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与改革

2024-10-08

深化与改革(精选12篇)

深化与改革 篇1

一、引言

收入分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体系。收入是由分配制度决定的, 而分配制度是由产权制度决定的。人力资本产权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功能, 人力资本产权缺失是导致初次分配不公、居民劳动收入偏低等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 收入分配改革不能绕开人力资本产权问题,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改革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人力资本产权的收入分配功能

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组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的权利束。人力资本产权的完整结构包括人力资本产权权能、人力资本产权权益和人力资本产权权责。个人的人力资本产权获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奴隶社会, 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奴隶个人完全没有人力资本的所有权, 更谈不上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了, 奴隶主占有全部剩余价值。进入封建社会, 劳动者开始拥有部分人力资本产权。在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者完全获得了人力资本所有权, 但是, 由于物资资本产权力量远远超过人力资本产权力量, 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雇佣契约使得工人只能凭借其人力资本所有权获得维持其生存需要的工资收入。物质资本所有者凭借对物质资本的所有权取得了利润, 人力资本所有者却没有权利参与对利润的分配。人力资本产权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劳动者凭借人力资本产权获得对利润的分配权, 物质资料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平等的利润分配权。

产权制度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在产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和基础地位, 人力资本产权对人们的收入分配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人力资本收入分配理论认为:个人收入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存量,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个人收入的增加主要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资增加能提高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 减少财产所得所占的比重, 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和不平等。人力资本产权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功能,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力资本产权是其产权主体获得收入分配的基础

马克思理论认为, 物质资本所有者通过对物质资本的占有关系获得剩余价值的索取权, 推而及之, 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占有关系也可以实现其产权要求和报酬要求。人力资本产权的产权结构包括权能、权利和权责。其中, 权利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产权的意义在于能够给产权主体带来可以预期的产权收益, 人力资本产权是其产权主体获得收入分配的基础。

(二) 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有利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是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并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 减少财产所得所占的比重, 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和不平等。因此, 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和改革不能忽视人力资本产权因素。对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过程, 应该同时伴随着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过程。对人力资本产权进行明确地界定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本收入依据的界定, 也是对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因此,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除了要明细物质资本产权之外, 还要明细人力资本产权。只有这两种产权都得到了明析和保护, 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三) 人力资本产权的演进有利于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路径是:从物质资本所有者完全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到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够获得工资, 然后到利润的分配由单一主体到多主体, 剩余权从物质资本独享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享。物质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的力量对比, 决定了产权所有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人力资本产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强, 人力资本对利润分配的诉求也不断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顺应产权制度变化的趋势, 在改革过程中, 要努力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利益诉求。

三、人力资本产权缺失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

居民收入是由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构成的。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 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为主, 以再次分配实现公平调节为辅, 其中, 初次分配不公是导致劳动者收入偏低和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初次分配形成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 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构成了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艾普顿斯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劳动收入占比比较高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劳动收入占比比较高的时期, 收入分配就相对比较平均一些。当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时候, 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就会下降。现代企业实行单一的物质资本产权制度,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剩余价值的唯一获取者, 劳动者只获得了代表劳动力价值的工资, 没有企业的所有权, 也不能获得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物质资本产权所有者获得了扩大的产权权益, 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没有获得与其投资和贡献相匹配的收入, 由此导致了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的状况。由此看来, 初次分配不公现象存在的根源是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得到完整的实现。没有公平的产权制度, 也就没有公平的分配制度。

现阶段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中, 劳动收入所占的份额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经济数据显示, 1995-2007年间, 劳动者报酬占比从51.4%下降到39.7%, 降幅达11.7个百分点。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必须建立并实行完善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发挥人力资本产权的收入分配功能, 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可以获得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索取权。

四、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并且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居民劳动收入偏低等问题。

(一) 明确劳动行为是生产要素而非劳动者

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的独立人身权利是人力资本产权制度设计的根本障碍。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必须明确劳动行为是生产要素而非劳动者。劳动者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本身, 而劳动行为是人力资源所有者基于其劳动能力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劳动行为参与了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过程, 而非劳动者本身。劳动行为由劳动者发出后, 便与劳动者分离, 成为独立于劳动者之外的生产要素。劳动行为以货币形式表现便形成人力资本。

(二) 建立人力资本产权私有制度

人力资本是“主动资产”, 天然属于个人, 并且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者控制这种资产的启动开发和利用。当人力资本产权受到损害时, 其拥有者就会立即做出反应, 部分或全部“关闭”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私有制度为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产权收益建立制度基础。任何收益的获得都需要一定的产权保障, 人力资本产权也不例外。只有建立人力资本产权私有制度, 才能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掌握其预期收益, 并且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个人教育投资。

(三) 建立对人力资本核算的会计制度

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必然要解决人力资本的货币计量问题。只有对人力资本进行准确的度量, 才能确定人力资本产权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 进而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权益。对人力资本进行货币计量可以借助徐国君 (2003) 教授提出的“三维会计”。三维会计的等式是“资产=行为=权益”, 其中, 资产是价值的载体, 行为是价值的源泉, 权益是价值的归属。三维会计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有关劳动者行为带来的企业价值变化情况的信息, 为劳动者企业权益的获得提供依据。

(四) 建立人力资本出资制度

要保证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首先必须要建立人力资本出资制度。在法律法规上, 要允许人力资本所有者以人力资本出资, 明确人力资本的资本地位, 从而建立人力资本准入制度。按照已认定的人力资本价值, 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所占产权的份额, 并同物质资本一起记入企业资本总额。

(五) 加强各群体的教育投资力度

人力资本的获得离不开人力资本投资, 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能提高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 减少财产所得所占的比重, 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和不平等。但是, 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寡不同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教育投入的不公是造成收入分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本将决定个人财富的多寡, 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必须平等地进行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

(六) 建立人力资本市场

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和价值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本市场。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市场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评估, 而且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人力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为此, 需要对相应的法律进行修改, 如《公司法》、《劳动法》、《破产法》等。

深化与改革 篇2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改革经济发展

一、金融深化理论简介

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葛利、肖和帕特里克等人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根据爱德华.肖的解释,金融深化是指“解除对实际利息率的限制,从而使其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刺激储蓄,提高投资收益率。”①20世纪70和80年代,卡普(Kapur,1976)、加尔比斯(Galbis,1977)、马西森(Mathieson,1980)、弗赖伊(Fry,1980)等人先后建立了一些认证严密、实证性较强的金融抑制模式,从动态、实证的角度对麦金农和肖的理论进行了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掀起了一个热潮,突破了70年代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理论的框架,多角度、多层面扩展了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性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自由化使利率提高后,低风险借款人和低风险项目会退出信贷市场,高风险借款人和高风险项目充斥,造成银行贷款项目质量下降和总体贷款风险上升,不利于银行部门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改革现状

1.金融改革成绩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金融改革加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了多元的市场主体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

一般来说,衡量一国金融的深化程度的指标有两个:一是“金融相互联系系数”(Financial International Ratio,FIR),即总金融资产对国民财富之比,1978年我国FIR为0.88,2006年FIR达到3.13,是1978年的3.5倍;二是金融资产的构成情况,经济越发达,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例就越高。

2.金融抑制表现

①货币市场发育不良,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货币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参与主体少,并且存在市场分割,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市场发育不良影响了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仍然由政府主导,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稀缺程度。

②银行业垄断程度仍然相当高。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业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但实质上,国有独资银行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非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银行业面临很高壁垒,城市和农村金融分割现象严重。

③资本市场存在着缺陷。我国资本市场仍然主要由政府主导,国家对股票市场行政干预过多,资本市场主要偏袒于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设置了诸多障碍,并且资本市场投资现象十分严重。

温家宝总理的文章《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文章分四个部分: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紧迫感;

二、今后时期金融工作总体要求和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三、几项重点工作;

四、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文章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金融工作成绩十分显著,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各项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监管和法制建设明显加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金融市场联系更加密切,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明显增强。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一定要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坚持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做好各项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金融改革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文章指出,今后时期金融工作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进一步深化各类金融企业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调控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增强我国金融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和强化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文章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的服务和调控功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保障金融稳定和安全。

文章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做好金融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和改进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提高对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从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深化改革是建立完善高效金融体系的根本途径

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市场体系,在总结经济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防范金融风险的体制和法规。在发展金融市场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学生,应当虚心地学习他们的经验。

美国是当今全球金融市场最发达、金融法规最完善的国家,为了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防范产生金融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美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截至2005年底,美国共有各类外资银行442家,其中代理银行25家,分行221家,占美国银行总数的20%,外资银行在美国的总资产为18000亿美元,占美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1%。美国允许外资银行进入的形式主要有代表处、代理行、分行、子行等,在对国外银行准入方面,美国法律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外国银行监管加强法》和《改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法》,要求外资金融机构董事会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美国公民,或要求外资金融机构的发起人或组织者为美国公民。根据1863年《国民银行法》,所有国民银行董事会成员都必须是美国公民,国民银行的CEO必须是董事会成员。美国法律还规定,限制外国银行通过设立或收购分支机构的办法从其注册州进入另一州进行跨州经营。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对外资银行跨州经营规定了限制措施,有14个州规定外国银行的直属分行和代理行从事支票发行兑现、外汇兑换、机动车融资、保费融资、小额付款等服务,必须获得登记或许可。美国联邦和州法律不允许依据外国法律成立的公司的分公司在美国开展信用合作社、储蓄银行和房屋贷款业务。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认为,仅靠提高外国银行进入美国市场的标准还远远不够,必须同时大幅度增加外国银行进入美国之后的业务限制,如《1991年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规定,凡是在1991年后才获准进入美国的外国银行,其银行业务必须受到4个方面的严格限制:一是禁止外国银行在境内吸收美国居民存款;二是禁止外国银行加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系统;三是不支持外国银行在美国当地扩充业务网络经营零售业务;四是不支持外国银行收购、兼并或控股美国银行。

美国政府作出的上述这些规定,对维护美国金融市场稳定、防止由外部因素带来的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从金融全球化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的调控措施,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和学习。

防范金融风险,需要研究好几个问题。

第一,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内控机制。按照规范的股份制的要求,在明晰产权、实现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层之间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快建立从总行到分支机构的严格的内控机制,优化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要保持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要强化管理,改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股票市场交易方式,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分步建设创业板市场。要加快债券市场产品创新,积极发展企业债券,不断拓展债券市场功能。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以国有上市企业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加强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社会监督,督促上市企业对股民负责,提高盈利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同时,吸引已在境外上市的优质企业包括银行回境内上市,使我国居民也能分享到国内优质企业的发展成果。条件具备时应允许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市,以发展壮大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境内资本市场规模与我国的经济规模相比,还很不相称,居民的大量剩余资金存放在银行。应逐步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居民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对企业的评价和优选机制,推动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又有利于使我国居民在经济发展中更快地积累财富,使人民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

第三,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逐步实施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的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汇率是一个国家竞争力水平的反映,要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发展外汇交易的零售市场,改革银行结售汇制度,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拓宽人民币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同时,要不断扩大外汇交易的批发市场,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开发避险工具,改进交易方式,适当扩大银行间市场的汇率浮动幅度,不断改进中央银行调控手段,建立健全汇率调控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关于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篇3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深化改革发展,进行依法治国。首先从社会文明建设着手,开展了依法治国、文明治国,走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进而讲述了依法治国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与历史,在法治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成就我们的中国梦。

【关键词】依法治国;改革;制度文明

一、围绕深化改革,开展法制强国的道路

1.首先抓住制度文明建设。

创建制度文明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国家现代化体系的治理能力也要不断的提高,也从各方面彰显我国了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我国对制度文明的执行力以及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反映了制度文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制度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国内的发展水平,同时对于国际规则制度、参与度以及在国际上的信服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套完整的文明制度是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延续的基础。并且抑制了社会中一些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抑制性的持续会形成一种共识,从而使社会主义文明有一个质的飞越。

2.法治—文明治国的一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主要体现于国家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方式。该制度是一套集实施、监督以及保障为一体的规范体系,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换而言之,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对国家法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完善,全面推广社会主义文明制度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各国法治现状而言,国家法治核心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家法律的平等性、强制性以及法律至上等。总的来说,法治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法治的国家那么他们的文明程度也无从谈起。

二、依法治国与改革发展的实践和历史

1.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为了促进法制理论的创新,应该吸取中国法律文化的精华。为了加强法治道德底线,应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因而,发展具有中华特色、符合中华实际、体现出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制理论,务必要认真整理历史上的解决方案和法制关系的教训。从而,更深刻的解析全面强化改革和全面促进依法治国的关系,为依法治国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和理论指导。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了奴隶土地制。地主阶层随着经济势力和政治壮大,要求改革政治,废除奴隶主特权,创造地主阶级的治理秩序。商鞍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发动了两次变法。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把改革的成果经过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能够借助法律所拥有的规范性、权威性、稳定性,以宪法的确认,为改革保驾护航;以先行法律的方式,经过授权法律和立法的及时立改废释,发挥法律的引领和推动功能,以宪法促进改革,完成改革计划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经过严格的执法与公正的司法,明确违法与合法的边缘,避免改革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2.用依法治国的思维与方法进行改革。

在全面强化改革背景下,必须加倍重视维持依法“变法”和依法改革。在改革进程中,须依法有据,更要高度重视利用法制方式和法制思维,完成法制对改革的推动、保障、和引领功能。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条件是将法治精神连接上认识、处理、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以法律道德规范为标准的逻辑化理性思考方式。法制思维比较重于强调职业化思维的方式,为法律所掌握运用。和法治思维对立的是人治思维。人治思维是法治思维的天敌,人治思维是强调人和权力的用意,忽略法的作用,导致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甚至以权废法。习惯人治思维,缺少法治思维,这样导致法治尊严和权威不复存在,导致人们信小不信大、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即损害人民利益,也破坏社会秩序,还可能损害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改革与法制相辅相成

全面深化强调改革的整体性、全局性,要求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的运转。必须从基础上促进法制建设的进度,加快法制社会的完善。全面强化经济改革对完善经济法制的提议。随着经济改革的完成,经济法治建设必然进入新的阶段,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推进依法执政提出新要求,推动依法执政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党的领导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全过程。

总之,从首要问题开始,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加快社会发展,全力推动依法治国,用法治的手段来推动社会改革的成果、创新与深化。依照党中央委员会的要求,全力发展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保证社会改革的措施与法律法规的调整同步进行,再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改革发展。从而使得全民奔小康,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邸乘光. “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演进、基本内涵与重要功能[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2] 吴贵春.在依法治国中坚持和体现人民主体地位[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 张明. “三位一体”: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城乡统筹发展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篇4

城乡分离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总之,城乡分离现象作为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生产力水平层次差异的客观反映其发生是历史的必然,不可避免。为此有必要进行城乡统筹进,与土地改革结合起来。

1 城乡统筹与土地制度改革内涵

1.1 城乡统筹的含义及内涵

城乡统筹,就是制定科学的城乡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繁荣。一方面,城乡统筹要发展农村,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城市,促进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带动农村物质和文化发展。

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发展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城乡科学规划、完善调整政策、平衡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是政府,但是需要注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因地制宜[1]。本文以宁远县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来探讨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对一些土地制度改革的分析,结合国家城乡统筹的战略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1.2 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从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打开缺口的。改革开放30年后,农村土地制度日益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今天,国家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成为目前的新形势、新问题。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

所有制度都是在发展中与时俱进的,世界上从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农地农有、农地农用制度确立的经济环境是贫穷、落后,理论条件是封闭、保守[2]。城市化必然涉及土地资源的再分配,并且是一种节约土地的再分配。然而土地资源的有效再分配需要土地供给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三农”问题来自土地,城乡统筹、根治“三农”也只能从土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耦合的制度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认为,“造成国家间贫富差别的主要根源就是是否有一套好的制度能有效地减少社会运行的交易费用。若制度合理,则交易成本就低,交易也会较顺利进行,进而分工所带来的收益也就能顺利实现;否则,分工虽然能降低生产成本,但交易发生困难,分工带来的收益就会因交易成本过高而受损,甚至根本无法实现分工的收益”。

目前,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顺利实现。

a)有利于农民财产收入,优化社会结构。目前,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一些城乡在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地交易的收入并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反而逐渐将农民赶离土地,成为制约农民收入的问题。一些地区出现矛盾事件,就是此类问题的反应;

b)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农村城镇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民以土地入股城市发展,以土地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置换,一方面,为城市增加了可用工人,另一方面,城市市场扩大[3]。

1.3 城乡统筹要求土地制度改革

一方面,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也日益暴露出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土地渐渐减少。以湖南宁远县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以2010年该县GDP数据来看,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为133元,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 185元、3110元,比2005年净增7 460元和1 242元其差距为12 085元和5 857元,可见城乡发展存在严重差距。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扩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增大,城乡社会保障及福利的差距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民难以改善自身较差的生活状况,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被严重束缚,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从上述对比来看,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实现城市化,需要从土地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一方面,通过土地置换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化,废除城乡界限,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 对城乡统筹发展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两点思考

2.1 守住基本农田

城乡统筹发展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要守住基本农田这一“高压线”。随着城市建设、工业用地、交通道路建设、矿业开采等,人均耕地减少,农民的土地渐渐流失现象严重。应当建立起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质量保护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公示制度、动态监测和定期通报制度、信访举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标志牌管护制度、严格审批和占补平衡制度、变更、补划备案制度、地力建设和监测制度、保护考核奖惩制度。同时,安排国土资源系统对县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进行动态巡查,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信访接待室,做到有报必接,有接必查,查后必有结果;

2.2 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要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a)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体系,使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更加明确,以保障农民在较大的时间跨度和稳定的保障周期内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此外,还须积极研究物权化条件下的土地产权明晰举措,赋予农户完整的、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实实在在的为广大农民带来经济收益。要避免农户对土地的占有、抵押、收益、承包、转让、转包、入股、继承和优先承包经营等权利遭到侵犯,使土地收益成为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要避免政府的行政权对农户在承包期内享有的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权利造成侵犯;

b)完善建设用地流转机制。(a)创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转变土地性质,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私有性质的自由流转的改革,以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方式引导土地自由流转进入市场;(b)通过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合理分配土地流转的收益,以达到保障承包土地的农民合法的经济利益的目的;(c)对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灵活性较强的股份制改革,变集体所有为法律上的按份共有关系,进一步明晰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切实保障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等多个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c)完善农地流转机制。(a)在法律框架内对农民自发进行的形式多样的土地流转方式进行有序的规范引导。为有效的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益还需注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发挥。对位于城市郊区的农户,鼓励农民用承包的土地进行入股经营,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农地流转模式;(b)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目前迫切需要对农民现有的土地承包的合同进行法律意义上的规范强化。以鉴定书面协议的形式使口头合同要变成书面形式,要对土地流转的方式、数量、质量、期限、利用方式、流转费用以及复垦费的标准和支付的手段方式、违约的责任追究、土地到期后土地附着物的归属等事项进行符合法律法规的具体说明;(c)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对社会各届成立形式多样的、以服务农户为主要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政府应给予鼓励支持。通过举办培训班、法律咨询服务避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以及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

3 结语

正确处理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统筹建设,应牢固把握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目标,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土地制度改革,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4]。

参考文献

[1]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31-32.

[2]韩俊.农村公共财政状况与农村税费体制改革[J].县域经济观察,2002(3):80-82.

[3]周天勇.城市化将引发土地制度的改革[N].中华工商时报,2011-04-20(4).

彻底反腐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契合 篇5

作者:谢鹏程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147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形成了全面反腐败的新特点和彻底反腐败的新态势,既强调把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又要求把反腐倡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我们不仅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反腐败斗争,而且要以反腐败斗争促进改革深化。彻底反腐败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契合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历史的必然,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深化改革辩证关系的重要方面。

彻底反腐败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致的。从反腐败与改革的关系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就是在更深层次上、更彻底地开展反腐败工作;彻底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则既可以为改革扫清障碍又可以为改革保驾护航。当前在一定范围存在的贫富悬殊、环境恶化、土地浪费、人祸频发、丑恶横行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市场不健全、竞争不公平以及权力滥用和腐败。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解决了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不仅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有利于强化和

完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过来,在有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体制、制度和机制的所有方面健全了惩防腐败的体系,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能够发挥出来,竞争秩序就能够维护,社会不公现象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改革就得到了全面深化。彻底反腐败有助于清除改革的阻力和障碍。腐败不仅直接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而且阻挠改革的全面深化。30多年前,一些干部不愿、不敢改革甚至阻碍改革,主要原因是思想封闭、视野狭隘、知识短缺等主观认识问题,是长期实行闭关锁国和愚民政策的结果;经过30多年的改革之后,绝大多数干部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对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应有的对策都具有深刻的认识。现在一些干部不愿改革、阻碍改革,则主要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包括害怕损失自身利益和所属利益集团的利益。有些干部已经习惯于享受特权、以权谋私甚至行贿受贿。深化改革就意味着规范公共权力、健全市场秩序,就意味着剥夺他们现有的一些特权和利益,这当然会受到他们的极力抵制。他们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各种反改革势力,采取各种手段,制造各种理由或者理论来否定、拖延甚至阻挠改革。因此,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办,纯洁干部队伍,就可以依靠人民群众和现有体制有效地扫清改革的障碍,依法依纪排除改革的阻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彻底地反腐倡廉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

要突破口。

彻底反腐败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进步,党和人民群众对腐败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邓小平1985年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企业家纷纷破土而出、带领工人创造着巨大财富的同时,附带地出现了财富的集中化趋势,特别在民主法治不健全的条件下,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日益恶化。财富的过度集中本身就容易产生社会问题,一旦这种财富集中化过程与官员腐败结合起来,侵犯公共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权利的现象就可能成为社会不公的罪魁祸首,腐败现象就可能变成一系列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导火线,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政权不稳定。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发展的目标和手段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要把“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坚持这个判断标准使我国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发展的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日益严重地暴露出来,党中央及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深化检务公开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篇6

关键词:检务公开;司法改革;思考

推进检务公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的一项改革措施,深化检务公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深入研究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检务公开的新途径新方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切实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一、深化检务公开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深化检务公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司法民主的有效途径,是践行司法为民、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检察改革、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检务公开改革,一要全面把握基本要求,坚持检务公开的正确发展方向;二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确保检务公开规范有序开展;三要强化组织领导,为深化检务公开提供有力保障。

高检院制定《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从文件的名称就能看出,制度建设在本轮深化检务公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一轮深化改革不单是对原有检务公开制度的丰富,而是对检务公开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改革,是由检察职能公开向检察权行使公开,政务性、事务性公开向诉讼性公开,执法结果静态公开向执法过程动态公开转变。最重要的变化是执法办案信息公开取代“检务公开”二十项,成为公开内容的核心,同时围绕执法办案信息公开,在公开原则、方式、途径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新一轮改革明确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就是要从执法办案的理念、方法入手,积极探索执法办案的公开透明,执法办案信息依法全面及时规范地公开,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司法规律特点,又具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因此,新一轮改革体现的是全面和深化,是对检务公开各个环节和各项要素横向纵向的覆盖,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

二、检务公开制度的系统化构建

检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关联性、持续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从公开的内容、途径和配套制度机制等方面整体规划、系统构建。

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为活动信任指数与公众对检察活动的了解度成正比,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等内容外,其他检务活动和事项一律应予公开。

传统检务公开的深化。应该继续深化完善传统的检察开放日、检察宣传周、信访接待和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如检察开放日制度,可以把每年若干次开放日变成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使公众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上门,开放的影响和效果会大大增加;又如人民监督员制度,可以在监督自侦案件的基础上,探索把不批捕、不起诉、不支持监督申请等检察环节终结的案件纳入其中,让监督员作为第三方参与案件的审查、宣告,完善监督程序。

执法办案活动的公开。主要是指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组织犯罪嫌疑人、申诉人、侦查机关、被害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公开调查、质证和发表意见的公开听证审查活動,向当事人当面宣告案件结果,充分说明理由、依据,并通知被申诉人、被害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到场的公开宣告活动。公开听证审查、公开宣告活动根据案件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和专家学者参加,允许公民参与旁听。检察机关将执法办案活动公开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让公众有效参与,是检察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将产生重要作用。考虑到司法资源和诉讼效率,应主要选择不逮捕、不起诉、自侦撤案、不支持监督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等诉讼程序在检察机关终结、缺少其他机关制约的案件。对社会影响大或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存在较大争议的案件,由检察院主动开展公开审查,其他案件则依当事人申请进行。

检察机关应顺应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趋势,探索如何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如开通官方微博或微信,向公众推送重大案件、典型案例等信息,主动开展宣传和引导舆论;将案件程序信息查询、在线信访、行贿档案查询等网络服务平台功能引入检察院官方微信和手机客户端,方便公众随时随地查询执法办案的相关信息。通过新兴媒体开展检务公开,应注重内容的及时性、精炼性和可读性。

三、完善检务公开制度改革的建议

1.以检察职能为载体进一步丰富检务公开形式

检察权的运转应该是公开透明的,通过程序对所有人平等对待的设计,个案公正才能转化为普遍公正,转化为能够为人民感知和看得见的正义。

完善“一站式”检务大厅建设。强化以检务公开大厅为平台的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建设,整合控申接待和案件管理两项职能,将已运行的案件管理大厅建设为集案件办理查询、业务查询、控申接待、律师会见约见、检察长接访等职能于一身的检务公开大厅。

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宣传平台。落实“两微一端”为主的新媒体发展战略,改版升级门户网站,整合、优化门户网站的功能和栏目,开通官方微博、微信。

全面深化“检察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扩大“检察开放日”的社会影响,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检察工作、认知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

2.完善执法过程公开机制

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正义,正义才才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程序公正日益成为司法公正的重要方面。公开的程序可以保证实质结果的正当性,公开程序所得出的结果,更容易被利害关系人和群众接受,有利于维护终结性裁决的稳定性和司法权威。案件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将检务公开的中心转移到执法过程上来,特别是要将重大刑事案件的批捕起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重大涉及国家和集体公共利益案件的处理等有影响的案件作为公开的重点。在确保办案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把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流程、执法理由和执法结果向社会全面公开,以程序主体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消除诉讼参与人对司法活动公正性的疑虑,增强社会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和认同。

3.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检务公开宣传工作

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思考 篇7

作为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带着对《指导意见》的理解和本校课改的思考, 笔者于2015 年5 月赴北京四所课改名校观摩课程建设。一路行来一路漫思, 本文从一名学校管理者的角度, 结合本次考察调研情况, 谈谈对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理解与思考。

一、破而后立, 基础课程整合化

《指导意见》提出, 一至六年级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15%左右, 每周约4.5 课时。要增加一定量的课程, 但又要保证总课时不变, 这就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 打破原有课程固有结构, 整合出新的课程体系。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胜利实验学校首先试水:我们发现, 《品德》《人与自然》《我与杭州》这三门课程有不少重叠的内容, 故将这三门课程作了整合, 将其中重复的内容打包在一起, 推出一个主题, 然后分几个课时将它消化。

整合是一种办法, 但如何整合, 怎样整合, 才符合学生人格的发展与教育?《指导意见》的建议是: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 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我们从三维目标儿童成长树上得到启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儿童成长的根和土壤;学习过程体验与方法, 是儿童成长营养的输送器官茎;知识与能力突出, 人生明耀, 是儿童成长的果与叶。低段课程缓起步,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人文性、规范性、教育性课程占大头, 注意挖掘课程里的情感教育与对学校教育的认同衔接。中段课程重体验, 强调过程性体验与方法指导, 探索性、实践性、技能性课程比重放大。高段课程强应用, 重视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的概括, 如阅读写作能力与逻辑推算能力等。

二、围绕主题, 拓展性课程趣味化

《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各校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 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 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笔者所在学校基于选择性思想背景下的“STS”拓展性课程开展已有两年。“STS”课程秉承“让树上的每片叶子都能争取阳光”的理念, 希望能给每一片树叶选择一个阳光发展的机会。“STS”特色课程实施采用分层推进、专题实施的课程项目化策略。我们首先推进校级社团的课程化活动, 物化课程计划、纲要与内容, 显化课程活动成果。如戏剧课程, 每学期完成一个戏剧的排演, 或课本剧、或教育情景剧、或生活剧, 30 课时左右。从文本研读—剧本编制—角色分析—舞台美术设计—道具服装制作—选角—排练—公演, 实施过程中故事冲突跌宕起伏, 尝遍酸甜苦辣, 丝毫不亚于电影大片, 从中学生的德商、情商、智商, 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这样的专题课程我们共开设了40 多门, 有一些课程已实现物化, 还有一些尚在积累经验。这些课程的开设, 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 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满足人格教育需求。

三、彰显特色, 校园建设品牌化

《指导意见》中对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阐述, 都体现了个性化、品牌化思想, 要求各校在顶层设计各项课程时, 要制订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 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科学设计与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

一所品牌老校, 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 那些鲜明的办学特色刻骨铭心在每个教师与学生身上, 对外显化为广场文化、走廊文化、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曾让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赞不绝口!赞不绝口的不仅仅是那恢宏的建筑环境和“56 号教室”的先进教育设施, 更是“全课程”实验与基于实验显化而外的课程特色。该校万物启蒙课程团队创设的“中国历史步道”, 在G4 长廊的地面上做一条中国历史步道, 让学生每天走在大道上, 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前世今生……团队负责人钱峰老师如是说:“我只是朴素地想做这样一件事:有一门课程, 画满地图, 有各种家乡的街道、公园、菜市场, 然后逐步从亦庄到大兴, 从大兴到北京, 从北京到中国, 从中国到世界。地图越来越大, 世界越来越大。不管今后他们走到哪里, 有一点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那就是他最早看到的这张地图, 那是启蒙他的故乡, 那是他出发的所在, 也是最终要去的地方。”

做一条历史步道花不了多少成本, 但历史步道能成为亦庄学校的品牌, 这是钱峰老师和他的团队给历史步道“戴”上了课程和文化的“魔环”。

四、集聚课程, 教育活动核心化

课程改革是一项浩大工程, 反观学校的每周工作, 有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创艺节;有教师例会、安全演练、常规教研、课题研讨;当然还有一些临时性的但又必须参与的社会活动……教师哪里还有时间去搞课程?

我们是否可以将各项活动都集聚在课程领域, 这些课程包含安全课程、体艺课程、生活技艺课程、德育课程、实践课程等。学校在顶层设计时, 将这些活动集聚在“课程”核心中, 用课程串起校内外的各项活动, 各部门、教研组、年级组围绕核心开展活动的设计、计划、实施与评价实验。

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全都融合到“七彩课程”体系中 (见图1) , 在这里, 教育与教学开始模糊, 碎片化的活动变为整合式的课程教育, 让每一个生命都独特绽放。

“七彩课程”体系分七彩环境、七彩德育、七彩课程、七彩社团、七彩节日、七彩评价、七彩教师七个模块, 学校各层次、各部门共同为成长为有特质的人、可爱的人、了不起的人奠基, 成就每一个附小学生的七彩梦。七彩课程始于2007 年, 历经八年, 已相当丰富与完整。在评价中, 有闯关考试、期末免考、七彩德育证章、七彩课程小护照、七彩成长手册、七彩附小币, 这些评价方式的变化有力支撑了七彩活动课程的开展。

五、对建机制, 课程建管体系化

为保障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动, 《指导意见》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也提出了要求:进一步落实学校在课程开发、课时安排、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做好顶层设计, 明确各方职责, 确保课改有序进行。而溯源最早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 并没有将课程的建设开发与管理纳入到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中, 而课程的建设与管理也不是建立一个领导小组或某一个教学或教研部门就能独立挑起的。学校需要对现有的行政教学职责体系进行重构与设计 (见图2) , 校长室、课程研究中心统筹规划全校的课程建设工作, 宏观调控指导监控和全面研究、实施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整合活动。基础课程研究中心 (原教学科研部) 在学校课程研究中心指导下负责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的统一学习内容进行开发、实施、评价与整合研究, 指导各基础性学科和知识拓展类研究组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工作。拓展课程研究中心 (德安处) 负责对德育课程、体艺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进行开发、实施、评价与整合研究, 指导这三类课程研究组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工作。课程环境建设中心 (德安处、总务处) 负责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建设。课程资源中心 (信息中心) 负责课程数字资源平台的开发与支持, 承担数字校园相关工作。课程建管体系化, 将目前课程建管的部门行为转变为学校行为,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学校的各项课程资源, 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六、指向评价, 方向明晰多元化

《指导意见》中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也提出了建议:推广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探索形成多形式、人本化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 建立和实施九年一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年度考核是学校办学的方向标与指挥棒。试点学校实施的课程不同于其他学校, 它是个性化后的“独家”课程, 对于这样的“另类”学校与学科, 教育部门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另类”关注、扶持与指导。与此相对应的,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要变化, 从往年的教师年度岗位考核上看, 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考核并不包含课程开发与实施效果, 而课程开发的质量与实施的效果又很难用一个量化数字去界定。如果采用等级制去定性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 是很难达到鼓励先进的考核目的。所以,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内涵要扩展, 手段要多样,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侧重考核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教学的特色与个性, 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是否取得进步, 兴趣爱好是否得到培养, 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以养成。

七、跨界定位, 教师岗位课程化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课程设计水平及实施能力,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广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实践化作业。这些都需要学校从课程这个基点出发去定位和评价教师工作。

如今的校内课程, 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家课程, 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品德与健康课程, 就包含了体育与健康、品德、主题班队课、主题教育活动等多个学科;科学与技术课程包含了数学、科学、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四门课程。既然这样, 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实施课程学习过程与评价中就要打破学科壁垒, 探索定位课程的教师评价, 模糊教师的学科岗位, 明晰课程岗位。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开展的月度人物, 人大附小的七彩教师评选, 还有笔者所在学校的“345”课程评价体系, 都是基于课程教师评价的有效尝试。

八、技术进入, 教学方式信息化

高校多媒体改革现状与深化前景 篇8

把目光投向全国我们就会发现, 近几年, “误区”“忧虑”和“问题”的字样频繁见诸多媒体教学讨论的报刊文章。多方面的信息表明, 借助计算机投影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开展不到十年, 随着其使用面的迅速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由陡然升起的明星降格为普通角色, 对教学工作者的心理冲击波趋缓, 光晕暗淡, 追捧热情悄然衰减, 这是事实。当下已很难看到大力推介多媒体教学的文章, 反倒是批评涌来, 讥讽如潮。有极端的批评甚至说, 真正有学问的教师, 不屑于也不应该借助多媒体, 搞多媒体的教师多是摆花架子———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有宏观、全面、科学的总体策划。在启动制作之前, 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大致应该有:

1.教学对象。这是最首要的, 而在实践中往往也是被忽略最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为学生更好地接受、消化 (最高指标应超过“消化”而达到“内化”) 知识、形成能力而做的, 不是为表演而做的。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心理、认知特点有差异 (简单说, 对小学生可适当采用画面和声音调动其感知联系, 对大学生就应以强大的知识逻辑吸引) , 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最优化的课件制作策略, 是其成功的首要一环。

2.教学内容特点并不是所有课程全可采用同类的课件设计模式, 照搬他人方法往往是削足适履或买椟还珠。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 制作出最能提高教学效率的课件, 是此项改革的生命线。

3.教学时间。这分为总体教学时间和单位教学时间。总体教学时间是指某门课程的课时总量, 在制作课件是首先应对此心中有数, 结合教学计划, 如何分配教学内容到具体的课时。单位教学时间就是一次课或一节课, 或一个教学单元。无论是总体还是单位时间, 都要有一个合理安排。

客观冷静地看, 就应该承认,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项新事物, 在科学领域, 真正的新事物总有一个成长期, 它不应该如超女那样热极一时, 同时也不会昙花一现走过场。但是, 如上对多媒体教学的种种疑虑和问题的出现, 也提醒我们, 应该认真思考总结多媒体教学规律, 分析它的优势及形成误区的可能性, 发挥其应有优长, 进一步使多媒体教学改革走向深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和前沿性原则

对多媒体的批评意见中有的说:按课件讲课死板, 不如传统方式, 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处理。这是针对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的预设规定性而言的。预设规定性好还是不好?笔者认为不可简单下结论。多媒体课件的预设规定性从本质上说, 并不与灵活性冲突, 如果冲突, 那只能是制作的问题, 就是看你“预设规定”的是哪些东西。对此, 批评者 (包括某些操作者) 没有认识到课件的规定性之优势, 那就是可以更充分备课, 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科学, 更前沿。如果以为制作课件是一劳永逸, 可以省去备课之力, 是大错,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备课, 应该比普通的讲稿、讲义更全面得多, 细致得多, 付出的劳动量也大得多。它从内容的科学和前沿性上, 是应该超越讲稿和讲义的。还有, 从理想角度说, 也应尽量克服“单兵作战课”, 课件制作过程应是课题组认真地集体备课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 深入研究学科教学内容及其规律, 将以往教学中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 将集体智慧和前沿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于一部教学课件, 固化为教学集体的统一意志, 克服教学中某些教师个体的随意性操作 (这也是高校课堂教学之自由带来的一个普遍问题,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地“跑题”现象并不少见) , 使学科教学与国内前沿水平接轨, 并在教学中不断补充完善。至于其灵活性, 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同时也应留下每个教师课堂讲授发挥的充分空间。

二、丰富性原则就是信息量问题

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信息量丰富, 但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 则是课件制作中应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资料繁多并不等于信息量丰富, 信息量丰富应以接受可能性为前提。应以此为前提, 对课件引入的内容做合理选择。以文学史教学为例, 可采取如下做法:结合讲解引入相关的名著原文片段, 对相关命题和论断形成文学语言的现象支持;结合有关的焦点问题, 引入学术界不同观点和相关的理论背景资料, 为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供参考。但在追求信息量丰富的同时, 应在有关问题上, 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还应注意, 不把所有结论无巨细地全列入教学演示文稿, 留有充分的教师讲授空间。

三、针对性原则

包括学科、课程的针对性和对象 (学生) 的针对性。结合学科教学内容, 如何利用某一具体技术,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 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重要一环。举例来说, 数理科教学中的公式推导, 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功能 (Powerpoint XP的自定义动画, 有幻灯片切换、链接, 在一页之内又可按行、段、字的单位逐级显示) 顺序播放, 随着内容讲解, 逐级逐层显示, 以形成逻辑推演的快捷和紧凑;生物学课程涉及大量实物, 如果全堆在讲台上是不现实的, 用多媒体屏幕展示, 就快捷而且形象;医学解剖教学, 在学生进行解剖实践操作之前,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放映解剖教学影片, 可节省大量投入;历史、地理学科, 可以插入有说明力的图片, 增强真实感;中文系语言课程教学, 利用链接手段, 引入大量同类词语之间的联系对照, 则是板书无法实现的优势;理论课程, 可以将主要的概念和观点, 精要提炼显示;文学史课程, 则可以引入板书无法做到的原著片断, 同步阅读和讲析, 同时展示纲要, 提炼观点, 辅之以必要的图片和影视剪辑。对象针对性如上所说, 此不赘述。

四、创造性原则

根据不同课程, 可有不同的创造。如笔者几年前所见到一位古代汉语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界面极朴素, 技术手段极简单, 甚至可以说有些笨拙 (当时所用技术还只是Powerpoint97版) , 但他把古汉语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各种词义和用法 (如“其”、“则”、“而”等) , 结合例句, 大量链接、对照, 让学生一下子把该虚词在古汉语中的发展情况全部了解和掌握, 这是黑板板书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就这一点, 笔者认为, 他的课件已经实现了创造性。

五、界面友好原则

所谓界面友好, 是多媒体教学中常见的一句话, 但如何理解, 却大有文章, 一般容易理解为画面绚烂多彩。其实, 如果考虑到前述的效率原则, 界面友好的内涵, 是接受效果, 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Powerpoint投影课件为例, 在一个40人上课的小教室, 24号字也可以看得清, 但如果超过80人的教室, 字号最小也应在28号以上。有的课件为了把一个单元的内容排在一起, 字号小到18号以下, 连前排学生都无法看清, 它还有什么用呢?还有, 不少课件追求色彩效果, 课件背景多作彩色版式, 殊不知, 电脑屏幕上看到的彩色版式, 与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彩色效果, 大不同, 电脑上看着很漂亮, 投影效果多会区分度不足, 学生在课堂上看不清楚。所以笔者建议, 以淡背景、黑字体为好, 虽然朴素一些, 但学生看起来不吃力。

综上, 可以得出结论, 多媒体这种具有强大优势的教学方式, 目前尚在初步被认识被使用的阶段, 无论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空间上说, 它的可开发前景还都非常大, 值得热心于此项改革的教学工作者长期探索和实践。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项富有生命力的教学革新, 但目前尚存在着简单复制、重形式轻内容、信息轰炸、套用模式、盲目追求技术等较普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改革目标迷失、跟风随潮、课件制作缺乏宏观建构等。多媒体教学应以“目标、效率、科学和前沿性、丰富性、实用性、针对性、创造性、界面友好”等为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优化指标。

深化与改革 篇9

一、深入贯彻落实 9 号文件,全面深化林业财政体制改革

2014年4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央财政林 业补助资 金管理办 法》( 财农[2014] 9号) ,明确提出了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预算管理的程序时限、各类林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办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9号文件,林业部门会同省财政厅认真研究,组织专人制定了《甘肃省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根据9号文件的精神,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重点开始了以下工作。

1. 会同省财政厅共同开展林业项目库建设。针对近年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联合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林业财政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指出申报项目由林业、财政部门联合逐级上报,凡申报的项目一律经过筛选进入项目库,滚动安排实施,避免了项目重复申报或选题不准、上报时间紧张等诸多问题,建成了我省首个林业财政项目库,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为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建立了林业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库和省级专家评审制度,在全省遴选出111名不同林业学科的专家入选专家库,集中开展重大项目论证,特别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据统计,全省项目库已储备林业科技推广等7大类534个项目,2014年组织申报235项,有效提升了林业建设投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促进了全省林业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 加强计财队伍规范化管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求,我们要求厅直各单位一把手不再分管财务,全面调整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由班子副职分管财务,党政“一把手”负责监督检查的新机制。对厅直各单位集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清理工作,要求未取得会计资格证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得在会计岗位上从事会计工作,全面落实了会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针对全省项目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8月上旬召开了全省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培训会,邀请省财政、审计、纪检部门的专家领导,就如何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做了专题讲解,特别突出了警示教育的内容,使全省林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3. 强化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的监管。针对国家和省级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年初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在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的监督职能作用,建立纪检、审计、稽查联动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更新监督检查理念,将监督工作始终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组织2个稽查组对2011—2013年全省的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稽查,对项目进展缓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了全省通报,并责成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近期组织督察组对近三年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全覆盖督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和督促改正,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4. 组织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实际,为实现林业计财工作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化管理目标,我们在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着手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通过项目库建设、项目资金进度实时督查等功能的发挥,确保林业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二、财政林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对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支持有待加强。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务院去年底审议通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省林业厅认真研究制定生态屏障规划编制大纲,组织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咨询会,谋划建设方向,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争取将生态屏障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但因国家没有安排专项投资,试验区建设只能依托现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尚不明显。建议国家林业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对甘肃省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不够完善。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家是效益补偿的投资主体,但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是不够的,也难以激发受益者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全社会对公益林实施补偿。除各级政府投资外,生态受益的各个社会群体,也应投入到公益林保护上来。从面上看,中东部省区要对西部省区的生态保护实施补偿; 从线上看,大江、大河中下游生态受益群体要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单位实施补偿; 从点上看,对森林、湿地、水源地周围的群众要实施补偿。建议国家从法规层面上明确,逐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同时,根据我省对单位管护成本的调查显示,以国有林为主的白龙江林管局、祁连山保护局、庆阳市林业局所属林业总场等天然林区管护成本分别为38. 8元/亩、20元/亩、17. 52元 / 亩,以集体和个人为主的庆阳市、天水市、陇南市管护成本分别为42. 23元/亩、28. 4元/亩、22. 3元/亩,与目前补偿标准差距较大。为此,建议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分别提高到15元/亩、25元/亩。

3. 森林抚育补贴范围亟需扩大,补贴标准有待提高。一是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区内有大面积亟需抚育的中幼林,特别是采伐迹地、初植密度较大的中幼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相当严重,建议按照森林正常的经营活动,将自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纳入抚育范围。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确权到户的集体林急需抚育但缺少资金。建议在加大抚育任务的基础上,增加试点单位和试点范围,扩大到集体林和个人林。三是河西地区主要以灌木林为主,绝大多数灌木林急需抚育更新。目前灌木平茬更新复壮成本较高,没有国家投入难以实现灌木及时平茬更新复壮。建议将灌木林纳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范围,发挥灌木林的生态功能。四是由于社会劳动力价格日趋增长以及林区运输成本增加,森林抚育成本逐年增长。我省多数地方抚育成本稿达300元/亩以上,远高于现有的抚育补贴标准,加之抚育间伐出材及抚育剩余物材质差,销售价格低,成本冲减少,而随着森林抚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难度大,成本高,投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峻。建议国家将抚育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300元。

三、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

1. 制定林业自然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并实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 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确定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及有关规范标准。在有关省份试点搭建林权交易平台,探索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森林资源安全的途径方法。

3. 实行森林资源增长目标考核制度,考核评价各地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完成情况。

4. 制定湿地和沙化土地征占用补偿办法,逐步健全林地、森林、湿地和林木、沙生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有偿使用制度。

5. 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湿地、沙化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管理,逐步修复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6. 探索建立碳汇项目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林业碳汇技术支撑体系和林业碳汇交易制度。

四、对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有关建议

1. 认真总结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经验,明确国有林区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国有林场性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2.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创新机制体制,按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公益性林场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同时理顺国有林场基本建设投资渠道。

3. 剥离移交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按属地管理原则,将国有林场承担的学校、医院、社区等社会职能整体移交当地政府,国有林场不再承担办社会职能。

4. 着力完善国有林场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国有林区社会人员保障制度,实现国有林场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

深化与改革 篇10

当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不深入。为了后续课程的正常进行, 线性代数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 笔者尝试对这门课程做了如下改革。

1 教学要求的改革

各所学校的教学大纲基本都是依据本学校的专业特点及学生的特点设置的, 有时很多年都不会变一次。但是, 学生是不断变化的, 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因此, 教学大纲应依据每届学生的特点做适当调整。

在教学要求上, 要细化专业要求, 可以分为农科、经管、工学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要结合其专业的特点, 尽可能将其专业内容融入其中。这点不太容易做到, 为此每个教师必须对各个层次的专业教材进行摸底, 甚至于自学一遍各个学科的教材, 工作量尽管很大, 但是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是有显著帮助的。例如, 依据不同的专业特点, 在讲述同一问题时, 可以引入不同的引例背景, 工科学生更喜欢工程技术方面的实例, 农科的学生则喜欢病虫害方面的实例, 经管的学生更喜欢经济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引入学生爱听又比较关心的一些实例,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加强教材方面的建设

2.1 国内教材的特点

国内教材通常具有完整的结构体系, 使用者一般都能顺利完成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现在各种教材种类繁多,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几十年来, 教学内容尽管有了一些改变, 但教学体系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现行的大部分教材的结构通常是遵循着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的顺序结构, 但是由于这门课本身比较抽象, 在开始部分引入大量行列式的计算内容会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 失去学下去的勇气。

2.2 国外教材的特点

和国内教材相比, 国外的教材通常都是深入浅出, 极富启发性。尽管有些内容比较抽象, 但却并非无法理解。另外, 教材中往往穿插着许多应用的实例。应用实例多样, 有些来自笔者的论文, 有些来源于实际问题。通过对实例的研究, 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这几年八一农垦大学的线性代数教材都是自编的, 从十一五规划教材到十二五规划教材, 尽管主要内容差不多, 但是, 在新教材里加入了很多各个方面的实例, 这些实例的加入使得抽象问题更加形象。事实证明, 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幅度调动起来了,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实际到理论, 再从理论逐步扩展到实际, 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加数学实验, 利用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很多高校都具备上数学实验的能力, 大规模开设数学实验已经成为可能。MATLAB是常用的一种功能强大的软件, 而且又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线性代数中的运算法则非常简单, 但是具体计算的时候又比较繁琐, 比如计算行列式、解方程组、求特征值等, 如果阶数较高, 那么计算会非常困难。在MATLAB中有专门的工具箱, 只需要输入矩阵等相关命令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运算, 非常方便。这种数学软件的应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 行列式的几何意义, 可以直观地显示在电脑上, 于是抽象问题变成了直观、简单的几何问题。

4 抓住重点知识, 强化概念的理解

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概念较多, 又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时必须抓住几个核心逐步强化。例如, 二次型的核心就是如何标准化的问题, 对于这部分知识, 可以先讲清二次型概念的本质, 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每个数学概念都是反应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概念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概念形成, 二是概念的同化。二次型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并且有相当难度的概念, 在已经学过的知识结构中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概念形成的教学方式, 逐步突破这个难点。

5 开设选修课

数学中的一些基本公式、定理、性质, 要经常看经常用, 时常做一些习题加以训练强化, 这是很有必要的。线性代数是考研课程中必考的, 学校的教学难度一般很难跟上考研的难度, 而且学时又比较有限, 所以在正常30 学时以外, 建议另设30 学时的选修课, 这些学时不仅会弥补由于时间紧迫而没法讲的部分内容, 而且还可以适当地增加知识体系的难度, 这方式比较适合考研的学生。经过调查, 这种方式深深博得同学们的喜爱, 甚至于很多没有选课的同学也跑来听课。

6考试的改革

6.1 平时成绩的考核

平时成绩可分成几个部分:出勤占20 分, 不到一次扣2 分;作业占10 分, 定期上交作业;课堂表现10分, 这10 分是要学生自己争取的, 可以把起点分定在6分, 通过回答问题和上课的状态适当加分或者减分, 加满10 分或减至0 分。通过以上措施, 学生上课更加积极, 并且都能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普遍的逃课现象越来越少。

6.2 期末考试的考核

期末考试注重基本知识的考察, 题目不要太难, 要适中, 成绩一般可以占总成绩的60%。对于参加选修课的同学, 选修部分的考试单独进行, 题目的难度可以适当增加, 但必修部分还得参加正常的考试。

7 优化教师结构, 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 八一农垦大学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 团队由老教师牵头, 中青教师为辅。每个学期都会在老教师的带领下, 定期进行集体备课, 大家互相学习, 相互得益, 通过讨论新出现的各种情况, 总结经验, 及时解决问题。同时, 抓住一切机会, 多到兄弟院校学习, 相互讨论, 互相借鉴。另外, 国内每年关于线性代数的会议有很多, 结合自身的特点, 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国内影响比较大的会议, 多学学同行们的经验。

8 结束语

教师要加强自我知识的积累,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把线性代数的教学从单纯抽象的繁杂计算转化成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过程。实践表明, 通过以上对线性代数传统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尝试,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将再接再厉, 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 继续改革探索尝试各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以期与全国的线性代数教育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 (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朱盛.关于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0) :256-257.

[3]关秀翠, 周建华.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的第一堂课[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9) :76-77.

深化与改革 篇11

依据类似思路,会发现2015年与2014年的区别。2014年第一大重点工作:向深化改革要动力;2015年的第一大重点工作: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2014年工作的第二重点是向改革要动力,2015年悄悄成为工作的第一大要点。稳增长的重要性,超过了深化改革。为何如此强调稳增长,你懂的。

稳增长当然是要有抓手,抓手在哪里呢?就在2015年政府重点工作的第二点和第三点上。

第二点: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这是一句看上去永远正确的话。但是放在2014年的背景和语境下,潜台词再明白不过:思想要转变,不能像去年那样光偏重改革和结构调整,稳增长与调结构要平衡。

第三点: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什么算新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两方面:一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点好理解,希望老百姓多搞创业创新,把投资给顶起来。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似乎是新提法,到底啥意思?其实,政府工作报告第四块“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里恰好有那么一块内容《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清一色是政府投资项目:

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

很快,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详细做了解释:

“这七个大的工程包,第一个包是信息、电力和油气、网络工程。信息,我们现在建设的空间非常大,你们可能注意到了,前些天工信部向我们另外两家通信企业颁发了4G牌照,如果这个4G牌照发下去之后,先要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测算了一下,就有几千亿的投资,这么一个投资完全不要政府投入,都是企业投的。电网也是这样,完全由电力公司在投。油气管网是由油气公司,除非到了城市,地方政府可能要投一部分,我们这么大面积的一个国家,到去年年底油气管网才11万公里,美国是50多万公里,这些都是短板。同时,我们还要做环保领域的投资,也是一个大的工程包,还有清洁能源、中西部的铁路,现在中西部铁路的需求量很大。再有,重大水利工程,现在我们确定了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要开工的就有27项,这个投资也是巨大的。另外,还有棚户区的改造,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力度,所以这些工程包加上6大消费工程,养老家政健康、旅游休闲、教育文化体育等,都是我们投资的领域。所以它解决了投什么,投什么主要就是补短板、调结构,以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深化与改革 篇12

1 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深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约当前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原因,既有行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又有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等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形势下思想创新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当前随着各项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干部职工往往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和观念转变,对交通运输市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认识不够,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准。表现在对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上,缺乏巩固市场的措施和开拓市场的办法,缺少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2)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顺畅,运行机制不灵活。当前随着交通运输体制的深化改革和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加剧,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正经受着猛烈的冲击。但同时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内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完成计划指标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并没有彻底改变,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还不够顺畅,组织结构还不够合理,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经营模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机制,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不够健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并未充分调动起来。

(3)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监督机制等深层次改革还不到位。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往往“关系户”较多,往往是人员只能进不能出,人才更新速度慢,上升渠道不通畅,缺乏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加上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和监督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均和监督机制缺失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速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4)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不少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制度不够彻底等问题,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存在着粗放经营和凭借主观意志经验管理企业的现象,习惯于经验型管理,管理随意性强,管理方式上往往过于集权,缺乏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有时企业决策不经过科学论证和实际调研,容易产生企业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或损失。

(5)企业的投资主体和资本结构还比较单一,如何进行股权多样化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处于探索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出了“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为基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但当前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还不够深入,如何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股权多样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处于探索阶段,深化改革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监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的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也还不完善。

2、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坚持经济规律和群众路线的路子,根据市场运行规律和自身优势,及时掌握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科学预测交通运输市场的需求,找准自己企业的市场定位,对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竞争优劣势作出客观评价,在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2)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核心,国有交通运输企业首先要做好领导班子和各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业务学习和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加强企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用人机制,建立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招聘、交流、选拨和任用程序,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和重视企业职工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3)深化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的改革若不触及利益分配关系,就难以使职工的思想认识发生变化,按劳分配的原则如果在企业中得不到具体体现,职工就不会讲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做到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全员绩效考核和约束监督机制,做到“公平正义”和“将权力关在笼子里”,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

(4)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企业的管理机制是个系统工程,包括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过去国有交通运输企业采用的往往是随意性的管理方式,深化改革就要采用符合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管理重点,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比如:加强成本管理,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新增资产的形成率,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广大民众和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等。

(5)加强法治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又是法治经济。交通运输企业要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走法制化的轨道。交通运输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完善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企业的干部和职工要依法依规办事,严格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企,规范管理、严格管理。

(6)积极发展股份制和努力优化资本结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通过企业内部多元投资主体改造和对外控股、参股的形式,进行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调整,以改变目前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的局面,实现国有交通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自我调整资本结构的运行机制。

(7)坚持党的领导,继续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用先进科学的理论和健康的意识形态占领企业的思想阵地。

(8)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思想上保证企业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机制及调整结构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教育干部职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好转变思想观念、消除不良情绪,化解内部矛盾、调动工作积极性等思想工作。

(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创建行业文明活动融会贯通于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之中,注重进行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加强对企业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营收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促进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同时要搞好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引导职工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以端正行业新风气、树立企业新形象,为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

3 对国有交通企业深化改革几个问题的深度思考

(1)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深化改革,本质上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效益,规范企业行为规范和流程,完善治理机构和监管机制,加强企业自身的实力、活力、竞争力、控制力和创新力。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引入混合经济虽然有利于壮大企业资本实力和强化互相监督,规范法人治理,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正如习近平书记在2014年人大会议上指出的那样“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在细则上下功夫,必须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要加快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文件,严格把好资产评估关、交易透明关,既要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打消民间资本参股后被套牢、丧失控制权的疑虑,防止有人借发展混合所有制侵吞国资或民资”;同时,国企改革中如果引入混合经济,是为了在融资共进中做大做强,控股并不是垄断,国资控股是关键,国资如果不能控股,企业的性质就变为私有制了,就改变了国企性质,不能以深化改革为幌子,放弃企业的国资控股权,要确保国有资本的有效控股和保值增值,做到开而有节,放而有度,守住底线,竞争发展。

(2)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深化改革要有监督机制,要做到“公开透明”。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在深化改革中一定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完善企业的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如果借深化改革之名,化公为私、谋取私利,就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因此,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要做到公开透明,改革的方针和方案一定要提前公开,接受全体企业职工的监督,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不能搞领导意志决定一切和暗箱操作。国有资产在评估过程中要逐项公开,评估的资产、项目、评估人的资质、评估结果和依据等,都要向企业全体职工公示和召开意见听证会,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制止和查处。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探讨下一篇: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