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精选6篇)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 篇1
摘要:女权社会主义思潮作为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 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一直激励着全球女性追求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它为妇女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对西方女权社会主义思潮思想内涵的把握, 结合当今中国女性发展的现状, 得出相应启示。
关键词:女权社会主义思潮,中国女性,启示
西方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它由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两大思想流派所构成, 自兴起就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它不单单是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妇女问题, 而且将妇女发展的前景与社会主义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 为各国女性的解放指明了道路。而我国“男尊女卑”的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 女性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至今屡见不鲜, 认真分析和总结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精神实质, 结合当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状, 可以得到相应启示。
一、女权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
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内部派别的不同其思想内涵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女权社会主义者在前期比较关注女性在家庭领域的发展并作出相应分析, 而后期开始更加注重对意识形态中非经济领域的探讨;美国的女权主义者较多地从事探索性的宏观研究, 英国的同行们则一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传统[1]等等。即便如此, 从女权社会主义中可以总结和提炼出共同的思想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男女平等”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
男女平等, 一般是指男女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相同的义务。尽管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为妇女的解放准备了前提条件, 一大批妇女解放运动也使妇女争得了相应的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但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改变女性在社会中受压迫的地位和现状。首先, 家庭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主要活动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女性在工作领域中职位相应地增多, 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劳动中, 但其在家庭领域仍需要付出和之前一样的心血, 这就相当于女性要承担双重的压力和负担;其次, 女性对于家庭的牺牲较多, 却仍处于从属的地位。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着最主要的家务劳动, 为家人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似乎已经理所当然地被视作是妇女应当履行的义务, 而也有很多女性是家庭暴力的承担者, 这显然对女性不公;第三, 女性在社会劳动领域处于弱势地位。表面上看起来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和人数越来越多, 但实际上劳动市场上存在较多歧视女性的现象。很多企业在招工时限制女性, 甚者女性怀孕会面临辞退的风险, 大多数女性限定在售货员、护士、小学教师等工资较低的职业范围内。让更多的妇女去参与社会劳动, 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大力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理念, 使妇女获得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是女权社会主义者追寻的信念和目标。
2.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但是其受压迫的情况依然存在, 其中有生理方面的原因, 也有社会层面的原因, 不是单一的, 而是具体的。毋庸置疑,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而在资本迅速集中, 经济高速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社会不公平现象愈演愈烈。私有制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造成妇女地位低下的首要原因, 而比较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则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制。女权社会主义者把两者结合起来, 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不仅在于资本主义, 还在于父权制, 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2]而男性利用了这一点来强化他们的权力, 使妇女从经济根源上对他们形成依赖。
3. 妇女解放是以经济解放为主的整体性解放
女权社会主义者所强调的妇女解放是使其获取经济来源, 从根本上实现解放。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只有经济上实现了独立, 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妇女解放亦是如此。如果让妇女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使其与男性享有同等的经济基础, 那妇女的话语权、社会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女权社会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 不断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结合, 提出了妇女解放的三个方法:第一, 妇女进入劳动市场, 从中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 逐渐改变经济依赖性;第二, 家庭劳动以工资的方式计入;第三, 家务劳动社会化, 将妇女部分家务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提高其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这些都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路径。
二、中国女性发展的现状
自“女娲”之后, 中国已基本进入父系社会。纵观历史, 虽也曾出现过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譬如吕雉、武则天、慈禧等, 她们一度成为权倾天下、左右中华历史的大人物, 但总体来讲, 中国依然是一个极其讲究“男尊女卑”的社会。在新世纪里, 这种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注重男女平等, 为女性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但妇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 依然有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1. 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的现状
虽然我国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 也鼓励女性进入公共领域工作, 但是, 女性在公共领域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例如, 一些工作岗位会直接或间接地拒绝接受女性员工, 因为他们认为女性更适合去从事加工类工作, 如电子、纺织等, 而这些工作的薪酬往往并不理想;在机关事业单位中, 即便是同男性在相同条件下去竞争, 女性也总会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因为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绝大多数的家务劳动, 她们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照顾老人和孩子, 当要获得一项职务或职称时就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虽然从情感上讲女性对于家庭的付出是她们所愿意的, 但这确实造成了男性与女性在竞争上的不公平[3];行政岗位中, 虽然近些年社会上关于“拓宽干部选拔路子”的呼声一直很高, 但不难发现, 我国行政单位里女性官员所占比例依然极小, 无论各级人大代表还是各省、市、县、乡政府单位, 女性官员的数量都只能算是总体中的点缀。
2. 女性在家庭领域的现状
中国父权制的价值观念由来已久。比如我国婚姻中自古有着“郎才女貌”的说法, 且绝大多数人都习以为常, 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父权制”的价值观念。因为“貌”是先天的, 而“才”是可以后天获取的, 对男性来讲, 先天长得丑并没有关系, 可以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弥补, 貌丑但有才的男性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物质财富, 而女性往往被认为“无才便是德”, 这种观念无形中将男女双方放在了极不平等的位置上。又如, 我们经常说:女主内、男主外, 故而女性在家庭中往往要承担繁重的家庭劳动,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和孩子, 并且这种付出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再如, 结婚的男女双方中男性会有着较高的学历, 这并不是男性比女性更聪明, 而是男性倾向于找一个学历低于自己且年轻漂亮的女性作为妻子, 他们天生不愿处于被驾驭的地位, 这就不难解释国内频繁出现的“女博士找对象难”这一中国特色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农村, 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 当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时, 妻子有可能会被公婆逼迫再生一个男孩, 甚至有的家庭在妇女怀孕时做B超性别鉴定, 一旦查出胎儿是女性便堕胎, 直至怀上儿子为止。中国人自古重视生育男孩, 并冠冕堂皇地称之为“为了延续香火, 传宗接代”, 殊不知女性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样重要。
三、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启示
西方女权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压迫奋力反抗, 不断追求女性的解放, 她们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一股左翼思潮, 这股思潮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生理等不同的方面都对当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分析她们受到压迫的原因, 尝试寻找使妇女获得解放的实际策略, 而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方面确实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探索。[4]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女权社会主义同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很多分歧, 但不可否认, 她们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和先进的意识形态依然远超其他女权流派, 其思想理论对于我国女性认识和解放自己有着较高的借鉴意义。
1. 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
“人人生而平等”, 作为一名女性, 如果要想得到应有的权利和自由, 必须要从意识上觉醒, 不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同样的, 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 首先要在意识上解放自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女性很容易产生一种人格上的依附心理, 潜意识里会以男性为中心, 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在新世纪, 男女平等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而是切切实实被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要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志存高远, 心怀祖国, 勇于担当, 积极进取,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扮演好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充分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作用, 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2. 争取经济上获得独立
“男女平等”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要实现男女在方方面面的平等, 就要注重将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到同男性一样的高度上来, 经济上的独立是男女平等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女性只有愿意参与, 并且能够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 获得独立的收入, 才能摆脱经济上的依附性, 提高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经济报酬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履行的社会义务, 而且是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女性应当享有的权利, 因为只有取得经济上的独立, 才能在家庭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并进一步在社会职业的竞争中占有更加公平合理的地位, 获得自身的独立和解放。
3. 追求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 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还是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 女性都应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其中政治权利是女性首先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女性应当更多地被允许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享有相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 女性应该被给予公平的机会, 以便她们投身于国家建设、投身到社会政治领域中去, 真正实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发挥她们的潜力和作用, 从政治上实现解放。
美国《独立宣言》开篇即讲到, 人生而平等, 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纵观人类历史, 女性在推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同男性一样重要的作用, 她们的贡献性并不弱于男性。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女性地位问题, 勇敢地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奋斗, 不断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以早日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参考文献
[1]段中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20.
[2]李丹, 陶思璇.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发展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0 (11) .
[3]刘晓芳.从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看现代女性的发展[J].学术交流, 2004 (11) .
[4]张梅娟.从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看当代中国妇女问题形成的原因[J].绥化学院学报, 2005 (4) .
[5]周招美.女权社会主义思潮评述[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6) .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 篇2
在我本科学设计的时候, 曾有一位老师说过, “你们这代年轻人只知道一味的追求西方后现代……却忘记了中国特有的本土元素。”为什么我们不能做灵感来源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呢?做一个真正具有“中国味”的设计。
“我们周围的青年, 也多像是把头蒙在塑胶袋里听录音机里机械播送的音乐, 食物是味精的味, 颜色是化学颜料, 天下孰知正音?孰知正味?孰知正色?”我们生长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资源丰富、“中国味”十足的国家中, 对于做设计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设计的灵感和理念。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早已把自己本国的那些特色丢的所剩无几, 而在一些国外设计中他们会迎合中国人口味, 在设计中融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其实即使西方的设计中融入了中国元素, 它也是“西化”了那些属于中国本土的东西, 而非真正拥有“中国味”的设计。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注重中国元素的重要性了, 在很多设计上越来越有“中国味”了。
北京奥运标志“中国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特色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中国人展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 最有代表的是“中国印”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与运动完美的结合起来, 借中国书法之灵感, 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而具有生命力的人体, 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神韵, 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
吉祥物“福娃”的设计又是一体现中国元素的设计作品之一, 此设计中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大量使用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 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福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天衣无缝, 福娃的五种颜色正好是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一生二仪, 二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万物, 福娃团结正好象征世界人民大团结。其设计的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广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他们的造型
四、小结
进入信息时代后, 高新科技的发展, 使各种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制作技术以及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 为设计者开辟了新的广阔的表现空间, 如何掌握这门新兴的传递语言, 利用好数字化信息这种新的传播方式, 是我们发展展示设计的关键, 也是未来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分别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沙燕风筝的形象, 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 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元素——“中国红”
2008年的奥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元素的机会, 同时它也让中国元素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一种延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 中国人再一次又向世界人民展现出, 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设计, 那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馆。
“中国馆”这个具有着标志性的建筑。它成功并非是最好的, 但是它是最切题的;在此次设计中选对了出发点, 建筑要表达中国深厚而又浓郁的文化, 包含中国独特的元素, 但“用不具象的形式来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此次的设计方案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内涵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
“中国馆”最突出的就是它的主体色, 采用了中国元素中最为重要的“中国红”。“中国红”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同时兼具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其实, “中国红”是一个概念较模糊的颜色, 如:大红的对联, 火红的灯笼, 红红的中国结, 这些都属于中国红。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中, 它又呈现多种审美表达形式。“中国馆”不可能产用一种红, 而是借用故宫的红, 采用渐变的方式。于是, 就有了中国馆外表从上到下, 由深到浅四种红色“退晕”的渐变, 时尚的同时又不失传统, 丰富了中国红的内涵, 使整个建筑整体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极富生气和活力。
“中国味”
“当人们的空间被各种物质挤压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本质, 我们要去掉一切虚假的、表面的、无用的东西, 而剩下真实的、本质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因而得到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舒适、更多的效率、更多的美……”我们的设计理念“西化”了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连本土文化和中国元素都丢失了。要想做出更好的设计, 深深地呼吸体会身边的空气, 在这片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味十足的土地上, 不妨置身于这里, 好好感受下, 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元素的风格。
“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是艺术的来源, 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的存在。”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的创意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重新注重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把中国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更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马克思曾说过, “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定点”。所以, 我们不要怕遗失的太多, 只要我们重新找回自己, 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味”, 做出属于中国特色的作品。
[1]《展示设计》.徐育中.湖北美术出版, 2001年.[2]《展示设计学》.韩斌.黑龙江美术出版, 1998年.
[3]《现代展示设计》.江发强.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数字化市场的兴起》.林海青.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作者简介:
颜开 (1984--) , 女, 重庆市人, 西南林业大学, 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逐渐被我们遗忘的、最有中国味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有的元素又重新的融合到我们的设计中。让人们以新的眼光来审视, 带有中国元素和最具有“中国味”的设计作品, 同时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不一样的带有“中国味”的设计作品。我们是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具有中国元素的, 而非“西化”的、后现代的。
浅谈当代建筑思潮的转向 篇3
一个建筑的产生属于一种人类的活动, 这使得它必然脱不开社会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和载体, 建筑能反映人们的意志。但是另一方面, 建筑又是由物质构成, 通过物质直接与人产生体验关系, 充满着器物性。不同的角度下有不同的看法, 这种多重角色就产生了建筑理解上的多义性, 从而促进了建筑思潮的不断发展。
1 图像化向物质化的改变:从形式到建构
1.1 现代主义——从形式到空间
自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以来, 空间便取代了形式成为了建筑的核心要素。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空间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我们谈论建筑首先便需言及空间, 似乎离开了空间我们就无法探讨建筑。空间的霸权已然统治了建筑。作为建筑的核心概念, 空间取代形式是建筑观念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使得建筑彻底的脱去了历史主义的外衣, 也彻底地标志着西方古典主义成为了过去。现代主义借着功能和空间这两柄利器所向披靡, 在全球迅速传播。伴随着的则是对于旧有建筑形式法则的否定, 而对于在新的建筑体系下的形式探索问题也是以简单的形式追随功能作为解答。 (图一)
二战之后,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 现代主义与各地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 20世纪50年代, 以十人组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建筑师们提出了对现代主义的质疑, 继而引发了建筑界内对于现代主义的十种发展倾向。但是这种倾向依旧是在功能与空间的框架下进行的, 本质上对于建筑的形式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
1.2 后现代主义——从形式到具体
到了20世纪70年代, 以文丘里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师, 提出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建筑实践, 如文丘里的母亲别墅 (图二) 。试图通过批判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抽象地隔绝了地域、文脉等要素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来找回建筑的本体性, 提倡通过建筑形式上的意义阐述和象征来构成建筑的本体。于是, 形式再一次成为了建筑的显学。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和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 建筑的图像信息愈趋成为资本力量的象征。这种形式上回归本体的诉求最后却将建筑简化成了视觉符号上的拼贴, 实质上也就背离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现象学回归的初衷。但是无论如何在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潮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影响下, 建筑设计的讨论也愈发越来越多元化了。
1.3 从形式到构建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在其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 揭示了这些建筑运动背后的根源思想以及相应的局限性, 针对于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建筑图像化的不利影响, 通过提倡以“批判地域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基础对抗建筑图像化的负面影响1。在其后的另一本著作《建构文化研究》中, 他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思想, 通过对于建筑建造、结构等实体要素层面以及其潜在表现力的深入论述, 挖掘出了建筑的物质性内核, 通过这种建筑物质性的强调来平衡人们对于空间和形式的过度关注。
2 回归基本内核:建构理论与材料的物质性
2.1 结构理性主义
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前, 有些建筑师就意识到了建筑构件的建构艺术问题, 并对此做出了探索。比如辛克尔就认为应该通过建构形式表达建造的逻辑, 而且应该具有图像化的表达意义的功能。在其设计的柏林建筑学院大楼 (图三) , 他一方面通过突出的砖柱和结实的檐口来表达建筑结构体系, 另一方面又通过门窗周围的陶土饰板上的图案来表达建筑的建造历史故事。只是在后来勒—迪克等人的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分化下, 建造的图像表现意义逐渐被盖住了。
结构理性主义主张材料要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 建筑的形式的获取应该遵循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且还要忠实于其建造过程。这样, 结构理性主义重新诠释了材料的内涵以及强调了建造真实性, 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为现代主义建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是在当时科学理性的影响下, 结构理性主义充满了冷冰冰的气息。其关注点集中于材料的物质结构层面, 缺乏对于建筑的核心——空间的关注。对于材料、结构、建造与空间的关系没有触及。
2.2 建构的技术表现
弗兰姆普顿在梳理了19世纪以来的建筑师及理论家们在这一领域内的探索, 提出了建构技术的表现可能性问题。通过对于密斯等人作品分析, 他认为, 建构是连接的艺术, 通过对于结构和建造的表现, 让建筑回到基本元素的探讨, 来实现建筑的本体艺术价值。他认为:“如果把建构视为结构的诗意表现, 那么建构就是一种艺术.....建造不仅是一种再现, 而且也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体验。”2在《建构文化研究》的序言中, 马尔格雷夫提到:通过“移情”, 使得了弗兰姆普顿的建构理论完全超越了庸俗唯物主义的桎梏并重归与建构相关的主题。这样弗兰姆普顿以一个建构的视野来重新强调建筑自主性, 在图像化泛滥的时代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弗兰姆普顿在其建构理论中有三个基本概念:材料、结构、建造。在基于建造的建构理论中, 材料和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而弗兰姆普顿强调的更多的是材料作为结构的载体层面。书中所论述的建构理论的关注点也倾向于基于材料载体的结构形式的建造表现, 而对于材料的性能表现则阐述的不多。这点王群在关于此书的评论导读中有所提及。
2.3 材料的建构理论
史永高则在弗兰姆普顿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的研究了材料的建构理论, 并因此区分了材料的两种属性:结构属性和表面属性, 并从这两种属性出发, 研究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双重意义, 进而指出从知觉层面上材料的表面属性在与空间的联系方面有着巨大的表现力——显现与隐匿。通过对材料的研究无疑是填补了弗氏在此方面的理论空白。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建筑形式的载体, 材料在建筑图像化浪潮下的呈现是一种图像拼贴状态, 其中所蕴含的实际上是外表图案的象征意义而非材料的本体呈现。这一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对于材料回归其物质性本身的运用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3 建构理论的中国问题
建构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物本体的建筑学价值判断方法和分析途径。这对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普遍呈现的随意性、媚俗化和投机主义提出了批判性反思。 (图四)
在我国盛行的“欧陆风”和“古都风貌”都以建筑符号为附加的外观装饰, 以此设定风格类型, 再作为形式表达的主要手段和意义。前者将西方古典建筑的山花、柱式、线脚等各种符号随意拼贴和运用于建筑表面;后者则主要把大屋顶和小亭子嫁接在新建筑之上, 以表达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针对这一情形, “建构”作为一种途径将建筑学从肤浅的表面化风格中拉出, 返回到建筑内在的建造逻辑和文化表达而被寄予厚望。
然而自建构理论传入中国十年来, 却依然未能见到效果, 反而有被当成另一种“风格”来宣传的迹象, 固然其中有教育普及的因素, 但是也不得不让人审视建构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
3.1 建筑学的自主性与外部文化需求之间的冲突
弗兰姆普顿说过:在我看来, 如果要穿越特定的文化表达去寻找建筑中不可消减的自主性, 就必须使建造文化以及它引发的一切, 都根植于结构和建造之中。”他显然认为, 我们必须通过“建构”来寻找建筑的自主性, 并进一步在当代混杂不清的多元文化中确立建筑学科的自主性。但是“建构文化”可以描绘一个自主的建筑学历史, 却无法支撑一种自治的建筑学。如何确立这种自主性, 即如何处理在建筑学的自主性和外部文化需求之间的冲突这个当代中国建筑师面对的真正问题仍然需要探索。
不仅如此, 恰如同赵辰教授在《立面的误会》中提到了中国的建筑体系和西方的建筑体系有着巨大的差别, 以梁思成、刘敦贞为代表的建筑史学家基于西方古典主义理论体系构筑的中国建筑史需要重新审视。
3.2 构建中国本土建筑的研究原则
建构理论中的结构、材料的真实性原则, 结构与表面的限定, 实体建造与层叠建造的区分等基本的概念辨析,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 究竟重要性有几何。毕竟建筑无论如何与一个社会的文化观念、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是脱不开的。基于西方建筑本体的研究原则, 对于中国的建筑本体的研究是否通用, 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针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建构思考, 是否需要重新构建一个中国本土建筑的研究原则等等。
诸多问题需要仔细审视, 在国际主流思想引进的过程中, 不能简单的以其话语权来检视中国当代的实践。经过本土化的对比与思考, 过程中的矛盾和差异可能就是中国建筑的发展潜力点。
4 结语
“建构”作为一种途径将建筑学从肤浅的表面化风格中拉出, 返回到建筑内在的建造逻辑和文化表达而被寄予厚望。当然问题还有很多, 建构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以及理论本身的局限性等等, 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去解决。总之, 理论是实践的坚实基础, 没有理论的指导, 实践很多时候会失去方向而变的随意。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1-12
[2]王群.解读弗兰姆普顿的《建构文化研究》.A+D, 雷尼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主办, 2001 (1) :77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篇4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
何谓社会思潮?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梅荣政教授认为, “综合分析各种研究成果中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 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社会思潮本身的意识结构及其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上,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则构成了界定社会思潮的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综合说’, 一种是‘中介说’。”“综合说”从社会思潮的结构体系出发, 指出社会思潮由社会心理因素和思想体系因素构成。中央党校邢贲思教授在《当代世界思潮》中写道,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理论和心理两种形态的统一。“中介说”从社会思潮在整个社会意识系统中的地位出发, 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系统中的理论意识 (思想体系) 和普通意识 (社会心理) 之间的中介意识层次。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相互转化一般地要经过社会思潮这个环节, 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处于中介地位。”
综合这两种代表性观点, 我们认为,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 以相应的思想体系为支撑, 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 得到广泛传播, 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它具有以下的重要特征。
第一, 时代性。梁启超说:“今之恒言, 曰‘时代思潮’……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 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 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社会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 来源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二, 群体性。仅仅是个人的理论观点称不上社会思潮, 只有当这种思想得到相当程度的社会承认, 成为覆盖面广泛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思潮。梁启超写道, “凡时代思潮, 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吾知时代思潮之为物, 当运动热度最高时, 可以举全社会各部分之人, 悉参加于此运动。”
第三, 传播性。社会思潮要得到社会承认, 就必须借助各种媒介, 向大众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 才能在相应范围领域, 被某些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所接受, 形成一定规模后发展至高潮, 再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 传播减弱甚至停止, 这一社会思潮逐渐衰落。传播是社会思潮内在的运动方式, 贯穿其整个活动历程。
第四, 流变性。社会思潮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思想过程。它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状态的特殊意识形态。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 反映社会存在的思维意识也发生转变, 新的社会思潮就会取代原来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又是人们情感愿望的集中反映, 当人们的情感愿望发生改变, 社会思潮也随之转变, 或转向其他领域, 或流向另一群体。透过社会思潮的此消彼涨的演变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第五, 政治性。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阶级社会中, 居于主流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其他阶级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不尽相同, 就透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表达出来。因此, 社会思潮带有政治性, 总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或反对什么, 甚至在受众多时掀起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主要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社会流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各种思想潮流。伴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以及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社会思潮领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 从产生背景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反映了国际国内的深刻变化。国际层面, 20世纪末, 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受巨大挑战, 社会主义步入低潮;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具有新的活力,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博弈依旧剧烈。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门,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相继出现“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等, 完全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不热闹。国内层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经济、政治、文化运行及社会发展方面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出现新问题。面对全方位的社会转型, 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导致各种社会思潮涌现。
第二, 从主题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延续。考察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历程, 发现中国社会思潮的活跃期一般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例如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灭亡,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诸多社会思潮涌现, 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社会出现了三次社会思潮活跃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文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风雨飘摇, 仁人志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反传统主义、洋务主义、激进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等纷至沓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中国如何抉择?所有先进分子都在思考, 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建国前这两次活跃期的社会思潮都围绕着一个时代课题——中国向何处去。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文革”, 国际共产主义发展问题重重,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各种社会思潮的焦点都是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反思和探索。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19世纪中叶开始, 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就成为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 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当代中国大地蓬勃兴起的社会思潮正是延续了这一主题。
第三, 从表现特点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的图景。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代中国显现出多样化的社会存在, 如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生产力的不平衡、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多种利益分配方式等, 导致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社会思潮受主客体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及不同的个性等, 导致认识主体的思维各异。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 导致认识客体的复杂多变。因此,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的图景。从学科领域来看, 有哲学、经济、政治、法学及文化思潮学等;从发源地来看, 有本土及外来思潮等;从性质来看, 有马克思主义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思想、还有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从功能来看, 有积极和消极的思潮、进步和落后的思潮、正确和错误的思潮等。
第四, 从发展演变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历时性的动态发展。任何社会思潮都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制约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 必然经历一个潜伏启蒙、发展高潮、蜕分衰落的动态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呈现潮起潮落的动态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之初, 随着一系列的拨乱反正, 以真理标准的哲学讨论为开端, 理性批判思潮席卷中国。80年代初,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重点的转移, 人道主义思潮逐渐兴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逐步确立, 自由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90年代中期,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国际经济旧秩序与中国经济发展利益产生各种冲突, 民族主义思潮在国内不断强化。20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技治国思潮在中国大地迅速流行。
第五, 从社会影响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表现为实践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具有学术性, 更具有实践性。众多社会思潮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向民众传播, 争取大众认可, 在社会民众中产生广泛影响, 积极夺取话语权, 将理论付诸实践。因此, 许多民间思潮都影响着政府决策。随着思想大解放, 人们不断地去反思历史、审视传统, 批判错误的不良的以及落后的事物。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 更批判不合理的现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 也批判错误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如新左派思潮就对中国革命和改革进行反思, 对历史采取历史主义态度, 肯定中国革命和改革, 同时批判全球化的负面作用, 批判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对基层民主给予充分肯定, 在制度问题上提出一些创新意识。
三、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 受社会存在决定, 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有着重大影响。一种社会思潮, 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影响社会发展并给人们带来直接冲击的物质力量。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是正确的, 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就会促进社会的前进发展, 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是错误的, 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 社会思潮异常活跃, 复杂多变, 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提倡发展科学的、正确的社会思潮, 批判抵制反科学的、错误的社会思潮。
1、理论方面,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首先,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 针对社会现实问题, 做出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回答, 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居于指导地位。
其次, 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一般性质、特点、作用等, 以及各种具体的社会思潮, 从理论上澄清认识。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 客观分析各种社会思潮, 借鉴合理成分, 摒弃错误思想,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汲取营养。
最后, 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思潮, 明确目标方向, 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当代中国社会, 经济、政治及文化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人们思想认识的差异性和独立性日益明显。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才能形成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认识, 让多元的社会思潮统一于一元的马克思主义, 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2、实践方面, 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
首先, 完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制度建设。社会思潮处于潜伏时期, 通过预测机制, 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 正确分析判断各种思潮;社会思潮处于发展繁盛时期, 运用疏导机制, 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疏通, 引导其向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
其次, 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关注社会信息 (包括人们的各种愿望要求和利益诉求) 的收集、整理和反馈, 及时掌握民众的思想状况, 以便作出积极反应, 及时有效地做好引导工作。
再次, 科学控制社会思潮的传播。媒体是社会思潮传播流行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积极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最后,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宣传队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精神文明建设, 并通过国民教育体系,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人们的头脑, 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武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至沓来, 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深刻认识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提倡发展科学的、正确的社会思潮, 批判抵制反科学的、错误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引领
参考文献
[1]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肖锦全:《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现代哲学》, 1997 (1) 。
[3]《清代学术概论》, 中华书局, 1954年。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 篇5
一、从形成与发展的角度了解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充满个性、自我、自由、战争的时代, 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 它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对张扬自我个性的追求。即便我们的肉体在科学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找到了归宿, 但何处才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第一, 关于现代主义的背景。一方面, 西方社会的现代科技从十九世纪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进化论, 以及放射性元素的重大发现使人们开始清晰的认识世界。加上生物细胞学的产生, 考古学的发现, 改变了人类对于“神”的信仰。“上帝造世”一说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的不堪一击。也使人们清晰的认识世界, 但内心却感到无所适从。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 人们努力的寻找新的信仰。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工业革命, 也带来了规模化, 标准化的大发展。资本的积累与集中以及生产的系统化、统一化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 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资本与生产的剥离也使人类的危机感增加。
十九世纪对于人类而言, 不仅是科技改革的时代, 也是战争革命的时代。为了取得世界的霸权, 帝国主义掀起了全世界的血腥战争。战火不仅毁灭了生命, 更是毁灭了西方基督教所宣讲的“博爱”、“正义”、“平等”原则。他们在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诉说自己对于世界的切肤体验, 并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推翻统治阶级;他们对自由充满渴望, 为了给自己和那个时代的人们慰藉, 他们试图用各自的主张去展现他们心中的世界。在这样的苦闷中, 现代主义艺术家用各种非理性的形式, 来表现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形式给空虚的灵魂找到信仰, 并宣泄自己对世界的不满。
第二, 哲学理论基础。从哲学角度来看, 西方现代哲学是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西方的现代哲学为西方现代艺术深刻的影响, 不仅影响了二十世纪初艺术家的世界观, 人生观, 使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变化。而且使许多的哲学家直接参与到了西方现代艺术中来, 他们为了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 亲自创作了文学艺术作品, 以此来扩大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受众面。
我们把一个历史时期里不同流派的艺术观点统称为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包括诸多流派, 例如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等等。这些流派的艺术深受哲学思潮的影响, 例如尼采的超人哲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伯格森的直觉主义等。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 正是因为这些现代哲学家的反对传统非理性主义束缚了实现自我的思想。同时现代哲学在具体的创作方面也影响了现代主义艺术, 许多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拘于按空间时间进行表达, 而是按照人物过去, 现在, 未来相互交错的内心的变化, 相互交融。
第三, 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最大的特点。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的描绘现实生活, 而现代主义则是集中表现自我。但是现代主义并不是排斥模仿, 而是不局限于模仿客观, 是对客观现实的再创造来引发人们的思考。其次现代主义艺术家强调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 通过象征、暗示来表现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情感。最后现代主义艺术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主体, 自由的表达自我的作用。在艺术中, 通过对客观外部形态的扭曲、变形、夸张来描述自我, 突出自由, 在夸张的外表下引发人们的思考。
二、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舞蹈
1、现代主义与中国乐舞思想的碰撞
在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看来只有非理性的形式和直觉, 意志, 情感的主观世界, 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与灵魂的归宿, 科技和理性能使人们满足物质的需求, 认识客观世界, 这只能触及事物的表面。由此看来, 现代主义似乎在中国舞蹈中找不到一席之地。
第一,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舞蹈讲究的是“身心合一”, “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体现, 讲究由外在的形象体现内在的情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这使中国舞蹈思维也很难超越“合一”这个定势。所以, 西方现代主义很难让中国乐舞思想变得突出自我, 悲观主义。
第二,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哲学大多数关注的是人生之道, 人性之道。多用感悟的形式, 使人们慢慢体味。我们对待生命, 人性的态度并不是像他们那样靠的是逻辑的分析与抽象的思辨, 而是靠感悟去体会, 在体会中再次感悟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比如我们的哲学思想注定了中国舞蹈对于圆的热衷, 无论是古典舞的云手, 民族民间舞蹈的围圆舞蹈还是在舞蹈创作构图上的圆。这种舞蹈动律圆的体现就代表了中国舞蹈与太极意识、儒道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二十世纪初, 西方现代主义产生时, 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客观上并不具备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条件。作为战争的受害者, 我们没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满足, 我们需要的是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 而不是要呐喊去追求精神的解放。因此深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方现代舞在充满阶级斗争的年代, 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中国。
2、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舞蹈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交流的同时, 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文化交流。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现代舞蹈也影响到了我们。虽然中国的文学、绘画早在二三十年代都已经接触到了现代主义艺术。但在舞蹈艺术中, 只有少数的舞蹈先驱们有意识的涉及到西方的现代舞蹈, 并将中国革命和政治斗争与西方现代舞蹈有机的结合, 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舞蹈。
第一,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舞蹈编导。舞蹈作品的核心人物是舞蹈编导, 其艺术作品中都会不自觉的展现自身的思想、世界观、艺术倾向。因此, 舞蹈编导的前沿性与感知能力应是最灵敏的。他们会通过舞蹈作品传达自己广博的知识与触及到的感受, 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
第二,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舞蹈教育。舞蹈教育是一项要遵循科学、系统原则的严谨工作。需要严格的考评从课程的设置, 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实施方案, 包括教育后的评价。虽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但对舞蹈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是现代主义积极的理念。特别是它强调表现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以自然的舞蹈动作自由的表现生活情感和生活理念, 使中国当代的舞蹈教育将对技术深入挖掘的误区, 改为以倡导表现情感为主要目标。
第三,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舞蹈语言。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以说是任何一个舞种都不可比拟的。虽然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而它张扬自由, 自我的个性, 及其使身体更加合乎自然与松弛, 符合人体的运动结构的科学理论, 对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舞蹈语言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动作的创新方面, 使我们的舞蹈语言更加的丰富。
三、结语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我们没有理由排斥和抗拒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我们的影响。它对舞蹈对自我的突现, 深层哲理的挖掘都不自觉的反映在中国当代舞蹈当中。西方的现代舞作为它的代表更是影响了中国的当代舞蹈。一方面, 我们如何去理解西方现代舞当中所包涵的思想。另一方面, 我们又如何保证我们本民族的美学观点能够面对现代主义这么大的冲击。使当代舞蹈在我们失去本质的同时作到查漏补缺。
摘要: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人类的精神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对于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影响, 本文通过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描绘了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过程。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 篇6
1. 新自由主义的概念界定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种为自由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社会思潮, 它信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万能论”, 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1]42。对新自由主义概念界定至今仍未达成统一说法。诺姆·乔姆斯基认为, 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理论体系。该体系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价格市场化、生产资料私有化、贸易自由化的内容, 最终成果是“华盛顿共识。”[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认为,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 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 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3]姚从军认为, 从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而来并立足于“竞争秩序”和“积极自由”的新自由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革命”, 其政策体现的是“华盛顿共识”, 它更偏好个人、自由、放任、市场、效率。[4]综合不同学者观点大致得出结论:新自由主义是以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 为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的资本主义转变建立的理论体系, 主张经济贸易绝对自由化、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和生产资料极端私有化, 并从经济向政治、文化及国际关系深化, 已成为主导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发展理论。
2.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
(1) 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反对公有制和社会福利。新自由主义者认为, 私有制经济能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下, 自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均衡发展。他们极力反对公有制经济, 认为公有制经济实质上是受到国家管理机构垄断, 必将带来政治上的独裁统治、经济的低效和资源的浪费。其次, 新自由主义者反对“福利制度”, 认为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2) 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否定计划经济。新自由主义者认为, 市场经济制度能促进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对经济发展只能起阻碍作用, 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3) 主张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 反对建立政治和经济新秩序。新自由主义者认为, 各国应取消一切经济保护, 使商品、贸易服务、资本货币能跨国自由流动, 减少对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国家调控和管制。
3. 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主要内容
新自由主义作为目前影响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之一, 对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制, 反对公有制并极力兜售各种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方案;政治上集中攻击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 要求把经济体制改革延伸到政治体制改革, 主张政治多元化, 实行宪政;文化上要求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宣扬意识形态多元化等。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和意图, 实质是攻击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要求实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一思潮在我国的扩展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 我们必须认真辨别和严肃对待, 以免落入美国自由主义模式的陷阱。
二、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民意基础的甄别
1. 民意基础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对民意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探讨。他认为, 民意概念的核心意义是公意。公意是一定范围内公众对一定社会事务充分了解后, 在广泛自由讨论基础上, 从大量可能分歧的意见交往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见。学者吴顺长、张凤认为, 民意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 是社会上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协调与综合, 是与国家意识相对应的范畴。它不仅以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 且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表现出来。[5]7既反映了民意作为社会学的概念, 是个人意志和群体意志的协调和综合的社会意识, 又说明了民意与国家意志的对应关系, 落脚到政治领域, 道出了民意的复杂本质。简而言之, 民意是社会公众关于社会事务的意志, 与国家 (政府) 意志相对应, 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 体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多数与少数的统一, 正义与非正义的统一, 潜在与公开的统一。
2. 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民意基础的分析
(1) 个人主义观念的民意基础。个人主义理论是涉及价值体系层面和人性的理论, 包含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态度和信念。它是一种赋予个人自由以很高价值的政治和社会哲学, 强调自我引导、相对不受约束的个人, 认为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赋予每个人以选择自身目标和实现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最佳地实现他的利益。亚当·斯密最先在经济上阐述个人主义理论, 最著名的主张是自由放任主义思想。即每个人都享有获取财富和按自己意志设法处置财富的最大机会。社会仅是个人的集合体, 在处理社会和个人二者关系时, 个人主义者最重视个人权利, 认为其他权利皆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推崇个人主义、自主权利、理性主义、维护私有财产、追求个人利益, 认为政府职能应当是维护法律和秩序, 执行个人与其达成的自愿契约, 对个人的干预限制应降到最低限度。新自由主义极力反对集体主义, 认为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不相容, 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个人主义。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发生深刻转变, 一些人追求物质利益, 重视个人价值, 这种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不正确引导和制度约束就会成为个人主义负面效应滋生的温床。集体主义在经济市场化大环境下必然会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发生价值观念上的尖锐而激烈的冲突和矛盾, 集体主义遭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与批判, 其现实生存空间受到压迫。个人主义理论符合当下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诉求, 其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成为他们价值判断和心理引导的理论依据。
(2) 自由主义观念的民意基础。改革开放的深化, 信息时代的来临, 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 不同价值观彼此交锋、相互影响, 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 部分民众对资本主义自由理论缺乏科学认识, 不加甄别地接受了新自由主义思潮中极端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 开始对各方面的管制和限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厌恶和反感, 否认社会主义自由。此外, 不少民众不能理性、客观地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社会不公正或滋生出的不良社会风气, 错误地认为这是一党执政带来的结果, 于是盲目崇拜、鼓吹西方多党制。新自由主义所鼓吹的“自由”正好迎合部分民众盲目崇拜“自由”的心理需求。
(3) 宪政和法治观念的民意基础。自由主义者视国家为个人自由的威胁, 要化解这种威胁必须确立一个基本原则, 即国家或政府的权利和权威必须加以约束和限制。一是在同意基础上建立合法性政府;二是将国家或政府置于宪法条款和基本法限制性框架之内。这就成为自由主义制度性建构的两大核心:宪政与法治。宪政和法治是紧密相关的理论, 根据“法治”原则实施统治, 使国家权力受到既定的在法律限度内国家地位的限制。法律的制定只能在宪法框架内进行, 法律实施和解释掌握在独立于政府的各种机构中。法治社会的建立意味着统治者反复无常的任意建立规则的统治的终结。通过法律权威性、可靠性和连续性来限制国家、政府的权力, 使个人权利得到合理、合法保障。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日益透明化, 对不公正、贪污腐败等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曝光, 社会民众认为政府官员的权力不受约束, 政治经济体制僵化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发展等是造成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现象的根源。他们希望通过法治和体制改革使政府权力受到监督和限制, 消除社会不公现象。保障公民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实现社会良性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自由主义关于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的理论对我国民众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三、对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采取的科学态度
1. 辩证分析新自由主义, 其科学合理的积极成分可以借鉴和加以利用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 其中不乏一些科学合理的成分, 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们需要辩证看待新自由主义, 不能将作为学术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美国政府为适应国际垄断资本扩张的需要, 将新自由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华盛顿共识”相等同。其中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就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所提出的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与应对措施, 对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 提高政府办公效率,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 新自由主义中必须加以批判和坚决抵制的内容
我们必须坚决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中不合理甚至是反动的观点。首先,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绝对自由化和财产绝对私有化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坚持市场调控和国家宏观调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政府应转变职能, 通过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弥补市场失灵。坚持国家对金融强有力的监管和调控能力, 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 坚决维护国家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其次, 新自由主义推崇全面私有化, 反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张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人民利益诉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越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 而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流通, 不可能建立在纯粹私有制基础上, 有些公共产品必须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保证国有资产的战略地位。第三,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性的意识形态,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时, 必须高度警惕“全盘西化”, 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
摘要:本文对新自由主义概念界定和主要理论、依托的民意基础以及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民意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第3版) .
[2][美]诺姆·乔姆斯基.全球秩序和新自由主义[M].徐海铭, 季海宏,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经济学家, 2004 (2) .
[4]姚从军.新自由主义思潮评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推荐阅读:
华师16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线作业09-25
中国当代建筑08-07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09-30
中国当代油画发展概述11-13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08-10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期末试题及答案08-23
当代社会思潮10-29
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11-22
当代社会思潮讲稿07-22
中国当代诗歌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