉等工作机制。推动远程调解、信访等视频应用,进一步拓展司法为民的广度和深度。
44.完善人民法庭制度。优化人民法庭的区域布局和人员比例。积极推进以中心法庭为主、社区法庭和巡回审判点为辅的法庭布局形式。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完善人民法庭便民立案机制。优化人民法庭人员构成。有序推进人民法庭之间、人民法庭和基层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间的人员交流。
45.推动送达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当事人确认送达地址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约束机制,探索推广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送达方式,提高送达效率。
46.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继续推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推动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物业管理、保险纠纷等领域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解决组织建设,推动仲裁制度和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进程,构建系统、科学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47.推动实行普法责任制。强化法院普法意识,充分发挥庭审公开、文书说理、案例发布的普法功能,推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与履行普法责任的高度统一。
(六)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法官为重心,全面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
48.推动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健全法官助理、书记员、执行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科学确定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数量比例,建立审判辅助人员的正常增补机制,切实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拓宽审判辅助人员的来源渠道,探索以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优化审判辅助人员结构。探索推动司法警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行政人员管理制度。
49.建立法官员额制度。根据法院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含暂住人口)、案件数量、案件类型等基础数据,结合法院审级职能、法官工作量、审判辅助人员配置、办案保障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四级法院的法官员额。根据案件数量、人员结构的变化情况,完善法官员额的动态调节机制。科学设置法官员额制改革过渡方案,综合考虑审判业绩、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法律工作经历等因素,确保优秀法官留在审判一线。
50.改革法官选任制度。针对不同层级的法院,设置不同的法官任职条件。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遴选委员会,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任程序,确保品行端正、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优秀法律人才成为法官人选,实现法官遴选机制与法定任免机制的有效衔接。健全初任法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人民法院任职机制。配合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改革,健全预备法官训练制度。适当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职年龄。建立上级法院法官原则上从下一级法院遴选产生的工作机制。完善将优秀律师、法律学者,以及在立法、检察、执法等部门任职的专业法律人才选任为法官的制度。健全法院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院人员互聘计划。
51.完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符合规律的法官业绩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将评价结果作为法官等级晋升、择优遴选的重要依据。建立不适任法官的退出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52.完善法官在职培训机制。严格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着力提升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能力。改进法官教育培训的计划生成、组织调训、跟踪管理和质量评估机制,健全教学师资库、案例库、精品课件库。加强法官培训机构和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中国法官教育培训网,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网络教学,实现精品教学课件由法院人员免费在线共享。大力加强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和少数民族双语法官的培训工作。
53.完善法官工资制度。落实法官法规定,研究建立与法官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工资制度。
(七)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完善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各项制度,优化司法环境,树立司法权威,强化职业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到2018年底,推动形成信赖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54.推动省级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统一由省级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
55.建立防止干预司法活动的工作机制。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审判执行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案件全程留痕要求,明确审判组织的记录义务和责任,对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批示、函文、记录等信息,建立依法提取、介质存储、专库录入、入卷存查机制,相关信息均应当存入案件正卷,供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询。
56.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合理确定法官、审判辅助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明确不同主体、不同类型过错的甄别标准和免责事由,确保法官依法履职行为不受追究。非因法定事由,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完善法官申诉控告制度,建立法官合法权益因依法履职受到侵害的救济机制,健全不实举报澄清机制。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惩戒委员会,制定公开、公正的法官惩戒程序,既确保法官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应有惩戒,又保障其辩解、举证、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57.完善司法权威保障机制。推动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藐视法庭权威等犯罪行为的追诉机制。推动相关法律修改,依法惩治当庭损毁证据材料、庭审记录、法律文书和法庭设施等严重藐视法庭权威的行为,以及在法庭之外威胁、侮辱、跟踪、骚扰法院人员或其近亲属等违法犯罪行为。
58.强化诉讼诚信保障机制。建立诉讼诚信记录和惩戒制度。依法惩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将上述三类行为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探索建立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受害人损害赔偿之诉。
59.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引导、规范行政机关参加诉讼活动。规范司法建议的制作和发送,促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60.完善法官宣誓制度。完善法官宣誓制度,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法官,正式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
61.完善司法荣誉制度。明确授予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不同类别荣誉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提升法院人员的司法职业尊荣感和归属感。
62.理顺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关系。科学设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机构,规范和统一管理职责,探索实行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的相对分离。改进上下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机制,明确上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部门对下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的监管职能。
63.推动人民法院财物管理体制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经费统一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预算保障体系、国库收付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人民法院经费管理与保障的长效机制建设。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罚金、没收的财物,以及追缴的赃款赃物等,统一上缴省级国库。加强“两庭”等场所建设。建立人民法院装备标准体系。
64.推动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工作要求,推进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的法院内设机构设置模式。
深化改革就是全面“清障” 篇6
中国能否在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持续保持向好的增长态势,不仅事关十八大时给自己定下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更影响到亚洲及全球经济走势。今年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谋局之年,又是各项改革落实之年,相当于中期考试。2013年开局,2014年筹划,2015年则要将改革落实到位。
“改革”即清障,就是消除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活力,激活内生动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传统制造业、资源行业及房地产业面临深度调整。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至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继续回落至11.7%,加上劳动力成本攀升、融资成本高企和出口内生动力不足,“三驾马车”疲态尽显。通过改革寻找发展动力尤显重要。经过去年营改增扩面、工商登记便利化等多项改革的推进,激活了创新创业大潮,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不但拉动服务业提速和比重上升,就业也全面超过年初预期,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的新增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12万提高到170多万。推动创新创业和增加公共产业公共服务,目的都是在进一步激活内生增长动力,在供给驱动增长的方式和结构上作出调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亮点很多,金融改革是大亮点。金融领域的每一项改革均非常具体,都是酝酿已久,或已经形成实施方案并展开试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同样也是“清障”的过程。金融改革清障有助于为稳增长和调结构带来活水之源。长远来看,金改一要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和多元化货币创造工具,二要发展和完善各类金融市场,当前则要围绕服务于实体经济推进改革。实施巨灾保险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有助于进一步激活保险市场,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基础性政策,为利率市場化改革和民营资本进入商业银行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IPO注册制将开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民营银行放开和深港通则属于投融资改革的重要环节。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7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 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 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 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篇8
《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部分开首即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其后, 《决定》又对如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发展基层民主分别做了阐述。但是, 《决定》在具体论及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时唯独对民族区域自治不着笔墨, 有人以此怀疑中央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发生了动摇。笔者认为, 这显然不足为凭。因为近些年来, 以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两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有关民族工作的正式论述中, 从来没有忽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调,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 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如此明确的表态绝非戏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凝聚了全党智慧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核心就是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中央为文件起草确定的一个原则是不涉及改革的内容不写, 因此, 它并非面面俱到, 而是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比如涉及经济的篇幅占了全部文件内容的1/3强, 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内容广泛。而同为经济领域的西部大开发在其中并没有得到论述, 并不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不再重要, 而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 不属于深化改革的范围。显然, 《决定》未专门论及民族区域自治的理由, 也要从这一点来寻觅。
当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不到位, 各界对此几乎已达成共识。民族区域自治的最大优越性是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自己民族和地区的特点, 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当地发展。对此, 政策本身, 包括有关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我们的民族自治地方却未能充分运用这一政策优势。当前, 民族自治地方绝大多数都制定并出台了自治条例, 但大多内容雷同, 真正能够按照当地特点制定政策的并不多。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家机关和各地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 发现存在的问题颇多, 包括:配套资金减免规定落实不到位;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小、不规范;资源开发补偿规定不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不到位;国务院相关部门规章配套不到位, 5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一直没有出台, 直接影响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若干规定的深入贯彻实施;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对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够, 造成一些新的问题等。这次检查虽然已经过去多年, 但迄今为止, 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 不论是民族自治地方本身还是其他地方和国家机关,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 主要问题是对政策的坚持不够、落实不到位。在此前提下谈“进一步贯彻落实”的问题必然陷入空谈。没有第一步, 就迈不开第二步。
民族区域自治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同时, 我们的理论研究也颇显不够。一方面, 有的研究或明或暗地试图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另一方面, 很多研究只停留在“坚持”和“完善”这类空泛的口号之下, 而没有触及与此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比如, 如何确定民族区域自治中的自治主体、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关系以及自治权力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区别和联系等等, 这些问题即牵涉到复杂的理论问题, 也与现实的民族工作密切相关。
所以从目前来看, 不论是政策实践还是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 都没有为民族区域自治实现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必需的前提, 恐怕这正是《决定》将其束之高阁的最终原因。
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和政策形式, 但不是唯一形式。所以, 尽管《决定》在如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上没有作出说明, 但在《决定》为其他三种民主政治形式提出的改革措施当中, 我们仍然可以在维护各民族平等权益等方面找到多重依据。因为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还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原本就是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为实现人民最广泛的民主权利而设立和行使的。维护各民族的平等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原本就包含在人民民主权利的本义之中, 更何况《决定》在论及民主政治改革时, 也有关于民族政策的直接说明, 如要求“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 《决定》在为其他领域制定的改革措施中也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贯彻落实提供了契机。如前述所提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检查中发现、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的配套资金减免问题, 财政转移支付问题, 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补偿问题等, 几乎都在《决定》中作出了明确要求。
比如关于财政转移支付和资金配套的问题, 《决定》提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 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 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
又比如关于资源开发补偿和生态补偿问题, 《决定》明确规定:“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 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 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 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 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限于发展基础和自然条件, 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长期摆脱不了财政短缺的困扰, 而一些建设项目的开发又难以应付必需的资金配套。《决定》对此有了明确的规定, 民族地区成为重点增加转移支付的对象, 一些配套资金也将逐步取消。这将大大减轻民族地区的负担。同理, 民族地区有着巨大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 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由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以往在发展中不但已有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反而在生态环境、市场收益等方面不断受到损害。而《决定》提出的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将使利益的天平大大向民族地区倾斜。所以, 虽然《决定》没有讲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贯彻问题, 但在这些地方已用更切实的改革措施将《民族区域自治法》付诸实践了。
我们可以看到, 《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原来所提的“基础性”改成了“决定性”, 标志着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市场调节。直观上讲, 这种变化不利于在竞争格局中处于弱势的民族地区, 但从民族地区已有的优势和《决定》所展现的改革措施来看, 又未必不是好事。中国曾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努力了几十年, 而当真正打开这扇大门时又倍感压力、忧心忡忡, 唯恐承受不了竞争而自毁长城。但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 我们之前显然是过虑了。将民族地区面临的改革环境与当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境况相比不一定合适, 但至少有一定的相似性。市场决定的环境很无情, 但也会很公平, 它是一种压力, 更是一种动力。就此而言, 《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打造的政策环境将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也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机遇。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民主政治改革时, 要求“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文章就此提出观点, 着重探讨了该文件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 篇9
适应经济新常态, 回应百姓新期待, 经济体制改革正发挥巨大的牵引作用。
聚焦一个核心
简政放权,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破解改革核心问题
2014年,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表面上看是外需不振、内需不足。真正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高增长依赖的投资驱动、资源型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跨越‘三期叠加’阶段的根本出路是改革创新, 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带动各项工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这一关系, 就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下好简政放权这步“先手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正是缩影。
“在上海打工时就有创业想法, 但苦于没有资本。听说注册资本可以‘零实缴’后, 我立马回乡办起了公司。”注册零首付, 一照可多址, 年检改公示, 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吉林小伙程谟远成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内拿到新版营业执照的第一人, 如今公司业绩逐月翻番。
2014年3月全面推开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让千千万万程谟远得以“白手起家”。截至11月底, 全国新登记注册资本同比增长82.67%, 平均每天就有1.04万户新企业注册诞生, 全民创业呈现“井喷式”增长。
2014年, 简政放权成为破解改革核心问题的当头炮, 让市场与政府各归其位, “看不见的手”越发“看得见”, “看得见的手”不再“闲不住”。
这一年, 简政放权, 力度空前。国务院分8批取消下放约700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权力清单”减幅过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改革开场戏;今年需报国务院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又减少40%。自此, 本届政府前两年中央层面的核准项目数量共将减少约76%, 投资体制改革成果不俗;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让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再难“狐假虎威”, 每年为企业和个人减负数以百亿计。
这一年, 简政放权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钢铁、有色、化肥、水泥、船舶、城市供水……除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 一律取消投资核准;地方政府更拥有了建设火电站、非跨境跨省电网、通用机场、新建乙烯等项目的自主审批权。
“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 使市场这只手进一步放开, 在体制上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如此评说。
贯穿一条主线
破壁除障, 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简政放权唱好了改革的开场戏, 而正戏就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垄断行业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都可以用这条主线串起来。”彭森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014年, 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着眼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多设路标, 多去路障, 着力清除各种市场壁垒,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废除地方保护壁垒, 维护市场统一, 财税改革是重头戏。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结构性减税力度空前, 理顺事权关系, 清理地方债务,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由2013年的220个减少整合到150个左右。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既着重运行效率, 避免有限资金“撒胡椒面”或“睡大觉”;更着力科学公平, 防止地方过度的优惠政策形成“税收洼地”, 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放开市场准入壁垒, 扩大对外开放, 金融改革精彩纷呈。首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 我国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沪港通”正式启动, 中国资本市场迈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突破体制机制壁垒, 优化资源配置,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相继启动, 有利于政企分开, 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活力, 形成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 实现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
打破行业垄断壁垒, 价格改革首当其冲, 能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政府管得越来越少。2014年, 我国陆续放开电信业务、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等26项商品和服务价格, 放松铁路运价管制, 出台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更加灵敏的价格机制, 为吸引社会资本, 打破垄断, 特别是加快放开电力、电信等垄断性竞争性环节奠定基础。
破除城乡区域壁垒, 户籍、土地改革稳步推进, 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62个城市启动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0个省份的1611个县市区。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和土地市场, 为千千万万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机会均等的发展环境。
探索一条新路
尊重基层首创, 回应群众期盼, 改革为了人民
2014年12月12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 将在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 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6项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措施, 并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不是盆景, 而是苗圃;不是地方政府的自留地, 而是全国改革的试验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 上海自贸试验区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可复制、可推广。”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说。
改革为了人民, 改革依靠人民。上海自贸区的“大胆试、大胆改、自主改”就是生动范例。2014年, 改革进入深水区, 要啃硬骨头, 在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复制的情况下, 坚持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相结合, 回应群众期盼, 激发创新智慧, 一条上下呼应、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改革新路呼之欲出。
改革激发活力, 改革释放红利。“虽然近三年GDP增速逐步下降, 但就业情况良好, 主要原因是出现了结构优化的苗头, 证明改革能够解决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如是说。
改革让产业结构更佳, 为促就业奠定基础。过去经济增速下降, 总是伴随着就业形势向不好的方向转变, 但是2014年前三季度就完成了1000万人就业的年度目标。就业再创新高离不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更要归功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改革让实体经济更强, 为稳增收注入动力。2014年前三季度,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0.8个百分点, 得益于工业企业利润率稳中略升, 更受惠于普遍性减费、结构性减税让利于民。
改革让政绩考核指标更科学, 为民生保障兜底护航。新农保与城居保“并轨”, 惠及数亿农民;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 完善住房保障;放宽社会办医主体和服务领域, 从源头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顽疾;“蓝天数”“雾霾天”成为衡量各地绩效如何的新标尺, 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态势明显, 民生难点正变成改革亮点。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六化” 篇10
一是“简化”。就是进一步简政放权, 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坚持“四个一律”:没有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 能够由下级行政机关实施的一律下放, 与现实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一律调整, 确需保留的一律简化。去年, 安庆市市级审批项目从280项一次性精简到145项, 审批环节平均减少27%, 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0%。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 能取消的取消、能减免的减免、能暂停的暂停、能降低的降低。开发区58项涉企收费一次性免掉42项, 市区79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7项、降标35项, 降幅10%~60%, 每年直接为企业减负1亿多元。安庆已成为安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时间最短、收费最低的“三最”城市之一。企业家信心明显增强、干劲更加充足。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51家, 总量达到1500家, 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8.3%。今年我们计划还要精简30%以上。实践证明, 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可以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净化”。发展需要环境, 环境需要净化。去年。安庆市开展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清理市本级234家行业协会, 共撤销、整合43家, 159名副县级以上干部从行业协会退出。确需保留的工商经济类行业协会, 实现与主管部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职能“五分离”, 实行“两个不允许”:不允许有行政职能、不允许向企业收费。同时, 对1093家中介组织进行清理规范, 依法严厉处置了一批不讲诚信甚至违规违法的“黑中介”。
三是“优化”。就是要优化工作流程、优化组织架构。流程再造也是改革, 机构改革更是题中应有之义。目的是要让“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 正确的事正确地干”, 让好事好办, 难事不难, 切实为群众解决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去年, 我们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分开”制度, 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规范招投标程序, 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全面优化工作流程。我们还探索性地将市委和市政府督查室合并、市委和市政府信息科合并、市委和市政府总值班合并等, 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组织架构, 不仅不误事, 反而好干事。
四是“强化”。就是要强化作风建设。改革不仅要改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 还要改思维形态和行为形态。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等, 就是对公务人员惯性思维和习惯行为的“一场革命”。从实践看, 取得显著成效, 深得党心和民心。众所周知, 作风决定作为。作风建设需要“算着干、现场看、盯着办”;需要只有毫不例外, 没有下不为例;需要到基层和一线, “听懂群众讲的话, 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干部脚上有土, 群众心中不堵”。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 始终大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让“螺丝扣”越拧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高压电”越来越高, 决不能有任何松懈, 决不能有一点反弹。
五是“融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 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 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当前,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无论改什么、怎么改, 都会有一部分人持不同意见, 而改革又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所以, 必须坚持“三解”:能解决的解决, 不能解决的解释, 不能解决或解释不通的, 要有渠道让其依法理性有序“解气”, 融化其心中的“疙瘩”, 从而达到最大公约数, 支持并共同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篇11
一、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只有从源头上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行这一改革,核心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林业部门要主动适应改革趋势,深入研究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要认真研究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的所有权、资产产权和确权登记问题,尽快完善用途管制措施,强化监管权。
二、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第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要明确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的底线,是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核心。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核心是严格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高压线”。第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林业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国家林业局根据法定职责已经划定了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生态保护红线,工作走在了前面。下一步,要把划定的红线落实到地图上、地块上,尽快制定最严格的管制原则和管理办法。已经有法律法规保障的生态红线,必须依法保护管理。还没有法律保障的生态红线,要尽快推进立法。
三、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是当今国际社会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目的就是保护好自然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国际上的实践证明,这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重要制度和载体。我国具有国家公园性质的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风景名胜区、考古遗址公园、海洋公园等。目前,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有2150处,总面积1.2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还有2800多处森林公园、30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这些资源无论从面积、还是从数量上看,都是第一位的,是建立国家公园的重要依托。2006年,云南省林业部门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2008年,国家林业局又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开展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林业部门一定要抓紧研究国家公园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适合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区域,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四、关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质是利用价格、税收、财政等经济手段,鼓励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将给林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要研究森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林业资源有偿使用和资产化管理问题,特别是要针对目前占用林业资源的成本过低问题,研究应对措施。二要研究开征资源税给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三要加强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和差别化补偿政策研究,争取不断提高补偿标准。四要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争取扩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转移支付试点范围,提高转移支付用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比例。五要抓紧研究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森林碳汇交易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五、关于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当前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设置是最薄弱的。中央已经明确“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深入研究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有利于保护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的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第二,研究建立破坏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第三,研究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制定生态损害鉴定评估办法,科学鉴定生态损害范围、程度及价值。探索编制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六、关于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核心是理顺三种体制。一是理顺国有林所有权、产权管理体制。我国国有林包括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所有权是全民所有,需尽快厘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对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国有林区所有权是全民所有,产权在中央政府,管理权和监管权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使用权在地方政府,要尽快理清三者的关系。二是理顺政府管理林区社会的体制,理顺职能和资金渠道。三是改革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经过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权责利相统一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林区发展新体制。
七、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国已确权集体林地1.8亿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7.7%;发证面积1.73亿公顷,占确权林地的96.4%,1亿农户拿到林权证,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近5亿农民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权,户均获得森林资产约10万元,使广大农民成为林木资产的法人,为他们订立契约、积累资本创造了条件。可以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培育农民市场主体方面,走在了前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林权生产要素功能,包括可抵押、可担保、可流转,实现资产到资本的转换。集体林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林业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管,确保森林资源总量不减少。二要继续深化林业行政审批项目改革,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要改革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等监督机制和办法,加强林地管理,清理取消不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三要稳定和完善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林地流转。四要健全财政、金融、森林保险、林权交易等政策,引导农民通过林权要素运用,积极发展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多种市场经营主体,推动林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使农民在经营林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
八、关于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决定》提出,完善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我们要理解其深刻含义。第一,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一旦破坏,修复起来十分困难,有的需要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努力,生态修复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当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生态最脆弱的国家之一,全球十大生态危机在我国都相应存在,生态修复任务极其繁重,必须依靠制度来加强。第二,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生态修复制度是生态修复的根本保障,完善生态修复制度有利于把生态修复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为生态修复提供行动准则和依据,使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措施更加合理、完善,可以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第三,完善生态修复制度重点是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建设。《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十大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格局。要研究健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保障,从规划制定、法律法规、绩效评价和监督考核等方面,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
九、关于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12年,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4.294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26.7万公顷。经过15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决定》提出,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这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定下了基调。林业部门一定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组织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一要稳定原有的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二要扩大退耕还林实施范围。新一轮退耕还林应重点考虑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点地区的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坡耕地以及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腾退出来的耕地等,做到稳步有序推进。三要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对还生态林、经济林的比例不再作限制,对退耕农户丧失的机会成本和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给予综合补偿,使农民获得较好的收益,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问题 篇12
历史首先是劳动群众的历史。个人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全面深化改革亦如是。要探究改革的动力问题, 就必须正视改革中的个人、人民群众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之中找到改革的真正动力、合力。
个人, 是改革中的关键力量, 主要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重要领导人物, 同时也不忽视普通个人在改革中的作用。对于个人的历史作用, 总体说来, 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派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杰出人物的作用。由于他们不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把一切都视为人的自觉的活动, 这就是所谓的“英雄造时势”。另一派则过分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而打压甚至是抹杀个人的作用, 即认为“时势造英雄”。二者都看不到个人和历史活动规律的桥梁——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 个人的历史作用, 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一定的条件下会发挥着相当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 要改革就必须认识、把握这一关键。
关于个人, 历史、改革中的个人, 列宁指出:“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个人在改革中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的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可小觑。同时, 改革中也要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人物出现。但这不是无条件的, 只有改革、改革的对象有这种需要, 这种人物才能出现。中国共产党和改革的领导人物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 想改就改的, 而要按照改革的规律办事、遵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行社会现实生活变迁之客观性。离开这一实际, 也就无所谓改革中个人的作用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群众首创作用,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彰显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只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住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 是根本, 势必改革工作就要依靠群众, 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理应用改革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发展和幸福来衡量改革成效。
2 改革中的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主体。历史上所谓的“英雄造时势”, 认为有英雄人物就够了, 人民群众不过是陪衬, 是可以任意贬低和践踏的。从历史看现实, 放眼当下, 在某些地方,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何在?改革理应认识、发挥人民群众的动力作用、主体地位。
改革的真正动力,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 即“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 那么应当注意的, 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 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这种动机、动力“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 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历史发展、促进改革最根本的动力, 是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改革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同时是实现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 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各种社会关系, 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 人民群众的动力、主体地位愈加突显。列宁指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不能够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历史上真正的革命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的结果。人民群众在社会改革的动力也展现在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层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化的创造者, 改革是人民反映时代精神的需求, 人民群众的动力不仅在于物质动力, 更在于精神动力。改革越是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 越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便越能取得人民的拥护, 越能取得成功, 正所谓“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改革, 尤其是全面的深化的改革, 更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深化,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改革深化, 这才是唯一方法。而不是某些玄想家头脑中的游戏, 更不是语词、文本游戏, 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活动。
3 改革中的个人和人民群众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更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相信人民的人, 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成为人民群众中的个人, 个人于人民群众中, 到底是沧海一粟;个人, 只有正确地表达、显现人民群众所意识到的东西时, 个人才能成为改革、管理中的个人。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水”与“舟”之比,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历史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 尤其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 更应警惕历史上种种错误的做法, 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改革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企图抛开人民来搞改革, 势必会失败, 甚至是被人民群众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乏伟大的个人取得巨大成功, 但他们成功的背后, 不仅是时代的需要和他们具备的自身条件, 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顺势而为, 懂得“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从国家的“管理”转为国家“治理”, 这一转变, 突出了国家治理主体的变化。管理是政府管人民, 管一切。治理则是主体为政府, 人民, 社会等。让多种主体共同参与, 共同治理国家。要实现这一战略转型, 必须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协调各方力量, 尤其是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是个人, 是改革领导人物产生的源泉, 改革的领导人物是由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必须充分重视个人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但不能脱离改革的实际和规律。凡是脱离了时代需求, 背离人民愿望, 违背改革发展必然性, 个人注定要被历史抛弃, 被人民抛弃, 注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绊脚石。
4 改革的合力
改革, 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是厘清改革阻力与推力, 形成有效、正合力的关键。历史是由“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是由“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而在形成相互交错时, 个人相互影响另一个人, 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因此, 历史的发展结果“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 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历史发展这般, 改革进程亦如是。虽然每个个人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实现改革的推进的, 但每个个人相互“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 一个总的合力, 然而从这一事实中绝不应做出“这些意志等于零”的结论。相反地,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含于合力里面的。”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单打独斗, 而是如历史创造的合力推进的。《决定》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广泛凝聚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只有在个人与人民群众的有机、辩证统一中, 在全社会的合力下, 在各领域正向前进中, 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涉险滩, 破难题, 啃硬骨头。
改革, 最高价值是人民的幸福,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形成改革合力, 就要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中吸收正合力。坚持“五位一体”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协同改革, 不能偏废一隅。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只从某一方面下手, 而要“十个指头弹琴”。既要改革物质生活, 也要改革精神和思想观念, 不能成为“跛子”改革, 既要改革局部问题, 也要改革全局问题, 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 改革中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 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五位一体”和中国共产党建设制度协调方面深化改革, 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决改革动力问题, 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个人、群众、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诉诸社会的合力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动力,个人,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 2013.
[2]列宁选集 (第1卷) [M].18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4]斯大林全年 (第7卷) [M].
[5]列宁全集 (第7卷) [M].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荐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我见10-27
军转干:2014年5月《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出版09-2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专家解读10-02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08-26
论全面深化改革06-03
全面深化改革目标09-23
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11-13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意见07-27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10-11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