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信息采集(共8篇)
电能信息采集 篇1
0 引 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愈来愈大,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在工业系统中,对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电参数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的要求也十分迫切。在这种趋势下,供电单位要向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电力,但依靠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已经无法实现。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电力工业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提出的要求,从实用化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种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维护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并可通过低压载波和采集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电能信息的自动采集。因此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对用电管理、配电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 自动采集终端的设计
1.1 自动采集终端的功能和组成
终端站系统采用以89C51单片机[1]为核心的系统,可实现对1~16块电度表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及工作状态的显示等功能。其具体功能如下:对脉冲式电度表或经过改造的机械式电度表送来的脉冲进行计数,并把它转换为对应的电能量,实现对有功电能的计量;设置初值(地址号、表常数、电表底度等参数),保存1年内各用户各月的电能信息,分时计费;以电力载波方式和采集站通信;对各电度表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整个自动采集终端由脉冲计数模块、通信模块、时钟电路模块、工作状态显示模块和键盘操作模块五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2]如图1所示。
1.2 采用双CPU共用数据存储器AT24C32和双RS 232通信接口
按照脉冲式电度表标准,电度表的输出脉冲宽度为80 ms,脉冲周期的最小值为100 ms。如果CPU在这个时间内对脉冲不进行处理,将会出现脉冲的丢失,从而造成脉冲计数的不准确。采用双CPU共用数据存储器技术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脉冲计数模块和通信模块分别采用各自的CPU进行控制,两者之间通过公共数据存储器AT24C32、通信协议和握手线进行信息交换。为了防止两者对存储器操作的阻塞而出现故障,在设计中采用两根握手线进行硬件握手,当一个模块不对存储器操作时,其握手线输出端输出“0”;当需要对存储器进行操作时,其握手线输入端输入“0”,其握手线输出端输出“1”,然后进行操作,否则处于等待状态。
该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设计了两个RS 232通信接口,其中一个为AT89C51-1的RS 232通信口,用于与电度表或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另一个是AT89C51-2的RS 232通信口,用于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这样就减轻了主CPU AT89C51-2的负担,且可对于不同数据格式的RS 232电度表灵活修改程序代码。
1.3 脉冲计数模块
脉冲计数模块由电度表、两片控制芯片AT89C51、脉冲处理电路、存储器AT24C32等电路组成,利用单片机编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完成对数据的采集、有效存储及传输功能。
各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为[3,4]:首先将电度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由光电耦合器、施密特触发器等组成的脉冲处理电路进行滤波、整形等处理后,再送入缓冲器进行缓存;然后根据控制电路的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当进行信息存储操作时,AT89C51-1工作,AT89C51-2处于等待状态,AT89C51-1向存储器发送起始信号,AT89C51-1收到存储器的低电平应答信号后,向存储器发送字节地址,AT89C51-1收到存储器的另一个低电平应答信号后,再发送数据到被寻址的存储单元,存储器再次应答,并在AT89C51-1发送停止信号后开始内部数据的擦写,在擦写的过程中,存储器不再相应任何请求。当进行读信息操作时,AT89C51-1处于等待状态,AT89C51-2工作,AT89C51-2向存储器发送起始信号和被寻址的字节地址,存储器产生低电平应答信号并发送相应字节地址的内容,接收完数据后,AT89C51-2发送一个停止信号。
时钟线保持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从高到低的跳变被看作为起始信号,对AT24C32的任何操作命令,都必须从启动信号开始,时钟线保持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从低到高的跳变被看作为停止信号。外部存储器采用结构简单的二线制E2PROM和具有掉电保护的AT24C32存储信息,掉电后数据可保存十年,远远高于实际要求。为了延长存储器的使用时间,采用循环存储方式,保证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4 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由控制芯片AT89C51-2、电力线载波芯片ST7538[5]及其外围电路组成。ST7538是采用FSK调制技术的高集成度、功能强大的电力载波芯片,内部采取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它可以在噪声频带很宽的信道环境下实现可靠的通信。内部集成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所有功能,通过串行通信,可以方便地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内部具有电压自动控制和电流自动控制,只要通过耦合变压器等少量外围器件即可连接到电力网中。ST7538除了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功能外,还具有看门狗、过零检测、运算放大器、时钟输出、超时溢出输出、+5 V电源和+5 V电源输出等功能,大大减少了ST7538应用电路的外围器件数量。该芯片符合欧洲CENELEC(EN50065-1)和美国ECC标准。
1.5 时钟电路模块
时钟电路模块由AT89C51-1和时钟芯片DS12887[6]组成。CPU通过读DS12887的内部时标寄存器即可通过选择二进制码或BCD码初始化芯片的10个时标寄存器得到当前的时间和日历,其内部14 b非易失性静态RAM可供用户使用。对于没有RAM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可在主机掉电时保存一些重要数据。DS12887的4个状态寄存器用来控制和指出DS12887模块的当前工作状态,除数据更新外,程序可随时读写这4个寄存器。利用单片机对DS12887进行编程,可方便地实现读数,完成定期抄表等功能。
1.6 工作状态显示模块
工作状态显示模块主要由发光二极管、放大器、AT89C51-2等元件组成。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分别显示电源的通断、链路的连接以及数据的发送等状态。该电路模块具有响应速度快,使用温度范围较大,功耗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1.7 操作键盘模块
操作键盘模块由键盘和AT89C51-2组成。通过操作键盘,可设置一些参数,如终端的地址、各用户的电度表常数等,也可以对单片机发出简单的指令,如显示各项参数、手动需量等。
2 软件设计[1,2]
结合自动采集终端硬件来设计软件,通过分析要实现的功能,整个程序可分为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模块。系统主程序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完成上电后对上次停电后的信息处理,采集电能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于待机状态接收收集站下达的指令,并做分析处理,控制数据传输、链路检查和校对时钟等任务的执行,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电能量的采集使用定时中断;采样间隔可根据用户电度表容量设置,样机中采样间隔设置为100 μm,程序流程见图3。中断服务程序模块有定时中断、通信中断等实时性处理的功能模块。通过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调用,一层一层地实现程序功能。
3 自动采集终端的抗干扰措施
为了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3,4,5]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1) 采用施密特触发器和积分处理等对脉冲信号进行多次滤波和整形操作,以去除窄干扰脉冲的干扰。
(2) 采用光电措施实现主板电路和电度表的隔离以及软件的防干扰处理。
(3) 用D触发器对脉冲进行锁存,累加计数后清除。
(4) 存储芯片采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AT24C32,防止因掉电造成数据丢失,电力线调制解调芯片采用具有掉电保护、看门狗等多种功能的ST7538,以防止程序跑飞。
(5) 在所有环节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CRC校验,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接收。
(6) 在软件中对脉冲的边沿抖动进行处理,以防止因“毛刺”现象引起误差。
(7) 在CPU处于空闲时,用软件使之进入待机状态,这时CPU不执行任何操作,只有系统中断可以唤醒它,所以相应地对干扰也不敏感。
4 结 语
利用硬件和软件防干扰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双CPU共用数据存储器技术、脉冲硬处理电路、先进的调制解调和CRC循环冗余编码解码技术,实现了高可靠的脉冲采集,防止了脉冲的漏记和多记,解决了脉冲计数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时性和引脚不足等问题,实现了低成本、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的脉冲计数、分时计费和电力线载波通信功能,形成了功能强大,易维护性强,可扩展性好,安全性高的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系统。这种技术可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力、环保、自来水、煤气等行业的检测仪器设备中。随着供电、用电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该系统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使用价值。
摘要:给出一种性能优良、有效、简便的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该终端以电力载波的方式与采集站通信。采用双CPU共用数据存储器和双RS 232通信接口技术解决了脉冲计数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时性问题;采用脉冲处理硬件电路、先进的调制解调器和CRC循环冗余编码解码技术,实现了成本低,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的脉冲采集和远程通信功能。文中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探讨了为提高该系统可靠性而采取的一些抗干扰措施。通过长期测试与现场应用证明,该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的设计是可行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终端,电度表,电力线载波,双CPU,ST7538
参考文献
[1]张毅刚,彭喜源,谭晓君,等.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2]秦文华,田海峰,刘新.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远程数据的采集[J].电子技术,2005(6):58-61.
[3]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CAT24WC01/02/04/08/161K/2K/4K/8K/16位串行E2PROM中文手册[Z].2005.
[5]刘晓胜,徐殿国.电力载波芯片ST7538及其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7):49-51.
[6]彭希南.跨越2000年的时钟芯片DS12887/DS12C887[J].电子技术,1999(8):34-38.
[7]林梅金,李如雄.基于GSM网络的远程抄表终端的设计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7):60-61,64.
电能信息采集 篇2
【关键词】负荷管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低压集抄系统;数据采集统一平台;系统整合
0.前言
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营销现代化“十一五”规划》和《国家电网公司营销支持系统的功能规范》这两个文件中对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系统的建设将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规划发展,系统在当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已经存在的各类采集系统、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系统整合,实现购、供、售层面的数据统一采集,为营销信息化提供更好的服务。系统的平台化、终端设备的标准化、技术的先进化、管理的科学化趋势将越来越突出。
1.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当时称为负荷监控系统。主要任务是削峰填谷,缓解用电紧张。随着电力紧张形式的缓解,系統的功能也从控制功能为主转到以管理功能为主,系统的名称也由负荷监控系统改为负荷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对专变用户进行用电情况监测,目前又扩展了许多功能,例如:电能质量监测、预购电、反窃电、电能计量设备监测等。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供电公司基本都建立了负荷管理系统,为营销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国网公司在这么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规约,例如96版和05版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技术条件》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给负荷管理系统主站建设和终端技术要求提供了很好的规范,促进了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和发展。与配变监测、低压集抄系统相比,负荷管理系统是技术要求最高的采集系统,在具有丰富的数据采集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灵活的控制功能,对需求侧管理和预购电提供很好的服务,负荷管理系统具有兼容230M、GPRS、CDMA、光纤、PSTN等各种通信通道的特点。而且负荷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熟悉业务、专业的系统运行维护队伍。可以说在电能信息采集方面,负荷管理系统是技术成熟、管理科学的系统。目前很多地区都是在保护已有投资的前提下以负荷管理系统为基础进行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建设。
配变监测系统是在负荷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监视变压器的运行,同时扩展了配变台区考核总表的计量功能,台区电压考核和电能质量监测功能,无功补偿控制以及谐波测量功能。配变监测主要以测量和监视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端电压、电流等电气量信号来计算变压器的负载率,以此推测变压器的运行状况,同时辅以温度等信号量的检测来监视变压器的运行状态。由于公用配变的用户负载特性,使得配变监测更关注各个相别的电气量和参数指标,过负荷、过压、过流,电压三相不平衡、电流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过低等。配变低压侧同时作为配变台区电能考核计量关口,配变监测系统可以采集配变台区总表或者在终端具备交流模拟量接入时,可以具备该总表的功能,不再另行安装考核用电能表。系统除了上述功能,个别地区根据需要扩展了无功补偿控制功能和谐波测量功能。配变监测系统只是在个别地区小范围的使用,不如负荷管理系统使用的广泛。
低压集抄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对低压侧的数据进行采集。系统在90年代开始建设,由于低压侧都是居民,用户数量多、分布广、环境比较复杂,下行信道的通讯是难点,下行信道的通讯以电力线载波通讯方式为主,电力线受本身的脉冲干扰、对载波信号造成高消减等因素的影响,通讯效果不好。系统的数据采集成功率不高,只是在县级单位供电公司的部分台区试点运行,在全国没有大规模实际推广应用。近几年,在载波通讯芯片技术的成熟、试点的经验取得、营销现代化需要的基础上,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低压集抄系统。系统的重点是对公变台区的考核总表和居民用户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项比较少,电能质量监测、预购电、反窃电、电能计量设备监测等功能应用的也较少,由于居民用户比较多,基本是按抄表日进行数据采集。
2.SG186工程对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影响
国网公司SG186工程对公司内的8大业务模块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营销技术支持系统。《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对营销部门的8个专业进行定位和功能设计,又先后出台了营销各个专业的业务模型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其中包括电能信息采集分册。这些文件的出台,理顺了各个业务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它业务类、“SG186”工程中其它应用、企业外部应用之间的关系。提出:(1)对售电侧各类采集系统进行整合,包括负荷管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低压集抄系统等;(2)在售电侧整合的基础上,利用调度、配电等相关系统的采集信息,将购电侧、供电侧、销售侧三个环节的实时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购、供、售三个环节实时信息的统一监控;(3)在一个统一采集平台基础上形成数据共享,为其它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4)理顺电能信息采集业务在其它各个业务之间的业务关系,特别是营销业务应用,把电能信息采集业务纳入营销业务流程。
3.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在已经存在的各类采集系统、国网公司SG186工程的实施、国网公司各种规范制定等环境下,面临新的发展方向:(1)整合已有的各类采集系统,进行业务流程、系统功能、数据存储、运行管理整合,形成一体化采集平台。各地可以根据自己地区情况,可以在比较成熟的系统上整合其它系统,也可以在保护已有硬件投资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软件技术对系统重新整合;(2)系统会基于国网公司和各省公司规范,统一规划、设计、开发,势必会和其它业务系统融合的更好;(3)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行数据统一采集后,可以给营销管理、市场和需求侧管理、计量管理、客户服务、辅助决策等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4)系统功能重点有所变化,随着电力紧张形式的缓解,系统控制功能减弱,对各种数据采集更加全面,更加合理、方便制定采集任务,但预购电、催费等功能的需要,控制功能不可缺少;(5)系统扩展功能更加丰富,综合分析、线损分析、上下网电量分析等高级分析功能更完善;(6)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营销一致的J2EE架构、面向服务的思想、完善的接口平台,与其它系统开发思想一致,进行无缝对接;(7)采集终端越来越规范,专变采集终端、公变采集终端、低压集抄终端采用统一技术条件和通讯规约,方便运行维护管理;(8)通讯技术越来越成熟,在负荷管理系统广泛使用的230M专网、在低压集抄系统广泛使用的GPRS、CDMA公网、在变电站数据采集广泛使用的光纤、PSTN等。在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中,这么多通讯技术将在一个平台下兼容使用。
【参考文献】
[1]DL/T698.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2]国家电网公司.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典型设计.
[3]国家电网公司Q/GDW129-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电能信息采集 篇3
第一步:查看终端外观
查看终端是否有损坏、烧毁的迹象, 如有损坏进一步检查, 如果确实损坏则更换负荷管理终端。
第二步:查看液晶显示屏
(1) 液晶显示屏不亮。原因:一是终端未开启;二是终端显示屏坏了。解决措施:打开终端侧盖, 重启终端;如果终端液晶显示屏仍不亮, 则更换终端。
(2) 液晶显示屏亮, 但不显示任何信息。原因:终端程序长时间运行, 程序进入死循环。解决措施:将终端关闭, 重新启动, 程序即可重新运行。
第三步:查看液晶显示屏有无信号显示
液晶显示屏无信号。原因:一是天线位置不对、天线安装不牢固和天线损坏;二是终端通信模块故障。解决措施:检查天线放置是否合理, 考虑到电磁屏蔽, 尽量不要将天线放在开关柜内, 放在开关柜外;查看天线和终端连接是否牢固, 将螺丝拧紧, 如果仍无信号, 则更换天线;如果更换天线仍无信号, 那么需要检查通信模块, 更换通信模块查看是否有信号。
第四步:查看终端是否登录主站
终端登录不上主站。原因:通道设置错误;SIM卡坏了。解决措施:首先查看通道设置是否设置正确, 按照市公司下发的通道参数进行设置, 注意不同规约的通道参数是不一样的。主通道和辅助通道全部设置, 防止终端登录终端厂家的公网。其次查看液晶显示屏是否显示“GPRS ERROR”, 如果终端显示屏显示“GPRS关闭”, 那么需要更换SIM卡。
第五步:查看终端能否采集电能表数据
电能信息采集 篇4
1 建立企业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 节能减排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 为了有效的应对环境污染对于传统能源产生的影响, 提出了绿色能源的概念。智能电网的运用, 能够在用户之间、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网络, 进而实现即时的、高效的双向的信息读取, 便能够有效的促进电网运行效率的提升。同时, 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电网的互补功能和对应功能, 有效的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将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一个可控的范围, 这样便能够使用户在电能成本与效益方面达到一个合理的状态。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 在用户信息通道、终端设备的管理等方面都显得较为薄弱, 同时在智能电网与电网公司之间的互动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 企业用户的数量却很少, 然而其在通信与终端的管理方面却具备一定的经验, 因此可以将企业用户作为首要的系统推行方向。电力企业通过有效的信息数据的交换与管理, 对用户电能信息进行采集, 便能够实现用户信息的自动化, 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将用电管理、故障定位功能顺利的实现, 将监控工作深入到企业用户的供电末端, 以此来实现供电企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企业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有效运用, 能够将传统的用电模式进行改进, 不断的提高用户用电质量, 并且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 使得用电成本大幅度降低, 实现供电企业的持续运行。
2 企业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特点
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用, 能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自动的转换与分析, 并且生成各种报表, 及时传递到相应的管理部门, 同时自动生成费用计算报表, 并且与银行微机系统联网, 通过银行实现电费的自动划拨。另外, 该系统具有预付费用跳闸功能, 也就是说, 用户要事先买电, 当预存的金额不足时, 便会自动跳闸断电, 这样便能有效的避免的不正常用电的存在。
从另一方面来说, 该信息采集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其最为显著的局限性就是必要安装在低压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 并且通过电力线汇集该配变下所有终端电能表的数据。这一弊端的存在为系统的运用产生了较大的局限性, 但是当前国内外都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果能够将集中器安装在高压侧, 将会使采集系统的功能更为全面。
3 企业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企业用户电能采集系统的整体构架
一般, 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采集终端、企业服务器和电力公司三个部分组成。
采集终端主要负责对企业用户的用电设备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 并且对其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然后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信息传递到企业服务器。企业服务器主要负责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 当前通信网络能够提供的信息, 主要包括电能质量、故障信息、设备运行信息等, 有时也包括企业的生产计划信息等, 这样便能够为电力公司对于该企业用户的个各种用电信息有更为全面的把握, 有利于促进电能质量的提升。电力公司主要是对其区域内的企业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收集与管理, 并且根据这些信息来完成对用户设备可靠性的评估与分析, 以此来为企业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和节能的用电建议, 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2 采集终端的设计
采集终端需要同时对三相电流、三相电压信号的信息进行采集, 并且对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等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 然后才能够将电能信息按照要求进行编号, 并且发送到企业服务器, 通常采集终端与企业服务器之间使用的是无线组网的连接方式, 运用的是zig Bee协议。根据采集终端对系统和数据的要求, 一般将采集终端分为三个部分, 即ATT7022B模拟板、ARM数字板和zig Bee SZ02终端节点。其中, ATT7022B模拟板主要是完成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 同时为ARM数字板提供电源接口;ARM数字板主要负责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存储, 同时需要相应服务器的指令;zig Bee SZ02终端节点是传输的中介, 通过其将数据信息传送至服务器。
3.3 采集终端测试
在对该采集系统进行测试时, 需要对采集终端进行校对, 这时必须具备标准电能表。进行电能表的校对时, 具有功能量脉冲的CFl能够直接达到电能表上, 然后根据电能表产生的误差对其进行科学的校正, 一般功率校正分为比差校正和角差校正两种方式, 而且都需要进行分段校正。在校正的过程中, 一般需要按照要求设置存储器, 然后利用校对的误差对功率增益进行必要的调整, 比差校正和角差校正分别在功率因数1.0及功率因数0.5时进行。ATT7022B只需要对有功功率进行校正, 无功功率不需要进行校正。
4 结语
近些年来,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 因此电能采集系统的功能也需要随之进行不断的拓展, 才能够有效的适应当前社会生产与生活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中, 需要通过对数据接口与信息的有效整合, 建立和健全以电能数据为中心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 加强对用户用电的实施监控, 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加强对线损的管理, 能够及时发现非正常用电情况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为供电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政琦.供电企业的电能采集和管理系统实用性探究[J].科技创业家, 2012.
[2]周碧红, 赵春字.电能质量监测中同步采样时钟发生器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08.
[3]张峰.电能量采集与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及在常熟供电公司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2008.
[4]张丁伟.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11.
电能信息采集 篇5
电能计量柜中除了有能够采集和记录用户用电量的智能电能表外,还增加了采集智能电能表数据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现代通信、信息交互、测量、单片机技术等在电能计量方面集中应用的具体表现,它们代表目前电能计量仪表的最高水准。
1 定义
智能电能表是法定电能计量器具,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1]。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对各信息采集点进行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简称采集终端),实现电能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控制命令转发或执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所记录的电能数据虽然也可以用于电费结算,但这种设备目前尚不属法定电能计量器具。除可以记录电能数据外,它还具有用户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管理和控制用户等功能。
2 外观结构
2.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由编程开关、通信模块、条形码、交流采样回路、表座、端子座及接线端子、铭牌等组成[1]。以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通信模块外置)为例,其外观结构如图1所示。
2.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有230MHz终端、GPRS终端、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等。以GPRS终端为例,其外观结构如图2所示。
GPRS终端由CPU模块、主控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备用模块、GPRS模块、锂电池和电源及接口模块组成。接口模块还分为:(1)备用接口电路是可以扩充其它功能,能实现多功能的灵活扩充及配置调整;(2)遥信接口电路与脉冲接口电路基本相同,由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输入端用阻容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压敏电阻进行保护;(3)遥控接口电路采用双重隔离等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抗干扰、防误动性能。
3 工作原理
3.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一般是由电源单元、通信单元、显示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单片机)、测量单元等组成[1]。其工作原理与电子式电能表类似,都是将高精度采样的被测交流电压和电流送到专用电能计量芯片,经过一系列数字处理后,转换成与有功功率成正比的脉冲频率信号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依据时段费率对脉冲信号进行分时累加,得到总电量和各费率电量,累加结果被保存在数据存贮器中。微处理器在完成显示的同时还能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智能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3.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一般由主控单元、显示操作单元、通信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交流采样单元及电源等组成。终端型号多样,不同型号的终端在电路设计上有较大差别,但其组成与工作原理基本一致。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主控单元包含CPU模块,为终端的核心,它负责所有电路的协调工作,在主站的控制下进行数据采集、计算、控制工作。交流采样单元负责电源变换及电流/电压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显示操作单元显示终端当前的状态。输入输出单元通过各种信道(包含GPRS通信信道、230MHz通信信道、载波通信信道、光纤通信信道)实现终端与用户智能电能表的通信。
4 功能
4.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在电能计量基础上重点扩展了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以满足智能电网电能计量、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的需要。
智能电能表在预防用户欠缴电费方面有了改进。智能电能表是在用户交费为智能1C卡充值并输入电能表后才对用户供电。预购电量用完后,智能电能表自动拉闸断电,从而有效解决了上门抄表和收费难的问题。通过智能电能表还可以对用户的购电信息实行微机管理,便于用户查询、统计、收费及打印电费票据等。
4.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
专变采集终端是对专变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负责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
集中抄表终端对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包括集中器、采集器。集中器用于收集、处理、储存各采集器或电能表数据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采集器用于采集多个或单个电能表电能信息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
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对接入公用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负责双向电能计量设备的信息采集、电能质量监测,并可接收主站命令对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控制。
5 准确度等级及适用的用户
5.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按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等级分为0.2S、0.5S、1、2四级[1]。
对关口智能电能表、100kVA及以上专用变压器用户,推荐使用0.2S级、0.5S级、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对100kVA以下专用变压器用户,推荐使用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
公用变压器下三相用户可使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
公用变压器下单相用户可使用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
5.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可按使用要求选配电压、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准确度等级,具体见表1。
集中抄表终端电能计量准确度等级要求是:当集中器配置交流模拟量采集功能时,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不低于1.0级,无功电能计量准确度达到2.0级,并符合GB/T17215的有关规定。
6 结束语
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都是智能电网计量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其外观结构、准确度等级等也会不断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电能信息采集 篇6
1 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外观结构的比较
1.1 智能电能表
在智能电能表中包含的基本构造有通信模块、系统开关、端子座、条形码等部分, 本文以三项费控智能电能表为例, 其基本的外观和构造如图1所示:
1.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常见的有GPRS终端、集中抄表终端以及专变采集终端等几种, 以GPRS终端为例, 其外观和结构如图2所示:
通过图2可以看到, GPRS采集终端中住哈包含了CPU模块、主控模块、液晶显示模块、GPRS模块、锂电池等几个模块组成。其中有几个特别的接口模块, 备用接口主要是用来实现一些基本功能以外的扩充功能, 这样便能够为功能的扩充提供更有效的配置;通信接口与脉冲接口具有相似的线路, 其能够对通过其中的信号进行判断与分析, 进而实现对电阻的保护作用;遥控接口主要是利用隔离等方法来避免其他因素对系统的干扰, 防止错误操作的出现。
2 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的工作原理比较
2.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一般是由电源单元、通信单元、显示单元、中央处理单元 (单片机) 、测量单元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 利用一定的方式将采集到的高精度交流电压和电流通过通信单元树洞到电能计量中心, 通过计量芯片的计算和处理, 将其阻焊化成一种脉冲信号, 然后将该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接到信号后对某一时段内的信号进行有规律的叠加, 这样便能够获得用户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同时, 被累积叠加的信号将被职能处理器进行保存, 微处理器将最终的信息进行显示的同时, 也完成了其与外部信息的交流, 保证计量工作的持续进行。
2.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中, 一般包括主控单元、显示操作单元、通信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交流采样单元及电源等组横部分, 由于采集终端具有较多的型号, 不同型号的采集终端在各个单元的组成方式上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在电路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保持一致的。CPU模块是采集终端系统的主控单元, 也是工作的核心部分, 其承担着采集终端内部所有线路协调工作的重任。CPU模块在主站的控制下进行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等工作。通过交流采样单元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之后, 由显示单元对当前数据的状态进行显示, 通信单元是实现终端与智能电能表之间通信的基本通道。
3 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的功能比较
3.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主要是的功能是利用智能技术, 在基本的电能计量的基础上, 实现了信息处理、实时监控、自动控制等功能的开展, 在提高电能计量科学性、促进供电企业持续发展方面与哦这重要的作用。同时, 智能电能表的运用, 使得以往客户拖欠电费的情况获得了很大的改进, 其只能在用户为智能IC卡并且输入到电能表之后, 才能对用户供电, 当用户预购的电量用完后, 则系统会自动拉闸断电。因此, 智能电能表的运用, 不仅使得以往供电企业人员上门进行抄表和收费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同时也为用户查询和统计电能电量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3.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终端设备, 如专变设备是专门针对专变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 其主要是负责电能表数据的采集以及供电质量的监测等, 同时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集中抄表终端则主要面向低压用户, 对低压用户的电能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 同时也为用户的信息数据交换提供一定的渠道, 其也适用于多个电能表之间的信息交换;分布式采集终端则主要针对接入到公用电网中的用户进行电能的监测与控制, 实现双向的电能计量与数据交换, 同时能够对主站发出的控制命令进行有效的执行, 进而实现对分布式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41页) 能源的控制。
4 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准确度等级及适用的用户
4.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按照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等级为0.2S、0.5S、1、2四个级别。通常, 关口智能电能表、100k VA及以上专用变压器用户, 推荐使用0.2S级、0.5S级、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对100k VA以下专用变压器用户, 推荐使用0.5S级。
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无线)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无线) 。公用变压器下三相用户可使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载波)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无线) 。
4.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在采集终端的选择方面, 专用变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要求进行电压的选配, 同时在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准确度等级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设计。集中采集终端对电能计量准确性的要求是, 必须要符合GB/T17215的相关规定, 并且确保其有功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应当≥1.0级, 无功电能计量准确度达到2.0级。
5 结语
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都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二者虽然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是都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发展, 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功能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 无论是从外观上, 还是从计量的准确性方面, 都将取得巨大的进步, 以此促进电能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电力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与此同时, 电力供电系统中运用的设备也向着更为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当前电能计算中常用的两种设备, 二者虽然都代表了当前电能计量仪表的最高水准, 然而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就主要针对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进行多方面的比较。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比较
参考文献
[1]郭兴昕, 贾军, 郭晓艳, 纪峰, 沈秋英.智能电能表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2]江兵, 陈丽娟, 封驰, 邱其文.企业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郑颖, 杨小兵.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比较[J].电工技术, 2012.
[4]杨小兵, 郑颖.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分类与处理方法[J].机电信息, 2011.
电能信息采集 篇7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及电力企业实行商业化运营的转变, 电力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各级电力市场逐步建立, 势必对电网的运营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电力营销部门单纯依靠人工抄表, 人员配置多、效率低、准确性差、抄表周期长, 难以适应电力发展和客户的要求;为满足电力市场的运营要求, 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笔者所在的电力公司按照“以市场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它为实现营销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 加大对购供售电环节的可控、在控力度, 降低经营成本, 增强赢利能力。在此框架下将建设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以实现电能信息自动化采集与管理, 改变人工抄表、手工录入的现状, 使多个工作流程结合一起, 一步到位, 实现分户分时打印电费单, 提高营销部门的工作效率, 且对大用户实现负荷管理、线损分析统计和母线平衡的动态监测以及电量的统计、结算、计费和考核,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上的应用分析, 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是从传统的用电营业业务演变而来的。传统的用电营业业务主要包括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营业 (装表接电、抄表、核算、收费) 和电能计量管理等内容, 是电能销售与使用的管理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电力买方市场的形成, 电力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近几年来, 全国各电力企业都开始重视和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最大限度增供扩销为主的市场营销体系开始建立, 更新营销观念、提高营销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水平已成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但是由于长期缺乏投入而造成的营销装备和技术落后的问题开始严重影响营销工作的正常开展, 限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数据采集和传输手段落后, 二是数据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 三是服务手段落后。
基于以上诸多问题, 近年来, 自动抄表系统己开始在国内普及应用, 这是社会和电力系统本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力系统生产和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以及城乡同网同价电网的改造需要, 建立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己经成为一种趋势, 并且由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将众多的计量点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己经成为可能, 而且已在电力领域广泛应用, 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而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也呈现出数据分析与数据采集分离的发展趋势, 采集设备要求自适应多种数据源接口;传输通道要求配置灵活, 用户可选用无线, 有线MODEM、GSM、宽带等多种通道信息;采集设备要求处理速度更快、数据精确性更高、存储容量更大, 设备可靠性更高。而相应的采集系统也必然要求适应这种数据源的多样性。
在如上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电能采集平台, 其能够为营销业务提供大量准确的数据;以达到使电力生产的整个过程流程化、工业化的目的。
2 电能采集的相关新技术
系统利用数据交换设备并通过通信网络读取用户计量仪表中的计量数据, 计量数据包括实时计量数据和历史计量数据, 并具有实时随机召读及按地址选抄功能。可发布冻结令, 实现指定时间计量仪表累计电能量的冻结。系统关口数据通过现有已建系统获取。这就是电力行业的电能数据采集。
2.1 电能采集系统设计
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一般是由采集系统、通信系统和中心处理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 。而这三部分中, 包含了两种理论和学科的应用:数据采样技术和通信标准。
2.2 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2.1 采用先进的数据通信标准体系:
确保系统建设具有优良的互操作性, 开放性系统建成后实现设备的互操作;保证数据含意不会出现二义性, 确保了数据的溯源性和一致性;支持多用户访问, 具有多重身份验证和访问权限机制,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做到与通信介质无关性, 因而可以广泛选择通信介质, 无需改变模型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程序。系统建成具备易于安装、易于维护及强大兼容性的特点, 无论是数据采集, 还是主站系统, 都是平台化的系统, 可以根据需求通过该平台灵活构建自动抄表系统,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满足用户分阶段实施, 适应未来扩展的需求。
2.2.2 采用合理的主站层次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架构设计合理, 省、分中心的2层结构设计, 既兼顾了数据属地化管理, 又保证了数据大集中思想的实施。
2.2.3 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通信组件设计:
采用通信模块化设计, 可热插拔, 实现了通信信道与采集设备无关联使用, 适应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终端产品技术升级。
2.2.4 载波通信方面实行开发和统一相结合:
通过对载波技术物理层、链路层协议的统一, 致使采用同一种载波技术而不同电能表生产企业生产的电能表可以进行互通互连。同时系统对不同芯片厂家的载波技术全面开放, 打破一家独大最后走向技术垄断的宿命。
2.2.5 使数据采集全面, 数据结构脉络清晰:
主站系统数据采集涵盖购、供、售各环节的电能信息, 实现了电网企业电能信息的全覆盖。系统中高中压电能信息、数据都是从已有的关口电能采集系统和负控系统中获取, 这两个系统是单独建设的, 数据结构互不关联, 物理上的逻辑关系并没有反映在数据结构中。本系统从数据结构上建立了线路出口关口、台区、用户的关系, 为线损等后期其它管理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6 建立高效的采集及传输机制:
本系统设计覆盖所有计量点, 当前系统需要接入近4万个集中器, 采集近400万低压用户电能表信息, 系统设计能够采集接入10万个集中器, 采集用户500万。面对如此大的数据采集和存储量, 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抄收, 无误传输, 在应用中能够流畅读取, 软件架构必须健全, 系统实现上必须要有高效的机制保证系统能够应对海量的数据吞吐和多进程的调度。
2.2.7 建立实用可靠的集中器入网测试系统:
基于IEC62056 (电能测量一抄表, 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 标准生产的设备之所以能够具有互操作的特性, 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为设备的一致性测试。一致性测试用以确认标准规范在产品中被正确实现, 从而提高产品能够实际互操作的可能性并大大降低系统集成成本。
3 系统应用效果
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成后, 采用了统一的通信规约, 采用了基于IEC62056的统一数据模型进行采集数据存储, 采用了一致的开发界面进行智能分析。
在具体的应用上, 通过电能采集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各重要用户及大负荷用户的实时电量信息, 能够及时了解各重要用户的用电情况, 对用户可能的用电异常和计量装置故障进行预警, 提高了防窃电能力。
通过预购电管理和催费告警功能的实现, 对缓解电费回收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 整体提升了电费回收率和增加了电费回收的及时率。
通过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 可及时查看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 和部分区域的供电质量, 为整个电网的平稳运行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
同时, 系统可通过主动服务功能, 为重要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客户关怀,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极大的增加了社会效益。
4 结论和改进方向
4.1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在电力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实现购电侧、供电侧、售电侧各个环节电能信息采集, 实现营销业务管理与客户服务手段自动化、信息化,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电能信息的数据统一管理和共享, 有利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作用, 给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4.2 后续的改进方向由于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是营销现代化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涉及到营销现代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营销业务的办理, 同时系统要面向全省电业局、供电局管理和生产人员使用, 网络环境复杂, 系统的安全尤为重要, 下一步还需全面检查系统安全性能, 有针对性地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 分别是网络安全的加强、系统安全的加强、数据传输
摘要:本文分析了营销业务中电能采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电能采集相关技术进行了论述, 包括电能数据采样技术、电力行业的相关通信标准等。在采集数据的利用上, 充分结合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的特点, 达到省公司管理需要、方便广大电力客户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后续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电能采集,通信标准,营销应用,采集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志刚等.电能信息系统.天津市电力公司2008-04.
电能信息采集 篇8
1 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主要方法
电力电能计量,主要是利用电能计量表等装置对用电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它不仅是检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为电力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直观的让用户对自身用电了解,进而节约用电。由此可见,保证电力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电工手抄电表
电工手抄电表是使用时间最长且人们熟识的一种传统电能计量方法,通过人工对电表进行一一查询,然后收取电费,既浪费人力和时间,不利于实行集中管理,又常出现信息采集错误问题,影响计量准确性,同时收取电费时存在拖交、计算错误等现象,因此在很多大中城市这种信息采集方法被淘汰,但在农村地区还使用比较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工手抄电表方式被取代是必然的。
1.2 IC卡计量
IC卡计量主要是用户在电力企业发放的IC卡中充值,将此卡直接插入电表中就能进行信息采集,既方便快捷,降低管理成本,又能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可谓一举多得,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城市或农村都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1.3 利用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抄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自动抄表装置得到研发和利用,且主要用于电力用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具有电能计量精确度高、统一管理、方便快捷等特点,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即成本大、专业性强,当下难以进一步推广,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
2 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通讯技术的应用
2.1 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通讯技术要点分析
利用通讯技术构建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系统,能在线完成远程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且信息采集全面而精确度高。目前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通讯技术主要由远程通信和本地通信构成。
2.1.1 本地通信内容及特点
本地通信主要指的是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计量装置之间的通信,易受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用途影响,它主要有RS-485总线通信、微功率无线通信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等多种形式。对于RS-485总线通信方式来说,关键在于RS-485芯片,如果该芯片质量好,那么RS-485总线通信方式质量就好,反之亦然。因此要选用合适的RS-485芯片:接收器输入端输入电阻至少为12KΩ、输入端电容在50p F以下而灵敏度至少为200m V,驱动器可输出电压为±7V。对于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来说,主要用于电厂或者供电站中电能信息采集,它的主要特点是发射功率在20MW以下,且无线通信频率为433/470MHz等,如蓝牙(设备简单且抗干扰能力强),是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对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来说,有窄宽和带宽之别,且使用比较多的带宽。
2.1.2 远程通信内容及特点
远程通信主要指的是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系统终端与主站之间的通信,有公网通信和专网通信两种方式。对于公网通信来说,主要是利用光缆等专线将GPRS、联通CDMA、城市带宽网等有线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联合起来,构成统一通信网,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满足需求和安全性,又要选择质量高的通信资源,保证远程通信的畅通和质量。对于专网通信来说,主要采取的是国家无线电委员会规定的230MHZ无线专网,其工作原理是终端直接与主站通信,且为双工频点(主要是利用异频半双工方法实现),具有通信环节少、干扰防御较强、工作效率较高等优点。此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230MHZ无线专网通信频点在220至240MHZ之间,通信过程中会受到建筑物、地形等影响,因此要利用现代高科技不断提高230MHZ无线通信网抗干扰能力,保证数据通信的正确性。
2.2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在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1)电能计量中运用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好处。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众多光导纤维进行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容量大、体小质轻。光纤体积比较小且质量轻,便于运输和敷设施工,同时容量大,便于信息传输和保存。(2)抗干扰能力强。光纤网络通道一般是埋在地下,网络衰减特别小,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它不受强电、雷电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抗电磁脉冲能力和安全保密性。(3)成本较低。由于光纤通信网络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等特点,因而可利用较少的有色金属构建安全可靠的光纤通信网络,降低成本。
(2)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微功率无线通信主要是指通信双方在一定发送功率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波完成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是与发射功率较大的无线通信设备(如GSM基站在10W以上,电视信号塔发射功率更大)相对而言的,其发射功率大都在100m V以下,且其他相关参数如功率谱密度等有严格的限制。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利用发送端进行编码和未发送数据调整→数模转换,信号调整并发射→利用接收端接收信号,并处理信号(如滤波、增益调节等)→模数转换解调并输出解码。
(3)主流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Zig Be技术:Zig Bee技术作为在IEEE802.15.4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自组织(于24GHZ的ISM频段内工作)、成本低、数据传输速度快(在10M至250kbit s之间)、简单且距离短(在十米至七十五米之间)、通信能力强大等,和蓝牙技术比较相近,但它一般用在不需连续更新且实时传输的通信中,运用范围受到限制,由于其通信能力甚至比蓝牙技术强,在大规模网络化集抄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蓝牙技术:蓝牙技术与Zig Bee技术一样是在2.4GHZ的ISM频段内工作,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短(在十米到一百米之间)、信息传输速度快、成本较低、操作方便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主要是因为其使用的是时分双工方式的频道)等,通过蓝牙技术可高效的实现短距离内语言与数据的传输,且蓝牙技术使用不需要进行专门申请,可直接使用,方便用户,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展望
通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通讯技术由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构成,主要有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技术和Zig Bee技术等)、230MHZ无线专网、230MHZ无线专网等形式,要根据电力企业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通讯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系统,保证电能计量数据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此外,电力企业要选取质量好的电能表,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安装电能表,同时加强电能表运行维护管理,保证电能表的安全正常运行,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更新系统和设备,保证电能表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能计量信息采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除了要应用先进的通讯技术提高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的精确性外,还要对电能计量相关设备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做好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相关准备,切实保证电能计量的正确性和公开性,为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服务。
摘要:电力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得到蓬勃发展,随之对电力安全运行和供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计量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提高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精确度,而通讯技术在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就此在分析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通讯技术在电力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旨在给相关企业或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信息采集,通讯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浅谈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信息采集通讯技术[J].科协论坛,2012(12).
[2]于波.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信息采集通讯技术探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
[3]高程.浅谈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发展[J].科技致富导向,2011(06).
[4]乐开诚.电能计量箱的资产化、智能化管理及应用[J].科技传播,2012(12).
[5]凌晨.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与自动计费系统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04).