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促进美术教学(通用12篇)
更新观念促进美术教学 篇1
一、更新教学观念, 提供参与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创造最适宜的课内外学习条件, 并在方法层次上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容及内在联系。教师由传统的设计自我向设计学生转变, 创设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也是我们广大教师所要追求的全新目标。教师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 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
二、注重情感沟通, 营造参与的氛围
1. 应缩短师生距离。
教师可以主动走下讲台接近后面的学生, 还可以激励学生走上讲台, 参与教学, 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 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
2. 给予学生安全感。
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 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安全, 回答问题不论对错, 都不会影响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特别是回答错误时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针对这点, 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 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3.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随机调节问题的难度。同时, 当学生失败时, 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 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参与创造。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参与的动力
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完成教学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当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负担, 而是享受, 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总之, 激发学生兴趣, 不仅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更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四、教给参与方法, 赋予参与的能力
1. 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
整个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创造条件, 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同时要精简教师活动量, 加大学生活动量, 给学生创造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去读、听、议、想、演、练。这样在形式各异的“动”法中, 让“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思维活动中, 进而激活整个课堂, 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探索的状态中,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
2.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
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 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 而且使学生本身主动而自信。
3.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学生必须学会自我评价, 学会自我调节和监控, 通过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 学会并运用学习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
更新观念促进美术教学 篇2
我校召开“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动员暨工作部署会
5月20日下午,学校在君武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动员暨工作部署会。校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层机构党委书记、副书记,二级学院院长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校党委书记余瑾传达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解放思想再讨论的有关精神。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区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富民兴桂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余书记说,解放思想使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实基础。现在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广西、广西大学的发展也是一样,在这个时候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非常必要。她说,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的意义和必要性,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做好此项工作,以思想大讨论促进思想大解放,最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达到大发展的目的。根据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全区开展思想再讨论有四个重点内容:强化加快政府职能的意识,强化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意识,强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识,强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意识。余书记说,我校的解放思想再讨论要紧密围绕以上四个重点,并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广西大学的实际,认真讨论四个问题:如何认识和理顺学校和政府、市场的关系;我校在75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办学传统;如何评价我校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如何调整我校的学科布局、资源配置,如何做到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怎样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此次再讨论,我校以学习、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具体分四个阶段: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动员和学习阶段,5月中旬至6月上旬的调研阶段,6月中旬至6月下旬的集中讨论阶段,7月上、中旬的总结汇报阶段。余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为保证全校开展思想再讨论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在学习讨论中要坚持正面引导,注重实效。她说,要通过解放思想再讨论,引导全校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开创我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唐纪良校长在会上说,在解放思想再讨论中首先要解放我们自己的思想,明确我们学校发展的目标,找好学校的定位,实事求是地规划未来、制定目标。他说,努力创新,办出特色是学校发展大略,在再讨论中我们要牢记。最后他希望全校师生统一认识,团结奋斗,共同实现学校的宏伟目标。
县委书记段春华在县委中心组学习时强调: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2006-8-20 9:48:05来源:宁河信息港浏览 次编辑:佚名
3月10日上午,县委书记段春华在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县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张立昌同志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段春华同志在学习时中指出: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问题。明确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我们党关于“三农”问题最系统、最完整、最深刻的论述。张立昌同志的讲话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就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段春华强调: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任务是要统筹城乡,推动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是推进“三农”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大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段春华强调:要切实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二十字”工作方针,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深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要求,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这五条要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对建设新农村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具有“全、深、新、时、特”五大特点。这五条要求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思路、总部署、总目标、总要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要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以硬件建设规划为重点,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要求,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高标准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我们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创新机制,整体推进,新农村事关“三农”问题全局,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全方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制和推动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要尊重农民,引导扶持,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推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规划建设上多征求农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需要的新农村;要着眼于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县委书记是一个县全面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处于基层工作的第一线和各种矛盾的交汇点,担负着一方改革、发展、稳定的神圣职责。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忠诚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具备有效驾驭全局的能力。
一、新形势下驾驭全局面临的挑战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政治民主
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作为组织和领导县域工作的县委书记,如何有效驾驭全局,无疑面临着时代巨变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开放社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展开,对外开放水平迅猛提高。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也不可能脱离国际大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加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分工组合中去。这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县委书记必须与时俱进,具备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博采众长。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日益知识化的民众群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将使人类的思维发生彻底革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寻求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全社会文明程度、受教育程度大普遍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实践意识、整体素质在不断增强,一个学习型社会在向我们走来。面对日益知识化的民众,作为县委书记,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仅靠现有知识要领导好一方百姓,建设好一方水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博采众长,方能服务,也才能以深厚的“内功”,为县域各项事业发展领飞导航。
(三)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推进民主化的体制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民主实践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民主已成为亿万人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国家的有效形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县委书记,应当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善于听取和集中各方面的意见。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领导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过去那种“靠经验办事,靠权力管事”的老一套已行不通了。作为县委书记,要讲究领导艺术,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学会依法办事、学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的方法,以理服人。要讲究用人的效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使“智者说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五)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格局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社会转型期,呈现出一个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利益格局。随之,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也相对突出。这就要求县委书记必须以积极的姿态顺应改革大势,正确分析和判断各个层面的利益矛盾,用发展的眼光正视问题,用发展的办法化解矛盾,用改革的办法促进新的利益调整,进而激发和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实施驾驭全局应具备的能力
驾驭全局是县委书记的基本素质,也是必备素质。因此,要做到真正驾驭全局,主要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
战略思维的能力
战略思维,就是要用开阔的眼界和战略的眼光,去了解世界、熟悉国情、把握大局,善于把本县的改革发展放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格局、大趋势中去研究、去分析,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战略思维能力最关键的是增强全局观念,最重要的是从理论思维的高度把握客观规律。县委书记就是要善于把主要精力、主要工作放在宏观问题的研究上,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视野中,善于从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和层面来思考、谋划本地区的工作,依托大背景拓展工作思路,寻求发展机遇,抢
占制高点、打造新优势。
决策指挥的能力
决策指挥就是对未来将要实践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进行谋划运筹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地方定调子、拿盘子的人,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决策人。决策指挥的科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甚至是成败。因此,在决策指挥中,要审时度势。对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果断决策,这样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要立足实际。大事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增强科学决策的实效性;要民主决策。决策过程中,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特别是涉及方向性、战略性的决策,一定要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反复论证。这样既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又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识人用人的能力
识人用人,就是选好人,用好人。就是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人选进行科学考察,择优选用,并坚持群众公认。能否有效地选才用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把手”带好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县委书记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必须打破常规选才,冲破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陈腐观念的束缚,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观,坚持凭党性用人,以实绩选才,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使党的各项事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善抓关键的能力
善抓关键,就是要区别主次先后,分清轻重缓急。善于抓大事,抓重点,抓主要矛盾,避免陷入繁琐的日常事务中。县域工作千头万绪,情况错综复杂,县委书记要善于根据实际,敏锐地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和关键,提出明晰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工作和宏观决策上,做到有轻重、有主次,集中精力抓大事。如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应把握结构调整、项目工程、发展环境等关键环节。
驾驭自己的能力
驾驭自己,就是要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党性纯洁、人格高尚,赢得班子成员的支持,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县委书记既是领头人,又是大家的榜样,必须先要管好管住自己。要保持廉政操守,正确对待名与利、得与失、荣与辱,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当好人民公仆。
三、提高驾驭全局能力的途径
县委书记不断增强统揽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应当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锻炼和修养。
不断加强学习,扩展知识层面
县委书记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职责,其领导水平、决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高低,尤其在当今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的时代,不仅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做到有远见、有卓识,运筹帷幄,而且要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会用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拓宽知识层面,增强理论功底,以提高自己驾驭全局的综合能力。
深入实际调研,吃透下边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工作作风。作为县委书记,就是要始终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领导决策和落实决策的全过程。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深入调查中,既要把握上情,又要吃透下情,经常思考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主动权,才会有成效,才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
坚持党性锻炼,做到廉洁自律
“打铁先要自身硬”。县委书记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以良好的素质修养、优秀的思想品德、过硬的工作作风、勤奋为民的公仆形象、鲜明的党性和人格力量凝聚人,以非权力影响力取得领导的主动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特别是在反腐倡廉、从严治党上,要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一班人,进而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民主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作为县委书记,应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为群众服务。要带头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参与作用,树立平等、民主观念,居高不自傲,总揽不包揽,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一种和谐顺畅的民主氛围。
搞好班子团结,形成整体全力
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全面发展;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302-01
走进新课程,作为一线教师为顺应这场改革的要求,努力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导向,在课堂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个目标时,由于受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一目标的实现,往往力不从心,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1 社会教育资源支持匮乏的制约性
1.1 课改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新課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从课堂走入社会,组织学生适当的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感悟和自我提高。但我们在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访问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得不到有关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
1.2 社会资源不够丰富,制约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由于地域存在差异,社会资源条件受限制,使教师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不多,或者有很好的方案也无法落实到位。就我们本地来说,既没有像样的图书馆 也没有纪念馆,更不要说什么教育基地了,比起工业化发达的北方城市和商业繁荣的沿海城市,我们的学生要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就更是少之又少,社会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学生活动的空间。
2 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的制约性
2.1 师资不足,班级人数较多。由于地区差异,目前有的学校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班级人数较多的现象。有些科目的老师一个人上10多个班的课,班级人数也是相当的多,大多都是60~70人左右,这样的教学现状如何谈得上"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2 办学条件不完善,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新课程有的科目设置了综合探究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有的环节需要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获取更多的知识,但在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许多农村孩子家里没有电脑,在收集、整理信息资料时,他们困难重重。作为获取信息最直接、最便利的网络资源,家庭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学校也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3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评价老师和学生方式的单一,导致老师不愿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另外,为了学生安全,教师也很少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仅靠课堂45分钟的教学,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我们新课改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理念。这是摆在学校和老师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3 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识和定位不到位的制约性
3.1 前大部学生没有进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亟待改变。由于我省的新课程改革起步时间不长,新课标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意识不够强。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不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现的。
3.2 学生对自我发展的目标认识不明确。很多同学到学校求学的目标很单一,大多都停留在"得高分""考名牌"的层面上,只要考起大学就行,很少关注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成果和今天新课标理念下的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新课改"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目标的实现。虽然新课改的实施给我们指出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但是要想取得这场改革的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庭及时转变观念,并将之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参与,才能更好的实现"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 。
第一、国家、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合理调配教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为实现新课改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针对很多学校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象,应该给予及时调配,尽可能减少班级学生人数,只有这样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另外,学校要及时转变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更多的发展平台,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就要尽可能地去做;再次,还要不断健全完善新的评价机制,积极贯彻新的课改精神,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营造全民教育的良好氛围。新课改得到社会支持的力度不够,这与教育的超前性特点有关。新课改理念是相对超前的,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教育是"慢艺术",它的作用和成果不会短期内效果显著。这就需要政府及教育总门加大新课改的宣传力度,落实课程设置,监督课改进度,定时评价,教研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提高对教研工作的认识,鼓励教师研究新教材,探究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自身的努力和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可。
第三、学生要及时改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理念上,还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对学生的重视都是明显的,这就反映出我们以前的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视度不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强的现象是存在的,为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新课改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的培训,让学生从思想上也真正认识到这次改革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并及时参与到这场改革中来,让学生更新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做学习的主人,不做旁观者,要做参与者,尽快从"被动学习"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从一切只为考"名牌""上大学"而不顾自身能力提高的怪圈中走出来,深刻认识理解新课改精神,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对自我发展目标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新课改的生力军,真正实现自我全面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目标 篇4
教学目标看似简单, 不过短短的几句话, 却凝聚着老师的教学智慧, 体现出我们对课程的理解, 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了解。
一、制定教学目标, 充分把握好教材
一是注重重点。一篇课文, 可教的东西很多, 我们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二是注重难点。所谓“难点”, 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疑点,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三是要注重内容, 所谓“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所以,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应当注重对内容的理解, 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 根据教材内容, 我确定本文的重点为:学生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 并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优美段落;教学难点为: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更能将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 层次条理清楚,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制定教学目标, 要充分解读课标, 明确所讲内容要达到的范围和程度
学期初, 老师必须要阅读、吃透课程标准, 年段目标了然于胸, 然后再去阅读、理解、爱上一篇篇课文, 制定适合学生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胸有成竹, 才会方向明确, 才会游刃有余。否则, 我们教学时要么信马由缰, 要么钻进死胡同, 要么浅尝辄止, 要么深不符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要抓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交流, 即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还是以《颐和园》为例, 本文除了在词汇方面的积累外, 还要感受这些词汇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即: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物的美, 从中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样既传授了知识, 又注重了方法的指导,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
教师要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 制定出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 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比如, 《颐和园》一课,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词汇基础还不够丰富, 虽然还需要说说、读读的积累巩固;但更应该重视学法和写法方面的指导。所在这一课中确定的学法就是: (1)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的特点。两个方面的学法由易到难, 更能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更新教学观念 篇5
————学习柳清秀老师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心得体会
国培历史班
李成功
古语说的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的战,唯有正视之,才能攻克之。新课程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不及早关注、了解,面对新课程,是很难适应的。
一、关注课程改革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思路的总体思路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具体表现为:
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
二、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历史教师要及时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所谓:授之于鱼,不与授之于渔。也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变“教”为“导”,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如近段时间兴起的“发现法”教学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这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不断充实自己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必修模块”抑或“选修模块”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到底取决于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因此,作为新课程的教师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它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已、积累知识、拓展思维、迎接挑战。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
第一:拥有广博的知识。毋庸至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以及要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语云:只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正是此意。所以,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教学除了史学之外,还应了解其它诸多相关学科,尤其是地理和文学。有人说,地理学和文学是历史学的两史眼睛。以历史与文学为例,新课程明显突出了科技文化这一块的内容。要上好这一必修模块的内容,良好的文学功底必不可少,古人曾云: “文史相通”。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一些文学作品也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为了了解唐代开元、开宝之际的历史面貌,杜诗就不可不读。至于世界史,以法国为例,则有巴尔扎克的、大仲马、雨果、莫泊桑等的大量作品。它们反映了法王路易
十三、路易十四和英王查理一世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七月王朝、1848年欧洲革命直到普法战争等历史阶段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巴尔扎克;列宁曾赞扬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红楼梦》的社会意义。可见,文史是相通。历史教师要做到博而专。
第二: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很难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交互性、实用性强课件,便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它具有: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分析、运用能力;增加容量、突出重点;及时反馈等优点。因此,历史教师学习和掌握一般的电脑操作技术、上网搜寻信息的技巧、制作课件本领无疑是十分迫切的。
简单而言,在新课程下,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口号,历史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实际上,很多历史教师一直都在不断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多条。可以参加进修班学习,可以参加培训会,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进行自学,还可以到其它学校听其他教师上课观摩学习等等。但是,最有效的学习,或说是高层次的学习,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因为在进行历史教育过程中,需要理论支撑,就要学习;需要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就要学习;碰到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要学习,等等。可以说,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伴,在取得研究成功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发挥集体智慧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可谓“面目全非”。任何个人的力量都很难完全正确把握新课程课堂教学。因此,进行合作,发挥历史组的团体力量就显得十分必要的。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历史组的组员之间要分工明确,每个组员负责攻克一个模块,或一个专题,甚至多个组员负责一个专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及早准备。唯有如此,才能把新课程教好,很难想像一个人既要准备政治史,又要准备文化史,还要准备战争史,这样做,只会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共同积累、集体备课、细心留意、有意识的收集都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的话,深为历史教师的我们,也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更新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 篇6
一、教师观:生命牧者,服务于学
教师是生命的牧者,并不是拉着学生前行的纤夫。学生当然需要教师的帮扶,但这种帮扶不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是起着辅助作用。教师的作用重在唤醒、激发和引导,如同点燃火把、鼓劲加油,并非“灌满一壶水”。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处处教”,而是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释放大脑潜能、绽放个性光彩的舞台。
教师的职责如同牧者一样,把学生带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他们尽情品尝知识的甘露、智慧的琼浆;暴风雨来了,教师带他们找地方躲避。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勤于实践,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自开放的课堂。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发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潜力。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生机勃勃、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群情激奋的学堂。教师的最高境界,是隐去自我,不见自我,亮出学生,锻炼学生,成就学生。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教”,更不是“灌”,而是组织学生“学”,指导学生“学”,激励学生“学”,成全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优化学生“学”。
二、学生观: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郭思乐教授认为:“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杰作。”学生,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成果,承继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学生参与学习的起点不是零,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思维、学习、创新的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无限的潜能,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教学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生本身,学生远比电脑、高科技手段重要得多。课堂上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潜能,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以生为本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学生看成人,就是对学生要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按照这样的理解,教育的使命就是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就原理来说,以生为本就是以生命为本;就操作来说,以生为本就是以学为本。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以生为本,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课堂上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
三、教学观:还学于生,化教为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展示思考、习练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舞台。只有当“教堂”变成“学堂”时,课堂才是生动的成长、生活的天堂、生成的绽放、生态的乐园和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兴致勃勃、激情飞扬是学习的动力,更是教学的能量所在。
教学的本质是学,化教为学,还学于生。这完全符合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學贵在激励、唤醒、引导,而不是教。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无限制地占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失去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讲师,不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专心听讲,让学生置身事外,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允许学生出现与标准答案不一样的观点,否则,学生就不去思考,最终便成为学习的旁观者!
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他们都愿意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只要学生投身学习,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旁观者,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教师的责任贵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越俎代庖;贵在引导学生潜心学习,静心思索,大胆探究,乐于听说读写思算,而不是尽情地讲解和一味地灌输。要知道知识和智慧不是东西,教学也不是传递东西,知识和智慧要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信息后自己独立消化、内化、升华才能建构起来。
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展示的舞台还给学生,学生才有可能亲身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和目标,鼓励他们向着目标奋斗。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或鼓励加油,或指点迷津,或矫正航向,让他们自由邀翔,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问题就是“学什么、教什么、练什么”和“怎么学、怎么教、怎么练”的问题,一句话就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的问题,贵在把教法转化成学法,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
四、内容观:授之以法,学会学习
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是获得成功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探究,自觉投身到教学活动之中,乐于听说读写思算以及操练。有了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但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习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养成了主动求学的习惯,就具有了滴水穿石之功。
教师重要的职责就是授之以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教师要注意传授听说读写思算、观察、采访、调查、考察,以及视听学习、网上学习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轻松有效。传授知识是次要的,培养能力是首要的,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魏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只是喊要自学、预习,这样不行;只是认识到自学、预习重要,这样不行;只是感觉到自学、预习很好,也不行,一定要真的去自学,去预习。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自学能力,让学生一辈子受益无穷。
五、教法观:激活潜能,以导促学
教师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努力践行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第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第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第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第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第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第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唯有全面解放,没有束缚,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练就出色的本领。
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说:“教育工作者心中要有一棵树,并想到了两个道理:第一,树木是自己生长的,我们能做的,只是选一个地方,帮助它长根,我们不能钻进到树木中来干预和代替它的生长;第二,我们的培育,最基本的施肥和浇水,是对根部来作用的,而不是对着叶子浇水施肥。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在越来越像是对着叶子浇水施肥,比如说,我们一般都是抓知识点和抓题目,而不是抓与学习者的生命活动相联系的那些根本的东西。同时,要坚信:尽管每一棵树的生长周期都不同,生长的高度、幅度也千差万别,但不论什么树,最后都能充分生长,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树林。”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成就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责任,就是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教师若能如此,真是善莫大焉!
无论哪个教学环节,教师的“导”不可或缺,而且作用重大。教师适时适度适宜的“顺学而导”重在导读、导思、导法、导议、导记、导练,促使学生成长。教师“怎样导”?一是基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贴近最近发展区;二是关注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三是帮助梳理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整理和建构知识的助学工具;四是促进深入阅读思考,引发积极探究;五是引导迁移运用,强化学以致用。
六、模式觀:先学后教,当堂习练
有人说,生源相同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取决于模式;模式相同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取决于生源。所以要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余文森说:“教学很简单的,学生自己看书,看不懂的教师帮帮忙,点拨一下,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性。现在的优质课、公开课、名师课堂,太多讲究精心的设计,过于追求华丽的东西,结果是中看不中用。”“学生看不懂,再学一学,实在学不懂的,问问同学,大家都不懂的,教师来讲,当然,教师的讲是启发性的讲,而不是直接的灌输。总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课堂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其核心是变革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优化模式,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当堂习练”,把“学”置于课堂的中心。
何谓“先学后教,当堂习练”?“先学”就是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保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后教”就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交流、展示、讲解、评价。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点讲、点拨、点化。“当堂习练”就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练习实践,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化知为能。其实,教学环节很简单,就是学、教、练。“学”——预学、自学;“教”——学生教学生,教师教学生(即合作、互动、互助、展示、评价);“练”——练习、考试、实验。
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 篇7
一、精心的课前准备是首要环节
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设计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因此在上课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对教学的内容做一定的了解。
1.课文入手,注重学生预习的培养
小学教材学习课文之前首先都是对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预习是对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知识是感兴趣的。所以,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才能在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设计。
预习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对课文读上几遍,需讲究方式方法,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预习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比如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对教材的熟悉,所以让孩子把课文通顺地读给自己的父母听,增加难度的也可以让学生查字典补充生字的组词;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词句上可以有一定的要求。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来收集信息的作业。如:《庐山的云雾》也可以事先先做一些功课了解,查找相关的资料,看看视频也可;四年级的《祁黄羊》,学生比较陌生,在预习时布置学生査找一些有关“祁黄羊”的资料,当然像这类描写历史人物的课文,都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拓宽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课外材料的能力。
2.学生入手,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设计都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因此,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的动态是核心。在教学设计之前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完成教学。如:《东方明珠》、《2008,北京》以及《狼和小羊》、《乌鸦喝水》、《小动物过冬》等课文中的内容,可能已为许多学生所熟悉。而《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等课文的内容,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江南的学生来说就相距较远,老师就必须对教学起点属于何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高瞻远瞩,解决预设生成的问题
兵家有云不打无把握之仗,学生的思维有时是我们学生所想不到的,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一些课文中学生随时会产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设计《大禹治水》时,可以生成预设:
揭示课题,学生读题后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么样治水的?大禹治水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一些可以抛回给学生,一些留到学习课文时再做出解释。
二、遵循语文教学的创造性
1.教学设计时应增进学生与文本的相互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一种意义和思维,受情感的影响,个性化阅读的成就。有的课文文质兼美,如《九寨沟》就以理解和欣赏为主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进行情感的熏陶、读中积累和运用语言。中年级一些课文可以用来提髙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些比较长的课文采用默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在有些课文中还可以抓住某个训练点进行说话训练或者读写结合的练习。比如《北大荒》抓住中心句描写一处景物的训练,《雪儿》结尾处的拓展……
2.知识的学习只有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中才谈得上,也体现了陶老的“生活教育”理论。虽然教材上展示的是文本,但是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投射到生活中、大自然中、社会中,文本与生活链接了,学生才真正能学以致用。低年级教材虽没有习作教材,但是“口语交际”“写话”训练是为习作做铺垫的。教师就可以通过口语交际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以此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语文能力。而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习作也得有“材”可依。这些写作的题材就来源于学生所在学校经常性开展的丰宫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源于文本中。如:续写、改写故事;大型的比赛活动、外出参观和旅游活动等:各个班级利用班队课开展主題鲜明的班队活动等。有了生活这一鲜活的源泉,有了教师有意识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爱读的书。建立班级“小小书海”,让一些学有余力、爱好文学的学生能更多地阅读到课外书。举办读书展示会。各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向同学们介绍展示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学生的读书活动,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有效地提髙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渠道多媒体运用已成为教学的常态。多媒体很地解决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量的增强与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有些语言与环境单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达到文本所要描绘的意图的,但是多媒体就能轻而易举地渲染。如教学一年级的《草原的早晨》一文时,多媒体展示“一群群羊儿、牧民驰马奔腾”的图片或是视频,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草原”的距离,充分体会了草原与学生生活的不同,也对草原产生了向往之情。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活动,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该不断为之探索的,不断地更新教学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跟上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
摘要:在新课标新理念之下,传统的教学设计需改革,不断优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课前准备入手为前提,注重学生对教材的了解,以及课堂上创造多渠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前,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文雅.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语文教学.成才之路,2007(28).
数学教学观念要更新 篇8
一、转变观念, 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营造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去玩、去动、去演。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 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如:某居民小区搞绿化, 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 现征集设计方案, 要求设计的图形由圆和正方形组成 (由圆和正方形的个数不限) , 并且使整个矩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 请画出你的设计方案等。学生在自己设计了各种各样图形后, 再相互探讨、共同参与, 最后加工成15种方案。
从以上方案的设计可以看出, 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素材, 仅仅凭在课堂上的机械训练, 是很难凭空设计出一种有意义的图形的, 要求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发挥联想,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二、能力培养着眼于创新的观念
以往, 我们的教学思维是一种“确定性”思维, 教师备课往往就是备教材, 教学就是按教材预先规定的进程来进行, 这种教学思想虽然保证了教学时能完成预定的计划, 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 但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缺少了对知识的发散探究, 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设计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应用知识。这样显然没有学生能力生成的余地, 更没有学生创造力的展现, 结果会导致“高分低能”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往往扼杀了学生奇思怪想, 甚至讽刺挖苦他们为课堂的扰乱者, 为此, 教师还很生气。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大画家有位六岁的小孙女喜欢画画, 大画家很有信心把他可爱的小宝贝培养成小画家。小孙女画了一棵树, 画家说这不是树, 哪有树枝比树干粗的树;小孙女又画了一只兔子, 画家说这不是兔子, 哪有红色的兔子;小孙女又画了一匹马, 画家说这不是马, 哪有长翅膀的马, 小孙女说, 我想让它长翅膀。后来, 小孙女画了一只母鸡和鸡蛋的画, 鸡蛋比母鸡大, 送到西班牙参加国际儿童绘画展, 获得了金奖。画家很纳闷:怎么洋人跟孩子一样。
教师就是这位画家, 用常规的眼光和思维直对学生;小孙女就是那些有奇思妙想的学生, 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好在这位小孙女尚未被爷爷的标准所桎梏, 还获取了奖励, 试想,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再过几年, 几十年, 让她上完小学, 读中学, 再上大学, 她还能如此优异吗?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学会与人共处, 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 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了解自己, 尊重他人, 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 又善于表达和交流, 是当代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 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并要求自主探索, 主动获取, 进行合作学习, 体现团队精神以及民主决策等。
四、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
数学教学观念更新略论 篇9
很多学生以为数学极其枯燥, 谈起数学头疼欲裂, 久之恶性循环, 成绩每况愈下。因此, 要破臼除窠创新教学。可以运用风趣的语言, 风度翩翩的举止, 不萧规曹随的教学方法, 不一定按照教材顺序, 不一定要给学生留大量的数学作业, 绝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有压力, 更不能使之“谈数色变”。教师本人需要有很高的语言素养和智慧, 很多优秀的数学家、科学家就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比如, 杨振宁教授初一时背《孟子》, 数学家苏步青教授13岁背下来《左传》, 当然功夫的拥有匪朝伊夕, 须长久锤炼。
二、提高个人魅力
学为人师, 尤其要有感召力、亲和力。一位教师板书漂亮至极, 他徒手画图堪称一绝, 我由此推理, 他的学生数学成绩好是必然的, 经过询问果不其然。也就是说我们数学教师, 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给教学不断地增加营养, 让学生喜欢我们的数学老师, 让学生喜欢我们的数学课堂。
三、学习中要让知识有生命力
生活和知识彼此印证、桴鼓相应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 才能够体现出知识的价值, 任何知识都来自生活, 如知识不能够生活化, 成为纸上谈兵, 没有加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就成为死的知识, 过后也容易忘到九霄云外。成语说“身体力行”, 形象地说明知识在于边学边用, 动手去做、去体验的价值是非常大的。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三者统一。”三者必须紧密结合。学习随即巧妙地应用, 能够促进对知识的感受, 自然地形成良性循环, 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四、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使之具备数学建模观念
通过回忆, 将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运用自如, 让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感知数学, 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学习数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 启用数学思维思考数学, 以数学眼光看数学, 用数学心理揣摩数学, 依据年龄、爱好、心理特点, 与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条件, 给他们创造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 经久成习, 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 走进数学的广阔天地, 进入饶有趣味的数学情境,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战胜难点。
总之, 教学讲策略, 课堂上会有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 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应用意识和探索数学的能力与精神, 为一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教学, 首先需要观念更新。以下围绕创新方法和意义展开解读。教海浩瀚, 一蠡之测, 分享同仁。
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语文实践 篇10
一、确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既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在教学中, 师生是一种交往过程,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教师要改变原有角色意识, 找准新的角色定位, 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
二、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崇高目标和中心, 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策略, 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 创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生发展, 而不是只局限于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三、确立“大语文观”的观念
语文课程的教学, 要确立“大语文观”“大”指的是语文学习无处不在, 在专业课中、在社会中、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 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社会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教材内容, 以社会内容、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四、确立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的观念
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就没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必须要树立教育创新理念。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 没有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根本的区别在于, 一个是以知识为本, 一个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一定要破除旧的教育观念, 走创新教育之路, 在课堂教学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创新意识, 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 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 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式吸收外界的信息。正处青春期的学生们对外界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老师如果能够利用手中的各种实物或工具, 借助声、光、电等既直观又形象的辅助媒介进行教学, 例如音乐、图片、电影、课件等, 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感官反应都充分调动起来, 打破以前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到尾”的传统教学模式, 化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成具体, 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那么学生将由厌学转化为渴望学习, 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在学习一些诗歌和抒情散文时, 老师可根据具体内容选择一些与文章情境相适应的音乐, 或优雅清新、或雄壮激昂、或沉郁哀伤, 再配以文章的朗诵, 带给学生以直观的听觉享受, 不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印象深刻, 也使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得到提高。
2. 突出语文课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决不能以烦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根据中职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 从改变课堂形式入手, 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3. 在课堂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创新意识
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 就要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设立了课本剧剧社, 把《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等课文让学生自主排演成课本剧, 在排演和观看中学习, 在此基础上再选择课外作品演出。还组织学生成立资料搜索组, 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了解作者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文章中涉及的相关材料, 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解, 以丰富课堂内容, 调动学习兴趣。我们还在课堂上进行现场采访、辩论、演讲等受学生欢迎的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 在活动的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并使他们在实践中校正普通话读音、提高心理素质、改善思维能力。
4. 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上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讲“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 我鼓励学生走出去搞调查收集资料, 做一个本地旅游市场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家都愿意做, 而且做得很好。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 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让语文进入角色, 改变教学方法, 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学生, 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使语文课的能动作用和辅助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但是,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的, 任何改革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见到成效的。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要有信心, 有毅力, 不能怕失败, 不能在改革实验中有畏缩不前的思想, 要不断地总结, 发现新问题, 找到新方法, 由此循环往复地安插一支支成功的路标, 不断地采撷一朵朵希望之花。
摘要: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 很长时间以来, 学校语文课有受冷落的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不断反思:在教学上必须积极改进,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 掌握教学新理念;一方面要进行教法创新, 贯彻新理念, 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同时, 学生也要和老师的教学活动密切配合, 双向活动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过程知识 篇11
过程知识和结果知识相比较到底孰轻孰重呢?事实上,人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学过的数学知识,若今后不再直接从事数学工作,很快就会遗忘。这些所谓“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方法”“失败与挫折”,不能说没有“传授”的功绩,但更多的则是学习者自主参与数学活动中的体验、领悟、反思基础上的升华,也正是数学活动中获得的过程知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过程知识和结果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更加偏向于让学生掌握结果知识,而忽略了在探求结果知识过程中所应该掌握的过程知识,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了对数学课程的恐惧心理。
在重过程的数学教学中,总是力求活化数学课堂,充分把握数学活动的特点,着力于过程知识的获取与延拓。关于数学教学中对过程知识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认识十分重要:
一、着力创造过程知识
教师必须意识到数学活动中大量过程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必须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结果知识的传授者,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归纳于结果知识的观念。应当意识到,过程知识不仅可以为结果知识的获得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导向的作用,而且过程知识具有良好的素质载体功能和大容量的知识承载功能,它才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获取过程知识本身就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数学家F.克莱因曾极力倡导: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文体的解决、一种数学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从整体意义上对数学活动的领悟。从本质上说,这种“领悟”正是要获取的过程知识。如果说结果知识是“授之以鱼”的“鱼”,那么过程知识就是“授之以渔”的“渔”,即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对失败和成功的原因的体会,以及由此对数学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因此,数学教学应更多关注过程知识,关注能够创造过程知识的数学活动。教学中力求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形式,帮助、引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经历数学化过程,力求使学生在获取大量动态过程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二、恰当表征过程知识
由于过程知识是在动态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必然具有一定的潜隐性、简略性、或然性,甚至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如数学家克里斯戈尔所描述的:“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总是不够精确的和片面的,其整体结构好像一片原始森林,或者说是交相缠绕的树枝。”因此,过程知识如果仅停留在量的积累,而不进行一定的梳理、修剪,充其量不过是经验的堆砌,难以升华为自己终身受用的理性认识。
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的表征过程知识,延展知识建构的疆域,是对结果知识教学的超越与发展。究其性质,这是一种意义化、语言化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无疑,在这一过程的开始阶段,对过程知识的表征可能难尽人意,但经过不断推敲和修正,就能逐渐趋于精确化,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表征。
三、客观评价过程知识
过程知识能否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的一点就是怎样认识、评价它。就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效果优劣的评判总是围绕着结果知识的掌握而展开的。学生是否记住了一个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是否会用某种方法、规则进行运算、推理、证明,成了考试、考查的基本指标,而很少去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所犯“错误”背后涵盖的个性化的过程知识,或者“奇思怪想”所映衬的基于体验的首创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认真理解《新课标》精神,摆脱过去的不合时宜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重视过程知识的获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数学教育者,而不是一名普通的教書匠。
更新教学观念,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篇1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创设情境,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谐的环境,让他们主动地“表现自己”,真正做到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1. 创设情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注学生情感,用爱心感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学习《求代数式的值》时我先出示:“一项研究显示,一个10—50岁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t (h)与年龄n岁之间关系为t=110 (110-n)。算一算,你每天睡眠时间够吗?”以关心学生的话题引入新课,使他们感到亲切而有趣。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急于想弄清“自己的睡眠怎么样?”进而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知识、寻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之中。
2.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内在需求。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可促进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创设情境:“小红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你知道再过几年,她爸爸的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吗?”这题让学生感到用以前小学的算术方法很难解决(两人年龄都变化),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决,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潜能。
3.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观的形成,善于挖掘,创设合理的情境。如教学《三角形全等》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位村长想在河两岸相对的A、B两点处架一座小桥,想知道A、B两点间的距离,正巧遇到中学生小明,便请他帮忙。小明(不渡河)很快便完成了任务(如图)。小明是怎样做的呢?”这既很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使学生从探索中很容易就掌握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实际应用价值,既为教学作了极好的铺垫,又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为下面的学习注入了活力。
二、质疑问难,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是学生探索发现的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疑问是思考的反映,有思考才会有疑问,思考与学习又总是互相促进的。教师可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及情境出发,创设如下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是怎样做的?能说出你的想法吗?还有别的想法吗?谁还有新的方法……”这些可以引起学生反思、质疑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学生的提问蕴含着发现,而发现是创造的因子,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探求精神。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原动力。
2. 培养学生自主钻研的好习惯。
教师是学生自主钻研的合作者,应鼓励学生知难而进,乐于钻研,并适时与他们合作,做到“引而不发”、“开而不达”。
如把-1—-9九个整数填入下表,使每行、列或各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相等。学生开始填时有困难。我引导:“先想这9个数总和是多少?再想每行(列或对角线上)3个数之和是多少?”再由-1+(-9)=-2+(-8)=-3+(-7)=-4+(-6)=-10探讨推知,“-5”居于“正中”,而填出答案。进而有学生编出口诀:“中间之数填中间,最大、最小填‘两边’;右上(至)左下递减1,其余加减口算填。”(填法不一)值得肯定的是其“研究成果”有规律性,更可贵的是学生这种有创造性的探究精神,为今后深入钻研数学乃至其它学科,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实践能力。
教师是学生交流实践的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多活动。如教学“线段、角的大小比较”,“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及《三角形》等内容时,可精心组织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画一画,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等活动,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讨论研究。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能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为自主学习、探索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驾驭教材,灵活处理,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针对学生追新求异的心理,数学教学的落点应设法让学生不安于现状,有意识地激励学生扩大视野,大胆尝试,永不自满,自主创新。例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设计开放性试题等方式的训练,学生能增强创新意识。例如:我校给一批高一新来的女住校生安排住宿。若5人一间宿舍,则有4人无法安排,若安排6人一间宿舍,则有一间宿舍少于3人。求新来的高一女住校生人数。
一般解法:设有x间宿舍,由题意得
解题时,学生大多是“照套”关系式。学生再探究后,既弄清此解法的意义,又创新列出:1≤(5x+4)-6 (x-1)<3。这种解法思路新,较易理解,体现了创新意识。我给予肯定、赞许,让学生感到能在探索中发现“奇迹”,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更新观念促进美术教学】推荐阅读: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07-06
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10-20
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09-18
更新观念寻求新的教学策略11-27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06-20
思想观念更新不够08-18
适应转变更新观念09-30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05-27
档案管理的观念更新08-01
家庭教育观念亟待更新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