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精选10篇)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篇1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周春欣
I、学习新课标 明确新要求
II、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III、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I、学习新课标,明确新要求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背景
1、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有关文件提出:21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为母语、一门外语、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和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因此,各国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都在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中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教学。
2、各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 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交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
2) 高中外语课程的设置上采用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如日本,韩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
3) 重视外语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的作用。强调外语在加强各国人民理解和沟通中的作用,强调外语对于各国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的多样性的作用。
4) 教学资源的扩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使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5) 评价改革形成潮流。各个国家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与检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重视研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力求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全面和公开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一些新的评价和检测方法正在得到实验和推广。
3、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现象。
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教学中虽然意识到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但教学仍以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语言输入量小,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现行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整齐划一。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以同一要求来衡量。结果对于一些地区和学校
[1][2][3][4][5]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篇2
一、中学思品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更新观念的紧迫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把课本知识不分难易、千篇一律地教给学生, 教师只重视教师的教, 不重视学生的学, 把教和学割裂开来, 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忽视了知识的难易和课型的差别。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反而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部分学生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改变这种教学方式, 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 已成为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减负的必然出路。
二、更新观念, 给力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在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等诸多现象。素质教学要求教师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教师起“导演”的作用。教师应努力改变“讲授者”的角色, 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提供信息, 协调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思维、交流、实践操作等环节上。结合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把握学生个性特征,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关键。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才能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 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这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大多是以一年来的教学成绩作为主要依据, 教师只是拼命地抓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 恨不能把自己全部知识“拷贝”给学生, 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思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培养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 动脑、动眼、动口、动手, 有兴趣地实践、积极地思考。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空自由, 而不能“满堂灌”, 使他们连思考、消化的机会也没有, 而要让学生有时间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实践, 以达到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还应及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 捕捉他们身上各方面的闪光点,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培养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 成为他们再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动力。
3.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不同, 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 因此学困生转化工作非常重要。学困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群体, 理论上谁也不否认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 但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学困生心理往往很娇弱、敏感, 他们饱尝了失败和挫折的滋味, 期望得到温暖和关注。但他们有时努力后, 得到的却还是冷落, 所以就心灰意冷了。他们的故障, 大多出在非智力因素上, 很多教师却往往在智力因素上找原因, 经常指责他们智商低、骂学生笨, 这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课堂上应注重提问难度的不同层次, 尽量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作业设计也应有难易之分, 逐渐让他们提高。在心理上要多关心他们, 找出其落后的原因, 特别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不要让学困生认为老师看不起他们, 而应该让他们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 老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4. 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课堂上师生互动, 教师除了要掌握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之外, 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掌握课堂的规律, 更好地把握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 协调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系统学习方面, 存在不足与缺陷, 现实操作中, 又不知道积极主动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所以当前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良好的教学技能、技巧, 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 (执行) 》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常识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 也能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作为当代教师, 我们要更新观念, 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要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即使有的时候观点是错误的, 也不要训斥阻止, 要对学生给予肯定, 增加他的自信心, 发展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课堂, 这是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新观念有利于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 要构建给力中学, 要进行思想品德改革, 更新观念是关键。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满堂灌”方式, 教师只重视教师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学。通过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
关键词:更新观念,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春林.思想道德修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陈旭远.中小学教学视野中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篇3
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深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均做出了极具针对性、长远性的宏伟部署,其中,极为关键性的指针,在于强化了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走向真正、全面市场化的举措,不仅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核心,而且为时代性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为此,亟须企业界思想观念的再次巨大更新!
市场经济从诞生至今,已有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与发展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中,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必将面临一个更新观念、重立操守的现实课题。
从核心理念看,有一个从“以资为本”(或“以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的根本性发展。一提“市场经济”,人们自然想到原教式的理论假设:“经济人”假设。大意即是:人,都是本质上的“经济人”,一切从利己、逐利为本。做“企业”,就是“唯利是图”,一切都服从“企业利润(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在资本强势、自私自利的指使下,拜金主义、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等社会劣迹纷至沓来,社会风气走向败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羊吃人”现象是其开端。有鉴于此,当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阶段,人们开始怀疑并否定了“经济人”假设,而全新地提出“社会人”假设,意即人均为社会人,人的一切行为,皆为社会人的必需。有社会的各种提供,你才能生存,企业才能成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否则,损人终为损己,毁坏社会,就毁坏了自己生存之本。因此,尊重人、服务于人、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成为市场经济的新核心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尽管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尚不能真正实现这一社会理念,但也可看出,他们至少在表面上、口头上,也已倾向这种新的格局。更不要说,新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了!
这种核心理念的转变,绝非主观意念所致,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这就是传统市场经济从起始阶段,已经发展到现时代阶段的一种本质上的变化!因此,现在再提到发展的市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再不能按照“经济人”理念去阐释和作为了!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以人本主义的理念,实现人民驾驭资本、共享发展权益,崇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谐社会,而应完全排斥资本奴役人、剥削人、恶化社会的“资本罪孽”了!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篇4
民权县人和镇第一初级中学:贺建立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文章中写到“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是啊,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学校,我们将给孩子怎么样的教育?我们将还给家长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时常思考学校是什么场所?教师是干什么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是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师是“育人”的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高尚,文化素质扎实,身心健康,习惯良好”的杰出人才。
我们认为育人比知识更重要,育人要寓于教学之中。我们就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认为只有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堂优质,教育才会优质。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农村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是我们的使命。
二、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教师培养培训 1.加强师德建设
责任心是干好一切事业的根本,没有责任心,就会一事无成;有了责任心,就能干成事业。教育也是如此。
然而当今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实在不强。其表现为,一安于现状,职业倦怠。这部分人对未来没有追求,觉得眼前的一切很安稳,没有职业危机感。二懒于学习,不思进取。一部分教师对学习没有兴趣,懒于学习,不知读书。教师不学习,不读书,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教师会教出素质高的学生。三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相当一部分教师非常看重教学成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晋升职称或捞取名利,这就是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表现了。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教师,没有评为高级教师时,还努力工作,一旦是高级教师时,就懈怠了,不努力工作了。四妄自菲薄,轻视自我。有的教师总觉得自己的工资低、地位低不如别人,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看不自己的职业。凡此种种,正是缺乏教书育人责任心的表现。如何改变教师的这些状态呢?
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习书记做“四有”教师讲话精神等提高教师思想觉悟,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组织教师观看“最美乡村教师”,学习教师先进典型,提高教师思想觉悟。
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树立榜样。评选出首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李贝、秦和杰、刘俊阁、谢俊海、李灿。以此来激励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2.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
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三个中心”的转变。“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班级授课”转变为“小组合作”。3.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教师学习。自2012年9月以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到永威中学、竹山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进行培训学习。使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课改的信心。同时,我们还邀请县教研室有关领导和教研员到我校进行指导,把诊问脉,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确保课改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对教师进行小组合作体验式培训,使教师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及合作的要领。通过班主任论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学生养成教育和自主管理 1.学生养成教育
人和一中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位体验研究为基础,以“让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指针,以养成教育为切入口,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礼仪规范为重点,以“人人成为最美的我”为宗旨,广泛开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体验式实践活动。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育人途径:
通过活动育人,人和一中德育教育活动坚持做到月月有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项目。人和一中的体验式德育已经生活化,常态化,让学生在常态的生活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通过文化育人,创办校报《晨曦》。为师生交流,展示才华提供平台,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开展最美班级评选。创造有利于课改的文化氛围。
通过课堂育人,我校自2012年9月以来,推进“四环九步”课堂模式,““四环九步”高效课堂把学习还给了学生,把教师还原为“教练员”,让学生自己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诚心诚意的让孩子做主人,又要严格的进行基础训练;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导学案主导,学生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等原则,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中新型育人模式。教学效果显著。2.学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就是把班级和学校管理,交给学生去管理、去布置。学校通过竞聘成立校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竞聘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参与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工作。
校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设置会长(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管理岗位设置班长、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有效策略。我的事情我做主,在校园生活中,学校事务责任到班,班级事务责任到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发展自己,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3.学生德育千分考核
(1)每学期按20周计算,每位学生每周基本分为50分,学生每周德育考核分=50分+奖励分-罚分。每位学生学期末以1000分为基本分,凡学期最后得分不满950分者,不得评为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不满900分者,考核等级不得为优;不满800分者,考核等第不得为良;不满600分者,考核等第不得为及格;得分特别低者,视情节作处理。
(2)各班在班内成立1个考核小组,一个监督小组,对全班学生互评,每周将考核记载报班主汇总,并将加分和扣分名单在班内公布。
(3)每月由班主任根据班内考评小组记录对班内每位学生进行考核汇总,并将考核扣分及加分名单于下月一号报年级组长汇总,由年级组长在年级内公布并报德育处汇总。评选德育标兵。
(4)除班主任作好日常考核外,我们将由德育处、团委会及年级组长对学生文明行为进行长期监督及突击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每月汇总反馈给班主任,凡出现每周考核总分不满30分的学生,班主任须及时报德育处并开列清单,由德育处每月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教育,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课改取得的效果
通过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2013年、2014年学校连续三年被县教育局表彰为“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中招质量先进单位”。2013年七年级县质量监测全县第四名;2014年七八年级县质量监测全县第三名;2013年王珂中招成绩617分,2014年王培杰被县重点高中“自强班”录取。2014年县重点高中分配生分数为429分,我校学生达到441分才能享受分配生的优惠政策,分配生的指标不够用。2015年县质量监测八年级成绩较上年提高了1.26%,2015年中招成绩,500分以上19人(参考130人)。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对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顾虑。我们要通过学习培训和事实来做好这部分教师的思想转变工作。
2.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有一部分教师不敢进行课改,原因在于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技能不能够驾驭这种新型课堂。我们还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3.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规范。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课堂中,活动中慢慢的打磨。
4.现有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制度有待探索。
5.校本课程有待开发,以确保更好的进行课改。
我们行走在课改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坚信只要坚守教育理想,目标正确,方法总会有的,只要坚持不懈,效果总会有的。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民权县人和镇第一初级中学:贺建立
论更新税收观念 篇5
内容提要:所谓税收观念, 指人们对于税收的基本看法或态度.如果同税收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也就是本着什么样的思想,去规范与税收有关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去处理与税收有关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从税收观念对税收环境有重大影响和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接收观念有着根本区别的基本判断出发,提出了在目前的中国,依法治税社会环境的确立,有赖二税收观念的更新的结论。
一、中国税收环境面临的挑战
这些年来,中国的税收环境一直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纳税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淡薄甚或没有纳税意识,偷逃税现象严重。且不说作为现代税种的个人所得税从出台的那一天起,便陷于“征的不如漏的多”的窘境。就是税制设计简单到类似于历史上的人头税,征收数额只有区区4元钱的北京市的自行车使用税,其纳税面19仅为53.7%(430万辆),而且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比例下降。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为数不少的政府部门用税意识淡薄甚或没有用税意识,许多做法有违税收的运行规律。这其中既有曾经充斥全国各地的随意减免税、越权减免税之风,也有大量的以言代(税)法、以权定(税)法、以情碍(税)法的事件,还包括由政出多门的政府收费而引发的“费挤税”现象和不规范的“费大 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以及存在于某些领域的.税款使用上的铺张浪费、透明度低等等。
更进一步看,这两个方面在交相作用。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直接带来了税收的大面积流失;税收渠道不畅以及“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的出现,又模糊了政府部门对于税收的性质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滋生了种种不规范的政府行为。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的税收法制观念,甚至逆反了人们的纳税心理,从而加剧了各种偷逃税现象的蔓延。
作为上述矛盾现象的综合反映,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的税收环境,尽管较之计划经济年代或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上仍不理想;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由此提出的问题是,究竟什么原因阻滞了中国依法治税社会环境的营造进程?
二、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税收观念:必要扣除说
对传统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税收观念以及据此构建的税收收入机制(或称“财政收入机制”)做一较为系统的回顾,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或许是有益的。
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勾画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模式:社会产品在分配给个人消费之前,要进行一系列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总产品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但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若再加上用于国防的费用,经过以上这些扣除之后,剩余的部分,才能用于个人消费。
很容易看出,马克思所勾画的是一种典型的以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分配模式。在其中,税收实质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在社会产品用于个人消费之前而进行的“必要扣除”。既然是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必要扣除”,那么,相对而言,采取什么方式扣除、在哪些环节扣除以至“必要扣除”的量如何把握,便显得无关紧要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并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环境相适应,中国选择了一条主要依靠“暗税”渠道取得财政收入、在形式上基本不对个(私)人征税的做法。那一时期的税收收入机制可大致概括如下:
──农民,除了直接缴纳少量的公粮并负担一些附着于消费品价格中的间接税之外,其纳
[1] [2] [3] [4]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篇6
三堡寄宿制小学金好玉
解放思想需要制度、体制环境,更需要主体素质、价值观基础。解放思想是着力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作为社会主体的自觉行动,还必须重视主体素质条件,要求我们全面提高主体自身素质,特别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于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勇于开拓创新。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党革命和建设的无数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就能打破思想禁锢,激发工作活力,就能改进生产关系,解决先前落后的生产力,解放思想是适应形势,抢抓新机遇,寻求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这次我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学习非常及时,十分必要,对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寻求新发展,壮大我校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何使这场大讨论深入开展,取得实效,我认为应扎扎实实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激活自己的思想。通过组内学习讨论,查问题、找差距、激发每个人的思想活力,形成人人动脑筋想办法,个个转变观念谋发展的局面,使领导和职工,干部和群众思维互动,同步解放思想,统一到加快我校发展上来。在教学中要能够开拓创新,破除旧思想、旧观念,首先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为追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对孩子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我常常课前常常认真研读文本,和同事探讨有效而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找准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充满趣味竞争的组织形式下力求用生动的导入,丰富有趣的识字方法,以及课中穿插的小故事和诙谐幽默的话语调动孩子的学习性兴趣,因此学生们都爱上语文课。
同时我还很重视提升学生对语文文字的艺术审美情趣,力求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激发心田深处的情感之流,并进行恰到好处的德育渗透。例如在上阅读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书中安排了一道作业: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在学生的“沙漠旅行”即兴表演结束后,“小骆驼”们趾高气扬,而“小红马”面红耳赤、垂头丧气。此刻,所有孩子的感情天平都倾斜到了小骆驼身上,显然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从小骆驼的角度来说的,但难道小红马就是一个一无是处、可怜自卑的陪衬者吗?当然不是。
于是我变换了自己的角色:“同学们,我就是文中的小红马。听了你们这些小骆驼的介绍,我很是自卑,我怎么就没有两个肉疙瘩,没有双睫毛呢?我的蹄子怎么硬邦邦的呢?
这个问题如抛入油锅里的水,瞬间炸开了。一个学生说:“小红马,骆驼是沙漠之舟,但在平原上你厉害。”“红马”眼睛一亮:“是
吗?”又一个学生说:“在古代,你可是全世界共同的交通工具。”“小红马,一马当先、马到功成、老马识途,这些成语都是夸你们马家族的呀!”“小红马”欣喜万分:“啊,看来我也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那你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的闪光点。最终一致得出:我们都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一位教育家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你讲的话发生共鸣,你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灵对准音调。”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问题和情境是关键。当小红马的弱者形象叩击学生的心灵时,“我有什么值得自豪的?”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价值,小骆驼、小红马、你我他都有值得引以为豪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在教语文,更是在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在管理班级中,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班级来说,创新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前提条件。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作用。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论成年人还是小孩子,所以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那些关心集体、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部的岗位上来,在开学初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例如一分钟自我推荐,主持一次晨会领读,带队做操、放学等,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任用的班干部经常留意他们的行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召集在一起开会,教他们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开展活动,并让他们留心观察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独立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其工作能力。黄灿是个学习优秀工作负责的班干部,可是胆量小,说话细声细气。为了锻炼她的胆量,我特意安排她多做班级事物,我指导她从收作业、排队、帮学生听写等进行训练,后来她能一个人帮助老师管理全班,令熟悉她的家长们大吃一惊,有了锻炼,如今的她勇敢大方多了。通过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涌现出了张湘毅、张思雨、罗军文等优秀的班干部。我常常和家长积极增进交流,关系和谐,许多家长都知道我是个坦诚正直负责的人,对我的工作相当支持,非常信任,也非常感激教师对孩子的教育。
三是敢于转变工作作风。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我们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把握好原则性。为此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拉近距离,热情的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讲课的内容,对后进生来说难免有不懂的地方,作为教师,更应该耐心详细的对他们进行辅导,而不能一味的埋怨学生、埋怨家长,对潜能生的辅导是我在教学外又一大关注的重点。班上黎嘉俊、汪明媛、伍恒智这三个孩子的学习基础相当差,她们的父母没有文化又整天为生计操劳,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辅导学习,这些孩子在课堂上也常常沉默寡言,这让我深深感到,虽然她们的出身条件和家庭环境
和别人相差甚远,但是她们也应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决不能让她们在人生的第一步就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对她们课内外学习的辅导我就一直承担了下来。长期以来,一般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间,我手把手地教她们复习拼音,认读生字课文,复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家庭作业也是我手把手亲自辅导他们订正,往往一课简单的生词却要三番五次地听写,还有可能他们不全对,但我一直用极大的耐心和亲和的态度尽心着;在课堂上,我给予她们非常密切的关注,常常将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她们回答,并对她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辅差,贵在早抓和持之以恒。我在她们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心血和汗水,事实证明我的辅差工作是有效的,成功的。她们的成绩越来越有进步,期末考试都在八十分以上,,在今年的学习上,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这四个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吃力了,人也变得自信开朗。
做为一个班主任,我坚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的家庭都只一个孩子,有的被老人溺爱,蛮横霸道;有的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和教育,孩子养成懒惰爱撒谎的恶习;有的对于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总喜欢怨怨相报;还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动则施展暴力,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同学的关系。由此我狠抓班风建设,晨会课、语文课上,我用古今中外人物的小故事和报刊中的报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体谅父母,同学之间宽宏大量,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做学习的小主人、学会自我保护等等。并制定严明的班级纪律,做到奖惩分明。同时对有问题的孩子,我放下教师的架子,从学生心灵教育入手,找准契机像妈妈和长者一样进行富有人情味的谈心,帮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教他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多次的尝试我发现老师充满人情味道的谈心能使孩子很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和指点,不仅能慢慢的改正缺点,性格也会趋于平和。如今班上同学之间为小事打架的少了,有的孩子在发生误会后能够主动进行沟通解决的多了。
四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我不是一个性格张扬的人,但我的骨子里却有着对事业的敬重和追求,总爱实实在在地做着分内的工作,我以做一个优秀教师为目标,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我常常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录像,聆听各种专题讲座,翻阅有关书籍,大量吸取教育理论的营养,并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揣摩教材,更新观念 篇7
一、新教材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较大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老师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来说,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学一门毫无兴趣的学科。
新教材用大量的彩色照片, 给学生充分的视觉感观的享受。在吸引学生眼球的目标达到之后, 新教材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他们生活的东西, 拉近了学生与这些深奥知识的物理知识的距离。新教材中“热岛效应”的材料更加形象,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新教材一改以前枯燥乏味的解说, 配以较直观的图片, 使学生较能接受这一问题的题境。类似的还有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同时新教材也适当删除了一些过时的内容, 对一些实验也作了一些更新。这些知识点的变更使得新教材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更容易发现个体存在的价值, 进而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 形成良性循环。
二、新教材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特点
我们一直崇尚而且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中相对的主体地位, 结果, 开课时, 一些教师拼命地引导学生回答出既定的答案, 对某些学生“愚钝”的想法而急得直冒汗, 漠视了对真正主体的创造性的激发。
其实, 学生不乏对新问题、新发现的探索的强烈愿望, 只是往往由于教学节奏、教学成绩等因素而被教师简单处理了。
新教材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但是“尽信书, 不如无书”, 不同的编者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国外的MBA教程就无所谓固定教材, 大学的教材版本很多, 许多高校老师授课并不以一种教材为绝对标准。新教材变的不是知识点, 而是知识的结构、教学的思路。如果知识变了, 老师照讲就是了, 倒不必引起太多的担忧, 难就难在要更新思想和观念, 有些老教师都快退休了, 更新观念谈何容易?因此,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主动地去适应新教材,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达到新教材预门的目标。
三、适应新教材的思路
教育在很多方面无法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 效果和效率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其实也就是为了减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的负担, 一些老牌的师范院校已着手制定对旧教材、旧课程、旧专业的整改计划, 整个教育行业也借助大环境的利好, 通过制度、体制创新, 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更新在岗教师的观念结构, 这些对促进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对教师自身的成长都有利。
新教材中有许多知识上的亮点, 它应用了大量的感性材料, 通过感性材料和逼真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推理的空间。试验的更新使得操作更简单, 现象更明显, 危险性降低, 并加入了“生活物理社会”有关内容, 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给教师的备课工作增加了容量。
“综合实践活动”一栏把学生的动手、运用能力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对学生初中以后的学习能力培养大有裨益。新教材中许多知识, 诸如电阻、水果电池等的加入, 使得知识的系统性增强, 融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删去了生活中并不常见的高压触电的知识, 注重了知识的实用性。此外, 杠杆“称”象, 各种剪刀的比较, 很有趣味。对于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设想, 我让学生计算:如果让地球移动一厘米, 阿氏该移动多远?从具体的计算中体会撬动地球的现实性。新教材在每章内容之后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更具直观性, 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了便利。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篇8
一、教师角色的民主化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一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型教育”的工作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应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以及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去整合教育资源,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改编,拓展,延伸。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研究者,开发者。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教材应该称之为资源性的圣经,圣经性的资源。
在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转变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会学,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点拨者,成为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同时,教师又须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与备考应试能力。我国的英语教学是在国家规定的框架中进行的。笔者认为,我们外语教学者必须清楚,适度的应试训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只是不能以备考训练取代素质教育。而且升学考试又是一种检测学生素质教育成效的办法,应试训练的过程中本身也含有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运用英语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理解表达能力,故此为备考应试做点准备也未尝不可,但要把握好尺度,掌握好火候。
二、课堂结构的主体化
学生进入外语课堂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掌握语言。新时代呼唤“人性化教学”。“授人以渔”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推出了《新目标》(Go for it!),体现了课堂结构的主体化。
首先,语篇教学主体化。新课程克服以往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技能训练的不足。由于目前的英语教学已由句单位教学进入语篇单位教学,语篇存在于交际活动之中,语篇单位不像句单位,仅仅去了解词句形式结构规律等,而要立足于上下文、交际活动和文化背景三者之中。三者互相依存,所以说语篇教学是立体的。
其次,教学人物立体化。新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平面化,环境空间仅为课堂,内容仅为书本,而且以中等水平者为主的局限。而《新目标》课堂的参与者应有“三维”学生,教师和语篇中的人物,体现学重于教,生重于师,用重于书。笔者在这一方面深有感触,在教学中经常对编者科学的编排和奇思巧想而赞叹不绝,使“死”教材“活”起来,使学生会学、巧学、乐学。使学生的个体,小组和集体、人人有任务,有活动、人人有收获。
最后,教学环境立体化。《新目标》能充分发挥当代声光电化教学媒体的直观作用,使课堂成为超越时空,背景的立体化交际活动环境,弥补了过去一块小黑板,一台收录机的教学设施的不足。
三、教学活动的任务化
《新目标》本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教材的编排上遵循了循序渐进地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质,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原则。
例如,教现在进行时的活动:T:SA. Come to the blackboard!在学生A向黑板前走的过程中,教师再问:Is he going to school? Where is the student A going now?克服过去“例句→规则→套用”的框架,而按“结构性技能→交际性运用训练→概括性规则总结”的程序设计任务;又如在现在进行时结构性技能训练之后,可针对学生的课堂实际,即兴发问:What are you doing now? Are you writing?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What?蒺s the boy with glasses doing? Why are you laughing?等。
为了体现英语语法的内涵化——淡化语法,不为学语法而去教语法,寓知识教学于运用能力训练之中。例如:Gina has written a letter to her pen pal. She wrote it last week.
While-task: Lucy has seen the film.
She saw the film yesterday.
We have bought a new computer.
We bought the computer last week.
使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区别了现在完成时与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教师更新观念教学总结 篇9
当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自以为小学数学教学很简单,只是经验不足而已,其实不然。在深入教学实际中,才发现有些知识点自己懂但要使全体学生懂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作为并非小教专业毕业的小学新教师,与小学生未有过深入接触,因此直觉上把小学生的能力思维放大了,以为他们什么都会,自己感觉十分简单的题目就觉得学生一定都会,不应该错。而事实往往相反,这点在农村学校尤为明显。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多外来人口,首先就造成生源差的问题,其次,低年级比如我所执教的三年级,学生年龄还小,自制力差,孩子在家缺少父母管教,往往形成自由散漫的状态,另外,农村孩子接触各类人事物的面小,这就造成学生知识面小,追求不高,基础差等问题。
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及早了解了农村学生的状态,及时转变自己的想法,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等。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联系生活,多创设合理的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形成活泼互动的交流模式,课堂才能取得实效。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之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特点,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中年级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知识是我们追求课堂设计的一种境界。
在实际教学中,我学会了:
一、“夸”。
中年级学生学习需要老师的肯定,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多夸奖,少责骂,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的回答须给以评价,正确的回答要表扬,错误的回答要激励,课堂上活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脑子真灵活”……这类表扬的语句。对农村学生起点不能定太高。
二、“哄”。
孩子天性喜欢玩,一节课40分钟让三年级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学习上不可能,这就需要老师来“哄”,怎么哄呢?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比如闯关游戏,摘苹果,开火车……结合精美的课件,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等吸引学生,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备抑扬顿挫的语调,上好一节课就像戏子在唱一台戏,只有唱的精彩才会有观众。
三、“慢”。
三年级学生不像我们成年人,思维反应快,你说一句话,他们往往要想一会才能理解吸收,这就要求教师放慢语速,放慢进度,配合好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篇10
杨华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江总书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小学体育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学科,除了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体育知识外,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它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双边活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观念,发挥教师创新精神
创新就是新颖、独特,就是一个人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生,也包括对于自我只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这就意味着创新是有层次的。一般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创新”就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具有积极探究的心向和强烈的欲望,以及奇异的思维方式,新颖、独到的锻炼方法等等。广言之,只要对学生个体来说是他从未见过的,是通过自己努力探求所获取的,我们就可以称为创新。正如我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新发源于想象力,即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也是创造活动的核心。从学校体育已有的创新成果来看,许多新的发明创造源于体育教师丰富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内容是由多技术、多环节组成的完整技术动作,根据不同的重、难点,不断地提出问题,是产生想象力的前提。
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产生想象力的必备条件。韩愈曾在《诗经》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前,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常流水。因此,体育教师要想搞好体育教学,提出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就应该永不满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丰富经验、活跃思维。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联想的广度与深度越大,知识和经验与联想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在拓宽知识在的基础上,善于从对一个事物的思维,联系到对另一个事物或另几个事物的思维,捕捉突如其来的顿悟与理解,以及使问题得到解决的瞬间思维形式,并及时纪录下思维的内容,保持思维热线,并适时向纵深扩大思维成果。这样也就越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结果。若联想能与边缘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那将会产生更高价值的新思维。
广阔的联想是产生想象力途径。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是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只要与运动、活动有关,与以上任务相适应的事物,都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应注意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要从全局出发,提出多种思路,当思维在某一处受阻时,应善于及时变换思维走向;当久思不得其解时,可引导注意力转向其它领域,寻求新的启示;当运用通常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时,可考虑交换事物的条件、目标等因素,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要在逆向、侧向、发散等思维辐射和转移中寻找出各种具有独创的新设想。
例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方法上以跑为核心,采用由浅入深、多形式、多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跑的动作的学习,掌握及巩固加深,在组织方法上也不拘一格,每一次练习学生一学就懂,又是逐步加深,学生兴趣浓,易掌握,可以使教学更具实效。
根据创造学理论及学校体育的特点,体育教师的创新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感觉能力和洞察力。观察是获得感性材料,寻求创新方向,发现事物变化,抓住事物本质,捕捉实践机遇的重要途径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觉察,不忽视微小的异常现象,不轻易放过任何疑点,从多角度、多层面随时注意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不仅看表面现象,又要了解内在实质;既要观察局部,又要观察全局;既要注意偶然事件,也要注意必然规律。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把所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归类分析、提出问题,不让新信息,新启
示和机遇溜掉。
无论任何有价值的设想、计划都要付诸实践,才能变为成果。在体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新生事物,要善于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并通过科学实验来加以检验、修正与完善。例如:将音乐引入体育课正越来越被大多数体育教师重视。充分利用音乐的韵律、节奏以及艺术的美感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技能也是教法创新的思路之一。体育课在准备和结束阶段或游戏、散点练习中引入音乐,还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二、发散探索,诱发学生创新灵感
发散探索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即定的理解或固定模式,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练习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途径;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一种开放购物形式,这种形式把顾客放在了一个主体的地位。顾客置身于“超市”之中可以任意挑选自己需要或喜爱的商品。今天,我们不妨把“超市”的这种经营理念,引进体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开放的,充满着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根据自己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些时间、空间、环境上的先决条件,并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将体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要想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之中,达到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自己应首先进入情境,全身心地去投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并用富有情感,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如:传统游戏“冲过火力网”有教师将教材稍加改动,创设教学情境“有几只顽皮的猴子,悄悄下山,偷吃了果农大伯的桃子,你是一个出色的小猎手,帮助果农大伯去守猎。”并给扮作小猴子的学生戴上面具或手举画有小猴子的标牌去猎物。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下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象遇到了猴子一样严阵以待,学习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创设出许多方法。教师这时趁机把守猎的具体方法,也就是课的任务——投掷中的快速出手的方法通过学生练习总结告诉学生,“要想打到猎物,必须要掌握好时间,空间概念,出手要快,有一定的提前量。”把课的任务形象化,学生在情境的诱惑下,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与此同时,教师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中,教师扮演一只老猴子,领着一群小猴子,无拘无束地下山来,这个情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做基础,通过角色的互换体验,练习的次数增加了,课的任务也就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体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体育。体育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立定跳远教材中,取材于生活中兔跳、袋鼠跳、青蛙跳等。若让学生将小狗的跑与以上动物的跳结合在一起,对学习蹲距式跳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为学生创设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
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思维空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操作、自己探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如:美国曾有这样一节课主题是“埋藏我不能够”,教师一开始上课,首先同所有学生一起在纸上写出自己所有的不能够,然后和学生一起到操场挖坑,将写满所有不能够的纸条埋在地里然后再回到课堂讲课。对于这样的开头就比较新颖和新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也要借鉴这种方法改善一下教学过程,在每节课开始的“导言”,即“第一句话”、“第一件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都要扣紧教材、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抓住不同变化了的时机,激活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根据学生求新、求异、求趣的心理,给学生以无穷的魄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装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并在活动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皮亚杰曾说过:“个性的发展实际就是练习、经验,对环境的作用等意义上大量活动的产物。”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发展个性,同样也能
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如在进行双人跳绳教学时,为了提高双人之间的协调性,根据儿童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教师做一种双人对跳方法)--抽象概括(引导学生想象,创设新方法)--认识特征的思维特点(跳时紧凑、协调)。学生通过看一看(看教师示范)、做一做(自己练习)、想一想(发动思维)、试一试(自己的创设的新方法)、学一学(学习别人的方法)、比一比(进行比赛)、评一评(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充分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学”、“顽中学”的教学思想,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学生为本”是时代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完全受教师控制;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被忽视的倾向;改变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学习的机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转变角色,变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法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荐阅读:
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09-18
思想观念更新不够08-18
适应转变更新观念09-30
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10-20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05-27
档案管理的观念更新08-01
更新观念促进美术教学11-27
观念更新和管理创新11-24
科技馆管理观念的更新07-11
更新班主任工作观念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