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2024-10-14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共12篇)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1

受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特点。由于文学的发展特点是多元共存的, 这正符合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特征, 社会价值观念的不同将会导致现代文学的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文学

在我国复杂的社会形态下, 传统社会价值、现代社会价值以及后现代社会价值共同存在于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关系结构与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 导致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对文学价值观的认识一直都是在保证文学中的“美”学基础上, 实现文学自身的社会作用。中国近代的新文学运动, 就是在这样的文学价值观念下发动的文学革新运动, 实质上是在强调文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 也是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对自身价值和自身使命的重新认识和确定。

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阶层话的特点, 很多文学作品都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我国的文学创作无论从选题还是文体阐释上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观念, 从过去的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再到现代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 虽然政治思想的意识仍然束缚着作家的文学创作, 但很多作家正是有着这样的思想抱负, 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具有呼吁改革开放的现代化理论价值。而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创作更加体现了文学的多元化美感价值。九十年代末期, 随着社会思潮的影响, 文学创作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文学的创作空间更加多元化。80年代的文学可以具有反思、改革的文化特点, 而90年代的文学作家的创作空间更加丰富化, 作家可以运用对文学的敏感度, 根据自身的社会价值观念创作自己喜欢的文学题材。因此创作家的文学理念和社会文学价值观念是导致我国文学创作多元化现象的主要因素, 与我国思想文化的解放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与某一时期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价值观念有关。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传媒技术的发展, 大众文学借助这一特点造成了现代文学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发展, 文化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在此期间, 我国的作家一直坚持着自身富有个性的创作方式, 因此那个时代的创作作品都获得了丰盛的美学价值。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家对文学的价值观和美学观是多样化的, 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特点。多元与单一是相对的, 是一种广范围的描述。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元化文学创作, 是对一段时期作家的文学创作观念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归类和划分。随着我国从共产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文学思潮和流派现象在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进而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性, 促使不同的文学创作有着多样的价值体现。将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学理论相结合, 能够让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 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现象将会产生。因此构建一个文学创作发展体系, 使其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 从中国实际出发, 通过自身具有的独特个性, 使其满足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纯粹的来看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意图, 几乎没有相同的特性, 也就无所谓文学价值的单一性和多样性了。八十年代初期, 我国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 以及不断更新的资讯设施等, 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 进而导致了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 使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向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受全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中国各个领域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而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应运而生的创作价值, 也同样具备了多样性特征, 很难用一两种文学主潮来解释多元化的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末期, 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政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多元化现象的产生。在不断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发展中, 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这就造成了文学创作的日趋多元化。可见当代文学价值的多元化现象主要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念。

20世纪80年代, 网络文学的出现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存在所呈现出来的新的创作方式和文学机制, 都体现了当代文学新的价值取向。虽然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形式还不够完善, 但它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通常价值观念往往对与之相悖的价值取向具有促进发展的作用。从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看出, 社会价值观念影响着文学创作的产生, 而对于文学创作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是由人们的自身价值观来判定的。因此文学价值观念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在文学上的不同价值标准。瞻望历史, 我们发现文学价值的多元性往往发生在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折时期, 网络文学就是如此。网络不光是一门科学技术, 它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由此产生新的文学特征, 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 在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下, 新时代文学创作的衡量标准是由文学价值观念下新的文化品味来决定的。

三、结语

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促进了价值观念的改变, 价值观念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因为接触不同的事物而发生变化, 影响自身的所作所为。在文学创作方面, 作家的价值观念就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理念, 但往往社会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作家的价值观念。在我国社会形态转型的过程中, 我们往往从单一的角度来看待多元化的文学特点, 因此看到的都是文学解放下的创作价值。但从当下文学创作的视角来看, 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文学价值观念开始迷失方向, 文学精神逐渐瓦解, 制约了当代文学的发展前景, 甚至影响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光.《多元文学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J].东方论坛, 2009 (02) .

[2]姜英.《网络文学极其价值观念的界定》[J].网络文学研究, 2009 (02) .

[3]侯传文著.《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4]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M].人民出版社, 2011.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2

摘 要 从社会经济、青年人自身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推进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政治素质 教育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思想素质,如何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目前许多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各高校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推动思想素质教育的进程。可是目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并不令人意,当今的大学生同以往各个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却缺少些激情和动力。,很多大学生思维方法简单,思想不成熟,甚至幼稚,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

1 高校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出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

1.2 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种情况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3 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判断标准呈现二重性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的标准评判自己。这说明,同学们对于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是认同的`,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反映了当前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腐蚀影响。

1.4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虽然趋向务实化、理性化,但在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表现为知行不一。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矛盾问题探源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负面消极影响,他们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使钱多钱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带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刻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渗透和传播,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着较强烈的冲击,使他们在裹挟着全球化外衣的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面前产生迷茫,真伪难辨,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2.2 青年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上所造成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虽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却使其产生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趋于幻想或停留于理论,对社会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造成了虽身处变革,但又“雾里看花”情况的发生,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同时,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数人完全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青年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创新

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对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

2.4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中华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糟粕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弘扬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之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对于糟粕成分的不适当的渲染,造成社会上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的不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知识贬值、官本位、“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短期文化等不良文化倾向在部分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中频频显现,有的甚至大有蔓延之势。这一点,尤须当前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予以特别关注。

3 对知识经济下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知识没有思想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想素质是新世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时期,也是思想素质形成和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很多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特点,坚持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3.1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方面的教育;围绕树立良好心理素质问题,着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法制意识问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公民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问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的全面的思想教育模式。

3.2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

思想素质培养需要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无论现代教育怎样变革,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

3.3 建立综合评估体系评定学生的思想素质

研究一套适合评价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估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全面考核学生,综合测评表考评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杜绝感情因素,并把它作为学生评三好,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的依据。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了情感交流和双向交流情感

大学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还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启迪学生思考氛围,全方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活力、有定向、有秩序,增强适应性,培育自信心,充分鼓励大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在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新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在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尽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坦诚的态度、和蔼的语气、微笑的面容对待每一个同学,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学生由对教师感情上的接近转化为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纳,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内化。

3.5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去汲取营养。教学时力争把最新的热点问题融于教学之中,把握政策的精神进行正面客观的讲解,启发学生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联系热点问题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教学处于动态之中,教学更贴近实际也就更生动、更吸引人、更具时代气息。在联系热点问题教学时通过分析把热点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

3.6 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示范作用

应积极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经常性地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观念。高校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注重“师德”培养,使广大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楷模意识,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青年。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戴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M].北京:中*中央党校出版社,

3 杨建国.“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关成华.绚丽的青春———中国青年80年的奋斗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当代体育文学价值观念定位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当代体育文学 价值观念定位 道德评判 人文精神

体育文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影射着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点滴,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时代风貌,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我国当代体育文学正是以此为引领,以道德价值评判、人文精神等价值观念为基准点,延伸了体育文学的自由创作空间,取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体育文学以多方面的价值观念融入日常生活,记录历史发展进程,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文化以及思想层面的多元化解读,由此形成了体育文学独特的风格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道德评判价值体系的构建

体育文学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革命发展需要,在文革期间它受到了极度扭曲,无法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直至文革结束后,才彻底打破束缚恢复了自由。体育文学道德价值评判体系的重构也是在文革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当时我们不仅缺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力作,而且也缺少从运动员灵魂出发,展现他们精神世界的作品。韩国申向星在其著作《论体育文学》一书中,以韩国体育文学的现状为出发点,阐述了韩国体育文学的发展和创作实际,并以日本体育文学为对照提出了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建议。该书的问世使得我国学者深刻认识到我们在此领域的不足之处,产生了一大批实力派体育文学作家,包括刘心武、李修玲以及赵瑜等,他们都是卓有建树的体育文学作家。之后,国内文学界掀起了一股反映体育风云和反思文革体育的文学潮流,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关注焦点,将重心转向了客观审视和深度思考,体育文学的价值诉求发生了变迁,但这种价值诉求的演变不够深刻和彻底,大部分都是在对主体的张扬和批判过程中实现社会道德的评判,这种道德评判依然停留在较浅层面,缺乏深度的理性思考和分析。

事实上,此时的体育仅仅是彰显主题的一种手段,完全可以用别的社会活动来取代,并没有赋予体育太多的内涵,比如楚尘的《体育课》中对抢球的描写只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而已,在小说结尾作者十分明确的指出,体育课只是属于特定时代里的一件偶然事件,它的价值就在于引发了一系列其他事件,它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这种类型的文学只不过是对文革历史的反思文学。由此可见,体育文学发展初期其实同其他文学类型一样,具有依附性,但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完善,直至今日,体育文学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如何重构当代体育文学的价值评判体系才是研究体育文学的要义所在。

二、人性的回归

“文革”时期,有关人性的看法和理念依然比较薄弱,只有少数涉及爱国主义和革命牺牲精神的文学题材。而这些触及人性的作品又被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烙印,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思想的传播工具。而其他有关人性的辉煌和其他的优秀思想几乎都被人为抹杀了。在文革十年期间,个人崇拜现象和阶级斗争不断涌现,这些思想严重搅扰了人们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点,大部分无产阶级,普通民众和部分知识分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残害。像《正气歌》、《线》以及《又为斯民哭健儿》这类的体育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这类体育文学不仅真实再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而且揭露了亲情淡薄、友情荒漠等客观现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希望构建一个自由美好的人性社会。

有关人性的呼唤和思考在当代体育文学中还大量体现在对自由、民主、和平以及博爱等真善美的追求上,还有大量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希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现代化建设环境下开辟体育文学的自由发展空间,此时的体育文学被更多地赋予了崇高、人权、自由、博爱等人性主题色彩,而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等思想主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人们对自由、和平、公平的体育文化氛围的追求日益强烈。

客观来讲,对体育内涵和体育精神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人文精神的重塑,势必会导致不必要的文学断层。体育活动属于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高尚、健康以及文明等显著的文化特点。随着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大多数作家将体育文学视为情感发泄的工具,并着手开始创造有关以人物、事件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借此抒发作家的思想情感。比如,众所周知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家黄宗英,他就时常在作品中描写一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斗争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他能够敏锐地抓住时代前进方向。此外,他们的作品中也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困惑和苦恼,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根本,这些作品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并受到了读者广泛的认可和喜欢。这些作品所流露出的思想也充满了感染力,代表了一种时代思潮的发展趋势。此时的人性复苏和回归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由此也奠定了当代体育文学人性回归的价值定位。

三、人文主义精神的树立

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当代体育文学人文精神的诉求和构建发源于作品《包身工》,在抗战历史时期,除了大量反映战争事件和战争人物的作品外,同时还涌现了许多以难民生活和伤病命运为题材的体育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真实再现难民们的艰苦生活以及指责侵略者罪行的基础上,赞扬为难民们服务的青年们自我牺牲精神,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彰显上又进了一步。人文精神在当代体育文学中的外化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和理解,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体育文学对人性揭示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内容和环节,这不仅打破了传统体育文学在此方面缺失的局面,同时还促进了社会先进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近二十年来,社会文化元素日益多元化,而其随意性和混乱性也日益明显。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肆渗透,使得原有的人文关怀日益淡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悄然地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金钱、地位、权利等低级趣味作为人生追求,人文精神日益枯萎,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体育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金钱地位权利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体育文学开始逃避现实,主动迎合大众低级审美趣味,形成了当代体育文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难题。刘再复在其《文学人文主义本质的恢复和深化》曾强力呼吁:“在当下的人文主义大潮影响下,同小说一样同时构成这一思潮内容的,是突飞猛进的体育文学,由于我国现实发生的种种历史事件本身是十分复杂、动人心魄的,用不着进行虚构,作家们把这些现实的素材加以筛选、升华和审美,便十分动人。同时把人视为现实的人、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完人、超能人。”

自古以来,但凡那些经典之作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表露,以人为指向,以人生为文学。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文学要展现人如何在极端的环境中得以合乎人性的发展。因此,文学应该坚定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真实揭露现实黑暗面,成为人们的精神导引者,为重塑理性人生而上下求索,为当代沉溺于消费主义中的读者们打上一剂精神清新剂,让他们的灵魂在物欲横流的当代重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洗礼。对于违背体育精神的体育行径,对于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虚假行为进行指责和反思,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赞扬和讴歌作为公平正义之旗的奥林匹克精神。根据有关学者的定义,我们能够断定此类体育文学虽然在内容上并不侧重于体育场面的描写,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是立足体育精神的体育文学中的佼佼者,但这样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不免令人感到惋惜。著名体育研究学者申向星曾将我国传统武侠小说作为典型例子提出来,这不免会令人产生疑惑,就算不去深究武侠小说中极尽想象的武功路数描写是否应该归属于体育活动,能够由传统的侠义文化演绎出所谓的体育精神就已经令人困惑了,更不必说那些理想主义化的创作意图,不仅会让读者望而却步,而且不利于实际研究,因此,当代体育文学要站在人道主义高度,重树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

总之,在浩淼如海的体育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时代风采、现实力量和思辨锋芒,从中审视历史的发展。在新世纪,虽然体育文学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市场化发展趋势,但仍要保持其应有的文学品格和价值定位,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读者审美的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兰薇 基于起源论与本体论的体育与人权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5

[2]郑敏 老年人锻炼依恋的特点与其锻炼坚持性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3]刘昕 胡月英 张荣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文化的历史变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4

中国当代陶艺作为诠释人类终极精神和观念精神的现代艺术模式,以其不同时期的行为方式和语言类型表象,一旦成为潮流的架构,我们就不能不去思考和质疑这种现在现象和形态的创造力及批判性,能否重新维护、铸造向现实社会挑战及成为推动朝代发展的潜质,这是人类历史及当代文化发展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1 观念状态与冲突释放

由现代主义的实验模式作为观念,作用于意义后所产生的后现代倾向的当代实验陶艺,在从经验主义的“实践行为无可代替性”的操纵中,提解到现实性及身份性所形成的互动及游离,而构架出新的行为模式,是现代工业及当代文化后,被新陶艺概念划定的“现代工艺模式”,这个过程本身就极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情结作用下的新经验主义把这种状态转化成为一种新的体验的可能性,而此行为的架构就成为一种新观念中的当代意识和思想观念。

中国当代陶艺面对时代的荆棘之途,其挑战性是持久和全方位的。在寻求本土文化的现代性架构中,其母体文化的原始的能动概念和启蒙的承载力量与现代是一致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超越历史价值而建构一种观念,它必须有明确的文化架构根基和强烈的文化指向,中国当代艺术与根土文化的联系,使中国当代陶艺在实践中着力去架构当代艺术的本质价值,从而觉悟出一种当代观念和完成自身的现代建构以及后续的发展模式。它所具备的特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内涵,而是对中国当代文化问题的理念认识视觉思考,为当代实验陶艺的支撑提供理论的注脚。

伴随着现代主义当代陶艺理念的扩展和延伸后现代主义存在经验和行为模式反映在当下实验陶艺中,欲梳理某种意识和社会话语,试图把陶艺的当代模式拉到现实经验中去介入它的存在性,于是判断上的困难就纷至沓来。然而,它的结果排斥了原本与它持有相同的观念,在急剧压缩着一种精神状态和特定的语义环境,将这样一种状态限定为当代实验陶艺观念性意识,必由一种更大的文化现象的理念流程的预期方可来兼容,并产生一种新的观念机能去作用当代艺术的发展。这种文化形态的惯性同样作用于时下陶艺家的生活状态,并演绎出当今视觉语言程式化形式,中国当代陶艺发展实质也是一直保持这一特征而发生和发展,并由此引起语言方式和结构转化,使其选择的意义有着极强的现实感。

当代陶艺的现状与传统相去甚远,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叛离终究不能说就取代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步入时代主流,倘若激进思想的根土不复存在,又没有提出某种预见性的把握,这种正在发生的艺术是否还能延续,人们感受到一个大空间的存在而需要的是给予这个感觉一种解释,以及一种状态的寻找传达。当这种选择成为一种文化历史批判,理性精神的形而上惯性,而触发的极端化“观念图式”,是否成为另一种价值密度,我们关心这个发展,因为它无疑有很大的革命性。

2 根土意识与精神扬弃

中国当代陶艺的发生和发展包容了强盛的根土意识,并且成为现代艺术的有力载体。它的媒介状态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艺术品格,在全球性文化的背景中,中国当代陶艺着架构和诠释出对当代艺术的批判和文化语境。中国当代陶艺家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和坦诚,较早地提出了对传统经验主义文化的“精典图式”进行“话语架构”的观点与人文精神的呐喊,对时下中国陶艺尴尬无奈的场景提供了另一存在的语式,使它彻底从经验主义的理想中抽离。显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而其斗争的实质在于,它是对当代陶艺观念和社会理念的操纵而不是媒介的操纵,即社会文化产生陶艺而不是陶艺本身的问题。无疑这种转型架构的挑战性对中国当代陶艺的重建注入了特殊的意义和旗帜作用。虽然这种急风暴雨式的实验和推进未在语言和形式上真正到位和落实,但它的这种批判性和“反判意识”给当代陶艺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疆土。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入,中国当代陶艺自身已显示出现代文化意识的品格,并表现出以自身模式迅速渗透时代精神的阻断性,它与时代同步构架的结果,使它成为后续的先锋观念陶艺的有力推动者和承载者。中国陶艺的“喧嚣”程度从来不低于中国当代主流文化任何一次的“长征”,这种冲动和果敢的精神标志着当代陶艺已向现代艺术突破和飞跃,并汇入当代艺术的主流中成为现代观念很强的时代陶艺。它以其独具的生机感和文化挑衅性去碰触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征,用陶艺这一模式把艺术观念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化的特征联系起来。随着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和文化领域新理念及信息的到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对以往现代文化观念的重新理解,真正将中国陶艺置于全球性的国际文化语境和中国当代新艺术的背景中,从而也给中国当代陶艺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提供了一种批判的场所和广阔的对话空间,这种碰撞和选择使它进入了新时期后现代主义之后的状态,成为实践当代艺术阶段性的重要标志。

我们不可否认,当下“全球状况的国际文化”意识以自身强悍的占据性和着实的信赖性,去解构着“观念后”的现代经验主义及所曾发生的“经典图式”,这个进程让“后发生”的阐释具有它的存在意义和可能性。反观之来质疑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的根本价值,显然这种回应超出了艺术本身,而变质成一种更宽泛的文化概念。不管它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如何,如同处于现代文化中的当代中国实验陶艺与其他当代艺术一样,终究处在被“选择”的状态中,这是避免不了的必然,而面临的作用不管是心态的还是行动的,都将会证实这一文化权力话语的现实性。

中国当代陶艺的概念由当代艺术背景下的确定,找到了参与时代艺术的滋生点,给自身的现代方式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使其能够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使它去诠释更多的概念。从操作层面上看,努力培育和支持新艺术价值的指向和当代陶艺体制,并对面临的新的环境而由此带来的冲突和选择上的策略性及必然性,以此去回应当代文化的现实和认同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以其解决中国当代陶艺的本质特征,仍然是推动其观念转变的核心问题,有了这样的建树和实录,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期盼和发展。

3 文化内涵与跋涉选择

中国当代陶艺力图在特定的文化氛围、材料媒体中,用全新的框架、角度、材质和手段去创造当代陶艺的模式,以具张力的视角话语来透视一个容量宏大的时代命题和社会场景的虚拟空间,将一种超负荷的沉重感及说解不清的现象推动了精神感情的前沿,同时将世间沧桑沐浴在同一种情绪化状态中,真切地切入了时下中国生存的现实,把陶艺提升到关注当代社会及文化批判应承担的地位。当代陶艺家给人们提供了另一存在语式,给当代陶艺注入了一丝亮丽。它赋予社会一个无法触及而又独特的视点,使人从感官上获得了人类感知和意念上的共鸣,感受到这些泥土中负载着静谧久远的文化气息,传递着超越陶艺物象本身的信息和某种话语之外的声音。而这种思想的传播没有任何表情和叙述作参考,从而使情绪的意念合成为视觉通道的元素,一种令人惊讶的强烈生命力,给人们带来了感觉中的内在意向认知,创造出虚拟性的新理性空间概念的辐射,表现出自觉的总体意识和视觉效应,从而表态那种潜在的观念意识和精神感召。

然而,中国当代陶艺与现代文化观念的变异是交织复杂的,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又不是一个观点和主义就可以改变一个潮流,当代文化建构和进取是缓慢发展的。疏离不是目的,更不是艺术本意,尊重当代艺术,是为了滋生新的时代。我们保持文化的警觉性,能够从概念及流行中抽离出来,由自身的独立面貌解读当代文化现象,以及对当代陶艺诸多关心的话题和相关的批判,使其价值和意义蕴涵在这个具体的当代文化情景中,而成为一种文献价值。无论对其持有何种观念和什么样的把握,以及操作和置换何种媒材与形式,已不再是当代艺术状态和学术主义的最后衡量尺度和指归,而能否凝聚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本质,才是当代陶艺创造的根本问题。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5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物质生活改变的同时,另一方面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基于社会愈益重视三农问题的的背景,透过农民价值观的变迁管窥当前困扰农民的主要问题,梳理三十年来农民在这一方面的变化,借以探寻市场经济对当前农民的具体而深刻的影响。关键词:农民;价值观念;变迁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三十余年的农村经济实践过程中,不仅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农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亦相应地发生深刻的变迁。透过农民观念上的变化,揭示农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解决困扰国家和社会的三农问题,无疑是一个极好的窗口。

一、农民价值主体的个性化特征

改革开放没有使农民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代替传统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价值观,但在以家庭为本位的框架内,价值主体出现了个性化特征。

传统农民的价值观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在传统农民的眼中,家是一个长长的系列,是世世代代的生命之延续。农民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整个家庭的利益为轴心的。在传统村落中,土地由家庭共同占有,农民以家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作为一家之主的家长,总是代表着整个家庭的利益,他的言行也总能成为其它家庭成员的“尚方宝剑”。这样,每个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虽然有为自己谋利的动机,而且往往有很大的离心倾向,但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势力的强大,以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制约,在广大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家庭观念,他们以家庭为本位组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以家庭为本位判断一切事物的价值。

农业的集体经营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然而,在大多数农民的心目中,家庭仍是他们关注的中心和生活的寄托。多数农民之所以维护集体利益是因为他们想到集体的利益之中也包含有他的家庭利益,农民以家庭为本位的价值观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又回归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以家庭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再一次得到加强。家本位价值观在新时代仍支配着多数农民的思想和行为,集体本位价值观遭到很大程 度的削弱。自己的社会经济活动,都紧紧围绕家庭而展开。

改革开放也从另一个方面冲击着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在家庭本位的框架内,个人意识也滋长起来了。过去抽象、贫穷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被抛弃后,一些人在家庭本位价值观的另一极有了离心倾向。这一变化可从下列观念的变化中得到印证:

1、从业观的变迁

数千年以来,农民务农,工人做工,商人经商,这是天经地义的社会分工和传统的从业观念。

“以农为本”的思想长期禁锢和束缚着中国农民的意识和行动。而在三十多年来农村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在商品经济的有力冲击下,传统的从业观被一扫而光。农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把从业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以及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非农业生产部门。我国农民从业观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被动、自发、盲目到主动、自为、自在的发展过程。

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融合进行,城乡联系日趋加强,各种类型的农村市场相继稳定建立,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有了相对稳固的产销渠道,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必不可少的原料、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等亦有了比较规范的来源;同时,农民对于商品经济与市场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能力在实践中也日趋提高,这样广大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素质、社会市场信息来选择能最大限度发挥才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非农产业。所以,此时农民的从业观,就由自发、盲目、被动的择业阶段,步入自在、自为、主动的从业阶段,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向更高层次发展。

2、致富观的变革

我国农村改革起始阶段,农民有一句“劳动致富”的致富经。很多农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承包的责任田侍弄得肥沃高产,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农民并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裕,他们追求“小康”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更大的满足,我国农民致富观,已从出力转到动脑。他们肯定人是目的,强调以个体存在、发展为出发点,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个体在群体、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个体权利权益的维护。期间,在个人实现富裕后才会由只顾个人富裕转变到共同富裕。这一致富观转变是在党的“共同富裕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出现的。为此可以有先富后富之分,但先富不仅仅是个人发家,而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而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农民价值观念的这一变化时期又回到了传统重视家庭利益的道路上,当然,这是一次升华,农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概念。改革开放的发展唤醒了农民的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意识,逐步克服了传统的以家庭、社会、群体的角度审视个人,把个人的生命、利益、人格贬低甚至淹没的价值观念,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群体的关系时,部分农民已开始奉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二、市场经济观念的萌发

改革开放把广大农民推向了市场,从而也把农民的价值观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虚幻的重义轻利观念中解放出来,广大农民开始敢于最大限度地追求实效性经济价值,实现了价值目标的现实化。

传统农民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自给自足。他们判断事物是否有用的标准应是这一事物是否有利于他们个体、家庭的生存、发展与延续。然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念却给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蒙上了一层虚幻的面纱。

农民是小私有者,他们天生有占有财富、获取财富的心理,因为,财富拥有的多少往往是农村家庭是否能获得尊敬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农村评价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尺度之一。对于获取财富的方式,农民认为只有凭借个人劳动获取的财富才是正路,才是可靠的,而没有付出劳动的东西,如树林、果实、野生动物等等,被农民视为“上苍的东西”或“天生的东西”,谁也不能阻止他们的使用。正如前苏联社会学家B.H.米罗诺夫在分析俄国小农的财产观所指出的:“农民不认为砍伐林木、采摘果实、在(荒野的)草地上(虽然它不归谁所有)放牧牲畜是侵犯了所有权。”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反映,例如,有些农民在大肆砍伐天然森林、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甚至破坏、盗窃公共设施时,农民还不认为这是盗窃、犯罪,除了因缺乏法律知识外,与他们这种财产观也不无关系。

在农民的文化心理中,没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从农民法制意识的观念看,这些财富都不是不可侵犯的。农民认为可以暗中悄悄地从老爷那里把财产拿归己有,要暗中悄悄地干,因为官方的法律保护这些财产。随着农奴制 的废除,地主总是抱怨农民侵占自己的土地、砍伐林木、践踏禾苗、盗窃田地的果实。”因此在农业文明中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无法产生商品经济所要求的现代意义上的财产观。

农业的私有化改造给中国农民带来了希望之光。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意识形态灌输下所培养的普遍流行的高度政治化的理想主义,英雄价值观念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道德相结合,多少把农民带入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他们对其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评价都开始脱离了一条现实的轨道。农民对现实价值目标的追求被政治化的空想所淡化。

改革开放给农民送来了市场。市场经济的本质讲求的是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最佳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追求高效率、高利润是其应有之义。因此,追求实用、高效的价值观念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突出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在农村的逐步展开,市场对农民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农民的价值追求日趋实际和功利化。农民的价值目标从“无私奉献”的“五彩云端”降临到现实人间,扎根于社会生活。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利益经济。农民对实效性经济价值的追求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民价值观念的这一变化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如少数农民的见利忘义,拜金主义思想,农民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短期性对国家经济的不良影响以及一些优秀传统道德的沦丧等等,但是总的说来,这一变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它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一个坚固的价值基础,开拓了农村市场,刺激了居民消费的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有着并将继续保有这种历史作用。

三、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市场经济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多种机遇和可能,大大冲击了农民的道德价值观念,改变了价值选择的单一固定模式,实现了价值选择的多样化和价值标准的相对化。

建国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农民附属在支援祖国四化建设的专列上。农民丰富而复杂的思想观念被高度地统一, “劳模热”“参军热”“英雄热”一度成为农民价值选择的轴心。在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农民的道德 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价值在农民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农民对价值的追求不再局限于道德价值所限定的范围。价值的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价值标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固定,有相对化趋势。

在农民道德价值观念变化中,最显著的是“公私”观念的变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被附属于集体土地上,农民整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依靠在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而得到的分配物。集体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性使得农民即使在暗地里盘算自己私人收入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农民已养成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道德观念,大多数农民能自觉抵制“损公肥私”现象。集体主义精神在农民的道德价值观念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实行农业家庭经营后,利益取向趋于家庭化,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开始淡化,小家庭意识,个人意识开始增长。虽然许多农民对“损公肥私”现象,仍然深恶痛绝,但在集体利益与私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农民往往能大胆地站在私人利益一边,集体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位置发生了逆转。

农民的婚恋观、家庭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建立新型的恋爱、婚姻、家庭关系,但一直未见显著成效,大多数农民在婚恋家庭问题上然遵循传统习俗,格守传统道德。而集体劳动时仍然存在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未得到根本改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大多数农民开始抛弃传统村落文化,大多数农民的婚恋家庭观趋向于现代化,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健康、文明向上的婚恋家庭关系在农村中已开始盛行。当然,在另一方面,遗弃老人和女婴现象也有所增长。

在农民道德价值观念变化的同时,许多农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热衷于追求道德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代又一代的农村青年追求的是并非奢华的物质生活,劳动模范、英雄人物、解放军叔叔才是他们热烈崇拜的偶像,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农民虽然依然保持着中国农民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但英雄人物的光环已很少萦绕他们心头。在他们人生价值体系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发家致富”。当然,追求道德价值的农民也并非消声匿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涌出了不少雷锋式的好农民。总的趋势是,农民的价值选择开始多元化,既有努力发家致富从经济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民,也不乏从 政治和道德上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农民。

与此相适应,由于价值选择的多样化,也引起农民价值标准的相对化。农民一改过去相对单一和固定的价值标准,把价值标准放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放到了有利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各个领域。总之,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有史以来中国农村变革最深刻的三十年。农村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农民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是极其复杂而微妙的。他对农民的思想行动乃至整个国家公民的价值判断都将产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6

“文革”结束以来,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艺术家对“形式”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1、“后文革美术”伊始,作为对“极左”时期僵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学院艺术的反驳,提倡艺术应回归本体,捍卫语言的自身价值;2、在审美现代性的话语下,实现语言的现代性转换,进而赋予其当代特征;3、将“形式”提升到现代主义的高度,使其作为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表征;4、注重“形式”在语言与修辞方面的“编码”,强调其生成的艺术史逻辑,及其隐含的中国经验与文化身份;5、将“形式”纳入观念性的表述,艺术家为形式的运作创造条件,设定规则,重视创作中的方法论。

本次展览将由三个展览专题组成,“理性与意志”、“反形式的形式”、“日常与观念”。

“理性与意志”集中讨论1980年代中期的形式与语言问题。“新潮美术”时期,当时的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笃信,唯有语言与风格的个人化才能标识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才能赋予作品以审美现代性的特征。对“理性”与“意志”的崇尚,则基于一种人文理想,即唯有保持理性的批判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主体的解放。在当时涌现出的一批艺术家中,虽然在形式与风格上各有侧重,但其内在的人文诉求仍具有一致性,那就是强调大写的“我”或者说自我的价值。

“反形式的形式”将讨论1990年代艺术家们在形式领域所做的实验。“反形式的形式”既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早期的追求,即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同于西方盛期现代主义的抽象,即将一种原创的、个人的、精英主义的形式探索作为目标,相反,这是一种观念的形式,抑或说是反现代主义编码的形式。虽然作品最后仍然具有形式化的痕迹,但是,“形式”只是某种方法论的结果,是观念化的副产品。而且,艺术家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颠覆既有的形式观念而展开的。

在第三专题“日常与观念”讨论了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一部分艺术家们将“日常”纳入形式的表达中。对“日常”的关注,在于我们可以感悟其背后蕴含的中国思维、哲学、审美及其文化经验。见微知著——而这一切是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与我们周遭的现实相联系的,也是蛰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实际上,不管是从本土文化现代性的角度,还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考虑,艺术家的任务之—是在观念的转换中,赋予形式以新的美学意义,使其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提出有意思的话题。

很显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形式”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既然如此,为什么会以“形式乌托邦”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呢?毕竟,“乌托邦”的意思,就是表明它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理想。看来,用这样一个主题,原本就是一个悖论。而事实上,“形式乌托邦”强调的正是形式——语言探索这一脉络的艺术家们普遍面临的一种尴尬状况。之所以会造成尴尬,最为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当代艺术缺乏一个现代主义的文化传统。换言之,当形式的变革既不能纳入美术史的叙事,也不能提升到现代主义文化的高度时,那么,形式最终只能成为社会学叙事的附庸,不能真正彰显自身的内在价值。而现代主义的文化传统,最为核心的要点,就在于强调,艺术完全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语言批判、形式批判来捍卫艺术的价值。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7

一、当代影像的观念性呈现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态势,与转型期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理想、观念转变、实验取向以及语言变革息息相关。受后现代图像理论和最新电子技术的支持,大批摄影和影像作品的问世为当今中国社会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叙述方式。摄影自发明以来又一直是人们寻求自我表达、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媒介,其自觉性的记录表现一直伴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成为近两百年来摄影历史构成的一支主脉。到了六七十年代,摄影才在世界范围内脱胎转换为一种新型的影像艺术,由原先的摄影记录功能转变成自觉的、具有独立方法论的艺术媒介,这种从“手段”到“目的”的转变意味着摄影作为艺术在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化——摄影从此具有了不同以往的观念诉求。在这种观念化的摄影作品中,摄影的审美功能理所当然地让位于作品的观念的表达,它所激发出的艺术思维早已不是传统的造型框架所能承载的,并且大大地拓展了固有的摄影概念,打破了我们固有的观看方式和认知方式。

二、当代影像的语言表述

当代影像艺术的方法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创作实践中,因此笔者通过三种带有普遍性的手法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

其一,对传统的戏仿挪用。挪用,是与传统展开对话的一种形式,当代影像艺术中挪用的价值体现在把已有的图像、符号从原来的语境中抽取出来,使其陌生化并置入新的语境,产生新的意义。将传统绘画与数码方式结合是这几年来被大家所关注的,艺术家把传统的绘画用数码的方式做了处理,使其看起来既不是绘画,也不是摄影,而是处于交叉地带的文本。挪用不是目的,挪用的背后是有戏仿为支撑点的,戏仿的明显功能是讽刺。乌尔利希·韦斯坦因说:“戏仿和讽刺往往紧密相连,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因此,挪用并不是生硬机械的外观形式套用,而是一种机智的呈现,是一种寻找更深地介入现实、深入到表象背后、争取更大自由度地自我表达的新利器的过程。对传统资源的戏仿与挪用体现了当代影像艺术不同于传统摄影的特殊性,显示了它思维的深刻性、视角的多样性、方式的混合性。

其二,对现实的造景摆拍。对于当代影像新观念的表达,摆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实际上,摆拍从摄影诞生开始就与之同时存在。肖像照、全家照、团体照等等也都具有摆拍的性质。随着摄影的纪实性功能被强调,摆拍虽然在人们的照相活动中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但它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方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甚至被忽略。当代影像艺术的摆拍是要实现某种意义的,没有理由或道理的摆拍是没有意义的,艺术家如何找到一种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传达某种当代观念,就成为摆拍影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国际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的视觉艺术家进入到摄影领域进行创作,中国的艺术家从90年代开始大量借鉴这种摆拍方法,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采用摆拍方法,使得当代影像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性和观念表达的自觉性,摆拍成了当代影像的重要特征,也成为如何看待摄影的本质问题之一。

其三,新媒体技术应用中的观看拓展。新媒体技术直接介入摄影,使艺术家进入了从客观经验转入主观经验以及个性化图像创造的新路。传统摄影也可以在暗房或计算机里合成各种影像,但它毕竟是以人的现实经验和光化学为基础,而新媒体影像既可以是拍摄的影像,也可以是纯粹的无源制造,尤其以利用3D数码技术为代表的成像方式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摄影的两大基础——光学和化学。这一切使得摄影与非摄影划分标准日趋模糊,但是拓展了新的影像生长空间,使其形式更为多样。摄影观念、主题开拓、叙事方法以及阅读方式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异,有了新的发展。因此,观看视点的延伸实现也同样得益于新科技的成熟发展。时代走到21世纪,新媒体的虚拟手段不但在技术方面成为艺术家的超级助手,它也改变了艺术家的视点并成为新思维的导航仪,丰富了当代影像艺术自觉地以观念造像的实践。

三、当代影像的现实意义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从艺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看,是最具当代性的艺术样式。它成为了思考、反思当代社会变动的手段与媒介。通过它也为摄影实践的自身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空间,同时也确立了一种呈现社会实践的景象与景观的新视觉体裁与新手法。有价值的当代影像艺术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其一,图像自身所具有的独异观念应有较强的辨识度。其二,观念的表达清晰并具备逻辑自足性。其三,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参与性。当代性的意义应该更多地指其思想性,当代影像如果不能勇敢地回应现实,以丰富的艺术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参与,那么这种影像是不配真正的当代性的。当然,作为美学的影像艺术发展具有自足的内部方法嬗变要求,但如果它失去历史现实生活的依托,则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方法的当代性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还会掉进工具学的陷阱。因而当代影像艺术在中国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艺术潮动,在不断变化、发展,以多维的态势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影响着人们对以往摄影与艺术的概念的看法。

结语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8

本科研小组对中国几大高校22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 该问卷调查涵盖有汉语言文学、日语、韩语、英语、德语、对外汉语、国际新闻、涉外文秘、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等16类文史类学科学生, 也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高分子橡胶、金融、财务管理、会计、经济、城市环境设计、海洋渔业、工程测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石油勘探、药学、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等14理工类学科学生, 涉及范围广而全面, 调查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

一、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一) 儒家文化的同根性

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喜欢看韩国影视剧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 有17.5%的人因为韩国与中国相似的文化背景而选择观看韩剧及电影。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地区, 既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 又有共同的文化遗产。韩国是一个深受古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 同样属于以“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为本质的汉文化体系。几千年的交流和融合造就了中韩两国在文化根基、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存在相同之处。而韩国影视柔和了传统与现代, 易使中国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心理认同, 对韩国文化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而韩剧中所体现的儒学经典和传统美德也正好弥补了大学生岌岌可危的道德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当代大学生渴望东方传统文化回归的心理。

(二)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成功的商业运作

韩国自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以来,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以中国大陆和日本作为“韩流”的推广地区, 力图实现“韩流”世界化, 获得海外市场盈利。另外, 韩国影视制作人以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基础, 精心安排制作, 与各国观众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 积极把握观众心理。同时, 将韩国的最新流行元素通入影视剧中, 积极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 剧情的纯美性与生活性

据调查结果显示, 达44.8%的大学生观看韩国影视剧是因为剧情角色吸引人和超现实的浪漫纯情;42.7%的大学生喜欢青春偶像剧。

韩剧大多数走人情、爱情、友情和亲情为主的情感路线, 真诚地描绘世态人情的庸常与无奈, 充满人类质朴的爱、质朴的同情与关怀。俊男美女的演员阵容, 时尚大方的穿着打扮, 曲折的剧情, 唯美的画面, 婉约的音乐, 舒适的生活场景等, 都是韩剧吸引大学生的原因。但, 最为重要的是唯美爱情为主题的剧情。韩剧中的爱情纯洁含蓄、深情浪漫, 是抛弃了世俗杂质的理想化爱情。处于恋爱青春期的大学生, 自然对这种唯美浪漫的爱情剧比较钟情。

二、韩国影视剧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度广, 其审美价值观与收看的影视节目有很大的关系, 在我国热播的韩国影视剧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产生一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对大学生对待韩剧里的服饰、饰品、发型的态度的调查结果看, 会追随韩剧潮流的占到69.2%;从大学生最喜欢的服装款式的数据统计看, 喜欢韩国服饰的大学生占到55.9%, 可见韩国影视剧势必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韩国影视的高成本包装和华丽的服饰塑造了影片主角独特而又有个性的完美形象, 这也满足了大学生爱美的心理。

从对大学生关于裸体摄影展和裸体行为艺术的态度的调查结果知道, 我们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有44.2%和39.2%的大学生选择可以接受和无所谓, 只有13.3%和3.3%的大学生选择了反对,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和思想意识比较超前的时代特点。

(一) 积极影响

1.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就韩国影视剧审美功能而言, 有36.5%的大学生认为“韩剧”可以提高审美情趣, 有44.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审美鉴赏力。韩国影视剧中俊男美女的演员阵容, 时尚大方的穿着打扮, 曲折的剧情, 唯美的画面, 婉约的音乐, 舒适的生活场景等刺激着大学生的审美感官, 在给大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 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认同、扩展了大学生的审美角度, 提高了审美鉴赏力。

2. 有助于大学生确定正确的审美方向

根据调查数据结果, 韩国影视剧影响到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各个方面。其中, 在大学生言谈举止方面影响占到28%, 居于第一位, 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相对正确的审美观念, 有利于大学生拓宽视野, 拓展知识, 更新观念。韩国影视剧中所传播的许多现代观念和符合时代潮流的言谈举止、时尚的穿着打扮和国际化的潮流感, 有利于大学生改变僵化落后的审美观念, 激发他们紧跟时代步伐, 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不断发展的青年文化。

3. 促进大学生深层审美价值的提高

通过对韩国影视文化对大学生自身产生的变化统计分析, 韩国影视文化对促进大学生深层审美价值的提高产生积极意义。韩国影视文化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非常容易让大家感觉故事就像发生在身边, 影视剧内容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从挖掘人性的角度来看, 充分展示了韩国电影创作人员和演员的表演功底, 无形中增加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们能够从韩国影视中借鉴一些有益的体现深层审美价值的东西, 主要有诚实、勇敢、坚持、梦想、尊重他人、创新精神、为他人着想、尊老爱幼、浪漫等等。

(二) 消极影响

韩国影视剧虽然为中国大学生展现了韩国的时尚和审美观, 但同时, 韩剧剧情老套, 太过虚幻浪漫和不切实际。大学生常常对韩剧中所展现的‘物’与‘情’进行“买椟还珠”式的模仿, 从而出现了盲目“哈韩”的现象。据调查得知盲目崇拜韩国明星, 生活韩化的比重达到74.4%, 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受韩国影视剧的消极影响而造成自己片面的审美观念。甚至有人审美迷失, 认为奇装异服就是个性, 能抢眼球就是美。对我国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甚至是抵制, 丢掉自己民族观。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审美观念形成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 韩国影视文化对当代对大学生审美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造成的冲击也不可否认。我们应该保证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形成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坚持“和而不同”的姿态, 不断吸纳和消化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积极利用韩国影视文化的优点,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我们要利用韩国影视剧所反映的积极因素及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韩国影视剧。使他们不仅能够享受到其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而且能够分辨有益成分, 不会产生盲目的偶像崇拜和追星行为, 以一种欣赏和放松的态度看待韩国影视剧。学习其尊重他人, 理解关爱的文化道德以及自信、坚韧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第二、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提高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通过完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体系, 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意识, 指导大学生接受外来文化要一分为二, 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做到不守旧不盲从, 吸收积极的影响, 摒弃消极作用, 为促进大学生审美观念的正确转型和发展而积极努力。

第三、加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教育。

华夏文化博大而精深, 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今天, 之所以有众多的大学生盲目痴迷于外来文化, 与其本民族文化缺失不无关系。因此, 大力加强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尤其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

摘要: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政府积极把韩国文化推向世界, 以场景华美煽情, 情节浪漫节奏明快的韩国影视剧为代表的“韩流”也席卷中国, 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观众, 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韩国影视剧中展现的时尚和审美, 给人一种既新鲜又亲切的心理感受。但我国大学生常对剧中看到的东西不加区分进行“买椟还珠”式的模仿, 出现盲目“哈韩”的现象。因此, 我们有必要引导大学生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及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 问卷调查等方法, 首先分析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进而指出其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影响, 最后对对引导大学生审美观念形成提出建议。

关键词:韩国影视剧,大学生,审美观念,影响,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浩宇?张琳琳?孟繁龙:韩剧流行原因及青少年接受心理分析, 电影评价2010年04期

[2]刘均国:对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流行的思考, 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月

[3]刘明?施小磊?郑佳:韩剧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探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2月

[4]王庆华:韩剧传播的人文精神, 电影文学2008年9月

[5]林爱清:韩剧热播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探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薛宝林?张丹:关于韩流的观察与反思, 理论观察.2006年05期

[7]朱珊:娱乐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公众话语的影响, 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6月

中国当代油画“暴力”价值审视 篇9

一、对传统美学的反叛

中国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表现暴力的绘画有它自身发展的语境。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中,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当后现代审美商品化在中国初露端倪时,反传统、反精英艺术的当代绘画也在就视觉艺术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着解读。从绘画形式审美角度来看,表现暴力的绘画并非传达“暴力”本身的现实感,“赏心悦目”已不再是艺术家唯一的追求,它更多的强调图像背后的社会性信息,以实现绘画艺术对现实的映照。人们对“暴力”的欣赏已成为调和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媒介之一。在消费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欣赏“暴力”,但仅仅只是对“暴力”的消费,对其产生的文化价值并不予以关注。正如保罗·克罗赛所说:“画面的暴力布局及画的叙事和表现手法,都能描绘出一个独特而共享的视觉世界。”强调“暴力”表层形态的油画在消解叙事性的同时,也消解了形式感的审美传统,凸显了形象和色彩的表现力,张扬了暴力表现之外的社会现实感。背景的简化更预示着一个社会大背景将在图像背后呈现。绘画语言与表现暴力内容的契合满足了欣赏者对刺激的需求,让观众不得不发出赞叹,使人们对现实“暴力”的不平在欣赏中得到宣泄。就“暴力”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呈现和发展来看,它意味着对绘画领域、美学意义上的传统美学的反叛,它是绘画在以新的方式实现对视觉艺术的现实关注,它是艺术家在用个人的方式来重新表达对美的体验和认识。

二、社会学意义的批判与反思

正像殷双喜说的那样,当代艺术的前卫性是一种重视社会生活变迁与个体感受的“社会学前卫”。表现暴力的绘画正是在艺术与社会、个体经验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建立一种视觉关联,从中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实状态以及引起批判性的反思。

就表现暴力的绘画对社会现实的介入来看,它从批判现实的角度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恐怖、性、毒品、战争等夹杂在“暴力”之中,画家通过描绘表现这些与社会文明体系不和谐之音,激发人们对恶性的自我反思,进而实现对暴力的控诉,对正气的弘扬,对人类崇高精神的追求。绘画通过静止画面的呈现能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观者置身于画前,则能体会到画面与现实的关联。如在尹朝阳,何森的绘画中,那些映射出年轻人正承受着无形的“软暴力”已对其造成精神伤害的图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下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失重。而在唐志冈的绘画中,儿童打斗场面虽然带有诙谐、趣味性,但是,从儿童的着装中我们又能窥探出画家对社会现实的戏谑和批判。又如马保忠的关于战争、恐怖主义题材的描绘,让我们重申了对“暴力”的控诉,同时激起了观者对社会自身与文明体系不和谐之音的反思。此外,在施晓杰的绘画中体现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正像他的画所表现的那样,他自己就是从一个一腔热血步入社会的小伙儿过渡到心灰意冷的愤事青年,从一个对未来与现实充满美好憧憬与追求的理想主义者转变为不断遭遇挫折与不公而锻炼出的沉浮者,对于社会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玩偶”———那个愤事嫉俗的承受着暴力与伤害的娃娃。他个人的种种遭遇引发了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层思考。而朱世良作品则始终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对过去学校生活的眷恋,对大窑场和榆树林的回忆,总是反复出现在画面中,在一种追忆与飞速变化的矛盾冲突后,把人和与之相关的事物快速推进,往往是还来不及回味,一切便已经消失,这就是他理解的环境对作为个体的人的一种暴力伤害。赵能智的《表情系列》中,一张张恐怖的脸就是一扇扇敞开的大门,在里面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与此同时,自我的迷茫、人类的困境等在画面中一一尽显。这是艺术家创作之初对自身艺术宗旨的设定,也是艺术本身社会功能的积极体现。

浅析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价值 篇10

一.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的原因及界定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产生都有其特定根源所在, 生态文学的产生亦是如此, 是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生态恶化, 而这一最大根源就是人类自身。进入20世纪以来, 生态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文学自古以来就担当着拯救济世的功用, 是人类社会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 它与自然及社会有着更深刻、更广泛、 更多样的关联和互动。面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危机, 在“生态危机”这样时代大背景下, 中国的生态文学也应运而生, 是一种迟到的生存醒悟, 是在追求一种更加友好的生存方式。

所谓生态文学,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规定, 众说纷纭,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 只要是这些作品可以敏感的揭示出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 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加以批判, 对导致现代危机的生态文明加以反省的作品, 都是生态文学的显现, 反映了人类从对自然的压迫、对大自然的反抗和征服, 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的恶性循环中, 彻底突围出来,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诉求在文学中的表达。同是, 也是精神生态危机的表达。

但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并没有形成一种潮流或者流派, 顶多算是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们的尽力之作, 从而对生态文学价值的研究更需尽心尽力。

二.价值的形成及内在构成

20世纪以来, 价值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源于人类更渴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行为方式的满足, 也已经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在中国, 关于价值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各理论界和学术界争先研究, 并且日益进入哲学讨论的领域和文学的运用范畴中来。

(一) 关于“价值”的论述

“价值”本身就是属于一种关系范畴,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 是指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即指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效益关系, 也就是说客体的某种属性与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关系。而价值作为哲学范畴, 必然具有普遍的客观基础和表现形式, 即主客体的关系。正如“感觉为物而同物发生关系, 但物本身却是对自然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 人的关系;反过来也是这样的。”[1]

一直以来人们似乎都认为, 价值论的研究是一种深不可测、难能触碰的哲学, 价值问题似乎也只有那些理论家和做学术的人, 才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其实, 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的一切行为方式、思想追求、情感表达和意志坚守, 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利益或者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而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都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 价值随时随地都会存在其中,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考虑其实际意义与效用。在进行每一项工作时, 前提总是在不断的权衡利弊, 这说明价值是一个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切的词语。 而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 主要是由文学作品的质量决定的, 包含着思想、审美、核心价值理念等, 其最为重要的是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另一方面指向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文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实用功利的层面, 抑或者说物质价值方面, 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追求。

三.当代生态文学价值的表现形式

目前, 关于“生态文学”的价值论述, 学术界大概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生态文学主要是借助文学这种表达方式来描述存在的生态现象, 启发生态意识, 重点是“生态”这个目的, 而非“文学”这个借助手段。除此之外, 与人类的其它文学并无殊异, 不可成为一种独立的话语体系。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不能单纯地把生态文学理解为只是借助文学这种表达方式表达生态意识的文学, 应该从整体意义上来看待, 把生态文学视为一个有特定内涵和自我生命特征的亚系统来理解, 不仅体现在生态意识, 还包括人文精神、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

我认为生态文学的价值理论设置过于完美, 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引导现实, 却不可以代替现实社会的情况, 生态文学的价值之维由浅层的反对人类中心向更深层的生态审美哲学转变, 生态文学的价值观念也由一维的尊崇自然向多样的文化哲学思考转变。生态文学的诸多转变为价值系统的重建提供了新的精神、 思想资源。生态文学真正的价值维度应表现为它独特的生态审美精神。因此从三个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及现实关怀三个角度去分析生态文学的价值。

(一) 认识价值

价值表现为人类主动地选择, 而不同的人生观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不同认识, 从而对自然环境会有不同的选择。如姜戎, 在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十几年, 打过狼群, 掏过狼窝, 养过狼崽, 以《狼图腾》一书, 轰动一时, 本书主要论述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位知青在内蒙古大草原插队的时候, 与狼和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狼在这个民族, 是人们敬畏的敌人, 也是他们生生世世的朋友。但是, 农耕文明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政策对草原生态文明的破坏, 用武器杀害狼群, 大面积开垦草原, 致使几年后, 草原荒漠化, 鼠害横行。书中末尾, 蒙古高原的沙尘天气影响了北京, 浮尘漂洋过海, 在日本和韩国的上空游荡。人类不仅失去了狼和草原, 最主要的是失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这是《狼图腾》这部小说折射出的主题和作家深切呼唤。由此可见,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被破坏, 进而影响了整个生态文明的发展, 没有了所谓的可持续性, 没有了所谓的和谐共处, 大自然无法造福人类, 从而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人类才有可能在大自然的背景下求得生存。

(二) 精神价值

生态文学倡导从地球生态系统中理解和构建人类精神, 所描述和理解的精神是人类的新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仅是理性的诉求, 也不仅仅是人的意识, 它更是宇宙间一种形而上的真实存在, 是自然的生命法则及意向, 是人性中一向追求真善美的情感与希冀。因此, 这样的精神书写绝不是狭窄的内心独语, 或者本能欲望的表现, 而是传达人类共生的生命诉求, 表现宇宙整体生命律动的诗性世界。如杨志军的《藏獒》这部小说, 那里的藏獒比人类更懂得珍惜情感, 尊严与耻辱, 忠诚与责任, 凝聚着西北草原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 人道作家的悲悯情怀。作家用人性化的笔触来描写“獒性”, 其实也是用“獒性”呼唤人性意识。作者用藏獒启蒙人性, 藏獒是一种高素质的灵魂所在, 在其身上, 集中体现了草原上的生灵们应该具备孤傲、勇武和忠诚、献身以及敢于忍受一切苦难的最高品质。

生态文学的精神价值, 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去束缚人类的行为和思想, 反而它更是一种鼓励, 启示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和气度活在这个有点鱼龙混杂的世界。

(三) 审美价值

这是一个纵欲狂欢的社会, 灵魂堕落, 物欲膨胀, 物质和精力过剩, 鳞次栉比的楼群, 熙攘纷扰的市井, 波涛汹涌的噪音, 同样也深知, 这是一个速记速忘的时代, 有多少东西来不及拥有, 就已经被遗忘, 这是物质富有的象征, 还是精神贫乏的标志?那么生态文学的出现, 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 呼唤生命意识。

而生态整体主义是个总体原则, 人类社会发生大面积的生态灾难是工业化和现代科技的伴随物, 现代生态问题往往是一国有难多国受灾, 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因此人类更多的意识到生态文学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拯救人类的生存灵魂, 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 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 并不意味着生态文学藐视人类或者反人类, 而是生态文学家意识到, 生态恶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只有以生态整体观作为研究中心,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 从而实现人类的现世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当代生态文学价值的有限性

很长时间以来, 诸多的人把生态文学的价值无限扩展, 认为生态文学应该重铸生态人文精神, 应该重构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应该改善人性与提升人的灵魂弧度, 甚至应该挽救整个人类社会, 使其不遭受自然地报应, 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学成了几乎成了一把尚方宝剑, 认为只要从生态价值出发, 人类很多的问题都能迅速的得到解决方法, 然而生态文学的价值并不是万能的, 可以适用一切的, 它具有天然的有限性。好的生态文学作品可以传达出出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价值, 但是不能夸大和太过于乐观。各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多样化、迅速化, 一定程度上比纸介传媒要有利的多, 中国民众, 了解生态文学, 理解生态价值, 更多的是从电视、网络上得知, 很少去读生态文学作品。所以仅仅从生态小说传播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学的价值是有限的。再者来说, 生态文学的趣味性远不及其它种类的小说, 人类虽然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有诸多问题, 但是其长远意识与长远目光并没有如此深刻, 故其生态文学的价值也不可发挥到淋漓尽致。而有些作品纵使考虑到了“生态” 问题, 但其思考也和现代生态意识没有有效地联系起来, 如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 在但是更多地被当作了一部反映时代变革的小说, 而与如今谈到的生态文学价值无太大关联。

结语:

生态文学的出现, 它不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的哗众取宠, 也不是在大千世界中自娱自乐、“心闲弄笔”的笑料。 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种阳春白雪的文学想象, 它有旷世济国之功用, 生态文学的作家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是在长期的文化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其数量和质量都有迅速的发展, 也是人类确实感受到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确实有待进一步提高, 而生态文学的价值, 是一种家园意识, 是对人类社会生存的最后一节警钟, 在帮助人们解决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方面有积极作用, 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价值论》李德顺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新论》李运抟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光潜:《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J].《语文新圃》2003年第一期.

[4]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报) 》2006年第5期.

[5]叶舒宪:《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6]王诺:《生态批评:渊源与发展》[J].《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篇11

根据研究对象人群的价值观念与生活形态、运用统计计算的实证分类研究方法(简称VALs),发源于美国SRI机构,是目前国际学术研究界最典型的研究分析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营销学,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市场细分法、最理想的传播受众细分法,也是最有价值的人格形象分析法,同样能应用于青年市场研究。本文将借鉴前人VALS理论来研究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生活与消费形态。

研究样本

以中国青年的重要代表大学生为样本。采用方便抽样法。样本量320人,问卷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80份,问卷回收率93.8%,回收问卷有效率93.3%。符合因子分析和集群分析的要求。基本人口统计变量为性别、年龄和月可支配收入。其中男性54.6%、女性45.4%。

研究过程

研究步骤:小样本价值观念与生活形态问项语句测试筛选;大样本李克特5级量表问卷语句调查;问项语句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分组含义解释;按新类重新打分进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青年类群及特征。统计软件SPSS。

小样本测试筛选出28项调查语句:我经常吃一些维生素等保健品来补充营养;我会刻意去吃对健康美容有益的食物,我希望过流行、时髦、休闲的生活,我很注意流行的趋势;对于有些想要的东西我会等到降价或特卖时才买,我认为名牌的商品品质比较好;买东西时我经常货比三家,购买商品时我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价格;我宁愿多花一点钱购买品质较好的东西;即使价格贵一些,我还是喜欢买名牌产品;对于想要的东西,价格贵一些也会买,我经常在生活中为自己确立更高的目标;我会有效地安排时间,协调好学习与休闲;我做事一向有计划;我经常能从生活和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喜欢使用名牌;购物时,我不太注重品牌;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对于价格高的产品我会慎重选择;喜欢时髦流行的东西;购买新潮东西是很快乐的事;我会尽可能购买低价产品;我喜欢购买特价品;我喜欢趁大减价时购买东西;我向往欧美等先进国家社会的生活形态;纵使价格贵一点,我还是比较喜欢买外国产品;当我使用外国产品时,心理多少会有满足感;我喜欢购买新潮的东西。

因子分析

对数据做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保留呈现较强相关陈述(相关系数大于0.5)因子,剔除其余陈述。结果见表1。

因子1:称其为“价格敏感度”,包含6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可以解释11.1%的方差。

因子2:称其为“流行、时尚取向”,包含5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社会流行、时尚的关注程度,可以解释10.2%的方差。

因子3:称其为“创业精神取向”,包含5个变量,都涉及自信、创新和对自身潜能的实现,可以解释9.6%的方差。

因子4:称其为“商品品质取向”,包含4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商品质量的关注程度,解释8.4%的方差。

因子5:称其为“国外生活取向”,包含3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国外生活的看法,可以解释7.3%的方差。

因子6:称其为“品牌取向”,包含3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品牌的关注程度,解释6.8%的方差。

因子7:称其为“健康取向”,包含2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个人健康的关注程度,可以解释6.0%的方差。

聚类分析

根据因子评价聚类含义进行六个中心的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

研究结果

根据青年价值观和生活形态因子特征,最终将青年分为六个类别,并且判断这些分类是符合通常的认识类别。

领袖型:这类青年约占15.7%,在品牌因素得分上是所有的类别中最高的,对于名牌商品和国外商品,即使是多付出一些也是比较愿意。

上进型:这类青年约占19.3%,特别关注商品品质,而且有非常高的生活目标,不太注重品牌选择。

时尚型:这类青年约占青年总人数的8.6%,其时尚因素得分特别高,而且在事业心方面得分也特别高。对西方的生活形态特别崇拜,向往国外生活。

自保型:这类青年约占样本量约16.4%,在关心商品的品质上得分非常高,可是对自己的健康很不关心。

迷茫型:这类青年占18.2%,缺乏自己的生活目标,特别在意价格,对流行趋势特别反感。

平庸型:这类青年占21.8%,对商品品质和价格特别在意,对于新潮东西基本上不关注。

研究展望

新闻自由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 篇12

关键词:新闻自由,当代中国,价值,中国国情

新闻自由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又称新闻自由权, 它是言论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延伸, 是广义的言论自由, 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将具有巨大的价值, 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客观世界, 还原事实真相

人们获取信息形成对世界的看法主要是通过传媒, 而传媒的主体即为新闻媒体。当今社会, 新闻媒体是否客观公正的报道将直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有坚持新闻自由, 允许更多的媒体报道新闻, 允许不同的媒体从各个角度报道新闻, 允许媒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可能广泛深刻地报道新闻, 事件的真相才会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

二、健全民主政治, 推进依法治国

新闻自由为公民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成为个人与社会、国家相互了解、沟通的桥梁;新闻自由是舆论监督制约国家和政府的有效基本条件, 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根基。1974年,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特瓦特指出, 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目的就是保障新闻媒介的制度自主性, 使之能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机构, 以监督国家, 防止国家滥用权力。在民主政治当中, 新闻自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贯穿于整个民主政治的实现过程中。而新闻媒体又是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提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 为了防止政府蜕变, 必须由人民来进行监督”“迄今为止, 找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新闻自由。”由此看来, 新闻自由根本的目的在于保障人们能够充分获得信息, 进而维持社会的开放与民主程序的运作, 使人们有效地监督政府, 防止政府的不当行为。

在中国现有的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制下, 信息不对称是一种传统的劣势, 很多的官员只对其上级负责, 民众对官员很少有约束力, 上级政府想真实全面的了解下级政府是不大可能的, 这就需要发挥媒体的作用, 保持上下级政府的信息沟通及事实的公开透明,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此外, 一个官员就是政府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他们形象的损毁将直接降低政府的美誉度。如果缺乏有力监督, 官员一旦贪污腐败走向毁灭之路, 政府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从公共权利的渊源来看, 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天然地不信任, 但为社会的运行却又必须把权力让渡给政府, 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破解的悖论。于是, 新闻媒体就成为了沟通人民和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 人民可以了解政府的运作, 也可以把公共事务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政府, 而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进自己的运行, 从而实现人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三、疏导公众情绪, 改善社会治安, 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 稳定是一个大前提, 如果对任何负面消息一味封锁, 民众的猜疑只能更多, 更加不理性。媒体的声音多了不可怕, 它只会增强公众的免疫力, 让公众更理性地去判断事情。新闻是民众的一种发泄途径, 如果不让公众的舆论得到释放, 势必有造成更大危机的可能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居民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加大, 各种矛盾相互交织,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当公众对政府的某种政策感到不满时, 他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来发泄这种不满, 虽然这不一定会改变该政策, 但是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既然已经发泄出来了, 可以极其有效地遏制不满情绪转化为非法活动或暴力活动的可能性, 也就不会因为不满情绪的急剧增加而产生剧烈的社会动荡。

现代政治多年的运行表明, 新闻自由不仅不会造成社会混论, 还会强化社会的稳定性, 增加民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例如2008贵州发生的“瓮安事件”, 本来完全是一个可以避免的群众性事件, 但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习惯于报喜不报忧, 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被掩盖, 把火药桶当成粮库, 最终导致事态不必要的扩大, 人民群众通过极端方式发泄对政府的不满。

四、使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只有在相对自由的新闻环境中, 在合理适度的新闻管制下, 才能实现新闻业的真正价值, 增加读者群, 增加媒体收入, 促进新闻事业健康良性地发展。例如《南方周末》是国内做批评监督类报道最好的媒体之一, 一直以来顶住各方压力, 坚持媒体的报道权公众的知情权, 深入事件内部, 报道事实真相, 最终获得了极大成功,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如果各级媒体每天都追踪领导人活动, 而不是将视角放在新闻本身, 那么媒体受众会逐渐流失, 我国新闻媒体的竞争力会逐渐降低。

另外,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时代最重要资源的就是信息。新闻在这个信息社会就是信息, 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如果新闻不能自由, 就意味着信息的流通受阻, 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调配, 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

五、提升政府的国际形象

中国日益深入地参与世界发展的进程, 积极应对来自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国家的形象塑造便成为一个关系重大且急迫的问题。媒体强有力的监督可使中国政府的地位得到提升, 以树立中国在国际媒体的良好形象。例如, 汶川地震中, 中国媒体第一次把灾难性事件全面的向国际国内媒体开放, 不仅使抗震救灾得以有序及时地进行, 也赢得了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改善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

六、帮助国人完善发展自己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 这也是他之所以为他的原因。当一个人表达自由受到压制时, 其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是相互分离的, 越是程度较高的人其理性越强, 也就越能感受到这种疏离的痛苦, 长此以往, 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说, 表达自由是展示这种个性特征的一种方式, 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向。

早期的西方新闻自由的倡导者主要把新闻自由的意义确立在个人对真理的追求上, 认为新闻言论、出版自由之所以要保障, 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真理、增长知识。例如杰斐逊对报刊功能的归纳就主要着眼于个人的角度, 他曾在1823年写道:报业是最好的启蒙思想的导师, 它引导人类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道德的人和社会的人, 而“最有效的道路就是新闻自由”。

托克维尔在谈及新闻自由的价值时曾指出:“出版自由的影响不仅及于政治观点, 而且及于老百姓的一切见解。它不仅能使国家改变法律, 而且能使社会改变风气。”新闻自由可以给公民的思想、精神和思想养成指出方向和提出启示, 会对一国公民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说在新闻自由的国度才有可能产生自由健康的国人, 国人的进步与提高必须依靠新闻自由来开启民智, 靠新闻来普及民主理念、增强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精神交往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文集[M].商务印书馆, 1999.

[5]武欣博.浅谈“新闻自由”发展脉络及其趋势[J].新闻天地, 2012 (03) .

上一篇: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下一篇:家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