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学观念(精选9篇)
文学教学观念 篇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去阅读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寓言和童话,让学生能够关心自然、生活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并且产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一些简单的儿歌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感受到儿歌中语言的优美,体验到儿歌中情感的魅力。并且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诗歌的教学要从小学生儿歌的教学抓起,培养学生学习儿歌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儿歌的语感,使整个语文教学的课堂丰富多彩,最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一、引入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之后就会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要老师强硬灌输知识给学生。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吟唱与诵读
对于儿歌的吟唱和诵读应该视为儿歌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吟唱和诵读的时间和频率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但要注意的是儿歌一定要节奏鲜明、简单易记,并且还要有趣味性和游戏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开展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记住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讨论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小学儿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新课程的要求,现在的儿歌教学主要强调能够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从学习的儿歌里面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关心自然、关爱生活以及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人。主要就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用恰当的讲课方法让学生对语文中的儿歌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摘要:目前正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在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增加许多儿童类的诗歌,在这些课本诗歌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古代的诗歌和现代的诗歌。目前的教科书中现代的诗歌有了很大的增加,因为在文学教学的观念下,对诗歌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就文学观念下对小学语文儿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学教学观念,小学语文,儿歌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夏燕.浅谈小学语文课儿歌教学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2012(8):73-74.
当代体育文学价值观念定位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当代体育文学 价值观念定位 道德评判 人文精神
体育文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影射着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点滴,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时代风貌,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我国当代体育文学正是以此为引领,以道德价值评判、人文精神等价值观念为基准点,延伸了体育文学的自由创作空间,取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体育文学以多方面的价值观念融入日常生活,记录历史发展进程,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文化以及思想层面的多元化解读,由此形成了体育文学独特的风格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道德评判价值体系的构建
体育文学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革命发展需要,在文革期间它受到了极度扭曲,无法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直至文革结束后,才彻底打破束缚恢复了自由。体育文学道德价值评判体系的重构也是在文革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当时我们不仅缺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力作,而且也缺少从运动员灵魂出发,展现他们精神世界的作品。韩国申向星在其著作《论体育文学》一书中,以韩国体育文学的现状为出发点,阐述了韩国体育文学的发展和创作实际,并以日本体育文学为对照提出了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建议。该书的问世使得我国学者深刻认识到我们在此领域的不足之处,产生了一大批实力派体育文学作家,包括刘心武、李修玲以及赵瑜等,他们都是卓有建树的体育文学作家。之后,国内文学界掀起了一股反映体育风云和反思文革体育的文学潮流,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关注焦点,将重心转向了客观审视和深度思考,体育文学的价值诉求发生了变迁,但这种价值诉求的演变不够深刻和彻底,大部分都是在对主体的张扬和批判过程中实现社会道德的评判,这种道德评判依然停留在较浅层面,缺乏深度的理性思考和分析。
事实上,此时的体育仅仅是彰显主题的一种手段,完全可以用别的社会活动来取代,并没有赋予体育太多的内涵,比如楚尘的《体育课》中对抢球的描写只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而已,在小说结尾作者十分明确的指出,体育课只是属于特定时代里的一件偶然事件,它的价值就在于引发了一系列其他事件,它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这种类型的文学只不过是对文革历史的反思文学。由此可见,体育文学发展初期其实同其他文学类型一样,具有依附性,但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完善,直至今日,体育文学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如何重构当代体育文学的价值评判体系才是研究体育文学的要义所在。
二、人性的回归
“文革”时期,有关人性的看法和理念依然比较薄弱,只有少数涉及爱国主义和革命牺牲精神的文学题材。而这些触及人性的作品又被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烙印,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思想的传播工具。而其他有关人性的辉煌和其他的优秀思想几乎都被人为抹杀了。在文革十年期间,个人崇拜现象和阶级斗争不断涌现,这些思想严重搅扰了人们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点,大部分无产阶级,普通民众和部分知识分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残害。像《正气歌》、《线》以及《又为斯民哭健儿》这类的体育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这类体育文学不仅真实再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而且揭露了亲情淡薄、友情荒漠等客观现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希望构建一个自由美好的人性社会。
有关人性的呼唤和思考在当代体育文学中还大量体现在对自由、民主、和平以及博爱等真善美的追求上,还有大量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希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现代化建设环境下开辟体育文学的自由发展空间,此时的体育文学被更多地赋予了崇高、人权、自由、博爱等人性主题色彩,而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等思想主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人们对自由、和平、公平的体育文化氛围的追求日益强烈。
客观来讲,对体育内涵和体育精神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人文精神的重塑,势必会导致不必要的文学断层。体育活动属于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高尚、健康以及文明等显著的文化特点。随着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大多数作家将体育文学视为情感发泄的工具,并着手开始创造有关以人物、事件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借此抒发作家的思想情感。比如,众所周知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家黄宗英,他就时常在作品中描写一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斗争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他能够敏锐地抓住时代前进方向。此外,他们的作品中也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困惑和苦恼,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根本,这些作品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并受到了读者广泛的认可和喜欢。这些作品所流露出的思想也充满了感染力,代表了一种时代思潮的发展趋势。此时的人性复苏和回归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由此也奠定了当代体育文学人性回归的价值定位。
三、人文主义精神的树立
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当代体育文学人文精神的诉求和构建发源于作品《包身工》,在抗战历史时期,除了大量反映战争事件和战争人物的作品外,同时还涌现了许多以难民生活和伤病命运为题材的体育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真实再现难民们的艰苦生活以及指责侵略者罪行的基础上,赞扬为难民们服务的青年们自我牺牲精神,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彰显上又进了一步。人文精神在当代体育文学中的外化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和理解,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体育文学对人性揭示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内容和环节,这不仅打破了传统体育文学在此方面缺失的局面,同时还促进了社会先进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近二十年来,社会文化元素日益多元化,而其随意性和混乱性也日益明显。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肆渗透,使得原有的人文关怀日益淡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悄然地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金钱、地位、权利等低级趣味作为人生追求,人文精神日益枯萎,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体育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金钱地位权利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体育文学开始逃避现实,主动迎合大众低级审美趣味,形成了当代体育文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难题。刘再复在其《文学人文主义本质的恢复和深化》曾强力呼吁:“在当下的人文主义大潮影响下,同小说一样同时构成这一思潮内容的,是突飞猛进的体育文学,由于我国现实发生的种种历史事件本身是十分复杂、动人心魄的,用不着进行虚构,作家们把这些现实的素材加以筛选、升华和审美,便十分动人。同时把人视为现实的人、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完人、超能人。”
自古以来,但凡那些经典之作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表露,以人为指向,以人生为文学。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文学要展现人如何在极端的环境中得以合乎人性的发展。因此,文学应该坚定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真实揭露现实黑暗面,成为人们的精神导引者,为重塑理性人生而上下求索,为当代沉溺于消费主义中的读者们打上一剂精神清新剂,让他们的灵魂在物欲横流的当代重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洗礼。对于违背体育精神的体育行径,对于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虚假行为进行指责和反思,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赞扬和讴歌作为公平正义之旗的奥林匹克精神。根据有关学者的定义,我们能够断定此类体育文学虽然在内容上并不侧重于体育场面的描写,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是立足体育精神的体育文学中的佼佼者,但这样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不免令人感到惋惜。著名体育研究学者申向星曾将我国传统武侠小说作为典型例子提出来,这不免会令人产生疑惑,就算不去深究武侠小说中极尽想象的武功路数描写是否应该归属于体育活动,能够由传统的侠义文化演绎出所谓的体育精神就已经令人困惑了,更不必说那些理想主义化的创作意图,不仅会让读者望而却步,而且不利于实际研究,因此,当代体育文学要站在人道主义高度,重树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
总之,在浩淼如海的体育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时代风采、现实力量和思辨锋芒,从中审视历史的发展。在新世纪,虽然体育文学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市场化发展趋势,但仍要保持其应有的文学品格和价值定位,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读者审美的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兰薇 基于起源论与本体论的体育与人权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5
[2]郑敏 老年人锻炼依恋的特点与其锻炼坚持性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3]刘昕 胡月英 张荣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文化的历史变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文学教学观念 篇3
丰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无穷的创新精神动力, 《东方文化与创造教育》一书中指出:东方教育不仅能够创造教育, 为人们提供精神资源, 还能够丰富人文视域。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 学生是否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将对教师能否形成创新素质产生直接影响, 进而对我国将来创新人才质量的高低也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只有培养了学生责任、和谐、公义的东方思想, 使学生形成个人与自然、与社会健康互动的正确意识, 培养学生的个性、意志力, 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我国将来的创新人才, 不仅具有丰富的精神资源, 也具有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体现的应该是对学生的社会观念和道德精神取向上的影响, 而不是体现其应用性, 它在意的是创造出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社会效益, 而不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经济效益。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就业压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逐渐向其应用性转变, 因此,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就必须进行改革, 教学观念必须发生转变, 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舍弃糟粕, 与社会接轨。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 时代和社会都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根源上从传统的教师定位中走出来, 对时代发展赋予这一职业的新内涵进行新的审视, 重新塑造与定位教师职业角色。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与精神,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将“师道尊严”变为“师生平等中的首席”, 从命令性的话语权威到融入学生群体, 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从学生个体的实际与成长为出发点, 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着眼, 给予学生指导与辅助。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理论、技能、科研创新、人文关怀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准, 增强自身的素质,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不断地自我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只是在关注学生、成就学生, 同时也在享受教师这份职业, 从中获得尊严, 享受人生, 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份简单平凡的工作中使自己高尚起来, 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获得人生美的体验。
三、新课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中, 对于各行各业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已经发生了本质转变, 专业人才在已经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还具备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同时,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观念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生转变, 与时俱进。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过程中, 新课程理念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寻求如何更新教学观念, 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角色转变。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中, 对于教学环境的设置, 教师既要精心策划, 又要合理安排, 不能过于活跃, 也不能太过死气沉沉,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大胆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 教师还要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反客为主, 要明白自己的地位与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将课堂由教师的活动主阵地向由学生的活动主阵地转变的教学目标。
2、融合汉语言文学于生活中, 体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 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全面体现出它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所要达到的最本质目标。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 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中, 教师也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兴趣和信心的重要性, 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直观、具体、生动, 让学生感悟和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意义与作用,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发现汉语言文学存在于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3、变换思想练习,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中, 除了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变革外, 还要注重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进一步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教学中, 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练习中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思想变化, 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使这种知识成为一种技能,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 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灵活性。
四、总结
在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教授者与传播者, 同时也应该是助手与指导者的角色, 帮助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 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研究知识。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根据学生的需要使自身的教育思想发生转变, 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师范类教育专业, 在我国现阶段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的现代化教育改革中, 是否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转变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通过哪些措施去转变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措施这三点来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转变的原因、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念,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秋、曲鸿雁:《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探》, 《现代教育科学》, 2009 (6) :135-136, 149。
[2]韩自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时代教育》, 2009 (5) :28-29。
文学教学观念 篇4
也许现在还难以抉微烛幽,把这一文学观念的蜕变过程和内在意蕴揭示得清晰明朗,但人们可以察觉出,这种蜕变的一个突出迹象,是理解和阐释文学问题时思维模式的转换和更替,如从局部到全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独断到综合等等,而试图把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观念引进文学研究领域更是这种蜕变的重要表现之一。近几年来,文学评论界有不少勇于探索的研究工作者,而《艺术魅力的探寻》的作者林兴宅就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一员。
林兴宅未必称得上是把系统论思想移植进文学批评界的始作俑者,但当他的《论阿Q性格系统》一文在一九八四年第一期《鲁迅研究》上登出时,确实使文学研究者们的精神一振,无法再对所谓的系统理论无动于衷了。因为他已不是如有些好奇者那样泛泛地向文学同行们介绍“域外见闻”,而是尝试“用有机整体观念代替机械整体观念;用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代替单向的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用动态的原则代替静态的原则;用普通联系的复杂综合的方法代替互不关联的逐项分析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把阿Q性格作为一个系统(即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考察系统内部各种性格因素的联系以及它们构成整体的结构和层次,从它们的有机联系中把握阿Q性格自身的规定性,即它固有的本质。同时把阿Q形象放到社会大系统中,从各个侧面来考察它的系统性质。并且历史地考察阿Q典型在文藝欣赏中不同时间、空间和读者的审美状态等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功能和意义。”这样一来,对阿Q的分析便从过去那条狭窄的独木桥上冲进了广阔的天地。林兴宅既初步勾画了阿Q精神复杂的自然本质结构,又进而揭示出阿Q这种奴性心理的自然本质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功能质、以及在整个社会大系统里表现出来的系统质。这种对阿Q性格不同本质的区别和标记,也许不无自然科学分类术语的痕迹,但它们结合起来,却较前人更全面、丰满地描绘出了阿Q身上的多样内涵。阿Q不再是纸上的平面形象,更不是概念的线性推衍结论,而展现为一个由纵横、内外多维素质构成的精神之躯。这一尝试的效果给人以希望,使人有理由相信,批评未必命定如过去人们常见的那样干瘪,更新思维定势将给文学研究带来新的生机。
如果对阿Q性格的系统分析还可以被人们看做是系统观念在文学评论中的偶然试用,那么林兴宅接着写出的《艺术魅力的探寻》则更增强了人们在文学研究中借鉴系统理论的信心。在这本文艺理论著作中,突出地表现了系统论中动态控制观念在解释文学现象上的优势。林兴宅不把艺术魅力看做艺术作品固有的客观属性,而认为它是艺术作品的复杂功能体系与欣赏者之间产生的综合美感效应,是读者与作品审美关系的产物。这一见解的基础是“象征”,即把艺术欣赏过程建立在艺术作品的“象征性”和读者具有感受“象征”的心理基础这样一个“异质同构”的关系上。这样,艺术活动不再是单纯的“反映”,而被解释为由“再现”、“表现”和“评价”三维形成的立体结构。而所谓“艺术的魅力”,也不再只是作品一方的属性,而是从主客体双方的结合关系上生成出来的。林兴宅后来在《读书》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古诗探秘三题》,则为其以动态方式考察艺术魅力的新解释提供了几个不大,却很令人信服的例证。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都在叙写具体景物和世事时,留有相当的空白余地,留待读者用个人的生动体感去填补。那些意境恢宏、时空无限的象征性作品最能震撼人的心灵。虽然同样是在对古诗阐幽发微,但林兴宅借助于现代系统观念,已经离中国古代客观评点式的诗、词、曲话之类的风格很远了。林兴宅在批评方式上的转换经验给人以启迪:虽然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是千古不易的,可当人类以新的眼光去注视,从现代的思维角度去理解它的时候,它便呈现出魔幻般的光彩。可见,与其说文学的生命源于作品自身,勿宁说还必须依靠读者和批评家主观思维的激发。其实,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一样,它们的客观对象古今都是一样的,其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凭不同时代的人类观念类型和思维方式来区别。在文化中,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比对象材料更活泼的因素。
在远古的时代,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诚惶诚恐,误以为万物有灵,其愚昧自不待言,即使后来敢于直面客观对象,也说不上真正的文明。当人类没有摆脱对现象的直观反映和感觉的水平,还不能进入想象和假设的层次的时候,始终难说有真正的科学。人们常把反映论当成科学的同义词,其实如果不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恐怕人看见的事物与其在动物瞳孔中的映象相差无几。人和动物的眼构造基本相同,但人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思维能力。只有当象哥白尼那样,不相信直观所见的日起日落的表象,能够想象太阳不动,是人所在的地球旋转的时候,近代科学才真正开始了。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试验更告诉我们,现代人画出的类似楼梯的连续直角曲线,原始部落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是楼梯。因此,即使说人的眼睛是一面镜子,那么这镜子也要因人的文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而功能各异,就好象有的是平面镜,有的是凹面镜,有的甚至不过是面哈哈镜罢了。因而,要求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研究文学,也就是只注意对象、忽视人的思维能力在认识中的作用的表现。须知,更高水平的认识,要依赖人的思维模式的更新。
与自然科学一样,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按思维方法来划分,至今已经大体走过了如下几个阶段,即演绎、归纳、比较和系统方法。古代的演绎方法,是以一个不需证明、人人都要承认的观念作为文学批评和研究的理论前提。这个前提在欧洲是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文学是摹仿”说,在中国则是“诗言志”的信条。这些先验的前提观念不过是古人朴素感悟的结果,其中有浓烈的“神喻”色彩。以这种演绎方法进行文学批评,必定是评点式的,即以前提观念去涵盖各种文学现象,进行个别性的解释。这种演绎式的批评最终造就了乾嘉学派那样的学术风格。他们把考证、索引、词语材料看得十分重要。这些皓首穷经的工夫确实弄清了无数的事实面目,但即使气势博大如刘勰,也未能在《文心雕龙》中越过“诗言志”的界限。这一观念后来则衍演为直到清末仍少有人去撼动的“文以载道”说。在欧洲,演绎方式的最高成就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观。到十八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兴起,摧毁了西方“神”的僵化意识,人们不再信奉上帝的意旨,开始向现实生活寻找观念的支柱。在文学研究上,相应地也出现了总结同类文学现象的文学史著作,这是归纳式文学批评的典型成果。其代表性的著作,是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国的文学史著作出现得要晚,那是近代以后的事,也是实证主义风气催生的产儿。归纳方法尽管最终也着眼于文学观念,但这种观念不是靠“神喻”而来,而想通过分析实例来总结。和演绎相比,这无疑是一种尊重客观对象的科学态度。在我国,目前尽管古代评点式文学批评仍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在古典文学的研究中是这样,但基本上已经由演绎式过渡到归纳。解放后三十多年,文学史著作一直被推崇为文学研究的标准成果,就是明证。但在西方,归纳方法已不再是文学研究的“皇后”了,后来又出现了比较方法和更新的系统方法。这两种新方法也是整个科学的大趋势。比较方法从二十世纪以来已普遍应用到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诸如比较法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语言学等等。这种方法的价值是对从事总结共同规律持慎重的态度,强调首先理解事物的个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不应当有再拿不以个人为转移的tertiumcomparationiss〔用作比较的根据即标准〕来衡量自己,而比较应当转变成他们的自我区分,即转变成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而这种转变是通过他们把‘固定观念’从头脑中挤出去的办法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18页。)这就是比较文学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系统方法如归纳那样强调一致性,但系统方法是比归纳更高一层的一致性。如果说归纳是总结出单纯的“一”,那么系统方法则是要认识杂多的“一”,或者叫“一”的杂多。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自组织原则等等,并未取消杂多性。它当然承认事物多质的共性联系,但更注意一质与他质的依赖和制约关系。正是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的观念,可以解释许多用演绎、归纳或比较都无法说清的问题。
把系统论观念引进文学批评,有利于克服文艺批评中那种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机械化的弊病,可以使研究者从多角度、从整体观念来看待文学现象。
系统论观念在文学批评里别开生面,归根结底还在于系统论本身有着现代科学的先进性质,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自觉掌握现代科学和思维衍变的踪迹。至于运用过程中的生硬,则是属于探索者的暂时瑕疵。但对于探索者来说,如崇尚系统方法却忽略了文学本身,那仍难以抵达研究的彼岸。
这是包括林兴宅在内的所有热心变革文学观念的同志都应有的思想准备:不是倒退,而要赢得更大的自由。
文学教学观念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新课标改革,教学观念,具体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师范类高等院校必设的教育专业, 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今, 随着新课标改革在我国教育界的逐步推行, 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转变, 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创设教学情境, 最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特色
孕育在东方这片热土上的东方文化具有强大的创新力, 其以公正和礼让为核心价值,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相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讲, 其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将会影响该专业将来的创新程度和人才素质的提升力。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想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互动的观念, 使学生不失个性的的同时有顽强的意志力, 进而达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个体与群体相互融合, 最后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教师必须竭力培养学生, 使其树立责任、和谐, 公平和正义的理念, 不仅精神资源要丰富, 而且创新的驱动力也源源不断。与其他专业相比,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色主要是:其不关注应用, 而是着眼于学生的人文素质, 主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与精神素养进行塑造;其不创造用数字计算的经济效益, 而是社会效益, 这无法用数字计算。如今, 在经济跨越式发展、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的背景下, 实用性逐渐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由此, 为了推行新课标理念,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教学观念也需随之转变, 对原有教学观念要有“扬弃”精神, 从而跟上时代步伐。
二、新课程标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具体要求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 不能停留在传统观念之中, 要改变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角色、位置, 重新审视夺度, 理解时代赋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职业的新的内涵。教师要改变原来“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师道尊严”, 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学会与学生对话、沟通, 融入学生群体里, 与他们做知心朋友, 不用命令性的口吻与学生谈话、交流, 要与他们平等交流。教师给予学生指导、辅助时, 要考虑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 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同时, 高校该专业教师要着力塑造自己的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 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更要注意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要给自己不断地充电, 使自己不断成长, 以适应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懂得享受这份职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获得尊严, 进而享受生活, 在这平凡的园丁生涯里使自己变得伟大、高尚。从而有助于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 最终体验到人生之美。
三、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校应如何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国正处于新世纪社会转型的中坚时刻, 正逐步摒除传统人才观念, 提高各种行业里什么样的人是专业人才的标准, 要求更加严格, 即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力, 更要能够独自分析、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类难题, 同时具备健全的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 不仅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存在弊端、问题已经得以解决, 而且有关高校该专业的教学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转变。第一, 在授课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受新课标改革大背景的影响, 教师要积极、主动去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遏制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启迪、诱导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 从而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精心策划、合理设置教学环境, 不能太过沉闷, 也不能太过活跃, 总之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只有如此, 教学氛围才会被营造得轻松、愉快, 进而敦促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 踊跃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相应地,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要对自己恰当定位, 不能反客为主, 一味对学生灌输知识。只有如此, 教师才会把课堂让位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从而促使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 教师竭力使汉语言文学富有生活化色彩。该专业教学想达到的最理想化目标是通过采用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促使该专业教学能够全面、详尽地阐释它在现代化教育中的地位、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教师授课过程中, 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要激发、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相应地,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信心与兴趣有多重要, 只有如此, 教师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该专业的作用及它对生活的影响与价值。第三, 注重练习,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不容小觑。受新课改的影响,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转变教学观念, 不仅要变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方法, 更要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从而有利于响应国家政策和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在如今课程教学中, 适量的联系是课堂活动的必备环节之一。教师要摒弃原有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做练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思维要活跃, 如此一来, 不仅使学生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 新课标改革大背景下,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自己要正确定位, 其任务不只是教授、传播知识, 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 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其的各方面的素质, 最终和学生打成一片, 一起进行项目科研, 共同探索、研究。因此, 在转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的过程中, 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指导, 把教学活动的阵地让给学生, 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 最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2]胡立群, 郭光涵.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4) .
文学教学观念 篇6
1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
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提供了创新精神动力。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东方文化与创造教育》一文中说:“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如公义、义务、和谐、礼让和恕道, 可以为人类社群提供宽广的人文视野。如个人的身体、认知、灵觉和神明的全面发展:个人与社会 (家国天下) 的健康互动: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东方文化可以为创造教育提供精神资源并丰富西方启蒙心态所体现的人文视域。”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具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将直接影响未来汉语言文学教师创新素质的形成与否, 进而影响中国未来创新人才质量的高低。只有教师培养了学生公义、责任、和谐等东方思想, 形成了个人与社会自然健康互动的意识、天道酬勤的观念, 有张扬的个性、强悍的意志力、丰盈的精神及健全的意识, 个体与群体、科学与人文统一, 才能使未来的创新人才有丰富的精神资源和不竭的创新动力。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 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 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 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 积极和社会接轨。
2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不同于以往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极目标, 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 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 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它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更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目标, 就要求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生彻底转变, 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要发生重大转变和完善。
2.1 重新定位教师职业角色, 成就学生, 成就教师自我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 时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在思想上从传统的职业定位中走出来, 重新审视时代发展赋予这一职业的新内涵, 进而重新理解并塑造新的教师职业角色。普通高中教育是继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要使学生能终身发展, 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和能力结构, 师德素养、人文关怀及科研创新等方面, 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 拓展自己的素质, 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使自己的工作展现出一种研究状态下的生存姿态。教师不只在关注、成就学生, 也在享受工作, 享受人生, 感受幸福, 获得尊严, 充满自信地生活, 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 因为这复杂而高尚的工作使自己高尚起来, 获得自己的人生美的体验。
2.2 新课改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
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扎实而彻底的贯彻新课改精神和要求, 达到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目的, 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具体来讲, 可以从如下内容做起:a.改变传统的师德标准, 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 变“师道尊严”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习惯的话语权威到走入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交流, 并从学生成长和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整体素养着眼, 给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助;b.有广博的社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笔者以为, 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应突出“杂”、“精”二字, 既是一位杂家, 熟知生活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 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 并且了解理科的一般知识, 又要通晓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3 新课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 对于各项方面专业人才的素质的要求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而且要具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新课程理念在全力解决我国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 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
3.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 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 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4]。在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3.2 融合汉语言文学于生活中, 体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所要追求的最根本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全面体现汉语言文学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意义。科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 教师让学生认识到培养浓厚兴趣和与树立坚定信心的重要性, 促进教学活动更加具体、生动、直观,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和发现汉语言文学的作用与意义, 使学生逐渐发现汉语言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3 变换思想练习,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新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 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 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5]。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练习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 在习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 不仅能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 而且能启发思维, 培养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背景下,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 要不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转变的方法与依据是什么、如何转变, 依然是理论上值得探讨的问题。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构成转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
参考文献
[1]魏松宇, 韩继平.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科技与生活, 2007, (1) .
[2]王伟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07, (5) .
[3]胡立群, 郭光涵.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4) .
[4]孙宝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3) .
文学教学观念 篇7
这种接受评价背后的思想意识的演化变迁, 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的“人对世界的理解依赖于一种“先在” (预先有的文化习惯) 。这种“先在”或称理解的前结构, 它是解释发生和进行的前提。”在这三个时期中, 宋代对《论衡》的接受评价在历代的研究与评价中起到了重要转承作用。我们通过分析影响宋代读者对《论衡》的接受评价中, 文章观的转变所导致的审美趣味的变化, 对其在宋代地位急转直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试从文章观这一角度进行论述, 以期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宋代文学观念对《论衡》研究与评价的影响, 这对于研究《论衡》发展与批评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衡》研究至宋代为之一变, 一改前代的积极评价。对于其在宋代的这一变化, 明胡应麟在其《少室山房笔丛》中曾有过论述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当时以新特而过称之, 近世以冗庸而剧诋之。匪充书异昔也, 骤出于秦汉之间, 习闻于伊洛之后, 遇则殊哉。而宋人穷理之功, 昭代上儒之效, 亦著矣”, 这种分析是相当中肯精辟的, 他指出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是对《论衡》接受评价的影响。
唐宋古文运动以后, “八代之文”的地位下降, 宋代作家吸取了唐代古文的经验和教训, 在古文的章法、句法等技巧和叙事、议论等功能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标准, 古文派的文章观开始在宋代占主流地位。在这种趋势下, 《论衡》所体现出来的“冀俗人观书而自觉, 故直露其文, 集以俗言”, “充书不能纯美”, “充书既成, 或稽合于古, 不类前人”, “充书文重”等语言通俗、行文直白、不合于古不加推敲的文学观念自然而然受到了宋人的批评。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在写到:“充好论说, 始如诡异, 终有实理。以俗儒守文, 多失其真, 乃闭门潜思, 户牖墙壁, 各置刀笔, 著《论衡》八十五篇, 释物类同异, 正时俗嫌疑。后蔡邕得之, 秘玩以为谈助云。世谓汉文章温厚尔雅, 及其东也已衰。观此书与《潜夫论》《风俗通义》之类, 比西京诸书骤不及远甚, 乃知世人之言不诬。”他从“温厚尔雅”的角度对《论衡》提出批评, 并认为“东汉文章不及西汉文章”, 其证据便是《论衡》等书“比西京诸书骤不及远甚”。
如果说晁公武的文章批评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的话, 那高似孙的批评就具体的多了。高似孙在其《子略》卷四“王充论衡”条云:“其为言皆叙天证、敷人事、析物类、道古今, 大略如仲舒玉杯繁露。而其文详, 详则理义莫能核而精, 辞莫能肃而括, 几于芜且杂矣。汉承灭学之后, 文景武宣以来, 所以崇厉表章者, 非一日之力矣。故学者向风承宣, 日趋于大雅多闻之习。凡所撰录日益而岁有加, 至后汉盛矣。往往规度如一律, 体裁如一家。是足以隽美于一时。而不足以准的于来世。何则?事之鲜纯, 言之少择也。刘向《新序》《说苑》奇矣, 亦复少探索之功, 阙诠定之密, 其叙事有与史背者不一。二书尚尔, 况他书乎……客有难充书繁重者, 曰石多玉寡, 寡者为珍。龙少鱼众, 少者为神乎。充曰文众可以胜寡矣。人无一引, 吾百篇, 人无一字, 吾万言, 为可贵矣。予所谓乏精核而少肃括者, 正此谓欤。”在这段话里高似孙分析了汉代文章的发展潮流及其发展趋势和结果, 我们从中既能看到古文派文章观的具体原则及它与汉代文章观的异同, 也能看到高似孙从古文派在思想观上的卫道角度出发, 对《论衡》文章风格在表现“理义”方面的损失作了批评。
但在整个宋代并不是没有发现《论衡》的文章价值对其予以积极肯定的, 杨文昌在刊刻《<论衡>序》序中评价到“其文取譬连类, 雄辩宏博, 岂止谈助、才进而已哉, 信乃士君子之先觉者也!秉笔之士, 能无秘玩乎?”这种评价在宋代是绝无仅有的, 宋初古文派文章观尚未完全占上风, 是以他对《论衡》有如此之高评价也不难理解。值得注意的是, 他对《论衡》“取譬连类, 雄辩宏博”的肯定, 并把“秉笔之士”秘玩《论衡》的原因归于此, 无意中揭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论衡》或批评或喜欢的潜在原因。然纵观整个宋代, 这种对其所体现出的文章观的肯定都是少有的。
总的来讲, 在《论衡》的接受链中, 其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巩固、发展或修正甚至推翻的过程。当读者的审美趣味发生改变时, 过去所肯定的或许将变得陈旧;反之, 读者也会因其视野的变化而重新发现过去所忽略的作品中的新价值。宋人对《论衡》的接受批评, 是从秦汉古文与“八代之文”的差异出发, 反映了古文运动以后宋人文学观念的转变看待《论衡》眼光的变化。
摘要:《论衡》是东汉王充所著的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历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每个时代对一部作品的评价都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思想意识和文学理念。本文主要从文学观念这一角度, 剖析宋代文章观对于《论衡》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论衡》,宋代,文学观念,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90.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 1958.
[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文学教学观念 篇8
一、林语堂文学观念之转换
林语堂青年时期在美国留学, 在当时, 对我国现代文学影响最深的是白璧德。我国现代文坛许多学者都是他的授业弟子, 如梁实秋、梅光迪等人。虽然林语堂对白氏的学识与为人十分尊敬, 但对其所提出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却始终秉持怀疑态度。白璧德主张恢复古典文化, 认为世界应有秩序, 不能任凭张扬、自由, 这同林语堂的自由、洒脱的思想相对立。为此, 在考察了白璧德和“浪漫派”斯宾加恩之论战后, 他选择站在后者一边。斯宾加恩极其推崇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理论, 这同林语堂反对中国传统文体观念及章法的理念不谋而合。但当时, “表现主义”仅仅是使其心中潜藏的隐而不现的意识, 还未起到支配作用。这一时期, 林语堂利用满腔热情加入了以鲁迅为中心的“语丝派”, 写下了大量“浮躁、凌厉”的文章, 并成为了“语丝派”中的“急先锋”。在文学理念表述方面, 也表现出了激进, 甚至不无偏激之态。但随着他投身教育与改造国民性的理想破灭以及通向政坛之门彻底堵塞, 他的传统“思路”被彻底毁灭, 经过深刻反省之后, 他试图从“寂寞孤游”中“重新定位宇宙和人生”, 于是, 决意脱离政治, 做一位纯粹的学者, 此时, 他回忆到了哈佛之文学理想, 从此阪依克罗齐门下, 进入了自由之城。
二、林语堂文学作品之特色
林语堂深谙中西方文化, 他不仅善于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横向观望, 从差异中寻出相通之处, 从同一根源中洞悉差异之点, 还不忘纵观二者之历史, 试图将二者互为补充, 则将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实现了对立与统一。中西融合思想是林语堂文学作品的主要特色。
首先, 中庸之道。其成名作《吾国吾民》中全面地向西方介绍了我国, 尤其是视角独特的评论与幽默风趣的文笔, 不论对国人还是西方人, 都十分鲜活、别开生面。文中提到国人之错误是太讲人情, 讲人情旨在为人类的天性留余地, 而西人做事讲情理, 放任自然。林语堂认为 :国人具有自身独特的处事方法, 讲求人情世故, 西人做事不讲情理, 讲求事理, 此早就中西文化之差异。他深处两种文化中, 又能较为清晰地分析二者, 对于中国文化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若了解中庸之道的使用, 就能更好地了解三十年来中国的全盘政治, 能够猜测所有政治宣言内幕, 而不必受“文字火焰之威吓”。“文字火焰”这一词着实使人眼前一亮, 他的作品针砭时弊, 却不流于贫嘴, 讥讽权贵, 却不失刻薄, 幽默风趣正是大师魅力所在。
其次, 人生哲学。在林语堂看来, 人生之真谛不在于追求创造与打拼, 而在于懂得享受生活 ;不在于寻求完美的人生, 而在于明白人生之乐趣所在 ;不在于追求物质利益, 而在于建设精神文明。他的人生感悟折射着东西双重价值观念, 若无人生, 也无文化, 将东西文化置于人生之天平上称称, 才能获得标准。其实, 东西文化均有可取之处, 西方文化追求快乐、活泼、精神, 东方文化讲究若虚、温文尔雅, 若将二者之精华融合, 将使其成为一种普遍而可行的人生哲学。
再次, 女性意识。《京华烟云》作品之成功, 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 并以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有关其脚踏两种文化, 最佳例证恰好体现在其对于女性的看法方面, 在他眼中, 女子地位不仅不比男子低, 甚至较男人更高一筹, 不仅摒弃了中国世俗对女性生育工具之定位, 还充分肯定了女子的价值, 关注女子独特的闪光点, 若无女子, 则无礼俗、宗教、传统和社会。在《京华烟云》中, 他对主人公姚木兰的性格、生活及人生态度之入木刻画, 看得出他对女性看法深受中西文化影响, 并在二者折中处需求了最佳点。姚木兰身兼美貌与智慧, 体内渗透了中西方两种文化, 木兰外表之装扮, 出嫁之时的排场、姿态, 对于传统洗衣做饭之热衷, 彰显了传统妇女之韵味, 但她又十分特别, 受过西方教育, 所读之书甚多, 拥有高文化, 心中也澎湃着强烈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热情, 对于传统礼教存在叛逆, 可以妥善解决婆媳关系、丈夫出轨等问题, 中西文化的结合使其更独特、更惹人爱。木兰正是他心中之理想女子, 体现了他对女性的所有认识与想法。
三、结束语
林语堂文学作品意义深厚、广大而又持久, 他指引着这个年代的人们, 步入新世纪, 在多元化文化并存的背景下, 在各种文化激烈斗争的发展趋势下, 指出了如何更好地保持民族文化的优势, 并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实现包容并兼。中西融合思想成为他文学作品的主要特色, 也为我国多元文化观念的确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摘要:在30年代初期, 林语堂文化观念产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换, 并由前期注重文学功利性与战斗性, 转变为了崇奉闲适、幽致与性灵。受中西文化的共同影响, 林语堂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 并由此形成了其文学作品之特色。
关键词:林语堂,文学观念转换,文学作品特色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林语堂集谈中西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7.
文学教学观念 篇9
中国文化主要表现为农耕文化,农业是国家生存之本。中国文学史上的悯农情怀可谓源远流长。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表现出重视农业生产的诗篇。如《噫嘻》、《臣工》表现的是周王籍田并对农业生产进行督促。《信南山》着重于对农业生产的描绘, 表现周人以农立国。《甫田》表述的是有田禄者要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祭。《载芟》、《良耜》描述农事开垦、播种直到收获祭祖的经过,反映劳动生产的艰苦和获取丰收的喜悦,也表明农事乃家国自古以来的根本。《十亩之间》表现的是妇女愉快的劳动场景。有些诗篇在表现农业生产的同时,更表现出农民的辛劳及对农民的同情。如《七月》描述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以及辛劳的耕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大东》通过与公侯的对比突出农民劳作的艰辛。《鸨羽》《东方未明》 抒写了农民对繁重而无休止的王室徭役的抗议和怨恨。 《苕之华》展现的是大灾荒年“饥者歌其食”之歌。《硕鼠》、《伐檀》更是直接表现出农民对受到统治者的剥夺而强烈不满。
对于《诗》,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其中“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 即强调《诗》批评政治,表达下情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诗经》,出现了悯农诗作。到了汉代,《诗大序》对诗歌的功用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风,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以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这里一方面是说统治者应当利用诗来教化人民,维护统治者所需要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以巩固统治秩序;另一方面是说臣下应当用诗对君上进行讽刺劝谏,以改良政治。汉乐府民歌在这里继承了《诗经》 的传统。《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袁乐, 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表现农民的社会生活,并对农民寄予了同情的悯农诗作。如《孤儿行》:“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 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抒写了一个农民孤儿作为社会弱者的生存状态。《战城南》:“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展现了战争不但把兵士推向死亡,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诗人还发出质问“禾黍没有收成,君王你吃什么?”。另外,还有一些未经乐府采集而流传下来的汉代民谣,也有表现农民风貌的。如《小麦童谣》(一作《桓帝初天下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麦子成熟了,田地里只看见老的少的妇女们在收获,因为男子都打仗去了,而官吏们却在挥霍享乐。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门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很少,但在一些乐府旧题诗中,可以想象动乱时代农民生活的哀鸿遍野。如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以及曹植《送应氏》“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等。另外, 陶渊明的诗也侧面地表现出当时农村生活的艰苦。
悯农诗作走向鼎盛大致在中晚唐时期。这段时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书写悯农的作家。如中唐时期的杜甫、 白居易、李绅、元稹、张籍、王建、元结、姚合、戴书伦、柳宗元、刘禹锡、孟郊、李贺、耿湋、李约、雍裕之、 张祜、张碧、刘叉、卢仝、马异等以及晚唐时期的皮日休、 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于濆、刘驾、曹邺、司马札、 刘贺、邵谒、韦庄、唐彦谦、秦韬玉、郑谷、韩偓、崔道融、郑遨、贯休、处默、齐己等,他们继承了《诗经》、 汉乐府民歌的传统,以杜甫为首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就现实事件抒写诗文,而不拘泥于乐府古题。白居易更是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直接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在此基础上,他们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悯农作品,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杜甫的《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采地黄者》、《观刈麦》、《秦中吟十首》、《杜陵叟》、《捕蝗》;元结《雪中怀孟武昌》、《舂陵行》、《喻友元直》; 李绅的《悯农》二首;戴叔伦《女耕田行》、《屯田词》; 王建的《田家行》、《当窗织》、《海人谣》;柳宗元《田家三首》;孟郊的《寒地百姓吟》、《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碧《农父》;张祜《悲纳铁》;皮日休《橡媪叹》、《农父谣》、 《哀陇民》;聂夷中《伤田家》;秦韬玉《织锦妇》、《贫女》;来鹄的《蚕妇》;唐彦谦的《宿田家》、《采桑女》;杜荀鹤《蚕妇》、《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贯休的《偶作五首》等。
中晚唐的悯农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宋以后悯农诗作继续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如范成大、 杨万里、张耒、王令、梅尧臣、刘子翚、陆游、刘克庄、 王冕、杨维祯、陈子龙、李梦阳、戴复古、郑板桥、方以智、 宋湘、龚自珍、朱尊彝等,创作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悯农诗作,这些作品对中晚唐的悯农诗作进行了较大的借鉴,在内容及形式上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创新。
综观上述我国传统的悯农诗作,概括其叙述内容主要表现了诗人的悯农情结,一是“悯”,即描绘农民的艰辛、受压迫而同情、怜悯他们,二是“怨”,即批评社会现实的黑暗,以达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教化作用。将我国传统的悯农诗作作为我国当代打工文学悯农情怀的渊源,主要是因为前后两者的叙事内容在当代打工文学中打上了深深的传统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