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精选12篇)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1
洪堡大学提出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倡导大学以科研为主导、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方针。这一方针发展到本世纪, 又由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重要学府进行了订正, 对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他们指出, 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应该首先是一所著名的本科教育大学。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 孰为先导, 对这两个问题所做出的回答, 标志着当代大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的不断更新, 从教学到科研, 再从科研到教学, 显然不能偏废哪一个, 或格外重视哪一个, 否则都会产生相应的困境。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讲授面临着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必须一定程度上保留系统、线性的史学框架结构, 抓住文学自身广博深邃的特点, 以彰显文学的魅力, 这是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根本, 不能舍弃或改变; 而同时又要考虑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对于学生培养方向与方案的调整, 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演练与提高。如何让科研与教学两者合力, 凭借它们的互动共进关系来消解上述尴尬局面, 使学生喜欢并重视中国当代文学史一类课程, 在这样的课程中获得无功利性、非工具性的文学学科与其自身发展的紧密契合点,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即探讨如何优化教材, 应被视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从现状来看, 关于优化教材的研究多以探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为立论的重点, 阐述教师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 对教材进行筛选和扩充, 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此相比, 从“以科研促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试图解决教材优化的问题, 就针对教材改革的具体行为, 明确了执行、实施的顺序和步骤, 将科研与教学定义为先动、后动的两个接续性环节, 通过科研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转化, 使得科研与教学的依存和互动关系进一步加强。
在这一过程中, 应以科研渗透到教学为切入点, 以教师的科研水平及教改能力为根本,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材为蓝本, 对如何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真正融合进行探索和尝试,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材的优化处理, 实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目的, 并最终达到教师学术、科研水平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双赢。
一、教学与科研融合, 优化“中国 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构 想
(一) “教学与科研统一”是现代大学的理念之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就包括把科研引进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再向前迈进一步, 把科研动态带入教学常态, 将科研成果作为处理、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主要依据, 在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进行重组、重设的过程中, 推广和实践科研成果, 在具体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展开中, 验证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合理性,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密切相关的活动链。
(二)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将有关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发挥科研成果的实用效益, 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一方面推动教师科研热情,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获得创新思维、分析能力的有效训练。如何利用科研成果, 在教学实际中优化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材内容, 这一研究涉及到如何将科研内容从抽象的理论表述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优化处理, 最终达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能力的目的。
(三) 通过科研先行—优化教材—教学实践—调整教材几大步骤, 组织学生几乎全程参与。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动手思维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将受到刺激和锻炼, 并最终形成开拓的视野, 宽阔的思路, 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 踏实钻研的治学精神, 同时有益于学生顺利、高品质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撰写毕业论文。
(四) 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 这一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其他课程的教材优化问题, 提供明确的思路和清晰的程序, 从理论研究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 为其他学科的教材改革提供有效蓝本。
二、教学与科研融合, 优化“中国 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步 骤
(一) 教师确定教材各章节对应 的专项研究小课题
首先, 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 根据文学发展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教师的个人研究专长, 结合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现状, 确定具体的科研小课题。这些专项小课题将整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分化为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以“指南”的形式为教师下一步开展科研工作, 形成科研成果, 再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前期准备。
其次, 教师通过论文、研究报告的形式, 将根据教材每一章设置的专项研究小课题逐一形成研究成果, 据此处理教材, 完成对于教材的初步优化。
第三, 与常规教案内容有效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调整、修改对于教材的优化设置。
除了论证、阐释科研结果以外, 教师还要详细记录小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的全过程, 即如何搜集资料和搜集了哪些资料, 如何形成观点和形成了哪些观点, 如何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对同一文学文化现象存在哪些不同的争议, 等等。这些带有实验报告性质的记录, 最终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分析文学现象、进行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二) 将学生带入科研的轨道
首先, 邀请学生参与科研过程, 以科研助理的身份介入教师前期的科研行为。
其次, 组织分配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搜集资料, 形成观点, 并适时安排随章节进程开展的课堂陈述与讨论。
第三, 对学生进行能力水平训练, 变讲授为指导, 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 给予他们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根据教材实际情况, 对学生进行分组, 将一些可以由学生担当主讲人的章节完全交给学生处理, 把课堂彻底交给学生, 教师退位为点拨人。
最后, 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文学发展实际情况, 关注文学新闻现象和热点话题, 随时拟定相关标题, 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 或随堂进行讨论。这一行为中, 论文话题的确定至关重要, 原则上应为教师优化、处理教材过程中形成的科研成果之一。
三、教学与科研融合, 优化“中国 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策 略
(一) 边际发散原则
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边际扩充, 就像打开一个房间各个方向的任意一扇窗户瞭望出去, 尽可能地把视线向远处投射, 触目之处皆可成为浏览、琢磨的对象物。例如教材“第二十三章1949~1976文学思潮”授课结束后, 遵循边际发散原则, 一共设计四个问题, 分班级自主选题, 课后准备, 课上讨论。问题包括:
1.谈一谈新中国成立以后历次文 学运动带来的启示。
2.从“文革”论中国知识分子的性 格与操守。
3.论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4.试析毛泽东作为文学者的形 象, 以及毛泽东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 响。
上述四个问题的答案, 是对课程所关涉的内容、观点的发散性扩充, 由此教材成为出发点, 学生可以达到的目的地比教材提供的目的地要更远一些。
(二) 连贯前进原则
跟进文学热点新闻, 从媒体反应中汇总当下文学的新闻焦点, 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例如在讲解“第二十章80年代小说第七节莫言”的内容时, 首先形成两个科研小课题:
1.诺奖评审委员会表示, 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 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请结合莫言的具体作品, 对这段评论进行阐释。
2.有论者指出, 莫言的作品缺乏 “社会责任感”, 请结合莫言的具体作 品, 对这一观点予以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继续挺进, 设计两个课堂讨论问题:
1.你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当代文学是否有意义。
2.对五十年代作家莫言与八十年代青年作者张一一之间的论争, 你有什么想法。
最后, 再向前挺进一步, 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2006年, 韩寒与文学评论家白烨发生争论, 也许从韩寒的角度称为发泄更好, 因为韩寒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次论战是“杀一儆百”, 他“早就看这些文学评论家不顺眼”, “他们把握了部分话语权, 徇私作假, 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我没那么多精力, 只好挑一个最傻的先来”。请以张一一与莫言的论争、韩寒与白烨的论争为 论据, 讨论分析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良性走向。
连贯前进原则如同三级跳远, 前一个落脚点成为了后一个起跳点, 前一个研究行为直接推动后一个研究行为, 其结果是学生的思想被推向纵深处, 很多相关的文学问题得到关注和解答。
(三) 比较阅读原则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开始, 到改革开放以后文学的复苏, 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一直与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优化的过程中, 可以适度回向外国文学, 在两者之间架设桥梁, 这样纵横编织地处理课程和教材内容, 有利于将中国文学放置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框架里进行评价, 并有效关照到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脚步。
例如讲解十七年文学的宏大叙事, 引入外国文学中关于“史诗”的概念, 指出拜伦对于“史诗”的内涵做过这样的界定:“战争、爱情、风暴, 这是史诗的主题。”据此确定两个科研小课题:
1.选取十七年文学中“三红一创”“山青保林”等作品中的任意两部, 论述其中包含着的史诗性因素。
2.柳青《创业史》的主题是表现农村合作化道路, 记录描写这场风暴给中国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对“集体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去妖魔化为角度, 梳理和评论中国当代文学对《创业史》所开展的批评史。
做作家、作品讲解, 可以通过介绍外国文学中具有相近主题、风格的作家、作品, 以比较阅读、分析的方式, 强化对于当代文学作品的认知。例如将宗璞的《红豆》与前民主德国作家克里丝塔·沃尔夫《分裂的天空》进行比较研究, 设计这样一个科研小课题:
论述爱情叙事在表现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主题时的书写, 通过《红豆》和《分裂的天空》的比较阅读, 分析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成功之处。
讲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时候, 比较阅读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确定如下科研小课题:
文学如何表现和思考非常时期人的异化问题。
讲到巴金的《随想录》的同时, 引导学生阅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和前苏联作家帕斯耶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设计两个科研小课题:
1.从文革中中国人的盲目性, 纳粹时期德国人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 以及斯大林时期前苏联人的服从意识, 分析《随想录》《铁皮鼓》与《日瓦戈医生》中对于国民性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2.以巴金与君特·格拉斯为例, 论 文学大家们的忏悔精神和自我批判 的勇气。
实施比较阅读策略, 要避免流于教师一言堂, 课前的功课要做足做实, 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提前进行相关作品的了解, 掌握了一定的资料之后, 再与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的对应内容紧密结合, 开展后续的讨论、阐释等活动。
(四) 头脑风暴原则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 表现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 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头脑风暴教学法则是一种成熟的用于多领域的教学方法, 核心是针对问题, 以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 让所有学生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 交换想法, 并以此激发创意和灵感, 产生脑海的创造性“风暴”,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进入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际授课之前, 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头脑风暴, 议题包括两项:
1.“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文体, 从文学的角度假以时日依然可能产生传世之作。唐诗的绝句, 五言20字, 七言28字, 依然产生了许多传世作品, 何况140字的微博。”——莫言。请对此发表见解, 兼试析中国文学当代发展的前景评估。
2.“我仍然深信书是会持续不断的。人们曾以为电影、收音机和电视会将它扼杀, 结果却非如此。或许到了二十一世纪, 当包括某些我们甚至还无法梦想的所有的现代奇迹都消失后, 我们会发现仍有些孩子躺卧在炉火前或任何取代炉火前地毯的东西上, 沉浸在书页里, 离他或她周遭的环境布置有多少光年之远。”—— [英]约翰·洛威·汤森。请结合你对中国当代文学和纸质书籍的看法, 对这一段话做出评论。
再如围绕教材中“80年代小说”部分, 开展一次头脑风暴, 议题是:
以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为例, 评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生态文学意蕴。
开展头脑风暴的目的不是要形成整齐划一的观点,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 摩擦出各种火花。在此过程中, 教材仅仅成为一个资料来源库, 教师要成为一个幕后策划, 或者是一个主持人。通过头脑风暴, 推动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对文学史课程形成正确向上的整体认知, 使得学生在根源处对文学产生尊重和热爱, 对文学研究行为产生兴趣和要求。
四、教学与科研融合, 优化“中国 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意义
第一, 为“汉语言文学”这样的文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可操作的方法, 具有示范性、普及性、推广性。
第二, 将教材作为教师科研的“选题范围”, 看似限制了广度, 实际上增加了深度与难度, 它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推陈出新, 能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科研切入点, 强化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各种文学命题的不断梳理, 从而使现有教材焕发无限新意, 同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第三, 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权限做扩大, 完全由学生主宰课堂, 变听讲者为主讲者, 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表述能力, 以及搜集整理资料、分析整合观点能力,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带领学生加入教师科研的节奏和过程, 对于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养显然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整体优化的几点做法[J].丽水学院学报, 2010 (12)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2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以及影视文学、报告文学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研究当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的继承、发展以及对外国文学的移植和借鉴,探讨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教材:郭志刚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搞》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承续,又是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起点。当代文学的分期:
一、开拓期的社会主义文学(1949-1956);
二、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学(1957-196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66-1976);
四、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的成就:
一、文学描写的生活范围和创作领域不断扩大;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新的发展;
三、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有所突破;
四、少数民族文学恢复了生机;
五、形成了一支经受严酷考验,能够勇敢战斗的文艺队伍。
经验教训: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三、正确地理解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四、正确地对待中外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第一编 当代小说 第一章 概述
十七年的小说创作:战争和历史题材的小说,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工业题材的作品,干预生活的小说,“文学”十年的小说创作。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现代派小说、对根小说、新写实小说。
第二章 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梁斌及其《红旗谱》。杨沫和《青春之歌》。柳青及其《创业史》。杜鹏程及其《保卫延安》。赵树理及其《三里湾》。
第三章 十七年的短篇小说
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李淮.王汶石.马烽、康濯等的短小说。
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峻青、王愿坚、茹志鹃等的小说。第四章 刘心武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班主任》等问题小说。《如意》和《立体交叉桥》等人生小说。《钟鼓楼》社会剖析小说。《5·19长镜头》等纪实小说。
第五章 王蒙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唯物论者的启示录》。人物形象章永,情节结构、心理剖析。
第六章 张贤亮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唯物论者的启示录》。人物形象章永,情节结构、心理剖析。
第七章 张洁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中短篇小说:《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对爱情婚姻、道德与人生的探索。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第八章 贾平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清新明丽的田无牧歌《满月儿》。商州现实的真实写照《腊月·正月等。时代情绪的概括《浮躁》。走向神秘《太白山记》等。
第九章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悲凉追求的古歌《黑骏马》。青春与拼搏的颂歌《北方的河》。青春的回忆和人生的寓言《金牧场》。创作特点。
第十章 阿城的小说创作
“知青”小说创作概述。生平与创作。《棋王》等中篇小说。作品中人生态度的评价。美学意蕴。
第十一章 莫言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等中篇小说创作。莫言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第十二章 台湾当代小说
台湾新文学的发展。白先勇及其现代派小说。陈映真及其乡土文学。於梨华及留学生文学。
第二编 当代诗歌
第一章 建国初期诗作 颂歌的时代。年轻的歌者。闻捷的《天山牧歌》。石方禹、未央等人的和平战斗呼唤。
第二章 战歌旋律的高扬
从颂歌到战歌的转变。李瑛、雁翼、严阵、沙白等人的诗。
第三章 贺敬之与郭小川
时代的歌物贺敬之。政治主题的个性化、心灵化、诗化。战士诗人郭小川。抒情诗的探索与叙事诗的探索。
第四章 新时期诗歌概述
新时期诗歌三阶段。新时期诗歌主要流派。新时期诗歌总体特征。
第五章 归来诗人群
归来诗人的三支队伍。归来诗人的创作特色。艾青新时期诗作的成就与风格。邵燕祥、流沙河、越恺等人的诗作。
第六章 新现实主义与新边塞诗
新现实主义诗。张学梦、雷抒雁、刘祖慈等人的诗。新边塞诗。周涛、章德益、杨牧。
第七章 朦胧诗人群
朦胧诗的出现与论争。朦胧诗的思想特征。朦胧诗的艺术特征。舒婷、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
第八章 新生代诗
新生代诗的社团和流派。新生代诗的艺术特征。新生代诗的诗人及作品。
第九章 台湾诗歌简况
台湾诗歌发展简况。重要诗社及诗歌刊物。余光中、洛夫等代表性诗人。
第三编 当代戏剧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话剧
新中国话剧的三部奠基之作。《红旗歌》、《战斗里成长》、《龙须沟》。
第二章 历史剧
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孟超的《李慧娘》。吴晗的《海瑞罢官》。
第三章 曹禺老舍的剧作 曹禺解放后的剧作,老舍的《茶馆》及其对话剧艺术的新突破。曹禺、老舍剧作得失与启示。
第四章 新时期话剧(上)领袖人物剧热潮。苏叔阳的《丹心谱》。丁一三的《陈毅出山》、沙叶新的《陈毅市长》。社会总是剧的兴起。崔德志的《报春花》
第五章 新时期话剧(下)探索剧的出现及特点。《屋外有热流》、《魔方》、《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高行健和《野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戏剧手法的交融。《桑树坪记事》、《狗儿爷涅 槃》。
第四编 当代散文与报告文学
第一章 建国初期散文
建国初期散文的两大题材。巴金建国初期散文。魏巍的散文。
第二章 诗化散文
现实生活的诗意化。杨朔散文的风格及流弊。刘白羽、袁鹰等人的散文。
第三章 散文的多样化
散文繁荣的多种风格。秦牧的知识小品。吴伯萧的生活小赋。曹靖华的学者散文。杂文的复苏和《燕山夜话》。
第四章 六十年代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历史回顾。六十年代的报告文学高潮。
第五章 新时期散文
新时期散文的两个阶段。新时期散文的主要特色。巴金的《随想录》。贾平的散文。
第六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上)知识分子题材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大雁情》。改革题材报告文学。《船长》、《共产党人》。
第七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下)报告文学热兴起的原因。全景式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大趋势》、《唐山大地震》。集合式报告文学。小说式报告文学。当代文学参考教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孔范今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三卷)化中师大编写组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张钟、洪子诚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究 篇3
【摘要】高校教育应当符合社会的需求,教学改革也应当以社会需求为方向。教学改革重点应放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改善教学模式,改变当今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气氛。民办高校更应当侧重于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授课质量。本文主要从民办高校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气氛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方面论述如何改善民办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民办高校没有国家资金支持,资金较为短缺,不能够通过提高硬件设施来改善教学水平,只能够通过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学改革 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5-01
一、教学模式改革
民办高校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采取的是“大文科”教学模式。“大文科”指的是在传统汉语言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开设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现代办公技术、市场营销、秘书学、摄影摄像技术等强调应用性的课程,主要为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现在民办高校当代文学教育一般为68学时,包含20学时的实践环节。这样的学时设置对于准备就业的高校学生呢过来说应当是合适的,但是对于想要考研的学生来说远远不够。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所以对学生群体进行划分,实行分班教学因材施教是一种很好地探索,分班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分班教学
将准备考研的学生与准备就业的学生依据学生意愿分成不同班级,安排不同的老师进行教育,对于准备考研的班级教学侧重点应当放在“学术型”教育,实践环节完全可以以学术教育代替,另外应当根据考研要求设置课程,努力帮助学生实现考研梦想。
而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应当侧重于“实用性”教育,课程设置也应当侧重于实用要求,开设类似于现代办公技术、市场营销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可以增加实践环节课时,提高学生就业之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1.2 因材施教
针对考研意愿强烈,目标明确的学生可以增设相应考研班级由学生自由选择,对于选择这些课程的学生考核方式也应当更加严格,提高学生能力,摒弃大班授课方式,提高课堂质量。对于考研班的学生,可以提前结束当代文学教育,留给学生更多准备考研的时间。学校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梦想,对于目标不同的学生应当分开教育,而不应统一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不高。
二、课堂气氛改革
如今的民办高校教育,课堂气氛不活跃,特别是汉语言课程,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极其投入,而学生热情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够,将老师的思想装入学生的大脑中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充分利用学生课堂时间。
2.1加强师生交流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的场所,教师向学生传递思想,学生与教师应当是平等的,现在大部分的当代民办高校教育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依据自己的想法设定授课方式,没有顾及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很可能影响课堂质量。
2.2 加强课堂互动
要改善课堂气氛必须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融入课堂。在“中国当代文学”教育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学习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能更多的了解学生思想,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当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交流阅读感想,阅读技巧,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三、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兴趣之后,学生会自主学习汉语言知识,这时教师就起到了引导作用,也就不用特别费力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由于民办高校没有国家资金支持,所以资金相对短缺,但这并不妨碍中文系开展一些文学活动,中文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各类文学赛事,类似于文学辩论,写作大赛,读书比赛等活动。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当代文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兴趣。
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提高教师水平也非常关键,教师经常与学生接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当代文学的看法。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集体培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也可以组织教师前往其他名校听课,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1]沈玉顺.走向优质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晓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J].语文天地.2011.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简介:
李登慧(1982-),女,汉族,专业:汉语言文学,青岛黄海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4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近年来, 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现今的大学生往往重实用、重功利, 他们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的目的更多的是因为这类课程便于拿学分, 取得学位。 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 而不是刻意追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 近两年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地要培养应用型、实践性人才, 因此, 在课程设计上, 一再压缩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课程的理论课时。 以上这些问题都使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面临巨大挑战, 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一、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现状分析
(一) 教学模式传统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中, 教师的“教”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讲授法是文学史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师讲生听”是课堂的主要模式。课堂教学主要是对教材进行梳理。 在讲解具体作家作品时, 还是从传统的四方面着手:作家生平和思想简介、作品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只是被动的灌输对象, 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只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同时, 学生也认为“听”是天经地义的, 因此, 在课堂上, 更多的只是记录笔记, 以备考试之需。
(二) 教学内容陈旧混乱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一般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每一部分由“文学史”和“作家作品”两个部分构成。 在高校中文系中, “史”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始终是贯穿本门课程的主线, 在权威性的教材中, 也是以时间为线, 编排整个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除“史”之外, 对重要的作家作品的讲解也是该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讲解和分析依旧从作家生平和思想简介、作品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和艺术特色分析几个角度进行, 较少补充前沿的学术观点。
(三) 课时量严重不足
在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 因其理论性太强, 一再面临课时压缩的局面。 很多高校从原本的200多学时压缩到124学时, 甚至有的减少到72学时。 更有甚者, 在衡水学院, 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非中文专业中, 现代和当代两部分加起来仅有36学时, 令很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
除此之外, “满堂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发展难以突破的局限。
二、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一) 课程定位的明确
目前,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所谓应用型人才, 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有专业针对性的多面手。 一直以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看, 这远远不能体现出该课程培养人才的独特之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曾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应该使学生既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 并且能够将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学创作能力以及其他实践动手能力, 成为符合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要求的实践性、创新性人才。 ”
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课程定位, 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在适当地讲解文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非为了应付工作, 一味地传授所谓的经典文学知识及所谓的重点和难点。
(二) 教学模式的转变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认可。 特别是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逐渐发展, 学习不再是学生从教师那里习得知识的过程, 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互相帮助的方式而得到的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在此过程中掌握的知识。 教师彻底转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而是作为引导者、学习者、交流者, 与学生平等处之。
(三) 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应与课程定位相匹配, 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促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其他动手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对传统的文学经典知识的讲解就必须进行相应缩减, 将更多的课时放在锻炼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 教学内容安排要有所调整, 由重文学思潮讲授到重文学作品鉴赏、由深入探究文学本源到广泛涉猎文学作品。
(四)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 必须改变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方式,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可以通过增加课前提问、课内演讲、讨论等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 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这样, 既可以促使学生课下提前了解和巩固知识, 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此外, 还应该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作用,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既便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 及时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又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方法和进度, 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施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课方式, 这依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必要途径, 不可因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而被排斥。 因此,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 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时, 应对此问题有清楚认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着眼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改革的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 注重学生知识、理论、能力的协调发展,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 实现课内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课外实践教学还学生主体地位, 实现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方法多样化, 从而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陈晓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 2008 (01) .
[3]周涛.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刍议[J].黄山学院学报, 2010 (04) .
[4]程箐.高等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3)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5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精读
英文名称:Chinese present age famous work perusal
课程编码:01131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秘教育、编辑出版学
修订人:余海乐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
中国当代名著精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1949年至世纪交替时期最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把握当代主要“文体”的创作概貌,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提高文学阅读、鉴赏、分析、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1.掌握当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2.掌握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
3.人文精神的培育和陶冶。
(三)教学要求
1.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欣赏与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2.注重教法的灵活性,既系统讲授,又给学生讨论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诗歌(6学时)
第一节北岛的《回答》
教学要点:掌握北岛的《回答》的内容和艺术风格。
(一)北岛的《回答》的内容
1.以警言格句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荒谬、丑恶的揭露和愤怒。
2.追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抒情主人公以叛逆者的身份对现实的怀疑和挑战。
4.英雄的受难、拯救和理想。
(二)北岛的《回答》的艺术风格
1.理性批判精神和英雄救赎意识的交织。
2.象征和隐喻。
第二节顾城的《远和近》
教学要点:了解顾城简况,掌握《远和近》的内容。
(一)《远和近》的内容:
1.表现了少男少女初恋的敏感和忧郁。
2.展示了大劫后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3.表现了人际间远和近的人生哲理。
第三节舒婷的《致橡树》
教学要点:了解舒婷简况,掌握《致橡树》的内容,掌握《致橡树》的艺术风格。
(一)《致橡树》的内容
1.否定:男权中心背景下女人的历史和现状。
2.向往和追求:男女的平等和独立即爱情、人际和人格理想。
(二)《致橡树》的艺术风格
1.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2.采用拟物——拟人双层叠印的手法。
意象的概括性和生动性。
第四节闻捷的《苹果树下》《舞会结束以后》
教学要点:了解闻捷简况,掌握《吐鲁番情歌》的艺术风格。
(一)《吐鲁番情歌》的艺术风格
1.爱情和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2.通过单纯明朗的艺术形象揭示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心理、情感的变化。
3.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
第二章戏剧(4学时)
第一节高行建的《车站》和《绝对信号》
教学要点:掌握高行建的《车站》和《绝对信号》主题、艺术特征、以及艺术借鉴状况。
一、《车站》
(一)《车站》剧情介绍
1.此剧反映或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思想,有何意义?做出价值评判并说出原因。
2.此剧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整体或局部)?作用怎样?
(二)漫谈与对话
1.引导学生注重其社会内涵:十年文革反思,知人论世。
2.关注文化内蕴,国民性思考,深度透视。
3.关注荒诞戏剧及假定形态,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勾连,开阔视野。
(三)对《车站》的几种看法
(四)选题:寻找一个最佳的论述角度
(五)《车站》和《等待戈多》异同比较
二、《绝对信号》
(一)《绝对信号》剧情介绍
(二)《绝对信号》艺术形式的创新
第三章小说(8学时)
第一节茹志鹃的《百合花》
教学要点:了解茹志鹃的简况,分析《百合花》的艺术成就。
(一)《百合花》的艺术成就
1.在内容上:①通过普通平凡的一面表现了人物的人情美和人性美。②流露出了悲剧意识。
2.在人物塑造上:①通过言行表现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特点。②运用细节来塑造人物。
3.在结构上:①情节淡化。②内在情感线和外在情节线的交错发展。
第二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
教学要点:了解高晓声简况,分析陈奂生形象。
(一)陈奂生形象
1.具有勤劳、善良、厚道的美好品格。
2.存在着奴性的自卑和阿Q式的自欺等弱点。
3.意义:①新时期农民的巨大变化。②改造国民的艰巨性和极“左”思潮危害的严重性。
第三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教学要点:掌握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一)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的内容
1.日常生活的纠缠和磨损。
2.理想的放弃和诗意的消解。
3.原则、操守和良心的丧失。
(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艺术特点
1.在人物塑造上。
2.叙事策略上。
第四节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教学要点:掌握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一)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的内容
1.描绘了一个荒诞、恐怖、噩梦般的世界。
2.“我”追求理想、反抗生存环境、不屈从丑恶现实的叛逆姿态。
3.展示了生存的焦灼、无奈和绝望。
(二)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的艺术特点
1.主观表现法。
2.象征和隐喻。
3.从变形走向怪诞。
第五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教学要点:掌握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一)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的内容
1.苦难的先验性和普遍性。
2.人生需要一个虚设的目标。
3.意义在于过程。
(二)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散文(4学时)
第一节杨朔的《雪浪花》
教学要点:了解杨朔简况,掌握杨朔散文艺术风格。
(一)杨朔简介
(二)以《雪浪花》为例分析杨朔散文艺术风格:诗化散文
1.意境的创造。
2.结构的精巧。
3.语言的雅致。
第二节巴金的《怀念萧珊》
教学要点:掌握巴金的《怀念萧珊》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一)寻找分析的切入点
(二)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
1.叙事线:属文缘起。
2.抒情线:总括心绪,再示属文深层原因。
第二部分:
1.叙事:从作者情绪切入把握。
2.抒情:上部的展开、深入和具体化。
第三部分:
1.叙事:萧珊住院就医、手术、死、悼念。
2.抒情:全文的高潮。
第四部分:
1.叙事:追忆患难与共的人生历程:简略、客观、冷静。
2.纵向总括前几部分中的愧疚之情。
第三节《静虚村记》
教学要点:了解贾平凹简况,以《静虚村记》为例使学生了解对作品进行价值评判的方法。
一、介绍贾平凹简况
二、在阅读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价值评判
(一)价值评判尺度
1.历史(社会)价值评判尺度,两组正反要素:①真—假;②先进—落后。
2.道德价值评判尺度:善——恶。
3.审美价值评判尺度:美——丑。
(二)历史(社会)价值评判
(三)审美价值评判,即美或丑
(四)审美价值与社会历史价值悖反现象透视
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后修课程是: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史,建议开在第二学期。
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6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1 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体系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漫长而经典的过程,最终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如果单纯从大学高等教育这一方面来看,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一项历史性、经典化的活动,并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发展的步伐,但是如果从创新课程体系角度来讲,就远远超过了教学层面和理论研究层面,而应该是一种经典文化的传播行为和文学史研究行为,明确这一点是创新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也正是因为它的严肃性,更加明确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化教学过程中,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结构应该十分慎重和严谨,需要站在更高的视点看到更远的视野,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方面,需要教学者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筛选,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实践更加质化、经典化。
而创新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现当代文學跨越的时间越长,新增的文学信息内容就越多,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学负担,需要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然而上课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学者不得不在教学中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简单、浅层的文学知识,对深奥的理论概念,由教师讲解或分析,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压力,解决了教学时长不够用的难题。第二步就是要科学整顿现当代教学课程体系,简单来说,对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方向,为后期的教学提供指导,这要求教学者要从传统的理论基础教学过渡到多层次穿插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要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这样一来“术业有专攻”,将现当代文学的精华进行广泛的传播,使更多的学生从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获得理论知识和人生经验。
2 不断改革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设置的创新等等,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来看,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打破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界限
根据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通常将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看作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将1949年之后的文学发展看作是当代文学,这样的划分方式在1980年左右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明确的分界将会被打破,逐渐提高文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文学的历史特征发挥到极致。
2.2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经典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求全贪大,并无法做到精细,而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经典的作家和经典的作品作为教学赏析的重点,加大对知名作家的研究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中华文学的精髓,并从这些名家名作中总结人生哲理,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对经典文化进行合法辩护,而应该是对经典文化进行全新的分析研究和阐释。进而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大胆淘汰,对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作品和作家进行删除,更好的突出经典作品和文学精华,另外还要对教材之外的文学信息进行补充和增加,对特定的文学经典进行全新定位。
2.3 实施分级上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工作
上文中也提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级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课程,将此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3 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体系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是进行创新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的专业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胆的尝试讲座法、问题讨论法甚至课题研究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创新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3.1 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的培养
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读书目,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使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对作品的敏感度。
3.2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努力实现教学多样化的本质目的是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的重要方式。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法,通过提前布置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寻根文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对其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的过程。
3.3 重视创新思维,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传递内容已经不单纯的是理论知识,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采用话题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话题的选择就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者教学重难点,教师进行提问,学生进行总结回答。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各大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高校对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是未来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关键,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当代文学教学质量、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其实可以根据时间的划分,简单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文学,二是当代文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各大高校的现当代教学水平,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必须要全方位、立体化的建设课程体系,创新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对现当代教材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篇7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拓展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只有优化教学内容, 才能从基础上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中国当代文学时间跨度长, 作家队伍庞大, 作品数量惊人,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密切, 文学审美标准多样, 文学评价争议较多, 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尤其是它还在发展变化中, 是处于开放的知识体系中, 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 不可轻易下结论, 有待仔细斟酌。面对这一问题, 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果断地抛弃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 从问题出发,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 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从而将课程的核心内容讲透。
中国当代文学在减少讲授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等内容的情况下, 以突出作家作品的分析带动文学史线索的勾勒, 强调文学作品审美性的体悟、鉴赏。[1]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本的解读, 帮助学生理解重要作家的写作风格, 领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从而把握当代文学整体的创作面貌。在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陈旧和刻板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在与中学语文做好衔接的同时一方面要体现“史”与“著”的结合, 保证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致力于学生艺术审美分析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及知识结构的改善;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 用流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整个教学内容体系, 适当地引进学科热点问题。当前的很多教材对当代文学的论述止于新世纪初, 不利于学生了解当下文学的鲜活性。当然, 这些热点问题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一一讲授, 但需简明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中。如当代文坛动态的捕捉, 作家新作品的简介, 以全面开放的视野来把握文学的新变。
当前,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在以作家作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 限于学时原因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着眼于赵树理、柳青、杨沫、梁斌、郭小川、王蒙、张贤亮、王安忆、莫言、余华、韩少功、阿城、汪曾祺、陈忠实、舒婷、北岛、顾城等作家作品解读, 虽然让学生对重要作品的审美价值有了较多的了解, 但对作家所处的具体时代状况和作品产生的文学背景了解较少, 难以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来理解复杂的文学史构成, 对文学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政治力量的博弈知之甚少, 从而造成理解的片面。与此同时, 对作家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得失也缺乏客观公允的评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遭遇类似的问题, 即学生站在当下的文化立场以当下的写作水准来衡量某些经典作品认为其幼稚可笑, 这种缺乏历史视野的判断大多源于接受过程中一鳞半爪式的印象, 尚未形成基本的文学整体观。
因此,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重点解读重要作品的审美价值, 以文学理论为指导, 根据文学史现象的特殊性和作家作品不同的创作特点选择不同的理论方法对此加以阐释, 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 深化认识。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看王安忆与张爱玲的上海书写等, 可以挖掘出文本的不同主题内涵。另一方面也要部分地选择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引导, 让学生大致了解文学史的多幅面孔。例如, 对赵树理作品的分析, 如脱离了《延座讲话》精神和十七年的政治环境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赵树理40年代和50—70年代作品的变化也需借助相应的文学史线索加以说明。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史呈现的课程内容设计要兼顾二者, 难度的确很大, 虽难免顾此失彼, 但需勇于尝试, 在文学教育与历史素养二者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得以很好地传达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运用。要在课堂外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宏观地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嬗变轨迹, 并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中优秀作家作品的内涵, 以做到教学的审美性和系统性, 以及教学的实践性三者并重。
在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讲解文学思潮等文学史基础知识通常是以概括的讲授法进行, 而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多运用“问题式教学法”,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实行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教师以问题探讨的方式重新建构教学内容, 着眼于文学作品审美性的挖掘,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共同讨论;可以围绕某一“话题”让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做好书面准备, 届时在课堂上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作专题发言, 教师和学生点评, 及时展开总结, 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如在讲解陈忠实的《白鹿原》时, 就以白嘉轩人物形象的评价为核心来进入《白鹿原》文本的分析, 通过这一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小说复杂的思想主题和作家的情感取向。学生各抒己意, 出现辩驳, 教师通过及时点评和总结, 解除学生的疑惑, 激发进一步的思考。又如, 在讲授新世纪文学时, 学生比较熟悉的网络文学部分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讨论, 即网络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它带来了文学的哪些特质, 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等等, 这些讨论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文学知识介入当下的文学现实, 启迪他们的思维。[2]课堂讨论作为考察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作正向的教学激励。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双向、多向的互动拓展了教学内容, 使课堂因头脑风暴而充实丰盈。
知识不是教学简单传递的对象, 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产物。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建构意识, 首先在上课前要开列好基本的阅读书目,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学研读, 要在课堂适当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是培养学生读原著, 感受文学之美, 提升作品分析能力的根本所在, 也有助于驱除文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弊端, 即以理性思考代替感性体验, 重理论思辨轻文本细读所导致的概念先行的痼疾。阅读原著和重要的文学史料是重返文学现场的必经之路,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其次, 在教学中期阶段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研究某个作家作品或者某种文学现象分析的小论文, 题目自选,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换写出评语, 最后由教师打分并详细地讲评, 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会加深学生对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理解, 激发文学创作与理论探究的热情。例如, 学生完成的郭敬明小说之我见, 后宫小说类型分析的文章都有问题探究的意识。多给学生更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机会, 大力鼓励他们进行一点文学创作与论文写作的尝试, 学会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自主解决问题, 不在乎答案的惟一性, 做到自圆其说即可。中国当代文学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与评论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 使教学的历史感与现场感交织, 开阔了学生视野。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上的不足, 促进课程内容的深化。例如, 通过课余观赏作家传记片和作品改编成的经典影片, 话剧排练、诗歌朗诵, 小说人物配音等方式, 解决学生对年代久远的文学阅读兴趣不浓, 容易产生时代隔膜的问题, 调动其学习信心。例如笔者曾让学生观赏影片《芙蓉镇》, 学生在看了影片之后去看原著, 感触很深, 写的影评和作品评论带有个人体悟。学生还自行组织了当代配乐诗朗诵比赛, 改编排练了高行健的《车站》, 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合成人物录音, 制作背景PPT画面, 把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文学教育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了实践性教学的要求, 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提升了人文素养, 也让学生所学的现代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并且, 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一些作家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使学生能够与文学名家直接对话, 让他们真切地了解学者们的学术思想和作家的创作路数, 缩小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感, 将鲜明的当下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带进课堂, 增强了学生的文学感悟力,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请过方方等知名作家来校与学生面对面谈文学。另外, 适当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湖南凤凰、浙江乌镇、天津等一些著名作家的故乡、故居进行实地考察, 让学生亲临文学现场, 感受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文化氛围, 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 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和高校专业改革的需求, 该课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在困境中努力寻求一条突破之路, 以带动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
注释
1[1]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种构思 篇8
一、关于教材
教材是教师讲授的依据, 也是学生辅修的主要参考对象, 但不宜把教材的功用过于夸大。首先不必指定教材, 学生可以任选一种当代文学史的书 (当然, 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书目, 如: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吴秀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孟繁华与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及董健、丁帆、王彬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 , 在时间和精力许可的条件下, 可以比照阅读, 弄清楚不同文学史在理念、方法上的区别。其次, 读教材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需要提出一些要求, 包括了解某些重要的基本事实, 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某些线索, 了解重要作家作品的历史位置。但对文学史写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择作家、现象, 为什么这样描述、评价, 描述、评价是否得当, 学生都需要思考。教师讲课的时候, 可以提出一些重要的, 需要展开的问题、作品来展开, 来讨论。洪子诚先生认为不用按照教材章节那样去讲, 他以自己的大学经历为例, 讲到那个时候教材还很不完备, 上古代文学史, 并没有指定的教材, 大多只是老师印发一些作品, 按自己的设计讲授。学生则选择一些文学史著作对比、参照, 如刘大杰的文学发展史, 林庚的文学简史, 郑振铎的插图本文学史等。甚至一些基础课, 包括杨晦、吴组缃、林庚、杨伯峻、高名凯等教授上的课, 也几乎是有头无尾, 从没有讲完过。但洪子诚指出, 这对学生来说, “不见得就是损失, 知识就不完整。我们从先生那里不仅学到基本知识, 更学到提出、展开问题的视角、方法, 深入问题的路径。” (2) 所以, 我们这门课程应该以一种开放式的视野来建构, 很多文学现象、问题是新出现的, 同时, 对过去的看法也不是那么固定, 需要经常调整和处理。
二、关于史学观念
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效果, 最后会落实到两个问题上:“选择”与“评估”。这两个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问题, 即怎样认识文学“作品”和什么是“好作品”?我们的文学史总是寄望有一种“元理论”或“元标准”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的主流文学观一直被宏大观念所笼罩, 被本质规律之类的思维定势所引导, 以为那样最接近文学的意义。这种整体性的、合目的性的元理论思维方式, 支配着人们对文学的讨论和评价。但“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是在与历史语境发生关联, 与汉语言修辞发生关系时才有强调的意义, 所以, 一种理论的元话语体系无法面对具体的文学说话, 不能理解每一文学文本的独特性。对于当代文学来说, 将革命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 作为唯一具有合法性文学形态的看法值得反思;而当“自由主义”文学成为文学主流的时候, 对广义的“左翼文学”的极大压抑也值得质疑 (3) 。从经验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在学术立场, 还是在启蒙立场, 都不能完整地阐释文学史。比如, 对“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讲述。讲不讲, 是立场问题和观念问题, 怎么讲是方式和策略的问题。如果把“新时期文学”作为“接续”了被中断了数十年的五四文学传统, 使文学摆脱了政治的束缚, 使文学回到了“文学”自身, 或者说使文学回到了“个人”———那么这样的理解是不是符合历史语境?钱理群先生曾就老师王瑶对自己所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批评, 反思将五四文学仅仅理解为“个人性”的“启蒙”文学, 将其与同时兴起的“民族国家文学”及随后产生的“左翼文学”乃至“延安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对立起来, 将“启蒙”与“救亡”对立起来, 实际上过于狭隘地理解了“五四文学”乃至“启蒙”的真正意义 (4) 。在这个意义上, 就当代文学而言, 讲“新时期文学”必须涉及“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相对来看, 50-60年代是一元化的, 80年代是二元化的, 90年代才开始走向多元。对每一元都应该有内部机制的梳理和还原。
三、关于文学授课和文化浸润的关系
文学史的教学立足于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纯文体学的讲授, 同过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作分析和阐释, 以求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对于建立史学眼光, 事实上, 还应该有更综合的视野, 任何时代的整体精神, 在艺术各个领域都会有所反映和实践, 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与美术, 某种程度上, 在时代精神的体味中再理解文学, 有一种源流相继的促进作用。在张萱绘出了《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同时, 杜甫也写下了流芳百世的《丽人行》, 那种盛唐气象的流露不是偶然与巧合, 它是一种艺术规律的必然。文学史课程也可以参照这样的逻辑, 不一定非要依循传统的就文学论文学, 可以适当地拓展到其他领域, 借助艺术的感染力深化文学的研究。比如, 将朦胧诗的争论放在70年代末讲述并无不妥, 但是如果看到朦胧诗一同兴起的还有中国美术史上的革新, 甚至包括电影史上的转型, 那么关于当代文学中的“反抗”命题就能够得到一种主题学的升华。或者, 从纵向上再比较和朦胧诗类似的边缘艺术样式, 比如80年代兴起的摇滚乐和90年代颇受精英知识分子指摘的“顽主”文学。这样或纵或横的延伸, 对于教学本身是一种样式的变形, 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多了参照, 更丰富了文学趣味。
四、关于评述和启发的关系
在教学上, 不可避免地需要老师评价, 需要老师表达自己的看法, 或者在多种观点中表示自己更认同哪一种观点。但最主要精力更应该放在“发生学”意味的讲述上, 即某种文学现象、文学形态、文学概念和问题, 它们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中产生的, 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态、方式, 有这样的内部逻辑, 它们的出现、演化发生哪些问题, 等等。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 而不是简单接受老师的结论。比如, 谈“人的文学”, 会涉及政治革命、人道主义、主体论等问题, 任何一个历史的判断都不是简化的, 肯定或否定都需要清理里面诸多的问题, 在研究态度上首先应该有一种想去“理解”的愿望。这个主张的目标是什么?它的历史、现实依据是什么?实行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矛盾?陷于怎样的“困境”?力避简单、笼统的批判, 那样既不合实际, 又缺乏力量。再举一个例子, 《白鹿原》的评价中好坏参差, 从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学者们给予了完全不同的批评, 有那么多分歧, 在讲课时就首先分析这一部作品, 有老师的评价, 但也用许多时间来讲解不同评价各自的政治、文学的依据, 同时, 也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各种标准提出的依据, 以及标准变动更易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般地说, 文学史叙述使用第三人称, 使用一种客观的、中性的记录, 哪些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文学事件、文学组织机构得到了文学史的认同, 哪些作品入选为经典并且赢得了详尽的诠释, 都好像历史话语的权威定位。普遍话语的威望会掩饰那些角逐、竞争、较量及种种相异的价值判断、体系抗衡。南帆曾说一部文学史著作无形地颁布了两个原则:第一, 什么是文学。后人只能凭借这一份书目了解文学。如果他们无法重新翻检文学的原始资料, 那么, 没有进入文学史的作品等于不存在。第二, 什么是好文学。所谓的经典, 即确立一批典范供人研读、参照乃至模仿。任何一本文学史专著都难以逃脱个人话语对普遍话语的袭取, 当然, 个人话语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形成的, “历史语境不仅包含了作品某一时代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成规, 而且包含了众多得到承传的文化传统。这一切形成的历史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均包含了对于单纯个人趣味的有效制约” (5) 。因此, 文学史的讲授需要在普遍话语和个人话语的辩证中寻找到一种平衡, “人们接受个人话语还有一个条件是, 这种个人话语必须企及特定历史语境之中最高认识水准。这意味了历史主义与理性标准的辩证关系。不论是撼动传统的结论还是阐述新的文学观念, 无法企及这个标准的个人话语不会产生革命性的后果”。文学史教学即便是“陈述事实”, 也肯定包含教师的倾向性和观点, 也肯定存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意图。在这一前提下, 教师可以发出“声音”, 但这个声音不能是“强势”的, 即使有明确的看法, 也应该就这种看法是否合理存在犹豫, 因为有的复杂问题本身一时就难以做出明确判断。因此, 可以讲明自己的困惑, 同时重视向学生介绍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以供学生们思考时参照。在讲到个人看法的时候, 如果时间允许, 就可以讲到这个看法形成的过程, 以及最终是怎么得出来的。不少学生有很强的理解力, 有的学生也善于思考。这样的方法, 在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上是有效的。这样做一方面是由文学史形成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决定的, 另一方面符合学生体验、感受文学的状况。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是一种开放的, 不断增加新质的教学。文章从教材与教学的角度建立了教学的依据, 从史学观念规定了教学的逻辑, 尤其是从文学授课和文化浸润的关系提出了文化互参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理解角度, 最后探讨了教学评述和教学启发的关联性。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教学,思考
注释
11张军.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6) .
22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教学及其他.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 .
33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南开学报, 2005 (4) .
44 孔范今, 施战军主编.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 (下)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104.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9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1 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体系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漫长而经典的过程, 最终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如果单纯从大学高等教育这一方面来看, 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一项历史性、经典化的活动, 并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发展的步伐, 但是如果从创新课程体系角度来讲, 就远远超过了教学层面和理论研究层面, 而应该是一种经典文化的传播行为和文学史研究行为, 明确这一点是创新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也正是因为它的严肃性, 更加明确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化教学过程中,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结构应该十分慎重和严谨, 需要站在更高的视点看到更远的视野, 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方面, 需要教学者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筛选,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实践更加质化、经典化。
而创新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第一步, 就是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随着时间的流逝, 中国现当代文学跨越的时间越长, 新增的文学信息内容就越多, 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学负担, 需要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 然而上课的时间却越来越短,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学者不得不在教学中分清主次,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尽量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简单、浅层的文学知识, 对深奥的理论概念, 由教师讲解或分析, 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压力, 解决了教学时长不够用的难题。第二步就是要科学整顿现当代教学课程体系, 简单来说, 对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方向, 为后期的教学提供指导, 这要求教学者要从传统的理论基础教学过渡到多层次穿插教学, 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要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 这样一来“术业有专攻”, 将现当代文学的精华进行广泛的传播, 使更多的学生从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获得理论知识和人生经验。
2 不断改革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而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设置的创新等等, 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来看,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打破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界限
根据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 通常将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看作是中国的现代文学, 将1949年之后的文学发展看作是当代文学, 这样的划分方式在1980年左右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 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样明确的分界将会被打破, 逐渐提高文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将文学的历史特征发挥到极致。
2.2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经典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求全贪大, 并无法做到精细, 而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经典的作家和经典的作品作为教学赏析的重点, 加大对知名作家的研究力度, 努力使学生学会中华文学的精髓, 并从这些名家名作中总结人生哲理, 提高文学素养, 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 但是,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并不是单纯的对经典文化进行合法辩护, 而应该是对经典文化进行全新的分析研究和阐释。进而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大胆淘汰, 对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作品和作家进行删除, 更好的突出经典作品和文学精华, 另外还要对教材之外的文学信息进行补充和增加, 对特定的文学经典进行全新定位。
2.3 实施分级上课, 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工作
上文中也提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级教学,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需要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课程, 将此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3 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体系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是进行创新的第一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大胆的尝试讲座法、问题讨论法甚至课题研究法都是可行的, 但是在创新过程中, 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3.1 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的培养
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读书目, 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另一方面使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训练对作品的敏感度。
3.2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努力实现教学多样化的本质目的是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的重要方式。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法, 通过提前布置作业的方式, 促使学生积极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寻根文学”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 对其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进一步总结出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的过程。
3.3 重视创新思维, 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 教学传递内容已经不单纯的是理论知识, 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产物,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采用话题教学法, 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 话题的选择就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或者教学重难点, 教师进行提问, 学生进行总结回答。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各大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各大高校对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是未来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关键, 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是提高当代文学教学质量、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 其实可以根据时间的划分, 简单的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现代文学, 二是当代文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各大高校的现当代教学水平, 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就必须要全方位、立体化的建设课程体系, 创新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对现当代教材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第二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10
贺仲明先生曾在《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表达了对当下背景下, 现当代文学教学重理论轻阅读的隐忧。其实这一隐忧并非贺先生一人独有, 该领域的研究大家诸如朱晓进、温儒敏、陈思和、何言宏等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但遗憾地是, 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总体上依然还是走的理论讲授大于文本阅读之路。典型的现象是:教学方面, 各高校日益重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学术成就, 导致部分教师直接将自己对该课程的学术研究灌输给学生, 对文本分析的过程也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 教师一方面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 另外一方面学生跟着教师思路死记硬背, 也难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文学观念。
一.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偏重于人文知识的体认、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除了要和整个文学教育一样, 负有“将文学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等进行发掘和展示之外, 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呈现着的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发掘其所蕴涵着的精神资源, 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然而目前许多文学史教材与有限课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1.教材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尚未并重
建国以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主要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丁帆的《中国新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可以说教材权威编者比比皆是, 但内容学术性较强, 学生看一遍如云里雾里, 看第二遍朦朦胧胧, 看第三遍的人少之又少, 导致学生理解、掌握有困难。例如目前的教材, 普遍都重点分析了郁达夫《沉沦》的病态描写以及“零余者”等常见问题, 但学生在读完文本, 还是会提出一系列的疑问, 例如:为什么“他”一定要将自己学业、爱情、友情各方面的失落简单归结于“弱国子民”这一原因?同样为留日学生, 为什么郭沫若没有写出《沉沦》但郁达夫却写出了《沉沦》?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由于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一般开设于大学一年级, 学生刚迈入大学, 本身就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 而现当代文学一开始又涉及很多新文学理论和文化背景, 导致学生到第一个十年结束之后或许才对五四精神、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词汇有个朦胧的了解, 对于郁达夫这种大胆地描写更多地学生是不敢评论, 也不会评论, 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去识记教材中对该文本的分析, 但这并不是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
2.教师教学地位的偏差, 教学定位的倾斜
吴晓东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一文中, 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我们所理解的文学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文学做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研究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究竟想让学生从我们的讲授中获得什么?”的确, 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历史发展到今天, 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普遍反映出来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地位定位不准确, 出现的“满堂灌”、“一言堂”现象, 而且由于各高校现在对学术成果的重视, 导致教师忙于学术研究, 轻视课堂教学, 以教科书为标准, 照本宣科, 讲授毫无新意, 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 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 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 教师的“满堂灌”貌似更侧重地是对教材中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的讲授, 往往在讲到作品时以“故事梗概”的形式简短论述, 丧失了文学本真的色彩, 学生因为教师的故事梗概对文本有一知半解的了解, 对原文反而没有了全篇阅读的兴趣。
同时还有这样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中, 在讲授余华的《现实一种》时, 好多老师会根据作家的创作分期, 将《现实一种》作为早期作品, 给学生介绍一下他早期小说呈现出的“暴力”和“血腥”之美, 并将《现实一种》这一小说简单地概括为:余华以纯粹零度的情感介入, 异常冷静理智、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然而小说其实从生命的本质上, 为读者反思了人生、生命的本质的残忍。但是推而论之的话, 后来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一种平实不动声色地叙述, 未必没有展现生命的残忍。同时对于目前依然写作的余华 (例如《兄弟》《第七天》好多教材未列入, 好多教师也不讲) , 教师和教材不能将其目前的创作简单地划分为前后时期进行分析, 类似的作家还有贾平凹、毕飞宇、余秋雨、陈染、林白、王安忆、严歌苓等。
二.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探索及建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提升, 与现今大学教育理念的建构、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以及文学观念的更新均有着直接的联系。探索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新途径, 对冷静审视大学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现状具有进步意义。因此, 本文尝试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上, 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探讨一下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建议。
1.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文本细读”是西方文论的一个关键词, 它的主要含义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 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首先尊重文本, 立足于文本表达, 通过慢慢地读, 细细地品, 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含的深厚意蕴做出丰富的阐释。但是, 目前教学所存在的现象是, 一方面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认为作品的阅读涉及的考试内容十分有限, 同时学生阅读水平的日益下降, 导致学生读作品读不懂, 读不深。例如在讲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 学生普遍反映搞不懂小说到底讲了哪些内容。书中的“陈年流水簿子”为什么是象征性的含义, 狂人为什么是一个反封建反礼教的先驱。另外关于文本细读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反映在诗歌的阅读上。当代文学中, 80年代的“朦胧诗派”以一种复杂、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的复杂姿态, 表达了对抛弃的失落感、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执着、对失去家园的牵系, 但是教材在介绍诗歌的时候, 更多是以诗歌为基础, 重点分析的是诗歌背后体现出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历程, 但是怎么个独特法, 可能更多的需要学生去阅读。但很多教师在讲到该节的时候, 更多是先给学生列举作品, 接下来就开始分析诗歌背后的精神世界、艺术风格等。例如讲到北岛的诗作的时候, 学生一般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要求, 阅读的仅仅是《回答》《一切》等常见诗篇, 但是北岛的《你好, 百色花》、《五色花》、《我走向雨雾中》、《路口》等诗歌, 同样具有一些和“朦胧诗”派总体特征不一样的美。笔者选了一个独特的讲课方式, 课前让学生自行搜集北岛诗作, 课堂上开了一场“朦胧诗派诗歌欣赏品读会”, 在学生一个个站起来朗读诗歌的过程中, 一方面一些诗歌的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朦胧诗派”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另一方面, 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同时, 也发现了北岛作为独特的个体, 他的诗歌的独特魅力, 同时在品读诗歌时, 他们也体会到了诗歌“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美, 可谓“一举多得”, 远比教师照本宣科讲授要好得多。
2.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能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 体现了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 是该课程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 可以使教学效果倍增, 但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炫技”似的课件展示, 则会将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可而止”。
多媒体教学使新颖、形象、丰富多元的信息传递得到了充分体现, 改变了传统教学“手写口说”的固定模式, 使之成为“图、声、文、像”并茂的多样展示, 增加了课堂信息的传递量, 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例如多媒体的运用, 可以使一些已逝的作家的肖像图片、影像资料、手稿书影得到再现, 从直观角度丰富学生对作家的认识, 与此同时一些作家的经典作品也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 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 曹禺的《雷雨》《日出》, 莫言的《红高粱》, 苏童的《妻妾成群》,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等等, 适当地运用试听资源, 通过影视片段, 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 变难为易。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不仅可以加深对文学文本的深刻理解, 还可以从中对话剧、电影、小说等不同文学艺术门类的特征及表现手法加以直观地辨别和认识。由此可见,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其优势存在, 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失败的多媒体教学案例同样存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沈从文、徐志摩、萧红等人的作品一方面学生比较感兴趣, 同时学生也对作家的爱情历程有所期待。有的教师或许会将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甚至爱情经历大做文章, 导致课堂倒是热闹非凡, 学生参与热情极高, 但是这种做法明显喧宾夺主, 偏离了课程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导致原本应为重点的文本分析、作品介绍等流于世俗和哗众取宠的境地。
3.鼓励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辩证学习
众多教材中, 对现代文学的分期一般为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而当代文学则一般为17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 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六大块”。在题材上, 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四种文体, 这当然有其优势, 便于讲授和区分, 但是也有一些尴尬的现象。比如老舍这一作家, 其创作历程从20年代文学可以一直延伸至十七年文学, 创作成就涉及小说、散文、话剧等多种文体, 在介绍该作家时, 不免出现前后重复和渗透。所以在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针对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成就, 反思老舍建国后文学的独特价值。从前后创作文体的不同, 去反思老舍各时期的文学成就和不足。
同样, 在学生学习过一学期后, 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具有共同创作倾向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梳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线索。例如, 从大的方面来说, 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 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 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 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 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 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 同样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 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 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 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结语
北大温儒敏教授曾经提出呼吁:“本科文学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 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 “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本文也算抛砖引玉, 希望广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师能够看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真正在教学过程中, 从单方面的教授, 转向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相长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 (5) .
[2]何言宏.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专业性问题的反思[J]江海学刊.2006. (3) .
[4]张伯存, 王冬梅.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J].枣庄学院学报2014 (3) .
[5]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 (2) .
[6]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 (3) .
[7]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江海学刊.2006. (3)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实践能力 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传递给学生知识是基本的要求,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具体授课中,不要只讲授是什么,而要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在传统的教学中,十分看重知识本身,而当下,在新形势下,许多观念在改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作品缺乏整体的认知,也缺乏系统的阅读,对经典文学的兴趣转向对时尚文学、影视作品的关注,所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分析、提高写作的能力就被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彻底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够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文本阅读能力培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的实践能力便是对文本的阅读和赏析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很少去认真阅读,更谈不上去理解和感悟,针对此种情况,教师为了切实提高上课教学效果,要从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一是上课时,一定要有文学作品的课堂解读,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在自己思路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但切实要在一定语境下进入文学作品本身,不能抛开文本去臆想,更不能断章取义,要通读作品的基本要义才能进行局部的细解。同是作品的一些段落,上下之间的衔接和段落本身要表达的意义要认真体会,同时,应有自己的感悟和认识。二是课外的阅读,阅读的面要宽,阅读同时要有阅读笔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只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才能够改变阅读量小、阅读面窄、阅读缺乏感知的问题。
事实上,要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兴趣问题。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产生时间较早的、尤其是语言更加深奥一些的、缺乏扣人心弦的情节等文学作品,无疑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而如果作品反映的内容学生比较陌生,就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当代学生更喜欢青春、时尚、娱乐性强的作品,而对时代比较有隔膜的文学作品就产生排斥心理,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即使勉强阅读,也很难产生感觉,难以走进文学作品本身,难以理解文学作品,难以产生精神的相通。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老师的课上引导,老师在布置阅读作品任务时,可以抛砖引玉说出一些有关作品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多去关注,另外,时代的大环境和作家创作的特定语境可以简要与学生沟通,常与他们交流阅读中遇到的难题和不解,应在不惑之处多质疑、多思考,特别要重视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悟与局部解读相结合,梳理出自己看后的感悟,而这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关键的一步,如果缺乏对文本的理解,那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成了无本之木,学生就很难深入走进文学作品,自然也无从领会和把握其经典文学的魅力。兴趣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文学作品能力的关键,要找到与当代大学生契合的一些因素和关键点,否则,学生会觉得一些作品离现实社会太遥远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只要找到一些让学生容易接受的东西,产生的阅读兴趣就更浓厚些,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更行之有效。
在阅读方面,学者王富仁和陈思和的阅读方法值得借鉴。王富仁对鲁迅的解读,可谓真正进入了鲁迅作品的境界,解读得那么到位而又富有真知灼见。陈思和对许多作品的解读,另辟蹊径,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即便是对茅盾的《子夜》,很多学者都形成了共识,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的人物。如果学生也带着这种结论去阅读,可能很难产生兴趣。而陈思和在阅读中却有一种新的发现,认为《子夜》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作品,如果关键词有“浪漫”二字,相信应该会激发很多人的阅读兴趣。同理,对闻一多的作品阅读,过去仅停留在爱国主义诗歌层面的解读和理解上,遮蔽了其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造成对闻一多诗歌认识的片面性,而全面了解其作品,会发现他表现自然美的诗歌是如此美艳动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所以,阅读的实践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作家、作品全新的认识。
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析文章的写作,二是作品的具体创作。对前一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大家觉得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事实上,阅读任何文学作品,都可能带给大家新的感受,而对新的感受的整理、提炼、总结,就可能形成一篇赏析的文章,如果评析得更为理性和条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么,评论文章的写作就可能更上一个台阶,如果只有浅表的感悟,也能写成一篇简要的赏析文章,尽管可能刚开始文章的质量还一般,但作为练笔而言,有可能形成一定的思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对具体作品的创作,情况比较复杂,认识上也存在巨大偏差,一般认为这是写作课程的事情,跟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太多关联。但细细考究,却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把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本身结合起来,是现当代文学教师在新形势下教学中迫切需要做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法宝。
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无疑是学生写作的优秀范本,许多创作技巧和方法可以直接借鉴,而创作中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而更为关键的是,在尝试各种题材的写作中,比较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家的风格会自然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大量优秀的作品的广泛阅读,可以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为了提高阅读兴趣,为了写出好的作品的强大动力会促使学生更深入接触作品,更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特色,而优秀作品的独特表达方式会促使学生进行模仿乃至形成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如果在学习鲁迅的杂文,可以让同学们练习写作杂文,在写作过程中,更进一步深化杂文的写作技巧,同时,领略鲁迅杂文的犀利幽默和强烈的针砭时弊的特色,还要做到生动、形象化和说理的统一。同时要有一定的战斗性。而事实上,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差距,促使大家更认真领悟鲁迅杂文的特色。如果同学们在写作中遇到知识的瓶颈,启发他们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从开始的摹写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endprint
而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有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之间的互评机制的形成,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在教学中,常以小组为单位交叉进行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同时,老师收集评阅意见,在此基础上,写出老师的评语。这样,无形当中会对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好的建议,也促使学生在下次的写作中克服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而最为重要的是,解决了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困惑,学以致用就更能让学生感觉到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也能和当下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学习的兴趣就容易提上来,学习的效果就更好。
三、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外,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其实,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感受作品的魅力,作品传递的真、善、美及人文关怀等使学生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作家本身传递的正能量,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启发。
优秀的作家及作品,本身就赋予读者强大的感染力。如果学习鲁迅的作品,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会超越所处的时代,依然能够给当下的青年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同时,促使学生肩负起建设社会的责任。而鲁迅对国家、民族的一腔热血,也容易唤起年轻人的共鸣。百年中国文学所流露出的忧患意识,也会给年轻的学生带来无尽的思考。“文学的建设最终作用于人的精神。作为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补充,文学营造超越现实的理想的世界。文学不可捉摸的功效在人的灵魂。它可以忽视一切,但不可忽视的是‘它始终坚持使人提高和上升。文学应当有用,小而言之,是用于世道人心;大而言之,是用于匡正时谬,重铸民魂。”[1](P241-242)正是因为文学能够影响人,陶冶人,所以,在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作品的人文精神,如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怀等,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外化表现形式。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后归宿。”[2](P9)而文学恰恰以人为中心,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是一个有思想有远见的优秀作家在作品中独特的表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大家对人的高度重视,从而拥有更多悲悯情怀和心怀天下的意识。
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注释:
[1]谢冕:《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高娜:《关于人文精神基本内涵的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 篇12
高校中文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已有了成功的先例。香港中文大学作为一所国际高等学府, 独具远见, 早已提倡以中英双语、双文化为教学基础、贯彻中英文并重的原则, 致力于培育双语双文化的人才。学校规定:“所有必修科目必须最少有一组以英语讲授。所有必修科目的导修课、练习或实验课堂, 必须有至少一组以英语进行。”这种汇合中西文化、融和双语的精神, 得到海内外学府的广泛认同和采用。由此, 本文将对高校中文专业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 CBI理论
CBI (Content-BasedInstruction) 理论认为双语教学是基于学科内容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理念, 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 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二语学习条件。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专业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 学生们对此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长期以来学生对英语大多是一种被动接受, 但是当英语作为媒介被用来学习文学课程时,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 学生借助于对专业知识和内容的熟悉, 用英语或双语来完成学习任务是现实可行的。大多数学生表示在这样的课堂上受益匪浅:学会了相当多的数量的与文学有关的英语词汇, 并在具体语境中, 通过大胆的尝试领会了其用法;掌握了在用英语说一段话表明自己观点时, 如何突出主题、如何组织语言的层次、如何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来表达相同或近似的含义等技巧;培养了用英语来撰写本专业论文的能力。在当今的21世纪, 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语言, 成为了大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中生存的一种必备的工具, 无论中文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教育、科研、新闻出版类工作还是文学创作、编辑、文秘类工作, 出色的英语书面表达都将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一种素质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
2.中国当代文学课程适合双语教学
中文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可用双语来讲授, 是因为西方文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等课程的许多概念、理论、术语等几乎都来自西方。这就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学原著, 扩大视野、了解外国文化背景、培养人文关怀精神。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也不例外,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 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受西方思潮影响非常大, 如现代主义 (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女性主义 (Feminism) 等, 因而, 要想更好地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对西方理论的介绍是一种必然。将理论的原文和译文并置用双语介绍给学生, 能使学生避免单纯接触翻译过来的理论造成的隔膜感、生硬感、晦涩感, 更为直观、深入、贴切地了解理论的原貌, 在提高学生语言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对文学现象和作品进行分析。
二.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和教材选用
1. 注重师资培养
由于我国不具备天然的双语师资 (即汉语和英语同为其母语) 条件, 因此师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双语教师培训分成两大类:一是对英语教师尤其是讲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培训, 二是对学科教师进行英语知识培训。但是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来说, 因为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极大, 第一类方法就很难实现。所以, 第二类方法就是双语教师培训的主要渠道了。在培训中, 主要关注英语口语培训。培训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请进来”, 二是“送出去”, 三是“自己培养”。目前看来, 这些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训手段。
2. 注重教材选用
目前, 我国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多是国外原版教材。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掌握最近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提高他们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也有助于我国双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完善。另外, 有些学者对双语教材有诸多建议。概括起来就是先搜集和引进国外优秀资料、再理解消化、最后形成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双语教材。总结来说,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双语教材可分成三大类: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国内自行编写的教材以及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
凡是双语教育成功的国家都有适合自己实际的教材。如果我们直接从美国、新加坡或澳洲引进, 似乎很简单, 但实践证明, 难以找到适合我国实际的教材。有些原版教材过于简单, 是国外的基础读本;而国外大学使用的教材一般来讲内容过多、过深、语言也较难懂, 再加上各个院校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不容易找到刚好合适的教材。因此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各校对专业课的要求改编或选编国外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使之真正符合中国高校的校情。
三.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探讨
1.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完全使用一种学生非母语的外语 (第二语言) 进行各学科的教学。教学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一种外语 (弱势语言) 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的环境中, 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该模式强调完全非母语的教学, 最初是在加拿大发展起来的 (又称“加式浸入型”教学模式) , 根据外语使用的比重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沉浸型和部分沉浸型。许多国家在开展双语教学中结合本国实际对“加式浸入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良, 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沉浸模式。
2. 翻译型双语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常常指导学生用英语和汉语对照来学习, 通常采用英语教材, 教师采用翻译加讲解的形式教学, 适应于英语水平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或刚刚开始接触双语教学的学生群体。
3. 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 教师可在进行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和专业词汇讲解时使用英语, 在进行本学科知识讲解时用汉语, 师生交流以英语为主, 汉语为辅, 逐步加大英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 作为双语教学的过渡模式。
4. 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中英两种语言, 教材知识点以一种语言讲授为主, 适当加以另一种语言的解释和说明, 该模式较易操作。
5. 示范型双语教学模式
所谓示范型, 是指教师在某个学科中选择某门课程用纯英语进行教学, 通过该门课程的纯英语教学, 使学生体会了解外语表述和外语原版教材的编写特点, 快速获得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 起到示范作用。
6. 选修课型双语教学模式
选修课型教学模式与示范型教学模式相类似, 主要是指教师利用纯英语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 (专业或非专业) , 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成新的课程, 用纯英语进行教学。由此来达到吸引英语水平好、对双语教学感性去的一部分学生来进行体验。
7. 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也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教师可对大一学生以强化英语能力为主, 对大二学生逐步开设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 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和学习语言的比重逐渐增加, 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比重逐渐加大。
8. 分离型双语教学模式
分离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中英文教师的分离, 比如, 英语外籍教师使用英文教材用英语讲解一门课程的一部分或全部, 再由中国教师使用中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相关内容, 以实行外语与汉语分离的授课方式。
在21世纪的今天, 随着各高校加强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 各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在理论依据、师资与教材及教学模式三方面的前提下,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它将成为中文专业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 并将启示高校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庆宁.CBI理论与双语教学[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 2006 (2) :108-109.
[2]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88-89.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 2001.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 2005.
[5]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上海:全球教育展望, 2001a (4) :66-72.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推荐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09-1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09-23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重点05-14
中国当代文学填空题05-29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范文06-27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05-29
湖师大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05-30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06-07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10-04
华师16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线作业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